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研究述评

2024-04-22

学习策略研究述评(精选8篇)

篇1:学习策略研究述评

学习策略研究述评

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习策略理论研究主要有:1.学习策略的界说与实质.2.学习策略的结构模型.3.学习策略量表的.制定.4.国内学习策略实证研究:(1)学习策略的发展性研究;(2)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的研究.5.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作 者:王颖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教育技能教研部,辽宁,鞍山,114005刊 名: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20034(4)分类号:B84关键词:国内 学习策略 述评

篇2:学习策略研究述评

口范金刚

[摘要]学习倦怠是由于长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疲劳累积而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该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在人口学变量、环境因素以及个体因素等学习倦怠的前因变量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今后在学习倦怠的相关影响变量的深层作用机制、调节与中介效应、多层次的研究、学习倦怠研究的新方向,尤其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干预等方面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

篇3:学习策略研究述评

一、学习风格相关研究

(一) 何谓学习风格。学习风格 (learning style) 是反映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概念之一, 最早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 (Herbert Thelen) 在1954年提出, 之后便引起研究者的积极关注[1]。学习风格主要是指学习者感知和加工信息的偏好。一个人喜欢怎样去学习, 就是他的学习风格。许多研究者认为学习风格与学习能力无关, 因此不会对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学习风格只是依靠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去感知信息、加工学习信息的方式。Curry (1983) [2]根据研究提出, 人格、认知风格和行为风格是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他提出的认知风格的“洋葱”模型综合了多个学习风格的理论研究, 其中最外层是教学偏好层, 主要与学习环境、学习期望、教师期望和学习的刺激因素有关;中间层是信息处理层, 主要是指个体吸收、加工信息所采用的方法;最内层是认知个性风格, 是个体为吸收信息而选择个性化的方法。他认为, 个体的学习行为首先受到最内层的人格维度的限制, 经过中间层的信息加工维度, 再通过与外界因素的相互作用, 最后才体现在最外层的教学偏好层面上。

学习风格为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块提供了重要参考。学习风格没有好坏之分, 但学习风格和学习情境具有一定的匹配关系, 也就是说某种学习风格可能更适合于某种学习情境。可以推断如果偏好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情境的匹配度高, 学习风格会间接地影响学业成绩。因此就学习风格而言, 最为关键的不是学习者沿着自己的典型风格去发展, 而是要平衡已有的各种学习风格, 最终目的是促进各种学习风格均衡发展。

(二) 学习风格:稳定或适应状态。部分研究者和教育者认为学习风格就像某种特质一样, 难以改变;而其他则认为学习风格会随学习材料、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发生改变。Kolb (1976) [3]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长期积累形成的、相对稳定, Keefe (1979) 的研究观点与Kolb相一致, 他认为学习风格是相对稳定的, 并着重分析了学生的特质。Biggers和Tang (2011) [4]认为学习风格作为一种结构是教育者可以改变的, 因而改变个体认知结构就更加困难。Riding (1997) 认为学习风格是个体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他研究者持相反观点, 并且部分实践研究也表明学习风格在适应学习环境的过程中会随时间迁移发生改变。学习风格在常规传统教育阶段是稳定的, 当学习环境从理论学习转向实践操作, 学习风格就发生了改变。换而言之, 在同一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中, 学习风格相对稳定;当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发生变化, 学习风格就会表现出适应性特征。学习风格这个复杂、变化的结构对高等教育意义重大, 理解学习风格对学习者造成的长期影响, 为教育者改变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模块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学习策略:理解的水平

与学习风格不同, 学习策略主要是与学习者的理解水平相关, 并不是感知或加工信息的方式。浅层学习、深度学习、策略性学习是三种主要的学习策略。

(一) 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学习策略反映出学习者意识、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方法与学习情境、学习内容的关系。选择某种学习策略的直接结果是决定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认知和熟练应用水平。比如说, 浅层学习策略会导致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减弱, 因为这种策略是用死记硬背和机械式学习掌握知识。然而深度学习策略伴随着深入的学习策略, 深度学习者会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其他方法抓住所学知识的主要观点。因此教育者大都希望学习者采用深度学习, 达到期望的学业成绩, 然而这并非经常发生。事实上, 尽管学习者理解了潜在学习或复杂的概念, 学生用这种方式学习, 并非都能达到好的成绩[5]。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是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1976年提出的, 与浅层学习 (surface learning) 相对应。浅层学习的认知水平停留在识记层面上, 缺乏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 对书本知识和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记忆和复制, 学习的效果难以持久;深层学习的认知水平指基于理解的基础上, 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深入学习知识, 并将他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做到新旧知识的链接、整合;并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作出决策, 解决问题。

(二) 策略性学习。除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 也存在着一种可以灵活使用两种方法的混合策略, 这种方法称为策略性学习方法。这通常是以任务为导向, 尽管与深入型、反思型学习者相比, 减少了对概念知识的理解水平。因此, 学习策略将影响学习者的学业成绩甚至学术成功。教育者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习者成为深度学习者, 高校学习者通过反思性、深入学习促进专业化和终身学习者, 从而发展学习技巧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者学习发展的过程

(一) 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是人类对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的适应过程。高等教育要求体验式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技能。体验式学习是通过行动、反思、获得经验、将新经验应用的过程。反思作为关键要素对体验式学习有重要作用, 反思可让学生作出更好的判断和决定。大卫·库伯 (David Kolb) 在总结了约翰·杜威 (John.Dewey) 、库尔特·勒温 (Kurt Lewin) 和皮亚杰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经验学习模式亦即经验学习圈理论[6]。Kolb (1984) 认为体验式学习的发展和成长分为不同过程, 解释了为什么学习发展是分阶段的。这些阶段分为获取、分化、整合等, 重点强调了经验在学习过程和学习发展中的作用。库伯认为, 由于每个人的内在性格、气质的“差异性”, 以及生活、工作阅历、教育知识背景的“差异性”, 从而导致每个学习者“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不一致”。

(二) 知识学习的阶段。

1.前两个阶段:获取、分化。知识获取发生在从出生到成人的阶段, 学习者习得了他们基本的学习模块和认知结构;随后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化开始产生。此时某种特定的学习风格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学习情境和学习环境相对稳定。在这个阶段中, 个体对某一种学习风格发展出强烈的偏好。这种优势偏好逐渐开始有意无意地形成学习风格。例如, 学生倾向于通过具体或抽象的方式注意、感知信息, 或者选择通过主动、反思的方式加工信息。学习者喜好感知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主导型学习风格。个体如果喜欢通过抽象的方法感知信息可以被认为同化者;如果个体发展出抽象感知信息, 但积极主动加工信息, 就是一个转化者。

2.最后阶段:整合。整合代表体验式学习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通常发生在职业生涯晚期或个体改变生活方式、职业兴趣或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因为缺乏相对的经验, 这就要求对周围环境有更好的适应, 因此非主流的学习风格又开始出现, 一种模型的变化引发其他模型的改变。这与以往的研究是一致的, 随着个体从学校到职场或学习环境从理论到实践, 学习风格会发生变化。尽管学习风格对个体而言是唯一的, 并且在这些阶段相对稳定, 随着学习过程的发展也会发生改变。在整合阶段, 早期经验允许个体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 学习风格可以适应学习内容。以往研究表明, 学习风格在同一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中是相对稳定的。因此, 学习风格是相对稳定的、可适应的状态;当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改变时, 学习风格开始整合和改变。

四、教学评价与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的关系

(一) 学习策略与教学评价。研究发现学习风格会影响学业表现或学习成就;但学习风格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没有直接关系。学习风格与教学评价是一种独立的关系。然而, 习惯于某种学习方法的学习者, 尤其是对于表层学习者和策略性学习者而言[7], 其对教学评价有着依赖关系。举例来说, 表层学习者完成课程学习的动机来源于避免失败, 他们将评价作为激发学习动机的工具, 目的是为了课程过关。策略性学习者评估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水平, 然后采用利用任何方法达到成功。因此, 这两类学习者极易受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学习者的动力源于评价的要求, 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而将精力投入到评估中。研究者发现策略学习具有诸多不足, 因为深入学习不是其核心目的。作为策略性学习者, 他们是根据评价的要求采取任何方法以取得成功, 这引发了教育者的关注。策略性学习者依赖评价的结构和要求, 因此对教育者而言教学评价的阐述非常重要, 教学评价应包含反思元素, 这会促进和鼓励更深层次的学习。

(二) 教学评价下的深入学习。不同的评价模式及呈现方式会影响学生学习表现和学业成就。弱的教学评价设计不能激发学生反思能力, 而鼓励策略性学习者用一些机械性学习方法等低水平学习策略去取得高分。这使得他们不能形成进一步复杂的整体性概念。深度学习策略包括及时反馈、建立与以往知识的链接、职业相关性分析。提供时间去反思和提高深度学习, 高等教育中需要这种练习。与浅层学习者和策略性学习者比较, 学生拥有深度学习方法, 将会获得更高的学习成就。这些能够奏效的前提是教育者运用合适的教学评价手段。比如, 多项选择的考核方式内容过多, 更多是在考察记忆能力而不是理解能力;写作评价方式要求深入学习, 可以让学习者获得高水平的表现。关于医学学生的纵向研究发现, 熟练操作的技能与深度学习相关, 在大学开始和中期阶段得到了训练;而反思能力一直没有太大发展[8]。然而随着时间推移, 学生的学习方法转向了浅层或策略性学习方法, 此时他们更关心学习评价。

(三) 教学评价的组织、呈现方式。理解概念本身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形成认知结构的前提。学生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 需要将新概念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理解概念实际上也是形成概念间关系 (认知结构) 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阐明概念和原理, 应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进行推理、扩展、区分, 判断、阐明几个概念间的关系, 使新旧知识、新知识之间形成逻辑联系, 评价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形成概念间的联系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学生整理知识的过程也是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整理知识进行评价时, 在态度上, 评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及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整理。在整理的方法上, 鼓励学生做一节、一章、一个模块甚至一门课程的概念图, 对学生给出概念图的形式不限, 只要符合自己的逻辑即可, 如可以用表格、图画、连线、纲要等方式来表达。通过评价促使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制作概念图, 使知识间的联系在头脑中的表征更加清晰。

五、对已有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 学习风格与教学评价。Kolb模型中, 主导型学习风格侧重于在学习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主动学习达到学习目的。而发散型或聚合型思维侧重于对加工信息的反馈。发散型看重头脑风暴的价值, 而聚合型更希望从现有的学术资源中获得自我定向的学习。发散型学习者拥有更多的实际应用, 比如在线学习模块。因此理解不同的学习风格, 能让学习者形成不同的学习模块,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学评价的改进路径如下:一是不要把一个学生归为某种具体类型的学习者, 虽然根据研究者的描述, 学习者总是倾向于某种学习策略, 学习者完全由一种学习风格偏好或风格转向另一种。二是不要担心教学方法是否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适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来适应不同学生各种不同的学习风格。三是关注学生试图学习、记忆、理解课程要比利用他们的个性差异和风格更有效。

(二) 学习策略与教学评价。高等教育中学习评价方式和内容聚焦于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 可以假定如果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反思, 学习策略又会改变。例如, 如果评价包括对一个问题的反思性认识, 学生已有的浅层或策略型学习策略开始被要求形成一个更具有反思性的深度学习策略。反思性深度学习策略可以帮助缩小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如果学习结果和评价模式对学习者形成某种策略具有强大动力, 深入学习者是那些完成达到熟练和反思的个体, 也许评价要求和教学模式需要改变以引发这个问题。促进、发展学生形成深入学习策略的解决方案包括:分配反思型任务, 如日志、博客、随笔等;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获得;教育者合理表达期望并及时反馈;这将会鼓励浅层和策略型学习者发展反思型技能;促进反思型思维;促进教学材料在实践中的整合、应用;提高推理技能;对教学中的重要概念作深入了解[9]。

参考文献

[1]陈美荣, 曾晓青.国外学习风格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 2012, 12:18~21

[2]Curry L.Review of learning style, studying approach, and instructional preference research in medical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0, 1:239~276

[3]Veres JG, Sims RR, Shake LG.The reliability and classification stability of the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in corporate settings[J].Education Psychology Meas, 1987, 47 (4) :1127~1133

[4]Biggs J.Tang C.Teaching for Quality Learning at University, 4th ed.Berkshire[M].England:Open University Press, 2011

[5]Diseth A.Martinsen O.Approaches to learning, cognitive style and motives as predictor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J].Education Psychology, 2003, 23 (2) :195~207

[6]Kolb D.Learning Styles and Disciplinary Differences in the Modern American College.1 st ed.San Francisco:California Jossey-Bass Inc, 1981

[7]Newble DI.Entwistle NJ.Learning styles and approaches:implications for medical education[J].Med Education, 1986, 20 (3) :162~175

[8]Smith L.Krass I.Sainsbury E.Rose G.Pharmacy student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entry programs[J].Am J Pharmacy Education, 2010, 74 (6) :106

篇4:学习空间使用述评与优化策略

关键词:学习空间;规律;空间类型;学习形式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启动一项名为SCALE-UP的教学改革项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为其提供的SCALE-UP环境标志学习空间研究的兴起,紧跟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TEAL项目进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随之,许多教育机构都开展了类似的研究与实践,每个倡导的教学项目有自身相对应的学习空间为依托。近些年,国内相关学者对学习空间也有一定的研究,许亚峰通过准实验研究学习空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刘丽芝以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进学园”为例研究学生使用情况,分析了在图书馆内不同空间人群、学习互动类型数据提出图书馆学习空间的未来方向;王蔚基于复合空间视角对图书馆“泛学习”空间进行研究,对图书馆空间提出更加符合现代教育及学习需求的学习空间。然而,图书馆的学习空间类型多元化得到一定程度研究,但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学习场所应该随处可形成,图书馆作为主要学习空间,而自习室、开阔空间作为辅助学习空间同样很重要。因此本文以深圳大学为例,研究大学中不同类型学习空间中学习规律,总结不同学习空间相互自主调配的内在关系,空间类型是如何影响学生选择,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行为。

一、深圳大学几种学习空间类型

大学生学习需求和教育理念随着时代而改变、学习形式的发展由技术的进步渐趋开发自由和复合化,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随处可见,类型多样。从空间形式与使用功能归纳,图书馆可分为中庭空间、多媒体机房、样本书籍储藏室、集中式自习室、底层开敞空间,加上宿舍附带自习室组成深圳大学六种学习空间(图1)。中庭是图书馆空间中最活跃的子空间,功能集前台、出入口、休闲、学习等于一身,人流动量大而快,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座位在一定范围内可移动,摆放的座椅自由又具有一定特色;多媒体机房布局规矩,座位与座位之间设置一定界面形成半私密空间;样本储藏室中间以书架为主,沿凹处空间设置座位;集中式自习室座位整齐摆放,座椅模数化,空间缺少趣味性;底层开敞空间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连通,景观设计丰富,流线自由放松;宿舍附带的自习室位于宿舍首层,具有距离宿舍近、节省时间的优点。

二、学习空间的使用分析

以不同类型的学习场所为物质空间载体,对发生在其中的学生群体、学习内容、情感意识、选择因素四个方面研究阐述学习空间影响学生学习的特征表现,更好地把握学生使用学习空间的规律,拓宽优化学习空间策略的思路。

(一)空间使用人群差异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从使用者性别角度分析,多媒体机房与宿舍首层自习室的使用人群男女比例有明显的差异,多媒体机房中80%是男生,20%是女生;在宿舍下自习室中28%使用者是男生,72%是女生,可以看出宿舍首层自习室更受女生青睐,而多媒体机房更能吸引男生(图2)。在调查学习空间中学生学历中,从整体数据来看,本科生占有多数,而研究生少数,博士更少,这与深圳大学不同学历的学生数量有关,再者博士生有专设学习研究空间,而本科生与研究生共享学校公共学习空间资源,在图书馆集中式自习室、中庭、多媒体机房、首层开敞式空间与宿舍附带自习室中本科生的使用都占85%以上的比例;在图书馆的样本储藏室中,研究生占92%,与其他空间中的比例恰恰相反,通过分析样本储藏室的学习空间构成,以及与受访者沟通,得出样本书库齐全、学习位置的沿四周墙凹处摆置形成相对独立的微空间,研究生长期处于论文与研究问题学习状态,相对半私密空间与资料的充足有助研究生思考及提高学习效率(图3)。

因此在整个学习空间中并不需用某个群体命名区分研究生、本科生、理科或文科学习场所,可根据不同的学生学习习惯,构建多样性学习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场所,在学生主动逗留学习中逐渐形成空间氛围,给予空间包容又独具特色的性格。如样本储藏室一样,大多数学习者为研究生,但该空间对本科生来说一样是公共的,再如深大的南馆理科室是以理科书籍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理科学生的聚集但同时有很多文科生在其中学习。总的来说,任何学习空间应可自由选择的,没有标明是哪个群体专设空间,没有排斥只有共享,有利于不同学历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氛围浓厚的多样性学习场所。

(二)空间的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要依附于一定场所中进行,同时在任何场所中都可能出现学习这一状态,能促成学习行为或专为学生建构的空间都是学习空间范畴,本文研究更偏向专设学习空间。校园图书馆与自习室作为学生主要学习空间,在调查问卷之前笔者假设学习空间类型与学习行为有一种“咬和”关系,即学生有可能选择更容易促进学习效率的学习空间類型。通过对六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空间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问卷与现场拍摄观察法,得出在不同的学习场所中学习行为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首先是图书馆集中式自习空间、中庭、宿舍附属自习室都是学生备考主要聚集场所,论文、一般读书、方案创作占少数比例,特别是宿舍首层自习室在此次调查问卷中基本没有写论文的学生(图3)。这三种学习空间具有一定相似性,集中式的自习室与宿舍附属自习室都是机械规整排列学习座位,充足的学习位置、空间公共性吸引目标明确的备考学生,学生在类似空间中只需带备考资料就可以进入备考状态,自习室在备考这一行为叠加过程中赋予空间潜在特征,自然论文、一般读书、方案创作等行为会相应减少,较多同一目标备考学生在空间起到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关系,保证自习空间安静又不失氛围。

图书馆样本储藏室、多媒体机房、下层开敞式空间中学习形式的比例不同更加表明了空间性格与学习形式存在一定“咬合”关系。在样本储藏室存在学习形式有备考、论文,其中备考占9%,论文占82%;多媒体机房主要有备考、团队作业、实验三种学习形式,分别占有比例20%、40%、40%;下层开敞式空间备考30%、一般读书15%、团队作业55%(图4)。三种学习空间特征相互区别,在其中的学习形式必然有所差异,很明显样本储藏室中间为摆书,学习位置退至边界形成连续又相互隔断的学习微空间,半私密与资料设备齐全;能够有效激发论文研究,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多媒体机房是以电脑为主要学习工具的场所,对于没有电脑的学生来说与需要一定氛围中用电脑学习学生是非常吸引力的,多媒体的设备补充部分同学在学习条件的局限性,电子屏幕的展示方便、灵活,因此团队作业的讨论、备考资料的下载与实验学习行为在该空间中较常遇见。下层开敞式空间最受团队作业的同学欢迎,开发自由的空间布局,周围景观丰富,人在其中可以随时起身离开,也随时有人补充空缺位置,该空间的所有行为似乎都可以包容,或交流、或放松、或思考、或刚好经过,等等,多样的活动在空间中同时演绎,却不受干扰,在复杂中维持空间本身的秩序,不同学习形式为某一行为建立起屏蔽干扰的见面。因此即使在该空间中团队作业讨论如火如荼,对于认真看书同学的思考毫无影响,身处其中备考的同学也能愉悦进行。

(三)学习空间的选择习惯

通过对不同学习场所的学生抽样调查,发现56%的学生有一直选择某个位置学习的习惯,44%学生选择学习位置不受之前的占有场所影响。这也说明大多数的学生在某一空间中学习过程会对该空间产生一定的情感依赖,随着部分学生长时期选择在某一位置的行为,不断增强人与该空间的相互吸引力,情感的叠加使得很多学生下意识地把公共的学习位置私有化,学习空间私有化的特征与笔者在学习场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一致,在书桌上长期堆积书目、桌面贴上自己喜欢的海报,椅子放置被子枕头,根据学习需要与自身喜好逐渐把座位空间个人符号化(图5)。空间个人符号化是人主动对空间特征微调整,同时部分空间特征与学习内容对学生空间个性私有化的行为有所影响。在图书馆集中式自习空间与图书馆下面开放空间中,调研问卷数据显示有一直选择同一座位习惯的人分别为45%、42%,明显有一直选择某一位置的同学比例有所减少,图书馆集中式自习室由刷卡选座位,具有一定被动内主动的选择,自由度在管理员的约束下进行,上次坐过位置因为你晚到系统自动释放你座位,下意识在书桌留下符号也会被管理员处理掉,因此习惯选择同一位置的学生在该空间人为与系统干预下自然有所减少。南图书馆下面开敞式学习空间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安排固定管理员监督,各个时间段都有学习活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人流更换快速,因此一直占用同一座位概率降低,但是依然有空间个人符号化的现象。

(四)影响学习空间的选择因素

人在选择某空间停留片刻或长时间逗留而不选择其他空间一定存在某些因素的驱使,在研究影响学生选择学习空间的因素过程中,透析学生对学习空间设计基本条件的要求,通过对基本条件的调控进而优化全校学习空间系统。调查问卷中设有环境特征(空间特性与学习氛围)、配套设施、个人喜好、学习内容、距离宿舍远近六个选择因素与其他补充项。问卷总数据显示影响选择空间意向因素值由多到少分别是:环境特征、距离宿舍远近、个人喜好、配套设施、学习内容(图6),空间特性的设计与学习氛围成为大多数学生选择学习空间的首要因素,因此学习空间设计形式应具有吸引学习者的潜在特征;再者是距离宿舍远近成为第二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在宿舍附带自习室的数据中靠近宿舍成为自习室学习的首要原因,在访问一些学习者时,拒绝访问的原因都是:没有时间,有些大学生惜时如金的时间观驱使他们选择相对近的空间学习,因此可以看出便捷、高效率、系统的学习空间规划也是不可忽视的要点;个人喜好、空间的配套设施、学习内容也是一部分学生的考虑因素,此外,因学生性格的差异导致对空间感受不同,比如有些学生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才能思考,而有些同学选择在相对自由的空间中建立个人隐空间进行思考,同样是思考这一学习状态,不同学生选择的空间差异很大。空间的配套设施舒适性与是否齐全也是学生学习选择空间的因素之一,而学习内容仍有可能引导一部分学生进入相应的场所。

三、深圳大学学习空间的优化策略

在调查问卷中,座位紧张是深大学习空间中最突出的问题,导致学习空间的紧张问题根本原因要是学校提供的学习空间规模小于学生学习所需的空间规模,但前文说到学习空间的时间限制也是强化了紧张度的问题。对于学习空间规模空间小的问题,从现状及未来建设两方面提出缓解学习空间压力。首先,闲置空间转化成学习空间,调研发现很多宿舍一层空间被闲置造成空间浪费,在学生优化意见中就说到雨鹃宿舍楼一层被空置多年可转化成学习空间,距离宿舍远近也是学生选择学习空间其中因素,因此把现宿舍底层空置空间转化为学习空间不仅为学生提供方便,同时缓解深大整体学习空间压力,分布在学校不同位置的学习空间构成系统的学习载体网络。其次,学校未来空间设施建设过程中应有目的考虑学习空间这一要素,比如在教学、宿舍、公共等建筑空间设计中纳入具有学习功能的空间或促成学习的场所。

在设计层面空间缺少趣味与座椅不适是深大学生对学习空间体验过程中提出的缺陷,在深大学习空间观察中发现,大多空间的形态单调,稍微有些特色的是学习空间中的休闲区域,直接忽视学生趣味性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促进与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特别是宿舍附带自习室只有机械安置基本桌椅设施,而图书馆各类型学习空间在开放性与大体布局上有些差异,造成统一乏味的学习体验,对此问题提出丰富性趣味性学习空间的策略,在空间形态设计上体现差异,可从颜色、材質、结构方面形成互相区别又联系的空间关系。座椅不适主要表现在尺寸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以及类同没有相对的私密性:首先,学校在购买座椅等学习设备时应注重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学习是种持续的状态,当长期在不适宜的设施下学习会影响学生健康问题;其次,对于深圳大学大多数模数化座椅设施缺乏私密性可在桌椅界面设计小隔断,规矩的排式可曲折化,曲折空间形成半私密性,座椅最好能在尺度上可调节的功能。

四、结语

在高校教育改革提倡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必然要求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空间不断创新。深圳大学作为国内高校较为具有创新开放精神,在很多建设中有勇于走在各高校的前列,在学习空间的改革方面也应当作为榜样。学习空间是学生除了教室之外主要成长的场所,随着学生学习形式及学习观念的多样化,未来新建高校学习空间规划设计更高的弹性和协作组织性来适应大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各种学习行为,全面提升学习空间品质,构建舒适、愉悦、氛围强、趣味性的学习场所。

参考文献:

[1]王蔚.基于复合空间视角的高校图书馆“泛学习空间”建设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03):56-60.

[2]俞泳.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空间——美国几所建筑学院的系馆空间设计[J]. 新建筑,2009,(05):45-53.

[3]刘丽芝. 图书馆学习空间利用初探——以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进学园”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4,(05):107-113.

[4]许亚峰,塔卫刚. 学习空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05):82-89.

作者简介:

篇5:学习策略研究述评

注意在内隐序列学习中作用的研究述评

探索次级任务对序列学习的作用实质在对内隐序列学习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次级的计音任务对序列学习的干扰作用的实质,主要有四种主要的.观点:注意能量说、组织说、短时记忆说和抑制表现说.文章简要介绍了这些观点并对其各自的实验证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最近可能进行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 者:袁汝兵 郭春彦 方平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北京,100089 刊 名:应用心理学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年,卷(期): 8(1) 分类号:B842.3 关键词:内隐序列学习  注意   组织   短时记忆  

篇6:学习策略研究述评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 王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如今,中国经济已行至关键路口,唯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推进改革,经济社会方可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阶段,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不久前,我国银行间市场上演罕见的“钱荒”一幕,隔夜拆借利率一度飙升到30%,沪深股市出现年内最大跌幅。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以金融市场动荡的激进方式,呈现在国人面前。

“与其说是‘钱荒’,不如说是实体经济之‘荒’。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产能过剩、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等问题,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过低,以致大量资金流向了回报率较高的非实体领域。”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钱荒”暴露出困扰中国经济多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高速增长后,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站在了更高起点上;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凸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投资效益低下,新兴产业尚未形成真正的增长动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尚未真正开启。

放眼全球,世界经济已进入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第五个年头,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结构调整的步伐逐渐加快,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将产生新的挤压。如果中国不能及时启动国内需求,那么全球经济结构的重塑,不但会让产能过剩更加恶化,还意味着中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的空间进一步减弱。历史给中国开启了一道难得的时间窗口: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完成使命,众所瞩目。

稳中求好、稳中求优,转方式、调结构正在稳步推进

当前,经济领域中呈现出的种种迹象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以更大的决心推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

“要按照稳中求进的要求,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协调推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总书记对当前经济工作做出部署。

稳中求好、稳中求优,这是中央对经济基调的新要求。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思路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稳步推进。

在强调“好”与“优”的背后,是对增长速度的淡化。目前我国GDP增速连续多个季度处于7%至8%区间,这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10%左右的增长明显不同。同样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央并未因为增速的回落而出台拉动增速的相关刺激政策。

“从去年下半年起,市场就传言要出台刺激经济计划,但半年多过去了,宏观政策一直保持平稳,并没有走向靠政策扩张提振经济的老路,这本身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

关于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学家做过这样的比喻:今天的中国经济如同高速行驶中的汽车,如果速度过快,转方式、调结构反而难以推进,只有车速略降,转方式、调结构才有空间。

近期金融调控部门对“钱荒”事件的处理上也折射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路。“面对银行缺钱现状,央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没有一味放水,凸显了国家摒弃靠货币扩张来拉动经济的原有发展模式以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庄健说。

一方面在对扩张型增长模式说“不”,严格控制地方盲目投资扩产能的冲动,另一方面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了对新兴产业、三农、小微企业薄弱环节的支持,国家在诸多领域里的“有保有压”均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要让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

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需要破除体制性障碍,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

中国经济又一次站在转折点上。这不仅是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路口,同时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路口。

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转方式已提出了近20年时间,至今未能取得显著成效,问题的根子在于遇到了‘体制性障碍’。”

“历史表明,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不是来自投资,而是来自效率的提高。要让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能够改变,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法制基础上的竞争性市场体系。”吴敬琏说。

改革,是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成就的最强音,也是今后为中国转方式、调结构破冰铺路的最锐利器。

今年以来,经济领域的改革已驶入快车道。“营改增”即将在全国推开,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而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政府改革进程明显加快,为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165项……

篇7: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强调小组成员必须相互尊重、沟通、信任,互相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小组分工合作中个人的责任。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每一个不同的教学任务,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1、独立思考

为防止流于形式,合作学习应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避免个别优等生口若悬河的“一言堂”,让个体智慧充盈合作小组。

2、有序讨论

①选拔一些优秀的小组长

可以当堂课指定、采用轮换制、组员选举等,进行必要的有效培训,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感到自身对于集体的价值,从而实现平等互动的生生关系。

②给予充足的合作时间

教师必须给足学生讨论交流的时空,让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要把握时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②在学习重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③在学生自学之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④在归纳法则、揭示概念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⑤在操作实验、探究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⑥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4、探索如何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发展。

⑴多以鼓励为主,体验成功。

对于小组成员的激励,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对于小组的激励,可开展评比“红星小组”“最佳合作小组”“最默契小组”等活动,以此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小组内出现学生互动、互勉、互相促进的局面,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⑵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多种评价形式有机结合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与传统教学不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呈现出多种途径。从评价内容看,有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其中以过程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小组合作水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及参与程度,以评价形式看,有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小组自评与组间互评。

篇8:企业专利策略管理研究述评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技术、知识在全球经济发展以及跨国公司运营中作用的强化,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将竞争的重心逐渐转向技术、知识以及专利等领域,是否掌握关键技术、知识抑或专利等知识产权也就成为企业能否在战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也引致了学术界和管理层对专利策略这一问题的关注。

企业专利策略作为技术创新或研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结合自身属性和发展战略而制定的。一些学者强调了专利对保护企业研发创新成果的作用,认为专利包含的技术信息等有助于企业获取竞争者的技术信息以及整个产业技术发展程度和竞争态势等信息,促进企业研发资源的合理配置,指出企业所采用的专利策略性行为是实现企业战略的手段或谋略,也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环节和途径[1,2]。美国学者Berkowitz[3]指出专利战略是保证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工具,并分析了企业如何通过不同技术发展速度的考察,利用专利策略的制定获得竞争优势。

事实上,对企业而言,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永续经营是其长期经营、发展的目标所在,因而其为获利、谋求长期生存及发展而制定出来的经营和管理目标、策略则是企业竞争及经营成败的关键。企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解决消费者问题所推出的产品、服务等所蕴含的科技因素等与其研发策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有一套良好的研发创新或专利策略对新技术和具有市场潜力的技术进行实时监控,选择适应未来产品或服务的技术成为企业获取长远发展的可能。有鉴于此,本研究从专利策略管理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国内外专利策略相关研究的梳理,从专利策略内涵界定、专利策略构成、专利策略表现形式等方面对专利策略相关研究进行评述,明晰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专利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2 企业专利策略内涵相关研究

专利策略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或技术创新战略的核心构成,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会随着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发展战略等内部条件,以及产业技术水平、产业内竞争程度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调整或改变,即企业的专利策略是动态变化的。正因为如此,当前学者对企业专利策略内涵及作用的研究也呈现出两条不同的路径,一些学者侧重结合企业战略导向识别、界定企业的专利策略,另一些学者则关注专利信息本身的战略意义,借助专利信息提炼、解析企业的专利策略。

2.1 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专利策略界定

基于战略导向的专利策略研究主要从专利策略的概念界定、制定专利策略的原则、目标及作用等方面展开。

一些学者着重从企业战略或技术战略角度对企业专利策略加以界定。国外的研究中,斋藤优[4]指出专利战略是企业如何有目的利用专利制度的方针;高桥明夫[5]认为专利战略是根据企业方针进行的战略性专利活动,从战略上进行进攻和防卫,发挥专利的各种作用;Berkowitz[3]指出专利战略是保证企业能保持已获竞争优势的工具。我国学者郑翘楚[6]综合了国内外学者研究,将专利战略界定为企业为获取、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专利制度提供的专利保护手段和专利信息等,谋求最佳经济效益的总体性谋划;何敏[7]等强调专利战略实质是企业为谋求自身技术、产品利益最大化,并保持和提高自身竞争优势所采取的一种谋略性和竞争性统筹谋划。

在上述学者关注专利策略概念界定的同时,一些学者从企业战略出发细化出专利战略原则、目标以及具体的战略。冯晓青[8]阐述了企业制定专利战略的意义、原则以及专利战略如何实施等;刘凤朝等[9]依据专利战略目标时空维度的差异,将专利战略目标区分为市场目标、能力目标和文化目标,并结合企业自身能力和市场环境对专利战略进行细分。周勇涛等[10]将时空概念引入专利战略,从动态的视角考察了专利战略实施过程、产生效用范围及专利战略的作用。与上述学者对企业专利战略的区分不同,Somaya[11]分别从专利活动维度和战略本身对企业的专利策略进行区分,其中依据专利活动维度可分为专利权获取和保持、专利许可或共享、专利实施和诉讼等,从战略角度则区分为专有战略、防御战略和杠杆战略等情形。

一些学者在专利策略界定和战略解析的基础上解析了专利策略的作用。梁正等[12]利用135家跨国公司的专利数据验证了专利申请和专利运用两种战略的实施对企业应对外部竞争的作用;任声策[13]考察了专利联盟中企业专利战略的作用,依据企业战略和专利战略间关系构建了专利战略的分析框架,并分析了联盟对专利获取、许可等战略的影响机制;余翔等[14]结合专利战略的实施分析其作用机制和效果,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专利意识单薄等问题的根源;Gilardoni[15]从内容、战略和组合管理等三方面解析企业的专利战略,强调了专利战略在企业价值创造和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2.2 基于专利信息的企业专利战略研究

与众多从战略层面对企业专利策略的研究相比,一些学者以科学计量学理论或方法为基础,利用专利信息识别企业的专利策略则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

专利情报分析或科学计量学等相关领域学者关注于专利指标本身所体现的信息及其对战略识别的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系列学者就开始利用专利指标描述或表征企业的经济活动或创新活动绩效。Pavitt[16]最早将专利指标引入并用于衡量企业创新活动及其绩效;随后Griliches[17]论证了利用专利表征经济绩效的可行性;Griliches等[18]发现专利指标除了作为R&D投入表征外,也可以用于衡量企业研发活动;Trajtenberg[19]认为在企业财务数据缺失的情况下专利指标可以作为其研发活动的有效替代指标;Berkowitz[3]以前述研究为基础强调了专利作为信息源的作用,指出专利信息有助于企业鉴别其专利质量、技术领域成熟度、竞争者数量等,从技术领域专利集中度和变化幅度两个维度建立二维矩阵,识别了企业的专利策略。

Ernst和Blind等学者是借助专利信息识别企业专利策略的重要实践者。Ernst[1,20]论述了专利指标对企业专利策略识别的作用,利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样本企业专利策略划分为四类;分析了专利指标对技术预测及技术战略制定的作用;随后,Ernst[21,22]分析了企业如何通过专利策略与竞争对手的技术能力和地位进行比较,利用德国、欧洲和日本21家机械工程产业企业的专利数据验证了其对专利策略的作用;分析了如何利用专利信息监视竞争对手、评估技术、配置研发资源、识别和评估潜在的技术和知识源,并建立了企业技术战略的概念框架,利用专利信息辅助企业技术和专利战略制定。Tseng等[23]构建了“动机-战略-质量”的分析框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企业专利战略区分为技术领先战略、技术潜力提升战略、技术质量导向战略及技术稳定战略等。

与Ernst等利用专利信息识别企业专利战略相比,Blind等[24,25]考察了特定企业专利与其标准化战略的关系,发现企业专利强度越大,其参与技术标准联盟的倾向越低;并考察了企业专利策略对以专利被引和专利异议表征的专利组合的影响,证实了企业专利战略与专利组合间的关系。

Storto[26]通过授权专利分析识别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策略,提炼出持续创新、间断创新、关键性探索创新和组合的渐进性创新等4种策略。Chen[27]利用专利信息分析企业的显性技术优势、相对技术位置和专利份额,识别企业的专利策略。Chen等[28]将文献计量学和专利分析引入Logistic增长模型,对技术发展及生命周期进行预测以确定企业的专利战略,结合技术生命周期提出企业技术发展路径和专利策略。

3 企业专利策略的构成与形式解析

虽然已有研究集中解决了企业专利策略的内涵、原则及目标,然而单纯的概念界定、原则及目标分析难以真实反映企业专利策略的战略意义及其作用,也难以将企业自身条件、技术环境和产业竞争态势等因素考虑在内以有效识别企业专利策略的构成及其表现形式。事实上,对企业而言,专利策略作为其专利行为和实施方案,从属性上说应当是一种工作谋划,正是由于专利本身蕴含着重要的技术信息,对于不需披露研发数据的企业,可以通过专利信息考察其研发行为,也可以借助专利权人、产品、技术领域、发明人等信息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竞争等。一些学者倚重专利指标本身的价值,从专利数量、技术领域、所属产业或国家等多层面、多角度分析和提炼特定企业专利信息所体现的策略导向,如技术预测与评估、技术跟踪等,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专利战略制定、实施、监察和调整的基础;也有学者强调专利指标对企业技术战略制定和技术管理的作用,认为专利指标可从5个方面辅助企业进行技术管理和战略制定:辅助企业的研发投资决策;研发和知识管理;产品的有效保护;外部技术、知识等创新资源的识别和评估;通过专利组合实现战略价值最大化。

Somaya[11]通过对已有涉及企业专利策略研究的梳理发现,不同学者由于侧重点不同,其考察专利策略的结论存在显著差异,但总体上可依据专利策略的作用效果区分为专利专有策略、专利防御策略和专利杠杆策略等3种。其中,专利专有策略是企业借助专利监视、保护其竞争优势,获取超额收益的主要策略,其本质上是基于传统资源基础理论和逻辑展开,即专利本身的价值和权利使得企业核心竞争优势难以被模仿、吸收等[29,30];与专利专有策略为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不同,专利防御策略更多是防止企业处于竞争劣势或者降低企业被其他专利权人寻租的风险,即企业采取可行的策略以防止专利被其他企业所有或对其他拥有专利权的企业构成侵权。多数情形下,专利专有策略和专利防御策略对企业而言是不可行的[11]。专利杠杆策略主要体现了其杠杆效应,鉴于企业可以通过专利的排他权直接或间接获取利润,即便一些专利不会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但这些专利本身的价值使得企业通过杠杆效应来强化其价值。

专利专有策略是专利本身赋予其持有者的排他使用专利技术的权利[29],是企业通过专利权形成、保护自身的技术优势,规避外部企业的技术模仿而采取的行动方案[11,31],以专利围栏、专利丛林、专利牵制、专利重新申请或提前公开、优先权要求等为主要形式的策略行为。一些企业会出于技术领域优势地位的保持、强化等考虑,通过围绕优势技术领域进行持续的研发活动和专利申请,形成对优势领域的保护。长期来看,这种围绕优势领域的创新行为有助于专利围栏[32]、专利丛林抑或攻击性专利牵制的形成与实施[33],使得企业可以将其核心技术或优势技术保护起来[34,35],降低其他企业模仿、借鉴其专利技术的风险和可能性,实现对其优势技术的保护;一些企业会将其专利信息提前公开[36],抑或通过优先权要求等手段限制其竞争对手的创新行为[37]。虽然面临着被仿效的风险,但专利信息提前公开以及优先权要求等策略的实施会影响到企业潜在竞争对手的战略决策,一部分竞争对手放弃进入其核心技术领域;还有一些企业会通过将濒临终止的专利技术进行重新申请、审查或公开等手段实现专利保护期延长[38,39]。这种专利权利期的延长一定程度上维持、保证了企业的核心技术地位,也成为其限制其他企业的重要手段。

虽然专利专有策略的实施可为相关企业创造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同时也需要防范、降低其陷入竞争劣势或降低被其他专利权人敲竹杠的风险[40]。一些企业会通过专利防御策略的实施来降低此类风险,一般的,专利防御策略包含专利组合行为、专利许可、防御性专利牵制和优先权要求、有效性挑战和转换技术领域等几种形式[41,42];一些企业会在自身拥有专利的基础上申请一系列专利,扩大其专利技术的排他权,以防范技术商业化过程中其他专利权人可能出现的勒索[43,44];一些企业试图明确获悉外部关键技术及专利权人信息,通过技术许可或交叉许可等途径获取技术解决可能存在的专利侵权风险[45,46,47,48];一部分企业会关注于从专利权本身实施防御行为,诸如防御性专利牵制、优先权要求和有效性挑战等[41,42],其中,防御性专利牵制和优先权要求可以保护企业不受外部专利威胁,而通过有效性挑战,企业可向可能构成侵权的外部专利的保护范围及有效性提出异议[49],维护自身权益。与上述手段或途径相比,还有一些企业会通过转换研发技术领域规避风险,将技术创新转换到侵权风险较小的领域[31],此时企业虽然可降低风险,但会面临高额的技术领域转换成本。

多数情形下,企业采取专利专有策略或专利防御策略可能存在一定的不适性:专利专有策略的实施要求企业自身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和技术优势;专利防御策略则强调了企业对专利技术侵权风险的评判,这时部分企业会采取专利杠杆策略。专利杠杆策略的核心是借助专利排他权赋予专利权人直接或间接的盈利机会以提升企业的议价能力,实现杠杆效应。通常情况下,企业采取专利杠杆策略的表现形式为专利陷阱设置[51,52]、非核心技术领域专利申请、专利标准确立以及专利技术领域扩张等。具体的,一些企业会借助专利陷阱的设置的杠杆效应提升其获利能力或议价能力[51,52];一些企业则会围绕其他企业的优势技术领域进行专利申请和技术创新来带动其专利技术领域的扩张;另外一些企业意识到一些非核心技术或不能为其带来竞争优势的技术会被其他企业利用,但这些技术的应用本身可能会造成侵权[53],这就为那些企业带来了议价能力,通过非核心技术领域申请或技术标准确立等,可以有效提升企业获取收益的能力和可能性。有关企业专利策略表现形式的研究总结归纳如表1所示。

4 现有研究评价与未来展望

专利策略作为众多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或研发战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也成为企业应对竞争,获取、保持竞争优势和地位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企业专利策略管理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虽然众多学者已从专利策略的概念界定、构成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展开研究,考量了专利策略的作用,但相关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1)现有关于企业专利策略的研究大多局限在静态上,未能结合企业的成长、技术水平的变化等形成动态的分析框架;(2)专利策略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乃至企业总体发展战略间关系尚未理清,对企业专利策略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显不足;(3)虽有一些学者侧重区分专利策略的表现形式,但专利策略的量化方案尚未形成,未能明晰在实证研究中如何体现、区分不同形式的专利策略。

上一篇:两颗童心观后感下一篇:乡畜牧站2012年工作思路(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