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

2024-05-01

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精选6篇)

篇1: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

《广州市城市道路挖掘管理办法》

《广州市城市道路挖掘管理办法》已经第11届10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林树森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9号)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道路挖掘管理,充分发挥道路功能,保障交通畅通,维护市容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和《广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市区范围内,因敷设、维修地下管线或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需要挖掘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公共广场、过街地下通道、内街以及桥梁、隧道等城市道路的,适用本办法。

东南西环、北环、华南快速干线等未移交市政管理部门的城市快速路的道路挖掘管理,适用《广州市城市快速路路政管理条例》。

未移交市政管理部门管理的住宅小区道路和大型企业建设的道路的挖掘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市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城市道路挖掘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市和区市政管理部门根据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分工范围负责城市道路的挖掘管理。

公安、规划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同市政管理部门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 未经市政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挖掘城市道路。

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减少对行人和交通的影响。

第五条 确需挖掘城市道路的管线单位,应当于每年12月1日前将下一的管线敷设计划报市市政管理部门,并同时抄送市规划管理部门。

市市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各管线单位的管线敷设计划及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工作安排,制定挖掘城市道路工作计划,对全市挖掘城市道路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与管线敷设应当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并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管线的技术规范同步建设公共管线走廊。

市市政管理部门在制定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道路的计划前,应当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征求有关管线单位的意见。

市市政管理部门制定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道路的计划,应当自市人民政府批准道路建设计划之日起15日内,通知有关管线单位。有关管线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60日内,将管线敷设的计划报市市政管理部门,并在市市政管理部门统筹安排下实施。

第七条 各区市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市市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挖掘城市道路工作计划和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的管线敷设计划组织安排所管理的城市道路的挖掘工作。

第八条 挖掘城市道路,应当到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审批手续,经批准并依法交纳城市道路临时占用费、挖掘修复费,领取《挖掘道路许可证》后,方可挖掘。

挖掘城市道路的申请、审批表格以及《挖掘道路许可证》等,由市市政管理部门统一制作和管理。

第九条 申请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一)挖掘城市道路申请表;

(二)市或者区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

(三)挖掘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四)施工方案;

(五)其他有关资料;

挖掘城市道路申请表应当包括挖掘的期限和面积。施工方案应当包括施工计划、机械配臵、施工污水排放方式、余泥处理以及现场围蔽等内容。

因管线养护、维修或者抢修需要挖掘城市道路,不涉及规划变更的,申请人无需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条 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接到挖掘城市道路申请后,应当进行现场勘查、确认,并会同市或者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审查,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作出不批准决定的,应当说明未予批准的理由。

因挖掘城市道路需调整公共汽车电车交通线路或者站场的,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批准决定前及时通知市交通管理部门。

第十一条 市和区市政管理部门应当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下列事项应当对外公布:

(一)市和区市政管理部门城市道路挖掘的审批范围;

(二)挖掘城市道路工作计划和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的管线敷设计划;

(三)挖掘城市道路审批的程序、时限、办理部门及承办人员;

(四)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地点、范围、类别及期限;

(五)其他需要向社会公开的有关事项。

超过500米的车行道挖掘以及超过1,000米的人行道挖掘,挖掘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公布之日起5日后方能挖掘;在主干道或者闹市区中心,对少于500米的车行道及少于1,000米的人行道挖掘,挖掘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公布之日起2日后方能挖掘。

第十二条 各区市政管理部门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按照市市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每月将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综合情况报市市政管理部门备案,并接受市市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批准挖掘城市道路:

(一)申请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春节以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全市性重大公共活动期间挖掘的;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竣工通车、交付使用未满5年或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未满3年的;

(三)在已建有公共管线走廊的城市道路下敷设同类管线的;

(四)申请挖掘但未提供合法文件或者提供资料不齐全的;

(五)申请人曾违反城市道路挖掘管理有关规定,经查处仍未整改完毕或者未履行处罚决定的;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不得批准挖掘的情形。

属于前款第(二)项所列情形,申请人因特殊情况确需挖掘的,应当向市市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向市市政管理部门提供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资料以及确需挖掘的理由。市市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5日内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同意挖掘的,申请人应当向市市政管理部门交纳3倍的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

第十四条 市市政管理部门因本市重大社会活动或者重要工程建设等特殊原因要求提前结束城市道路建设工期,致使管线单位因未能同步敷设管线而确需挖掘交付使用未满5年的新建、改建、扩建的或者大修竣工后未满3年的城市道路的,可以向市市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向市市政管理部门提供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资料以及确需挖掘的理由。市市政管理部门在接到申请后5日内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 因气候、地质条件等特殊原因需要延长挖掘期限或者扩大挖掘面积的,申请人应当在批准挖掘期限届满前,按原审批程序办理延长或者扩大的变更手续。

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因本市重大社会活动或者重要工程建设及其他特殊需要,确需变更《挖掘道路许可证》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变更的期限、地点及范围;因变更减少挖掘时间或者面积的,应当退还已收取的费用与实际所应收取费用的余额。

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因城市建设规划调整及其他特殊要求,确需取消《挖掘道路许可证》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取消的理由,并退还已经收取的全部费用。申请人已有投入的,应当给予一定的补偿。

已进行挖掘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市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期限退场。

第十六条 埋设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线因故障需要紧急抢修的,可以先行破路抢修,但必须同时通知市或者区市政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并且在24小时内按照规定补办审批手续。如遇节假日,补办审批手续可以顺延至下一工作日。

第十七条 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位臵、面积、用途及期限挖掘;

(二)在施工现场悬挂《挖掘道路许可证》;

(三)按统一规定设臵安全护栏、交通导向标志及路障警示灯,并进行围蔽作业;

(四)当日挖掘产生的余泥,在24小时内清理完毕;

(五)施工污水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六)敷设地下管线的,后敷设的地下管线避让先敷设的地下管线、压力管道避让自流管道、可弯管道避让不可弯管道,并且按规划埋设深度和管孔数量要求施工。

第十八条 在城市主、次干道挖掘施工的,应避开交通繁忙期间进行;横跨城市道路挖掘的,应当采用顶管技术等先进方式进行;纵向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根据各类管线的特点分段进行。

第十九条 挖掘工程施工的回填材料,应当采用石屑或者石粉,回填压实度应当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第二十条 挖掘工程竣工后,挖掘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批准挖掘期限届满前清理场地,并报请原审批的市政管理部门验收。市政管理部门进行验收时,应当通知养护维修单位到场。验收通过后,养护维修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进场修复路面。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且可以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八条规定,擅自挖掘城市道路的,处以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2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0元;

(二)违反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到规定期限又未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处以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4倍至5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0元;

(三)违反第十六条规定,未补办审批手续的,处以3,000元罚款;

(四)违反第十七条第(一)项规定,超面积、超期限挖掘城市道路,不按规定提前办理变更手续的,处以警告,并可对超出部分处以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1至3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0元;

(五)违反第十七条第(三)项规定,未按统一规定设臵安全护栏、交通导向标志及路障警示灯,并进行围蔽作业的,处以1,000元罚款。

第二十二条 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或者个人,因施工损坏道路附属设施、地下管线设施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 市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批评、通报批评或者行政处分:

(一)违反第十条规定,未及时审批或者作出不予批准挖掘决定未告知申请人理由的;

(二)违反第十二条规定,未按要求进行备案的;

(三)违反第十三条规定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

(四)未按第二十一条规定进行行政处罚的。

第二十四条 增城市、从化市城市道路挖掘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篇2: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城市道路车行道、人行道占用挖掘管理,保障城市道路完好、安全和畅通,改善城市面貌,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广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广州市城市道路挖掘管理办法》和《广州市城市道路临时占用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辖区内城市道路车行道、人行道的占用、挖掘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车行道是指允许机动车通行的城市道路,包括机动车道以及与机动车道同一平面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混合道路。

本办法所称人行道是指除桥梁和隧道外,已实施的规划城市道路路缘石至道路红线边缘范围内的人行专用的城市道路,包括与人行道同平面设置的非机动车道。规划道路红线尚未实施的,以现状道路为准。

第四条 城市道路的占用、挖掘依法实行许可制度,并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社会监督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五条 城市道路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经许可占用、挖掘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行人、交通和市容环境的影响。城市道路除按法定程序变更城市规划功能外,不得永久性占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城市道路的义务,有权检举和控告破坏、损坏城市道路和影响城市道路畅通的行为。

第六条 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和规范城市道路的占用、挖掘管理工作,并努力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城市道路管理水平,保障城市道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第二章 部门职责分工

第七条 市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全市车行道的占用、挖掘管理工作,负责本办法有关车行道占用、挖掘管理的组织实施和许可管理、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工作,并由市城市道路路政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各区承担车行道占用、挖掘管理职责的相关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车行道管理部门)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车行道占用、挖掘管理的组织实施和许可管理、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工作。

第八条 市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全市人行道的占用、挖掘管理工作,负责本办法有关人行道占用、挖掘管理的组织实施和许可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各区承担人行道占用、挖掘管理职责的相关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人行道管理部门)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人行道占用、挖掘管理的组织实施和许可管理、监督检查工作。第九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全市人行道占用、挖掘的行政处罚工作,各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人行道占用、挖掘的行政处罚工作。

第十条 市、区建设、公安、财政、规划、国土房管、工商、质监、环保、水务、林业园林、物价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协同做好城市道路占用、挖掘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十一条 市交通管理部门划定的城市道路主干道的车行道和桥梁、隧道等重要设施的占用、挖掘,由市交通管理部门实施许可;市城市管理部门划定的重点人行道和跨区人行道的占用、挖掘,由市城市管理部门实施许可;其他车行道、人行道的占用、挖掘由项目所在地的区车行道、人行道管理部门实施许可。

市交通管理部门和市城市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道路交通管理和城市管理需要,分别依法划定和调整重点城市道路和重要设施的范围,调整市、区城市道路占用、挖掘的管理范围和许可权限,但不得违反本市有关简政强区事权下放的规定。

第十二条 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和区车行道、人行道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许可的原则,严格审核占用、挖掘面积,尽量避免挤占道路资源;严格审核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避免交通高峰期拥堵、晚上扰民等现象。

原则上禁止横破城市道路主、次干道埋设各种管线;地下管线施工穿越城市道路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优先采用非开挖工艺等先进施工技术;纵向挖掘的,应当根据各类管线的特点分段进行。

第十三条 同时涉及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占用、挖掘许可,由市交通管理部门牵头会同市城市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实行联合会审。

市城市管理部门实施人行道占用、挖掘许可,涉及开设路口的,应当召集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联合会审。

占用、挖掘许可事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交通疏解方案进行审核,并出具交通安全审核意见;申请事项影响绿化或绿化设施的,由林业园林部门出具相关审核意见;申请事项影响供排水设施的,由水务部门出具相关审核意见;申请事项影响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由建设部门出具相关审核意见。

区车行道、人行道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的联合会审制度按照本条前三款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电子政务建设要求,积极推进统一的车行道、人行道占用、挖掘许可电子政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车行道、人行道占用、挖掘许可事项网上受理以及市、区两级的联网许可。

第十五条 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和区车行道、人行道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占用、挖掘许可后,及时将许可情况分别告知本级政府负责车行道和人行道行政处罚的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当地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区车行道、人行道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占用、挖掘许可的2日内(对于立即开工的项目,应在许可决定的同时)将许可信息分别报送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还应当按要求将所辖区域内占用、挖掘的管理情况,每月综合后报告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并接受其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十六条 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及区车行道、人行道管理部门应当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对外公布下列事项:

(一)许可依据、范围、程序、时限、办理部门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

(二)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具体管理部门或机构及投诉举报电话;

(三)依照本办法作出的许可事项的内容,包括占用、挖掘单位(或个人)、地点、范围、期限及施工作业时间;

(四)依照本办法制订的全市车行道、人行道挖掘施工计划。

第三章 车行道占用、挖掘许可管理

第十七条 车行道挖掘施工实行计划管理,未纳入计划不得挖掘。

挖掘施工计划应当按照时间控制、总量控制、区域控制的原则进行编制。除本办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情形外,挖掘施工应当集中于每年的9月至11月进行,并应当分路段、分区域实施,避免因同一道路多处同时挖掘或同一区域内多条道路同时挖掘造成交通拥堵和大范围扬尘。

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城市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以及各区车行道管理部门,按照“集中研究,科学统筹”的原则,根据城市道路建设和维修计划,结合城市道路的整体规划、养护、维修工作安排以及城市工程管线近期建设规划及年度建设和维修计划,研究编制全市车行道挖掘施工计划,并可根据交通管理和城市管理的需要进行调整;编制计划时,市交通管理部门可视需要进行交通管理预评估和仿真试验。

车行道挖掘施工计划由市交通管理部门统筹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市交通管理部门可会同前款所列部门制定编制车行道挖掘施工计划的具体办法。

第十八条 市建设部门拟定的年度城市道路建设计划,应当自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15日内,通知有关管线敷设单位。有关管线敷设单位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60日内,将本单位管线敷设的计划报市建设部门,并在市建设部门统筹安排下实施。市建设部门应当及时将有关批准文件、计划安排和实施情况告知市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

第十九条 车行道占用、挖掘是指占用、挖掘车行道,以及影响车行道的完好和交通安全、畅通的各类建设、养护、维修、管理等固定或流动作业和单纯临时占用的行为。包括下列情形:

(一)占用、挖掘车行道涉及人行道的;

(二)占用、挖掘人行道涉及车行道的,包括需借道车行道作为行人专用通道、堆放施工物料等;

(三)跨越车行道上空、下穿车行道但不直接占用、挖掘车行道的;

(四)占用、挖掘与机动车道同一平面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混合道路的;

(五)在车行道一侧养护、维修绿化及绿化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包括在车行道上临时围蔽进行养护、维修作业,养护、维修车辆在车行道上进行养护、维修流动作业等;

(六)在车行道安装、设置交通设施、公交设施和路内停车设施(泊位)的;

(七)其他影响车行道交通安全畅通的行为。

第二十条 申请占用、挖掘车行道的,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车行道占用、挖掘申请表;

(二)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因管线养护、维修或者抢修而不涉及规划变更的除外;

(三)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四)施工组织及道路修复方案,内容包括:

1.占道地点、位置、面积、时间和占用、挖掘期限;

2.交通组织措施(包括经客运交通管理部门同意的公交线路、站场、公交设施的临时调整措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机动车行车便道和行人便道的设置;

3.施工进度计划、分段施工方案、机械配置、施工设计技术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

4.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现场围蔽设置、施工污水排放方式、粉尘及噪音控制措施、余泥及废弃物处理方式;

5.临时建(构)筑物、硬地化、道路等单体设计方案;

6.施工区域内现有市政管网、地下管线和周围的建(构)筑物的保护措施;

(五)交通疏解方案和交通安全事故责任承诺书;

(六)事故预警和应急抢险方案;

(七)按市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规定,需进行交通影响评估、仿真试验的,应提供有关交通信息基础材料;需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的,应提供视频布点图纸、设备选型方案、图像传输接入方案、系统运行维护方案等有关材料;

(八)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除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实行联合会审的情形外,如需其他管理部门批准或出具相关审核意见的,还应按规定提供相关文件。

因进行地质钻探而申请占用、挖掘车行道的,不需要提供第一款规定的施工设计技术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以及交通疏解方案等材料。

第二十一条 申请占用、挖掘车行道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三、四、十一、十九、二十条规定,分别向市交通管理部门、区车行道管理部门提出许可申请。

接受申请的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依法决定是否受理。决定受理的,受理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勘查,确认占用、挖掘的位置、面积和类型,对影响交通顺畅的项目由市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仿真试验,并将试验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应当就仿真试验发现的问题,补充完善交通疏解方案。申请人补充完善交通疏解方案的时间不计算在许可审查期限内。

决定受理的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依法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准予许可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占用、挖掘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对影响车行道的完好和交通安全、畅通的各类建设、养护、维修、管理等固定或流动作业和单纯临时占用的行为实行集中许可,申请人可一次性提出半年之内的车行道占用计划项目许可申请。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车行道占用、挖掘申请:

(一)拟在除周末外的法定节假日以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迎春花市等全市性重大公共活动期间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竣工通车、交付使用未满5年或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未满3年的;

(三)在已建有公共管线走廊的城市道路下敷设同类管线的;

(四)申请占用、挖掘,但未提供合法文件或者提供资料不齐全的;

(五)申请人因违反本办法或者有关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经查处仍未整改完毕或者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受理许可申请的部门认为占用、挖掘车行道将严重影响城市道路完好、安全或者畅通的其他情形。

属于本条第一款第(一)、(二)项所列情形,确因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等特殊情况需要占用、挖掘车行道的,申请人提出许可申请;申请时除提交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确需占用、挖掘的有关证明材料。

属于本条第一款第(二)项所列情形,并按照本条第二款规定提交申请的,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市人民政府审批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办法规定的作出许可决定的期限内。对准予许可的,被许可人应当按规定缴纳3倍的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

第二十四条 被许可人需要延长车行道占用、挖掘期限的,应当在原许可有效期届满15日前向原许可部门申请办理延期手续,但连续占用、挖掘的期限不得超过半年。超过半年的,被许可人应当重新申请办理车行道占用、挖掘许可。

原许可部门应当根据被许可人的申请,在原许可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期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期。

第二十五条 因气候、地质条件等特殊原因需要变更车行道占用、挖掘许可内容的,被许可人应当在该许可有效期届满15日前向原许可部门提出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六条 为了公共利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许可部门可以变更车行道占用、挖掘许可:

(一)原许可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

(二)因城市建设、交通组织、城市管理或者其他特殊管理工作需要变更的。

变更车行道占用、挖掘许可的,原许可部门应当告知被许可人变更的期限、地点及范围;因变更减少车行道占用、挖掘时间或者占道面积的,应当退还已收取的费用与实际应收取费用的差额。

第二十七条 因城市建设、交通组织、城市管理或者其他公共利益需要,原许可部门可以依法撤回车行道占用、挖掘许可,并办理注销手续。

因本条前款规定撤回车行道占用、挖掘许可的,原许可部门应当告知被许可人撤回的理由,并退还已经收取的全部费用;被许可人已有资金投入的,应当给予一定的补偿。

第二十八条 因处置突发事件、紧急抢修城市地下管线故障需要进行车行道占用、挖掘的,抢修单位可以先行施工,但应当同时向负责抢修路段车行道占用、挖掘许可工作的部门和辖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并在施工后24小时内按照本办法规定补办许可手续。

第四章 人行道占用、挖掘许可管理

第二十九条 除城建重点工程的管线迁改、管线用户接驳工程外,人行道挖掘施工实行计划管理;未纳入计划,不得挖掘。

挖掘施工计划应当按照时间控制、总量控制、区域控制的原则进行编制。除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至第三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外,挖掘施工应当集中于每年的9月至11月进行,并应当分路段、分区域实施,避免因同一道路多处同时挖掘或同一区域内多条道路同时挖掘造成交通拥堵和大范围扬尘。

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建设、规划、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依据管线建设计划和新建、改建、扩建、维修城市道路计划及城市“三旧”改造、城市工程管线近期建设规划及年度建设和维修等计划,研究编制人行道挖掘施工计划,并可根据城市管理需要进行调整。

人行道挖掘施工计划由市城市管理部门统筹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市城市管理部门可会同前款所列部门制定编制人行道挖掘施工计划的具体办法。

第三十条 市建设部门、市城市“三旧”改造工作机构、区人行道管理部门和需要挖掘人行道的管线单位应当及时将城市道路建设计划、维修计划和城市“三旧”改造计划、管线敷设计划送市城市管理部门。

第三十一条 申请临时占用人行道的,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临时占用申请表;

(二)临时占用设施的具体设置方案和维护管理方案;

(三)交通安全事故责任承诺书;

(四)占用人行道与合法建(构)筑物外立面之间的开放式空地和建(构)筑配建广场的,需提交占用场地权属单位的意见(申请人为权属单位的不用提供);

(五)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除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实行联合会审的情形外,如需其他管理部门批准或出具相关审核意见的,还应按规定提供相关文件。

第三十二条 申请挖掘人行道的,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挖掘申请表;

(二)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因管线养护、维修或者抢修而不涉及规划变更的除外;

(三)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四)文明施工方案,包括建筑废弃物处置、噪音防治、施工污水处理、扬尘处置、现场围蔽和保洁措施等内容;

(五)行人通行保障措施;

(六)交通安全事故责任承诺书;

(七)挖掘人行道与合法建(构)筑物外立面之间的开放式空地和建(构)筑配建广场的,需提交挖掘场地权属单位的意见(如申请人即为权属单位,则不用提供);

(八)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除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实行联合会审的情形外,如需其他管理部门批准或出具相关审核意见的,还应按规定提供相关文件。

第三十三条 申请占用、挖掘人行道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三、四、十一、三十一和三十二条的规定分别向市城市管理部门或区人行道管理部门提出许可申请。

接受申请的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依法决定是否受理。决定受理申请的,受理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勘查,确认占用、挖掘的位置、面积和类型,并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依法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准予许可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占用、挖掘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占用、挖掘人行道申请:

(一)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

(二)除城建重点工程的管线迁改、管线用户接驳工程外,管线建设单位新建管道工程挖掘施工未纳入人行道挖掘施工计划的;

(三)利用城市道路人行道作为营业性机动车停车场的;

(四)申请人因违反本办法或者有关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经查处仍未整改完毕或者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其他涉及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等禁止占用、挖掘许可的情形。

属于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二)项所列情形,确因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等特殊情况需要占用、挖掘人行道的,由市城市管理部门或区人行道管理部门参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三款规定的许可程序和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标准执行。

第三十五条 延长、变更或撤回占用、挖掘人行道许可,以及因处置突发事件、紧急抢修城市地下管线故障需要占用、挖掘人行道的,由市城市管理部门、区人行道管理部门参照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至二十八条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道路养护单位对人行道轻微损坏进行零星修补,且其工程量不超过100平方米的日常保养小修工程,不需要办理人行道占用、挖掘许可手续,但应当在施工前7日通知该路段所在区人行道管理部门和辖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经许可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规定缴纳城市道路临时占用费、挖掘修复费;属于城市道路日常养护工程和列入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大中修工程等市政工程施工和养护维修作业项目,不征收城市道路临时占用费和挖掘修复费;

(二)与道路养护单位签订占用、挖掘管理协议;

(三)在施工现场显眼位置悬挂占用、挖掘许可证,设置施工标牌;施工标牌内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的名称、负责人和投诉电话,经批准的占用、挖掘时间和范围,许可证编号等;

(四)按许可的地点、位置、面积、作业时间、施工期限和施工组织及道路修复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组织方案确定前,建设单位应当会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地下管线单位,对施工可能造成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损坏的现场进行勘查,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施工和地下管线设施安全;

(五)同路段两侧的人行道不得同时挖掘施工;

(六)严格执行交通疏解方案,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交通导向标志、交通警示标志,做到标识清晰;

(七)车行道占用、挖掘现场应当设置机动车、行人便道,并应保持平整、畅通,保证车辆和行人通行,需要车辆、行人绕行的,应当在绕行处设置标志;人行道占用、挖掘现场应当保留人行通道,因特殊原因不能保留人行通道的,应当设置临时人行通道,并做好临时人行通道的监督检查,确保行人安全通行;

(八)占用、挖掘应当实施围蔽作业,按照本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的标准合理设置围蔽区,做到整齐连贯、安全牢固和规范整洁;围蔽区内不得设置办公场地、宿舍、停车场等非必要区域或设施;

(九)施工现场应当符合环保规定,依法处置建筑废弃物及施工污水,当日挖掘产生的余泥,应当在24小时内清理完毕;施工污水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道路排水管道;不得在道路路面上进行搅拌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污染性活动;保持路面整洁,防止扬尘和噪音等污染;

(十)在城市主次干道占用、挖掘的,应当避开交通繁忙期间进行;严格按照施工作业时间进行施工,不得出现扰民现象;占用、挖掘车行道的,应按照市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加强维护确保正常运作,并将所需视频图像传输至市交通管理部门,所需费用列入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

(十一)占用、挖掘城市道路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或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十二)结合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占用区域,逐步恢复交通并采取措施确保行人安全;

(十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三十八条 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实行信息预告制度,被许可人应当在占用或挖掘施工前向社会发布通告,接受社会监督。

有下列对交通或者通行影响较大的情形之一的,被许可人还应当在占用、挖掘10日前,通过本市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等公布占用、挖掘项目的名称、范围、期限、负责人及投诉电话等信息。

(一)车行道占用或挖掘的施工工期或围蔽时间在5日以上(含5日)的;

(二)单方向封闭半幅以上(含半幅)车行道路面的;

(三)围蔽或者占道总长度在车行道超过100米或者在人行道超过1000米的;

(四)临时调整公交线路、站场(点)的;

(五)在公交总站、公路客运站、火车站、机场、客运码头、交易会场馆等重点区域周边2公里范围内的。

第三十九条 城市道路占用、挖掘项目竣工,或占用、挖掘许可证有效期已届满,占用、挖掘许可证已变更、撤回、撤销的,被许可人应当在报请原许可部门验收前,按照原许可部门规定的期限,自行负责清理施工现场,按照城市道路有关技术规范回填夯实,恢复道路平整,修复被移动或者损坏的交通设施、公交设施、路内停车场设施、绿化设施、照明设施等公共设施,恢复道路安全、畅通。被许可人不自行清理、修复的,由原许可部门组织清理、修复,所需费用由责任单位或者个人负责。

第四十条 占用、挖掘项目竣工后或者许可证有效期届满2个工作日之前,被许可人应当报请原许可部门验收。原许可部门应当自收到验收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组织被许可人和道路养护单位进行回填质量验收,必要时组织参加会审的其他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验收。涉及到交通设施、公交设施、照明设施等其他路上设施需要恢复的,应当通知设施的养护维修单位共同参加验收。

占用、挖掘项目回填质量验收通过后,道路养护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组织人员进场修复路面。被许可人应当按照许可设计要求及时恢复交通标志标线等路上其他设施。

尚未投入使用的道路,由该道路的建设单位按照本条前两款规定参与验收及组织修复。

第四十一条 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和区车行道、人行道管理部门及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占用、挖掘现场特别是重点路段施工现场的日常巡查,及时查处违法占用、挖掘行为。

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占用、挖掘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并定期组织建设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及区车行道、人行道管理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违法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行为。

第四十二条 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和区车行道、人行道管理部门及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诚信监督联动机制,纳入市建筑业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实施诚信扣分、通报批评等处理措施,并按诚信综合评价体系规定记入企业诚信评价档案。

第四十三条 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和区车行道、人行道管理部门及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和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督促落实违规施工和扰民施工行为的整改。

市民发现违规占用、挖掘车行道或人行道行为的,可以向“96900”交通管理服务热线、“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或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接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跟踪处理结果,答复投诉举报人。

第四十四条 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和区车行道、人行道管理部门及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资料或者要求被许可人报送有关材料,但不得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被许可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

四十五条 因占用、挖掘造成城市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污损的,责任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及时进行清洗、整修,恢复原貌;造成毁坏的,责任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赔偿。

第四十六条 被许可人违反本办法或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被依法撤销许可的,被许可人除应当依法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外,原占用、挖掘及责令恢复原状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均自行负责。

第四十七条 对下列违反本办法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行为,由市、区交通管理部门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分别依照本办法第七条和第九条的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整改,并依照《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广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广州市城市道路挖掘管理办法》、《广州市城市道路临时占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未经许可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履行报告义务,未按时补办占用、挖掘许可手续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未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七条第(四)项规定,未按许可的地点、位置、面积、作业时间、期限,实施占用、挖掘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七条第(六)项规定,未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七条第(八)项规定,未按规定围蔽作业的;

(七)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不清理场地,恢复原有道路功能的;

(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 因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施工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由环保部门依照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查处。

第四十九条 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和区车行道、人行道管理部门及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责任追究;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办理占用、挖掘许可的;

(二)不履行占用、挖掘行为监督管理责任的;

(三)不依法查处违规占用、挖掘行为的;

(四)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规定的城市道路占用、挖掘申请表和交通疏解方案等的文本样式,分别由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负责提供;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许可和管理的有关文书和许可证,分别由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统一制作和管理。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许可事项办事指南由市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会同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供全市城市道路占用、挖掘管理部门统一实施。

第五十一条 实行交通预评估和仿真试验项目的范围、评估标准和方式,实行视频监控的项目范围、技术标准和安装要求等规定,由市交通管理部门依据本办法和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五十二条 城市道路临时占用费由市物价部门会市财政、交通管理、城市管理部门制定具体收费标准,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城市道路临时占用费、挖掘修复费的减免办法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三条 人行道相关公共场地的占用、挖掘由市城市管理部门和区人行道管理部门参照本办法中关于占用、挖掘人行道的相关规定执行。

前款所称人行道相关公共场地是指人行道与合法建(构)筑物外立面之间的开放式空地和建(构)筑配建广场,但不包括内街内巷以及由林业园林部门和其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的公共绿化广场。

第五十四条 从化市和增城市城市道路的占用、挖掘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有关法律政策依据变化或有效期届满,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主题词:交通道路 办法 通知

篇3:城市道路景观要素浅析

道路景观从道路使用者的角度来说, 包括从道路上所看到的一切景物:道路景观始于道路或路面的轮廓线, 再从此向外延伸到视线的尽头, 包括能够尽收眼底的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湖泊、树木、人文景点等等, 在他们眼里, 这些道路景观既是动景又是静景。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说, 包括道路的布局、色彩和交通组织等, 在他们俯视道路时, 道路已成为自然风景的一部分, 是周围众多静景中的动景[1]。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是指从美学观点出发, 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 充分考虑道路空间的美观、路用者的舒适性以及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 让使用者 (驾驶员、乘客以及行人) 感觉安全、舒适、和谐。它是涉及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建筑及空间设计、道路美学、园林学、环境心理学等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要做好道路景观的设计规划就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也就是合理的选择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并确定其重要性, 并依此进行道路景观设计。

1 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

分析道路景观要从道路景观的功能入手, 对于城市道路而言, 其功能主要有3个方面:交通功能、城市景观功能和环境功能。在传统的城市道路照明中, 比较重视道路的交通功能, 而忽略景观环境功能。而景观的主要功能又主要是指其生产功能, 生态功能, 景观功能[2]。景观的生产功能主要指景观的物质生产能力, 不同景观, 其物质生产能力表现的形式不同。但共同的特征是为生物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证。景观的生产功能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的生产功能和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两部分。景观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保持景观的稳定性, 其具体表现在景观与流的相互作用上。当水、风、土流、冰川、火及人工形成的人流、物流穿越景观时, 景观有传输和阻碍两种功能。城市道路所能达到的使用路者达到空间转移的过程中, 实际上就是用路者在穿越景观。景观的美学功能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的美学功能和文化景观的美学功能两个方面。景观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附属部分, 为了使城市道路的功能达到最优, 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就成为其主要的功能。

2 城市道路与景观的相互作用

道路建设对景观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 道路建设时对原有道路无法避免的填或挖, 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或是不够美观的道路和桥隧设计等将影响和破坏固有的天然景观;另一方面, 合理的设计和修饰也可能为原有景观增色, 甚至形成新的人工风景点。同样, 景观对城市道路的影响也是如此, 合理景观的设计不仅可以使道路使用者感到赏心悦目, 而且可以增加行车的安全感;与之相反, 不良的景观设计无法减轻道路使用者的疲劳, 从而无法增加行车的安全感, 甚至造成交通隐患。总之, 道路与景观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融合。

3 景观要素分析

景观要素是构成景观的各组成因素。细分起来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 它包括道路本身、道路的植栽 (行道树、灌木、树池) 、道路交通设施, 沿街的建筑物 (商业、办公楼、住宅等) 、结点 (广场、公园、小品等) , 远景中的自然要素 (山岳、海、湖泊、森林等) 和人工要素 (塔、城墙、高楼等) 以及人的活动 (步行者、自行车、汽车等) , 地下部分的交通设施、商业设施、能源、通信设施、排水设施, 还有变动因素:季节、气候、时间, 将这些因素都融入和考虑在设计中, 可增加道路景观的个性化和城市特色。上述的“道路”和“沿街”两部分是城市道路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 而“远景”“人的活动”“地下部分”“变动因素”等几项是仅次于道路和沿街两项的重要构成要素。不同的要素在道路的景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3.1 视觉分析方面

从视觉心理出发, 对道路的空间线形、道路与周围环境及自然景观的协调所进行的分析研究结果, 能满足视觉的连续性, 以及舒适和安全感的综合设计, 就称为视觉分析[1]。在视觉方面, 道路景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道路自身的一些因素:路线布局的三维空间线形、道路几何尺寸的线形变化、道路结构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包括色彩、造型等) 。

3.2 交通心理方面

从道路使用者的感官出发, 对道路使用的便利性、通畅性以及和谐感出发进行分析研究, 使道路景观的设计能满足方便行人行走, 驾驶员行车, 且景观的设计能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辅助用路者完成自己的出行目的, 并且能使出行愉快通畅, 把原来认为只是枯燥简单的出行转化成为一种享受, 在实现地点转移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中途的时间享受街道上的风景。在交通心理方面, 除了影响道路使用的关键性线形因素外, 还有结构物的设置, 行道树的栽植, 路边绿化等。道路的植栽, 可以丰富道路沿途景观, 增进道路和沿途景观的协调, 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使包括道路在内的整个区域风景更加美丽;改善行车条件, 引导视线、遮光, 减轻行车的紧张状态, 消除视觉疲劳, 确保交通安全;减轻交通造成的危害, 改善沿线环境。

3.3 文化氛围方面

文化因素与设计者有关, 设计者的文化背景不同, 具有不同的审美观, 对同一客体的设计不会是完全相同的。他们对色彩, 线形及建筑物构造的喜好, 以及对名胜古迹的态度等, 都将对设计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道路景观要素中文化方面的要素主要指构造物的色彩、造型、名胜古迹、广告等。由于部分城市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城市风格, 那么其道路的风格也应该与之协调, 现代气息十足的城市在色彩上会更加时尚和艳丽, 古城里则不适合安放大型的广告画等。

统归起来, 道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又可以细分, 其组成如图1所示。

结语

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构成了道路景观, 自然要素中像光照, 季节等因素是可变的, 所以, 即使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是比较固定的, 但在实际的生活中, 由于视角的不同和时间的不同, 道路景观的效果相差比较大, 要做好道路景观的设计也并不容易。然而, 从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出发来看, 不管怎样, 想要用人为要素来替代自然要素的话, 效果定会大打折扣。众所周知, 人为要素无法达到自然要素所带来的美感。在道路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保护自然景观, 以人为景观来补充, 以达到最佳。

摘要:从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出发, 分析了道路与景观的相互关系, 道路景观的组成要素以及道路景观要素在用路者视觉、心理和人文氛围感受上的效应, 从而引导道路设计从线形、结构美融入到自然美中。

关键词:道路景观,要素,用路者

参考文献

[1]张金水, 张廷楷.道路勘测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

[2]张阳.公路景观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

[3]陈小佳.道路景观设计元素的探析[J].交通科技, 2008 (2) :60-61.

篇4:广州城市道路植物景观

【关键词】广州城市道路 植物景观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1.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在城市环境中的地位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带状或块状的“线”性组合,使城市绿地连为一个整体,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各种人工景观之间的“软”连接,因此道路绿化越来越被重视。

1.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l)绿化(2)美化(3)纽带(4)防护(5)引导(6)防眩(7)调节小气候(8)净化空气(9)噪音防治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相当于天然调节器。道路绿地就像是这一调节器的链。道路绿地植物能吸收随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对空气起到净化的作用。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道路绿地起着连接线的作用。

1.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在城市环境中的意义

城市绿化是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随着世界范围环境意识的提高,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己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城市绿化的水平和面貌对改善城市景观、优化城市生态坏境具有重要意义。

2、道路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l)功能的原则(2)合理分区的原则(3)人性化的原则(4)协调原则(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6)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7)公众参与的原则(8)充分保护、利用协调当地原生态植物资源的原则

3、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植物配置

3.1植物的选择

3.1.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广州城市道路绿化乔木主要有:樟树、盆架子、芒果、相思树、细叶榕 、高山榕、白千层、蒲桃、红花紫荆、小叶榄仁等。

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l)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4)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5)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3.1.2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灌木品种主要有:大红花、红背桂、假连翘、悬铃花、软枝黄蝉、苏铁、软叶刺葵、朱樱花等。

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l)枝叶丰满、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耐修剪,在一定年限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生长健壮、抗性强,能忍耐尘埃和路面辐射热;

(4)枝、叶、花无毒和无刺激性气味。

3.1.3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草本花卉的品种主要有:美人蕉、马樱丹、希美莉 、大叶红草、一串红、石竹、孔雀草、百日草、朱蕉、肾蕨等。

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l)植株甸旬型,丛生状,生长低矮,能紧密地覆盖地面;

(2)适应性强,抗干早,抗病力强,耐践踏,耐修剪;

(3)繁殖力强,再生性萌发性强,覆盖率高。

3.2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

高速公路的绿化由中央隔离带绿化、边坡绿化和互通绿化组成。

中央隔离带内一般不成行种植乔木,避免投影到车道上的树影干扰司机的视线,树冠太大的树种也不宜选用。隔离带内可种植修剪整齐、具有丰富视觉韵律感的大色块模纹绿带,绿带中选择的植物品种不宜过多,色彩搭配不宜过艳,节奏感也不宜太强烈。

边坡绿化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冲刷,其植物配置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选择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树种。

互通绿化位于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最容易成为人们视觉上的焦点,其绿化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模纹图案,花灌木根据不同的线条造型种植,形成大气简洁的植物景观。另一种是苗圃景观模式,人工植物群落按乔、灌、草的种植形式种植,密度相对较高,在发挥其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功能。

3.3城市主干道的植物配植

城市主干道是城市的主要交通通道,是连接城区之间的主要道路 ,也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枢纽。绿化要考虑两侧的景观,具备较好的景观面的地方应以低矮的灌木、草坪或枝叶疏松的乔木为主。

3.4城市次干道的植物配植

城市次干道基本上以连接主干道和支路为主,与主干道不同的是它的交通流量下,车行速度慢等。 城市次干道的绿化与主干道差不多,可以用规则式布置植物,使道路绿地景观井然有序,满足交通性道路安全、快捷的交通要求。

3.5广州市道路绿地景观分析

3.5.1天河路景观

天河路绿化空间形式分为二板三带式和四板五带式。现有绿化景观是一条绿色的生态中央植物隔离带,浓密的大叶榕行道树景观,能有效地阻隔噪音、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丰富城市景观,并为人们提供一条良好的交通环境,但部分地段的人行道植物景观效果不佳,同时景观中色彩和形态单一,不能减缓司机及游客在驾车中的视觉疲劳。

4、广州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模式及特点

4.1具热带、亚热带的外貌景观

榕属植物是广东城市园林的一个重要特色。白云大道、黄埔大道西等,都大量运用榕属植物作为道路绿化的主要树种。榕属植物的气根景观是热带、亚热带景观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4.2道路植物景观以常绿植物的应用为主

广州因其亚热带的城市气候,植被以热带、亚热带品种为主,因此,广州的城市道路景观中,植物种类也主要为常绿植物,一年都呈现郁郁葱葱的景象。

4.3立交桥、天桥景观呈现立体化、生态化

立交桥底下的景观以造林为主,通过种植速生高大乔木形成密林景观,中层配植不同季节的开花植物,地被以耐性好、易养护的草种为主;天桥两侧种植开花植物,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城市空中绿廊花廊,增加了城市特色。

4.4走生态化、城市森林化建设道路。

广州道路园林景观绿化建设逐步到达多层次的立体绿化,大幅减少草皮绿化面积,大量增加乔木、灌木的种植量。乔木、灌木产生的生态效果比单纯种植草皮要大许多倍,乔木、灌木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隔离噪音能力远远大于草皮。

5、对广州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5.1突出地方风格,体现文化特征(1)注重对市花市树的应用;(2)注重对乡土树种的运用;

5.2运用生态原理,遵循自然规律(1)植物配置应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2)合理配置道路植物的垂直结构, 加强协调性,避免单一性;

5.3按功能需要, 选种适宜树种

5.4鼓励公众参与,实现人性设计

6、结论

篇5:兰州市城市道路挖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道路管理,规范城市道路挖掘行为,保障交通畅通和市容环境,维护城市道路完好和市政设施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兰州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办法》、《兰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对已交付使用的城市道路,因敷设、维修地下管线或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需要挖掘城市主次干道、支路以及桥梁等城市道路设施的,适用本暂行办法。第三条 兰州市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城市道路挖掘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财政、规划、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公安交通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道路挖掘管理相关工作。

近郊四区需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按照城市道路管理有关法律的要求,定期将计划挖掘城市道路的综合情况报市市政管理机构,接受市市政管理机构的监督、审核、指导。

第四条 未经市规划、市政和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挖掘城市道路。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位置、范围、标准施工,尽量减少对行人和交通的影响。

第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应当与各类管线及预留接口敷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第六条 管线单位在上报开挖申请时,应当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及交通组织方案,并经市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核后实施。内容包括:开挖范围、施工工艺、工期、安全保障、保通员配备、临时导流改造道路、配套交通安全管理等。

第七条 挖掘人在开挖前应当探明地下管线现状,采取安全、可靠的方法进行施工,不得损坏既有设施和造成安全隐患。同时需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手续,并按要求及时处置。因施工造成经批准敷设的管线等既有设施损坏的,挖掘施工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保护措施,及时通知并配合产权(维护)单位修复,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应赔偿产权(维护)单位的损失。挖掘施工与地下其他设施发生冲突时,应当立即停止施工,报现场监管人员,同时与设施的产权(维护)单位共同协商,采取科学安全的方式解决。

第八条 挖掘工程应当封闭施工。挖掘人在城市道路上开挖沟槽,应当使用机具切割沟槽边线,并在沟槽外按批准的位置设置连续挡板围挡及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夜间警示灯,同时应当采取防尘、抑尘措施。

挖掘工程所用的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应当摆放在围挡之内,并确保围挡稳固安全。确因施工需要在围挡外堆放的,应当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和《兰州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城市道路占用许可手续。

第九条 道路挖掘施工现场必须实行挂牌施工。施工现场应设置施工环保标志牌,注明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工期和现场监督员姓名、联系电话、环保措施、举报电话等。同时,悬挂“六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卫生须知牌与现场平面布置图)。落实施工工地100%有围挡,物料堆放100%有覆盖,出入车辆100%清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交通组织方案和保通员配备落实100%“六个百分百”及车辆密闭运输。

第十条 各开挖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的范围、工期进行施工作业。因气候、地质条件等特殊原因需要延长挖掘期限或者扩大挖掘面积的,申请人应当在批准挖掘期限届满前(5个工作日内),按原审批程序办理延长或者扩大的变更手续。

第十一条 在城市主、次干道挖掘施工的,应避开交通高峰期,尽量夜间施工,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快施工进度,开挖施工后要按标准、高质量尽快实施道路回填、路面恢复。严禁只围挡不作业、拖延既定工期施工。开挖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市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批意见,配备专人负责施工现场交通疏导。

第十二条 横穿城市道路挖掘的,能采用非开挖技术的必须采用非开挖等先进方式进行,不具备顶管施工条件或夜间施工、白天开放交通的挖掘工程,以及特殊地段挖掘工程,挖掘人应当采取夜间分段施工方式,并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滑钢板覆盖加减速条固定的措施,确保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安全。

纵向城市道路挖掘的,挖掘长度超过200米的挖掘工程,应当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挖掘一段、修复一段、再推进一段,每段长度不得超过120米。

第十三条 挖掘深度超过2.5米(含2.5米)或易塌方路段,挖掘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支护方案及应急预案,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隐患和险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监管单位报告。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挖掘人应按规定及时组织营救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 挖掘工程竣工后,挖掘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批准挖掘期限届满前清理场地,并报请市政管理机构和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验收,同时通知养护维修单位到场,结合竣工质量检测认定书进行复验。验收通过后,养护维修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进场修复路面。第十五条 因特殊情况敷设管线施工处于停滞状态超过5天的,挖掘人应当采取路面简易恢复措施,保障交通安全,落实防尘措施。

第十六条 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线因故障需要紧急抢修的,可先行掘路抢修,抢修同时通知市、区市政管理机构、公安交通管理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并且在24小时内按照规定补办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 市政设施维修养护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养护、监管、维修的技术规范,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监管、维修,确保养护、维修工程质量,保障城市道路完好和使用年限。

第十八条 市政管理机构对其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城市道路,按照城市道路的等级、数量及养护和维修的定额,严格核实养护、维修经费。财政部门根据统一审核安排道路养护、维修资金。

道路挖掘施工实行保证金和黑名单制度,施工单位应当按规定的比例,向政府非税收入财政汇缴户缴纳;未按规定缴纳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严格按审批规定施工的,待竣工验收满一年后,经过复验,如无沉陷,恢复路面后返还保证金;违反审批规定的时限、面积、程序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的,不予返还保证金;多次不按规定区域、时限施工或不按规定落实交通组织措施的,列入黑名单,3年内禁止在兰州市从事道路施工开挖。

第十九条 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专用车辆应当使用统一标志;在执行道路养护、维修任务时,在保证交通安全畅通的情况下,可以不受行驶路线和行驶方向的限制,但必须服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警察的管理、指挥。非紧急任务不得逆向行驶、违反禁令标志或有其它交通违法行为。

第二十条 有关执法部门有权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责令限期改正,进行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挖掘城市道路的。

(二)挖掘工程未按规定进行封闭施工、现场围挡、安全防护的,未按规定和标准维修、恢复路面的,因未统筹安排和质量原因反复开挖的。

(三)未按规定实行挂牌施工的,因工程实施造成安全隐患、既有市政设施损坏的。(四)未办理延期手续超期施工的。(五)施工只围挡不作业的。

(六)因道路抢修工程未按规定补办手续的。

第二十一条 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或者个人,因施工损坏道路附属设施、地下管线设施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篇6: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

李秦阳,佟 玲(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年第6期(总第74期)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城市道路建设难以满足车辆增长的需求,从而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这

一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道路资源、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及

居民交通文明意识等方面分析兰州市城市道路拥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

最后,提出解决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的相关对策。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1 交通拥堵问题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1.1 交通拥堵的概念

交通拥堵是指交通需求(即一定时间内想要通过某条道路的车辆数)超过该条道路的交通容量(即一定时间内该道路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时,超过部分的车辆滞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拥堵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出行时间超出了出行者可接受的范围,或者是出行者不能接受的延误增长。1.2 交通拥堵的范围界定

我国公安部对交通拥堵分别从拥堵路口和拥堵路段给出了定义:车辆在无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的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m 或车辆在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3次绿灯显示时间内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堵路口;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1km的状态则为拥堵路段。

2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产生的不良影响

城市交通拥堵这一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2.1 城市交通拥堵极大地降低了社会效率

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首先就是出行时间和费用,即出行成本的消耗增加。其次,由于出行成本的增大,可能会抑制除了上下班等基本出行之外的非必要型的出行,从而导致城市人口生活质量的下降。交通拥堵使交通延误增大,车辆行驶速度降低,运输效率下降,带来了时间损失和燃料费用的增加;交通拥堵会令人烦躁不安、情绪低落,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交通拥堵造成交通事故频发,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又使交通阻塞加剧,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大大降低了社会效率。据文献资料报道,曼谷仅因交通拥堵导致的运输效率下降就使其损失1/3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欧美国家,许多大城市因交通拥堵每年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10亿美元,由交通拥堵引发的交通事故及环境污染等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算。

2.2 拥堵的城市交通造成土地、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

据联合国统计,交通运输部门已经成为最大的石化燃料消耗部门。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刺激了人们对交通设施的需求,并相应地引起交通运输业对土地、交通工具的占用和一次性能源消耗的增加。但是,我国资源存储又严重不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消耗速度快,强度高,利用率低,后备不足,供求矛盾突出;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质量差别大,劣质资源比例高;更严重的是能源结构不合理,一次性能源中,低效率、高污染的煤占75%,而高效率、低污染的石油、天然气仅占20%,无污染的水力资源仅占5%,核能利用水平低,离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相距甚远。这些资源存储问题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能力、经济增长和交通发展的可持续性都造成不良的影响。尤其是交通的发展,对土地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很高,这一矛盾将制约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城市交通体系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我国大城市高密度的土地利用模式,决定了在城市道路设施建设中道路空间资源的有限性。2.3 城市道路交通成为我国城市的主要污染源

交通拥堵不仅给公路使用者造成时间和燃料浪费,由于拥堵带来的停车和启动更进一步恶化了空气并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追求出行舒适性、快捷性的要求,将促进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进一步提升。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交通量不可避免地相应增加,这将导致交通拥堵的进一步恶化。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交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拥堵所造成的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重大损失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3 兰州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

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兰州市现有361.6万人口,截止2011年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7万多辆,且平均每日以300多辆车的速度在增加。近年来,兰州市交通拥堵现象也日益严重,特别是最近两年,交通拥堵现象更加严重。造成兰州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道路资源适应不了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自1997年至今,兰州市市政道路10多年来增长量不足30%,而机动车保有量却增长了3倍多。兰州市是“两山夹一谷”的特殊地形,城区东西长50km,而南北最窄处仅1.8km。中心城区就正好位于这个最窄处。此外,没有健全的城市交通网络,也没有建成一条成熟的绕城公路,过境车辆只能穿城而过,有限的道路资源难以承载交通量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特别是交通高峰期的拥堵非常突出。

2)道路交通规划建设不到位。一些路段、路口 由于规划设计的不合理,通行能力较低;瓶颈路、断头路、畸形交叉路口多,导致车辆拥堵;停车设施建设缺位,占道停车现象比较严重,浪费了城市道路资源,削弱了道路通行能力。此外,城市主次干道地下管网改造建设也加剧了交通拥堵现象。

3)公共交通发展滞后。目前,兰州市有公交运营线路92条,运营线网总长度1 060km,运营车辆2 071辆,虽然人均拥有公交资源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中等位置,但由于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高峰期交通畅通性差,通达率不好,准点率较低,耗时长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公交优先”的地位没有得到保障。4)市民交通文明意识总体上相对薄弱。随着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兰州市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加上外来人员和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交通参与者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行人和机动车不按信号行驶,闯红灯、违规调头、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现象较为普遍,道路上摆摊设点违法违章占道现象屡禁不止。总体上,兰州市行人、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还比较淡漠。4 兰州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对策分析

针对兰州市独特的城市格局及城市道路不完善缺乏过境交通系统的先天缺陷,结合其他省市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上的一些好的做法,现对治理兰州市道路拥堵现象提出如下对策:

4.1 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增加市区道路用地指标,尽快改造瓶颈路段和瓶颈交叉口,完善道路网络。兰州市区已建成的道路总长度541.68km,道路用地面积10.1km2,道路网密度2.77km2,人均道路面积6.23m2,道路用地面积仅占建成区用地面积7.77%,需加快形成完善的路网系统,避免由于市区带状形态的用地结构影响道路网利用率。2)加快干道主动脉系统建设,尽快实现不同种类、不同速度交通方式之间的分离,完善人行过街设施,解决混合交通问题,提高主干道的通行效率,缓解高峰期车流量。

3)加快建设过境交通系统,使6个方向过境车流不再穿越市区,干扰市区内部的客、货运交通运输。

4)重视停车场地、停车容量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新建、已建的大型商场附近应建大型地上地下停车场,以减少路边停车对交通产生的负面影响。4.2 提高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1)认真落实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新城建设,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教育、行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配置,鼓励就近就业,从源头上减少市民出行需求,充分发挥交通引导和服务作用。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的联系,防止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脱节,做到城市交通从城市规划开始做起。2)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的科学技术应用研究,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改造,推进以智能交通为重点的行业科技进步,提高车辆

运营调度系统、查询系统、场站管理系统等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特别是要积极开发实施智能交通系统,它是解决交通堵塞的根本性方案。3)对交叉口信号进行优化设计。对各信号交叉口根据设计交通量及确定的交叉口服务水平,计算确定交叉口信号周期及绿信比,优化交叉口信号控 制,并同时进行交叉口几何设计与改造。

4)加强公共交通的运行组织工作,逐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交车运行速度,准时定点、定线运行,优化公交线网,合理确定停靠站点,尽量减少乘客换乘,缩短单程运行时间,以吸引城市客运出行中的大部分乘客。

5)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逐步缓解早晚高峰时段中小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鼓励单位开行班车,规范合乘,减少上下班小客车出行。

6)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交通执法水平。加强道路管理,做到人、车各行其道,减少交通事故;对轻微交通事故及时处理,要求当事人迅速撤离现场,以免造成交通拥堵。加大对公交车、出租车交通违章的整治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公交车超车、越线行驶、不按规定路线行驶、扎头进站、压站候客、随意调头等违章行为的查处整治力度。

7)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及户外公益广告,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和环保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提高交通参与者的现代交通意识,引导交通消费方式的转变。

8)停车价格按照区域和场所实行阶梯价格。研究制定重点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方案,择机实施。

4.3 适当采取限制措施

1)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通过增加行车成本,抑制小客车增长较快的势头;科学规划市区公交车辆线路设计,合理安排市区公交车辆的合适拥有量;控制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并严格公务车使用管理。

2)完善高峰时段区域限行管理措施,实施机动车工作日区域限行措施。兰州市目前实施了尾号限行措施来缓解城市拥堵问题,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一措施的效果将很快会被迅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抵消。因此,这并不是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城市交通拥堵是城市交通供需失衡的表现,应

该把城市交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整与建设,使城市道路系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大的弹性,从而把城市交通导入趋于和谐、协调的轨道。5 结束语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要保持畅通和高效运转,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以完善路网结构,更新管理设备,提高管理水平,更需要政府管理部门、交通主管人员不懈的努力。因此,必须多措并举,从根本上解决兰州市交通拥堵现象。参考文献

[1]谈晓洁.基于知识的交通拥堵疏导决策方法及系统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2]徐东云.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模式理论的新进展[J].综合运输,2007(5):6-9. [3]刘伟哲,葛建明.浅谈中国城市交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8(3):54-60.

[4]樊晓珂.论交通拥堵及其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危害[J].前沿,2009(12):141-143.

[5]翟玲玲.兰州市城区规划与交通现状调查分析[J].甘肃科技,2008,24(18):6-17. [6]王秋平.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2,34(4):390-393.

[7]陆化普.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8]宋传平.道路拥堵问题分析及解决的途径[J].城市车辆,2003(4):21-22.

上一篇:大班智力游戏《听指令做动作》活动教案下一篇:明德小学小学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