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

2023-03-14

第一篇: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

新时代网络环境下的网络营销策略之创新-微博营销

随着消费者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消费者获得产品信息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微博作为新时代迅速崛起的网络交流平台,大量的信息充斥在其中。企业抓住这个契机,将营销和微博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营销方式即微博营销。

一、微博营销的具体含义

所谓微博营销,是指以微博为平台,以粉丝为潜在客户群,商家和个人传播产品信息,树立品牌形象,创造企业价值的营销模式。微博营销重在信息的传递以及和粉丝的互动,精准的营销定位,主动服务的营销理念为其迅速的打开了市场。可分为企业微博营销和个人微博营销等。

二、微博营销的优缺点分析

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进的营销模式,有着其他营销策略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 定位精准

微博用户在获得微博信息时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和偏好性,一般用户关注的都是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企业或品牌,这样就形成了这些产品的潜在消费者。企业在微博上介绍品牌活动时,粉丝会很容易被调动起积极性,踊跃的参加活动,然后企业可以受益于这些用户更加广泛的转载,让活动被更多的人了解。

(二) 成本低廉

和传统营销方式不同,微博营销具有低成本的特性。140 个字的内容描写,不仅简化了传统营销繁杂的程序,降低了操作成本,更促使商家不断斟酌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力争用最简短的字数表达出最深刻的意义。同时少了复杂的行政审批,就节约了很大的时间和成本。

(三) 传播迅速

微博的载体有很多,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都可作为其载体。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更为微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条产品信息的发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微博可以转载的模式,使得只要企业发布一个信息源,就会辐射出千千万万的信息线。这是其他营销方式所不能比的。

(四) 立体模式 微博的人性化管理使得微博营销呈现立体化的态势,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都可以用来为产品做宣传。生动形象的表现,更容易吸引顾客的眼球,抓住顾客的关注点,从而在顾客的大脑里植入产品特色,刺激人们消费。

同时微博营销也有其不可忽略的劣势,这些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人气无法保证

微博营销主要是靠粉丝取胜的,如果一个企业微博的粉丝数量巨大,那么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因为这些粉丝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产品的客户,并且这些粉丝的连带

作用更是无法想象。反言之,如果你的粉丝太少,那么企业发布的产品信息根本得不到广泛的响应,宣传效果就不言而喻。

(二) 舆论压力大

微博的发布,内容是一部分,评论也会占据一部分。有些时候,评论甚至可以左右内容的方向性。评论一般都是顾客的用后感受,如果产品出现问题,就会被粉丝群起攻之,这时候民众的盲从性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传统的营销在出现问题后,不会有大范围的问题汇总,而微博营销不同,由于它的广泛性,一个问题,可能会牵引出千万个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三) 虚假信息泛滥

由于微博营销是一个新兴的营销方式,部分微博内容广告泛滥,引起粉丝的不满情绪,引发了取消关注等情况。内容的多而广,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真实的情况,而这些不真实的情况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损失。另外,由于网络监管的难度大,会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博营销来发布些虚假消息,欺骗消费者,也给行业整体带来了坏处。

(四) 法律保护不完善

由于我国尚未形成规范完整的网络法律体系,因此一旦微博营销出现问题,在责任的界定及处罚处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保证营销的规范性,也就无法促进网络营销的长足发展。

三、微博营销的应用分析

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需要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中主要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加强和粉丝的互动性。粉丝是微博营销的受体,可以说,如果没有打好和粉丝的关系,那么微博营销注定面临失败的命运。所以博主要维护好和粉丝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博主可以时不时的对某些东西展开讨论,调动粉丝的微情绪,通过互动和粉丝建立良好的关系纽带,让粉丝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体味不一样的情绪。只有充分的实现了和粉丝的互动,才能在今后微博营销中得到粉丝的积极响应,用粉丝强大的兴趣支撑起营销策略的不断开展。

(二)不断增强内容的丰富多彩性。微博的内容至关重要,140 个字的微博内容,需要博主字斟句酌,只有内容写的好,才能受到粉丝们的追捧。至于如何保证内容的丰富多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就是标题的新颖性。由于粉丝关注微博数量多,不可能每一条微博都认真阅读,所以粉丝在看微博发现新奇的东西时就会眼前一亮。第二就是标签的设置上,一条好的微博,标签设置很重要。如果标签设置没处理好,那么微博很快就会被淹没,只有在不同时间更换不同的标签,让微博始终排列在前,才能受到更多的关注。第三就是利用最新动态。微博上有很多的热门话题会引起大家的讨论,如果博主善于抓住这一点,那么就可以做到大象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家关注,可谓润物细无声。第四点是善于观察总结。一般什么时段是大家刷微博的高峰期,这段时间,博主就要通过不断设置,让微博始终靠前,提高微博的阅读和转发次数。第五点就是合理利用名人效应。微博的粉丝不仅可以是那些普通大众,也可以多加些名人。利用这些名人的知名度,来提高微博的关注度。

(三)加强危机处理能力。微博的一大不确定因素就是危机处理。很多危机的发生不是瞬间形成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有专人来进行管理,在发现危机出现的时候,企业要迅速做出反应。抓住第一时间,果断迅速的处理危机,避免危机扩大化。同时在应对危机时企业要坦诚面对,敢于承担责任,争取将危机降到最低,甚至可以通过危机处理来获得大家的好感,变不利为有利,无形中增加企业的形象。

综上所述,微博营销给传统营销带来巨大危机的时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企业要对这一新的营销方式迅速做出反应,让自己迅速融入其中,以避免在今后的竞争中被甩下。同时企业也要正视微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发展和完善,让其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为企业服务。

本文版权归大才网络营销学院:

第二篇: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由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CAI)向网络教学过渡,“班班通”工程逐步建设,“数字化校园”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目标,同时计算机教学已开始从过去单纯的计算机知识教育向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信息工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向转变;学生也从过去学习使用电脑向现在的使用电脑学习方向转变。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根据现状开展计算机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以便顺利完成计算机教学任务,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在此,我简单谈一下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与学,以此共勉。

一、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及中学生信息技术现状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学科,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之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面对现在的网络时代,我们需要培养学生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评价信息的能力;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根据上述特点,我们应该选择更加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给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界定和环节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就是指:通过构建和营造具有丰富教育资源且有利于协作交流的网络化教学环境,使学习者在具有一定开放性、自主性的学习情景中,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通过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自主运用媒体技术,直至完成既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由以下环节构成。

(1)提出学习任务,策划学习方案。一节课中最关键的是学习任务,因此,首先要提出学习任务,任务要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要做到分层递进。

(2)创设情境。情境是指使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所需要的外部学习环境。

(3)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可以说是一节课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水平,寻找适合自己能力的学习起点、学习任务的难度、学习资源及学习目标,扩大学习活动的自由空间,解决个体差异的需求问题,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有效的开发。

(4)协作学习。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利用网络的群组功能,组织学生使用Internet及教学资源中心的网络资源,开展小组合作探索、协商讨论、模拟通讯等学习。

(5)检测评价。学习的终结目标是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并能发现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网络环境下教学实践体会

(1)研究学生、分析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学生、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素。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层次,要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特点及规律,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顺序;要研究如何突破课程中的重难点,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上较难部分,我适当降低要求以增加学生学习信心;操作性强、实用性较大部分,适当增加教学内容。这样拓宽了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激发了兴趣。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照搬书上的内容,要根据学生层次差别、兴趣爱好灵活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教学,做到有创造性地“传道、授业、解惑”。

(2)创造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情绪、兴趣、动机都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其中最直接影响因素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热心探求未知领域。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情感机智,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可以实时创设教学情景。

(3)“任务驱动,强化实践”

学习是为了应用,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转化为能力: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实践出真知”,我们要注意讲解和实践的关系处理,在我校,一节课用20分种讲解,剩下20分钟学生练习。在练习的时候,我们不能没有目的去练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使他们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任务驱动不仅仅运用于上机练习,同样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可忽视,根据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将所讲的内容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中。

(四)网络环境下教学带来一些思考

创设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伟大实践。虚拟世界里,学生可从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获取信息。作为教师更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网络为教学工作服务,在网络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专业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网络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虚空间,开放性是一大显著特点,它会给网络环境下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学生上课时随意性很大,学生不可控制因素太多,不能正确对待网上垃圾信息,以致导致迷恋上网聊天、游戏,分散学习精力。因此,我们绝不能忽视网络道德建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

第三篇: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大花崖小学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摘要]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因特网的出现而诞生的网络教学,为当今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具有数字化、多媒体、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而且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本文结合我校几何画板网络化培训的实践经验,从四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

网络化培训 教学设计

[正文]

谁也不能否认,互联网正在快速地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和学习,互联网正以它无限的容量、广阔的覆盖面、交互和定制化特色,迅速改变着传统。而以往对教师的培训,采用的是以教为中心的集中授课的方式,不仅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忽视了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忽视了培训的延续性,忽视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培训完就ok了,总感觉是种应试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

所谓网络化培训模式,简单地说,就是组织学生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组织学员通过PC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当然,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教学软件、论坛、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共享资源库。而且这些学习资源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一方面,这些资源可以为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同时使用,没有任何限制;另一方面,所有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资源加入到资源库中,供大家共享。

教师角色将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即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获得技能,他们的全部责任就是帮助学生理解经常变化的环境和自己,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即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地学习,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教师,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正因为如此,我校这次对教师的几何画板培训采用网络化的培训模式。而且我校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这样具备了开展网络教学的条件。但目前,许多网络教学仅仅将网络技术当作课本的搬家,在网络上的学习资料是大量的文本、图片资料,学习者的任务是阅读大量的材料,然后就去做教师设计好的练习题或进行考试,这种网上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是资料的浏览和练习,网络技术也仅仅是课本的代言人,这对学习者的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本文正是针对这种现状,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做出探讨。

首先,进行教学目标分析。

本次培训的目标明确,使被培训者掌握几何画板的使用,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能将这种网络化培训模式推广开来,顺应当今终身学习和学习生活化的需要。其次,转变被培训者的培训观。

如何使学习者接受这一模式的培训?不仅要从观念上转变,要意识到如何去做,还要从态度和情感上积极投入,从心理上做好准备。首先声明与以往的培训模式不同,新颖而且实用,并选择学生机房作为集中授课的地点,集中授课将重点解决:几何画板最基本的知识;如何在网上进行自主和交互学习。从集中授课逐步引导到网上学习的模式。可以将教案放在网上资源库,让学生预习,在论坛设计几个问题如对本次培训的看法,让学生来回答,慢慢习惯这种学习方式。还有声明在几何画板学习过程中碰到了问题,原来需要通过电话求助,现在可以直接利用论坛,逐步提升论坛的人气,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第三、学习环境的设计。

由于设计的目标符合数学、物理教师的需要,符合当今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师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很强。但是,怎样来创设教学的环境呢?

此次培训采用eclass(北京某公司的产品)网络教学应用平台,应用情况如下:

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进入网络教学系统后,可根据课程信息库中的课程设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可获得个人的笔记本、电子信箱、课程内容、共享资源库、网上作业与测验。其中笔记本和网上作业与测验充分体现了个别化自主学习情境:笔记本--是辅助学习工具,具有随时在线存储、提交信息的强大功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在课程内容上加注,记录下学习的心得、疑难问题和重点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源,另外,通过笔记本可以设定标签以标记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资源搜索,有助于学习者进行探索式学习。共享资源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对学习有帮助的资料(可以是文档、软件、网站的链接等)的上载,当然也包含教师推荐的一些资料。网上作业与测验--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检验,及时知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提供协作化学习的环境。对于某些教学内容的学习需要依赖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作用和群体的协商与对话(如: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可以进入虚拟社区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开展协作学习,使学生感觉到不是纯粹在向计算机学习,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其他学生在共同学习,体现了人性化的交流,弥补单独学习的缺憾。定期布置学习任务,让一群学习者"共同"去完成,定期与学生进行专题讨论,针对重点、难题开展辅导课堂教学。

第四、学习效果评价。

在网络教学模式中,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网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向学习者提供学习的途径、资源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策略,最终获得发展,因此,网络教学应注重对学习者的态度、意义建构过程的评价,一方面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做出评价和反馈,给予提示

和建议信息。具体来说,又包括以下几项:

1、交互程度

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都已充分表明,交互对于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乃至网络学习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交互程度是学习效果评价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具体可以通过记录学习者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各种交流工具辅助学习进行,如根据讨论区发表的帖子(发言)数及数据总量等信息提供他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参数和学习态度的参数。

2、答疑情况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向教师或相关专家请教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通过答疑,学习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的主题,可促进知识意义的建构。答疑情况可以通过学习者请教问题的数量及难易程度、浏览问题的次数、以及提供解决方案的次数等信息反映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以及主动学习的参数。

3、资源利用情况

学习者对资源的利用不仅指利用教师或互联网提供的资源,更为有价值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上载的数据。评价包括对网络教学平台及其中的资源(如课程内容、共享资源库)的使用情况,如记录学习者登录系统的时间及注销登录的时间来确定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时间,通过课程内容页面浏览范围和次数来提供学习者学习范围、进度的参数,利用共享资源库的浏览来了解学习者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在讨论区的发表情况以及在共享资源库上载的资料甚至是对网络课程的修改来提供学习者学习的态度、对学习主题的理解、问题的解决、学习策略的调整以及意义建构的相关信息。

以上三者的具体评价方式皆根据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态度转为本人积分(用于激励本人,而非与他人比较)

4、作业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与得分,提供学习者平时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信息和作业完成情况的信息,评价系统据此生成反映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曲线和作业完成情况的提示信息。学习者上载一完成的作业,评价的方式有:给评语(跟贴)、打星(记分)、推荐为精品、转为本人积分等。

5、测验

测验是对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情况作一阶段性的评定。对于网络学习来说,测验不是目的,而是一种促进更佳学习的手段。评价系统据此生成学习者知识点掌握程度及问题解决情况报表,并对学习者的下一步学习提出改进意见。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同伴评价以及学习者自评进行,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的不同的评价手段,如协作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自评实现,而对于自主学习,采用自评手段更为有效。但是在网络环境下,由学生进行的多是自我建构的学习,即使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对不同学生学习的内容、途径可能相关不大,如何客观公正地对他们学习的结果作出评价就变得相当困难,很明显,对他们实施统一的客观性评价是不合适的。事实上,最为有效的评价是让学习者去完成一个真实任务,并让学习者对自己的意义建构情况作出合适的评价。不管是教师评价还是同伴评价,并不能真正决定

学习者意义建构的评价,这两种评价手段的最终效果只是用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总之,评价要有利于每一学习者的学习进取,而不是仅用来区分能力的差别。

第四篇:网络化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论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化 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深化与发展,网络不仅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网络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趋向于多样化的发展方向,这不仅保证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完成。本文旨在论述网络化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化、创新化。

网络化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开辟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途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课堂的多样性,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背景下的教学策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不仅是一个突破,同时也是一种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待于更新,以便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其中,网络化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适时利用网络系统,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性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是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在网络化的背景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设置思考题,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到学生的计算机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可以提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网站,这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很多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针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堂练习,在无形中增加大学生的自主探索性。

例如,在学习“Window98绘图工具”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演练操作的步骤,并对菜单栏、工具栏、颜料盒等组成部分进行简要分析,让学生简单了解窗口工具的主要功能。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制定出相关的试题,让学生独自完成所要求绘画的具体步骤,通过实际操作的过程,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性。

二适时采用网络设备,实现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将所要讲述的知识通过网络技术播放在屏幕上,还可以借助控制机随时更换屏幕上的课件,可见,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清晰地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与教材上的文字相比,屏幕上的课件更具有生动性,从而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跃元素,从而也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课件上的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对于每一代计算机出现的时间以及特点做出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出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同时,屏幕上应出现每个时代计算机的图面,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发展简史的理解。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自我检测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检测是评价学生学习标准的有效环节,学生可以通过CAI软件进行自我检测,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进行自我检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样就会及时发现自身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经过CAI软件检测出的结果不仅所用时间短,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因此,这样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 例如,在学习“资源管理器”时,学生可以通过CAI软件检测自身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包括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删除等,学生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可熟练掌握“资源管理器”的相关知识。

四适时创设网络情境,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

在网络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创设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情境,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了网络系统的功能,同时也能给教学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教师通过创设网络情境,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课堂的实践中,不仅促使学生形成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网络具有自身的特征,教师可利用网络将全体学生连接在一起,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探讨的平台,而且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渠道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可见,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制作演示文稿”时,教师通过对演示文稿主题、素材库以及搜集多媒体素材的讲解,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协作制作演示文稿,经过相互探讨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化不仅给信息教学课堂注入了活跃的元素,而且也给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驾驭信息技术课堂,这样,不仅丰富了信息技术课堂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质量,可见,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网络化”的注入有着深远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肖生.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2(03)

[2]陈琳.中国教育信息化优化发展之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01)

[3]杜树杰等.高校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原则与课程体系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06(01)

第五篇:网络环境下的高中物理创新教学

钦 州 市 大 寺 中 学 蒋 丽 梅

[摘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也给以“学生为中心”为理念的教育改革找准了制高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及资源等学习环境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探索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认知观念已是迫在眉睫。本文试从分析高中物理的教学现状、网络课中的创新教育策略着手,提出网络环境下进行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运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知热情、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创新行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能力的目的。并指出网络环境下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值得思考之处。

[关键词]局域网

物理教学

创新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环境的网络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资源变得更丰富、更立体、更易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促使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然而,在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借鉴教育理论,结合学科特点,灵活运用教育技术资源,进行网络环境教学,既是顺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潮流,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因此,如何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成为我们改革教学模式的一个课题,为了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我们根据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开展“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工作。

二、高中物理教育现状

随着《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越来越多的高中物理教师正密切地关注未来高中物理教育的走向,新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

1 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就足以引起每一位一线高中的物理教师的重视,审视如今的高中物理教育现状:

从学生方面来看,高一物理课本给出了一个系统而严密的理论体系,表达简明而准确,是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如同压缩的饼干,虽然营养丰富却让学生感觉难以咽下,许多学生的脑子里物理就是远离生活的一些枯燥的概念、规律和难解的习题,尚未领悟到物理思维的严密、流畅、深刻之美就早已对其厌倦。因而,真正喜欢物理的同学是不多的,除以上原因外还有学生在课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物理内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特别是农村高中,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作业负担过于偏重等等都是致使学生厌倦学习物理的原因;其次是学生感到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学习好像完全不一样,经常有学生对教师说:“我初中的物理学习成绩都和很不错,但到了高中就完全不行。”主要是跨度太大,台阶太高。学生要在不做任何思想准备就能跨过这台阶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学生迫于升学而强制学习。另外,在多数学生心中,考试成绩也就是判断自己物理学得好,物理成绩低,就认为自己物理学得不好。

从教师方面看,尽管大部分教师正努力更新陈旧的教师观念,并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中。但是受传统习惯,教材内容,班级人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目前仍有一定的差距。首先是应试的压力,特别是高考指挥棒的存在许多教师无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其次是大量作业的批改,任教班级过多,以及对差生的辅导几乎耗费了教师所有的精力和时间。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恰恰需要教师“功在课前”。由于都没有充裕的精力和时间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作好大量的课前准备,因此学生也无法在课堂上顺利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即使是开展了也是流于形式,并无实际意义。对于物理教师用的“复习—新课—巩固—作业”的教学模式的教师仍然占大多数,他们认为采用这种四段式教学模式是将知识顺利传给学生最稳妥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有些私立学校没有实际器材更是如此。至于学生获得了多少除知识以外的东西,他们用什么方法学习,是怎样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思考什么,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等等就无暇顾有了。

2 另外,我们不难看到我们周围学校的校长绝大多数都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以及升入重点大学的人数为指标来评估教师的业务能力,一些教师为名誉进行考分的拼杀,导致了对学生“过分负责”的“高压”行为。学生们在激烈的竞争下把对自己成绩的不满变成对教师要求的敌视。师生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烦琐的而效果又不佳的教学活动中。缺少必要的师生交流,师生关系紧张,疏远甚至扭曲,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面对这样的现状,大家都迫切希望能够有一种力量把师生们从烦琐复杂的机械劳动中解救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平等而又真诚地对话,让老师们有更充沛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更多的自由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需要去选择学习的内容,以丰富自己的内存素养。

三、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学

随着近几年来“个性化教育”理论的提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课堂中运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已不再是新鲜事了。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了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在网络的氛围下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是大势所趋。网络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大致分为:

情景导入—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总结评价—分层提高

1、情景导入:教师用生活中的事例,自然现象或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在短时间顺利进入情景,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渴求获得新知识。

2、自主探索:教师提供接近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材料或实验器材,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实验器材或网上查询资料开展学习活动。

3、交流讨论:教师组织学生间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流,人机交流,同时加强针对性辅导,学生针对个人学习结果通过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协作学习。

4、评价总结:教师归纳总结,查漏补缺,适时评价,让学生理清学习内容,质疑问难。

5、分层提高:教师设计开放性练习和利用超级链接,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方式和相关内容。

3 网络教学模式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利用网络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那么,如何运用网络课从事物理创新教育呢?下面就浅谈一些教学研究中的体会。

1、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学生主体观已成客观趋势。而网络课中的创新教育是一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创新力量的教育。它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能唤起学生的主导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因此,作为21世纪的灵魂工程师,网络课中时刻牢记网络资源优势的同时应该紧密结合 “学生主体观”,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网络课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形成强烈的创新欲望。

2、利用网络优势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

现实生活中不少在校学生缺乏创新欲望。这些学生习惯于顺其自然,从来不习惯于多思考,也不敢标新立异,只愿模仿,依葫芦画瓢,不会另辟蹊径。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学习时只当“搬运工”,把老师讲的内容原封不动地从黑板上搬到笔记本上,再从笔记本上搬到作业上,考试时再突击背过,满足于考试及格不挨老师和家长的埋怨即可。究其原因主要是以往应试教育的副产品。可喜的是随着网络信息公路的迅速形成,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已成为可能,以网络资源优势启发、诱导、发挥其潜能、发展其个性已成必然趋热。

3、运用网络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创新行为

(1)运用网络环境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创新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文字引发想象,从而在头脑中设立了一个抽象的学习环境,往往脱离实际。而在网络课中,由于提供了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巩固,而且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如在中学的物理课《分子热运动》这一章中,按常规教法一般来讲都较抽象、枯燥、乏味,所以学生除了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外,也很难从中获得什么乐趣。但是如果运用网络优势来辅助教学情形就不同了。网络资源由

4 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有视觉感知带动想象,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不仅能很快地抓住实质,而且还留有广阔的创新性思维空间,由被动型学习转化为主动型学习,创新行为也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2)运用网络环境创设问题环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创新性思维是形成创新行为的前提,而提出问题则是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便成了激发学生创新行为的重要方式之一。

4、运用网络环境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1)运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

信息是社会进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占有和利用信息,对于学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信息能力的培养。它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由于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技术手段多样性等特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一般采用讨论、探索、协作等方法。这些方法自主性强、选择面宽,因此,可以增强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离不开知识,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大大束缚学生的学习创新性,更谈不上创新性的运用知识,所以应努力改善学生的学知途径。

基于互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和进度的安排方面有主动性,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共同学习的交互环境,学习越来越成为学生主动追寻的乐趣,成为一种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种以供借鉴:

①自主学习、个别辅导模式

网络给学生提供了集成化的学习环境,比如多媒体学习系统、辅助学习工具、实践环境、演示环境、师生交互环境等等,这些学习环境使学生完全有条件并且能够完成自主学习的全过程。而网络环境下的个别辅导则是指学生在自行建构知

5 识意义的过程中教师的一种引导。这种辅导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及个性化、交互式学习的要求。

②讨论学习模式

网络环境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讨论主题的需求,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这样更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规律。通过讨论学习,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③探索学习模式

互联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探索学习提供了可能。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确定一些适合由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并在整个过程当中对学生不能解决目的地疑难问题给以启发和提示,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④协作学习模式

网络环境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程度,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诚如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网络环境中资源的迅速沉淀,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学习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是21世纪新型人材培养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

因此,运用网络资源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的特点,设置学习的能力阶梯,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途径,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学生会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学得的知识既牢固,又可以保持较大的思维灵活度,自然有利于创新性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学知的过程富有创新性,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就不会墨守成规。

5、激励学生的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新欲为前提,启迪和开发人的创新潜能的教育活动。其

6 终极目标是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特长,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创新者。而创新人格主要表现为:良好的思维品质;独立的个性特征,如怀疑精神、创新意识、不迷信权威;优良的意志品质;强烈的求知欲;不竭的进取精神。具有创新人格的学生往往显示出首创性、感觉敏锐、洞察力强、能独立判断、能接纳新经验、持怀疑态度,不太关心细节和实际而具体的事物,对于理论观念及符号转换很感兴趣。

恰当得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表达思想和思维过程,形成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捕捉学生思维中创新性因素的闪光点,可激励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独创性与多样性,鼓励幻想,鼓励和有创造力的人接触,鼓励学生运用网络中有价值的资源批驳老师的观点等。

四、体会与思考

1、网络教学的优势为开展“自主”学习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和水平选择合适的学习进度,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如果说过去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只能采取班级集体的教学模式,无法做到“因材施教”,那么,在今天有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个性教学模式、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就有可能实现。信息技术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如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创设比传统手段教学更赋予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做实验的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复式教学。在解题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能有效地使学生领悟题目所设计的物理情境和物理过程,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从中领悟到物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师由知识的讲解者、传递者变成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成为教育软件的编制者、管理者、服务者。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2、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教材、计算机之间的关系。

在计算机技术给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计算并非无所不能。对于学生来说,尽管它能将物理知识以多种形式呈现,并且能够为学生的一些需要提供一些帮助,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能

7 力上也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他并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学生在解题时经常会想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也经常会产生一些预料不到的问题,这些都是计算机所不能做到的。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通过交流来解决。因此教师不能因为计算机的出现而放弃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憎爱分明的交流,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氛围,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热爱,这些是在任何时候都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再者,计算机是作为有效的辅助认知工具为教学服务的,要把它用到恰到好处。有时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件器材就能让学生明白道理,就无须用计算机来演示。总之,只有巧妙地将传统教学与计算机手段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更扎实,更富有成效。

当然,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教育策略,决不仅限于上述几方面,很多方面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特别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结合网络教学增强网络资源应用的灵活性、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教学,切实强化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课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协作、不懈努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1]陈龙安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41. [2]胡在芳 孙军业 困惑及其超越——解读创新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234. [3]王 坦 合作学习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8. [4]陈光全 关注学生的体验学习[N]. 教师报,2002.3-31In the modern time, mainl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oshan steel industry is the speed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and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upstream, but also face factors of production such as energy, raw material cost, continuously high indirectly lead to cost pressures in iron and steel

上一篇:网络营销课程设计选题下一篇:物流运输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