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教育法在高校贫困生教育模式中的探索

2022-09-11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校园里的特殊群体之一,也是备受关注的弱势群体,许多贫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调查发现,各大高校对贫困生的教育多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教育。将典型教育法运用到高校贫困生教育中去,能进一步激励贫困生奋发进取、立志成才,也突破了常规的以经济资助为主导的校园贫困生工作。

1 典型教育法在贫困生教育中的作用

典型教育法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比传统的说理教育更富有感染性和可接受性。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种模仿榜样的强烈倾向。这种倾向源于人的需要和社会从众心理。我们将高校党员教育中的常规方法典型教育法运用到贫困生教育中去,利用学生的这种需要和心理,在这个群体的学生当中树立一批典型模范人物,以引发模仿心理,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

1.1 典型模范人物给贫困生提供努力进取的标准

好典型、好榜样对广大贫困生来说,有努力进取标准,是非常现实、十分直观的教育和引导,起到“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在当代大学生中,他们都有不甘落后、积极上进的自尊心和责任感,特别是贫困生,他们本身在经济上有“不如人”的自卑感,他们更需要在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来弥补该方面的不足。有典型的代表人物的出现,意味着有了标准的产生,就能够有效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继而就会有赶先进、争先进的现象出现。

1.2 典型、榜样教育是促进这个特殊群体成长、成才的直接动力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贫困生当中树立起来的典型代表人物,是这个群体学生的代表,具有榜样作用。先进典型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是崇高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透过这小部分典型代表那种敢于直面和战胜困难、创造各方面优异成绩的表现,贫困生也会看到更多的希望,找到勇挑生活重担的信心、勇气和决心,同时也引导他们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及现实的差距,明确追求目标,能正确地对待挫折,脚踏实地,激发发奋的斗志,用意志克服困难,靠着高度的自觉性、坚定性一步步获得成功,从而实现身心发展的和谐,充分发挥优势,实现自身价值,最终实现从成长到成才的质变过程。

2 典型教育法在贫困生教育中的模式探讨

2.1 通过开展自强自立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树立典型示范代表

该评选活动在学院贫困生群体中产生。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各班的贫困生当中以自荐或推荐的形式向学递交评选材料。通过班评选、年级评选、学院评选综合评审三个阶段评选出能够克服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有优异的成绩或突出的个人事迹等这样一批逆境成才的优秀学生代表。第二阶段对评选出来的若干自强自立典型代表进行表彰鼓励。参加表彰大会人员以全体贫困生为主体,表彰大会设置对自强自立优秀代表事迹以Power Point、D V形式进行展示这一环节。

2.2 对典型示范代表进行广泛宣传,在全体贫困生中开展深入学习活动

通过学院宣传栏、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开展宣传活动,再通过小记者一对一的采访,对优秀典型贫困生的感人故事以报刊的形式报道出来,作为学习资料在学院学生中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宣传、学习,引导和帮助广大贫困生勤奋学习、开拓进取、发奋成才。

2.3 以典型示范代表牵头,在贫困生当中开展特色实践活动

在典型教育过程中,以优秀学生代表牵头,以点代面,通过开展属于该特殊群体特色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不断深化典型代表的影响力的同时带动广大贫困生通过亲身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实践活动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首先,以优秀学生典型代表牵头,利用校内的综合资源积极开展符合这个群体的“特色”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爱心书架”爱心公益活动,倡导广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捐赠课本或课外书,无偿资助其他贫困学生,解决部分贫困生无力购买课本的实际困难。活动开展中让学生典型代表做好带头作用,使贫困生敢于承担各项任务,积极参与组织工作,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另外,优秀学生代表要率领广大贫困生努力寻求校外实践基地,以便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活动包括社区服务、参观学习等。校外实践为贫困生迈向社会搭建更好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信心,使贫困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并勇于表现自己。

通过实践活动让这些典型学生代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带领服务于大众,增加他们在同学们当中的信服度。同时经过活动的锻炼,该群体学生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逐步走出贫困的阴影,体会自我价值的实现,信心也得到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典型教育法,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我们通过评选在贫困生中树立自强自立学生典型,以自强自立优秀贫困生的先进事迹作为教育学习材料,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开展榜样教育,可实现对贫困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该教育模式,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奋发进取、回馈社会的斗志。典型教育是在原有的贫困生教育工作基础上,探索出了贫困生教育的新途径,也是该方面教育的新突破。

摘要:高校贫困生是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如何真正帮助他们在精神上“解困”,树立自强自立意识,激发其奋发图强的斗志,我们尝试将典型教育法运用到高校贫困生教育中去。本文针对该方法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典型教育法,贫困生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2.

[2] 陈玲玲,曾长秋,陈倩倩.略论大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及其培养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63~65.

[3] 萧莉,刘伟,徐沙.贫困生教育创新模式思考与实践[J].人力资源,2007(6):99~100.

上一篇:大规模种植速丰桉的利弊及其应对措施下一篇:学习型社会中公共图书馆的角色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