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交通运行报告 2011年

2024-04-11

广州市城市交通运行报告 2011年(共6篇)

篇1:广州市城市交通运行报告 2011年

2011年广州市城市交通运行报告

一、交通发展形势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小汽车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地区的不断扩张,使广州的城市交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全市交通总体运行平稳、有序,得益于交通规划的科学引领,基础建设的大力投入,运营管理的高效有序,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州正朝着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低碳广州、智慧广州、幸福广州的目标迈进,年内高水平完成的广州综合交通规划等多项研究课题从宏观层面筹划了全市今后的交通发展,为了应对新的矛盾和挑战,必须全面把握当前的交通发展形势。

国家战略提升了广州中心城市地位,对外交通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区域交通竞争力不断增强。2011年的广州拥有世界排名前20位、国内排名第2位的国际化机场枢纽-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了4500万;拥有世界排名第7位、国内排名第5位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400万TEU;拥有辐射全国的重要铁路枢纽——广州火车站、东站、南站,日均发送量接近20万人次;对外城际铁路(广佛、广珠)日均客流超15万,城际铁路效应初显;公路对外交通增长9%,基本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高快速公路网络。这一年,在这些国际性、区域性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的推动下,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居住、就业分离程度加剧,出行长度和规模增加,核心区交通聚集态势日趋严重。

近年人普、经普数据显示,核心区的就业呈向内部(天河、越秀等)集中、人口则呈“摊大饼”式向外围(近郊)扩展;居住与就业分离程度在加剧,导致交通出行距离增长,核心区交通聚集状态上升,市区机动交通需求中超过50%的出行跟核心区相关。外围公交的不发达进一步迫使部分市民选择个体交通出行,导致在客流集中的高峰时段,原本已经饱和的各放射性道路均出现车流潮汐现象,交通负荷的严重不匀进一步加剧了道路交通拥堵。

汽车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上升空间潜力巨大,道路交通将面临更大压力。2011年广州全市民用汽车187万辆,较上年增长16.1%,千人汽车拥有量147辆,对比北京及世界先进城市,未来年还有很大上升空间。2011年广州小客车拥有量约157万辆,较上年增加23.8万辆,月均增加2万辆,近十年年均增长率超过15%,小汽车正在快速进入千家万户。广州汽车拥有规模正处于快速膨胀发展期,未来年汽车数量将持续增长,广州的道路交通将面临更大的交通压力。

核心区道路平均车速可以接受,但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交通状态脆弱。核心区干道平均车速22.9公里/小时,在道路供应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基本维持在2010年水平,相比国内外特大城市,广州平均车速水平可以接受(在18公里/小时的警戒线以上)。然而,在每年增加20多万小汽车的需求增长压力下,核心区道路交通需求与供应比例增长到0.96,供应能力越来越显得紧张。核心区常发拥堵点超过百个,道路拥堵已经成大片的、区域性的发生,如高峰时间天河地区、广州大道一线均拥堵严重,15座过江桥隧中12座均有拥堵现象,内环路等高架系统也趋于饱和。在未来巨大的交通压力下,核心区道路交通状况越来越显得脆弱。

公共交通中轨道交通使用效率和竞争力明显,客流规模快速增长,核心区运力不足。2011年机动化出行量中公共交通出行增长仅4.0%,低于个体私人机动出行量的增长速度(4.3%),公共交通没有跑赢个体私人机动交通,面临着小汽车快速增长带来的个体私人交通的竞争压力。轨道交通在线网长度没有增加的背景下,日均客流约达480万人次,较上年末增长超过20%,轨道全网客流密度居国内特大城市前列,寄予厚望的轨道交通已经深入到城市居民生活中,成为居民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方式,已经成为公共交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现状轨道交通长度规模与北京(372km)、上海(452km)还有较大差距,核心区车内高峰客流基本超过运能,拥挤较严重,一号线高峰断面客流超出运能2%,三号线高峰客流超运能较大,超出17%;同时部分站点客流集散规模巨大,体育西站、公园前站日均集散客流均超过40万人次,随着线路的增加,集散客流将会更大,这种超大客流特征是今后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与建议

1、“区域化”、“城市化”、“机动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广州,应该是整个南中国的广州,未来年广州将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区域实现一体化发展。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广州的交通需要更加切合这个趋势,推动区域一体化。

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按常住人口计算)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在统计学意义上,中国已成为“城市化”国家。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广州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原来阡陌纵横的农田现在已经变成高楼林立的城市,未来年城市化进程将会继续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推进,城市将面对更大规模人口的聚集、更大规模的交通需求,城市交通压力巨大。

汽车规模正处于快速膨胀普及期的广州正在面临汽车式机动化发展的考验,小汽车普及进入家庭后,小汽车对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2011年公共交通出行规模增长速度已经开始低于个体机动交通,未来的机动化交通是朝小汽车为主体还是公共交通为主体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广州在规划中明确了“公交都市”的理念,未来年如何引导机动化健康发展,推动“公交都市”的建设将是交通决策的重点。

2、“大枢纽”是增强城市辐射力、锚固城市空间、提升交通运行效率的工具,将是城市未来打造的重点

自从上海打造了世界规模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后,“大枢纽”成为国内城市纷纷打造的重点。广州具有国际性的机场、港口、国家级的铁路枢纽,优越的中心区位,继续加强这些综合性区域枢纽的打造将进一步提升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广州的城市空间拓展同样需要强有力的“大枢纽”支撑锚固,以枢纽为中心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将成为城市拓展的重要手段。

3、“大轨道”是未来交通的骨架、城市空间的支撑,也是公交都市目标实现的关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上海已经成为世界上地铁线路最长的城市,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超过13座,轨道交通正在成为中国大城市交通重要的发展方向。以城际铁路、高速铁路为代表的区域性铁路快速发展,广州对外的广佛城际、广珠城际均已开通,大大增强了广州对外辐射能力。以城市轨道和区域铁路组成的“大轨道时代”正在到来,加强“大轨道”网络的规划、建设将为广州增强区域中心辐射力、支撑城市空间拓展发挥重要作用。

4、“大道路”是城市活动流动的脉络,面向区域的道路系统将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承载着川流不息车流的道路系统是城市活动的脉络,是城市欣欣向荣的象征。在区域化、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下,道路脉络逐渐向区域延伸,将与公路系统逐渐融合,公路正在逐渐“道路”化,公路道路需要一盘棋处理。面向区域的“大道路”系统将是支持区域化城市的脉络,规划中明确广佛同城发展需要首先实现道路系统的全面对接,提升中心城市地位需要尽快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环+射”道路网络。未来年,道路将不仅仅局限于城市中心区,而是将面向城市化、区域化的城市,需要用更“大”的视角去审视。

5、“大拥堵”是大城市正在面临的重大问题,未来保持当前可接受的交通状况将是一个艰巨任务

交通拥堵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大城市经济活动集中活跃的表现,是城市人口规模集中扩张(城市化)、汽车数量迅速增长(汽车式机动化)的结果。现状广州核心区道路车速水平虽然基本可以接受,但是汽车规模与北京有巨大差距,汽车数量增长空间还很大;就业集中、人口“摊大饼”式扩张的态势在短期内仍很难改变,未来年核心区交通集中的态势仍将持续。这种形势下,未来的广州道路交通将面临巨大压力。国内大中城市“交通拥堵”已经处于“集中爆发”阶段,北京经历了“大拥堵”后近2年不断增加交通研究与投入;上海上世纪90年代末就未雨绸缪实施“汽车牌照拍卖”政策抑制汽车膨胀速度,但现状仍然面临城市化巨大压力,交通状况也不乐观;众多二线城市在汽车膨胀的压力下也出现了较严重的拥堵。世界先进城市都经历过“大拥堵”的阵痛,伦敦大拥堵、纽约大拥堵、洛杉矶大拥堵都是城市汽车化后的前车之鉴。国内外形势与广州未来的趋势表明,在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未来年广州有面临“大拥堵”的危险,未来年保持当前可接受的交通状况将是一个艰巨任务。

6、“大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的方向,未来年进一步加强交通规划研究将是交通发展的先导性工作

规划引领了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全局的、超前的、战略的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目前的交通问题需要全局性、系统性的交通规划。交通发展涉及城市空间、土地利用、建设、管理、政策等各个层面,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的交通规划才能充分发挥交通引导、交通疏解的重要作用,与管理、政策相互协调的交通规划才能充分发挥其战略意义。交通规划逐渐走向“大规划”时代,更高层次的交通规划越来越重要。在这种形势下,上年完成的《广州市综合交通规划》从全局层面,系统的谋划了广州未来交通发展蓝图,明确了构建以“共享、畅达、绿色、公平”为特征的现代服务型综合交通体系,坚持“以公共交通为主、个体机动交通为辅”的可持续性机动化发展方向,加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交通先行推动城市功能疏解、缓解“交通拥堵”的战略,为未来广州交通保持现状可接受的水平、保持在国内特大城市中的领先水平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未来年“功能疏解”、“可持续性机动化”、“绿色”等理念将是核心区交通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

7、“大交通”是城市发展系统化复杂化的趋向,未来可持续的交通需要与环境、生态、社会、经济各个城市系统综合考虑。

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的历程表明,已经不能单纯就交通论交通,需要“跳出交通看交通”,从“更大”的层面、“更广”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交通问题。在国内各大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交通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快捷”、“畅达”等,“绿色”、“生态”、“低碳”、“清洁”、“公平”、“共享”已经是常用词汇,对交通系统的谋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环境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需要从城市综合系统的角度去思考。绿色交通、生态交通、公平交通等是可持续交通的重要主题之一。

广州交通近2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先进的、全局的、系统的交通规划在广州区域交通枢纽体系、内环路系统、轨道交通、快速交通体系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战略意义,支撑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大变样”,保证了城市交通状况在国内特大城市中处于较好水平。“后亚运时代”已经悄然走过了一年,面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面对大城市的新问题、面对新型城市化下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广州交通面临着新的契机,在“区域化”、“城市化”、“机动化”的大趋势下,“大枢纽”、“大轨道”、“大道路”、“大拥堵”、“大规划”、“大交通”将是未来年交通发展中的6大主题。

第二章 城市发展

一、城市概况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广东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广州市行政辖管十区两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对本年报中将出现的一些主要地域名词解释如下:

广州市(全市):指十区两市;

市区:指十区;

新七区:指新区划的荔湾、越秀、天河、海珠、白云、萝岗、黄埔七区;

核心区:指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广州市区;

老城区:指原区划的荔湾、越秀和东山三区;

番禺片区:指新区划的番禺和南沙两区;

花都片区:指新区划的花都区。

二、人口就业

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75万人,较上年增长0.4%;全市户籍人口814.58万人,较上年增长1.0%。各区中常住人口密度最高的为越秀区,高达3.4万人/平方公里,十区中密度最低的为南沙区,仅为507人/平方公里。

三、社会经济

2011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30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06亿元,增长3.1 %;第二产业增加值4532.52亿元,增长11.5 %;第三产业增加值7567.54亿元,增长11.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65∶36.84∶61.5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38.8%和60.7 %。

四、交通发展

2011年广州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约423亿元,其中公共交通约52.2亿元,占12.3%,主要为轨道交通投资,道路桥梁约61.6亿元,占14.6%。

2011年城市道路长度7081.22公里,较上年(6986公里)增长1.36%;道路面积10050.48万平方米,较上年(9731万平方米)增长3.28%,其中人行道面积1890.58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3.37%;桥梁数1339座,较上年增长2.29%,其中立交桥186座。

第三章 机动车发展

一、拥有量

2011年底,广州全市机动车拥有量232.5万辆,比上年增加约17.9万辆,增幅8.3%。其中民用汽车187.2万辆,比上年增长16.2%,小型客车仍为增长的主要来源,2011年底全市小客车拥有量从134万增长为157万,增幅17.8%,月均增加约2万辆,小客车数量增长迅速。2011年底全市摩托车拥有量45.3万辆,比去年减少约8.2辆,减幅15.2%。历年广州市机动车、小型客车、摩托车发展情况如图3.1~3.3。

各地区机动车总量分别为:新七区1304915辆,番禺区381637辆,花都区234944辆,增城市275993辆,从化市127818辆,同比上年,番禺区机动车拥有量稍微下降,降幅2.2%,而花都、增城、从化三个地区呈上升趋势,涨幅在4.6%--6.1%之间。2011年全市各区、县级市机动车拥有情况见表3-1,2010、2011年全市机动车拥有分布变化如图

3.4所示。

二、组成结构

从各类机动车组成构成看,2011年全市小客车拥有量比例较去年增加5.5个百分点,而摩托车比例较去年下降5.4%,其它车型比例相对稳定。番禺区摩托车比例下降了11.6个百分点,小客车比例增加了11个百分点,是所有区域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其小客车占全部车辆比例达58.6%;花都、增城、从化地区仍然以摩托车为主导,比例均在43%以上。2011年广州市机动车的组成结构如表3-2所示,全市各种车型的发展变化见图3.5。

1、小客车

2011年全市小客车总数达到157.3万辆,比去年增加23.8万辆,增幅17.8%。小客车拥有量占全市机动车拥有的比例由去年的62.2%升到67.7%。小客车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七区,占全市小客车增加量的70%。番禺、花都、增城和从化的小客车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分别比去年增长20%、28%、24%、26%。

2、摩托车

2011年全市摩托车总量为45.3万辆,比上年减少8万辆,减幅15.2%。市属各区摩托车总量仍保持下降趋势,其中:番禺区减少4.8万辆,花都区减少1.4万辆;市属两市摩托车总量稍有降低,增城市减少了9874辆,从化市减少2083辆。

3、货车

2011年全市小货车、大货车分别为17.7万辆、6.4万辆,比2010年上涨了11.7%、8.4%,增长幅度较大。

三、私人机动车

1、发展概况

2011年全市私人机动车193.8万辆,占全市机动车总量的83.3%,比上年增加14.7万辆,增幅8.2%。其中私人小客车136.5万辆,占小客车总量的86.7%,比上年增加22万辆。

全市私人机动车、私人小客车发展状况见图3.6~3.7。

2、车型结构

2011年小客车在私人机动车中所占比重由去年的63.8%上升为70.4%,增加6.6个百分点;摩托车比重继续减少,由去年的29.5%降为23.1%;其它几类车辆的比重变化较小。

全市近年私人机动车发展情况见表3-3。

四、汽车发展趋势

按照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全市千人汽车拥有量约147辆。北京2010年为231辆/千人、深圳为161辆/千人、上海为74辆/千人,新加坡现在的水平约180辆/千人、首尔约286辆/千人、东京约343辆/千人。汽车规模的发展呈S型曲线,广州当前正处于快速膨胀普及期,汽车拥有规模与发达城市还有相当的差距,在相当长时间内汽车数量将持续高速增长。与规划相比,广州还有超过一半的道路网络和多半的轨道线路没有建设,广州交通发展空间还很大,如何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加强交通建设管理与小汽车增速的协调、制定出相互适应的政策,将是应对汽车膨胀期交通问题的关键。

第四章 道路交通运作

一、客运交通需求

1、人口就业分布变化

近两次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核心区就业岗位较2005年更加聚集,就业岗位呈向核心区内部集中的态势,天河区、越秀区核心地带是就业集中的中心,这些地带,高密度就业区域明显增大(如图4.1示),其中天河区就业岗位较2005年增长超过37%;核心区人口分布则呈“摊大饼”式向外围扩张,从人口密度分布可以看出,核心区边缘及近郊区地带人口密度由较低密度变为较高密度,原高密度区范围像摊饼一样向周边(近郊)扩大(如图4.1示)。人口就业的这种分布状态显示居住与就业分离程度加剧,出行距离增长,核心区的交通聚集状态持续,向心压力巨大。聚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经济活动增加,但超负荷的聚集将造成“大城市病”的爆发,以规划为引领的城市空间疏解将是未来交通疏解的重要战略。

2、机动化交通需求

根据交通模型计算结果和各类交通方式客流规模推算,2011年末广州市区日均机动出行量约1947万人次,同比增长4.1%。其中公共交通出行量增长约4.1%,个体机动交通增长约4.3%,公共交通增速略低于个体交通。空间分布方面,核心区(占全市人口超过40%)的出行约占56%,核心区交通集中的态势仍很明显。面对核心区规模巨大的交通需求,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和研究制定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措施是未雨绸缪的手段。

3、交通方式结构

2011年机动化出行方式结构与上年基本相同,其中轨道交通比例增加约0.9个百分点,增幅最大;个体机动车比例稍有增长,增加约0.1个百分点;出租车方式略增约0.2个百分点;其它方式稍有降低,常规公交降低约1.1个百分点。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轨道、出租车、大客4种方式)出行比例59.9%,与个体交通的比例基本维持在6:4状态。在小汽车数量快速增长、公共交通设施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2011年公共交通仍维持超过个体机动车的形势,但在增长速度上低于个体交通,个体交通对公共交通的竞争压力巨大。

二、进出口道路

1、总体情况

2011年广州市域公路对外进出口通道35条,车道总数166条,白天12小时市域对外交通流量约90万标准车,较上年同期增长9%。番禺片区进出口通道增加到17个,车道总数达84条,番禺片区对外交通流量增长最大,增幅超过30%。

2、车流时间分布

各进出口道路车流时间分布比较接近,呈平缓双峰态势,高峰小时流量占全日24小时总量的比例保持在5.7%-7.6%之间。

3、车型结构

各进出口道路的车型比例变化不大,总体上仍表现为客车占主体的特征,小客车比例最大,占53%-68%,越往市区内部小客车比例越高;货车合计比例占23%-34%,越往市域外围货车比例越大。

4、车流空间分布

在市域交通对外分布方面,佛山方向最大,约43万标准车,占48.1%;其次为东莞方向,约27.5万标准车,占30.5%;从单车道负荷水平看,广州与东莞方向车道负荷最大,每车道负荷超过9000标准车,东翼联系很强,一定程度说明在注重广佛同城发展的同时,需要关注广州与东翼方向的区域交通联系。

5、市域各层次交通交换

2011年核心区、主城区、新七区、外围各片区之间边界的交通交换规模在10-65万标准车/12小时之间,反映了广州内部各片区间交通联系密切。市域内部交通以核心区为中心:向北,通过北环一线的交通约65万标准车/12小时、通过华南北路一线的交通约37万标准车/12小时、到花都边界通过量下降到22万标准车/12小时;向南,通过珠江后航道的交通约29万标准车/12小时,通过沙湾水道的交通降到10万标准车/12小时;向东,通过东环高速一线的交通约34万标准车/12小时,到增城边界,降为26万标准车/12小时。总体看,整个市域交通仍然呈现以核心区圈层为集聚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态势。

三、核心区对外交通

1、总体车流分布

核心区白天12小时内外交换交通量约126万标准车,较上年增长7%。北部走廊流量最大,占29%;其次为东部走廊,流量占27%。车道负荷最大的为东部走廊,单车道负荷超过1万标准车/12小时;其次为南部走廊,负荷约0.92万标准车/12小时。各走廊道路流量分布不均匀,非收费道路流量明显高于收费道路,东部、南部、北部非收费主干道高峰时间饱和度均超过0.8,均为拥堵常发点。

2、潮汐交通

2011年进出核心区主要道路高峰期间潮汐现象仍然明显。早高峰北部走廊进城与出城小汽车比例最高的为105国道(白云大道)和同和路,比例在2:1水平;西部过江走廊,珠江隧道和珠江大桥潮汐现象明显,比例分别为1.5:1和2:1;南部走廊洛溪大桥潮汐性较高,进出城小汽车比例1.7:1;东部走廊潮汐现象最大的为黄埔大道,进出城小汽车比例1.7:1。2011年进出城比例较2010年略有起伏,总体水平稍好于北京(2:1)。潮汐现象显示了出行方向的不均衡性,造成了交通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其根源在于居住与就业岗位分离程度的加剧,规划引领城市空间良性发展、避免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失衡将是城市发展长期的策略。

3、北部走廊

白天12小时北部走廊进出城区车流约36.5万标准车,较上年稍降,降幅2%,其中客货车比例为79:21,客车是主体。9条主要通道中,机场路、白云大道等均接近饱和,高峰期间拥堵严重。北部地区为广州对外交通的咽喉,受白云山阻隔,在走廊上形成蜂腰地带,大量交通需求集中在交通资源受限的蜂腰处,现状交通拥堵较严重。

4、西部走廊

西部走廊为广佛联系的主要走廊,白天12小时进出车流约26.5万标准车,较上年有所降低,降幅7%,其中客货车比例51:49。总体看,西部走廊交通运作基本良好,饱和度水平均在0.8以下,广佛高速是西部走廊交通流量最大通道,约占21%,其次为广和大桥,华南路三期与佛山接顺后此通道交通流量增加迅速,约占走廊交通20%。

5、南部走廊

南部走廊白天12小时进出核心区约29万标准车,较上年增加39%,其中客车23.8万标准车,货车5.4万标准车,客车货车比例82:18。该走廊新增道路一条,为东新高速,白天12小时通过流量约1.44万标准车;另外,洛溪大桥、新光大桥交通流量有较大增长,增幅分别达67%和43%,南部快线有所减少,降幅为25%。

6、东部走廊

东部走廊白天12小时进出核心区约34万标准车,较上年增长10.5%,其中客车26.6万标准车,货车7.6万标准车,客车货车比例78:22。各通道中,广汕路流量增长最大,增幅达46%,其次为黄埔大道,增幅13%。东部走廊中流量最大的通道仍为广园快速路,白天12小时约10万标准车,与上年基本相当。

四、核心区内部交通

1、核心区道路供需矛盾持续紧张,交通状态脆弱,拥堵常发

2011年晚高峰期间核心区道路机动车周转量271万标准车公里,较上年增加3.5%,道路供应水平基本没有变化,需求与供应的比例达到0.96。与上年比较核心区道路供需矛盾更加紧张,局部区域拥堵常发,零星的外部刺激(节日、天气)就会出现地区性交通大堵塞,交通状态较脆弱。在小汽车每年增加超过20万辆的需求增长压力下,2010年亚运工程所增加的道路供应能力迅速消耗掉,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像北京一样全城性拥堵的发生可能仅仅是时间问题,急需开展未雨绸缪的交通研究,细化落实综合交通规划成果,建立以规划为引领、建设和管理为手段、系统全面的交通整治策略。

2、核心区15座过江桥隧中12座饱和度超过0.8,高峰过江交通拥堵严重

核心区范围内现有14桥1隧,2011年白天12小时交通流量超过90万标准车,较上年增长4%。高峰期间除了华南大桥(收费)、解放桥、内环路人民桥段饱和度低于0.8外,其余12座均超过0.8,高峰期间表现为经常性堵塞。从金沙洲大桥至珠江隧道,再到江湾桥、海印桥、广州大桥、猎德大桥(2009年开通),高峰时间经常是堵塞的车辆排成长龙的景象。

4、核心区道路平均车速尚可接受,未来发展变化不容乐观

2011年核心区晚高峰全网平均车速约24公里/小时,主次干道平均车速22.9公里/小时,与去年常态情况下基本持平。各等级道路中,主干道一级道路平均车速下降较明显,降幅约10%,主干道二级道路略有下降,降幅0.1%;高快速路平均车速略有提高,增幅约4.1%。与超千万人口的国内外大城市比较,广州的道路平均车速处于可接受水平,高于北京中心区的19.7公里/小时、上海内环内干道的14.7公里/小时、伦敦中心区的16.3公里/小时、东京核心区的18.5公里/小时。能够维持这个水平,与广州一贯倡导“双快”(快速路、轨道)交通体系,加强建立骨干道路系统、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密不可分,是广州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各个交通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核心区交通仍然面临巨大压力,保持合理交通运行速度仍需各部门共同努力。

5、内环路等高架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状均趋于饱和

2011年晚高峰内环路平均车速35km/h,与上年常态期间基本相当,高峰期间整个环路约四分之三部分车速低于30km/h。人民路高架系统平均车速约22km/h,东濠涌高架主线段平均车速约30km/h,东晓南高架北段平均车速约18km/h、南段约38km/h。总体看,高架系统主线区域基本能够维持30km/h的速度,对于快速进出核心区各个区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年内环路高峰双向最大交通流量超过1万标准车/h,人民路高架双向交通流量接近3000标准车/h,东濠涌高架双向交通流量接近5000标准车/h。从设计能力看,高峰交通流量基本接近了设计通行能力,高架系统的交通已经趋于饱和,高架路的出入口、上下匝道等地方已经成为高架系统的主要瓶颈,交通堵塞常发的地方。

6、核心区高峰经常发生堵塞的交叉口和路段超过100个,拥堵由点向面的扩展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和民意调查,核心区内经常发生交通堵塞的交叉口或路段约120个,现状的交通拥堵分布不是局部点的拥堵,而是扩大到面。高峰时间,天河城周边地区、岗顶周边地区、广州大道一线、环市路-火车站地区、三元里周边地区、西场立交地区、沙面周边地区等均呈现整个区域性的堵塞。

第五章 交通安全与管理

一、交通安全

1、概况

2011年广州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64起、死亡930人、受伤3018人、经济损失

910.51万元,事故多发区域主要在新七区。与201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6%、9%、29%和

18%。交通事故逃逸事件也同比下降了27%。

2、交通事故特征

(1)交通事故主要特征

2011年(统计时段: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全市交通安全形势较去年有了较大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具体数据如下:

2011年全市共发生简易程序处理事故245240宗,共造成34721人受伤,财产损失23368.9万元,与去年同期(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比较事故宗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了1.04%、10.38%,财产损失数上升了65.69%。全市共发生一般程序处理交通事故2664宗,死亡 930人,伤 3018人,造成910.51万元。与去年同期比较,事故宗数下降22.76%,死亡人数下降4.81%,伤人数下降26.05%,财产损失数下降了15.51%。按交通事故发生地点统计,2011年全市发生的2664宗交通事故中,发生在一般城市道路的事故1239宗,造成326人死亡,1373人受伤;发生在公路路段的交通事故共计1108宗,造成468人死亡,1229人受伤,发生在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的交通事故有176宗,造成101人死亡,253人受伤;发生在公共停车场、小区等其他地方交通事故共计141宗,造成35人死亡、163人受伤。我市发生事故较多的路段为:105国道,发生交通事故97宗,造成52人死亡,103人受伤;106国道,发生交通事故84宗,造成33人死亡,79人受伤;118省道,发生交通事故66宗,造成37人受伤,65人受伤;以上道路均为跨多个区市,道路环境较为复杂。

按照事故发生时间来看,每日20时至24时是事故相对高发时段,每日4时至8时事故相对发生较少。

按照事故人员类型来统计,2011年全市交通事故中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交通事故共计749宗,造成236人死亡,875人受伤,其事故发生数远高于其他类型人员。

(2)交通事故主要原因

2011年,全市发生的2664宗按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中,机动车方违法在事故认定原因中占主体。

其中机动车方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前三位为:① 机动车驾驶人忽视行车安全,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共计1383宗;② 无证驾驶,共计253宗;③ 不按规定让行,共计233宗。

非机动车方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 ① 车辆逆行;②违法占道行驶;③违反交通信号。行人方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为违反交通信号。

二、交通管理与设施

1、交通管理措施

2011年,主要是贯彻“向科技要警力,向管理要效益,打造智慧型交警”的发展理念,围绕创文迎“国检”和“五类车”专项整治等中心工作,以深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为手段,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交通管理工作创新,全面提升队伍战斗力和交通管理水平。一是深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推动交通管理工作信息化和精细化发展。二是强化创文交通秩序保障,全面净化道路交通环境。三是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四是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举措,全面提升便民服务质量和水平。五是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双丰收。

2、交通管理设施

目前广州市共有1643个交通岗,其中老八区共1053个,属广州市管辖范围;两区两市(番禺、花都、增城、从化)、开发区、大学城、科学城等合计共590个。老八区内使用的信号机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SCATS(悉尼自适应协调系统),已安装信号机768台,全部集中联网控制,其余均属单点控制机型。在近200个路口安装机动车信号灯倒计时器,为驾驶员提供更多的信息提示,进一步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广州市现有路面中心分隔护栏和车道分隔栏约134公里,人行护栏约125公里。

3、智能交通管理与指挥系统建设情况

2011年,在总结前期智能交通发展经验基础上,成立广州市交通管理智能化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贯彻“科技强警”战略及智能交通发展新理念。研究制定《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规划(2011-2015)》,并制定九大行动计划,谋划指挥调度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交通执法自动化、公众服务多元化、行政监督电子化“五化”发展目标,明确优化系统流程、扩大系统规模、完善系统功能、整合系统资源、深化系统应用“五条”总体技术思路,提出包含7类24个项目在内的智能交通项目库。年内重点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电子警察规模和非现场执法比例。一是通过向现有项目挖潜力和利用公交车专用道配套建设,新增299个电子警察(含移动式和车载式),总数达802个;二是大力抓运行维护管理,提高设备运行的正常率至76%、拍摄合格率提高约20%,从而大大提高非现场执法总数和执法效率;三是在国内首创设计并成功应用了移动式电子警察和全自动的公交车车载式电子警察,对于整顿内街内巷交通秩序、违法占用公交车专用道等交通违法行为起到良好效果。

第六章 公共交通

一、总体特征

2011年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三类公共交通方式完成客运量总计约50.1亿人次,较上年增长了7.7%。轨道交通客运规模是三类方式中增长最快的,所占比例由上年的25%增长为33%,由公共交通的四分之一变为约三分之一,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公共交通的骨干。

二、轨道交通

1、建设情况

2011年广州市轨道交通总里程236公里,与上年相同,十三年来,轨道线网长度增长超过11倍,超过香港(218km)和新加坡(130km),但是常住人口人均长度仅0.19公里/万人,与香港的0.31公里/万人和新加坡的0.26公里/万人还有一定差距。广州线网规模与北京(372km)和上海(452km)还有较大差距。

2、地铁运营

(1)客运量

2011年轨道交通完成客运量约16.4亿人次,较上年的11.8亿增长了39%。从1999年轨道交通一号线全线通车,客运量17.2万人次/日,到2011年末日均约480万客流,客运量增长超过26倍。2011年在线网长度没有增加的情况,轨道日均客流较上年增长约20%,客流显著提高,轨道交通对居民出行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现状广州轨道全网客流密度约2.02万人次/公里,高于北京的1.85和上海的1.41,居全国最高,客流效益显著。

(2)换乘

随着轨道网络效益的显现,换乘客流持续增加,2011年轨道全网换乘系数为1.65,即轨道出行者平均需要换乘1.65次。

(3)平均运距

2011年末轨道线路全网平均运距11.21公里,其中广佛线作为城际地铁,平均运距最大,达11.43公里;八号线平均运距最短4.64公里。

(4)客流时间分布

工作日,全网与各线的进站量呈现出双峰型分布的特征,客流分别集中于早高峰8:00~9:00、晚高峰18:00~19:00这两个小时内,全网进站量的比例早高峰略高于晚高峰,分别为10.9%和10.5%。

(5)高峰断面负荷

核心区内部的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五号线,在高峰时间客流需求较大,表现为车内非常拥挤。其中一号线工作日最大高峰断面约3.8万人次/小时,各条线路中最高;二号线最大高峰断面约3.4万人次/小时;三号线最大断面约2.9万人次/小时;五号线最大高峰断面约2.3万人次/小时。核心区轨道运力紧张,急需增加车辆提高运能,目前最新的增车情况仍不能跟上需求的增长。

、国内城市比较

2011年,全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轨道网络已初具规模,四市建成轨道运营长度分别为372km、425km、236km、178km,日均客流分别为716万人次、608万人次、480万人次、170万人次。四市的日均客流强度广州最高,超过2万人次/km,其次为北京,约为1.92万人次/km。四市人均轨道里程基本相当,广州稍高于其它三市,达0.185km/万人;地域平均轨道里程方面,广州在0.032km/km2规模,仅稍高于北京,约是上海的一半,深圳的三分之一。

三、常规公交与出租车

1、年客运量情况

根据相关部门数据,2011年广州常规公交完成客运量25.3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692万人次,较上年增加3.6%,约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51%,比例较上年降低,但仍为公共交通主体。2011年全市汽电车拥有量11640辆,其中新七区10019辆;全市公交线路850条,其中新七区674条。

2、出租车情况

根据相关部门数据,2011年内广州出租车完成客运量约8.3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222万人次,约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17%,与上年稍有增加。作为公共交通服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广州现状出租车客运规模较为稳定,但存在高峰期打车难等问题。2011年全市出租车拥有量19444辆,其中新七区17821辆。

第七章 对外运输

一、总体情况

2011年广州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对外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67730.25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到185.5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8.2%;完成货运量64722.53万吨,日均货运量177.32万吨,较上年增长12.82%。

二、运量发展

1、铁路

2011年铁路全年客运量为10486.5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2.01%,全年旅客周转量为4046027万人千米;铁路全年货运量为6464.3万吨,同比上年减少3.36%,全年货物周转量为2404902万吨千米。

2、水路

广州水路2011年完成客运量285.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5%;全年货运量11922.75万吨,较上年增长17.24%。2011年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4769.53万吨,增长5.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442.11万国际标准箱,增长13.5%。

3、公路

2011年广州公路客运量511 0 6.84万人次,比去年上涨了8.06%;全年货运量45447.84万吨,较上年增长了14.49%,全年货物周转量为5172606万吨千米。

4、航空

2011年航空客运量5850.95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31%;航空货运量90.76万吨,较上年增长0.61%。

5、管道

2011年广州管道货运量796.88万吨,较上年增长9.95%。

三、航空枢纽

广州白云机场是广州重要的面向世界级的航空枢纽,2011全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504.40万人次,机场货邮吞吐量152.92万吨,分别增长9.9%和5.2%。在旅客吞吐量方面,广州白云机场与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泰国曼谷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纽约肯尼迪机场等国际机场的吞吐规模相当,规模都在4500-5000万人次/年,2011年世界排名第18位。白云机场已经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进一步提升了广州的国际影响力。在国内机场中,白云机场仅次于首都国际机场,稳居第2位,是广州区域首位度的重要体现。

四、铁路枢纽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铁路枢纽,现状格局为“三主一辅”,其中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三个为主铁路枢纽站,广州北站为辅铁路枢纽站。根据2011年1月至10月的统计数据,广州三大铁路站日均发送量总计约19万人次,其中广州站9.5万人次/日,广州东站5.3万人次/日,广州南站4.2万人次/日。三大铁路站共同构成了广州辐射华南区域的重要的铁路枢纽,是华南地区对外的铁路主枢纽,是广州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重要交通支撑。广州南站开通近两年时间,日均客流由开通时的1.5万人次增长到现在的4.2万人次,增幅1.8倍,客流规模接近广州东站,其中武广高铁发送客流约2万人次/日。南站是广州铁路枢纽的重要增长点,是承接高铁客流、城际客流的枢纽,是“大枢纽”战略中提升广州中心辐射能力,适应“铁路时代”要求的综合枢纽。

五、城际铁路

随着广珠城际的通车,广州对外城际铁路达到2条,分别为广珠城际铁路和广佛地铁,开通长度超过100公里。其中广佛城际日均客流约11万人次/日,广珠城际约4万人次/日。两条城际铁路大部分为进出广州客流,其中广佛地铁来往广州客流约占80%,广珠城际约占50%。城际铁路的相继开通,标示着城际间客流交通开始逐步进入“铁路时代”,准时、可靠、舒适的城际铁路将成为城际交通的主流,不但会改变城市间的沟通方式,而且对未来城市群形态的形成有推动作用。

六、港 口

2011年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4.4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42万标箱,集装箱方面稳居世界各大港口排名第7位,国内排名第5位。与韩国釜山港、国内宁波港、青岛港、阿联酋迪拜港、荷兰鹿特丹港集装箱吞吐量规模相当,均在1000-2000万标箱水平;与上海、新加坡、香港、深圳(2000万标箱以上)还有差距。在国内,广州港口面临着宁波、青岛同规模港口的竞争,同时面临着珠三角深圳和香港港口的压力,未来港口竞争压力很大。作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港口的发展是推动广州国际影响力的关键环节。

第八章 交通与环境

一、车辆排气监测

1、机动车环保检测

2011年注册机动车中经环保检测车辆1888804辆,检测率81.23%,比2010年上升0.15个百分点。见表8-1。

2、机动车道路抽检

2011年机动车道路抽检共检测车辆21512辆,排气超标率为9.2%,比2010年下降4.5个百分点,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气超标率分别下降3.6和4.8个百分点。

3、公交车辆停放地专项抽检

2011年对公交车辆停放地专项抽检共3702辆,排气超标率为0.3%,比2010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柴油车排气超标率为0,LPG车排气超标率为0.4%,分别比去年下降了0.1和0.2个百分点。见表8-3.二、环境空气质量

2011年广州市空气质量属优或良的天数合计360天,占全年的98.63%。空气污染指数(API)在15—138之间。环境空气中与机动车排气污染密切相关的三个主要污染指标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与2010年相比,二氧化氮下降7.5%,一氧化碳下降10.3%,可吸入颗粒物持平。见下表。

三、道路交通噪声

2011年5月对主要道路交通干线噪声进行了监测。共监测了298个认证点位,监控道路总长度844.6公里,交通干线噪声路长加权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8.9 dB(A),比2010年下降0.2dB(A)。见表8-5。

第九章 规划研究

一、重要交通规划

1、广州市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及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规划响应未来广州城市拓展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提出区域交通圈层发展的概念,确定了“一核三极”的客运枢纽和“一轴三带”货运枢纽体系与布局,构建了广州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体系,形成了打造东、北、南综合枢纽的初步方案,实现了枢纽交通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了内外一体、高效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形成和发展,从全局、国家的角度勾勒了一个广州未来枢纽布局。

2、东部新城综合交通规划

编制单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规划总结了国内外新城的发展经验,分析了东部新城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提出了交通适度超前发展、绿色交通优先等适合东部新城发展的交通发展战略,详细研究了东部新城区域交通设施、道路网络和轨道网络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初步的方案,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深入的建议,是交通规划先导的一个典范。

篇2:广州市城市交通运行报告 2011年

今年是郑州市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郑州都市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之年。我市民营经济以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民营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对全市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支撑作用明显。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9月底,我市民营经济累计完成增加值2530亿元,同比增长21.9%,约占GDP比重7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80亿元,同比增长26.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90亿元,同比增长21.2%;累计完成产值5800亿元,同比增长23.1%;累计完成销售(营业)收入5530亿元,同比增长22.7%;累计实现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28%;累计完成税收405亿元,同比增长33.8%,占全市税收总额77%,其中,上缴国税233亿元,同比增长35%,占国税入库税金的72.8%;上缴地税172亿元,同比增长31%,占地税入库税金的83.5%;完成出口32亿美元,同比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230亿元,同比增长19.5%。

二、主要运行特点

(一)民营经济总量平稳快速增长,占GDP比重逐步提升。今年以来,在投资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稳步增长的拉动下,我市民营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截止9月底,民营经济累计完成增加值2530亿元,同比增长21.9%,约占GDP比重7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0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10亿元,同比增长2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90亿元,同比增长21.2%。民营经济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

(二)规模以上工业经济高位运行。三季度,随着我市项目建设的加快和陆续投产经营,民营规模工业发展的动力更足,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同时,我市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高耗能、高污染及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淘汰力度加大,并大力发展以新能源、电子、生物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民营规模工业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截止9月底,民营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累计完成增加值1280亿元,同比增长26.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76.5%,完成产值3560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销售收入3360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利润390亿元,同比增长2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三)民间投资与出口额保持高速增长。前三季度,我市民间投资累计完成1595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7%。今年以来,我市招商引资项目主要以民营企业投资为主,而且大项目居多,拉动我市民间投资规模高速增长,推动郑州都市区的建设快速发展。但是,项目引进与用地矛盾凸显,成为制约招商引资规模扩大的瓶颈。因此,应当将招商引资与项目能否落地进行综合考虑,切实将招商引资工作做到“引进来、落得下”的工作目的。

今年以来,我市民营经济出口保持迅猛增长,但是出口额绝对值不大的局面仍然存在。截止9月底,民营经济完成出口32亿美元,同比增长6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6%。

(四)民营经济税收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前三季度,我市民营经济累计完成税收405亿元,同比增长33.8%,占全市税收总额77%,是公有制经济的3.34倍,其中,上缴国税233亿元,同比增长35%,占国税入库税金的72.8%,是公有制经济的2.7倍;上缴地税172亿元,同比增长31%,占地税入库税金的83.5%,是公有制经济的5.2倍。今年以来,随着我市广大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逐步好转及所建项目的开工投产,带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税种实现较快增长,民营经济税收已成为我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力的支持了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发展。

(五)消费品市场发展受到CPI较大影响。今年以来,尤其是进入下半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据统计,前8个月我市食品价格上涨10.8%,其中肉禽及制品上涨24.8%,蛋上涨23.5%,菜上涨1.9%。9月份,我市CPI增长仍然在5%左右,对我市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截止9月底,民营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230亿元,同比增长19.5%,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其中批发业完成123亿元,零售业完成886亿元,餐饮业完成210亿元。

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今年以来,市中小企业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力度开展民营经济工作,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一)科学确定全年发展目标,加强运行监测。年初,市中小企业局确定“2011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3300亿元左右,增长18%,占GDP比重达到7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520亿元,增长22%;民间投资完成2300亿元左右,增长26%;税收收入500亿元左右,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650亿元左右,增长18%;新增民营企业3000家,从业人员达到178万人”的发展目标。同时,坚持运行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全市中小企业数据库,及时准确把握企业现状,逐月统计企业运行情况,做好民营经济运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在新的、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圆满完成全年既定发展目标。

(二)促进银企合作,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为搭建银行、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印发了《关于推荐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通知》,征集我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货款项目,联络银行、担保机构等金融部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银企合作,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目前,已经收集整理60多个贷款项目,并积极向驻豫金融机构联系推荐。同时,加强与中信银行沟通合作,尝试在我市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开拓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人才及信息支持力度。为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改善人才结构,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按照统一安排,动员组织我市中小企业积极参加2011年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活动,帮助企业引进所需各类人才,促进中小企业改善人才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同时,做好中国中小企业郑州网的日常更新和维护,重点办好工作动态、政策法规、企业亮点、市县经济等栏目,并及时宣传报道我市民营经济领域的政策、活动,服务于我市广大民营企业。

(四)完成郑州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硬件建设。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郑政〔2009〕47号)要求,市中小企业局负责郑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平台建设工作。该信息平台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是我市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创新之举,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经济、便捷、稳定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务的重要手段,还为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企业成长发展的助推器。该平台在今后工作中,将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向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法规、经济运行、产业导向、行业动态、市场需求、技术项目、电子商务、网上展厅、人才招聘、网上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帮助我市广大中小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从而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整体素质,促进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建立全市中小企业数据库,及时掌握企业运行动态。为加强对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运行监测,市中小企业局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作用,建立全市中小企业数据库,及时汇总、整理全市中小企业运行情况,录入全市中小企业基本情况信息和运行动态数据,及时发现中小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掌握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保障郑州市民营企业数据库系统建设需要,2011年1月11日,召开了民营企业信息采编培训会议,各县(市)区中小企业工作部门负责人、部分重点民营企业信息采编员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民营企业数据库企业信息采编工作作了详尽的说明。民营企业数据库系统将收集我市中小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运行数据,帮助政府及时准确掌握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服务。目前,已经完成百家重点民营企业、百家高成长型企业和50家诚信民营企业、50家高科技民营企业等300家重点企业的数据录入。

(六)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担保行业健康发展。一是积极推进担保行业规范整顿,做好经营许可证换发工作。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去年12月1日,暂停了担保机构的设立、变更和备案工作,按照自查自纠、检查整改、规范完善和检查验收等四个阶段,稳妥推进担保行业规范整顿工作。同时,根据省工信厅《关于做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豫工信企业〔2011〕115号)中对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资格进行重新认定的要求,对全市担保机构的各项业务指标进行逐户重新确认,从设立审批、变更审查、备案审核、业务范围、注册资本、股东人数、股权比例、营业场所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合格后,上报省工信厅按照相关规定颁发经营许可证,确保担保行业健康、稳定运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二是编印《担保行业法律法规政策汇编》,引导担保机构规范运作。为使我市中小企业和信用担保行业及时了解、掌握和运用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法规政策指导下实现科学发展,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收集、整理了国家和省、市关于鼓励、规范信用担保行

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编制了《担保行业法律法规政策汇编》,共印制2000余册,下发至各担保机构,并要求担保

机构严格按照《汇编》核查自身业务、不断自我完善、远离政策红线,实现规范健康发展。三是建立担保机构完整档案,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制定完善了《担保机构档案管理办法》,建立了全市担保机构台帐制度。在现有基础上,要求所有担保公司按照下发的基本情况表上报信息档案,整理、完善和规范有关文档资料,共整理设立变更档案352件,备案档案322件。起草了《郑州市信用担保机构2010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同时,制定了《担保行业风险处理预案》,认真开展电话、信函、群众来访等投诉的接待、记录、答复工作,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四是举办信用担保机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提高法律意识。为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提升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切实防范化解担保行业风险,8月28日至8月30日,举办了首届全市担保机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王跃华副市长出席培训会并讲话。全市首批拟发放《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104家担保机构法人代表、总经理和各县(市)区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等260多人参加了培训。为确保培训效果,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特邀郑州大学法学院教研室主任赵可星、法学博士张付成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经济案件专家对《合同法》、《担保法》、《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担保行业有关案例进行了专题讲解和专业知识培训,对担保机构可能出现的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了警示教育。

(七)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截止目前,我市已有29家公司获得省工信厅批准设立,注册资金总额 17.7亿元。其中27家小额贷款公司已开业,注册资金16.1亿元,另外8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在上报审批过程中。全市小额贷款公司累计为 908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081笔,发放贷款额 16.8亿元,有力支持了我市经济发展。为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运营及财务状况、注册资本及出资人变动及主要负责人、经营地址变更等重大事项进行了重点审核。在严格把关,加强管理的同时,坚持对每家新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现场检查验收,对监控、防盗、防火、警报措施逐一检验,力争做到“三防一保”,即防诈骗、防抢劫、防盗窃,保证安全工作到位。同时,为促进国开行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将国开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发给各小额贷款公司认真填写,并上报省厅,争取国开行对我市小额贷款公司的支持。

(八)完成“双百民营企业、科技民营企业和诚信民营企业”命名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郑政[2009]47号)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了2011郑州市百强民营企业、百家成长型民营企业、重点科技民营企业和诚信民营企业的评选活动。在企业自愿申报、县(市)区民营经济主管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过评比认定,命名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100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模大、社会贡献突出的企业为“郑州市百强民营企业”;河南金鹏实业有限公司等100家发展速度快、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为“郑州市百家成长型民营企业”;河南桑达能源环保有限公司等50家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综合效益好的企业为“郑州市重点科技民营企业”;郑州三中收获实业有限公司等38家信用良好的企业为“郑州市诚信

民营企业”。通过此次命名活动,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引领广大民营企业快速发展。

(九)召开全市民营企业表彰大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按照中共郑州市委《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郑发〔2003〕11号)“每两年举行一次表彰奖励”的要求,7月30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在河南省人民会堂召开工作会议,对我市上半年的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对为我市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民营企业和高成长型民营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市委书记连维良,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天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林贺宣读了《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民营企业和高成长型民营企业的决定》,授予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保军等10名企业家“郑州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授予登封市嵩基(集团)有限公等20家企业“郑州市优秀民营企业”称号;授予河南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郑州市高成长型民营企业”称号,同时对受表彰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民营企业和高成长型民营企业各奖励郑州日产御轩汽车一辆。市委书记连维良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奖励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民营企业和高成长型民营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他号召全市广大民营企业要向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学习,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四、2011年民营经济发展预测

篇3:广州市城市交通运行报告 2011年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生产增速平稳较快, 总量规模快速扩张。全省规模以上

工业完成增加值8565.6亿元, 同比净增2428亿元, 增长20.5%。一季度增长21.3%, 二、三、四季度小幅适度回调, 分别增长20.7%、20.7%、20.4%, 全年呈现高位稳行走势, 累计增速高出全国6.6个百分点, 居全国第七位、中部六省第二位。

单月增速保持在18%~21.6%之间, 比2010年波动幅度收窄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处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见图1) 。单月增加值持续扩大, 3月超过600亿元, 6月跨上700亿元台阶, 11月突破800亿元, 12月创886亿元的新高, 月均增加值突破700亿元, 比上年月均值高出200亿元以上。工业总量占全省GDP比重达到43.7%, 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 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4% (见图2) 。

2、工业产销衔接平稳, 重点产品增势较好。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同步较快增长, 实现产值26945亿元, 增长36.6%, 快于全国8.8个百分点;销售产值2.62亿元, 增长36.4%。工业品产销率97.4%, 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 仍处于较高水平。在内销稳步增长的同时, 出口高速增长。全省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199亿元, 增长52.6%, 增速快于全国36个百分点。全省重点监测的470种产品中, 406种产量保持增长, 其中白酒、服装、中成药、电缆、船舶等108种产量增长30%以上, 计算机、磷酸二铵、冷轧薄板、无纺布等41种产量成倍增长。汽车产量174.3万辆, 稳居全国前列。化肥产量1018万吨, 增长27.7%, 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钢材产量3594万辆, 水泥产量9343万吨, 分别增长24.1%、10.3%, 产量居全国第六、第八位 (见表1) 。

3、工业利税增长较快,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2011年,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935亿元, 增长35.3%, 增幅高于全国8.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2650.3亿元, 增长25.1%, 其中利润1497.4亿元, 增长29.3%, 增幅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月度利润除3月外均保持在100亿元以上, 6月达到134.2亿元, 11月达到148.9亿元, 12月再创254.7亿元历史新高 (见图3) 。17个市州除武汉外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12个增速超过40%。其中, 仙桃、随州、咸宁、林区利润成倍增长, 潜江、天门、鄂州、孝感、利润增速超过60%, 荆门、恩施、黄冈、荆州增速超过40%。武汉利润351.5亿元, 占全省工业利润的23.5%;宜昌利润235.3亿元, 增长13.9%;十堰、襄阳利润182.8、139.7亿元, 增长24%、25.2%。

4、支柱产业快速壮大, 工业结构持续改善。

千亿元产业规模扩张较快, 继汽车产业之后, 食品、石化、钢铁产业营业收入均突破3000亿元, 机械产业超过2000亿元, 电子信息、纺织产业超过1800亿元, 建材产业超过千亿元 (见表2) 。初步统计, 全省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工业企业25家, 其中东风公司、武钢集团营业收入过2000亿元。轻工业消费类产业提速, 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5.5%、18.3%, 比重由2010年的29.8:70.2调整为31.8:68.2。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分别增长25.9%、20.1%、20.6%, 三大制造业结构调整为32.2:36.3:31.5, 消费品工业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4.2%, 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 完成增加值2325.9亿元, 增长23.4%。产品更新步伐加快, 产品附加值提升, 全省工业增加值率31.8%, 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节能减排扎实推进, 全省50家列入淘汰落后企业全部关停, 六大高载能产业增长16.9%, 低于全省工业增速3.6个百分点。

5、区域工业协调发展, 中心城市拉动作用明显。

全省17个市州除林区外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5个市州工业增速超过20%, 副中心城市襄阳、宜昌增长26.8%、26.6%, 增速居全省前二位;咸宁 (26.3%) 、荆门 (26.2%) 、天门 (26.1%) 增速超过26%。武汉工业增加值达到2458亿元, 占全省比重为28.7%;宜昌、襄阳工业增加值均首度突破千亿元, 分别为1100、1035亿元, 成为全省工业重要增长极。黄石、荆门增加值超过400亿元。武汉城市圈工业增加值增长19.4%, 规模占全省工业的56%;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增加值增长24.2%, 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 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县域工业继续强劲增长, 1—11月,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0.1%、41.5%, 增速分别高于全省9.7、10.6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00亿元, 占全省工业比重超过50%。

6、技改投入力度加大, 工业投资增长加快。

2011年, 全省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99亿元, 增长40.4%, 增速同比加快17.7个百分点。其中, 全省技术改造投资首次突破2000亿元, 达到2067亿元, 增长30.1%。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43.8%, 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武汉完成工业投资1202亿元, 增长40.5%, 增速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宜昌、襄阳工业投资649、641亿元, 增长27%、43%, 增长较快的还有随州 (88%) 、天门 (71%) 、咸宁 (54%) 、荆州 (53%) 、黄石 (51%) 。全省制造业完成投资4759亿元, 增长47.7%, 其中食品、汽车、钢铁、化工、建材行业投资分别增长55%、28%、58%、41%、51%。

单位:亿元, %

7、电力需求稳定增长, 煤电保供有力有序。

面对三季连旱、水电欠发、煤价高涨等不利局面, 在全国大范围限电情况下, 全省保障电力正常供应。全省发电量2101亿千瓦时, 增长4.2%, 其中火电933亿千瓦时, 增长22.1%;火电机组平均利用5049小时, 同比增加543小时。全年全社会用电1451亿千瓦时, 增长9%, 其中工业用电量1046亿千瓦时, 增长8.6%, 占全社会用电的72.1%。全年调运电煤4306万吨, 同比增长23.6%, 其中铁路调运量2692.32万吨, 占62.54%, “下江煤”、“海进江煤”调运量突破1000万吨。截至2011年底, 全省发电装机容量5314万千瓦, 同比增加408万千瓦, 电力保供能力继续增强。其中, 水电3386万千瓦, 占全省装机容量的63.7%;火电1917万千瓦, 占全省装机容量的36.1%。

二、主要行业运行情况

全省39大类行业中, 除石油开采外增加值均实现增长, 26个增长20%以上;35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 22个行业利润增幅超过40%。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增速有所放缓, 消费品工业延续快速增长势头, 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规模实力增强。

1、汽车行业步入平稳增长。

汽车行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175亿元, 增速由年初的22.3%回落至14.6%。实现利润375.9亿元, 增速由年初的23.5%回落至8.1%;税金142.6亿元, 增速由年初的43.3%回落至13.1%。汽车产量174.3万辆, 增长1.6%。其中, 轿车产量增长1.1%, 越野车、客车、载货车分别增长11.6%、9.2%、8.7%。神龙公司、东汽股份、东风渝安、东风本田汽车产量分别为40.6万辆、32.3万辆、33.4万辆、25.4万辆。

2、食品行业高位增长。

近几年来, 食品行业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 增长波动性小、稳定性强、景气周期长, 成为行业中的最大亮点。全年行业增加值跨越千亿元台阶, 达到1076亿元, 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 达到3521.9亿元, 产业规模超过钢铁、石化, 成为全省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产业;增加值、利润分别增长32%、72.7%, 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17.9%、24.1%, 均居各行业之首;实现税金93.2亿元, 增长47.2%。其中, 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2.4%、35%、29.4%;农副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 达到2248.7亿元, 增长62.9%;稻花香集团营业收入达118.9亿元, 成为全省首家百亿食品企业。全省酒、茶、面、油等多个子行业增长较快, 大米、植物油、方便面、精制茶产量均增长30%以上。

3、钢铁产业增速放缓。

受政策调控和市场需求影响, 钢材价格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三季度后钢价逐渐下滑。12月末, 武钢、鄂钢钢材出厂均价分别为4600、4250元/吨, 比上年末分别下滑100、400元/吨。受此影响, 鄂钢全厂减产20%以上, 宏泰、吴城等部分小钢厂停产限产。在新投产项目拉动下, 全省钢材产量3594万吨, 增长24.1%, 其中三峡全通钢材产量468万吨, 增长2倍。行业完成增加值653.3亿元, 增速由一季度的18.2%回落至14.3%。实现利润98.8亿元, 增长75.9%;税金65.3亿元, 增幅由一季度的18.1%回落至2.8%。

4、石化行业效益回落。

原油价格高位震荡, 石油加工业亏损加剧, 导致石化行业效益明显回落, 但在化工行业支撑带动下全行业仍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933亿元, 增长16.6%。其中, 化工行业增长24.7%, 石油加工、橡胶行业增长11.5%、4%。实现利润85.9亿元, 增长6.7%, 增速同比放缓55.2个百分点;税金175亿元, 增长8%, 增速同比放缓15个百分点。化工行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 达到2078亿元, 增长49.3%, 利润、税金分别增长52.8%、24.5%。石油加工业净亏损26.6亿元, 税金下降7.6%。全省化肥产量1018万吨, 增长27.7%;农药21.2万吨, 增长30%。原油加工量1004万吨, 同比持平。

5、机械行业增长较快。

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和省内骨干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 机械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完成增加值965.3亿元, 增长22.8%, 占全省工业的11.3%, 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32.6亿元, 增长33.1%;税金61.1亿元, 增长21.4%。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及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4.5%、31.2%、18.3%、23.6%。化工设备、工业锅炉、发电设备产量分别增长92.1%、83.4%、19.3%。船舶产量223.2万载重吨, 增长31%。

6、电子信息产业提速。

电子企业克服外部需求萎缩、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滑等不利因素, 行业增速持续回升。全年完成增加值543亿元, 增长30.4%, 同比加快5.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36.6亿元, 增长21.9%;税金44.8亿元, 增长27.8%。计算机产量825万台, 增长336%;显示器产量1506万台, 增长7.3%。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 富士康实现产值307亿元, 增长92%;天马微电子、新芯国际、南玻多晶硅产值分别增长6.5倍、70%、94%。多普达、波导等重点企业停产限产, 手机产量下降26%。

7、纺织行业逆势前行。

纺织企业克服成本上升、棉价震荡、外需下滑等困难,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行业在不利形势下实现了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546.8亿元, 增速由年初的14.3%逐渐回升至22.8%。其中, 服装业增长33.9%, 对行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4.4%;纺织、化纤业分别增长18.8%、27.9%。行业实现利润86.5亿元, 增长76.6%;税金51.7亿元, 增长35.3%。其中纺织业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达到1252.4亿元, 增长51.8%;服装业利润增长86.2%。全省布、纱产量分别增长52%、26.1%, 服装产量增长57%。

8、建材行业增势强劲。

受益于水泥价格上涨、产能持续释放, 以及石材、瓷砖、平板玻璃等子行业拉动, 建材行业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完成增加值474.1亿元, 增长31.7%。实现利润101.8亿元, 增长101.3%;税金52.2亿元, 增长53.9%。全省水泥产量9343万吨, 增长10.3%, 增速由一季度的22.3%放缓至12.9%。瓷砖、石材、平板玻璃、混凝土产量分别增长88%、72%、47%、55%。

9、烟草行业质效提升。

武烟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高档烟比重持续提高, 在有限的产品增量中实现效益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337.1亿元, 增长15.6%。实现利润27.7亿元, 增长46.9%;税金259亿元, 增长22.3%, 占全省工业税金的22.5%, 行业营业收入利税率达到75.2%, 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1 0、医药行业增势平稳。

在国家新医改政策刺激下, 市场需求和生产销售稳步扩大, 医药企业克服中药材、原料药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 行业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完成增加值175.8亿元, 增长21.4%。实现营业收入514.5亿元, 增长31.9%;利润43.8亿元, 增长27.1%;税金20.7亿元, 增长18.5%, 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8.51%, 同比提高0.52个百分点。中成药产量20.8万吨, 增长38%;化学药品产量8.4万吨, 增长57.5%。

三、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1、生产成本持续上升。

一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购进价分别上涨6.5%、11.5%, 价格“剪刀差”5个百分点, 高出全国1.9个百分点, 两种价格“高进低出”挤压企业盈利空间。二是融资成本上升。随着利率不断上调, 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及相关费用上浮30%~60%以上, 与贷款相关的财务支出“水涨船高”, 全省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分别增长31%、31.7%。三是用电成本增加。湖北省工业用电价格在6月1日、12月1日分别上调2.5分/度、3.3分/度, 两次涨价导致全省工业企业每月增加成本4亿元以上。四是企业用工成本提高。省内企业用工成本普遍上涨两成以上, 持续上升的成本压力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前三季度全省工业利润增幅呈逐月走低态势, 四季度虽出现回升, 但仍低于年初54.5%和一季度34.3%的增幅。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大中型企业盈利水平下降, 全年实现利润904.5亿元, 增长11.7%, 低于全省增速17.6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利润率由上年的6.2%降至5.6%。

2、行业和企业分化较为明显。

从行业看, 上年行业整体回升、普遍向好的局面发生变化, 产业链上游行业好于下游行业, 竞争性的汽车、钢铁、石化行业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汽车行业从上年增速快于全省12.3个百分点, 转变为低于全省5.9个百分点, 影响全省工业减速2.2个百分点;钢铁、化工行业也明显减速, 石油加工业和火电行业亏损严重。从企业看,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趋紧,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增大,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8.6%, 全省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17.6亿元, 同比增长94.5%, 高于全国26.9个百分点, 创2008年下半年以来最高增幅。三季度以来, 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产品价格下挫, 原材料工业步入调整期, 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经营或减产停产状态。受此影响, 十堰增速由上年的39.2%回落至10.1%;武汉增长16%, 增速低于全省工业4.2个百分点。

3、生产要素制约矛盾突出。

一是煤电供需矛盾突出。由于湖北省电煤主要靠外省调入, 传统省份煤源供给不足, 加之铁路运力限制, 煤电供应紧平衡逐步成为常态, 特别逢迎度冬期间保供压力较大。二是企业资金异常紧张。央行实行稳中趋紧的货币政策, 企业资金普通短缺, 回笼时间长、手续多、难度大, 回款中承兑汇票占比高、贴现费率高。三是用工结构性短缺。各地普遍反映熟练工、技术工尤为紧缺, 部分重点企业出现中高级技工稀缺难求的局面。

四、工业经济走势评析

总体来看, 2011年湖北工业经济延续“十一五”以来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总量持续扩张, 增长趋于稳定, 产业升级和内需型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明显, 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势头初显。综合分析湖北省工业发展所处阶段、内在动力和各地发展势头, 2012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局面仍然可期。

1、增长活力的持续性增强。

进入新世纪以来, 湖北省工业发展明显提速, 总量规模快速扩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0年首度突破千亿, 2005年达到2007亿元;2008年达到3842亿元;2009年达到4742亿元, 当年净增900亿元;2010年达到6136亿元, 当年连续跨越5000、6000亿台阶;2011年达到8565亿元, 当年净增2429.1亿元, 增量比2006年全年总量还高出125.6亿元, 实现从6000亿向8000亿跨越, 2012年将跻身“万亿工业俱乐部”, 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态势逐渐形成。从工业地位看,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占GDP比重达到43.7%, 较2006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4%, 工业主导型特征明显, 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撑。全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1∶50.1∶36.8, 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50%, 较2006年提高5.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二、三、一”阶段性特征, 工业经济在这一阶段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今后一个时期, 工业扩张和第二产业主导的格局还将进一步强化。但要看到, 湖北工业产值虽稳居全国第十一位、中部第二位, 但规模不及江苏、广东、山东的1/3和浙江、河南的60%, 与湖南的领先优势仅相差700亿元。因此, 湖北要继续实施工业兴省战略, 全面落实“两计划一工程”, 即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千亿产业提升计划、先进制造业振兴工程, 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着力打造一批百亿和千亿级的骨干企业、产业基地, 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规模, 使工业成为湖北跨越式发展的主导支撑。

2、高位运行的稳定性增强。

从经济运行轨迹看, 2004年以来湖北工业步入快速上升通道, 除2005年外增速均高于20%, 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间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一度打断工业增长曲线, 但当年增速仍超过20%, 随后连续28个月保持在20%以上。2011年, 全省工业继续保持在20.4%~21.7%的高位平台稳健运行, 当月增速维持在18%~21.6%的增长区间, 工业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增强。从发展趋势看, 全省工业经济仍处于增长周期的景气阶段。但需要关注的是, 当前国内外宏观环境较前几年相比已经发生较大变化, 尤其是金融危机后续影响逐步显现, 全球流动性过剩与市场预期不足并存,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与通胀压力并存, 实体经济面临困难增加。加之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 全省工业经济逐渐由高位运行转向平稳较快增长。因此, 湖北需要把保增长放在突出位置, 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动向, 强化经济运行预测预警和预控, 着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加强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政策扶持力度, 防止工业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同时, 要下大力气搞好煤电运保障供应, 抓紧建立煤电保供长效机制, 加大资金、用工等要素协调力度, 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3、内需型产业的带动性增强。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入提速的新阶段, 居民消费结构由“吃、穿”为主向“住、行”为主升级, 有力促进了汽车、房地产和以满足消费需求的轻工产业加快发展, 同时钢铁、建材、化工、机械等提供中间产品或设备的产业获得较快发展。近年来, 全省汽车、钢铁、建材及轻工消费类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内需型产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尤其是食品、纺织、电子信息等产业保持30%左右的强劲发展势头, 消费品工业比重提高到32.2%并超过原材料工业, 有力支撑了全省工业增长。2011年, 湖北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 意味着全省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居民消费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 消费品工业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产业转型升级和装备国产化步伐加快, 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有望大展身手。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大, 原材料工业仍具有一定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湖北地处国家经济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 顺应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 继续把内需型产业尤其是消费类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研究制订完善发展规划,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 支持汽车、机械制造以及消费类电子、食品、纺织、轻工、医药等消费品工业加快发展。

4、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近年来, 随着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一主两副”等战略的实施, 全省工业经济呈现区域协调发展、市州竞相追赶、县域争先进位的新格局。近两年, 武汉全面实施工业倍增计划, 工业投资力度加大, 发展后劲增强, 龙头作用进一步显现。“鄂西圈”工业增长明显加快, 在全省工业中的比重持续提升, 支撑带动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发展势头强劲, 2011年两市工业已占据全省1/4的份额, 成为两个新的增长极。荆门、黄石、十堰、孝感等市规模实力日渐增强, 对全省工业的拉动作用明显。此外, 县域工业持续强劲发展, 不仅夯实了湖北工业基础, 更有力促进了经济基础薄弱、规模块头较小的市州工业提速。但要看到, 全省工业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仍较突出, 工业发展主要依赖少数大城市带动局面尚未根本改观。因此, 武汉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实施, 进一步明确各地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研究更加具体的区域经济政策, 将“两圈一带”战略细化落实到市州、产业和项目上, 不断优化全省工业布局结构, 支持各地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推进产业积聚集约发展。同时, 要抓紧研究出台工业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并纳入地方干部实绩考核体系, 实行月度通报、季度排序、年度考核制度, 进一步在全省上下营造跨越赶超的浓厚氛围。

5、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性增强。

篇4:广州市城市交通运行报告 2011年

住宅

天津

2011年1月,天津楼市进入淡季,总体供应大于需求,成交均价环比小幅下跌。本月天津新房批售面积124.7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8.2%,成交面积90.2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2.64%,成交均价为9106元/平方米,环比下降4%。

上海

2011年1月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14851套,成交面积154.8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0.19%,均价15306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81%。进入2011年,上海市商品住宅市场活跃依旧,1月成交量环比虽有所下滑,但同比大幅上涨,成交量居高不下,同时,均价持续上扬,突破每平方米15000元水平。1月末,上海作为首批改革试点城市正式征收房产税,其对房价影响则拭目以待。

广州

2011年1月广州全市住宅成交8410套,环比上涨20%,成交面积达99.42万平方米,环比涨23%,住宅成交均价为1164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6%。

北京

2011年1月北京市商品住宅销售10116套,成交面积108.59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6.04%。进入2011年年,北京楼市热度未减,1月成交面积虽环比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10年平均水平。

商业

在1月市场中,由于2010年底积累的写字楼自用及投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推动在售写字楼市场成交量猛增。同时,涨幅较大的成交均价也显示出买方对交通、区位和硬件设施优秀的高端写字楼更感兴趣。商铺市场则延续了2010年底的成交状况,交易热度略有增加,整体处于稳定的状态。

写字楼成交面积显著上涨,共成交9.8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34%,成交金额30.34亿元,约为上月数据的3.34倍,均价为3.1万元/平方米,各项数据均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来自西单汇大厦、金贸中心、西海国际中心等项目的大宗成交拉动了市场成交量的整体上升,而在2010年底开盘的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在售写字楼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进入2011年,北京商业地产市场1月在售项目成交数据明显上升,成交总价约翻一番,成交面积已经超过去年11月的峰值数据。今年1月北京的商铺共成交4.2万平方米,环比增加了12.57%;但由于成交均价降至2.5万元/平方米,使得成交总价略降5.5%至10.59亿元。

2011年1月,上海写字楼共计成交1232套、成交面积144522平方米,环比2010年12月份,成交套数减少622套,环比下降33.55个百分点;成交面积减少142574平方米,环比减少49.66个百分点。1月嘉定区成交286套,排行上海写字楼成交套数榜首:普陀区成交156套,排行第二;闵行区排行第三,成交151套;浦东(不含原南汇区)成交99套,排行第四;闸北区成交75套,排行第五;杨浦区成交74套,排行第六。

上海写字楼1月内环内成交173套、30490平方米;内外环间区域成交443套、52459平方米;外环外区域成交616套、61565平方米。外环外仍是上海写字楼成交最为活跃的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国八条”和房产税刺激下,沪上商铺成交量呈现大涨,2011年1月24日至1月30日上海商铺成交共计491套,成交面积74035平方米,成交面积环比上扬61.60%,呈现了明显的上涨。

广州写字楼1月全市成交套数为307套,成交面积因春节关系有所回落,为28594平方米,环比下降73%,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年12月交通银行大手笔购入保利V座近4万平方米的写字楼而导致12月份成交面积大幅上升。本月成交金额为6.76亿元,环比下降69.3%。成交金额与成交面积较上月跌幅基本保持一致。

2011年将是商业地产投资普及化的一年,从政府政策到金融支持,商业地产都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面对房产政策调控的持续深入,我们对商业地产仍充满信心。根据目前掌握到的市场资讯,无论开发商还是投资者,对商业地产抗通胀能力的认可正与日俱增。此外,随着住宅市场的适度回调,商业地产在调控政策方面体现出来的灵活度,越发成为投资者青睐的首选对象,其优势不言自明。

土地

篇5:广州市城市交通运行报告 2011年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一、2010年广州房地产金融运行情况

(一)房地产贷款增速先升后降,各月新增额波动较大

2010年12月末,广州房地产贷款、开发贷款、购房贷款余额分别为3537.64亿元、1405.70亿元和2131.95亿元,同比增长20.0%、19.8%和20.1%,增速同比分别降低9.1个百分点、上升3.0个百分点和降低18.6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开发贷款、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自2007年11月达到高位后持续回落,2009年初跌至最低点后开始回升,于2010年4月达到新的高位,其中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大幅回升,已超过2007年的最高水平。2010年5月以来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迅速回落,而开发贷款余额的增速继续回升直到9月才有所下降。2010年以来各月的房地产贷款新增额波动较大。1月房地产贷款新增余额急剧增加,当月新增开发贷款、购房贷款分别为73.37亿元和93.89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新增额在2月下降明显,3—4月回升明显,5—7月迅速回落,8—10月出现小幅回升,11-12月再次回落。

(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较快,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较2009年同期减少

2010年12月末,广州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986.65亿元,同比增长18.8%。2010年1—12月,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618.49亿元,比2009年同期减少137.59亿元(见图2)。其中,发放新建商品房贷款359.91亿元,比2009年同期减少160.87亿元;发放再交易商品房贷款258.58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加23.28亿元。

(三)大户型住房贷款占比下降,但仍处高位

2010年1—12月,批准的个人住房贷款中,大于144平方米的大户型贷款占32.7%,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大于120平方米小于等于144平米的住房贷款占比为11.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大于90平方米小于等于120平方米的住房贷款占比为28.7%,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小于等于90平方米的小户型贷款占比为27.4%,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批准的大于144平方米的住房贷款占比持续下降,10 N12月该类贷款占比为27.0%,较7—9月下降1.6个百分点。

(四)公积金住房贷款同比增速持续回落

2010年12月末,广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308.56亿元,比年初增加37.43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低于商业购房贷款增速6.3个百分点。6月以后住房公积金贷款新增较多,6—12月新增额达30.98亿元,占本年新增额的82.8%。住房公积金贷款与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于2009年4月达到最高点17.0%,以后开始回落,2010年12月末该比为15.5%。

(五)个人住房贷款执行的利率水平较2009年提高

2010年1—12月,新增个人住房贷款仍主要执行下浮利率。新增的个人住房贷款金额中,执行利率下浮区间在[0.7,0.85)的占70.6%,比同期降低14.7个百分点;执行利率下浮区间在[0.85,1)的占16.3%,比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执行基准利率的占3.8%,比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利率上浮区间在(1,1.1]的占7.0%,比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执行利率上浮区间在(1.1,1.3]的占2.1%,比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执行固定利率的占0.2%,比同期降低0.2个百分点;执行利率上浮区间在1.3以上的占0.0%,与同期持平。

二、2011年广州房地产金融运行展望

(一)短期内市场成交量将会下降,年内新增个人住房贷款执行的利率水平或继续提高

201 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

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预计政策将对市场的需求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短期内将造成成交量的下降,同时,新增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水平将继续提高。一是本次调控虽然没有对首次置业贷款提出新的要求,仍按照原有规定执行,但实际上,在政策出台前,商业银行因信贷额度紧缩和自身提高资金利润率的要求,已自发上调房贷利率或取消房贷利率优惠。多家银行表示今年留给房贷的额度有限,从提高自身资金利润率的角度出发,不会再对首次置业的贷款购房者给予原来一刀切的八五折利率优惠,而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和客户情况采取不同利率定价,从总的趋势看,优惠利率应该会越来越少。二是在广州等部分城市,本次调控要求对“已拥有一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一套住房。如果这类购房需求属于第二次使用贷款的,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最低首付款比例将从原来的50%提高到60%。有调查显示,尽管二套房首付只增加一成,对实际支付能力影响不大,但对心理影响非常大:部分改善型置业者受付款压力和房价下降预期影响,会暂缓购房,投资者也可能会因杠杆比例提高而暂缓行动,观察市场动态。三是本次调控还要求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售房,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投资和投机需求。

(二)加息使购房者的房贷成本和开发企业的财务成本加大

篇6:广州市城市交通运行报告 2011年

2009—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

为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整体文明程度,以优异成绩迎接2010年亚运会的召开和2011年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按照广州市文明委的总体要求,结合我会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导向,以迎接2010年亚运会和城市环境面貌“到2010年一大变”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市广大职工和各级工会组织的力量,为广州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二、领导机构

成立广州市工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伟光

副组长:刘小钢、郑奕耀

成 员:周健麟、刘斌、张润钧、卫宝铭、吴秩棉、张 瑞洲、谢东贵、唐海英、何兴;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各产业、直属单位工会主席。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教部。

办公室主任:周健麟

办公室副主任:刘斌、谢东贵

三、工作内容与分工

按照广州市创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要求和《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达标责任分解表》的任务分工,广州市总工会牵头负责“进城务工人员有安全卫生的居住条件”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形成制度,并得到落实”2项创建工作,同时是“相关部门建立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协调机制,并制定应急预案”等54个小项创建工作的责任单位。

市总工会牵头负责的两项工作中,Ⅲ-15-3)“进城务工人员有安全卫生的居住条件”项目为实地考察项目,具体考察标准为:进城务工人员宿舍内净高不得小于2.4米,走道宽度不得小于0.9米;每间居住人员不得超过16人;宿舍内的床铺不得超过两层,严禁使用通铺;施工现场宿舍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宿舍内应设置生活用品专柜。随机抽查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宿舍2处。2处均符合上述标准为符合。相关责任单位为市总工会、市劳动保障局、市国资委、市建委、市安监局。

Ⅲ-33-3)“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形成制度,并得到 落实”项目为材料审核项目,具体考察标准为:提供文字材料说明对进城务工人员教育的制度及其实施情况。相关责任单位为市总工会、市劳动保障局、市建委、市交委、市经贸委、市妇联、团市委、中国南方人才市场。

市总工会结合工作实际,将工会负责的各项创建工作逐级进行细化分解。市总工会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各产业、直属单位工会为相关项目责任单位。市总工会牵头负责的两项工作,各区、县级市总工会相应作为所在区县的牵头单位,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可参照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分解表确立各区县相关责任单位,并定期开展各项工作。具体责任分工详见附件

1、附件

2、附件

3、附件4。

四、工作措施

1、成立广州市工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广州市工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部署全市工会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2、成立市总工会牵头的“进城务工人员安全卫生居住条件”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形成制度,并得到落实”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集各市级责任单位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协调广州市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条件检查和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每季度一次);

3、市总工会近期将联合有关市级责任单位下发《关于 重视和改善广州市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条件的意见》,要求全市各基层单位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维护工作,大力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条件;

4、市总工会近期将联合有关市级责任单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市各基层单位高度重视职工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工作,积极建立全市进城务工人员素质教育有效机制,并落到实处;

5、印发广州市工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情况简报,对全市各系统各单位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和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等各项创建工作进行通报;

6、市总工会将从2009年第3季度开始,联合各责任单位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对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和教育工作进行检查。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最具综合性和影响力的系统工程。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广大职工既是创建成果的受惠者,又是创建活动的主体。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当前广州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发挥广州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实现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要 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充分认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动员广大职工万众一心、全力以赴,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决战决胜的坚强决心,顽强拼搏的不懈努力,打一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确保我市2011年成功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

2、明确职责,强化领导,健全完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机制

各级工会组织要把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指定专人负责,确保经费充足,认真研究和制定落实工作方案,将工会负责的各项创建工作逐级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具体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做到目标明晰、职责分明。要下大决心,加大力度,强化领导,进一步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机制。要建立严格的创建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创建工作推进缓慢,达不到规定标准和要求,以至于影响全市整体创建工作成效的单位、部门和个人,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3、深入发动,营造氛围,全力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利用工会组织宣传阵地,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全面做好广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发动工作,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 入人心。要以企业报、宣传栏、局域网、互联网、墙报等为阵地,通过开辟网上专栏,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标语,召开专题会议、讲座,举办知识竞赛、辩论赛、读书征文等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宣传创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力求使全市广大职工熟知创建目标、任务,感受强烈的创建氛围,充分认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把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和具体方法,进而激发广大职工理解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热情,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广大职工万众一心、全力以赴,打一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确保我市成功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

4、结合实际,以创促建,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抓好抓实

各级工会组织要按照《广州市工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达标责任分解表》的具体工作要求,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与单位生产实际和工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职工和单位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事情抓起,切实履行维护职责,关心职工生活,关注单位发展,通过实实在在的创建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际成效,让职工和单位真切感受创建成果,进而推动工会工作的新发展。一是要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要通过工会组 织这个载体,把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大目标上来。二是要切实履行维护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基本职责,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广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要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公民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大力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效促进广州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附件:

1、广州市工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达标责任分解表(作为牵头单);

2、广州市工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达标责任分解表(作为责任单);

3、广州市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实地考察操作表;

上一篇:韦伯新教伦理的启示下一篇:参加阳明区第三届精英杯课堂教学大赛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