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2024-04-30

初中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精选8篇)

篇1:初中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初中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范星玥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241;上海市省吾中学上海200042)

【摘要】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刚进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英语学习中交际、记忆、元认知、情感、认知、补偿六大策略方面的应用问题,认为必须培养和提高初中新生的学习策略,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 学习策略 ;调查研究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更多地集中在对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上,而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微乎其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不会把各种学习策略运用到英语学习过程中,也没有认识到有效使用英语学习策略对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培养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阶段,就开始教学生学会有效使用各种学习策略对增强其语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将为高中阶段乃至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起非常积极的作用。

那么学习策略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呢?当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回答了这个问题:学习效果=50%学习策略+40%努力程度+10%智商(桑青松,2002:19)。这说明在影响学习效果的三个因素中,学习策略最为重要。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培训,促使他们通过恰当使用学习策略,提高外语习得效果,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便成了时代的要求。

从广义上讲,学习策略即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达到更好效果的任何活动。

为了较好的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现状,以便为英语学习策略训练制定有效的目标和计划,对刚进入初中的新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本调查的对象为上海市省吾中学2009年9月入学的初中新生。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100份,扣除不合格问卷2份,最后实得有效问卷98份。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参考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Oxford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问卷,结合上海市省吾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修订而成。原本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正卷部分共50个题目,答题部分中答题反应方式采用Likert的五级分类量表形式,1——5分别表示“几乎不使用”、“基本不使用”、“有时使用”、“通常使用”、“总是使用”。由于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是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50个题目比较多,同时有些题目在对初中学生来讲有些难懂,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进行了改动将50的题目改为30个,其中记忆策略5题,认知策略10题,元认知策略6题,补偿策略3题,情感策略3题,社会交际策略3题。把难理解的部分题目去掉,答题反应方式也由五级分类量表改为三级分类量表形式,1——3分别表示“从不使用”、“ 有时使用”和 “经常使用”。本调查使用的统计工具为SPSS12.0。

对具体的六大类学习策略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交际策略指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

而采取的各种策略

交际策略的经常使用平均频率有32.67%,在所有学习策略中,交际策略经

常使用平均分最高。究其原由,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的深入和拓展,在课堂上教师尽力创设较真实的情景,让学习者在课堂上模拟的真实的交际活动,其主要的目的是锻炼和提高学生交际的技巧和能力。在小学的课堂上以听说为主,也使学生的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二、记忆策略指运用记忆的一般规律,有效地识记、保持、提取信息的方法

和技巧

调查结果显示,记忆策略的经常使用率比较低仅为31.63%。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不使用这些记忆策略。超过一半的学生经常使用“把较长的单词按照读音分成几个部分来帮助记忆。”经常使用率达到53.06%。这可能和小学老师曾经教过他们这样的记忆方法有关。但是其他几项记忆策略的经常使用率都很低,这说明学生在攻克英语学习的第一大难题一单词的记忆方面,有学习策略的运用,但还未被大多数学生使用。

三、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

由于学习竞争的压力,元认知策略中使用频率排在第一位的是“想知道怎样

才能学好英语”。这一点说明学生都渴望能够学好英语这门功课。虽然现实中他们的成绩不一定好,他们的内心是非常渴望能够学好的。这恰恰需要我们教师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

从使用频率上来看,对于初中新生来说,也许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制订学习计

划的重要性,或者是没有学会主动制订学习计划,又或者是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因为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都由老师及家长全面安排好了。

“课内与课外都集中注意力学习英语。”这一策略学生使用频率很低,只占

14.29%,英语在我国毕竞是作为一门外语在教学,只依靠课堂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积极地参与课内外各种学习活动,主动寻求广泛地交流机会,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学好一门语言和其它知识。

四、情感策略指让学习者的心理处于有利于目标语言学习的状态,控制学习

者的态度和情绪

初中新生由于刚刚小学毕业,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体会不深,或者是他

们描述不清,或者由于年纪尚小,感情较单纯,缺少自己主观的判断,喜好多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影响。当进步时,不知要奖励自己,也不会和他人讨论怎样学习英语。缺少自信,学习也不够积极主动。

五、认知策略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聚和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认知策略的经常使用率较低,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1.73%,在认知策略所列的几项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经常使用“用英汉词典或电子词典查不认识的单词。”这策略的经常使用频率,最高占46.9%。经常使用频率排名第二的是:“英语课上主动要求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和游戏”,占34.69%。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初中新生在学习英语之初还是愿意参与老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这和学生年龄较小,在小学课堂时活泼有关。其中“课后复习英语课上学过的东西。” 策略仅占到26.53%,说明初中新生的基本没有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那就是“预习一上课一作业一复习”的学习方法。这种基本的学习习惯,都只有1/4左右的学生能经常做到。

六、补偿策略指运用线索来猜想、克服说写的困难的策略

在所有学习策略中,补偿策略的经常使用平均分最低只有12.93%。究其原

因,初中新生年纪较小,对待出现各种困难,缺少应对的能力和技巧。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应有的帮助和指导。

总之,通过对上海市省吾中学初中新生英语学习策略分项运用频率的统计发

现,该校初中新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整体水平低下,这说明对英语学习策略培

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新生正处于中学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有必要对其进行学习策略的培

养,如果从一开始初中教师就高度重视对其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对解决当前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效,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为更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教师通过学习策略的教学,可以减少教学和训练的时间,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三是有利于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实现素质教育的以培养新世纪需要的人才的目标,促使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从而实现“教就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Oxford, R.L.1989.“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 synthesis of studi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training”.System 1723, 5-47.[2]Oxford,R.1990.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New York: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3]桑青松.“试论策略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课程.教材.教法,2002,9

[4]王惠珍.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调查研究.中国知网(http:ki.net).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

篇2:初中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培养初一新生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的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工作单位:莱阳市团旺中心中学

课题主持人: 赵凌

课题组成员:万国松、代言胜、高玉珍、宫锦艳

鉴定执笔人:赵凌

一、课题的提出

通过多年初一班主任的工作了解到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大部分学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纪律性差,上课不能坚持45分钟,一般35分钟左右,注意力开始不集中,表现出坐立不安、小声与同学说话、乱抠指甲、东张西望等;导致的后果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没听清楚,以至于不能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作业,或干脆不交作业;再如有的学生写字潦草,作业本又脏又乱;还有一部分学生脑瓜子很聪明,思维也很活跃,但是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就其原因我们认为初一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起始阶段,生理变化引起心理变化,情绪不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自觉性差、果断性不稳、坚韧性不够。

因此,我们认为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基于此,确定了《培养初一新生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二、本课题的概念界定

学习品质是随着人的学习活动而产生的能动的心理现象,实质上是人的思想品德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映,是决定学习行为的倾向和特征的心理依据。学习品质是多方面的,包括认真细致、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知难而进,注意积累,举一反三,有效迁移等。而这些优秀的品质若能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中,能真正享受到“学习、探究、创新”的乐趣,那么也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就是成功的经验。现在流行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正是对这一点的简洁而生动的诠释。培养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教育和训练,促使其成长。

本课题通过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的有效途

径、方式方法、目标效果、操作步骤等。从而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自主地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观点。“皮亚杰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指出,真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发的学习,而不是教师传授的学习。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他曾指出:“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

2.叶圣陶先生有关指导预习的论述。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叶氏认为,“惟有如此,学生在预习的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的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

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认知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前准备习惯。上课前,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一响就安静下来。教师对学生怎样坐,答问时怎样站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2.培养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我们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没有搞小动作的机会。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反映学生认真的态度,教师须严格要求学生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正式考试都有书写认真,不潦草,不涂抹。当然要培养学生作业书写工整的好习惯,教师首先应注意教学时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整齐,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的逐步养成。

2.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3.提高学生修养,完善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以后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定的基础,为终身学习服务。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初一新生的学习习惯和品质进行全员调查,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现状,写成调查报告。

2.个案研究法:针对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存在的问题,查找其原因,并做出相应对策。

3.观察研究法:课题组成员每节课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和程度进行观察并记录,及时记录来自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论证确定实际可行的有效策略。

4.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的资料,总结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及教学经验,进一步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以借鉴的优秀经验。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课题开展情况,针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经常性的反思,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创造条件。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依据课题实施方案,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准备调查阶段(2012年9月)、实践研究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7月)、总结推广阶段(2013年8月-2013年9月)。

(一)准备调查阶段:统一思想,充分调研,打好开题基础。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定此课题为重点研究课题,并达成共识:这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社会声誉的条件和基础。然后召开了课题组成员研讨会。通过学习、宣传、讨论,统一了认识:只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才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才是体

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才能为学生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成立课题小组,确定实验班级。落实责任,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实验开展。

3.集思广益,研讨交流,制定实施方案。依据教科研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课题组多次研讨的基础上,认真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细化课题具体实验目标,并提交督导室审阅,受到肯定。

(二)实践研究阶段: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巩固阶段成果。

1.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为巩固第一阶段成果,深入课题开展,我们把课堂作为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的主渠道,并研讨制定了《学习品质和习惯培养要求》。首先,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积极答问,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自觉研讨的学习习惯。教师根据各学科的学习任务,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善于与他人研讨交流的习惯。第三、联系学生实际,教书育人有机结合。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渗透预习、复习的习惯,倾听的习惯,发言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习惯。

2.学科教学,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是全体实验教师的任务,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把“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作为研究课题,真正做到在学科教学中有机的渗透。为使教师有椐可依,课题组研究制定了《学科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量化参考表》。

3.优化环境,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加强家校联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才有保证养成。首先开好家长座谈会。学校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高度重视,充分准备。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班主任和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其次,建立《家长座谈档案》。家长把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心得与教师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共商培养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使家长们受益匪浅。第三,注重家长学校的建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时,我们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倡言献策,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三)总结推广阶段: 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形成教育特色。

1.整理实验资料,进行分类汇总。为保证课题研究有据,为其深入开展提供可参考依据,为课题成果提供有力佐证,主要负责成员对课题研究的资料、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存档。我们依据督导室要求,把资料整理装袋,做到目录清晰,资料齐全。

2.全面总结,整体验收。课题研究已进入最后阶段,为确保课

题研究能够顺利结题,学校曾多次并邀请督导室领导听取课题组负责人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并给与指导和财力支持。除此,还召开两次全体教师会,动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共同总结,共同实施。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由本人负责,成立课题组,健全研究机构,做到研究任务、时间、人员三落实;同时确立制度,制定课题管理程序,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以激励为杠杆,激活教师研究热情;技术保证:聘请专家担任顾问,选派骨干外出外出参观学习等;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做到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九、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组长:赵凌:全面负责课题研究。课题的立项申报、组织实施、初一班主任及生物学科教学研究的实施指导调控、反馈总结等工作。

组员:万国松(初一学生的心理指导老师):课题的指导、学生的思想及心理指导工作。

代言胜(初一生物教师):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归纳

与整理。

高玉珍(初一数学教师):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归纳

与整理。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通过实质性操作和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提交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的相关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和教研论文等成果。

(二)各实验教师开展的课题研讨课、展示课资料。

篇3:初中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关键词:大一新生,策略,观念,动态发展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步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文秋芳, 2008:93) , 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发展 (文秋芳, 2001) 。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学习策略与观念之间的关系 (文秋芳, 1996;2001;Gao, 2010) 。然而多数研究从静态的角度来描述。再者, 研究对象多为职前教师、研究生、中学生, 其学习生活环境基本不变。而大学新生在开启新生活时面临着诸多的改变以适应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就研究对象来说, 探索大学新生的行为变化是有意义的。

大学新生从高中阶段被动的知识获取模式和简单依赖性的生活模式过渡到大学阶段的主动探索的求职模式和独立的生活模式 (刘玉丽, 2007) 。两种模式的碰撞与冲击使得不少学生不知所措。因此, 判断大学新生策略和观念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以及变化的影响因素对有效的入学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理论

本文对英语学习观念和策略的分类是根据文秋芳 (2001) 将学习观念和策略分为管理观念和策略及语言学习观念和策略。语言学习观念和策略又包括形式操练观念和策略、功能操练观念和策略、母语观念和策略。

三、设计

1.研究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大学新生在观念和策略上会发生哪些变化?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影响大学新生观念和策略改变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深圳某大学2013级的50名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其中男生11人, 女生39人。作者从中随机抽取了3名同学进行了访谈。

3.调查工具:本研究的测量工具由调查问卷和访谈两部分组成。调查问卷是文秋芳所设计的“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文秋芳, 2001) 修改而成。访谈主要是进一步分析大一新生语学习观念和策略改变的影响因素。

4.数据收集与分析:作者于2013年10月和2014年3月进行2次问卷调查。第一次发出50份问卷, 回收50, 去除无效问卷2份, 回收率为96%。问卷结束后选择3名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访谈。第二次发出50份, 回收50, 去除无效问卷4份, 回收率为92%。对同样三名同学进行访谈, 一人采用电子邮件形式, 两人采用面谈。所谈内容用手机记录之后转写。随后, 作者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

四、结果及讨论

1.策略的变化。

从表一可看出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 只有依赖母语策略发生了显著性差异变化。其中, 管理策略的平均数最高, 依赖母语策略平均数最低, 形式操练策略和功能操练策略居中。且这一趋势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保持不变。

尽管学生对形式操练策略的使用频率降低, 功能操练策略的频率增加, 但是都没有显著性变化。该结果与文秋芳 (1996;2001) 有所差异, 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的时间间隔较短和研究地域的不同。让作者费解的发现是, 入学初期学生管理策略的使用频率比第二学期要高。可能是向大学生转型期的大学新生还带有高中学习的惯性、保留过往经历中有明确的高考目标 (徐宏晨、高一虹, 2011) , 但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 学生对自己的管理有所松懈。

2.观念的变化。

大学开始之时, 学生的管理观念和功能操练观念的平均分较高, 而母语依赖观念的平均分最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这种偏好趋势未发生明显改变。管理观念、形式操练观念和功能操练观念都有所上升;而依赖母语观念平均数下降。本研究得出的结果与文秋芳 (1996;2001) 大致相同。但是不同的是, 形式操练观念发生了显著性变化。

3.策略和观念变化的影响因素。访谈的内容, 作者采用paradigmatic approach (Gao, 2010:43) 进行分析。即一种演绎和归纳的分析方式。作者反复的比较三位学生的话语, 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向之澄清。通过分析, 作者总结出传统的文化、主观能动性、老师同学的行为话语以及考试和专业要求的影响作用。 (1) 传统文化。在访谈中, 一个学生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考试成绩会影响你择友的标准, 同时对你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由此可知传统文化对学生的观念有重大的影响;为了保持成绩, 学生使用管理策略的频率就不会低。“预则立, 不预则废”, 很好地体现了学习中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再者, 他们将学习与个人身份联系到一起, 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功利主义文化 (Gao, 2010:57) 。 (2) 教师与同学。在访谈中, 一个同学说, “高中时, 紧凑的课程安排逼迫我只能学习。现在, 大学的课程相对松散, 老师也不会逼着你马上做这个做那个。相反他会给你截止日期, 于是我会记录下重要的事, 安排好时间然后有条不紊的完成。”老师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合理的管理策略和管理观念的逐步深化。另有同学说, “高中以成绩看优劣, 但现在不同, 我们更注重能力的学习。”这说明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当下的课程设置, 反而是积极的调整学习步伐。同学之间相处关系的改变也让学生更加意识到英语做为交流工具的本质, 会更加关注功能操纵策略。在不断的观察同学和老师的过程中, 学生们的观念和策略发生了细致的变化。 (3) 考试、专业要求。在访谈中, 同学们都提及到考试。“到了大学还是要考试做练习。词汇和语法是考试必考的, 不得不关注!”随着学生逐渐的成熟, 他们认识到考试他们的影响。虽然他们看重语言功能, 但是对形式的关注也不可少。再者, 专业要求听、说、读、写综合素质的发展。其中一个同学就认为口语是他在大学需要加强锻炼的地方。这说明观念和策略的改变与外在的物质中介有关。 (4) 主观能动性。从管理、形式操作和功能操作观念的增强以及依赖母语观念的降低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心态是趋向成熟的, 他们愿意学习新东西, 接受新思想, 努力转变观念。有同学提到, “我尽量早起去晨读。”还有个同学说, “我为了提高英语, 尽量看欧美剧, 多听英文歌。”还有人说“我尝试用英文搜索文献”。综上所述, 大一新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这也印证了Dornyei (2001, 转引自Gao, 2010:111) 所说的, 自主是人的天性。人类所进行的活动都是目标导向的 (柯祖林, 2006:11) 。学生虽管理观念增强但使用策略降低从侧面上反映了其主观能动性还需要外界力量的推动。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50名英语专业新生的动态研究, 发现由于老师和同学的影响, 对外界环境的观察, 专业的要求以及心态的变化使得学生的学习策略、观念发生变化。借此, 作者建议大一新生处理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社会交往有助于自信心和自我能效感的形成, 同时希望学校和老师帮助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并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Gao, Xuesong.strategic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context and agency[Z].Multilingual matters, 2010.

[2]柯祖林.心理工具:教育的社会文化研究[M].黄佳芬,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刘玉丽.文化差异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韶关学院学报·杜会科学, 2007, 28 (2) .

[4]许宏晨, 高一虹.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对五所高校跟踪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P) , 2011, (3) .

篇4:初中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关键词]加快 初中新生 英语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41

许多家长甚至教育者都认为,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仍然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的状态,而且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内容的增加,学习负担的加重,对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初一新生的生理和心理还处在小学生阶段,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形式,而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因此,作为中学教师不能完全用中学生的要求和方法,要求这些中学的“小学生”,更不能用单纯的知识训练方法来对待这些刚进入中学校门的“小学生”,应该了解他们小学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灵活施教,才能真正使学生有效地适应中学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表面看仅仅是六年级升到七年级,其实学生很难在短时间里进入中学的学习状态,不少学生向师长抱怨“中学读书太累”。现在小学的教学改革开展得丰富多彩,培养出来的学生注重个性化发展,中学老师对此应持认同态度,不要一味地责怪学生小学基础打得不牢靠,这应是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导致的。这个矛盾不解决,就无法谈及初一学生的主动学习。所以要引导他们进入状态,中学教师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中小学的教学其实是一个整体,新教材也充分考虑到了这种连贯性,各项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的身心能够更自由、更具个性地健康发展。目前存在这种矛盾只能说明改革还不完善。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各种不适应是正常的,当务之急是要探讨怎样有效地遏止这种现象的继续延伸。如何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呢?

1.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以中小学生学习英语为例,小学生对背英语儿歌、唱英语歌曲、做英语游戏、进行情景表演、观看英语音像等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手段持欢迎态度,并乐于参与,认为没有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初一新生已具备了初步的英语听、说、读、写和日常基本会话能力,掌握了基本语音语调知识,并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继续学习英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英语读写能力远远高于同年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并且口语优势非常显著。进入初中阶段后,应进行摸底测试,从中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找到小学在教育教学中对中学所产生的负迁移的教学内容,根据大纲要求,与初中知识技能衔接起来。

2.交流经验,制定、实施切实可行方案。在清楚衔接教育的薄弱点后,中小学教师应进行交换听课,了解对方教育教学的现状,摸清各阶段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磋方法,探索方式。中小学教师在切磋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衔接教育的方案,按此方案,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方案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方案,不断积累经验,为初一新生的适应铺条路。

3.改善学生学习心理品质。根据素质教育思想,要把培养学生掌握英语的交际功能和英语教学的素质培养功能结合起来,必须重视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随着教学内容的差异,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也相应变化,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规律为依据, 既注意学生学习心理品质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不同年龄学生在思维发展上有不同的特点,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机械模仿,凭兴趣,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性,而中学生学习往往侧重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作为教师应确立各阶段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随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提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与此同时,必须使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学好英语。

4.不断改进教法,采取先进教学技术,灵活进行施教。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初一年级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还处在小学阶段。因此,教学方法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有趣生动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可借助图片、卡片、录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学内容应听、说、读、写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5.培训合格的英语教师,培育优秀学生。英语教学内容要有实用性,英语教师应采用一本教材为主、多种教材辅助的方法,遵循学生语言习得规律和英语教学规律,创设一个适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实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基本过关的目标。其次,要加大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每年能派遣一批英语教师到英国、美国等国家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培训;每年都接受一批来自英国、美国的青年教师到中小学任教,将会有力地促进英语教师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总之,让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教学,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来探讨。

篇5:《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

结题报告

同江市第二中学

白清兰

同江级课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013TX015 课题负责人:白清兰),于2013年11月立项。经过一年的调查、摸索、实践,目前已经总结出一些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写作策略,现就课题研究情况及成果做全面总结。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初中英语新课程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够独立起草短文、短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和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2.学情分析: 学生因素:

以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为例,学生现在的平均写作水平能够达到三级----看图说话,连词成句。能够达到五级要求的学生约占24%,达到四级要求的学生占19%----写出表意清楚的句子、语段,剩余的学生对作文题很抵触,经常空卷或简单胡乱写几句。学生调查问卷结果表明,95%的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理由分为: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有的知道写什么,但是不会用英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语法,出现了汉语式的英语。综述以上问题分析发现学生的根本问题是:分不清体裁,不清楚各类体裁的格式要求,语法规则不清楚,语句不合乎逻辑。

我校学生的英语阅读量(除教材外)达不到6万词,这是最低要求。在学生学习的环境里,除了英语练习册和一本教材,再也看不到其它英文读物了。

教师因素:

教师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写作的动力。教师留完作业,不能完全做到留必批,批必讲。教师在讲解写作习题时,只是就题论题,缺少有效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师没有灵活的评价机制,导致学生对写作作业的完成质量没有更高的追求。

鉴于以上客观因素,我们课题组想攻克这一难题,打开英语写作之路,经过调查、研究拟订《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市只有两所初中,然而两所校区的生源差别很大。我校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家庭、务工家庭和个体户,所以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相比其它学校较严重。家庭教育缺失就会导致教师教育负担加重。在选拔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学质量依然

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面对这样的学情和校情,教师只有不断研究出适合我校区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才能摆脱学生“烦”,教师“累”的困境。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针对学生的现状,写作薄弱的根源进行研究分析。2.结合英语课堂中写作教学的现状,研究出有效的教学方法。3.针对写作现状,激发写作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进行研究。

4.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写作能力。学生能够规范使用英语句式,以及准确运用时态、语态完成英语句子片段和语段的描写;最后,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一篇写作,做到审题正确、列提纲,形成初稿,呈现一篇具有品读性的文章。

四、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生源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查。

2.运用实验法尝试多种写作指导模式,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地写作训练指导。

3.运用案例法对学生的指导及收获做具体分析,同时运用总结法总结罗列有效的可操作的写作指导方法。

4.教育反思法。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5.案例研究法。选择优秀实验教师优秀课例组织教师进行研究讨论。6.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大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前测阶段(2013.9——2014.1)

A.各学年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调查问卷,了解现状。B.各学年分别对学生的写作学情进行摸底。

C.课题小组对问卷和试卷进行分析,对问题进行分类汇总。D.制定研究总计划和年级计划。2.准备实施阶段(2014.3——2014.7)A.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B.制定调整方案

C.学生学情跟踪检测反馈卷 D.教师反思 E.阶段总结

3.实施阶段(2014.9——2014.10)

A.确定实施方案预案,进行初步的实践阶段。B.进行调查问卷,了解试行情况。

C.分析问卷,批改学生的作文,收集错源。D.进一步调整预案,确立定案。E.再进一步跟踪调查,完善方案。F.阶段总结 4.准备解题阶段

A.各学年把过程性材料进行汇总。B.撰写研究心得、反思和研究成果论文。C.归类典型课例、反思、论文等材料。D.写结题报告。

六、科研取得的成果。1.学生行为态度的改变

同学们开始认识到写作在英语学习中的综合地位和以后长远发展的利害,也在一年多的实践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现在,同学们浏览作业时,第一时间看看写作题是什么,一反常态。然后针对写作话题,会夸夸其谈,运用什么时态,人称,以及选用哪些短语和句式等等。从学生自信的表情和夸夸其谈中,我们看到了科研取得的成果。2.写作内容上的突破

千篇一律的写作内容和大段落挪用语段的现象不见了。写作中流露着每个人的思想,有感情,有内涵了。不同程度的显现出些许的文采了。同学们不但会筛选内容,而且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有跨越性的突破。3.布局谋篇上有不同体裁的风格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写作训练,美文赏析和日积月累,现在能够准确的审题,体裁归类。文章的层次段落和行文逻辑不再是难点,而是亮点了。再回首最初的作文,同学们都会心的笑了。收获是幸福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果实是甜的。

4.句式的类型由单一走向复合

每当考试,学生最先看看作文的字数要求。现在,同学们不害怕了,也不用凑词数了,反而要数一数不要超词。告别了以往的全篇都是简单句,还有一篇文章除了and这一连词,再也找不到其它的连词的情况了。现在的文章精彩纷呈,活学活用,日积月累的贮备就像新鲜的血液一样融入文章中,这些文章被赋予了生命和内涵。得益于科研的又一蜕变,指引着在黑暗中匍匐前行的我们。5.学生的写作的可读性和赏析性有质的飞跃

不再排斥写作作业。每次我也很期待看作文,受同学们的热情所感染,更加加班加点的审阅,然后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写作指导课。他们急于看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文章,更加期待他人和老师的评语。在白板上展示时,同学们目不转睛的盯着,怕拉下,怕讲错,也怕别人笑话,更加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羡慕,所以文章的美感和质感就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七、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展示欣赏教学

改变以往教师批阅作文,学生按照老师的思维进行改正的传统方法。教师通过白板逐一展示,当堂进行集体改正、完善。每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有选择性的取舍。人人参与,不抛弃每名学生,不放弃每个想学英语的人。同学们在品读中反思,在赏析中借鉴,在笑声中共同走向进步。2.营造英语学习环境

每天积累一句名言、谚语,每天只记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同学们自发写的名言板日日更新,不占用很多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英语。日积月累,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视野才会拓宽。这种方法填补了家庭教育缺失的空白,填补英语语言环境的空白。3.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

同学们写完作文后,实行“互批、互改”的互助合作方式,然后给出点评、修改意见和借鉴之处。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相互激励,教学相长。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还原了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学习的主人独立思考,主动思考了。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方向

1.学生的写作热情不能持久。部分学生度过了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写作的兴趣就不浓了,开始懈怠。怎样调动持续的兴趣,对事物的新鲜期永远不过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2.英语教师科研能力有待于提高,要真正搞好科研,需要学会使用更科学的方法去研究现实问题。今后,应在这方面加大培训力度,让教师边学习边实践,切实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大竞争与合作的力度,减少无效和重复的研究,充分发挥每一位青年教师的优势,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更要走出去,带回来,这是我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成果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推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进行反思,最后形成更加科学的调研报告进行推广使用。

篇6:初中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各种合作与交往更加密切,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世界科技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必备条件。现行的英语教育正经历一场变革,英语素质教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英语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需要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叶圣陶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思想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理论依据。

3、改变我区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

我区地处农村,通过对本地区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调查,发现他们的英语学习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如:在家很少听录音,只靠课堂几分钟;从不大声读单词,只是放在心里默读;只阅读课本内容,不看课外材料;用中文习惯写英语……另外,我区小学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师寥寥无几,导致我区的小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上了初中以后,与城里孩子的发展没有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劣势;而且农村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及为他们创造的学习环境远远比不上城市家庭,相当一部分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同时部分教师唯分数至上,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农村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根本性转变——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同时通过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寻找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困惑,采取合理对策,培养学生“会学”、“乐学”的习惯,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也体现出本课题的社会价值。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是主体性、发展性的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促进社会现代化的教育。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活动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根据外在的信息,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3、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的本质内涵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体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以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管理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而学生就是在与这种环境的互动中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在申请本课题之前,我们通过广泛搜集、整理、分析我国目前最前沿的报刊文献资料,如《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学外语学法教法研究》、《英语教学策略论》、《英语学习策略》、《基本心理学》、《教育基本原理》等,并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发现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虽有研究,但研究对象多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小学生,对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论述还是比较零散的、片面的,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更没有操作性强的有效策略。

我们希望在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深入教学一线全面了解我区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状况,并针对大部分学生共同存在的不良英语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预计在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习惯方面形成系统性的有效策略,从而指导教师有效地教学,并将研究成果在我区及广大农村地区推广。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习惯:是人的一种比较固定的行为方式,是指一个人长期形成的定型的、自动化的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反复练习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

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是以农村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听、说、读、写习惯为研究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固定下来并为之需要的行为方式。培养策略:是指为了使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形成良好习惯而采取的步骤、方法和途径。

2、途径与目的:

本课题研究将从调查“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案例中研究总结出具体方法,引领教师积极应用。研究将从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借助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把握课标的总体及教学要求,利用个案分析、课例的收集、分析、研讨,形成对“培养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新认识,形成有效策略,促进农村素质教育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主要内容:

(1)省级课题内容:

①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②农村初中生不良英语学习习惯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③农村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中教师观念的转变 ④培养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 A 听力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B “说”的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C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D写作习惯培养策略研究(2)子课题内容:

①听力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A 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现状调查

B 农村初中生英语不良听力习惯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C 培养农村初中生英语良好听力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

a 学生良好听力方式习惯的研究

b 学生自我良好听力习惯养成的研究

c 学生良好听力习惯评估的研究

d 学生获取听力资源的研究 ②“说”的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A 农村初中学生口语交际现状分析

B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策略研究 ③ 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A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B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英语阅读习惯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C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英语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

a 良好生词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b 良好难句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c 良好语段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d 良好评价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e 自主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④ 写作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A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B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与对策研究 C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不良习惯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D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与实践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探究,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行动研究法是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典型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总结、完善,归纳整理出有效的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将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2、以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为辅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分析、整理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借鉴先进经验,创新适合我区实际的培养学生良好英语习惯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主要研究本课题的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对来自各方面的数据加以归纳、分析、提炼,获得比较明确的结论。

六、本课题的研究步骤

1、筹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

(1)撰写本课题的开题报告,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培训实验教师,学习英语教学理论,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

(2)将本课题分别落实在杨桥初中、大龙山初中和花山初中三所学校,各小组分别拟定本组的实验方案。(3)举行开题报告会,制定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0月)

(1)2010年12月,各实验班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习惯进行调查分析,形成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

(2)2010年12月—2010年10月,各实验班按计划进行实验性研究,各课题组之间加强交流、研讨,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的撰写,同时调整策略,进行课题深入研究。

3、深化、总结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8月)

对实施阶段中的现象、事实、数据、经验教训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撰写结题报告和课题研究论文。

七、本课题的预期成果

1、《农村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2、《农村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案例、反思、论文集

3、《农村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八、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本课题的组织机构

本课题组聘请安庆市教研室谢余良主任当任本课题的专家顾问,指导本课题的实验研究。

组长:伍玉红

孙明

组员:杨桥初中:吴皖闽、夏云林、刘婵娟、江满英、潘亚萍、潘玲悦 大龙山初中:郑文胜、倪红宇、陈家齐、王世宏、李玉霞、戴海燕、王淑萍 花山初中:金武、杨新、何明生、唐元山、查海燕

本课题组成员均为长期当任英语教学的一线中青年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其中有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素质高,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一负责人伍玉红:中学高级教师,安庆市外语学会理事,市骨干教师、市教坛新星,荣获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第二负责人孙明:中学高级教师,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在一线从事教学二十余年,教学成绩突出,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省等级奖,并参与主编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三英语教学参考》一书。

另外,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相关学校领导教科研意识强,希望通过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并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多媒体设备和研究经费。

2、人员分工

(1)伍玉红负责课题的立项申请、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文字材料的撰写,负责课题成果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孙明主持课题组的日常工作,完成阶段性报告的撰写,负责课题组研讨会及研修课的开展,负责课题组各阶段性工作的安排。

(2)吴皖闽、夏云林、刘蝉娟、江满英、潘亚萍、潘玲悦负责听力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3)倪红宇、陈家齐、李玉霞负责“说”的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4)郑文胜、王世宏、戴海燕、王淑萍负责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5)金武、杨新、何明生、唐元山、查海燕负责写作习惯培养策略研究(6)各校联合完成与课题相关的论文、个案分析及多媒体课件

3、资料准备(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4、科研手段

我们有充足的研究实验时间和文献资料;课题负责人高度重视,组织能力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安装了多媒体、农村远程教育网,可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优越条件。

5、经费保障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学校领导教科研意识强,都希望通过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将积极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多媒体设备和研究经费。

篇7: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江山××中学课题组组长 略 执笔:略 [ ]:新课标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文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着重阐述了一套四位一体的教学策略:

一、情感策略:让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使他们对教师不再产生畏惧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的渗透教育,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

二、体验策略:教师通过创造各种情境,学生通过体验和参与各种活动,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探究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游戏策略。游戏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各种游戏的开展赋予英语课堂教学新的面孔,使学生乐于上英语课,改变对英语学习的恐惧症和焦虑感。[ ]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基本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统治地位,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没有积极思考、自觉、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能力较低,造成学生英语兴趣低,学习负担加重,极大地妨碍了教学于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课堂教学很不规范,随意性大。应试教育的沉重负担教师又把目光投向“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减负”迟迟不能解决,因此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内部有关机制的弊端,在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着一道 2 很深的鸿沟,而教学策略正是沟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好桥梁之一。教学策略的学习和研究,对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研究教学策略,有利于教育实践家把来自教改实践的探索成果升华为教学最优化策略化和实践经验的理论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推行教育理论的实践对于改变我国初中外语教学的落后面貌。对于推动教育理论的实践化和实践经验的理论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于英语课题教学策略的研究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重视,并且取得了累累硕果,如香港是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的,在课堂上教师不纠缠于繁琐的语法分析,而是让学生的运用语言中理解和掌握语法。此外教师上课讲授简洁得体,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操练,课堂教学形式多样,重视继承好传统教学方法,强调情感的作用。还有澳大利亚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精讲和反馈,以及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行为的技能实践和训练,其教学趋完善。而就是国内大陆而言,课堂教学避开流派之争,吸收交际教学法和结构教学法的合理部分,提倡外语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语言能力以及较强的处理教材的能力。此外,课堂教学扩大语言输入量的策略,课堂密度大、节奏快、教学效果好、学生负担也比较轻。总的来说,国内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是百花齐放,都期望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本,从而实现大面积,快速度地提高中学外语质量之目的,但还停留在一些课堂教学模式上,局限于“望梅止渴”的层次上。缺乏从策略上做全局的把握,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的研究。

三、理论依据及原则 1 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性的认知结构同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它提倡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根据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模式,语言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情景。3 2 + 是构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理论依据。融合了建构主义学与 教理论和夏贝尔等以“教为中心”的学与教理论,取其精华,扬长避短。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理论,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过程的组织,帮助和指导等主导性作用,使学与教有机的统一起来,体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思想。3 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情境教学最直接地体现了直观教学原理。它给教学带来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论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4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把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分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类因素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认知和情感在教学中同步进行,相互渗透。5 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如游戏,探究小组活动等,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6 Task-based approach 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体验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重视语言运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完成任务,使课堂语言活动近似于习得过程,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贴近生活。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在继承,批判、吸收当今国内外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思想以及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瞄准素质教育目标,适用创新理念,针对人教版初中英语新版教材使用以来教与学的现状,通过学习、研究、实验、总结,构想出一种顺应教学大纲要求;瞄准英语新课程标准,充分发挥教材特色,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型,高效的最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冲破传统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观念的束缚与影响,建立新的教学常规。构建新的教学策略是为了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优选教学方法,不搞模式化,真正达到顺应大纲要求,4 瞄准新课程标准,把握教材教学要领,驾轻就熟地运用本模式的教学策略来指导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目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对课堂教学中诸多环节中,如何体现大纲的要求、创新教育理念,发掘教材的特点,遵循语言教学规律进行整体性研究。(2)根据每单元中的四种课型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发挥潜能与创造个性,发展学生学习策略,提倡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统一。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通过访问问卷,开调查会听课等方式搜集外语教学第一线的资料,从教材课堂教法等方面分析英语教学高耗低效的误区及成因;(2)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课堂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实验报告,交流论文、学术论著等材料,进行筛选、加工、处理,为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课题组研究成员对自己任教班级进行实验、对比,通过信息数据的处理、分析、总结、验证其可行性,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进行交流,加以分析,完善课堂教学策略,使之系统化、整体化、最优化。(4)组织外出听课,学习发达城市先进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并通过实践再提高,升华到更高的理论层次。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2005 年5 月—2005 年9 月)①建立课题组 ②查阅资料,分析现状,确定课题 ③课题实施计划制定 第二:实施阶段(2005 年9 月—2006 年4 月)5 ①了解英语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②集体备课确定具体英语教学策略的改革措施。③组织教师外出听课,课题组成员各开设一堂研讨课。第三:结题阶段(2006 年5 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课题成果小结和结题报告。

七、研究的实施与成果 本课题运用创新理念,针对人教版初中英语新版教材使用以来教与学的现状,通过学习、研究、调查、实验、总结、构想出一套顺应教学大纲要求,瞄准英语新课程标准,高效的最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我们认为:情感、体验、探究、游戏四位一体的教学策略能使学生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彻底改变英语学习“死气沉沉”的局面,使他们热爱学习,自主学习,从而发挥潜能和创造性,真正达到顺应大纲要求,把握教材要领,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知识的灌输,教师是课堂活动的控制者,学生却充当观众、听众、配角。这种教学方式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因而学生所获得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较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著名学者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但是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依赖性强和自信心差等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其结果不但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且严重损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磨灭了学生人格发展中的自主精神。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和提高,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将学生摆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文着重阐述四种教学策略。6

一、运用情感教学策略,增强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 英语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情感对人的认识和活动具有动力作用。情感的产生是以认识为前提,并随着认识的深化而发展的。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因此,情感对人们的认知和活动会产生重大影响。积极的情感是人认识和活动的内驱力,而消极的情感却是认识和活动的阻力。只有对学生付以极大的热情,才能鼓舞学生发奋攻读,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 初中英语教学中有一种倾向,教师一般视传授知识,解决疑难为天职,而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不佳常采用多听、多说、多读、多练等强化训练的方式或批评惩罚等消极的手段,而较少考虑情感因素对成绩的影响。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能够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和尊重每位学生,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在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让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和活泼开朗的个性,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据,把情感态度目标渗透到课堂教 学中去,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具体的操作方法。(1)利用人物传记类文章,引导学生学习成功人士的优良品质。JEFC 教材中出现了许多学生喜欢的成功人物。课前布置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作品和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信息。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讨论这些人物所具有的令人钦佩的品质,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比如,文章“A Man Who Never Gave Up”(JEFC Book 3 Unit 7),文章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He said that he thought more of a person who has one idea and makes it work, than of a person who has a thousand ideas but doesn??t do anything about them” 教学时让学生讨论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而体会到在平时学习中要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好高骛远,徒有空想,并且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达到勤奋学习的目的。(2)利用教材,丰富个人情感体验,促进良好品质的培养。在教学 JEFC BookⅡ Miss Evans 这一课时,先以影片 Titanic 音乐为开端,让学生在席琳、狄翁凄美的歌声 7 中进入到当时发生海难的情景。随着课文的一步步深入,女主人公Miss Evans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自己却牺牲了年轻的生命。学生们在唏嘘不已的叹声中被她崇高的思想品德深深打动了。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人间美好的情感。

二、通过体验教学策略,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体验。一位平时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去杭州西湖游览时碰到一位问路的外国游客,当时他一句也答不上,觉得无地自容。回来后,便开始努力学习英语,由此,可以看出体验能改变人的意识态度,就传统的英语教学来说,大多学生存在着体验不足的缺陷。没有体验,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话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要让学生养成英语交际的能力,体验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在体验中,学生能感受到良好的英语能力给自己带来的愉悦。Learning by dong 是英语新课程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习,是一种效力更持久的学习方式,它集知识实践与反馈为一体。教师在体验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活动是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实物、图片、简画、肢体语言和音乐等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可以把教室重新布局,给学生创造贴近生活的语言活动环境。例如:在教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 “Making telephone calls” “Asking the way and response” “Seeing the doctor” “Shopping” 等功能项目时,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电话厅、街道、医院、商店等,在教学“我们的学校”这一课时,让学生担任导游先生、导游小姐,带领其他同学参观我们的新学校。在教 can 与can??t 的用法时,教师对坐在教室后排的一个戴眼镜的学生说 : “ Can you see the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clearly?” 学生回答说 : “ Yes, I can.” 教师又说: “Take off your glasses, please.Can you see the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clearly now?” 学生回答 : “ No, I can??t.” 接着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有的是外语书,让大家看过后逐一问学生: “ Can you read the book? Can you understand it?” 看得懂的学生回答说: “ Yes, I can.” 看不懂的学生则回答说: “No, I can??t.” 另外,教师还可用自制的道具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从中体验不同角色的性格、情感、话语,再现生活中不同人物的殉。如4 位学生表演。母女3 人玩得很累,坐在椅子上休息,两个孩子感到口渴,叫妈妈为她们买牛奶和冰淇淋,妈妈和小贩讨价 8 还价,最后孩子们很高兴地吃到她们所要的东西,在设计活动前,学生自由组合,自己创作,观众充满好奇,随着剧情时而心情紧张,进而轻松愉快。使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掌握知识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学习知识,促使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书中人物一起生活,一起交谈,融会贯通,把课本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环境中去,把英语从书本中解脱出来,潜移默化的使学生把英语学习衍变为一种很自然的交流工具。

三、运用探究式学习策略,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长松,2004)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探究知识。探究就是探讨研究,探究是一种需要,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探究欲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如在教学The Monkey And The Tiger 中,教师给出课文的开头,并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would happen?” 让学生自由想像,预测结局,极大地激起了探究的欲望。作为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乐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讨论、交流、提问、答题、反思、想象、归纳、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应贯穿教学始终,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竞争的意识和自学能力,如文章学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复述课文,对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改写后进行复述。如把对话改成短文,短文改成对话,这样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能力的迅速转化,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如教“People and Work” 时,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家庭成员,然后进行调查,有多少人是工人、商人等等,这种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再如教师在教“A Traffic Accident”时,开始老师先提出一系列过去时态的问题和学生一起交流,复习,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出:What was Miss Fu doing at that time? What did she see? 等问题让学生进行发散性的猜测提问,老师抓住时机,及时地引出课题,A traffic accident, 同时提出: “What do you think caused the accident?” 这样一个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老师提出 : “What lesson will you learn form accidents?” 9 What should we do when an accident happen.” “What should we do to avoid the accident?” 等发散类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问题空间,不是一眼就能看明白,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他需要多转几个弯,认真分析问题,完成对信息群的归类,才能发现,才能回答。因此,这给了学生极大的探究空间。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如教 “A Traffic Accident ”中,教师给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和编写故事必须有充分的时间,这是探究的必要条件。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脑思考,并将思考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教 师鼓励他们进行 Groupwork(合作学习),展开讨论,争论,甚至辩论。学生们你来我往,各抒己见,完全投入到互动合作的语言活动中。正是通过这种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的探究性学习,学生们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信息量,同时促进和发展了其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们进行集体思考,探究合作的目的在于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期间,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究,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法,学有收获,并要适时点拨,解答疑难。如上述My favourite sport is playing basketball。为何用Playing 而不用play,学生们通过讨论,查阅资料,问题得以解决,并将此灵活运用,有了 My favourite sport is swimming/skating/… 等表达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体现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如朗诵、唱英语歌、演英语剧、开设英语角、英语班会、故事会、书法比赛等,积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条件,自主地、有创造性地组织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四、采用游戏教学策略,增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效度 长期以来,英语教师都想使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位著名的教学家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作为人类的一种学习形式远远先于课堂教学。人类的语言学习,很多就是在生活的游戏中实现的。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回味自己孩提时咿呀学语的情景,小朋友间相互追逐的游戏。少年儿童喜欢在游戏中表现自我,倾心尽力地履行游戏职责,并用言语倾诉内心的喜悦。游戏教学是教 师为学生烹调的“大菜”中的一道“佳肴”。它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 10 巧和策略。用游戏组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同时,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重视了教与学过程中学生主观选择性。游戏一:操练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叫两个男生出来,一个比另一个矮、瘦,让两人掰手劲。T:Who is stronger, S1 or S2? C: S1 is stronger than S2.T: Why? C: S1 is taller than S2.T: Anything else? C: S1 is fatter than S2.T: Else? C: S1 is healthier than S2.T:(To S3)Come here.Let me see who is the strangest of you.C: S3 is the strangest.T: Why? C: He is the tallest and fattest of the three.Step 2: Five students form a group.Let the game on.另外,还可以进行各种智力游戏,特别是在刚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收过来,让他们很快融入到英语的课堂氛围中,示例如下: 1.What ocean can??t fish live in?(Words Ocean)2.Why does a river very rich?(Because it has two banks)3.In which month do people speak least?(February)4.Which is the strongest day of the week?(Sunday)5.Where does Friday come before Thursday?(In the dictionary)此外,还可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猜谜游戏,如教JEFC Book 2,So it is 句型时,我事先放一只钢笔在讲台桌上的英语书里,然后故意装作在找钢笔的样子,让学生猜: “Where is my pen?” 学生对猜谜很感兴趣,七嘴八舌说开了。It??s in the teacher??s desk.It??s on the floor.It??s on the teacher??s desk.最后猜到:It??s in your book.于是我摸索着,作恍然 11 大悟状。“Oh, So it is.” 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这个句型加深了理解和运用。以上四种教学策略是互相依存的,其中,情感策略是基础,没有情感,就无法开展正常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而体验策略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模式;探究策略是体验策略之升华,它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而游戏策略则是课堂教学的一道“佳肴”,它使得课堂教学更“赏心悦目”,是课堂教学一处亮丽的风景,它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所以我们教学策略的最终目标就是:在进行双边活动的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诱思导学,注重情感,体验、探究、游戏的课堂教学策略,把教学变得更愉快、更主动、更有主见。它赋予课堂教学新的活力。从而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大胆体验、探究的学习,这种方式能启发学生心情愉快地进行思考,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获得知识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内蒙古出版社,1999 年。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孔企平,“学生投入的概念与内容与内涵”,《外国教育资料》2000 提第4 期。

4、教育部《走进新课程,感受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探究式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谭利、范国花,《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06。

6、《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7、《自主、互动、探究》英语辅导报,2006 年

8、黄正军、葛雪亚,《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教育的尝试》,中小学外语教 学,2005.12。

9、《中学英语游戏》教学指南,郭跃进,曹曼,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年。

篇8:初中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Oxford (1990) 根据策略与学习材料的关系, 将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与间接策略两大类, 直接策略与间接策略相互支持与补充。直接策略分三类: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间接策略也分三种: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笔者借鉴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系统, 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使广大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 在英语实际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 使学生将良好的学习策略运用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 成为能够独立学习且会学习的人。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新生中随机抽取300名学生, 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问卷300份, 删除同一选项连续出现10次的无效问卷, 得到有效问卷261份。

研究设计与统计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是根据Oxford在1990年设计的“StrategyInventoryforLanguage Learning (版本7.0) ”编写的, 共50道题, 由六大策略范畴组成: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以及情感策略。其中, 记忆策略为1~9题, 认知策略为10~23题, 补偿策略为24~29题, 元认知策略为30~38题, 情感策略为39~44题, 社交策略为45~50题。问卷方式采用Liken五级量表形式:1表示“非常不同意”, 2表示“比较不同意”, 3表示“不确定”, 4表示“比较同意”, 5表示“非常同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Oxford (1990) 认为, 每个策略的平均值可表示该策略的使用频率, 该值越大, 使用频率越高。平均得分4.5~5表示一个人使用某种学习策略的频率较高, 即“总是使用”;平均得分3.5~4.4表示一个人使用某种学习策略的频率高, 即“经常使用”;平均得分2.5~3.4表示一个人使用某种学习策略的频率为中等, 即“有时使用, 有时不使用”;平均得分1.5~2.4表示一个人使用某种学习策略的频率低, 即“基本不使用”;平均得分1.0~1.4表示一个人使用某种学习策略的频率较低, 即“几乎不使用”。该调查问卷采用中文版本, 对回收的数据运用SPSS (Version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和处理, 分别计算出学生使用六大策略的总平均数和标准差以及各单项策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习策略使用总体情况分析六大策略的总平均数和标准差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 高职学生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的整体平均分为3.34, 属于“有时使用, 有时不使用”范畴。元认知策略的平均分为3.53, 属于“经常使用”范畴, 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情感策略以及社交策略的平均分数分别为3.22、3.29、3.39、3.31、3.30, 属于“有时使用, 有时不使用”范畴。从总体上看, 高职学生使用各种语言学习策略的频率不高, 按使用频率排列, 起管理职能的元认知策略排在第一, 起辅助学习作用的补偿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分别排名第二、第三、第四, 而对学习策略直接产生影响的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分别排在第五位和最后一位。可以看出, 高职学生策略应用的基本特点是管理策略与辅助策略使用频率明显高于直接策略。

记忆策略的使用情况记忆策略是使用频率最低的一种策略。高职学生对记忆策略的忽视或不认可, 可能与他们长期以来缺乏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有关。从表2可以看出, 学生经常使用的是第2项策略, 这说明大多数学生知道把新学的单词放到句子中去记忆。其他8项策略的使用频率为中等, 其中, 使用频率最低的是第6、第7项策略, 这说明能使用单词卡记单词和运用身体语言表达出新的英语单词含义的学生较少。

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认知策略涉及对输入信息的处理, 包括再现重述、总结推理、借题发挥等策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 高职学生使用的认知策略是最基本的、传统的、甚至是有可能耗时低效的学习策略, 对那些高级的、互动式的、长效的学习策略运用得较少。从表3中可以看出, 第10项、第12项、第15项、第18项和第22项的使用频率较高, 属于“经常使用”范畴, 这说明学生对这几项策略掌握得较好。其他9项策略的使用频率为中等, 即“有时使用, 有时不使用”, 其中, 学生使用频率最低的是第17项策略, 这说明在所有14项策略中, 用英语记笔记, 写便签, 写信或报告的学生很少。

补偿策略的使用情况补偿策略在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运用比较频繁。这种情况可能是由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对其英语水平的要求之间的明显差异所造成的。从表4可以看出, 第24项和第29项策略的使用频率高, 即“经常使用”, 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在遇到不熟悉的英语单词时都会进行猜测, 在想不起一个英语单词时, 会用表达相同意思的其他词或词组代替。其他4项策略的使用频率为中等, 即“有时使用, 有时不使用”, 其中, 使用频率最低的是第25项策略, 这说明在对话中, 当想不起单词时, 用打手势表达意思的学生少。

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元认知学习策略是通过组织、安排、评价等行为调控语言学习过程的策略。从调查结果看,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策略, 尽管学生对该策略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 但他们比较熟悉其传统的表现形式——学习活动的管理。从表5可以看出, 第31项、第32项、第33项和第38项策略的使用频率高, 属于“经常使用”范畴, 这说明学生对这几项策略掌握得较好。其他5项策略的使用频率为中等, 即“有时使用, 有时不使用”, 其中, 使用频率最低的是第35项, 说明学生对这项策略的使用能力最差。

情感策略的使用情况情感策略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信心和意志等情感因素的策略。从调查结果来看, 学生使用情感策略的频率不高。从表6可以看出, 学生使用频率最高是第41项和第42项, 属于“经常使用”范畴, 这说明在英语学习方面表现较好时适当奖励一下自己的学生, 以及在学习或使用英语时注意自己是否紧张或焦虑的学生较多。其他4项策略的使用频率为中等, 即“有时使用, 有时不使用”, 其中, 使用频率最低的是第43项, 说明很少有学生在语言学习日记中记下自己的感受。

社交策略的使用情况社交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从调查结果来看, 学生使用社交策略的频率也不高。这表明, 在我国无论是在课堂上, 还是在课堂以外的生活中, 学习者都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从表7可以看出, 学生使用频率最高是第45项和第50项, 属于“经常使用”范畴, 这说明大多数学生都曾试着了解英语文化, 在对话过程中听不明白时, 大多数学生都会要求讲话人慢一些或重复一遍。其他4项策略的使用频率为中等, 即“有时使用, 有时不使用”, 其中, 使用频率最低的是第48项, 这说明学生接触英语语者的机会很少, 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

结语

英语学习策略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学好英语的关键因素, 学习策略的运用与语言水平的差异息息相关。正确地使用学习策略能增强学生的自立性、独立性及自我调控性。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总体水平较低, 属于“有时使用, 有时不使用”范畴, 其中, 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的使用分别排名倒数第一、第二和第三。在上述提到的六种学习策略中, 每一种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在今后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应将策略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 应尝试将课堂教学变成以策略训练为内容、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的、以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为媒介、以交际实践为素材、以网络和教学软件为平台的“策略取向教学”。教师要自觉地、有意识地促成与学生课堂角色及功能的转变:教师由语言知识的“讲解员”转变为学习策略的“辅导员”, 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器”转变为语言交际活动的实践者及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符合自己个性化学习的有效策略的探索者。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一所高职院校新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不高, 大多数学生的策略使用频率为中等或较低, 其中, 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 使用频率最低的是记忆策略和社交策略。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应加强对学生的策略培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

参考文献

[1]Cohen A 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London:Longman, 1998.

[2]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Know[M].New York:Newburry HousePublisher, 1990.

[3]闻晓岚.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整体使用水平的调查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48-50.

[4]杨永芳, 洪传英.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9, (9) :67-69.

[5]何丽娜, 杨静.浅析高职公共英语学习策略[J].商情 (科学教育家) , 2008, (4) :271-272.

上一篇:党建年度工作要点下一篇:办文格式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