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变迁的诗歌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城市变迁的诗歌范文

从盲道的变迁看城市文明的调查

研究性调查报告 1 从盲道的变迁看城市文明

课题组成员介绍

组长: 林娟

具有领导性、组织性、团队意识的她带领我们圆满的完成了本次报告。 组员: 刘铭

对于网络运用自如,负责了本次所有调查的搜集文本资料任务。 郭昊

本文图片都是由他采集搜集的,不管是亲自拍摄还是从报纸上、网上搜集,他都干劲十足。 任媛

负责文章、图片、调查结果的统计、归纳与整理和编排。 高雪 赖雨萌

本次研究性调查的采访员与记录员,凭借着他们俩优秀的社交能力,我们组得到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指导老师:尹铖

引言

盲道本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盲道一般由两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

一条窄窄的盲道,在健全人眼里或许并不起眼,却能给盲人的出行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

在以前我们对我们周围的残障人士,很少有所了解。总感觉他们不怎么出门不怎么上街,在闹市区、在休闲场所等地方都很少见到残障人士的身影。在我们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残障人士来到奥运会现场、北京街头、我们的城市街头、来参加这一盛会。由此,我们组发现了盲道对于残障人士、残奥会的重要性,与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联系,所以决定调查盲道。

历史状况及特点

研究性调查报告 2 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尔后,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如今国际上无障碍建设的理念已从“方便残疾人”发展到“建筑以人为本”。目前,在国际上通用的建筑无障碍设计标准大致有六个方面:1.在一切公共建筑的入口处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其坡度应不大于1/12;2.在盲人经常出入处设置盲道,在十字路口设置盲人辨向的音响设施;3.门的净空廊宽度要在0.8米以上,采用旋转门的场所需另设残疾人入口;4.所有建筑走廊的净空宽度应在1.3米以上;5.公厕应设有带扶手的座式便器,门隔断应做成外开式或侧向推拉式,以保证内部空间便于轮椅进入;6.电梯的入口净宽均应在0.8米以上。

我国的无障碍建设起步较晚。1985年,北京开始对部分街道进行无障碍改造;1989年《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由国家计委、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作为国家规范联合颁布实施。1991年,北京率先在国内建成第一条盲道。2000年9月,北京市政府颁布国内第一个无障碍设施的地方法规《北京市无障碍设施管理规定》。2001年8月1日,《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开始在全国实施,此规范将城市中新改建的主路必须铺设盲道等24条作为强制性条款要求在建设中执行。

盲道是由两种带突起纹路的砖块铺成。有条形图案的称为行进盲道,表示这里可以直行;带点状图案的为提示盲道,它表示前面将有路口、障碍或有地形变化。在盲道的提示下盲人可以通过脚底的感觉找到前进的方向,避免盲人与行人相撞,提示路口。

应该肯定各城镇修设盲道,的确是一种社会进步;但令人堪忧的盲道现状却折射出中国残疾人事业仍然存在的窘境。中国人历来有扶危济困关怀弱小的优良传统,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在我们的民族性中也存在着无视弱小歧视残障的劣根性。

现在只要人们走上盲道会发现专供残疾人使用的道路缺乏养护,存在着多少缺憾:路面破损,坑洼不平,随意挤占,堆满垃圾和废弃物。

再我们家乡成都,街道所修盲道陷井太多。电杆、自行车、袢石一次又一次的截断了盲道。

武侯区锦绣路“刘一手”火锅店楼下,一排机动车占用了盲道;武侯区盛隆街泰国鱼翅馆和子云亭茶坊门前,也有类似现象,旁边还立了一个交警提示牌:此路段禁止停车,违章车辆将被拖离;广福街12号,浆洗街工商所门外,数辆轿车占用了盲道;双楠路置信购物广场,停放了10多辆轿车,不同程度地占用了盲道;双元街同缘茶坊楼下,数辆轿车占用盲道;广福桥北街、回香阁家常饭馆门口,数辆轿车占用了盲道;北站东一路,盲道被停放的杂物、三轮

研究性调查报告 3 车、电动自行车霸占了。在成都这种盲道忙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一点充分证明了成都人民对于盲道的意识并不强,对于这种行为没有丝毫愧疚,反而变本加厉,本来为方便盲人的盲道,竟然成为了小孩们的玩道,天真的孩子们在上面嬉戏打闹,好不快活,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为盲人带来的又是什么呢?并不是方便,因为他们必须在上面绕过数不清的弯;并不是安全,因为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避开每个陷阱;也并不是快乐,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为他们带来的不止是身体上创伤 。这些看来似乎太过讽刺,但是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创文明城市及残奥会期间的盲道变迁

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称是整体文明、和谐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和重要的无形资产;创建文明城市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切实需要。广泛深入开发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有利于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的发展后劲,有利于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做一个现在的文明人,不仅仅是对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每个公民提升自我、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对现代城市的新要求。

由此,我看出,成都在建设文明城市时,将盲道的管理纳入其范围,是对残障人士的关心与尊重,这样就更能体现大家的文明程度的提升。

以“超越”“融合”“共享”为主题的本届残奥运,让残障人士受到更多人们的关爱。

“超越”是核心,是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它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残疾人体育运动会的特点。“超越”传达了残疾人运动员超越生理障碍的勇气和信心,展现了他们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残疾人克服生活障碍,摆脱心理阴影而参加残奥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对生命,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

“融合”体现了奥林匹克“团结、友谊、和平”的价值观和中国传统的“天

研究性调查报告 4 人合一”理念,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融合的三个方面。融合包括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融合,也包括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融合。

“共享”体现了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是一个世界,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共享”就是让残疾人与健全人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权利,在五环旗值得感召下共享奥林匹克盛会带来的欢乐、友谊、梦想与成功,共享社会文明成果。残疾人有权利和健全人一样平等的享受社会、文化生活。

“盲道”顾名思义就是为有视力残疾者专门铺设的人行道。这些年,像这样的专攻残疾人使用的各类设施,越来越多。许多商店、邮局、银行、饭店、等服务性行业专门修设了无障碍通道。

从盲道的变迁看城市文明

盲道就是为盲人专门设计的道路,因为他们的世界中只有黑暗,所以盲道就对他们至关重要。但是一些乱战用忙道德行为却到处都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有在盲道上停放自行车的,在盲道上停汽车的,小商小贩在盲道上卖东西的„„这样的行为让盲人们无法在盲道上正常行走,这些障碍物塞住了他们的去路,有的残障人士还因此受伤。

当有记者问道:“你们知道这样会影响盲人的正常通行吗?”那些只顾自己利益的小商贩说:“这样的路反正修这也是白修,根本就没有盲人从这里过,简直是摆设„„”我想如果有盲人听见了这些话,肯定会很伤心。

从人们对盲道的态度的转变,让我看到了一种人文的关怀精神,看到的是一种对盲人的尊重。盲道的建立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一件小事,但是往往小事却能反映出一座城市的形象与文化程度。

这些乱占用盲道的行为,只在过去出现过,而现在,景观大有不同。 现在的成都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成都的大小街巷都在发生着变化,而变化最大的就属盲道了!

从以前占用盲道的行为没有了,那些原本占用盲道的车辆消失了,专门为盲人开辟的“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了”,我想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一座城市的形象不仅仅是从它的文物古迹、高楼大厦中可以看出来,也可以从细节中看出来,譬如:盲道不再被占用,这也可以从这样的细节中看出来。仅仅从人们自觉自愿为盲人让出道路这种小事,我们就可以看出城市文明的提升。

北京残奥会正在举行,那些专门为残障人士设计的无障碍设施体现出了一

研究性调查报告 5 个国家、一个城市对盲人的尊重,也可以体现出这个悠久的文化古国文明素质的提升。

或许残奥会不久便会结束,但我希望在残奥会上体现出来的“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不会成为过去,让我们携手并进织起残障人士更美好的明天。

小小调查

1. 在你身边有残障人士人吗? A.有B没有C.不清楚

20151050ABC参选人书

2. 你帮助过他们吗? A.帮助过很多B.帮助过一些C.帮助过D.暂无

14121086420ABCD选择人数

3. 你对他们出行的感受(A.安全B.较安全C.较不安全D.不安全)

研究性调查报告 6 20151050ABCD参选人数

4. 你知道我国有多少盲人吗(A.知道B.不知道)

4035302520151050参选人数AB

5. 你知道我国有多少残障人士吗? A.知道B.不知道

4035302520151050参选人数AB

6. 你知道我国从何时开始设置盲道么? A. 知道B.不知道

35302520151050AB参选人数

研究性调查报告 7 7. 你认为盲道和城市的文明有关系吗? A. 有B.没有C.不清楚

35302520151050ABC参选人数

8. 你认为有必要设置盲道吗? A. 有B.没有C.无所谓

35302520151050ABC参选人数

9. 你见过盲道被占用的情况吗? A.曾经见过B.现在见过C.未曾见过

20151050ABC参选人数

10.你在看见别人占用盲道时的做法是?

A. 上前制止B.心里觉得应该制止C.不管我的事

研究性调查报告 8 302520151050ABC参选人数

调查心得

我在调查中发现,我们周围的人大多不知道我国有多少盲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残障人士。因此,我可以看出大家对待残障人士的关心程度相当低,只有极少数的人帮助过很多残障人士。说明有很多人心里面就没有接纳这一部分特殊群体。

但我相信,国家设置忙道就是为了给盲人提供方便。让我们一同来维护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吧!

后记

这次的调查让我知道了人们观念正在一步步的改变,通过这次采访调查,我为这座城市人们的素质的提高感到高兴,为这座城市体现出来的文明精神而感到骄傲!从关于盲道的调查中我不难看出,成都离一座真正的文明城市已经不远了!

——林娟 这次调查给了我很大触动!在盲人的世界里没有光明,难道我们要让他们的心也失去那仅有的微亮吗?让他们不断地猜疑,失望甚至怨恨真的是我们所想要的吗?不是!所以让我们一来为盲道做点什么,为残疾人做点什么,为整个社会做点什么吧!

——刘铭

通过这次调查,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从调查中发现,中学生虽然知道盲道建设与文明有关,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所以,现在我呼吁大家要关心身边发生的事,不要一味的只知道读书!

——赖雨萌

在做这次调查时,我颇有感触,残障人士在中国有9千多万,但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看见他们,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走出来,看看这个绚丽缤纷的世界,而是一系列“无障碍设施”还没有在中国普及,但我从盲道的发展看到了政府和民众对于残障人士的关心,我感到很开心,我也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了解他们,

研究性调查报告 9 真的很感谢这个研究性课题!

——任媛

这一次的研究性课题的调查,我有幸与五位优秀的同学一起完成。通过对“从盲道的变迁看城市文明”这一主题,是我对残疾人有了更真实的认识,不再像以前一样浅薄。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这次调查,使我有了面对问题迎难而上解决它的宝贵经验,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使我受益匪浅的调查。

——郭昊

老师评语

该组同学的选题,很贴近生活,把握时代。近年来,我国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高,在全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中,作为主办方在人文历史待人接物所表现出来的文明水平有目共睹,同时,残障设施方面安全、人性化也受到外界很高评论。这个课题很有研究价值。同学们从盲道这样一个残障设施着手,以小见大去研究发现了解城市文明提升的进程。通过小小问卷,将每个人融入到城市文明之中,学会关心、关注自己身边的残障朋友,为提升城市文明做出了努力。

整个研究活动搜集了大量资料,每位小组成员认真负责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在相互探讨、进行问卷搜集工作中也收获了更多的爱心、更多的智慧。通过这次调研,同学们获得了大量社会知识,搜集、整理、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良好的展示了团队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附录: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宝贵时间填写这份问卷调查,当前正值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期间,我们主要针对大家对于盲道设置的了解和关心拟定了这次问卷的内容,谢谢合作。

《从盲道变迁看成是文明》调查小组 ① 在你身边有残障人士人吗? (A.有B没有C.不清楚) ② 你帮助过他们吗?

(A.帮助过很多B.帮助过一些C.帮助过D.暂无) ③ 你对他们出行的感受

(A.安全B.较安全C.较不安全D.不安全) ④ 你知道我国有多少盲人吗? (A.知道B.不知道)

⑤ 你知道我国有多少残障人士吗? (A知道B.不知道)

⑥ 你知道我国从何时开始设置盲道么? (A.清楚B.不清楚)

研究性调查报告 10 ⑦ 你认为盲道和城市的文明有关系吗? (A.有B.没有)

⑧ 你认为有必要设置盲道吗? (A.有B.没有C.无所谓)

⑨ 你见过盲道被占用的情况吗?

(A.曾经见过B.现在见过C.未曾见过) ⑩ 你见到别人正在占用忙道的做法是?

(A.上前制止B.心里觉得应该制止C.不管我的事)

参考文献

⒈http://baike.baidu.com/view/155543.htm ⒉http://baike.baidu.com/view/667663.htm ⒊http://news.xinhuanet.com/olympics/2008-09/09/content_9867728.htm

第二篇:感受苏州城市变迁

感受90年代以来苏州城市变迁

作为一个苏州人,我对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怀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作为一个90后,我所成长的时代也同样在我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我家原住在苏州城北,坐落在山塘街上,毗邻北环路,背靠客货来往纷繁的苏州铁路线,可以说,就是在这样一条承载着姑苏古韵的老街上,耳畔隐隐伴着火车的轰鸣的汽笛声,我自小便能感受到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人文地理中有这样一条原理:城市中铁路会阻碍它的扩张,影响经济的发展,可苏州的发展程度已经让它翻过了这个坎。)川流不息的交通线总能让人联想起发动机、生产线和永不停歇的前进脚步。在实现火车速度的几次提升后,道路交通建设也呈现着日新月异的状态,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公路,绕城高速等等一系列公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相继建成。无疑,它们将城市贯通的更加便捷,将内外联系的更加紧密。苏州,在水陆并行的基础上,四通八达起来。现如今,轨道一号线的开通标志着苏州地下空间利用将和其他交通方式一样齐头并进,那个90年代的梦也在此圆满,期待着未来的发展能像交通线路一样不断延伸下去。

将目光由城北向城市中心靠近,特别是站在北寺塔上远眺,察院场,阊门两处是姑苏现今的繁华处,人们的休闲娱乐消费集散地,90年代初还没有那么多品牌的进驻,销售的商品还相对本土化,老一辈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苏州品牌四小花旦,水仙牌,长城牌还活跃在人们视线中,还记得小时候整个城市的苏州味道很浓郁,慢生活,人间天堂是苏城的标志,都说它是个让人心灵休憩的地方。十多年间,新兴元素让人眼花缭乱,洋品牌,让人耳目一新的经营模式,各类休闲方式层出不穷,在原有商业基础上有所颠覆变化后,现代化,以它不容置喙的姿态踏入古城。虽说苏城还保持着它温婉大气粉墙黛瓦的模样,但它的内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整装待发的斗士,随时准备迎接着未来的挑战,这种变化是真真切切能感受的到的。 苏城的东西两侧,是两方后起的热土。90年新区设立,意义在于融合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为一体“科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的主旨整合体现,工厂企业的批量进驻,让高新区呈现出和老城区不一样的风貌。厂房林立,但层高不过三层,占地面积大,其间绿化程度良好,既体现了各个厂的特点,又不失和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的氛围。怀想从前的小县城,区划分散,发展闭塞,经过撤县建市后,空间便拓展了。再如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大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新加坡模式下,工业园区已经跳脱了一般工业区的概念,来到这里,会觉得置身在一个摩登小城,; 各类市政建筑,高档居民小区,商业中心,广场湖泊等等应有尽有,街道上空旷,干净整洁,配以风格迥异的雕塑,颇有些现代一步一景的味道。现代大道上大型运输车辆来去匆匆,衔接着这片新地域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发展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但这片土地先前的面貌和贡献也是不能被忘记的。以前连片稻田沼泽地,围绕在金鸡湖畔,在我看来大片的水稻土良田被规划成为工业区是件可惜的事情,毕竟不能因为处在鱼米之乡就将土地资源轻视,我国幅员辽阔,量虽大质不高的现状却真真切切摆在眼前,江南的这片土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不容小觑,也应该被珍视。

苏城几经规划已然从“较大的市”变成了现今长三角地区闪耀的明星,虽然行政区划上不比南京省会,但经济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也常常被冠以宜居城市的名,老一辈的人说苏州是一块福地,灾难很少,受天眷顾,这话从某个角度不难理解是生长在此的人对它的赞誉和祝福,确实,在苏州稳步中上升的发展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城市内在的活力不曾减退,千年历史的古城正在以现代化的姿态延续它的精彩

第三篇: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回族清真寺功能变迁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清真寺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就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回族清真寺功能发挥和变迁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拦截访问等形式进行调研,探讨在西北地区城市发展中,民族与宗教关系由传统性向现代性的变迁,以及城市回族穆斯林对清真寺功能变迁的适应性。

关键词:城市化 清真寺 功能变迁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从城市经济状况和规模来看目前还处于三线城市地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近五年发展突飞猛进,未来银川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令人向往和瞩目。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首府城市,在其日新月异发展过程中,原有居民生存空间、居住格局也在进行着重大变化和调整。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回族穆斯林的适应性和原有生活习惯是否也在发生变化呢?清真寺作为回族的宗教场所其作用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呢?笔者通过对银川部分清真寺和回族相对集中的部分小区进行走访调研,透过调研数据,分析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清真寺的功能变迁。

一、银川回族居住格局进程与清真寺历史演变

银川位于宁夏平原中部,是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间又称“凤凰城”,素有“塞上江南”和“塞上明珠”的美誉。这里生活着二百多万回汉等民族群众,其中常住人口中回族人口50.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24.1%。

据史料记载,银川一带回回商人活动的踪迹始于南宋,明朝时期,银川已经有稳固的回族社区,也就是“坊”。时至清朝前期,银川城内已经形成四个较大的回族社区,“宁夏(指银川)城内穆斯林户口超过半数”。清末,由于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城内回族多被驱至城外或更荒凉的地方居住,后来又在城关形成了四个回族社区,即“城关四坊”。银川解放时,城内外共有八个规模较大的回族社区,八座清真寺,目前现存清真寺基本上都是民国以后重建,而且大都位于原城墙以外的四关。

文革期间,银川市清真寺除中寺以外几乎拆毁殆尽。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转变,部分被拆除清真寺得以恢复重建,根据实际需要,还先后新建了许多清真寺,如:保伏桥清真寺、西环清真寺等。新建寺绝大多数都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回族社区转变为城市社区,由于需要而自筹资金修建的。

二、城市化进程打破了原有的回族居住格局

居住格局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某一群体的分布情况,包括人口比例、居住区域的空间组合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社会联系模式与权利分配架构。民族社会学研究表明,一个特定区域内各民族之间的人口数量构成与居住空间分布状况可反映民族凝聚程度、民族交流合作空间条件及相应的发展动力。因此,居住格局通常被视为社会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变量,用来观察探究不同群体居住格局所形成的特定场域对群体之间或群体内部各种事项的影响与作用。

1949年-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回族居住格局与解放前基本一样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58年以后,随着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成立,由于建设的需要,开始有较多的外来回族移入银川,这些回族大多数是各行各业的干部、工人、教育等人员,他们的居住往往都是单位给直接安排,居住较为分散。截止1995年,籍贯不是银川市的约占41%,也就是说在银川市的回族人口中约有5114户回族居民移入银川后就是散居的。这是解放以来,银川回族居住格局首次发生变化。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银川市加强老城区建设,实施危旧房屋改造工程,工程的实施,一方面改善了银川市回汉民族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促使城市内回族传统意义上的居住模式逐渐消失,新居住格局已经出现。

进入21世纪,银川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城市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大银川建设步伐加快,银川市在发展老城区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开发区(金凤区)新城区(西夏区)的城市建设,三区周边的部分回族村庄和回族聚居区被逐步拆迁安置,这些原住农民也加入到了城市之中,原有居住格局完全被打破。

受其影响,目前银川市内回族居住格局及空间组合呈现几点显著特点:一是居住格局呈现回汉混居,城市内原有的片块状的居住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代之以散点式;二是在居住空间组合上,回汉混居程度大,同一小区同一单元邻居同为回族的情况极少;三是“寺坊”尽管在一些清真寺宗教人士口中还在提及,但在回族居民印象中已经模糊,寺坊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三、城市化进程中回族穆斯林所面临的问题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银川市城市化过程中回族穆斯林所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所面临的问题,笔者对银川市三区(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内清真寺和小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调查区域的选择及调查方法

目前,银川市回族原有的居住格局已经完全被打破,要想真正调查该地回族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实属不易,所以,笔者只能通过两种途径以问卷调查和拦截访问的方法进行:一种是在清真寺,对上寺礼拜的回族进行访问,这个群体主要是一些中老年,青年所占比例不大,所以笔者采取一个地方分两次调查,选择周五聚礼和其余六天中任意抽取一天。在清真寺的选择上,笔者刻意选择避开流动人口过多的清真寺,例如处在学校区域附近的西夏清真寺不在调查之列。另一种是选择部分回族居住较多的小区进行拦截式访问。

在地点的选择上,笔者从银川市三区共选择清真寺6座访问200人,选择小区12个访问340人,共计访问人员540人,其中访问男性502人,占93%;女性38人,占7%;15-35岁之间的108人,占20%;35-55岁之间的216人,占40 %;55岁以上的216人,占40%。

(二)数据统计及分析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40份,收回问卷483份,收回的问卷中废卷57份,有效问卷426份。根据问卷的统计,作以下分析:

1.据调查结果,目前去清真寺礼拜的回族群体中55岁以上占76.2%,35-55岁之间占16.4%,15-35岁之间占7.4%。在调查中笔者观察到这样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每个清真寺在周五聚礼或多或少有一些年龄大约在10岁左右的小孩子,这些孩子去清真寺礼拜大部分是由家长带过来的;第二种情况是,在18-35岁之间来清真寺礼拜的,绝大多数都是外来人口,这个群体或是因工作关系近些年移居银川,或是目前在银川做生意、打工人员。这说明,在银川市本地户口的青年人中,能够偶尔上清真寺做礼拜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2.银川市回族,他们在享受着城市发展所带来实惠的同时,也意识到他们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所受到的冲击,特别是在35岁以上的群体中,这种意识更为强烈。本文就目前居住格局对回族影响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15-35岁人群中有的占13%;没有占52%;没注意,好像没有影响占35%。在35-55岁人群中有的占64.3%;没有占22%;没注意,好像没有影响占13.7%。在55岁以上人群中有的占68.1%;没有占20.4%;没注意,好像没有影响占11.5%。

3.银川市回族穆斯林群体对清真寺的认识(鉴于清真寺在穆斯林心目中的地位,笔者有意识地将这一问题设计成对清真寺的渴望和期待程度),结果显示:在15-35岁群体中,非常渴望占8.7%;无所谓,自己有个地方做礼拜就行占12.2%;不渴望,基本上和自己现在生活没有多大关系占79.1%。在35-55岁群体中,非常渴望占19.5%;无所谓,自己有个地方做礼拜就行占72%;不渴望,基本上和自己现在生活没有多大关系占8.5%。在55岁以上群体中,非常渴望占80.3;无所谓,自己有个地方做礼拜就行占17.6%;不渴望,基本上和自己现在生活没有多大关系占2.1%。结合笔者的访谈分析,目前,在银川市有相当一部分回族对清真寺没有足够认识,他们认为清真寺只是穆斯林做礼拜的地方,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更加明显,在访谈中几乎所有15-35岁都回答清真寺就是做礼拜的地方。相比较而言,中老年人对清真寺的认识比较清楚,他们更多的考虑自己最终的归宿,所以自觉主动学习一些宗教文化知识。这说明,随着城市发展,银川市的清真寺连其基本的功能发挥也是极其有限的。

4.在对开学阿訇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虽然西北穆斯林,门宦众多,教派林立,但是银川的清真寺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清真寺已经没有实质上的教派之分,但是回族群众来自五湖四海,继续保留着自身原有的教派习惯,所以在穆斯林家庭进行宗教活动时,各执坊阿訇在主持宗教仪式时就依照其家庭的要求进行,这就给执坊阿訇的职业能力带来很大挑战,他们只有选择精学、博学才能胜任自己岗位。

5.根据受调查人员的职业状况分析,越是知识层次高、工作稳定的群体,对自身民族的宗教信仰认识越深;越是年龄大的群体,对自身民族的宗教信仰认识越深。往往是对宗教知识一无所知的是没有稳定工作的年轻群体,他们知道的仅仅只是回族一些基本的风俗习惯。笔者了解到,个人收入和个人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度不是很大,个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源自于自身家庭和周围环境,父行子效、亲戚朋友影响是最主要方面;受个人知识层次和所从事工作影响也占有一定比例。

6.通过调查和访谈,笔者了解到,目前银川市回族穆斯林汉化现象非常严重,但从内心深处讲,他们又渴望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学习,希望自己民族文化得以发展,这种矛盾心理普遍存在。

四、快速城市化迫使清真寺社会功能变迁

(一)清真寺的传统功能

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斯吉德”(Masjid)的意译,意即“叩拜之处”,清真寺的基本功能就是宗教功能:是穆斯林集体礼拜的场所;是阿訇宣讲教义传播宗教知识的讲坛;是培养阿訇的学校;是先贤和举行基本仪式的会场。在中国,清真寺还具备教育、文化、服务等社会文化功能,中国清真寺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实质上已成为“寺坊”的代名词,清真寺不再是原来单纯做礼拜用的 Masjid,而是以清真寺为核心组成的回族寺坊社区的集合体。例如:聚众议事、调解纠纷、对外交流等,这些功能的发挥主要是依靠清真寺的内部组织机构。

目前,我国清真寺内部的组织机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教务(主要是主持阿訇)和事务(又称俗务,寺管会),两者的有效结合和相互协同构成寺坊制的运作模式。

(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清真寺社会功能的变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回族传统寺坊制面临解体,有寺无坊、有坊无寺、上寺不随坊、随坊不跟寺等现象丛生,再加上城市流动人口增加,清真寺附近流动穆斯林群众增加。面对种种问题,清真寺在保持传统功能同时,自身又如何不断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据调查分析,当前银川市清真寺要想更好发展,就得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清真寺自身要克服原来“教坊养寺”的传统模式,快速实现以寺养寺新模式;其次,阿訇作为清真寺的核心,一定要在知识结构、思想意识、学历层次等诸多方面不断提高和升华;第三,寺管会要在清真寺功能开发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展新功能,一方面要满足穆斯林群体宗教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起到对外交流、宣传文化、扩大影响的作用;第四,利用其场所优势,主动承担起清真寺所在周围社区穆斯林仪式性活动。

1.快速实现以寺养寺新模式

银川市现有大小清真寺近三百座,市区清真寺约五十座,除周边乡镇、农村清真寺以外,市区内绝大部分清真寺已经实行了以寺养寺新模式,主要收入来自于清真寺自有商业房租收入。但据笔者了解,这种新模式在银川还不成熟,最主要原因是,清真寺所处位置不同,其自养程度也不同,清真寺知名度不同,其收入也不均等。地处较为偏远且知名度不高的清真寺,要想真正实现以寺养寺,还存在很多困难。所以,清真寺要想实现真正的以寺养寺,一方面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寺管会应积极主动走出去,联系一些商会、资金雄厚的企业家,吸引更多乜贴。

2.实现执坊阿訇高质量、高层次化

执坊阿訇声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所驻清真寺知名度,一个有着良好教育背景、善于讲授、品行高尚的阿訇,无论到哪座清真寺都会给当地穆斯林群众带来更多收益。这里所说的良好教育背景,并不单纯是宗教知识,还需要对国家政策方针有一定掌握,对国际国内形势有一定了解,当然在此基础上如果再有国内外学习交流的经历,这样的阿訇才是符合新时期、新时代广大穆斯林真正需要的阿訇。

3.发挥好传统功能,积极拓展新功能

清真寺在广大穆斯林群体中作用众所周知,清真寺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穆斯林群体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清真寺的相关工作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强化传统功能,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功能,新功能的拓展,不仅需要清真寺自身打破固有思想,探索新出路,寻求新方法。还需要所在寺坊的教众群策群力,更需要国家和自治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其顺利完成目前过渡期。未来银川市的清真寺要想实现更好发展,要将自身定义为文化单位这样一个高度,在发挥好传统功能同时,还要提高自身服务意识,不仅要为教众提供诸如婚丧嫁娶等活动服务;还要为非穆斯林提供知识解答,教理教义咨询等诸多服务;要尝试性的涉足慈善公益事业,更要把握好银川大发展的机遇期,加强对外交流,为自治区的发展贡献其应有的力量。

五、结语

费孝通先生说过:“文化组织中各个部分间具有微妙的搭配……旧有的搭配因处境的变迁固然要拆解重搭,但是拆的目的是重搭,拆了要搭得拢才对……”快速城市化其实就是一种拆解和重搭的过程,这种拆解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重搭就要依靠一个民族、一个组织、一个群体的自觉。客观的讲,无论是对于一个社会、一个群体、还是个人,这种转变是被迫接受的,被迫之下,难免会出现适应性的困难,也难免会出现群体性焦虑。城市化进程是主动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格局要被动打破。被动体如何与主动体协调发展,单纯的适应显然不够,被动体自身还要敢于打破,敢于创新才不会被淘汰。从回族民族特性来讲,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与宗教信仰有着直接关系。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回族信仰虔诚度本来滑坡严重,再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如果回族本身不积极适应,将来的结果恐怕只有几座建筑物、宗教人士代表这个民族特点,到那时,民族文化有可能只是文化遗存。

参考文献:

[1]银川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银川新闻网,2014-03-31.

[2]马福龙.伊斯兰教在宁夏[A].西北通讯,1948,(02).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宁夏分册[C].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86.

[3]马宗保.试析回族的空间分布及回汉民族居住格局[J].宁夏社会科学,2000,(03).

[4]马宗保,金英花.银川市回汉民族居住格局变迁极其对民族间社会交往的影响[J].回族研究,1997,(02).

[5]魏寒梅.论中国清真寺功能的传承与演变[D].西北民族大学,2007.

(作者简介:[1]李秀福,助教,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师,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区文化;[2]杨宇宙,助教,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师,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民族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回族文化。)

第四篇:城市的夏夜诗歌

城市的夏夜不眠的夜

熟悉的街道

陌生的人群

有的来去匆匆

有的休闲自得

更多是走在不眠的夜

去追求城市夜生活

鳞次栉比的高楼灯光璀璨

马路两边的灯火辉煌

这让天空中星星感到寂寞

没人去留意她的深情闪烁

城市的夏夜

火热的生活

人们选择在晚间外出

休闲纳凉只是借口

更多是享受火热的生活

广场可以

看到大妈们的夜舞

花前月下可以

看到恋人们的亲亲我我

歌厅可以

看到朋友们聚会的酒后高歌

要数路边的烧烤最为火

他们喝着冰凉

吃着火热

时不时还唱出喧嚣的歌

城市的夏夜

人们追求着自我

火热的夏夜

人们又会迷失着自我

少了人间孤单

少了人间寂寞

让生活充满着欢乐

第五篇:记忆中的城市的诗歌

这个季节我们曾在城市里相遇

我不记得,那个时候

你的眼角挂着冰霜

话语里隐藏着慵懒的过去

对于那些做作的细节

我已全然忘记

我坚信,我不愿想起

氤氲的故事,具有酝酿的轨迹

道路上的脚印,深深浅浅

泥土里的花纹,邂逅着别离

深埋在花朵根下的雨露

遗忘了迁移的调子

在城市的拐角,背对回忆

街道和岁月一样狭窄

是天气的原因

柏油坚硬的如同我们年少的固执

单车的铃声,打翻了糖罐子的故事

于是这个褪色的城市

依然犹豫地挥发着香甜

在那个土黄色的小巷

车印压成的平面,像一只笼子

我的影子如哀伤的困兽

狠命撕咬着遗失的过去

我从未戴上的戒指,在欣赏中落下

撞在回忆的墙壁,叮咚作响

我趴在地上,听回声的悠长

这个季节

我回到了记忆中的城市

我走上坚硬的街道

想象一些有关心肠的老套

关心在这个世界上

有多少脚印在道路的风蚀中遗失了

有多少故事在记忆的研磨中稀薄了

有多少爱情,在时间的牵扯中

悄然远去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城市变迁的诗歌范文】相关文章:

城市的早晨诗歌范文06-08

变迁现代诗歌04-22

新时代新变迁诗歌07-21

城市社区诗歌范文05-24

电视机的变迁范文05-25

撒哈拉的变迁范文05-31

压岁钱的变迁范文06-04

婚俗变迁范文05-16

社会变迁论文范文05-11

创建文明城市诗歌06-24

上一篇:场务员岗位职责范文下一篇:财务管理学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