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课的质量论文

2024-04-13

试论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课的质量论文(通用11篇)

篇1:试论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课的质量论文

[摘要]文章对化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教学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提出实验课教师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技能技巧;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善于运用演示手段和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应将重点放在实验课的讲授、课堂中的巡回指导、课后小结及实验报告的批改等方面。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教学基本功;具体措施;课堂讲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等院校化学验课教学所占比重常常高达三分之二以上,实验课不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而且更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1]。独立学院理工科专业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更要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2,3]。如何上好实验课一直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

1任课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要上好实验课,实验课教师除必须具备讲解、板书、驾驭课堂能力等基本功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1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师对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都需要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本功底。因此,任课教师必须首先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胜任实验课教学工作。

1.2熟练的实验技能技巧

任课教师不但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以正确、规范的操作装配仪器和配制试剂,而且还要边讲解边演示,提高实验的示范性和启发性。这就要求实验教师要掌握娴熟的实验技能和技巧,这是对实验课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1.3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负责精神

“严师出高徒”,只有治学严谨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才能培养出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的技能技巧。教师的责任心有多高,治学过程就会有多严。

1.4善于运用演示实验和电教手段

对于操作难度大、不安全和不具备学生独立完成条件的实验,教师可以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见习得到提高。演示实验要求:(1)演示必须成功;(2)必须保证安全;(3)注重示范和直观性;(4)注重引发学生思考。对于装置繁琐、操作复杂、可能发生危险等实验;演示时间长、且效果不甚明显的实验,可制成录像,以多媒体方式展现。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应用等方面的基本功底。

篇2:试论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课的质量论文

一、授课教师和实验员过好实验关是搞好实验教学的前提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最有魅力,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的主要形式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要过好实验关,教师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亲自准备实验,提前试做实验,切不可只靠实验员准备好,自己在课堂上无的放矢;

第二,不要怕麻烦,对实验现象差、成功率低的实验,要反复做,寻找突破口,力争做到演示实验成功率百分之百,我们在教师过好实验关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在抓好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严格的实验教学计划,积极开展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活动,并建立实验教学考核档案,使青年教师顺利通过实验关。

二是教研组内积极开展演示实验探讨与改进,对成功率低,在实践中可观性差的实验设立专题共同研讨,大家动手设计实验,改进方案,使得实验效果明显提高。如对甲烷制取采用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中加入适量氧化铁,并用座式喷灯加热的方法,使甲烷气体产生平稳,燃烧火焰达2cm以上;对胶体的丁达尔实验自制了特殊的暗室,大大提高了实验可观度;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协助实验员搞好学生实验的准备工作,确保学生实验能按期顺利完成。

二、做好演示实验是搞好实验教学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基础

演示实验不同于其他实验,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双边”活动,通过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基本操作能力,巩固和验证理论上有关的化学知识。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必须做到目的明确,操作规范,现象明显。为达到此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演示实验目的

每个演示实验,师生必须目的明确,搞清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操作的要领、实验的现象、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等,教师若不明确上述目的就会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顾此失彼,造成重点不突出、难点不明确;学生不明确目的,就会把实验当魔术,凭兴趣凑热闹,其结果收效甚微或一无所获。

2.严格演示实验操作,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的演示操作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演示中教师必须操作规范、步骤正确,药品取用、试剂滴加、仪器放置合理得当,切忌粗枝大叶,草率操作。

3.注意演示实验改进,增强实验直观性

对一些现象不明显,可见度小的实验,最好选择变通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例如,我是这样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实验的,首先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浓盐酸和1mL1∶1盐酸;之后在两个试管中同时各放入大小相同的锌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胶塞(玻璃管上各套一个塑料袋);最后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塑料袋膨胀体积即可说明化学反应速度的快慢。此方法特点是学生观察明显,对比、定量性好,从而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

三、落实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措施,确保学生实验教学效果

为了使学生实验能获得良好效果,必须抓好预习、实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

1.预习。每次学生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和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写好预习笔记即填写好实验预习单。这样做好处是:

(1)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笔写,其实验内容便成竹在胸,避免实验操作盲目性;

(2)参照预习单做实验便于克服学生看书做实验慢的陋习,使之集中精力做好实验。

2.实验。进实验室做实验先检查预习单,无预习单不能做实验。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

(1)认真操作,细心观察现象,并及时地、如实地记录实验结果;

(2)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实验过程保持肃静,切莫把实验课当儿戏;

(3)实验中要节约药品,爱惜仪器,实验结束时必须把仪器放置好,试管等洗涤干净,以保证实验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3.实验做完的当天学生必须写好实验报告,统一交授课教师。实验报告主要写五项:

(1)实验目的;

(2)实验主要步骤;

(3)实验现象及解释原因和有关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或数据处理结果;

篇3:试论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课的质量论文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提高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这一学科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石。化学实验可以直观地揭示自然科学现象, 验证科学假设和科学定律, 传授实验基础理论, 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 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 而且可以探索未知, 发展科学。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谈谈对提高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做好充分准备, 保证实验顺利

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 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 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加强学生的感官刺激, 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的概念、原理和知识。同时, 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兴趣。众所周知, 兴趣是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有了兴趣, 无论干什么事情, 就会有了很高的热情, 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我们作为教师, 就应该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对化学学得轻松, 学得有味。学生对演示实验往往总是感兴趣的, 他们总想看看将要发生什么新奇的现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如果演示实验失败了会怎样呢?从教师方面说, 即使补做成功, 也会影响课时计划的按时完成, 同时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当然也会影响教师的威信;从学生方面说, 不仅他们的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学习热情下降。所以教师对演示实验的自我要求应该是万无一失的。在实验中要想确保成功, 我们在课前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充分认识到实验的目的、对实验装置的要求、实验药品的要求和配比、实验的操作要求、实验步骤、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都要了如指掌, 并且课前一定要亲手试做一至两次,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课堂做到有条不紊、得心应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对于那些课前无法成功的实验, 课堂上宁可不做或是以后有条件时补做, 以免给自己造成被动局面,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无法做的原因。因为我们知道:能够影响实验是否可以做和能否做成功的因素其实是有很多的;同样, 对于在课堂上做失败的演示实验, 我们也要一本正经、实事求是地向学生解释清楚实验失败的原因, 切忌信口开河, 随便编造理由, 歪曲事实, 欺骗学生, 事后抽时间重新再做, 以免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化学试验

1. 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或模拟实验过程, 把抽象的概念、观点、原理等知识的产生动态化, 使实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 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 去发现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 运用多媒体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

许多化学实验有毒,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果操作不当, 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如有毒物质泄漏的实际处理过程, 学生没有见过, 也不可能实际操作, 可通过模拟有毒气体处理让学生较真实地感受处理过程, 这样既不容易使学生感到理论的枯燥, 又直观地掌握新知识。又如, 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 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 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 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 否则会造成危险。而电教媒体进入课堂, 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 它可将步骤分解, 放慢动作, 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 而且可以渲染气氛, 学生看后印象深刻, 能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3. 运用多媒体模拟化工生产过程

对一些化工生产过程, 如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 缺乏感性认识, 容易和硫酸的工业制法混淆。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 对于各个环节也可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 加强感知, 强化记忆。

4. 运用多媒体可以模拟化学反应过程

模拟有机化学反应过程, 使学生看到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新组合的过程。如有机化学教学中学生对酯和醇的反应机理, 学生比较难掌握, 对此, 我采用三维动画模拟制作酯和醇反应的动画过程, 通过画面动静结合的形式, 直观形象地反应出酯和醇的反应实质, 使较为抽象的概念容易让学生理解, 便于记忆。

5. 运用电化教学, 能促进化学教学的全面改革

电化教学的开展, 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 实现教学上的两个转变, 即从单纯的重视教转变为既重视教又重视学;从单纯的重视传授知识转变为既重视传播知识又重视能力培养。

三、建立和完善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1. 主讲教师或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度。

课程组对每一层次的实验内容都聘1名实验室主任或2-3名主讲教师。主讲教师要求选择教学经验丰富, 工作责任心强, 有好的团队精神, 有较好科研背景的教师承担。

2. 集体备课制度。

各层次的教学任务由实验室主任和主讲教师共同承担, 实行集体备课制。由几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负责部分内容, 轮流主持备课会, 对基本操作、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事项进行充分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 以保证教学要求的统一性。

3. 培训上岗制度。

对于第一次参加实验教学的教师或新上岗研究生助教, 不论资历深浅, 都要求试做、书写实验报告、试讲, 由实验室主任或主讲教师负责, 组成教学小组考核, 并在“新上岗教师考核表”上做好记录并签名, 实验室主任有权根据情况撤换教师。

4. 实验室交接制度。

要求实验前后, 实验教师与实验教辅人员均要签名交接实验室。学生实验时, 实验室的安全、卫生、仪器设备等由实验教师负责, 并督促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室的维护工作;实验结束后, 实验室由实验技术人员负责。采用这一管理体系, 有效地保障了教学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5. 教学仪器设备保障制度。

为保证教学仪器的正常运行, 每台仪器都建立了完整的仪器设备技术档案、仪器生产厂商档案, 以便快速维修。对于小故障要求实验教辅人员及时修理, 对于大故障实验技术人员要立即上报学校维修中心, 并通知生产厂商来维修。同时, 各实验室主任应要定期检查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 以保证实验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

篇4: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质量 提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20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化学作为一门初中学生必修的课程,也是21世纪精英必须具备的自然科学素养之一。要想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可以说必须要掌握化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学好化学不仅能提高学生整体的知识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作用,这从我国实施教育改革也能看出来。传统的教学追求的都是高升学率,只要一个学校考上名校的学生够多,也就代表了这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很高,可是这并不代表教学质量就好。教学质量是教师能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学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做到事半功倍的衡量标准。

由于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禁锢,教师们普遍追求高分,而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却不甚重视,即使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课下只要多学习,做多点题,也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这种教学思想实在是不可取,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价值,如果只是靠课下增加学生学业负担,采取题海战术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学生感到学习有很大压力。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出现了不足,是无法靠其它的环节弥补的。那么,教师要如何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就此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浅陋之见。

一、通过引用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长时间的专注于一件事情,学生上课也是这样,注意力难免有涣散的时候,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就没办法好好听课,这样老师所教的知识很有可能就无法吸收并消化,因此,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教师在上课前三分钟,最好能利用导入语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导入语的使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要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该堂课的学习,所以导入语就一定要和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有关,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讲什么。比如,教师在讲到水的组成时,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即:水是由什么组成的?让全班同学来讨论,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讨论之后,让学生回答,最后教师就可以趁机引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了。教师在选择导入语的时候,那些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关,即使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的导入语,也不能选择,因为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相反,还会适得其反,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这对课堂的教学自然是十分不利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教师一定要精心选择导入语,帮助学生代入角色。

二、教师要提前备课,学生提前预习

备课虽然是教学环节中最基础的一环,但是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通过备课,教师才能明确下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有哪些,课堂上才能更好的安排教学节奏。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备教材。新课改后,教材也与之前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新教材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只有熟悉了教材,才能更大限度的利用好教材。备教材并不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有些知识教材上没有,但是学生拓展了解有助于对知识的更深层次解读,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准备好这些补充的知识,如果没有提前备课,这些知识很有可能就无法讲授给学生听。

除了备教材之外,教师还要备学情,即需要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需求、期待,了解他们的兴趣,了解他们想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学会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了解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准备学生期待的课,进而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要提前备课,学生也要提前预习,学生要想在课堂上跟上老师的教学思维和进度,提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提前对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堂上也就不会不知所措了。而且通过预习学生可以知道哪里自己难以不懂,有疑问,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这里就会特别留意,而不会因为毫无准备的原因,错过这些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教师备课,学生预习,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的步骤。

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教学价值。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呢?首先,教师要在上课开始时,要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先让学生心里有底,知道自己这节课要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有了目标才能有动力去学习,这样课堂上学生也会认真听讲。其次,教师要掌握好教学节奏。一堂课就像是一首歌,有开头,有高潮,有结尾,开头讲什么,中间讲什么,结尾讲什么,都是需要有计划,有节奏的,不能随意为之。

教师在开始讲课的时候,肯定要先易后难,不能一开始就讲的太难,否则,会使一些学生接受不了。有些教师并没有充分将课堂时间利用起来,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使一些学生根本无心听课,师生之间也没有交流,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教师根本不知道。反而,课下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课堂所学,这样做不仅不能起到巩固的作用,反而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只有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过程,如果仅仅是教师教,而学生没有参与到教学中来,那么,课堂教学质量是难以提高的。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转变以前以自我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思想,把自主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探究知识,而不是教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帮助学生确立其主人翁地位,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意识,督促学生在课上认真听课,教学质量也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篇5:试论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课的质量论文

1 无机元素教学现状和研究意义

无机元素教学历来是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难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却往往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元素化学涉及的内容庞杂,资料琐碎,化学反应和化学现象繁多,因此记忆起来非常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杂乱无章而无规可循。

( 2) 无机化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授的是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元素部分的学习打基础。但教学中这两部分的学习常常发生脱节,讲理论时,还没有涉及到元素部分,而讲到元素部分时,与前面的理论又联系不紧密,因此不能引起学生对于元素部分学习的兴趣。

( 3) 在元素部分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按照教材进行照本宣科式的顺序讲授,讲授时往往侧重于物质的存在、制备、性质和用途,而对于决定物质性质、制备方法、存在状态的原因则较少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如何学习无机化学的元素部分,怎样才能提高元素化学课程的学习效果? 很多无机化学老师进行了教学改革[1].

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克服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把生动逼真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集于一体,将学生带进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相结合,是当前化学学科改革中的重要课题[2,3].教学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让学生接受知识,每个教学过程完成后,都要对授课的效果进行总结,收集学生的感受和评价,鼓励引导学生对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不仅包括课件的版面设计,动画的清晰度,字体的大小和颜色,还包括哪些内容要放慢速度讲,哪些是学生感兴趣想提出自己想法的,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和更新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方法是否易于接受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发邮件、QQ、微信等方式反馈过来,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总结,采纳好的建议,改善多媒体课件,重新组织教学,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教和学的紧密结合,合理利用多媒体的声、像、图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4].

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省下部分板书的时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可以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但课堂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如何能充分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探索提高无机元素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个急待解决和十分关注的问题。

2 元素教学方法改革和探讨

无机化学课程中元素各论部分所占比例较大,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再加学时又比较紧张,分配的学时数较少。教师既要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还要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对教学的极大考验。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省下部分板书的时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可以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但课堂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如何能充分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探索提高无机元素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个急待解决和十分关注的问题。结合十几年来无机化学教学的经验,根据无机元素化学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对《无机化学》元素部分的教学做出了一些有益研究与探索。

在这里,总结并提出了“设问”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并且结合实践应用,把教学培养目标设计成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课后看书和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通过提问所设计的系列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将学生的课下的解决问题与教师的课上教学指导相结合,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有助于提高无机元素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篇6:试论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课的质量论文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人才从数量到质量上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目前,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目前高校对职业指导工作认识还不到位、还不够重视、缺乏系统全面性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全程的职业指导较为欠缺。一直以来,高校对职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轻过程、重结果,指导人员不足,专业知识缺乏。只能疲于应付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很难全面地指导学生工作。他们注重就业率的高低,而忽视就业质量的好坏;注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而忽视学生全面系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技巧的长期培养。

2.职业指导内容粗糙、方法单一

多数院校的就业工作主要是围绕应届毕业生展开,职业指导的内容粗放、乏味、枯燥、创新不够,还停留在对就业形势和相关政策的宣传方面,难以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形势;另一方面,对就业岗位拓展上手段、方法比较单一,范围窄、途径少,对学生吸引力不强。

3.职业指导信息不够充分、不够全面

高校在职业指导的信息方面主要提供就业政策、面试、简历等有关择业技巧的信息,而基本的职业常识、就业准备、就业信息的获取、自我认知、诚信教育、择业决策以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却少有顾及。

4.大学生的人生观、就业观有待加强教育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很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能恰当地给自己定位,导致“高不成、低不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状。“有业不就”趋势日益严重,学生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中小城区就业,盲目择业,违约严重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困难。

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伴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纷纷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对人才的素质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导致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职业指导工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1.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凸显目的性、功利性的特点,盲目地效仿事业成功人士,择业标准脱离实际,注重经济收入、期望较高,对单位性质的选择还是停留在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三资企业,对私营企业不感兴趣等。错误的就业观念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就业市场,转变毕业生就业的旧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一般通过职业指导相关课程、讲座、网站宣传、个别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开展就业观念指导工作。大学生只有认识自我、端正心态、改变就业偏见,及时根据自身实际及市场需求情况调整就业定位,将实现自身价值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放在首要位置,最终才能顺利就业。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上的职业指导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择业标准。同时,思想上的职业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确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个人信誉,对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极为重要。

2.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拥有正确的就业心态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自卑、焦虑、胆怯、患得患失等一系列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影响求职成功的三个主要问题是“畏惧失败”“与他人竞争时感到自卑”“缺乏面试经验”,三大问题中心理问题就占了两个,大学生求职过程往往演变为一场心理考验战。因此,高校职业指导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择业心理的辅导。良好的择业心理是帮助大学生完成从学生到职场的转变。第二,心理承受能力的辅导。培养大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拥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第三,心理健康的辅导。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有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通过心理教育和辅导,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乐观向上、敢于竞争、不怕挫折、勇于创新,从而引导他们在求职遇到挫折后要运用控制、激励自己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心理调控,尽快摆脱不良情绪,重新树立起信心。

3.帮助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择业空间

拓展就业渠道首要是掌握就业信息。就业信息关系到大学生求职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人才市场、社会关系、网络、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社会调查与实习等渠道获得就业信息。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职业指导是他们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学校提供国家、省市相关劳动就业部门或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主要表现为提供大型的人才招聘会信息、某一类专业或人才市场招聘的供需情况,将这些实时的就业信息及时地提供给高校毕业生,从而避免了毕业生到处寻找工作的麻烦;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向一些用人单位介绍或推荐学习成绩优异、思想觉悟高、兴趣爱好广泛的优秀毕业生人选,也为用人单位的集中选拔人才提供了方便。因此,求职信息不仅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需求,还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择业空间。

4.帮助大学生提高求职的技巧和方法,进而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由于忽视面试技巧的重要性,缺少相关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导致面试失败。面试是用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双方能否成功地建立聘用关系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技巧指导有利于增加就业技巧和实战经验,进而增加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锻炼。高校可以通过行为举止训练、会面礼仪训练、角色扮演训练等模拟训练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实战经验;从商务礼仪、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综合演练、提高,并请专业的.礼仪老师和应聘成功的同学来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求职的基本技巧。因此,了解和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就如同机器添上了“润滑油”,运转灵活自如,进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5.帮助大学生全面掌握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在求职中保护自身就业权利

为了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我国先后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保护和扶持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就业政策是保证大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寻找适合自己就业岗位的一个有力保障。首先,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国家制定的全国性就业政策、地方性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及学校制定的有关具体实施意见,并按有关规定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其次,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暂行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在就业过程中如何充分保护自身权利,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

进一步做好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措施

1.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

从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员入手,建立一支稳定化、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就业指导队伍。目前各高校的职业指导人员配备不足,缺乏专业知识、有效的指导方法和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发挥职业指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专职职业指导师或聘请校外专家充实职业指导队伍,从而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2.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实施信息化职业指导

高校应该加强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做到就业信息通畅,从而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其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就业信息网站的服务功能,为大学生进入无形市场提供帮助。

3.有针对性地推进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

高校大学生中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能力、兴趣和职业取向。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采取 “一对一”跟踪服务,积极疏导和化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篇7:试论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课的质量论文

裕安中学

蔡绒英

我校位于崇明的最东部,地方非常偏僻,家长的整体素质偏差,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够浓厚,家庭学习氛围差,很多农村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许多家长因为出外打工而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源不佳,学生整体的基础和认知水平偏差,学习缺乏动力。但在我校化学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不错了教学业绩。在历年的中考中,我校的化学成绩处于全县的中上等水平,在我校的六大科目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对初三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科目,大家都没有基础,我们就从学生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学科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的途径,扬弃传统式教学思维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作业的效果,使教学的有效性得以落实。

(一)优化课堂教学

1.充分相信学生,优化学生综合能力 ①保证学生看书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化学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新知识的理解与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化学新知识的能力。

②保证学生思考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不应指责,不忙裁决,可适当启发和让学生再思考,使解题思路真正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

③保证学生动手的机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中要创设更多让学生动手的机会,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

④保证学生动口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交流互动不仅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

2.充分理解学生,优化师生关系平等对待学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平等对待学生就要求教师重视自我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不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容器”,而应把他们当作有选择性和主动性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够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有认知力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声言语和无声言语中都蕴含着关心、理解、赏识和期待,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言语的恰当使用也可避免师生间的感情磨擦。教师良好的愿望,只有通过恰当的言语表达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并由此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优化生生关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化学竞赛、辩论,这样可以增强探讨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愉快教学中达成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4.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整个思维过程看,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有人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实际上被老师“牵了一回牛鼻子”,课堂的主角仍是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一堂课大致分成了六个环节,即:揭示目标、指导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引导更正,指导运用和当堂训练。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能更好地减轻学生过分的作业负担,使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收获。并且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二)提高作业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课后常常辅以一定量的作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状况。通过作业及反映的问题,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待作业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1、精心编选

在布置作业时,能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和考纲的要求精心编选,适量布置,而很少用现成的试卷。对于同一班级的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业水平,设计了三套试卷,或一套试卷分为三个作业方案。即同一套试卷分为共同题和选做题,具体说,就是A类学生(学业水平差的学生)只做基础题,力求准确率达百分之九十;B类学生(学业水平中等的学生)做基础题和稍有难度的题目;C类学生(学业水平好的学生)完成全部。做到分层出题,实施分层教学。这样既保证了合格率,也提高了优秀率。

2、认真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作业的重视程度。试想:如果每次作业教师只用一个简单的“阅”字或写上某个日子,来应付,学生心里会怎么想?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作业的热情和效果,而且教师如果不认真批改,又怎么能了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呢?鉴于此,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每次都能认真地批改。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尽量当面批改。使他明白失误,及时改正。之后还布置类似的题目。做到学习一题而知道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及时反馈

为了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及时的反馈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第一时间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有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因为知识是连贯的,如果不及时反馈,就会使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不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当然反馈的方法有多种,对于大家共同的问题,可以采用课堂讲解,集体订正;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可以采用单独面批解决。尽量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段段清。

篇8: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一、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它作为化学理论、结论等的补充, 能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保证教学过程的生动和准确。

高中因为有着比较特殊的学习目的——高考, 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 同时因为化学实验越到后面越容易接触一些危险品, 而教会学生正确处理这些物品又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因此不少学校和教师就放弃了很多化学实验, 甚至完全教授理论知识, 而不做实验, 这些都是不对的。教师有必要将实验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教授给学生。很多时候, 化学实验是很不可思议的, 即使书本上的化学原理很清楚, 也会有很多学生对这些问题持有怀疑态度, 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只能完全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而不能真正理解。这样做首先会使得学生只是简单地将各个知识点堆积了起来, 而不是去透彻理解它们, 导致很多相似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在头脑中变得混乱不已, 造成学生知识混淆, 从而不能很好地领略到化学学习的要领, 导致在考试的时候不能正常发挥。同时, 试卷上有不少考点都是关于实验步骤或者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操作的问题, 这会使那些没有实验经验的学生不能很迅速地得出正确的结果。如果学生能有一定的实验体会, 对一些实验有过亲自动手操作的经历, 那么即便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操作, 也能加深学生对这个课题的印象。

二、实验有助于学生培养严密的思维

做实验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地运用严密思维的过程, 能认真地、严谨地操作实验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方式的过程, 因此绝不能忽略实验。

很多学生对于怎样建立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会感到十分困惑, 其实, 这都是从一个个简单的实验逐渐积累而成的。在还没开始做实验的时候, 学生会被要求在脑海中完成一个简短的实验过程, 以能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个简单的预知。这样一来, 在学生真正要动手实验的时候, 就会有意识地对这些问题加以预防, 甚至在一些突发状况产生的时候, 能够做出一些简单的应急处理, 这些不是单单学习书本知识就能获得的, 因此, 教师需引导学生多进行实验。很多实验都会涉及到一些特殊的物质, 比如高锰酸钾制氧的实验, 会要求学生了解怎样正确地处理高锰酸钾;又如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石油中, 为什么表面会有黑色物体, 怎样来处理这些物质等。通过这些实验, 学生能够获取较为直观的感受, 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自己处理这些问题时能用系统且严密的思维方式来设计实验、操作实验, 从而培养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严密思维和逻辑能力。

三、增强实验课的巡视指导

实验课开始时教师要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有时还要进行课前讨论 (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 和个别操作示范, 然后挂出有实验项目以及重点内容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小黑板, 待学生检查实验用品齐全后, 再允许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检查的时间不宜过长, 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在学生进行实验的整个过程中, 教师通常可采用重点透彻与普遍照顾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巡视指导, 即在重点指导的学生中发现难题, 然后再普遍巡视, 如发现具有共性的难题, 则立刻在全班作必要的提示。一般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巡视指导。

1. 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化学实验操作规范

在中学, 学生违反操作规范的情况是时有存在的。比如:未垫上石棉网就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烧杯;不按规定的量取药品, 常将剩余的药品倒回原瓶;不是用手腕而是用整个胳膊来振荡试管;手握试剂瓶倾倒液体药品时, 瓶上的标签不是向着手心, 而是向着下方;面部靠近瓶口去闻气体;用同一支滴管吸取一种液体试剂后, 未经冲洗清洁, 又去吸另一种液体药品等。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是一项需要坚持不懈的重要工作, 在指导中教师既应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背后所依据的原理, 认识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危害, 还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 严格地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不能替代学生操作, 如需示范, 示范后也要要求学生重做, 在纠正错误中向学生阐明原理。

2. 经过答疑与质疑,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

教师在巡视指导中, 要善于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情况恰当地揭示观察要点, 比如在让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某些特征性质或在反应过程中发生的某些特殊现象时, 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启发提问。比如在讲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 让学生观察黑色粉末逐渐变为亮红色, 可证明有铜生成, 并且试管口有水珠, 证明反应后有水生成, 从而概括出发生的情形以及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等;要善于及时启发学生处理实验失败的难题, 这样既保证了实验进度, 又培养了学生研究和处理难题的本领, 有利于提升实验课的质量, 从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教师在巡视指导中, 应随时记下学生在以上各方面的具体表现并作为小结中讲评的依据。

篇9: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一、在化学课堂中开展演示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演示实验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健全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演示实验;也可以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总之,就是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思考实验现象中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

如:在教学“钠与苯酚的反应”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该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试管中的大量气泡是什么气体,并试着写出钠与苯酚的反应方程式:2Na+2C6H5OH→2C6H5ONa+H2↑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有助于化学课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二、在化学课堂中组织操作实验

操作实验的组织是课程改革以来所积极倡导的教学活动,该活动不仅符合课改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验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实验中科学素养得到培养。

如:在教学“浓硫酸的性质”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借助相关的实验用品,来逐一验证其吸水性、强氧化性以及脱水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知识点的应用能力,而且对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强氧化性实验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选择实验用品,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学生没有使用“对照”实验,导致整个实验的说服力较小。但是,就是因为存在这样的欠缺,才能真正加深学生的印象,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篇10:试论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课的质量论文

1、教学观念陈旧,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尽管政府、学校等各级管理部门一再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现象还很普遍,所以没有真正在教师、学生、管理部门之间形成共识,如果课时变动首先削减的还是实验教学学时。不少高校只将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附属品,而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因此,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学校,不能真正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2、实验教学设备不及时更新

近几年来,多数高校连续扩招,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办学经费十分紧张,使得教学投入特别是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非常之少,大多数实验室仪器设备少,技术性能低,有些实验设备从构建起就连续使用数十年,不更新也不全面维修,如果没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测试手段是很难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的,实验设备的落后无疑也成了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一大问题。

3、实验教材及教学的特点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材把实验原理、步骤甚至某些实验现象都写得一清二楚,使学生失去了想象和思维的空间,而且实验仪器的组织准备等概由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时学生只需按规定的步骤机械的操作即可,这种实验过程的操作性,直观性及验证性有着理论讲授所不及的优势,但在真正实验的之前的准备工作及实验结束后的整理工作学生并没有亲自参与,因而使得很多能够锻炼学生能力的绝好机会被白白浪费了,并且整个实验过程基本是老师在可以安排下进行的,实验过程也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得到锻炼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

4、实验课得不到重视,师资力量薄弱

实验室的工作,是通过实验教学人员来完成的。但目前普遍的状况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不愿到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工作,而一些不适合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人员却进入了实验室,成了实验教学人员。另外实验人员进修机会少,待遇低也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二 提高高职高专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实验课学习目的的教育,加大实验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比例

高职高专的学生,其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已经基本确定,只有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动手能力的毕业时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慎重考虑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不能把实验教学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附属品。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设备先进的通用性基础实验室体系,并根据本院校的专业特色,建设具有一定档次的专业实验室,实行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实验设备的档次,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提高应用能力

教师的高水平教学和学生的独立钻研精神,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实验兴趣的基本条件,高职高专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顶点”,喜欢对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实验过程中要明确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点,在学生熟悉掌握基本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之后,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强、愿意动手、喜欢动手的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唱“主角”,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活动和探索新知识的锻炼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

如在电子实验教学中的常用仪器使用的实验,要求学生用指针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有效值,然后分析误差,当测过几个电压之后,几乎所有学生都发现了一个问题,测量幅值很小的信号时误差很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个问题是指针式万用表测量固有的,由于二极管存在固有的导通电压,所以在测量幅值较小的交流电压时,测量数据非常不准确,通过解决疑问让学生明白了指针式万用表的这个特点,再要求学生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或改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或改用毫伏表测量交流电压,试比较结果,写出实验体会,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了解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和毫伏表测量方法的不同,并且学会合理选用实验仪器。

3、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整体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先进的仪器设备逐年增加,对实验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实验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学员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耐心指导,同时实验教员还必须具有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的综合实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因此,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有计划的安排教师进行企业实践,为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造必要条件,经常组织实验教员互相听课,交流实验教学体会,定向培养,合理使用,科学考核,不断促进实验教学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适应实验教学发展的要求。

4、注重更新实验教学手段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广泛应用,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也日益普及,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的垒过程,这些软件有丰富的显示画面和良好的人机界面,有提问式、引导式、答疑式、交互反馈式等多种人机对话功能,具有生动、直观、有趣、吸引力大的特点,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提高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极大促进作用,这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还要注意加强计算机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的实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不断改进传统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促进实验内容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

5、开展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形式

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验教学学时数偏低的问题,在按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好课内实验的前提下,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学有多余的学生中开展一些丰富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如开放实验室,在实验室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开设实验选修(辅修)课,开设第二课堂,成立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以此作为实验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提高。

6、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使甩效率和实验教学效果

如果实验室缺乏自身的管理机制,知识机械的为理论教学提供实验环境。那就失去了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基地的应有作用,高校实验室要加强制度建设,并使之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必须到位,责任必须到人。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有专人负责实验课程安排,对开设的实验课程要求有实验教学大纲、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并存档保管。学期末,要对本学期的实验课程进行检查、考核,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篇11: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探究性学习旨在转变学生和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化学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质量,使探究活动不流于形式,正确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实验操作兴趣,增强实验探究的欲望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在探究实验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一经确立和强化,就会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克服困难,努力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做过一个被称为“桑代克断笼”的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在一个装有机关的笼子里,然后在笼子外面放上鱼,经过若干次努力后,这只猫终于打开机关吃到了鱼。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探究实验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学习上成为“饿猫”,使学习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

例如,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重铸诺贝尔奖章的故事。大意如下:二战期间,德军占领丹麦,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玻尔教授利用化学的方法,使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中,在德国鬼子的眼皮子底下保存了两年,安然无恙,之后,又用化学的方法从溶液中置换出所有的金子,得以重铸诺贝尔奖章。你能猜得出教授采用什么办法把溶液中的黄金全部置换出来的?那么就来做做下面的实验吧。有了好奇心,增强了探究欲望,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

又如,在做“金属和盐置换”的实验中,让一同学表演一个有趣的魔术:用蘸有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玻璃棒在一洁净的铁片上点上数点,所点之处,点铁成“金”,然后建议各小组采用下面的办法,各小组由一名同学做实验,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指出他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无错误。然后,互换角色,依次做一遍。通过反复练习,共同参与,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以后养成实验探究习惯打下了良好的习惯。

二、团结协作,增强责任感

许多实验往往需要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凡是配合的好的实验小组,其实验往往完成的又快又好。教师在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在实验技能上对学生严格要求,还应对学生的团结协作提出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制定实验计划时,分工具体、明确,各司其职。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能力大小不同而搭配分组,让程度较好的学生给程度较差的学生予以指导。实验前周密计划,试验中小心谨慎,实验后检查效果。使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不断提高。

如: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先明确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的大小比较以及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进行设计,并可比较与制取氧气实验的异同。然后给每组一些仪器,由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发扬团队精神,每位同学都献计献策,动手操作。

三、丰富课外活动,扩展视野

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常常设置一些学生利用身边已有材料就可以完成的探究小实验。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提前一周就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实验:取两只铁钉分别浸没在油和蒸馏水中,再取一支铁钉让其半浸在水中,每天观察现象并记录。一周后,当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铁生锈的条件。

针对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来自行解决。例如家中的水壶用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水垢,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在不弄破水壶的情况下除去水垢。做完后,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实验探究报告,并及时进行指导。生活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扩大了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起到促进作用。

四、交流实验探究结果,巩固实验探究能力 “表达和交流”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科学家之所以有如此伟大的研究成果,在观察、判断、总结归纳、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是超出普通人的,对于同一个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表达,不同的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要重视探究活动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学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如:课堂讨论交流、作品评比、小型报告会、墙报、建立网页在校园网上交流等。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找出每位学生的优点,给予合理的评价和鼓励。使学生在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五、举行实验竞赛,全面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竞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它能充分利用青少年争强好胜的特点,促进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具体操作中,可采取个人对个人或小组对抗等形式,使实验充满竞争,也充满趣味。竞赛可采用“合理、规范、快速、协调、稳定”的标准。合理是实验方案设计合理,规范是指实验操作规范,快速是技能熟练的标志,协调是指手、眼、脑作出的连贯动作,稳定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赛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确保学生成功。实践证明,参赛学生的获胜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鼓励。如果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那么他会在教室的引导下,主动自觉地学习。有疑问必积极求解,勇于探索,遇异而争,对问题的探究态度认真。相反,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气氛就异同了,而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化学实验竞赛使学生都能在热烈、紧张、欢愉的气氛中全面提高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它可以做为一项综合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加以推广。

上一篇:刘庄小学二年级暑期告家长书下一篇:江西招警考试面试:2015江西招警考试面试模拟题之拾金不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