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读后感

2024-04-19

《哲学研究》读后感(共8篇)

篇1:《哲学研究》读后感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属于晚年探讨的范畴,它与《逻辑哲学论》的思辨深度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哲学研究》读后感。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主要是站在抽象的形式上,探讨如何改造传统的形式逻辑,借助符号语言把握句子结构的多样性。此时,他的研究视域和研究方法与罗素基本一致,因此得到了罗素的肯定,并亲自为维特根斯坦的处女作--《逻辑哲学论》撰写了“导论”。后来维特根斯坦放弃了理性思辨方法,转向了研究“表述的内容如何才能具有真实性”的问题,这样一来,他与罗素的理性思辨--借助数学方法创新数理逻辑的研究思路截然不同,走上了借助哲学方法创新语言逻辑规则的道路。遗憾的是,他的头脑中没有康德的认识结构、理性方法,于是只能停留在现象学领域,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索语言结构背后的规则,即支配形式逻辑规则的真理<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lunwengeshi./”>格式,读后感《《哲学研究》读后感》。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就是“规则的规则”是什么?其结果便是陷入了苦恼的矛盾关系中。有限环节的一幅图画很容易绘制,这从他列举的诸多实例中可以看出来。无限环节的一幅图画是怎样的形式?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维特根斯坦,由于无法解决有限和无限之间的矛盾性,所以,他的《哲学研究》只能停留在问题意识中,自始至终也不能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为此,后人将他的研究视域定位在现象学领域,这是十分准确的。超越现象的束缚,进到本质关系环节,在西方只有黑格尔的《逻辑学》才具有这样的实力。黑格尔之后,西方学者们都放弃了在本质环节进行逻辑推论的努力,结果使得西方当代哲学的认识视域全都局限的现象学领域,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分支。这一特点与马克思强调的应用哲学保持了高度的同一性。应该看到,探讨无限环节的本质关系,不是理性思辨方法能够胜任的,它需要采取《老子》所说的“道纪”方法,康德所说的逻辑推论方法,它是一级一级、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向上推论,直到“抱一”为止。这种逻辑推论方法在维特根斯坦的头脑中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一缺陷使他无法在语言逻辑和哲学逻辑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在我们看来,尽管维特根斯坦最终没有能够给出哲学逻辑的一幅图画,但是,他在西方逻辑学发展史上开创了探索语言逻辑与哲学逻辑关系的先河,因此他的研究成果在西方逻辑思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是与罗素的数理逻辑更高一个级别的探索。人们会永远铭记这位在逻辑学领域不断追求真理足迹的哲学家所作的努力。罗素--他是数理逻辑的创建者之一。这是用数学方法改造传统形式逻辑结出的成果。维特根斯坦--他是哲学逻辑的探索者。这是一位企图终结逻辑学理论研究的智者,尽管他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然而,他的努力构成了逻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一环。而《老子》大道率先终结了逻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全过程。这就是“不言之教”在时代哲学理论中的地位。无人能够取代《老子》的智慧,他才是天下第一的智者。2011年8月24日

篇2:《哲学研究》读后感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最近在读李瑞环的《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并且按照院党委的部署,给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中层管理人员每人发了一套。

李瑞环是我国当代少有的一位从草根走到中央最高层的领导干部,几十年的政治生涯当中,他踏实肯干,勤勤恳恳,高效廉洁,政绩卓著,作风朴实,为人清廉,备受广大百姓的赞誉。退休后,他依然热心赤忱,心手不闲,在一如既往关注党和国家改革建设事业的同时,著书立说,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智慧融汇在《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中,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教益和启迪我们更好地生活、学习、工作,实在是叫人敬佩不已。

提起哲学,普通人总感到晦涩难懂,枯燥无味,高深莫测,抽象神秘,其实不然。李瑞环同志有着很长时间底层工作经验,走上领导岗位后也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常常深入基层,把许多问题都看得很透彻。他的文字往往一针见血,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在《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中,他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与实际相结合,将复杂深奥的哲学问题具体化,由事入理,两相结合,水乳交融,讲述得生动有趣,非常通俗,好读耐读,叫人一看就喜欢,而且获益匪浅。李瑞环同志还联系个人实际,从现实出发,深刻阐述了自己对哲学的认识和体验:“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是明白人。不懂哲学的领导者就不可能是一个清醒的领导”。他还坦然表白自己对哲学的深厚感情和浓厚兴趣:“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工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正是由于刻苦钻研哲学,李瑞环才练就了一双慧目锐眼,对许多事情都看得很开很透彻。正如:“只有心中有人民,人民心中才有你。”话非常浅,非常直白,却是一针见血,鞭辟入里,道理极深奥。它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遵旨以及密切联系群众、情系于民、执政为民、吃苦在先等大道理都蕴含在里面。又如:“假如你对群众讲的是‘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而群众看到你的行为却是‘好处全占,吃亏不干’;你对群众讲的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而群众看到你的行为却是‘挥霍浪费,铺张排场’,群众怎么能信服你,你讲的还有什么用?”这段话语言直击当前腐败现象的要害,闪烁着深刻的哲理之光:言行不一,说得冠冕堂皇,娓娓动听,实际上却不做人事,贪污腐化,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把老百姓当傻子对待,这让自己的讲话毫无用处,群众不会听你的,你在群众心目里的威信会大打折扣,甚至会适得其反。

李瑞环同志在讲到领导班子的配备时,要求要科学化,要合理,要把各种贤才广纳进来。他说,一个领导班子,如同一个好的乐队,有会吹的、有会打的、有会弹的、有会拉的,还有会指挥的,否则,就不可能演奏出好的乐章。他还说,现在建筑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它可以承受各方面力量的冲击,而钢筋混凝土是很讲究配比的。钢筋受拉好,受压不行。混凝土受压好,受拉不行。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力量。但如果把配比搞错了,或只用一种、缺一种,所建的建筑物就会出问题,乃至发生事故。班子配比不好,也会出现问题,也会发生事故。这样的比喻实在是妙不可言,叫人久久难忘,印象深刻。

李瑞环在讲干工作要注意研究特点和优势时,用一个人的高矮来说明问题。他强调,一个人个子很高,当运动员你可以去打篮球,不要去搞体操;唱戏你可以扮武生,但不能扮武丑。扮武丑,个子高不划算,翻跟斗半径太大,不方便。相反,个子矮,扮武丑占便宜,扮武生则不气派。“我举这个例子,是想提醒大家,由上到下都要重视研究特点、优势,这是干部提高水平和能力的一个基本途径。”李瑞环长期在基层工作,聪颖过人,好学深思,善于揣摩一些生活现象,由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悟出许多哲理。他总是用最浅显、最普通常见、人人皆知的道理来启发大家,点拨大家,使得人们豁然开悟,顿时有云破日出之感。——这就是李瑞环的高妙之处。

总之,李瑞环的《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妙语连珠,道理浅显易懂,发人深省,回味无穷,非常值得一读。

篇3:《哲学研究》读后感

本书作者陈兴良教授主张思辨的方法是刑法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以思辨的方式完成从注释刑法学到理论刑法学的转变是当时刑法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作者用哲学辩证统一的观点审视刑法的基本问题, 通过阐述已然之罪、未然之罪、主观恶性、客观危害、再犯可能、初犯可能等15个范畴及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 架构了刑法哲学范畴体系, 也就是本书的逻辑体系。指出犯罪是已然犯罪与未然犯罪的统一, 已然犯罪是主观恶性和客观危害性的统一, 未然犯罪是再犯可能性与初犯可能性的统一。刑罚是报应之刑与预防之刑的统一, 报应之刑包括道义报应和法律报应, 而预防之刑则是个别预防与一般预防的统一。

此外, 作者在对意志自由论和客观主义论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指出意志自由论是唯心主义的,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 物质决定意识, 人不能不受自己所存在的环境的影响, 因此, 意志自由论有其不合理之处。而既然意志自由论不合理, 是否客观主义就是正确的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客观主义存在着片面性的弊端, 因为刑罚的轻重, 不但受犯罪行为客观危害大小的影响, 而且也受行为人主观方面情况的影响, 所以对犯罪人判处刑罚, 应坚持客观危害性与主观恶性的统一。

言谈至此, 不免产生另一疑惑:将哲学融入到刑法学的研究中, 又推动了哪些刑法理论的创新?

本书作者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定了古典学派的行为中心论, 实证学派提出的行为者中心论, 乃至我国的社会危害性中心论, 提出了罪刑关系中心论的主张。作者认为社会危害性是一元化社会模式下犯罪本质观的体现, 充分体现了统治阶级的集权主义思想。而当前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化社会模式背景之下, 传统的理论显然无法再适用于这种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中, 以此, 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权, 作者提出的罪刑关系中心论。作者认为刑法学是关于罪刑关系辩证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因此罪刑关系辩证运动的一般规律应该成为刑法学的研究对象。

犯罪与刑罚辩证关系的核心命题是已然犯罪与刑罚之间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以及刑罚与未然犯罪之间遏制与被遏制的关系, 它们分別产生于社会报应观念和社会功利观念。文章阐明了罪与刑两个命题的对立同一关系, 论证了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探求人类追求对等性的本能出发, 阐发罪刑均衡原则得以产生及其最初以报应刑为其表现形式的依据, 明确提出罪刑均衡原则之于报应刑论的公正价值;从揭发预防刑论者对罪刑均衡原则的理解出发, 阐发罪刑均衡原则之于预防刑论的功利价值。指出罪刑关系要想达到均衡只能在罪刑关系二元论的理论中架构。

论述至此, 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刑法理论的架构过程中, 还应确立正确的哲学基础, 虽说此话过于简单, 但是并不是简单就意味着没有作用。反观资本主义社会, 若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为刑法理论的哲学基础, 则会把刑法理论引向军国主义的歧途, 其反动性不言而喻。因此, 只有确立正确的哲学基础, 才能架构科学的刑法。此外, 对我国刑法学的发展而言, 要想建立科学的刑法学, 还应在刑法理论的构建中, 将哲学点滴方法论融入到刑法中, 因为回顾历史千百年来, 人们已经养成了过分倚重刑法的习惯, 外加我国学者对刑法哲学的研究较西方起步晚, 因此, 要想现代的刑法观由原始、野蛮向公正、谦抑、人道转变, 急需从一个理性的视角重新审视刑法, 进而促进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黄明儒.解读自然法意义上的刑法哲学——兼评陈兴良著&lt;刑法的人性基础&gt;[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9) .

[2]陈兴良.刑法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

[3]曲新久.刑法哲学的学术意义——评陈兴良教授从&lt;刑法哲学&gt;到&lt;本体刑法学&gt;[J].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2002 (20) .

篇4:《维特根斯坦哲学述评》读后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一八八九年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青年时对工程技术感兴趣,一九○八年寄居英国学习航空学,由于对数学和数理哲学的爱好,做了罗素的学生。一九二一年出版了他的著名的《逻辑哲学论》,认为哲学“问题基本上已经最后解决了”,从此就放弃了哲学研究,隐蔽在奥地利一个乡村做小学教员。过后几年,他对哲学的兴趣复活了,一九二九年重返剑桥,最初当研究生,以后很快当上了哲学讲师,一九四一年继摩尔为剑桥大学哲学教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去伦敦一所医院当看门人,后来又回到剑桥授课,一九四七年辞去教授职务,旅居爱尔兰,一九五一年因患癌症死于英国。两年后他后半生的有名著作《哲学研究》问世。

在西方哲学界,维特根斯坦被描绘成神话般的英雄人物。他的《逻辑哲学论》,从问世时起,就被捧为现代哲学的,经典”,普遍认为它在颇大的程度上,至少在它的早期,树立了维也纳学派所仿效的典范,而《哲学研究》虽然是对他自己《逻辑哲学论》里的观点的批判和否定,却形成所谓分析运动或语言哲学运动,有时称为剑桥学派。这个运动支配了今日的英国哲学,并且传遍到盎格鲁一萨克森世界和盎格鲁一萨克森势力强大的诸国。象这样同一个人在一生中写下了两部观点彼此迥异的哲学著作,而这两部著作却又在相当的范围内对时代的哲学发生重大影响,直接推动了现代分析哲学里两个主要流派——逻辑经验论和日常语言哲学,在哲学史上实属于罕有的现象。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他在西方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究竟应当怎样认识和评价他的哲学基本立场?《述评》试图对于这些问题给予一个系统的回答。这无疑是一项艰苦的开拓工作,也必然会在我国哲学界引起很大的兴趣。

按照西方普遍的看法,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以《哲学研究》为代表。《述评》一书就是试图通过具体分析、解释和批判这两部代表著作,使读者对维特根斯坦的根本哲学思想有一完整的理解和评价。

在对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总评中,《述评》指出,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本质特点是公开露骨的唯我主义和逻辑神秘主义。按照作者的意见,维特根斯坦的命题图式说实际上是说,命题所表达的是我的经验中的事实,或者说描绘我的经验中的实在。我只有依靠我自己的经验构造关于事实的命题,只有我经验到的实在才能为我所描述,因此,命题图式说贯串唯我主义的精神,只是这种唯我主义被维特根斯坦说成是不可说的东西,并把它归之于“神秘的东西”,这样,《述评》便得出结论,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实质上是属于贝克莱-休谟路线,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最终归宿也就是贝克莱哲学的归宿。

在分析和批判后期维特根斯坦代表著作《哲学研究》之前,《述评》首先考察了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的转变过程,按照他的意见,维特根斯坦前后期转变的时间是在一九二九年,而引起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前期语言理论里有根本不可克服的困难。作者列举了图式说六大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困难是,逻辑形式不能用命题来描述,图式说迫使维特根斯坦把逻辑形式放在语言的界限之外,迫使他去划分“可说的”和“不可说的”,因此由图式说必定通向神秘主义王国。所以《逻辑哲学论》中语言理论的严重困难迫使它的作者去重新解释语言的性质和功能。

在分析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观时,《述评》很有见识地抓住了维特根斯坦本人论述并不太多的“生活形式”这一概念,认为“生活形式”这一概念与“语言游戏”概念同为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两大支柱。按照《述评》的意见,维特根斯坦谈到生活形式,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以及与语言相关的活动,大体上说来,涉及到人们共同的兴趣、感觉以及反应的型式,涉及到幽默感、满足感等心理感受,涉及到指责、宽恕等活动,涉及到命令式语调和要求式口气等等,语言作为一种游戏、一种活动,必与生活形式分不开,语言游戏同生活形式的结合,就表示要在语言的活动中和语言的使用中来理解语言。

怎样看待和评价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观点呢?《述评》以维特根斯坦后期对语言和世界的关系的不同看法进行分析,在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通过命题而与现实世界相对应,在后期,却认为实在并不在语言的结构中反映出来。语言游戏的规则的随意性与否定语言和实在的联系相关,词的意义并不来自实在对象,《逻辑哲学论》主张单一反映实在结构的“理想语言”观念,而《哲学研究》表明这种观念缺乏根据,却又走到一个极端:完全否认在语言的命题系统中反映现实。了解命题也就是了解语言,而不意味着了解现实的事态,因此作者最后认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虽然与前期哲学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正如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本质上属于贝克莱-休谟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路线一样,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改变,也没有摆脱掉这条路线的束缚,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实际情形是:两种哲学,一条路线。”

和以前我国一些简单粗暴地批判现代外国哲学家的著作比较起来,《述评》一书无疑在客观评述方面是一个进步。通读全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占有了所论述哲学家的基本原始著作以及大量第二手研究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比较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批判。虽然论述的内容没有超出国外研究的范围,但详细取舍则不尽相同,作者能在各种不同的解释中选择一种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并把它同所论述对象的基本思想联系起来,以系统的方式揭示该哲学家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实是作者多年苦心研究的结果,正如作者自己在后记中说的,这书是他在六十年代那艰苦岁月里挣扎着诞生出来的。

当然,就研究的深度或更高的要求来看,《述评》一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对于维特根斯坦著作中一些费解的难处,作者轻易地回避了,而且有些章节的内容和概念解释写得模棱两可,尤其在后半部里,有时看了半天,读者还摸不着头脑,光靠比喻是不能代替论证的。特别是对于象维特根斯坦这样思想复杂的人物,采取单线条的描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注意和考虑。对他的哲学实质简单地作出结论,是不会令人满意的。为此,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些问题与作者以及其他一些从事研究现代外国哲学的同志商讨。

维特根斯坦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现象在西方已存在有半个多世纪了,它所直接影响和推动的两个分析哲学学派——逻辑实证论和日常,语言哲学——在风行一时之后,至今似乎已失去了前进的势头,不再象以前那样吸引人们的注意,可是维特根斯坦却并未因此而被人遗忘,反而越来越在国外引起人们普遍的注意,是现代西方少数几个享有国际专门学会荣誉的哲学家之一。近年来有关他的哲学思想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专题讨论会相当活跃,这是一种什么原因呢?我们是否有必要把维特根斯坦哲学本身的内容、性质和意义与逻辑实证论、日常语言哲学所理解和所接受的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内容、性质和意义区分出来呢?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真正内容与当时维也纳学派所理解的内容是不同的,这一点不论是维特根斯坦本人还是现代一些逻辑经验论者都是共同承认的,过去普遍太强调了维特根斯坦对维也纳学派的影响,现在看来是一种误解。从国外最近一些研究维特根斯坦的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新的倾向,就是想摆脱维也纳学派所赋予维特根斯坦的意义而对维特根斯坦本人进行重新解释。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

逻辑实证论无疑在它的早期深受《逻辑哲学论》的巨大影响,石里克声称维特根斯坦是把现代哲学“推进到决定性转折的第一人”,维也纳学派的一些共同见解,如全部真命题都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数,逻辑真理是同语反复,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在逻辑上澄清思想的一种活动,无疑是得自《逻辑哲学论》的启发。但维也纳学派与《逻辑哲学论》毕竟仍有许多不同之处,正如维特根斯坦本人从来就不是维也纳学派的成员一样,维也纳学派并未接受维特根斯坦的图式理论,维也纳学派是继承经验主义传统,一切真命题都可以还原为指称直接经验的基本命题(记录陈述或观察陈述),这种观点的必然推论就是“陈述的意义在于它的证实方法”,而这种观点,维特根斯坦本人是没有的,在《逻辑哲学论》中是没有“证实”这一概念的,虽然他说到“要理解一个命题,意思就是要知道如果命题是真的话,它是怎么一回事”(4.024),但他并未清楚说到“证实”,他接下来只是说“如果理解它的组成部分,也就是理解它”(同上),意思就是说,先理解词,然后才能理解句子。这里难道我们能得出维特根斯坦的命题图式说就是一种意义的经验主义理论吗?事实上维特根斯坦认为词所代表的简单东西是不在经验中给予的,他说“我们是先天知道的,作为逻辑必然性,简单对象是存在的”(《一九一四——一九一六年笔记》),因此要理解一个句子,就是要知道构成该句子的词的所指,如果你理解一个句子就知道实在是如何构成的,而不管你是否知道如何证实它。因此我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本身并不是意义的证实理论,维特根斯坦哲学不能简单地认为属于经验主义这一传统,当然这是就维特根斯坦本人哲学思想来分析的,如果就维特根斯坦与早期逻辑实证论的关系来说,我们可以从经验主义这一条线来分析他,如我过去写的一篇文章《<逻辑哲学论>与逻辑实证主义》,就是从逻辑实证论所理解所接受的观点来分析《逻辑哲学论》,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逻辑哲学论》本身的分析。

另一点是对于形而上学的态度。《述评》认为,《逻辑哲学论》全书充满了反“形而上学”的火药味。维也纳学派开创的逻辑实证论最鲜明的旗帜是反对“形而上学”,但维特根斯坦本人是否反对形而上学呢?我认为不论在《逻辑哲学论》还是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否定形而上学。《逻辑哲学论》虽然一度被广泛地认为其纲领是反形而上学的,然而它本身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著作,他说:“世界的意思必定是在世界之外”(6.41),“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它是这样的”(6.44),“确实有不能说的东西,这是自己显示出来的,这就是神秘的东西”(6.522),就是最明显的证明。与其说他否定形而上学,毋宁说他否定陈述形而上学东西的可能性(“说出形而上学东西的人,他不能对他的句子赋以意义”)。维也纳学派认为形而上学只具有情感的意义,而没有实在的洞见,而维特根斯坦认为形而上学可能对于实在提供最深刻的洞见,只是它不能说出来。

至于《哲学研究》中讲到句子的意义在于它在语言中的用法,这用法主要是指讲或学这个句子的环境或语境,有人误解为指日常语言的用法,从而认为维特根斯坦是日常语言哲学家,这看来也得加以研究。

最后,关于维特根斯坦前期和后期的划分和关系问题,国外大体上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前期和后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其中不存在有任何连续的线索,另一种认为后期哲学乃是前期哲学的补充和发展,第三种认为既要看到前后期明显的不同处,又要看到它们之间内在的连续性,不同处在于方法,基本立场始终未变,看来似乎第三种解释较为符合维特根斯坦实际的情况,因此我们在论述整个维特根斯坦哲学时,既要注意区分他前后期之间的差别,更要注意他哲学思想的根本一贯的观点,这样才有可能对维特根斯坦整个哲学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上述意见很可能不妥,望同志们指正。

愿我国哲学界今后有更多更好的研究专著问世1

篇5:哲学读后感

灵魂的电流基本是一种情感发挥到一定程度所体现出来的物理现象.

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的观点:他把我们体验到存在边缘的状态定义为“边缘状态”。通常,我们如此地执迷于和熟悉日常的生活,以至于我们不能够看破世俗--我们用自己的观点造了一个藩篱。只有当我们处于边缘状态,如疾病、痛苦、烦恼或者破产使我们远离正常的生活,把我们放置在一个新的位置时,我们才会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去看待和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说生命和死亡就像在镜子里互相观望一样,当我们说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活得没有任何遗憾;而当我们说自己生活得很幸福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

篇6:《哲学研究》读后感

——《宝宝也是哲学家》读后感

原创: 王玲红

虽然知道哲学这个词,但是具体是什么意思却从没去深究过,一直就觉得会是个类似很深奥的意思,问了度娘,才明白了一些。

今天在路上看到一位步伐蹒跚的老人,让人忽觉一丝伤感,联想到我现在读的这本书,就会觉得还是孩子有无穷的可能性啊,那么小的小人儿,因为你的善待和引导,也可以变成最美的“蝴蝶”.回想起我家浩浩在最初至幼儿园的那几年,我们好像错过了好多可以和他内心联结的机会,从来也没有主动的有意识到要去如何引导培养他,觉得小孩这时候懂什么呀,吃饱穿暖快乐就好啦!

反事实是“应该、也许、可能”的世界,这个假想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一样重要,有了反事实思维我们就能判断比较出因果关系带来的权衡利弊,当你能够考虑世界的另一种状态时,你也就会通过现在的行动改变未来了!宝宝也会有反事实思维的,作者通过和宝宝们互动游戏的实验中,看到了宝宝也会预测和设想未来的可能性、想象和推理不一样的过去。更多的假想游戏会不会让孩子区分不出现实与想象、虚构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只是比成人更容易对虚幻和现实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而已。

儿童的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他们通过反事实思维构建了世界的因果图,如何更好的让宝宝的想象力通过知识变成创造力呢!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最快的,为儿童提供新的因果信息就会改变他们思考可能性的方式,也改变了他们将会采取的行动。我们也不要过多的用成人的思维去限制孩子的想法,多鼓励他们在已知的世界里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虚构的平行世界对现实的物理世界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不同的时空却可以相互影响着,当我们了解了其中的关系后,就知道了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年龄小的孩子可能有自己的假想同伴,我没有问过我家浩浩是否有这样的同伴,不看这本书也许我永远不会知道去问吧,到时问问他,不过可能就像书中说的沉浸在他人的想象世界中的孩子似乎很少会自己创造想象世界,所以即便没有假想同伴也是正常的。

孩子通过假想同伴让我们看到反事实思维与因果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在现实中探索人类行为的所有可能,有时你会惊奇的发现那么小的宝宝都会观察你的行为表情做出你想得到的反应,六个多月大的宝宝,你逗他时他就会发出咯咯的笑声,一岁左右基本上你说什么他都听的懂了,二三岁是孩子发展最快的时候了,他会故意给你“使坏”引起你的注意,观察你的脸色和你的喜好讨好你,这些都是通过理解他人的心理来干预自己的心理,从而做出相应的行为。

儿童的想象不受现实世界的束缚,所以可以自由的推断各种不同的可能性,这种无拘无束又无用的虚构却是人类发展最为深远的活动之一!现在的宝宝是越来越聪明了,这也就是人类发展的本质能力吧!

作者想阐明自己观点时,都会运用到几种论证方式,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立场,而最直接的莫过于从多重的实验中去找到有力的证据和引用证实过的经典强调。这种方式我们的宝宝很小时就已经会了,他们喜欢不断的去探索尝试新事物,一遍又一遍的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探究事情的原理,而且孩子尤其擅长向别人模仿和学习,他们一旦掌握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后,不仅能复制自己看到的动作,还能考虑到各种新的可能性,做出新的尝试计划,我想这点也是人类创新的必备条件之一吧!

以上都是如何认识物理世界的因果图,那么心理世界的因果关系也是同等重要的,儿童通过推理和语言的作用探究着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在揣测着内部世界,理解物理因果关系可以使用复杂的工具,理解心理因果关系可以维系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并形成文化,所以这两者缺一不可,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这两种与生俱来的能力,精确的因果图,是一切开始的蓝图,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是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我想正是这些沉浸在游戏中探索着的宝宝们!

做个小婴儿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呢?最羡慕的可能就是我们觉得他们不用为现实世界而烦恼了,单纯的做着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饿了就哭,吃饱睡足了醒来就笑……等等!

当孩子渐渐长大了,随着学到的知道的越多,就会有了对当下和未来的掌控意识。意识和注意力有着密切关系,成人的意识可以被外界而吸引注意力,但是也有一定的能力自己掌控要关注的特定事物,所以书中说到成人的注意力就像聚光灯一样,他可以把所有的思想意识都用到某一件事物上,聚精会神的同时忘却了周围的环境,当对一件事情熟知后就会形成习惯了,而一旦形成习惯后,大脑就会随着这个惯性去做了,而不需要集中多大的注意力,这时候就会形成我们所说的“下意识”的去做某些事了,这让我想到了上本书中说到的“自动驾驶”模式,这个模式有利有弊,他的弊端是让大脑偷懒了,不去思考更好的操作模式了。这就需要一个“去习惯化”过程来让自己重新找到新起点来提高自己。

而孩子的注意力和我们正好相反,他的注意力是没有焦点的,就像照亮四周的灯笼一样,所以他的意识领域就会更广,学到的也就更多,他们会无意识的记住一些话和事,就像我们常惊讶于生活中他们怎么知道那么多我们没有特意和他们说过的话和事呢?而我们却是有意识的选择关注后才有记忆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十分宽泛的注意力才让婴幼儿成了非凡的学习者,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大脑发展的过程就取决于经验的累积,这点很有意思,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幼时是散开来长的,枝枝叶叶很多,但是随着成长要让这棵树长高长直,就必须集中精力的发展主干了,那么也就像书中说的,重点关注对自己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可能性。但是什么是相对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这点对孩子来说是很有可塑性的,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因为意识脑区最重要的功能是辨别真伪,所以他会受记忆、规划、沉迷、幻想的掌控。为什么我们的“梦境”会感觉如此的真实,那是因为睡眠中的意识脑区兴奋度降至最低,此时无法辨别脑中意像的真伪,所以大脑就采取了全部信以为真的方式。梦境中的事件来自于现实中的记忆折射。

“记忆它总是慢慢的累积在我心中无法抹去”这句歌词中唱出就是情景记忆和自传式记忆,成人的记忆可以累积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时间线,并会记得过去的感受和想法,而让自己最无法遗忘的可能就是通过和过去记忆中的所做、所感、所思的内容进行对比,从而影响了当下乃至未来的感受!

婴幼儿也有情景记忆,却没有自传式记忆,虽然他们善于记住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们无法将这些事情整合到统一而不断延伸的时间线上,也就是说他们无法把过去与现在的心理状态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意识之流就像一条完整的时间线,成人可以来回的穿梭其中,找到需要的时间点来回忆感受过去,而幼儿却更关注当下的感受,只有在被提醒后才会记起发生过的人和事。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流与人皆已不同。”这句格言说的真是太好了,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就已经注定了当下的你和此时周围的环境是唯一的,人们都希望当下的我可以成就未来更好的自己,所以有个这种意识后,我们的大脑就像接到指令一样,拥有了执行控制能力来约束规范当下自己的行为,从而让自己离目标更近一些!但是婴幼儿的大脑还在一个发展过程当中,他与成人的思考模式和关注点不同,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来理解和等待他们,当然更主要的还是要看到其中的优势部分进行更好的引导!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概数,但是也能从中看出童年对于未来是有着多么大的影响了!教养的环境可以更大的激发人类的基因遗传(比如智商或者一些内在的潜能),天性和教养相互作用着,遗传风险与环境风险不是简单地加合关系,二者互相增值,所以如何让孩子接受好的环境教养,来为他们的未来加分,这是需要我们来用心创造的!

爱有许多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付出,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依恋,这个世界上最单纯的爱莫过于如此了,婴儿对爱的四种依恋模式: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紊乱型依恋,现在想想我家浩浩大概是“安全型依恋”吧,我都不太确定我当时是不是他的主要依赖对象,因为他和外婆相处的时间比较多,听上去我更像一个打酱油的妈妈了。

童年转瞬即逝,的确我家浩浩都八岁了,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我发觉我是从一年级开始才和他建立了内心的联结,我想我已经错过了他在那个年龄段,我该承担的引导职责了,但是现在的他更能理解明白我的感受,同频度更高,希望在这个时间段我能做的更好些。就像前面说的,时间是不可逆的,因为有了过去,就有了对比,不管过去是好是差,对于未来我们都希望去弥补去超越它,有了希望就会产生信念,有了信念就会有动力去努力争取实现它,接受不完美的过去也就能更好的拥抱未来!

父母对刚出生的婴儿给予了自己全部的爱,孩子接受着这种爱的同时,也在学习也在模仿,人从一出生就在这种环境里滋润着,这就是人心向善的根基。共情与遵守规则,爱与法律,二者相结合赋予我们独特的人类道德。共情也会接受到负面的影响,因爱也会生恨,所以万事都要有规则来平衡,有法律来约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行为制约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多接受这些方面的教育和熏陶。

人与人之间都有着不同的圈子,我们的国家就是一个大的圈子,在这个大的圈子里我们必须遵守共同的法律法规,这样社会就不会乱,当这个大的环境安定了,才会有我们这些形形色色的小圈子。

婴幼儿从小的时候就会潜移默化地接纳合规范性的规则,随着长大也会对善与恶进行基层的道德判断,同时就会考虑行为意图,根据人们的行为意图来责备他人,当然故意为之要比无意的受到的惩罚更大。

“哈克·费恩”的故事很好的表达了法与情的碰撞如何抉择,他最终选择了做一个道义论者,这也让我想起最近热播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人类制定了法规,就需要去遵守它,没有错,但是这个规则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时,保护大部分人的权益时,就需要制定一个新的规则来代替它!本片中警官的一句“法大于情”让人听上去是多么的无奈与愤然呀,可站在他的职责立场他没有错。所幸最后的结局也让我们欣慰并看到了希望!

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乌托邦,在那里你是主角,你的思想无边无际,任由你驰骋,任由你主宰。当你每天安静下来时,你会在脑海里建造你的理想国度吗?现实的步伐是不是已经跟不上了你的思考了,所以你的大脑决定等一等,而这一等也就注定了你在原地踏步了。

看似忙碌的背后,你需要的不是得到的表象,而是找到存在的价值,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现实中不是萝卜在地下太大不好挖出,更多的是你脑袋中想象的萝卜太大,和你得到的形成巨大反差,而让你悲愤的扔下了铲子想放弃了!人到中年,回想这一路走来,从小时候的无从选择,到青年的无所顾忌,再到此时的无比感慨,人生的意义在此时四处张望。可看到孩子们之后,你就会发现你存在的价值不光是要过好你自己,还要去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路,这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

篇7:《鲸鱼哲学》读后感

《鲸鱼哲学》读后感

明天将封闭信息三日,不想带着未完成的心事走入BG,继续在这夜半时分记忆完成的《鲸鱼哲学》读后感。 很感谢马汀老师针对性的借阅书籍,每次去,都会看到他给一些人带去书籍,想是如我这般,平时的交流中让马汀老师感觉着需要成长的地方,配以不同书籍。马汀老师有一句话在现金流游戏里出现:接纳他(她)这一刻是那样(游戏),那是他要成长的地方。接纳、尊重、爱,感受到马汀的修为!不过这本书是马汀老师出于我对带团队的热爱! 这本书继《共好》之后阅读,发现是“共好”的第三步骤:鼓励欣赏。看起来只是一个素质的培养,自带团队以来清晰地发现:活出一个优秀素质,即改变所有。举例:活出激情的人,会缺乏付出、感恩吗?活出感恩的人会缺乏激情和付出吗?记得九点领导力在教练技术三阶段里是一个一个学习,结果是一个也没有活出来。当我自己亲自去带团队的时候,会在每一个人身上,主攻一个特质的教练,这样注意力焦点集中,容易落实,而一通百通不是神话。改变带来的喜悦会让人不断探索成长!有如书中的主角:“生活变成了一次兴奋的探险!” 你越是去注意一个行为,这个行为就越有可能被重复:NLP等学科都有过相关内容,但本书以简练的、通俗易懂的、故事的形式演绎不可思议的鲸鱼训练,会有强烈的冲击力令到人们去学习改变。“如果你不想鼓励不好的行为,就不要在上面花太多的时间”,也不要等到“完美”结果出来再表扬,而是表扬“进步”,每一个进步累积出目标的达成。 建立信任、及时给予肯定、出错时调整注意力:无需多说,包括自我肯定(时不时地夸自己没有什么坏处),养成肯定的语言模式!忽略错误不是不纠正错误,而是通过调整注意力去做正确的`事。很多教练是手中拿着小榔头,专门等着敲问题钉。很多领导和父母亦如是,做对了是应该的,无动于衷,做错了立即迎头批判。其结果,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没有了好的关系,接下来的指令和教育就辛苦了双方。 注意力就像阳光一样,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生长,我们忽略什么,什么就会枯萎。所以,当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清醒点,说点表示肯定的话。你要表示肯定,不要轻易否定,坚持那积极的。 你与下属的关系,下属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从你这里拿走,只有这一样东西是你唯一拥有的。 永远不要以为你知道可以激励别人的东西是什么!只有在你真诚和诚实的时候才能奏效! 关于招聘和激励制度:如果你不按照表现评估曲线来雇人,为什么要按照这个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呢?! 学了吸引力法则的会说这是吸引力的作用;学了九型人格的会说每一个型格的人的注意力焦点他都知道……,我只想说,本书很简单、也很清晰地讲诉了如何实践形成一个新的注意力焦点,这是实修的样板!将实践所能遇到的问题都展现出来,让读者阅读后不由自主进入焦点的调试。我已经是正面思维的人,依然从中吸收到激动人心的动力:快接一个团队开展实践吧! 总结:你说这是道还是术?活不出欣赏能力的人,带不出相互欣赏鼓励的团队!大道至简,还是那句话:爱是一切的答案!真的爱了,任何关系都不会存在问题!!当准备结束日记时,过敏的脸又开始痒了,瞧吧,注意力没有焦点的时候,那些不舒服的地方就明显起来!

篇8:《哲学研究》读后感

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是恪守大学的发展高深学问和培养心智,并将这一逻辑起点看作大学发展的目的,大学是以“趋向于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则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将这一逻辑起点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之中,大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大学的发展应该服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将大学发展的高深学问视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本文探讨了两种哲学观地位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意义。

一、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地位的历史演变

两种哲学观的地位经历了从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占据统治地位,到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交替、并存与冲突时期。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两种哲学观的协调和互补。

(一)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占据统治地位

“大学的存在时间上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他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们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的考验。”现代高等教育发端于西方的中世纪大学。公元1100年左右,最早的欧洲中世纪大学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如博洛尼亚大学等。当时的大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以教学为主的学术性行会。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作为探讨高深学问的场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种近代大学模式迅速传播到法国和英国并很快兴办了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后这种大学模式和规范又向德国、美国传播。从这一时期一直到工业革命的兴起。

认识论强调学术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是来源于德国大学所谓的价值自由,根据这一思想所展开的研究方法也力图“不受价值的影响”,并且“尽力排除所有的感情色彩”。

19世纪以前,认识论哲学在大学发展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大学可以在不受外界的影响下进行纯理论研究,使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象牙塔”。

这一时期大学是相对独立的自治机构,它摆脱了外界的束缚,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给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平静的自由探讨学问和追求真理的场所。同时,它又是一个教化机构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教养、有趣味、懂得本国或本民族基本价值观和规范的绅士。

(二)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的交替、并存与冲突

认识论强调大学通过研究获得真理,必须是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但布鲁贝克认为以现实作为检验的方式,根本上不可能使真理免于“不受价值自由的影响”,两种哲学观“缺乏和谐”的根源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的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的问题”。

19世纪初,不断加速的工业革命对大学产生了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都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大学由学者的行会变为国家主办和管理的教育机构;由宗教性变为世俗性;由中世纪大学的“国际性”转变为致力于为发展本国政治经济服务;大学由“象牙之塔”转变为教学科研结合、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机构;从等级教育转变为阶级教育。洪堡的大学及柏林大学为了克服国家和民族的危机,顺应了当时德国思想界提出的“国家服务于教育,教育服务于理性的国家”的理想。“威斯康星计划”则倡导实用、注重服务思想。与此相适应,这一阶段是政治论和认识论哲学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并存”与“冲突”的时期,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并驾齐驱甚至压倒了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

(三)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趋向协调和互补

政治论和认识论哲学都不可能在实践中单独占统治地位,因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一直是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而现在它又担负起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较明显地表现为两种哲学观在实践中的矛盾、冲突趋向协调和互补,这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按照布鲁贝克的观点,将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其哲学构建的逻辑起点——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批判和创新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统一起来。一方面,恪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把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批判和创新作为目的,使大学与社会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之能够忠实于真理和学术的逻辑,确保大学的探求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新的时代不会成为“强弩之末”。

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既要重视大学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纯理论研究,即“恪守”高等教育发展追求“纯学术”的逻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研究纯理论的责任更加重大。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大学为社会服务,即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一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不断提高更加凸显。

在学术研究观上,为平衡政治和学术自由之间的冲突,强调学术自由应该是保持自由基本精神的有限自由。教育对象观上,为平衡精英主义和大众化之间的矛盾,布鲁贝克认为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同时承认个别差异,用机会均等取代机会平等,以此来协调精英主义和教育的平等主义,能让英才之外的其他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也即是说,在遵循机会均等和民主的前提下,让精英主义和平等主义两种教育对象观得以共存。培养目标观上,为使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合逻辑的发展,既教会学生“做事”又教会学生“做人”,布鲁贝克认为应该将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它们可以各自得到繁荣并发展,因为社会既需要“专业方面的高深学问,也需要研究方面的高深学问”;反之,将二者孤立起来,对大学的发展极为不利。他引用怀特海的话说:“割断大学与职业和专业实践的密切联系,从而放过了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行动的机会,那大概是得了精神病”。因此未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观是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平衡。

为“使高等教育哲学的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达到最有效的和谐”,布鲁贝克认为,强调用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实用主义来补充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是最有效的途径。“杜威认识到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术语之间的连续性,由此动摇了二元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二、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现代意义

这两种哲学观的冲突必然反映到现代高等教育的实践上,对人们的教育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迄今为止,该书中的许多观点、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正因为此,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使二者之间实现和谐统一是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尽管围绕八个方面的问题,布鲁贝克引用230位不同学者的观点时,必须“面对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各执一端的理论与现实”,但仍可以看出布鲁贝克将这种平衡观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试图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不同观点的“异”后面,努力寻求一种平衡,在矛盾、冲突中寻求协调和互补。

该书对中国高等教育也具有借鉴意义。这是因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有机构成,有着世界高等教育诸多共性,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面对诸多问题。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价值取向、办学主体、办学趋向多元化。大学既要主动适应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要求,通过培养实用人才和技术服务等方式为社会服务,又要恪守高等教育追求高深学问和塑造理性的人格等目标和任务。

摘要:美国教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所著的《高等教育哲学》将西方的高等教育哲学概括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本文分析了该书论述中体现的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地位的历史演变,指出两种哲学流派中不同学者的观点、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村新任书记就职发言稿下一篇:力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