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研究

2024-04-10

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研究(精选10篇)

篇1: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研究

《怎样激发农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界定:

1、小课题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 题研究。

2、写作是通过表情达意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期间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种活动。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敞开心扉,绝对坦白,毫不隐瞒,他 讲出了写作的内在含义和真正精神。

3、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爱好某种活动的一种强烈的倾向。这种倾向总是同愉快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而愉快的体验越多、越强,兴趣便越浓厚。浓厚的兴趣会带来更多的愉快,更多的愉快又会使 兴趣更加强烈。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1、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

在农村中学每到周五我们会听到学生这样的谈论:唉,放周末不如不放,回去又要写作文,或者:每周都要写周记,烦人,我都不知道这周又去编什么。再看看语文老师们每次改作文:这些作文非常差,真想两下子给撕了。要是碰到月考,语文老师也就是改作文的机器,一天下来全年级的作文就盖棺定论了,这样一来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长此以往,岂能不令我们认真反省。

2、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原因

农村虽然在发展但相对闭塞。农村中学生接触的事物少,社交能力较差,可供阅读的书匮乏,所以他们的作文内容虚假,立意不深,考试时背人家的作文。在农村中学教师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然而部份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不能实事求是,写作理论较差。在上写作课时,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讲一大堆的写作技巧、手法,使得学生无法对这此高标准的东西有兴趣。另外,部分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理解为课文教学,因为这才是考试时有把握抓分的硬件,而作文教与不教都无妨,使学生失去了写作兴趣。

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父母文化水平低,或者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低,所以不在乎孩子的成绩是多少,对于语文成绩怎样,作文怎样根本不在乎,而留守儿童这类更是无人关心他们的写作。这样一来父母的态度,留守儿童的无人关心也就对写作兴趣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

3、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紧迫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要求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狭小的教室,单一的素材,单向的灌输,单调的生活,封闭的情感,何以培养适应开放的现代化人才?我国历来就有“文如其人”之说。,作文的过程就是塑造出自我的过程,要把“人”放在作文的核心地位。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应当把学生看作是有自我意识的,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用来灌装知识的“容器”。教学必须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提升学生发展的水平。作文教学同样应当如此,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过去作文教学中关注的是结果,至于写作的过程,特别是如何积累、准备写作的材料并不重要,更没有把此作为评价的标准,这是造成学生作文中假话的重要原因。在作文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没有情景,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生活的积累,没有表达的欲望。更多的时侯,我们是强迫学生写他不愿意写的内容,或他没有生活积累无法写的内容,怎么还谈得上“情感”呢?课程标准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文教学也应当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学生丝毫没有自主权,写作的内容是教材中规定的,对初中学生来说,老师要求最好写记叙文,写的文章要符合套路等等,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一点自主写作的空间。至于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和探究,这是迫切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三、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对社会、对国家的兴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中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畏难情绪,认为作文很难、很不好写,不爱写,不敢写。我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兴趣是写作的基础,是驱使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对学生的写作起最活跃、最现实、最直接的作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兴趣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才能慢慢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首先,是新课程深入实施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的步步深入,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研究有效课堂的教学有许多,但针对农村中学如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成果很少,许多成果对农村学生的要求过低,导致学生兴趣低下,学习自主能力下降。

其次,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在作文课堂上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文题,在写作之前进行激励,在批改中多肯定优点,作文讲评生动有趣,作文指导有章有法,作文活动不拘一格,经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激发兴趣——以兴趣为先导,叩开作文的大门。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写作文这项艰苦的工作来说更是这样。实践证明:兴趣是直接推动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多方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主动参与作文过程,从而达到作文创新的目的。

2、引导积累——以阅读、生活为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量阅读教学中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大学生阅读量,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拓宽视野,积累语言,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放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

以开放作文题材、体裁、形式等方面为突破口,强调学生的主体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个性。

4、合作方式——以生、师生互动为立足点,营造多层面的作文空间。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营造多层面的作文空间。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师应身先士卒

许多语文教师教人作文自己却不会作,虽然现在的教材都是名家妙文,但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却是遥不可及。他们不会去自主欣赏,而老师的文章学生是乐意学的。因此老师自己先作一篇来谈其中包含的生活体会,写作技巧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2、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作家王蒙说:“没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可见,离开了想象就写不出好文章。那么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本人认为:平时教学中一些课讲解时,做好引导,比如沈复的《童趣》一文就极富想象力,蒲松龄的《山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无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在教学中应好好利用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身边事物而发挥想象。

3、创新思维的引导

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而农村作文训练依旧是重语言轻思维的训练,从语言到语言,致使学生思路闭塞,习惯依葫芦画瓢,移花接木,习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千篇一律。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泼的作文训练,想象作文和续写作文就是能使学生思维充分的展开的训练方式。如一块红砖的作用、一支铅笔的作用,同学们自由的想象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其作用是不同的。再比如《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学习之后,请大家续写于勒的命运。这样的习作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拓宽了习作的道路,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4、批改作文激发兴趣

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质量不高是事实,但却是他们冥思苦想的结果,来之不易,理应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因此老师在批改时首先做到的就是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的。老师在批改时应快,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体会成功的喜悦,看到不足或进步。同时作文的批改应解决具体问题,不仅是评改字、词、句,还应指出修辞、语法上的不足,更应在谋篇布局、详略安排等问题上细致修改。

5、厚积薄发,提高写作兴趣

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广泛阅读课外书,吸取前人经验,周末可以不布置作文,但可以到图书室借一些报刊、杂志,让学生带回家阅读。其次收集农村素材。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要强调置身其中,五官并用,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体验农村的乐趣和特点,记录好只言片语,在真正写作时引用进去。腹中不空,成文便易,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兴趣有了,内容丰富了,农村特色也得到体现。

6、模仿走向成功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仿句、仿文使学生看到名家之语,可以出于已口。当然,模仿不能硬套,力求创新。

七、课题的研究方法

1、应用课外调查和课内实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课外调查主要调查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及我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内实施主要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组织的方法、原则和途径,以及对教师、学生有哪些具体要求,与新课程实验有哪些冲突及解决方法和实施的主要步骤。

2、集体讨论法。借助集体的力量,来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功之处。使课题组每位成员都能自觉进行教学研究,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教师的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反思、总结,去粗存精,取得预期的成果。

3、文献研究法。查找已有的与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形成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并进行验证和实验。

4、实践操作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案调查与综合调查相结合为主,问卷调查为辅,重点测试、个别走访、小型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举,以实际调查为切入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5、经验总结法。鼓励教师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修改、完善和补充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八、研究步骤和阶段任务

1.准备阶段

2013年11月——2014年2月。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新课改,校本教研理论文章,实践经验。制订实验方案。

2.实施阶段

2014年3月——2014年12月。在实验班进行实验。

3.结题阶段

2015年1月——2015年2月。全面总结实验工作,积累整理资料,撰写论文。

九、实验预期成果。

1.阶段性成果

课题申请表、实施方案、开题报告等资料册;调查问卷表、调查研究报告;各种阶段性经验总结、论文,典型教育案例等。

2.最终研究成果 学生写作水平和教师作文教学策略都有较大转变,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论文集》、《案例集》、《学生优秀作文选》等。

3.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掌握作文的技巧和方法,能独立完成任何形式的作文。

篇2: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研究

研究目标:

1、对每次习作具有浓厚兴趣,能按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习作。

2、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作,并能大胆朗诵自己的习作。

3、学会帮同学修改习作,也能自己为自己修改习作。

4、教师想方设法开展各类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研究内容:

研究小学语文习作课的教学现状,教师对习作课教学采用的方法。面对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困难,着力从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进行研究,找到学生惧写的症结。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为研究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思考,如何组织开展写作前的活动,怎样开展写作训练,如何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语言,如何开展评价激励,提高兴趣。

研究的理论假设

本研究课题如果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就会博览群书,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写出属于自己的优秀的文章,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就会得到提高,写作兴趣就会调动起来,实现课题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思路:

一、课堂上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多积累优美词句;开展仿写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积累、提炼语言。

二、多读精背,即让学生广泛阅读一些适合于他们的课外读物,有计划地增加背诵内容。让学生做到手不释卷,学生读书多了,积累的语言也就自然而然的丰富了,语言也流畅了。写作水平也就会提高 了。精背即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典范文章,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摘抄一些课外的,让他们记忆,这样,既积累了语言,又使他们从小受到典范文章的熏陶,为他们以后准确、熟练地使用祖国文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课,让学生有话可写。认真为写作课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习作。及时评价展示,树立写作信心,提高写作兴趣。

研究方法:

一、读写结合教写法

写作技巧就是写文章时采用的方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艺术手段。语文书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好文章,都是学生习作的例文。于是在阅读课上我组织学生欣赏好句好段。通过学习不同题材的文章,让大家了解不同的写作方法,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二、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积累好词好句。

开学初,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每周推荐一些好书、组织阅读交流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是自己看过的好文章,有趣的事常常有目的地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让学生逐渐爱上看书,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爱上广泛阅读,上课积极了,写作也开始言之有物。

三、组织开展活动,让写作课变得生动有趣。

如:组织生开展课余活动课,写下精彩的《课余生活》;组织学生阅读产品说明,模仿购物,写下有趣的《我学会购物》;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了解校园四季特点,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长特征,昆虫的活动特征;开展水果品尝会,写下《我喜欢的水果》;每周布置校外活动任务完成周记,积累写作素材也是很好的方法。总之,要认真组织开展写作活动,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才会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习作。

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这其中地“热爱”可以说就是兴趣,兴趣在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方面积累了一些心得和经验。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四、进行周记训练,诱发学生素材积累的兴趣

魏书生曾将学生的日记形象地称为“道德长跑”或“心灵的闪动”,经过在日常教学中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周记确有类似的功效。在周记中,学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乃至各种感受、体会、心情记录下来;也可以在尽情地宣泄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自由的诉说喜怒哀乐中训练表达能力,坚持下来,那将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也将成为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学生的周记应体现“真实”、“有趣”和“自然”的原则,为作文写作积累丰厚的素材。

五、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缺少生活和语言积累,这给作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学生写作前,我常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

六、进行仿写训练,体验写作的兴趣

高尔基说过,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茅盾先生说得更明确:“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每个单元的课文讲授工作完成之后,我通常会要求学生模仿本单元某篇课文或某段落的写作手法和行文风格,完成一篇仿写文的写作,至于模仿哪篇文章,则由学生自己决定。有的学生在学过《背影》一课后写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在学过《谈骨气》之后,交上来一篇抒发志向、抱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有的学生则在学过《故乡》之后,用饱含温情的笔触回忆了自己和一位老友久别重逢的场面……这样的训练,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既体现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又利用二者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通过仿写训练,进一步复习和掌握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同过仿写训练,进一步复习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并把学过的写法初步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一环,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每当看到自己仿写的内容被当做范文朗读,学生便会从中获得自信、体验成功。实践表明,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仿写有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仿写中应鼓励学生不要过多受原文的限制,而应在原文的启发下力求突破和创新,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抒发真情实感,拓宽思维界域,这样才会把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预计形成的成果:

1、本人在探索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作文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形成了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观。本人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走进了童心童语构筑的世界里,感受到他们的纯真、鲜活,从而真正成为学生习作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2、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浓厚,把写作文看成是一件有乐趣的事。

3、学生对目前作文课的满意程度提高了,开始有了强烈的自由表达愿望。学生的习作能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篇3:中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研究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并非所有学生都热爱写作, 都善于写作。当下的学生对于写作大致存在三种状态:第一种, 积极写作型, 这类学生善于写作, 也乐于写作, 对于写作一直持有极高的热情;第二种, 奉命写作型, 这类学生只按教师的要求行事, 也可称之为是任务性写作, 写作对他们而言可能只是“任务”或“目的”;第三种, 惧怕写作型, 写作对于这类学生犹如“魔鬼”, 面对教师要求的写作, 他们心生畏惧, 无言以对。由此观之, 目前的写作教学并不容乐观, 还存在着一定的实际问题。

二、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部分中学生在写作中仍存在一些困境, 如一些学生写作“任务性”很强, 只把写作当作一项作业来完成, 可想而知, 这样很难拿出高品质的作业, 也有部分学生的写作“无个性化”可言, 那种千篇一律的文章屡见不鲜, 在作文写作中都模仿一套程式, 还有些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 写作往往带有极强的功利性, 尤其以高中生为代表, 多是议论文为主, 这类作文并不足以发表思想、抒发感情, 不过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应试之作。除此之外, 写作无动机、写作无从下手等情况也是很多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二) 中学生写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学生在写作中之所以存在诸多的问题, 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对于写作兴趣的缺乏。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绍禹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正是对于写作兴趣的缺乏才致使一些学生不乐写作, 惧怕写作。导致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有多方的因素:首先是教师方面的因素, 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的欣赏, 打压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写作训练中对于学生的写作束缚过多、训练模式单一等这类问题也都抹杀了学生的兴趣。其次是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 他们缺乏对生活的体验, 课外阅读也很匮乏, 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桎梏很难让他们对写作产生真正的兴趣, 同时有些家长也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致使孩子学习重心出现偏颇, 这些因素都是扼杀写作兴趣的“罪魁祸首”。

三、中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 积累写作素材, 培养写作兴趣

有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无话可说, 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胸中无“竹”自然无话可说, 即便有所言也不过是些陈词滥调。因此能写的前提必须是要有可写之物。叶圣陶曾说:”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 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学生只有深入生活, 用心去体会生活, 才会有所得、有所积累, 写作时也才能下笔有神。

课外阅读也是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方面。朱绍禹说过:“要写好文章, 就要读好文章。”“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也是这个道理, 学生要在阅读中不断获取间接的经验, 不断为创作积累素材, 这样写作对于他们而言也就不再是空话, 自然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

(二) 有效利用网络媒介, 提高写作兴趣

互联网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一股潮流, 很多一线教师就利用网络这种新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他们调动学生参与博客写作, 让学生在网上畅所欲言, 在博客上发表己见, 唤起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还有些教师在互联网上建立写作交流论坛, 使学生可以充分实现优劣互补, 甚至有些教师发动学生将自己的创作放到校内网站上, 由来自多方的人员进行评价, 使受力面更广泛, 也更加刺激了学生的写作激情。这些一线教师对于这种新手段的有效和合理的运用, 使学生的写作热情分外高涨。

(三) 利用学习成果的刺激作用和兴趣转换功能, 激发写作动机

很多学生在进行实际的写作时并无写作动机, 在这种缺乏写作热情的状态下写作, 我相信不会有太好的作品出现。在写作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阶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为他们设置不同的奖励, 如中学生可以进行优秀作文展览、高中生优秀作文投稿等, 通过这种学习成果的刺激作用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愿望, 使写作真正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此外, 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对其他方面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如鼓励学生为运动会写诗文或是开展作文竞赛等活动, 利用学生对运动会、竞赛等活动的兴趣来促使他们写作。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要教好学生写作并非易事, 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研究, 寻求更多有效方法和策略, 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写作教学中去。

摘要: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乎统治了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但在实际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仍旧存在写作为难情绪, 因而对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邓彤, 王荣生.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J].课程·教材·教法, 2013 (9) .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篇4: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

[摘 要]日记是学生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长期以来,日记以小作文的面貌出现在习作教学的大舞台上,并为习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培养学生日记写作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现日记魅力,激发日记写作的欲望;加强生活体验,强化自主写日记的意识;玩写结合,启发日记写作的自觉性;巧用现代网络,拓展日记写作的渠道;赏识鼓励,保证日记写作的持久性。

[关键词]日记写作 培养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79

什么是日记?日记就是把自己每天所经历的事、产生的感想记录下来。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写,一句两句也可以。”日记写作不拘泥于形式,不求章法,旨在积累。从学生心理特征来看,其学习的主要动机就是为了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欣赏,或者执行集体交给的任务,为集体荣誉而学习。因此,培养儿童写作日记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其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是学生日记写作训练最基本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写作日记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发现日记魅力,激发日记写作欲望

优秀的日记就好似一件艺术品,在训练学生写日记之前,可以先诵读经典,推荐好书,比如《笑猫日记》《爱的教育》等作品。在学生沉浸于书香时,引导学生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大凡名作家,无一不是靠着写日记成长起来的。古代作家常采用一种叫做“锦囊集句”的方法,将平日的灵感记录下来并投入锦囊,等有空再整理。这说明记日记这种写作习惯,是从古至今一直就有的。作家努力将生活的点滴感悟及时记录,才有了数目众多的优秀篇章。学生明白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从写日记的积累开始时,就会从心底激发写日记的欲望。

二、加强生活体验,强化自主写日记的意识

日记记录的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和感悟,对学生而言,其生活范围是比较狭窄的,交友范围也比较固定,因此,日记比较简单、直白,多数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简单的记录,对生活感触多是以高兴或不高兴来阐述。从学生的性格特点来看,学生的兴趣有一个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逐渐转化的过程,态度特征极其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一旦对写日记的兴趣降低,学生对待日记写作的态度就有可能发生大的转变,将其当成课后作业来完成,导致写日记变成形式主义。因此,无论在日记的起步阶段,还是发展阶段,强化日记意识、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对学生的日记写作过程加以指导,既传授一些写作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同时,大自然是一位好老师,教师要多组织学生接触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加强生活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形式,指导学生观察、体会。

三、采用玩写结合,启发日记写作的自觉性

学生爱玩好动,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一些有趣好玩的小游戏,辅以讲故事等形式,在学生参与活动的同时对其进行指导,将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结合起来。只要适当引导,让学生产生将游戏感悟写下来的欲望,教师再适时鼓励,学生会慢慢养成自主写日记的习惯。

四、巧用现代网络,拓展日记写作的渠道

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平板等设备越来越普及,人类进入自媒体时代。我们要巧妙运用现代网络,开展网络化日记写作活动,拓展学生日记写作的渠道。这里所谓的网络化日记,并不是一定要让学生用电脑等设备在网络上写日记,而是强调将纸质的日记,转换成电子文档、图像等上传到网络进行分享。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家长、孩子需要共同参加。网络为学生学习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日记交流将不再受到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在这个空间,家长和孩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增强,在相互学习和促进中,提高写日记的兴趣。

五、赏识鼓励,保证日记写作的持久性

受到表扬是学生写日记的一个重要原动力。因此,教师在尊重学生隐私的前提下,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日记评价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比如适当的言语鼓励,每天课前,老师和学生交流写日记的心得体会,对写出优秀日记的学生进行表扬,穿插一些鼓励性话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和写好日记的动力。又如,可以进行书面评价,即写下读后感。学生对这种直观的点评是十分在意的,这种交流方式不仅是提升学生记日记热情的有效方式,还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之一。

激发日记写作兴趣的方式是多样的,日记写作不仅是素材的积累,还能够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学会做人,追求真善美,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语文教师应该把日记写作训练列入教学任务中,培养学生自主写作日记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篇5: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研究

陵县实验小学苗文静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阅读能帮助孩子开始“精彩人生”,阅读能让孩子“诗意的生活”。而阅读是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写作又是阅读的结晶。儿童6—8岁是发展语言和思维的黄金时期。刚入学的儿童对她身边的事情有了初步的认识,已具备了把所见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我们教师就要把握住语言思维发展的最佳期,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二、课题基本界定:

“快乐”:一种幸福而满意的积极生命体验,一种最大多数个体心向往之的美好境界。“快乐”既是对学生阅读、习作体验、学习状态、生存状态的真诚关注,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追求。作文密切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实现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与生活情感体验的互相促进。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写作的情感,在写作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课题研究试验班级确定为二年级学生,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作兴趣、体验习作之乐、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及善于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为,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创造快乐。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为高年级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探索有利于学生摆脱“应考”作文奴役,形成个性化、生活化、需求化的诚实活泼的“文风”的作文教学策略及方法。开发并建构生活化、开放化的作文教学系统。

(三)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培养其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人文意识,以及认真观察周遭事物、勤于攫取生活、勤于思考各种现象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敢于、勤于、善于、乐于说真言、写实话、吐真情。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以及对生活和习作负责任的态度。逐步提高学生生命质量。

(四、)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

(五、)作文评价的研究:蹲下身子站在学生的角度,重点评价学生的写作态度,赏识学生的作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评价和相互评价。不断探讨评价的最佳方法。

四、研究方法与措施

(一)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不由自主捧起书本来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能不知不觉改变人、塑造人,当你置身于一个书香四溢的环境时,你的身上能不浸染书香吗?当老师在读书,同伴在读书,书籍在向自己招手、有人在诉说书籍地神奇时,你能不捧起书本吗?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低年级地老师,要精心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捧起书本。

1)教师读书

学生对书籍的态度取决于教师对书籍的热爱程度。一个热爱读书的老师,他的学生肯定也会喜欢读书,因此,作为低年级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要向学生展示一个喜欢读书的教师形象。老师每天早读、午后坐在班里静静地看书,当孩子们看见老师陶醉于书香时,他们对书籍会多一份好奇,这种好奇会让孩子们向书籍靠近,一天、两天,安静的孩子多了;三天、四天看书的孩子多了;一个月、两个月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捧起一本书籍。

2)设置图书角(或图书交换角)

很多孩子其实是很爱看书的,可如果他没有书籍可读,他的精力与兴趣必定转移到别的方向。因此,老师应该在班级里放置一个图书角,可以号召孩子们的力量,从家里挑选一些优秀的图书放在图书角,让其他同学们随手可拿、随手可阅。也许,有一天,最不爱看书的孩子也会被书籍吸引。

3)开辟名言栏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句读书名言或许能让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也捧起一本书。因此,低年级老师应该在教室的黑板上开辟出一个专供写读书名言的专栏。

2、介绍精彩内容、让学生不假思索走进课本

小学生天生就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事情,喜欢对事情刨根问底。因此,教师要把书籍中最精彩的内容介绍给学生,并且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就一定能吸引学生走进书本。

1)欣赏封面插图

一张封面就是一个故事,一幅插图就是一段精彩,当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欣赏封面插图时,学生的心会不加思索的飞进书本,他会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走进文字,走进故事。

2)朗读精彩片段

一本好书都会有一些精彩的片段,或温馨感人,或轻松幽默,或快乐有趣,当老师将这些有趣的片段,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朗读给学生听时,他们一定会被这本书深深吸引。

3)人物介绍

窗边的小豆豆、丑小鸭、白雪公主、蜘蛛夏洛等这些经典的形象在无数儿童的心中都曾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作为低年级的老师,我们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有趣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当学生对这些主人公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一定就会翻开那本书。

4)讲故事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当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老师的嘴里潺潺流出时,孩子们一定十分的羡慕,这时,如果你告诉孩子,还有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藏在书中,相信孩子们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

3、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热爱书本

当老师将学生引领进阅读的大门时,为了让学生愿意长久地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低年级的老师应该多开展一些和读书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的爱上书本。如:举行各种比赛、制作读书卡片、评选读书之星。

4、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

1)、低年级的课堂作业一般是抄生字。机械,学生没有兴趣。所以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我将学生的作业自行设计,设计了三项内容:小小书法家,我的积累(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小练笔,让学生每节课均进行书写的练习,好词好句的积累,并且每节课找到读写结合点

进行写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识字有限,我引导学生在课下自己读绘本,并且让学生自己制作绘本,学生喜欢画画,喜欢读故事,讲故事。把这些当作家庭作业,不枯燥,孩子们愿意做,作业质量也有保证。并以此帮助学生练习为绘本的图配上话。

5、建立作文集,加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班里,将每次小练笔写的好的同学评选出来。并收集在本班的作文集中,让学生有写作的成功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课题预期达到的效果

篇6: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喜欢作文,爱上作文,乐于写作,自由表达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爱作文,才有可能主动地写作,学习有关作文方面的知识,逐步养成自觉调整和控制学习行为的习惯。

1、游戏作文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课堂上,通过做游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会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促使学生表达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

例如,在教授写话8《这个办法好》时,我便采用了游戏作文的形式。这是一篇看图写话作文。学生通过看图,理解题意,明确了小鸭想出的办法是:找来一块木板,让小鸡站在木板上,小鸭凫水,拉着木板送小鸡过河。于是同学们纷纷准备了游戏时所需要的道具,并积极主动的分了小组,找到了游戏合作伙伴。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我的赞叹,这更为他们愉快地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替小鸭和小鸡多想些办法过河。这一举动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找来救生圈,有的说找只小船,有的说搭座独木桥……学生通过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演,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写出的作文也真实生动。

2、音乐作文

音乐是有声的语言,是传递情感的纽带,课堂上教师可先播放一首或一段能引发学生想象的歌或乐曲,让他们边听边想象,然后鼓励他们把想象到的内容写出来,抒发他们的情感。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特点,一次语文课,我播放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都知道母亲是孩子最为亲近的人,母亲爱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对母亲的爱更胜于对其他人的爱,所以,我确信这首歌曲的播放更能激起学生习作的热情。果真不出我所料,自由表达的形式使得学生的作文完成得快,内容富于灵性,充满情感,一句句动人的话语跃然纸上。就连平时写话一向不是很好的周宏宇同学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妈妈的爱,他这样写到: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更有一个疼爱我的妈妈,和妈妈在一起,我感觉很快乐,因为妈妈会给我讲许多我喜欢的故事,再通过故事给我讲道理。有什么好吃的,妈妈都不舍得吃,总是留着给我吃。现在我上学了,我要好好学习,让妈妈放心。我爱我的妈妈。像这样情真意切的写话还有很多,使我坚信情境的创设,氛围的营造更能增强学生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

二、抓住契机,相机点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事情,就是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感到习作不难,乐于习作。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应适时抓住契机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又是一节语文课,清脆的铃声响起,我愉快地走进课堂,说:“美丽的秋天来到了,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拥抱秋天吧!”王帅的小手高高举起,我微笑着示意他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王帅大声地说:“王老师,你是要带我们到外面去找秋天吗?”孩子的话让我愣了一下。紧接着小家伙们个个都七嘴八舌地问:“真去吗?”“什么时候去啊?”孩子们的热情都很高,我当机立断,“现在就走。”孩子们雀跃着,飞出了教室。到了野外,我们席地而坐,不一会,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告诉我: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割庄稼,他们灿烂的笑容告诉我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秋天树叶黄了,片片树叶飘落下来,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秋天小蚂蚁急着搬运过冬的食物了……这样一份份惊喜,让我由衷的感慨、感叹。由此而来,学生急于抒发的写作冲动就呼之欲出,这时,学生动笔行为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和平衡。

三、相互交流,自我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作文教学中值得提倡的好方法。同学们的一篇篇作文,各有精妙之笔,各有闪光之点,各有可圈可点之处。或美目传神,好题诱人;或情节逼真,描写动人;或语言质朴,纯情感人;或遣词造句,一语惊人……

作文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完成习作的先后,引导学生自由结合,交流习作,然后激励学生“闪亮登场”,全班交流。一次,在以《我的X X X》为题目的作文课上,朱琳同学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弟弟》。她念到:

我的弟弟刘新,今年还不到五岁,红扑扑的小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小酒窝。爸爸妈妈就疼爱地叫他“二旦子”。

弟弟是一个既顽皮又勇敢的孩子。有一次,爸爸正在院子里劈木柴,弟弟在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劈了一会,就出去买大米了。弟弟见爸爸走了,马上拿起斧子就劈开了,劈成的小木块还挺均匀。劈着劈着,一不小心,劈着手了。妈妈看见了,急忙问:“二旦,劈着手了把!”接着又说:“嘿!看二旦多坚强,劈着手都不哭。”弟弟眼里含着泪花,对妈妈说:“不疼。”接着又去劈柴了。

……

生甲: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在于一个“真”字,说的是真事,写的是真话,说明朱琳确实亲临此事。

生乙:文中“目不转睛”的神情描写,“拿起斧子劈开”的动作描写,“含着泪花却说不疼”的语言描写,较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也说明了朱琳对小弟弟很是了解,才能对其富有个性特征的动作描写得很细致。

生丙:老师,朱琳的作文确实写的不错,但我觉得她写得也太夸张了,不到五岁的孩子大人怎么敢让他拿起斧子劈木头呢?

就这样通过交流习作,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借鉴,相互汲取,能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达到心灵审美的自我提升。

通过互相交流,学生还可以反思自己:我学会了哪些知识?在学习时,我是怎样解决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怎样才能学得更好,以此提高认知的正确率,并为以后学习同类知识提供借鉴。

篇7: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把观察的方法交给学生,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就注意了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或由表及里,或先景后人,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和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抓住事物的重点、特点进行细致的深入的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从而去深刻认识事物。比如“说话题”,让学生观察一个小物件,说一段话,我就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文具盒,首先观察文具盒象什么体,整个是什么颜色,再观察表面、背面,揭开盒盖观察里面,之后,我就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观察了文具盒的形状、颜色,文具盒这到底有什么用途,能讲给老师听吗?”由于这样一观察,学生便有很多话要说了,其次,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如写一次参观活动,可带学生参观校园的落叶,玩耍的小朋友等。还可开展接鼓传花,老鹰抓小鸡等游戏活动,也可观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如“记一次家务劳动”,可先让学生回去观察,也可自己边做边观察,再回到教室把自己观察家务劳动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重点地写下来,这样写作文便有话可说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

篇8: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研究

一、农村小学三年级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1. 农村小学三年级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对学生的写作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在作文的写作中,内容空洞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在小学的教学中,三年级的语文写作教学已经逐渐地进入正规化,学生对写作的认识也不断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要想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就要充分注重教学兴趣的有效培养,学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才能提高写作能力。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并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在枯燥的教学课堂中,就很难将写作的水平有效提高。

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流水账的内容比较常见。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在生活的阅历上比较有限,以及在语言知识方面受到限制,在具体的写作中就相对比较困难。而老师在学生的写作指导方面没有充分加强,使得学生在写作中出现流水账的现象就比较突出。

再者,小学语文写作中教学方法不科学。在进行作文教学中没有将方法系统性地应用,只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写作技巧的训练,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以及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写作构思等方面的培养。这些方面的问题就会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很大影响。

2. 农村小学三年级写作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写作中出现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学生在生活方面比较的单调,除了每天到学校上课以及下课在学校内玩耍等,在娱乐生活方面的内容比较缺少,学生的生活就相对的比较单一化。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缺少素材。

另外,老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多样化。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写作兴趣的培养,主要和教学的方法应用有着紧密联系。在教学方法上的应用没有科学合理化地呈现,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学习。只有对于这些层面的问题和成因加以充分重视,并在这些方面加强,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究,才会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才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农村小学三年级写作兴趣培养策略探究

为保障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就要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笔者结合实际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下,就能有助于写作教学水平的提高。

1.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老师要对学生加强了解

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方法。老师要能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写作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就要注重学生的乐学以及乐说和乐写的把握。处在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还没有成熟,需要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欲望上加以激发,将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进行结合,让学生能乐于表达,这对写作兴趣的培养也比较有利。

2. 写作教学要能充分注重以学生兴趣为基础

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注重对学生在写作素材方面及时性的提供,并要能够使提供的素材和学生能产生共鸣,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到写作的氛围当中去。

例如: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写作兴趣的培养中,写作的素材提供就可以生活为例,让学生在想象力上充分地发挥,和实际的生活情况紧密结合,让学生对家庭的生活以及校园的生活等作为写作的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对写作素材自由地选取,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素材进行写作。这样就能为学生留有很大的写作空间,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就比较有利。

3. 加强对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

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中,教学方法的应用要充分注重。要加强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教学的探究方式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等进行综合性的运用。在新的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下,就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以及能力的提高等都有着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小学三年级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将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作为基础,只有在这一教学目标上得到了实现,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就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注重教学思想观念的及时性转变,为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提供有利的思想指导。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就能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峰.对小学生作文的写作技巧探讨[J].新课程(上).2016(07).

[2]王英.在操作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蒙眼睛画画”为例[J].科学中国人.2016(24).

[3]李琳.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6(16).

篇9: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72-01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利用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

一、挖掘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学生在低年级时没有经过正规、完整的写作训练。如果不注意方法,他们就会把写作看成一种负担,从而逐渐失去兴趣。那样,每次写作他们都将只是敷衍或生搬硬套、抄袭别人的文章。因此,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至关重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1、扩大学生生活面。这需要不断丰富学生的直接生活和间接生活经验,多开展一些集体性的游戏活动。比如,在写作《有趣的大活动》一文前,我利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号召全班每个同学直接参加竞赛,并在竞赛时指导学生注意观察体育竞赛的各个步骤,包括运动员的动作、神态、观众的反应,等等。在写作时,学生只要再经过教师适当点拨、辅导,便能有条理地将自己亲眼目睹的一次体育比赛的过程记录下来,由于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他们写来就觉得特别顺手。

2、丰富学生阅读面。利用午间活动、阅读课、早读让学生多看一些书,多听一些故事,这带来两个方面的收益:一来,阅读使学生知识面更丰富,能间接体验到许多他们不能亲身经历的生活;二来,由于他们阅读的书籍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语句通顺、优美,读来琅琅上口,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阅读的同时,让学生们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改编,可以改开头、改结尾,也可以续写故事,让故事按自己的要求和想象的脉络发展。这些训练,即使写作能力较低的学生也乐于接受。

3、体验在先,练笔在后。每次写作指导前,让学生带着要求去仔细观察所要写的事物,然后让学生把所看所做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包括学生在观察及对事物的认识,教师指出或让其他学生讨论其观察不够清楚的地方,认识事物上有欠缺、有错误的地方,指导其重新观察或纠正错误认识。最后,学生付之于笔端,不仅会感到轻松,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读写结合,激发写作兴趣

低年级学生开始段的训练,选材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如何将自己所选的材料变成一段或几段有关联、有顺序的文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抓住课文的读写结合点,进行有效的练习。

1、加强阅读,以读促写

尝试一:学习课文中连句成段的方法。

二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作文,往往没有顺序或重点。作为教师,应注意从课文中找一些典型的段落,指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片段,减缓作文坡度,让他们逐步掌握连句成段的方法,调动学生作文学习的积极性。如《日月潭》是按早晨,中午和下起蒙蒙细雨时来介绍日月潭的美景的。在上完这课后,我要求学生模仿《日月潭》的写法写一写我们的学校。结果就有过半的同学写出了学校的的结构。

尝试二:学习课文中的观察方法。

二年级的孩子缺少仔细观察和按顺序观察的指导。针对以上这些特点。在讲授课文时,有意识地渗透一定的观察方法:①要按顺序。向学生渗透一种观察的方法。在学生基本掌握这种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再指导他们用这种写法写作文。②要抓重点。凡事都有主次之分,在观察事物时应遵循事物的规律,根据事物的特点重点观察。

2、强化练笔,以写固读

读是写的基础,但有了丰收的五谷不一定就有美酒一样。必须要让写的训练挤入阅读课堂,以训练为主,在写中巩固阅读知识,以促进两种能力的转化。

尝试一:寻觅对话处,增加写的训练。

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在人物的语言前加上适当的提示语,那就是给读者一扇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寻找“窗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尝试二:抓住概括处,扩展写的训练。

选入教材中都是经过锤炼的课文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语句,教师可抓住概括处,扩展写的训练。如《我为你骄傲》一文中,可让学生发挥想象,想想小男孩会在便条上写什么。通过这些咬文嚼字的训练,学生对诚实守信有了较深的认识。

三、有序训练,保持写作兴趣

二年级是由低年级说话训练向高年级全篇训练的过渡期,要培养学生创作的愿望。为了能保持这样的创作热情,在训练中必须有计划地分步走:

第一阶段,让学生放胆写。不规定题目,不限制内容,教师只提出一些简单要求及一些提示,这个阶段主要以激发兴趣为主。讲授《坐井观天》,课后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说说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当青蛙第二次碰到小鸟时又会怎么说?请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由点及面,一题多作,强化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第二阶段,让学生选择写。由教师创设一些情景,教师提出一些问题,适当点拨,稍稍加大密度。如在《我喜欢的××》(写一种小动物)的作文课上,教师播放小狗、小猫等常见小动物的镜头、画面和材料。这样使他们的认知更接近自然,更加真切,有利于激发起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创作。

第三阶段,让学生天天写。加大训练密度,提出写日记的要求。1、时间的开放性。这些可以选择适当的时刻——轻松的课余,悠闲的午后,清醒的早晨,静谧的夜晚……当灵感来的时候,拿起笔。2、内容的开放性。放开学生的手脚,为其插上翅膀,把他们引进了一个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学生可以尽情的抒写自己的耳闻目见、喜怒哀乐,小至花草宠物、风云雨雪、家庭琐事、校园新闻、学习心得、人际交往,大至社会新貌、天下大事……3、情感的真实性。它的价值蕴含于文字中的、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是“我”的心路历程。

篇10: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定稿]

作文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之一,也是最能体现语文水平、能力的板块,作文教学能否成功,决定着整体语文教学的成败。同时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也在整个在作文教学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强烈的欲望,并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指出:“那些对学习有兴趣、能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的学生,学习得更好,学习得更快。”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十分重要。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样,要想在语文中的写作中有所提高,做出成效,就必须先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兴趣有了,写作的动力也就随之而来,学生才会文思如泉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写作方面兴趣呢?

一、引导学生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我们身边写作教学的最好材料。对于这些美文、片段,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等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单单让学生去背这些美文、片段还不够,还要扩大他们知识面,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等,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二、引导学生观察,丰富写作素材。

大纲也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所谓“内容”就是素材。要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让他们将生活中的趣闻一一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写作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是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写作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作文做好“开源”工作。

我讲《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让同学们讲讲他们是怎么玩的。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玩的样数多着呢,捕鸟、掏鸟蛋、捉螃蟹、钓鱼„„”我微笑地听着同学的叙述,开心地看着同学们那兴奋的笑脸。最后我说:“既然我们有这么美好的回忆,何不用笔把它写下来呢?咱们今天的作业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结果这次作文学生都写得很成功。

三、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有人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个导演,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演员”带入预想的境界。也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个演员,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我认为都有道理,语文老师既像个导演,创设合理的情景,将学生带入其中;又像个演员,将自己的情感示范性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受到感染。

在一节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课上,我烦恼着如何去教学生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好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我们班二战二败,非常沮丧,我就抓住这件事情先自己谈谈比赛的感受,营造一种“论战”的氛围,接着让参赛的同学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和想法,再让旁观的同学说说从比赛中看到的问题。大家侃侃而谈,整个班级融入了讨论“拔河比赛感受”的情境中,接着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所谈的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从作文情况反映,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提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必须要制造一些适合的情境和气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古人说:“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偏不下手者。”这句话指的是为文时要有新意,要别出心裁。只有多角度、多形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他们的作文素质。

在我们现今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往往就是陷入了“一成不变”的写作手法里,才会显到枯燥乏味,没有写作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同样的事物中发现不同的“新鲜点”或让学生去发掘不一样的写作素材,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再写作文时,就不会再唉声叹气了。

五、作文互改,提高能力。

我认为,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学生作文互批互改,必须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

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地读,找出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就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受到启发,让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同样,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吸取到教训。众多的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互相评改作文会使他们逐渐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也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日久天长,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了。

六、及时、积极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不要对每一篇文章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作文里的“闪光点”,哪怕用正确了一些标点符号,一个成语,一句修辞,也要给他们适当的鼓励。而且,教师也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提高学生的“闪光点”的层次,不要让他原地踏步,要把鼓励的“苹果”挂在跳起来也只有跳起来才可以摘到的高度。

对于一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我们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出稍微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作文课后,老师还可以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让学生当堂读出或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也可以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无数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如何,能培养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都会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隆胜学校 徐燕玲

2014.11

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隆胜学校

上一篇:初级英语听说课教案写法下一篇: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