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24-05-15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通用9篇)

篇1: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摘要: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所谓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有助于师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师生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适应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实施网络教学还将推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建设。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大家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现代教育所需,教师要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转变观念,投身于网络教学中。

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部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核心是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结构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以此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如何将网络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中,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网络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而这一切,都源于多媒体网络教学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性。

1、探究生成性。由于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是数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或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创造空间,选择的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自主学习,能独立思考,多向思维,探索新问题等。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不再被那点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或教材)牵着走,他们可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的学习材料;学生有可能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

传播相结合,学生通过他所表达和传播的对象,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2、友好互动性。传统教学,虽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相互之间的交互却极为有限,教师没有办法去实施学生适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广播式作用,学生很难有机会系统地向教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同班同学之间就学习问题进行的交流也是极少的,更不用说和外地的学生交流与协作;网络教学的设计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互助友好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和自己的任课老师进行相互交流,而且还可以向提供网络服务的专家请求指导,提出问题,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BBS等网络技术而实现,可以在网络上讨论任何问题,于是学生不仅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从别的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消化和吸收;学生还可以根据网络电脑提供的反馈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自由进退、自主构架。

3、自主创新性。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把学生置于共同的影响之下,让他们读相同的教材,听相同的讲授,参考相同的资料。教学的各种措施都是在同化人性,习惯于统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培养同一规格的人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可能完全获得满足,教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即使是进行个别教学,也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为个别学生提供帮助。网络教学可以进行异步的交流与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的人为现象。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网络交流,在学习的进行中就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利用网络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或参加讨论及获得在线帮助,从而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此外,网络中有大量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如专题网络、教育专家个人网页、专题新闻、专业化的电子杂志等,这些网上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1、教师的创造性。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是凭借黑板、粉笔,书本给学生“讲”知识,因而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小或无从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他可根据网上资源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时借助于多媒

体网络技术,老师的备课实质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它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再加工。需要融进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作为一个有个性的思考者所具有的一切本领,经过这样一个准备过程及其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已的职责。

2、知识的整合性。传统教学以书本知识的静态传授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多媒体网络教学非常强调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并且根据教学的要求,通过提供对现有多种资源进行再次利用的技术方式方法,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可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互动的合作性。这里的合作包括教师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从教师之间的合作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个体性和封闭性,使教师利用技术建立更为便捷,有效的合作关系,而且实现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获得更广泛,更有力的教学支持。从师生合作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地位,使二者易建立同学或共学关系,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教师后学于学生的情况。因而,向学生学习,把学生视为亲密的合作者,成为现代教师应具有的非常重要的观念。从学生之间合作关系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自主,自助从事学习活动,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交流商议,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

三、网络教学的基本模式

根据教学实际,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在教学中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灵活应用。

1、演示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网络向学生演示各种教学信息,它们可以是教师装载的CAI课件,也可以是来自校园网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

由于网络能够传递和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我在教学“文字信息的处理”这章内容时,首先进行一系列的演示活动,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最后个别指导。除此之外,我还充分利用有关教学光盘、学习软件等进行演示操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在这种模式中,网上的教学信息一般可分为四类:最简单的一类就是将有关的板书内容、教学挂图、实物模型等通过电脑处理后传递给学生,相当于一台高效率的、可灵活控制的投影机;第二类是各种场面的模拟,如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面貌、重大事件、交际活动等,使学生在教室中就能体验到与实际情况相类似的情境;第三类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如数学中的多面体的截面;第四类是在实验室不能或不易完成的,如科学课上植物的生长过程,生物的遗传规律,影响学生健康的实验,费用很高的实验,在实验室中无法看清的实验等。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直接延伸,但教学中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展示学生看,教师通过网络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被动地位没有改变,网络的教学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但由于教学经费、教师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仍将是学校网络教学的主要模式。

2、创设情境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了一种可用于探索与发现的教学与情境。在一个教学主题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环境,诱发、驱动学生在这种环境中的探索、思考与解决的活动。例如:在我给同学们上flash课前,先问他们喜欢不喜欢看动画片,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再提问:假如你是一个导演,让他们自己来做的话,打算做什么动画片?让他们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创意,让他们记录下自己的构思,再根据目前已掌握的知识,看看要完成自己的作品,还有哪些不能克服的困难,哪些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哪些又是自己不能解决的。然后我再针对他们的需要,分组讲解Flash使用中的一些技巧,这样,每个学生都是带着问题在听课,所以知识接受的也特别的快,这种学习既不是简单的激趣,也不是简单的好奇,他们正是一个个的“导演”,在编织着自己的梦,在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同学们在这种情境下,在一种争取最好的想法及好胜的心理愿望和热情下,认真的设计,并在设计中学到了本课应该学到的计算机操作。

3、信息收集整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

导学生通过查询网络所提供的多样化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重新组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点,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我在教“信息的获取”这部分内容时,为鼓励学生更好掌握“双基”,利用网络资源,要求学生在网上下载语文、数学、英语等资料,然后用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上网下载资料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还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了文化课程。进而要求学生利用下载的资料,结合教材中的的“结合实践课题”制作一张漂亮精致的校报时。通过实践,使同学们更加熟悉文字信息处理的有关操作,即培养了学生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审美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信息社会,知识量的急剧增长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的知识,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一个人知识的拥有量已显得不那么重要,相反,如何利用现有知识创造出新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分析、组织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

此外,这种模式有利于跨文化的交际,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各国信息与文化的条件,促进了学生对外国文化与文明的了解,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很难提供外国文化环境的缺陷,使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融合,从而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并有助于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

4、个别化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和兴趣爱好,利用电脑软件和网络上的虚拟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类似于聘请高水平的家庭教师,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加入“网校”学习是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较好途径,它使普通的学生可以得到名校优秀教师的指导,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信息。这些网校对学生提供的教学服务一般包括各科学习材料、各科教学答疑、复习指导、考试测验、学习交流、学生心理辅导、学生论坛等内容。但目前的网校并未充分发挥电脑和网络的优势,许多只是传统教学在网络上的简单延伸,绝大部分都是为应付考试服务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网校也将会更加符合当前的教育要求和形式。

新型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虽然现在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还不多,许多学校还未联网,甚至根本没有计算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硬件价格会越来越低,加之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投资日益加大。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会日益推广和普及。硬件的到位是很容易的,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但关键问题是软件和人员的建设跟不上,教育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要实现素质教育,观念要先行。如果这种新型教学的硬件

条件已经具备,我们首先应在信息技术课上实验起来,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整体推动,各个学科逐渐融合,体现学科整合思想,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目前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自己创设教学模式。

教学应有一定的模式,但绝没有定式,贵在得法。我们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深深体会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阵地,应在课堂教学中,以《纲要》精神为指导,以课改精神为依据,立足本校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探索各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把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让我们的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2] 嘉格伦.《网络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3]《教育技术研究》2001年第二期

篇2: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南庄中学

骆坤勇

科技已在发展!资源已可共享!学生需要自主!教学需要改革!

近几年,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变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或正发生着一场革命。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并得到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应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演播式教学正向网络化教学发展。随着网络的大众化,语文多媒体教学也正趋向网络教学。网络,更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为作文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除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赋予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为此,在面向新世纪人才需要的今天,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然而,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倾向十分严重,虽然语文教学在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向知识和能力并重方面的转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目的只是为应试而训练语文能力,为应试而养成语文习惯,导致了语文教学耗时费力,效益低下,更谈不上“交际”了。因此,如何借助网络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作文教学模式建构的目的与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新课标还指出,现代化教学内容编制可依据儿童心理发展调整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应组合、选择或增加新内容,教学手段也要更新,要采用新的教育技术。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已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我们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摸索着一条网络作文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的阅读水平,把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用最现代的网络传媒工具引入课堂,其目的与意义在于让学生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中陶冶心灵,塑造自我,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学生认知和交往的工具,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

二、网络功能与网络作文教学整合模式的优势分析

网络的日趋完善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普及,为新的模式的构建和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它具有超时空限定的特点,学生可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任何场所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在线协作学习的功能;具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功能;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功能;能实现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具有信息双向流通、星型散射、点对点、异步、同步传输功能,有利于师生的分层导学、交流合作、协作学习。为教师组织多种教学形式提供了方便。

1、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资源最为丰富。目前大型教育网站的完善、千兆城域网和校园网的建成,实现资源共享,使教师、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应用资源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某些素材,即可搜索到相应的网页,利用网络查找到有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信息。学生要想阅读有关的文学作品,或为写作而要查找相关的资料,都非常便捷。

2、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功能十分强大。(1)不但能够提供许多新的教学形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人机互动的多种互动形式。(2)能够改进人类已有的教学方法,如改变过去由纯文本的知识学习到纯文本的内容概定,变过去将写好的文章束之高阁为学生自主将文章发表于班级、学校网页中,或在网上直接向编辑部门发送文章,使学生具有极大的成就感。(3)信息反馈具有多样化特点。多媒体网络的信息有声音、图形图像、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信息流通具有实时高效,信息传输具有异步、同步等特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反馈形式单

一、过程曲折、速度缓慢。促进了师生交流的形式多样化,信息反馈及时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3、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根本地位与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但能够辅助“教”,而且更关键的是还能够直接辅助学生的“学”,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理想的认知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 2 知识获取不是由教师普及到或者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通过网络传媒建构起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在这种关系中批判地解决问题,又继续促使知识发展。在这种教学活动进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网络文学)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网络)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即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情感工具。

三、网络环境作文教学的应用

1、选择作品,织学生阅读。就是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教学需要,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学作品,然后组织学生阅读。此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处于一种起步期,其选择的任务主要由教师完成。教师平时注意在网上收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学生习作,建立相应的作文资源库,或制作相应的“作文网”,然后引导学生在网上阅读;第二阶段是在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后,即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选作品,以网上发布的形式,组织大家一起阅读。网上阅读,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阅读方式,因为它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受老师和同学的干扰。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可以随时把自己喜欢的文字用复制粘贴的方式快捷方便地放进自己的素材库里,为自己的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同时还可以随时对自己在网上看到的材料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网上论坛或BBS的形式与老师或同学交流。我想这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所无法体验得到的快乐。

2、网络作文 互评互改

让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后,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同时,尽快确定自己的主题,构思作文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布局,并可以快速的把想好的话通过键盘打在屏幕上,形诸于文字,并可以随时加以修改。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不满意的地方随时都可以更改,非常方便,绝对不会影响卷面的整洁。这对于那些文字书写比较差的同学来说,更能使他们重拾信心,这样就可以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的目的。文章写出来了,还要加以修改,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网络作文也不能忽视作文修改这一环节。在传统的“评议批改”环节中,通常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参 3 与 评议和修改。而在网络环境下利用WORD写作,学生还可以先自己自我修改;接着用WORD内的文字修改工具辅助修改语句和错别字;最后还可以通过网络发送给老师或同学,让老师或同学帮助修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这种基于网络的评议批改,由于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一篇作文,大家可以同步对一篇文章加以剖析,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而且可以免去站在课堂上解剖别人或被别人解剖的尴尬,这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在这一种互助活动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因而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3、完善作品,网上发布

多媒体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交互性强,能进行超文本链接。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就大有必要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加工整理,使 其成为正规发表的刊物,然后通过班级网页或校园网甚至Internet上传,把自己的成果呈现在网络上,让大家共赏。用成果展示的形式作为整个信息加工流程的终结。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如在学生作文的网络留言板上写几句真挚的评语,则对于学生的成长更为有利。

四、网络作文教学的前景及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巨大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的不断完善,网络将被普遍运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网络进行阅读和写作将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能力。目前,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里,电脑已越来越普及,电脑打字和电脑写作已经是很普通的事。正是由于电脑写作的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我们在飞机上、火车上、餐厅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快乐地敲打着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一次短短的旅程、甚至一顿快餐的时间就可以写出一首小诗、一篇短文或一则新闻什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选择职业也越来越多样化。近年来,社会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从事SOHO职业的人,而在这SOHO一族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自由撰稿人,这些人就是坐在家里,用电脑从事写作,然后通过网络把自己的文章传送到各种报刊杂志出版社,来换取稿费。

篇3: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网络教学,模式,综合英语,教学环节

综合英语是电大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听说读写训练, 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当前的电大综合英语面授辅导基本上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面授辅导相对较少的电大, 如何通过网络教学来提高综合英语教学质量, 特别是如何设计合适的网络教学模式以满足电大学员的需要, 一直为广大教师及学生所关注。

一、教学体会与思考

㈠面授课的教学体会:

1、学员对于网络教学的困惑与不解:经过中学的传统教育, 学员已经是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过分的依赖授课教师, 自学能力较弱;对于面授课次数能否有好的教学效果还存在着怀疑。

2、学员不能够很好整合网上资源而为己所用。

3、学员英语基础薄弱, 语音, 听力、口语等问题严重。

㈡一张问卷带来的思考

对象:08春英语专科的10名学员

内容与结果:

以上调查可分析总结如下:大部分学员英语基础薄弱, 只有小部分学员之前认真的自学过英语, 且普遍认为自学英语很难。但他们都迫切的想学好英语, 希望授课老师在课堂中用英语教学, 但问题是学员本身由于各种原因不愿开口说英语。

二、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对比分析

分析比较一下两种教学各自的现状及实际应用:

对比一下可以看出, 两种教学有各自的优缺点, 都存在着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的问题, 而网络教育的优势恰恰在于基于强大教学资源及在助学支持下最大限度地利用面授课堂指导而最终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网络环境下综合英语一体化设计教学模式

结合综合英语的课程特点以及对英语专业学员的调查分析,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而更好地服务学员, 我总结出“课前自主学习——课上面授辅导——课后网上解疑”的英语一体化设计教学模式——整合了多种教学资源;依托网络平台互动;打造个性化学习方案;

㈠第一环节——课前自主学习

综合英语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技能, 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综合英语的学习者可以在时间、地点、方式、方法进行个性化的选择, 充分利用各地电大网上资源在本地计算机上进行自主学习, 反复操练, 灵活运用, 在线上和线下随意进行反复练习每一单元的词汇、课文讲解、语言点及大量的听、说、读、写练习和自测题, 达到学会的目的。

㈡第二环节——课上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 即辅导教师的面授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对学生阶段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及课程学习等各方面进行重点讲解。

教学活动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具体的学习情境, 并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因此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以适应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 在有限时间里, 整合各种资源, 对学生进行辅导——起到导学和促学的作用:

学习方法辅导

(1) 建议并帮助学习者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对不同学习者提出个性化具体要求, 有利于以后检查。

(2) 引导学习者入门及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督促学习者学习, 按照进度检查。

学习环境使用的辅导

主要是指培训教师和学习者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及其他课件演示工具或交互工具等, 熟悉教学环境, 排除技术障碍, 为保证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1) 如何进行进入电大学习平台, 如何让下载学习资料, 如何录音, 如何导入, 上传数据等等。

(2) 上机实际操作练习, 达到全面掌握。

(3) 结合单元实例, 教授学员如何寻找网上资源, 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而为己所用, 如何寻找单元学习重点等, 积极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英语课程学习的辅导

(1) 用实用英语口语例句导入单元学习重点, 以语法为主线进行答疑解惑, 组织问题讨论, 例题分析, 重点总结, 难点点评等。

(2) 采用多种手段, 帮助学员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系统掌握, 学以致用。

㈢第三个环节——课后网上解疑

网络教学有良好的异步交互的优良特性, 通过网络可以有效的对某一个论题进行深入讨论, 弥补课堂讨论由于时间有限而造成的讨论浮于表面层次、感性成分居多、难以深入等缺陷。

网上助学形式多样。包括B B S留言板, 网上答疑, 电话, 手机短信, E-mail, 双向视频答疑等。即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与学生进行多种形式和途径的互动交流。

四、“课前自主学习——课上面授辅导——课后网上解疑”的英语一体化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势

1.优良的学习环境

课前学生可充分利用各地电大网上资源在本地计算机上学习英语, 课上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疑难问题的讲解能使学生们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学生按照个人的学习计划, 通过反复练习, 掌握所学知识。

2.全方位的教学环境

充分发挥教师由教变导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的使用、英语课程学习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 使学生完成全部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

3.必要的网络环境

在线智能答疑:电话、手机短信、E-m a i l、Q Q, 提供一对一的个体、通过个性化的服务, 快速、便捷, 解决实际问题。

在线讨论与交流:通过BBS留言板、网上实时答疑、双向视频答疑, 提供即有个体又有整体的支持与服务, 效果显著。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课前自主学习——课上面授辅导——课后网上解疑”英语一体化设计教学模式, 三个环节, 环环相连, 缺一不可, 为学习者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全方位的教学环境和必要的网络环境, 以保障电大综合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秀琪, 贾瑞风等.关于网络课程设计策略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1 (4)

篇4: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模式

一、网络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等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新的含义,而这一切,都源于多媒体网络教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一)自主探究性。素质教育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传统教学模式却是相悖而行,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灌输知识的对象。而在网络环境下却能很好地完成这一角色转换,学生成了课堂中的主角,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从网络广泛的信息中选择所需的学习材料,自己设计和安排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并使信息的接收、表达和交流相结合,给了学生一个很大的、自由的学习空间,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二)合作互动性。传统教学中。虽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相互之间的交互却极为有限,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广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能有效进行,而且这种互动无法由学生自己根据需要控制。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交互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活动是否发生、如何进行完全是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需要而定,由学生自主控制交互活动。

(三)直观拓展性。由于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教师运用先进的网络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拓展课堂容量,增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画、影像、图片等素材,以及各种生动直观的软件教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多元化。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评价方式主要有教师的口头方式、书面书写和学生互评几种方式,而网络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进行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而且可以覆盖所有学生,在对学生电子作品进行互评的过程中,每位学生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被评价者”,是一种互动式的评价关系。这种评价方法更切合实际,既能为学生接受又能激发学生表现自我。

二、网络教学的基本模式

根据教学实际,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教师在教学中应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灵活应用。

(一)演示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网络向学生演示各种教学信息,它们可以是教师装载的CAI课件,也可以是来自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由于网络能够传递和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因而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但在这种模式中,教学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展示学生看,教师只是通过网络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被动地位没有改变,网络的教学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二)创设情境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了一种可用于探索与发现的教学情境。在一个教学主题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探索、思考。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在一种争取最好的想法及好胜的心理愿望和热情下,认真地设计,并在设计中学到本课应该学到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三)个别化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组织教学时,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围绕目标或学习任务进行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对于某些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同时也得到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去访问更多的信息,获取更多的知识,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吃不了和吃不饱”的情况。

教学应有一定的模式,但绝没有定式,贵在得法。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目的在于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是否采取网络教学,取决于内容是否合适,是否能够取得教学效果,用得上才用,研究只是一种形式,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深深体会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阵地,应以新课标为指导,以课改精神为依据,立足本校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探索各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把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让我们的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谢幼如、尹睿,《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

篇5: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网络教学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走进数学课堂,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网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共进的理想学习的平台,使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我想就我执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这节课的实施,谈谈我对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粗浅认识。

一、创设情景,自主梳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复习课总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机构地复习旧知识,采用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几乎没有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的课堂教学,不仅避免了上述弊端,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大量自主探究的空间与机会。

课伊始,教师通过电脑生成的现实情境,邀请学生光临数学乐园网,一起去为中心小学新校舍的建设出谋划策。教师通过网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校舍的装修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百草园”的规划等活动中去,通过这些活动引出了对有关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整理。这时,学生可自由浏览各个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建构起这些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在自主整理的过程中,学生记忆里存储的相关信息被激活了,假如遇到想不起来的,就可以寻求网络的帮助。这样通过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置身于网络,在网络中畅游,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师也从满堂的说教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探索的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组织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因材施教,分层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网络教学引进数学课堂,就能改变“教师演示多,学生自主少,不管会不会,大家齐步走”的现象。利用网络创设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适应不同进度、不同程度、不同能力学生的个别差异,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地学习。

在本节课的“基本应用”板块中,我们在“数学超市”里为学生准备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三套习题,学生在浏览全部题目之后,可自行点击一套适合自己的题目进入。而且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知识的传递是多向的,它创造了一个个可供个性化学习的交互式环境。所以当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水平自由选择难度相宜的题目后,不懂的地方可以点击“自主整理”板块,重温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即使答错了,也不会伤及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在网络的提示下获得解题帮助,进而掌握所学内容。在练习的`设计中我们还注重让学生在玩中学,每一类题的得分优秀者,可以看到一个卡通人物的表演。这样,近似游戏的设计更让学生在一系列思考、判断之后享受电脑给予的鼓励,从而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取心理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三、利用资源,拓宽层面,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

我们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网址,鼓励学生上网冲浪,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共享,浏览网络中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我们在本课的“拓展延伸部分”就为学生提供了新校舍要进行装修的诸多项目:学生餐厅需要铺地砖,贴墙砖,粉刷;操场需要铺塑胶跑道,种植草坪;多功能艺本馆需要地板……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据之后,鼓励学生上网搜索所需资料,选择一个装修项目作为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撰写研究报告。学生在网上搜导建材行情,下载建材价格,从中选择合适的设计。小组中学生自行分工,进而合作研究、共享资源,忙得不亦乐乎。

实践证明,处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模式,它为学生插上“网络”的翅膀。当学生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他们的数学思维方法、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篇6: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学初探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网络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己显得越来越普遍,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教学及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学可以创设活动化、开放性、参与性强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性学习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实现学生思维发散性。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网络环境;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性学习

一、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简单的说,就是在学习环境中引入网络因素,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因此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计算机教学,显得尤为必要。为此就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1)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革。以往,教师讲课的内容是以“板书+讲解”的方式来呈现的,都是老师在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如 Flash 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等的操作都比较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因此应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机房,建立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积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平时注意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这些素材可能来自其他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自己的工作总结,或学生的习作等),选择或编制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多媒体 CAI 课件。在网络教学环境下,以“CAI”教学为主,计算机类的许多课程内容都可以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同时让学生参与练习环节。即以:“演示+操作+讲解”(即边讲边练)新的呈现方式来进行讲授,使学生主动的建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真正达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要求。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网络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其学习方面也发生巨大变化。网络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要以问题解决为主导,以学生个人发展为中心,进行自主探究、互助合作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不再依赖老师的讲授和课本进行学习,而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源的收集,教师从旁给予引导与帮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开展讨论,以合作、探究、创造、展示等一系列方式来进行学习,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对这一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利用网络这一工具和载体,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模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3)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由于计算机课程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门基础课,目前计算机实践课程主要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上机作业为主,如在 Flash 动画设计中,学生上机多数是将书上的例题作业在计算机上运行一遍,形式单调,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够对课程内容作深入的理解。实践课程除了完成作业外,还应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增加课程设计的内容。

在教授课程 Flash 动画设计时,针对这一课程的特点,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可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自主创新。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采用相互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完成上机实习报告,将找到的操作方法、实现的步骤、完成的过程以及在设计当中遇到的问题体现出来。在这时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逐步学会知识创新、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多的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教授知识的发现过程;计算机也不再作为教师辅助教学的主要工具,而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资源获取等的学习工具。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讲解”与“任务驱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以演示、启发诱导为辅,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对新知的学习;学生则通过发现问题、主动探究、交流创新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突出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在教师所创设情境的帮助下,通过自主探索学习去获得体验,而教师的作用则主要是课前资源开发、建设以及学习的组织调动和引导。这样的互动方式既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更易于激发学生对主动探索产生兴趣。

二、网络教学改革误区

在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也要注意几个误区:

(1)上课一定得用网络才算“网络与课程整合”,是对“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误解。网络课堂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教师查找资源、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授课、考试、评价等,都可以运用网络;同时也不排斥其它常规教学手段的运用。相反,在决定教学手段时,如果常规教学就能达到最佳效果,就不必使用网络。

(2)运用网络技术一定比常规教学“先进”,是对网络功效的夸大。网络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否比其它教学手段先进,要视教学内容、教师的特点而定。对教学手段而言,只有是否“适用”,没有是否“先进”。

(3)强调软件制作不重视教学设计,是对网络教学目标认识的偏颇。“网络教学”的目标也是实现教育目标,不仅是运用网络,而是更注重教学设计,把教学设计作为灵魂。

总之,网络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结合是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较好模式,在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使用网络教学资源,以探究、发现、创造、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和学,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对网络教学改革的错误理解。作为高校专业课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改革浪潮中积极地开展实践和研究,为更好地培养新一代的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网络环境下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三种方法.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02

[2]李华君.《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3]陈琦,刘儒德.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111~115

[4]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 2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5]王洪,沈凌霄. 计算机与教育.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42

[6]赵佩华. 多媒体技术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7]我国网络教学平台在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11

篇7: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随着多媒体及网络在教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改变,教学手段进一步现代化.本文重点对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探讨.

作 者:张杰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河南,焦作,454001刊 名:教育与职业 PKU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VOCATION年,卷(期):“”(23)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 英语教学 网络交互模式 多媒体

篇8: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网络学习环境,口语测试

1 口语测试的重要性

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里, 教学评估一项指出, “在完成《课程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层次的教学后, 学校可以单独命题组织考试, 或参加校际联考、地区联考、全国统一考试, 以对教学进行终结性评估。无论采用何种形式, 都要充分考核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这就对以往各高校忽视口语教学与测试的情况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口语测试是英语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口语水平直接反应了测试者运用语言的能力。当前的口语测试, 按照《课程要求》, 已经进入了交际语言测试的时代。体现交际功能的口语测试, 因为它的真实性高、交互性好、功能性强、情境性真、综合性突出等特点越来越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热情。

2 网络学习环境与口语测试

2.1 网络学习环境的概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其中“情况”是学习活动的起点和某一时刻的状态;“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主要指学习资源, 而非物质条件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人际关系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完善和更新, 人们面临着的学习环境正处于由实到虚的逐步演变过程中。如果说传统的学校给学生提供的是一种是在的学习场所, 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和虚拟现实则是一种非物理存在、但能被人所感知和控制的电子现实空间。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教学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思想, 强调“如何学习”的问题, 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学习者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总之, 网络学习环境就是指在网络环境下, 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 提供各种学习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传递数字化内容, 在教师和学习者之间提供辅导和学习, 在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提供协作与分享, 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活动的环境。

2.2 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

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环境相比, 具有高交互性、虚拟性、支持协作、兼容性、开放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信息呈现的多媒体性、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性、信息检索的超媒体性、信息传递的即时性等特征。

2.3 网络环境下的口语测试

新《课程要求》中要求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这种新模式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正是我国教育技术的先驱, 何克抗教授所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中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建构主义理论模式。我校积极响应《课程要求》, 开设了网络课堂, 目前网络视听说课程基本成熟。因此, 与之相匹配的网络口语测试体系的建立, 迫在眉睫。

3 传统的口语测试模式

传统的口语测试模式通常为直接性口语测试, 直接性口试的形式有面试、会话、讨论等。其中面试这种测试形式用的最多。对考生进行面试的问题或话题一般都提前准备好, 口试时考官对考生进行提问, 有时考官会根据考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的提问, 让考生充分地表现其口语能力。这也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口语测试采用的形式。我校也曾经采用过此种模式。但是通过实践证明, 这种模式下, 学生通常非常紧张, 面对考官往往会产生畏惧的心理。还有就是半直接型口试与间接型口试。半直接型口试是把事先准备的一些问题录制在磁带上, 让考生根据磁带上的提问来回答问题, 考试完毕后, 再将磁带统一收集起来一起评判。这种半直接型口试的缺点是没有考查到考生的交互能力, 这恰恰是口语测试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项能力。最后的间接型口试是通过笔试的方式来测量考生的口语水平, 即通过在卷面上的答题, 如辨音题、完成对话题等来考查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显而易见, 这种方式是完全不能够考查出学生的真实口语水平的。

4 网络环境下的口语测试模式

4.1 网络课堂型口语测试

网络环境下的口语测试可以和网络课堂相结合, 利用网络课堂的资源, 学生自主随机选择题目。通过与计算机的人机对话完成考试内容, 同时电脑会自动录音, 并利用口语测试的软件给出第一分数, 教师通过回顾口试过程给出第二分数, 最后得出一个平均分数。在这种与平时上课一致的环境下进行考试, 学生会避免了特别紧张的情绪, 心情会比较放松, 测试的状态就自然良好了;而且由计算机和教师同时打分, 又确保了口语测试的公正性。

4.2 视频会议型口语测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视频会议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愈来愈多的应用。网络环境下的口语测试也可以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视频的一端是3—4位考官, 另一端是一组5—6人的考生。组织考试人员可以发给考试一个题目, 可以采用轮流阐述或者讨论的方式进行口试, 而另一端的考官则根据每位考生的表现分别打分, 最后再汇总分数, 得出平均分。这种模式的好处是, 学生根本看不到考官, 整个口试过程就像普通的辩论赛或者同学之间的交流, 比较轻松自由, 没有紧张情绪;而考官这方面可以避免了一对一或二对一的口试模式, 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 多个考官共同打分, 也增加了口试的公正公平性。

5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教育信息化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每一次应用都在不断地扩展着外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研究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同时, 对教学有反拨作用外语语言能力测试也应该得到重视。口语测试是语言能力测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 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网络环境下的口语测试模式的建立就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高德新, 于秀金.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 2008 (5) .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

[5]陆春霞.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口语测试[J].新西部, 2007 (9) .

篇9: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网络环境 口译 教学模式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社会的来临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战略要求,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效把握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大学的学科教育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网络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前沿技术,因其具有资源共享性、多媒体性和交互性而成为21 世纪的主流。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口译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口译教学是为培养合格的口译人才服务的。尽管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口译课,但其授课形式仍多局限于传统的语言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科技设备及教育手段如多媒体语言实验、互联网等没有得以充分利用。将网络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中,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与积极参与的课题。探索在网络环境下优化的、新型的口译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口译教学的效果。

一、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改变,而当前培养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是一项重要的目标。我们要改变只培养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Internet 网络教育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对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 学生个性化发展对教育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差异很大,知识背景各不相同,个性特征千差万别,认知能力和知识迁移转化能力也不尽相同。而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现代教育的要求。

2. 个体教师知识能力的局限性需要网络互动教育

教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第一因素。但是每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各不相同,要求老师在统一教学时间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3.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需要

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形成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化生存环境。这对教育教学的目标、方法、内容和手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开放式学习、多元化学习、终身学习理论的出现促使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发生变革,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广受各位教育工作者的青睐。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开展网络教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

二、网络环境下口译教学的特点

口译作为一种复杂的交际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口译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能培训课。口译教师除了讲解必要的口译理论和技巧之外,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口译实践的机会,达到教学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用于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媒体技术日益的重要特点,其优势是不仅拓展了教学的时空观,而且将学生从大量繁琐的基础理论中解脱出来,实践技能得到了有效加强,认知能力和操作技能可同步发展,从以“教师为主导”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总之,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内容上还是从教学方法上,都为新型口译教学模式的产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保证口译教学形式的鲜活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使用能够为口译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有趣的材料、科学的安排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加入电脑视频及音频材料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材料,更有助于转换学生的视觉或听觉的注意力,使其学习精力持久,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此外,在口译课上,了解口译背景知识也是一项不能忽视的重点。除了按照教材的具体内容获取背景知识,随时增加即时性的新闻背景、了解事物的发展动态也是解决口译知识背景匮乏的捷径。因此增加视频新闻是网络环境下口译教学的又一突出优势。最后,在布置学生进行汉译英或英译汉的练习时,口译教师可以通过采取现场录音、收集语料、集体分析、共同探讨等环节,找到失误产生的原因。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自己寻找问题,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同时提高口译学习的技巧。

2、创造语言的真实环境

采用多媒体进行口译教学能够为学生适应各类口译现场创造良好的训练氛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运用多媒体可以模拟和创造口译真实现场,让学生在模拟现实口译的环境中进行口译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有现场的真实感和压力感,能熟悉不同的语体、副语言信息及其它语言外的信息、实际操作环境、原语思维、口译的特点与技能,有利于学生较快地适应和执行口译任务。在现场口译的过程中,译员可以与原语发出者处在同一时空,感受现场气氛,体会原语发出者的语态、表情及信息传递辅助设备的音响效果,大大增强了口译教学的感染力。

3. 促进口译教学的交互性

传统口译教学,虽然教师与学生共在一个空间, 但在教学中相互之间的交互性却极为有限,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广播式作用,学生很难有机会系统地向教师表达自己对口译学习的看法,以及他们在口译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同班同学之间就口译学习问题进行的交流也是极少的。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学生可以和自己的任课教师进行相互交流,提出问题,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提高口译教学的质量。

三、网络环境下口译教学模式设计的构想

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构建一种典型的具有网络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即构建一种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关键,以提高学生口译技能为宗旨,以学生自学为中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教学模式。

1.创立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要求口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淡化教材的样本性,开放教学内容。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要求改革口译课程内容中的难、烦、偏、旧和过于重视口译教材上书本知识的现状,要注重对学生口译技能的培训。口译教材是口译课开设的关键之一。以不同教材为基础,各任课教师在口译教学中训练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侧重技巧讲解的仍停留在语言层面(双语或多语的对比分析和转换)训练上,如:词语、词性和句法结构的转换、加词、减词、迁移、直译、意译等。这种方法基本上没有脱离笔译课的模式。大多数教师在训练中以题材为主,即在一学年(或一学期)的教学中,以介绍专题口译为主,突出专题术语的翻译。口译练习中也是从单句到段落再到篇章的翻译。也有少数学校是以口译技能的训练为主(如广外、厦门大学等),即在训练中不强调翻译内容的题材,而是循序渐进介绍口译活动中可以确实应用的技能(技巧)(仲伟合,2001)。为此,口译教学需要“量体裁衣”,敢于跳出课本,创设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学会辩证的思维实现差异性的个人学习目标。口译教学的重点要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但不应忽略语言训练、知识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能创造语言的真实环境,为学生适应各类口译现场创造良好的训练氛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运用多媒体可以模拟和创造口译真实现场,让学生在模拟现实口译的环境中进行口译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有现场的真实感和压力感,能熟悉不同的语言信息及其它语言外的信息、实际操作环境、原语思维、口译的特点与技能,有利于学生较快地适应和执行口译任务。在现场口译的过程中,译员可以与原语发出者处在同一时空,感受现场气氛,体会原语发出者的语态、表情及信息传递辅助设备的音响效果,大大增强了口译教学的感染力。

3. 构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

网络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口译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从中获取符合自己所需的个性化的知识,而且通过信息检索的方法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查找整理相关专题的背景文献资料,从而使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使传递、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译员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获取并积累许多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知识,对自己的国家和有关语言国家的地理风貌、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文学名著、著名人物以及政治时事、经济贸易、外交政策和科学技术等都有所了解。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构建能够促进学生在口译学习中由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向主动地获取、处理和运用知识的转变, 学生强化了自我学习与实践的能力。

以上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模式的每一个过程中都强调生生互动、师生互助的环节,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外语教学辅助手段,在缺乏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对于创造外语环境、增加学生使用外语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此种口译教学模式还从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方面减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起到了个性化教学作用,有利于健康心态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同时,该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

四、网络环境下口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教师应始终遵循口译和口译教学的特点,严格贯彻以技能培训为主,并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组织实施口译教学。理论上讲,这种教学模式是可行的,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 在研究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时候, 要想能够更快的推行改革, 教师的提高是其中重要一环。利用多媒体组织口译教学,口译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扩大知识面,还要掌握传统的授课技巧以及负责采编大量的音频和视频资料以及模拟场景资料,通晓电脑视听设备的使用、音质处理、背景设定等音频视频资料的处理技能,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次,新兴多媒体在功能上有其种类繁多、贴近实际情况等天然的优势,但如果过于追求形式的花样繁多,最终很可能导致学生只沉溺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中,分散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注意力,而不能专注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如果本末倒置,则很可能直接造成互动教学的效果偏失,妨碍正常教学目标的实现。

再次,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式在口译教学中也不应完全放弃。比如,在口译笔记训练过程中,传统的黑板公开演示口译笔记,将口译范例进行对比、分析、讲解,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学习口译笔记的技巧。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灵活采取教学方式。

最后,运用多媒体组织口译教学,在整个施教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实现传统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呈交互状态。这样的教学效果能否达到,在于教学双方共同的努力,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均是一种挑战。

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 全方位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他们主动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网络技术信息资源丰富,处理手段便捷,能再现真实情景,实现教师及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从而改善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刘春燕. 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 外国语,2004(5).

[2]黄若好.对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改革的探索【J】.外语界.2000 (1) .

[3]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1.

[4]闫怡恂.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改革【J】. 辽宁教育研究,2008(7).

[5]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杨春慈.试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特点【J】.英语电化教学.2000 (3) .

[7]曾文雄.现代电化教育环境下的口语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2.

[8]仲伟合. 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J】.中国翻译,2001(2) .

上一篇:公园巷社区2012年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方案下一篇:做好战前准备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