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王室的历史变迁

2024-04-17

英国王室的历史变迁(精选5篇)

篇1:英国王室的历史变迁

英国王室历史

英格兰、联合王国王室世袭年表

威塞克斯王朝

(829—1016年)

1埃格伯特(802-839在位)

2埃塞尔沃夫(839-858在位)

3埃塞尔巴德(858-860在位)

4埃塞尔伯特(860-866在位)

5埃塞尔烈德一世(866-871在位)

6阿尔弗烈德(871~899在位)。颁布《阿尔弗雷德法典》阿尔弗雷德之后,维京人也出了个千古一帝,统治英格兰、丹麦、挪威,将海盗帝国带上巅峰,那就是克努特大帝!7爱德华一世(900-924在位)

8埃塞尔斯坦(924-940在位)

9爱德蒙一世(940-946在位)

10埃德烈德(946-955在位)

11埃德威格(955-959在位)

12埃德加(959-975在位)

13爱德华二世(975-978在位)

14埃塞尔雷德二世(978-1016在位)

15埃德蒙二世(1016在位)

丹麦王朝

(1013-1042年)

1斯汶一世(丹麦王兼)(1013-1014在位)

2克努特(丹麦王兼)(1014-1035在位)

3哈罗德(1035-1040在位)

4哈迪卡努特(丹麦王兼)(1040-1042在位)

威塞克斯王朝(续)

1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在位)标准法国人 建西敏寺母亲是诺曼底公国公主艾玛 英王为了抗击丹麦人而娶的 英国历史第一**2哈罗德二世(1066在位)权臣葛德文之子 安格鲁撒克逊正统

诺曼王朝诺曼底公国是挪威人罗洛在塞纳河下游成立的国家(1066—1135年)

从此英国开始具有侵略性了

1威廉一世(1028—1087)(英格兰国王1066-1087在位)诺曼底公国第四位公爵 私生子 建立伦敦塔

2威廉二世(1060-1100)红脸王(英格兰国王1087-1100)一世的第三儿子 神秘死亡 怀疑是弟弟亨利所杀

3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兰国王1100-1135)威廉二世的弟弟 诺曼王朝最好的国王 没有儿子

4斯蒂芬(1096-1154)(英格兰国王1135-1154)亨利一世的外甥 后与小亨利签署协议立后者为王储与亨利一世女玛提尔达争夺王位 斯蒂芬乱世19年

金雀花(安茹家族的标志)王朝(安茹王朝)

(1154中国南宋—1399年)

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兰国王1154-1189在位)亨利一世女玛提尔达与安茹公爵之子 娶阿奎坦埃莉诺进行司法改革 建民事法庭 废除审判法 建立陪审团制度 成为西方法律之父 其骑士杀贝克特主教 二世于坎特伯里教堂忏悔 从此君权和教会皇权矛盾开始凸现 为给最小的儿子约翰挣权益 与儿子们冲突

2理查一世(1157-1199)(英格兰国王1189-1199)二世的第三子 狮心王称为战神 文学爱好者 同性恋 参加十字军东征与萨拉丁战 后被德国亨利六世绑架 攻打法国菲力二世过程中在阿奎坦镇压封臣过程中被射杀传位弟弟约翰

3约翰(1167-1216)(英格兰国王1199-1216)失地王 贵族逼迫他接受《大宪章》

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兰国王1216-1272)与蒙特福德议会军发生内战

5爱德华一世(1239-1307)(英格兰国王1272-1307)长腿 征服威尔士 建卡纳芬城堡为中世纪城堡的代表从此起 英国所有太子成人后便受封为威尔士亲王 杀苏格兰起义领袖华莱士 妻子西班牙公主埃莉诺死后变得残暴

6爱德华二世(1284-1329)(英格兰国王1307-1327)同性恋 软弱 被称为法**狼的妻子派人暗杀于监狱

7爱德华三世(1312-1377)(英格兰国王1327-1377)发动百年战争 其子为黑太子能征善战 因黑死病战争终止后俘虏法国好人约翰要赎金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兰国王1377-1399)镇压泰勒起义 后与摄政贵族之子发生冲突被囚禁 被兰开斯特贵族亨利暗杀后开始兰开斯特王朝

兰开斯特王朝

(1399—1461年)

1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兰国王1399-1413在位)

2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兰国王1413-1422)阿让库尔战役成名

3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兰国王1422-1461,1470—1471)父亲死时 贝特福德公爵摄政继续与法国的战争 期间贞德击败英军后被杀是法国疯子查理六世的外孙子 也有间歇性发疯病 爱德华三世三儿子约克公爵,理查二世以前指定的继承人 所以要求为亨利六世摄政 但六世的妻子玛格丽特强硬 于是开始了兰开斯特家族(红玫瑰)与约克家族(白玫瑰)的战争六世重视教育 创办了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的国王学院

百年战争使得法国人的国家意识苏醒 结果是英国人被赶出除了加莱以外的欧洲大陆,意识到只有英伦岛才是家园。

约克王朝(1461—1485年):

1爱德华四世(1442-1483)(英格兰国王1461-1483)玫瑰战争第一阶段胜利后将亨利六世关进伦敦塔 王后和王子流亡海外后被推翻 再后与勃艮第公爵联手杀回英国 杀亨利六世 杀弟弟克拉伦斯(淹死在葡萄酒桶里)血洗兰开斯特家族 但漏网了远亲亨利都铎 爱德华四世死后由其与秘密结婚的兰开斯特家族的侍女生的孩子即位由四世的弟弟理查摄政

2爱德华五世(1470-1483)(英格兰国王1483)被摄政理查关进伦敦塔 其母家族被血洗

3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兰国王1483-1485)篡位杀侄 无子嗣 兰开斯特远亲的亨利都铎与爱德华四世大女儿订婚这样集合了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两派 亨利都铎与理查三世的决战是波斯沃斯战役 后者因为马掌钉子的缘故被杀

都铎王朝(1485—1603年):

1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兰国王1485-1509在位)亨利都铎即位后正式娶爱德华四世大女儿两家族合并 三十年的玫瑰战争正式结束 将英国治理成为当时欧洲最有秩序的国家 与西班牙联盟制约法国 国家财政增长2亨利八世(1491–1547)(英格兰国王1509-1547)为英国订立了国教新教从此独立于天主教 建立强大的海军生了玛丽一世和艾丽莎白一世

3爱德华六世(1537-1553)(英格兰国王1547-1553)九岁即位 不久死

4简·格雷(1537-1554)(英格兰女王1553)为阻止玛丽一世即位而立的一名郡主 10天后被玛丽一世杀

5玛丽一世(1516—1558)(英格兰女王1553—1558)英国第一位正式女国王

6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格兰女王1558-1603)培根和莎士比亚时期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确立英格兰主义

斯图亚特王朝

(1603—1714年)

1詹姆斯一世(1566-1625)(苏格兰国王1567-1625,英格兰国王

1603-1625在位)苏格兰玛丽一世儿子同意伊丽莎白一世杀自己母亲博得

信任 与议会不和 天主教爆炸计划暴露 同性恋 宠信乔治微利尔斯即白金汉公爵 钦定《圣经》普及英语

2查理一世(1600-1649)(英格兰国王1625-1649)关闭议会11年与议会发生冲突开始内战 后被砍头

共和政体

(1649-1653)

1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在位1653-1658)

2护国公理查·克伦威尔(1626-1712)(在位1658-1659)不能服众 两年后退位

斯图亚特王朝(续)

1查理二世(1630-1685)(苏格兰国王1651-1685,英格兰国王1660-1685在位)被克伦威尔亲信蒙克迎回英国后疯狂报复 将克伦威尔尸体砍头

2詹姆斯二世(1633-1701)(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1685-1688)查理二世弟弟 天主教徒 为了其是否即位的事情议会分成赞成的托利党和反对的辉格党从此开始政党政治 二世对反对者残酷镇压 被认为是暴君3玛丽二世(1662-1694)(英格兰女王,苏格兰女王1689-1694)詹姆斯二世大女儿 新教徒 所以被两党合伙邀请

威廉三世(1650-1702)(英格兰国王1689-1702)

4安妮(1664-1714)(英格兰.苏格兰女王1702-1707,联合王国女王1702-1714)詹姆斯二世二女儿 生了17个孩子最长寿10岁所以无后 按照法律由新教的德意志诸侯国中选择人选

汉诺威王朝(1714—1901年)

1乔治一世(1660-1727)(联合王国国王1714-1727在位)母亲是詹姆士一世外孙女因为是汉诺威地主,被英国人嘲笑 后回到汉诺威不理事情 因此内阁选出第一位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尔。因妻子通奸而将妻子囚禁 因而与儿子关系恶劣

2乔治二世(1683-1760)(联合王国国王1727-1760)好斗 最后一位御驾亲征的英王

3乔治三世(1738-1820)(联合王国国王1760-1820)二世的孙子 在任期间美国独立 选择了24岁的小威廉皮特当首相 这位首相逼迫爱尔兰与英格兰合并主动结交清帝国在乾隆83岁生日时送礼

4乔治四世(1762-1830)(联合王国国王1820-1830)最胖的国王 老婆也是个胖子 女儿夏洛特死于分娩

5威廉四世(1765-1837)(联合王国国王1830-1837)乔治三世的第三个儿子,乔治四世的弟弟。威廉四世是生活在改革年代,但能力相对平庸,但他心肠慈善,是个朴素的绅士,被人民亲切的称为水手国王。

6维多利亚(1819-1901)(联合王国国王1837-1901)乔治四世四弟肯特的孩子 在位最长的英王 英国国运最顶峰占领埃及苏丹南非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901—1917):

爱德华七世(1841-1910)(联合王国国王1901-1910)维多利亚大儿子大女儿微奇嫁入德国生的孩子是德皇威廉二世 七世不感兴趣政治 喜欢玩 与民同乐 是个富贵王的形象 最大成就是与法国和好并在一战中合作 温莎王朝(1917—)

由于一战期间英国人仇视德国人,考虑到汉诺威王朝起源于德国,因而乔治五世决定改名,取温莎堡为名字来源。温莎堡是威廉征服者建立,是王室的小金库,行宫。

1乔治五世(1865-1936)(联合王国国王1910-1936在位)爱德华七世第二个儿子 严肃冷峻 一战期间鼓舞英军士气 改名为温莎

2爱德华八世(1894-1972)(联合王国国王1936)为了与美国离婚女辛普森夫人结婚放弃了王位 他喜欢与已婚女人恋爱 因为据传是没有生育能力 所以就与有夫之妇鬼混了退位的另一个深层原因是他们夫妇政治上都同情纳粹,泄露过秘密给德国政府 因而在首相鲍德温议会总辞职的威胁下退位

3乔治六世(1895-1952)(联合王国国王1936—1952)伊丽莎白二世(1926—)(联合王国国王1952—)

篇2:英国王室的历史变迁

光荣革命以来英国的王室和贵族高全喜

伊丽莎白二世(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现英国女王

(采访:黄晓峰,董成龙)

第三十届奥运会目前正在伦敦举行,可是据调查,英国民众认为2012年最重要的事是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六十周年。自从光荣革命奠定英国君主立宪制以来,英国的王室和贵族在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何如此受民众的爱戴和尊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高全喜教授指出:英国的国王、贵族并非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他们恰恰是英国现代民主制下,承载人们对文明、秩序、传统的寄托。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他们的贵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高全喜:英国前现代社会的贵族,也就是标准意义上的封建社会的贵族,是旧贵族;现代社会中的贵族,是新贵族。在光荣革命之前,英国的两大皇族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爆发玫瑰战争,导致旧贵族所剩无几。因此,伴随光荣革命新兴的上层中产阶级,以及旧贵族中的小贵族,两者合流就构成了新贵族。通过剥夺旧王权制下的天主教财产,以及给予当时国教新财富和新特权,新贵族真正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贵族,而不再是以土地经营方式为主的封建贵族。

王权作为贵族制的象征,而新贵族是两方势力的合流,在英国转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代替了旧制度中的老贵族,另一方面也不同于新兴的市民阶级,成为英国社会转型期的中坚力量。新贵族代表了当时最有创造力的生产方式,当时的贵族是土地所有者、国教人士、军官、银行家、大商人,是英国持续近百年过程中的精英团体,是社会的主导。

其实美国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贵族政治,属于隐秘的贵族政治。因为美国是新世界,没有历史包袱,所以不存在封建贵族,但这并不表明美国不会在自我生长中发展出精英力量。美国没有英国那样因为血统而产生的权力精英,但美国仍然是精英统治,美国总统的权力要远远大过英国国王。只是美国的参议员、众议员和其他政治家不由血缘关系连接,他们仍然是少数人,仍然遵循着“精英”圈子的特定规则。

在英国社会,贵族与国王和人民是如何协调在一起的?

高全喜:英国议会有三个部分:国王(王在议会)、贵族院(上院)和平民院(下院)。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的人民主权以议会主权的形式出现,因此议会的组成也就是“人民”的内涵,“人民”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议会中。因此,议会的三部分也就自然地成为英国“人民”的三个肉身。国王、贵族并非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而是人民的一部分,他们都是人民主权的代表,国王是象征性代表,议院是选举性代表。

在这个意义上讲,英国议会内部的斗争与妥协,始终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十七世纪是建立君主立宪制,实现了君主、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平衡;十八世纪就完全是虚君共和了,新兴资产阶级逐渐壮大,平民院成为主导,组织责任内阁,三方权重向资产阶级倾斜,这也就促成贵族与国王的联合。十八世纪末著名的英国父子首相皮特,就是当时兴起的资产阶级杰出代表。十九世纪之后,无产阶级兴起、壮大,工人运动兴起,妇女权、劳动保护权等问题也不断提出来,促成国王、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但他们仍然向无产阶级妥协,权重逐渐向无产阶级倾斜,《济贫法》等社会福利政策出台。到了二十世纪时,他们又与无产阶级和解,建成福利国家。不管各方势力的意见分歧有多大,辩论多么激烈,国王和贵族始终都是人民的一部分。虚君只是共和国的一个侧影而已。换言之,光荣革命后,君主制在英国不是政治问题,而很好地转化为文化问题;贵族不再是一种权力阶层,而是一种尊称,一种社会秩序的象征。他们维护了文明、礼仪、等级制下的尊严感,在这个符号下逐渐沉淀为文化传统的普遍认同。就像荀子说的“化性起伪”。有了这种绅士阶层的担当,社会便不会出现资产阶级的狂飙突进。

我们可以看出,近现代以来英国几乎是各用一个世纪的时间只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的阶级问题,促进社会转型。在这个意义上英国的光荣革命是渐进式的,一轮一轮的,仍在进行着。它从来没有考虑过要一劳永逸,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努力消解而不是破除一个问题。

而法国则不同,国王路易十四彻底制服贵族,贵族成为国王的从属,直接面对的是第三等级的兴起,贵族(教会和土地所有者)被排斥,只有第三等级才是人民,其他等级都是人民的敌人。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贵族制,国王自然也被推翻,人民随后又分裂,各个自称代表人民的派系在争夺“谁是人民的真正代表”。最后拿破仑顺势而起,消弭人民的分裂。拿破仑败后共和国又起,但共和国是疲软的,拿破仑三世上台,又恢复贵族制。自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社会总是经历着贵族制的反复、战争与和平的反复,却从没取得过国王、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三方妥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弑君换来了虚君共和,而法国大革命的弑君则换来了更激烈的斗争哲学,不断地重新分配权力和财富。

因为贵族制是君主制的最后依托,没有贵族制就无所谓君主制,贵族必然需要君主做象征,而君主没有贵族则丧失权力依托。因此,法国大革命中贵族制的反复,也是对君主制的反复。

英国的宪法制度总是能够吸纳社会结构中的变化,通过法律变革有效调整各阶层主体的权重。所以英国宪制是一个柔性的和解性的制度。而法国相对则是刚性的结构,以破坏现有制度为手段建立新制度,又不足以使新制度稳定持续地生长、发展,也就会导致新的反动。

那么,英国没有极端的保守势力或要求废除君主制的激进势力吗?

高全喜:光荣革命前后,英国也有激进势力。像克伦威尔的激进共和主义、像边沁的社会功利主义,都有激进的色彩。英国也有斗争,像宪章运动,但它不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运动。英国各势力的斗争中彼此会激烈辩论,但到政治抉择的时候则会相互妥协;更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已经把这种斗争和妥协以制度的形式固定化了。

保守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法国迈斯特尔式的保守主义,主张所谓“神圣同盟”,是依附于所谓神圣罗马帝国的旧贵族模式;另一种是英国制度内在包含的保守主义,因为英国已经没有老贵族了,所以它没有迈斯特尔的思想,并非要回到前现代社会的贵族制中。

法国的保守主义就是极端贵族主义,反革命,也反拿破仑,完全要恢复到现代社会变革之前的十五、十六世纪,甚至更早的贵族制。这种保守主义才是真正阻碍现代社会的一股力量。不过,这股力量很小,也很快消沉,不再有社会力量支持。只是他们一些思想资源在现代社会会成为可以调用的一些资源。就像民国时期,主要是国共两党的斗争,前清遗老遗少早已没有力量了,但他们的想法与国共两党都不一样,可以提供一些思想资源。比如现在有些人借助列奥·施特劳斯,试图调用这一资源,其实早就没有社会基础了。

至于废除君主制的说法,并不是没有,但是我们要看到,社会变革的动力是新的社会阶级兴起、发展。英国很好地处理了这个动力与其他传统因素在一个制度框架下较好的结合。对待王室也是如此,纯粹君主制的问题在英国历史上就不是一个中心问题。英国实质的结构就是现代的民主制、共和制,而君主制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了文明、文化、传统价值的寄托,这是个锦上添花的事情,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要废除君主制,不是主流。英国王室在英国国民心目中的尊崇地位,是历史的延续,美好的东西能寄托其中。

我们是否可以说,英国的贵族和王室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是精英统治呢?

高全喜:一个社会总是有精英和普通老百姓,社会的治理,总是要由精英来立法和治理,这是一个优良的政府必不可少的,但这并不等于反文明啊!人民寻找出最优秀的群体和个人来治理国家,符合最大的民主原则。治理者只是受托者,而不是主人。不过要强调一点,精英的这种优秀,不是基于血缘的,而是基于能力和德性的,而且人民可以罢免。因此,它虽然是精英制的,但是却向所有的人敞开。十八世纪之后,英国社会中血统论已经淡化了。英国贵族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当然是靠血缘关系的。但并非所有的贵族都是贵族院成员,在贵族中也进行选择,或曰贵族内部也要采用代议制。

而且,随着历史推演,上院的权力逐渐缩小,因为政治活动的主体——政党和内阁都在下院。上院变成象征性、荣誉性的机构,但从权力配置来说,他们的作用还是必要的,当一些重大法律事件,如罢免、弹劾时,上院就能成为制约选举政治、政党政治的有效因素。这正是人民所希望的。因为选举政治和政党政治有其短视性和一时的激情,需要受到制约。到布莱尔为首的英国工党推行了一系列限制上院的法案,上院的权力就所剩无几了。

您之前提到法国对君主制和贵族制的反复,这似乎反衬出英国对传统的独特态度。

高全喜:西方现代政治思想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研究路向,将国家比喻为身体(bodypolitics),一个社会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霍布斯、卢梭都曾很生动地使用这种譬喻。国家就像身体,社会转型就像治病救人,不能依靠割除某个器官而改变,而是通过缓慢的新陈代谢,让血液更新,这就使历史性不被中断,使文明和生活方式在既有生命的延续中变化。也就是说,真正富有成效的、目前已经胜出的、具有扩展优势的现代社会一定要有保守性的内在品质,而非以否定性为前导的、破坏性的、革命式的暴风骤雨、闪电霹雳,这是目前对现代化的历史性理解中忽略的一点。英国就是以这样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完成了变革,我称之为保守的现代性、渗透了传统精神的现代生活;光荣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起到了革命的意义,同时却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这是英国人作为政治成熟、文明发达的民族所具有的智慧,以审慎原则完成了从前现代到现代的转型。而法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方式是疾风骤雨的大革命,其诉求是斩断传统,建立全新世界,但迎来的却是社会的持续动荡不安,它的结果是法国几百年都不能被整合起来。它高昂的革命成本最终没有实现旧貌换新颜。直到二战后,法兰西民族才真正建立较稳定、优良的政治体。虽然二战后,英国本土由日不落帝国降格为世界二流国家,但它的这种现代社会创制模式却得到全球普遍推广,成为社会治理的一般模式,实际上扩展了英国的政治生命。还须牢记的是,虽然全球社会是多元文明的,但它的基本底色是英国所提供的。比如,唯有英国在退出殖民地之后,为殖民地留下稳定持续的繁荣,像加拿大、澳大利亚。我们今天去英美,往往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不是震惊于摩天大楼和先进的科技,而是在现代生活中看到了没有被断裂的传统生活方式,这种传统不是贫瘠、愚昧和迷信的,这种传统的脉脉温情与现代文明的理性机器很好地融于一处。换言之,现代的传统和传统的现代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一种符合人性的社会转型,在与传统亲密无间的点滴中完成社会进步。

在社会转型中,如何对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英国的历史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高全喜:向现代转型有三个标志性的革命:英国光荣革命、美国独立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这三种革命就是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建立模式——以光荣革命和独立战争为代表的英美模式,以法国革命和普鲁士崛起为代表的欧陆模式。这两种模式有几个主要内容,一是基本的社会结构及其形成的秩序和规则,二是人的生活方式——理念、文明文化的生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这两种模式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才真正合流。

许多人以为出国留学、旅行就是理解西方。这并不完全,这种对西方的平行观感并不是西方的全部,我们看到的西方只是当代西方,要去捕捉它的演变过程,即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现代社会在一些方面优越于古典城邦社会和封建社会——无论是物质财富的生产、社会治理的效能,还是个人权利的保障。这是大的叙事模式,是进步论的叙事,我基本认同这一抽象勾勒。这不表明我认可进步论叙事和革命叙事所得出的结论:现代就必然是反传统的,传统就必然是反现代的。理解现代国家中的传统因素极有助于我们研究西方社会。

每个国家的转型都有其特殊性,英国自然不例外,但不可把这一观点推行极端,过分强调英国独特论。整体来看,英国是从前现代到现代社会转型的典型代表,在这一转型中蕴含了普遍性的制度原理、生活方式的变迁、价值观念的演变,以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标志,西方进入真正开始塑造现代社会的过程。在这之前,可以称之为现代社会的酝酿期。此后,无论是社会结构、法律制度,还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甚至包含人性的变化,西方全面进入到现代市民社会。

篇3:抗战时期英国驻重庆使领馆的变迁

而在抗战时期诸多外国驻重庆使领馆中,英国驻重庆领事馆无疑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重庆是英国在中国西部地区最早设立使领馆的城市(1890);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全面抗战初期,英国实际是西方大国中在华利益最多的国家,而美国只是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之后,才逐步加强其在华的利益。此外,英国还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在重庆设立总领事馆的欧洲国家(2000),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重庆与英国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联系。因此,本文即以抗战时期英国驻重庆使领馆的变迁为主线,通过对中国近代以来中英关系的阶段式考察,阐明英国驻重庆使领馆在促进中英关系,尤其是英国与重庆地方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对于抗战时期中英关系的研究

在考察抗战时期英国使领馆变迁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整个抗战时期中英关系的大背景。实际上,抗战时期的中英关系并不是一个冷门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已有不少相关的文献对此进行了探索。

中文方面,相关的专著有以下几部:1991年,徐篮在其专著《英国与中日战争(1931—1941)》中,较早地对太平洋战争之前的中英关系进行了考察。在书中,她运用了不少外国学者的研究文献,详细地说明日本侵华战争前期,英国对日绥靖政策的产生、发展和最终失败的过程[1]。1994年,李世安在专著《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英关系》中,通过对英国收藏相关档案资料的分析,详细探讨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的中英关系,其中包括英国对重庆国民政府的评价、中英在香港和西藏问题上的矛盾等方面[2]。1996年,萨本仁、潘兴明在专著《20世纪的中英关系》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20世纪的中英关系,虽然作者在运用档案材料上有所不足,但这种长时段、分期式的叙述,对于在中英两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理解抗战时期的中英关系无疑很有帮助[3]。此外,还有一些民国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专著涉及中英关系,如陶文钊、杨奎松、王建朗三人2009年联合出版的专著《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吴景平2012年出版的《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国外交》都有专门的章节论述抗战时期的中英关系[4][5]。

文章方面,有关抗战时期中英关系的专题文章也不少见。从时代背景来看,抗战时期的中英关系基本上可以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英国在中国有着巨额的投资,且面临欧洲日益动荡的局势,因而总体上对日本采取了较为妥协的政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对华政策出现重大转变,开始逐渐与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盟友,中英两国开始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进行合作,但双方在九龙租借地、西藏问题上仍存着诸多争议。相关文献也多从以上两个阶段展开论述。关于太平洋战争前期中英关系的研究文章,主要涉及英国在此时期对待日本的绥靖政策[6,7,8,9];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英关系,相关的文章主要围绕“中英新约”的签订和香港问题[10,11,12,13,14,15,16,17,18,19]。

而对于抗战期间的中英关系,英文文献也不乏佳作:如1967年尼古拉斯·克利福德(Nicholas Clifford)的《从中国撤退:1937—1941年间的英国远东政策》描写了英国自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的中英关系[20]。1973年,布拉福德·李(Bradford A.Lee)所著《英国和1937—1939年中日战争》则反映了1939年英国卷入欧战前两年在中日战争中的纠结[21]。1976年,谢艾伦(Aron Shai)的《东方战争的起源:1937—1939年的英国、中国和日本》则同样描写了这两年中日战争的变化[22];1984年,他的另一部著作《帝国冲击:1941—1947年的中英关系》则描写了太平洋战争后至冷战爆发前的中英关系[23]。此外,1978年,克里斯托弗·索恩(Christopher Thorne)的《同一类盟友:美国、英国和对日战争,1941—1945》也深入描述了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后对于中日关系的卷入及其与英国的复杂关系[24]。

以上文献,从不同侧面描述了抗战时期的中英关系。而本项研究则另辟蹊径,从抗战时期英国驻重庆使领馆变迁角度来考察这段时期的中英关系,这个研究视角在目前的中外关系研究中还不多见。

二、抗战时期英国驻重庆使领馆的变迁

抗战时期的中英关系,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显得曲折多变;而伴随着中英关系的跌宕起伏,作为两国关系见证的领事馆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37年7月至1937年11月。自19世纪初以来,英国一直是在中国拥有最大利益的西方国家,而作为西部内陆城市的重庆,其近代对外关系的开端也始于英国。1880年,根据《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英国在重庆正式设立了领事馆,馆址选在今日重庆宾馆附近,这是西方国家在重庆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25]110。1896年以前,英国领事馆一直独霸重庆。紧随英国之后,1894至1904年间,法国(1896.3)、日本(1896.5,日本又于1901年在王家沱设立日租界)、美国(1896.6)和德国(1904)等国相继在重庆派驻领事,设立领事馆[26]34。因此,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时,重庆共有英、法、日、美、德等五国的领事机构。

而举目全国,英国在华的领事机构大致是三种情形:第一类是大使馆(British Embassy)。实际上,虽然自1842《南京条约》后,英国即开始在中国设立领事机构,但直至1935年5月17日,在中国长期对西方外交家级别过低的抱怨下,英国驻北京的外交使团才升格为大使级别,第一次被称为大使馆,时任驻华公使贾德干爵士(Sir Alexander Cadogan)也得已升任为驻华大使。1936-1937年间,英国大使馆由北京移至很早以前就成为民国首都的南京。第二类是租界(British Concessions)。近代以来,根据中英之间的条约,英国曾取得在中国8个城市设立租界的权利。最终设立了7个,分别是上海英租界(1863年与上海美租界正式合并为上海英美租界,即上海公共租界)、天津英租界、汉口英租界、镇江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广州英租界和厦门英租界,营口的英租界因故未能建成。而到1937年的时候,英国仍在广州和天津、上海拥有租界[27]590。第三类是领事馆(British Consulates)。1936年3月出版的《中国外交年鉴》显示,当时英国在华有哈尔滨、上海、重庆等22处领事机构[28]468。到1937年时,南京领事馆已升格为大使馆,而北平大使馆降格为领事馆。因此,全面抗战开始时的英国驻重庆领事馆,只是英国驻中国众多领事机构中的一个。

第二阶段是1937年11月至1945年8月。1937年8月,日军侵占上海,“8·13”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失败告终。1937年11月16日,国防最高委员会议作出国民政府西迁重庆的正式决议,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即赴重庆,当天,财政、交通、外交等部先迁武汉[29]120。1937年11月23日,英、美、苏、德、法、意等驻南京大使馆人员离开南京赴武汉,以随国民政府西迁。1938年夏,日军加紧进攻华中,武汉告急。7月30日,国民政府要求驻汉各国外交人员迁往重庆。10月25日,日军占领汉口。12月8日,蒋介石率军委会从长沙经桂林飞重庆,至此,西迁全部结束[30]。由于重庆位于西部盘地的独特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再加上抗日战争时期特殊的历史情势,最终促成了国民政府移驻重庆[31]117。而重庆也迎来了它作为一个城市最辉煌的时期,由西部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并与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并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名城之一。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又明文将其定为民国永久的“陪都”。而伴随着国民政府迁都的过程,各国驻华大使馆也陆续由南京经武汉,最终移址重庆。从1938年初直至1945年8月抗战结束,共有苏联、美国、法国、英国等22个国家在渝设立了驻华外交机构[26]49。

与其他各国大使馆一道,英国驻华大使馆的人员也加入了西迁的历史进程。首先是从1937年11月年底,离开南京赴武汉,以随国民政府西迁。不过,大使馆人员也只是短期驻扎在位于汉口天当津路10号的英国汉口总领事馆,并未在此长期驻留。接着,1938年8月随着日军开始进攻武汉,大使馆人员最终还是随国民政府移至重庆。先是在重庆领事巷12号的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内办公,1939年1月开始使用金汤街地主李子谦租给英使馆的在中一路金山饭店背后保莭院街的地基[32]。后使馆馆址迁南岸马鞍山10号。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1938年2月接任许阁森来华任英国驻华大使的卡尔(Sir ArchibaldKerr)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并未随整个英国驻华大使馆参与西迁行动,而英国下院在1940年2月还曾就卡尔大使未驻重庆向外交部提出质询[26]37。

第三阶段:重庆大轰炸时期的英国驻重庆使领馆。1938年2月起至1943年8月,日本的战机对中国的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在此期间,日军出动飞机有9000多架次,对重庆进行了218次轰炸,投弹数量在11500枚以上,整个重庆死于轰炸者达10000余人,超过176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分繁华地段被破坏。其目的是希望透过制造大量平民伤亡,以瓦解对方抵抗的士气[33]1。由于日军对重庆实行的无差别轰炸政策,外国驻重庆的各使领馆也不能幸免。而在整个抗战期间,被日军轰炸次数最多、损失最为严重的便是英国大使馆,其中1941年5月9日、6月2日和7月8日三次轰炸都让馆舍损毁严重,7月8日的炸弹更直接命中了英国大使馆,使馆房屋几乎全部被毁。在大使馆和领事馆被炸过程中,先后有5名使馆人员受重伤,另有20多名中国雇员受伤[34]。9月,英国大使馆武官邓司因黄桷垭交趾塆房屋被炸不能居住转租黄桷垭广益中学附近房屋[35]。

为躲避日军的野蛮轰炸,英国大使馆在1941年将主要活动地点迁至了南岸。但在领事巷原大使馆周围,仍有一些临时办事机构来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36]。南岸区的英国大使馆位于南岸区南山黄桷桠文峰段,该建筑始建于1940年,曾一度作为德国大使馆馆址。1941年7月1日,因德国承认南京汪伪政权,国民政府与之断交,德国大使馆即撤离重庆,此时恰逢英国大使馆为避日机轰炸四处寻觅新址,遂迁移至此。而在大使馆附近的南岸区白耳山山峰,还设有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居住区,分别是英国驻华大使、二使、三使的别墅[37]173。1944年8月11日英国驻华大使馆又在大河顺城街购买英美会之房屋一栋(后因侵占路幅而整改)[38]。这些办公场所和居住场所在抗战期间一直都在被大使馆人员所使用,直至1946年全部返迁南京。

第四阶段:抗战胜利后英国驻华大使馆迁回南京。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奋斗,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1946年5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发布“还都令”,宣布5月5日“凯旋南京”[39]。而随着国民政府机构回迁南京的,还有那些外国驻华使领馆。1946年初,在时任英国驻华大使薛穆的带领下(1946年8月,英国政府又任命史蒂文为特命全权大使),英国大使馆正式回迁民国旧都南京,在重庆仅留下原先的领事馆,统管西部地区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等辖区。英国驻重庆领事馆在经过抗战时期的短暂辉煌后,又恢复了其原先的状态。

当然,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国民政府的状态又有了新的变化。1949年4月,在解放军横渡长江前夕,国民政府还曾短暂迁至广州,但这一次,除了苏联大使馆南迁之外,美、英、法等国的大使馆并未随迁,而是停待时局的变化;1949年10月,随着解放军进一步解放南方,国民政府又短期迁至重庆,11月转至成都;最终在1949年12月离开了中国大陆,迁至台湾。而英国驻华使领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短暂的交涉,最终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也退出了中国大陆,由此造成两国之间长达数十年的隔绝,直至1972年中英正式建交[3]426。

总的来说,抗战时期英国驻重庆领事馆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段时期时局的动荡和中英关系的变化。首先,从时代背景来看,中英关系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英国在中国有着巨额的投资,且面临欧洲日益动荡的局势,因而总体上对日本采取了较为妥协的政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对华政策出现重要转变,开始与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盟友,这使得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有了全面合作的可能性,但双方在九龙租借地、西藏问题上仍存在诸多争议。

而伴随着抗战时期中英关系的起伏,作为两国关系见证的使领馆也发生了变化。1937年11月,国民政府作出西迁重庆的决议,随即英国驻华大使馆人员离开南京转赴武汉,最终又迁往重庆。虽然在1938—1943年日军对重庆进行大轰炸过程中,英国驻重庆使领馆损失惨重,并经历搬迁。但无论是以英国驻华大使卡尔(ArchibaldClark Kerr,任期1938.1.1—1942.1.1)、薛穆(HoraceJames Seymour,任期1942.1.1—1946.5.23)等为代表的中英官方交往,还是以李约瑟(Joseph Needham,访华时间1942.2—1943.3)、英国议会访华团(BritishParliamentary Delegation to China,访华时间1942,11—1942.12)等为代表的中英民间交往,围绕着英国驻重庆使领馆这个舞台,都为维系战时中英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而英国大使馆抗战时期迁移重庆的这段经历,也成为未来重庆发展与英国关系的历史渊源。

摘要:抗战时期的中英关系,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而伴随着中英关系的起伏,英国驻重庆使领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1937年11月,国民政府作出西迁重庆的决议,随即英国驻华大使馆人员离开南京转赴武汉,最终又迁往重庆。虽然在1938-1943年日军对重庆进行大轰炸过程中,英国驻重庆使领馆损失惨重,并经历搬迁。但无论是以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薛穆等为代表的中英官方交往,还是以李约瑟、英国议会访华团等为代表的中英民间交往,围绕着英国驻重庆使领馆这个舞台,都为维系战时中英关系作出了贡献。而英国大使馆抗战时期迁移重庆的这段经历,也成为重庆与英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历史渊源。

篇4:英国王室的悲哀

《公爵夫人》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 《女王》

英国王室很悲哀,王室的女人更悲哀。原来世界上的古人都是一般而已,包括英国王室的男人们也只想让他们的女人,女人们!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为了权力、金钱、地位,父母也可以把自己的亲生骨肉作为前途的筹码,甚至孤注一掷、亲自将他们送上断头台都毫不在乎,因为女人会生孩子所以女人生不了儿子就死不足惜吗?你觉得荒谬吗?简直不可理喻!但是就是如此。

《公爵夫人》

《公爵夫人》中有这样一句话:全世界唯一不爱她的男人就是她的丈夫。年轻美貌的乔治安娜奉母命嫁给德文郡公爵。他忍受了公爵的不忠和冷淡、暴力;忍受了好朋友的背叛;也没能克服母爱而去追寻真爱。最后还祝福了不忠的丈夫和不忠的女友结为连理!崩溃,用我们现在人的思想来看真是难以理解,这个女人即善良与美貌、智慧、时尚与一身,但是大度的过头,有点傻。要是放到现在,肯定是一个女人和另一个看似不要脸的某小三女火拼起来,甩她个耳光,然后很潇洒地说一句“Bitch!”掷地有声!

德文公爵只允许自己与任何女人乱搞就一点不允许乔治安娜有自己的真爱。

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乔治安娜:“我同意你安排的所有行程,对于你和别的异性的行为我都可以不顾。我现在拥有了唯一属于我的东西,为什么你都要剥夺。为什么你不能放过她?”德文公爵很气势地说:“作为丈夫我履行了我的职责,而你作为妻子却没有!”德文公爵是这样的原理:因为你没有给我生儿子,所以我可以和别人乱搞;因为我不爱你,所以没必要尊重你。更重要的是因为你是女人,你没有权利只能靠男人,所以你没有权利来管我,就这么简单!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讲述了波琳家族为了同样的权利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送入皇室,由此有了亨利八世的艳情史。可憎的父亲和舅舅硬生生的将两个亲生姐妹(玛丽·波琳和姐姐安妮)变成争夺皇室的仇人和牺牲品。姐姐因为心计过重终自食恶果,被送上断头台。而妹妹因为姐姐的得宠却免于了王室女人不得善终的悲剧。有点讽刺!也许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亨利八世的“原配”王后凯瑟琳的女儿成为了被后人称之为“血腥玛丽”的玛丽一世统治了英国。影片的结尾也这样说到:亨利没能给英格兰留下优秀继承人的担忧成为多余,他留下的继承人统治了英国45个年头,统治者不是他期盼的儿子,而是安妮给她生下的强硬的黄毛丫头。而这个黄毛丫头是谁呢?更讽刺,她就是不可一世的伊丽莎白一世,崇尚海盗,崇尚掠夺,把英格兰变成“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伊丽莎白一世。而她的母亲却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送上了断头台!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被后人称为“童贞女王”不管是出于政治原因还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反正她就是连自己的父亲都无法毗及的英国女王。她说:“我只可能有一个丈夫,那就是英格兰。”

《女王》

《女王》中的伊丽莎白二世在当今这个社会没有了伊丽莎白一世那样的辉煌,有点无奈地她还要整天担心有人要罢黜英国王室,要罢黜她。没有了权利至少留点尊贵的地位给我吧。《女王》中讲述了皇室面对戴妃去世的反应激起英国民众愤怒的事情。

这里面有这样一个画面:戴妃死于巴黎的车祸,人们认为是狗仔队的穷追不舍导致了车子由于速度太快而发生车祸,有人当着镜头这样说到:“我一直认为媒体会毁了她,但没有想到,致死来得如此直接。所有的出版商和所有的新闻业都沾有她的鲜血!”人们送来的鲜花摆满了白金汉宫的大门口,成千上万的人为了一个戴妃落泪,因为她有一个不忠的丈夫,有一段可悲的婚姻?因为她的美貌和智慧?因为她为妇女,为儿童,为慈善所做的事?为英国所做的事?且不管这些,只能说一个人受到世界的爱戴不是当下某些个小明星用尽手段地炒作所能得到的,一丁点地都比不上。但是英国王室的反应只是:她已经不是王室的成员。陌生人对陌生人的逝去尚且动容,而你英国王室为何只选择独善其身。最后还是因为怕自己的皇室不保才“与民同悲”吗?仅此而已吗?

说到底电影也只是电影,有真实也是艺术需要,商业需要的情节在里面。但是这几部电影确实也反映了英国王室的种种事与某某人。近几年英国王室的日子也不好过。经济的窘迫让王室的存在成为英国民众一种更大的负担,是有那么一点不公平。英国调查表明还是有一半多的民众认为王室有存在的必要。英国也希望借戴妃的儿子威廉王子与凯特·米德尔顿的婚事使英国的经济走出困境,如果做到那么英国王室是不是应该为了对戴妃的伤害忏悔一下,毕竟是她的儿子给王室王室带来了生机,如果一直期待那个查尔斯王子有所作为那么估计英国王室真的走到头了。

英国王室,祝你好运。

篇5:英国校服, 一部社会变迁史

如果从源头上考证, 世界许多国家的校服, 都与英国的校服有些渊源。英国校服的款式被很多国家学走了, 但校服所具有的社会分层和身份象征的功能, 则只在英国保留着。英国学生的校服从款式、质地到设计理念都充分反映了英国的历史、政治以及习俗的变迁。

源自女王的突发奇想

英国的校服, 与英国曾是世界头号海上强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 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 英国在全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突发奇想, 将海军制服的样式改成了小王子与小公主们可以穿的“迷你版”。王宫贵族的孩子纷纷效仿王子公主们的新衣裳, 这种款式的服装后来便逐渐成为英国贵族学校的制服。

1891年, 英国已经实现了对全国儿童的免费教育, 接受免费教育的孩子主要上的是教会学校。由于学校都是由教会创办的, 校服的款式也带有当时教士装扮的风格:蓝制服外套长及脚踝, 外套里面必须配上有丰富褶皱的衬衣。

贵族学校竞相攀比校服

其实英国最初推行统一校服, 是希望能借此平衡家境不同的孩子的心理, 但统一着装并不能让社会就此看起来公平更多。长久以来, 英国社会形成的不同阶层落差, 还是体现在校服上。在普通中学, 学生们穿的是羊毛和化纤混合质地的西服套装, 但在著名的私立学校伊顿公学, 学生们至今所穿的还是质地优良的19世纪风格的燕尾服。按照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 让学生穿燕尾服是对未来的国家管理者进行的一种训练。

面对咄咄逼人的伊顿校服文化, 一些不甘落后的名牌私校也纷纷投出自己的撒手锏。位于英格兰苏塞克斯郡的基督学校, 干脆让男生们身着一直可以拖到地上的蓝色外套、黄色长袜, 校方认为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校充满贵族气息。伦敦切尔西花园别墅女校的校服是一件精心剪裁的碧绿色花呢外套和一顶别致的小贝雷帽, 每个女生从你身边走过, 都让你以为擦肩而过的是一位年轻的女王。

校服是流动的校训

校服本身包含着很多信息, 除了地位阶层之外, 还反映着学校的治学理念。位于英格兰伯克郡的英国著名私立中学惠灵顿公学, 是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于1853年发起并创立的, 是英国四大公学之一。该校的校服主题色是黑色和黄色, 黑黄相间的颜色代表肃穆和荣耀, 这也是这所学校自建成以来的校训理念。英格兰的利兹大学将校服的主色调定为黑色和绿色, 这样的设计反映出这所在工业革命之后成立的英国大学所倡导的稳重和发展的治学理念。

除了各个学校有自己的校服主色调之外, 多数学校的校服上还会绘制校徽图案, 来显示学校最初的治学方向。比如牛津大学里的一些主攻工程类专业的学院, 其徽章图案中就会包含一些抽象的测量仪器, 而如果你仔细观察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校服上的校徽, 就不难发现代表捍卫自由和荣誉的盾牌图案。

近些年, 英国校服又增加了高科技含量, 比如有一种用特强人造纤维布料制成的校服能防利器。另据报道, 前几年, 英国还生产出能实现全球定位的校服, 以确保孩子和家长的联系。

上一篇:初级会计学练习题答案下一篇:休年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