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2024-04-21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共8篇)

篇1: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沧海变桑田 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 “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陆变迁

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师:对,地壳运动使这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谁来说说为什么东部海域的海底会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

师:对,海平面的上升使这里从桑田变成了沧海。(投影3)——荷兰填海造陆

谁来说说为什么欧洲的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 学生回答:因为荷兰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洋,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

师:对,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可以造成海陆变迁。

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 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投影4)——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生连线:喜马拉雅山————地壳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过渡:

人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上半页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是“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之间的较量。地球活动论者认为:七大洲四大洋在运动。地球固定论者认为:大地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

师: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投影5)——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师:对,这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猜想。

但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它们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会有巧合。

师:很好,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实验一):

教师课前准备一张报纸A,撕出一个角1,再在另一张报纸上撕出一个和角1一模一样的角2,教师分别将角1和角2与原报纸A拼成完整的一张报纸。提问:角1和角2的轮廓都能与这张报纸相吻合,但哪一个才真正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角1,因为角1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原报纸拼合后一一对应。

篇2: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道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知道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及其依据。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际操作,大胆提出假设再证明。

3、学习魏格纳的科学精神,勇于求索和创新。结合中国古代传说和实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利用大陆漂移说解释现象。教学难点:大陆漂移说的证据。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个仙人叫麻姑,说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宋朝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他曾在河北的太行山中看到海螺的化石,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呢?

二新课讲授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和台湾海峡的形成。使学生得出地壳的变动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

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东海海底的古河流的遗迹和意大利地中海边陆上遭受海水腐蚀的大理石石柱。动态展示并共同分析成因。得出海平面的升降也是海陆变迁的原因之一。

3.展示荷兰、日本、香港的围海造陆短片,说明人类活动也是影响海陆变迁的原因。同时讲述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故事,联系麻姑的沧海桑田及沈括太行山中看到海螺等事例,表现出中国古代人民对海陆变迁的探索和认识。

4、学生阅读教材P34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吻合,结合前面的环节来说明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再用课件展示大陆的漂移过程和非洲、南美洲的古地层、古生物化石、生物的分布来探究分析,尝试论证大陆漂移学说。

5、学生阅读关于魏格纲的故事,学生讨论,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三巩固应用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的相关内容

四课堂小节

学生归纳后,师生共同完善补充。

五布置预习

篇3: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如何上好每堂新授课,进行有效的教学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要探讨的问题。下面以“海陆变迁”新授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谈谈怎样上一堂有效的地理新授课。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5 分钟时间)

[情境创设] 出示材料: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 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被称为“汶川大地震”。

[教师引导]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与我们本节要学习的“海陆变迁”有联系吗?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海洋和陆地呢? 为什么有的地方是山地高原,有的地方是平原盆地呢? 本节课我们就来解答这个问题。

新《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所以说,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中抽象的、单一的、枯燥的知识,通过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欲望,从创设的情境活动中学到知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 5 分钟时间)

上课开始,教师直接出示学习目标。“海陆变迁”的学习目标:

( 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 2)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内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 3) 学会看书43页中图2-55“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书44页中图2-56“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讨论并总结世界上火山地震为什么多发生在这些地方?

出示的学习目标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①目标要全面。所谓“全面”,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提出学习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求,把能力与思想品德丢在一边。除了应当掌握的知识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也要得到发展,同时还要注意训练学生一丝不苟的处事态度及用科学观点、方法解释地理现象等。②目标要准确。目标中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准确,三者之间不能混淆。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应注意和现实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以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③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诸如“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粗一听很具体,细一想太空泛,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不得而知。

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提出的,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授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着目标组织教学,就像写文章不能“跑题”一样,新授课也不能“离标”,而应有的放矢。

三、师生互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 25 分钟时间)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由于是新课的学习,知识点的理解很重要,所以需要学生自己体验、探索知识点的获取过程。学生的探索学习过程往往同教师板书联系起来,有时也可借助资料书中已有的“知识点整合”进行梳理。

“海陆变迁”知识点探究过程如下:

[教师引导] 看书41页中的“活动”题,同学间讨论并解释这些现象。

( 1) 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海洋变成陆地)

( 2)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陆地变成海洋)

( 3)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

( 4)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学生活动1] 对比非洲与南美洲的轮廓凹凸相吻合性接合教材内容了解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进而了解板块构造学说。

[学生活动2] 看书上43页中图255“六大板块的示意图”,指出六大板块名称,并在图中记忆,从而使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得到训练。

[教师引导提问] 在图中找出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它们属于什么板块? ( 印度洋板块) 六大板块中哪一个板块几乎全在海洋中? (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运动的方向如何? ( 碰撞挤压运动)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呢? ( 碰撞挤压运动)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呢? ( 张裂拉伸运动)

[学生活动3] 联系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和书44页中图2-56“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在图中找出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大西洋、红海、地中海等。

[学生讨论1] 用板块构造学说加以解释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大西洋、红海、地中海的面积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讨论总结]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脉都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运动形成的。红海、大西洋的面积有可能会越来越大,将来可能会变成新的大洋; 地中海的面积会越来越小,将来有可能会消失。

[教师过渡] 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但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学生活动4] 看44页中图2-56“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找出世界两大地震带: a.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东北部的火山———地震带。

[学生讨论2]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为什么这里多火山地震?你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吗?

新授课上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生产实际,找准时事热点与考查内容的衔接点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生讨论总结] 日本位于环太平阳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中国汶川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地震带附近,易发生地震。

[知识拓展]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 ①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并紧抓桌子腿,如果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时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②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③不要慌张向户外跑,以防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④将门打开,确保出口,走消防通道不坐电梯。⑤户外场合,要用手或手提包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⑥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⑦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⑧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对于这部分拓展教学,因为在将来的生活中学生会碰到类似的现象,所以很有必要进行这一步,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如何求生的本领,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教师板书如下:

( 1) 列举海陆变迁现象: ①由陆地变海洋; ②由海洋变陆地。

( 2)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①地球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②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a.板块与板块的碰撞运动; b. 板块与板块的张裂运动。③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 3)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东北部的火山———地震带。

知识点的板书很重要,它能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于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

四、课堂练习 (10分钟时间)

这步工作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备课,选好习题,其内容既要与本堂学习的知识有关,又要与时俱进,涉及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

1. 板块构造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是

A. 日本多温泉

B. 美国多飓风

C. 印尼多地震

D. 意大利多火山

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 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变成海洋

C.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 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3. ( 中考演练提升题) 看图并阅读材料,分析回答 ( 10分)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 北纬30. 3,东经103. 0) 发生7. 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

( 2) 想出躲避地震带来灾难有效、科学的方法 ( 至少3种) 。( 6分)

五、教学反思

新授课一般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一起探究出知识形成过程,熟悉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这一部分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进行。第二大部分就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习题检测,先是基础知识部分,然后针对学业水平考试选择一道习题。在检测过程中要求习题量不能大,难度上要有层次性,还要注重与地图的结合。这一部分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要查阅资料,精选习题,要求教师在课外下一定的工夫。

总之,新授课既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要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有所获。如果我们的每堂新授课都像这样去上,相信课堂效率会很高,这样学生会把地理知识掌握得更好。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依赖于教师和课堂,这样我们的教育就面临着一个“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本文采取案例的办法对“如何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做了有益的探索,希望对进行中学地理有效教学有一定帮助。

篇4:“海陆的变迁”教材剖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条“标准”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重点在于进行科学观念教育。鉴于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恐难以举出说明海陆运动和变化的例子,需要教材或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提供的实例应包括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②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对于本条“标准”,课程标准作了说明:“要注意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因此,对本条“标准”可理解为:第一,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理性认识,即说明科学家对于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第二,作为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因此需要从大陆漂移学说讲起。第三,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应注意逻辑顺序,体现科学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第四,板块构造学说只作基本的了解,即板块划分(六大板块)和地壳比较活跃地带(板块交界地带)。第五,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作为板块运动的例证。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认识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手段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与学生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层层探究、步步求证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和“板块的运动”三目内容组成,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自然延伸和拓展,与第一节内容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第一节介绍全球的海陆状况这个“果”,本节则分析全球海陆面貌的成因。教材围绕“海陆变迁”这一线索,三目内容互为因果,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步步求证,加深对“海陆变迁”的认识。整节教材逻辑严密,涉及内容广且理论性强,蕴涵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特别是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价值。

“沧海桑田”:以成语故事切入,利用第一段正文直接点出海陆变迁的观点;第二段正文结合“活动”中图2.13~2.15三个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使学生对海陆的变迁先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图2.13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图2.14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图2.15以荷兰填海造陆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该目是上一目内容的自然延伸,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原因。首先,教材以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地学科学史上的一场争论为切入点,通过图2.16反映当时争议双方对地球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局部的海陆变化转入宏观的、全球的海陆轮廓形成的探讨,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大尺度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二,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配以“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图(图2.17)介绍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轮廓线的相似,为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作铺垫。图2.17将一幅大陆拼合图和一幅破损的书页拼接图组合在一起,利用这种强烈的实例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为排除拼合大陆的巧合因素,教材安排“活动1”中的图2.19和图2.20来对图2.17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从中体现出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第三,教材利用第三段正文结合“大陆漂移”图(图2.18)介绍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基本内容。阅读材料“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蕴含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与探究精神培养的好素材,教学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板块的运动”: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对第二目中“大陆漂移假说”原因的解释与拓展。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22)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图2.23)认识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与板块分布的关系;通过“活动”中具体的案例来了解板块间的张裂运动与碰撞挤压对地表的影响,认识世界山脉、海洋的形成原因,回扣课文“海陆的变迁”这一标题。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表系统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各类图表多达13幅(见表1),对探究理解正文、形成地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组活动计4道题目,内容主要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通过具体的实例验证海陆变迁的事实,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可首先让学生观察3幅图,对海陆变迁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组讨论探究原因,各组展示交流成果。

活动二: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利用图2.19和图2.20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来验证图2.17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能完整地拼合成一个整体并非巧合。进行本活动时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分析展示,同时向学生提出拓展性问题:“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大陆是漂移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证据,将学习活动拓展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

活动三:本活动属知识拓展类。第1题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几个地理现象,关键是用好图2.24。可引导学生观察图2.24,在图上找出地中海、红海及喜马拉雅山的位置,看看是否位于板块交界处,观察这些板块交界处的箭头是背向还是对向,最后让学生归纳解释。第2题展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巩固板块学说的观点。有条件的学校可动画演示形成过程,也可让学生结合图2.25用手中的书进行模拟。

一、课标解读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条“标准”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重点在于进行科学观念教育。鉴于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恐难以举出说明海陆运动和变化的例子,需要教材或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提供的实例应包括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②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对于本条“标准”,课程标准作了说明:“要注意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因此,对本条“标准”可理解为:第一,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理性认识,即说明科学家对于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第二,作为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因此需要从大陆漂移学说讲起。第三,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应注意逻辑顺序,体现科学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第四,板块构造学说只作基本的了解,即板块划分(六大板块)和地壳比较活跃地带(板块交界地带)。第五,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作为板块运动的例证。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认识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手段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与学生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层层探究、步步求证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和“板块的运动”三目内容组成,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自然延伸和拓展,与第一节内容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第一节介绍全球的海陆状况这个“果”,本节则分析全球海陆面貌的成因。教材围绕“海陆变迁”这一线索,三目内容互为因果,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步步求证,加深对“海陆变迁”的认识。整节教材逻辑严密,涉及内容广且理论性强,蕴涵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特别是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价值。

“沧海桑田”:以成语故事切入,利用第一段正文直接点出海陆变迁的观点;第二段正文结合“活动”中图2.13~2.15三个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使学生对海陆的变迁先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图2.13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图2.14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图2.15以荷兰填海造陆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该目是上一目内容的自然延伸,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原因。首先,教材以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地学科学史上的一场争论为切入点,通过图2.16反映当时争议双方对地球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局部的海陆变化转入宏观的、全球的海陆轮廓形成的探讨,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大尺度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二,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配以“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图(图2.17)介绍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轮廓线的相似,为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作铺垫。图2.17将一幅大陆拼合图和一幅破损的书页拼接图组合在一起,利用这种强烈的实例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为排除拼合大陆的巧合因素,教材安排“活动1”中的图2.19和图2.20来对图2.17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从中体现出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第三,教材利用第三段正文结合“大陆漂移”图(图2.18)介绍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基本内容。阅读材料“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蕴含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与探究精神培养的好素材,教学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板块的运动”: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对第二目中“大陆漂移假说”原因的解释与拓展。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22)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图2.23)认识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与板块分布的关系;通过“活动”中具体的案例来了解板块间的张裂运动与碰撞挤压对地表的影响,认识世界山脉、海洋的形成原因,回扣课文“海陆的变迁”这一标题。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表系统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各类图表多达13幅(见表1),对探究理解正文、形成地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组活动计4道题目,内容主要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通过具体的实例验证海陆变迁的事实,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可首先让学生观察3幅图,对海陆变迁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组讨论探究原因,各组展示交流成果。

活动二: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利用图2.19和图2.20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来验证图2.17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能完整地拼合成一个整体并非巧合。进行本活动时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分析展示,同时向学生提出拓展性问题:“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大陆是漂移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证据,将学习活动拓展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

活动三:本活动属知识拓展类。第1题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几个地理现象,关键是用好图2.24。可引导学生观察图2.24,在图上找出地中海、红海及喜马拉雅山的位置,看看是否位于板块交界处,观察这些板块交界处的箭头是背向还是对向,最后让学生归纳解释。第2题展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巩固板块学说的观点。有条件的学校可动画演示形成过程,也可让学生结合图2.25用手中的书进行模拟。

一、课标解读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条“标准”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重点在于进行科学观念教育。鉴于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恐难以举出说明海陆运动和变化的例子,需要教材或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提供的实例应包括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②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对于本条“标准”,课程标准作了说明:“要注意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因此,对本条“标准”可理解为:第一,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理性认识,即说明科学家对于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第二,作为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因此需要从大陆漂移学说讲起。第三,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应注意逻辑顺序,体现科学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第四,板块构造学说只作基本的了解,即板块划分(六大板块)和地壳比较活跃地带(板块交界地带)。第五,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作为板块运动的例证。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认识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手段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与学生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层层探究、步步求证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和“板块的运动”三目内容组成,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自然延伸和拓展,与第一节内容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第一节介绍全球的海陆状况这个“果”,本节则分析全球海陆面貌的成因。教材围绕“海陆变迁”这一线索,三目内容互为因果,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步步求证,加深对“海陆变迁”的认识。整节教材逻辑严密,涉及内容广且理论性强,蕴涵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特别是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价值。

“沧海桑田”:以成语故事切入,利用第一段正文直接点出海陆变迁的观点;第二段正文结合“活动”中图2.13~2.15三个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使学生对海陆的变迁先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图2.13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图2.14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图2.15以荷兰填海造陆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该目是上一目内容的自然延伸,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原因。首先,教材以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地学科学史上的一场争论为切入点,通过图2.16反映当时争议双方对地球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局部的海陆变化转入宏观的、全球的海陆轮廓形成的探讨,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大尺度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二,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配以“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图(图2.17)介绍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轮廓线的相似,为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作铺垫。图2.17将一幅大陆拼合图和一幅破损的书页拼接图组合在一起,利用这种强烈的实例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为排除拼合大陆的巧合因素,教材安排“活动1”中的图2.19和图2.20来对图2.17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从中体现出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第三,教材利用第三段正文结合“大陆漂移”图(图2.18)介绍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基本内容。阅读材料“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蕴含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与探究精神培养的好素材,教学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板块的运动”: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对第二目中“大陆漂移假说”原因的解释与拓展。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22)介绍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图2.23)认识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与板块分布的关系;通过“活动”中具体的案例来了解板块间的张裂运动与碰撞挤压对地表的影响,认识世界山脉、海洋的形成原因,回扣课文“海陆的变迁”这一标题。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表系统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各类图表多达13幅(见表1),对探究理解正文、形成地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组活动计4道题目,内容主要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通过具体的实例验证海陆变迁的事实,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可首先让学生观察3幅图,对海陆变迁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组讨论探究原因,各组展示交流成果。

活动二:本活动属拓展验证类。利用图2.19和图2.20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来验证图2.17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能完整地拼合成一个整体并非巧合。进行本活动时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分析展示,同时向学生提出拓展性问题:“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大陆是漂移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证据,将学习活动拓展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

篇5:《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本课在小榄镇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是我校全体地理教师精心设计的课程精品,本课的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本课开始先复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然后顺势导入新课“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既巩固了上节课的知识,又较好地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在学习“大陆漂移”时,用动画演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的拼合效果,也较好地创设了教学情景。

2、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这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中注意用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和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述“沧海桑田”时采用了实例分析法,利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海海底发现古河流遗迹”等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讲授“板块张裂运动”和“碰撞挤压运动”时采用动画演示,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裂谷”和“海洋”的生成过程,以及“海洋消亡”和“山脉隆起”的过程,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不但轻易突破难点,学生也乐于接受。

3、教学设计侧重科学观念、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考虑到初一学生心智还比较幼稚,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推测探究法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通过“喜马拉雅山发现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等实例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海陆是变迁的。然后用动画演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的拼合效果,引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认识海陆变迁。最后通过“大陆为什么为漂移?”自然地引出 “板块学说”,在介绍了学说内容后,重点放让学生运用板块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特别是通过对汶川地震的原因分析,以及对“地震前兆”和“地震时应采取的措施”等拓展性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是非常有用的,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4、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本课不足之处:

1、由于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教学中补充了一些拓展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加大了教学容量,使时间显得略紧。在试教过程中有个别班不能完成最后的知识竞赛,显得美中不足。

篇6:《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一刺激有助记忆,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对记忆的帮助更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活动、读图、拼图、分析、想象等多种活动形式和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的头、手、口、眼、耳动员起来,让学生多想、多做、多说、多看。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实现有效学习。

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拼图等操作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但这恰巧会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力求让自己去组织、引导、启发和激励学生,成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体地位,并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学习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篇7:《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沧海桑田”的传说引入本节课,引导学生一起探讨是否存在海陆变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通过图2。10、2。11、2。12,探讨海陆变迁的现象,及海陆变迁的原因。

接着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介绍魏格纳的故事,及通过图2。16、2。17共同探讨大陆漂移的证据,得出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理论。

(对于本知识点的引出,缺乏自然,在学生读图的过程中缺乏很好的引导)

通过提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引出板块运动。板块运动理论分为三个方面:1、六大板块;2、各大板块的运动;3、板块内部稳定,边缘活动活跃。

篇8: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由于可见光图像在展现地面目标的形状、结构、纹理、色彩等细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更好地检测、分类、识别目标,利用卫星可见光图像来监视、检测、识别地面目标,特别是海上目标检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海洋、陆地区域检测和分离(海陆分割)是海上目标检测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目标识别、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外海陆分割可以使后续检测限定在海洋区域进行,降低舰船检测的复杂度,提高检测效率。

目前常用的海陆分割算法主要有基于灰度直方图的阈值分割、基于纹理和边缘特征的分割方法以及基于特征融合的分割方法等。基于灰度直方图的分割算法和直方图分布特性紧密相关,当直方图呈现双峰或近似双峰特性[1]时,能准确地选取阈值,而阈值选取的好坏直接影响分割效果,当图像灰度较暗或者陆地与海面灰度相近时,直方图可能呈现单峰特性,因此很难准确自动选取阈值,该类阈值分割[2]算法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较差。基于梯度[3]、边缘[4]等特征、纹理特征[5,6,7]的分割算法远远优于单一灰度阈值分割,但该类算法没有考虑到海面与陆地的灰度值差异,海岸线的精确性与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阈值分割效果的影响,在海面较为复杂时,分割效果有时反而不如单一的灰度阈值分割。近年来,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了针对特定问题的基于特征融合的分割算法。如,刘[8]利用神经网络把纹理特征和灰度信息融合起来,针对细胞分割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算法不是自适应的,需要人工交互。袁[9]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与灰度协同进化的图像分割算法,它在一类既要提取目标轮廓又要表现细节纹理特征的图像分割(如人脸分割)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海陆分割的特殊性(并不需要反映细节的纹理特征),该方法在海陆分割中容易把海面和陆地分割成很多零散的小块,不利于后续的目标识别。借鉴以上的融合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动态融合模型的海陆分割算法,它克服了基于单一特征的分割算法的缺陷,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1 多特征动态融合模型

近年来,许多研究学者发现通过信息融合方法更能全面准确地描述一幅图像,本文基于信息融合思想,针对遥感图像中海面、陆地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特征动态融合模型,如图1所示。为降低时间复杂度,各个特征图的计算与融合是在同一尺度上进行。由于遥感图像大多为灰度图像,本文模型采用纹理和灰度两种特征对遥感图像进行描述,并通过动态融合的策略生成一张综合特征图,使之能更准确地反映图像信息,有利于进行后续的海陆分割过程。由于各个特征计算之间的无关性,本模型也同样支持各特征间计算的并行化处理。

如图1所示,多特征动态融合模型主要包括两个子阶段:第一子阶段为特征提取部分,用纹理和灰度来描述一幅输入的遥感图像,得到两种特征的特征图。第二子阶段为综合特征图融合,将不同特征的特征图融合成一张综合的特征图。本模型中纹理和灰度特征之间是计算无关的,所以纹理、灰度特征提取可以并行处理。

1.1 特征提取

灰度特征图首先通过灰度拉伸,再由均值抽取的方法得到,假设窗体大小为2k+1,则抽取公式如下:

其中G(x,y)表示灰度特征图,f(x,y)为原图。

常用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有灰度共生矩阵、LWT[10]、DMT等,本文采用LWT,即局部沃尔什变换。LWT是基于纹理单元的沃尔什变换,纹理单元的编号如图2所示。

为了提取纹理特征图,先对原图进行LWT变换,其定义为:

其中f(n|x,y)为8领域的像素与中心像素的灰度差值,H8为8阶沃尔什变换矩阵,W(n|x,y)为对应方向的沃尔什变换系数图。再统计提取变换系数图的纹理特征,这里用二阶矩来描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i(x,y)表示第i个方向的纹理特征图,W(x,y)为窗体内变换系数矩阵图的均值,最终得到8幅纹理特征图。

由定义可知,变换系数W(n|x,y)是纹理单元中各个象素灰度值的加减运算的组合,因此,变换系数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模板卷积的方式求取,且卷积模板形式简单。

1.2 特征图融合

对于每个特征,利用一定的规则化算子对该特征所属的特征图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各特征图在同一尺度下,这样便形成了两幅归一化后的特征图T(x,y)。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_num表示纹理特征的特征图数目,本文中T_num=8,它表示有8个方向的纹理特征图。

对每个特征的特征图归一化后,计算动态的特征权重矩阵,其定义由式(6)和式(7)给出。

其中ωT(x,y)与ωG(x,y)分别为纹理特征和灰度特征的权值矩阵,分别为纹理特征图和灰度特征图的均值。由式(6)可知,ωT(x,y)越小表示该点为海面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为陆地的可能性越大;ωG(x,y)越小表明该点为海面的概率越大,反之为陆地的概率越大。

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动态权值矩阵进行特征图融合,生成综合特征图I(x,y),其计算公式如下:

I(x,y)=ωT(x,y)×T(x,y)+ωG(x,y)×G(x,y)(8)

假设图像中陆地、海面的综合特征分别为I(x1,y1),(x2,y2),则

图3为海面、陆地的灰度、纹理和综合特征均值统计。统计表明陆地的纹理特征大于海面的灰度特征,陆地的灰度特征大于海面的纹理特征,即T(x1,y1)>G(x2,y2)和G(x1,y1)>T(x2,y2)。又遥感图像中陆地的纹理、灰度特征分别大于对应海面的纹理、灰度特征,即T(x1,y1)>T(x2,y2),G(x1,y1)>G(x2,y2)。代入式(9)中可知无论权值如何取值,都会是一个较大的正常数,即陆地的综合特征和海面差别较大,综合特征可以有效地为海面和陆地的鉴别特征。

2 海陆分割流程

本文的分割算法与传统分割算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用来描述遥感图像的特征以及提取方法。传统的算法大都是采用单一的特征来描述图像,而本文基于多特征动态融合模型,综合多种特征的优点,避免了海陆分割结果对单一特征的依赖,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

如图4所示,本文的海陆分割算法流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综合特征图提取,对于一幅海陆遥感图像,通过特征提取和特征图融合两个子部分生成该遥感图像的综合特征图;第二阶段为阈值分割,在第一阶段提取的综合特征图中选取适当的阈值,并将综合特征图二值化;第三子阶段为映射处理,将第二阶段得到的结果映射回原图,并进行适当的边缘处理,最终得到海陆分割结果图。

2.1 综合特征图提取

本阶段通过多特征动态融合模型提取遥感图像的综合特征图,主要包括灰度、纹理特征图提取以及特征图动态融合两个阶段。

从图3中可以看出,纹理特征对简单海面有较好的鉴别性能,但不能有效地区分复杂海面和陆地,而灰度和综合特征既能区分简单海面和陆地也能区分复杂海面和陆地,但在海面多样化、图像对比度低等情况时,灰度特征的鉴别效果一般。综上所述,本文的综合特征可以有效地区分海面和陆地,它比单个的灰度或纹理特征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2.2 阈值分割

针对综合特征图,采用基于直方图的阈值分割算法进行分割得到二值分割结果图。基于直方图的阈值分割的经典算法主要有最小误差分割、最大熵、最大类间方差等,这里我们采用最小误差分割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1)最小误差分割;

(2)形态学处理,包括膨胀、腐蚀等;

(3)小面积过滤;

形态学处理主要是为了保证陆地连通,但同时也会使海面产生一些孤立区域以及陆地内部出现小的空洞。这时需要利用小面积过滤的方法填充陆地的空洞,去除海面孤立区域以及海面上的小目标等。

2.3 映射及边缘处理

纹理、灰度特征都是在同一尺度下提取的,即每k×k窗口提取一个特征来描述原图像,综合特征图是由纹理、灰度特征图动态融合而成,所以阈值分割阶段得到的结果图为低分辨率图,需要把阈值分割结果图映射回原图尺寸大小。映射过程是特征抽取的逆向过程,根据特征抽取时的映射关系把阈值分割结果图还原。又映射还原得到的分割结果图的边缘可能为锯齿状,因此必须对结果图进行边缘处理。

边缘处理的主要思想为:如果结果图的边缘对应原图的像素点的灰度值大于原图的灰度均值,则该边缘点判定为陆地,否则为海面。这建立在遥感图像的一个普遍假设的基础上,即陆地的灰度值通常比海面的灰度值大。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多特征动态融合的海陆分割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在AMD Athlon(tm) XP 3200+处理器,2G内存硬件环境下进行,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2,实验开发环境是vs2008.

实验选取了多种拍摄环境下的可见光遥感图像,将本文算法与otsu[2]、基于纹理的分割算法[7]比较,经过一百多幅具有拼接痕迹、对比度低、深水区和浅水区以及复杂海面背景的遥感图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于遥感图像上的海陆分割是有效的(由于本文主要是将陆地分离出来,故海面上的小目标通过小面积过滤把它当成海面,以便后期的目标识别),并且对于拼接痕迹、海面多样化、对比度低、纹理和亮度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如图5所示,当海面包括深水区和浅水区时,浅水区的灰度值和陆地接近,海面和陆地的纹理和综合特征相差较大,浅水区和深水区的纹理特征、综合特征基本相似,因此本文的分割算法和基于纹理的分割算法都取得较好的分割效果,而otsu分割算法把浅水区分割成陆地。

图6为拼接条带图以及海陆分割结果图,当部分海面的灰度和陆地灰度相似,而海面和陆地的纹理特征、综合特征差异明显,因此,本文算法和基于纹理的分割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otsu分割算法把灰度接近陆地的海面也当成陆地。

如图7所示,当海面和陆地的区分度不明显,对比度较低时,本文的分割算法动态融合纹理、灰度特征,使综合特征图中海面和陆地的区分度和对比度明显提高,图像阈值的选取更为准确,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基于灰度和基于纹理的分割算法的分割效果都不理想。

图8为复杂海面图以及海陆分割结果图,当海面的纹理较为复杂时,复杂海面和陆地的纹理较为接近,海面和陆地的灰度值以及综合特征的差别明显,因此otsu分割算法和本文分割算法的分割结果较为理想,而基于纹理的分割算法把复杂海面当成陆地,效果较差。

4 总结与展望

目前,尽管人们在图像分割方面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尚无通用的分割理论,现有的算法大都是针对具体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动态融合模型的海陆分割算法,给出了多特征动态融合模型的定义,并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基于灰度的海陆分割算法在海面灰度多样化、对比度较低等情况时效果不佳的缺陷,又解决了基于纹理的海陆分割算法不能有效区分复杂海面和陆地的缺点。它很好地结合了传统的阈值分割算法和基于纹理的分割算法的各自优点,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尽管本文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综合特征只是纹理和灰度相结合,当图像较为复杂,如复杂海面和陆地的灰度值接近,纹理和灰度就不能很好地区分海面和陆地,需要考虑融合更多的特征,如梯度方向、纹理的细节特征、分型维数等。我们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努力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冈萨雷斯.阮秋奇,等译.数字图像处理[M].(第二版). 阮秋奇,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Otsu N.A threshold selection method from gray level histograms[J].IEEE Trans on System Man Cybernetics, 1979, 9 (1) : 62-66.

[3] 李琨,郑庆晖,廖终学.基于梯度特征的图像自动分割方法.宇航学报[J].2006,27(6) :1289-1292.

[4] 荆浩,陈学?,顾志伟.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的海岸线检测方法.计算机仿真[J].2006,23(8) :89-93.

[5] Zhang Xianfeng, Wang Zhiyong.Coastline extraction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 based on improved minimum filter [C]//2nd II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10, 2: 44-47.

[6] Dellepiane S,Laurentiis R De,Giordano F.Coastline extraction from SAR images and a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astline precision[J].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2004, 25 (13) : 1461-1470.

[7] Singh M,Singh S.Spatial texture analysis:a comparative study [C]//16 th Intern Conf on Pattern Recognition.[S.l.]: IEEE Press,2002, 1 : 676-679.

[8] 刘宁宁,田捷,胡志刚,等.基于神经网络的纹理和灰度信息融合方法.软件学报[J].1999,10(6) : 575-579.

[9] 袁宝峰,吴乐华,曾伟.基于纹理与灰度协同进化的图像分割.计算机应用[J].2009,29(1) :54-56.

上一篇:北京市工伤赔偿标准内容下一篇:诗词与教师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