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2024-04-15

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共9篇)

篇1: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上完了《海陆的变迁》这节课,收益良多,感触也很多。因此写个教学反思,总结一下这一课内容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本课以电影作为导入,立刻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很自然进入了学习状态。视频里面青藏高原被海水淹没,很好的导入了本节课要讲的第一个话题:海陆会不会变迁。为什么海陆会变迁?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课堂。

(2)创设了探索情景,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过程意识。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本课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假如你是魏格纳,你怎么证明大陆会漂移等等。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得出答案。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

(3)课堂我注重了活动教学。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一大特色。本课活动题有:探讨南美洲与非洲是同一块大陆的证据;探讨未来世界红海、地中海会有什么变化等。通过活动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适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学习更有动力。

不足之处:

1、学生在平时课堂探究的机会不多,动脑动手能力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探究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会学习,从而达到爱学习的目的。

2、提问学生的面还是有限,应使课堂上的学习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有兴趣、有动力。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板块的运动日常生活中很少直观上的接触,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难一时消化,课后还应当多加练习加以巩固。

篇2: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本课在小榄镇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是我校全体地理教师精心设计的课程精品,本课的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本课开始先复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然后顺势导入新课“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既巩固了上节课的知识,又较好地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在学习“大陆漂移”时,用动画演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的拼合效果,也较好地创设了教学情景。

2、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这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中注意用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和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述“沧海桑田”时采用了实例分析法,利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海海底发现古河流遗迹”等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讲授“板块张裂运动”和“碰撞挤压运动”时采用动画演示,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裂谷”和“海洋”的生成过程,以及“海洋消亡”和“山脉隆起”的过程,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不但轻易突破难点,学生也乐于接受。

3、教学设计侧重科学观念、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考虑到初一学生心智还比较幼稚,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推测探究法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通过“喜马拉雅山发现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等实例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海陆是变迁的。然后用动画演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的拼合效果,引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认识海陆变迁。最后通过“大陆为什么为漂移?”自然地引出 “板块学说”,在介绍了学说内容后,重点放让学生运用板块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特别是通过对汶川地震的原因分析,以及对“地震前兆”和“地震时应采取的措施”等拓展性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是非常有用的,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4、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本课不足之处:

1、由于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教学中补充了一些拓展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加大了教学容量,使时间显得略紧。在试教过程中有个别班不能完成最后的知识竞赛,显得美中不足。

篇3: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如何上好每堂新授课,进行有效的教学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要探讨的问题。下面以“海陆变迁”新授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谈谈怎样上一堂有效的地理新授课。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5 分钟时间)

[情境创设] 出示材料: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 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被称为“汶川大地震”。

[教师引导]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与我们本节要学习的“海陆变迁”有联系吗?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海洋和陆地呢? 为什么有的地方是山地高原,有的地方是平原盆地呢? 本节课我们就来解答这个问题。

新《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所以说,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中抽象的、单一的、枯燥的知识,通过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欲望,从创设的情境活动中学到知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 5 分钟时间)

上课开始,教师直接出示学习目标。“海陆变迁”的学习目标:

( 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 2)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内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 3) 学会看书43页中图2-55“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书44页中图2-56“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讨论并总结世界上火山地震为什么多发生在这些地方?

出示的学习目标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①目标要全面。所谓“全面”,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提出学习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求,把能力与思想品德丢在一边。除了应当掌握的知识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也要得到发展,同时还要注意训练学生一丝不苟的处事态度及用科学观点、方法解释地理现象等。②目标要准确。目标中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准确,三者之间不能混淆。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应注意和现实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以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③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诸如“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粗一听很具体,细一想太空泛,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不得而知。

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提出的,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授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着目标组织教学,就像写文章不能“跑题”一样,新授课也不能“离标”,而应有的放矢。

三、师生互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 25 分钟时间)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由于是新课的学习,知识点的理解很重要,所以需要学生自己体验、探索知识点的获取过程。学生的探索学习过程往往同教师板书联系起来,有时也可借助资料书中已有的“知识点整合”进行梳理。

“海陆变迁”知识点探究过程如下:

[教师引导] 看书41页中的“活动”题,同学间讨论并解释这些现象。

( 1) 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海洋变成陆地)

( 2)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陆地变成海洋)

( 3)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

( 4)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学生活动1] 对比非洲与南美洲的轮廓凹凸相吻合性接合教材内容了解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进而了解板块构造学说。

[学生活动2] 看书上43页中图255“六大板块的示意图”,指出六大板块名称,并在图中记忆,从而使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得到训练。

[教师引导提问] 在图中找出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它们属于什么板块? ( 印度洋板块) 六大板块中哪一个板块几乎全在海洋中? (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运动的方向如何? ( 碰撞挤压运动)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呢? ( 碰撞挤压运动)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呢? ( 张裂拉伸运动)

[学生活动3] 联系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和书44页中图2-56“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在图中找出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大西洋、红海、地中海等。

[学生讨论1] 用板块构造学说加以解释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大西洋、红海、地中海的面积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讨论总结]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脉都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运动形成的。红海、大西洋的面积有可能会越来越大,将来可能会变成新的大洋; 地中海的面积会越来越小,将来有可能会消失。

[教师过渡] 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但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学生活动4] 看44页中图2-56“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找出世界两大地震带: a.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东北部的火山———地震带。

[学生讨论2]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为什么这里多火山地震?你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吗?

新授课上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生产实际,找准时事热点与考查内容的衔接点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生讨论总结] 日本位于环太平阳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中国汶川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地震带附近,易发生地震。

[知识拓展]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 ①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并紧抓桌子腿,如果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时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②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③不要慌张向户外跑,以防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④将门打开,确保出口,走消防通道不坐电梯。⑤户外场合,要用手或手提包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⑥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⑦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⑧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对于这部分拓展教学,因为在将来的生活中学生会碰到类似的现象,所以很有必要进行这一步,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如何求生的本领,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教师板书如下:

( 1) 列举海陆变迁现象: ①由陆地变海洋; ②由海洋变陆地。

( 2)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①地球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②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a.板块与板块的碰撞运动; b. 板块与板块的张裂运动。③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 3)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东北部的火山———地震带。

知识点的板书很重要,它能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于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

四、课堂练习 (10分钟时间)

这步工作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备课,选好习题,其内容既要与本堂学习的知识有关,又要与时俱进,涉及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

1. 板块构造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是

A. 日本多温泉

B. 美国多飓风

C. 印尼多地震

D. 意大利多火山

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 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变成海洋

C.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 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3. ( 中考演练提升题) 看图并阅读材料,分析回答 ( 10分)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 北纬30. 3,东经103. 0) 发生7. 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

( 2) 想出躲避地震带来灾难有效、科学的方法 ( 至少3种) 。( 6分)

五、教学反思

新授课一般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一起探究出知识形成过程,熟悉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这一部分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进行。第二大部分就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习题检测,先是基础知识部分,然后针对学业水平考试选择一道习题。在检测过程中要求习题量不能大,难度上要有层次性,还要注重与地图的结合。这一部分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要查阅资料,精选习题,要求教师在课外下一定的工夫。

总之,新授课既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要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有所获。如果我们的每堂新授课都像这样去上,相信课堂效率会很高,这样学生会把地理知识掌握得更好。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依赖于教师和课堂,这样我们的教育就面临着一个“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本文采取案例的办法对“如何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做了有益的探索,希望对进行中学地理有效教学有一定帮助。

篇4:“海陆的变迁”教材剖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条“标准”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重点在于进行科学观念教育。鉴于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恐难以举出说明海陆运动和变化的例子,需要教材或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提供的实例应包括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②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对于本条“标准”,课程标准作了说明:“要注意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因此,对本条“标准”可理解为:第一,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理性认识,即说明科学家对于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第二,作为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因此需要从大陆漂移学说讲起。第三,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应注意逻辑顺序,体现科学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第四,板块构造学说只作基本的了解,即板块划分(六大板块)和地壳比较活跃地带(板块交界地带)。第五,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作为板块运动的例证。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认识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手段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与学生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层层探究、步步求证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和“板块的运动”三目内容组成,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自然延伸和拓展,与第一节内容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第一节介绍全球的海陆状况这个“果”,本节则分析全球海陆面貌的成因。教材围绕“海陆变迁”这一线索,三目内容互为因果,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步步求证,加深对“海陆变迁”的认识。整节教材逻辑严密,涉及内容广且理论性强,蕴涵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特别是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价值。

“沧海桑田”:以成语故事切入,利用第一段正文直接点出海陆变迁的观点;第二段正文结合“活动”中图2.13~2.15三个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使学生对海陆的变迁先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图2.13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图2.14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图2.15以荷兰填海造陆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该目是上一目内容的自然延伸,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原因。首先,教材以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地学科学史上的一场争论为切入点,通过图2.16反映当时争议双方对地球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局部的海陆变化转入宏观的、全球的海陆轮廓形成的探讨,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大尺度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二,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配以“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图(图2.17)介绍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轮廓线的相似,为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作铺垫。图2.17将一幅大陆拼合图和一幅破损的书页拼接图组合在一起,利用这种强烈的实例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为排除拼合大陆的巧合因素,教材安排“活动1”中的图2.19和图2.20来对图2.17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从中体现出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第三,教材利用第三段正文结合“大陆漂移”图(图2.18)介绍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基本内容。阅读材料“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蕴含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与探究精神培养的好素材,教学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板块的运动”: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对第二目中“大陆漂移假说”原因的解释与拓展。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22)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图2.23)认识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与板块分布的关系;通过“活动”中具体的案例来了解板块间的张裂运动与碰撞挤压对地表的影响,认识世界山脉、海洋的形成原因,回扣课文“海陆的变迁”这一标题。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表系统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各类图表多达13幅(见表1),对探究理解正文、形成地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组活动计4道题目,内容主要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通过具体的实例验证海陆变迁的事实,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可首先让学生观察3幅图,对海陆变迁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组讨论探究原因,各组展示交流成果。

活动二: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利用图2.19和图2.20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来验证图2.17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能完整地拼合成一个整体并非巧合。进行本活动时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分析展示,同时向学生提出拓展性问题:“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大陆是漂移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证据,将学习活动拓展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

活动三:本活动属知识拓展类。第1题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几个地理现象,关键是用好图2.24。可引导学生观察图2.24,在图上找出地中海、红海及喜马拉雅山的位置,看看是否位于板块交界处,观察这些板块交界处的箭头是背向还是对向,最后让学生归纳解释。第2题展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巩固板块学说的观点。有条件的学校可动画演示形成过程,也可让学生结合图2.25用手中的书进行模拟。

一、课标解读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条“标准”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重点在于进行科学观念教育。鉴于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恐难以举出说明海陆运动和变化的例子,需要教材或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提供的实例应包括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②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对于本条“标准”,课程标准作了说明:“要注意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因此,对本条“标准”可理解为:第一,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理性认识,即说明科学家对于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第二,作为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因此需要从大陆漂移学说讲起。第三,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应注意逻辑顺序,体现科学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第四,板块构造学说只作基本的了解,即板块划分(六大板块)和地壳比较活跃地带(板块交界地带)。第五,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作为板块运动的例证。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认识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手段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与学生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层层探究、步步求证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和“板块的运动”三目内容组成,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自然延伸和拓展,与第一节内容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第一节介绍全球的海陆状况这个“果”,本节则分析全球海陆面貌的成因。教材围绕“海陆变迁”这一线索,三目内容互为因果,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步步求证,加深对“海陆变迁”的认识。整节教材逻辑严密,涉及内容广且理论性强,蕴涵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特别是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价值。

“沧海桑田”:以成语故事切入,利用第一段正文直接点出海陆变迁的观点;第二段正文结合“活动”中图2.13~2.15三个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使学生对海陆的变迁先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图2.13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图2.14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图2.15以荷兰填海造陆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该目是上一目内容的自然延伸,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原因。首先,教材以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地学科学史上的一场争论为切入点,通过图2.16反映当时争议双方对地球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局部的海陆变化转入宏观的、全球的海陆轮廓形成的探讨,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大尺度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二,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配以“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图(图2.17)介绍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轮廓线的相似,为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作铺垫。图2.17将一幅大陆拼合图和一幅破损的书页拼接图组合在一起,利用这种强烈的实例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为排除拼合大陆的巧合因素,教材安排“活动1”中的图2.19和图2.20来对图2.17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从中体现出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第三,教材利用第三段正文结合“大陆漂移”图(图2.18)介绍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基本内容。阅读材料“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蕴含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与探究精神培养的好素材,教学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板块的运动”: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对第二目中“大陆漂移假说”原因的解释与拓展。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22)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图2.23)认识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与板块分布的关系;通过“活动”中具体的案例来了解板块间的张裂运动与碰撞挤压对地表的影响,认识世界山脉、海洋的形成原因,回扣课文“海陆的变迁”这一标题。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表系统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各类图表多达13幅(见表1),对探究理解正文、形成地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组活动计4道题目,内容主要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通过具体的实例验证海陆变迁的事实,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可首先让学生观察3幅图,对海陆变迁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组讨论探究原因,各组展示交流成果。

活动二: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利用图2.19和图2.20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来验证图2.17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能完整地拼合成一个整体并非巧合。进行本活动时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分析展示,同时向学生提出拓展性问题:“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大陆是漂移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证据,将学习活动拓展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

活动三:本活动属知识拓展类。第1题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几个地理现象,关键是用好图2.24。可引导学生观察图2.24,在图上找出地中海、红海及喜马拉雅山的位置,看看是否位于板块交界处,观察这些板块交界处的箭头是背向还是对向,最后让学生归纳解释。第2题展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巩固板块学说的观点。有条件的学校可动画演示形成过程,也可让学生结合图2.25用手中的书进行模拟。

一、课标解读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条“标准”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重点在于进行科学观念教育。鉴于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恐难以举出说明海陆运动和变化的例子,需要教材或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提供的实例应包括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②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对于本条“标准”,课程标准作了说明:“要注意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因此,对本条“标准”可理解为:第一,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理性认识,即说明科学家对于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第二,作为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因此需要从大陆漂移学说讲起。第三,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应注意逻辑顺序,体现科学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第四,板块构造学说只作基本的了解,即板块划分(六大板块)和地壳比较活跃地带(板块交界地带)。第五,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作为板块运动的例证。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认识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手段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与学生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层层探究、步步求证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和“板块的运动”三目内容组成,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自然延伸和拓展,与第一节内容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第一节介绍全球的海陆状况这个“果”,本节则分析全球海陆面貌的成因。教材围绕“海陆变迁”这一线索,三目内容互为因果,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步步求证,加深对“海陆变迁”的认识。整节教材逻辑严密,涉及内容广且理论性强,蕴涵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特别是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价值。

“沧海桑田”:以成语故事切入,利用第一段正文直接点出海陆变迁的观点;第二段正文结合“活动”中图2.13~2.15三个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使学生对海陆的变迁先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图2.13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图2.14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图2.15以荷兰填海造陆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该目是上一目内容的自然延伸,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原因。首先,教材以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地学科学史上的一场争论为切入点,通过图2.16反映当时争议双方对地球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局部的海陆变化转入宏观的、全球的海陆轮廓形成的探讨,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大尺度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二,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配以“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图(图2.17)介绍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轮廓线的相似,为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作铺垫。图2.17将一幅大陆拼合图和一幅破损的书页拼接图组合在一起,利用这种强烈的实例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为排除拼合大陆的巧合因素,教材安排“活动1”中的图2.19和图2.20来对图2.17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从中体现出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第三,教材利用第三段正文结合“大陆漂移”图(图2.18)介绍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基本内容。阅读材料“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蕴含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与探究精神培养的好素材,教学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板块的运动”: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对第二目中“大陆漂移假说”原因的解释与拓展。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22)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图2.23)认识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与板块分布的关系;通过“活动”中具体的案例来了解板块间的张裂运动与碰撞挤压对地表的影响,认识世界山脉、海洋的形成原因,回扣课文“海陆的变迁”这一标题。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表系统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各类图表多达13幅(见表1),对探究理解正文、形成地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组活动计4道题目,内容主要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通过具体的实例验证海陆变迁的事实,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可首先让学生观察3幅图,对海陆变迁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组讨论探究原因,各组展示交流成果。

活动二: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利用图2.19和图2.20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来验证图2.17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能完整地拼合成一个整体并非巧合。进行本活动时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分析展示,同时向学生提出拓展性问题:“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大陆是漂移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证据,将学习活动拓展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

篇5:《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一刺激有助记忆,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对记忆的帮助更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活动、读图、拼图、分析、想象等多种活动形式和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的头、手、口、眼、耳动员起来,让学生多想、多做、多说、多看。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实现有效学习。

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拼图等操作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但这恰巧会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力求让自己去组织、引导、启发和激励学生,成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体地位,并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学习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篇6:《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沧海桑田”的传说引入本节课,引导学生一起探讨是否存在海陆变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通过图2。10、2。11、2。12,探讨海陆变迁的现象,及海陆变迁的原因。

接着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介绍魏格纳的故事,及通过图2。16、2。17共同探讨大陆漂移的证据,得出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理论。

(对于本知识点的引出,缺乏自然,在学生读图的过程中缺乏很好的引导)

通过提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引出板块运动。板块运动理论分为三个方面:1、六大板块;2、各大板块的运动;3、板块内部稳定,边缘活动活跃。

篇7: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这个案例来源于我的实际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课堂内容丰富化,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形式为趣味横生的课堂教学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充分体现了地理的“直观性”突出了各项地理技能的培养

案例分析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海陆的变迁及引起的地质变化,使知识变得鲜活、有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2、我采用鲜明直观的纲目式板书,提纲挈领、言简意明、重点突出,既有利于教师高度概括知识点并主动地控制教学过程,更利于学生根据板书提纲学习,思路明确,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板书概括知识点,地震视频贴近生活,两者有机结合,形象牢固掌握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研究地质地震现象的兴趣。

不足之处

1、由于平时教学中不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我在使用过程中因不购熟练导致时间耽误,课堂节奏不紧凑。加上一部分学生好奇心过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2、学生对于运用板块运动形式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因我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语言有所减少,使讲解得不够透彻,学生也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所产生的现象。

3、在课堂上,我既要操作多媒体,又要用传统的方法——板书,显得慌乱,不够从容。

篇8: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关键词:电视媒介,品牌,失误,重建

步入21世纪,中国广播电视与整个国家一道进入“转型时期”。在国家的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同时,中国电视也脱颖而出,从传统单纯的事业性质转向宣传与产业并重的双重属性。当今的传媒业,多样的传播主体导致电视媒介市场与目标受众较为分散,竞争也日趋同质化。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品牌的作用日益显现。

一、电视媒介品牌的早期建构与失误

(一)电视媒介品牌的早期建构

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受众产生了品牌消费的强烈需求,同时商品生产总体上已经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广告商愈发挑剔,将目标受众与商品利益高度结合。这个时候,电视媒介开始注重品牌效应。

1983年~1991年是中国电视媒介品牌的初创期。90年代中期,电视节目类型逐渐多样化,频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品牌问题开始受到重视。21世纪以来,新媒体的崛起、电视产业的成熟使电视媒介竞争更加激烈,媒介经营者懂得了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建构与传播,尽管传播效果参差不齐,但至少品牌观念已经深入电视媒介经营者的意识中。

(二)当代电视媒介品牌建构的失误

1.电视媒介的时代困境。侵犯性:狭义上来说,电视媒介的侵犯性主要表现在电视节目内容以制造瞬息万变的震撼刺激观众的眼球,从意识层面深刻束缚观众;广义上来讲,电视媒介对大众文化的侵犯性影响不可估量。倒退化:电视媒介的倒退化主要表现在新闻道德的缺失方面。为了吸引受众,电视媒介挖空心思出奇制胜,时刻控制、监视着政客、艺人的婚外情、性行为或者其他能满足偷窥欲望的个人隐私。当然,这属于所有媒介的通病,但电视媒介的公信力在所有媒介中居首位,其社会责任理应更大。集团化:电视媒介集团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破坏电视媒介品牌的公信力。媒介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它理应是客观、真实的,而集团化的现状使得电视媒介品牌公信力降低,对电视媒介品牌塑造与传播产生了过多负面影响。

2.电视媒介品牌传播的失误。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介的品牌传播行为常常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这是传播过程中的“失误”。这些“失误”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的方向:缺乏优秀的媒介代言人,粗制滥造的节目使广告收益不断下降,受众媒介忠诚度低,品牌传播渠道狭窄等。根据“使用与满足”传播效果理论,笔者从受众的社会性和心理学角度寻找传播效果的根源,认为媒介或其他信源重视受众的需要,并以不同形式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引起预期的传播效果以及其他无意的传播效果。电视媒介品牌是电视媒介为满足观众需求展开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收视率并非电视媒介品牌价值的根本所在。在衡量自身品牌价值时,信息的有效到达率和接收率是更为准确的衡量方法。

二、电视媒介品牌传播的重建策略

(一)走出时代困境与商业困境

电视媒介文化异化的现象使其品牌内涵薄弱、传播受阻。媒介文化应与品牌定位和核心价值相辅相成。在商业困境中,重建电视媒介文化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品牌定位奠定文化基础。从功能方面来看,要明确电视台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在新闻、娱乐、体育、科技、教育等中承担什么职责和功能。从受众方面来看,电视媒介品牌的受众定位应以受众为基础,以满足受众需求为目的。

电视媒介品牌需要核心价值,这是品牌识别的必要因素。要形成媒介品牌核心价值需要经过三个层面:理性价值层、感性价值层和象征价值层。具有核心价值的强势品牌中央电视台就兼具这三层价值主题。

(二)电视媒介品牌战略重建

电视媒介品牌传播的传统战略有很多,在新媒体环境下,其效果略有降低但仍然是电视媒介的首选战略。常见的主要包括广告宣传、公共关系、推广等。但在新媒体时代下,仅仅依靠传统传播战略来进行品牌传播是不全面的,新型传播战略是重建的重点。

1.建立独具特色的网络平台。网络媒体抢占市场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为了重新俘获网民群体,电视媒介需要建立符合趋势、独具特色的网络平台。2011年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开播之前,湖南卫视推出芒果TV,江苏卫视开办JSTV.COM网络电视台,浙江广电的新蓝网也已开播。

2.建立台网合作的模式。目前,互联网视频逐渐升温,《中国好歌曲》《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的网络点击率居高不下,观众发掘了新的观看节目的方式。面对新媒体崛起的压力,电视纷纷携手视频网站,实现从内容策划到生产制作的融合。台湾中天综合台的《康熙来了》,网络唯一播出平台是爱奇艺;上海东方卫视的《花样姐姐》与腾讯视频紧密合作。这种合作的唯一优势在于将钟情于网络的受众定位为潜在受众,品牌传播效果得到二次升华。

3.建立电视社交化模式。事实上,单纯依靠视频网站并不是电视台新媒体战略的根本方式,电视台自身还需结合新媒体热点,规划创意策略。正如厦门广电网络黄须添所言:“社交电视不是电视上社交,而是使用社交关系看电视。”湖南卫视跨年夜推出的电视社交应用软件“呼啦”利用二维码承载了《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我是歌手》等节目的信息和互动内容,让观众与电视节目拉近了距离。电视的社交化强调的是电视媒介和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为电视媒介品牌添加活力,最后达到品牌传播的优质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泓.媒介品牌传播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4-26,74-77.

[2]谭天.批评与建构——聚焦中国电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158-162.

[3]杨芳平.品牌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3-17.

[4]舒咏平.品牌传播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6-47.

篇9: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针对上一阶段片面关注课堂多媒体制作、课堂重难点把握、个人教学信息的收集、个人教学素养的提高等问题的反思,而部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响、学生的主体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和关注,因此本阶段的课堂教学改进和实施,将注意力集中到学生上来,希望通过每一节课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大程度上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过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对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如果这种期望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就会使课堂教学适得其反。本节课的教学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将资料展示给学生,希望他们通过资料自主得到问题的答案或者是进行总结,但是由于所给的资料比较多,学生难以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至于与我预设的教学效果之间有了一定差距。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对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用还是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我在这节课里的设计对于他们来说要求是太高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以至于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教学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教学流程,而非教师的思维方法。经常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能够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大陆漂移学说”的教学时,我尝试以讲故事的形式先将魏格纳提出学说的经过讲一遍,再演示大陆漂移全过程,尽管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很感兴趣,但是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发现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度,带着“为什么”去思考问题才会使学生加深理解。当换了一种方式:先根据学生得到的世界的海陆分布原本不是今天的形状进入大陆漂移的演示,再提问人类是凭借什么蛛丝马迹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使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聆听魏格纳的故事,能加深思考和记忆,更容易理解。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细节

作为预备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智来讲还比较幼稚,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台湾海峡发现有陆地动物化石”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了解板块的相背运动时,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大洋的生长期同人类的生长期的名称相对应,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长期、衰退期、终了期,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上一篇:公司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下一篇:财务管理学自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