论6S管理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2024-04-07

论6S管理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精选8篇)

篇1:论6S管理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论6S管理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26-02

幼儿园工作由于其特殊性,不仅对要幼儿进行保教管理,还要对幼儿进行一日三餐午睡的管理。因此,日常用品项目繁多杂乱:储物间里有各班废弃的玩教具、老师们总是感觉柜子不够用、教室里各个台面上经常有随意摆放的物品、每周都进行卫生大检查,可卫生工作依然不能保持……面对上级部门的临时检查时,还需要动员全体人员进行大扫除。这些常见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幼儿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影响了教师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有着负面的消极作用。

针对幼儿园管理常见的问题,6S管理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改善“良方”。可以说,提高保教质量――教师是关键;提高教师素质――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关键;提高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要从推行6s管理法开始。

(一)6S管理法的来源

所谓的6S管理法,是集中6个环境管理步骤的概念。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这管理6步骤的英文字母第一个字都是S,因此,称其为“6S”。它是源自于日本的一种管理方法。1955年,日本企业对工作现场提出了整理、整顿2S,后来因管理水平的提高陆续增加了后3个S,从而形成了目前广泛推动的6S架构。也将6S活动从原来的品质环境扩展到安全、行动、卫生、效率、品质及成本管理等诸多方面。

(二)关于6S管理法的认识误区

提起6S管理法,不明所以的人总是避之惟恐不及,因为,在传统的认识中,人们对6S管理法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误区1――6S管理就是打扫卫生、折腾人。这类人群,简单把6S管理看成是机械式地环境卫生管理,没有深入地去发现其对人的素养、习惯所带来的影响;误区2――6S就是框框条条死规矩。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只了解6S给员工带来的规章制度上的约束,而忽略了这些制度的灵活变通,以及制度为环境、工作效率带来的变化。实质上,从6S管理法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验到,6S管理法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幼儿园形象的提升、资源的节约、安全的保障以及效率、品质的提升,更能够带动全体员工提升自身归属感。教职工在简洁、明亮的工作环境中找到尊严和成就感,以此来带动其继续改善的意愿,并能对自己的工作付出爱心与耐心。

(三)如何将6S管理法应用于幼儿园管理

步骤一:整理

整理,即按照标准区;分开必要的和不必要的物品,对不必要的物品进行处理。其目的是,腾出空间;减少误用、误送;营造清爽工作环境。

步骤二:整顿

整顿,即:将必要的物品按需要量、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并摆放整齐,加以标识。该步骤的实施既可以避免寻找时浪费时间,物品摆放一目了然,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它是杜绝浪费的开始,高效率的基础,也是6S管理应用中至关重要的。整顿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规定放置场所:所有物品都应在最便捷、美观的基础上,寻找最合适的放置场所。

2.确定放置容量:放置物品应考虑现场空间的大小,搬运难易程度、使用频率的多少等,减少摆放使用率低的物品。

3.规定放置方法:确定放置方法应考虑的几个方面:简单、易行;取拿方便。

步骤三:清扫

清扫,顾名思义就是清除工作场所的脏污(灰尘、污垢、异物等),并防止脏污的再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步骤四:清洁

清洁,就是将前面3S(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意即“标准化”。要作到标准化,就应形成制度,定期检查评比。

步骤五:素养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实施都有一个通过规范的流程培养教职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当然,6S的实施不仅影响的是教职工的素养,更在无形中对孩子的品德、习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步骤六:安全

幼儿园的所有的工作都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从近些年媒体报道中常见的幼儿园安全事故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管理不到位及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从6S角度实施角度,就能够从源头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孩子装伤、跌倒。首先,应清理不必要的物品;其次,各班合理考虑幼儿坐、站、活动的场所,定点定位;注意班级物品摆放高度合理,最后,还应教给幼儿认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每个标志、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

(四)巧用方法,打造环保整洁6S环境

在幼儿园的环境管理中,除了常见的行迹管理法、图线标识法、文字标签法、照片标识法、连线标识法等方法外,还有一些小窍门,能使环境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

1.巧用收纳工具,更加简洁

可利用现成的收纳工具,将各中不同大小的物品分类整理:如收纳箱、收纳筒、收纳盒、收纳罐等。较大的收纳箱可用于整理较大的物件。

2.采取措施,互相监督

6S管理的运用中,互相监督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运用红牌作战法、定点摄影法等,对存在问题的环境给予张贴红牌,要求整改。对于有较大改善的环境位置,给予定点摄影,将杂乱的旧环境与整理后的新环境给予对比,激发教职工更大的改善热情。

3.用心发现,废旧物品巧收纳

在幼儿园环境管理中,尤其提倡环保的理念,其无形中也能够对孩子产生环保的教育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使其成为可以收纳物品的工具。

篇2:论6S管理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

“6S管理”是不仅是为了规范现场,而是达到提升素养的简单有效的管理模式。“6S管理”下有序的环境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幼儿的行为、活动起到了规范性作用;同时“6S管理”下低耗、高质的环境促使教师高效地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关键词:

素质基础 自理能力 终身发展

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由于其特殊性,不单要对幼儿进行保教管理,还要对幼儿进行一日几餐、午睡的管理。因此,教育教学中反馈出的种种迹象极大的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以至于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了很大的阻力,最终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有着负面的消极作用,例如:各班区域里废旧的玩教具占满了本就不宽大的物品保管室,导致物品保管员无从分类;区域物品无论教师和保育员怎么整理,总是乱的;教室里教师办公区域物品太多,杂乱无章,需要使用的工具总是找不到;保育员时时刻刻在打扫卫生,但卫生总做不彻底;班级物品总有找不到的现象;幼儿饮水、进餐时常常出现安全隐患、、、、、、针对以上种种状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所以实行“6S管理”是为了规范现场(教学现场、办公现场)、提升素养(教师素养、幼儿素养)的简单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对幼儿的终身发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6S管理”下有序、规范的教育环境促使幼儿自主成长。

1“6S管理”下有序的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整洁、有序的环境不仅仅是为了视觉效果,所谓言传身教,不单是定义给家长的要求,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幼儿在一日活动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我们的每一个习惯、每一个动作都将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所以规范教师的行为习惯是为了幼儿的良好发展,如果教师们的办公区、教学区杂乱无章,随着时间的沉淀,带给幼儿的影响是及其恶劣的,幼儿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学习,带给幼儿的负面影响将太大。试想,幼儿园的办公区、教学区、走廊、楼道等,一切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都整洁、有序,幼儿在规范的环境中成长三年,幼儿将终身受益。

如:楼道的6S管理,通过划分区域,上下楼靠右行走,针对幼儿年龄的特点,采取张贴不同颜色的脚印展示出上下楼道的标识、标贴,幼儿在上下楼的时候自觉养成了规范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孩子会传递给家长,长期的影响,在幼儿心里蒙发出的是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的素养,久而久之,大班的幼儿影响初入园小班的幼儿,毕业的幼儿会影响小学的学生,这样的辐射面达到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同时,在这样的习惯下。安全管理也得到了大大的提搞,例如:各班教室的开关门的标识(沿着每扇门开关的弧度,在地面贴上标识),在日常的教育中,告知幼儿在标识内的区域容易被门开关时夹到手、脚,所以这一块儿的区域是禁止进入的,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要完全记住教师的话有些难度,即使反复的教育,孩子也不一定能记住,相反,颜色明艳的标识带给幼儿的是直观的视觉冲击,当幼儿看到同伴踏入这块禁区,他会立即提醒同伴出来,这儿会有危险,这样的6S标识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是真真正正的将教师每天都要说许多次的话转换成直观的标识呈现给幼儿,以达到的目的是:幼儿看见标识,就明白自己需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对6S管理的理解,逐步进行相关的工作,以达到整体提升的效果。1s:整理,把工作环境中必要和非必要的物品区分开来,并且必要品只保存合适的数量,节约有效空间,以达到利用的目的。2s:整顿,把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根据使用频率确定放置的方法及位置,是节约时间的有效方法。3s:清扫,通过对环境、设备、工具、设施的维护、点检和保养,使之保持良好的状态。清扫是保证品质和效率的有效方法。4s:清洁,通过建立起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标准,确保3s的成果和持之以恒。5s:素养,全面提高员工的品质,彻底改变每个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从而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这就是6s追求的最高境界。6s:安全,从安全隐患着手,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推动着前5个s运作。

2、“6S管理”给区域环境带来的影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应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针对选择性活动这一部分,它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也是教师和幼儿每天接触较多的活动之一,教师常常为这项活动的开展感到头疼,如:分组后如何规范各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在区域活动中如何将幼儿之间的干扰降到最低,区域活动结束后物品的整理、、、、、、等,在“6S管理”下这样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首先,教师在创设区域时,各区域的进区规则的张贴,区域里物品的归类摆放,每一件物品都应有一个相应的固定位置,而怎样引导幼儿帮助物品找到属于自己的“家”,是需要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小、中、大班的设置都不同,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的区域物品框上需有明显的图片标志,物品框搁放的位置也有相同图片标志,同时搁放的位置应用色彩明艳的即时贴作好标记,小班幼儿对物品取放的位置才有一个明显的认知感,经过小班一年的反复尝试,幼儿逐渐养成了取放物品的习惯,到了中班,教师可对物品的标识作一些细节上的调节,在图片的旁边可加上文字,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幼儿,到了大班,图片没有了,仅剩下文字作为物品的标识,幼儿经过了小班、中班的铺垫,已经有能力分辨物品的各类,同时润物细无声般扩充了幼儿的识字量,简单的区域6S物品管理,蕴含了深刻的教育理念,3、“6S管理”下幼儿之间的影响

提高保教质量,教师是关键; 提高教师素质,从重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始; 提高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从6S管理开始!

在实行班级6S管理之后,教师们发现,幼儿的变化是最大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幼儿应具有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如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理解规则的意义,教师要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让幼儿体验、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对幼儿日常常规的管理中,幼儿与幼儿之间起到了一个监督引领的作用,同时在一日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互助次数会越来越多。如:班级桌椅分组实行6S管理后,每个幼儿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在桌子上贴上了幼儿的照片或名字,相应的坐在一张桌子的六名幼儿被自然划分成一组,在一日活动中,一组幼儿的椅子是有标识、标记叠放在一起的,接送卡也是有标识、标记挂放在一起的,同时进餐、喝水、入厕的时间会相同,这样的划分需要每位幼儿去遵守,一旦有幼儿没有行为规则意识,就会导致班级的管理下降,通过这样的形式大大提高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降低了幼儿搬动、争抢桌椅发生的概率,另外也提高了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增强了责任感,在同一小组添餐、饮水的过程中,幼儿与幼儿之间学会了互助,也会相互提醒对方遵守班级各个地方的6S管理,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6S管理”下低耗、高质的环境促使教师高效地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常常为了寻找某一资料,翻箱倒柜是常事,浪费了时间寻找一件物品也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儿,因为找不到资料补写常常发生,当费力再次完成后,发现要寻找的资料夹放在某一书里,幼儿教师每天的时间都用在组织一日活动中,如果把过多时间浪费在寻找、反复做事上,将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而“6S管理”下,办公区域的物品摆放有序,把必需品和非必需品进行分类整理,每天接触较多、会反复使用的物品放在桌面上,整理归类,以便于使用频率过高方便取放,非必需品整理入柜,分类摆放,有标识、标签,预防长时间不使用记不清存放的地方。通过分门别类的形式整理办公区域,促使教职工提高办公效率,能有更多的时间为幼儿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

总之,6s看似简单的一个管理行为,实则涵盖了管理学、人体工程学、组织行为学、质量管理学等管理学科的理论精华,更有视觉管理法、颜色管理法、故障地图法等系列方法来支持并运行。实施的过程不但要求教职工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还需要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投入和配合,以真正落实“安全、优质、规范化、现代化”的精神,它不仅能带领幼儿园走进一个全新的管理境界,也有利于教职工的环境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最终使教职工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的自我管理者,同时促使教育对象的良好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不追求立竿见影,长久的铺垫是为了将来的发展,抓好6岁前儿童形象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幼儿提供规则意识的培养,在“6S管理”下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篇3:论6S管理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一、观察背景

幼儿在小班阶段, 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每次画画或数学操作都要老师铺桌布, 发放材料, 收取材料等, 感觉操作活动的过程, 过于混乱, 存在时间的隐性浪费, 幼儿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但从幼儿开展通向数学的经验来看, 幼儿有自主管理的能力, 比如, 每次收放学具, 与同伴合作等。幼儿进入中班, 在自主管理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的空间, 可以尝试从区域设置、日常教学等多方面, 提高幼儿参与6S自主管理的能力, 让幼儿真正成为班级小主人, 并将这种有秩序的行为方式, 迁移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等。

观察实录1:

第一次开始游戏时, 孩子们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拿取区域牌, 但由于人数较多, 幼儿出现了哄抢的现象, 插卡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的孩子在一个格子里插入了多个区域牌, 出现了重复现象, 有的孩子把照片插在了益智区, 却选择了美工区的材料, 区域选择不明确, 在交换游戏时, 我发现表演区的人数较多, 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秩序还不是太好。

经过一阶段的调整和游戏经验的积累, 我观察到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 比如在选择区域牌时, 我们按照小组轮流的方式, 比如, 这一次是绿色组先选择, 下一次红色组先选择, 这样就给了孩子均等的机会, 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优先选择区域的机会。在区域牌的使用上, 幼儿也明确了基本的规则, 并通过区域游戏的空间设置, 给幼儿提供了固定的区域场所, 明确了某个区域的游戏空间, 避免了区域的混淆和材料的混合等。在交换区域时, 我们应用了音乐的参与, 并在表演区设置了一名管理员, 经过几次自主管理之后, 幼儿也减少了争抢的现象。

观察分析1:

1.创设区域管理的环境。在每个不同的区域, 我们都通过和幼儿一起讨论, 绘制了区域规则牌, 幼儿通过图文并茂的规则牌, 直观地了解了参与区域的注意事项和方式方法, 每个筐子上的对应图片, 让幼儿明确了区域材料的放置点, 创设了幼儿自主管理的外部条件。

2.建立区域游戏的秩序。秩序的建立, 需要通过多次的尝试和磨合后, 才能让幼儿了解区域游戏的内涵, 真正建立良好的游戏秩序, 区域牌的设置、区域牌的拿取、区域规则的建立、区域交换的管理, 其实就是在多方面建立幼儿参与6S自主管理的秩序, 提高了幼儿自主管理的能力。

3.内化幼儿自主的管理。通过建立了良好的秩序, 就能让幼儿在参与游戏中, 体验到自主管理的成就感, 如, 表演区小小管理员, 就是让幼儿“管理”幼儿, 从不同的层面促进了幼儿个体能力的发展。

观察实录2:

学期初, 我们就在幼儿的操作活动, 逐渐融入了“6S管理”的理念和“小小管理员”的制度。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标记, 如, 红色1号、绿色1号等, 根据小组的颜色和不同的号码, 幼儿都有了自己的不同标记, 从刚开始的教师绘制到现在的幼儿绘制, 逐渐放手, 不断提高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小小管理员”要负责拿取绘画的蜡笔和记号笔, 合作铺桌布、收取桌布等, 从孩子们的分工与合作, 我看到了孩子的无限可能。

观察分析2:

1.隐形浪费or自主管理。在操作活动中, 准备材料和收取材料有很大的学问, 如何利用好这短短的几分钟, 是将它隐形浪费掉, 还是充分利用它, 提高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 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 不断探索、不断提高。

2.教师主导or幼儿主体。从幼儿参与自我管理的过程来看, 幼儿充满了参与的愿望, 几乎每个孩子都很愿意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也很愿意表现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充满了成就感, 也充满了喜悦。

3.虎头蛇尾or持之以恒。从我班幼儿参与管理的过程来看, 幼儿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看着他们将蜡笔、记号笔和桌布, 整理的整整齐齐, 我不得不说, 孩子们的管理能力正在得到充分的彰显和提高。

二、观察措施:

1.环境创设为基础。环境创设是一切开展6S管理的基础, 通过多次学习和领导的指导, 我们在创设6S环境时, 也开始考虑美观与实用, 不同的年龄段也有不同的特点, 如中班幼儿已经从直观形象性思维向逻辑抽象性思维过渡, 我班采用的标记就是不同数量的动物匹配, 既形象又有一定的思维练习。线条的区域创设, 也从显性逐渐向隐性过渡, 既不影响物品排放的外观, 又让幼儿学会有秩序的摆放。

2.教师创新为主线。6S的环境创设是固定的, 但是, 从中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观点和理念, 每周一本6S管理书籍的学习, 也激发了我们不同的灵感, 增强了管理的水平, 如何结合幼儿游戏和学习的需求, 在班级活动中融入6S管理的价值, 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的结果。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更何况6S管理的理念是第一次走进幼儿园、走进教师的日常管理, 我还需要多学习、多思考, 多与搭班老师共同合作、创造出适合本班幼儿的6S管理模式。

篇4:6S 在幼儿园常规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幼儿园;常规管理;6S管理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8-0059-02

收稿日期:2015-06-30

作者简介:张翼鹏(1976-),女,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美术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广东 广州/510000)幼儿园是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的管理历来受到教育工作者以及学龄前儿童家长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学习和借鉴现代企业现场管理的 6S 法,将其导入并应用在幼儿园常规管理中,可以创造出舒适温馨、清洁安全、积极向上的学习及工作环境。

一、什么是6S 管理方法

6S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方法,指的是 SEIRL(整理)、SEIION(整顿)、SETSO(清扫)、SEIKETSU(清洁)、SAEETY(安全)、SHITSSUKE(素养),这六个英语单词开头都是S所以简称为6S。6S管理倡导从小事做起,改善学习与生活环境、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品质等,是其他管理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学习和借鉴现代企业现场管理的6S法,将之引入到幼儿园管理中来使之校园化,赋予6S幼儿园化的概念、标准、要求和做法,即幼儿园6S管理。在幼儿园推行 6S 管理,就是要幼儿教师人人动手整理整顿物品,清扫幼儿园内外环境,人人用心动脑找寻并消灭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隐患和苗头。建章立制,人人遵守,创造清爽有序的温馨环境,创造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遵规守纪的安全空间。

二、6S管理方法在幼儿园常规管理中的运用

1.整理即把物品区分为必需品(经常使用的物品)、非必需品(不经常使用的物品)和不要品(不要的物品)。不要用的物品清除掉,不常用的收起来。其目的是扩大活动空间、有用则留、无用弃之 、防止误用。例如,幼儿用餐的桌面只保留擦拭用的小毛巾,其余物品清除掉,留出宽敞、安全的用餐环境,防止误用。

必需品的使用频率最高,几乎每天都要使用,例如办公用品,儿童学习用的桌椅、吃饭的餐具等。非必需品可能一个月甚至半年才用到一次,例如各种节日用的宣传材料、服装道具等,这就需要放入仓库内储存,定期检查。班级活动空间(教师、办公室)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必用的衣、帽、鞋都必须放在固定处,室内拖把等卫生工具放在固定隐藏地方。不要用的物品例如废弃的报纸、每日产生的纸质垃圾、玻璃瓶等要立即清除或变卖,以免造成空间的占用和误用。整理是一个天天要做的工作,一是要区分要与不要,二是要及时清除。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整理是6S的精髓,整理后马上进行整顿,现场只保留必需品。

2.整顿就是把要用的和常用的东西按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必要时加以标识,使各个场所一目了然,任何人都能够取到,能即刻找寻到必需品。

根据班级活动空间的条件,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排序并摆放整齐,所有的物品都有一个清楚的标签和合适的位置。对于室内玩教具的陈列来说,玩具材料要能够合理的分类,并且陈列的高度要方便幼儿的拿取,同时玩具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兴趣,能够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让幼儿能够在环境中主动探索、自主选择。例如,手工台、工具盒每种物品都有其特定的名称,以免混乱。盥洗室中,按学号标示放置幼儿饮水杯和毛巾。厨房储存物品要确定位置,并给物品张贴标识。

手工台、工具盒每种物品都有其特定的名称,以免混乱

3.清扫就是将幼儿园工作与活动场所及各种用具清扫干净,保持幼儿园内及周边环境无垃圾、无灰尘、无积水、干净整洁 。清扫,并非只是打扫干净而已,清扫的行为是关心物品、爱护物品,并发现物品的缺陷加以修复,以备随时使用。清扫的目的是使幼儿园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所以点检和修复是关系密切的活动。例如,幼儿园定期检查维修幼儿的使用物品,教师定期清洗幼儿的玩具,保育员定期清洗、晾晒幼儿的床单被褥等。

教师定期清洗幼儿的玩具

在我国传统道德教育著作《弟子规》中写到:“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这就是关于整理、整顿、清扫的日常品德教育方面的表述。

4.清洁就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在这里清洁不仅仅是清净整洁,而且还包括美化正常,是指重复不断的整理、整顿、清扫后应该有的状态。目视化管理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简单明了的图片文字,使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等一看就懂,便于执行,是最有效率的管理技巧,在幼儿园中应该大力推行。目视化图标要做到醒目、清楚,设置在大家看得到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园厨房水池上方张贴标示以区分清洁水池的分类,在留样冰柜门上张贴操作流程图,确保操作规范一致。

目视化还可以应用在幼儿园的墙面设计上。使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幼儿园的墙面设计成为学习宣传的好地方。小小班的孩子喜欢具体形象的事物,可以用一些卡通形象来装饰墙面,幼儿可以直接模仿和学习。例如,在幼儿养成教育中,怎么洗手、怎么擦脸,张贴一些示范的照片,孩子一看就知道怎么做。大班幼儿则动手能力较强,可以让孩子自己想象这个动作怎么做,让孩子自己画出来,一方面是锻炼孩子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吸引孩子参与的兴趣。如可以让大班幼儿参与画出折叠衣服的步骤图,并把步骤图张贴在寝室墙壁上,让幼儿容易看见,以增强记忆。通过幼儿亲自参与环境的创设来使环境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5.安全是指清除事故隐患、排除险情,在幼儿园活动过程中,防止事故的发生,使幼儿园活动在保证健康安全的状态下顺利进行。在幼儿园的所有活动中,安全是第一原则,要求在进行教学和其它活动时,把安全工作放在幼儿园的首要位置,当教学活动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安全的环境,是“好幼儿园”必要的条件,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弱,许多幼儿家长会因为幼儿在幼儿园发生的一点点小的意外,比如不小心被擦破一点皮,手上不小心有个小伤口,就会变得非常关注。因此教室地面的光滑程度,桌角或玩具的棱角对幼儿造成的潜在伤害等都是幼儿教师应极其关注的地方。所以,幼儿园的园舍建筑、室外活动的场地,大型的室外活动设施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卫生及安全的标准,杜绝任何安全隐患的存在。保证了安全,才能够保障教师一日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室外空调主机用不锈钢栏杆隔开,避免幼儿靠近发生伤害。室外使用塑胶跑道,以保障幼儿运动安全。活动场所时常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室外空调主机用不锈钢栏杆隔开,避免幼儿靠近发生伤害

6.素养是指人人依规定行事,将各种规定内化为自身的要求,从心态上养成好习惯。对于规定了的事,大家都要遵守执行,培养积极主动的主人翁精神。在幼儿园,每位工作人员都应该做到:遵守出勤、作息时间;一早一晚精神饱满,和蔼可亲地做好每天的晨检与离园工作,工作保持良好的状态,服装整齐,戴好识别卡,待人接物诚恳有礼貌;爱护公物,用完归位;保持清洁,乐于助人;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好的习惯,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结语

幼儿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幼儿正处于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我国现阶段, 幼儿教育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幼儿园管理水平参次不齐,安全教育不到位,目标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幼儿园可以把企业中优秀的管理经验运用于幼儿园的常规管理中,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规定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利用6s现场管理法对教育环境进行管理,从而促进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杜月萍.浅议幼儿园安全问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2]徐城法,丁关海,范国光.有效推行并实施6S管理,塑造企业良好形象[J].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1(03).

[3]杨桂芳.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之策略[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

[4]徐兆林.浅议“目视化”在实训基地管理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4(10).

[5]马丽娜.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J].山西教育(幼教),2014(07).

篇5:6S管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6S管理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许多家医院的实践效果充分证明这一点。6S管理对医院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起着积极作用。

推行以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为主要内容的6S管理,需要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广泛参与,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在各领域逐渐落实6S管理,为医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S管理的概念及范畴

1.1

6S管理的概念

6S管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按定置管理要求,对办公和作业环境、设备、工装、工具、材料、工件、人员等要素进行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管理活动。它具有广泛性、潜隐性、持久性、直观性、全员性的特点。

1.1.1

整理

只要是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如私人用品、报废的原材料、工装、设备、仪器、零件、过期文件等都是整理的对象。临时需要的存放在临时停放区,进行标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把必要的物品留下,把不必要的物品统统清除。

1.1.2

整顿

对留用的生产要素加以定置、定位,简言之,就是物品周转标准化。可使用整齐、洁净的工作器具储存,用最佳方法摆放,并用标记加以标识,做到定位、定品、定量。

1.1.3

清洁

将工作现场的环境、设备、仪器、材料、工装的脏物清扫干净,排除设备、管道、阀门的漏油、漏水现象,掉漆、锈蚀现

象,使整个环境随时保持良好的状态。简单地说就是清除污物,保持工作区干净整洁。

1.1.4

规范

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并纳入每个员工的岗位责任之中,成为对每个人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工作现场实施定置管理并有定置管理图,对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有定期的检查和考核。简单地说一切行为要规范,按章办事。

1.1.5

素养

员工具有良好的礼貌、仪表、组织纪律和作风,着装整洁,佩戴胸牌且端正,工作责任心强,效率高,能够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团队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努力,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出色完成任务。简言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摒弃不良习性和陋习。

1.1.6

安全

安全生产制度健全,并配有专职机构和人员,安全标记规范,重点部位安全设施齐全,并保持良好的可用状态,工作现场无安全隐患,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无违章作业现象,各种劳动保护完备,并按规定使用。简言之是确保工作中的人身、设备、设施安全。

1.2

6S管理的范畴

6S管理是广泛引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组织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6S管理是对人和物实施具体管理的一种实践行为,也非常适合于医院。

“6S管理”工作规范

2.1

基本要求

办公环境清洁肃静、无多余物;室内物品按图定置不错位;桌面资料当日使用不杂乱;桌内物品简洁有序有标识。

2.2

班前四要求

按时上班,衣着整洁,佩戴胸卡,清洁卫生。

2.3

班中四做到

优质、高效、及时、可靠。

2.4

班后四件事

整理桌面,清倒垃圾,归拢物品,熄灯关电。

6S管理在医院的应用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医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6S管理工作,始终将6S管理纳入医院重要议事日程而贯穿整体工作之中。初始阶段医院和科室重视6S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明确6S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全院上下达成共识:6S管理是促进医院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2

认真制订并贯彻执行医院6S管理工作计划和达标措施

严格按照6S管理评价体系坚持月检查和督查,季度小结,总结评价。奖惩分明,有效激励和促进6S管理工作稳步提高。

3.3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员工行为礼仪规范、安全防范措施及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督查;加强基础、环节和终末质量控制;重点是信息反馈和各环节的质控;促进医患沟通和交流;确保患者安全和质量提高。

3.4

重视员工素养培训,提升全员素质

提升员工素养是6S管理的核心。医院每年有计划地开展礼仪、职业道德、服务规范等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结合医院开展“满意服务从我做起”竞赛活动、形象素养年、医院管理年、文明岗位达标活动等,以此改变全体员工旧的观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人本管理的新理念,增强员工工作责任心,培育团队精神,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和特色的科室文化,营造良好的文

化氛围和学习氛围,有利于员工成长成才,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能力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6S管理的作用与效果

6S管理的作用有:(1)有利于提高医院形象,增强医院信誉度和美誉度,使医院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2)有利于提高医院员工的素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使员工自我价值实现与医院发展相统一。医院吸引人才的优势增强,先后引进大批人才。(3)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疗和各项工作更趋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4)有利于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提高竞争能力。(5)有利于安全生产和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患和谐。患者投诉率逐年降低,综合满意率不断提高达96%。(6)有利于降低服务成本和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

措施

篇6:论6S管理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王博

摘要:针对设备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企业在推行6S管理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工作做好设备现场管理工作,通过将6S的先进管理模式应用到设备答理工作中,从而实现了设备答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了节能降耗,提高了企业效益。

关键词:6S 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

前言

设备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和凝聚物,设备素质是体现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方面,现在几乎所有生产制造企业的产品、产量和成本都受设备的制约,因此,设备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搞好设备管理工作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搞好设备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如何做好设备现场管理工作,推行先进的、科学的管理与维修制度己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课题,目前公司所推行的6S管理就是运用了先进的、科学的、实用性强的现场管理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用好空间、用足空间、保持环境清洁、形成良好习惯、减少设备事故隐患,正确使用维护生产工具、设备,做到最好定置管理,也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障安全,降低工作成本,进而提高工作效益。

一设备管理的生产中的地位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我们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备管理是稳定生产的保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的稳定运行,必须建立在具备先进设备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若疏于管理,设备台帐残缺、设备超负荷运转出现不可修复故障,会使生产成本增加,失去市场竞争能力,造成极大的浪费;有的先进设备带病运转,缺零少件,拆东墙补西墙,不能发挥全部设备的效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有的设备损坏,停机停产,虽有先进的设备,不但没有发挥出优势,反而由于设备价高,运转费用大,成为沉重的包袱,致使企业债台高筑,生产经营步履维艰。而一些设备管理好的企业,虽然没有国外的先进装备,由于管理水平高,设备运转状态良好、效率高,一样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企业效益也稳步增长。

设备管理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安全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安全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紧抓、常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强制性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之上。事故轨迹交叉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伤亡事故的两个连锁系列,存在于这两个系统的能量逆流“轨迹”形成交叉时,便会造成事故(如图1),按照这一理论的观点,安全系统工程的任务就是从人或物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不使人与物两者运动轨迹交叉的各种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在事故发生的原因中,虽然人的因素占主要地位,但可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训练,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因为人的自由度很大,情绪受环境影响易变,难免操作失误,因而加大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难度。故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成为搞好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控制手段是:(1)从设计入手,使设备处于本质安全化状态,以解决人的操作失误危险;(2)加强设备生产维修管理,以保持设备的设计性能,减少或避免由设备故障和老化带来的不安全状态,即从设备的完好来保证安全。因此,搞好设备管理,在安全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有关安全事故的统计,除去个别人为因素,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设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压力容器、动力运转设备、电器设备等管理不好则更是事故的隐患。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有运转良好的设备,而良好的设备管理,也就消除了大多数事故隐患,杜绝了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

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设备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质量、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应用现代技术,开展技术创新,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新设备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能,保持高的设备利用率,预防和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老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改善和提高装备素质,增强设备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 6S管理理论

6S起源于日本,风行于世界,分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六个环节步骤,是世界公认的现场基础管理方法,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世界各知名企业所推崇和认可。

6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6个词组,其中前5个词组的罗马拼音的第1个字母为“S”,“安全”英文拼写中的第1个字母也为“S”,所以简称“6S”。2.1 整理

将现场物品区分为有用和无用2种,并将无用的物品清除掉,其作用如下:

(1)腾出空间备用;

(2)防止误用、误送;

(3)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2.2 整顿

合理安排现场物品放置的位置和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标识,其作用如下:

(1)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2)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提高效率;

(3)清除过多的积压物品。2.3 清扫

对现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清除工作场所的垃圾、灰尘、污渍及其他污染源,排除影响员工健康、安全及产品质量的不利因素,使现场环境达到美观整洁,安全卫生的标准。2.4 清洁

持续推行整理、整顿、清扫工作,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始终处于受控和持续改进的状态,其作用如下:

(1)通过制度化来维持已取得的成果;

(2)维持整洁的工作环境;

(3)减少工业伤害。2.5 素养

要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持续不断的改善。

(1)提升“人的品质”,使员工成为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人;

(2)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做事;

(3)培养积极创新的精神;

(4)每个人充满活力,营造团队精神。2.6 安全

清除一切不安全因素是以上“5S”的保障,也是其目的和成果之一。

(1)通过对危险源的改善和治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创造对人和企业财产没有威胁的环境,避免安全事故苗头,减少工业灾害。

三6S管理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最本质、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是在现场,从现场管理讲,设备可同时列为“污染源、清扫困难源、危险源、浪费源、故障源、缺陷源”(以下简称“6源”),因此,做好“6S”管理,设备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开张设备管理要从规范设备工作环境,预防和消除“6源”,规范设备现场的日常维护,建立健全规范的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职工素质,以及建立考核体制方面开展工作。3.1规范设备现场工作环境

做好设备现场管理首先要从规范设备现场工作环境,预防和消除“6源”入手,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全员参与,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打扫,根据不同设备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要求,整理和整顿好设备现场的工作环境和设备附件,同时认真查找设备事故隐患并及时消除,清理工作现场,清除设备周围与其无关的物品,扩大作业空间,减少和消除设备隐患,提高工作效率,并把设备上使用的附件加以定置、定位,按照使用频率和可视化准则合理安置,实现设备规范化、色彩标记化和定置化管理。

3.2 查找设备“6源”,并采取应对措施

2.1查设备污染源设备

污染源是指由设备引起的灰尘、油污、废料、泄漏等。在寻找、搜集了这些污染源后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2.2查设备清扫困难源

设备清扫困难源是指设备难以清扫的部位,包括空间狭窄、设备内部深层无法使用清洁工具的部位;污染频繁,不能随时清扫的部位;人员难以接近的区域(如高空、高温、设备高速运转等),解决清扫困难源除了控制源头,必要时设计专用工具进行清扫。

2.3查设备危险源

设备危险源是指和设备有关的安全事故发生源。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如果设备存在危险源,很可能发生设备安全事故,给操作者家庭、企业、乃至社会造成危害,所以必须消除由设备危险源带来的事故,在设备使用的元器件上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购置,设备的使用、维护、修理应符合安全要求。对特种设备,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和修理。

2.4查设备浪费源

设备浪费源指和设备相关的各种能源浪费。一种是“跑、冒、滴、漏”,包括漏水、漏油、漏电、漏气及各种生产用介质等的泄漏(这些泄漏也可污染环境);另一种是“开关”方面的浪费,如人走灯还亮,机器空运转,冷气、热风、风扇等方面的能源浪费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从根源上治理能源浪费,通过教育,使员工对能源浪费有足够认识,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5查设备故障源

设备故障源是指设备本身的故障。通过日常的统计分析,逐步了解掌握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延长设备正常运转时间。如因润滑不良造成的故障,采取加强改造润滑系统;因超负荷使用设备带来的故障,采取限时使用;因温度高、散热差引起的故障,通过加强冷风机或冷却水来实现等。

2.6查设备缺陷源

设备缺陷源是指现有设备不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方面。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如果因设备老化精度丧失,可通过设备大修理来恢复设备原有的精度,如果其他原因造成的设备缺陷可通过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等来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3.3加强设备现场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加强设备现场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现场管理行为进行系统、全面的规范,使设备现场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作业*区成立之初,通过学习借鉴厂里的管理制度以及各作业区的管理办法,组织区技术骨干和一线生产技术能手,制定了各类管理相关管理制度,并且苏里格气田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二维标准操作程序”,通过“选人、选点、选项、选时、选标、选法、选班、选路”,制定适合设备现状的设备操作、清扫、点检、保养和润滑规范,确定工作流程。如果在保养检查中发现异常,操作人员自己不能处理时,要通过一定的反馈途径,将保养中发现的故障隐患及时报告到下一环节,直到把异常状况处理完毕为比。并逐步推广到所有设备和管理过程,最终达到台台设备有规范,各个环节有规范。设备工作规范做到文件化和可操作化,现场用目视化操作卡的方式加以宣传和提示。其中:①选人:必须明确生产现场每台设备的责任人,实施定人、定机、定操作规程、定管理制度,包括操作工、点检员、维修组的责任,做到现场台台设备有人管;②选点:在设备上确定需要关注的项目(点),即需要进行清洁、点检、润滑、保养的点;③选项:根据所选“点”的特点,选择清洁、点检、润滑、保养这四项中必须进行的若干项内容实施;④选时:根据设备的特点及使用操作说明,确定一定的清洁、点检间隔期,按照一定的周期、时间操作检查;⑤选标:对每一点的每一项操作内容,制定相应的日标状态或达到标准;⑥选法:每一项操作应有确定的工具、方法及辅助材料;⑦选班:确定负责的班次,如站内上班人员,白班工人精力充沛,夜班工人无论精力和现场光线均差,因此,应把现场设备上的操作点按照各个班次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均匀分配,一般白班分配的操作最多,夜班较少;⑧选路:根据设备的结构,尤其是生产线,以操作人员的位置为参照物,对所选的操作点按照由低到高、由内到外、由近及远等策略,优化一条较短、较易、较省力的操作路径,做到不乱、不漏。

设备的现场管理最能体现设备管理工作的水平,而设备现场工作水平的高低和设备各项制度是否健全规范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设备管理工作中,除做到设备现场管理规范化外,还要做到设备维修规范化,设备前期管理规范化,设备备件管理规范化,设备技术改造规范化和设备专业管理规范化。努力做到象ISO标准化控制文件一样,使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行为规范化、流程闭环化、控制严密化和管理精细化。做到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工艺”可执行。消除“做事随意,没有规矩;有了规矩,弄虚作假,不守规矩;以及遵守规矩,却总是做不到位”的现象。避免因“一人一个工作方式,一个领导一个思想”的情况,导致在人员调整后设备管理水平出现波动的情况。3.4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保持整理有序的设备现场工作环境

提高员工素质是设备管理的基本保障,提高员工素质要从思想和技能培训两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做到设备操作人员 “四懂三会”,即: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其次从思想上破除“操作工只管操作,不管维修;维修工只管维修,不管操作”的习惯,使操作工能主动打扫卫生,参与设备排故,坚决杜绝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使设备超负荷运转。要让员工看到整齐有序的工作环境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经济效益,真正调动起全体员工管好设备的积极性,把“要我管好设备”变成“我要管好设备”,并把设备的点检、保养、润滑结合起来,在保持设备现场工作环境的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检修,使设备处于本质安全状态。

3.5对设备管理进行量化考核并持续改进

要在6S管理中使设备现场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必须靠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检查、评比考核制度,通过制度管理来规范岗位操作工和维修工的行为,同时,开展各种检查来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强化岗位操作工对《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应知应会,要求操作工对设备进行规范操作,使设备现场管理向制度化、标准化、系列化和程序化发展,同时将开展6S前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对比出来,制定出各个阶段要达到的日标,并实施检查、纠正措施,进而达到现场设备管理的持续改进。设备考核指标主要有,规范化作业情况,能源消耗、备件消耗、事故率、故障率、维修费用和设备有关的废品率等,统计对比,应围绕生产率、质量、成本、环境、劳动情绪等进行,根据统计数据并以一年为周期不断制定出新的发展日标,实行日标管理。建立区部技术组、集气站班组、操作工等多个环节的互助,交叉的检查考核体系,并把考核的结果同员工的奖励晋升结合起来。

四结论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及安全这6个“S”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他们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整理、整顿、清扫”以场地、时间、物品等“硬环境”为对象,是6S中关于现场状况改进提升的三项基本行动。“清洁、素养、安全”以制度,行为、习惯等“软环境”为对象,促使6S向“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演变。

通过6S管理能够最终改善工作环境、提升人员安全素质,从“人、机、环境”3个方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同时,有助于构建科学严密的设备管理制度,形成规范高效的安全行为文化,从而进一步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建设。

在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形象和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设备工作现场杂乱无章的现象改善了,员工参与设备管理的热情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使企业设备管理的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降低设备故障率,生产活动井然有序,真正实现设备的节能降耗,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7:论6S管理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6S管理是当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是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方式,能为员工创造一个整洁、舒适、合理、安全的工作环境。通过规范员工在“6S”方面的行为,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1.6S管理概述

6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6个词组,其中前5个词组的罗马拼音的第1个字母为“S”,“安全”英文拼写中的第1个字母也为“S”,所以简称“6S”。1.1 整理

将现场物品区分为有用和无用2种,并将无用的物品清除掉,其作用如下:

(1)腾出空间备用;(2)防止误用、误送;(3)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1.2 整顿

合理安排现场物品放置的位置和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标识,其作用如下:

(1)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2)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提高效率;(3)清除过多的积压物品。1.3 清扫

对现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清除工作场所的垃圾、灰尘、污渍及其他污染源,排除影响员工健康、安全及产品质量的不利因素,使现场环境达到美观整洁,安全卫生的标准。1.4 清洁

持续推行整理、整顿、清扫工作,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始终处于受控和持续改进的状态,其作用如下:(1)通过制度化来维持已取得的成果;(2)维持整洁的工作环境;(3)减少工业伤害。1.5 素养

要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持续不断的改善。(1)提升“人的品质”,使员工成为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人;(2)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做事;(3)培养积极创新的精神;

(4)每个人充满活力,营造团队精神。1.6 安全

清除一切不安全因素是以上“5S”的保障,也是其目的和成果之一。

(1)通过对危险源的改善和治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创造对人和企业财产没有威胁的环境,避免安全事故苗头,减少工业灾害。

6S管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2.1 整理工作的应用及效果

将物品分类为常用、偶尔使用和不使用3类。然后将常用物品安置在现场;偶尔使用物品放在固定的储存处;不使用的物品清除或处理掉。

通过整理使办公区域和生产区域空间得到扩展,减少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危险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减少生产区域和库房的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存放量,降低了风险系数。同时通过整理可以发现现场存在的隐患,从而做到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减少工器具和备品备件的存放量,使存放的工器具和备品备件一目了然,降低错误使用的概率。2.2 整顿工作的应用及效果

整顿工作是在整理之后,将不需要的东西移开,对现场进行整顿,包括重新规划与安排。在整顿过程中推行“三要素”、“三定”原则,即:三要素——场所、方祛、标识;三定——定点、定容、定量。2.2.1 定置图管理

在整顿工作中,注重现场设备设施的定位,并从人机工程的角度安排检修场地的设施和工具布置。同时,强制进行《定置管理图》管理,即现场所有的物品都按定置图摆放,都在标识指定位置摆放,工具用完后要及时放回原位。使得现场井然有序,现场的物品摆放清楚。2.2.2 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的推行对于提高和维持现场安全状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产现场进行明显的区域划分;将设备警戒区域、运行区域、检修区域、通道区域在地面上用油漆划线标识清楚;在现场设置安全 逃生路线、设备点检路线、消防设施分布图;仪表、液位计、粉标等标出安全区域位置等,这能让人迅速判断现场环境的安全与否以及设备所处的状态、且准确性高。在生产现场设置管理看板将所在区域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一一列出,帮助现场人员提高安全意识,提醒现场人员正确、安全施工。2.3 清扫工作的应用及效果

清扫就是使工作现场处于没有垃圾,没有污脏的环境。要达到这样一种环境就是清扫的第一目的,尤其在电子间、保护间等对环境要求较为严格的生产区域,更不容许有垃圾或灰尘的污染,造成设备、保护的异动。

在办公区域和生产区域中划分清洁责任区,制定清扫基准以作为规范,对设备的“跑、冒、滴、漏”进行大力治理,对每个污染源进行调查,并进行治理或隔离。保证机组在干净、清洁的环境中运行,降低因环境问题而出现事故的概率。对油库、制氢站、电缆沟等重大危险源区域,进行彻底清扫,改善其运行环境,提高安全可靠性。2.4 清洁工作的应用及效果

“清洁”是上述基本行动之外的管理活动,要将暂时的行动转化为常规行动。需要将好的方法,要求总结出来,形成管理制度,长期贯彻实施,并不断检查改进。制定管理制度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保持前面各项工作成绩,同时也有利于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4.1 6S管理标准及管理考核实施办法

标准的项目内容基本涵盖了日常工作现场中的各种情况。特殊部门如医院、宾馆、幼儿园等在行业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也要按6S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在《6S责任区域划分表》的基础上,各部门在自己的责任区内,按照《6S管理标准》的要求,有效地开展6S管理工作,同时为部门6S管理考核提供依据。对各部门的6S管理考核目的在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安全、共同前进,整体提升形象和管理水平。

6S考核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对每次考核的结果进行通报和总结,表扬先进部门,批评和督促后进部门。各部门之间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竞争氖围,促使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通过6S制度化的定期考核,达到保持良好的现场管理和提升安全水平的目的。2.4.2 员工反违章积分考核制度 为杜绝违章现象的发生,避免因人员违章造成的人身伤亡和人员责任的设备事故,根据6S管理的原则,制定反违章积分管理实施办法。按照全员参与的管理原则,对发生的违章行为按照个人违章,部门违章和企业违章进行考核。同时,根据违章行为的严重程度,将违章行为分为严重违章行为、比较严重违章行为和一般违章行为3类。违章的考核分为积分考核、经济处罚和曝光等3种形式,对违章者要采取3种并用的考核手段,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2.4.3 生产现场文明卫生保持标准

制定“生产现场文明卫生保持标准”,加强电厂生产现场管理,提高现场文明生产水平,给生产人员提供安全、卫生的环境。对所有区域进行责任划分,保证责任到人;对设备卫生和文明生产提出具体标准,保证执行到位;对现场文明卫生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和流程,保证管理闭环;对文明卫生工作提出考核要求,保证奖罚分明。通过生产现场文明卫生保持标准的制定,保证现场卫生,给设备运行和人员工作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场所。2.4.4 安全设施标准化要求

根据6S管理要求,制定安全设施标准化管理要求,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提高员工对现场危险源的辨识能力。对安全标志、设备标志及安全工器具、警示线、安全防护的图形和配置规范、设备巡检走向图及生产现场各层消防设施分布图等内容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使现场安全设施管理达到规范和统一,为员工创造一个清晰、安全的工作环境,不断促进人、机、环境三要素的和谐。2.5 员工素养的提升

素养就是教大家养成能遵守所规定的要求的习惯,6S本意是以4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为手段完成基本工作,并藉以养成良好习惯,最终达成全员品质的提升。素养是6S中最独特的一项要素,也是其精华之处,体现了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员工来讲,制度是外在的、强制性的。更彻底的保障是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员工主动的,发自内心的行动。也就是变规定、要求为人的意识、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将潜移默化的、长期的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素养是建立在人的意识之中的,提高素养需要进行培训、宣传、进行制度约束并有效地运用激励等辅助手段。

发电厂在近一年的6S管理推行工作中,以“三对”(对照标准、对照检查表格、对照实际现场情况)工作为方法,以落实各级安全生 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反违章和全员控制差错工作,杜绝无票作业,不断规范员工的现场作业行为。员工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完成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保安全”的转变,为规范员工个体行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 结束语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及安全这6个“S”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他们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整理、整顿、清扫”以场地、时间、物品等“硬环境”为对象,是6S中关于现场状况改进提升的三项基本行动。“清洁、素养、安全”以制度,行为、习惯等“软环境”为对象,促使6S向“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演变。

篇8:论6S管理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1 6S管理简介

6S管理的产生源于日本的“5S”, 最早是从丰田公司现场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现场管理办法。它对规范现场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被很多企业所借鉴。“5S”指的是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tsu) 、素养 (shitsuke) , 因这些词语来自日语和英语, 均以“S”开头, 因此统称为5S理论。计量中心创新管理模式, 结合本单位生产现状需要, 在原来基础上又增加了“安全 (safety) ”, 形成了“6S”。

整理是指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 在作业现场材料区内只放置必需物品, 以便腾出空间防止误用。整顿是指将必需的物品放置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和立即放回的状态。即寻找时间为零, 放回时间为零。实现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 建立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的目标。清扫是指将岗位变得无垃圾、无灰尘, 干净整洁, 将设备保养得完好, 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 保持员工良好的工作情绪, 维持设备稳定运行零故障。清洁是指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 并且达到标准化、制度化, 从而打牢质量管控基础,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素养是指对于规定的日常工作, 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明确要求去执行, 并形成一种习惯, 潜移默化地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安全是指清除隐患, 排除险情, 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是现场管理的前提和决定因素, 没有安全, 一切都失去了意义。重视安全不但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更是符合电力系统关心员工生命安全, 保障员工人性化管理的要求。

2 6S管理在计量中心生产现场的具体实施

2.1 6S管理的组织架构

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6S管理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编制6S管理规章制度, 指导并参与提出6S管理的年度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要点, 负责组织建立6S管理网络和工作制度, 指导并参与6S管理活动方案的策划和组织实施;下设的6S管理工作小组负责6S管理活动推行的督查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 提出奖惩建议, 负责总结6S管理活动的经验与问题;各部门负责按要求推行生产环节的6S活动。全中心形成生产部室自查, 部门负责人巡查, 综合室和技术质检室监督检查的机制。

2.2 6S管理的具体做法

(1) 加强班组人员培训, 消除意识上的误区。根据专家统计, 现场管理中发生的问题90%来自于心态, 只有10%来自于知识或技能。6S管理推行中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培训改造员工的心态和意识。中心生产部室提交培训计划需求, 经部室负责人、综合室培训专责、分管领导逐级审核通过后, 将培训计划纳入中心年度培训计划。部室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并对组织考试。6S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职工的素质。通过培训活动, 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业务素质, 规范了工作行为, 达到了提高员工素养的效果。

(2) 划分生产区域, 明确责任人。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对生产区域或设备的责任进行划分, 由区域或设备的使用者负责该区域或设备的6S管理工作。6S管理需要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 并使员工养成习惯, 这也是6S管理区别于“大扫除”的地方。明确职责是为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员工只有清楚自己对工作环境维持、改进应承担的责任, 才会积极地投入到6S管理工作中去, 在工作中, 才会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明确职责是6S管理工作得以持续推行的前提。中心将所有生产人员进行了团队分组, 确定了负责人, 个人评比的好坏直接影响团队成绩, 增强了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细化工作标准, 创建“一目了然”的工作现场。标准是制度的最高形式, 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 有效的细化工作标准可以使工作更便捷、高效、稳定。6S管理强调作业标准化, 并将之细化最终形成工作习惯。这就决定了在推进6S管理中要特别注重细节的管理, 细化工作标准。中心对工作区域进行划分与划线, 标示出主通道、试验区、置物区、休息区等;实线表示固定物放置区, 虚线表示流动物放置区;红色表示不合格品区或异常状况、黄色表示一般区域、绿色表示合格品区与正常状况等等, 创建“一目了然”的工作现场。

(4) 公平公正公开地考核、奖惩。计量中心的6S管理奖励评定方式为各生产部门成立小组展开竞赛。部门自查的评分占最终评分权重的40%, 6S工作小组随机检查权重的评分占最终评分权重的60%, 评比成绩每两周计算并公示各组实际成绩, 每月总结各项成绩并公布名次, 同时检查表中的重点缺点公布于公布栏, 各组依表改进。对达标及以上的组, 予以通报表扬和奖金鼓励, 对未通过达标的组, 处以罚款以作警示和鞭策。每月部门内部以小组为单位组织2次检查评比, 中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随机检查评分, 同时开展“速度之星”“质量之星”的评选, 表彰优秀个人, 标榜先进, 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5) 动态管理, 持续改善。生产现场的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6S改善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的事。随着6S管理水平的提高, 我们应提出更高的目标, 修改和调整考评的标准。例如组织开展6S征文、6S成果报告会、6S知识竞赛等活动, 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 可以使企业的6S管理得到不断地巩固和提高。同时随着工作领域的变化和扩充, 需要增加新的管控内容以适应发展。根据发展情况, 提出安全 (safety) 、节约 (save) 、服务 (service) 等更多的“S”, 扩大6S管理的覆盖面, 真正实现生产环境、生产环节的全面把控, 为智能表质量管控夯实基础。

3 取得的效益

截至2014年4月底, 计量中心实现检定计划完成率100%, 检定正确率100%的目标。抽检智能电能表102个批次, 17820块表, 退货9个批次, 整改1个批次, 总计退货23772块表, 有效杜绝了不符合技术规范的智能电能表进入电网运行。计量中心自实行6S管理以来, 生产局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实验室、库房井然有序, 通过规范现场、设备及物品, 营造了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 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试验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全面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 更好地适应了现代化检定工作的要求。作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 养成了凡事认真、遵守规定以及自觉维护生产现场整洁、明了的习惯, 做到了各种细节问题都注意标准化的良好习惯。

4 结束语

经实践证明, 6S管理是一种先进的、实用性强的现场管理方法, 能够较好地解决可利用的空间、保持环境清洁、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重视安全等问题, 改善和提升了企业运行管理水平, 促进了工作效率。6S管理促进了新形势下的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为电力系统生产现场管理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相关链接

计量中心6S管理取得实效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6S管理实施前, 生产区域物品摆放没有严格分区归类, 现场工作人员积极性、工作效率不高。2013年底实施6S管理后, 生产现场管理明显取得实效, 生产现场一目了然, 物品摆放整洁有序, 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工作流程规范化、标准化, 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该中心在6S管理基础上, 又进一步创新细化管理措施。为确保检定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开展了生产现场检定质量之星和速度之星评比活动。活动每周定期开展, 在完成计划任务的前提下, 当周工作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的人员参与质量之星评选;在完成计划任务的前提下, 当周工作质量合格率不低于99%, 速度快、数量多的可参与速度之星评选。每种星可评出1至3星级。当选的奖励采取物资与表彰两种奖励方式, 物资奖励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奖。

上一篇:新接一个班 开学六件事下一篇:剑河县交通运输局关于“整脏治乱”整改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