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模式在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2022-09-11

1 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艺术类院校是指开设艺术专业或者有艺术专业学科的院校, 学生在进入艺术类院校前需要参加艺术类专业考试, 并结合文化课考试才能录取。这一群体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个性。首先, 他们思想活跃, 表现意识强, 富有创造力, 重感性轻理性, 在专业学习中容易受到西方思潮影响。其次, 他们追求个性化发展, 个人意识较强, 容易忽略他人, 集体意识较为淡薄。再次, 由于艺考的特殊性导致他们更早意识到专业素质的重要性, 让他们在学习中务实, 甚至存在功利化现象, 重视专业技能提升, 忽略文化课学习, 文化基础薄弱。

如何结合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中就成了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结合艺术类学生特点, 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2 角色扮演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角色扮演模式源于西方, 是由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乔治·赫伯特·米德的角色理论和社会学家范尼·谢夫特所著《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所演绎出来的概念。角色扮演模式运用在教学中, 一般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个真实的、涉及价值争论的问题情境, 组织学生对出现的矛盾进行分析, 并且让他们扮演其中的任务角色,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解决各种价值冲突,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并且养成良好社会行为的教学过程。”通过运用角色扮演教学, 对激发艺术类学生兴趣、提高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积极作用。

第一, 角色扮演模式有利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兴趣。角色扮演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点将案例情境中所展现出来的两难矛盾通过表演方式进行解决, 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艺术类学生不再容易对教学内容产生抵触心理, 更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自发对教学内容深入分析、亲身体验, 转被动为主动, 提高教学成效。

第二, 角色扮演模式有利于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角色扮演全过程中, 学生之间进行分工, 共同配合撰写剧本、进行排练、现场表演等, 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同时,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再高高在上, 而是转变角色, 从领导者变为了协助者, 让艺术类学生感受到个性被尊重, 增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育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第三, 角色扮演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度,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角色扮演模式在课堂中要求所有学生进行分组, 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角色扮演中, 这使得容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得消极的艺术类学生参与度增高。通过扮演角色, 亲身体验矛盾和冲突, 能够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后期分析和总结,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角色扮演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

3.1 前期准备

案例选择, 首先, 案例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其次, 案例的内容必须具体, 具有典型性。再次, 情境设置必须符合艺术类学生的思维模式, 帮助学生产生共鸣。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普遍安排为大班教学, 因此需要多给定几个案例以供学生选择。

角色分配, 先将学生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从教师给定的不同案例中进行选择。在案例选择完成后, 每个小组对案例中出现的角色进行分配。这个阶段可以是学生自主分配或是教师进行分配。对于较难把握的角色,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提醒和辅导, 确保案例中的冲突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来。

自主练习, 学生在拿到分配的角色后结合教学内容和个人想法, 找出角色的特点, 把握角色的心理,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案例中给定的台词进行适当修改和增减。在确定好台词后, 团队进行道具的准备, 增强角色扮演现场的真实感。准备就绪后组员们进行集体练习, 确保正式表演时能够达到预想效果。

3.2 课堂实施

课堂实施过程主要包括正式表演、学生分析讨论和教师总结三个阶段。正式表演大多在课堂上现场举行, 每组一般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为宜, 既能保持案例的完整性, 突出重点矛盾又不会导致节奏拖沓。组员们根据自己的思考来演绎自己的角色, 同时配合其他同学将表演推向高潮, 对于案例中的矛盾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未参与表演的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对表演进行分析观察。在表演结束后, 教师将根据案例提前设置好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加深学生对案例中所展现出来的冲突的深层次理解, 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此过程中, 教师要进行适当干预, 当学生偏离主题或者提出偏激思想时, 教师进行指导控制, 确保角色扮演能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分析讨论结束后, 教师对整个角色扮演过程进行点评总结, 结合教学内容, 让学生思想得到升华。

3.3 后期总结

在角色扮演结束后, 教师要进行反思, 是否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学生是否通过角色扮演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教育实施过程中哪些问题需要改善?学生需要根据案例表演情况和分析讨论结果, 进一步总结分析, 思考收获的成果, 形成书面的心得体会。

摘要:艺术类院校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思想活跃、个人意识强、集体意识淡薄、文化课学习积极性较差等特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采取说教式方法, 教育效果不好, 难以引起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兴趣。将角色扮演模式运用于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突破了传统理论教学模式, 集趣味性、教育性和互动性于一体, 有助于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提高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角色扮演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探索

参考文献

[1] 史璇, 董桂刚, 杜婉君.艺术类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6 (3) .

[2] 李乾.新形势下提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新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 2017 (26) .

上一篇: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下一篇:曙4-7-14块杜家台油层沉积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