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2024-04-14

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倾向(精选10篇)

篇1: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作者/周婷

摘 要: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兴起给中国当代小说的写作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以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成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受欢迎的小说流派。新写实小说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

篇2: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创作。

后现代主义是针对现代主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出现困境的时候生成的。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内涵是针对现代性的观点进行阐释的,现代主义继承了由古希腊哲学中而来的“罗格斯”和“理念”等思想,再经由近代和现代的哲学家而发展成为一种以理性为根据的主体性精神,“自由”及与“自由”观念紧密相关的个人主义是现代性的根本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是“对传统人文主义的艺术本质与功能概念的反叛及排除高雅艺术与低劣艺术、新艺术与旧艺术界限,反对艺术的一一解释的‘反理智’思潮。”

后现代主义五六十年代在西方成为一股蓬勃的文**流,哈桑、佛克玛、杰姆逊等都是西方研究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佼佼者,并在80年代积聚成为一股强劲的西风刮入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与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写实小说不期而遇。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范式对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给予影响,“后现代主义不再具有超越性,它不再对精神、价值、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题的内缩,是对环境、对现实、对创造的内在适应。后现代主义在琐屑的环境中沉醉于形而下的喜悦之中。”新写实小说的创作也“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颠覆着既有的美学原则和文学秩序,完成了由宏大叙事向个人叙事、由改变生活向适应生活、由超验向反讽的转向,体现出消解深度模式、非原则性、零散性、无我性、卑琐性、反讽、狂欢、种类混杂等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新写实小说在后现代主义的传播热潮中成长起来,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正是这“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形成了新写实独特的美学风格。“在意识形态控制相对紧张的中国,后现代主义以反启蒙、反中心、消解深度模式的一系列原则,为文学创作界提供了一种有异于传统的理解生活的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作家的表述方式,使生活在政治话语霸权中的文学获得了二度解放。”后现代主义的这种精神内核在新写实主义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新写实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了无法替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3.

[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57.

[3]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4.

篇3: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1、新历史小说

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作家以自己的历史观念和话语方式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叙事的重新陈说或再度书写, 其目的在于改写、解构或颠覆被既往的话语赋予了特定价值和意义的历史叙事。[1]

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相同的思想内容, 表现出作为一股创作潮流的共同的基本特征, 即叙事立场的民间化、历史视角的个人化、历史进程的偶然化、解读历史的欲望化和理想追求的隐寓化等。

(1) 叙事立场的、民间化

新历史主义表现出对于正统历史怀疑和漠视, 因为按照新历史主义的观点, 历史真实只存在于观念构造之中, “历史事件在变成史料时就受到了权力关系和话语虚构性的建构”。[2]新历史主义的这些颠覆正史的意图、策略在许多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创作中都有所表现, 重点变现在叙事立场的民间化上。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创作多是以个人的眼观看历史, 说出自己眼中的历史, 在新历史主义小说中, 历史不是客观不变的, 而是能够在作者的想象中参与更多的花样。

(2) 历史进程的偶然化

新历史主义小说热衷于以一个偶然的因素或事件的发生来改变人物的命运或历史的方向, 以关键性情节或人物性格发展的决定因素与推动力量, 往往将人物的命运遭际、历史的风云转换都置于偶然性的控制之下, 由此表达出对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不确定性, 让人感慨命运难以掌握。

(3) 解读历史的欲望化

新历史主义小说在探究人物性格发展与历史前进方向的动因时, 多从人性本源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展开分析。而欲望的人性与社会文化在现实社会的逼压下往往表现出阴暗与丑陋的一面, 这就造成了人物命运与历史进程的悲剧。

2、“非英雄主义”

英雄 (hero) 一词本来就具有两重含义, 一是指英雄, 二是指作品中的主人公。而在十七年的文学中这两重含义直接的合一了。“非英雄化”是新时期创作的常见现象。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英雄人物的非英雄化;二是非英雄化的“反英雄化”倾向。其中英雄人物的非英雄化包含有两类情况:把英雄人物当做普通人来写, 在作品中以普通人置换英雄人物。

二、《米》人物分析

(1) 五龙他是《米》的主角, 一个在洪水与饥荒之后从枫杨树农村逃离出来孤儿, 凭借着他对仇恨的一贯执著, 他从大鸿记米店一个身份卑微的伙计做到恶霸一方的码头会老大, 再到后来大难不死, 最终倒在运载着新产白米与他惨败身体的火车罐里。他来的不知所出, 去得莫名其妙, 一生的变数浸淫着他身世单薄与孤苦。

对于米, 他始终如一的钟爱。从口袋里的米让他生存下来, 到在大鸿米店做伙计, 在米堆里放纵自己的性欲, 到最后成为大鸿米店的老板, 一方的恶霸, 都与米息息相关。是米让他来到这个城市, 是米让他忍辱负重, 是米让他放纵性欲, 更是米塑造了他的邪恶和仇恨。如果说五龙还有爱, 就是对米的挚爱。米不仅可以满足他生理的需求, 以便不被饿死, 让他成为活在这个世上最基本的保障。米还可以满足他精神的需求, 就如他自己因为闻到米香一定低三下四的留在大鸿米店, 辛苦了一天能在米堆里酣睡的畅快, 跟冯家两个女儿在米堆做爱的淋漓……对米的爱衬托出对人和社会的恨。

在《米》中, 五龙是十恶不赦的大魔头, 他做尽坏事, 泯灭了人性, 但是回过头来, 我们看到他内心深处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罪恶, 他的内心希望的只是一些基本的生理与心理上的满足, 比如说开始对米的热衷, 比如说对织云的性关系, 就算是复仇也只是出于心里的那些以前留下的伤疤。他是邪恶的, 但他只是对那些曾经对他邪恶的人施加报复。例如走到街道看到那些跟他曾经一样的乞讨的人他同样会加以施舍。

(2) 织云从结局看织云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造成他悲剧的是她的虚荣、他的肆意放纵, 另一方面她也是善良的。其实, 善良是织云的本性, 是她的本来面貌。从多个情节中展示了这一点。例如织云看到素不相识的可怜兮兮的五龙在门口因为对米的留恋而不肯离去。先是“饶有兴味”打量, 而后发生了伴随人物情态动作的语言描写:

“你怎么不走?你没领到工钱?

“你不是搬米的?那么你是逃荒要饭的?我说得没错, 我看人一看一个准。”

一个富家小姐能对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注意并询问相关的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善的本性的体现。它不是不屑的看, 看得同事给予了关心, 给予了笑意。她是有善和真的一面。虚荣心在小说中到处可以体现, 从十五岁就阴貂皮大衣的诱惑对人恭维, 成为悲剧的开始, 到后来的成为六爷情妇。都是爱慕虚荣的显现。但虚荣背后的放纵也很容易看出来, 忍不住性欲跟阿宝、五龙通奸, 以至于后面遭冷遇、失亲情, 最后被烧死。云悲剧性的人生结束, 美好人性被彻底毁灭的悲剧也彻底完成。的悲剧收尾。

虚荣而单纯是造就其悲剧的性格元凶。追求美好和幸福是人之本性, 虚荣是失去理性的这种本性, 而单纯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具备理性的代名词。

由此, 我们可以归纳出性格缺陷下织云的生活轨迹, 在善良这一美好人性的底色中, 单纯和虚荣把她引向了奔向深渊之路, 不能自拔中, 欲望掌控下的堕落就成为必然, 而堕落的结果也必然是悲剧。

三、《米》中人物的“非英雄主义倾向”

在界定“非英雄主语倾时”已经提出, “非英雄主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浑噩的人生, 二是卑琐的欲望。《米》中的人物尤其是主人公五龙、织云等都有这两方面的表现。

1、浑噩的人生

五龙的人生被仇恨和复仇所覆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复仇为了报复那些曾经欺辱过他的人。他为了活下去来到城市, 过着人不如狗的日子, 他的目标就是“找个睡的地方”。来到大鸿米店也并非是老老实实的做工。趁机报复阿宝、与织云通奸。吃饱肚子、与织云通奸都是他的生理所需, 而对阿宝、冯老板、六爷的报复就是心理所需。他的人生是复仇的一生, 是满足他的生理和心理所需。也就是说是缺少理性的一生。例如他拔掉自己的牙齿嵌上一口金牙, 在常人看来几乎是疯狂的举动, 但是这是他为了显示他富贵的身份的所需, 也就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 不惜一切代价。

2、卑琐的欲望

《米》这部长篇小说是苏童展现人性的典范之作。一个为了生存的农民来到城市, 为了填饱肚子, 找个睡处, 受尽的各种屈辱, 同时也积累了各种仇恨。讲述从要饭的变成黑帮老大的一系列事件。苏童在这部小说中醉心于塑造了某种历史, 某种归宿, 某种结论。《米》是将历史分解为生存、文化和人性内容的一部杰作。我们可以看出新历史小说在解构宏大历史后, 展现给我们更多的是人性的欲望, 是人物的生存命运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新历史小说不仅仅是在写史, 更多的是写人, 写人的心理需求, 写人卑琐的欲望。

物欲五龙在进城后凭借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伴随着逃亡、发迹、生存和死亡, “米” (食) 和性,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欲望构成了五龙生存的现实依据, 在他看来, 米 (食) 是最重要的生命之根, 它曾引发对故乡、饥饿和贫穷的恐惧。因此, 对于五龙来说, 米是他的生命之源。能满足他在生理上的欲望, 也能满足他在心理上的欲望。他无数次沉浸在对米的缅想与幸福之中。

织云为了一件貂皮大衣而成为可以作为他父辈的六爷的情人, 为了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 她毫不顾忌自己的名声和贞洁。

性欲与对米的崇拜相比, 在逐步将其导向虚空的引线中, 性所引发的欲望和生活变故则带来了更多的烦恼和焦虑。五龙后来古怪的思维、言行, 似乎都与性有关, 性欲是产生焦躁与暴力的土壤。苏童把米和性的内在关联通过五龙的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对于五龙, 米的力量超越了性的疯狂, 生命的生生不息、万古绵亘皆来源于米这一生存之根。这极具象征意味的叙述, 使五龙的存在显得更有价值。

织云的性欲的卑琐是显而易见的, 与他发生关系的不一定是跟他年龄相匹配的, 也不一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可以是父辈关系的六爷, 也可以是六爷手下的阿宝, 甚至是自己家的下人五龙。

权力欲五龙权力欲望宣泄的极致便是“换牙”这一情节。没有任何精神追逐的五龙, 在无聊中将健全的牙齿换上满口的纯金牙。金牙是金钱和权力的象征。他为了便显出他的金钱和权力, 不惜拔牙之痛把所有的牙齿都换成金牙, 来彰显他的金钱和权力, 以满足他对权力的青睐。这种权力欲望是可悲的又是近乎疯狂的。

物欲、情欲、权力欲, 都是小说中所表现得, 他们大多都实现了这中欲望, 但从他们的实现方式和实现过程还有最后的结果来看。这种欲望和这种欲望的实现都是猥琐的。

新历史小说对人物的塑造不同于传统小说, 塑造一个个英雄的人物。其中的人物不是英雄, 相反是一个充满悲剧的, 甚至是让心痛骂的人物, 具有很明显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反英雄化倾向”。他们的猥琐的欲望驱使着他们毫无理性的生活, 造就他们浑噩的人生。

摘要: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作家以自己的历史观念和话语方式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叙事的重新陈说或再度书写的一种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的一种。是一股新的创作潮流。其中不同于历史小说中人物英雄主义化塑造, 而是以一种新的非英雄主语化的形式塑造人物形象。苏童的《米》是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代表, 其主人中五龙、织云等人物的塑造是非英雄主义的倾向, 人性的暴虐和丑恶、卑琐的欲望在这两个人物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新历史小说,非英雄主义,米

参考文献

[1]、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323.

[2]、陈思和.略谈“新历史小说”[J].文汇报, 1992, 09.

[3]、舒也新.历史小说:从突围到迷通田[J].文艺研究, 1997 (6) :61

[4]、王爱松.新历史小说与现代史的另一面闭[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杜科版) , 2001 (6) :59.67

[5]、许志英, 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篇4: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关键词:小说 新写实主义 思想倾向 艺术特色

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174-03

写实是艺术的一个类型,尤其在文学领域,写实是古近代中外文学的一次革命,丰富了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带动了艺术生活化的浪潮。然而,新写实虽然与写实同属现实主义范畴,但却有着较大的差别,尤其是我国80年代出现的新写实小说,摒弃了写实主义较为夸张的笔法,创作手法完全从生活实际出发,用普通描写“普通”,用平凡刻画“平凡”,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中国新写实主义小说是对中国文学乃至社会的理性思考,对此,本文选择池莉等新写实主义代表作家,立足于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两个层面,对中国新写实主义小说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

(一)客观的还原生活本质

世界上的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取材于生活,通过夸张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事件或社会现象按照其原本的架构进行加工和浓缩,最后以较为短小的篇幅展现出来,使其具有审美价值,同时又能揭示生活的本质。而新写实主义小说则是抓住了“还原生活本质”这一要素,摒弃传统現实主义文学中夸张的创作笔法,表现出了以“平常性”“平凡性”来呈现生活原生状态的思想倾向。与其他文学流派不同的是,新写实小说通常立足于个体的生存体验,不再努力去反映能展示生活必然趋向的历史真实,而是大多取材于生活的某些片段,围绕“普通人”这一视角,通过对“人性”的抒写来揭示“生命”的本质。此外,很多新写实主义作家也在对古今小说作品的深刻反思中认识到了“现实主义”的真正内涵,继而在他们的小说中舍弃了诗意、浪漫和沉重的情感,转而用“生活语言”来描写生活,将生活置于“导演人物”的高度,展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体现了高度“写实”的思想倾向。

(二)以普通人视角展示生活百态

波澜壮阔的一生是很多普通人的追求,这种心理追求源于人们对平凡生活的无奈。然而,世界上只有极少人的一生才能达到波澜壮阔的高度,大多数人只能在一个狭隘的圈子里生活,上演着人生的百态。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很多小说家往往倾向于从“极少数人”或“极少数事”中取材,试图通过“大”的立意来提高作品的深度,而新写实主义小说则恰恰相反。从池莉、刘震云、苏童等新写实主义代表作家的小说作品来看,他们的创作思想更倾向于以“大多数人”作为小说的主角,通过描写不同人的活动轨迹和心理状态,来展示生活的百态。这种思想倾向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平凡”仅是对普通人群一生的概括,而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将不同的人生经历进行汇总,则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百态;而将不同普通人的生活片段甚至一生以写实的手法融合进小说,则揭示了不同的生命状态,体现了“平凡”的生命价值。其次,新写实主义小说表面上是放弃了作品的深度,然而,人类世界最具深度的是人的思想,从“英雄”“伟人”主题取材来提高作品深度,实际上是挖掘了“伟人”思想的善恶美丑,展现了不同思想的独立特征;而普通人的思想中同样具备善恶美丑,因此,不追求深度,其本身就是一种深度,而这正是新写实主义小说最重要的思想倾向。

(三)以现实视角进行生活反思

如果说其他类型小说作品提倡的是美学欣赏,而新写实主义小说则提倡的是对生活的反思,进而,是对普通人群生活状态的反思。池莉等新写实小说作家往往会通过他们的作品来提出一个看似非常普通的问题——什么是生活?而什么又是生活的艺术?普通人群往往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的生活状态,是否能纳入其他文学作品所标榜的生活艺术范畴?进而,在所谓“贵族”与普通人之间,谁的生活状态才是诠释生活艺术的权威?严格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并非是确立普通人群生活代表性、生活艺术权威性的地位,而是立足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将普通人群的生活状态真实的表现出来,传达给研究界、学术界乃至所有读者,而小说作家则不会提供答案。艺术来源于生活,喜剧艺术宣扬的是生活之美,那么,普通人群在物质条件不足的前提下,是否也能够感受到生活之美?事实上,生活是否美好是由人们的幸福感来决定的,而通过小说来传达普通人群是否具有幸福感,恰恰是新写实主义小说思想倾向的构成部分。

二、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平凡人生的平实叙写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状态,虽然各异,但也会经历一些相同的事情,如恋爱、结婚、生病等等。传统的小说作品会将这些事件放大,以夸张的笔法赋予其强烈的情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而新写实主义小说则不同,小说作者会将这些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件置于一个由文本创设的社会环境之下,用平实的笔法将它们表现出来,几乎永远不会出现背离生活常理的意外。例如,池莉在她的小说《烦恼人生》中成功塑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形象,主人公印家厚的性格忠厚善良,职业是一名钢铁工人,作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池莉不会设计出因外因使主人公发生命运出现重大转折的情节,而是将小说抒写的重心置于生活琐事层面,始终是用平实的笔法抒写普通人平凡的人生。然而,新写实主义小说又不是流水账,它虽然还原了生活的面貌,但却对作品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刻意的选择和取舍,而不是为了提高作品的深度而故作姿态。无论多么悲惨的人生,其中也会间杂着偶尔的惊喜,同样,无论多么幸福的生活,也必定会有不可避免的烦恼,这就是生活。而很多新写实主义小说作家恰恰是看到了这一点,他们不会让小说的主人公平庸到底,也不会让他们永远充满惊喜。他们剔除了个别群体特别生活中的特殊性,在小说主题内容的取舍之间选择了普通,让每一个读者通过小说都能感受到似曾相识的喜怒哀乐,而这正是新写实小说最主要的艺术特色。

nlc202309091646

(二)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

在人们的思维逻辑中,每天早上往往是一天生活的开始,而新写实主义小说也抓住了人的这一思维特点,惯于采用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将小说的情节按部就班的徐徐展开,体现了极具生活气息的艺术特色。因为反映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内容极具多样化,但综合起来,它们的大体结构基本一致,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和方方的《万箭穿心》,都是采用“平面叙述”的结构,将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置于时间、地点的限定之下,既有故事,又没有特定的故事模式,就如同生活中遇到的琐事,既可以预料,但又可能会出现变数。进而,不将叙事方式局限于主人公也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特色,就如同生活中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性格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范围,将这些人写进小说里,由此,则也决定了新写实主义小说必将具有不同的叙事风格,而每一种风格都会代表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所处的时空环境。此外,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结构还继承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池莉在《我写〈烦恼人生〉》一文中截取了自己的一个生活场景:“下班后得挤三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得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太阳出来得赶紧晒被褥,还得孝敬父母、侍候丈夫,应酬朋友……”而这些场景在她的小说《烦恼人生》中完整的映射在了主人公印家厚的身上,这既是小说的叙事风格,同时也是作家的生活感悟。

(三)世俗化的平易语言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审美取向,同时作品也有着不同的语言特色。80年代以来我国涌现了很多新写实主义作家,纵观他们的作品,除了立意和作品的核心价值观不同之外,语言风格也独树一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从作品与时代的联系层面来看,不同时期新写实主义作家作品的语言特色往往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如刘震云,他通常采用写实的笔法,将人物置身于街头巷尾,描写人物的经历,映射社会现象,这种现实主义笔法在刘震云的小说作品中往往作为一种陪衬,舍弃描写景物的文本,转而用写实来填补。这种语言特色反映的是他对社会的关注,透露着他的价值观取向。此外,在设计小说内容时,新写实主义作家作品文本语言的主要特点突出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描写细节的真实性,即很多场景来源于他的真实遭遇,他将对这些遭遇的感悟写进他的作品中,不加修饰的表现出来,而这正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二是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作家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锁定于普通的市民,而这也就决定了必须要用与人物形象相匹配的语言来叙述和展现作品中的事件,由此,则形成了生活化、世俗化的语言风格。三是人物形象塑造方式的多样化。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新寫实主义作家很少对其外表进行直接的描述,而是将作品中的其他人物或事件视作一面面镜子,不断从侧面刻画人物的特征,用世俗化的语言突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读者过目不忘。

三、结语

综合来说,我国的新写实主义小说崛起于80年代相对疲软的社会转型时期,承担着文学流派过渡性的角色。从艺术价值的层面来看,新写实主义小说往往是某一社会片段的缩影,它存在的主旨不是揭露某一社会现象的美丑,而是通过点点滴滴来反映生活的真实性,而生活恰恰是艺术的源头,因此,新写实主义小说不仅更具研究价值,同时也有着永远延续的必要。

参考文献:

[1]马鸿增.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体系的重新解读[J].美术,2003,(06):74-77.

[2]曹文轩.走向庸常——对“新写实主义”的进一步解读与反思[J].中国文化研究, 1995,(03):95-104.

[3]徐行言.论鲁迅艺术趣味与文艺思想的多元性──在表现主义与写实主义的二难抉择中[J].文艺理论研究,1997,(06):57-68.

[4]赵思有.徐悲鸿的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及其教学体系[J].艺术百家,2004,(06):194-195.

[5]纪小春.“撕裂”:以个体生命感悟消解理想主义——池莉新写实主义小说创作及其意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95-98.

[6]许颖青,李赞.真实客观地展示普通人的世俗生活和生存困境——从《一地鸡毛》看新写实主义小说[J].南方论刊,2001,(10):33-34.

篇5: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论文

然而,小说创作样式的多元化并没有为小说持续赢得广大读者市场,读者群的丢失使得部分作家开始关注小说创作本身的问题,并将其作为小说创作的主题,于是也就出现了问题小说(即元小说)的创作。洛奇敏锐地感到,在英语小说界,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英国,当代作家都处于创作的十字路口—传统现实主义被公认为小说家面前的一条死胡同,但实验主义小说样式似乎也不能为小说创作带来更多希望。

其实,早在四年前,美国作家兼评论家约翰·巴思就在《枯竭的文学》)一文中指出当代美国作家己经面临创作样式的危机,必须放弃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模式,重新评价小说叙事。1990年,洛奇在东安吉利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一个研讨班上的讲话在他那篇《处于十字路口的小说家》一文出版二十年后,他在文中给小说家们归纳的四种选择仍然成立,但让他震惊的是传统现实主义竟然在斯科尔斯以及加世纪60, 70年代的许多作家和评论家们一致宣布其死亡的葬礼声中顽强地存续下来,并明显成为当今小说家的严肃选择。我国学者杨仁敬在《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一书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在题材和写作技巧上大大不同于60年代的黑色幽默小说。这个时期的后现代派作家更关心政治,关注意识形态和现实生活,尊重历史,揭露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后现代主义极端的创作方法开始被一种较为传统、更接近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所取代。

社会现实重新回到众多作家的视野,小说创作题材重新丰富,现实主义成为作家创作的选择,或者至少可以说现实主义成为作家考虑的重要因素。“跨界”小说(“crossover” fiction)的出现就是一个重要证明。洛奇提出,当今很少会有作家完全倾注于寓言小说、非小说,或是元小说的创作。

4结语

篇6: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

【关键词】新闻传媒;市场经济;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娱乐新闻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新闻传播的管理、运作机制直接源于政治逻辑,按意识形态的指令实施信息资源的配置。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作为社会元系统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对社会其他子系统(包括新闻传播业)产生深层次的渗透性影响。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利益原则开始入主新闻传播业,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已由市场进行自然配置,从而使新闻传播这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经济)生产出现了交叉与互渗。

市场经济严格说来就是消费经济。因为为了实现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其市场运行及生产行为不能不瞄准公众消费动向,不能不围绕消费旋转。“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口号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着眼于消费的运作机制和西方社会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使当前我国新闻传媒呈现出一定的消费主义倾向。本文所谓的消费主义倾向,即是指传媒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氛围。这种消费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传播内容的重点转移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大量的包括广告在内的“生活方式报道”,对受众实施物质生活消费的诱导。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可称之为“生产的社会”,其新闻多是指导意义的“生产方式报道”,最典型的莫过于报道农业生产的“四季歌”。因消费居于次要地位,此时有关消费的报道则处于缺位状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传媒的报道内容逐步实现重点转移:由“生产方式报道”转向“生活方式报道”。这种“生活方式报道”的核心乃是社会的消费行为,包括休闲娱乐、购物旅游、居室装修、卫生保健、服饰化妆、烹饪美食等内容,同时还包括大量的生活消费的行情、趋势、热点、时尚与流行等等。只要我们回顾新时期以来的扩版潮、各种新创办的都市报、生活报和一些专业广播电视台及其栏目,就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方式报道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同时,生活方式报道也闯入到严肃、高层次的各级党委机关报,成为其中专特刊的内容;就连《人民日报》也于创办了《假日生活》周刊,专门报道消费、旅游、购物等信息。

这类生活方式的报道既是对于人们现在生活的一种再现,同时也带有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成分;特别是一些影视片,通过镜头展现豪华住宅、典雅装饰、时髦衣着、高档消费,更带有理想化的色彩。它在客观上诱导并开发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欲望,以及在享受物质的同时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新的理解。这种情形在广告中尤其突出。就一般情形而言,我国广告的内容已从注重产品信息逐步转向注重营造生活方式。广告可以说是现代社会最直接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吁求和推销。铺天盖地的广告往往调用各方式,以社会、情感、生理因素等掩盖促销功能,通过反商业的话语来实现其商业目的。如“农夫山泉,有点甜――是小时候喝过的味道”等,是诉诸怀旧情感。如“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是诉诸伦理亲情。如雀巢咖啡的“味道好极了”的广告,直接诉诸某种生理体验。还有大量如“贵族享受,工薪消费”类的广告,是诉诸社会地位的。这些被称之为“消费主义时代的抒情诗”的广告,同样是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它把美好生活、高品位、亲情、感官快乐等附着于世俗、日常商品上。这种审美化趋势,往往淡化商品的使用价值,强调其象征意义,使人们在对物进行消费时,同时激发自我想象和生理、精神的愉悦。这种效果在儿童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儿童对零食的选择,往往不考虑食品本身的营养、卫生、价格等因素,而是食品的包装是否漂亮,包装内有无玩具、画贴等。还有许多孩子对零食的选择是出于同龄人之间的攀比:别人吃了的,我也必须要吃。“要不然同学聊天的时候,人家吃过的而你没吃过,就搭不上话。”①这种现象就是由广告对商品的象征价值的强调所造成。

篇7: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

传媒消费主义倾向所包含的关注受众物质生活、提供娱乐服务,在客观上实现了新闻重心的转移。传媒由原先的政治、经济、教育、国际事务等传统的新闻领域扩散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新闻报道的内容丰富多彩,覆盖面更宽泛,从而也就使传媒的信息资源配置趋向全面、合理。同时,消费主义倾向从内容到形式的“可受性”,强化了与受众的亲和力,使传媒由昔日高不可及的圣坛走向大众化、生活化、世俗化,由教化型转向服务型,传媒的多样化社会功能得以开发和实现。媒介真正与受众打成一片,受众不仅消费媒介产品进而消费媒介上广告所指称的物,由此既给媒介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又使媒介成为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传媒消费主义倾向又是以商业逻辑为驱动力的,而商业逻辑执行的是利润最大化原则。也因此,商业逻辑一旦支配媒体,如上所述,就可能把人的情感包括人的本能当作商业资源来开发,这就必然破坏其自律性,形成严重的文化物化现象,从而遮蔽、挤兑媒介应有的公共性、公益性的本质规定,给社会带来危害。而这正是西方有识之士所高度警惕并不断对媒体发出警告、批判的原因所在。难题在于,媒体的生成与发展既必须依循商业逻辑,又不能完全受商业逻辑的支配,这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新闻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从受众及社会文化走向看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带来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的丰富;而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成为中国大众的具体生活信念和价值坐标,是引导人们进行生活改造的基本动力。人们开始把目光从理想的天空转向世俗人生,重视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重新确立了感性价值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大众传媒消费主义倾向正内在地体现了时代文化的这种现状及价值取向。

应该说,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在客观上释放人的欲望,起到“让生活美丽”的作用,体现了对于世俗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关注,是对于此前物质贫乏、精神扭曲时代的一种反拨,一种进步;同时也是当今开放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相对富足的物质生活的表现,有其合理性一面。但是,大量的广告和生活消费的报道在刺激消费、拉动社会物资再生产的同时,又或多或少烘托着一种奢靡的享乐主义氛围,在客观上消解着勤俭简朴、艰苦奋斗的民族传统。而别出心裁的各类休闲娱乐节目,既可帮助生活在快节奏之中的人们实现某种精神调整和心理恢复,同时它与人的生理感官的刺激结合在一起,又难免庸俗、粗糙、浅薄。在经济领域,人被定位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以追求个人利益(兴趣)而行使购买权利。传媒消费主义倾向正是以个体及其欲望为内在基础,从日常消费的意义上来理解生活与人生,将享受、娱乐视为生命价值的实现。而社会赋予媒介神圣的使命在于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当媒介出于商业化的意图并作用于人时,人被裸露在商业和非商业的诱导性信息之下,被抛掷于温柔富裕的陷阱之中,使受众于不自觉的状态中既消费着媒介同时也“消费”着自我,销蚀着人的精神与意义。传媒消费主义倾向张扬着身体欲望话语,表明感性肉体正在取代理性逻辑,这直接关系到人自身的再生产,关系到人性的培育和心理的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密关注。

(三)从全球范围看

我国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现象,是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直接间接影响的结果。西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被称为“消费社会”、“富裕社会”。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有相当影响的消费观、价值观、社会观,在西方社会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传播。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弗・杰姆逊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没有旧式意识形态,只有商品消费,而商品消费同时就是其自身的意识形态。”⑥英国学者汤林森指出:“资本主义的文化重点就是消费的行为过程与经验的商品化……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实质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张扬,而这样的一种文化,会使所有文化体验都卷入到商品化的旋涡之中。”⑦法国后现代理论家让・鲍德里亚尔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将“消费与信息”合成一种符码系统,这种符码系统是一个无意义的浮动的网络,它操纵和制约着大众的思想行为,并形成全面的文化霸权。⑧

消费主义思潮在二次大战后产生于欧美发达国家绝非偶然。一是西方社会战后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迅速发展,使物质财富大量增加,从而使很多人相信地球资源的储量是无限的,物质产品的供应也是无限的。在这种认识支配之下,消费主义思潮便应运而生。二是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之中,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解决经济危机应当鼓励消费和投资,于是鼓励消费的经济政策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实施。消费主义也就成为支配人们消费行为的一种观念。⑨

篇8: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新表现主义的思潮产生于1980年代,出于对千篇一律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性反思而出现,建筑师从现代主义纯理性的思索,逐步扩展到非理性的艺术领域。在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影响下,与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相比,当代新表现主义建筑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接下来我们试图从社科背景、技术支撑、建筑美学等几个方面出发,结合几位中外建筑师的实践,对当今建筑设计中的新表现主义倾向做出解读和思考。

1.“复杂性科学”的兴起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s),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它的发展,不仅引发了自然科学的大变革,也渗透到意识形态领域。“复杂性科学”构筑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中,复杂、未知与秩序、逻辑和谐地共存。[1]这种观念的转变延伸到建筑领域中来,大量不同以往的“复杂”建筑涌现出来。典型的表现为建筑在设计逻辑发展下呈现的“非线性”美学特征,其显著的外部特性是复杂和动态的曲线特性——这与新表现主义的手法不谋而合。

2. 虚拟现实的数字技术

由于建筑表现形式过于复杂,使得当今建筑师往往无法根据传统的设计模式来反映设计思想和表达设计成果。此时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尖端科技领域,将参数化几何控制技术引入建筑设计领域。

依赖于计算机迅速而精准的运算能力,数字虚拟技术不断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使得“非线性”的建筑成为现实: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平台的多系统集成协同工作,更高效地控制了设计流程以及形式生成结果,同时也为建筑的数字化建造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在设计程序里面,设计师可以通过输入设定的参数进行计算并产生虚拟的建筑三维模型,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虚拟现实的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esign)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设计的工具,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建筑师在虚拟环境中生成概念,在模型推敲中进行创作与再创作,直至奇思妙想真正得以实现。

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是建筑领域较早引入参数化设计的新表现主义大师,他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图1)以形态表现突出、美学特征前卫而闻名于世。该博物馆的设计建立在150万个电脑模型基础上,被视为是数字时代建筑的里程碑。在设计过程中,盖里先制作出设计对象的手工模型,再用三维扫描仪对手工模型进行扫描,转换成计算机中的三维建筑表皮信息,然后在计算机上设计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最后将完成的三维计算机模型数据输送到数控机床中加工成各种构件,运到现场组装成建筑物。整个过程完全颠覆了建筑的传统流程,从设计到建造全过程都可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2]

3. 非线性的建筑美学

多元化的“非线性”特征摆脱了几何形体的束缚,建筑师终于在方盒子之外找到了一片自由驰骋的天空。这直接导致了当今新表现主义建筑在形式美学上的千差万别,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方向:塑性形体、有机造型和动态构成。

3.1 塑性形体

塑性形体在表现主义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迪、门德尔松的塑性语言曾经是表现主义的标志。他们的自由线条来自于直觉的表达,来自于内心不可压制的激情。在今天,这种诗化的塑性语言又成为先锋建筑师艺术表现的利器,数字化技术则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

在当代著名建筑师中,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可以算得上是最有艺术气质的女建筑师。她的建筑设计放任不羁,从不循规蹈矩,经常创造出令人以想不到的视觉景象。广州歌剧院“圆润双砾”(图2)的构思较好地体现了扎哈的建筑哲学:复杂而动态的流动线性。[3]设计概念来源于自然景观和建筑的美妙互动:前景是河谷地表景观延续的摺线,背景是珠江新城的摩天大楼,主题是“珠江江畔,流水冲刷着一黑一白两块漂亮的石头”,营造出了一种安静、适合于沉思的气氛。我们在赞叹其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许不该忽略隐藏在光鲜外表之下的事实:正是Rhino、Maya等处于成熟阶段的三维造型软件准确地塑造了砾石柔软、可塑、可延展的空间形态。

在全球趋同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筑师也和西方建筑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创作出令人瞩目的新表现主义作品。UFO(邵韦平、刘宇光、李干)设计的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图3)是“后奥运时代”北京新的地标建筑。建筑的整体设计逻辑是用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外壳——“莫比乌斯环”将实用空间包裹在里面,形成楼中楼的概念,两者之间形成许多有趣的共享与公共空间,用来满足公众的参与和体验。[4]“莫比乌斯环”(Möbius strip)本身是一个经典数学模型,其正反相接,上下互承、内外相连的形态,恰好体现了阴阳相生、中西相融设计理念。

3.2 有机造型

从高迪开始,表现主义的建筑师就开始关注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有机形体。在现代主义僵死的几何美学的统治下,是柯布西耶第一个完成了富有生命的有机建筑——朗香教堂。进入21世纪,回归自然成为潮流,建筑师从生物体的有机形态中获得启发,依托数字技术,创造出一种类似于亨利·摩尔(Henry Moore)圆雕的高度塑形的有机造型。

意大利事务所IaN设计的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图4)给人的感觉就像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博物馆与基地内的原生态地貌融合在一起,建筑体量像树枝一般在基地内自然地伸展蔓延,连接着湖泊和丘陵——这正是建筑师的立意所在。[5]博物馆顶部似火山口般的外观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大大小小的火山口有趣地缔结起来,几乎像在月球上一样,这是一种来源于自然的真实。

马岩松(MAD)设计的鄂尔多斯博物馆(图5)宁静地栖息在荒芜的戈壁滩上。建筑师的动机是在枯燥的城市内部植入一个自然形态的建筑体。远远望去,鄂尔多斯博物馆酷似一块顽石。外壳上的几个开口像骨头被切掉突起而露出的孔洞,成为几个巨大的采光井。博物馆周围的石板地面像丘陵般微微起伏,高处是犹如内凹洞穴般的建筑入口。“整个建筑完全是不规则的自由流体空间,曲面的形体和穹窿的开口更多地逼近了自然景观,让人感受到仿佛置身山顶洞天的空灵”。[6]

建筑师并不一定刻意追求形式的标新立异,但由于他们对自然的偏爱,不经意的把有机形赋予建筑。这其中也包含着对自然和生命的歌颂,因而其形式也具有新表现主义的性质。

3.3 动态构成

“动态构成”这个词似乎更适合用来形容扎哈·哈迪德的建筑。她在1983年香港山峰俱乐部的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而成名。这个方案以不稳定的动态构图从多个方案中脱颖而出。维特拉工厂消防站则是哈迪德第一个实施的建筑作品,尖尖的锐角和倾斜的墙体,充斥着不稳定的动态。

银河SOHO(图6)是扎哈·哈迪德在北京的一个激动人心的项目,这组融动的优美建筑群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设计灵感来自于项目的动态因素—城市的流动。设计通过可塑的、圆润的体量的相互聚结、溶合、分离以及通过拉伸的天桥再连接,创造了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以及内部流线的连续运动。这里是动态建筑的“大峡谷”,空间平滑而流动,360度全方位逐层展开,由流动的线条和运动的曲面激活,构成了一个流体运动的世界。

纯粹建筑(Pure)的施国平在英国利物浦莫西河观光塔(图7)设计竞赛中,运用数字技术模拟莫西河的潮汐规律,设计出一个以观光塔为主体,多条路径和自然风景板块相互交织的地景公园。[7]任意角度交织的运动的波浪线条从地面一直向上延伸到观光塔,而观光塔的形态好像一个冲起来的的大波浪,拍打着岸边。

4. 结语

我们的时代被称之为是以信息化革命为标志的数字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文化多元、艺术多样、信息冗杂。大众在这种毫无头绪的时代文化里努力寻求一种个性的、有差别的、另类的美,“非线性”的新表现主义之美的恰好满足了大众的这种审美需求。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推动人们审美意识的变迁,而建筑艺术在体现这种变迁的时候就必须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时代的新表现主义建筑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这带来的不仅是建筑设计的创新,还将是建筑产业的深度变革。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步入21世纪的数字化信息时代,“复杂性科学”的兴起转变了大众的审美意识。在虚拟现实的数字技术的催化作用下,新表现主义建筑应运而生,呈现出“非线性”美学特征。这带来的不仅是建筑设计的创新,还将是建筑产业的深度变革。

关键词:新表现主义,“复杂性科学”,数字技术,“非线性”美学

参考文献

[1](美)约翰·霍兰著,陈禹等译.涌现:从混沌到有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方海.弗兰克·盖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胡赟、余雪薇.无之无化——扎哈·哈迪德与广州歌剧院.武汉:新建筑,2006(4):45-47

[4]邵韦平.数字化背景下建筑设计发展的新机遇.北京:建筑设计管理,2011(3):25-28

[5]蓝青.新生态建筑·IaN+作品.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6]江彬.重构建筑的自然性——内蒙古鄂尔多斯博物馆的回归与超越.上海:时代建筑,2012(4):130-137

篇9:浅析沈从文小说的原始主义倾向

原始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原始批判现代文明。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坛,沈从文的小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具有原始主义倾向的湘西世界,提供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小说的原始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崇尚自然的原始主义倾向,二是张扬野性的原始主义倾向,三是彰显神话色彩的原始主义倾向。

原始主义,是文学批评中的一个常用术语,它可以指人们追怀往古,也可以指对文明的怀疑,还可以指回归自然的文化心态和文学思潮。方克强先生在《文学人类学批评》一书中认为:“广义而言,原始主义是指一种尚古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反映人性的一种基本情感和特征;狭义而言,原始主义是一种文学思潮和创作倾向,以原始批判现代为主要特征,它或者重新塑出原始人的心态和情操,或者运用神话的想象方式表现原始主题”。从这一理论来看,沈从文的许多小说正体现了这种原始主义的倾向。

纵观沈从文的小说,它的原始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崇尚自然的原始主义倾向,二是张扬野性的原始主义倾向,三是彰显神话色彩的原始主义倾向。

一、崇尚自然的原始主义倾向

崇尚自然,向往古朴,怀念传统是沈从文小说原始主义风格的基石。沈从文小说的原始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讴歌湘西自然景物,追忆古朴民风以及张扬苗族文化传统上,这是作家原始心态的流露,是对原始生命力的追寻。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西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纯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文章一开始便为读者营造出了一种古朴、原始,如同世外桃源般美丽、悠远的中国传统山水意境,其后的情节就在此意境中舒缓地展开。这是湘西人生活的“桃源世界”,也是沈从文理想中的天堂。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就可以看出小说的原始主义倾向,一种皈依自然,远离尘世的情怀。

原始主义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即包括刚性原始主义,又包括柔性原始主义。《边城》中的翠翠就具有柔性美的特点,翠翠是沈从文刻画的最有生命力、最能体现作者人性美思想的人物,她是沈从文人性观、美学思想的形象化。在作者笔下,翠翠的柔性美是这样体现的:端午节看龙舟时,翠翠与爷爷进程,她站在河边看龙舟,这时,冒昧的傩送突然来到翠翠身边,邀请她到家里等爷爷,翠翠因为刚听到旁人说了一些不尊重女人的话,误解了傩送的意思,就脱口便骂“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多么幼稚和直率。但是这一契机却成了翠翠和傩送爱情萌生的原由;后来他们的爱情有了慢慢进展,傩送通过歌声打动了翠翠,她“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她对傩送越来越有好感并拒绝了天保托媒说亲的事,这就是一种柔性美的体现。小说中刚性原始主义体现在对原始古朴生活的认同和在爱情的态度上,如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都爱上了翠翠,虽然他们心中并不快活,但绝不会剑拔弩张,互相争斗。著名评论家刘西渭曾说:“他(沈从文)热情地崇拜美。在他艺术制作里,他表现一段具体的生命,而这生命是美化了的,经过了他热情再现的”,“沈从文先生是热情的,然而他不说教;是抒情的,然而更是诗的……《边城》是一首诗,是二老唱给翠翠的情歌。”对人性美讴歌,对纯真爱情礼赞,并以此表达对城市文明的抗拒和排斥,这就是沈从文原始主义美学观的体现。

二、张扬野性的原始主义倾向

沈从文的大部分湘西作品,着重体现了湘西世界的蛮荒状态和原始民众的强力和野性,处在湘西世界里的人物处处彰显着自由不羁的个性和雄强野性的生命力。在沈从文看来,生命力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创作力,自然健全的生命形态是生命力最恰当完美的呈现形式;生活是充满野性的,最有野性的东西往往是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的东西。他坦率地表白:“我崇尚朝气,欢喜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一个人行为或精神上有朝气,不在小利小害上打算计较,不拘于物质攫取与人世毁誉……我爱这种人也尊敬这种人。”

《柏子》中的水手柏子,是一个憨厚壮实的船夫虽然劳累但自得其乐,每次送货回来,他都要上岸找他喜欢的妓女共度良宵。他们在一块寻欢作乐,爱的大胆,也很“粗俗’,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很有阳刚和质朴的气质,他们的行动也具有原始思维的特征,作者是这样描述柏子和妓女在一起的对话的:

“悖时的!我以为到被婊子尿冲你到洞庭湖底了!”

“老子把你舌子咬断!”

“我才要咬断你……”

从这些对话可以看出柏子和妓女的野性,他们的生命力旺盛,他们真实自然的活着,这也是人的本能的体现。所以柏子愿意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为妓女买衣物、食物,把钱花完,在这些事上,他是不会吝啬的。作者这样描写柏子的人生态度:“花了钱,得到些什么,他是不去追究的。钱是在什么情形下得来,又在什么情形下失去,柏子不能拿这个来比较,总之比较有时象也比较过了,但结果不消说还是“合算”,这就是柏子原始主义心态的体现。

三、彰显神话色彩的原始主义倾向

原始主义是一种文学创作倾向,它以返归神话的超现实想象方式及表现形式为其艺术追求。神话是远古流传,经文人加工而成的口传和叙事文本,它实际是一种人类“文明”的源头,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也可以说是艺术前的艺术。沈从文“湘西世界”中有很多是对人物原始心态、神话思维的现代描绘。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生产力不发达,远离现代文明,湘西人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和捕猎行动,维系种族的繁衍。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就养成了善于幻想的习惯,通过神话的传授表达着民族的意象,而这种表达方式就有原始思维特征,而原始思维“只是关心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神秘的互渗,并受这互渗的指导。”在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中,像《月下小景》、《神巫之爱》、《媚金、豹子与那羊》、《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等就体现了这种原始的神秘色彩。

《月下小景》是一篇优美的具有“宗教”色彩的诗化小说,也是一段人性的悲歌。债主的儿子傩佑与他所爱的女子经过一段情爱的表达,决心以“殉情”的方式证实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因为当地有一种风俗,“女人同第一个男子恋爱,却只需同第二个男子结婚.一扇小石磨捆到背上,或者沉入潭里,或者抛到地窟窿里”。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思维若违反了这种规矩,常常把女子用一扇小石磨捆到背上,或者沉入潭里,或者抛到地窟窿里”。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思维。这里的习俗认为“处女有一种邪气的东西,地方族长既较开明,巫师又因为多在节欲生活中生活,故执行初夜权的义务,就转为第一个男子的恋爱。第一个男子可以得到女人的贞洁,但因此就不能够永远得到她的爱情。若第一个男子娶了这女人,似乎对于男子也十分不幸”。从这就能看出原始人的神秘互渗律的体现,主客观相混淆,理想和现实相交织,是一种原始的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青年男女为了第一次爱情不愿分离,又为了不顺从习俗就选好在月明星稀之时吞下毒药,共赴天堂,以死殉情。

综上所述,沈从文的小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具有原始主义倾向的湘西世界,提供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1]方可强.文学人类学批评[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篇10: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摘要: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从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其功利追求必须以理性、适度为前提,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本校专业与举办高校专业、专业口径与专项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建设;功利主义;理性;适度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谋求学校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核心工程,对于新生的独立学院来说,更是决定其能否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刚刚度过滥觞期的独立学院,几乎不约而同地将工作重点由扩大办学规模转移到加强专业建设上。与此同时,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关注焦点也逐渐集中到了专业建设上,人们对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功利主义倾向的批评之声更是此起彼伏。独立学院在办学初期,为了追求办学效益,在专业建设上确实存在着短期功利行为,并引发出下述问题:其一,专业布局缺乏长远规划和充分论证,热衷于设置投入少易招生的热门短线专业,或办学成本较低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致使专业结构失衡。其二,为减少专业建设投入,降低办学成本,照搬举办高校的专业体系,成为举办高校在办学规模上的延伸,缺乏适应独立学院办学特点的专业体系与专业特色。其三,为追求初次就业率而迁就职业市场,专业口径设置过窄,将本科教育职教化。概而言之,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它不仅招致了社会的广泛批评,也严重影响着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的背景下,为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层次需求,由“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类型的高等院校,虽然由公办普通高校举办,且与举办高校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但它“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6号令),民间资本的参与和按成本收费的运行机制,使其在办学行为上不可避免地要以成本考量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因而,独立学院的专业建设必然会带有功利色彩,无论是行政干预还是社会批评,都无法改变它的必然性。所以,我们不必要也无法苛求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放弃功利追求,但其功利追求必须以理性、适度为前提,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才能确保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教育部《关于规范和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这就从专业设置的角度规定了独立学院应以培养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行业和产业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独立学院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灵活设置专业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只顾眼前利益,仅根据当下人才市场的显在需求来设置专业,过分追逐“热门”则有可能出现由于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一个培养周期之后,“热门”变“冷门”,人才大量滞销的现象。同时,即便人才市场的需求量不变,如果所有的独立学院都追逐“热门”,势必导致“热门”专业爆满,专业设置出现结构性失衡,为学生就业留下隐患。何况,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国民经济各部门运行越复杂,职业更替也就越频繁,当前的某些“热门”专业,在一段时期后可能变成“冷门”。因此,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不仅要立足现实,更要面向未来,深谋远虑、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专业结构,切勿为了眼前利益,一味追逐“热门”,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此外,从长远利益考虑,独立学院还应加强基础性专业的建设,为应用性专业和新兴专业提供学科、专业依托,以巩固独立学院的办学基础,培养专业扩展能力。

二、本校专业与举办高校专业之间的关系

独立学院依托举办高校办学,并可共享举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与举办高校有着血脉相连的特殊关系。因此,在办学之初,许多独立学院直接移植举办高校的专业体系,照搬举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学院移植举办高校的专业体系,共享举办高校的教学资源,的确节省了专业建设投入,降低了办学成本,同时使教学条件尤其是师资力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然而,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校朝着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高歌猛进,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大学数量骤减,本科教育出现结构性失衡的背景下,为弥补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资源的不足而生成的。照搬具有精英教育情结、以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举办高校的专业体系和培养方案,也就违背了国家设置独立学院的`初衷,将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因为不得不在人才市场上与“一本”、“二本”学生进行不对等的同台竞争而失去社会竞争力。长此以往,独立学院将失去生存理由和发展空间,最终被淘汰出局。因此,应根据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办学条件、市场需求,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体系,努力打造专业特色,培养特色优势专业。

三、专业口径与专项应用能力的关系

独立学院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专业口径过宽,无法突出专项应用能力尤其是职业技能的培养,有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就业。因此独立学院的专业口径不宜设置过宽。然而,专业口径过窄,尽管职业针对性强,学生在对口职业岗位上上手快,初次择业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职业适应面不广,职业迁移能力差,一旦所学专业供过于求或某种职业消失,就可能面临生存危机。同时,由于知识面过窄,创新能力有限,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因此,独立学院切不可为追求初次就业率,过分迁就职业市场,因专业口径过窄而忽视基本理论教育和通识教育,将独立学院类型的本科教育弱化为职业技术教育,陷入本科教育职教化误区。在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充足、技能型人才就业形势良好的背景下,教育成本相对较高、修业年限较长的独立学院,在生源吸引力方面仍明显强于职业技术学院,根本原因在于独立学院实施本科学历教育,遵循本科教育注重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的传统承诺,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自我提升和职业迁移提供理论和知识支撑。如果独立学院急功近利,过分迁就职业市场,使专业口径狭窄到类同于职业技术教育,将有违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则,有负于学生的自我期望和社会的人才期待目标。长此以往,势必遭遇学生和社会的冷落,生存理由和空间将不复存在。

上一篇:那夜,无眠作文600字下一篇:过郑山人所居,过郑山人所居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的意思,过郑山人所居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