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解析

2024-05-07

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解析(精选6篇)

篇1: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解析

“新课程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的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讨论,使执教老师对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都认为新课程下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更为实际的方向,能有效帮助自己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差距。进一步认识到落实常规对提升教学质量的紧密联系,并对如何落实教学常规达成了如下共识:

1、教师在平时要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组合,资源挖掘,教学形式等,还要备教学准备,因为根据学科特点,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如资料搜集、实物观察、人物调查、采访等。

2、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虽然上课不是照本宣读,也不是教案走场,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纯粹把备课留于形式。把上课视为游戏。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落实教学的每一个大环节,让学生在了解、认识、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积淀一定的能力素养或道德素养,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世界产生共鸣。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吸收、内化的过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勿需安排得的水泄不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读读、想想、写写。听说读写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相反地,课堂中要给学生一定的作业时间,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最有效的状态。

3、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活动、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创新和完善。

4、加大资源开发,重视学科合作

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因此,要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学生的经验、生活等资源;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利用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等注重教学实效。这学期,在教学四下年级品德中,我就充分利用了区档案馆、区敬老院等这些社会机构资源,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还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历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教学的要求。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利用其他课程,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同时,大家也提到了不少实际性的困难,如课前的准备工作因学生的能力、习惯等问题或家长的诸多因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往往是老师说得很激动,学生听得很心动,回到家后没了行动。高段的很多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化时间,还要有相应的场景,但学校的实际情况,安全因素等又不允许学生走向社会去实践、感受,等等,一切的一切教不待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反思

—1— 七年级上期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

—2 —

篇2: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解析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达成教学目标

作者/李子谦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要想达成教学目标依赖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的“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指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概念,与教学资源同义,即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也就是与教学相关的一切资源,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等的总和。笔者认为基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广义的课程资源更适合思想品德课。

本文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八年级上第三册第二单元的“爱我校园”一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为例,就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达成教学目标进行初步探讨。

一、挖掘教材,明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点

尽管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也不提倡完全摒弃教材,重新构建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应立足于教材,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主要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补充、拓展、完善乃至重组的创新性使用,尝试从多种渠道的课程资源出发进行设计,权衡、挖掘,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根据课程标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中“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笔者在尊重教材所涉及的教学要点的基础上,对“爱我校同”一课的教材进行了创新性使用。(教学论文 )本课的设计围绕校庆140周年展开,具有时效性,以“爱我校园,争做优秀汇文人”为本课的形式和逻辑主线,确立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校园优美温馨的校园环境、优秀的师资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一种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2.理解“汇文人”精神的涵义;(二)能力目标:通过与优秀的“汇文人”相比,找到自身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能够自觉地将爱校情感落实在行动上,从身边具体的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在认知中激发爱校情感,由情感产生自觉地爱校行动,以实际行动维护学校的荣誉,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校为家,为校增光。

二、立足学生,抓住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体现的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学生是学习主体,课程最终的落实者,在他们身上蕴藏着更具价值的课程资源,所以对学生的兴趣、差异以及其已有的亲身体验的开发与整合就能形成巨大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亲身体验,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强化各学科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进行学科之间的“横向开发”。围绕校庆140周年,学生在美术老师的倡导下,开展了“爱我校园之校园摄影大赛”;在校团委的倡导下,开展了“爱我校园之我最敬佩的老师”的征文,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这两个活动。笔者将这两个活动设计到课程当中:选取从学生的视角当中拍摄到的校园的美景――清晨的天文观测台、庄严的教学楼、崭新的操场、充满神秘色彩的生物走廊、满藏书籍的图书馆、悠悠岁月的老校门、生机勃勃的花草鱼虫以及具有人文特色的“羊圈”,通过学生自己的摄影作品,使学生从感官上体会汇文校园环境的特点――具有人文特色的“美”;接下来设置问题“你最敬佩哪位老师?为什么敬佩他(她)?”与学生进行互动探究,通过学生对他(她)所敬佩的老师的描述,教师从师德、教学方法以及业务水平等方面归纳得出我校优秀的师资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和谐的师生关系。

播放学生在这一年当中所参加的校园内外活动的照片,设置问题“在这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平台供我们成长呢?你在这些活动中收获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思考。在课堂实践当中,有的学生提到,她参加了校学生会,自己的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还有学生表示,通过参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自信心得到了加强,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得到了增强。其中,初二(三)班的吴雨桐同学因为代表学校参加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央电视台、比利时大使馆共同发起在全国开展寻找“超级丁丁迷”的阅读推广活动,获总冠军,于5月14日-21日,作为中国“丁丁迷”的代表,跟随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日出访丁丁的故乡比利时。雨桐同学对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使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有更深的体会。学生的认知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动态生成的“个体资源”,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产生的经验、感受、问题、困惑、情感、态度等资源启迪学牛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活动水平。

从学生的亲身体验㈩发,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知识。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优美温馨的校园环境、优秀的师资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感性认识,归纳出校园文化的大概内涵,突破了对“校园文化”这个抽象的概念的理解,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从对学校的感性认知上升为对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对其自身成长的产生积极的影响的理性认识,认同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初步激发了学生的爱校情感,为“将爱校情感转化为自觉的爱校行动”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彰显特色,凸显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闪光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认同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每个学校都有独特的硬件资源、历史传统和教育教学理念等文化资源以及特色的活动资源。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校的资源优势,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爱我校同”这一课。

汇文中学是具有百年历史、声名显赫的老校,学校的文化积淀很深,培养出了一大批各行业的拔尖人才,形成了学校与众不同的悠久人文传统,彭雪枫、张学思、张克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大珩、王忠诚、贾兰坡、林同炎等三十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国学家启功、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等都是汇文的杰出校友。汇文丰富的校史资源,为这一课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那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就可以花力气向这个方向努力,结合学校资源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认知和情感,进行“立体开发”。笔者在上此课之前设置了一个实践环节――参观校史馆,帮助学生了解汇文的历史,认同汇文,理解“汇文人”精神的涵义,激发爱校情感,许多学生参观完毕后,激动地在“留言簿”上留言,发表白己的感想。

笔者及时捕捉学生们的心理感受,运用到课堂实践当中,通过对学生们反馈回来的具有典型性的杰出校友事迹的分享(唐耀昆、谢勘二君、王忠诚院士、启功先生等),从而使学生列“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校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汇文人”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并设置环节让学生交流参观校史馆后的感想与心得,在认知中再次激发爱校情感,许多学生都谈到,同样都是汇文的学生,校友们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为校争光,我也要以他们为榜样,为学校做些自己的贡献,为学校增光添彩。

如果接下来“学以致用、情感升华”的课程环节仅仅设计为――为了实现为学校增光添彩的目标,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怎样做,容易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学生泛泛地谈,空洞地“完成”教学目标;还有一种可能,有些学生也许会认为那些都是名人的事迹,遥不可及,我一个普通人做不到,进而完不成教学目标。笔者在处理这一环节时,选取了我校日常德育工作中积累的素材,一名普通在校学生的背影照片――他左手半举着食物、右手握着操场人口处的栏杆,脚旁边放着许多饮料瓶子,规规矩矩地伫立在操场的人口处,等待着……在几次的课堂实践中,当这张照片出现时,学生们都会发出惊叹声,惊叹于这位同学能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思着自己的行为,因为大家都熟知学校的操场和体育馆是新建的,为大家提供了运动的场地,但是这些设施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所以,学校规定不能带饮料和食物进操场。这时,结合上面分享过的杰出校友事迹,适时地出示问题“和这些优秀的‘汇文人’相比,你还有哪些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请同学们将你的想法写到“行动卡”上,(几分钟后)请大家来交流一下,引导学生思考。有的学生谈到“作为一个汇文人,就算做不到监督别人不把食物和饮料带进操场去,也要自己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遵守校规校纪。”有的学生谈到“和优秀的汇文人相比,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在学习上有畏难情绪,在行为上缺少执行力”等等。

从课堂的反映来看,学生都意识到自己行为上的不足,要求改正,意识到爱校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很宏大的事情,也许不是长大后的功成名就才叫为母校增光,而是从现在做起的具体小事,改掉自身的不足,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不断努力就是爱校,突破了教学重点,同时使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与每个学生的实际相联系,较高效地落实了下去。课下与学生交谈,学生谈到,原来总以为爱校、为校增光是一件宏大的事情,离自己很远,所以没有想过去做些什么,通过上这节课,发现其实自己每天的成长与进步、遵守校规校纪、爱护公共设施就是爱校,如此具体可行,要努力争做优秀汇文人。

由此可见,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更高效地落实教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时效性,也就是说对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选择不能太陈旧;一个是实效性,也就是说对思想品德课程资源需要精挑细选,才能更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不至于使课程陷于空洞的说教之中。

思想品德课程的这两个特点对其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开发课程资源。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在吃透课标、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学论文 )敢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补充、拓展、完善乃至重组的创新性使用;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开展教学活动,并关注每个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和利用其他学科的资源、学校资源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的资源等,从而使课程资源在课堂实施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和价值,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服务。

篇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解析

1.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是开展应用高级技能教育的院校, 是培养应用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院校。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应用高级技能型人才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在保证高等学校的理论知识分量的前提下, 要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运作的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注重理论与技术能力、产 (工) 与学、学校与社会实际的高度结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用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教育学生, 促使学生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

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加快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新课程设置的步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系统的总目标是由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而决定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 高职院校在校生的学习目标

3.1 学习部分竞技体育运动的运动技术。

学习竞技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 就是形成基本技术动作概念, 对基本技术动作过程、方法、要领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进行领会、理解, 并形成自己对基本技术动作概念的理解;随着认知深度的不断变化, 学习者会进一步加深对基本技术动作的理解。

学习竞技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是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首要的、必备的前提。没有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 而直接让学生去模仿运动技能, 对于那些模仿能力强、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学生或许能够掌握点皮毛, 而对于那些没有基础的同学往往出现形似而神不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头脑中没有明确、具体而且正确的基本技术的概念, 单凭简单的示范动作, 是没有办法指引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指向这个正确的目标的。因此, 要想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首先要学习它的基本技术, 而且这种学习是必须的。

3.2 学习健身锻炼的科学方式。

科学的健身锻炼方式, 是效果问题, 是有没有效的事情。大多数人参加体育锻炼, 主要原因就是它能健身。那以什么样的内容、练习强度、练习量、练习方式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制订健身锻炼的计划。一个好的健身锻炼计划, 能够提高我们的心肺功能, 增加肌肉的数量和质量, 减少脂肪的含量, 使我们的身体更加结实和健康;而不科学的健身锻炼计划却适得其反。

3.3 学习一些保健知识和技能。

保健知识和技能是健身运动的必备, 它在健身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什么样的运动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即使是最安全的走路, 也有可能崴脚, 从保健学的角度讲就是踝关节扭伤, 那么如何去预防、处理、治疗这种简单的运动损伤对于健身运动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4. 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目标

4.1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 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在集体合作学习中, 学生个人所追求的结果不仅有益于他自己, 而且有益于小组的其他成员, 通过共同制订学习计划, 协作互补, 共同努力, 共同提高, 从而提高整体优势, 这种优势能充分体现学生的集体观念, 相互协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环境, 不断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与交往能力的发展搭建舞台, 让学生体验到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 必须具有协作意识, 并在学习中不断增进相互间友谊, 团结互助, 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如:通过篮球、排球的小型比赛、分组对抗赛等, 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 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协作的重要性及其个人价值。

4.2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面向的是整个班集体, 如果学生不听招呼, 纪律性差, 则任何教学活动都不能正常实施。因此, 教师首先要保证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纪律, 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因此, 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应贯穿于每一堂课。首先, 应当让学生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 让学生看到、体会到通过遵守纪律得到的鼓励、奖励, 以及通过有序的学习过程, 体现在自身的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可以故意制造出一段纪律不好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对两种教学效果进行比较, 充分体会到遵守纪律带来的好处。

4.3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 克服困难、耐挫折的能力。

体育活动的竞争性, 决定了参与者必须勇敢、顽强、在行动中果断作出决定, 有时还需在恶劣的环境下作战, 如田径、足球赛的风吹日晒, 越野赛的艰难险阻, 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很好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才能达到目标。

5. 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培养

5.1 裁判能力。

竞技运动的规则和裁判法是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基础。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不仅可以参与比赛、欣赏比赛, 而且可以组织比赛, 这是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高层次的要求, 也是学生能力提高的表现。

5.2 掌握自我健身, 科学锻炼的技能。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练习通常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失去教师的指导, 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而掌握自我健身、科学锻炼的技能, 即使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 也能进行自我锻炼, 达到健身的目的。

5.3 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素质教育观下的体育教学, 已经不仅仅是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活动, 还是把在校期间的体育效益与学生终身受益相联系,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意识, 使接受体育成为学生个性的内在需求。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渗透于平时的教学中,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使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学习方法, 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及发展的主动权, 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康人格。

6. 结语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全民健身得到实施的基础保证, 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造就具备健康体魄的人力资源, 为市场经济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解析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既具有专业文化知识, 又具有强壮体魄和健康心理素质的新型人才贡献了力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龚正伟.体育教学论[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知识观解析

一、新课程三维目标面临的问题

新一轮课改以其鲜明的三维目标而备受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这个三维的课程目标不仅明确了基础教育培养对象应达到的素质要求,同时也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有效的教学在于三维目标的达成。但当前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教学目标理论与方法的指导,还存在着对三维目标理解的表面化,操作的形式化,设计的低效化等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对教学目标的本质把握不清。将知识、技能、能力目标分割理解,将过程方法目标认为探究教学,过程教学。将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的活动过程或活动内容,而不是活动结果。(2)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清楚。或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得太笼统,与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混为一谈;或设置得过于精细,将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混为一谈。(3)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不重视,教学目标设计形式化、模式化。或照搬参考书现成教案上的教学目标,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千篇一律,在编写中为了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形式化地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段论。教学目标设计缺乏对实际教学的导向调节作用。(4)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知识类型、学习认知过程和学生情况缺乏必要的分析,目标内容没有起到对教学以及评价的指导作用。(5)对教学目标如何编写缺乏方法论指导。教学目标用词过于抽象概括,目标表述含糊空洞,与内容脱节,在实际中很难操作。教学目标的表述主语是教师或暗指教师,缺乏对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进行限制的词,致使教学目标缺乏可检测性,难以评估。

二、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知识观

泰勒说有效学习经验有四个特点:培养思维能力;有助获取信息;有助于培养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兴趣。这与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考虑到了知识的客观属性、主观属性以及教育属性对人发展的作用。第一是合理的知识技能,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第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通过学习能否实现学习结果;第三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认识能力如何,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学习任务中。

一般来说,确定教学目标有四种基本的方法:学科专家法、内容纲要法、行政命令法以及绩效技术法[1]。我国课程目标确定为三维目标是基于对以上四种方法的综合考虑,它既是国家为了达成某些目标而对人才培养所作的规划和要求,也集中了学科专家的集体智慧,是社会组织绩效问题与机遇的需要,同时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1.知识与技能。布卢姆认为,知识是“对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还有学者将知识定义为有客观依据,能够被证实是正确的信念。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定義为: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是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之外的,即为人类的知识。认知心理学派的信息加工理论,常常被作为现代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将知识看作是信息,将人类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主体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个人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这个定义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获取知识的方法:不断地交互。唯有个体与环境不断地交互,他才能获得更多、更好、更新的知识,他个人原有的知识库也才能不断地增加。但这种作用不是无意识的,而是有人的智力作基础和介质的,因而也有人称之为智力结果。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知识是各种关系把“概念”或结点连接起来的复杂网络。它们以各种方式与其他结点相连接并执行任务。描述和表征结点的三种主要方法是产生式、图式或单元。以上看出现代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内在于人的主观创造,是建基于客观性之上的主观构建,知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广义的知识分类理论把一切学习结果都当作广义的知识,能力被还原为知识,这正如把水还原为氢和氧一样,从而用新的知识观揭示了能力的内在机制,这样,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就不是一个抽象的难以具体操作的概念了。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它在学习初期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出现,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培养技能就是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而转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变式练习,将以命题网络表征的规则步骤在具体情况中加以程序化,因而学生的能力在程序性知识的各种运用中也得到了培养和体现。当学生能用程序性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时候,其程序性知识就转化为了策略性知识。所以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广义知识论的角度讲都可以认为是知识目标。

2.过程与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由观察到理解、记忆的过程。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其时间流程”。“过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原创过程;二是知识的认识过程;三是知识的应用过程。钟启泉先生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对话的实践:通过第一种对话实践,学生与教材发生能动的关联作用;通过第二种实践,发展学习者自身的洞察力,形成认知过程中交互作用的知识、技能、洞察的结果,或是从事与这些行为协调的行为;通过第三种对话实践,在多种论点和思考的交互碰撞中,发展学生对于所有观点,特别是不同于自己观点的共鸣。倘若重视了共鸣性理解,就能倾听某一问题的一切侧面,从而获得知识和真理。钟启泉先生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展示结论,而是要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诠释。通过理解和诠释,使学生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得到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先见、经验,每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理解[2]。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是对知识的掌握或掌握知识的方式。从以上看出,教学过程从认识论角度看是指一种“程序及其时间流程”,从系统论角度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是一种教与学的状态,是教学的环节。而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教学目标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对知识结果的认识与划分。康德在他的先验逻辑学说里,把知识理解为由质料和形式两种成分构成。质料(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形式(各种范畴)则是头脑中固有的、先验的,如因果性、必然性、时间和空间等先验的认识形式,质料只有靠先天形式去整理才具有条理性和规律性。他同时认为,这些经验只提供了知识的材料,它们是否构成可靠的知识依赖于一些从经验归纳而来的“先验范畴”和“分析判断”[3]。康德综合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思想,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我们看到了知识的认知维度。我们认为,三维教学目标的“过程”与“方法”实际上是统一的,离开过程的方法与离开方法的过程都是不可想象的,从方法论的角度是“学生对知识进行的认知、操作和体验”。从广义知识论的角度看“过程与方法”是知识的认知维度。这种认知包含着学生在识记、理解、运用、创新等层次认知策略的实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了个体学习动机的发展过程以及对学习认知的自我调控监控,它贯穿于认知的全过程之中,属于个体的自我系统的一部分,与元认知一起发挥着对个人自我的调控作用。

感觉是诱发情绪体验的首要条件,个体通过感觉刺激,进行认知体验,从而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动机。古德与布罗菲(Good & Brophy,1990)将动机定义为“用来解释目标导向行为的引发、方向、强度与坚持性的一种假设的构念。”动机形成包括学习的愿望、做出的努力和在学习任务上的坚持性。这三个方面被称为意动方面,是动机和意志的结合。动机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而不限于学习初始阶段。情感产生动机和意志,动机是一个发展过程,意志是人的元认知能力。态度价值观是结果目标。学习者习得的内容和数量受其动机的影响。学习动机又受个体的情绪状态、信念、兴趣与目的以及思维习惯的影响。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客体、情境、机构或任务做出的习得性的正面或负面反应的倾向。它是用以解释和预测各种社会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的中心概念。情感态度是学习的内在条件,如果不具备包括学习欲望在内的内部条件,那么外在的信息不可能是有意义的,这个人也不可能从中进行学习[4]。根据学习结果特点将情感领域习得目标确定为态度,就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而言,许多研究者对它们不加区别,“价值观”是有关价值与价值关系的观念系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是实践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客体重要性的认识,具体到知识领域,那么就是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它通过个体对知识的判断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即“态度”。另一些研究者认为,价值观是表示得到社会广泛承认的社会态度的名称。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是,前者可能处于一个连续体中,这个连续体代表着不断增加的内化程度,即从勉强接受到极为重视(从而高度抗变)。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价值观,或许代表了不同的内化程度,可能在个人自己的行为选择中变得明显起来。奥尔波特(G.W.Allport)为态度下的定义为:“态度是心理的和神经中枢的准备状态,它们通过经验来组织,并施加直接的或间接的与所有对象或情境有关的个体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后果构成,人的各种行为受态度的影响很大,态度能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被习得,它必须有一些行为表现手段。即在学习某种经验的实践过程中,当学生在自己的思想、信念、态度和行为方面产生了认知不一致或不协调时,他就力图获得一致,但是其结果可以显现在“学生行为后果”上,体现在学习行为上。态度的认知因素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这些观念和信念通过赞成或反对的方式表现出来,是由许多观点构成的认知体系。态度的情感因素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爱或厌恶的情感体验。是伴随认知产生的情绪或情感。

情感态度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克拉斯伍(D.R.Krathwohl)等人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情感态度领域的目标共分为五级: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克拉斯伍等人的分类启示我们,情感态度的教学首先是一个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教师或教科书上所介绍的价值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学生必须经历接受、反应、评价和组织等连续内化的过程,才能将它们转化为自己信奉的内在价值。其次,情感或态度的教学不只是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各门学科也都包含这方面的任务,因为任何知识、技能或行为、习惯都不能离开一定的价值标准。我国研究者在借鉴和改造布卢姆等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基础上,已逐步总结出了自己的分类。关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以行为目标和内容分类相结合的思路,将克拉斯沃尔的五级分类,转化为中小学的“接受、反应、爱好、个性化”四级分类[5]。“接受”、“反应”可视为态度目标的感觉形成阶段,“爱好”可视为兴趣形成阶段,“个性化”可视为态度形成的最高阶段。

根据现代心理学对态度定义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1)情感态度目标具有动力性、调控性,它对知识认知过程有组织和瓦解的效能。愉快的情绪、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智力活动,低落的情绪、消极的情感则不利于智力发展。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情感都可能成为教学系统的敏感初始条件,对教学结果或学习结果产生重大影响;(2)情感态度目标由情感认知、动机产生、观念形成和行为反应四个阶段组成,具有阶段性。从“接受”、“反应”阶段发展到“爱好”阶段再进一步发展到“个体化”[6]。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通过知识的认识活动会形成新的观念和动力结果;(3)情感态度目标还具有长期性,在短期内难以评估出来。可以编制一个行为核查表,用它来对每一种行为出现频数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就能判断是否具备了应有的态度。

最后我们用波兰尼的观点来说明一下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看作焦点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可看作附属意识,“情感与态度目标”可看作在知识的产生的过程中,个体非理性的因素。波兰尼说焦点意识是“指认识者或实践者对认识对象或所要解决问题的意识,可以大概地理解为目标意识”。附属意识是指“认识者或实践者对于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其他认识或实践基础的意识,可以大概地理解为工具意识”。波兰尼还强调这种知识“谱系”中非理性因素对人的实践的作用,他认为“在知识的产生的过程中,个体非理性的因素是根本不能缺少的。缺少了它們,就不可能有任何科学发现。科学美感、激情在科学发现中有巨大的作用。”[7]

参考文献

[1] W·迪克,L·凯瑞(美).系统化教学设计(第六版).庞维国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

[2] 钟启泉.知识隐喻与教学转型.教学研究,2006(5):23.

[3]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27.

[4] R·M·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5] 张大均主编. 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60.

[6] L.W.安德森L.A.索斯尼克主编.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40年回顾. 谭晓玉,袁文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 Polanyi,M.,The Tacit Dimension,La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c1966,p55.

(该文作者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篇5:目标成本规划解析论文

目标成本规划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日本企业广泛采用,大大增强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十世纪九十年始,该方法开始被欧美的企业所引进,并引起了欧美学者日渐浓厚的研究兴趣。1995年之后,我国学者对目标成本规划也开始给予关注,做了许多介绍和分析,并有学者认为邯钢经验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也存在运用了目标成本规划的案例。我们认为,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虽然存在许多偶合,但邯钢经验决不等同于目标成年规划。

为说明我们的观点,本文拟对目标成本规划进行更深入的解析,并以此为基础对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进行比较。

一、目标成本规划的基本原理

目标成本规划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对企业的未来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技术。其做法就是首先确定待开发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然后由企业在这个成本水平上开发生产拥有特定功能和质量的并且若以预计的价格出售就有足够盈利的产品。目标成本规划使得“成本”成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而不是事后消极结果。企业只要将待开发产品的预计售价扣除期望边际利润,即可得到目标成本,然后的关键便是:设计能在目标成本水平上满足顾客需求并可投产制造的产品。

在日本,企业已经不再把目标成本规划看成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而是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部分。由于产品的开发是企业内部事宜,决定了在运用目标成本规划时可以存在许多不同的具体做法。但是,目标成本规划的共性又是什么呢?为了得到这个答案,美国管理会计学家库珀和斯拉莫得对运用目标成本规划较为成熟有效的七家日本公司(包括丰田和尼桑公司)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考察,在经过高度提炼和规范之后,将目标成本规划的过程划分为如图1所示的三个部分(CooperandSlanmulder,)。(略)

目标成本规划的过程首先从如何满足市场以及顾客对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价格的要求入手。“市场驱动的成本规划”过程的关键是市场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市场所允许的产品成本,再将这个可允许的成本所代表的竞争性成本压力传递到产品开发与设计者身上。“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过程就是要促使产品的开发设计者朝着“许可成本”的目标发挥创造力。企业一旦确定了产品层次上的目标成本,它又会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到零部件的层次上,以此又将成本压力转移到供应商身上。这样,供应商也必须想方设法去设计、生产企业所需的零部件,从而保证供应商在将零部件卖给企业时也能获得足够的利润。因此,“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将促使零部件供应商与产品的制造商一道向满足顾客需求的目标共同努力。

从时间上看,目标成本规划的三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重叠的。除了市场驱动成本规划过程可以在产品的构思阶段就早早展开之外,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也并非要等到由市场驱动成本规划过程设计出市场可允许的成本之后才开始运作,而可以同时采取某些行动。比如,企业可以确定按照目前的设计工艺和企业管理水平制造产品的现行成本以及收集一些供应商方面的反馈信息。进一步说,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调整优化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的能力意味着企业要不时地返回到市场中来,以确信产品设计的调整没有偏离目标销售价格。因此,“市场驱动目标成本规划”与“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之间存在这么一种反复调整的关系。同理,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也必须在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过程中早早地开始,因为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供应商情况的估计(虽然正式的成本分解以及与供应商订立协商供应价的行动应在整个目标成本规划过程接近尾声时才进行)。也就是说,这两个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之间也存在一种反复调整的关系,因为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确定的成本降低的规模有一部分是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必须满足的,而这种成本降低的目标又必须早早地根据供应商方面反馈的信息不断加以改进。

二、目标成本规划所体现的战略性成本管理思想

对目标成本规划的一般过程的描述和把握可以揭示这种方法或技术所蕴含的成本管理思想。我们认为,与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相比,目标成本规划所体现的成本管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目标成本规划的实施意味着成本管理的范围得以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扩张。传统成本管理的范围将注意力集中于生产制造过程的控制,这种做法与工业经济社会的特征是相吻合的。在工业经济下的企业,其重复性扩大再生产和知识含量的低下,使得制造成本在产品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比重,其它如研发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所占的比重很小,其在成本核算和管理中不具有重要性。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销售网络的复杂化、市场风险的增大以及管理思想与手段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人们对产品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产品的传统观念局限于产品的实体形式,而现代营销理论提出了产品整体的新概念。美国有学者指出,现代产品包括了核心、形式、附加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略]),它们构成了产品整体(胡树华,)。同时,生产环节重要性的下降及产品成本中知识含量的`增加使得企业的成本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中表现为研发成本、服务成本或称后援成本(Support Cost)的比重日渐上升。据国外一家权威机构对其所选的高新企业的统计表明,产品成本的结构呈多元化趋势,其比例如表1所示(王威,1998)。

制造成本 研发成本 管理成本 销售成本 技术后援成本

55% 16% 8% 15% 6%

在这种成本结构中(非制造成本之和已高达45%),非产量驱动的研发成本和服务成本的比重已上升到重要程度,此时,传统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传送准确合理的成本信息。因此,为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必须对传统的成本管理范围进行扩张。可见,产品生命周期每一阶段的成本都不能忽视,必须建立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体系,从全流程的角度实施成本跟踪与控制。而这种跟踪与控制恰好可从目标成本规划的第一个过程中所确定的产品的目标生命周期成本作为运作的起点。

国外有学者将产品成本的管理范围由制造过程转向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做法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式的管理。这种成本管理方法至少有以下三个优点:

①它强调与每一产品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克服了传统成本只重视制造成本,而忽视上游领域(如研究与开发)和下游领域(如客户服务)的成本。

②它突出了产品生命周期中成本发生比率的差异,有利于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

③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时间跨度只能以日历年度为极限(与会计报表的编制相对应)的主观做法,将其延长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而与经济实质更相吻合。

2、目标成本规划中所确定的各个层次的目标成本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激烈竞争的市场,按照这种目标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明显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而传统的成本管理的手段则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从内部确定各种成本标准,揭示各种差异,从而达到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的目的。这种做法虽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在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对企业竞争地位的提高不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3.整个目标成本规划的枢纽部分是确定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该目标成本是由产品的联合开发设计小组根据市场信息、内部潜力的挖掘以及供应商的潜力挖掘和协作而确定的。这意味着成本管理的重点将由传统观念下的生产制造过程移至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产品的制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产品的设计阶段所确定的,譬如,产品的功能设计得越复杂,制造成本也要相应增大。又譬如,顾客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高,则对投入产品制造的原材料的要求也可能越高。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日益追求个性化产品,迫使企业不断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尽可能地根据顾客的需要提高产品的功能和质量,从而导致产品的制造成本的大小与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的设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进一步说明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产品的制造过程而非研发设计过程的做法有着极大的局限性。这里有一个证据,即有位美国会计学家在对美国的制造企业进行调查时发现,这些企业由产品的设计阶段所确定的产品的制造成本占整个制造成本的比例高达75%至90%之间(Hertenstein,1998)。

4、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旨在将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压力的一部分传递给为制造产品所需的零部件提供货源的供应商身上,压迫供应商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产品制造商联合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从而实现共同发展。这样,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但可能由制造过程转向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更超出了单个企业的界限,使得在成本管理问题上可以实现企业之间的整合,同时提高产品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实力。日本许多先进的制造企业正在实施的“零存货”管理战略就是这些企业与其零部件供应商通力合作,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的实例。在美国,纺织品制造商、服务制造商和零售商组织了一个志愿产业通信标准委员会,通过使用一个大家共享的全产业电子数据网,使从共同的系统中压缩1200亿美元的库存变为现实(黄尚勇,1999)。这是成本管理突破单个企业的界限,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共同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又一实例。

篇6: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解析

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般用含有“行为、条件、标准”这三个要素的陈述句,但表述教学目标最困难的是对行为动词的选用,一般说不同的目标所使用的行为动词也会不同。

(一)知识目标

知识包括概念、原理、规律、方法、过程、科学事实等。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1)“了解”:用于直观的事物,是对具体的科学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原理、规律的认识和记忆。行为动词如:说出、写出、背诵、辨认、识别、认识、知道等。例如:

写出原子序数1到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找出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识别单向阀与普通节流阀的图形符号。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2)“理解”:用于抽象事物,是对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理性认识。行为动词如:解释、描述、说明、整理、比较等。例如:

解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说明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及尺寸关系。

区分所给材料中的抢劫、抢夺、盗窃犯罪。

描述夹紧三要素:夹紧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零件的影响。(3)“掌握”:指能理解学习材料的内涵和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转换或推断。转换指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推断指估计将来的趋势(预期的后果)。行为动词如:设计、撰写、评价、计划、总结、证明、说明、判断等。例如:

把基本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转换)

根据电动机正反转线路原理图绘制出安装接线图。(转换)用框架图或图表等其他方式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转换)说明地球变暖对人类生活地影响。(推断)分析判断实验可能产生的误差。(推断)

(二)能力目标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必须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相应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因此,表述的能力目标中一定要包括某项学习活动以及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行为动词如:完成、模仿、操作、熟练操作、初步学会、学会、应用、灵活应用、测量、计算等。例如:

根据实验讲义,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培养记忆、思维能力)根据课文,设计小品并表演。(培养想象、创造能力)模仿教师,做出鱼跃前滚翻的动作。(培养观察、模仿能力)能熟练地做出运球、上篮、投球的连续动作。(培养思维、创造能力)根据任意物质的分子式,能计算某元素的百分含量。(培养思维能力)运用石灰石中氧化钙的测定原理,设计实验过程。(培养思维、想象、创造能力)根据定距环的零件图和实际生产条件制定装夹方案。(培养思维、创造能力)

(三)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涵盖广泛,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由于德育目标是无形的抽象目标,一般不易“明确、具体、可测”,要用“体验性”语言来描述,因此,其行为动词也相应的要使用“体验性”的动词。体验性动词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1)经历:体验、感受、尝试、参与等;(2)反应:认同、体会、关注、遵守、赞赏等;(3)领悟:初步形成、养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等。例如:

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树立团结协作意识。

体会安全的重要,初步养成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工具摆放整齐,初步形成规范意识。

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

亲历倒闸操作的全过程,感受制度的严格,初步形成规范的安全操作意识。感受实际操作的乐趣,发展职业兴趣。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规范意识。表述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行为主体一定是学生

诸如“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材料总结整理能力”、“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所在”、“使6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训练学生简洁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等,由于主体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这样的表述实际上是教师的教学目的,而不是教学目标。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学目标的陈述句中不能出现诸如“培养学生„”、“训练学生„”、“使60%的学生达到„”等词句。

(二)行为动词一定要准确、明确、可测

所谓行为动词准确是指行为动词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如对具体的事实只需要了解,针对《再别康桥》作者的目标,可以制定为“了解(或知道)《再别康桥》的作者”,即要求记住《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而不能制定成“掌握《再别康桥》的作者”,再如对英文单词、元素符号或名称、某矿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等具体的事实只需要记住,没有理解或掌握的意义,属于知识目标中的“了解”水平。如“掌握车刀切削部分的名称”、“掌握石灰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等都是行为动词不准确的目标。

所谓行为动词明确、可测,是指这一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可测量的的。像“学习”、“了解”、“理解”、“掌握”等抽象动词,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教学要求不同,自然教学效果不同,将会给教学带来随意性,给评价带来困难,应尽量避免使用。如“学习照明电压、灯具的选用”、“理解元素周期表”等都是不可测目标。

(三)教学内容一定要具体 所谓教学内容要具体,就是要表述出教学中的具体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如某教师的课题是《安装开关、插座》,能力目标为“能够正确安装开关、插座”,这样的表述中缺少对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正确安装开关插座的前提是什么?如何才能保证正确安装开关插座?先把这些具体的知识点、技能点找出来,再用适当的行为动词组成陈述句,这才是具体的教学目标。当教学内容过于宽泛时,如“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更多的成语”等,到底“提高”多少?掌握的“更多”是多少?都没有标准,这样就有可能会导致教学的随意性,给评价带来困难。

(四)目标要有层次,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

上一篇:构建快递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打造邮政速递业核心竞争力下一篇:爱的喜悦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