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内容设计策略研究

2022-09-10

一、高职跨境电商课程学习内在需求分析

在“互联网+”全面渗透高职学习的背景下, 高职学习者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个性化需求凸显, 强烈要求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拒绝“被教育、被考勤”。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时间及空间都受限制的情况下, 既定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内在需求。重新设计个性化的课程学习内容, 采用“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刻不容缓。

二、高职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内容设计

(一) 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内容来源

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社会生活需求”、“学习者需求”、“学科发展”, 相应地, 学习内容的来源是“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学科知识”, 即经验、职业资格、学科理论。当课程内容来源是社会生活需求及学习者需求的时候, 社会生活经验及学习者生活经验就成为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当课程内容来源是学科发展的时候, 学科知识就成为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当课程内容来源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时候, 职业资格就成为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 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内容设计依据

职业发展、求职就业是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因此, 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的课程内容设计不仅要依据当前学习者的就业需求, 还要着眼于学习者未来就业的需要, 使课程学习内容对职业发展、社会发展产生助推作用, 实现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

三、高职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内容设计策略

(一) “序化”策略

课程内容的排序需要结构, 这一结构是知识传递的路径, 知识只有在结构化的情况下才能有效传递。高职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内容的结构化, 也就是序化的问题。在设计学习内容的时候要突破基于知识存储的学科体系的樊篱, 应采用纵向的学习领域和横向的学习情景的有机融合, 使得课程交织成结构化的“工作流程网络”。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在结构上的创新在于选择“认知发展、认知负荷”作为参照, 这是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内容设计的亮点。 (1) 个性化的认知发展。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的学习领域排序不仅要符合职业成长规律, 即从新手到熟手、熟手到能手、能手到骨干以至到专家的过程进行设计, 其内容从基本能力、单一能力到岗位能力、综合能力梯度设计。同时还要符合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循序渐进的认知发展规律排序。[1,2,3,4]知识在内容上由简单到复杂的排序, 不仅是一种基于知识存储的情境间排序, 也是一种基于知识应用的情境内排序, 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将各要素有机融合。[2]学习者在“序化”的学习情境下学习, 能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并在不同情景中应用所学知识, 从而实现知识“外化”。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的任何学习任务的设计都需按照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来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 让学习者从学习简单的内容开始, 逐步实现对复杂学习内容的深度内化与迁移。 (2) 个性化的认知负荷。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任何学习和任务完成的活动都需要耗费认知资源, 从而造成认知负荷。[5]对初学者的相同学习内容而言, 有的初始认知负荷较高, 有的初始认知负荷较低。根据学习者初始认知负荷的不同等级, 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内容, 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内容结构设计要满足不同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诉求, 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内在认知负荷。按照不同的初始性认知负荷, 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 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 将可能导致认知负荷“超载”的复杂学习任务或情景进行切割分解, 然后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对相对独立且关系紧密的递进系列或子情景进行结构上的序化。学习者从简单内容学起, 在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后再学习复杂内容, 以适应认知结构不断的变化。[6]这样减少初学者对复杂学习内容的内在认知负荷, 增加有效的相关负荷, 推动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二) “粒度”策略

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的内容结构设计是否科学, 主要在于该门课程的“工作任务粒度”层次设计是否合理。如果课程学习内容的工作任务粒度越小, 组建学习内容时越灵活, 但同时复杂性就越大。反之, 工作任务粒度越大, 按需重组的灵活性就越小, 而且实现资源共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设计适宜的工作任务粒度是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内容结构设计需要解决的疼点问题。以一个普通学习者的学习力为例, 最大不应超过30分钟, 而一般的则都应该保持在几分钟之内。因此, 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内容设计中, 最大粒度应确保学习者能在30分钟内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知识的学习;最小粒度应满足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知识点的学习时间至少要花10分钟左右。

摘要:在互联网+全面植入校园的背景下, 个性化课程设计成为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在分析跨境电商课程学习内在需求的基础上, 从个性化的课程内容选择及个性化课程设计依据, 以个性化的认知发展和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 提出了高职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内容设计的“序化”策略和“粒度”策略。

关键词:跨境电商,个性化学习,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1-6.

[2] 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3) :13-15.

[3] 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8) :55.

[4] 张麦秋.职业教育教材开发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5) :128-130.

[5] 龚德英.媒体学习中认知负荷的优化控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9.

[6] 马志岩.基于认知负荷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上一篇:心内科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作用探究下一篇:卵巢癌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