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的变迁作文

2024-04-13

小村庄的变迁作文(精选8篇)

篇1:小村庄的变迁作文

小村庄的变迁初二作文

今年春节,我再一次回到河北栾城县老家,与爷爷奶奶一起过年,这期间爷爷奶奶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故事,跟眼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也让我感受到了这60载的变迁与中国的日益强大。

奶奶说赵村的过去,一家五口只住着不足50平米的`小西屋,泥制的房子里冬凉夏暖,到了下雨天房子里就成了免费的浴池。那时棉花产量并不高,而且也舍不得自己用,数九天的晚上人们就只能抱一堆茅草放在木板床上取暖。那时村子小,奶奶还给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磨剪刀的骑车进村,一进村就开始喊:“磨…剪…”刀字还未出口,就已经出村了。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变迁,虽然还是以前的小山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奶奶家原来在村的东南角,但现在因村里化山平地已成了村里的中心。放眼望去一栋栋欧式的小洋楼成为村里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迎来无数观光者赞叹不已。谁还能看到昔日贫穷的身影。

现在党和政府的惠民工程更暖人心。村村通工程乐的奶奶合不拢嘴,爷爷更是讲了一遍又一遍。是啊,如今的日子越来越好,爷爷与我们虽相隔千里,但一个电话奶奶仿佛就在身边一样情切。这不正是社会发展变化的见证吗?

爷爷奶奶唠叨到大半夜才睡。躺在床上的我,辗转反侧却睡不着。想中国刚步入60年的华诞,中国已如此强大,我相信在共和国百年华诞之时,那一定会更加辉煌吧。

篇2:小村庄的变迁作文

近年来,嵩县围绕“建设5A嵩县、带富城乡群众、建成小康社区”目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的聚集效应和拉动作用,逐步得到体现,一部分农民开始向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和集镇搬迁。为摸清全县农村现状,完善相关惠民政策,按照市通知要求,我办对全县村庄变迁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域现状

1、山区面积大,人均耕地少。嵩县位于洛阳市西南部,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三山环抱,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5%,素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辖10镇6乡310个行政村11个社区,3736个村民小组,3709个自然村。总人口60万,农业人口53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国家秦巴片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耕地面积47万亩,且多属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和“地在墙上挂、旱涝都害怕、一场大雨下、要啥没有啥”的“挂画地”,人均不足1亩。尤其在陆浑水库周边只有耕地1万余亩,人均2分多,库南部分村人均不足1分。

2、群众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差。由于山高地远,大多数群众分布在偏僻边远山区,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级道

路大多是羊肠小道,许多群众仍然处于“吃水靠挑、运输靠脚、通讯靠吼、点灯靠油”的生活状态。全县尚未通公路的自然村1160个,占全县自然村的1/3;630个自然村,9.25万人饮水不安全;农民居住条件差,现有危房户33200户,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1/4;尚有深山独居、散居贫困人口7918户、31848人。

3、政策受限较多,县域发展困难。2000年被确定为黄河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区,全县210万亩的天然林地封山,要求人不上山,树不下山,造成以林木为基础的项目难以发展;境内的陆浑水库在2006年被确定洛阳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域面积72.44平方公里。嵩县南部驻扎着二炮部队,有三分之一的面积被划分为军事禁区。因此,全县山林、河流、矿藏及大部分土地的开发利用、招商引资等,均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控制。

二、村庄变迁状况

经过近几年扶贫搬迁、异地安置,深山区群众搬出来一部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是外迁主要单户(单人)为多,整村搬迁没有,外迁以出村住、回村耕田居多,全迁者少,村民组、自然村变化不大。另外,随着人口增长及村落扩大,有些自然村实际已经合二为一。如九店乡上下马沟村、上下陶庄村等,已经连成一体,不分上下。

1、德亭镇:近十年涉及有自然村整体搬迁的行政村共10个,共搬迁18个自然村,244户,978人。

2、何村乡: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瑶北坡社区:前身为瑶北坡村,辖9个村民组及5个自然村,2012年3月创建为瑶北坡社区,现辖区内划分为6个网格。

3、木植街乡:2003年统计为15个行政村,144个村民组,289个自然村;2005年,栗盘村后山组群众搬迁,全乡143个村民组288个自然村;2012年,坪地村碾沟组白蒿沟自然村整体搬迁,全乡143个村民组287个自然村;2013年,寨沟村松林组头道河自然村整体搬迁,全乡为143个村民组286个自然村。

4、车村镇:村民组数量由2003年的405个演变为现在的381个。

5、九店乡:2003—2013年,全乡157个自然村未减略增,新增2个村落为移民搬迁新村。2009年—2013年新增搬迁新村2个,为郭岭移民新村、郭沟移民新村。

6、黄庄乡:村民组无变化,自然村由原来373个变为337个。

7、城关镇:加大城中村的改造,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将原城中村新

一、新

二、北店街、西关四个村分为新

一、新

二、西关、北店街、文化、安康六个社区。

三、变迁后各方面情况客观分析

一是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变迁村大部分是居住分散零星户,通过变迁后,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难、养殖难、种植难、就

医难、交通不便造成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更严重的子女婚姻问题因地理条件差很难解决。变迁后此类情况基本不存在,逐步解决了生活生产的生存问题。二是收入来源范围扩大。变迁前,大部分农民靠农业种植创收,只能解决自己自足问题。变迁后,农民为了摆脱贫困的帽子,纷纷外出打工,视野不断开阔,阅历不断丰富,逐渐学会先进技术,从事科技含量较高的商业。经过近几年的招商引资,外地企业的进驻投资,为农民就业、增收搭建平台,扩大农民的创业空间,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此,生活比较稳定,有稳定的居所,稳定的收入。三是新型城镇化加速村庄变迁。抓住城乡一体化的机遇,对已进入县城拥有固定住房、有稳定收入的农民,纳入城镇人口统一管理,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通过城中村改造、回流移民安置、新型社区建设,鼓励农民进城定居。

四、对今后村庄变迁的规划考虑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是必然的趋势。新型城镇化提出,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一)就地提升改造。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村,积极探索就地实现城市化的路子。农民无需进城,就在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生活条件等方面实现了城市化,避免了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带来的副作用,而且通过城市化改造,农村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土地严重的问题得到解决,投向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不同区域采用不同改造策略,在学习借鉴外地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逐步建成产业集中、土地集约、居住集中的特色社区,实现经济发展规模化、人文素质市民化、社会管理规范化的目标。把原有分布较散的村民集聚区将整体拆除重建,高标准建设新居民区;而对历史村落群采取低强度的开发模式进行保护更新,保证历史建筑风貌的协调,保护历史村落的格局。

(二)整村搬迁推进。立足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不足10户的自然村分期进行整村搬迁。坚持“依城镇建区、依村设点”的原则,优先考虑在人口比较集中、有一定产业支撑的城区和中心镇建设安置区,根据整村搬迁自然村农户需求,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和困难救助三种安置模式。明确农户原有集体资产享有权、土地承包权、林木收益权和自留山使用权保持不变,复垦的宅基地实行退宅还林或耕,发展农林生产。

五、村庄变迁意见和建议

村庄变迁:

1、符合政策,宣传到位;

2、群众自愿,主动申请;

3、利益导向,政策推动;

4、措施适当,民生为主。

同时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自身因素:整体素质偏低,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弱,观念落后,重农轻商意识严重。

二是体制方面:农业投入偏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 三是产业结构方面:主导产业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对相关产业拉动力小。

建议:

一是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素质。积极开展异地转移农民就业培训,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了解国家相关惠农政策。同时开展移地农户就业帮扶、就业援助,力争一个家庭有一个劳动力就业。

二是转变发展思路,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要把增强农村集体实力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通过资源开发争取项目,多方帮扶,转变当前靠“输血”“而无造血”能力现状,推进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篇3:小村庄的变迁作文

一、研究身份的“局外人”与“局内人”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 (以下简称《电视》) 的作者是柯克约翰逊, 美国人, 幼时随父母在印度乡村生活了13年。约翰逊13年的童年生活在一个叫班杰加尼的小镇度过, 他的父亲是当地一所国际侨民学校的校长。在印度生活的期间, 约翰逊学会了当地语言——马拉地语, 并通过学校活动熟悉了周围的乡村地区。1995年, 约翰逊作为麦吉尔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回到熟悉的小镇, 开展了本书的研究。

身份角色的不同既给约翰逊带来了好处, 也带来了些许的困扰。作为一个地道的美国人, 即局外人, 不论是从外表、肤色、头发、体型还是语言、文化、习俗、观念等, 约翰逊都与印度人有着巨大的不同。这也造成他进入达瑙里村庄进行调查时, 常常会有人死死盯着他看, 甚至一些小孩子会摸摸他的头发。 不过, 自身的外在差异没有削减约翰逊的研究热情。他13年的印度生活让他不仅熟悉当地的语言, 而且对当地的文化和社会也相当了解。这又让约翰逊成了本地人, 即局内人。“局外人”、“局内人”身份角色的结合, 产生了独一无二的优势。身份角色的重叠与分离使约翰逊得以观察和评价人们态度和行为上的许多细微差别。他能够记录当地人习以为常而经常忽略的许多行为和习性上的细节, 同时, 他又能捕捉到一个不熟悉当地语言和文化的外国人很可能错过的态度和行为的含义。

除了在观察视角等方面表现出“局外人”与“局内人” 的角色结合优势之外, 在理论视角方面, 约翰逊的这一优势也突显出来。自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以来, 关于它的研究层出不穷, 大致分为三类:传播方法分析、媒介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分析以及媒介与社会变迁关系的分析。媒介信息及内容分析促成了美国经验学派的效果理论研究, 从魔弹论到弱效果论再到适度满足论, 不同的研究视角产生出不同的理论概念。然而不同的背后却有一点是相同的, 即对大众传播的功能讨论主要界定在传递信息和教育社会这两方面, 这也就导致媒介的内容形式主要限定在电视新闻、电视教育节目、电视剧, 研究环境主要针对都市环境来展开。约翰逊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 反其道而行之, 把媒介内容的研究划定在娱乐节目方面, 尤其关注了广告对常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其次, 作者的研究环境从城市移入了印度乡村。作者向自己发问, 之前的研究成果得出的理论数据是否适用于本次的研究情况?是否能以一推十?带着这些思考和问题, 他进入了达瑙里村, 开展了对印度两村庄的电视研究。

角色身份的互换给予了约翰逊一种“他者”和“我者”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眼光。在研究过程中, 他可以很好地进入该社区, 与他们一同生活在一起, 似乎和当地人没什么两样。但是一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却在他这个外人眼里有着不同的意义和解释。例如, 在访问达瑙里村之前, 在印度生活的作者从未见过公共厕所, 当有一天在达瑙里东区见到一个由水泥搭就的正方形小屋时, 作者对助手普拉卡说:“这人太穷了, 要住这么小的房子。”结果这并不是一所房子, 而是一个户外公厕。对作者而言, 这个公厕比其他任何东西——无论是电视、立体音响、摩托车或《时代》杂志——更多代表印度乡村发展的进程和迅速。因为村民们正开始以一种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并相信自己同样值得拥有城市生活中的奢侈品。

二、研究问题的“小”与“大”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展开的第一步,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问题意识的呈现决定了该学术课题的价值性和重要性。 问题意识并不是凭空捏造或空穴来风, 它往往建立在研究者对相关领域的归纳和梳理之上。

《电视》这本书的切入点是印度乡村的电视生活景观, 作者透过印度乡村日常生活的媒介形态来试图回答相关问题: 电视在印度乡村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它对性别、种姓和家族关系有什么影响?村民们认为电视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研究问题的“小”是针对作者的研究对象而言, 只关注印度乡村中电视这一种媒介形态。 但是作者并没有局限在“小”自身上, 而是在“小”的基础上去深挖“大”的一方面, 即通过对电视的研究, 探讨传播与发展这一宏观问题。

关于电视的研究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 在这方面产生的理论研究成果也著述颇丰, 但是约翰逊发现, 仍然有以下具体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 对电视的研究路径一开始就在地理位置上偏向于城市。勒纳在《传统社会的消逝》一书中提出, 城市化带来了一个国家识字率的提高, 这继而使大众传播媒介接触量得以增加, 最后实现更为广泛的经济和政治参与。[1]勒纳是对中东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考察, 他认为“移情”的缺乏可以通过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来矫正。那么在同样处于第三世界的印度, 在以乡村生活为语境的情况下, 印度人的日常生活和个体的认知心理是否也通过电视发生了“移情”的效应?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引发了研究者对乡村问题的关注和讨论。约翰逊《电视》一书为后世学者的乡村媒介生活体验提供了借鉴意义和引导价值。

其次, 研究电视势必会对电视节目展开内容分析, 以往关于电视内容的研究更多集中于电视新闻、电视消息、电视科教节目、电视剧等方面, 关注电视广告和娱乐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较少。之所以关注电视的广告和娱乐节目方面, 是作者深入乡村社会生活调查前的预想, 当进入印度乡村情景中, 作者发现娱乐节目和广告在印度乡村生活变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据作者调查, 在印度电视节目中, 11% 的内容是广告, 从玩具到冰淇淋, 从饮料到牛仔裤, 广告中的产品在印度乡村社会中变为一种必需品。一名药剂师的回答证实了这一点:村民来找医生拿药, 医生给他们的药却遭到了拒绝, 原因是他们想要昨晚在电视上做广告的那种药, 医生解释说他给的药更好且便宜, 但村民们就是不要。电视娱乐节目和广告在经济领域、 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影响着印度乡村社会的个体认知和心理变化。一方面, 流行文化的研究填补了电视内容方面的空白; 另一方面, 流行文化的社会影响也在发生着“洗白”, 即除却教育、告知功能以外, 娱乐的正功能性也在发生着积极的改变。

研究问题的确立并没有束缚作者的视野和想象, 约翰逊没有局限于对电视本身的研究, 而是追求更大的宏观视野。约翰逊对达瑙里和拉布杰里的研究从个体心理层面上升到社会结构层面。结构层面重点关注婚姻、宗教和不同年龄、种姓、性别间的人际关系变量, 而心理层面关注态度变化、恐惧、价值观、形象、观点和需要。之所以对这两个层面都进行分析, 作者给出这样的解释:将我们对电视影响的分析限定在心理变量领域, 那么在试图理解社会变迁时, 我们会缺失通常是变迁中最重要的方面。在关于发展传播的任何讨论中都不应该缺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结构和对结构性冲突的分析。社会变迁所遭遇的大多数障碍是结构性障碍, 而非文化障碍。[2]跳脱出对人性个体的心理层面研究, 放置在社会结构性层面来展开宏达叙事, 这样一大一小的对应变换不能不说对我们未来的研究更具有启发意义。

三、研究方法的“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

研究问题决定研究方法。大众传播的研究在前期主要以量化展开, 而量化的实验设计对于全面了解印度乡村社会似乎还不够全面。质化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接触到研究中更主观的方面。作者在进入乡村调查之前, 采用质化研究来识别问题、提出假设, 在此基础上设计恰当的量化调查。于是作者采用民族志方法来展开本研究。民族志范式是自然主义的, 因为它提出“个人的本土性和意义只能通过近距离地分析自然环境来理解”, 并且它还“充分利用人作为工具的强大力量, 为理性调查的可能更为客观的方法提供了充分的平衡”。民族志方法是对乡村社会的一次“深描”, 它让我们进入一个现存的区域去获取数据, 而不是去改变其环境。在这个区域内, 我们用眼睛直观看到的是受访者的眼神、动作和体验, 用心去感受的是他们的信仰、感情及他们对那些感情的解释。马林诺夫斯基曾说:“民族志的目的是掌握当地人的观点和他与生活的联系, 了解他对他的世界的认识。”[3]

在电视没有进入印度乡村家庭之前, 家庭生活主要是围绕农业展开, 在夜晚, 家人和邻居会相互聊天, 并且早早就进入睡梦中。可是当电视进入家庭生活后, 电视成了主角, 人们早上睡眼惺忪就打开电视, 劳作一天之后也继续看电视到很晚。以前的夜晚谈话被电视节目取而代之。由于电视的出现, 男人和女人彼此之间接触的机会增多了, 男人不再和朋友们出去串门, 而是留在家里和妻子孩子们在一起, 电视的到来确实给家庭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改变, 营造了一种向上的社会环境。

在考察印度乡村的电视情况时, 作者采用的是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这二者并不是对立二元组, 而是相互配合、相互发声的。访谈不可能存在于真空里, 观察不仅持续地影响着访谈对象的选择, 而且影响着研究者需要提出的问题。 在贸然进入一个陌生的社区时, 作者并没有进行任何刻意或深入的访谈, 只是以广泛的描述性观察研究开始。当自己被村民们接受, 逐渐成为他们其中的一份子后, 作者的访谈才得以开始。其实, 当观察者进入一个社区进行观察时, 同时他也是被观察者。斯普拉德利曾说过, 要尽可能地“在被研究的社会环境下探究问题和答案”。[4]

在经过6个星期左右的参与式观察之后, 作者开始了深度访谈, 访谈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建立友好关系, 第二阶段是讨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最后阶段用来回顾已经获得的资料和上一次访谈以来出现的其他问题。

民族志的研究不是从自己的经历和文化背景出发, 而是试图去表现他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认知, 从而来理解并报告行为、习俗、事件和情感的意义。正因为如此, 斯普拉德利提出的文化定义才更契合民族志学的目的:“文化, 指人们用以解释经验并促发社会行为的后天习得的知识。”[5]

四、结构与心理、主动与被动

电视对乡村社会的影响既发生在结构层面也发生在心理层面。当我们开展一次研究时, 如果限定在心理变量领域, 那么试图理解社会变迁时, 我们会缺失通常是变迁中最重要的方面。在关于发展传播的任何讨论中都不应缺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结构和对结构性冲突的分析。电视的进入确实带来了个体心理的变化, 但是社会变迁所遭遇的大多数障碍是结构性障碍, 而非文化障碍, 这也恰好符合作者的研究路径。全文共9章, 对于电视的讨论只有3章, 占篇幅的1/3, 而剩下的2/3虽然和电视的讨论关系不密切, 但却反映了电视在乡村社会中更深入的问题。例如, 对于信息的占用一直是乡村精英维持自身在社区中地位的重要手段, 通过垄断信息, 无论是政治信息、经济信息还是社会信息, 精英得以操纵大众。随着电视的到来, 这种长期存在的策略被取消了。在司法系统的变迁中, 电视同样起到了结构性影响, 通过电视, 村民们正在更深入地理解他们自己的权利。

受众“主动”与“被动”一直是大众传播研究所关注的某个焦点, 电视观众是否是被动消极的, 作者通过观察电视娱乐节目和广告作出了回应。特定节目的内容并不是要去断定电视对特定态度和观点的影响, 而是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 印度村民在收看这类节目, 作者也就特别关注该节目。在这个研究中, 电视观众是积极主动的, 而非消极被动的传播参与者。 他们成为社会中充满活力的积极成员, 他们使用媒介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电视的影响是深入的、持久的。约翰逊的这本书是电视研究序曲中的某个篇章, 经过他本人认真的构思和潜心的谱曲, 最终呈现出这篇发展传播的经典读作。他从日常生活表现的情景案例入手, 进行宏大视野的叙事分析, 学术勇气可嘉。

最后, 笔者还想说一点, 从《电视》可以看出约翰逊特别强调结构性的影响, 这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电视研究都要讨论结构性的影响, 而对心理层面的考虑有所减少。笔者认为这样的提法是一种误解, 约翰逊的研究是针对印度乡村社会的变迁而进行的观察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 他发现结构性障碍起到实质性作用, 电视在乡村社会的出现影响了一些结构性障碍。相较于心理层面的分析, 结构层面发挥的作用更大。此结论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 针对特定的大众传播媒介展开的, 不能以偏概全, 更不能盖棺定论。如今, 电视在城市已经趋于饱和状态, 农村应该成为电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电视本身在发展, 同样, 关于它的研究和讨论也不会停止不前。

摘要:《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是一部大众传播民族志研究范本, 它为此类研究创立了民族志方法的框架和原理。问题意识的具象化和细致化, 使作者展开了对印度乡村社会中电视的研究。首先, 大众传播媒介依托于乡村生活语境而展开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其次, 在研究领域中, 电视教育、告知的功能研究所占比重较大, 而对电视娱乐功能的社会性思考还尚有不足;最后, 超越个体层面所受到的电视媒介影响, 社会结构性更深层次的讨论有其必要性。本文通过研究者的身份意识、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的方法以及核心见解的梳理这几个方面展开述评, 以对社会学的传播学进路和传播学的社会学视野作出一些思考和明辨。

关键词:电视,乡村生活,民族志,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M].纽约:自由出版社, 1958:342.

[2]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204-205.

[3]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25.

[4]斯普拉德利.参与观察法[M].伦敦:霍尔特、莱因哈特和温斯顿, 1980:32.

篇4:一个村庄的巨大变迁

朱家庄村,是山东省莱芜市首家省级“千村引智”示范村。全村750户、2300余人,耕地面积1820亩。经过7年的加快发展,该村食品加工出口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成为一个拥有15家企业、年出口1.6亿元的“千村引智”示范村典型。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培训、科研等服务业也得以迅速发展。人均纯收入由不足800元增长到人均5800元。

朱家庄村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提升都与国外智力的引进和使用有直接关系。

朱家庄村引进使用国外智力大致经过了五个阶段:

第一步,“农”变“商”:国际合作帮助实现农产品规模出口。

人多地少的朱家庄1985年前村民的主要收入就是种粮食和打工。1993年开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由种粮转为种大蒜和生姜,村民很快实现了±曾收。但由于市场的盲目性和缺乏经验,生姜曾经由15元一斤跌到几毛钱—斤,农民损失严重。

为了开辟新的市场,朱家庄通过与外贸公司合作签订技术指导、标准供货合作协议,根据外贸蒜标准,向日本出口生姜、大蒜。这个阶段多是储存农产品,根据日商要求,按标准整理,装袋,出口;人家买去再深加工。当时全村每年的销量在4000吨左右。

第二步“商”变“工”:国外技术促进种植业向加工业转移。

由农产品出口变为就地深加工以实现增值。外商提出,利用本地便宜的劳动力深加工,双方利润都会增加。他们抓住这个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根据外商提供的技术和产品要求,立即拟定了新的发展思路,启动了朱家庄工业园建设计划。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已有1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工业园,其中有两家省级龙头企业。厂房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6万吨、冷藏能力90多万吨。

东兴源公司请来日本专家传授技术和工艺,一年多时间生产甘酢生姜(酸甜风味)、新渍生姜(低土盐风味)等八大系列30多个品种。生产加工寿司姜片8000吨,2008年加工到1.4万吨。主要出口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东南亚、俄罗斯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达800万美元,对美国出口居首位。

第三步,“工”变“销”:学习国际规则独立开拓国际市场。

从2004年开始,朱家庄村由为国外企业加工产品,发展到独立开拓国际市场,从制造商向独立销售商转变。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熟悉并掌握了国际贸易的通行规则,特别是有关国家的贸易和食品法规。在国际销售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网络,先后获得了日本、法国、新加坡等国家企业的订单。目前,拥有自营出口权的公司已经达到T4家,占全镇的1/2。各公司生产、运营、销售、品控、技术改造与升级研发等预期目标实现良好。市场已扩展到西亚、非洲、欧洲共46个国家。

第四步:“追”变“并”:追踪国际消费趋势,引进高端果蔬加工技术。

朱家庄村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并不满足于人家餐桌上的“小菜”,而开始瞄准食品高端市场。

通海公司引进的冻干食品技术是典型的成功之作。2005年,山东通海食品有限公司与万朗(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食品深加工项目——真空冷冻干燥(FD)食品,向精深加工迈出了第一步。FD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应用物料中固态水分子在真空状态下升华原理,对速冻(IOF)食品处理后抽真空脱水。相比较热风干燥(AD)技术,冻干产品具有形状、颜色、口味、营养成分“四不变,’的特点。是当前世界上技术含量较高的脱水食品,广泛应用于高端方便食品、保健食品、食品配料和添加剂、航空食品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2008年,为日本和新加坡客户OEM代加工高蒜素含量的冻干大蒜粉480吨,为日本客户加工冻干甜玉米160吨,为法国和美国客户共加工冻干草莓240吨,总产值约9000万元。

第五步,“跟”变“领”:研发自主产权技术,夺取未来市场的主动权。

各公司领导积极参加各种国际食品展会,发现生姜深加工产品有较大市场空间,就设法拜访相关领域的专家并高薪请他们研究深加工技术。2003年,聘请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黄雪松教授和张培正教授做生姜饮料相关研究;2006年,聘请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乔旭光教授做生姜功能性制品相关研究;2007年聘请清华大学粉体材料实验室盖国胜教授做生姜超微细粉体技术研究。从2008年开始,朱家庄村根据国际主流消费标准、风格口味,结合中国传统食品工艺,创新食品加工技术,打造朱家庄村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的品牌。

从基础工作做起,筹建食品科研机构。为掌握未来国际食品加工技术竞争中的主动权,2008年7月份,该村决定筹建食品科技研发中心。总体战略是与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加快蔬菜加工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目前,科研楼和中试车间土建工程已经进行。

7年来,朱家庄共引进各类专家86人次,引进技术46项,主要有东亚类、西亚类和欧洲类三大风味生姜加工工艺技术。其中,发挥作用最大的有日本生姜甘酢技术工艺、欧洲调味大蒜工艺、冻干食品技术等11项技术。引进技术产生的效益在3.5亿元以上。尤其是邀请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的食品行业专家,针对国际市场开拓的方式和规则、食品安全的品质控制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品质控制的管理体系,协助公司获得HACCP国际食品安全认证、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犹太认证、FDA认证等相关的国际市场通行证书,效果尤其良好。

朱家庄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加快了农民致富速度,催生了新生产方式。目前,朱家庄“东兴源”牌、“通海”牌、“尔田”牌食品通过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扩大出口创造了条件。该村冷库已吸纳到华东、华北、华南17个省的农产品。以2008年为例,朱家庄工业园直接带动各种农业基地40多万亩。村宝之城有限公司走上了电子交易的道路。这是农民离开土地后的第二次飞跃。

在此基础上,朱家庄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朱家庄工业园的迅速发展,调节了不同经济区域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全村正常固定312400多人,旺季达到每天1.3万人,最多时达到2万人,俨然一个大型国有企业规模。人事管理上,村里各公司每新进一个员工,都要在试用3个月后对其进行考核,合格者才能正式录用,否则继续试用。公司生产车间还实行轮岗制度,员工每3个月要进行一次轮岗,争取做到每个员工都是公司的技术人员。

篇5:村庄变迁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作者:檀亮亮

摘要:通过对舒城县杭埠镇2003年至2013年这十年间村庄变迁情况的调研,分别从对村庄变迁的客观分析、对以后的村庄规划与趋势分析、对村庄变迁的意见和建议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村庄变迁所带来的影响与思考。

关键词:村庄变迁城镇化工业化土地利用征地拆迁规划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以及新时代农村居民生活习惯与理念的变更,我国广大农村以村庄变迁为主要形式,发生了诸多变化。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及省农委通知的要求,现就我镇2003至2013年村庄变迁情况调研报告如下:

一、近十年村庄变迁统计数据

二、村庄变迁各方面情况的客观分析

随着乡镇工业化发展对村庄的征用与挤占,许多自然村庄已经不复存在,特别是位于集镇近郊的村庄,取而代之的是城镇集中建设的多层安置小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同时,离开土地的农民为社会上其它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促进总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收入,从这个层

面上说,村庄变迁的背后有着许多积极的方面。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也将使原本薄弱的农业经济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三、对今后村庄变迁的规划、考虑和趋势分析

我镇已于2006年对所有村庄进行了规划设计,形成各村布点规划文本,同时在2010年又进一步对部分村庄进行了更加具体的规划设计。未来几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投入资金用于村庄的规划编制上。从目前形势来看,随着我镇工业强镇战略的进一步落实,未来几年,村庄变迁还将以自然村庄逐步减少的形势出现。对此,杭埠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已经纳入考虑,划定比较明确的建成区界限,防止建设用地无限侵吞村庄的现象,并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有计划地开展村庄整治工作。

四、对村庄变迁的意见和建议

在整个社会的发展大潮中,村庄的变迁可以说是一个必然会触及的领域,但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城乡差别如何加剧、界限如何模糊,城与乡始终都应以各自的形态而存在,就我镇而言,村庄的变迁是一件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应将村庄遗忘,任由其被其它产业的发展而覆盖、消失。要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与保护耕地,对于已征用的土地与拆迁工作,要确保乃至提高被拆迁户的征用安置补偿。要保护生态,进一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应始终将农业视为最基础的保障性产业。

参考资料:《杭埠镇土地利用规划》

篇6:小村庄的歌声作文

“八宝粥、小米粥、豆腐老、豆浆、爆米花、馒头。”每天下午,这吆喝声便如歌声般飘荡在小村庄。是卖八宝粥、爆米花的来了。

这时便听见邻居的小男孩吵闹着向他妈妈要五角钱,他妈妈从破旧的衣口袋里摸了几下,“一毛,两毛,三毛,四毛,五毛。”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去买了一杯八宝粥。

卖八宝粥的`是个中年女人。她骑着一辆大型号脚蹬三轮车,车上有两个保温泡沫箱。女人脸上有着似笑非笑的表情。女人是外地人,第一次到我们村来,竟有些不好意思。“我要买一杯八宝粥。”小男孩边说边把钱给了她。她从箱子里拿出一杯热乎乎的八宝粥,放在小男孩的手中。一会儿,“歌声”又在小村庄飘荡起来了。

近两年,突然发现那个女人没有来叫卖。听我妈妈说,是因为我们村在修水泥路,几条大路都堵上了。昨天下午大约六点钟。我忽然又听到那熟悉但又不一样的声音。“豆腐老、豆浆、爆米花、八宝粥、油条、小馒头、小饼,花生奶。”我跑出门,没错,就是两年前的她。她是从小路骑车来的。顿时,大人,小孩都围了过去。大人们一边与她闲聊,一边掏出几个一元硬币。她笑着说:“现在又进了些小饼和花生奶,自己做了油条。”馋嘴的孩子早就吃上了,喝起来了。

水泥路终于修完了。站在村头,放眼望去,仿佛一条银带伸向远方。

十几天之后,那女人买了个喇叭,脚蹬三轮车也变成了电动三轮车。于是,那歌声就仿佛不知疲倦似的一直响着。那歌声中又加了些新内容:“酸奶,面包,羊肉串。”这时,邻居阿姨从新买的名牌衣服里掏出一张五元钱,给孩子买东西吃了。那个女人脸上仍挂着笑容。“小朋友,买什么呀?”

篇7:美丽的小村庄作文

著名的苏州特产鸡头米就产自澄湖一带,鸡头米生于湖中,它的杆子又长又细,外壳呈黑绿色,像一个个小皮球。鸡头米的根须非常多,根里面有许多小气道,像一个个海绵。每年的九十月份,就是鸡头米丰收的季节,午睡后来一碗甜糯的鸡头米,别提多美味了!

据爷爷奶奶说,近十几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门前的小河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游着,在水草中嬉戏打闹,好不自在;小路上的“脏乱差”再也不见了,原本泥泞的路面铺上了青灰色的方砖,路边整洁地摆放着红蓝绿三色分类的垃圾桶,路两旁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根本不用担心停电的问题,即使到了晚上也明亮如白天;房子外墙新刷了涂料,远远望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这样的美景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首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近年来,澄湖的四季都变得不同了。春天,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野仿佛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各色花朵争相开放,生机盎然;夏天,池塘里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盘子,上面滚动着一颗颗晶莹的“珍珠”,白中带着粉红的荷花,在初夏的微风中摇曳,透着纯洁美丽的风姿;秋天,树上地里果实累累,真是个收获的季节;冬天,大地一片荒芜,地下的农作物正等着春天的到来……

篇8:《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田字格的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葱、湛、裸、栋、黎”几个难写的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

2.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在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读得有感情。

3.借助文中的两幅图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小村庄的故事。

4.引导学生领悟小村庄发生的悲剧不是天灾, 而是人祸, 树立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消失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

立足文本、联系生活实际, 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试读课文

1.出示美丽村庄的画面, 教师旁白:从前, 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那里, 山清水秀, 绿树葱茏, 鸟语花香, 天空湛蓝, 白云朵朵, 太美了。你们愿意去看看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吗?现在请你们快快读读课文吧!

2.读完课文, 你们说说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能否用下列的词语简要概括文章的内容呢? (出示词语:美丽、大雨、卷走)

教学意图:以美丽的画面加上优美的语言导入新课, 激活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不仅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而且激发学生亲近文本的兴趣, 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读完后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和几个简单的词语作桥梁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不仅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了什么, 还起到了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

二、再读课文, 落实双基

1.学生自由二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生字字音, 努力将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 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 理解“郁郁葱葱、清澈、湛蓝、甜润、裸露、咆哮”等词语的大意。

2.出示文后生字:郁、澈、湛、黎、裸、扩、栋、哮、咆、柴、盖、喘、葱、砍。让学生自读———指名读———组词读。

3.出示“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生词, 让学生自读———指名读。

4.出示带有上面生词的句子 (略) 。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然后交流词义。)

5.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学生观察———交流容易写错的生字, 对同学进行友情提醒———重点指导“葱、湛、裸、栋、黎”的书写———学生练习书写———展示并评价学生的书写。

教学意图:字词教学依然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时要舍得花时间。本环节将字、词、句三者融合在一起, 尤其是把词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学习, 做到了“词不离句”, 对于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新词有着显著的效果。

三、观看图画, 描述画面

1.出示美丽的小村庄画面。引导过程:

(1) 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房子、森林、小溪、蓝天

(2) 这些景物怎么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 为学生提供样式重组语言。样式: () 的房子座落在 () 森林中, 村子门前有一条 () 的小河, 河里的 () 清晰可见。那儿的天特别 () , 空气也特别 () 。人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啊!

(3) 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美丽的小村庄画面的句子,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且力争背诵下来。

2.出示被洪水冲垮的小村庄画面。引导过程:

(1) 你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根据回答板书:猛烈的洪水、光秃秃的山、孤零零的树桩、没有长大的几棵小树、被洪水浸泡的房屋

(2) 学生描述画面。教师采用提问的形式进行提示:大雨有多大?下了多长时间?山洪有多猛?村子里的房屋、人畜都怎样了?

(3) 看到这样的场面, 你心里会怎样?引导学生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教学意图: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 包括插图资源, 观看画面, 描述画面。这样的教学设计不是让学生在脱离现实的凭空想象中虚构情境、编造事实;在表达的指导上, 不是让学生自由发挥, 而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话语表达的平台, 让学生说得清晰、规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更是训练了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 明白事理

1.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在一场大雨过后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请你读读课文第2~4自然段, 能否找出小村庄消失的原因呢?将句子找出来认真读读, 并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2.学生汇报与指导。

预设句子一: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 大雨没喘气儿, 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到第六天黎明, 雨才停下来。

(1) “大雨没喘气儿”你是如何理解的?哪些词语能帮助你理解这个词?

(2) 面对这连续五天五夜的大雨, 村庄里的人们怎样了?练习朗读预设句子一。

(3) 你们认为大雨是使小村庄消失的主要原因吗?难道这场天灾真的能毁灭整个村子吗, 还有其它的什么原因呢?

预设句子二:谁家想……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1) 读这句话时, 你体会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场面?

(2) 能否补充句子“谁家……”说说你仿佛看到的场面。

(3) 看到这样的场面, 你感受如何?你想说什么?能否将你的感受读出来或说出来。

预设句子三:一年年……消失在天空了。

(1) 抓住两个“不断”, 体会“砍树”与“树木减少”、“裸露的土地扩大”之间的因果关系。

(2) 抓住三个“变成了”, 体会人们曾经美好的生活是靠“树木减少”、“裸露的土地扩大”换来的。

(3) 教师谈自己的体会, 并出示对联。上联:家家砍树去年砍今年砍明年也砍年年都砍, 下联:人人毁林父亲毁儿子毁孙子还毁辈辈均毁。横批:自食其果。

(4) 看到对联, 你们一定有很多感慨, 请你们说说你们的感慨。

3.引导学生明理。

(1) 一个小村庄在一场大雨后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你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能否用“因为……, 所以……”的句式说说。

(2) 同学们, 村民们要盖房子, 要制农具、要做家具……都要依靠树木,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既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 又不会让村庄消失呢?

(3) 教师小结:村民们只知道随意砍伐树木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却不知道这是暂时的幸福, 所以脑中也没有丝毫的环保意识, 破坏了自然环境, 更没有随时植树造林, 最后“幸福”的家园荡然无存, 真是痛心疾首啊!让我们齐读:“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 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4) 你认为“一切”指什么? (房子、家具、农具、牲畜、甚至沉睡的人们。)

(5) 同学们, 我们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此时不仅要说清事情的结果, 还要说清事情的原因。可以用上“美丽、由于、随意、大雨、卷走”等词语。

教学意图:本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立足文本, 透过语言文字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对特有句式的揣摩、对关键句的体会、朗读等, 将人文的熏陶融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积累、运用之中。这样学生在自主感悟与交流后, 情感就会自然喷发, 对“美丽的令人心酸的小村庄”的感叹会油然而生, 保护环境、珍爱大自然的感情也会水到渠成地产生。

五、练笔表达, 深化感悟

1.对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的消失, 我们每个人都感到痛心疾首, 因为她的消失是村民们自食其果, 这个灾难我们完全可以避免, 我希望这个小村庄的悲剧不再重演。此刻, 我相信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请你任意选一个主题写写你最想说的话: (1) 以“小村庄的毁灭”为题写一个故事, 告诉我们身边的人, 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 (2) 以“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为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3) 以“一个老树桩的诉说”为题写一个故事, 告诉人们乱砍滥伐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4) 以“身边破坏环境的现象”为题罗列一些现象, 劝诫人们不要再继续下去了; (5) 自己想几条爱护环境的标语。

3.展示练笔, 恰当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当堂宣读写好的练笔, 师生共同评价, 教师指导学生修改。

上一篇:秋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题(带答案)下一篇:《贤人的礼物》阅读练习附答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