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新路

2024-04-16

探索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新路(通用10篇)

篇1:探索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新路

探索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新路

万宝瑞

重庆市是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市分为两部分:以主城区为中心、一小时通勤为半径的“一小时经济圈”;以三峡库区为主的“渝东北翼”和以武陵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的“渝东南翼”。“两翼”地区包括17个区县,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农村人口、80%的贫困人口,有1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1个市级贫困县。“两翼”地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90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50元。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重庆市把农民增收作为振兴“两翼”的突破口,实施“两翼”地区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以下简称“增收工程”),即从2010年开始,用3年时间使“两翼”有劳动能力的农户95%以上增收1万元。前不久,我们对“增收工程”进行了专题调研。创新举措

突出工作到户。“增收工程”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实行增收目标、项目规划、政策扶持、帮扶指导、培训服务“五个到户”。市里为“两翼”300万农户统一制作“增收明白卡”并张贴上墙,增收计划、支撑产业、扶持项目及帮扶责任人等一目了然;制定出台低门槛、普惠性的扶持政策,去年用于扶持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达6.3亿元;开展“三进三同”和“结穷亲”活动,组织干部和科技人员与农民结对帮扶;采取“市级培训大户、区县培训能手、乡镇开展普训”的方式培训农民。

突出产业带动。“增收工程”最关键之举就是大力开发农村闲置资源来发展经济,将增收“建”在产业上。一是放活山林经营。在注重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林下养禽、林下养畜、林间种植、林果产业、林业产业等林下经济。二是盘活

闲置水库。利用三峡水库打造天然生态渔场。三是挖掘土地潜力。利用荒山荒地发展柑橘、蔬菜、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并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经济。四是用好闲劳闲资。积极引进电子产品、水晶饰品、打火机零部件加工等项目,组织农民利用农闲时间组装加工,实现增收。

突出科技支撑。市里分三批建设良种场111个,区县自建良种场119个,确保每个支柱产业都有相应的良种场支撑。选聘108名高级专家定向服务“两翼”,派遣科技特派员700余名,编印发放“傻瓜技术”资料100万份。健全农技服务责任制,县级专家包片,乡镇农技员包户,实行责任、绩效、考核“三挂钩”。推进高产示范,在“两翼”建立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91个,面积95万亩。突出政策扶持。明确“三大投入”、“四项扶持”的扶持政策。“三大投入”,即财政、项目、金融投入。建立“增收工程”专项资金,政府3年投入100亿元;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营业税地方所得部分全额返还,去年5家银行向“两翼”累计投放贷款近200亿元。“四项扶持”,即实行林下经济补贴、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补助、龙头企业税收返还和贴息补助、农业保险保费补助。对财政投入,将资金切块到区县,由区县结合实际,以农户为单元明确扶持重点和补贴标准。突出改革创新。一是创新金融服务。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及林权抵押融资办法,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设立村镇银行3家、小额贷款公司19家,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14家。二是推进农户联合与合作。实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试验项目”,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34个,农户入社率达到33%。三是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实施“龙头”带动。市财政补助1.8亿元,建设18个大型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开展农商对接、市场建设等“五大行动”。四是创新“龙头”带动模式。推行“托养”、“寄养”等办法,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出资购买种畜禽,农户无需垫付成本即可发展生产。

初步成效

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两翼”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较上年增加800元,增长21%;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有30%左右的农户一年就实现万元增收目标。

农村发展焕发生机活力。“增收工程”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目前,17个区县的特色产业逐渐形成,农村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落到实处。重庆市把“增收工程”确定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一把手”工程。各区(县)分别设立由区(县)委书记或区(县)长任组长的专职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使“三农”工作真正成为重中之重。

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在“增收工程”中,各级干部入村到户,帮扶责任到人。据舆情监测,农民对“增收工程”的知晓率、拥护率、参与率达97.2%。“增收工程”实施以来,农村各类信访量下降25%左右。可以说,“增收工程”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取得了宝贵经验。首先,“增收工程”要求95%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户户增收1万元,追求的是“共同致富”。它强调“户户”而非“平均”,防止平均数下的部分农户“被增收”。其次,“增收工程”强调的是“缩小三大差距”,即通过从最薄弱的板块发力,以农民增收引领“两翼”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第三,“增收工程”探索了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山区资源丰富,但一些地方却“守着金山受穷”。重庆市提出唤醒沉睡的大山、变荒山穷山为秀山宝山,大力发掘闲置资源增收潜力,这对西部其他省区很有借鉴意义。第四,“增收工程”丰富了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这就是:以森林工程为抓手,绿山与富民结合,开发与保护并重,大打特色牌,实现农、工、商一体化。第五,“增收工程”减少了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难题。“增收工程”实施后,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还吸引了9.6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

启示与建议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农民贷款难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2009年,重庆市涉农贷款1570亿元,仅占全市贷款总额的17.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全市农户贷款占比仅为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为破解农村融资难题,重庆市正在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及林权抵押融资。但由于金融机构属条条管理单位,而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居民房屋抵押融资还有政策和法律障碍,地方实施起来难度大。建议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步伐,大力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鼓励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及林权抵押融资;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完善农村土地确权后的有关政策。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去年重庆市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但配套政策尚不完善,特别是种粮直补等与土地有关的各项补贴仍按原承包证记载面积执行。据国土部门详查资料,重庆市耕地面积3358万亩,而二轮土地承包记载面积仅1986万亩,农民实际耕种的面积远大于承包经营权证记载的面积,没有得到应有补贴。应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在标准不变的前提下,按确权后的实际耕种面积给农民补贴。

扶持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特别是“增收工程”实施以来,重庆市各地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可以考虑将重庆市“两翼”地区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试验示范基地,安排专门项目和资金,加大扶持力度,为其他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积累宝贵经验。

提高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助标准。山区贫穷落后,主要落后在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拉大了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投入多、成本高。应提高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助标准,降低乃至取消对山区区(县)财政的配套比例要求。

加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农村“卖难”和城市“买贵”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应加大对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在重要农产品产区建设一批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形成区域性农产品集散地;加快“农超对接”推进步伐,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

作者系农业部原副部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篇2:探索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新路

有一句谚语: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这群羊就会变成一群狮子。在新农村建设中,好的“带头人”就是领着一群羊的狮子。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就因有了一位“懂政治、善经营、敢创新、讲奉献”的带头人,让昔日的村庄改变了模样。几年前的***还是个有外债的小村庄,现在变成了现有存款80余万元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7年,全村集体积累达到1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6,791元,同比增长48.5%,列居全县首位。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又创新高达到7734.8元。

身先士卒领头雁、发家致富带头人 ***,1967 年生,2007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任宝清县******村委会主任,2008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几年来,他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新时期的富农、惠农和助农政策,以加强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重点,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

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使他本人曾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群体体育先进个人”、“市级农村经济工作先进个人”、“市级体育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宝清县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开拓创新带头人,真抓实干,闯致富新路 为了早日摘掉贫穷的帽子,***自上任以来,多方筹集资金,搜集致富信息,外出学习取经。经过考察学习,他对本村的土地资源特点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耕地中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开垦出来的涝洼地,十年九不收。于是,他决定借三江开发的大好时机,向上级申请旱改水项目,进行水田开发。经过艰苦努力,新开发水田1,600多亩。如今,***现有水田5,000多亩,仅每年生产的稻草就有6,500吨,为充分利用这一丰富资源,计划建一个年加工稻草17,500吨,年收入可达600万元的稻草砖加工厂,为村民增收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在他的带领下,***的农业生产形成了优势,打出了自已的品牌,不仅成立了西瓜协会、山东大葱协会、大豆协会和水稻协会,还涌现出许多种粮大户、种田能手、养殖能手等,产业结构调整使***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人均纯收入由四年前的1,100元增加到现在的6,791元,真正成为全乡及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带领村民闯出了致富的新

路。

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抓机遇,重建设,村貌换新颜 几年来,***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抢抓一切机遇搞好基础建设,使如今的***面貌焕然一新。2007年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建起一栋3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室,内设农民远程教育活动室,电脑26台;图书室有图书1200多本;文化娱乐室村投资近2000元购买的部分乐器。投资10万余元新建体育健身器材长廊和灯光球场。新修硬质边沟11000延长米,新修村内白色路面910延长米,路两侧栽植绿化垂榆1400株。2008年,***打直了村内所有“S”型街道13条,清路障215个,柴草垛317个,扒掉占道住宅民房5个,危房13个,厕所55个,猪圈11个。街道新铺石料5000立方米,种植花草7000平方米,主街道安装路灯20盏,村内街道安装铁栅栏10000延长米。今年,计划改造泥草房73栋,已建完44栋。其中建成以地热为主的节能、环保型住房33栋。全村建成高标准沼气池156个,新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如今***在***的带领下正逐步向住宅美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的生活环境发展。

篇3:探索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新路

梅州地处粤东北, 境内山地和丘陵地居多, 约占80%以上, 史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或“七山二水一分田”。长期以来, 梅州山区各县区发展均以农业为主, 相对平整的地方种植水稻, 山地则多选种适宜土地贫瘠、耐干旱生存的茶叶、沙田柚 (金柚) 、柿子、柑桔、龙眼等经济作物。由于人多田少, 交通闭塞, 受外界和大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影响少, 计划经济时代的梅州人基本上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经济长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 民间经济来源大多靠外出的华侨、干部或煤矿等企业工作的亲戚时不时接济补给, 政府开支则靠一年一次的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贴。长期的经济贫困, 历史上的梅州青壮男人为养家谋发展大多出外找工、行武, 或发奋读书考上大中专院校 (古时则考取功名) , 毕业后在外谋职, 甚至飘洋过海谋生, 得以离开贫困的家乡。因此, 与贫瘠的自然资源禀赋相比较, 梅州形成了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渊源, 并流传至今的、客家人得天独厚发奋进取的人文资源。

改革开放后, 为振兴梅州、发展梅州, 摘掉梅州贫困落后的帽子, 各届领导班子不畏贫困、呕心沥血、兢兢业业、苦思冥想带领百姓谋发展, 发展的思路也几经调整。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开始, 以战略发展布局梅州脱贫的发展思路, 先有早期的“三个希望”战略和“抓工业、兴经济”并举的发展思路, 为梅州走出传统发展路子作了探索;继而有了以“开放梅州”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为先导的, 建设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的“四个梅州”整体发展的战略。从而使梅州的发展真正摆脱了传统的依赖自然禀赋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路, 梅州的发展也出现了更大新转机。然而, 梅州人并没有止步, 因为标兵在前, 停步就意味着落后。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梅州市委市政府对“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在推动“绿色崛起”和实现“科学发展”。2008年全省面对金融济危机的挑战, 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发展战略, 梅州人抓住了发展的新机遇, 在转方式中另辟蹊径, 确立了““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的战略目标, 把“四个梅州”多元整体发展为路径和手段, 通过整合客家人得天独厚发奋进取的人文资源禀赋, 把拓展文化旅游产业为对策的新发展思路, 使绿色崛起的梅州后发优势有了鲜活的经济实体。这是一条历经长期探索与传统依赖自然资源禀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模式完全不一样的具有梅州特色的现代发展新路。这一体现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的转型升级山区发展新路有以下特点:

第一, 梅州山区资源禀赋得到由浅入深的解读, 客家人文资源禀赋有了深度挖掘, 客文化给山区发展注入新的特质和活力。

山多田少的自然资源禀赋和长期以农为主的靠山吃山单一解读, 是长期困扰梅州的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天, 梅州还是同样的自然资源禀赋, 但是, 却谱写了很不一样的发展篇章。原因就在于另辟蹊径对梅州资源禀赋由浅入深的解读和对客家人文资源禀赋的深度挖掘。山区地处偏远、丘陵起伏地势不平, 发展工业和农业都没有比较优势。但是, 山区也因此而保存了较好的生态和环境, 这一特色成为科学发展理念下推动投资者向山区发展现代工业和农业的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 梅州山区进一步深度挖掘了更加独具特色的客家人文资源禀赋, 在已有的客家古老建筑保护、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客家博物馆等建设基础上, 近几年又打造了集吃、住、行、游、购、娱和教育、科研、文化为一体的“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它给客都梅州山区区域赋予了独特的客家民族性、现代性、国际性和时尚性。

改革开放以来, 梅州各届党政班子都高度重视挖掘和保护梅州客文化精神和历史形成的客家人关爱家乡热心乡梓建设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宝库, 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整合使他们成为山区发展渊源不断的新力量。散居在国内外、省内外的梅州客家乡贤回乡省亲, 均不愿家乡发展错失良时, 他们不仅给家乡建设带来了各种有利于山区发展的新思路、、新视野, 更是成为家乡发展咨询决策、旅游、投资、商务活动等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第二, 生态旅游为重点, 使山区劣势变为优势, 梅州“山、水、人、文”四大元素组合, 使梅州山区生态旅游做到精致, 把梅州现代化发展道路提高到新的科学发展阶段。

做好山区发展文章不易, 难在确立适宜本地实际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上, 并能够一以贯之。换言之, 也就是解决能够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做的问题。在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 梅州及时抓住了新一轮天赐的发展良机, 转换“希望在山”的发展主题和丰富“希望在山”的内涵, 发展了山区生态旅游。同样是山区、同样是发展生态旅游, 关键在怎样去做。梅州充分利用了既是山区、又是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和革命老区的区域特点, 把山清水秀、客家民俗的风土人情、客家迁徙谋求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人文精神和客家历代善于把握追随时代大势的革命精神, 及其取得的丰硕的精神和物质成果融入和转化为旅游资源。把“山、水、人、文、”四大元素组合的生态旅游做到精致。在五A级的雁南飞茶园旅游, 不仅给游客带来舒适的环境欣赏, 更能品赏高科技含量极高的农业园艺、知名品牌“雁南飞”的系列产品、高水准的现代化酒店管理、富有客家传统的文艺和膳食精品, 沿途还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叶剑英纪念园馆、知名品牌“宝丽华”环保型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的荷树园电厂;返途, 还可在绿树成荫的客家公园和依山傍水的东山现代教育基地体会梅州尊师重教“文化之乡”的历史由来, 领悟梅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深厚文化渊源, 吸取到梅州客家之都凝聚力的真谛所在。也由此可见梅州现代化发展道路, 已提高到新的科学发展阶段。

第三, 文化产业中传统和现代相结合, 推动了梅州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家园的进程。

梅州的文化产业是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战略决策后起步的。它的发展不算早, 但是, 思路新、起点比较高。目前国内发展中有各种“科技产业园”、“工业产业园”, 但却从来没有“旅游产业园”。梅州把这一产业发展新潮流与客家文化特色相结合, 打出了“客天下文化产业园”的品牌, 以客天下一揽天下客, 以梅州客家文化产业招揽全球文化产业。在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中, 现在就有“十大文化工程”:客家鼎、客家赋、百米大型客家迁徙图、客家墟日图、印象客都、潘鹤四大雕塑、作家庄园、客家祠、梅花园、客天下巨石广场等。这是十个文化含量极高的项目, 游览客天下, 不仅让人们惊叹的是客家文化的底蕴如此深厚、丰富、源远流长, 世界客都在梅州名至实归。而且, 客家文化的方方面面, 如客家传统饮食、建筑、民俗、历史、人物掌故等, 在客天下得到深度挖掘和全面的整合。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交融使游客能够对客家民族精神文化中的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和民族文化精神留下深刻印象。

梅州文化产业发展起点比较高, 还表现在文化产业中传统和现代、山区与国际潮流相结合有了新的契机和依托。作为文化产业园区, 客天下的文化展现, 并不止于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 更重要的是把传统和现代, 山区与国际潮流相结合, 成为梅州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经济崛起的重要推手。依托客天下文化产业园区的实体, 可以承接和开展国内外各种文化活动。如, 2010年10月, 举办了中华梅州“客天下杯”楹联书法大奖赛, 并将常规化举行;同期, 举办了深港摄影大赛、中国美术界、文坛、家居玄学论坛的各种活动如期举行;同年, 国际顶级物业组织“国际金钥匙联盟组织”落户客天下, 认同并提升了客天下社区旅游管理和对游客服务的水准, 也提升了“客天下”的品牌度。客天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高水准服务, 将为“工业梅州”发展,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梅州落户投资, 提供很好的生活、休闲、养生、安全保障的条件。

2011年“五一”前, 中国·梅州客天下国际婚庆文化产业园顺利揭幕, 它标志着中国婚庆文化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客天下。梅州人走向世界翻开了新的一页, 实现了从飘洋过海为谋生到把客人请进梅州宣扬客家人文精神的蝉变。

今天, 以梅州市、梅县为中心, 以大埔县、蕉岭县为两翼, 整合资源, 串珠成链, 以点带面, 着重在保健疗养、度假休闲旅游特色, “游山到梅州、享受慢生活、创意在客都”特色品牌已经打响。优美的自然和人居环境使梅州绿色经济崛起有了新的发展, 目前梅州紫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的珠江啤酒梅州生产基地项目、广州五羊摩托及汽车零配件等生产线整体搬迁到园区、创造出产业集群转移的新模式, 以及广东云山汽车公司等大企业先后落户梅州。真是栽好梧桐树, 何愁无凤凰!

篇4:重产业结构调整 创农民致富新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石村村民开始查找贫穷的根源。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找,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产业支撑,应当从困境中找出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1994年,村民们觉得水果有发展潜力,毅然决定将部分农田改种果树,当年发展苍溪雪梨81亩。1996年,村民们对梨树进行了大面积的高接换种,强化品改,逐步形成了以黄花梨、幸水梨、丰水梨等为主栽品种的优质梨规模种植。

2002年,黄花梨进入丰产期,市场销路较好,村民收入开始稳步增长,种植规模逐渐扩大。2008年,该村改种梨树1万多株,发展到黄金梨、圆黄梨、幸水梨、丰水梨等十多个新品种,另有6~7个换代品种,可随时对淘汰梨树品种进行改良。此外,村民们发展多种经营,在梨树下套作香葱等蔬菜近千亩,进一步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

70岁的村民任本端告诉笔者,今年重石村梨树种植户达到了150多个,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仅他家就种植梨树11亩。村党支部书记廖运光还对笔者说,县农业局茶果站果树专家经常进村进行技术指导,目前全村对黄花梨树实行了统防统治,即统一综合管理、统一修枝整形、统一除草施肥、统一防病杀虫,大大提高了黄花梨的产量和品质。

产业要发展,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是关键。近年来,重石村依托项目资金,改善了交通条件,实现了硬化道路通村连户,村容村貌变靓了,老百姓心里也更亮堂了。村组织对水渠、院坝等基础设施进行修缮,解决了灌溉难的问题,基础设施的大改善,有效促进了产业的大发展、大提升。村民们还自筹资金建起了重石新村聚居点,卫生室、幼儿园、休闲健身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明月乡党委书记孙玉明对笔者说:“今后我们将不断发展壮大种植产业,以重石村为样板,集中连片发展优质梨、达州脆李种植等特色产业,间套种植经济价值高的香葱、西瓜等果蔬,把新农村建成集休闲度假、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等现代元素为一体的农业特色旅游产业园。”

随着水果产业的日渐兴盛,重石村经济发展起来了,农民腰包鼓起来了。他们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尊重农民意愿。重石村水果产业发展中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都是在及时总结基层农民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尊重农民意愿,工作就比较顺手;违背农民意愿,工作就变得棘手。产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模式,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鼓励农民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依靠科技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重石村在发展水果产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比如将梨树品种进行多次改良,从根本上延续了水果产业的生命力。通过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真正把特色产业发展引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转变政府职能。特色产业发展虽然要依托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但也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政府不能强制命令,必须由干预型转为引导型,由包办型转为服务型,由代理型转为市场调节型,真正把政府的意愿变成农民的自觉行为,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树立长期发展的思想。特色产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一个必须长期实践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要把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科学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尤其要重视打基础、管长远,做好积累性的建设工作和经验总结,为特色产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篇5:探索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新路

摘要 介绍了养殖肉兔的好处和市场前景。??

关键词 养肉兔;山区农民;致富项目??

中图分类号 S82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421(2007)11-081-01

兔是高效、草粮型草食小动物。兔肉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具保健功能的肉食品,据《本草纲目》记载:“兔肉性寒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凉血解热毒,利大肠之功效”。在民间人们将兔肉或兔肉药膳作为病人康复及产妇的滋补佳品;在西欧和日本被人们称为“美容肉”。早在20世纪50年代,山区农民就有养殖家兔的传统习惯,并喻为“摇钱树”。养兔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对资源配置要求不高,养殖技术易掌握;兔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其食主要是以野生牧草、青绿多汁饲料、农副产品为主,以草换肉,不仅丰富了城乡肉食品市场,还给养殖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所以,养殖肉兔对于投资弹性小的山区农民来说,无疑是壮大农村经济,脱贫致富的首选养殖项目。?? 兔肉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

兔肉与其他畜禽肉相比,具有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等特点,有特殊的食用价值,是理想的营养、保健、美容肉食品,堪称肉中上品。鲜兔肉中含蛋白质21%,比猪、牛、羊、鸡肉都高,并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可维持健康和促进生长;兔肉脂肪含量很低,仅为8%(猪肉26.7%、牛肉25.1%、羊肉21.3%),且胆固醇含量少,磷脂含量高。因此,兔肉是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患者和老年人最为理想的肉食品;兔肉钙含量丰富,是儿童、孕妇、老年人及病人的天然补钙食品;兔肉维生素含量以烟酸(烟酸又称抗癞皮病维生素,经常食用兔肉可延缓皮肤衰老,使皮肤细腻白嫩)含量最高,每100g鲜兔肉中含烟酸约12.8 mg,为猪肉、牛肉、羊肉中烟酸含量的3~4倍。兔肉肌纤维细嫩,容易消化吸收,是幼儿、病人、老人理想的滋补食品。此外,兔的血清、肝、胆通过加工,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养殖肉兔符合国家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

山区人多耕地少,但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条件优越。兔是节粮型草食动物,以饲喂野生植物,青绿多汁饲料,农作物副产品为主,饲料来源十分广泛。发展肉兔生产完全符合国家关于发展以草食家畜为重点,调整优化畜种结构,逐步形成以草食家畜为主体的畜牧业发展战略思路。?? 养殖肉兔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

肉兔是多胎动物,具有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早熟、世代间隔短、蛋白质和能量转化率高等生育特点。在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1只优良母兔年产5~6胎,每胎产仔7~8只,2.5~3月龄体重可达2.5 kg。据有关资料报道,兔对饲料中蛋白质转化率可达34%,高于牛、羊等草食家畜。养殖肉兔劳动强度小,在农村一般大人、小孩、老年人均可饲养。兔舍结构和设备简单,投资少,房前屋后,室内室外均可建舍饲养。按1只母兔年出栏2~2.5 kg商品兔30只计算,年可收入300~400元,一般家庭可饲养30~40只母兔,年可收入1~1.5万元,效益十分可观。?? 山区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来源广??

肉兔是典型的高效节粮型小家畜,将草转化为肉的效率高于牛、羊,单位增重的能量消耗约为牛的50%。山区有着丰富的野草、野菜、树叶、菜叶及麸皮、米糠、糟渣等农作物加工副产品,这些为肉兔养殖提供了富足的饲料资源,辅以少量精料即可满足肉兔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山区养殖肉兔具有较好的天然条件。?? 市场前景广阔??

兔肉具有高蛋白、高磷脂、高消化率、低胆固醇、低脂肪的特点,品质优于牛、羊、猪肉和禽肉,有“益智肉”、“美容肉”之美称,符合现代人类对食品的要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及肥胖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我国肉兔养殖占家兔饲养总量的80%~90%,是世界上兔肉生产大国,也是兔肉出口大国。2000年我国兔肉产量达46.08万t,出口鲜冻兔肉2.23万t,创汇4.58亿美元。2004年欧盟对中国兔肉解禁后,2005年我国向欧盟出口的肉兔折算成人民币为76元/kg,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兔肉近千吨;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都从我国进口兔肉。鲜活肉兔在重庆地区可卖到10~14元/kg,东南沿海售价16~18元/kg。我国在兔肉制品研发上除了四川的“缠丝兔”、河北的“柴沟堡熏兔”等传统产品外,目前,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省还研发了兔肉罐头、兔肉酱、兔肉香肠、兔肉松、兔肉干、红烧鲜兔、凉拌兔、八宝兔等别具风格的兔肉系列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广阔的市场前景,给草食节粮型肉兔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 陶岳荣.肉兔高效益饲养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7.??

[2] 王永康.无公害肉兔标准化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 唐景西.发展养兔在西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意义及对策[J].中国养兔,2002(4):24-25.??

篇6: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调查与启示

一是农村政策执行情况好,农民对惠农政策的落实满意率达100%。对减轻农民负担的满意率达95%,表明近年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是农民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满意率为70%,显示出大多数农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收入,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退耕还林、种菜种烟、干果药材是这几个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三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扶贫工作力度越来越大,90%的农民对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感到满意。

但也有部分农民对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不了解,有惠农政策宣传不到位的现象。调查中发现,农民反映集中的问题有:

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畅,电压不足,饮水困难,信息不灵,直接影响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瓶颈”,这是农民反映的共性问题。

二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滞后,主要是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电视节目频道少,致富信息了解少,科普读物看的少,文化宣传进村少。农民最盼的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文化。

三是科学技术推广不够,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少,科学种田的意识差,农村科技人员紧缺,农民对只卖种子,不搞服务的做法很不满意。

四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比较突出,村级卫生室条件差,人员素质低,中心卫生所设备简陋,不能正常地开展体检确诊,医疗收费不规范,病情原因不清楚,农民小病拖,大病扛,耽误了有效治疗。

五是农民教育支出大,近年来农村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高,但农民教育负担重。其原因是村里无小学,学生上学远,家长要陪读,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减免了学费,但学生各种开支更大,给农民脱贫致富增加了难度,农村教师水平较低,缺乏敬业精神,影响了农村学生教育质量。

六是村干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而部分村干部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缺乏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培养一批懂技术、有能力、有知识、有敬业精神的年轻基层干部。

为了真实反映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以铺坪村为例,将近年来农村的发展情况和现实问题作以阐述。

铺坪村位于野三关镇北部,东接长阳,南交鹤锋,西连建始,北邻磨坪。鼓磨公路横穿中心,铺坪小河将村分成两块,与野三关镇相距40公里,远离巴东县城140公里,总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00亩(水田150亩)。全村14个村民小组,258户,890人,劳动力480个。

近年来,勤劳朴实的铺坪人民在59岁的村支书向永浩的带领下,抢抓各种政策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在国家建设项目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决了农民衣食住行的基本困难,正逐步走向富裕。尤其是一大批农民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通过各种途径成为脱贫致富的领军人物,极大地推动了全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450元,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正在发生变化。

一、当前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

在调查中了解到,铺坪村农民脱贫致富主要得益于以下四种途径:

(一)产业结构调整造就一批致富能手

全村种植蔬菜300亩,魔芋200亩,烟叶630亩,水果60亩,人均一亩经济作物,以龚万军、田宗华为代表的种植大户,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仅自身受益,还带动周边60多户农民联合经营,年收入过万元。养殖大户田秀才、肖家宽、谭明玉年出栏生猪在80头以上,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2012年全村生猪出栏1000头,存栏1 100头,年出栏20头以上的有10多户,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个体经营加工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铺坪村地处原鼓楼乡的边缘,离集镇较远,但那里有煤矿、木材、药村、大理石。经常有客商出入,有部分农民瞄准这一商机,从事个体经营,一方面方便群众和客商,另一方面自己也得到可观的收入,该村从事电器、餐饮、副食、农机经营的个体户就有8户,这些人年纯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个体经营户为当地群众就近提供生产资料,捐资修路修桥,方便农户发展生产,做了很多好事,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农村交通运输催生一批致富典型

全村14个组都能通公路,通户达到90%,虽然路面质量差,但毕竟减轻了肩挑背驮的负担,现有大小运输车辆17台,一批从事运输行业的致富能手助推了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运输收入在80万元以上,为当地的经济流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了便利条件。全村有摩托车、三轮车、面包车159辆,男人骑着摩托种田,女人挂着手机做饭,在铺坪村再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四)打工经济成为脱贫致富的顶梁柱

农业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一部分农民得以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涌向经济发达的城市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成为一支庞大的打工队伍,不仅为就业所在地创造了不计其数的财富,也为自己积累了一定的发展资金。铺坪村外出务工人员60人,占总劳力的四分之一,每年打工收入在180万元以上,更可贵的是一部分务工人员,在外面学到了一技之长,把先进的技术和致富的信息带到了农村,回乡创业,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顶梁柱”。

二、农村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受各种因素制约难以脱贫,甚至返贫。主要有:

(一)人力资源匮乏导致群众脱贫难

一是农村留守人员大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处于半劳力和无劳动能力状态,整体素质偏低,市场意识差,多数农民守着传统农业不放,不愿对致富项目增加投入,宁愿少收入也不愿冒风险。二是知识结构差,在家务农人群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小学及以下的比例高达50%。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方式,导致农业收入低,劳动所得只能养家糊口。三是劳动能力不足,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使得不能承担强度较大的建设任务。

(二)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群众脱贫难

一是对农村投入不足。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不够,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铺坪村有组级公路40多公里,全是农民投工投劳所建,道路质量差,交通运输困难,既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又造成人力物力浪费。二是电力设施落后,产品加工和家用电器难以正常使用。三是农田水利设施落后,造成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只能靠天吃饭,铺坪村虽然有一条小河,但没有条件利用,还给村民带来灾害,每到下雨季节,阻隔两岸人民,学生不能上学,农民不能下地,年久失修的木桥摇摇欲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013年小农水改造项目有望在该村实施,这样就可以使当地水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三)教育投资和疾病导致群众脱贫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成本和医疗成本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本地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子女入学和就医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几乎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即:越是没钱上学的越是难以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越是没钱就医的越是身体素质差,一部分农民不惜“砸锅卖铁”,欠帐举债,供子女上学,支付医疗费用。

(四)市场经济风险导致群众脱贫难

由于山区群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对市场风险的预知和预防能力相对较弱。仅仅靠买卖农副产品获取经济收入,往往受制于经销商,市场风险时常使农民蒙受经济损失。

三、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启示

总结该村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经验和教训,得出以下启示。

(一)农民脱贫致富需要政府有所作为

山区农民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地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缺乏,而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电力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等原因加重了贫因。因此,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建立农民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应从以下五点入手。

一是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的投入。抢抓各种政策机遇,加快以农村路网、电网、水网、通讯网为主的“四网”建设步伐,解决好影响农民致富的交通、用电、饮水、信息传递等问题,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因灾返贫的风险。

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山区耕地生产效率低,粮油生产能力与平原相差甚远,只能另辟蹊径,发展特色农业,因此,必须结合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烟叶、茶叶、反季节蔬菜、魔芋等特色产业,形成板块经济、规模效益。

三是加大致富信息传播力度。山区农民贫困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闭塞,造成农副产品和自然资源无法与市场接轨,应经常开展科技、信息、文化下乡活动,让更多的致富信息迅速流向农村。

四是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各级政府应积极组织农技、畜牧、科技、农机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种养技术含量,提高农业产品的增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是加大农民就业引导力度。随着农村劳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各级政府部门应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将“打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积极开展务工人员职业技术培训,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培训面向农民工,让农民工拥有一计之长。二是搞好服务,保护外出农民工的权益,使农民工有体面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二)农民脱贫致富需要提高自身素质

山区农民世世代代“蜗居”大山,要尽快脱贫致富,仅仅依靠外力作用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行内外结合。

一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山区农民之所以贫穷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自身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山区农民应加强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二要改变不良习惯。应从改变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活卫生等方面入手,搞好环境整治,搞好家庭卫生,搞好生态保护。三要提高捕捉商机的能力。思路决定出路,商机信息要转化为经营行为,需要农民广泛收集信息,认真分析市场,不断提高致富的本领。四要提高防骗拒险能力。提高识别假农药、假种子、假肥料、假产品、假信息的能力,减少上当受骗所造成的损失。

(三)农民脱贫致富需要市场当好向导

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固然需要加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但是更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为农民提供市场保障。一要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人人都能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二要突出市场引导作用,山区农民发展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市场行情好则农民积极性高,市场行情差则农民积极性低。因此,要引导农民以市场调结构,不能使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四)农民脱贫致富需要发展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培育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对接,有效地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一要扶持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定单合作、股份合作、资产参与、土地租赁等多种形式,使企农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得、资源共享。三是要着力探索发展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成立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在农企与市场之间建起桥梁和纽带。

(五)农民脱贫致富重在帮助贫困农户增收

没有贫困农户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帮助贫困农民增收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对贫困农民一要实行政策倾斜,帮助发展好农业生产项目;二要有最低生活保障机制,使其获得稳定收入;三要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开展党员干部一帮一的帮扶活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四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篇7:致力打造山区农民致富精品工程

打造“一园”坚定特色经济发展方向

陶泉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天然资源,孙作洲借助这一优势,着力打造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娱乐、探险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园。“陶泉乡没有成规模的工业,所以我们就要‘避重就轻’”,孙作洲书记经过审慎的考察、调研、选择,确定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旅游产业和农特产品加工业。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全乡上下努力,南王庄和北王庄建成了近千亩的核桃基地,炉峰山两盘岭的花椒地形成规模,乡村主要道路两边随处可见成片成片的柿子树和谷子地。谷子沟、柿子带、核桃坡、花椒岭让人陶醉。孙作洲知道打造旅游胜地,硬件必须到位,他不断争跑道路项目,在原来的基础上,今年又硬化了5.1公里的旅游道路;投资近200万元的五龙宫于3月建成并举行了盛典,吸引了更多周边游客;民风淳朴的南王庄、北王庄,农家乐小店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放;炉峰山周边开辟了一条环游路线,给游客提供更直接的接触自然、感受神奇的机会;各景区的农特产品、旅游纪念品也纷纷走向市场,让当地百姓也多了条致富的门路;总投资1000万元的聚龙山景点开发项目正在进行中。

建设“三基地”提升山区百姓创业热情

“只有调动全乡父老乡亲創业积极性,陶泉乡的经济发展步伐才能加快,人人致富才能成为现实。”感情朴素,心系农民的孙作洲时时提醒自己。首先提高农民种养加素质,成立了技能培训基地。与磁县职教中心合作对全乡致富能人和养殖大户进行了种养殖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党员群众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收看农田管理、果树嫁接等节目,提高了干部群众学科技热情。与此同时,孙作洲努力组建了市场经纪人培养基地。与县发改委合作,多次组织举办招商引资培训会,对致富能人进行市场营销培训。他给群众提供用武之地,建成了致富创业基地。新植优质核桃树苗56000棵,全乡核桃种植面积达1700亩。投资500万元,新建养殖场一个。邀请县科协技术员到齐家岭村就果树嫁接技术进行指导培训。联系县畜牧技术人员对规模养殖基地开展集中防疫。与邯郸市滏华颗粒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种植了500亩皂角、200亩菊花,不断巩固和完善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三基地”建设,全乡干部群众的创业愿望日益强烈、干事热情高涨。

推进“六项目”夯实和谐民生坚实基础

篇8:探索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新路

一、隆阳区基本情况

云南西部边陲的隆阳区坐落在横断山南段,东经98度43分至99度26分,北纬24度46分至25度38分,东北边隔澜沧江与大理州相望,南边和保山市的施甸、龙陵县相连, 西边以高黎贡山脊与腾冲县为界,北边顺怒江而上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毗邻。保山城系隆阳区政府所在地,位于320国道、大保高速公路旁,城区距昆明400多公里,离中缅边界200多公里。全境东西最宽78公里,南北最长96公里,总面积5 011平方公里,目前,人口总数达94万。全区有27个民族,属于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其中汉、彝、白、傈僳、苗、 回、满、德昂、佤、纳西、壮等13个为世居民族。

全区年平均降水量1 205毫米,其中高黎贡山顶部年降水3 500毫米,潞江坝约700毫米,保山坝约1 000毫米,北部山区瓦窑、瓦马、汶上等地1 000~1 500毫米。

截至2013年底,隆阳区辖两个街道、6个镇、6个乡、4个民族乡,其中,坝区乡镇(街道)10个,山区乡8个,在全区5 011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坝区2 640平方公里、占52.7%, 山区2 371平方公里、占47.3%;总耕地64.9万亩,其中,坝区37.6万亩、占57.9%,山区27.3万亩、占42.1%。2013年全区粮食平均单产479千克,其中、坝区平均517千克、山区440千克,在山区乡中的瓦马乡、水寨乡两个乡2013年粮食平均单产分别为423千克和308千克;2013年全区人均粮食518千克,其中,坝区688千克、山区775千克,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 214元,其中,坝区7 997.15元、山区6 499.26元,在山区乡中的瓦马乡、水寨乡两个乡分别为6 479.86元 、4 845.34元。

二、隆阳区贫困山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贫困山区交通及农业基础设施差。很多山区乡(镇) 都是交通闭塞,物流、信息流滞后,流动人口较少,导致了流通市场不活跃,乡村居民消费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

农业基础设施差,投资建设力度不够,农业生产条件差。 农业主要是靠天吃饭,在风调雨顺的年份里农民的收入要好一些。反之,则要差一些。如隆阳区瓦马乡就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乡,全乡25 500多人,分布在307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是集山高坡陡、交通闭塞、农业基础设施差于一身的贫困山区乡。

二是贫困山区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纯收入低。在山区乡 (镇)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全部经济的主体,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第二产业工业在这些地方基本上是空白区,第三产业商业的发展也受到第一、第二产业的制约,市场活跃程度低。如隆阳区瓦马乡农业产业结构就比较单一,在现有的产业中,主要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大春是玉米,小春是麦子,一年四季往返轮回。经济作物较少,零零星星有一点, 也不成规模,经济效益较差。2013年隆阳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 214元,其中,坝区7 997.15元、山区6 499.26元。

三是贫困山区农业科技适用技术缺乏,种植技术落后。 现在仍然沿袭着多年来的人挖、牛耕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经营模式。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缺乏。例如,在有些地方种粮食就像大家形容的一样“虽然种了几山坡,但是只收几箩箩”,又如,甘蔗种植不能按照技术要求规范种植,而是采用只要种下去就不讲究效果的方法,在种植过程中,有的开槽深度不够,株行距疏密不均等现象普遍存在。

四是发展农业的观念落后,信心不足。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历史,演义了一代又一代农民的沧桑历史变革。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今天的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由原来的只求数量用于解决人们温饱的最低要求,向既要有数量又要有质量,注重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产业化方式转变。贫困山区的农民在思想观念上还处在较落后的封闭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意识淡薄,对新型农业产业的观念落后。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仍然停留在传统方式、习惯性的粗放经营模式上。另外是发展农业的信心不足,都认为搞农业生产是不得已而为之,盘田种地只能维持简单的生计。靠搞农业生产是不可能发家致富的。信心不足,人们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生产的方法较少。导致出现了收入偏低的必然结果。

三、隆阳区贫困山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四条 对策

一是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贫困山区乡(镇)需要改善的基础设施较多,而现在财力有限,投入的资金不足。笔者认为只有抓住公路建设和水利建设两个重点进行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问题。在交通上要做到村村通公路,以物流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改善了交通条件, 要发展经济作支撑,山区乡(镇)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还是在农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只有改善了水利条件,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状,才有可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二是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来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结合各地自然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贫困山区往往在这方面是最薄弱的环节。一方面是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不足,引导农民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少,路子窄;另一方面没有经济实体(龙头企业)的支撑,农业产品难于实现从自然产品转化成商品。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注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贫困山区的农民认识市场,做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第二,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创建农业经济合作社,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形式,把农民的生产、 销售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贫困山区的农业产业按照市场要求,做到产品有规模,经济效益有提高,结构调整适应市场要求有序进行。

三是应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力。贫困山区农业生产最缺乏的是先进的农业科学适用技术。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要充分调动科技、农业部门的积极性,在优良品种引进推广,栽培技术的培训上下工夫,从田间地头最需要的基础工作抓起。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种植管理的传统模式和习惯性耕作方式,尽而走上科学规范的生产经营方式。例如,位于隆阳区西北部山区的杨柳白族彝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瓦马彝族白族乡是一个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少数民族地区,这3个乡被人们称为“西山片”,是隆阳区乃至整个保山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西山片”长久以来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区委、区政府2005年在“西山片”实施“3+2”扶贫攻坚战略(3是指“包谷+生猪+核桃”;2是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仅从玉米生产方面看,2005— 2009年实施五年累计推广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48.3644万亩、平均单产达到507.6千克,比未实施“3+2”战略前的2004年单产312.9千克增194.7千克,增62.2%。

篇9:黄栀子种植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我以前外出深圳创业,去年参加了黄栀子种植培训班后倍受启发,决定回乡创业,购进种苗12万株,第一期就种植900多亩。”陈旭东告诉笔者。

据了解,去年3月,丰顺县关工委联合丰顺县和昌种养专业合作社在该社的种养基地举办了农村创业青年种植黄栀子技术培训班,来自汤西、汤坑、潘田、龙岗等镇的3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参加培训后,学员们引进种植广东省农科院培育推广的黄栀子新品种种苗近30万株,面积达2000多亩,成为全市乃至粤东地区最大的黄栀子育苗种植基地,并初见成效,实现当年培训、当年投产、当年收益的目标。

“一位韩国老板来我县考察黄栀子种植情况后,认为前景广阔,计划投资兴建黄栀子色素加工厂,引进韩国新设备生产线,促进我县黄栀子产业化建设。”该县关工委主任胡云流说。

据介绍,汤西镇中楼村创业青年、丰顺县政协委员蔡宇文成立专业合作社和注册成立公司,自主培育种苗22万株,已种植5万多株。同时,他还带动另一村民种植黄栀子700多亩,去年底已首次采摘近万斤。

“发展黄栀子种植具有短、平、快,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长的特点,具有适应生态发展,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成为我县发展农业生产、精准扶贫的一个首选项目,发展前景喜人。”蔡宇文说,他已向县政协会议提案大力发展黄栀子种植,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篇10:探索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新路

从2013年开始,化德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积极发展以绿色特禽产业为主导的林下经济,用创新的方法处理生态与发展的关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林下经济,就是以林地资源、林下空间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初级加工、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形式,开发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的复合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我县有林地面积达280多万亩,我们按照习总书记“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把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也是金银山的生态理念,贯穿于化德县经济方式的转变上。我们按照自治区“建成全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要求,开辟经营了6万多亩的林下特禽养殖基地,把生态理念和行为准则体现在化德社会生产生活中,在近一年的实践运行中,体现出了多方面的成效。

首先是解决了一个矛盾,即解决了国家“绿被子”与农民“钱袋子”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自治区党委王君书记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提出了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的理念,因此,建设美丽化德,就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近年来,我们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212万亩。同时,为切实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我们实施了严格的禁牧舍饲政策,但是山封了,化德大地绿了,农民却富不起来。那么如何能让农民依托绿水青山富起来,成为他们的金山银山呢?我们经过实践证明,发展林下特禽养殖,能够解决了这一矛盾课题,这也使林地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就拿化德的黄羊滩来讲,1994年开始实施生态建设项目,累计总治理面积达15万亩,种植各类牧草十多种,体现出了极大的生态效益,但十几年来,一直只是防风固沙的屏障,经济效益最多也就是收储一些饲草。今年,通过发展林下特禽养殖,仅半年时间就实现销售收入140万元,盈利80多万元;再就是通过林下养鸡,鸡粪反哺林地,改变土壤结构,提高林地地力,促进林草生长,实现了林草资源的良性利用、循环发展。同时,通过对林草地实施围封,使得牛、羊等大畜无法进入,草场单位承载量大幅减少,从而有效保护了生态,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共赢的生态型畜牧业发展新路子。

其次是抓住了一个核心,即抓住了农民持续增收这一核心。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核心在农民。化德县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是乌兰察布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风蚀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按照自治区新的贫困标准,全县4.89万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占到全县农村常住人口的80%。在多年的城乡统筹一体化“三三制”扶贫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产业是增收的基础,产业是脱贫的支撑,只有做大做强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才能实现贫困群众的根本脱贫。发展林下特禽养殖,可以大幅降低生产对能源、水、土地等资源的消耗,推动资源利用方式上的革命性转变。发展绿色特禽业投资少、风险小、周期短、见效快,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无疑是产业扶贫的最佳选择。据初步测算,按目前的市场行情,出售10只特禽就相当于出售一只羊的价格,而特禽的养殖成本比一只羊少30%。按照每亩林地投放60~100只特禽计算,每户按最小饲养量1000只,每只净利润40元(每只特禽均价100元,禽蛋每公斤40元),人均年收入可达4万多元,是从事传统种植业收入的6倍以上。

我们发展林下经济也是搭建了一个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平台。绿色特禽产业在经营模式上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首先由几家龙头企业规划建设特禽养殖基地,龙头企业联合周边农户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为贫困农户无偿提供禽苗、防疫及技术指导,按成本提供饲料配置,长成后按市场价收购禽、蛋,实行统一销售,合作社的养殖户养得起、卖得出,不承担任何风险,稳步实现持续增收。为推动绿色特禽产业快速发展,我们成立了林下特禽养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加快林下特禽养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鼓励措施和扶持政策,在土地租赁、林地流转、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目前,已有3家企业,总投资6000万元规划并建设了6万平方米的特禽养殖基地,并带动了周边50多家农户发展特禽养殖。

通过大力发展特禽产业,我们实现了一个统筹,即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者的统筹,也就是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我们发展绿色特禽产业最终目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加生态产品的产业链条,让现有林地资源不再只是防风固沙的屏障,更重要的是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宝地。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集约利用资源,还能生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实现“禁牧不禁养”,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林草地效益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放大生态效应,走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加快绿色特禽产业发展,把生态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到2017年,我们将通过政府扶持和黄羊滩林下特禽养殖基地的示范引领,在全县东西长105公里、南北宽20多公里的绿色屏障区域内,规划建设11处饲养量均达到10万只以上的绿色特禽产业园区,特禽养殖量将达到170多万只,带动周边1000多家贫困农户发展家庭规模养殖,在全县形成绿色特禽产业的经济带。

(作者系中共内蒙古化德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孙镇镇

上一篇:上一堂纸的网络课作文下一篇:煤质管控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