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大纲变迁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这一全新的背景形式下,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需求,必须要借助有效的调整和优化,以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以更好地满足新高考下的教学需求。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新高考背景下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语文教学大纲变迁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学大纲变迁管理论文 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中的制度变迁

1978年以来,我国基础英语课程制度经历了恢复调整、战略转型和改革创新三个发展阶段,其变迁既受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也受到原有制度的路径的制约。基础英语课程改革不仅呈现改革动态的断裂与平衡,其本质也反映为政治冲突和利益调整的产物。

课程制度 历史演变 路径依赖

当今世界,全球化与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世界各国掀起了以知识和人才创新为主的教育竞赛。基础教育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积蓄未来的手段势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迎接挑战。其中,以英语学科为代表的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全球化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将视角局限在学科范围中,以语言学和教育学分析教学改革问题虽然可以获得对课改的直观信息,但很难将课程与教学问题融入社会情境与政治变革的宏大历史背景,本文认为借助政治学视角梳理我国近30年基础英语理课程改革或是课程制度变迁的全过程将进一步解释课程变革中的制度变迁问题。

一、基础英语课程制度的历史沿改

基础英语课程制度变迁以国家意志为导向、以政策规范为文本,以国家、学校和学生共同参与为实现途径,旨在实现共同的课程愿景和价值诉求。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制度变化,课程制度变迁总体呈现由单一趋向多元、由盲目趋向科学、由模仿趋向创新的变化轨迹,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可将基础英语课程制度变迁分为拨乱反正与制度调整期、快速发展与稳步提高期、效益提升与超越创新期三个阶段。

1.恢复调整期(1978-1987)

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随后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同年8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提出解决目前中国外语人才紧缺的唯一办法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人们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外语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1979年教育部颁发的《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提出中学外语课和语文、数学一样,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198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指出:外语课程语种为英语、俄语或日语,一般以英语为主。1982年《关于加强中学外语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有条件的中学从初一年级开设外语课,师资缺乏的部分学校从高一年级开设英语课,课时适当增加。小学开设外语课要保证质量,注意衔接。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工作不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系统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新一轮教学大纲制定工作相继启动。由于1978年和1981年的教学大纲主要针对城市重点中小学,脱离了全国的外语教育实际,要求偏高,与教学现状不相符,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教学要求做了调整。同年成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中小学教材的审定工作。在考试制度方面,外语在高考中所占计分的比例呈现出循序渐进,逐年提升的变化,1977年恢复高考时非语言类考生没有外语测试,此后自1978至1980年由录取参考到占计分比例,直到1983年才成为完全计分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以语音、语法、词汇知识为主,翻译和阅读仅占分值的16%和20%。值得注意的是1982年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学外语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凡学过外语的初中生报考高中应考外语,考试成绩从1983年起计入总分。

第一阶段的课程制度建设主要集中在课程文件、教学计划和考试制度的恢复与调整上,初步形成了以政策、法规、规范等构筑的显性课程制度。

2.快速发展与战略转型期(1988-1998)

1987年国家教委高教一司和中学教育司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历时一年零七个月对全国15省市中学英语调查工作结束,调查表明中学外语水平近年来有明显的提高,重点中学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由1984年的1600多个增加到1986年的1800多个。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英语水平低下,语言能力较差。在此基础上,1990形成了《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配合新大纲,199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社合编的初中英语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同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发布,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明确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4年,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同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列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配合1992年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衔接,国家教委于1996年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并配合中英合编教材使用。同年国家教委发布《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强调进一步认真落实“两基”的重中之重地位,确保任务按期完成。1997年,为指导外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中学外语教学座谈会,印发《全国中学外语教学座谈会纪要》,针对外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提出要注意吸收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思想,研究探索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考英语主要考察语言运用能力,增加写作、短文改错和补全对话题型,命题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阶段课程制度完善主要涉及《纲要》、《大纲》等文件,突出体现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在内容和层次上的进一步深化,明确了改革的方向,人们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和学习热情空前提高,开拓了基础教育的新局面,促进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和质量提升。

3.效益提升与超越创新期(1999-至今)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发布,计划旨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素质教育。随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条件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优化结构、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配合纲要的实施,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并组织教材编制工作。同时为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小学在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同年教育部还出台了《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办法》对中小学教材管理体系进行改革,提出教材编写实行立项,教材使用实行审定,出版发行实行竞标等一系列政策。从2002年起,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实验,2004年高中课改进入实验,2010年高中课改全面推开,新课改的理念深入人心。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成立,面向全国进行基础外语教育的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和资源开发工作。在考试制度方面,为配合新课改实施,教育部规定自2001年起高考英语科目增加听力内容,至2003年各省均需采用含听力的英语试卷考试,并对考试程序作出规定。

第三阶段课程制度建设突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把握语言发展规律、外语教学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基础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并通过与课改配套的政策进一步完善课程制度,转变英语教育的课程理念,为新世纪国际人才的竞争和人力资源储备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制度变迁的成因

1.制度变迁的动因解释

对基础英语课程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一方面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化观念的改变和利益调整也导致制度的演变。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影响课程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以供需平衡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制度,必然打破传统的以政治利益倾向为基础的课程制度体系。众所周知我国在建国初期处于政治利益和当时国际局势的考虑,英语教学让位给俄语教学,导致英语课程设置萎缩。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开放,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交流迫切需要基础教育提供外语学科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很自然地选择了以英语、俄语和日语为基础的多语种外语课程体系。其次,在民主政治层面的转型体现为从微观管理的中央集权模式向宏观管理的分权模式转型,课程权力下放和课程建设的多元参与成为直接体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英语教材与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由“人教版”一统天下到“一纲多本”的变化,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实行由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出版社分级管理的机制。新课标在课程管理上提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级管理,在制度建设上探索民主管理与多元参与的课程体系建设。在高考制度上实行由国家命题和部分省市自主命题相结合,听力考查与非听力考查兼顾的高考英语考试等。

对课程变革影响最大的是隐含在制度中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经历了两次剧烈的波动,一次是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次是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讨论,其结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成为主旋律,其本质是人的观念转变。回顾1978年至1986年的基础英语教学大纲可以看出,虽然注意到外语教学的差异性(年龄、地域),但语言课程观念依然沿袭结构功能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构成中语音、语法、词汇、句型所构成的语言系统知识的学习。在教材选材上强调思想内容第一性和寓人于学习之中,足见制度的宽松并未完全解放人们的思想。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外外语教学的理念逐渐引入,1992年基础英语大纲在借鉴国外大纲基础上,经过科学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融入了教学观念、教材、测试、教师等新的要素,并与英国合编了中学英语教材,成为顺应时代要求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这一时期的大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处理语言知识、交际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动机的关系,同时注重教师教学与语言测试之间目标、内容与方法的联系等。进入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突出体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础英语课程标准一方面培养学生掌握外语作为国际交流和进一步学习的工具,另一方面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人文素养提高,明确了基础英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同时期的课程制度建设都体现了由思想解放、观念转变到创新生成的交替发展,是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再现。

2.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

制度变迁是遵循既有路径的惯性的、回报递增式的路径依赖。制度再生产不是突然断裂式的,而是在原有制度基础上调整、提高、转换和增强的,原有制度发挥着重要的路径依赖作用。一直以来,以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为主要教育观念的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主导地位,使人们忽视了教育内容中的情感、文化因素,而语言学习恰恰需要关注学习动机培养和中西文化的熏陶。受考试制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英语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门知识课程,即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等构成的语言系统。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才突出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文化因素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地位,英语听说才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可见传统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对基础英制度变迁的制约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出于对旧的观念体系的安全感而做出路径依赖的选择会简单而易于实现,远大于制度变迁本身的规范作用。此外,我国课程制度变革由于受制度约束的路径依赖导致改革只能采取强制的、渐进演变的方式。基础英语课程制度变迁反应了高度集权、自上而下、渐进演变的制度改革模式,体现了执政的精英集团对教育改革的直接干预和政府的行政决策干预。要摆脱僵化、封闭、低效的课程制度体系需要借助政治力量对课程制度的培养目标、内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因此这种自上而下、强制依赖的渐进式变迁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3.制度变迁形态的阐释

制度变迁呈现制度稳定下的均衡和制度演变中关键节点的断裂,意识形态交锋直接导致了政治冲突和断裂均衡状态的演变,对“真理标准”和“计划与市场”的讨论是社会心理多元化与意识形态交锋碰撞产生的,两次讨论的结果使制度原有的稳定被打破,并发生断裂,最终导致制度的变迁。我国制度变迁的典型事例证明政府主导的意识形态转变触发了历史性关键节点的产生,由于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在改革中的滞后性,思想觉悟和观念更新往往对打破制度均衡起关键性推动作用。基础英课程制度的渐进演变遵循了观念更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原则,即制度置换与转换的不同阶段,即英语学科从改革开放前的边缘课程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外语学科定位中学阶段的三门主课之一,奠定了其核心课程的地位,是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骤变和原有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必然结果,是制度在内部要素与外在环境推动下产生的替换。所谓转换,即新的行动者开始出现,并利用现有规则谋求新的目标。在新课程制度环境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直接体现为教师、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手段与目标上的冲突,势必影响外语学习观、教学观、语言观和评价观的更新。当前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作为新的行动者集体出于对学校声誉、个人利益和人才培养的考虑,以素质教育为行动理念,兼顾学习效率,发展公平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以少儿英语、校外语言培训和小留学生出现为代表开始追逐课程制度以外的教育目标。考试内容更注重语言交际,听力考试的结合使得语言能力成为新课改追求的现实,客观上促进课程改革的制度生成与作用。

三、三十年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制度变迁启示

借助新制度主义理论,对基础英语课程制度变革的分析,有助于宏大历史背景与具体历史事件融合的解释性研究。

首先,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变迁为制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基础英语课程改革作为社会制度变迁的缩影也反映政策与观念的微观变化,是研究教育变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变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处在转型升级的改革关键期,英语作为基础学科对推动服务业和国际化人才的作用愈发显现。对制度变迁的分析揭示了制度变迁的历程,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改革的深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也由量变向质变转移。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制度激进式转变有利于课程制度的有效形成与完善,然而在体制完善的同时更需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定式和语言知识观念,形成以外语交际观为载体,教师与学生有效生成的课程理念,并贯穿课程与教学始终。只有当群体利益与精英执政者在教育改革与课程目标上取得一致,制度的合法性才会进一步稳固,因此,从课程制度改革的制度建设到教育理念或教学信念的转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

其次,从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教育变革,融入了社会变迁中的连续与断裂的平衡,从国家视角、历史角度分析过去与现在的继承关系,启发我们从经济全球化和教育一体化的世界眼光思考中国教育改革的道路问题。客观分析基础英语课程制度的改革可以发现,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长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强有力话语权客观上影响了世界的格局,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我国英语课程政策调整奠定了政治基础。制度的调整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社会环境下的利益分配与调整,英语学科作为中国融入世界语境的缩影反映了中国自身社会制度的变迁和进步。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分工的日益密切,加强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任务是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长期性在于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要求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更新观念,创设制度以适应社会对英语课程与教学的新要求;战略性在于英语课程的制度建设应始终立足国情,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内在矛盾和需求定位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性质,培养国际化思维意识而非全盘西化英美意识,要平衡拿来主义和为我所用的关系。

————————

参考文献

[1] 刘道义.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报告.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刘圣中.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的比较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李娅玲.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周光礼.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治学引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王嘉铭(1980-),男,山东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作者:王嘉铭

语文教学大纲变迁管理论文 篇2:

浅析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这一全新的背景形式下,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需求,必须要借助有效的调整和优化,以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以更好地满足新高考下的教学需求。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新高考背景下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在语文高考改革中,对其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与要求。在新高考大纲中,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这一要求,并提出了“语文考察将更倾向于语文能力的考察”新高考对语文所提出的要求,与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是以不谋而合的。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均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着新高考的影响,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更加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 新高考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新高考改革给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新高考的大纲中,对立德树人这一要求进行了多次反复强调,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时这一点也必将成为语文高考的重点。另外,在新高考下,对语文的知识点考察也逐渐从传统的知识把握情况,逐渐转移到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上,例如:独立分析能力、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适应能力等。可以说,在新高考的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借助更加开放的课堂,以及更加自由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拓展思维、提升综合能力等。同时,还要将语文知识教学与“立德树人”进行结合,使得语文课堂不仅仅成为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还是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 新高考下更加注重知识的开放性、时效性、创新性和生活化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高考考察的重点也在随之发生改变。就新高考而言,更加注重对学生对各种信息的提取和把握进行考察,尤其是要求学生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快速处理,掌握其中的观念,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能力。同时,在当前的新高考试卷中发现,在高考题目中具有极强的创新性题目,很好地体现了当前的时代性、开放性,且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包括文学、科学、哲学和时政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贴近。面对这一改变,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选择具有时代性、时效性、创新性和生活化的知识内容,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 新高考下更加注重学生对文化的传承,作文更加侧重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在新高考的考纲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次强调,并且这已经成为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这就预示着在未来的新高考中,文言文在高中语文考察中的比例大幅度增长,并且在考察的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承载。另外,在新高考下,在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考察套路,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考察。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写作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和体验,并在日常中完成素材的积累,使得作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促使学生能够在文章中体现出对社会热点、新闻的评论和见解,进而全面提升文章的思辨性。

二、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一) 更新和优化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為的先行,直接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效果。在新高考背景下,传统的一味突出教师、教材重要性,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新高考下要求,及时更新和优化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断推动学生语文知识的提升,以更好地满足当前的语文教学需求。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应该立足于新高考下的教学需求,并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推动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立德树人教育这一新要求;同时,在优化和更新教学理念的时候,还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科学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多种语文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新高考下的要求。

(二) 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在新高考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据此,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结合新高考下的考察点,全面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以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一方面,立足于高中语文课本,不仅仅要完成课本内的资源整合,还要以课本为中心,对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拓展,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健全的、系统化的网络体系,以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新高考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要求,将一些实践教训资源融入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语文体验,并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资源中,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更好地满足新高考的需求;最后,还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将其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帮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 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满足新高考需求

在新高考背景下,面对人才培养方向、目标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课堂教学需求。据此,教师必须要优化教学手段,借助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1)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在情境中,实现高中语文的深度学习。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就借助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在视听的情境中,感受到文章的意境之美,并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2)探究式教学。在新高考要求下,教师必须要充分借助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探究、任务驱动等模式,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语文知识的深度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祝福”教学中,就借助了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围绕“祥林嫂为何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鲁迅借助祥林嫂的变化,在向我们传递一种什么信息?”这些开放性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语文知识学习;(3)生活化教学:在新高考背景下,鉴于对学生的知识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尝试借助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到生活本源,进而实现新高考下的教学要求。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围绕“平凡的爱”这一主题,开展写作训练,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现实经历等,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并将其应用到语文写作训练中。

(四) 重视文言文教学,强调文化传承

在新高考背景下,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随之提升。据此,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认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开展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促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进而使其自觉承担其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据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对课本中的文言文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并将传统文化渗透于教学中。例如,在“劝学”“师说”教学中,将传统尊师重道文化渗透其中;在“陈情表”教学中,可将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文化、忠诚文化进行渗透;在“离骚”的教学中,可将爱国主义文化渗透其中;在“苏武传”教学中,可将民族气节等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量,使其在海量的文言文阅读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感悟,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例如,在“寡人之于国也”“鱼我所欲也”等篇章教学中,教师就将《孟子》这一名著作为补充材料;在“逍遥游”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庄子》作为教学补充材料。如此一来,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认识,以实现文化传承。

(五) 加强写作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是新高考下的重要要求。面对这一全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并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摆脱传统的写作思维限制,引导学生加强日常生活的观察,并增加阅读量、实施生活化写作。另外,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写作内容,引导学生密切关注时代变化,并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考,用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进而使得学生的文章具有极强的思辨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新高考的要求。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整合语文教学资源、重视文言文教学、加强写作训练,进而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以更好地满足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高岩,龙宝新.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教学困境与出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9):7-10.

[2]郭镇.“新方案,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9(23):113.

[3]陈军.新高考背景下培养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方法[C].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9-31.

[4]李先富.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創新专业委员会,2019:22-23.

[5]蔡翔娟.高考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8(14):26-27.

[6]李倩,吴欣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三个转变[J].中小学管理,2017(9):8-10.

作者简介:

范元旺,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一中。

作者:范元旺

语文教学大纲变迁管理论文 篇3: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效果以及反思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提高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

一、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中职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

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和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在“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职教观念指导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职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以活动为形式整合知识与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这就使得非常有必要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1.集中明确的主题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

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根据所任教的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可把汽车维修、汽车制造和燃气等专业的教学重点放在激趣、养习和积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把汽车商务和物流管理等专业的教学重点放在积累和运用上,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总体来说都要求做到统筹兼顾、系统安排,保证每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活动中各项内容的选择、各个活动程序的设计都紧扣活动主题,突出重点。不把综合实践课搞成表面热闹而收效不大的“大杂烩”,而是要紧扣语文知识积累、素养提高的目标,这是保证活动教学的有效前提。

2.多样新颖的活动形式是综合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

寓教于乐,启智于趣,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征。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形式要新颖多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在生活大课堂中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习的再实践,从而在活动中主动感受、体会和理解,以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形式可以采取口语交际实践、语文知识实践和语文社会实践等形式。

笔者在中职《胡同文化》一文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课文内容中对地方文化的发掘与反思,联系广州本土文化,设计了“游览羊城景观,思考西关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与北京胡同文化进行的对比学习中,学生游览、观看、感受了广州西关特色的人文景观,如陈家祠、西关大屋、骑楼宅居文化和粤剧等,并通过摄影、摄像、走访等方式收集相关的民间典故、民俗文化、人文地理、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等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共同对广州的历史与文化进行追溯、思考和反问。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次研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简单的旅游。学生通过活动对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进行了深层领悟和探索,并实实在在地增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此外,教师所采用的调控、引导、激励的手段也要不断变化,要注意兼顾和激发中差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各展所长、各有所得。

3.充实的教学内容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

新教材每个单元都设计了比较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训练材料,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使用这些材料。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只要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且又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及认知水平的素材,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演绎出生动有趣、具体实在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来。结合中职教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在专业的就业前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笔者采用了人教版中职语文“校友职场感悟采访”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并结合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要求的“创业之星”作文竞赛,设计了“交校杰出校友访谈”专题实践活动。首先是让学生选择本专业的杰出学长作为采访对象,了解他们的成功之路;然后整理资料,根据不同采访对象的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传记写法,为访谈人物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传记。整个活动笔者分四个阶段来组织:访谈了解;设计访问提纲;实践访谈;展示评价。

在采访活动中,学生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如信息搜索、成功预约、介绍信写作、设计采访问题、准备见面礼、采访过程中的随机应变等。而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在记录学长们的成功经验时,也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道路,借鉴他人的成败教训,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4.合理的拓展延伸教学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还应在学校教学中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结合企业实际需要,使用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加强人际沟通、业务洽谈和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技能的培养;创设活动情境,进行企业文化观摩活动及知识竞赛、企业文化趣味竞赛等,让学生了解著名企业的发展史,学习优秀企业的人际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感悟企业文化,培养创业意识,培育职业品质。

为了强化学生的职业自豪感,针对我校与宝马、丰田、东风雪铁龙等企业校企联合办学的教学方向,笔者设计了“畅谈职业理想”的活动课,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心仪的特色企业教学班,结合企业文化来阐述自己为了实现职业理想而确定的学习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拓展教学,有助于中职生尽早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也对学生加强基础文化课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5.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保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采用形成性评价方法,一般从态度、过程和效果三方面评价学生活动的情况,可采用自评、小组互评、师评和总评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价,考评等级一般分为优、良、及格、待改进四个等级。评价表的具体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态度方面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包括发现探索能力和收集整理能力;学习效果包括归纳总结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成果展示情况、总结与反思能力。

采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可以紧贴学生的活动过程,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自评和互评的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特别是个性化的评价,尽可能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三、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

第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在活动课开展中不再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层目标设置使得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

第二,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听说读写能力有了整体提高。无论是在资料的收集还是成果的展示过程中,都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三,学生的成就感增强。采用多元评价形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更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积极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不只是教师的评价,还有小组成员互评以及学生的自评,这种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使得每一位认真参加活动的学生都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反思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是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某一类型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学生必须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应该是自学生而教师的,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更好地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中职语文要服务于专业教学,所以,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要在活动课中更好地体现出学生所在专业的特点,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找准语文课和专业课程的结合契机。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要在引导、设计、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索出一条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路,为中职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好基础。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责任编辑何丽华

作者:毛辉玲

上一篇:PBL教学的医学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华传统美德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