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支撑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2023-02-06

网络的高速发展, 网络已日益成为当代青少年日常学习和精神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以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基本依据。这给学校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给信息技术教师选择各种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信息技术教师的在网络环境支撑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 必将有力地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革命, 也必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传统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遵循了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 注重于学习指导, 解决教学重难点练习、操作等, 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内容, 学生被动或机械练习。没有达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我国正经历“从网络建设期向网络应用期”的历史转折, 随着网络环境的逐渐形成, 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教育方法与模式不断发展产生, 这不仅仅是为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方法本身发生了变化,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不断发展的教学方法, 达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而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但在传统教学传统中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也正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所在。

1 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指导者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为知识的灌输者的身份出现, 在合理的时间内, 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际操作, 示范。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 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 没有任何支配和选择的权利, 信息技术是一门灵活性极强的学科, 操作方法也多种多样, 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融入”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符合人本主义及素质教育的对教育的要求。

结合本人去年“营造课堂生态促进自主发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讲的内容是《利用W O R D制作元旦贺卡》, 要求利用Microsoft WORD制作贺卡, 格式不限。通过简单复习W O R D里面图片的编辑和艺术字的相关知识, 然后把学生机接入网络, 让学生字从网络上找到相关资源用语自己的创作中, 就在这样不太像“课“的课堂上上课, 很多学生能真正意义上“融入”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讲,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是线性的, 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 课堂活动的主体以及利用资源不是线性的, 这是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区别与其他学科的魅力所在。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节课时中占了90%以上的时间。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 而是变了学生创作的大舞台, 。在公开课上, 我设计了一个学习反馈网站, 学生小组上传作品, 通过简单讲解, 归纳, 进一步讲解WORD中常见的问题, 在潜移默化中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信息教师不再象传统教学那样, 示范操作, 直接灌输.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导航者, 给学生正确指导, 在网络环境下, 充分利用网络快速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成所学内容, 做到融会贯通。

2 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 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 方法和知识的脉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网络环境下, “任务驱动”有被赋予新的内涵与意义。

在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参加主题为“新课程新课堂:生成与发展”的教学活动, 观摩了孙箐老师讲的《数字化图象的加工与简单合成》这样一堂课, 她就利用网络这样一个平台, 一个载体,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总体要求是要做个性化日历, 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 当然不可能做到同样的效果, 孙箐老师考虑到这点, 让学生们浏览专题学习网站, 网站上面讲的PHOTOSHOP方面的知识有入门级, 专业级和提高级,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级别进行学习创作, 而且图片题材均来源于网络, 根据学生层次性差异, 选择学习不同程度的内容, 并通过提交反馈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问题及时给予解决。这种在网络环境下的“任务驱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网络的教学是利用包含W W W各种特性和资源的超媒体教学程序来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在这种教学环境中的“任务驱动”得到很好促进和支持。

3 网络环境下引导“自主性学习”教学方式的应用

因为网络的迅速发展, 不仅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 同时也加快了知识与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与范围。因此,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 应是一种主动的学习, 一种基于信息的学习, 一种建立在网络之上的学习。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教, 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 在网络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自由的。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自主化学习方式成为一种现实的必然的选择, 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由“要我学”切切实实为“我要学”。学习方式自主化,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获得更加全面、自由的发展。如:我们可以通过观看网上的优美图片, 引导出图片编辑制作软件P H O T O S H O P, 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学习PHOTOSHOP的简单操作, 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出相应的作品。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有利学生身心的健康以及审美感得到发展。

4 网络环境下“支架式教学”教学方式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的课程, 很可能学生的某些知识超过老师, 老师拿什么去教呢?到那个时候, 学生得靠自己积累起来得学习能力去继续提高自己了吧。所以, 我认为要教给学生“渔”得方法, 给学生网络这个“支架”。充分利用网络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网络环境下,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如果把网络对学生的比喻为一个“支点”, 那么学生将围着这个“支点”旋转, 转出他们自己独特的“舞台”。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 计算机网络得到普及, Internet的教育网络已经对传统教育思想, 教学观念产生的巨大的冲击, 必然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的设计研究, 当今课改所要求, 也是深入教学改革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推着教育跑, 教育伴着网络飞”的时代, 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网络教育教学上去开发它无穷潜力, 使网络教学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教学完美结合起来, 为新课改的良好运行添上自己智慧的一笔。

摘要:我国正经历“从网络建设期向网络应用期”的历史转折, 随着网络环境的逐渐形成, 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教育方法与模式不断发展产生, 这不仅仅是为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方法本身发生了变化,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不断发展的教学方法, 达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而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但在传统教学传统中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也正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支架式教学

上一篇:电子招投标系统的优势及应用策略下一篇: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