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2024-04-14

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通用8篇)

篇1: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提高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

摘要:文章结合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通过合理安排认识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训环节,促进理论教学。采用类比法、多媒体辅助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化工原理教学质量整体得以提高。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质量实习实验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化工单元操作的过程和设备[f}),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内容既包含了较深的基础理论,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历来被认为是一门难学又难教的课程。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现就提高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浅谈如下。

1.合理安排认识实习,提高学生对设备的感性认识

化工原理包括许多单元操作过程,但就其内容来讲,可将它分为两部分:操作原理和设备介绍。对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通过实物了解既直观,效果又好。因此笔者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在开课前和课程设计前分别进行一次认识实习。经验是必须抓好开课后的第一次认识实习,利用这次机会,使学生获取了解设备的第一手资料。此次认识实习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由化工原理主讲教师制订实习计划。使学生了解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此次实习对化工原理及其后续课程学习的作用,对化工原理中所涉及的重要设备,如塔、换热器、泵等,对其结构要做详细介绍,使学生对常见设备有一个初步了解。第二,实习期间,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对重要设备,结合实物图认真分析,熟悉结构,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实践证明,在了解设备的基础上讲授操作原理,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实验,它是针对每个单元操作过程开设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所学的定理、公式。每个实验都是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如圆形直管气体传热膜系数的测定。主要测定空气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的传热膜系数,并用准数方程整理经验公式。学生在学习对流传热系数这一节时,由于公式特别多,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但实际生产中常遇到的是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因此在众多的公式中,学生重点掌握的也是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给热系数的计算,而传热实验恰恰强化的就是这个知识点。学生处理完实验数据后,可以熟练掌握相关的公式和使用条件。再如离心泵性能测定、填料塔中液相传质系数的测定等都是为某个单元操作和某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如何通过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来促进理论教学的学习,笔者认为在学习每章理论课的同时,把实验课程穿插进去,并要求学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和准备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化原理实验不仅能够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实验技能和综用知识方面解决间题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训练,增强学生工程意识

综合考虑操作费和设备费是贯穿于化工原理每个章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学生工程意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为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而设置的一个教学实践环节,也是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重要一环。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强化学生工程观念,从而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在精馏塔设计中,回流比R的确定是设计中很关键的.一步,应引导学生从技术、经济、安全操作方面考虑,把课堂上反复强调回流比R对操作费和设备费的影响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实现精馏过程的优化设计。在塔顶冷凝器设计中,若以水为冷却介质,提示学生尽管出口温度升高可以减少用水量,降低操作费,但出口温度过高管子容易结垢导致传热效率降低,甚至堵塞管路无法使用。在泵设计中,有的学生喜欢选用型号大一些的泵,总认为这样做保险,很少注意从技术、经济、生产周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因此要想提高设计质量,必须从课堂教学抓起,同时通过课程设计促进课堂教学,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1引入类比教学法,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类比法是寻找研究对象的貌异质同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比较重要的逻辑推理方法,由于化工原理中的动量传递、质量传递、热量传递三种过程中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和内在的联系,可将相对简单且较成熟的热量传递的研究成果,推广到较复杂的质量传递过程中去。在讲授传质过程中,将传质与传热进行对照讲解,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传质中的分子扩散、对流扩散与传热中的传导、对流传热类似。在讲解对流扩散的传质机理和传质速率时,可以仿照对流传热,引入虚拟传热膜厚,流体侧的温差、热阻都完全集中于此,而传热方式主要是分子热传导,传热速率仿照傅立叶定律计算,从而引出牛顿冷却定律。传质中引出虚拟传质膜厚,流体侧的浓度差和阻力全部集于此,而传质方式主要是分子扩散,传质速率可仿照菲克定律求出。很难理解的对流传质过程,利用类比法,用较短时间就能被学生所接受,加深了学生对传质过程的理解。吸收中的最小液气比与精馏中的最小回流比,传热中的对数平均温差与吸收中的对数平均推动力,牛顿粘性定律、傅里叶定律、菲克定律等,在讲授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讲解,通过类比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4.2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单元操作的研究内容包括“过程”和“设备“两个方面[[3]。而学生没有工程概念和感性认识,如果单纯的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一些操作过程很难表达清楚,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满足现代教学要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需通过合理安排实习、实验来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同时还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模型等手段,把教学信息转化为可视信号,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列管换热器的结构表述,什么是多管程、多壳程,热、冷流体如何进行换热,如果只在黑板上用画图来表示,很难把这一个动态过程表达清楚。

现在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三维动画,很容易的把这一过程清晰生动地显示出来,使学生更易理解。在讲解浮阀塔的操作性能时,用透明有机玻璃模型,形象清晰地展示了塔设备的内部结构和整体特征,加深了学生对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化工原理的另一特点是计算性强,计算内容从基本概念到实际问题,内涵非常丰富,特别是那些在分析过程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的数学模型,往往是非线性的、多变量的,计算过程絮杂。如确定板式塔塔板需要逐板计算,重复利用操作线和平衡线方程。如果笔算工作量大,耗时较多。若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简单编程,这些问题便能很容易解决,在编程过程中还能巩固和深化教学内容。通过这些辅助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人理解单元操作过程的原理、形象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设备原理与结构,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3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课堂讨论形式来理解某个概念、公式,比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这种教学方法,一般多用于传热、传质过程,由于公式多,难记忆,易于混淆。教师可以针对某些内容首先让学生在课下准备,然后组织一堂讨论课。如传热过程中,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斯蒂芬一波尔滋曼定律、传热基本方程,这几个方程表示不同币毫热方式的传热速率,都与温差成正比,但温差不同,可以通过讨论形式帮助学生加深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5结语

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应针对课程的的特点,切实抓好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训环节促进理论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化工原理教学质量整体得以提高,《化工原理》课程被评为该院精品课程。

篇2: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一、关于教学方式

以往的高分子化学课程多是采用讲授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但是,如果运用不得当,就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而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的状况,很可能由于听不懂而失去兴趣。所以我们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改变不同的授课方式,通过调整教学方式,使难懂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法的同时适当地加入了讨论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其中讨论法教学特别适用于对研究生的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最新的高分子前沿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找与某一知识点相关的前沿科研成果(如RAFT法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做成幻灯片,然后在课上以主题讲座的形式向全体同学汇报、讲解,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通过主动讲解的方式,把被动思维转化成主动思维。这样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又丰富了大家的知识,使学生在深刻地掌握高分子学科的相关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研究生查阅文献和学术报告的能力。互动教学法中,我们会让学生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高分子相关问题,然后在课堂讲授中予以回答。比如缓释药剂的释放原理是什么、塑化剂为什么会到饮料中去、饮料瓶是如何成产的等等。学生提出的往往是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这样的问题放到课堂,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关于教学内容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化学类的专业课程,它不仅需要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化学专业背景知识,而且内容丰富、知识点众多,理论体系严谨,实践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知识点众多、反应方程式复杂、反应机理抽象深奥等特点,相对较难理解记忆。尤其是作为选修课的时候,许多同学由于相关的化学背景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导致难以理解,甚至不理解,造成学习障碍,从而影响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把复杂的机理,例如配位聚合、开环聚合等,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知识点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学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高分子化学中的反应过程、反应机理、聚合物立体构型等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以立体或动画的形式表述出来,实现了聚合反应的“可视化”.以丙烯的配位聚合为例,我们以三维动画的形式来表述,分子式是三维立体的,反应机理是动画的形式一步一步进行的,生动地向学生讲述了从配位到过渡态再到反应终态的过程,最后还用ChemOffice等专业化学软件绘出彩色立体并可以旋转的聚丙烯旋光异构的结构,直观形象地描绘出难以想象的三维立体结构。大量三维立体图、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将高分子化学知识形象逼真地显示在荧屏上,从而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达到“刺激-反应-强化”式现代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课堂效率,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我们还将高分子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提供给学生相应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如CNKI、ISI等)和高分子领域主流杂志(如Macromolecules、ProgressinPolymerScience、Polymer、高分子学报等),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尤其对于研究生教学,要强调高分子科学中前沿科学的讲解,注重结合科研的最新成果。高分子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其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如自由基活性聚合机理的提出、配位聚合机理的完善、树枝状聚合物的成功合成、活性可控乳液聚合方法、‘click化学’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高分子化学的内容。它们不同于经典的高分子化学反应,但又是当今研究的热点。这些新技术的机理往往还不太成熟,很难在近期内系统写入教科书中。所以我们在讲解高分子化学的课程中,要在深化基础知识的前提上,将前沿的科研成果作为实例,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丰富和活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总的来讲,学生更爱听一些高分子化学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所以在讲课中,作者还把自己以前的研究内容,如聚合物纳米微球的聚合方法、聚合物互穿网络、铬系非均相催化乙烯的配位聚合等与所讲知识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关于教学对象

高分子化学这门课程既对本科生又对研究生开设,但是学习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所以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本科教学,我们要抓住基础知识的讲解。初窥门径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直观的认识,要将知识点尽量讲得生动、具体;注重基础理论部分,同时也要注重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对于研究生教学,则应当关注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并将其与所研究课题的内容联系起来,把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去。在正式讲课前,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做一个简短的介绍,了解学生研究课题与高分子相关之处,这样在授课中,对于学生的研究课题有益的地方重点讲解,做到有的放矢。比如乳液聚合的讲解。对于本科生,基础地从乳化剂、聚合机理和动力学进行讲解,突出强调了成核机理、聚合场所和乳液聚合的三个阶段这些基础知识点,并以最为常用的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为例(同时还进行了分组实验),与本体自由基聚合进行对比,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乳液聚合的特点,特别是乳液聚合可以同时提高聚合速率和聚合度。而对于研究生,有些学生已经在本科阶段学习过该课程,而且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较本科生好,可以在帮学生梳理上述基础知识后,结合乳液聚合的新进展进行讲解。我们为学生介绍了可控活性乳液聚合,即将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和乳液聚合结合起来,如RAFT乳液聚合、RATRP乳液聚合等;还介绍了以不同材料作为种子,进行的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多种复合材料的方法。

四、关于教学实验拓展创新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科学的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但是它的理论部分略显枯燥,让人觉得难以理解,如何把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相得益彰,这是我们努力的重点方向。实验部分不仅可以验证聚合理论,理论的学习最终也是要为实验服务。合理引导与启发,更能为学生学习后继高分子课程奠定必要的认识基础。为此,我们在绪论、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等部分的讲述过程中穿插开设了相应的实验。在课程伊始的绪论部分,我们将PE、PP、尼龙6等聚合物工业原料颗粒带进课堂,让学生对聚合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分别以果冻和淀粉这两种的食物为例,来区别交联和线性聚合物。在逐步聚合部分,让学生分组进行了酚醛树脂的制备实验。以先对简短而又典型的聚合实验,展示缩聚反应的过程,并让不同组,加入不同的苯酚和甲醛配比,来说明凝胶点问题。在连锁聚合讲述过程中,我们插入了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结合乳液聚合特点的讲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显得更有效率,印象更加深刻。

我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求学生能掌握知识要点,让学生学得明白,学得透彻。使学生在学习高分子化学课程后,能够融会贯通,指导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国际贸易及跨文化知识,以流畅的英文有效进行商务交流。但长期以来,高职商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处境尴尬:一方面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英语口语实际运用能力要求水涨船高;另一方面高职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商务内容不熟,导致学生不敢说,说不好,继而不想说,这也成为高职商务英语口语课堂的主要问题所在。同时很多高职学校的口语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提出几个话题,学生讨论发言,而且发言的始终是一些个性外向、语言基础较好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自然无法调动学生兴趣,也无法达到教学目的。针对以上问题,传统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用人需求,改革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已经成为我们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师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理论和学生的学习现状,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改革:一是教学内容模块化的设计;二是教学模式的改变;三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四是评价体系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潘祖仁。高分子化学[M].第4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王家喜。高分子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化学试剂,,31(4),307-309.

篇3: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1 要具有强烈的情感意识

民族学生本身没有汉族学生语言上的优越感, 有些学生甚至还产生自卑心理。因此,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具有强烈的情感意识, 使师生间形成真诚、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与和谐、融洽的情感气氛, 从而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特别要善待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充分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和潜能, 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教师应热爱教学、热爱学生, 在教学时最好面带微笑。另外, 还应坚持多从正面鼓励学生, 尽量帮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成功, 让每位学生都能尽量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例如, 在每堂课前笔者都会抽学生来回答前面学过的知识, 对不能流利回答的学生, 采取边引导边鼓励的方式, 这就让学生产生自我价值的肯定, 重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2 优化授课内容

基础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生物大分子的代谢、遗传信息的传递, 且许多章节前后承接。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 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 需参照国内其他优秀教材及国外原版教材, 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优化和调整, 并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 将教材内容重新加工组合,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 适度增加反映近代科技成果的新内容。尤其是与少数民族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知识, 并将平时见到的、听到的和阅读到的与基础生物化学相关的例子和最新发现都及时标记在讲稿上, 以此充实和丰富课堂内容。这样可将原来繁杂的信息整理为少而精的信息, 并使之相互联系紧密、主线突出、层次清晰, 从而成为民族学生易懂、易记的新信息。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灵活运用多媒体, 增强教学效果

合理应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目前各学科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 可将单一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语言和多彩的画面, 其逼真的三维图像和动画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生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化学变化过程, 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 变抽象为直观、复杂为简明、枯燥为生动, 从而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利用从网络下载或从国外许多经典教材中优选清晰、典型、高质量的图片或视频制作课件, 使授课内容更为生动形象, 内容更丰富[2]。例如PCR的原理和反应过程对初学者而言比较抽象、难懂, 而在网络中检索到的视频却能形象地模拟、再现这一过程, 非常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再如DNA复制、电子传递链、ATP合成机理、蛋白质的合成等。

但对于民族学生来说, 往往有照抄笔记的习惯, 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教学, 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带来负面效果。因此, 在实际运用时, 应注意:一是扬长避短。课件中的文字不宜过多, 切忌将所要讲述的内容全部放在幻灯片中, 否则极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而降低教学效率。二是使用动画不宜过多。因为动画易使学生过分注意多媒体本身带来的视觉效果, 使多媒体喧宾夺主, 失去应有效果。三是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适量。一般, 每张幻灯片的放映时间以1~2min为宜, 过频繁地切换幻灯片易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思维跟不上, 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与理解, 从而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回顾, 对所讲授内容产生的疑问不断累积, 最终对学习基础生物化学失去兴趣。四是在采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对于较难理解的名词、反应过程需用板书详细说明, 这对民族学生的课堂教学相当重要。

3.2 运用比喻教学、联系实际, 降低学习难度

对于一些抽象理论, 非常有必要适当运用形象的比喻, 这样可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理解抽象的理论。例如, 把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比作一件产品的加工生产过程, 需要有设计好的图纸、原料、运输工具、加工厂、工人等;蛋白质合成需要图纸———mRNA (作为模板) 、原料———氨基酸、运输工具———tRNA、加工车间———rRNA组成的核糖体;把原料装到运输工具上需要工人, 这里把氨酰———tRNA合成酶比作工人。通过这样的比较, 使学生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抽象理论有较具体的认识, 而且对氨基酸、mRNA、tRNA、r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功能容易掌握。同时, 对于一些复杂的知识, 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熟悉的例子加以说明。

3.3 运用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泼、开朗、热情是新疆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性格特点[3], 因此如何利用民族学生这些性格优势加强学习兴趣对于教学甚为重要。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而不是简单地背记已有结论。提出的问题, 既包括课前布置的问题, 也包括课中提出的问题。课前布置的问题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预习课本, 这样上课才会思路清晰、学得快、记得牢。教师在课中提问的设计中, 除了对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进行考查外, 还应引导学生对新问题积极思考, 思考过程往往比结论更重要, 因为只有学会思考, 学生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 才能找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规律, 并加以抽象和概括, 从而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这样学生不但对知识学得灵活, 对问题解决得透彻, 而且记忆深刻, 掌握牢固。这种启发式教学法[4]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大大增强, 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也得到提高, 而且民族学生特别积极地参与这种教学方式。如讲到蛋白质的α-螺旋和β-折叠时, 提问羊毛衫等羊毛制品在热水中洗将变长, 然后在电干燥器内干燥又收缩, 丝制品进行同样处理却不收缩,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学生明白原理后, 还会对老师提问:家中的地毯也会有这种现象吗?又如讲到酶原和酶原激活时, 给学生留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刚饿时胃会有饥饿的感觉, 而饥饿的时间较长时胃反而没有感觉了?

根据基础生物化学课程特点设计阶段性讨论课,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加强了学生对重要概念的认识, 而且使基础生物化学理论与专业知识也得以衔接, 大大激发了民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了他们对基础生物化学学习的兴趣。另外, 通过讨论也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如在讲到酶这章时, 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前面几章学过的内容, 从中能得出什么规律;讲完糖、脂、核酸代谢时再让学生进行一次阶段讨论, 比较酶前面几章和后面几章的主要区别, 这样可以让学生思路更清晰、更深入地掌握基础生物化学的主要轮廓,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基础生物化学的兴趣, 相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3.4 运用练习测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适用于所有知识的学习过程, 对于基础生物化学这门课而言尤其如此。不仅因为知识点很多, 大部分需要理解记忆, 而且不同章节间内容的连贯性很强, 例如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之间通过共同的中间产物广泛联系, 彼此间又可以互相转变, 而这些内容更是“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这一章的基础。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回顾已学过的内容。对此, 一方面, 在每节课结束前4~5 min, 就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几道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另一方面,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复习, 每一章讲完后适当地布置一些练习题, 让学生再次巩固课堂知识, 而且每次作业笔者都严格地批阅并且给出成绩, 民族学生对练习测试普遍反映良好。通过这种方式既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又有助于适时评估教师的教学效率, 以便于及时进行调整。

4 结语

总之, 在民族的基础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方法和模式, 注重民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才能保证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

摘要:基础生物化学是农业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结合该课程教学的实践基础上, 对近几年在该课程中针对民族学生实施的教学方法、讲授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举措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总结了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以期为民族学生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学生,基础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提高措施

参考文献

[1]吴虹.对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4, 11 (4) :120.

[2]陈勇.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 6 (2) :121.

[3]刘秀峰, 韩春英.新疆高校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 (7) :98-101.

[4]车振明, 李明元, 李玉锋.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尝试[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2 (1) :53-54.

篇4: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改革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能否培养出基础扎实、思维敏捷、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其发展异常迅速,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机化学课程有限的学时与不断膨胀的课程内容和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个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应不断为之探究的课题。二十余年来,笔者一直从事高校化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与改革工作,对如何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优化教材结构与体系,设计合理的教学架构

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特点是化合物种类繁多,反应复杂,机理抽象,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掌握较困难。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关键是如何去研究、认识和掌握。因此,优化教材结构与体系,设计合理的教学架构,是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重要知识点讲清讲透。例如,对典型反应除讲清反应及机理外,同时强调该反应需注意的问题。在烯烃与卤素亲电加成反应中,要求学生注意:①加成反应是有选择的“反式加成”;②反应本质为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③反应速率取决于C=C上电子云密度;④鉴别;⑤合成意义等;在芳烃F-C反应烷基化反应中要求学生注意:①反应本质;②多元化;③可逆性;④重排;⑤分子中强吸电子基团或碱性基团阻碍反应进行;⑥合成意义等。这样学生不但能全面理解和掌握反应,同时还学会对该反应具体应用。(2)教学内容重组。例如,在醛酮和羧酸衍生物这两部分内容教学中,因醛、酮和羧酸衍生物均含有羰基,结构的共性决定其性质相似,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打破教材体系,先介绍醛酮或羧酸衍生物的共性反应,在反应后均及时给出反应机理,再讨论其个性反应,这样一对比,学生感到学起来轻松也记得牢。(3)强调理解规律的本质。例如,不对称烯烃与酸加成时可用马氏规则来解释,但教学中我们强调不要死记马氏规则,根据反应本质从电子效应的角度分析双键碳电子云密度的高低或根据生成的反应中间体和稳定性来判断加成产物,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遇到反马氏加成时出错,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后续内容芳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将遇到用典型亲核取代反应无法解释的实验现象。

此时,学生可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从容应对即从反应本质入手,根据产物中间体稳定性来判断。因此,注重规律本质的把握,有效培养了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4)注重每章的反应小结。作为每章的必交作业,要求学生每章学完后,以典型化合物为代表,总结本章重要反应,完成“反应联络图”。一方面,可帮助学生熟悉每章重要反应,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反应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归纳、总结能力。

2 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应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因此,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变换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新鲜和有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1)多媒体课件教学。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越来越普遍,其具有信息容量大、视觉效果明显、简单直观等优点。使用多媒体课件虽然可以大大提高讲课效率,但它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我们的做法是:①强调自制。有机课件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自己制作,以体现教师上课的思路和对内容的把握,这样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才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来达到教学目的;②强调辅助。过分强调多媒体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分散注意力,忽视教学主体学生的存在,因此,教学中应适当使用挂图及模型教具,同时完成必要的板书,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变换教学方法,如对比教学法、归纳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专题讨论法等。如在介绍环已烷构象时,船式构象和椅式构象碳碳间均保持正常键角109.5€埃榷ㄐ韵嗖詈艽螅岩岳斫狻N耍颐瞧舴⒀庸瓜笊险以颍毖隽秸叩墓瓜蠛蠡腥淮笪颍环矫妫问焦瓜笾?,3和5,6两对碳原子的构象处于邻位交叉式,能量较低,而相应碳原子在船式构象中却呈现全重叠式,能量较高;另一方面,船式构象中两同面桥头氢相距0.183nm,而椅式构象中两同面氢相距0.250nm,前者因距离较近使相互排斥力加大,体系内能增高。这样学生不但很好地理解椅式构象为优势构象的原因,同时,也提高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有机化学中的一些难点及易混淆知识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如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机理的因素,立体化学在研究反应机理中的应用等,学生普遍认为收获很大,效果很好。

3 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废弃传统的“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求大学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有研发创新能力,这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科研立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举措,其充分体现教学研一体化的办学理念,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化学专业学生进入大三后,已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的申报工作,近三年来,我院每年都有近80%的学生参加科研究立项,其中从事有机化学方面课题研究的比例最高,我们也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团队。这种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发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到了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他们今后踏入社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改进实验教学,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去掉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未知物的鉴定实验;(2)增开综合型实验;(3)根据实验条件开设设计型实验。实践表明,内容上的调整不但强化了学生的技能训练,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报告、相关实验内容的提问、实验结束后的总结以及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等环节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对于增开的综合型实验,不仅注意到实验的类型,还注意了实验的连续性,尽量做到实验的序列化,即上一个实验的产品是下一个实验的主要原料。这样不仅降低了实验成本,而且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增开的设计型实验,一般由实验教师选题,学生提前一周拿到实验题目并查阅相关资料,在实验前均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这项实验改革,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有机化学实验的考核,我们采取平时与考试相结合,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50%,实验理论占20%,实验操作占30%。(平时成绩含:实验预习、平时操作、实验习惯、课堂提问、实验报告等方面;实验理论成绩含:本学期做过的实验中涉及到的一些理论性问题和关键问题;实验操作成绩含:本学期实验中涉及的基本技能操作、重要装置的安装、常用仪器使用等,实验操作采取随机抽取答题卡片的方式进行。实践证明,效果十分显著。

篇5:如何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很高兴能够参加2011年的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远程跟进培训,这是一次难得机会。通过这次的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

在本次的培训中,我体会到了专业教师的知识渊博,更感动于我们培训老师对教学问题的刻苦钻研,同时,体会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因此在本次的培训中努力学习,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本次主要研习了初中生物教学的情景创设、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评价、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到,初中生物教学的情景创设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情景创设和真实案例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到用什么样的情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情境教学又是最能体现初中生物新课程理念的方式。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处于主体地位的是学生,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知识一能力一情感三方面协调发展。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有效的学习过程。学习就是每个人通过经历或实验发现适合自己身心的方法。而任何事情都不能摆脱环境的影响,都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所以,一切学习都有情景性,作为新时代理念下的教师,应该努力营造适合每位学生的环境。而生物情境教学就是以课程目标为要求,以构建主义为指导,把生物

学知识和原理有关的实验事实和实验过程提供给学生,或者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相关活动、现象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情景创设中去感悟知识,去丰富知识,达到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同时通过心理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能明确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能够掌握创设情境的原则,应用恰当的方法构建适合学生的有效情境进行教学,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具有时效性。

生物教学评价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较好的帮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结合。同时,还应倡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应当发挥教学评价的正面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这才有利于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生物学教学可分为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其中实验教学体现了学科特点,这是教学中不能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有评价的问题。具体怎样进行评价,首先要了解评价的内容,要从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方面的进行了解。然后运用良好的评价方式对所要评价的内容作出评价。具体过程和方法如下:首先,根据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将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实验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研究,确定不同实验的评价标准 , 在实验课中进行实验研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补充,逐步完善评价过程及评价方案和评价量表。其次,设计阶段性评价方案,对学生的实验习惯、实验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进行整合评价。因此生物教学评价也是

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主动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的目的是寻找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参与实验、发展学生能力的评价措施。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所以关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修养,更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每位教师修养的灵魂。因为首先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爱,既不是来自于血缘也不是来自于个人需求,只是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以及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可以影响到学生,都是学习的动力,更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是对心灵的呵护,更是一种激励和引导。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够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能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教育手段,对于学生灵魂和人格的塑造以及影响之深远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所以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终身学习是 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21 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才有利于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才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首先要树立崇尚科学精神的理念,崇尚科学精神,就是尊重和推崇科学精神,遵循教育教

学规律,关注青少年成长发展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教师崇尚科学精神,其次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理念,是 1965 年时任联合国成人教育局局长的法国著名教育家 保罗 · 郎格朗首先提出的,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教育方针、政策或构建国民教育体系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终身学习的涵义是: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学习是不能一次性完成的,需要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教师必须确立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如果一位教师他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从始至终都是一成不变的,那他如何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我省这次的“影子教师“培训主要是面对师资质量优劣不等而造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失衡所开展的。通过普通教师与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组成的培训团体,如影随形,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观察优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教学科研行为,深刻感受与领悟学科教学和教研科研理念、策略和行为,以便全面提升整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影子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借鉴与创新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通过这次学习我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摸索自己的教学经验,建构自己的教学思想,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与教师共同讨论和确定清晰的能够促进师生主动、和谐、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树立教师育人先育已的思想。学校应该建立教师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制度,从培养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切入点,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我会把学到的经验与我校的实际相结合,有取舍的运用到我校的管理上面,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有力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建立合作教学小组,合作备课,交流学习,互相探讨。

短短的培训学习中,我汲取知识很多,也拓宽了视野,认识到了新时代背景的教育,“理念”是前提,“团结”是基础、“敬业”是根本,“进取”是源泉。相信通过这次学习,对于我个人专业知识和自身修养,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篇6: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要:

生物化学是化学化工类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从教师应该具有的素质,课前暖身,课上讲授,课后作业方面初步探讨了如何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研相长;课前暖身;自主学习

《生物化学》是化学、化工、医药类大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理论性强、结构式繁多、机制复杂等特点[1]。本文初步探讨了如何在课时量有限的条件下,让学生对生物化学产生兴趣,掌握基本知识点,利用课后时间自主学习,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

一、授课教师能够教研相长

一位胜任的教师不仅系统学习过所教授的课程,并且进行相关的研究,能够做到教研相长。他不能只讲述课本的死知识,而如何把生物化学讲活了呢?需要老师掌握生物化学从萌芽、发展、到最前沿的内容。由于进入教科书的知识比科学最前沿至少要滞后,因此教师心中一定得有科研前沿知识。当老师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把科研最前沿带给学生时,会激发学生对知识以及科研的兴趣,自主学习并早日进入实验室开启科研之旅。但是目前大学在课程安排上往往存在两个问题。①重科研、轻教学,在人才引入时,主要看教师的科研成果,而在课程安排上,很少考虑这位老师是否熟悉这门课程或者做这方面的研究。这就需要授课老师再当一次“学生”,对所教课程进行二次学习,不仅要跟经验丰富的老师听课,还要广泛阅读该门课程的相关前沿知识。②将教学与科研相分离。对于科研做的很好的教师,他们不承担或只承担一些选修课程。教学主要由不做科研或科研做得不太好的老师承担。纯教学的老师哪怕不做科研,也要去看文献了解一定的前沿,这样才能给学生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增添梦想的翅膀。

二、适当进行课前教育与“暖身”

课前3分钟,大多数同学已经进入教室,等待老师讲课。教师如果利用好这3分钟,提前进行暖身,学生上课就很容易进入状态[2]。课前暖身每天换不同的.话题,但宗旨都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能力,解决学生困惑。比如可以让大家思考一下大学与高中的区别。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再加以引导:大学阶段是由以前填鸭式学习,变成我要学习的阶段;是由以前只为高考,变成思考今后人生做什么的阶段。看似自由,但实际有追求的同学却很忙碌。大学里种什么样的因,毕业你就会收什么样的果。因此,希望大家能主动过一个充实忙碌的大学。也可以问问现在有多少同学想考研。就会发现有些同学比较迷茫。这时候给大家讲讲考研与工作的利与弊,考研考什么,什么时候准备,如何选择学校,选择导师等。还可以以知名科学家的生平作为每节课开始的引子。比如在讲蛋白质前,先介绍一下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施一公院士。或者讲解著名期刊如《Science》《Nature》和《Cell》上刊登的最新发现,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大学是学生接收系统教育的最后阶段。到了研究生或者工作单位,学生就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及科研文献,对某个科研问题或者工程问题进行研究了。如果再遇到不会的问题,没有人会系统地教,需要学生知道自己短板,自主学习去解决。因此,在大学阶段,教师在系统授课的同时,一定要逐渐培养学生去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问法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法。对于某个想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的知识点,比如XRD可以测蛋白质的结构,问大家知道什么是XRD吗?XRD是如何测蛋白质结构的呢?留给学生几秒思考时间,再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百度、小木虫、文献等多种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下一次上课的课间,再咨询一下大家课后学习的效果。

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督促学生一堂课一复习

生物化学涉及到氨基酸、核苷酸、糖类等大量的化学结构式,这些结构式对理解生物大分子的性质至关重要。另外,生物化学也涉及到很多专业名词,专业名词不懂,更无法看懂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因此,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化学结构及概念。为督促学生能够巩固每节课所学,要采取提问和默写等措施。对于大课堂,默写能够保证人人参与,而且老师可以给判成绩,效果更佳。

五、一对一布置学生作业,并给予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权利

生物化学的常规作业,基本上都是要求所有学生做同样的课后题,并以纸质版的形式上交。这容易导致学生抄袭,也无法锻炼学生素质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每班一学生一种作业的方式。教师公布跟学生人数相等的作业题目,并且给每类作业设置模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作业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各章的相关诺贝尔奖总结、知识点总结、模拟试题、相关术语的扩展知识点学习、专业词汇对应的英文总结、二维基三维化合物分子式的绘制等,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能力,作图能力等。所有作业都上交电子版,最终通过QQ群共享,同学可以分享所有人查阅总结的知识成果,扩大知识面。

参考文献:

[1]肖继坪,罗静波,于虹漫,陈疏影,梁艳丽,字淑慧。提高基础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46(16):234―236。

篇7: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兴城市围屏中学 郭永良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有效教学方法有的是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概括和归纳出来的,也有的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先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试验而后形成的,所以教学方法既是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地方,又有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生物学理论要记忆。生物又不能教成“死物”,因此生物教学的高效率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方法,记住的知识才能记得扎实。本人就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采用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了一点探索,浅谈如下:

一、紧扣“纲”“本”,巧设教案。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顾

此失彼。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或沿用自己旧教案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高质量的生物课堂教学方案还必须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二、加强实验教学,展示生物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近期使用的各种版本的中学生物教材,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编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内容。如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实验本第一册(下)就选编了观察与动手29项,学生分组实验4项。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的教学。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养成他们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师在安排观察、实验内容的教学时要重视和设法克服教学内容、时间与自然季节不相符的困难,必须有计划地做

好观察和实验材料的采集、培植、饲养和保存等工作,否则过了适宜的季节,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教学时机。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我曾对学生进行调查和抽测,发现使用直观教学手段最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最好。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

三、连环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血液循环时,教师可作下列设问:(1)血液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在哪?(2)血液循环有哪两条途径?氧和营养物质发生了几次转变?动静脉血的变化是在哪些器官完成的?(3)血液循环的作用是什么?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学生对血液循环就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生物学知识中实例和数据比比皆是。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实例和数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教师引用海岛上的植物大多矮小或蔓生,岛上昆虫的翅大多退化或特别发达的实例就能形象、生动地说明岛上植物、昆虫对岛上经常刮大风的自然条件的适应。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运用诗歌激发兴趣

诗歌辅助生物课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提出有些有疑问的诗歌,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其科学性不强,不够严谨,有的甚至还有错误。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诗歌给学生提出疑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知识。在讲授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一节时,教师可运用学生学过的一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提出疑问:“蚕蛾真的死了吗?”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春蚕吐丝只是其生殖发育的一个环节,并没有真的死。”

五、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目前,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

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例如,在讲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时,列举婴儿吮奶、寒冷使人打哆嗦、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反射活动,请学生辨别,其检测和巩固效果都非常好。

篇8: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含义

从本质上讲, 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应该指通过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的发展越大, 说明教学的有效性就越高。新课程教学理念告诉我们, 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应该是三维的, 那么衡量教学是否高效, 也应该从具体的教学目标上去考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具体应该表现为:

1.通过课堂教学, 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得化学知识与技能。

2.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 从而具备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方法, 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 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数观。

实施有效教学, 提高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质量, 就必须围绕上述目标开展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 老师常常忽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忽略学生接受知识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 常常一厢情愿的满堂课的讲, 再通过大量的练习, 使学生获得仅量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面对新课教学的要求, 传统教学的方法显然是陈旧的, 应该抛弃的, 那是因为学生的发展不仅指知识与技能。因此, 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 我们善于改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师生情感措施

新课程改变角色满堂灌的现象, 要求老师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合作者, 做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为了实现这个教学氛围, 老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 自由的展开思维的翅膀, 积极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获得每一次探知成功体验后, 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取得更大的发展。那么,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情感因素, 主要是指什么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知识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原动力。历史上一无数的例子证明, 一个取得成功的人士, 并不是靠他原有的渊博的知识, 而是靠他内心对事业的追求。同样道理, 学生能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在于他们的内心对化学学习的内在要求。可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提高教学效率的最积极的情感因素应该是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好奇心, 常常对实验中的各种化学现象产生兴趣。因此, 在学习化学之初, 老师可以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水点香烟”、“魔棒点火”、“烧不坏的手帕”等等, 补充些类似于小魔术的实验, 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 光靠化学实验的现象来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是不够的, 这时候就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使学生原始的兴趣变成稳定的学习兴趣。教学证明, 学生对未知的知识, 尤其是对与生活有联系的知识最感兴趣。比如, 灭火、探究呼出气体的成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等, 这些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兴趣, 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中, 老师要放手让学生亲身体验对这些问题探索的过程。如果老师采用包办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就等于失去了很多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知活动的机会。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教师、学生共同构建的学习场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仅受学习内容的影响, 而受老师人格魔力的影响。事实证明, 如果学习普遍喜欢老师, 那么学生就会喜欢他所上的课, 这位老师的教学效果就会好, 教学的质量就会高。老师的人格首先表现在渊博的知识上, 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注重知识的跨学科渗透, 在探究初中化学问题的时候, 常会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 比如, 在探究氧气占空气中体积时, 如果出现吸入容器中的水大于五分子一的现象, 就应该能判断出错误的原因是:夹子没有夹牢橡皮管, 而不是容器的密闭性不好。显然这不事实化学上的专业知识。因此, 作为新课程教学的老师, 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还应该注重平时的“充电”, 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广博, 具有广博的知识, 常常受到学生的崇拜, 对学生更有影响力。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广博的知识上, 还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亲和力上。如果老师语言幽默、点拨有技、褒贬运用适度, 那么他对学生就有教高的亲和力。比如, 在探究学习活动中, 学生的猜测常常不符合实践, 这时候老师不要随意的批评, 否则, 那些学生会失去信心, 以后根本就不去思考, 连“错误”的想法都不给你!

三、教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授鱼与授渔的关系, 化学教学也一样, 欲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就必须让学生会学习化学。新课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学习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 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 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采用传统的应试教学的老方法, 让学生死记, 在配合大量的练习, 最终使很多学生把化学看成是第二门外语了。如果确实需要记忆的, 也尽量编写点口诀, 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 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编写。比如, 在记忆元素符号的时候, 比如, 有个学生将氧元素的符号O, 比成鼻孔, 笔者问他出自什么原因?他说, 鼻子呼吸氧气啊!还如, 有个学生把锰元素的符号, 编写成“猛男”这个口诀记忆。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或知识自编的口诀, 常比我们老师编给他们记忆的效果好。

化学上有很多知识与原理, 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进行探究学习掌握的。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还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 欲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就必须在教学中, 改变过去那种直接传授知识的模式, 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尤其要大力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比如, 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 我们要改变过程那种老师结合实验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 可以采用向学生分发药品与仪器的方法, 让学生进行反应前后的质量探究, 从而使学生自己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四、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并不是把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使之得到最佳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 老师所设置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进行思考与讨论。比如, 在学习灭火知识时, 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你见过火知道的灭火方式有哪些?多数同学都愿意回答;然后再问题:各种物质失火后, 能不能用同一种方式进行灭火?如, 图书失火, 电路失火等等, 应该各采用什么方法灭火比较好?这个问题就有较高的思考性了, 适合学习优异的学生回答。

分层教学的另一个主意点, 就是进行分层辅导。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就要提出改进的方法;有的学生, 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比较零碎, 就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 使之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成为整体。比如, 元素、化合物等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可以帮助学生, 以求他们牢靠掌握。事实上, 转化学习困生的工作每个老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工作, 而分层教学的确是转化学困生, 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良方。

总之, 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提高新课程教学的质量, 是我们每个老师永远追求的目标。

摘要:我们知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而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措施是密不可分的。优化各种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是新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本文就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 如何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作阐述。

上一篇:冰激凌市场调研下一篇:重过圣女祠译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