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变迁说课稿

2024-04-19

海陆变迁说课稿(精选6篇)

篇1:海陆变迁说课稿

教师的成员,今天我说的六年级地理内容第二章海陆第二章变化,下面我从教科书分析,学生情况,教学方法,教学指导,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六,本课教学设计解释。

一,教材分析

状态角色

海陆变化段是六年级地理书第二章陆海是地球主要表面陆地和海洋分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和海洋分布的原因,是承担第一段大陆和海洋对地球的理解和海进一步深化。让学生意识到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的变化,今天我们看到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小长距离发展的一个漫长过程,逐渐建立海陆变化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观点

目标扫描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本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利用实例,陆,海不断变化,知道大陆漂移和板块理论的基本观点,说分布的世界火山地震特征。

能力目标:了解地球土地和陆地的演变,开发自己的阅读图表,想象思维和观察找到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行为主体 学习历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现实和现实的态度。

更硬和更硬

根据课程标准和第一批学生的特点,这一节教材

主要内容是:板块理论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

困难是:大陆的漂移,火山地震在世界的分布和板运动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地球的第一章和地图,地球的初始形状和大小通过大陆第一章和海洋研究初步了解了第二章,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分布趋势,本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库。第一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顺利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三,使用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现实情况,本课采用教学方法启发主要研究,辅以阅读指导,解释法律和视觉演示方法。所以选择课程资源来教材,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指导学习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践,本课正在学习:自主研究和合作学习。n 五,教学流程 处理

教学过程分为新课,学习过程,课堂总结和智能培训四个步骤。

我是一个新的教训的介绍:海洋的土地打一组图片,然后问:神的性质形状的多彩表面,学生们听说了海的口头禅的故事吗?玩卡通海桑,学生欣赏的图片,看动画和思考:为什么可以改变山丘?创造一个场景,引用成语指南,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习兴趣,也指出了本课的主题:海洋海陆变化。

陆海改变解释实例,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36页活动,问:1,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成为海洋生物的化石?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古井等人类活动遗迹,说明为什么这里的局势过去?这是什么原因的海是由海造成的? 3,荷兰陆地面积继续扩大,反映哪些活动也可能造成沼泽的变化?学生与我的三个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的第一段36,37的三张图片,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逐一解决。这种安排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典型事实 以法律与证据为例的综合证据分析实例,一起引导学生了解经验,重点帮助学生建立海陆变化的概念。你能举个例子吗?有我们在身边的例子吗?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学生沟通。在这个基础上,我投影从城市沐浴小镇北部的鱼收集的化石。学生同时推断:村里过去有什么样的环境?所以启发学生获得课外知识,联系家乡的沼泽,反映了地理学在教学哲学的一边。

上面我们知道沼泽的例子,反映了地球表面的当地土地和海洋的变化。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海陆线剖面?七大洲是四大洋

一致?很久以前,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导致学生进入下一个大陆漂移的问题

我先问:这是什么现象发现?在这个基础上,他做了一种假设?学生看看教材38-40页,描述有趣的现象。在学生读完这本书后,我在课件上点击大陆漂移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1,2亿年前,地球有几个大陆? 265万年前这块土地改变了怎么样 3,现在的地球陆地和海洋大纲怎么样? 4,如何形成大西洋?太平洋的趋势是什么?学生通过大陆的活动了解漂移假说的基本内容。

正确的论证需要一个科学依据来支持。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假设是真的?学生阅读教科书39页活跃文本,寻找证据:非洲古代岩层的相似性,以及在非洲和南美大陆的海牛鸵鸟的分布。什么其他证据可以证明其科学性?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和学生互相补充,以帮助Wigner找到证据。

许多地理研究表明,大陆确实漂移。为什么大陆漂流?在这方面,人们有不同的看法。美利坚合众国和长笛的海底扩张理论。我展示学生们展示海底图的底部,做一个简短的解释,扩大学生的知识。

在前两个理论的基础上,有板块构造。引导学生进入板运动学习。

这部分内容我进行了两个步骤。第一步我先引导学生团体活动,自学材料板运动箱题名,总结了板理论的基本理论。然后让学生拿出学前准备的世界陆地和海洋地图,找出六块板的轮廓图,组织 学生的六个板块的切割图案拼图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描述,剪切,战斗的手中的六块板的实际操作掌握名字和分布。最后问小组:在六个板块和世界火山地震地图上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观看交流,清晰的火山地震分布和板块运动之间的关系。第二步不仅是火山地震分布和板块结构,形成了世界上许多地理现象和板块运动。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分发红海东非大裂谷,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图,然后课件展示板张力拉伸形成红海,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动态过程。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1,为什么红海地区正在扩大?红海如何形成? 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特点是什么?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 3,当板被拉伸时会发生什么?板的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让学生总结地盘现象的板块运动的总结。

通过多媒体课件向长期历史的桑树场瞬时呈现,静态分布的表面物和动态形成的同时,直 学生的形象,帮助了解如何板块运动造成的土地和海洋变化。

类的概要我喜欢这种安排:地球的土地和板的轮廓的形成是板运动的结果,本课的学生你有什么收获?在我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我指出了本节的主要内容:应用实例来说明海陆变化,板理论的主要理论。

我设计了三种类型的梯子。一,巩固实践:填写专辑13页第一个问题,填写六个板的名称,审查和加强课堂知识。二是运用他们的知识,用本课的知识解释四个地理现象:台湾海峡发现古代森林和古河遗物,许多南太平洋岛国将被淹没,日本中小学学生经常进行防震练习。最近在巴基斯坦发生了强烈地震。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转移,经验学习对生活地理有用。三是延伸延伸:预测地脚在脚下会有什么变化?并谈论原因,使用假期来咨询相关信息和实地考察,写出家乡的沼泽作为一个小标题的标题来培养学生的视野。n 六,放学后反思

本课采用鼓舞人心的探究教学 探索学习的起点和方向的问题,努力从对地理现象感兴趣的学生开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材的积累和使用,使用物理显示,多媒体演示和其他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技能,自学与合作探索教学目标的精神成功完成,教学效果更理想。

篇2:海陆变迁说课稿

老师好,同学们好!

我是

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海陆的变迁》。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共计两个课时。

下面我将从解读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解读教材

本课主要包括了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和板块的运动三个板块的知识。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教材体系来看,本课与之前所学的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今后自然地理学习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知识特点来看,本节知识涉及内容广且理论性强,其中蕴涵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能力培养来看,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可以有效的渗透对信息的提取分析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良好载体。

基于教材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展示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了解六大板块的大致位置及板块间的运动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感性材料,如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小组讨论和步步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海陆变迁的基础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为了有效的完成这些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

本节的重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这些知识是本课学习的基础,也是自然地理学习的基础。而板块运动这一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对于刚开始接触地理学习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把板块运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应当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这一原则,并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所以在教学中我将呈现出问题,并利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逐渐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多媒体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教是手段,学呢才是目的,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呢?

三、说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处于12到13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看问题处于感性和直观阶段,部分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对老师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但是,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在看到这些不利因素的同时,更应该看到的是有利的因素,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已经开始发展,对于某些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在课堂上喜欢发表见解,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发言,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小组讨论法和探究学习法。

有了教学目标,也了解了教法和学法,接下来就是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将分为新课导入、新课学习和反馈练习三个环节。在课堂的开始我会对学生进行分组,这种形式也将贯穿于我的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便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培养其协作意识,而且有利于“转变地理学习方式”这一新的学习理念的实现。

1、新课导入

我的新课导入采用的是复习导入,因为上节课的知识与新课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在课堂的开始,我会通过一个活动来对上一节课进行复习。教师在课前准备七个各大洲形状的纸板,请一个同学在黑板上拼出七大洲的分布图,并写出相应的海洋,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纠正并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对旧知识的回顾和记忆,而且利用活动的形式也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的开始创造一个良好的分为。接着,我会进行如下的承转来进入新课:大家再来观察一下七大洲的位置和形状,你认为他们的位置和形状从古至今一直如此,从未发生过变化吗?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发言。

2、新课见解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得出固定论和活动论。接着让学生观察图2.1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从这三张图片中能得到什么信息,是否能够找到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讨论结束后让几位同学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告诉学生这三幅图反映出喜马拉雅山过去曾是海洋,我国东部海域过去曾是陆地,荷兰通过填海扩大了国家面积,这些都是活动论的有利证明,也就是说海陆是不断运动的变迁的。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及时的修正,形成正确的认知。那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让学生结合刚才从图中得出的信息并且阅读教材中相关的文字资料进行讨论,得出是由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上升和人为原因。在这里要告诉学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因素,人为的因素是小规模的局部的,并且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接着我会播放一段视频来解释沧海桑田这一成语,不仅是为了调动课堂气氛,同时也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既然海陆的变迁是在不断进行的,那么在很多年之前陆地是什么样子呢?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教材35页的文字,找出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然后我会问学生,魏格纳穷其一生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的精神让后人佩服不已,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一起努力来帮他寻找一些证据呢?用这样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该如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呢?首先,请同学们观察七大洲的形状,说说自己认为哪些大陆以前是在一起的,为什么。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拼凑,允许其他同学提示。然后,给出这样两幅图,让学生观察南美洲和非洲的动物种类和古老底层,从而寻找出更多的证据,最后进行如下演示,通过形象的动画加深学生的记忆。

有了之前知识的学习,为本课难点的突破提供了一定的基础。那么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呢?我将通过三部来完成。第一,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读图2.19,找出六大板块的大致位置,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国家或地区如:中国、澳大利亚、夏威夷、南非等,让学生在图中寻找,看看它们都处在那些板块上,以加深学生对六大板块的记忆;第二,通过多媒体演示板块的挤压和张裂,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明白板块运动产生的结果;第三,结合图2.19和如下图片来推测一下地中海、红海、太平洋在将来会是怎样的。从而一步一步完成对板块的运动这一知识的学习,防止出现思维混乱和停留于表象阅读的现象。

3、反馈练习

篇3:海陆变迁说课稿

如何上好每堂新授课,进行有效的教学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要探讨的问题。下面以“海陆变迁”新授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谈谈怎样上一堂有效的地理新授课。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5 分钟时间)

[情境创设] 出示材料: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 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被称为“汶川大地震”。

[教师引导]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与我们本节要学习的“海陆变迁”有联系吗?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海洋和陆地呢? 为什么有的地方是山地高原,有的地方是平原盆地呢? 本节课我们就来解答这个问题。

新《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所以说,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中抽象的、单一的、枯燥的知识,通过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欲望,从创设的情境活动中学到知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 5 分钟时间)

上课开始,教师直接出示学习目标。“海陆变迁”的学习目标:

( 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 2)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内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 3) 学会看书43页中图2-55“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书44页中图2-56“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讨论并总结世界上火山地震为什么多发生在这些地方?

出示的学习目标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①目标要全面。所谓“全面”,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提出学习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求,把能力与思想品德丢在一边。除了应当掌握的知识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也要得到发展,同时还要注意训练学生一丝不苟的处事态度及用科学观点、方法解释地理现象等。②目标要准确。目标中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准确,三者之间不能混淆。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应注意和现实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以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③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诸如“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粗一听很具体,细一想太空泛,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不得而知。

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提出的,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授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着目标组织教学,就像写文章不能“跑题”一样,新授课也不能“离标”,而应有的放矢。

三、师生互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 25 分钟时间)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由于是新课的学习,知识点的理解很重要,所以需要学生自己体验、探索知识点的获取过程。学生的探索学习过程往往同教师板书联系起来,有时也可借助资料书中已有的“知识点整合”进行梳理。

“海陆变迁”知识点探究过程如下:

[教师引导] 看书41页中的“活动”题,同学间讨论并解释这些现象。

( 1) 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海洋变成陆地)

( 2)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陆地变成海洋)

( 3)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

( 4)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学生活动1] 对比非洲与南美洲的轮廓凹凸相吻合性接合教材内容了解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进而了解板块构造学说。

[学生活动2] 看书上43页中图255“六大板块的示意图”,指出六大板块名称,并在图中记忆,从而使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得到训练。

[教师引导提问] 在图中找出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它们属于什么板块? ( 印度洋板块) 六大板块中哪一个板块几乎全在海洋中? (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运动的方向如何? ( 碰撞挤压运动)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呢? ( 碰撞挤压运动)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呢? ( 张裂拉伸运动)

[学生活动3] 联系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和书44页中图2-56“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在图中找出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大西洋、红海、地中海等。

[学生讨论1] 用板块构造学说加以解释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大西洋、红海、地中海的面积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讨论总结]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脉都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运动形成的。红海、大西洋的面积有可能会越来越大,将来可能会变成新的大洋; 地中海的面积会越来越小,将来有可能会消失。

[教师过渡] 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但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学生活动4] 看44页中图2-56“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找出世界两大地震带: a.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东北部的火山———地震带。

[学生讨论2]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为什么这里多火山地震?你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吗?

新授课上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生产实际,找准时事热点与考查内容的衔接点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生讨论总结] 日本位于环太平阳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中国汶川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地震带附近,易发生地震。

[知识拓展]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 ①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并紧抓桌子腿,如果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时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②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③不要慌张向户外跑,以防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④将门打开,确保出口,走消防通道不坐电梯。⑤户外场合,要用手或手提包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⑥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⑦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⑧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对于这部分拓展教学,因为在将来的生活中学生会碰到类似的现象,所以很有必要进行这一步,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如何求生的本领,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教师板书如下:

( 1) 列举海陆变迁现象: ①由陆地变海洋; ②由海洋变陆地。

( 2)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①地球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②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a.板块与板块的碰撞运动; b. 板块与板块的张裂运动。③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 3)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东北部的火山———地震带。

知识点的板书很重要,它能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于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

四、课堂练习 (10分钟时间)

这步工作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备课,选好习题,其内容既要与本堂学习的知识有关,又要与时俱进,涉及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

1. 板块构造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是

A. 日本多温泉

B. 美国多飓风

C. 印尼多地震

D. 意大利多火山

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 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变成海洋

C.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 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3. ( 中考演练提升题) 看图并阅读材料,分析回答 ( 10分)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 北纬30. 3,东经103. 0) 发生7. 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

( 2) 想出躲避地震带来灾难有效、科学的方法 ( 至少3种) 。( 6分)

五、教学反思

新授课一般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一起探究出知识形成过程,熟悉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这一部分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进行。第二大部分就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习题检测,先是基础知识部分,然后针对学业水平考试选择一道习题。在检测过程中要求习题量不能大,难度上要有层次性,还要注重与地图的结合。这一部分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要查阅资料,精选习题,要求教师在课外下一定的工夫。

总之,新授课既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要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有所获。如果我们的每堂新授课都像这样去上,相信课堂效率会很高,这样学生会把地理知识掌握得更好。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依赖于教师和课堂,这样我们的教育就面临着一个“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本文采取案例的办法对“如何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做了有益的探索,希望对进行中学地理有效教学有一定帮助。

篇4:《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

【关键词】地理;初中;说课

一、教材简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海洋与陆地、七大洲、四大洋三部分内容,是学生进入世界地理学习的起点,因此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七大洲是人类的居住地,人地关系的研究又是地理研究的重点,所以这一节的内容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学情分析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多少会知道一些,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利用课件和学生共同研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空间想象记好地理事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运用地图判别大陆、大洲、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4、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分组讨论、合作,利用游戏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讨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2.教学过程:采用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和学生游戏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动手、主动配合教师做好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名称“地球”与“水球”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的海陆面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陆地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名称及其空间分布。

五、教学难点

1.全球陆地分布的特点;

2.七大洲名称以及空间分布。

六、教学准备

自制各大洲轮廓剪纸图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秒表1个,小地球仪七个。

七、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情趣教育法、探究活动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八、教学安排

一课时

九、课前准备

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各组选一个组长,书记员一个,组长和书记员坐第一排,在处理问题时,由组长组织各组讨论回答问题,对于本节相关的问题,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答对小组加10分,答错不扣分,最后根据各组的得分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组织奖励。

十、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要点,同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是我们并不了解地球的真正面貌,1961年4月12日,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了太空,当他到太空之后回头看地球时,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作“水球”, 而不应叫“地球”。这是为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一问题一起来学习的《世界的海陆分布》。(揭示课题)

老师:那么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什么样子?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加加林当时看到的地球情景。(课件展示:向学生展示从太空看地球自传的动画)

学生在看地球自传的动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懂颜色的含义以及运动的方向,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各小组第一题必答题,按事先安排的规则,答对的小组加10分。

老师:从宇宙中看这一个美丽的、呈蔚蓝色的地球,同学们明显的感觉到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那么它们分别所占的比例是多少?(课件展示: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老师“讲述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等)经过科学家们计算,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是——(课件展示:“七分陆地,三分海洋”,具体为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陆地占全球面积的29%)

通过以上数据,同时结合南北半球陆地与海洋面积的比较,学生可以明了地球是一个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球体。

学生讨论:有人把我们居住的地球叫做“水球”,学生讨论“地球”和“水球”的依据各是什么?

老师:由于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71%)大于陆地的面积(占29%),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所以可以将地球改叫为“水球”;称它为地球是因为: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所以称“地球”。

过渡:通过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面积大小不等的很多陆地,这些陆地我们把它们有的称大洲、有的称大陆、岛屿等称谓,那么这些名称分别是怎样定义的?(课件展示:“大陆、半岛、岛屿简图”)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做适当的提示,学生讨论总结其名称。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各小组第二题必答题。(课件展示:依次点出大陆、岛屿、大洲等定义,当提到大洲时,教师课件展示“各大洲的分布图”,例出七大洲的名称)

学生活动:读东西半球图,分析各大洲的具体位置。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各大洲地理位置的时侯,教师要回顾第一节中的半球分界线,从而加深学生对以前知识点的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各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各小组第三、四题必答题。

过渡:在了解大洲的名称和具体位置之后,我们还要知道它们的面积大小比较。(课件展示:“各大洲的面积比较”)

课堂游戏:课堂游戏的安排,主要仿照大型运动会运动员入场的情景,让全班学生自由组合分成七个小组,七个小组分别代表各大洲的运动员,当小组成立之后,各组利用小地球仪,在较短的时间把你代表的大洲地理位置、面积和所了解的特殊地方介绍给其它队员。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本节教材中各大洲的地理位置问题。

老师:利用学生入场的顺序,举出大洲顺序的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时,教师要讲出分别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过渡:我们知道了大洲的具体情况了,可是从世界地图上明显可以看到,有的大洲是相互连在一起的,而有的大洲是独立的,那么相互连在一起的分界线在什么地方?(课件展示:“大洲分界线图”要求学生认真看图,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各小组第五题必答题。

过渡:经过以上问题的处理,我们了解了各大洲的基本情况,现在让我们通过课堂练习来记住各大洲在地球上的准确位置。

拖图游戏:要求各小组讨论之后,选出两名学生上前拖大洲名称填在图中相应的地方,要求各小组在填图时,其它小组不能看。在填图的过程中,由班上选出两位学生上前,其中一位学生用秒表计时,一位学生记录时间,最后看用时最少小组加10分,用时最多的小组加5分,位于二者之间的小组加8分。

课堂抢答题:通过本节的学习,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作用,在答题中,小组抢答正确加10分,如抢答错误,教师应当堂解决问题所在的地方。

课堂总结:有付出就有收获。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七大洲的分布概况,有关地球的知识还很多,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学习和探索。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空间,我们应当要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要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作业安排:完成大洲填充图

十一、板书设计

略。

参考文献

[1]徐艳芳.探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如何实施开放式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

篇5:海陆变迁说课稿

海陆变迁说课稿1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整个说课过程分为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说板书,说巩固六部分。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大陆的漂移和板块的运动两大部分内容,通篇文字语言优美、通俗、生动、易懂。

二、教材编排意图:本节内容是对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扩展和延伸。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宗旨,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我们老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三、教材特色:

1、教材图文并茂,对于知识点,不是简单地将现成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先出图,图后附上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然后分析得出合理的推论,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掌握读图用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究学习的机会。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能运用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

(2)通过讲述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懂得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板块的运动

2、教学难点: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运用的例证

第二部分——说学生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性,他们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较弱,学习方法比较单一,但他们好动,好说,爱表现,学习积极性高。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三部分——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初一学生年龄小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观察-设问-启发-讨论-归纳结合的方法。注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多讨论生活中的现象,并用多媒体展示来解释原因,从而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尤其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文系统,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将教材中没有的但地图中蕴含的信息尽量挖掘出来,尽可能提高学生以图析文的能力。我在指导学生读图的时候,还努力创设条件,采用发现法教学,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提出质疑、然后进行探究学习。

二、教学手段:板块构造学说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我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实验,课堂讨论,课后活动,使问题直观化。

第四部分——说教学:

一、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成语“沧海桑田”由来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海陆真的可以互相变迁吗?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海陆的变迁

二、展示三幅海陆变迁的图片,通过对图片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海陆是变迁的。

三、通过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1、学生读图思考: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2、看世界地图,观察海陆轮廓,你有什么发现?

3、魏格纳找到了哪些证据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

4、安排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展示“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板块的运动,推导出“板块构造学说”。

1、首先让学生了解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以及各板块主要包括的大洲和大洋名称。

2、然后提问:六大板块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哪两种?板块的运动会引起地表的哪些变化?学生通过读图、探究、讨论,得出结论。在学生探究发现的诸多结论中,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3、为体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的理念,让学生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把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学生思考、讨论: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据观测它每年还在不断长高,这又是为什么?

五、为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列出本节课板书,帮助学生熟悉,巩固这节课内容。

第五部分——说板书

为使学生对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结论,每一个知识点的印象深刻,特设计提纲式板书,在课堂总结进行小组讨论时列出,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知识网络,使学生明确重、难点。

第六部分——说巩固

一、课堂练习: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及时掌握知识点,安排2道课堂练习:

【1】展示板块分布图,说出板块名称。

【2】你知道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吗?根据观测,它还在不断地长高,这又是为什么?

二、巩固练习:为了使学生熟悉、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达到知识的综合运用,安排3道巩固练习题: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请运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下列现象:寒冷的南极洲发现煤层分布。

【3】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地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而非洲和亚洲之间的红海却在不断地扩张,将成为另一个新的大洋。你相信吗?

三、课后活动:为了使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布置这一课后活动:

课后讨论:今天的海陆轮廓在漫长的地质年代后,又可能变成什么样?

结束语: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注意分析问题的方法指导。每一部分读图、用图,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活动在先,教师指导在后,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海陆变迁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初中地理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海陆的变迁》。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海陆的变迁》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板块的运动”三部分内容,重点让学生体会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造成海陆变迁的实例,板块的运动使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节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内容的延续和深化。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认识全球的海陆面貌,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意识。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学习了“地球与地图”和“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对地球的形状和海陆分布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是他们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还不够强,地理探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师采取自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的地理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2.通过分析相关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兴趣、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难点: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火山、地震的发生原理。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地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变成海洋的图片,让学生思考“沧海桑田”这一成语故事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引发对海陆变迁的思考,让学生明白地球自形成以来,海陆变迁就一直在不断的发生,由此引入新课——《海陆的变迁》。

环节二: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接下来进入启发诱导,探求新知的教学环节,我从总体把握知识,着重讲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以及与地震带的关系。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大陆漂移的视频动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表面上的陆地和海洋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也为后面学习板块运动奠定基础。接着我会多媒体展示《板块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在认识了六大板块之后,我会大屏幕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形图》,并提出两个问题,一板块之间是怎样运动的?二板块运动对地形有哪些影响?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展开教学,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组,讨论5分钟,在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结合图例,观察板块交界地带的箭头,并及时予以点拨引导,讨论结束后,在学生代表分享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张裂运动,易形成裂谷和海洋,比如说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碰撞运动,易形成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地图法,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

紧接着我会通过播放日本地震的视频片段,并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紧接着通过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火山地震带基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例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设计意图】以热点视频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我设计一个活动“小小预言家”请学生结合六大板块的示意图,红海和地中海的位置,预测地中海和红海的未来发展趋势。

环节四:小结作业

为了使学生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本节课,我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对本节课的知识沧海桑田、大陆漂移、板块运动进行归纳和梳理,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为了拓展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我布置了如下作业:搜集本地海陆变迁的资料,写一篇小报告。下节课分享交流。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海陆的变迁

一、大陆漂移学说

二、板块的运动

1.名称

2.运动

张裂——裂谷和海洋

碰撞——山脉

3.活动情况

海陆变迁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包括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四部分内容。这节课在教学中重点运用实例揭示地形的沧桑变化,指出地球表面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接着利用大陆漂移的过程、六大板块示意图、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及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揭示地球的变化。让学生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的关系。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板块构造学说比较困难,因此这里侧重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该教材是第二章的最后一节内容,对于地球面貌的形成起到总结的作用,又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概括和巩固,如地球上的大洲,裂谷,海沟,大洋,地表形态等的形成并不是自古不变的,是地球的不断运动变化形成的,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发展史中的一幕。这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教育是很好的题材。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运用地图说明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

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初步学会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及成因。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4、通过阅读示意图,初步了解海底地形及其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5、通过学习海陆变迁等实例,树立地球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6、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说学情

1、七年级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感到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剪出南美洲和非洲示意图,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看一看,拼和处是否基本吻合。如果吻合,请找出原因。再做讨论题时,教师给出生活中的实例,如:英国为睡眠少火山地震的,而日本多火山地震等。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七年级学生地理知识的储备并不够,有些地理知识在短时间内找不出来,教师针对这一情况,把许多地理事物直接标注在地图上,减少了学生的盲目性,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本课的知识要点。

(四) 说教学重点

重点: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重点的把握:举生活实例,如:智利地震唐山地震等,看分布在哪一条火山地震带上以及日本、英国各位于板块交界地带还是稳定地带。

(五) 说教学难点

难点: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突破难点的方法:运用板块构造运动的图和板书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的箭头图示来表示板块运动的两个方向并解释地理事物。如:喜马拉雅山抬升是因为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六)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拼图等。

二 、说教法

课堂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结合本节的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情景教学法

通过学生讲述“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 让学生思考“沧海桑田”成语故事所表达的涵义。在这种气氛活跃的背景下,学生主动参与,并根据已有的体验,想象这种变迁形成的过程,这可以从分发挥学生学生的思维。

(二)讨论教学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动又好胜的特点,教师采用了讨论的教学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判断,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于生活实际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法

这节课的知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教师在课上采用了多媒体的图示方法,把书中阅读材料中知识整合在图中,有利于知识的简化,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直观教具演示法

如:教师剪出南美洲和非洲示意图,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看一看,拼和处是否基本吻合。如果吻合,请找出原因。

(五)读图分析法

教师把多项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注明,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突出了“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的特点。

(六)谈话法

教师运用谈话法,采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了本课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如:荷兰约40%的土地低于海平面,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三、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十分有必要,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本课中, 教师在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读图方法,语言表达,阅读方法,讨论方法,观察方法,归纳方法的指导。

四说教学过程

在上这节课前,同学们已在网上搜集了“沧海桑田”成语故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讲述教师在贺兰山上发现海滨沉积物的证据,引出本课内容。

(二)学习新课,包括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地表形态的变化——海陆变迁

针对七年级同学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思考“沧海桑田”成语故事所表达的涵义,从而引发对海陆变迁的思索,让学生畅所欲言,把包含“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变成海洋”的图片和所听到的故事或是自己曾经看到过的景象说出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参与教学争做学习的主人的信心。

展示“荷兰围海大坝”,“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发现的森林遗迹和古河流遗迹”图片,讲述地壳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同时给出数据,今年新测出珠穆朗玛峰的数据是8844。43米,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让学生进行比较思索,为什么会这样,这为了讲到板块构造学说做好铺垫。

最后过渡: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在短时期内能看出来吗?(不能),那么在短时期内改变地表形态的是什么现象呢?(地震、火山)

第二部分大陆漂移学说

教师剪出南美洲和非洲示意图,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看一看,拼和处是否基本吻合。如果吻合,请找出原因。,引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并展示“大陆飘移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科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有时是空想也会成为现实,以此鼓励学生对科学不断的追求。同时指出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成立,做了一系列求证,当今科学家也在不断的证明, 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性,从而引出大陆板块构造学说。

第三部分板块构造学说

1.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① 地球表层可分为几大板块,名称是什么?

② 陆地面积最大的是什么板块?

③ 哪一个板块几乎是海洋?

2.多媒体演示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运动,看图提问

①“← →”表示什么 “→ ←”表示什么?

②图中的 “← →” “→ ←”符号都出现在哪?

3.盘点收获(巩固练习)

①地球岩石圈主要有__大板块构成。

②板块处于不断的____中,有的____ 拉伸,有的____ 挤压。

③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

④板块___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

设计作用:这部分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非常难以理解,教师让学生通过看图来回答问题,增强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为学生双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运用图展示世界火山之最提问:为什么这些地方多火山地震?引出第四部分火山地震带,从中进行过渡。

第四部分火山地震带

展示“火山与地震的分布图”,“六大板块示意图”。设计作用:总结出火山和地震与板块运动之间的关系。

(三)讨论法教学,应用提高

利用小组的方式讨论:, 教师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教师首先提出答题要求再让学生看图,应用板块理论解释地理现象,最后让学生作答。

设计作用:这些活动的开展,开辟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用“学生的眼睛”去看,用“学生的大脑”去思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散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有利与学生的各种能力的提高。

(四)板书设计(略)

海陆变迁说课稿4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六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法选用、学法指导、教学流程和课后反思等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予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六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今天我们见到的地表形态仅仅是地球漫长发展过程中一个小镜头而已,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目标扫描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运用实例说明海陆是不断变迁的,知道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了解地球海陆的发展变化过程,锻炼自己的读图析图、想象思维和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进行科学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重难两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初一学生特点,本节教材重点是: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难点为:大陆漂移,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学习,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法选用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因此在课程资源的选用上以教材为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学法指导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分导入新课、学习过程、课堂小结和智能训练四步。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播放陆地海洋的一组图片,然后设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成语故事吗?播放动画片“沧海桑田”,学生欣赏图片,观看动画并思考:沧海为什么能变桑田?。创设情景,引用成语导课,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又点明本课主题:沧海桑田即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实例解释,指导学生完成教材36页活动,设问:

1、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产生这种沧海变桑田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和古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过去这里为什么状况?这种桑田变沧海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3、荷兰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反映了什么活动也能引起沧海桑田的变化?学生带着我提出的三个问题认真阅读教材36页第二段、37页的三副图片,经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逐一解决。这样安排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典型实例将沧海桑田的实例举证和原因分析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体会,重在帮助学生树立海陆变迁的观念。

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交流。在此基础上我实物投影从我市沐浴店镇北泊子村采集的鱼化石。学生观看的同时推断:该村过去为怎样的环境?如此启发学生获取课外知识,联系家乡的沧海桑田,体现了地理就在身边的教学理念。上面我们认识的沧海桑田的实例,反映了地球表面局部的海陆变迁。就全球而言,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很早以前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引领学生进入下一个问题“大陆漂移”的学习

我首先设问:这个现象是谁发现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假说?学生看教材38—40页内容,描述有趣现象。在学生看书之后,我再播放课件点击大陆漂移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

1、两亿年前的地球有几块大陆?

2、6500万年前这块大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现在地球的海陆轮廓如何?

4、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的变化趋势如何?学生通过上述活动,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内容。

正确的论断需要科学的依据来支持。有哪些证据能证明该假说成立?学生阅读教材39页活动性课文,找证据:拼合大陆古老岩层的相似形、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分布的相同性。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其科学性?学生讨论交流,师生互补共同帮助魏格纳寻找证据。许多地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陆确实在漂移。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对此,人们看法不一。美国的赫子和笛子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我向学生出示海底扩张示意图并做简单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前面两个学说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板块构造学说。指引学生进入板块运动的学习。

这部分内容我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我首先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自学教材“板块的运动”框题,归纳总结板块学说的基本理论。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备好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和描好的六大板块轮廓图,组织学生进行六大板块的剪图拼图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描、剪、拼的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最后问各小组:在“六大板块和世界火山地震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看图交流,明确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第二步不仅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构造有关,世界上许多地理现象的形成也和板块运动有关。我首先指导学生读图“红海东非大裂谷分布图”“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分布图”,然后课件演示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红海、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1、红海的面积为什么在不断扩大?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3、板块发生张裂拉伸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板块碰撞挤压地表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让学生总结概括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沧海桑田的漫长历程瞬间演示,将地表事物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形成同时呈现,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板块运动如何引起海陆变迁。

课堂小结我是这样这样安排的:地球上海陆轮廓的形成和分布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同学们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在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知道板块学说的主要理论。

智能训练我设计了具有阶梯性的三个题型。一是巩固练习:填充图册13页第一题,填注六大板块的名称,复习强化课堂知识。二是学以致用,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四个地理现象: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森林和古河流遗迹、南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日本的中小学生经常进行防震演习、最近巴基斯坦发生强烈的地震。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体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三是拓展延伸:预测我们脚下的大地将来会有什么变化?并说说理由、利用节假日查阅有关资料和实地考察,写出以“家乡的沧海桑田”为题的小论文,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七、板书设计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大陆漂移→板块学说

实例:魏格纳、六大板块、原因、观点、火山地震的分布、证据、张裂拉伸、裂谷海洋、运动形式、碰撞挤压、海消山起

篇6:海陆变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海陆变迁》,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共两个课时。下面我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教材内容、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流程。

一、说教材内容

(一)我们知道:“地理教材是地理课程的载体,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信息源泉。”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讲,本节课选自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二节。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另外本节课的学习又为区域地理有关章节地理成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时,不仅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还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针对新课标的课程标准我制订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新课标侧重于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所以我将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为: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动;能够说出“大陆漂移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了解世界火山与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2)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以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于是我把对“大陆漂移学说”相关证据的寻找的探究作为本节课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主要通过对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过程中,今天我们见到的地表形态仅仅是地球漫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镜头而已,培养学生一切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七年级的学生大多处于十一二岁的年纪,抽象思维能力差,知识面窄,而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教学难点为:板块运动的两种方式;地表宏观地形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二、学情分析

一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备课的质量,更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的程度,教师若想与学生互动成功,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学习,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形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空间概念不强等原因,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法与学法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任务和问题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探究法,实验法、分组讨论法、讲解法等。

新课标的学习理念要求学生“转变地理学习方式,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为:自主探究法与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流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板块: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课堂知识点小结和智能训练。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艺术的开始,它虽不是教学主体,但好的导语是课堂艺术成功的一部分,对于教学流程的开始,我采用的是情景导入的方式,播放视频《冰河世纪之大陆漂移》,待学生看完视频之后又紧接着提问问题:那些松果为什么会消失?由于这部电影前几部很受欢迎,很多学生都看过,很快将学生注意引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又点明本课主题:沧海桑田即海陆变迁。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讲解的环节。

(二)新课讲解

关于新课的讲解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的知识点,沧海桑田、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对于这三个知识板块我采用各个击破的战略方法。(1)(板书)在讲解沧海桑田时、我先让同学们观看几组关于沧海桑田的图片。第一个是: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第二个是海底原陆地景观图、第三个是荷兰荷兰人民围海造陆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根据前面的三幅图片找出哪些力量造成了沧桑变化?学生带着我提出的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经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逐一解决,这样安排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典型案例将沧海桑田的实例举证和原因分析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体会,重在帮助学生找出沧海桑田的原因,树立海陆变迁的观点。最后,我一小节的形式对该知识点进行巩固:分别说明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这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曾经是陆地,这是海平面升降的结果;.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由于填海造陆不断在扩大 这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海陆的变迁。

(2)通过沧海桑田的实例,反映了地球表面局部的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和四大洋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学生将预先准备好的纸片撕成六块,然后将他们拼合起来,大家想想看,从这个游戏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这说明一样东西被分割成几块,不管怎样,他们都可以从新拼合在一起,从而恢复它原来的样子,这就好比一张原来被撕破的报纸,不仅能把他拼合起来,而且拼合后的印刷文字、行列都相当吻合。然后向同学们展示大西洋两岸的地图,让学生自己发现非洲与南美洲大陆轮廓可以吻合这一奥秘。于是,我告诉学生关于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相似,古生物的化石相同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的时候,科学家就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但机会总是垂青于善于观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然后我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引出大陆漂移的观点。正确的论断需要科学的依据来支持,之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魏格纳,有了南美洲与非洲连在一起这样的思维碰撞,你会怎么办?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大陆漂移的证据。通过组织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的方式,给学生自由发挥的舞台。让学生真正的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精神,在紧张快乐中学习。之后我对同学们的收集的证据进行归纳总结,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相邻大陆两岸海陆轮廓几乎一致;第二,调查发现,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第三,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最后为了使学生对大陆漂移有着更直观的认识,我播放了一段关于大陆漂移的动漫。另外关于课堂知识点小结,我是这样安排的:在新课开始时我让大家观看了一段视频,那么大家现在应该知道那些消失的松果是怎么回事了吧!对,这就是大陆漂移的结果。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力量推动大陆漂移的呢? 这样设计不仅解决了新课开始时留下的悬念,而且为讲解下一个知识点——板块运动打下了基础。

(3)先让同学们观看六大板块示意图,指出他们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并引导同学们板块之间的两种运动:板块的挤压与张裂。在讲解板块的挤压与张裂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简单的小实验,1)第一个实验是“课本挤压实验”,我让同学们手拿自己的课本,对课本进行挤压,发现有一部分会隆起,这相当于板块的挤压运动,并以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为例,说明板块的碰撞易形成高大的山脉。

(二)第二个实验是“手撕报纸实验”,我首先在报纸上撒上小纸片,当用手把报纸撕开时有一些纸片会掉落,这相当于在板块的张裂区易形成裂谷还海洋,我以东非大裂谷为例进行说明。

(三)第三个实验是“鼓掌疼痛位置实验”,我让同学们举起双手,用力击掌,然后说出是手心疼痛还是手背疼痛?这说明在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与地震。这三个实验原理简单、通俗易懂,使板块运动这一难点轻而易举的得到解决。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第一时间得到证明,效果远远好于教师的讲解。当然,这也是我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从第三个小实验又引出世界著名的火山与地震带,并指出世界上主要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并让同学们在图中找出红海、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和大西洋的具体位置,验证一下这些地形是否在火山地震带上。最后我以板块构造歌谣作为我的课堂小结结束这个知识点。让同学们牢记歌谣有利于对知识点的长期记忆。

上一篇:郭屯煤矿下一篇:白氏宗祠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