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新历史主义论文

2022-04-22

摘要大众化战略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发挥更加强大的指导作用创造条件;同时,大众化战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发展得到新的进展,极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更有助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与新历史主义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马克思主义与新历史主义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符号变迁视角下的思想建党历程探究

[摘要]思想建党不仅是建党治党在思想认识上的严明,更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和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同构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历了社会理想符号化、现实主体符号化、现实行动符号与理论符号统一化、符号价值化的阶段,而这种符号变迁历程给予思想建党以新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建党;符号

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广泛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为肇始,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为核心,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现代化建设与“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全过程。学界已普遍赞同,全面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认同的形成与塑造。那这样的信仰与认同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符号作为不同主体间相互交流的媒介,从传播学的意义上可被理解为“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1]凝炼着认同的基本价值以及传播的意义空间。本文旨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传播符号化的形成和变迁过程为着力点,探究思想建党的历程,意在指明思想建党不仅是建党治党在思想认识上的严明,更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和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同构的过程。

一、社会理想符号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传播和认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虽然严峻的社会现实和政治现实充满着动荡、暴力、摧毁性,但也可以滋养一种非常旺盛的文化生命力,其中不乏“各种世界观的繁荣和争鸣、公开的讨论、激烈的辩论”。[2]面对这种丰富的思想碰撞,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此在理论和逻辑上努力回答着由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民族危机汇集而成的深度危机。显然,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科学理论随同其他社会思潮一起被引入中国的,在已经弱化的文化印迹中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话、交往。

(一)现实批判路向:反对社会现实以实现觉悟和认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开始就不是作为单纯理论接受的,而是与中国的救亡图存现实紧密联系,以揭露社会现实和论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为符号表征,激发不同对象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围绕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论证和传播的需要,早期共产主义者正是借助报刊、研究会在一次次的论战中以科学之势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更在解剖中国问题、社会问题上提供了鲜明的实践性格。

一方面,传播者以报纸刊登和出版的方式转译、介绍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在马克思社会理想的前景描述中消除外界对其的误解。1899年上海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首次提及了马克思及其思想,虽有错误之处,却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政府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等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向国人翻译或是介绍马克思以及社会主义,虽然目的不同,但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另一方面,传播者纷纷发表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中国问题,以对社会状况黑暗之批判、封建传统思想之批判、其他社会思潮之批判验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国人对其的认同和确认自行封闭其他思潮。一是对社会状况黑暗之批判。当时的社会矛盾凝结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契合社会之现实,以揭露资本主义黑暗之效应反观中国社会状况之黑暗,以资本主义统治之不合理性推及对中国统治之非法性,并以直接的借鉴意义提供给先进分子批判地理论工具,引发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同时向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现状发出质疑,以期觉醒其意识。二是对封建传统思想之批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大同思想”、“民本思想”、“经世致用”等思想的契合,为人们在抗拒的同时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心理机制。然而传统的封建思想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人们思想的变革。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进一步扫除了封建思想的障碍,五四运动的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以及费小姐(自由),更是将个人意识的觉醒与集体奉献相联系,改变了人们思想行为方式上的关涉性。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作为意识形态的普遍性,在与传统的批判和决裂中为新的普遍性塑造合法性思想基础。三是对其他社会思潮之批判。当时的中国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如改良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唯意志论、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通过译著、创办刊物等形式有力地回答了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等对中国现实的纠结,直面抨击西方多元理论造成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反复性。三次著名的论战更是有助于知识分子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学理研究与时事运动相联系,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革命性构成了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基本认同。

(二)前景描述路向:社会理想的可实现性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情境真实的语言行动中抽象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符号承载,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积极地影响,社会理想更是被符号化的建构,成为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实现中国救亡图存的奋斗目标。李大钊深感西方议会的失败,在苏联革命中看到了“没有大总统,没有总理,没有内阁,没有立法部,没有统治者,但有劳工联合的会议”,[3]在“联治组织”、“横的组织的运动”进一步的发展下走向马克思主义之路。《劳动》在对俄国社会革命的介绍中为国人直接指明马克思主义塑造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通过授课讲坛、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团体等各种形式在青年中广泛宣传,在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剩余价值说的历练过程中认同和试炼“人类自由联合”的社会理想;工人阶级以识字班等形式学习马克思主义,指明工人联合的力量和每个成员“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4]的使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有力的联合起来;对农民阶级,对地主展开深入斗争,广泛提高农民的“公田”热情,回应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实现“民众大联合”。

二、现实主体符号化:中国共产党治党的认同

显然,当时中国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政治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作为单纯的科学理论所接受的,而是在救亡图存的政治社会诉求中把认知真理和道德真理结合在一起,即将事实和价值紧密联系用以规制早期共产主义者的信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思想文化上的保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为“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支柱,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良知”,[5]中国共产党开始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审视中国革命,以军队的政治工作和党内的思想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由社会的批判、理想论证转向现实主体政党的符号传播。

(一)转译抽象概念,塑造现实主体的普遍陈述

从早期共产主义小组到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可以看出,“五四”精英所具有的留学背景、高等学历等文化资本依旧是政治资本构成的核心。他们不仅因译著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而成为文化革命的先驱,更在理论主张和政治实践中因新锐性具有了指导革命的话语权。但其关于理论的论述带有浓郁的学究气息,满是新名词“势必要无产阶级的博士才能看得懂”的文风以及缺乏直接生活经验的空洞口号式文学都限制了这一路径传播的范围。要谋取“社会革命”的成功,显然不能仅凭知识分子的激情论辩,而是必须使普通群众接受共产党,为党的革命事业共同奋斗。对此,共产党一方面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宣传以及革命精神的功能培育,在凝聚文化统一战线为中国革命的开展奠立思想保障的同时,着重解决以什么思想领导的问题。因而无论是在国统区还是在战争前线,共产党一直未放松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水平。另一方面,共产党对抽象的社会理想和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有效地转译过程。人们对现实社会找寻出路时选择马克思主义而提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共产党人进一步将其发展为“为什么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马克思主义由复杂的定性过程转译成了国人能够有效接受的量化的陈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以救亡图存确实的诉求保持中国人民的希望与热情。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以解放全人类为最终的奋斗目标,明确其无产阶级性质和意识形态,而这种形态就是党。中共一大强调无产阶级,确定阶级斗争的主题。而在二大时明确提出党作为斗争的旗帜,共产党人进一步将其转译为“共产党是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的组合”这种普遍陈述,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更为坚强、更为明确的主体符号,单纯的宣传符号转化为有目的、有组织的政治观教育。

(二)区别不同党派形象,明晰现实主体的范围和治党原则

作为马克思主义正统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积极塑造苏联的榜样作用,宣扬共产主义精神,在苏联的形象中深化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党的形象。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在工人运动和农民起义中接受教育和锻炼,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觉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中国共产党更是以坚定的立场、严明的作风以区别在民初所形成的“炸弹、暗杀、起义等军事行动代名词”的基本形象,组织各种工人罢工运动、学生运动,让广大居民和学生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符号的塑造细化为共产党的救国纲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从党的一大到五大,紧密围绕着党的这一方针路线,明确党的教育和宣传工作的理论基础,开展群众革命斗争,在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的阐释中争取最广泛力量。而在治党方面,也充分吸收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思想。恩格斯在总结党的建设经验时深刻地指出共产党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列宁发展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指明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

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共产党积极创建人民军队,开辟革命根据地。主体符号细化为军事武装斗争和革命军性质阐释,并通过政治工作明辨革命军与以前的起义军和旧军队的区别,指明军队开枪的意义和对象。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的基本原则。瓦窑堡会议则将思想建党的原则和方法正式写入党中央决议,提出应使党变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熔炉,把新党员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布尔什维克的战士。

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以“打倒日本鬼子”为通俗的口号,深入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树立全面抗战以及持久抗战思想,并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调动百姓包括国民党人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抗日救国中明晰中国共产党主体的范围。主体符号扩展为抵抗侵略以及统一战线党的领导权宣传教育,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的不怕牺牲、军民鱼水情等形象更是进一步深化了共产党的形象,使人民深信共产党是人民所特有的,为全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基于中国共产党实质性执政党“合法”地位的确认,毛泽东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建立起完整的党建学说。重要的是,延安整风运动制定、规定了当下以及未来建党治党“规则”,“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思想至今仍是建党治党的主要资源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主体符号转变为和平建国反对内战以及自卫战争夺取全国胜利的宣传教育。共产党在党内积极开展马列主义整风运动,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坚定和平民主必须拿起武器的信心,更以“蒋必败,我必胜”的口号团结广大官兵。在军内以立功记功劳簿等形式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开展“诉苦”、“三查”的新式整军教育,并将这种形式推及国民党军队,使其厌战、怠战、起义。土地改革运动使百姓有其田、有其权,在对敌斗争的积极性中认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

(三)锻造共产党人精神,巩固现实主体的作用

共产党人在艰苦的斗争过程当中,不断锻造形成了共产党人实践性的精神、品质,而这种拟人化的方向性指导精神更是以现实的确证性得到了百姓对中国共产党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巩固了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其一,共有精神。马克思主义强调每一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共有。中国共产党在现实指向中进行共有社会理想的建构。一方面体现在人民共有。严明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将人民共有的观念深入理解,反驳国民党之“共产共妻”荒谬宣传。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与百姓共治。土地属于所有百姓,故而应由百姓共同参与,不论出身、贫贱、文化、性别,实现军民、男女、官兵之平等。无论战争局势如何,都要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进行生产。在延安更形成了革命的理想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以官兵清廉、百姓安居等外显状态塑造人们对延安的向往,给人们以现实地理想模型,延安成为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的代名词,使抽象的共有借助这些外显的实体而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

其二,共产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经受战争洗礼的无产阶级政治觉悟,是以人民利益为首要条件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怕牺牲誓死完成组织任务的民族奉献精神,是革命的群众的英雄主义。

其三,多形式话语权的争夺,实现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实践性阶级教育转换,并始终要求全党人员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以崇高的思想品德鞭策和要求,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实践中彰显共产党人强大的人格魅力。并要坚持作风的严谨性,以共产党的整体素质、政治倾向和纪律规范严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以及生活作风,使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思想阐释作用更为清晰巩固。1947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论断,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现实行动符号与理论符号的融合:思想建党的传承与丰富

(一)革命批判符号向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行动符号逐渐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被普遍的接受,成为与广大人民存在、发展和解放息息相关的根本价值,在政治上上升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以内在的科学性和辩证性培育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 [6]毛泽东适时指出军队转为工作队已向全军提出了要求和任务。在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符号依旧为革命阶级斗争。这是由于建国初期,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和国内政治形势。1950年,整风整党运动开展,思想建党始终贯穿其间。在广大农村开展土地革命,通过“吐穷水、挖穷根”“算剥削账”的形式,开展“谁养活谁”的教育,以轰轰烈烈的自上而下运动激发百姓对新中国建设的热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镇压反革命,深入基层广泛动员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维护新中国的统一、捍卫人民权利成为基本宣传符号,以群众参与的政治热情和爱国教育为根本诉求。在党内也以阶级斗争的形式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扩展共产党员精神,进一步得到广大百姓的认同。中共八大的召开,明确提出要用“社会主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去武装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7]1957年毛泽东依据中国的现实状况,提出了“调整人民内部矛盾关系的极为重要的方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发展”。并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正确对待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符号呈现革命批判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热情相纠结的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转变马克思主义传播当中构筑的社会理想之批判性,而是以改革开放的建设性现实行动来替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符号不断地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仅仅是现实性的行动符号化,更是马克思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符号化。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这种理论符号的继承与发展,思想建党的原则、传统和经验得以传承与丰富,而这亦是思想建党本身理论与实践的伟大成果。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正式确定毛泽东思想并将其写入党章,党内的马列主义教育运动的核心转为学习毛泽东思想,思想建党也实际明确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应遵循的建党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邓小平完整准确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毛泽东思想建党的原则和方法,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思想上建党问题。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以及市场经济给民众带来的生活改变使人们不断认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论符号转换为适用性强的邓小平理论,具体化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江泽民从理论与实践上回答和解决了新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时代课题,指出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着重强调以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人民小康生活的美好愿景来加强对共产党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胡锦涛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明确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对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和民众认同的标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做出“四个全面”重要战略部署,以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现代化的提高重塑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紧密结合。

四、符号价值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与思想建党的当代选择

符号传播和选择的多样性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符号化的传统政治路径,马克思主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使其逐渐淡出民众的舆论议题,尤其是当代社会凝炼的信仰认同价值以及社会结构意识严重“失位”,马克思主义也在自身的理论与现实行动符号的分离中被边缘化,单纯的符号意义更为凸显。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符号化不仅使马克思主义信仰丧失了时代的内涵和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效力也逐渐降低,思想建党的原则和历史经验面临着实效性的考验。这方面问题突出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组织观念弱化、理论能力不足、“四风”问题突出、腐败现象严重等等。如何在新的历史斗争特点下保持思想建党的优良传统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激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活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思想建党需要再出发。

(一)问题域凸显,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符号化

其一,经济发展带来的差异以人们思想的差异性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解的低俗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法用同一划归的符号协调各界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经济任务原先的功能式微。领导人的更替成为理论符号转换的重要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在认知意义上停留在了理论符号当中,现实行动符号依旧围绕着经济的建设性展开。理论符号与现实符号分离。其二,政治图景的瓦解致使原先的社会理想和社会建设的共同体符号信码被转移,人们关注的重点由集体转移到个体或是主体。而现代性下的主体在解构与建构过程中遭遇困境,个体的主体官能被多元化、无限化的放大,接收者在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不断地解码编码过程中出现混乱。其三,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元理论”之一——传统正逐渐失去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平衡。影视作品的“怀旧热”以普遍历史记忆的物质性重构传统内在的价值标准,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消费符号。延安精神、艰苦朴素精神、雷锋精神等原先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符号的外显状态,也仅仅成为了影视认同,在现实生活中瓦解。其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和文化方面的功能和价值的混淆,致使马克思主义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承担的社会文化功能没有得到明晰的揭示和展开。接受和认同定位在于经济功能的高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承载被理解为空洞的政治认同,马克思主义自身被符号化。其五,精英意识形态化的权威容易促使人们在内在批判能力缺失的情况下形成文化反抗心理,并进而采取相应的防卫性策略。广大青少年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则是反权威的另一种道德心理优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建党的当代逻辑与选择

正如于丹所言,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相对陈旧的思维方式有关。面对马克思主义自身符号化的尴尬,思想建党不仅需要定位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的自身问题,以时代内涵激发马克思主义信仰活力,更应转译直接的意识形态表述,注重符号价值化的表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融入发挥引导、凝聚作用,实现理想信念“自然”的结论。

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或是最深层次的部分,是人们关于某种事物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和态度。它渗透于人们的活动和成果之中,内在地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不仅是对社会既有价值的归类与超越,而且是以文化和学术的形态科学指导着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传统样态,注重的是社会共识下的认同和引导。重要的是,它以高度精炼的方式实现了理论性和通俗性的结合,提高了自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抽象问题提供了现实标准和实施路径。

注重文化产业载体的影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品当中符号价值化的塑造和认同。首先,文化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方式,亦是意识形态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需消费者“平民趣味”的认同,一是应在市场原则与意识形态原则当中及时加快主流意识形态形象的自我更新,转换宣传的话语体系;二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与融入文化产品的关系。文化产业中的意识形态发展面临三大矛盾需求:提升意识形态生活化和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提升;公民参与与文化消费增长的外在需求提升;意识形态安全和国际争鸣力的潜在需求提升。如何把握好融入的“生动性”与引导的“严肃性”尺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不遭受向经济效益妥协的指责,又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导向作用,这是当下需要努力和探究的命题。三是在文化产品生产、传播、管理环节实现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实现理想信念“自然”的结论。其次,思想建党需要马克思主义符号价值化的转译,以期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方面的引领、凝聚,塑造思想建党、从严治党认同的文化氛围。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建党方面的作用,应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渠道。2015年习近平在第十二次深改会议上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高度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8]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定位不仅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国家认同地位,更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建党实践应用的实效。思想政治工作在阶级性上表现为维护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为政党领导权和话语权提供合法性,在功能上彰显其作为社会实践性活动的育人功效和整合力量。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优势在于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显性、隐性方式,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实践的、民族的、时代的特色,使马克思主义逐步从党内普及走向大众普及,从思维习惯走向语言转换,从博大精深走向通俗易懂,从制度维系走向群众自觉;在于将思想政治工作所倡导的理论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全面从严治党的社会日常管理之中,积极起到统一认识与人心凝聚作用、警示约束与教化育人作用、政治引导与思想保证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光庆.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3.

[2][法]埃德加·莫兰,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生境、生命、习性与组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0-41.

[3]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572.

[5]卢卡奇著,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95.

[6]利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7]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40.

[8]习近平: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EB/OL].新华网,[2015-5-5],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5/05/c_1115187421.htm.

(责任编辑:小 冰)

作者:胡晶晶 葛涛安

马克思主义与新历史主义论文 篇2:

价值视阈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

摘要大众化战略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发挥更加强大的指导作用创造条件;同时,大众化战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发展得到新的进展,极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更有助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大众化战略 马克思主义 价值

The Marxist Popularization Strategy of China in the Value Perspective

PAN Liuhong

(Political School,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Key wordsthe popularization strategy;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development; value

党在十七大报告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这是在新形势下让广大人民群众受惠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 大众化战略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高潮

创新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必需创新,科学理论也只有创新才能永葆活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创新的客观需要,是大众化战略提上党和国家议事日程的必然性所在。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广泛传播是在争取、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奋斗过程中实现的。一百年前,当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到中国的时候,知道马克思及其理论的国人屈指可数,但是在李大钊、瞿秋白等先行者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以当初的星星之火燃烧了整个中华大地。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们早已作古,但是他们给亿万中国人民带来的先进理论却使濒临崩溃的国家得到了生的希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独立的伟大成就,并成功打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成果——毛泽东思想;30年前,邓小平同志从第一代领导人的手中接过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旗帜,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这个被实践证明正确的理论使久经磨难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成了广大群众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成果——邓小平理论的第二轮高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21世纪我们党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重大问题的情况下提出的,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极大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反响。

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使之与当代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使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最首要、最根本的任务”。①“人民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在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广大民众的有机结合”。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我党新时期的战略性任务,其实施必须着眼于大众的利益,才能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使人民大众为之共同奋斗;相反,如果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失去了基本的动力支持。同时,大众化战略的提出,有利于人民大众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人民群众认识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的理论武器,通过深刻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极大丰富社会物质财富,实现幸福安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福祉,以实现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标,得到了最广泛的拥护和支持。当今的中国站在了时代发展的前沿、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比过去更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共中央适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战略任务,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影响将重大而深远。

2 大众化战略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任何一个执政党都有自身的执政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自然不例外,她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具有普遍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从建党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正确选择。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夺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当今的中国面对的是一个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世界,我们要在这巨大的社会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依靠科学的力量。让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让马克思主义真正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掌握。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先进的理论必然要首先为广大人民掌握,才有可能把理论变成现实。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不仅仅统一了我党思想、凝聚了民众力量,同时还极大动摇了反动敌人的信念。革命胜利后,我们成为了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思想被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指导思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略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受,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不是出自权力垄断、制度控制、法规约束,而是来自对人民大众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他们是历史的创作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明确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④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们党的方针、决策必须建立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只有如此,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才能够迅速引起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强烈共鸣。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致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全国上下共同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基础。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即广大民众的有机结合。大众化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客观要求,更是对人民群众各种新的利益需求的现实回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我们党能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出发,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内心需求, 在宣传普及工作中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确领导方法,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高举的旗帜,更成为人民群众心中的旗帜。因此,要想方设法让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⑤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认同并普遍遵循的指导思想、价值理念、精神支柱。

3 大众化战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

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走过了近90年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也伴随着一起经过近90年的风风雨雨。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史。特别是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日渐丰富发展,其核心理念、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强大潮流”。⑥党中央历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正确认识到作为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不仅反映时代发展规律,也揭示了客观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兴盛不衰的要诀所在,也是其中国化、大众化的动力所在。

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走过了两个具有明显代际特点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阶段(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阶段三个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是在我国革命建设过程中,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下,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任务,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阶段是在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再次向全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有力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成果使其核心理念、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潮流。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而发展,相辅相成、互生互动是两者发展过程的显著特征。

当前,我们又站到了新历史起点上,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如何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指导作用、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走向新的辉煌,关键就是我们能否结合新形势用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就是我们应对这一挑战的重大举措,与前面两个阶段一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发展有新的进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将因此又增添新的内容。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马克思主义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4 大众化战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世界性意义

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与全球化进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凭借其科技和经济的优势, 资本主义给全球化打上它的印记;而前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及参与全球化寻求发展却导致了国家分崩离析,马克思主义因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社会主义将终结于二十世纪” 的断言更是曾经风靡一时。苏东剧变已经过去20年,当年的社会主义低潮期也已经随风而去。尽管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数量有所减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却依然焕发着强劲的生机,社会主义中国更是无比坚定地继续高举着马克思主义旗帜。我们坚信,拥有公正、平等、和谐、民主等价值范式的社会主义更适合全球化的发展演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中国正在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和平发展,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迅速上升,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接连爆发了大规模经济危机,尤其是两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困境,各国纷纷指望中国伸出援助之手,资本主义威风扫地;“华盛顿共识”被“唱衰”,而 “北京共识”被大肆吹捧。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在欧美脱销,马克思主义在今日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由于紧紧把握了时代潮流和脉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球化浪潮中稳稳站在了脚跟;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发展、力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战略指针,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旗帜。在此大好背景下,我们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有理有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中国的成功将会进一步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使其在世界上有更多的拥护者。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人民日报,2007-07-2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③邹燕矫.从群众路线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8.

④张楠.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⑤列宁全集.第39卷[M].人民出版社,1986:100.

⑥柳丽.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程分析.理论界,2010(7).

作者:潘柳虹

马克思主义与新历史主义论文 篇3:

在改革创新中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马克思主义历经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和发展,被当代中国改革创新巨大成就证明了其科学预见的正确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更坚定了我们在新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

改革开放取得成就是不断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这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改革成就的制胜法宝。融通的形式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在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融通的结果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行混合所有制等这些新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推动中国改革创新的巨大动力,使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以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印证了社会主义具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要善于吸收一切人类文明资源

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的提出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纳众流以成其大、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系统和时代精神的产物。当代资本主义的繁荣印证的不是资本主义的胜利,而是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的结果,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面对基于资本主义弊端的无产阶级革命,尤其二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反思资本主义弊端,调整统治方式,研究马克思主义,借鉴社会主义国家好的经验和做法,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使马克思主义与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资源通过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创新实践这个大平台及其巨大成就的强大吸引力,在友好合作、取长补短中得到最充分的融通。特别是关涉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化问题,把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紧密联系起来,求同存异,马克思主义世界大同的宏伟蓝图正在变为现实。为了应对现代性危机特别是生态危机,中国学者和美国学者在连续多年联合召开的“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基础上,提出了融通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范式——有机马克思主义,即为了人类共同福祉,要坚持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原则的有机融合,特别注重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格外关注中国发展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并把人类实现生态文明的最大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中国。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兼收并蓄是我们在改革创新中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的成功经验和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同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既“融合”又“贯通”,而不是彼此割裂或对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绝不是割断和否定历史的“独断式”创新,而是“融通结合”式的“综合式”创新。具体说:一是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地融通各种资源,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资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等的融通;二是与中国改革创新中提出的新理论融通,包括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执政能力建设等研究融通;三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兴经济体、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现存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型中经验和教训研究的融通,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创新实践提炼出有学理性和规律性的新理论,诸如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问题,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领导问题,“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及经济发展新常态等新发展理念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问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问题,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等等。这些人们普遍关注的改革创新中的深层次问题都是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更是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内容,都需要通过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如此才能以融通的马克思主义资源推动中国改革创新实践迈向新台阶,提出新的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和方案,以此推进人类社会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其中,在改革创新中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的核心,是要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马克思主义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改革创新中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归根结底就是要更好地践行人民主体思想,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要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的效果取决于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些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改革中之所以出现问题,其实质是背离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一些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虽实行了一些有利民生的福利政策,但也未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弊端。伴随对外开放和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一些资本主义发展中遭遇过的诸如拜金主义、唯利是图、道德扭曲等负面现象也在我国出现并造成一定危害,尤其一些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在颜色革命中放弃马克思主义,使得我国社会上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或认为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或认为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才是普世价值;或主张引入民主社会主义等其它马克思主义流派;或主张以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或拒绝一切现代文明,固步自封。导致实际工作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个别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迷信金钱,有权任性,腐化堕落,带坏了整个社会风气,也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大量吸收人类各种文明资源的成果。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创新中出现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是马克思主义出现了问题,而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理解、宣传和实践上出了问题,本质还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上出了问题,即孤立静止地、片面僵化地、形式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马克思主义同一切人类文明资源很好地融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只能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在实践中融通一切文明资源,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才能实现。

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一要避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对传统马克思主义不能僵化对待,其它马克思主义学派也要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外各种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在分析鉴别基础上吸取有益成分。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虚心的态度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二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解决马克思主义融通中的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此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是鼓励大胆探索,容许试错,倡导平等、健康、活泼的学术争鸣。在当前就是要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事求是地将其与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联系起来,不断改进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

作者:张晓峰

上一篇:房地产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论文下一篇:区域分离型国际金融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