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2022-09-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阅读量少, 并且缺乏生活体验, 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 本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每周抽出1~2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 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

1 寓教于“趣”, 使学生爱读书

1.1 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极大, 孩子的模仿性强, 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 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 鼓励他们热爱书籍, 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 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 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

1.2 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 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 一起诵读古诗, 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 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 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 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 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 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 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 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1.3 在课堂上, 随机树立典型, 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

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 教师应极力表扬, 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2 寓教于法, 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要以课内带课外, 课外促课内的方法, 课内学方法, 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 且题材丰富, 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 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 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 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2.1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 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 写读后感,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2 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 一句一句地理解,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 做上记号, 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 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 常常一目几行, 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 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 常常只看看标题。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 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2.3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 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 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 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2.4 领悟文意要有情味

长期以来, 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认识轻情感, 重理性轻感性, 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 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的课程观。注重情感体验是《词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 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 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不少。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 感染, 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 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如我指导学生理解完“卧薪尝胆”在课文中的意思后问学生:你们要不要“卧薪尝胆”?这时的学生不明白“卧薪尝胆”的另一层含义, 当然说“不”, 我就举了个例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航天人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终于使我国第一支航天火箭飞上了天空。”“他们真的去卧薪尝胆了吗?”学生顿时体会到“卧薪尝胆”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那就是“发奋图强”。接着, 我又让学生用“卧薪尝胆”来说一句话, 有的学生就说出了“我们中国足球队卧薪尝胆了几十年, 终于闯入了世界杯”。“我们中国人卧薪尝胆了几十年, 终于加入了WTO”。

3 寓教于活动, 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 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 以至昏昏欲睡, 应该巧妙, 寓教于活动之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3.1 讲

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 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 让学生轮流上台, 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 让大家或说一新闻, 或晓一趣事, 或背一古诗, 或得一好词佳句, 或明一道理, 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 学生兴趣盎然, 视野开阔, 语感增强, 更令人欣喜的是, 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 逐步达到厚积薄发, 说话妙语连珠, 写文章意到笔随。

3.2 办手抄报

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 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 独立命题、编辑材料, 设计版面, 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 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3 开展各种竟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 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体验。

3.4 办展览

3.4.1 剪贴展览

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 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 找一个本子, 分类贴上, 积累资料, 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 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3.4.2 摘抄展览

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 或精彩的片段, 这些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 特别是在不能摘剪贴的情况下, 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 也可以定期在班上班上交流展评, 看谁最好。同时, 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 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 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 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 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总之,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从而达到读好书的习惯,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教教科书”的封闭教学, 必须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 必须扩大学生阅读, 这才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摘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阅读,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上一篇:信息时代浅谈高考改革之后的学生成绩管理下一篇:幂等矩阵秩试题求解及其结论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