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2024-05-09

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实施策略(精选6篇)

篇1: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1)

[论文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包含着全新的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活

动。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选择探究的策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应用各种材料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就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意义、实施策略及其注意问题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 键 词] 研究性学习语文教学 学习方式

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教育随之发展和变化的具体体现就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思路就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启人心智,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的兴趣,提高的小学生语文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理念的诠释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有着特殊学习方式的课程,它是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更新,是学习的革命。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探索性为基础,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创造能力。

研究性的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体验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规范、科学的思想,体验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感觉等。它不同于学法指导,是学法指导的扩展与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性的方式去研读课文中的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的知识去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既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课文学习过程的研究性学习,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二、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北京教育学院博士季苹说:“研究性学习使教育的基本观念在转变,过去我们认为知识是由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的,而现在我们看到,知识只有在热爱中、在探索中才能有活力,有生命”。《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语文学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这就要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一场激烈的辩论会,一次调查活动的反馈„„ 无一不是在进行语文实践。语文学科是研究性学习最便于开展的学科,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真正促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落实。

研究性学习与以往的教学学习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更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教育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考虑而作出的富有时代意义的选择。进行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

小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亲身实践,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获得探索的真切体验。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它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的获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尽情地朗读,默默地思考,大胆的探索,自主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不断地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现代语文教学的理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重情趣”,“有情有趣是教学”,罗丹说:“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重感悟”,不把现存的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都来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大量的时间安排学生读、写、说。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培养他们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积累”,学文如积沙,收集信息,积累语文知识,学生的积累过程同样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构建开放型的语文知识体系,厚积才能薄发。研究性学习科学的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育回归儿童本性的价值追求。

三、小学语文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开展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结构等特点,尤其是生理、心理,学习活动变化的梯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该是灵活的,方法也是多样的,确保学生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1、从生活与课本中设定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外显过程。研究性阅读能很好开展,关键是确定研究课题。至于如何才能选准选好研究课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坚持把课题的选择确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对课题的研究始终保持巨大的内在动力,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和探索热情,并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行选题。

(1)从生活中设定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生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如《飞天》就是一个从生活中寻找到的好课题。我们班在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期间选择开展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一方面,在电视里、互联网上相关材料较为丰富,另一方面,本课题切合时宜,与学生生活较贴近,容易激发孩子的研究兴趣。他们分别从“古老的传说”、“‘神五’跨越”、“‘神六’辉煌”、“永远的梦想”等内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学习。作为教师,我们的目的更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有关航天知识、研究广袤宇宙的兴趣。这一角度的选题,不仅能够克服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中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而且为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开辟了渠道。

(2)从课文中设定研究课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努力在学科领域的教学中使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阅读教学强调实效性,而研究性学习正是组织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达成“认知”、“发展”双重目标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这一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研究课题的设定上。如果随便拿课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来讨论,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却得不到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对此,笔者的研究与实践是:

①在教师引导下提出研究课题

鉴于对研究课题的功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不能随便拿一个问题或质疑便可以充当。研究课题是师生纵横捭阖,凝聚了课文精髓的产物,自然应当是智慧的结晶,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研究课题是设定课题的一般方法。

②通过学生质疑提练出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应当能激发学生的自主研究兴趣,才能最具有针对性,可以发挥最佳效益,所以,由学生提出研究课题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教师若能从学生的质疑中加以提炼、升华,而最终形成研究课题,实为最佳策略。如研读《小珊迪》,在深读阶段,教师问学生你有哪些疑问希望在深读课文时解决吗?学生提了不少,如:

小珊迪为什么非要“我”买他的火柴不可?

如果小珊迪不急于还钱,他就不会死,难道他不需要钱吗?

“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小珊迪不是哪种人?

„„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了这些疑问都与“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关,便自然提升出研读的课题是:“小珊迪是一个()的人?”学生填写了“饱受饥寒”、“关爱弟弟”、“善良”、“诚实守信”、“将信用”、“不贪小利”„„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研读有关的重点词句并交流研读体会。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小珊迪的诚实、守信和善良的美好品质。

③通过解读课文题目得出研究课题

“题”的本意是“额头”,而“目”的本意是“眼睛”。把文章的题目比之为一个人的额头和眼睛,道出了题目对课文的重要意义。在研读一篇课文时,我们往往可以从题目中知其内蕴,窥其文意,得其意趣。因此,从解读课题入手得出研究课题,可收到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教学《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时,读题后,教师问学生:“读题后,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读懂课文的问题吗?”学生读题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a.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b.红军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c.表现了红军什么精神?老师就让学生围绕以上三个体现课文重点的问题来研读全文。通过学生反复品读、深究、讨论、争辩,其间教师作适时、适度地点拨,以开阔学生的思路,理解文字内蕴。

④从课后习题里带出研究课题

教材编者设计的课后习题,既是教材的要旨所在,又集中体现了训练重点和编辑意图,由此带出的研究课题,常有较高的效能。如研读古诗《别董大》,课后习题要求说出诗中所写的景物,由此我得到启发,让学生通过合作研究,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剧本,并当导演,把剧本排演成一个短剧。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查阅了诗人高适写《别董大》的背景,研究了当时诗人和琴师董庭兰(董大)的内心活动,再通过写、演的方式展现出来,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⑤在趣味活动中引出研究课题

研究性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变被动的消极接受为主动的积极探究。在学生的活动设计上,教师若能更多地让学生觉得有趣,则活动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如教学《鲸》这篇课文,教师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研究课题是:“我们已初步读懂了《鲸》这篇课文,大家对鲸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去,就要请大家来扮演鲸,向人类介绍自己家族的特点。要介绍好自己家族的特点,就得更细致地读课文和查阅关于鲸的资料。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进一步理解了鲸的体形特点、进化过程、生活习性等内容。

⑥在插图赏析中推出研究课题

语文教材一般有三大系统组成,即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习题系统。图像系统是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不仅有助于学生解读课文,更有益于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抽象的文字符号和形象的生活图景互相映照、相得益彰。因此,从课文插图去推出研究课题会别有一番意趣。如《鸬鹚》这篇课文,插图是一幅静态的图画:夕阳、平静的湖面、垂柳、无垠的稻田、小船,船上的鸬鹚像列队的士兵,渔人在悠然地吸着烟。在深读课文时,教师让学生认真欣赏这幅插图,并推出了研读专题:“这幅插图表现的是什么情境,画出了课文中的哪些描述?如果捕鱼开始,画面又会有哪些变化?从课文中找根据,谈体会。”课外又要求学生一小组为单位,查阅并收集资料,以《鸬鹚》为课题继续进行研究性学习。由于学生对这一课题充满兴趣,整个研究过程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孩子们又根据小组的兴趣,把主课题细化为许多子题目,如鸬鹚的种类、鸬鹚的外形、鸬鹚的生活习性、鸬鹚捕鱼的特点„„

在课文中寻找研究课题,其实就是营造研究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既达到了解读课文、操练语言的要求,又从中培养了自主、合作的研究能力。

2、在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努力开发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综合性学科的学习活动,它包括研究者——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研究报告的编制能力等内容,而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最为薄弱。活动伊始,我们就发现学生在时间的分配、学习的顺序、成员的分工等许多方面均表现出无所适从的状态,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要站好位置。因为,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极其密切的认知关系,教师要丢弃“解惑”职能,保持“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态势,保持一种认可与耐心的氛围,等待学生去自主地研究发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研究能力。

首先,应当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收集的方法。如在《鲸》一课的研究性活动中,引导学生们通过相互沟通明白自己不仅能够从书店、图书馆、网上搜寻相关材料,更可以去采访自然教师或其他人获得大量宝贵的资料。其次,在对有关材料进行筛选的同时,组织学生先就选择的材料进行广泛的阅读与深入的讨论,再结合课题实际确定子题目进行分析研究。当然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更应该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因为我们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研究内容远远超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能力的情况,这时指导教师可边教边导。一方面,通过有针对性的知识讲解,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研究过程中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注意从宏观上把握课题,对课题的研究深度和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定向引导,通过“导”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研究学习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当然,教师更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研究能力,使小学生在科研启蒙阶段养成严格要求的习惯,从而形成小学生良好的研究素质。

3、在研究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的个人特长和整体力量

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种学习既需要学生发挥各自不同的学习特长,又依赖组内每一成员的协作学习能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的个人特长和整体力量协调起来。具体表现在让细致认真的学生偏重于检索文献,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偏重于对较困难的问题进行分析,让文笔流畅的学生偏重于文章的写作,让擅长电脑的学生偏重于电脑的操作;让能力强的学生承担工作量大的任务,让能力弱的学生进行简易操作的工作等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发挥各自的长处,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和发展的机会,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能力。

当然教师除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特长的优化组合外,还应注意到组内学生的整体效应的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学会与伙伴及时沟通,良好配合,形成一个能创造横向交流、团体合作的氛围;教育学生在学会责任感的同时又要学会谦让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使学生体会到进退之间自有天地,体会到协作学习带来的个人力量无法企及的乐趣,高效高质地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

四、小学语文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强调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选准研究要点。要从整体入手,在课文的特色、主题处切入,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探究,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3、注重研究过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不一定像专家那样,必须解决具体的问题,我们应该避免“成人化”的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什么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研究的方法,掌握研究的途径,学习的过程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

4、把握评价尺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评价,重视的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篇2: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缪爱明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288个课时如何分解给学科老师?研究性学习成绩由什么人评定?怎样评定?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怎么评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这些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中遇到的困惑,也是目前高中科任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的困惑。它需要学校整体计划、分步实施,创新解决。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生所在年级不同情况,落实指导重点,合理安排课时,侧重于开展选题比较研究、中期汇报展评和期末结题评估等活动。学生对课题或者项目进行研究的时间主要在课外,尤其是在寒假和暑假等节假日中。

关键词:专题类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策略

一、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众所周知,“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也就是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建立和实施,应该贯穿在每一门学科的每一个课堂教学中,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常规的最有效的途径。就语文研究性学习而言,也不例外。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课本、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①即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采用的是狭

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概念,即“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

②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教育部要求从2002年9月1日全国各省市高中全面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该《计划》规定,研究性学习是必修课。对必修课,该计划明确规定了授课时数,像语、数、外,高中三年必修、选修课时数各是384个课时,而研究性学习则要求达到288

③个课时。

依据上述文件精神,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它是一门以课题或项目研究为载体的以完成高中语文教学任务为目的的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必修课程,它要求高中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内外的语文现象,并借助汉语言文学这一工具去获取知识掌握事物规律,应用语文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

从《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实施要求以及当前的实施情况来看,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其实就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或者说,目前高中科任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的困惑。1、288个课时该怎么分配给学科?

《指南》颁布6年多来,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已经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宣传和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一些做法与经验也得到介绍和推广,但是切实的行动很不令人满意。不少学校干脆没搞,搞了的学校大多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对外活动、展示和宣传上,特点是班级少数学生或者年级、学校少数学生一学年(而且往往在高二阶段)在年级主任或者班主任的要求下做一至两个所谓的课题,在年级或者学校公开展示和评奖一下就算大功告成。我们知道,每一门学科都应该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每一科任老师都应该有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义务和责任。目前高中生所接触的课程有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可是,绝大多数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地点、任务和人员等等,完全没有落实到科任教师头上,完全没有落实到学科教学安排的课时和计划中,仿佛成了班主任一学年甚至两学年里搞的一个政治性的活动。笔者认为,这288个课时应该分解给各学科老师,应该纳入学科阶段教学的整个计划中。粗略算一下,像语文这样的学科,整个高中阶段应该需要30个研究性学习课时。

2、研究性学习的成绩由谁来评定和打分?

研究性学习学分在新课程设置中是占了很大的分量的。学生在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在选修课中至少达到6个学分,才可高中毕业;而其中作为必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分就高达15分。像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自的必修学分也不过才10学分。我们千万不能把研究性学习评分依据和内容等同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它们分别也有各自的学分。现在的问题是,学生的这个成绩由谁来打?是学生同伴吗?是师生结合评定吗?那么又由谁来组织实施?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如果是班主任,那么,他(她)怎么来判断学生各自专题研究的含金量?我们目前的学校并没有专任的班主任,所有的班主任也承担着一门教学任务,或者说也只有在本门学科教学中他(她)才是一个相对的专家,如果学生选择的课题不在他的学科范畴之内,他(她)该如何科学认定?笔者认为,由于各个学科教师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任务,都应该承担着指导学生进行选题、研究和结题的工作。这个学分,应该是在各个学科老师的组织下进行评定。

《指南》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认为“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话,虽然不错,似乎也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是,很难落实。再说,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还是应该明确操作的主体。如果指导老师不能参与到评分的体系中,不能作为评分的第一责任人,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必然会导致走过场,必然会成为形式主义活动。

3、研究性学习的成绩怎么来评定和打分?

15个学分怎么分配给学科?落实在语文科上应该是多少分?语文必修科开设时间到高二上学期末结束,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末是选修课阶段,高三下学期是高考复习阶段。作为必修课的研究性学习应该是什么时间结束?就一个学生而言,整个高中阶段应该要研究或参与研究几个课题?落实到学科上,一个学生应该在整个高中阶段研究几个语文课题?学生的时间是恒定的,我们不能因为重视本门学科就影响了学生整体时间的分配。以上几个问题不解决,这个学分,科任教师也是没法组织评定的。这些问题,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均没有明确的“指南”,需要学校、年级、学科教研组创新解决。

4、高考试卷怎样体现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绩的评定?

如果高考不考查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或者很难科学地体现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水平,那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还将是流于形式。因为:学生查阅资料,综合灵活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等属于“软件”,是隐性的,也许到多年之后才能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而家长是现实的,学校、学生、教师都是现实的,上高中就是要考大学,与其在看不到“成绩”的研究性学习上徘徊,还不如把大量时间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知识教学上来。如果高考体现研究性学习水平的考核,渗透在高考各学科的试卷中,这应该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命题可以侧重在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海、广东卷已经率先进行了尝试。随着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全国的全面开设,高考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考查的比重将会有所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非高考科目的研究性学习如何去评估?如何去调动这些科目老师和学生开展这项活动的积极性?就是高考科目中的研究性学习考试的内容,如何去兼顾到城乡学生的差别?不同学校学生的差别?不同知识背景学生的差别?这会不会在学生负担很重的前提下又引起新一轮的带有“研究性学习特色”的新题海战?熟能生巧,大家会不会将“研究性学习”“演变”成新的应试?

对于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我们的家长和学生,甚至靠学生才能生存下来的基层普通高中,往往只是重视最后的高考成绩,而不重视研究性学习本身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方式改变下各种综合能力的提高。要想从根本上保证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实施,可否将过程性评价也融入高考中?比如将研究性学习的成绩、鉴定作为必需材料,列入高考考生档案;将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作为必备材料,列入高考考生附件等。

三、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策略

1、整体规划与学科分解策略: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对师生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相应的措施。就我校而言,早就建立起相应的指导、管理小组,负责过程落实、实施检查等项工作的统筹安排。每一届新生入校时,学校均有相应的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三年规划。在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上、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上、教师指导经验的交流制度上等,已经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轨

道。比如说,关于研究性学习学分的量化,我们就分解在各个学科中,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每门学科各1.5分,剩余1.5分由班主任、音体美和信息技术教师代表,共同根据该生研究性学习的综合表现予以给分。

2、指导重点与分步实施策略:

高一年级: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核心,从学科延伸中落实研究内容,以知识探究型为主要类型,让学生学会用汉语言文学去解读汉语言文学。具体操作上,可围绕每个模块的语文学习内容,在学生学到某方面知识时,教师指导拓宽学习范围,促使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查寻资料的方法以及使学生理解研究方案是如何设计和进行的,帮助学会寻找解决方案的途径,选择研究成果的表述方式等等。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现在,我们的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很薄弱。提出的问题不是没有研究的价值,就是过大、过泛或是没有创新。语文教师要不唯书,不唯上,做好“提问”的示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下,不仅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能体会到学习中经常会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产生问题?针对具体内容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阶段最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研究书本上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要注重语文学科内容的前后联系,学科知识的连接贯通,学科技能的综合运用,学科实践的趣味活化,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推进和提高。

语文研究性学习,首先应该姓“语”。也即以汉语言文学问题或汉语言文学内容为触发点,以引发的新问题为研究对象,师生探究加深对汉语言文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突破汉语言文学内容有限的弊端,拓展学生的视野。

高二年级: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从学科综合中落实研究内容,以准学术研究型为主要类型,让学生学会用汉语言文学去解读高中阶段的知识结构。通过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学科相互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只有在实践中,人的特征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人格的各种要素才得以产生并结合成一个整体。人的活动越丰富,人的发展就越充分,越全面;人的活动越深入,人的探究意识就越强,研究也就越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很重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多次强调和提出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原因之一就是教材内容的有增无减和课时减少的矛盾,使得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教材也要进行大胆整合删减,真正实现超越教材,宏观把握教材,使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和整个语文学习过程联系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课内外学习时间和内容。

高三年级: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核心,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落实研究内容,以创新研究型为主要类型,让学生学会用汉语言文学去解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这个阶段,学生再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调查研究、走访、访问等活动是不可能了,但是,我们并不能弱化他们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大自然,关注人生的意识和行动。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万花筒,生活中的可研究的事物无处不在;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由于高三阶段每人每学科只在高二期末的暑假中做一个课题,因此,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评价,相对要求要高一些,指标要全面一些。教师不仅要看他们的探索创新欲望,看他们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看他们的思维活动,看他们获取、整理和归纳信息的手段、途径与方法,还要看他们的研究成果,看他们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看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意志品质。在这个阶段,语文教师还可结合培养高中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思维的目标与要求,对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提出问题、撰写方案、收集材料、处理信息、调查比较、解决问题、结题论证等过程进行回顾、归类和总结,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和问题背景,让学生讨论如何去做方案,如何去深入开展研究,以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既为他们进一步深造,也为他们迎接选拔人才的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3、课时安排与成绩评估策略: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的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要求每个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形式在高一至高三上学期末自选五个与语文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一个学期只研究一个课题,一个学期也必须研究一个课题,学生的研究时间主要在假期和课外活动期间;语文老师的组织、指导和评价则主要在课堂上,一般一个学期6个课时,其中2个课时为选题指导,2个课时为中期成果展评,2个课时为结题评估,五个学期循环进行辅导和开展活动。每个课题结题后评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参加该课题研究的人员均相应能得到这四个等级。

如果某个学生在高中毕业时,语文学科上参与研究了5个课题,其中有3个(含3个)以上拿到了合格等级,那么,这个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就能拿到1.5分。我们深知:对于学生而言,探究的价值不在结果的大小而在于参与的过程,在于通过独立的探究而获得的能力;对于研究性学习而言,其基本特征就在于注重过程、强调体验、突出应用等。因此,我们最后给学生评分,基本上采用的是模糊评分的办法。

关于选题指导:以教师和学生观摩上一届学生或者上一学期的研究课题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每学期进行一次,共2个课时。在选题指导前,教师要首先让学生明确本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辅导内容和活动安排,辅导内容包括《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课题内涵、选题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案制定方法、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报告撰写方法、中期研究工作汇报方法、研究成果展示方法等等;活动安排主要指的是选题比较研究、中期汇报展评和期末结题评估。

关于中期成果展评和期末结题评估:以本班学生汇报交流中期研究情况和学期末研究结果为主,每学期进行一次,共4个课时。从实践情况来看,一个班一般会出现8-10个课题或项目,只要时间安排得当,每个课题组均有上台在同学们面前展示的机会,或者通过张贴和印发的形式,交流各小组的研究设想和成果,这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同学之间的咨询和评估活动。学生对课题或者项目进行研究的时间主要在课外,尤其是在寒假和暑假的节假日中。现实中,我们的学生常常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在查阅资料、相互交流、进行反思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利用寒暑假最为合适。在此,我建议全国高中所有的学生在寒暑假里不补课,不做其他作业,就是搞各个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随着教育体制、评价机制、教材编排改革的一一到位,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和困难只是暂时的,研究性学习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①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纲要〉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2001.8,钟启泉等编著,第130页。

②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4月8日颁发。

篇3: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一、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困惑

(一) 舍本逐末, 只顾对专题划分, 却忽略了整体教学质量。自初步接受教育起, 学生便已接触到语文这一学科, 从小学到初中, 学生学习语文已经有近十年, 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每一个被细分化的知识点。而在日常生活以及考核当中, 我们所遇到的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点也都是由一个一个小细节聚集起来的。然而, 随着专题类研究性学习的推广, 诸多教师容易被这表面的优点掩盖住语文的本质, 舍本逐末, 只是根据知识点的大致特征划专题, 忽略了对细节以及对实际教学情况的分析。这不仅仅导致专题划分的浅薄不科学, 而且极大地影响到专题的质量。

(二) 胡乱配套, 专题设计与研究性学习设计难以融合。新课改所推行的促进个性自主、全面发展理念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拥趸, 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教师使用专题类教学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步伐。毫无疑问, 这两种教学方法都能够给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 但是如若将两者结合起来, 却由于专题设计与研究性学习设计难以融合而容易起到反面效果, 导致教学变得混乱, 毫无逻辑性及科学性, 极大地影响到教学的进展。

二、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的解决策略

(一) 综合各方面因素, 合理划分专题。教师的教学节奏和上课节奏是否准确, 学生的学习进程是否恰当, 都与专题的划分是否合理息息相关。一位教师或者一本教材对专题设计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教师会如何开展这一课程的教学。因此, 在对专题设计时, 我们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合理划分。

从学生因素上来看, 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接受能力, 如他们目前的普遍语文水平能够适应哪一个专题, 他们在这一阶段对研究性学习的熟悉程度以及能够提高的限度等。例如, 在设计文言文专题时, 虽然学生拥有了一定的初中文言文基础, 但是他们对字词句的认识仍十分少。因此, 在设计这一专题的训练时, 教师必须承接他们初中可能涉及的一些知识点,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而能够促使学生有起点, 有目标, 有方向地对语文知识进行研究。其次, 从教师因素上来看, 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从而将专题进行合理划分, 依托自己的教学经验或者相关文献综述, 明确每一个专题的可行性, 并且有科学根据地设想在这样的专题分类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以及自主探究之下, 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是否能够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所要教学的内容。在对各方面因素都考虑周到的情况下设计划分专题, 有利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 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为基准, 展开专题设计。无论在何时何地, 学生都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传统教学中, 课堂结构因为应试教育制度的缘故被扭曲, 学生无意识中被剥夺了自主思索探究的能力, 这导致了我国学生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书呆子”, 这无疑是与社会要求不符的。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对传统教学制度中漏洞的一种弥补, 因此展开专题设计, 需要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为基准。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基础等等因素的差异, 他们的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 导致了学习速率不同, 在展开专题设计时, 教师需要注意分析不同学生群体间的水平差异, 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专题。

依然以文言文主题设计为例, 在学生当中有些学生无疑会因为对此怀有浓厚的兴趣, 从而自主地学习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同时也会有些学生因为兴致缺乏, 从而对文言文一知半解,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因材施教。如对苏教版教材中《陈情表》的讲解, 教师大可通过日常课堂的表现, 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点, 则可让他们在不看注释的情况下解读全文;第二个层次可以是让学生增添如其中“以”“是”的词义等的学习, 让学生能够便于翻译;第三个层次可以是让学生除第一二层次的注释外再关注其中的略写字词以及句式等, 以连贯全文。每一层次的设计都给予了学生充足的研究空间, 有利于学生增长信心, 增加对语文的兴趣。

篇4: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更加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引进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一、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它是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更新,是学习的革命。探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探索性为基础。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创造能力。

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充分展示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易于参与并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

(一)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学习中,探究性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尤为明显。语文本身蕴藏着汉文字、汉文章、汉文学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要尊重和发展阅读本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健全的人格。而这些隐藏的价值取向通过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完全可以让学生体会得到。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甲天下》时,学生在教师范读的影响和指导下,情不自禁地跟着反复吟唱,细心品味,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被课文饱满的热情、动人的、优美的意境及流动的画面所感染,当这种美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相交融的时候,自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探究性学习可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层次

语文学习的学习方式很多,探究性学习就是其中一项。这种学习方式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的实践中学好语文,就是要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来学习语文。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学习、互相研究,能够发现语文的丰富内容,整理出自己的学习见解。例如有的同学从《蝙蝠与雷达》中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奥妙与神秘;有的同学从唐诗宋词中领悟到了祖国文化博大精深。这种从多角度探究的学习方式打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层次。

(三)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拓宽学习语文的广阔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尊重,大多数教师习惯“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而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古人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鱼”和“授渔”虽仅一字之差,意义却天壤之别。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授渔”的过程中,无须时刻肩负着教给学生知识的重负,教的功能不再是教会、教全,教得尽善尽美,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以来,教科书已经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学生必须到教科书外寻找相关的资料,必须广泛地阅读,必须占有丰富的材料。比如在教学中,通过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课文学习前就去查找相关资料,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如作者的生平,写作动机,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写作特点,与此文章类似的文章等等。通过大量的积累和占用资料,来开阔学生的眼界,积累多方面的知识。

三、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建平等和谐的教学体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亲自参与,直接体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学习成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争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对难度不同的知识目标,要分层次设计问题,分层次让学生参与,既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又要照顾学需生的自尊心,使每位学生都能高兴地站起来,体面的坐下去。学生处在没有压抑的环境下,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他们会大胆质疑,大胆设想,充分发表意见,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会主动动脑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为学生的探究思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老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让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

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为目标,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变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它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投入到问题中去。在问题中,学生能够运用已经收集到的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加工转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从而收获更多。可以说这个“收获”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制作成品。它可能是某个见解,某个活动的策划方案,或是某种意识的形成等等。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某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判断、分析、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它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实际上,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填鸭式的教学,不要给学生现成的答案和结论,而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知识和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就能容易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三)重视和引导学生的全员和主动参与

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和主动参与。小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教师可注意利用问题来调动全员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前安排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和进行预习,经过这一环节后。学生在课堂上会纷纷提出问题,如:“科学家怎么知道太阳的温度的呢?”、“课题叫《太阳》,为什么还用那么多文字写它与人类的关系呢?”围绕一个个问题,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抓住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前后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谈论。在彼此的交流中,课堂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可以说,每个学生在课题小组中都担当了一部分研究的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他们对太阳产生的兴趣更浓厚了,在组内,一些知识面较广的同学纷纷抢着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告诉大家,例如:太阳风是怎样形成、什么是太阳黑子等等。这样一来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要求。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

(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强对知识的体验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是个高频用词和重要理念。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与认知发展相伴相随的情感体验,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情感体验不是凭空进行或只在情感活动中进行。而是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二纬中进行。情感体验有情感的纬度,又有了认知的参与。感悟、思考、理解后的体验才能深刻。比如,《军神》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或是向长辈、大人(特别是做过大手术的人)进行调查其遭受痛苦的感受,可以切实地体验刘伯承的坚强意志。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能够培养他们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引导学生开展“课题小研究”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学习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虽然说。小学生的这种“研究”本身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的严密性,但通过这种研究,学生在对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的过程中,学到了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并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还可以学会一些实际动手操作的方法。小学语文负载有丰富的文化,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并蕴含有丰富的创新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学生的“课题小研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学生“课题小研究”需要由老师提出一些小题目(或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些适合自己“研究”的题目),为了避免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或“研究化”,我们要求学生研究的课题都是学生平时经常接触和思考的问题,是学生通过努力后可以实现和完成的问题。比如:“兰州市的白色污染的现状及解决的办法”、“如何让废旧电池不再影响我们的环境”、“校园环保问题调查”、“自行车违章状况及对策”、“零花钱如何花的有意义的调查”等课题。

让学生开展课题小研究的具体步骤:①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提出课题)。②让学生写出课题研究的意义。③学生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④整理材料、形成结论。⑤提出意见和建议。⑥形成小论文。

通过开展课题小研究。能让小学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使学生对语文课更加感兴趣。更能可贵的是可以让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了,大大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益。

四、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调问题意识。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选准探究要点。要从整体入手,在课文的特色、主题处切入,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探究,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3、注重探究过程。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一定向专家那样,必须解决具体的问题,我们应该避免“成人化”的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的探究什么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方法,掌握探究的途径,学习的过程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

4、把握评价尺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评价,重视的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5: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井大附中 吴智昌

【摘要】

新课标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被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本论文在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理论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为实践平台,试图探索总结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来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生成。【关键词】新课标 自主学习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设计规划、自我调节,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积极对话,去领会文本意义,探究文本多重含义,并且能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主动建构过程。在阅读教学之初,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主提问、质疑乃至进行观察和调查;在阅读教学之后,学生能自我评价总结。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已的教学案例,给大家试图探索总结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来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性,促进学生。

一、阅读教学中自主性学习实施策略。

(一)创建和谐的课堂阅读环境。阅读作为一种对话过程,它需要和谐的课堂阅读环境。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安全感,有利于减轻学生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主动阅读,主动探索。

(二)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一切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具体、适度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省时高效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揭示目标,以目标激发求知欲望,引导求知方向。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从理性上对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进行明确,否则,自主学习是盲目的,难以持久。中学语文教材是按单元体系编排的,每单元由同体裁优秀作品篇目组成。每一单元按单元提示说明都有其训练的目的、重点。自主学习必须先要把握这些单元训练的目的、重点,对该单元文章有明确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向。

(三)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的激发,需要阅读愉快体验的积累。如何使学生有阅读愉快体验呢?我抓住语文学科本身绚丽多彩、包罗万象的特点,课前坚持3分钟美文品读或文化名人名句介绍,接下来新课导入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式,或提问,设计疑点启发思维;或引用诗词、成语等,激发兴趣,丰富知识;或抒情,使师生活动产生共鸣;或用图片等非语言手段,引起好奇,激发求知欲;或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等。在具体鉴赏文本中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阅读与鉴赏情景,把活动引进阅读课堂,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 问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四)行为前移

“行为前移”就是让学生的学习行为走在教师教之前。即教师新授课文之前,学生先预习;教师提问之前,学生先质疑;教师讲析文本中,学生先学,教师后讲。“行为前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给学生的感知、存疑、尝试、顿悟以充分的时空,给学生提供独立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有准备的状态,容易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1、预习。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预习文本呢?首先初读课文,按“导读”提示、注释自学,接着深入理解课文,围绕课后思考练习进行。

2、先学后讲。过去,课堂教学更多采用“先讲后学”。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教师要学会“先学后讲”。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要还原学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突出阅读中的体验和感悟。“先学后讲”就是让学生按学习目标、自己的阅读思路,先自主阅读,拥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并提出自己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师讲解要重视学生的问题,要善于把自己的思路和学生的思路合二为一,去完善学生的阅读体验。比如古诗词教学,学生先自己颂读感悟,借助诗歌的题目、作者、体裁特征、注释、意象、直抒胸臆的句子等,定基调,明确方向,推测写了什么内容,可能表达什么思想情感。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问题,解析应证。

(五)示范引路

盲目的自主学习是没有方向的。明确学习目标后,没有具体思维步骤的自主学习是低效的。中学语文教材是按单元体系编排的,每单元由同体裁优秀作品篇目组成。诸如散文单元、小说单元、诗歌单元等。每一单元按单元提示说明都有其训练的目的、重点。每一单元的文本编排为精读篇目和自读篇目。教师可以将精读课文作为鉴赏重点,作为自主学习的示范引路。将精读课文按相应单元的鉴赏要求、步骤展开鉴赏,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在鉴赏中找到阅读某类体裁文章的精髓,形成自主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小说时,学生都知道要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知道刻画人物是小说的中心环节,但人物和情节、环境有怎样的关系?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主题把握需要依赖那些因素?这都要引导。明确了该怎样自主探究学习某类文章后,就可以利用自读课文让学生实践了。不过自主实践时,时常还是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

(六)课外延续

课外延续、课外拓展已成为一种共识,这是大语文的要求。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灵活运用。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课堂阅读教学说到底是“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进行大量的阅读,还是要在课外完成。

1、文本本身的课外拓展。教师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以期增加学生不够丰富的阅历,唤醒沉睡的体验,更新旧有的知识。

2、鉴赏方法的课外拓展。随着对某类文章鉴赏方法的掌握,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可 以由课内逐步向课外延续。进一步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巩固前面的成果。比如学习了小说单元后,我开展了“阅读小小说写点个性解读”的活动。让学生自由个性阅读喜欢的小小说,从鉴赏小说的“立意”、“人物”“情节”“细节”等自主探究方向去收集材料、分析归纳,然后写出自己的解读。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就逐步悟出小说赏析的规律与方法。

(七)方法指导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展开,教师要将一些必要的自主阅读方法介绍给学生,使他们有法可循,提高阅读效果。阅读课课前预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五法:看(导语、注释和练习)、读(课文)、查(工具书)、想(问题)、作(笔记),阅读课进行中,可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选择浏览、略读、精读、品读、朗读、默读的阅读方式。如:可以先总体泛读,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品词,领悟审美。在读的过程中,同时注意勾画,批注,将可感可疑处标示出来。特别指出品读、美读中注意抓重点句,借助想象进入文本意境。

(八)问题质疑,启疑引思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学生“生疑、质疑、解疑”是自主学习的标志之一。无疑则无学的愿望,无惑则无学的动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疑引思:启发学生生疑(无疑处教师生疑)———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解疑。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自主解 惑,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训练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阅读中学生自可生疑,疑之出则为不通处。然有疑却可能不会、不敢质疑,教师则要积极引导、启发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随着质疑的展开,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解疑解惑。以学生“解疑解惑”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其间,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落实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的教学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问题由他们提出,也由他们解决。在学生解疑解惑中,教师要根据问题难易,请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文本中的共性问题,由基础较差的学生解决;文本中的个性问题,引导尖子生进行探讨。对学生最终解决不了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路,以学路带教路,于关键处随机点拨指导,合作讨论解决。当然学生也有可能无疑,这种无疑,是由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不够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教师要于无疑处生疑,要巧妙设置问题的情境,激发矛盾,挑起“是非”,生疑,引导学生质疑答疑、讨论辩论。

(九)人际互动,合作交流

新课标关于“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明确提出,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人际互动,合作交流(其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合作讨论交流,既可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又可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建立课堂上积极的合作讨论交流,必须考虑将单一的“全班教学”形式转为“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形式的组合。课堂上可采用“改变座位编排形式”、“小组讨论”、“辩论”、“自由组织学习互助组”等方法,加 大课堂的交际面,由师生(几个好生)之间的交流,拓展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组合。其具体步骤可为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第一步是自学后的小范围讨论,可以是同桌或前后桌,主要讨论文章的粗读感受,重点、难点等;第二步是充分自主阅读后的集体交流,讨论问题可以是多方面和深层次的,如对文章中心的发散性解读和文章结构篇章布局的合理安排等。教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

(十)积极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期望,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给学生以适时的肯定,适度的鼓励,积极的评价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催化剂。积极评价策略以肯定、鼓励为主,同时注意评、导结合,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守学习的自信心。

关注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一切教育艺术之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探索,应该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开发学生潜能,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等方面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自主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必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当然阅读教学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我们永远探究的目标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阅读教学方式最有效,这条路还很长,我们需要一步步走下去。参考文献:

篇6: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摘要:一堂“生成”的小学语文课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才是能让学生学到知识的成功的语文课。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教师在课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预设,在课堂上应该创设平等自主的课堂情境,进行巧妙的提问和引导,并且学会倾听,抓住时机促进课堂的生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生成 策略

准备

自主

提问

倾听 正文:

我们总是在思考:怎样的小学语文课才是成功的?怎样的小学语文课才是学生喜欢的?我认为能让小学生真正学到一些东西的,让小学生真正喜欢上的语文课才是成功的小学语文课。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时代在呼唤新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而新的语文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必然有无法预知的生成,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教学因生成而精彩。

很多教师还是会按照自己的预设程序进行教学,他们害怕学生 的现场生成。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即时生成会成为阻挡预定方案,会阻碍自己的教学过程。然而这样的课堂都是不真实的课堂。生成,保留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叶澜教授说过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真实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最真实自然的课堂,它让学生真实的想法得以充分表达,最大程度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意愿。在学生的思想碰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预先没有想到的、奇特的、闪光的、极有个性的材料,这些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有真实意义的材料,就是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些生成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那么这样的课堂就真正成功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得到全面提高。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生成”的语文课堂呢?我认为主要的依靠是教师。经过思考研究,我得出了以下几点实施策略:

一、课前丰富准备,充分预设

教学准备、预设是什么?广义地说就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所有的准备活动。教师的精心预设是学生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基础,要上好一堂课,丰富的准备和充分的预设是必须的。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把教材挖透、挖深、多角度地理解教材,能走进教材又能跳出教材,才能有生成的底气,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

实习中,我课前准备和预设的重要性也深有体会。在上《卖木雕的少年》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非洲这个大洲的了解,其中有一位学生说了许多关于非洲土著知识,把我给弄懵了,他说的那些知识我完全没有去了解过,于是我只能称赞他一下,不能给出任何评价。如果我在课前准备到了这些内容,就可以抓住一些重要的信息,对学生做出及时的课外知识的学习的引导,让“生成”的资源更

师:直接跟他说说你的意见。

生2:你读的很好,不过你读得太短了,不能表现你读得有感情,你应该读得长一点。(众笑)

生1:我是因为激动的原因。

师:也就是说,你读得太短,人家没感觉,你自己激动,人家还没感觉到。你愿意继续读下去呢,还是让别人读下去呢?主动权给你。

生1:(继续读下去)“看着看着……”

师:请你转过去,你看,评你的那个同学又举手了。

生2:没错,你读是很有感情,但你有添字也有减字的现象,刚才你读的……

师:根据你平时对他的了解,你认为他确实是激动呢,还是真的没读好。

生2:凭着我对他的了解,我想他是太激动了。(生1频频点头)

师:读正确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你的朗读精益求精,高标准要求呢。对他的读的感情如何,你也可以评价一下。

这里就充分体现了窦老师的创设平等自主的课堂情境的思想。在学生发言时,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窦老师巧妙的引导,既激励学生,又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成功地促进了课堂的生成。

四、学会倾听

上一篇:选秀现场主持人串词下一篇: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