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2024-05-08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作文教学(精选9篇)

篇1: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江阴市新桥中学陶映菊

【内容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常攻不克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作文教学,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又为我们组织作文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所以,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语文作文教学,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作文教学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网络作文教学

一、计算机媒体网络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而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就像一位位神奇的魔术师一样,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形象变得生动,富于感染力,能给学生创设种种情境,进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诱发学生写作的动机,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学习。实践证明:学生都喜欢看电视、电影、幻灯片、录音、录像,听广播。上课发现只要课堂上使用了计算机媒体网络,学生顿时精神百倍,劲头十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如果抓住学生想看到本节课老师给他们展示什么情境的迫切心理,不失时机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他的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长此以往,课堂教学质量自然提高。如写人物时,我常让学生观察一两个电影片段,观察片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了解怎样才能通过多种人物描写手段来突出人物性格。然后再由学生独立寻找几个人物写作片段进行比照。从而使学生脑海中留下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再配以事例,使人物形象鲜明。

二、计算机媒体网络的运用,丰富了课堂写作内容。作文应该是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再现,是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感悟诉诸文字的一种自由的创作过程。新课标要求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物,景,鼓励学生写想象的事物。但小学生到中学五六年间,能发生多少难忘的事呢?况且天天是家——学校——家。上学——回家——作业——睡觉。过去,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现在,学生说:“作

文难,难于上青天。”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感到“没什么东西可写”或“无话可说”,这一老大难问题困扰着老师和学生。在网络教学中,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因为多媒体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信息传输迅速全面,为学生可提供了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和知识长廊,让他们走进缤纷的信息世界,可谓掉到了米仓里。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慧眼去获得,揣摩资料,通过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合文章。写作的能力也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比如要求学生写叙事、说理、抒怀类的作文,可以用投影映出作文材料(文字、图画等),或用录像展示客观事物的原貌(整体、局部、细节等)、发展变化过程和社会生活画面,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根据漫画进行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可将报刊上发表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漫画用复印机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进行投影。一幅并不惹人注意的小漫画被突然放大映现在银幕上,能给学生以清晰、直观的感知,倍增写作的新鲜感。教师再通过指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作启发性分析,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出写作的欲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计算机媒体网络的运用,增添了作文教学活动的情趣。`

在学生智力活动中,紧张压抑的情绪是阻碍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学生的情感容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作文教学中通过课件设置情境,通过课件的布置、烘托、角色状态的转换,气氛的调节变化来诱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学中借助计算机输出媒体网络把音、像、情、景与听、说、读、写诸方面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化、多方位的作文教学形式,发挥了计算机媒体网络生动、形象、灵活的优势,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如在学完朱自清的《春》后,准备也做一篇习作,通过计算机媒体网络播放乐曲《春之歌》,展示春天的画面,同时朗读了几首大师写《春》的名篇,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找到了春的节奏和韵味,师生的情融在了一起,默契自然,有张有弛,将课堂气氛推出高潮。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使学生用心、用情去欣赏名篇佳作,并有能力抒写真情。

另外“读”在作文教学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创设情境也非常重要。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篇篇文章皆如此,长年累月无变化,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对一些拓展学生阅读面的名

家名篇,配上朗读录音,效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课堂气氛前所未有的好。播音员的语音平稳和谐,娓娓动听,主持人的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令人赏心悦耳,学生都前所未有的专心,随着朗读者的语调或喜或悲。当然,从实际教学来讲,每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教师既有播音员的声音又有主持人的语气,但是在教学中运用录音媒体便能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或很少听到过的专家、名人的朗读录音怀有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四、计算机媒体网络的运用,加强了师生情感的互动。

多媒体网络环境营造了一种宽松、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观察,思考,表达,畅想。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说出自己的见解。而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在融洽的交流中,激发了想象力,打开了写作思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查找资料,谋篇布局,形成了对全文的基本构思。然后教师再通过网络查找范文,在写作方法上启发引导,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达到目的。这在传统“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课堂上是无法想象的。

五、计算机媒体网络的运用,提高了作文评改质量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于是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且操作程序繁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评改作文如果不改变“纸上谈兵”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难得轻松。有鉴于此,在多媒体网络的运用中,我们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电教媒体中,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现在,我们可以让学生交软盘,然后在多媒体教室里,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章展现在所有学生的电脑显示器上,让所有学生参与作文批改。有时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但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集体受益。同时,教师又能节省大量批改时间,可谓事半功

倍。

六、运用计算机媒体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文教学旨在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一,要求促进学生的思维从原有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教师在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由于设计的课件形象,与实物相象,贴进生活实际,容易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又由于计算机媒体网络对课堂提问设计的多样性、启发性和综合性,有利于知识间的渗透和条理化,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使右脑手形象思维和左脑的抽象思维协调发展,利于创造意识的萌发。其二,要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写作能力中想像能力的培养。表象是想像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像的水平。表象越丰富,想像就越开阔而深刻;越贫乏,想像就越狭隘而肤浅;越准确,想像就越合理。教学材料要形象化、具体化。计算机媒体网络教学不论静态图像还是动态图像,不论纯面设计还是图文并茂的设计,不论简单的声音还是优美的旋律,都不得具有丰富多彩的刺激,为学生想像的展开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计算机媒体网络能变“死”为“活”,化“静”为“动”,声、色、画、乐、视集为一体,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视野,促进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提高整个语文教学质量,推动语文教学发展,使语文教学向着更高层次迈进。总之,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学生的构思作文过程不再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从而使学生文思喷涌,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

2008-5-24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立新.《 网络学习环境与学习者》

汪文萍《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 》载自《中国电化教育》

篇2: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关键词:网络资源 多媒体教学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深深认识到:外语教学不仅是教师以学习策略建立学生所学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系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而目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围绕教材展开,教学信息量少,且教学时间也非常有限。以1周5课时、1课时45分钟计算,1周的课堂教学时间也只有3小时45分钟。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而近年来兴起的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听、说、读、写的整体能力。

一、 网络环境要求

这里所指的网络环境,是指教室局域网(最好与校园网、因特网相连)。这样的局域网必须具备以下功能:教师的教学机器能向全体学生播放教学内容;教师能向任意一个学生提供辅导;学生与学生能相互讨论;教师能调用任意学生机的内容向全班播放等等。有了这些功能,实际上就是拥有了一个电子教室,教师可以像在普通教室里一样进行讲解、示范、提问,不同的是教师的演示更方便了,也为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二、 网络教学优势

老师劳动的创造性。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是凭借黑板、粉笔,书本给学生“讲”知识,因而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小或无从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更能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建业的效能感和价值感。借助于媒体网络技术,老师的备课实质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它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再加工。需要融进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作为一个有个性的思考者所具有的一切本领,经过这一个准备过程,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已的职责。

知识信息的整合性。传统教学以书本知识的静态传授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多媒体网络教学非常强调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性,并且根据教学的要求,通过提供对现有多种资源进行再次利用的技术方式方法,实现对知识信息不断进行新的加工、组合和整理,基于此,知识重组,意义建构、资源整合对多媒体信息的发现,搜索,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成为真正用心于教学的专家,教师的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教学,而是透过多种知识资源所实现的知识、意义,思想,价值,理念,情感结合于一体的教学。

教学过程的合作性。这里的合作包括教师、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从教师之间的合作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个体性和封闭性,使教师利用技术建立更为便捷,有效的合作关系,而且实现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获得更广泛,更有力的教学支持。

从师生合作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地位,使二者易建立同学或共学关系,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教师后学于学生的情况。因而,向学生学习,把学生视为亲密的合作者,成为现代教师应具有的非常重要的观念。

从学生之间合作关系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自主,自助从事学习活动,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交流商议,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

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信息加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建造了学生可参与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在传授知识,更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现代教育技术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得知识,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使学生独立思考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因为(1)现代技术教育的运用使受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感官动能,吸收广泛的信息。(2)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教育者享有有广泛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要自主地选择信息。(3)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能动地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体现自主学习的原则。(4)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重复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声、光、色的变化和发展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 目前利用网络环境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学校还不具备让学生人人上网的条件,特别是经济欠发展的广大农村学校。即使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学校,由于上网速度及其他客观因素,暂时没有让学生长时间上网。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然后印发给学生阅读。

篇3: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浅谈

在这种教育体系下,我们的教育逐渐走向教条化、标准化和模式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教育的弊端越来越为各界人士所认识到。正如《学会生存》中所指的那样:“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们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与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如何突破单一的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新颖、有效、灵活的新型课堂模式,实现我国素质教育强调的“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目标,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问题。

全面深入地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肩负的神圣使命。素质教育的主要精神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实施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最能体现教育和教学活动本质,最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和素质教学精髓的思想和活动,正日益受到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关注。自主学习将是21世纪社会、学校、个人最为重视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存发展方式。如果说21世纪是一个学习的时代,一个学习的社会,那么适应这种时代和社会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有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教育环境,这种环境要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网络环境下,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这种构想提供了可能。在多媒体网络条件下,学校信息环境得到了改善,师生拥有了丰富的信息库。有了网络,学校能比较容易地优化学习过程,优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有了网络,学生能很容易地由被动向自主转化。在网络环境下,他们会自主获取信息、自主加工处理信息、自主利用信息,尽最大可能开发潜力和培养创造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作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变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或正发生着一场革命。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并得到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演播式教学正向网络化教学发展。随着网络的大众化,语文多媒体教学也正趋向网络教学。网络,更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为作文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新课标指出,现代化教学内容编制可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调整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教师应组合、选择或增加新内容,教学手段也要更新,采用新的教育技术。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已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我们要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摸索出网络作文教学的新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的阅读水平,把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用最现代的网络传媒工具引入课堂,其目的与意义在于让学生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陶冶心灵,塑造自我,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学生认知和交往的工具,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全个性发展。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追求卓越和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教学对象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注重发展整体素质,教学关系强调民主合作互助,教学过程体现主动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启发内化转化,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作文教学环境和谐愉悦共鸣。

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性主体,学生是主动性主体。只有学生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习进入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而对于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特征,既是教师教育起作用的前提,又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教”。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作文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受益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在教师的主导主体作用下,通过教学活动,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和情感控制能力日益增强,其主体性,即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获得了锻炼、培育和发展,最终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对教师来说,教学过程也是提升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能打破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环节的界限,运用计算机媒体进行远程学习和相互协作学习,使教学灵活化。而教师则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引导、调控,帮助学生学习,即教师起辅助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作文教学,给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带来了无限生机。但网络上的信息并不全适合学生所需,合理输出的信息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取得最大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好把关的工作,辅助学生对信息进行合理的选择、运用。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有效地发现、收集、获取、处理和创造信息的同时,还要注意畅通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渠道,使学生强化正确的知识,调节思维方式,改进学习方法。

在组织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认真选择作品,组织学生阅读,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作文教学需要,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学作品,然后组织学生阅读。此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期,其选择的任务主要由教师完成。教师平时注意在网上收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学生习作,建立相应的作文资源库,或制作相应的“作文网”,然后引导学生在网上阅读。第二阶段是在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后,教师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选作品,以网上发布的形式,组织大家一起阅读。网上阅读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阅读方式,因为它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受老师和同学的干扰。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可以随时把自己喜欢的文字用复制粘贴的方式快捷方便地放进自己的素材库里,为自己的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同时还可以随时对自己在网上看到的材料发表意见,通过网上论坛或BBS的形式与老师或同学交流。这是学生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所无法体验得到的快乐。

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作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后,在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同时,可以很快确定自己的主题,构思作文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布局,并可以快速地把想好的话通过键盘打在屏幕上,形诸文字,并可以随时加以修改。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不满意的地方随时可以更改,非常方便,绝对不会影响卷面的整洁。这对于那些文字书写比较差的同学来说,更能使他们重拾信心,这样就可以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的目的。文章写出来了,还要加以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网络作文也不能忽视作文修改这一环节。在传统的“评议批改”环节中,通常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参与评议和修改。而在网络环境下利用Word写作,学生可以先自己自我修改,接着用Word内的文字修改工具辅助修改语句和错别字,最后可以通过网络发送给老师或同学,让老师或同学帮助修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这种基于网络的评议批改,能使全班学生都看到同一篇作文,大家可以同步对一篇文章加以剖析,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而且可以免去站在课堂上解剖别人或被别人解剖的尴尬,这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在这一种互助活动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因而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作文教学,最大特点就是交互性强,能进行超文本链接。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就有必要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成为正规发表的刊物,然后通过班级网页或校园网甚至Internet上传,把自己的成果呈现在网络上,让大家共赏,以成果展示的形式作为整个信息加工流程的终结。这能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如在学生作文的网络留言板上写几句真挚的评语,则对于学生的成长更为有利。

篇4: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关键词】 网络技术 网络环境 网络教育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既重工具性也重人文性,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一、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环境使现代教学实现了多向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可以实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授受性学习方式,走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误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可以改善学生现有的阅读状况,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幅度提高语文素养,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二、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流程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掌握知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一种阅读行为,而不是听任学生无目的地在网上浏览,所以我们必须引起注意。它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创设情境,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明确学生阅读的内容、方向,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同时,语文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如:写自然的成语、句子、散文以及诗歌等的文本、图片、视频等资料发布到每个学生的计算机上,学生边看边听,有关自然的资料呈现在他们的眼前,使他们对自然有直观、生动地感受,激起学生对自然的知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主题搜索,信息整理

在确定阅读主题、创设相关情景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带着明确的目的,利用网络查找、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由于资料来源广泛,难免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出入很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帮助学生将各自搜索到的学习资料加以整理、归类,提炼出自己所需的信息点,这样学生的语文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互动交流,促进理解

学生对搜集到的素材在进行多角度地观察、理解、整合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类具体的细节问题,而教师的指导不可能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根据前期搜集到的有关“自然”的信息,可以三至四人组成固定的学习小组,开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诸如“写自然的成语、句子、散文以及诗歌”等话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共同交流、研讨,对搜集到的信息做进一步充实、完善,加深了对“感受自然”主题的认识。

(四)发布结论,网上评价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后,阅读课的教学活动也已接近尾声,但并不等于结束。教师还要善于利用网络环境诱发学生更为强烈的、自主的表达欲望和阅读欲望,引领他们走向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在“感受自然”阅读教学中,经过对资料的阅读、整理、分类、分析和讨论,学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后,教师可要求他们就“写自然的成语、句子、散文以及诗歌”等话题进行综合概括,总结自己的观点,并以文字的形式将结论在网上发布,供师生评价。

三、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虽然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网络信息难以完全分辨

网络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但是在广袤无垠的网络里,信息往往十分杂乱,缺乏系统性,信息的真伪难以辨别,良莠难以区分,缺少教师的引导,学生容易丧失判断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也会使教学偏离目标、陷入无序状态。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积极参与、指导网络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归类和整合。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策划和监控能力,这是教学的关键。

2、忽视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教育,在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语言和体态语中获取信息,而网络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像在传统课堂里那样根据自己深厚的知识基础或多年的教学经验,立刻做出反应。网络阅读教学缺少传统课堂教学中面对面的交流,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网络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应该努力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注重网络情感的互动,重视言语之间情感交流,体现情感的共鸣。

3、淡化甚至排斥文字语言表达形式

语言的魅力在于语言阅读本身,这也是语文教材编选中充分考虑和体现的缘由。因此,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不能“以机代人”。教师精彩的语言不可能完全用计算机来代替,这样就失去了语文课的灵魂,针对性不强,势必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将是21世纪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技术手段,必定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课堂引进现代信息技术,能给学生的学带来生机,给教师的教带来活力。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语文有效教学是“与时俱进”的表现,能激活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篇5: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英语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多媒体网络的发展,严重影响我国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也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多媒体网络环境可以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提供无穷的教学资源。网络是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它的巨大信息包容量所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远远大于任何教师、任何教材,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图书馆,包罗万象的知识信息宝库,其中有取之不尽的教育教学信息。大量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英语传输的,所以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英语学习宝库。经常在英语网站上遨游的教师、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会提高自己的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除此而外,网络上还有一些专门面向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有的可以为教师学生解惑答疑,有的可以为学生提供练习材料,还有的可以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互动在线语言学习活动。只有到网上去访问这些站点,他们才会有深切的感受。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通过Yahoo、Infoseek等搜索引擎的检索,可以在互连网搜寻到许多英语教学的网页、电子论坛和电子杂志,它们对英语教学工作确实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网络环境为英语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奠定了基础。

英语教师与互联网有一种紧密的血缘关系,他们上网没有语言障碍,而网上大量的外语教学资源为他们从事外语教学活动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是外语教师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充实教学内容最现代化的工具。具体来说,外语教师上网有很多好处:网上通用语言是英语,上网浏览可以为教师提供广泛接触英语的机会,等于走进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世界文化宝库,这对更新外语教师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来说都大有好处。外语教学中最匮乏的是教学资料。互联网每日每时都在提供这些资料供我们使用,既有未经处理的地道的英美本土语言素材,也有经过处理的面向各种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资料,而且还有许多现成的练习供我们下载。除了文字信息外,还有声音、图像和活动画面等多媒体信息。把美国CNN的新闻改编为练习,让学习者边看英语新闻,边做语法练习,做完以后还可以给出反馈。外语教师可以参加一些与外语教学有关的新闻组和电子论坛的讨论组,交流信息和经验,开拓视野,甚至提出问题,请专家帮助解决。外语教师还可以上网参加一些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在线课程,进行自我进修。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外语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在网络大量的信息面前,教师全知全能的形象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外语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输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协助者、合作者。帮助学生在网上邀游、为学生推荐网址、介绍网上交际学习伙伴将成为英语教师的一项主要职责。

三、环境为英语教学创设了语言教学环境。语言环境在语言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心理上,为学生创造一个人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让语言学习成为学生一段愉快的体验。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语言学习活动,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并有机会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学习成就,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自信心。这个条件的关键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友好、合作的群体学习气氛。

英语在我国是作为外语(而非第二语言)来教授的,因此我们并不具备英语学习的宏观环境,只能依靠教师在自己的实际英语教学中,通过创设微观教学环境来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但是,对于许多只习惯于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外语教师来说,不管其语言水平、教学水平有多高,要创设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语言教学环境,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传统教学技术条件下,教师发挥语言实践能力和语言教学能力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中国人学习语言的最大障碍之一是缺乏语言交际的真实情景,学生缺乏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能否通过语言材料想象交际情景和创造性使用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就外语学习本身而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网络可以为我们创设模拟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能看图说话,作文、自编情景会话等形式的练习,学生做这些练习时能大胆地展开想象,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四、多媒体网络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

网络环境下,教学信息不仅以丰富的文本形式,还以超文本的形式表达传递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阅读方式。无数个教学课件成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并吸引师生共同参与制作,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双边的参与度,而且更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触发了教学双方的创造思维气氛。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超文本特性按人脑的联想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将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括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结成一体。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网络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了巨大的信息,网络“专家系统”中的“控试式的知识”本身就是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其创新能力的源泉。其次,模拟和虚拟的环境,不仅让师生“身临其境”获得“亲身的经历、感受”,而且还能够提供安全的、不冒任何风险的、不花经费的实践机会,而这些有的在现实中是根本无法做得到的,只有通过网络虚拟才得以实现。这就不仅把知识教学与动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学习,面向未来的能力,懂得创新,充分发挥其潜能。

五、多媒体网络环境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一场重大的变革。1.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摆脱了以往教学中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主要渠道接受知识的模式。学生可以随时调出网上极为丰富的信息,而丝毫不受区域、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这是任何一种媒体和技术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学生可以从联网的家庭、学校、社会、图书馆等及时得到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资料,聆听世界一流教师的讲课,向最好的专家请教。利用网上的E-mail,BBS等交互方式提交作业,建立研讨中心,交流信息,从网上下载学习资料。通过网络,学生既可以向老师提问,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相互交流。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视野的扩大,学生也将逐步增加对知识的掌握,对世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个性化教育和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不必跟随教师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学生由原来被动的“不得不学”转变为主动的“要求去学”。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并根据计算机的反馈,自主掌握学习进度,逐步形成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计算机支持下的合作学习将成为网络教学环境下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基于网络进行群体或小组形式的学习,它强调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习同伴之间的交互活动,学生们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讨论交流、课外兴趣活动等合作性学习。它允许学习者和教师通过大量的学习资源进行交互,通过资源解决问题,是一种依赖于资源而非课件或机器的学习方式,其学习进度是由参与合作的学习者共同决定的。这一合作学习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将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篇6: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势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知识为主体的经济时代,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也突飞猛进,而这对于教育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时代的现状和需求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个缺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法更好地与社会的本真融合,个人思想、个性以及生活习惯都将受到一定限制。

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但是创新意识的挖掘及培养除了其本身属于一种潜在的特殊能力外,外界环境的有利刺激是十分重要的,在有利的客观条件的激发下,人会有意识地对信息进行反馈并将信息进行整合去努力寻找问题的所在,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但一直以来,受文化大环境的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受到了一定的约束,我们习惯了追求一致,习惯了保守己见,习惯了将自我个性隐藏在内心深处而不让人觉察,但是这确实在自我剥夺创造和享受生活真实面目的权利和机会,所以我们应该认清这些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的话,让我们的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让我们在知识经济的大潮当中去实现自我价值。

二、网络资源环境的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千里眼”、“顺风耳”都不再是梦想,电脑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网络环境成为了一个具有优越性、开放性的宝库。和传统教育环境相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有以下优势:

1.网络教育环境相对自主、宽松,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环条件。

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只有教师、学生、文本简单组合而成,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过程受到一定的限制,往往将知识以自己的思维形式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规定”当中去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可想而知课堂气氛死板而单调,学生的学习氛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而网络环境下,有了多媒体的运用,教材被多媒体化,学生通过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等感觉器官感知、接收的信息,比传统教学中得到的信忽,要生动得多,鲜活得多,深刻得多。在这种多重刺激下,学生就容易产生激情,容易兴奋,容易引起兴趣,透过形象生动的动态展示深情并茂的“人机对话”经常使学生“学而不厌”。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刻苦钻研精神;这种好奇心,拄拄会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激活发散思维,擦出创造的火花培养了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

2.网络环境下,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让教学更高效。

网络环境下,“教师—网络—学生”新的教学模式通过

网络促进了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克服了学生学习的主管障碍,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向老师提出问题,得到老师的讲解,实现了教师学生的自主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有趣讨论进行网络交流,增强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有问题不是等着老师给答案,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从灌输式学习变为自主式学习,激发起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在思想的撞击中产生创造的灵感。

3.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要始终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的问题一般不要直接了当地向学生提出,最好把问题隐含在一定的情景或制作相应的课件之中,并且设置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这样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向和能力;其次,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引导解题,这种引导又是有分寸的,不是时时处处引导,只能在学生容易出现迷茫的时候给与引导和点拨,并且点到为止而不能全盘托出,正所谓“师傅引进门”;最后教师可在多媒体滚学环境下应该培养学生 “举一反三”的精神,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由一知百,明白透,了解深,真正的掌握学问。

4、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每个学生都可以利用多媒体

网络的广阔性和平等性,以自己的方式和获得相关的信息,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发展了个性,也培养了创新思维,体现了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价值。从而更加明白学习的意义,明白自己接下来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三、美好愿景

篇7: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已走进千家万户,它已逐渐走进我们各个学科的课堂,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网络环境下怎样进行语文教学呢?我觉得应做到以下方面:转变教师观念,重塑教师角色;发挥网络优势,培养学生能力;优选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效果。

关键词:转变观念;网络环境;教学方式;提升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已走进千家万户,它已逐渐走进我们各个学科的课堂,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一个新的名字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可。网络,扩展了教与学的时空;网络,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宽广的教学天地。网络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特点就是以数 字化促进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优化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对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师观念,重塑教师角色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重要先导条件,面对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网络学习和远程教育的高速发展,教师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虽然教师这个职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不能只停留在粉笔、黑板、教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上裹足不前,要知道,执着传统观念不放的人肯定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从现代素质教育的高度,认真研究网络环境和教学新规律,积极发挥教师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它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学科观念,不要人为地在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之间划分界线,要将网络信息有效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让它更好地为语文课堂服务,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今的教育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由以前的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在新的网络环境下,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是一个指导者、促进者。

二、发挥网络优势,培养学生能力

(一)利用网络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对此学科不感兴趣,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较慢。网络教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它通过运用图、文、音、视、动、色多种表现形式,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教师“一张嘴、一根粉笔打天下”的局面。它直观、生动、形象的动态教学,能变抽象为直观;能超越时空的限制,认识那些未曾感知和不易感知的事物,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江南水乡——周庄》时,我通过网络视频,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畅游周庄,亲眼目睹了水乡秀美的景色,学生兴趣高昂,对周庄美的认识有了一个具体而全面的了解,更加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

(二)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它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习材料,培养他们信息的获取能力和信息的利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我们爱祖国》时,我先让学生在微机室上网查询中外历史上爱国的名人事迹以及祖国让自己引以为傲的地方。然后老师提出问题:“什么是祖国?什么是对祖国的爱?”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境。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对各小组探究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或直接进入相关网页,或调用网上资源,根据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联系自己收集的资料分析、整理、探讨。

(三)利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网络教学使这一优势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网络教学使学生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同时,它对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写给云》时,我让学生思考云还可以变成什么。学生查找了大量科学知识,提出“云可以变成雨、变成雪、变成冰雹、变成水汽”,再模仿联系课文,自己进行了儿歌创作“你想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小狗、熊猫、小马„„伤心了,泪水会随风飘洒;顽皮了,变成水汽让人找不着它;愤怒了,像石头噼噼啪啪往下砸!”。在网络的推动下,这样的精彩课堂数不胜数,让我深切地体会到这样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优选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效果

网络资源无疑是比较先进和科学的教学资源,然而,它并不是“灵丹妙药”。网络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资源的共享和资料的搜集、检索、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网络教学中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网络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东西,教师要引导学生优选网络资源,让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当然,用不用网络,在什么时候用,怎样用网络都要教师都要根据课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例如在教学《瑞恩的梦想》这篇课文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围绕“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有哪些关键因素”这个话题,进行网上讨论。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多同学做到了有理有据。而这个“据”就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消化。总之,网络教学模式的运用应当因“材”施教,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来选择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发展。

篇8: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一、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

本课题对于教师而言,困难的不是IT技术,而是整体学习的设计,它包括:语文专业知识、课程设计、学生心理等因素。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中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思维特点、教法的变革等,都与现代技术挂上了勾;还由于网络走进课堂尚处起步阶段,整个教材没有匹配响应的学习问题,而学习任务与学习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接受更多课程理论方面的培训,有更广博的专业知识及更高的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认知能力,信息能力是未来社会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的获取、选择、加工更是未来社会中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教育人博客”等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成长自己天地,每个教师应重视并充分利用资源以提高丰富自己。

网络是个新兴的事物,我们大家都站在同一的起跑线上,对于教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二、建立各学科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平台是当务之急

传统教学已使我们的学生习惯于灌输式、听从式,自主学习能力很差。在网络教学中,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呈现,面对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如何自主调用信息,如何自主控制顺序、进度等,学生显得无所适从,不能把握。网络的开放性在赋予了学生更多的灵活性、自由度和控制权的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复杂性、难度和挑战性,从而提高了对认知过程的要求;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不尽如人意,大量的冗余信息、过载信息使人们难以快速获取所需求的信息资源;尤其是中国的基础教育要面对高考,在校学生不能像国外的学生那样轻松自由的获取知识。因此,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在硬件设施得到很好的完善之后,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学习效率的问题始终存在。因此探索结合学校特点的网站建设,建立一个适合学生使用的省时、集中、方便的交互平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网络走进课堂的当务之急。

三、需要建立与新型学习模式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新环境新模式下的学习效果,如果用目前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来看,未必会很乐观。但是从长远来讲,对学生“四个学会的能力”的培养却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信息素质的培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随着新型网络学习模式的发展,很必要建立起一种相应的评价体系,以考察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学习、发散思维。

那么,这个评价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潘新和认为:“以人为本的‘本’就是言语生命”。“人的言语上的发展是最具生命性、个性化的,是最不能强求一律的。”我们都认识到语文学科在“立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魅力,因为“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人的特性、本性、天性是一致的,语文学科是为人立本的学科”。这个“本”就是“引领每一个言语生命,走上言语人生、诗意人生之途”。所以,无论用什么方式,在什么背景下,都不能忘记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的根本。所以,新环境下的评价方式应该是过程化、人性化的,而构建一种重过程、重发展的评价机制本身也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关注学生的个性、促进他们的精神发育,珍视他们内在精神动力、满足其精神需求。

四、运用网络,优化学习资源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宗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教学以独特的优势在这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记的固定模式,具有超时空限定的特点,学生可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任何场所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在线协作学习的功能,具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功能,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功能,能实现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具有信息双向流通、星型散射、点对点、异步、同步传输功能,有利于师生的分层导学、交流合作、协作学习,优化学习资源,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向预定教学目标前进,为教师组织多种教学形式提供了方便。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网络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敬畏生命》这一课时,了解到有些学生不重视生命,动不动就说“不想活了”之类的话。为此我设计、制作了一个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的个人网站,除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外,还包含了“胚胎发育”——人的生命形成的过程(可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一段树木成长过程的FLASH动画(可让学生从动画中感悟到生命成长的艰难);有关学生自杀的新闻材料。课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网站学习,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再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这堂课的学习,不但让学生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真正知道为什么应该“敬畏”生命。这两个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都得到了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更好。

摘要:正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网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9: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关键词】语文阅读理念;网络环境;网络阅读;阅读形态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并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这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它既给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动力,也给我们的从教者提出了要求。

综观近年报章所载,网络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三个方面的突破。首先是教学模式的突破。出现了诸如个性化语文学习、交互式语文学习等教学模式。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汇集大量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学习语文教学领域的最新知识。其次是教学内容的突破。网络巨大的知识容量为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的空间,学生的学习范围已不再局限于那好几年甚至数十年都一成不变的教材。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只要鼠标轻轻一击,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各种美文名著,精彩句章,任你纵横捭阖,尽收眼底。再次是教学时空的突破。网络使教学活动由课堂扩展到了课外的家庭、社区等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区;同时也使学生可以在四十五分钟以外的任何时间进行上网学习。

一、网络阅读

“知识是人的心灵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人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最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训练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阅读的材料也不局限于文本,“读”的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读”的形式是文本阅读,它在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在知识骤增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纯文本的阅读材料不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以“超文本”及“超媒体”的形式的应用性阅读显得更为重要。阅读的范围扩大到了一切可以感受的材料,图片、漫画、flash、视频介绍、音乐、电影等。这种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阅读面,来自各方的信息、资源刺激了学生感官体验。因此,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趋势。

二、网络环境中阅读形态

1.主题式阅读

主题式阅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主题式阅读有丰富性、灵活性的特点。主题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艺术方面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主题及有关文本可以由教材规定、教师规定或由学生自己选定。这种形态信息容量大、外延宽。

2.选择性阅读

选择性阅读方式指的是学习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博览”的基础上,任意选择文本中的某一点进行“精读”,如专看情节,专看艺术特点,专读某一段等,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当学生阅读时调动自己的知识、思想、情感参与其中,把自己的主观认识注入到文章中去。通过选择性阅读刺激学生的阅读兴奋点,培养了学生主动吸取信息、选择信息的习惯。

3.程序性阅读

程序性阅读指的是教师按照正确的学习策略,规范学生的阅读步骤,学生按程序操作,教师个别点拨,学生经过反复实践,最终形成由单向线性到多向路径的规范化阅读的良好习惯。程序性阅读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掌握多种路径的阅读方法,是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不被浊浪淹没的一项重要的阅读训练。

三、网络化阅读的模式

网络化阅读以课堂精读、主题研读等模式,激发学生探究性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使学生从被动获知的状态变为积极主动的求知过程。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体验为目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自主独立钻研的精神以及创造能力。

1.课堂精读

教师对课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恰当地将课文与网络阅读教学整合,根据学生语文能力建构的阶段性特点,确定网上阅读的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必须考虑课堂情境的设置,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利用网络现有的声音、图片、动画、视频资料等,创造生动活泼的可以激起学习兴趣的情境。除了教师创设课堂情境外,让学生也能够自主设置情境,从因特网上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并进行筛选,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制作演示文稿,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2.主题研读

网络化语文阅读不仅仅运用于课堂教学,在课后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由于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资源有限,每一个学生不可能同一时段查阅课内学到的知识的相关知识,了解知识的最新动态,发现课内学习的不足等。每个班级虽然有“图书角”,但是普通文本的课外读物,由于知识量、信息量受纸张、版式、刊期以及图书价格等客观物质条件限制,学生阅读收益是有限的。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就能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网上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喜闻乐见的阅读形式。但网页浏览有很大的随机性,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力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阅读效果。加上网络中的信息纷繁复杂,学生又很容易受次要信息和无关信息的干扰。

综上所述,网络化阅读具有传统阅读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化阅读的广博性、交互性、简捷性、新颖性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图文并茂,丰富的多媒体呈现形式,又使学生感到信息的接受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更妙的是,它解决了传统阅读无法解决的问题——少慢差费,丰富了阅读量,促进了快速高效阅读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2] 李秀兰.《中学网络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3]鲁洁.《网络时代走出异化的洞穴》.《北京教育》,2000.2期

上一篇:土方开挖工程安全监理细则下一篇:卫生伴我行 文明在我心主题班会课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