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公开课教案

2022-12-13

撰写教案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将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考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方案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陆的变迁公开课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海陆的变迁公开课教案

海陆的变迁教案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

(一)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二)能力目标

①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形成过程,初步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 作用。

②通过“海陆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③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 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准备

(一)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二)教具准备 报纸、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先请一名同学起来给大家讲下沧海桑田的故事:

学生:沧桑就是沧海桑田,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 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说得好。

“沧海桑田”用我们的地理术语说就是指海陆的变迁,今天我 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本

P33图2.10“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思

1)在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 是什么状况? (板书)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 请同学回答,老师归纳:

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 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

2)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我国东部海 底大陆架,

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 现在变成了海洋。

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以变成海洋。那么,海陆为什么会变迁呢? (板书)

2、海陆变迁的原因

老师拿一本书演示地壳的变动,挤压,书的中部隆起。

师:喜马拉雅山就是这样由海洋变成陆地的。地质工作者认为:台湾海峡经

历过多次海陆变迁,也是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另外,还受到第四纪冰期的影

响。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水结冰,海面下降。台湾地区便成为陆桥,每当间 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上升高,陆桥又被淹没在海峡了。这说明了引 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板书):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师:除此之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板书):人类的活动。

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思考以下问题。

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师: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不 断扩大,

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活动也能使海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

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顺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 大自然的报复。

师:从这以上事例中我们知道,海陆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就全球海陆分 布来看,七大洲和四大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还是经过不断的变化才形成这样的 呢?

请同学们2.13图。20世纪上半叶地学科学史上曾经有过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围绕“活动论” 和“固定论”。到底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呢?

让学生读图2.14图,“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激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阅读课本

P36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 伟大的假说——魏格纳与大陆

漂移说”。请一个同学来为大家讲述。

师:所以,同学们要多看多想,一些看上去不经意的事物或现象,说不定蕴 含着很有价值的问题。 要养成仔细观察、

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 当然我们更要

学习魏格纳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科学的精神。 请一位同学回答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 几块

师:假说并不是凭空瞎说,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依据之上的。 阅读课本

P35图2.16“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阅读课本 P36图2.17“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

老师演示:将两张报纸重叠在一起,然后随意撕成两片,让学生观察,不同页的轮廓相吻合但文字和行列不能一一对应。而同一页轮廓既相吻合,文字和 行列也能一一对应。这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归纳:

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相似的古老地层说明这两块大陆 原来是连在一起的。 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在他生前并没有得到承认,直到他去世30年后,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 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抛弃,可想而知,在那样的情况下要坚持是么艰难。

除了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在漂移之外有没有例子证明其他大陆也在漂移之中。 1. 南极洲大陆发现丰富的煤层 2. 印度发现古代冰川

这些例子说明除了南美洲和非洲外其他大洲也是在漂移当中。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

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活动 ●大陆漂移假说:

提出人:德国

魏格纳

1.大陆轮廓的吻合

2.地层构造的相似性

3.动植物的相近性

课后记:本科的内容较简单,且知识点比较有效,列举了很多世界各地关于海陆变迁的例子,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兴趣度较高。对于知识的记忆也很有好处。本节课运用很多精美的图片,充分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于大陆漂移学说找证据环节学生很乐于去寻找总结。使得这节课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第二篇:七年级地理上册 2.2 海陆的变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道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运动说的内容。能举出实例证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探究能力。

2、通过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积极探索、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运动说”。

2、“板块运动说”的运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复习):你能说出海陆分布的一些有趣的特点吗?(①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北极地区却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片陆地;②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都是一南一北的成对分布;③大陆的形状还多是三角形的呢海陆分布的这些特点不是偶然的,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承转):海陆分布的这些特点不是偶然的,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新授):

出示图片一:谁能快速地在一堆破纸中找到这张纸的另一半? (生):找形状和它吻合的那一张。

出示图片二:这一张的形状和图一完全吻合,可它是我们要找的那一半吗?问题出在哪儿呢?

(生):还应该看它们的文字能否一一对应。 出示图片三:是这一张吗? (生):是。

出示图片

四、五:你能小结一下吗?

(生):图片四能拼合,仅仅是个巧合。而图片五才说明它们原本就是一张。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出示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轮廓拼合图:

(问):历史上,是谁首先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 (生):是魏格纳很偶然发现的。

(问):结合刚才的实验,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产生怎样的疑问? (生):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巧合,要么原来就是同一块大陆。 (问):你能帮助魏格纳找到两块大陆上对应的“文字”吗?

(生):能找到。对应的“文字”就是古老地层和鸵鸟、海牛。(从课本图2.16和图2.17中找到的)。

(问):现在魏格纳能得出什么结论?他有什么举动吗?

(生):他确信它们原本就是一块大陆。两年后,他大胆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动画演示:2亿年前、1亿35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现在的海陆分布及变化过程。

(问):你能从演示中归纳“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吗?

(生):魏格纳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谬的。为什么?(因为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七大洲、四大洋是固定不变的)。魏格纳放弃了吗?(没有)。为了进

一步寻找证据,魏格纳只身一人前往格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50岁生日那一天,不幸遇难。为他所热爱的大陆漂移的研究事业英勇献身。魏格纳虽然最终没能完全证实“大陆漂移假说”,但他那种敢于大胆想象、持之以恒地积极探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也激励后人进一步去积极探索。值得告慰的是,他的“大陆漂移假说”,现在已经被人们所证实,并搞清了大陆漂移的机制,即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

播放有关板块运动的影片。

出示“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图”:

(问):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可分为哪六大板块?(亚欧板块......)。 (问):六块大陆和六大板块的区别是什么?(大陆仅仅包括大片的陆地,而板块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海洋)。

(问):那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什么?(太平洋板块)。

(问):请看图中的箭头表示什么?(板块运动的方向)。

(问):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箭头的方向有哪几种模式?表示什么意思?(图中有两种模式。一种运动方向相对,表示碰撞挤压;一种运动方向相背,表示板块张裂)

现在假设同桌的两张课桌的交界就是两个板块的交界。请大家把课本合起来,课本分别代表两个板块的陆地部分,请大家演示并思考课本从课桌交界相背移动会发生什么现象?(由陆地变成海,进一步可能形成大洋)。再演示课本从各自的课桌中央相对移动,会发生什么现象?(大洋在不断缩小,变为海,进一步海将消失,接下来,碰撞挤压形成高山)。

你能运用刚才的演示结论来解释下列现象吗?

①、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红海处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②、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消失。(地中海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③、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能解释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吗?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升高?(说明喜马拉雅山这个地区原来是海洋,后来,因为亚

3 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古地中海消失,并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④、日本和英国同是岛屿国家,日本号称“地震王国”,而英国却很少地震。为什么?(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板块相互挤压、摩擦,使地壳比较活跃,并积聚大量能量,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需要释放,从而形成地震。而英国地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因而很少地震)。

⑤、你能说出主要的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吗?(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以前日本人是怎样来解释地震现象的呢?

播放古代和现在日本人解释地震的影片。(古代日本人认为,巨鲶和神明开战,最终神明胜利了,于是得意洋洋地站到巨鲶头上,巨鲶不服气,摆动尾巴,于是就发生了地震。现在日本人则用板块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地震)。

(问):你相信哪一种解释?为什么?(后一种解释可信,因为这是科学)。 (问):你能总结板块运动的观点吗?(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可分为六大板块;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就如同我们指甲生长的一样慢。但是,板块运动引起的缓慢的海陆变迁和剧烈的地壳活动(如地震、火山)所产生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在这种巨大的力量面前,我们感到了人类的渺小。但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就束手无策吗?

出示荷兰的围海大坝图:

(问):由这幅图说明什么问题?(人类的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迁。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改造自然的举动,只能是局部的、小范围的,而且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

(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布置):填图册

附:板书设计

【教后记】

5

第三篇:海陆变迁的教学反思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之教学反思

2012-07-16 12:56:46| 分类: 教学反思|字号 订阅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之教学反思

一、反思本堂课的教学理念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当地的经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教无定法”,我们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实验探究、角色扮演、小组活动、读书指导、社会调查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思路

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理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其中有许多理解性、抽象性的东西。探究式学习方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特点是由学生完成比较复杂抽象的课题或独立作业,它有突出的优点: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能使学生在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逐步学会并掌握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方式完全适合课改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积极地提倡,特别是对于地理课程中抽象的、学习难度大的知识点,更应该提倡这种教学方式方法。

三、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过程 1.积极回应

师生共同解读企鹅、袋鼠、大熊猫、国旗上的枫叶、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埃菲尔铁塔等贺卡,找到贺卡上所表示事物所在的大洲。 2.设疑激趣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天生就是这样的吗?过去的陆地和海洋是什么样子?将来的陆地和海洋还会发生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使海陆发生改变? 3.情景探究 说图(鸵鸟在非洲西部和南美洲东部):鸵鸟生活在陆地上,按理说他们不会游泳,更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为什么在非洲西部和南美洲东部都有鸵鸟的分布? 模仿魏格纳的实验:非洲和南美洲的拼合 小组讨论: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煤层。 4.峰回路转

20世纪70年代,人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形成的。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诞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很多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成因、地震与板块活动的关系。

四、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成果

1.很多时候地理学习让学生认为很难很抽象,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加上以往的学科偏视使得学生的重视程度就更不够了。而今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新理念的推广,使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新的学习和探索的方向。针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活泼热情、乐于观察、乐于交往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本堂课,完全是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自然会有新突破。学生对学习也越来越感兴趣,真正体会到了做学习主人的自豪与自信。

2.本堂课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观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将具体知识整合到内容体系中,强调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的个性日益鲜明。反过来,如果教师一直局限于讲授的教学,知识的传递、灌输可能会更加快速,学生得到的结论更符合我们成人的观点,但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参与意识就要大打折扣、参与面也不会很广,个性也难以得到发挥,这样学生的兴奋点就难以得到点拨。

3.地理学科的教学发展不仅仅是对某一课做出特殊的设计和改进,而是要从整个教学过程入手,贯穿始终,让学生一直处于对地理的喜爱和探究当中,让地理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本节课教师没有刻意的去让学生如何学习掌握某些地理知识,而是要学生从观察身边的地理事情和现象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不仅可以拓展知识,还可让书本的知识更加具体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四篇: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道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知道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及其依据。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际操作,大胆提出假设再证明。

3、学习魏格纳的科学精神,勇于求索和创新。结合中国古代传说和实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利用大陆漂移说解释现象。 教学难点: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个仙人叫麻姑,说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宋朝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他曾在河北的太行山中看到海螺的化石,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呢?

二新课讲授

1、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和台湾海峡的形成。使学生得出地壳的变动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

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东海海底的古河流的遗迹和意大利地中海边陆上遭受海水腐蚀的大理石石柱。动态展示并共同分析成因。得出海平面的升降也是海陆变迁的原因之一。

3.展示荷兰、日本、香港的围海造陆短片,说明人类活动也是影响海陆变迁的原因。同时讲述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故事,联系麻姑的沧海桑田及沈括太行山中看到海螺等事例,表现出中国古代人民对海陆变迁的探索和认识。

4、学生阅读教材P34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吻合,结合前面的环节来说明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再用课件展示大陆的漂移过程和非洲、南美洲的古地层、古生物化石、生物的分布来探究分析,尝试论证大陆漂移学说。

5、学生阅读关于魏格纲的故事,学生讨论,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三巩固应用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的相关内容

四课堂小节

学生归纳后,师生共同完善补充。

五布置预习

海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是没有止境的。还有科学家提出了更新的理论。大家预习板块的运动。

第五篇:《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三、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闻的导入方式,海陆变迁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来。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海陆是不断变迁的,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吗。同学们不要急着下结论我们来观察一下世界地图。(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角色扮演、证实假说】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C、板块运动

【观察动画,图说地理】

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

3、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其直观性,畅所欲言的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

【设疑过渡】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合作读图、理解学说】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1)打鸡蛋,理解地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运用板块运动学生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思考、由表及里探究竟】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浏览汶川地理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

通过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 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的发生,海陆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不断探索,有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为人类造福。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 板书设计

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陆漂移-----魏格纳 板块构造 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上一篇:呼叫中心常规操作流程下一篇: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