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学汉语演讲稿

2024-04-18

爱汉语学汉语演讲稿(通用8篇)

篇1:爱汉语学汉语演讲稿

汉语、英语的学习策略

各位老师好!我叫马惜玉,来自瓦莱垦学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汉语学汉语”。

亲爱的朋友,你爱汉语吗?你知道怎么学好它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一下吧!

中国有句俗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去爱汉语吧,去爱这美丽的文字吧,这样你才能学好它!

爱它你就多听它。带着美丽的心情,去听它那抑扬顿挫的平仄,听它那潺潺流水般跳动的音符,听它为你精心谱写的乐章,让它成为你灵魂的忠实伴侣!

爱它你就多说它。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你朦胧的睡眼上,当枝头的鸟儿开始歌唱,当时光从你纤细的指尖悄悄溜走,当天边的晚霞为你梳妆,我的朋友,开口诉说吧!说出你的爱!说出你的情怀!

爱它你就多读它。五千年文明,泱泱中华,数不尽的奇珍异宝。不要吝啬你的眼睛和嘴巴,去读吧,尽情的读吧!

爱它你就多写它。篆隶楷行草,点横竖撇捺。一笔一画皆是中华气节。去写吧!用毛笔写出你的飘逸,用钢笔写出你的正直,用铅笔写出你的诗情画意!

啊,我爱你汉语!你是我最忠实的伴侣,我愿在你的指引下,将中泰文化发扬光大,让友谊之花开遍天下!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2:爱汉语学汉语演讲稿

有一个加拿大华裔,会一点点蹩脚的汉语,他说他喜欢的老师是放得开的,能用肢体语言、有表演能力的老师,喜欢他们不仅有富有教学经验,而且上课有趣,幽默,肢体语言特别丰富,表情也很夸张,经常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对他们老外来说,无论汉字、发音还是语法,就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老师形象的讲解让复杂的知识一下子变得简单有趣。

每次看着老外学汉语很开心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是别人感受不到的,课后有时候会做个小调查,看着学生歪歪扭扭的字迹,总会忍不住笑出来。

当你拿到IPA证书时,正式开始你的给外国人老外学汉语之旅时,你一定会又激动又兴奋又紧张,对于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你不仅应当非常熟悉它的内容和教学重点,更应该在总结教学重点的过程中寻找教学目标,从而使得自己的课堂符合教学要求,用最有效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举几个例子来说,在我们给外国人老外学汉语的课堂中,有的老师在教授口语课的时候,非常注重听写单词,不断强调学生对单词掌握的准确程度。学生对单词清楚的掌握固然重要,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也是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这个老师的错误在于,他忽视了口语课的教学要求,对于汉语学习的学生来讲,口语课就是不断地操练听、说,让学生掌握句子,运用对话,从而达到自主交流的目的,学生可以自如地把这堂课上的内容表达出来,这堂课就是成功的。

再比如有的口语老师就善于把握口语课堂,不光使学生掌握好了教学内容,还把课堂气氛搞好了,整个给外国人老外学汉语环境轻松有趣,充满欢乐,学生们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很多知识。你的教学经验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

还有一个学生是法国人,他对我说,现在的老师是他见过的最友好、最积极、最有意思的老师。听不懂的时候,老师不厌其烦地解释;下课时候,老师就讲中国的笑话、传说、神话故事。课余时间,老师会泡茶讲解中国的各种文化,跟着这些老师学习,不仅仅能学到汉语,也能学到很多深厚的中国文化里的精髓。

篇3:《汉语话说结构句法学》序

如果一部研究话语 (话题-说明) 结构的论著, 不纠结于主语和话题的关系, 不满足于复指、移位、悬置式的话题分类, 不在话题形成的移位说与生成说中兜圈子, 不囿于基于西方形态型语言所形成的传统句子成分分析法, 而是基于话语行为的表达, 将目光聚焦于话题语-说明语之间的匹配关系, 抽象出一套话说结构的功能范畴系统, 这部论著将是一部原创性的句法学专著。

2008年秋, 邱雪玫来到南京师大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师从段业辉教授攻读对外汉语专业博士学位。段教授原来一直担任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博导, 我们的学生都是相互听课。国教院独立设置对外汉语专业博士点以后, 段教授仍要求其博士生如此。2008-2009年度, 邱雪玫选修了我开设的“中国转型语法学”、“语义语法学导论”等课程。作为徐师大的忘年校友, 邱雪玫的好学深思,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9年12月的那次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 文学院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和国教院的对外汉语专业的4位博士生是一起举办的。邱雪玫的选题报告《汉语名词性词语受事话题句研究》, 长达45页, 近4万字。博士论文的字数要求8万字, 而该选题报告已达一半。参考文献就列出了200多种。浏览一过, 除了龚千炎的《现代汉语里的受事主语句》 (1980) 、曹秀玲的《V前受事结构的功能及其表现形式》 (1997) 、程丽霞的《左偏置结构频率统计与话题结构的显现》 (2006) 等期刊论文, 还有一批近年来的学位论文, 如:唐秀玲的《论话题及其在汉语语法分析中的应用》 (1997) 、张云秋的《现代汉语受事宾语句研究》 (2001, 学林出版社2004) 、白栗薇的《受事主语句中的几个问题》 (2004) 、彭锦维的《现代汉语受事前置句研究》 (2005) 、宋金花的《受事主语句的句法语义研究》 (2006) 、刁世兰的《受事成分的句法投射》 (2007) 、齐建涛的《从“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看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 (2007) 、袁芳的《现代汉语无标记受事主语句释析》 (2008) 等, 不由为之一惊。按照通行思路继续研究“受事话题句”, 难逃“炒冷饭”啊!我当时的建议是, 要梳理学术沿革, 要基于汉语语感, 要提出新的思路, 根据实际研究进展调整论文的研究主题。

尽管我的信条是“疑则思, 思则究, 究则知” (1984年为母校东台县中学题词) , 但不能这样苛求所有学生。我曾经说过, 学位论文选题要“不多不少、不难不易、不大不小、不中不西、不新不旧”。文献太多, 所忧无从置喙;文献太少, 所思腹中空空。选题太难, 时有浅尝辄止;选题太易, 流于敷衍了事。工作量太大, 不能如期完成;工作量太小, 难免偷工减料。仅有中国理论, 显得孤陋寡闻;套用理论西方, 势必削足适履。结论新颖, 学界接受不了;结论陈旧, 盲审通过不了。总之, 创新之处要适度, 冲击力度要控制。否则, 轻则不置可否, 重则难免非议。

然而经过两年探索, 邱雪玫的博士论文却打破了五个“不偏不倚”。话题研究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 其中不乏名家名作。梳理文献就用了半年时间, 撰写了5万多字的述评, 发现了大量雷同, 这才另辟蹊径。话说结构的研究可谓尖端, 难度太大。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工作繁重。力求建构基于汉语事实的理论方法, 可谓跳出“跟着转”。至于质疑陈说, 独恃新见, 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五个“不偏不倚”奉行中庸之道, 也是基于史无前例的学术国情。尽管“创新”口号满天飞, 实际“天下文章一大抄”。学术创新, 并非想做就能做到。这需要学术胆识, 而胆识是天生的。窃以为, 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 植根于世代相传的遗传基因, 激发于自由自在的成长环境, 见容于多元宽容的学术生态。

从建构语义语法学理论 (李葆嘉2001, 2003b, 2007) , 到设计“人工语言脑”的语言基因图谱分析工程、认知语义网络建构工程、受限语言能力模拟工程 (李葆嘉2003 a) , 再到提出话语行为的四效能说 (李葆嘉2004, 2006) , 话语行为模式、话语表达结构与话语行为效能, 一直是我关注的领域。

“话题问题”的探讨最早可追溯到法国古典学者维尔 (H.Weil1844) 的观点。他认为, 每句话都包含“说话的起始”和“说话的目的”, 即提出了与句子成分分析法 (基于形态与逻辑的) 不同的话语句的二分理念 (基于说话人的思考和句子语序的) 。

通过学术史的追溯, 厘清“汉语话说结构”研究的渊源, 难免会感受到接二连三的历史遗憾, 可谓喜忧参半。

第一个面对汉语事实, 提出“指称-陈述”结构说和“心理主语 (话题语) -心理谓语 (说明语) ”概念的, 是德国学者甲柏连孜 (H.G.von der Gabelentz1881, 1891) 。作为第一位研究汉语话说结构的西洋汉语文法学家, 甲柏连孜可谓独具慧眼。一方面, 他彻底砸碎了“拉丁文法的普罗克鲁斯特之床”, 一方面, 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流行民族心理学说。当然, 甲柏连孜还提出, 语法体现了逻辑 (语义) 、心理 (语用) 、时空 (序列) 三方面的关系, 可谓三个平面理论的创始者。遗憾的是, 《马氏文通》 (1898) 接受的是西洋汉语文法学的第二代理论 (罗曼式汉语文法学) 的影响, 而无缘以第三代理论 (日耳曼式汉语文法学) 为起点。 (李葆嘉2008)

然而, 面对古代汉语文献语料, 马建忠 (1898) 已悟到, “冠名”、“冒起”的“若起词”, 以及“前置之名”之例为“华文所独”, 与“西文已有之规矩”有别。可以认为, 《马氏文通》的起词-止词之分, 从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说话的起始”和“说话的目的”。

为挣脱模仿西方的主谓框架, 陈承泽 (1922) 提出了“标语 (主部) -说明语 (说明部) ”的汉语句子分析框架。遗憾的是, 在《纳氏文法》 (J.C.Nesfield1891) 和“英语图解分析分析法” (A.Reed&B.Kellogg 1899) 的“句本位新潮” (黎锦熙1924) 中, 在“矫正模仿之弊端、倡导独立之新风” (陈望道1938) 的文法革新讨论中, 在三品说“拿来就用” (吕叔湘1942) 的立竿见影心态中, “标语-说明语”框架也就被历史所尘封。

在洪心衡 (1956) 论述“空间词做主语的问题”时, 中国学者的汉语语法学论著中才首次出现了“话题”这一用语。遗憾的是, 在主谓结构天经地义的年代, 该研究同样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

1958年, 精通汉语的美国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霍凯特 (C.F.Hockett) 讨论了汉语和英语中的话说结构, “话题-说明”这对概念进入后布龙菲尔德学派的视野, 由此重新引发了汉语话说结构的研究。1968年, 旅居美国的赵元任受此影响, 提出汉语中的主语-谓语的语法意义是话题-说明的关系, 而不是施事-动作的语法关系。遗憾的是, 赵元任的“汉语结构话-说论”, 敌不过大陆长期以来的“汉语结构主-谓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结构主义的衰退、形式主义的困顿和功能主义的崛起, 对话题研究的关注在美国渐成热点。1976年, 李讷和汤姆森 ( (Li Charles N.&S.A.Thompson) 基于话题是否凸显提出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划分法, 认为汉语属于话题凸显型语言。而留学美国的台湾学者曹逢甫, 则在把赵元任的语法描写方法用到话语分析中感到失望后, 促使其在汉语话语中寻找基本功能单位, 由此提出了话题链理论 (1979) 。遗憾的是, 李讷和汤姆森的观点, 被大陆的语法学家认为“没有价值”、“这种做法从原则上说就是错误的”、“一个语言成分算不算话题, 可以引起无穷的争论” (朱德熙1985) 。

然而, 印尼华人学者刘宏谟 (1977) 提出的汉语“引-申” (话题-说明) 框架表明, 作为一种语言结构的存在, 汉语的话说结构, 只要基于汉语语感就能发现。反而是套用所谓“普遍语法”或“现代理论”, 掩盖或扭曲了汉语句子组构的真相。遗憾的是, 《刘氏语通》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陆汉语学界, 遭遇到的更多是冷漠和不解。

尽管在徐州师院中文系读研期间, 廖序东先生就送给我们每人一本《刘氏语通》 (川师成大《汉字改革报》编辑部, 1983年排印本) 。可是那时的我, 对汉语语法学史相当无知, 粗阅《刘氏语通》, 只知“马氏”之外亦有“刘氏”、“文通”之外尚有“语通”, 并没有意识到《刘氏语通》之真价值。直到1997年, 始撰《中国转型语法学———基于欧美模板与汉语类型的沉思》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2001年后关注话语表达结构与话语行为效能, 再次翻阅《刘氏语通》, 才认识到其中关于话语结构分析的新见。

稍后, 指导越南学生范德忠完成了其博士论文《〈刘氏语通〉研究》 (2009) 。坚持传统语法“主流”立场的, 势必对《刘氏语通》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价值持质疑态度。理由一般两条:一条是对外汉语教学一直都是依据传统语法体系编写教材, 进行教学与研究;一条是《刘氏语通》语法体系的使用范围, 不可能与大陆的传统语法教学范围比较, 没有什么影响。而我以为, 从来没有什么“主流”, 有的只是“随大流”。正常的学术生态应当是多元互补, 而不是一言堂。号称主流的、随大流的、反潮流的、当潜流的、预示未来潮流的……, 都应当有其生存空间。而学术史的评价, 主要根据研究者论著的内容, 揭示其比前人提供了什么创见。有人排斥或者不知, 不等于某论著在学术史上就没有相应地位。

尽管李讷和汤姆森的观点被认为“没有价值”, 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汉语“话题问题”仍然一跃而成为汉语语法学界的关注热点。话题和主语关系的讨论, 在汉语学界受关注程度之高、讨论时间之长, 都是以往问题难以比拟的, 其分歧之严重也同样如此。

关于汉语话题的地位, 主要有四种观点:以赵元任 (1968) 为代表的“汉语句法结构话-说论”;以朱德熙 (1982, 1985) 为代表的“汉语句法结构主-谓论”;以胡裕树和范晓 (1985) 为代表的“汉语话题语用平面成分论”;以李讷和汤姆森 (1981) 及徐烈炯和刘丹青 (1998) 为代表的“汉语句法层面主、话并存论”。从学术背景来看, “话题问题”的研究主要有八种视角:1.基于三个平面理论;2.基于结构语法背景;3.基于形式语法背景;4.基于汉语类型特点;5.基于功能背景;6.基于信息结构背景;7.基于结构-功能背景;8.基于认知背景。

面对如此众多的文献, 令人不得不思考, 汉语“话题问题”的研究是已经基本完成, 还是依然是一个疑难杂症呢?

通过文献研读可以发现, 以往的“话题问题”研究主要存在六个问题。第一, 对话说结构研究的学术沿革没有系统梳理, 只是将“话题”这个术语“拿来就用”。常常引用的就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篇文献。可谓“数典忘祖”。第二, “话题”尚未有一个确切定义, 关于话题的性质、特征、功能众说纷纭, 甚至针锋相对。有的列举的“话题”特征、性质多达十几条, “话题”的属性在多种理论背景的解说中而失其本真。可谓“概念爆炸”。第三, 主要精力纠结于话题语和主语的关系, 或话题语的单方面分类, 而话题语与说明语之间的观照研究鲜有问津。可谓“喧宾夺主”。第四, 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 话说结构和主谓结构是句子中的两种基本结构, 但是未见就汉语中的句型逐一鉴别, 厘清两种基本结构的界限。可谓“泾渭未明”。第五, 满足于几条道理一串例子, 无人基于真实文本, 对汉语话说结构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可谓“一叶障目”。第六, 没有新的思路, 研究汉语话题的若干论文中存在雷同, 复制量从几百字到6000字不等, 可谓“移花接木”。由此可见, “话题问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疑难杂症, 汉语话说结构的研究还存在相当大的空间。

当然, 要讨论话说结构, 首先务必认清以下基本事实:1.具有形态变化的屈折语, 遣词造句存在形态变化的一致性, 由此在话语表达层面形成了主谓结构, 个别的话说结构则成为“非正常语序”。主谓结构分析, 适合于屈折语中“正常语序”的句子。2.不采用形态变化的汉语, 遣词造句凭借语境和语用策略的情景性, 由此在话语表达层面形成了话说结构。虽然也存在一些基于施-动语义关系的“主谓结构”, 但是大多数句子属于话说结构。3.因此, 屈折语句法以主谓结构为研究重点, 而汉语句法应以话说结构为研究重点。一些明智的西方语言学家早已认识到这种差别, 从而有缘提出汉语话说结构的学说。即使并非所谓“现代语言学家”, 只要基于日常语感或语言教学实践, 也可能自发提出汉语话说结构的学说。

其次, 需要进一步加以思考的相关问题是:

1. 欧洲传统语法学, 何时开始采用“主语-谓

语 (动词+宾语) ”句法范畴来分析屈折语的句子的?在没有出现这对句法范畴之前, 屈折语是如何分析句子结构的?

作为西方屈折语法学的原典, 特拉克斯 (Dionysius Thrax, 前2~前1世纪之间) 的《读写技艺》 (TéchnēGrámmatiké) 定义了希腊语的两级语法单位, 其研究重在形态类比规则。瓦罗 (M.T.Varro, 前116-前27) 的《拉丁语研究》 (De Lin-gua Latin) 除了着重研究词类划分及其形态变化, 句法研究主要分析了主动态和被动态等。狄斯科鲁斯 (A.Dyscolus, 2世纪) 的《论句法》 (Peri Syntakseos) , 首次在名词和动词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词类与名词和动词关系的基础上, 初步搭建了希腊语的句法描写框架, 区分了主语-动词、动词-间接格这些结构。描写句法关系的依据, 一是名词的格变, 一是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主动与被动的变化形式。因此, 欧洲的古典句子分析法可称之为“形态范畴分析法”。

早期的西欧语法学家关注的是句子的形态范畴, 而哲学家关注的是命题的逻辑范畴。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前384-前322) 指出, 一个命题可分析为一对词项:“主词”是表思想对象的词, “谓词”是表对象性质的词。因此, 欧洲的古典命题分析法可称之为“主词-谓词分析法”。直到12世纪, 法国学者阿伯拉尔 (P.Abelard, 1079-1144) 才在《逻辑导论》 (Logica Ingredientibus, 1121) 中, 提出了“主词-联词-谓词”的命题三分法。

与之相应, 13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们所创立的思辨语法 (Grammatica Speculatira) , 强调语法研究中最重要的应当是句法。由此, 摩迪斯泰学派 (Modistae) 将“主词-谓词”引入句法分析, 第一次在句法层面提出了“主语 (suppositum) -谓语 (appositum) ”这对句法范畴, 形成了屈折语的主谓结构理论。中世纪后期的语法学家开始运用词序来判断句子成分, 认为罗曼语的语序“名 (主) -动-名 (宾) ”才是普遍语序, 而不是拉丁语的“名 (主) -名 (宾) -动”。

尽管如此, 直到19世纪中叶, 句法分析才得到欧洲学者的进一步关注。1847年, 克劳克 (Stephen W.Clork) 在《实用语法》中提出了句子结构图解法。19世纪末, 将句法研究推到凸显地位的, 主要有纳斯菲尔德 (J.C.Nesfield1891) 、斯威特 (H.Sweet1892) 、里特和克劳格 (A.Reed&B.Kellogg1899) 的英文文法体系。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 (1907) 已参考纳氏的四分法分析汉语的句子。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 (1924) 参考纳氏文法、里特和克劳格的分析法, 将汉语的句子成分确定为主语、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性附加语、副词性附加语六种。此后, 句子成分分析法才在汉语语法研究中推广开来。

2. 汉语借用的“主语”和“谓语 (动词+宾语) ”,

与屈折语法学中的Subject和Predicate (Verb+Object) 有没有本质差别?

西方语法理论基于逻辑概念形成的主-谓句法范畴, 是13世纪那些瞧不起传统拉丁语语法学家的经院哲学家的思辨产物。既然主谓框架在形态语言的句法分析中已经沿用了700年, 自有其合理性。同样, 既然主谓范畴基于形态变化的一致性, 也就难免存在其局限性。认清了“主谓结构”的由来及其性质, 也就可能认识到西洋式主谓结构的自恰性和汉语式主谓结构的比附性。

语义型语言没有形态变化, 在汉语的句法层面认定主语必遇麻烦。自马建忠 (1898) 引进西方语法框架以来, 汉语语法研究长期处在主语、宾语与汉语句子结构分析的困惑之中, 尤其是对汉语语法研究史上曾经提出过的冠名、外位、倒装、游离、复指等成分, 一直未能给出其自身的句法范畴地位。

何容 (1942) 认识到, 西方语法的“主语”、“谓语”这些术语有其形态变化的语言基础, 而在汉语语法中没有与之相应的“类”及其标记。汉语语法学不仅不能套用西洋语法框架, 而且也不应当照搬这些外来术语。为此, 专门引用了塞斯 (A.H.Sayce) 在《大英百科全书》grammar条目中的一段话:

(否则) 中国语言的文法永远不会弄明白, 除非我们不但要把欧洲语言的文法术语弃掉, 而且连这一套术语所代表的概念也弃掉。 (《中国文法论》28页)

由于套用和照搬, 在形态语言中有明确界定的“主语”和“谓语”, 到汉语中却成了无法严格定义的句子成分。囿于主谓结构理论, 朱德熙 (1985) 如此感慨:“目前还没有人能够给主谓结构、述宾结构等等基本语法概念下严格的定义。” (《语法答问》, 30页) 基本概念都无法严格定义, 只能说明这个概念本身有问题。面对汉语的主语“这一使人头疼的问题”, 李临定 (1985) 只得主张要抓汉语句法中的施受关系。要消解“头疼的问题”, 只有找出病根。实际情况就是, 屈折型语法学的“主语”套用到汉语中, 却成了位于句首的起话题作用的名词性结构成分 (或相当于此的成分) ;屈折型语法学的“谓语”套用到汉语中, 却成了处于句子后段的起陈述或说明作用的动词性、形容词性或名词性结构成分。

3. 形态型语言有三个平面, 语义型语义也有三个平面吗?

屈折语有形态变化, 语义、语法 (语形) 、语用三个平面明显可辨。其语法平面即形态句法平面, 对屈折语句法分析必不可少。汉语没有形态变化, 语法平面与语用平面无从或无须区别。实际上, 汉语的话语表达平面就是汉语的“语法结构平面”, 即基于语义结构的语用策略排序。因此, 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也就意味着不存在形式语法平面。范开泰 (1985) 的“杨墨之论”, 意味着汉语句法层面实际上是语义主语和语用主语。罗仁地 (Randy J.La Polla, 1990, 1993, 1995) 则一语道破, 汉语的句子是按信息结构组织起来的, 与形式句法结构无关, 所以句子中的成分只有主题和焦点。因此, 不必攀附屈折语语法学的三个平面理论, 而是要直面汉语的两个平面 (语义平面·话语平面) 事实。

4. 话说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动词中心论”吗?

无论是类比化学共价键的配价理论 (L.Tesnière1953) , 还是套用命题逻辑式的题元理论 (J.Gruber1965) , 都是基于屈折语句法的“动词中心论” (Verb Centrism) 。以之来衡量话说结构, 话题语的NP则游离于谓词的支配力之外。显然, “动词中心论”难以充分解释汉语中丰富多样的话语结构, 由此促使人们反思。与屈折语主谓结构的理论基础“动词中心论”不同, 话说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名词牵头说” (Initial-NP Determinism) , 即句首NP (包括指称化的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等, 通常表“事件”) 的语义性质既决定了整个句子的语义句法结构 (何种方式的语义句法范畴排序) 的展开, 也决定了整个句子表达功能 (何种功能范畴的说明语与之匹配) 的走向。

总之, 形态型语言的句法结构倾向于主谓结构表达, 语义型语言的句法结构倾向于话说结构表达。“话题语-说明语”是基于话语行为功能的分析范畴, 与基于传统逻辑分析的成分范畴“主语-谓语”各有天地。不同语言学理论各有其语言观, 不同语法学流派各有其概念体系。将传统逻辑分析的成分分析法与基于话语行为的功能分析法等混淆, 难免纠缠不清。要深入研究话说结构务必返朴归真, 首先回到话语行为的功能分析的立场上来。

以语义语法学理论 (李葆嘉2001a, 2007) 为引导, 该著作构建的汉语话-说结构研究理论和方法, 其要点有:1.话语行为是人类的社会文化行为。人们基于认知经验, 借助认知策略形成事件图式;基于事件图式, 借助建模策略形成概念框架;概念框架的语符化则转化为语义结构, 通过语音以实现话语表达。2.同一概念框架可能存在几种表达角度, 选择何种表达角度及其句法范畴序列, 取决于会话者的语境凭借和语用策略。3.依据说话的意图, 首先提及何种语义句法范畴 (即句首NP) 是最基本的语用策略, 由此形成不同的话语表达。话说结构与主谓结构是两种最基本的句法结构, 主谓结构句是施事-动作结构, 话说结构句是意图-关注结构。4.在话说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说话者依据语旨而引发句首NP成分的“名词牵头说”。5.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只存在语义结构和话语表达两个平面。6.话说结构的分析要采用“话语功能范畴-语义句法范畴”双重分析法。

由此, 作者基于汉人的日常认知和交际语感, 沿着概念界定→鉴别研究→定性研究 (范畴化) →定量研究 (统计分析) 的技术路线, 展开了艰难的探索。一方面依据成批量句子的类聚, 进行话题语-说明语成分的范畴化;一方面依据功能范畴分析成批量句子, 将“类”的归纳和“例”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 构建了汉语话说结构功能范畴体系及其匹配框架, 为话说结构分析提供一套操作性工具。

该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拓宽了话说结构研究的视野, 为话说结构凸显型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为建立以非形态语法为基准的人类语言结构类型学提供了启迪。从世界范围来看, 作为典型的话说结构型语言, 汉语话说结构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汉语话说结构的研究理论及功能范畴体系, 对世界范围内包含话说句的语言, 特别是话说结构型语言, 如日语、朝鲜语、傈僳语和拉祜语等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为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之一, 我认真细阅了邱雪玫博士论文的盲审评语, 觉得有必要转录如下。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教授的盲审意见是:

话题研究是近几十年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学术界对汉语语句话题的性质、类型、特点, 话题与说明之间的关系等, 尚有不同看法, 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该选题既有理论意义, 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论文在区分主谓结构句和话说结构句两种基本话语结构的基础上, 着重探讨了话题语-说明语的本质属性, 严格界定了“话题语”和“说明语”、“话说结构”和“话说结构句”, 并抽象出话题语-说明语的功能范畴体系以及匹配框架, 统计分析了话说结构句的分布情况和语篇特征。还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名词牵头说”与“动词中心论”的异同, 有所创新和深化。

论文理论色彩较浓, 同时关注汉语事实, 做到理论与事实、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 结论可信且有创见。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教授的盲审意见是:

本文是语言学的尖端课题, 选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学术界关于话题-说明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话题-说明的本质属性, 对“话题语”、“说明语”、“话题-说明结构”、“话题-说明句”等进行了重新界定。对话题-说明结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走向深入有推动意义。论文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拓展了话说结构研究的视野, 对学术界继续进行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启发作用, 对语言教学实践也具有参考价值。论文材料充实, 分析细致, 表达流畅, 写作规范, 达到了博士学位要求的水平。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教授的盲审意见是:

汉语话题的语法地位及其与主语、施事的关系等问题, 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汉语话题进行研究, 涉及的问题非常错综复杂, 研究难度相当大。作者大胆选题, 对现代汉语的话题-说明结构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对与话题研究相关的学术沿革、研究动态及最新进展, 掌握全面、梳理细致。在此基础上界定了“话说”结构的范围, 归纳出“话说”结构的层级性范畴体系, 并对四种不同语体的语篇进行了范畴标注, 发现了“话说”结构在不同语体中的比率和分布特征。这些研究及其结论都非常有新意, 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也可以看出作者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素养, 对汉语的“话说”结构有独到的看法和自己的见解。

总之, 该论文概念界定清晰、观点明确、表述通畅, 结构合理, 体例规范, 是一篇有一定创新、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论文。

论文提出“句首NP的语义性质决定了其后语义句法结构的走向, 也决定了整个句子表达功能的展开” (即“名词牵头说”) , 观点很新颖。但是NP的决定作用具体是怎样实现的, 文中缺少必要的验证。如果论据不足, 实际上与“动词中心说”没有本质的区别, 只不过是研究的切入点不同而已。希望在这一点上做一些修改和说明。

在论文答辩中, 邱雪玫对首都师范大学盲审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说明。

首先, 为什么要提出与动词中心论不同的名词牵头说。题元理论规定谓词前只有一个表施、受关系的NP与之发生直接选择关系。以此来衡量话说结构, 则发觉担任话题语的NP与句中的谓词并不受此束缚。这意味着, 如果话说结构的语法理论基础不是“动词中心论”, 则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释。

其次, 概念框架具有稳态性与话语表达具有可选性。选择何种表达角度及句法范畴排序, 取决于说话者的语境凭借和语用策略。依据说话意图, 首先提及何种语义句法范畴 (句首NP) 是话语表达中的最基本策略, 由此才可能形成话语结构。

再次, 句首NP对其后的句法成分具有制约性和预测性。从说话者的立场出发, 基于事件图式及其概念框架, 当说话者说出句首NP时, 也就制约着其后说明语的选择范围;而从听话者的角度出发, 当听话者听到句首NP时, 也就可能预测其后续成分的相关内容。

首先提及“小王”, 根据会话情境可以推出与之匹配的说明语范畴。如:

【谈论学历】“小王”是断事话题语, 可预感其后是所断说明语。如:小王||是大学生。

【谈论身高】“小王”是当事话题语, 可预感其后是性状说明语。如:小王||个子很高。

首先提及“花瓶”, 根据会话情境可以推出与之匹配的说明语范畴。如:

【商场柜台前】“花瓶”是量事话题语, 可预感其后是计价说明语。如:花瓶||一对300块钱。

【瓷器展览室】“花瓶”是当事话题语, 可预感其后是状态说明语。如:这花瓶||太精致了。

【面对碎花瓶】“花瓶”是受事话题语, 可预感其后是处置说明语。如:花瓶||打碎了。

换而言之, 说明语和话题语之间具有匹配关系, 话题语对后续说明语具有功能范畴的预测性和语义结构的制约性。

作者曾经考虑, 是不是可以认为:“动词中心论”处于语义结构层面, 而“名词牵头说”处于话语表达层面?一些汉语的句子 (主要是受事成分作话题语) , 确实可以这么处理。如:

(1) 花瓶||打碎了。

句首的“花瓶”, 受动词“打”的语义支配。但是有一批句子, 尤其是典型的话说句:

(2) 木瓜||一斤5块钱。

(3) 哈密瓜||比西瓜|好吃。

(4) 水果, ||他最爱吃苹果。

例 (2) 、例 (3) 此类话说句, 句中没有动词。例 (4) 句首的“水果”, 不受后面小句中的动词“吃”的直接语义支配。话题语“水果”, 只是在词汇语义上与“苹果”存在上下义关系。这些典型的话说结构句, 用“动词中心论”处于语义结构层面、“名词牵头说”处于话语表达层面, 则难以解释。

显然, 用“名词牵头说”可以解释例 (1) 、 (2) 、 (3) 、 (4) 的句法结构, 但是用“动词中心论”只能以受事的“移位或话题化”解释例 (1) 的句法结构, 而不能解释例其他的句法结构。归根结底, 汉语中有一批句子的语义结构, 其核心范畴并非“动词”。因此, 根据理论解释的涵盖力大小和归一化处理, 应当选择“名词牵头说”。

2012年3月, 邱雪玫再返随园, 进入南师大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作为博士后联系导师, 我与她商定的选题是《三个平面理论的沿革与话说结构的统计分析》。

一方面, 在国际语言学的视野下, 须继续研读国外文献, 对欧洲的 ([德]Gabelentz1881, 1891;[捷]V.Ertl1926;[捷]F.Dane觢, 1964)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仔细分析, 以进一步完善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平面理论。一方面, 在“语言科技新思维”的引导下, 通过制定可操作的话说结构功能范畴标注规范, 建成首个大规模的“日常话语话说结构信息库”, 研制“话说结构功能范畴标注工具”和“话说结构功能范畴统计工具”, 以便完成话说结构大规模语料的统计分析, 进一步完善话说结构功能范畴系统。这些成果, 可为语言信息处理、舆情及商情分析等领域服务。

带着似断还连的研究思绪, 走出校门, 来到随家仓路口的塔可餐厅。

昏黄的灯光中, 弥漫着黑人女歌手略带嘶哑的低沉声音, 惬意地喝着罗宋汤……

暗蓝的天空, 朦胧的月色, 风抚摸在脸上……

篇4:日本学生学汉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了民主化学制改革的日本大学,还保持了所有学生得念两种外语的规定。

具体而言,大家都学英语以外,也要念德语或者法语。当年,专修医药理工学的学生大多选择了德语;专修文学法律的学生则一般选择法语。在各大学提供的第二外语课程中,亚洲语言出现则是相对晚近的事。

1972年中日建交后,开办汉语课程成为一种潮流,接着部分大学也开设了韩语课程。另外,也有少数大学开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课。

总的来说,“念过第二外语”曾很长时间是大学生的标志。毕竟,多一门外语,就多一些关于世界的知识。而中学文化程度的人始终只有学英语的机会。

类似的情形延续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那个时候,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出现了以美国为唯一中心的新局面。同时,通讯技术的发达导致金融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很快就获得了世界语言的地位。

为了应对国际情势之变,日本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加强大学本科的专业以及英语教育。结果,一所又一所大学取消了第二外语课程,或者把英语之外的“外语”从以前的必修课改成了选修课。

不过,如今在日本,学生念得最多的第二外语是汉语。

以我任职的明治大学理工学院为例,就有超过一半新生选择学汉语。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问了父母和高中老师的意见,大家都推荐学汉语,因为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趋提高,所以学了汉语对日后找工作一定会有利。

另一方面,日本社会曾对欧陆国家拥有的憧憬,似乎已经慢慢消失。千禧年前后欧元诞生后,欧洲各个国家的形象变得模糊不清。为什么要学德语、法语?今天的学生想不到理由。

不过,讽刺的是,大家学汉语并不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会说汉语。

首先,大学的第二外语班一年只有45到90个学时,即使有认真的学生每节课都上,也仅仅是一年级和二年级总共上了135个小时的汉语班而已,最后能期待的学习效果非常有限。

其次,虽然日语也用汉字,但读音跟汉语不一样,为了讲汉语,非学罗马拼音不可。但是多数日本学生觉得,直接看汉字就能猜得七七八八,何必通过辛辛苦苦学拼音去绕道?结果,汉语发音始终摆脱不了日语发音的干扰,对声调的掌握也远远不准。

再说,如今的学生选修汉语,乃是为了得到经济利益,他们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并不一定有兴趣。正如大家把英语当作工具一样,汉语也被当作技术。跟从前的日本大学生心怀浪漫憧憬地学习德语、法语相比,这是多么不同的境界呀!

篇5:爱汉语学汉语演讲稿

汉语韵律理论的新探索--评介《汉语节律学》

<汉语节律学>一书是吴洁敏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成果的总结,共九章,包括汉语的停延、节奏、重音、节奏主旋律、声调和语调、句调群组合规律、基调的“九宫调模矩阵”以及汉语古诗律流变和新诗格律探讨.“汉语节律学”研究的`是汉语从音节到语篇的不同层次内音高、音长、音强以及音色的组合规律和层次间的音长、音空的组合规律,是专门研究怎样运用汉语语音节律手段来加强表情达意的力度和精确度的学问.

作 者:王莉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刊 名:语言文字应用  PKU CSSCI英文刊名:APPLIED LINGUISTICS 年,卷(期): “”(4) 分类号:H058 关键词: 

篇6:学汉语言心得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能够学习本门专业,我感到非常幸运。因为它,我更加热爱了我们渊源流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汉语言文学,又是语言又是文学,同样都是妙不可言,精妙绝伦。但是要亲近这一门专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曾经感觉到最迷惘的科目就是现代汉语通论和现代文学。刚开始学,大家都没有经验,都很慌乱,感到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导致同学们学习没有方向性,盲目追求笔记的数量。例如,总有一些同学从一上课就开始把老师播放的PPT内容一字一句地抄下来,却遗漏了老师所讲的重要内容,错过了老师给我们思考发言的机会。那样几节课下来,增加的只有笔记的数量,脑袋里的知识并不见增长。这样做往往得不到好成绩。所以,我们学习一定要有方向性,挑重点,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科学的方法。

学习现代汉语通论一定要在课堂上弄明白老师讲的所有知识,不能有半点含糊不清。因为留到课后,自己解决不了,也基本没有人能给自己非常专业的答案了。要做到这一点,上现代汉语通论我会选择坐在第一排座位。多次坐在第一排座位,老师就会熟悉我了。一般,他讲一个知识点看到我点头表示明白,他就会进行下面一个知识点。坐在前面,老师就会渐渐把坐在前排的同学当成代表,只要他发现我还不懂,他就会进一步向大家解释清楚的。坐在前排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遇到不懂的时候方便提问。只要把课上的问题全部解决了,课下注意复习巩固记忆,考试就能拿到比较高的分数了。我学习现代汉语通论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摘抄知识点。现代汉语通论这本书十分“厚重”。到了复习的时候,往往看到那本书就不想去碰它。而且书本内有些内容不需要掌握的,或者有很多自己已经弄清楚的。这就最好用一本本子作摘抄。摘抄书本上学习的大标题,小标题,重要知识点和自己还没有弄清楚的知识点。复习的时候,只翻这一本“精华”就够了。

学习现代文学就一定要拓展视野,大量增加有针对性的阅读量。现代文学讲了很多的文学家和作品。一时间,我们是不可能全部读完的。我于是把书上介绍的作家全部记在本子上,然后上网搜这些作家,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记下他们的作品。每个人都挑一份作品去阅读。老师在课上会将许多作品,会和大家一起讨论。这就需要我们课前去了解哪些作品的大概内容。总的来说,现代文学要挑着记忆,选着阅读,大量了解。

篇7:日本人如何学汉语

在大家拼命學日語的同時,漢語在日本,甚至是世界上逐漸有了不可動搖的地位。學習日語,首先要記住50音圖,然後一點點地記單詞、記語法、分析主謂賓定狀補。學過日語的同學都知道,不聽到最後一點都不知道日本人想肯定還是否定。所以,在學日語的時候常常會糾結於與漢語相反的日語語法上。那麼,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興趣知道日本人是不是也糾結於與日語相反的漢語語法呢。

漢語,除了語法之外,發音、語音語調對於日本人來講都很難。尤其是翹舌音,聽著就彆扭。所以,對於日本人來講首要突破的就是發音。在大學裡,大一大二一般都是很基礎的發音訓練。和練習50音圖一樣,先把拼音的聲母韻母以及規律記下(最少也要1、2個月)。然後就是簡單的主謂賓(還有數數呀,時間日期之類的)。其實和標準日本語的構成差不多。接下來,就是閱讀一些簡單的文章。日本人在學漢語時,比較注重多聽、多練。甚至要找個陪練每天進行2、3個小時的練習。大學裡,大三之後會有到中國交換留學的機會。大多是和中國比較有名的北大啦,復旦啦,北師範等大學作交換留學。假期中,還會舉行一些合宿,找一些中國留學生作交流。日本各個大學裡還會聘請一些中國教師上漢語發音課。不過,日本大學的漢語專業並不是很注重發音,只要可以通過翻譯等看懂文獻、寫出畢業論文也可以了,其實和中國的大學差不多

日本人的學習方案:

▲每週1—2次、每次2—3小時在外面和老師學習。需要交流物件。▲制定自學的計畫。需要一種易學的教材。完成後就可以達到初級對話的程度。教材為帶CD-ROM、可以確認拼音的最佳。漢語的拼音為最初的障礙,只要可以正確的掌握,發音、對話都會很容易成功。選教材時一定要聽過CD-ROM後決定。

▲簡單的漢語在每天上班的路上,睡覺前聽。

篇8: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教学技巧

词汇的内容应该具有词的总汇和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汇两个基本部分。对外汉语的教学词义网络是汉语学习者熟悉汉语世界并形成认知概念的基础。词汇教学应遵循规范原则、整体原则、通俗原则、应用原则、发展原则。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应根据汉语本身音、形、义的特点, 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一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采用直观释义、以旧词解释新词、根据语素推测词义、语境释义、汉语与学生母语的对比、近义词比较和反义词对比、学生讲解等解释词义的技巧可以加强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作了分析和归纳。

1 词汇的教学原则

1.1 规范原则

对于词汇的教学应以字典为依据, 以此来规范语音、词形、词性、词义的教学。

1.2 整体原则

在词汇教学中应把握整体原则, 从音形语法用的角度进行词汇讲解, 词语的等级色彩很多, 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语用的讲解。例如赡养、养育、抚养等

1.3 通俗原则

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时主要的学习工具是词典, 词义也主要是以词典的释义为参照。但是在留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中, 对外汉语应不照搬词典释义, 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解释词义。

1.4 应用原则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在于应用, 新词语应注意搭配, 当然对外汉语老师也应该有“大课堂”理念, 让学生把课上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1.5 发展原则

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词汇的发展, 不断扩大词汇量、吸收新词语、对旧词语的新义新用法持接受态度。

2 对外汉语词汇的教学方法

2.1 直观释义

直观释义是利用实物、图片、幻灯、动作演示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解释词义。徐子亮 (1999) 指出用表象编码的词汇, 一般来说很具体、很形象、很直观, 可以依托形象直接跟目的语沟通[1]。比如“牛奶”、“菠萝”等词语可以通过直接呈现实物让学生一目了然。“笑”、“哭”等词语可通过显示其所指事物或情状的图片、幻灯片方便学生理解;“拉”、“拖”、“拿”等这些词单靠翻译, 是很难区分意义, 可通过演示具体的动作, 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直观的释义方法生动、活泼, 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利用语言习得的认知规律, 直接把目的语词汇的形音义与具体的物象、情状融为一体, 既便于理解, 又可加深记忆。

2.2 以旧词解释新词

以旧词解释新词是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汉语词汇来解释新词。学习者在汉语习得的初期特别是零起点阶段把母语视为唯一语言靠山是很自然的也是必要的, 但是语言并不是对等的, 而且母语的释义也未必准确, 这样学生也不能养成汉语思维的习惯, 汉语水平最终会受限制。如“耳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听觉不灵”, 这样的解释还是不易让学生明白, 用已学过的词句来解释, “听力不好, 声音小了就听不见”, 简单易懂且信息量也大。以旧词解释新词,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母语翻译的局限, 正确地理解词义, 而且可以复习、巩固所学过的词语, 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

2.3 根据语素推测词义

引导学生根据新词中学过的旧语素的意义来推测新词的意义, 这种方法在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受重视程度不够, 而这种训练对外国留学生又显得很有必要。生词只给词义, 不给字义, 不考虑构词因素, 不对汉字 (语素) 和构词法进行解释[2]。由于看不到汉语词汇的规律性, 外国学生学习时对汉语词汇规律的科学利用也就无从谈起。他们记忆生词总是从词的整体出发, 不知道词中每个汉字都有独立的意义, 更不知道能从汉字 (语素) 的结合中推导出新词的意义。因此学过“鸡蛋”却不知道“鸡”, 明白“笔记”却不懂“笔”。培养学生根据语素的意义推测词义的能力, 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2.4 语境释义

以“第二语言学习”作为出发点, 语境可提供相关细节信息勾勒目标词的特征, 将词语抽象的定义知识具体化, 其操作形式主要体现为提供典型的例句。因为句子本身提供了语言环境, 某种程度上可表现为一定的情景内容, 使词汇意义通过与该词前后的语言信息相互作用而得到方便、直接的体现。如讲“质量”一词, 词典的定义较抽象:“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教学时我们只需举个简单的例句:“这双鞋穿了两个星期就坏了, 质量真差呀”, 就能让学生马上领会该词的意思。以举例的方式将这类词举一反三呈现给学生, 教学效果也就达到了。

2.5 近义词比较和反义词对比

近义词比较是指将学过的词义相近的词与新词进行比较、分析, 向学生讲清它们的共性与个性。留学生随着汉语词汇量的增加, 碰到的近义词会越来越多, 特别是到了中高级阶段, 若不对近义词作适当的比较, 会直接影响留学生比较准确、得体地用汉语组织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交际。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 对比基本义, 比如“创造”和“制造”, 虽然都是“造”, 但“创造”出来的是以前没有的, “制造”出来的都是已有的。 (2) 对比感情意义, 比如“出售”、“出卖”, 都有卖的意思, 但“出卖”含有贬义。 (3) 对比语体意义, 比如“看法”和“观点”, 前者多用于口语, 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反义词对比是用一个已经学过的反义词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这对学生理解词义, 建立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很有帮助。这种方法有它的局限性, 限于两个意义上完全互相排斥的反义词。例如:“脏”可以解释为“不干净”, “偶尔”可以解释为“不经常”, “枯燥”可以解释为“没有趣味”, “完美”可以解释为“没有缺点”, 这样的解释简单清楚, 容易让学生接受。

总结

综上所述, 汉语词汇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重点和难点, 以此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外汉语实践, 词义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 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有很大的帮助, 汉语词汇的教学有一定的发展。

摘要: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体系中, 词汇教学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词汇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基础, 也是理解课文的前提, 是学生掌握和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汉语的词汇又独具特点, 汉语词汇是音、义、形的结合体, 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教学时间里认识、理解、记忆词语, 并最终能熟练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 是每个对外汉语教学老师所关注的问题, 也关乎中华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灼.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

[2]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3]贾颖.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 2001, (4) .

[4]刘德联.中级汉语口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肥的英文是什么下一篇:沧海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