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哲学教学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文章分析了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高独立学院人才质量的具体路径。独立学院应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哲学教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哲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1:

以高水平社科研究支撑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讲话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所提出的“四个必须大力”的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通过进一步提升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来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一、要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上下功夫,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校庆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的这一要求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有助于学生拓宽人文视野,促进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培养创新思维;三是有助于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和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为此,高校要切实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和途径,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第二,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中华民族2l世纪要迎来一个创造力喷涌的伟大时代,我们要培养一批又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原创能力的人才。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必须高度重视美育和人文教育,大力推进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激发创新活力。第三,要完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良性互动机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及时向教育教学内容转化;鼓励高校人文社科的大师名家撰写普及读物,开设人文讲座,经常与学生进行近距离交流,展开心灵对话,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指引正确方向。

二、要在切实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上下功夫,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论述,对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功能上作了清晰定位,一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二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指明了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三条途径:第一,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明确提出了科学研究的三个重要方向,即战略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第二,要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包括三个层次的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第三,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开始迈入立足创新,提升质量,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转变的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建设成为新阶段的迫切任务。首先,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必须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本质。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的发展。创新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创新的本质是以新问题替代旧问题,不断推进问题的解决。衡量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作贡献的标准,是产出一大批具有原创性和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培养出一大批创新人才。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本质,是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其次,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组重要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关系。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二是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发展观念,坚持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把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在保证一定数量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研究质量。三是正确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既要立足本土,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又要面向世界,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切实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世界影响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第三,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必须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实行联合攻关和开放式研究,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和水平。

三、要在理论联系实际,解答重大现实问题上下功夫,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在讲话提出了一个“紧紧围绕”和三个“自觉参与”的使命和要求。一个“紧紧围绕”就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国家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中心和大局。三个“自觉参与”就是,一是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二是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三是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三个“自觉参与”,进一步深化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的总体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现实性。

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显著增强,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总体来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比较薄弱,质量和水平

亟待进一步提高。这一现状的根本症结在于,我们的学术研究缺少问题意识,没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彰显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一个“紧紧围绕”和三个“自觉参与”号召,密切关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课题,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推进各行各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切实发挥党和人民事业思想库、智囊团作用。高校要以科研体制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产学研用”结合,完善开放合作的研究机制,建立横跨高校、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开放型研究新模式;要积极探索科研评价改革,通过改革试点积极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扭转目前评价体系存在重基础轻应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要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公开的成果发布和展示平台,切实加强学术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影响力。

四、要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上下功夫,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20世纪初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逐渐成为大学功能的新内涵,大学功能由教学与科研两大功能发展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新世纪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提出并阐述大学的文化职能。这次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提出“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提出,使高等教育的职能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这次总书记提出“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承,即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创新,即发展先进文化。从传承上来讲,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最基本途径,要积极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同时要推进优秀文化向社会传播,向世界传播,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积极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风采和国际影响力。从创新上来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在借鉴汲取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摒弃旧义,创立新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人文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李卫红

高校哲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2: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初探

[摘 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文章分析了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高独立学院人才质量的具体路径。独立学院应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力。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独立学院;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以南通大学启东校区为例”(2017J42);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研究”(2018SJA2235)

[作者简介] 陈 霄(1989—),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1]。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才驱动战略,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立创新型国家提供人力基础,而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是新形势下优质高校办学资源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胆构想,是對高等教育优质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

近年来,在《独立学院规范设置与管理办法》的推动下,特别是教育部规定依托母体高校的独立学院必须脱离母体高校,独立运营,转型为独立办学的民办普通高校,这标志着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性时期。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独立学院正面临着办学转型的压力与阵痛,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独立学院转型中的重点难点。所以,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少特色

独立学院作为对高等教育的补充,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切实结合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应结合地方规划的发展方案进行合理部署,形成自身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但是,独立学院因其脱胎于母体高校,在很多方面与母体高校大同小异,缺乏创新:①教学计划相似,甚至一些独立学院直接照搬母体高校教学计划,而非根据自有学生特点、教学目标等现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教学计划;②使用教材相同,一些独立学院由母体高校直接选定教材,而不审核是否适合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③共用专业课教师,期末与母体高校共用一张试卷。一些独立学院没有根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照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制定教学计划,而是照搬母体高校办学理念,导致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要脱节,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二)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内容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践课程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全国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在实际运行中理论性过强,课程中缺乏实践探索环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而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近些年,国内几所知名高校先后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试点班”、山东大学“创新实验班”、云南师范大学“朱自清班”等,各高校通过构建创新实验班等方式建立了规范化的创新实践模式。但是,由于经费投入困难、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独立学院很难复制这些经验,甚至出现在课程设置上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如仅安排学生进行寥寥数月甚至只有几周的实习,而不是系统地进行实践教学任务规划。而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而独立学院实践课程的不足将影响学生工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三)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技园”模式、斯坦福大学的“导师制”模式,都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培养经典模式[2]。他们将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相融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取得了卓越的效果。与国外知名高校相比,国内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还很不成熟,为了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区分,一些独立学院提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凸显自己的特色,但是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评估等方面仍与母体高校保持一致,未真正实现所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学生发展需要不符

独立学院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脱胎于母体高校,无法完全与其脱离,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人才培养模式不可避免地过分依赖母体高校,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创新意识也相对薄弱。正是由于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导致教学实践体系缺乏创新性,最终造成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结合度不紧密,导致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和企业需要的能力相脱节。

(二)对实践教学的理论认识不足,具体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不到位

在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发现[3],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学生一味地学习本专业的专业技能,大部分教师也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缺少对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同时,虽然一些高校也开设了如大学生职业发展、创业指导等课程,但课时量总体偏少,如大学生职业发展总课时32个,实践课时仅8个。而专业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也缺少对本专业就业方面的指导,导致学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不了解,对自身的就业方向缺乏思考,导致出现“就业难、择业难”问题。

(三)学生基础薄弱,教师教学方法欠佳

随着独立学院的招生区域的不断扩大,不同地区间生源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对基础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那么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途径

(一)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要让专业教师进入企业锻炼,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独立学院的大多数教师都是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活动,也即“校-校”的师资力量,他们的理论知识大多掌握得非常深入,理论研究水平普遍较高,但由于未在小型企业、外企、国企等单位工作过,对于当前专业领域所需的实践能力不甚清楚,无法做到将社会真正需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无法将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培养出来。因此,独立学院应建立重视实践能力的教师培养体系,鼓励实践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进入到独立学院任教,同时,鼓励教师到企业及相关部门进修学习充电,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二)深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獨立学院作为构成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势必紧随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其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把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独立学院改革的着力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4]。

参考文献

[1]姜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机理、思路、对策——基于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的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2018(11):54-63.

[2]张典兵.国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5(3):125-127.

[3]肖华山,曾富珍.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06-108.

[4]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http://cy.ncss.org.cn/cyzc/256267.shttnl.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CHEN Xiao

(Xinglin College,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Jiangsu 226200,China)

Key words:innovation-driven;independent colleges;talent training

作者:陈霄

高校哲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3: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目前艺术类高职创业教育缺乏体系性,与专业教育也存在脱节现象,不利于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的发挥。文章依据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以及学生创业特质分析,分别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支持体系等不同方面论述艺术类高职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职 创业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周山华(1980- ),男,江苏兴化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江苏 苏州 21510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FDY070)、2012年高校学生工作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LX2012Y040)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招标课题“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L1304)的研究成果之一。

国际劳工组织KAB项目(Know About Business)全球协调人克劳斯·哈弗腾顿在“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年会”上指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像中国那样有这么多的创业机会。但这些机会却被很多人忽视了。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还缺少创业的基础设施,即与创业相关的法律、金融、风险投资等设施;二是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对于学校而言,需要构建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创业教育体系和模式,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系统工程建设。构建合理、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也是艺术类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艺术类高职创业教育现状

纵观我国艺术类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发现,创业课程与专业教育脱节,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使用上也与专业教育的关联度不大,同时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未能充分体现创业教育内容,专业课程体系与创业课程体系缺少融合,专兼职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也相对单一。尽管目前我国高校的机构设置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部门,但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工作。可见,如何整合、利用有限的创业教育资源,开展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业教育值得思考。

二、艺术类高职大学生创业特质分析

1.独立创新的自我意识与创业意志、能力、品质低下之间的矛盾。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艺术类高职的学生个性更为鲜明,性格更为独立,习惯于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务实且富有创新精神,自主创业意识相对较高。通过笔者对几所艺术类高职院校调查发现,非常想创业的学生占39.21%,打算创业的学生占35.62%,不打算创业的学生仅占25.17%。虽然艺术类院校高职学生创业热情较高,但创业意志薄弱;热衷于创新,但缺乏对深层创业的关注;强调个性,但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强调技能与实用知识,但普遍缺乏市场、财务、法律知识。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的全新机遇与学生商业、市场化知识相对缺乏之间的矛盾。处于现代服务业高端和前沿的文化创意产业日趋繁盛,蓬勃的产业发展形成了对艺术创业人才的强大需求,同时也为艺术类高职创业教育拓展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需要抓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即培养学生运用文化创意知识辨别他人忽略的机会,并具备洞察力、自我评估能力和知识技能,在他人犹豫不决时果断地行动。现实中艺术类院校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商业化和市场化观念相对薄弱的情况,迫切需要了解知识产权、商业化过程、市场营销、风险资本等相关知识。

3.创业形式的灵活多样与创业资源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艺术类高职毕业生主要涉及文化创意产业,适合的企业类型主要是微型、小型企业甚至工作室等,特点是规模小、业务辐射广、规避风险可能性强。该类企业适合个性化定制与规模生产结合,有明显技术优势,但缺乏资金扶持、场地、设备、人际关系等硬件条件。因此,在艺术类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应针对艺术类专业实践特点,适应当前艺术类行业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实现以创业带就业,克服当前艺术类大学生专业对口岗位少、岗位选择面窄等不利局面。构建国家创新创意体系的长远大计,也是艺术类院校教育功能的扩展。

综上所述,如今的艺术类高职创业教育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创业机会和学生自身的创业需求,不利于创业教育实施的效果发挥,所以,亟须建立一整套创业教育体系。我们根据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内在依存关系,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支持体系等方面论述艺术类高职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1.融合的培养目标——“专业+创业”。在未来的高校竞争中,核心竞争力是构建培养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创业教育将是融入传统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之中的新职能。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家精神越来越成为艺术类高职院校摆脱就业困境、应对内外压力的有效途径。(1)在高校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内,需考虑创业教育的位置。应将创业教育融入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切实推行全校性的创业教育项目。(2)在艺术类高职院校普遍推行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将企业家精神、创业能力、创业实践融入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计、课程设置等环节。教学由真实的项目引领,业界和学校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研究专业设计和课程设置,使生产性的设计、制作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进行,真正实现设计生产岗位与学校教学的对接。(3)加强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衔接。设立合理的课程内容、结构及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为各专业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

这种“专业”+“创业”的培养模式,不仅保证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且确保了课程的互补性,同时为有浓厚创业兴趣和想法的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创业学习的途径。创业教育没有脱离专业教育,而是在专业教育的强化基础上,让学生扎根于所学理论,通过内心对创业的渴求来实践创业之路。

2.融通的课程体系——“通式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笔者对几所艺术类高职院校调查发现,在问到“创业教育中你最希望学校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时,83.32%的学生最希望学校提供的帮助是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导入创业课程,而希望开设普通创业培训课的学生仅占11.46%,希望资金帮助的学生则占5.22%。该调查表明,艺术类高职院校需要开发与专业相融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也就是在原有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设置创业教育课程模块供学生选修或辅修,即形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以康奈尔大学为例,就以跨学科教育作为培养创业人才的主要方法,开设了“设计者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与化学企业”“小型企业与法律”等课程。我们可以在保证通识课程完成的基础上,把创业教育课程与艺术类专业课程进行融合,比如开设“平面广告、室内装饰创业与营销”“工艺与创业学”“设计与创业学”“艺术设计类创新、管理和营销”等学科。

针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科、专业之间的互补性,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创业教育促进不同系别、不同专业间的跨界合作,使学生参与到具体的项目团队,与不同系别、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学生合作开发项目,在实践中学会商业创意、营销策划、风险资本运作等。在高校创业教育的组织上,美国和欧盟呈现跨学科的倾向,试图通过整合不同院系甚至不同高校的优势,共建创业教育项目。欧盟的报告也反复强调,高校应该构建跨学科方法,使所有学生有机会接受创业教育;建议构建团队开发和利用商业创意,将经济、商业的学生和其他学院不同背景的学生混合在一起学习。美国高校通过多种形式推进跨学科的创业教育。以工程学科为例,美国很多高校重新进行了课程设计,将创业精神融入课程计划,培养未来的创业型工程师。

3.专、通、融的师资队伍——“专业+职业+创业”的“三师”复合型。在创业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通的背景下,专业教师、职业教师以及创业教师实现三证融通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一个创业教师应该具备多重身份,首先是专业教师,其次是工程师,最后是创业导师,这三者之间是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或实践而完成过渡转型。

目前高校专职创业师资培训主要通过KAB(Know About Business,了解企业)、SYB(START YOUR BUSINESS,创办你的企业)以及“全球创业模拟”中心等机构完成。这个队伍是创业师资的主力军,但现实中,既承担专业课程又承担创业课程的教师比例非常小,占到创业师资培训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不足,他们无法同时承担专业教学与创业教学。要想改变现状,牵涉到课程结构改革以及教学管理的优化,否则绝大部分有专业基础的创业教师只能在产学合作制度的保障下,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互动,如“企业讲师派遣制度”“教师研修制度”等灵活的交流形式使创业师资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交融,通过把握企业动态、市场前沿知识带给学生一些创业思路。就这样的师资培训而言,与创业教育中师资创业素质仍然有很大距离。

4.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项目+主题+行动导向法”。艺术类高职院校普推“项目+主题”教学模式,它与创业教育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都是以实践为导向,具有很强的契合度。(1)主题教学是国际培养职业人的先进方法。在主题导引和任务驱动下,学生通过“主题”的自主探究,以及虚拟项目、生产性项目、实战项目的系统训练,强化专业核心技能,提升职业迁移能力,实现学生向职业人的有效转变。(2)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对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普遍适用于创业模拟实训,其主要内容包括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创业教育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由学员全面参与,其教学理念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能力本位)”。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实训师与学员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创业经验和创业知识体系。(3)项目、主题、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相互适用于艺术类高职专业和创业教学。

5.和谐生态的支持体系——“内部生态+外部生态”。莎士比亚说:“一只燕子带不来一季的春天,一套好的制度,必须仰赖所有利益关系者全力投入。”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不仅依靠外部生态系统如政府、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创业模拟公司)、民间团体等各方资源良性互动。同时,更要构建学校内部生态系统,如创业基金会、大学生创业课题项目支持、创业名人堂(讲堂)、创业大赛、创业孵化园、智囊团、创业社团、创业网络平台建设等。其中创业基金会的设立和良好运营是创业教育实施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促进了创业项目成果真正转化推广、市场化。笔者通过对几所艺术类高职院校调查发现,49.33%的学生觉得创业最大的障碍是经验,40.23%的学生则觉得创业最大的障碍是资金,5.74%、3.45%的学生分别认为创业最大的障碍是技术和人脉。此列数据说明作为硬件条件的资金是学生创业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完善学校内部支持系统中,基金会建设是创业教育的难点也是重点。

当前,文化创意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艺术类高职大学生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众多创意产业创业成功的案例给有创业理想和创业准备的艺术类学生带来了投身创业的勇气和自信,但对一些艺术类院校而言,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模式等都还处在探索和引进的阶段。尽管如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开展属于艺术类高职院校所特有的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建立面向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既是对现行高校就业模式的深化与提升,也是艺术类学科教学质量和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由之路,更是艺术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充分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5).

[2]夏人青,罗志敏.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J].复旦教育论坛,2010 (6).

[3]徐小洲,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4]原迎利.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考试周刊,2012(74).

[5]周宝松,李齐建,朱蕾.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方法研究[J].艺术学理论,2012(1).

作者:周山华

上一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论文下一篇:技校礼仪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