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规律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2024-04-09

在探索规律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精选9篇)

篇1:在探索规律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江苏张家港市泗港小学(215600)高 燕[摘 要]“找规律”是一个让学生探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趋势的过程。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目标之一,因此应特别关注学生在探索规律过程中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在教学中增加数学思维的渗透。[关键词]探索 规律 感悟 思想[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56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作为目标体系。数学基本思想是数学学习目标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找规律”是一个让学生探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趋势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一内容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教育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规律的获得,轻过程的寻找;重规律的运用,轻思想的探寻”。“找规律”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能理解并尝试运用规律,还应特别关注学生在探索规律过程中对数学思想的感悟。笔者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简单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

一、有效亲历发现的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学知识又高于数学知识的隐性知识,它比数学知识更抽象。因此,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展开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充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那么,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该如何关注数学思想呢?找规律,重在“找”,找就得让学生亲历“找”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充分彰显找规律的教育价值。为此,在教学“找规律”的新授环节,我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三次探索:第一次探索:了解平移,感知规律找出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难点是根据平移的次数,推算出被图形覆盖的总次数。在引导学生寻找“张数”与“拿法”关系时,我将电影票用数进行编号,通过“符号化”,抽象成框数字问题,将一个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为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做准备。“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燃烧的火把。”在探究规律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寻找规律,鼓励学习方式多样化,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回归与确立。比如,在寻找“从10张电影票中拿两张连号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时,有的学生用连线,有的用圈数,有的用一一列举,有的用框数字的方法。魅力源自生活提炼,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规律的理解,让学生充分亲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清楚地了解了“平移”的方法,为后面的探究过程扫除了认知障碍,并初步感知“平移的次数”和“一共有几种拿法”之间的关系。第二次探索:猜想验证,发现规律首先,注重体验感悟,逐步抽象。“每次拿3张连号的票,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是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第二次操作,至此学生已隐隐感觉到有一种内在规律,但还处于“口欲言而不能达”的不确定状态。教师结合课件形象化的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前面两次操作得到的拿法和平移的次数、每次拿票张数之间的变化关系。接着顺势提出“如果每次拿4张或5张连号的票,能分别得到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后,并没有让学生进行操作,而是让学生先猜想,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通过演示平移验证发现的规律。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观察表格,用数学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再逐级抽象成数学符号,即用“算式计算”,能用数学语言表达算式内涵,初步感知数学模型思想。其次,利用数形结合,发展思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自觉,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断分家万事难。”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算法”的抽象,应建立在形象的模型的基础之上。如:在用课件验证学生的猜想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用框平移的过程,再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此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齐头并进,有助于学生用更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相信如果没有形象的支撑,学生的理解也许最终会演变为套模式解题。第三次探索:归纳类推,完善认知在学生用数学语言总结出发现的规律后,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试一试1.如果将电影券的总张数由10张增加到15张,你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直接说说每次拿两张连号券,一共有多少种拿法吗?2.如果每次拿3张或4张呢?

(二)练一练1.下面是小红设计的一条花边,每次给相邻两个方格盖上红色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2.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区别吗?3.书上也有一条红色的花边,试着独立解答。4.如果给紧连的3个方格盖上红色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每次盖上5个方格呢?

(三)完善认知,深化思维1.如果方格不是13个,而是n个,每次给相邻的两个方格盖上红色透明纸后,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用字母列式表示。2.如果一共有n个方格,每次给相邻的a个方格盖上红色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你会用字母列式表示吗?3.揭示课题:简单图形覆盖的规律。(板书:图形覆盖)【思考】著名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曾说:“任何熔岩将凝固,任何思辨的新生事物都在其自身中包含着算法的萌芽,这是数学的特点„„算法化意味着巩固,意味着由一个平台向更高点的跳跃。”经过前面两次探索,学生对规律有了感性的了解,初步感知“算法化”。在进行第三次探索过程中,教师很快把学生的目光由10个数引向15、13个数,学生的思维也不断被引向深入。从用“框数字”平移的方法找规律,到将规律“算法化”,再到用“字母式子“概括规律,学生初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即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逐步揭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数学化的形式表示规律,从而把思维和推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在实践反思、灵活应用中提炼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一是来自于教师有意识的渗透和训练,二是靠学生自身反思过程中的领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应该在解决问题以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重视引导学生交流与反思”,逐步形成反思的习惯,“促进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内化为个人的数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所认识,由此对数学的理解一定会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比如在揭示出图形覆盖的规律后,我让学生回过头来用发现的规律解决课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从100张连号票中,每次拿两张连号票,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在验证学生的猜测之后,组织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以图文结合的方法清晰地展现出来:明确问题——猜测——探究规律——建立模型——验证——解决问题。紧接着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回顾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还从中学到了什么?”沉默一会,有学生领会了,说:“我主要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我点点头说:“是呀,究竟一共有多少种拿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共同经历了研究问题的过程,对于复杂的图形覆盖的规律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猜测,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将其转化成比较简单的问题,再通过探究,发现规律,解决问题,验证我们的猜测,这是解决科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有了这样的反思,将图形覆盖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方法和策略直观呈现,强化了学生的认知,拓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形成策略意识。在让学生感受了图形覆盖问题的解决策略后,我设计了一系列座位的变式问题:(1)同学们,我们学校的礼堂一排有13个座位。要让唐明雨和茆雪她俩坐在一起,并且唐明雨在茆雪的右边,在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2)高老师坐在她俩的中间,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3)还是让她俩坐在一块,去掉一个条件“唐明雨在茆雪的右边”,其他条件不变,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为什么?(4)当唐明雨和茆雪来到礼堂时,这一排已经坐了另一名同学。(课件演示)如果1号座位已经有人坐了,唐明雨还是在茆雪的右边,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5)如果这一排6号位置已经有人坐了,唐明雨还是在茆雪的右边,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变式训练,进一步运用“化归思想”迁移解决类似图形覆盖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模型的价值,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和应用规律的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是自然而平和的,我们不能把活生生的数学思考变成一堆符号让学生去死记,以至让美丽的数学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张奠宙)从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来说,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要真正发挥数学教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需要数学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促进自身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深入研读教材,提高思想方法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进而“通过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责编 罗 艳)

篇2:在探索规律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摘 要: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数学思想的形成是在具体过程中实现,只有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体会到数学思想的作用,才能理解数学思想的精髓,才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关键是让学生在“传授知识中点拨数学思想”、教师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思想”、师生在“活用习题时领会数学思想”、教师能“借助板书去渗透数学思想”。

关键词:感悟;点拨;领会;渗透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关键是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渗透数学思想的意识,让学生在“传授知识中点拨数学思想”、教师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思想”、师生在“活用习题时领会数学思想”、教师能“借助板书去渗透数学思想”。

一、传授知识,点拨数学思想

事实上,在数学课堂上,每一个数学教师都知道,不管你怎么样教,都不可能把其中的数学思想从数学知识中割裂开来,知识的传授与数学思想的渗透是密不可分的,需要我们教师适时地去点拨。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中,在学生认识了0.2=0.20=0.200后,有学生甲问:“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读法还一样吗?”学生齐答:“不一样!”教师领着学生读几个小数。学生乙继续问:“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意义还一样吗?”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整合的途径。引导学生分析发现:0.2表示十分之二,也表示2个0.1;0.20表示百分之二十,也表示20个0.01;0.200表示千分之二百,也表示200个0.001.由此可见,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意义改变了。借助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沟通,形成了有机整体。

这时,学生乙又问道:“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吗?”教师把握时机,再次引导学生观察那三个小数,学生发现0.2的计数单位是0.1,0.20的计数单位是0.01,0.200的计数单位是0.001.可见,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后,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改变了。

接着,教师追问:“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不难概括出: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它们的读法、意义、计数单位都发生了变化。在学生的“疑――提问”过程中,不但解决了知识的传授中的难点,让学生善思、会问;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巧妙点拨了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二、动手操作,感悟数学思想

美国休斯顿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在亲自参与的实践活动中,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在学生脑海中“扎根”。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挖掘隐藏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通过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感受数学思想的魅力。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利用工具操作验证。

生1:我使用的是方格图,长方形正方形可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到面积,我也想用它来数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先数完整的格子,然后对不满一格的可以用凑成1格的方法来计算。

师:真了不起,数格子还真是个好办法。尤其是把几个不满1格的图形拼成1格来看,很有创造性,真棒!在数学上有时也规定,数方格时不满1格的可以当成半格来看。

生2:可是这样数也太麻烦了!

师:看来,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你来说说看。

生2:这样一格格数太麻烦了,可以把平行四边形一边剪下来,拼到另一边上去,拼成一个长方形,数起来就好数了。(动手展示)

师:果然是好数了,那你为什么要拼成长方形来数呢?

生2:因为这样就不存在半格的问题,数起来比较方便,再说了,长方形的面积以前我们就已经数过了。

师:你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化复杂为简单,真是太棒了。

学生在利用工具进行验证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感悟到“化新为旧”、“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

三、活用习题,领会数学思想

数学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知识的作用。在处理习题过程中,适当拓宽、延伸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7页第9题:

小明、小华、小力、小强和小海五位同学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要赛一盘。现在,小明已赛了4盘,小华赛了3盘,小力赛了2盘,小强赛了1盘。小海已经赛了几盘?分别是和谁赛的?(先在下图中连线表示已赛的盘数,再回答)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回答,要引导学生学会推理。一共5个人,每两人都要赛一盘,小明已赛了4盘,说明他和小华、小力、小强、小海都赛过了,用线连接小明与小华、小明与小力、小明与小强、小明与小海。已知小强赛了1盘,由上明的连线可知,这1盘就是和小明赛的,从而说明他没有和小华、小力、小海赛。小华赛了3盘,我们知道他已经和小明赛了1盘,又不可能和小强赛,那么他只能再和小力、小海各赛1盘。这样小力的2盘就是分别和小明、小华赛的,他和小海没有比赛,所以小海就赛了2盘。师生在对数字的分析中,推理就这样润物细无声了。

篇3:在探索规律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1. 亲历探究过程,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相对于数学知识而言更为抽象,甚至难以用言语表达,它是一种基于数学知识又高于数学知识的隐形认知。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为学生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能充分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怎样融入数学思想呢?

探索规律,关键在于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累积学习经验,并能在其中感悟数学思想,就能充分展现探索规律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讲到探究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时,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部分就是根据平移的次数来推算被图形覆盖的总次数。于是,在引导学生寻找“拿法”与“张数”的关系时,我便用电影票用数将其编号,通过符号化与抽象成框的数字问题,巧妙地把现实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从而为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做好了准备。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其尝试用多种方法寻找规律,鼓励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回归。

思想源于对生活的提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鼓励学生用自身生活经验表达对规律的理解,帮助其亲历规律的探究过程,体验思考的价值。

2. 在实践中反思,提炼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的习得,一方面来自于教师平时对学生有意识地训练和渗透,另一方面就是学生自身的反思过程了,而后者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更应当引导学生学会交流与反思,在反思中提炼数学思想,进而将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内化为个人的数学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也将产生由量到质的飞跃。

例如,在揭示图形覆盖规律后,我便让学生进行了反思,反思探究过程,由起初提出的那个问题“从100张电影票中拿两张连号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开始,用已经发现的规律再次去看这个问题。在验证了学生们的猜测后,学生反思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并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其展现了出来:问题———猜想———探究———建模———验证———问题解决。接下来我又引出了新的问题:“请你们回顾问题解决的过程,从中有了哪些收获?”有学生举手回答道:“我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我认同了这个学生,然后总结道:“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一共有多少种拿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经历研究的过程;对于图形覆盖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猜测,并采用化繁为简的手法将其转化,转化成较易理解的问题,然后经过探究,最终发现图形覆盖的规律,进而验证我们之前的猜测,这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经行变式训练,运用化归的思想迁移解决类似于图形覆盖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建模意识与规律应用的能力。在反思中不断提炼,将繁冗的数学思想进一步精化,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3. 进行开放练习,提升数学思想

课后练习是学生在习得知识后进一步巩固的过程,通过练习,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得的新概念和规律反复操练,并最终形成技能和技巧。因此,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内容,选取适当的习题,并能进一步设计改造为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思想。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中著名的间隔问题教学时,其中的一个特例“锯木头问题”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它是间隔问题的变式与提升,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可以借此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将较之容易一些的钟声问题放在了课堂的前半节,让学生通过听和画等途径找到间隔排列的两类事物,进而发现规律,为后面解决“锯木头问题”打开了思维的窗口。下课的时候,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较为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题目:“假如有一条100米长的路,每隔十米种一棵树,请问需要多少树苗?”由于这道题目开放性和创新性较强,需要学生系统地运用已经学习过的规律去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进一步思考数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数学思想。

篇4:在探索规律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关键词]探索 规律 感悟 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56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作为目标体系。数学基本思想是数学学习目标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找规律”是一个让学生探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趋势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一内容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教育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规律的获得,轻过程的寻找;重规律的运用,轻思想的探寻”。“找规律”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能理解并尝试运用规律,还应特别关注学生在探索规律过程中对数学思想的感悟。笔者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简单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

一、有效亲历发现的过程,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学知识又高于数学知识的隐性知识,它比数学知识更抽象。因此,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展开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充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那么,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该如何关注数学思想呢?

找规律,重在“找”,找就得让学生亲历“找”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充分彰显找规律的教育价值。为此,在教学“找规律”的新授环节,我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三次探索:

第一次探索:了解平移,感知规律

找出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难点是根据平移的次数,推算出被图形覆盖的总次数。在引导学生寻找“张数”与“拿法”关系时,我将电影票用数进行编号,通过“符号化”,抽象成框数字问题,将一个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为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做准备。“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燃烧的火把。”在探究规律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寻找规律,鼓励学习方式多样化,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回归与确立。比如,在寻找“从10张电影票中拿两张连号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时,有的学生用连线,有的用圈数,有的用一一列举,有的用框数字的方法。魅力源自生活提炼,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规律的理解,让学生充分亲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清楚地了解了“平移”的方法,为后面的探究过程扫除了认知障碍,并初步感知“平移的次数”和“一共有几种拿法”之间的关系。

第二次探索:猜想验证,发现规律

首先,注重体验感悟,逐步抽象。“每次拿3张连号的票,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是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第二次操作,至此学生已隐隐感觉到有一种内在规律,但还处于“口欲言而不能达”的不确定状态。教师结合课件形象化的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前面两次操作得到的拿法和平移的次数、每次拿票张数之间的变化关系。接着顺势提出“如果每次拿4张或5张连号的票,能分别得到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后,并没有让学生进行操作,而是让学生先猜想,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通过演示平移验证发现的规律。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观察表格,用数学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再逐级抽象成数学符号,即用“算式计算”,能用数学语言表达算式内涵,初步感知数学模型思想。其次,利用数形结合,发展思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自觉,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断分家万事难。”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算法”的抽象,应建立在形象的模型的基础之上。如:在用课件验证学生的猜想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用框平移的过程,再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此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齐头并进,有助于学生用更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相信如果没有形象的支撑,学生的理解也许最终会演变为套模式解题。

第三次探索:归纳类推,完善认知

在学生用数学语言总结出发现的规律后,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试一试

1.如果将电影券的总张数由10张增加到15张,你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直接说说每次拿两张连号券,一共有多少种拿法吗?

2.如果每次拿3张或4张呢?

(二)练一练

1.下面是小红设计的一条花边,每次给相邻两个方格盖上红色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

2.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区别吗?

3.书上也有一条红色的花边,试着独立解答。

4.如果给紧连的3个方格盖上红色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每次盖上5个方格呢?

(三)完善认知,深化思维

1.如果方格不是13个,而是n个,每次给相邻的两个方格盖上红色透明纸后,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用字母列式表示。

2.如果一共有n个方格,每次给相邻的a个方格盖上红色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你会用字母列式表示吗?

3.揭示课题:简单图形覆盖的规律。(板书:图形覆盖)

【思考】著名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曾说:“任何熔岩将凝固,任何思辨的新生事物都在其自身中包含着算法的萌芽,这是数学的特点……算法化意味着巩固,意味着由一个平台向更高点的跳跃。”经过前面两次探索,学生对规律有了感性的了解,初步感知“算法化”。在进行第三次探索过程中,教师很快把学生的目光由10个数引向15、13个数,学生的思维也不断被引向深入。从用“框数字”平移的方法找规律,到将规律“算法化”,再到用“字母式子“概括规律,学生初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即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逐步揭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数学化的形式表示规律,从而把思维和推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在实践反思、灵活应用中提炼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一是来自于教师有意识的渗透和训练,二是靠学生自身反思过程中的领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应该在解决问题以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重视引导学生交流与反思”,逐步形成反思的习惯,“促进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内化为个人的数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所认识,由此对数学的理解一定会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

比如在揭示出图形覆盖的规律后,我让学生回过头来用发现的规律解决课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从100张连号票中,每次拿两张连号票,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在验证学生的猜测之后,组织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以图文结合的方法清晰地展现出来:明确问题——猜测——探究规律——建立模型——验证——解决问题。紧接着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回顾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还从中学到了什么?”沉默一会,有学生领会了,说:“我主要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我点点头说:“是呀,究竟一共有多少种拿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共同经历了研究问题的过程,对于复杂的图形覆盖的规律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猜测,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将其转化成比较简单的问题,再通过探究,发现规律,解决问题,验证我们的猜测,这是解决科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有了这样的反思,将图形覆盖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方法和策略直观呈现,强化了学生的认知,拓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形成策略意识。

在让学生感受了图形覆盖问题的解决策略后,我设计了一系列座位的变式问题:

(1)同学们,我们学校的礼堂一排有13个座位。要让唐明雨和茆雪她俩坐在一起,并且唐明雨在茆雪的右边,在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2)高老师坐在她俩的中间,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3)还是让她俩坐在一块,去掉一个条件“唐明雨在茆雪的右边”,其他条件不变,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为什么?

(4)当唐明雨和茆雪来到礼堂时,这一排已经坐了另一名同学。(课件演示)如果1号座位已经有人坐了,唐明雨还是在茆雪的右边,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5)如果这一排6号位置已经有人坐了,唐明雨还是在茆雪的右边,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变式训练,进一步运用“化归思想”迁移解决类似图形覆盖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模型的价值,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和应用规律的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自然而平和的,我们不能把活生生的数学思考变成一堆符号让学生去死记,以至让美丽的数学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张奠宙)从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来说,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要真正发挥数学教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需要数学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促进自身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深入研读教材,提高思想方法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进而“通过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

篇5:在探索规律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案例“ 一个房间里有四条腿的椅子和三条腿的凳子共16个,如果椅子腿数和凳子腿数加起来共有60个,那么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

此题目老师们似乎很熟悉,有人把它称为“鸡兔同笼”的变型。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标》在案例的解读中给出了怎样的建议?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对题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与猜想,并进行大胆尝试,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做一做,运用尝试的方法探索规律,得出结果。并记录计算的过程,引发新的思考。

如:椅子数凳子数腿的总数

1604×16=64

1514×15+3×1=63

1424×14+3×2=62

启发学生观察,“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 如果继续尝试下去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学生带着观察结果,继续探究„„椅子数凳子数腿的总数

1334×13+3×3=61

1244×12+3×4=60

至此得到椅子数12,凳子数4时,腿数恰好为60。通过引导学观察发现:腿的总数为60时,需要减少的椅子数是64-60=4,于是椅子数是16-4=12,凳子数是0+4=4。最后验证:12×4+3×4=60,是正确的。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凳子数的变化思考,即:“每减少一个凳子就要增加一个椅子,腿的总数就要增加4-3=1。”

篇6:在探索规律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片断1:简化列举法

师: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列举法。

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如下板书。

师:你能对它进行“瘦身”吗? (幽默能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点燃智慧火花。)

生:可以把算式中的“=”与“和”都擦去。

师:你能确保擦去后, 所有的和都一定不同吗?

生1:能。因为表格中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它们的和也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2:我认为还可擦去3+4到8+9这几个算式, 改成省略号。

板书改为:

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是怎样看出有多少个不同的和呢?

看第一个加数是1到9, 共有9个数, 所以共有9个不同的和。

板书增添为:

9个不同的和

评析:1.上述教学环节, 让学生积极参与, 亲身经历列举法的“简化”过程, 使学生感受列举法之“妙”及数学简洁之美。2.学生创造性将“多少个不同的和”转化为“1到9共有多少个不同的数”, 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同时向学生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简约”而不“简单”。

片断2:“多样化”平移

生:我是用平移的方法, 我发现共平移了8次, 得到9个不同的和。

板书:8次9个不同的和

问:平移8次, 怎么会有9个不同的和呢?

(部分学生对平移8次, 9个和有困惑, 通过交流, 让他们知道所以然,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生:开始框住1、2结果是3, 后每平移一次就得到一个新的和, 平移8次, 就有8个不同的和, 加上原来的一个, 就有9个不同的和。在9的下面写上1+8。

你能用画一画的方法将平移过程展示出来吗?

闭上眼睛, 结合平移和所画的图, 在脑中显现平移的过程。

评析:1.让学生经历“操作、画图、想象”过程, 在直观与操作基础上及时进行抽象与提炼, 通过两者有机统一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掌握, 为学生在脑中操作“每次框3个数, 4个数……”打下良好基础。2.用画一画的方法展示平移过程, 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 用符号表示平移过程, 进一步体现数学简洁之美, 再现“简化”的列举法。

片断3:“有条理”思考

师:每次框3个数, 不同和的个数还会是9个吗?

生:不会。

师:要想探索其中变化规律, 你准备搜集哪些信息?

生:“框几个数, 平移次数, 不同和的个数”。

板书:框几个数平移次数不同和的个数

师:这些信息用怎样的形式表示出来, 便于我们研究?

生:用列表的方法。

出示相应表格, 引导学生操作、想象、填好表格。

评析:新课标把探索规律置于一个重要位置, 要求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 收集有用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 发展初步推理能力, 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要搜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数据用怎样的方式表示出来便于观察, 发现变化规律?两个问题的设计体现了这一目标的落实, 学生在感悟的同时学会用数学思考, 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

片断4:开放数学思维

应用规律解答试一试后, 引导进行思维深化。

你能用算式表示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和吗?15-3+1、15、3、15-3分别表示什么?一共15个方格, 每次框3个数, 需平移15-3次。如果给出算式15-7+1, 你能理解这个算式的意义吗?共15个方格, 每次框7个数, 共需平移15-7次, 有9个不同的和。如果是16-4+1呢?有16个方格, 每次框4个数, 要平移16-4次, 共有13个不同的和。

评析:1.通过拓展练习, 提升了应用规律的本领。2.通过“算式”“数”的想象“有几个方格, 框几个数”,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根据“数”想象多种情形,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片断5:数学在身边

学生完成练习第二题, 座位问题后。

师: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生:把它看作共15个方格, 每次框2个数, 有多少个不同的和, 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师:你还能举出用这种规律解决的生活问题吗?

生:买票、贴瓷砖、挑队员……

评析: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渗透建模的思想。2.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并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领悟学习数学的价值,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思考:1.找规律重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形成对规律的认识和体验。找规律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操作和思考的机会, 鼓励用不同的策略思考问题。本课在引导用“列举”、“平移”解决问题时, 通过对“列举”简化让学生在感悟“列举”的同时, 感受数学的简洁之美。

2.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思想的体验和提炼, 不能生搬硬套地直接以知识的形式传授学生, 而应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体会, 进而熟练应用。

篇7:在探索规律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1.亲历探究过程,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相对于数学知识而言更为抽象,甚至难以用言语表达,它是一种基于数学知识又高于数学知识的隐形认知。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为学生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能充分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怎样融入数学思想呢?

探索规律,关键在于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累积学习经验,并能在其中感悟数学思想,就能充分展现探索规律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讲到探究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时,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部分就是根据平移的次数来推算被图形覆盖的总次数。于是,在引导学生寻找“拿法”与“张数”的关系时,我便用电影票用数将其编号,通过符号化与抽象成框的数字问题,巧妙地把现实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从而为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做好了准备。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其尝试用多种方法寻找规律,鼓励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回归。

思想源于对生活的提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鼓励学生用自身生活经验表达对规律的理解,帮助其亲历规律的探究过程,体验思考的价值。

2.在实践中反思,提炼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的习得,一方面来自于教师平时对学生有意识地训练和渗透,另一方面就是学生自身的反思过程了,而后者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更应当引导学生学会交流与反思,在反思中提炼数学思想,进而将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内化为个人的数学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也将产生由量到质的飞跃。

例如,在揭示图形覆盖规律后,我便让学生进行了反思,反思探究过程,由起初提出的那个问题“从100张电影票中拿两张连号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开始,用已经发现的规律再次去看这个问题。在验证了学生们的猜测后,学生反思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并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其展现了出来:问题——猜想——探究——建模——验证——问题解决。接下来我又引出了新的问题:“请你们回顾问题解决的过程,从中有了哪些收获?”有学生举手回答道:“我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我认同了这个学生,然后总结道:“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一共有多少种拿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经历研究的过程;对于图形覆盖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猜测,并采用化繁为简的手法将其转化,转化成较易理解的问题,然后经过探究,最终发现图形覆盖的规律,进而验证我们之前的猜测,这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经行变式训练,运用化归的思想迁移解决类似于图形覆盖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建模意识与规律应用的能力。在反思中不断提炼,将繁冗的数学思想进一步精化,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3.进行开放练习,提升数学思想

课后练习是学生在习得知识后进一步巩固的过程,通过练习,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得的新概念和规律反复操练,并最终形成技能和技巧。因此,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内容,选取适当的习题,并能进一步设计改造为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思想。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中著名的间隔问题教学时,其中的一个特例“锯木头问题”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它是间隔问题的变式与提升,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可以借此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将较之容易一些的钟声问题放在了课堂的前半节,让学生通过听和画等途径找到间隔排列的两类事物,进而发现规律,为后面解决“锯木头问题”打开了思维的窗口。下课的时候,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较为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题目:“假如有一条100米长的路,每隔十米种一棵树,请问需要多少树苗?”由于这道题目开放性和创新性较强,需要学生系统地运用已经学习过的规律去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进一步思考数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数学思想。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领学生探寻规律并追溯规律的本质,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能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篇8:在探索规律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一、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的呼唤

思想品德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通过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凭借自己的情感和直观的感受、体会、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课程实施方法。思想品德课采用体验性活动教学,符合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有利于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改变教师的话语霸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2.以人为本的要求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人教版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以学科知识为系统,而是按照学生生活的问题、成长中的矛盾,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方面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教材中处处有活动,时时有活动,但这些活动不是远离学生生活的“空中楼阁”,而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学生能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典型事例,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活动不是简单具体事例的罗列,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引发学生思考,从中悟出道理,使学生切实感悟认知对象的价值和认知内容的含义,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既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更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学科发展的趋势

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制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的基本特征

1.内容设计直奔主题

无论是面向一个观点的小活动,还是统领整个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都是围绕主题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或者是直接参与。如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主题探究“关注校园文化,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教材要求学生:“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对校园周边的文化环境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倡议,行使我们的监督权利,为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文化氛围献计献策”。这一活动要求很高,指向的是“融入社会,肩负使命”这一主题,不仅是校园周边文化的调查,更强调的是通过监督权的行使提高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

2.学生主体定位准确

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将“活动”和“实践”大面积引入教学领域,将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基础上,鲜明提出“活动促教学”的主张,用活动教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去丰富、改造和完善学科教学,并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情感发展,拓展学生的活动时空,减少教学的强制性、统一性和封闭性,增强教学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以促进主体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体系。教材以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安排和表述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学主张让学生“做中学”,通过调动学生全部感官系统和思维机器,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提高、创新。

3.活动方式灵活多样

人教版初三思想品德教材共设计了100多个小活动,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中的理论自己分析问题,如为了让学生理解“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人民代表不满意就是人民不满意,人大代表不赞成就是人民不赞成。”教材设计了案例讨论活动:“某市人民代表大会按预定程序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议表决时,参加表决的474名代表中,只有218名投了赞成票,没有超过半数,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未通过”。活动形式是围绕这一案例找道理,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用掌握的事实,说明理论观点。活动也有大有小,如辩论会、社会调查等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面向知识点的讨论题则简易得多。

4.联系实际再现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在全面细致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处事态度等基础上设计,得到初中生的喜爱,吸引了他们积极参与。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承担责任,服务社会”选了身边的英雄徐虎的故事,选了教室里常见的情境,选了父母与子女的对话;“关注经济发展”选了杨妈妈的账本,选了小严的创业经历,选了商场购物等。这些源于生活的活动设计,使活动贴近实际、真实可信。

5.引领感悟重在导行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设计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为理解知识服务,从实质上看还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引导学生明理践行。人教版九年级有四大主题探究活动,每个主题探究活动都明确要求学生在行为上达到某个目标。第一单元在活动设计上要求学生每周记录一次自己承担责任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小结,与同学对话,分享成功的喜悦。在目标上要求中学生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负责。每次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的心灵反应,在行动上有明确的指向性。

三、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的主要形式

1.情境创设,感悟知识的探究乐趣

(1)运用音乐、诗歌、图片、视频等手段优化教育环境,创设视听情境。如在“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课教学中,教师出示了刘翔在比赛前自信的讲话和他在比赛时精彩的场面,引起学生共鸣,确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将使我们获得成功。在“感悟青春,祝福青春”的教学中,教师请学生事先准备了歌颂青春的诗歌,在班里开展“歌颂青春”诗歌朗诵会。教师还请学生演唱了赞美青春的歌曲,让诗歌和歌曲成为媒介,使学生体会青春的美好,青春的宝贵,自然引发了珍惜青春的情感,使呆板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真实感受。类似视听教学情境对学生起到暗示的作用,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学习。

(2)运用小品、表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利用角色体验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学习“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课时,教师充分利用课文中伐木工人的例子,安排学生进行小品表演,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换位分析、思考、体会,在活动中使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主题得到内化、深化。角色体验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让学生进行哑剧表演,促进学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也可以是角色的互换。如在学习“学会调控情绪”这课时,教师请一位平时脾气暴躁、不善调控情绪的学生扮演一位有积极健康情绪,而且能主动调控情绪的人,通过表演使表演者体验不同情境的不同感受,促使他向好的方向转变。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会渲染整个学习环境,学生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

(3)运用想象创设情境,在想象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当学生没有相应的经验,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与教学有关的情境,进而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进行体验学习。如学习“发现自己的潜能”我设计了“慧眼识宝——认识自己的潜能”的活动:请对照7个方面的潜能,以“冰山”的形式,绘制自己的潜能图,并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潜能图。本设计旨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人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果然,学生的展示异彩纷呈:在湛蓝的天空下,在浩渺的海平面上,7座冰山有高有低,有隐有现,有的宛若海上宫殿,有的犹如连绵群山,它动人心魄,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和憧憬。这些不仅折射出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多彩的潜能,同时学生五彩斑斓的个性风采和创新品质也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和张扬。

(4)运用心理测试,加深学习心理体验。如在学习“拒绝不良诱惑”时,教师出示了一组心理测试题,检测学生的自控能力。这组测试题共有15题,每题分为三类,每类又有不同的比分,测试结果以分数为界分为四类,教师在课内请学生自我判定。面对测试结果,有些学生激动不已,自豪地宣布“我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我将继续保持”;有些学生被测试为自控能力较差,低头不语感到羞愧,决心增强自控力。这组心理测试,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自我控制水平,为学生抵制不良诱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学生通过类似的心理测试,加深了自己的心理体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振奋了学生的精神。

2.实践探究,内化知识的情感价值

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活动,如书报的阅读、资料的收集整理、观察记录、制作广告词、调查报告等。二是群体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兴趣小组、合办板报、召开主题班会等。如在寒暑假、五一假期、国庆长假布置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进料、生产、销售、宣传等各个环节的情况。学生通过实践,学会调查市场,提高分析、捕捉企业发展机遇的能力,亲身体验到父母创业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少学生在他们的调查报告中写到“真没想到管理一个工厂需要那么多知识,耗费那么多的精力,每件产品都来之不易,想想父母的辛勤劳动,我真该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来报答父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到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激发了求知欲望,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还可以通过调查、访问掌握事实,说明某一理论或观点。例如在上“从身边的变化谈改革开放”时,我事先给学生印发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十三大变化的材料,然后再要求他们回去走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或亲朋好友,要求他们谈谈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把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半个世纪以来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历程,人们大多已淡忘了,只有老人们在最不经意的时候轻轻一声感叹:“我们那时候……”这轻轻淡淡的一声,几十年的风雨曲折就会从记忆深处缓缓浮起。通过走访,学生把记录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如:从衣着变化谈;从住房谈;从交通工具谈……最后要求学生根据分类进行小品表演。在上资源环境问题时,我们进行了一个“家庭用水调查”活动,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家庭用水调查表,让学生把表带回家和父母一起完成,我列了10个项目,调查家庭的用水习惯:洗碗、刷牙时有没有关上水龙头;淘米洗菜用过的水,有没有用在别的地方(浇花、冲厕所)等,然后再把调查表带回课堂,由师生自由讨论,交流各种有效、可行的节水办法。过一段时间,再让学生完成同一调查,了解学生家庭节水的改进情况,写出调查报告。通过参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的价值引领

1.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初中学生要“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课堂上,我组织学生举行“我与祖国共荣辱”主题演讲会,学生们以多种形式表达了要将自己的理想融入国家现代化的潮流中。我们还组织学生以“理想树”形式在教室的素质园地里展示。我还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写在白纸上,并把白纸折成飞机,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放飞纸飞机。在活动中我告诉学生:“每个人的理想都在自己手中,能否起飞要靠自己去创造。能否飞得更高、更远,就需要你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了。祝愿我们的理想能飞得很高很远。”

2.引领学生体验亲情的温暖

新课改要求初中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在执教“两代人的对话”时,我设置了“情感冲浪”系列活动。我对学生说:“我的平凡的父母,也许贫困,也许普通,也许沉默,也许唠叨。但是,他们却用朴实的语言教我们做人的道理;用踏实的作风潜移默化着我。让我们从这一刻起,不再抱怨,从心底细数他们的好……”(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然后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述父母的优点,或讲述一件令你感动的小事。这是让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的父母,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是学生拉近与父母关系的好机会,同时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好认知、情感、心理上的多重铺垫。学生交流之后,我又让学生以《一封家书》的形式与父母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在静谧、煽情的背景音乐的熏陶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父母、理解父母、珍惜亲情的情感,将与父母的沟通变成主动的需要。

3.引领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新课程强调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堂探究活动中,我们尽可能结合实际,营造合适的场景,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历史知识把党在新时期发展起来的新的民族精神进行发扬光大。例如,近年来“红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分小组模拟“红色旅游团”分赴全国各地。“韶山组”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毛泽东故居;“井冈山组”以小品形式体验毛委员生活过的日子;“长征组”做出造型,并齐声朗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西柏坡组”讲解“两个务必”的重要性。活动中学生们对我们党艰苦奋斗的历史特别是蕴含其中的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有了更为自觉和深刻的理解。

4.引领学生提升公民意识

思想品德课堂中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本课程的使命之一。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搜索关于宪法和各种法律的资料,课堂上举行了“法律家族地位论证会”,使学生深刻领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步确立起宪法意识;课堂上我们通过“权利、义务大讨论”,使学生明白作为公民必须学法、知法、守法、护法,必须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课堂上我们通过角色的扮演,使学生懂得作为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通过“走向社会,我能行”主题活动,使学生懂得了作为一个优秀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制观念等。在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听、可看、可触摸、可经历、可操作的机会,尽可能把思想品德课中抽象的知识还原成现实,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感受到感情与思想的萌生、形成和交流的过程,感受到引人入胜的探究过程,从而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中,悟出道理、开发潜能、健全人格。

摘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构建知识,感悟人生,提升道德水平。活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呼唤,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活动设计直奔主题,学生全员全程参与,活动方式灵活多样,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重在引导学生的行为。思想品德活动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方式,主要有情境创设和实践探究等。

篇9:在探索高效课堂过程中的感悟

山西太谷的高效课堂24字方针大家耳熟能详,“自学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高效课堂中的亮点有三点。第一,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新知。“学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了新知后会做类似的习题;二是学会有层次、有条理地讲出新知。第二,每个环节学生都积极参与,有的校对答案,有的交流方法,有的帮助后进生,真正做到“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第三,是“展示点评”中的展示——在这里,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在这里,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激情释放、思维扩散、个性张扬。在这里,学生活动的时空与教师干预的时空达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

我校紧紧围绕24字方针,展开课堂教学竞赛和日常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竞赛中,笔者有两点感悟,第一,课堂程序几乎千篇一律,没有悬念。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觉得学习高效课堂,不能依葫芦画瓢,在后来的教学摸索中,不断探索改进。比如课堂的开头,有些内容学生自学感悟能掌握,有些内容不适合,我们可以采用巧布疑阵、引人入胜法,回忆生活、激起情趣法,多种渠道、创设情境法等多种方式导入,这样更能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也能让学生有新鲜感。第二,大多数课堂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自学感悟和自学检测中花费时间较多,错误率也较高。24字方针中强调这两部分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教师在这两个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只能等到合作交流的环节交给学生讨论解决。这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有些课堂勉强完成,也仅仅是形式上的完成,还有很多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笔者觉得“合作交流”没有必要单独列为一个层次,它可以渗透在每个环节。比如师生可以在自学感悟中就发现问题,及时让学生在组内合作交流、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求助其他组或请教师点拨,重难点教师甚至可以讲解或强调,并不一定要等到“展示点评”的环节。这样,学生在自学检测中就能得心应手或发现新的问题,同时节约了时间。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对自己的学生都非常了解,在合作交流中,笔者常常发现大组长、小组长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惑点,与大家交流分享讨论。但3号组员,尤其是4号组员几乎就是一个旁观者,很少发表意见,也很难提出自己的不懂之处。虽然组长会问你们还有哪些没有弄明白的,但他们大多数时候是沉默,不知是疑问太多,无从说起,还是觉得这样才能保留自己的自尊。

一个学年过去了,两个学年过去了,总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我发现,优等生更厉害了,后进生落下的更大了,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按理来说,高效课堂中的合作交流,更注重了一对一的辅导,尤其是组长对组员的单独讲解,不是更能提高组员的成绩吗?可是结果不遂人意。我与学生谈心交流,反复思索是否是以下原因:第一,组员提出的困惑太少,组长不知该从哪里给组员讲起;第二,组长的讲解不能像教师一样条理性强,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来讲;第三,组员碍于面子,没有听懂也装懂;第四,组长通过给组员讲述,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更透彻了,思路更清晰了,解题更厉害了,表达能力更强了,成绩更优秀了。怎么办?我忍不住对后进生进行单独辅导,可惜时间不允许,我不可能课后对他们进行辅导,那我只能尽量在自学检测、分层训练时,多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在练习中的错误,对他们进行点拨指导,但时间有限,照顾对象有限,我更多时候要照顾全班。

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永远值得我去探索。雖然高效课堂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阻力,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大胆实践、不断反思、持之以恒,我相信课高效课堂之花终会硕果累累。

上一篇:宁陕小学年级组长工作职责下一篇:劳动知识竞赛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