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探索我国职教新路

2022-09-10

在中国, 随着现代企业的蓬勃兴起, 需要大批具有良好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 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发展地方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迫切呼唤。众所周知, 德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其工业产品以其做工的精细、品质的优良而享誉全球。这一切要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著名的“双元制”, 它被人们称为德国职业教育的秘密武器。

“双元制”是德国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途径, 它是一种源于学徒制的职教培训模式, 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 到20世纪50年代才逐步完善起来。所谓双元制 (Duales System) 职业教育, 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又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的教育模式, 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 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双元制”中的一元是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辅导来提高学员的理论基础, 同时针对需要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课程内容。另一元是培训企业, 它是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基地。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入校前, 必须选择一家企业并与之签订培训合同, 得到一个培训岗位。在校期间的培训经费完全由企业承担, 企业依照培训合同为学生提供培训场地、设施和培训指导人员, 并支付受培训学生的学徒津贴。学生学习期满合格后, 一般留在原培训企业工作, 也可以到其他企业工作或继续上学深造。

1 社会重视与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结合

德国社会与政府极其重视个人的职业技能培训, 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德国总体上实行13年普通义务教育。德国以法律手段规定:凡是完成了普通义务教育而没有继续读书的十八岁以下青年, 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未满14周岁不能打工, 没有技术就不能上岗。对于想辍学的学生来说, 无疑就成了坚不可摧的障碍, 对于不想或不能上大学的学生, 惟一的选择就是进职业学校掌握一门专业技术。这样, 职业教育就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极大的发展空间, 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创造了一个良好契机。德国的教育体系与我国相似, 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三个层次。但与我们的“两头大, 中间小” (重基础、高等教育, 轻职业教育) 不同,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渗透中。德国的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了, 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至少都能接受一项职业训练, 直接掌握一门技术, 以达到就业水准。德国人认为职业学习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尽早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 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尽早选择和确定它所愿意培训的人才。德国教育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使每个人有可能获得最理想的促进, 并接受合格的、符合个人兴趣的培养。

2 就业导向, 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式培养

德国的职业教育办学机构根据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中长期前景, 结合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劳动组织结构的调整情况, 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确定专业。为了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相对稳定性, 体现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和适应性, 德国以职业分析的科学方法为导向, 确定“双元制”的职业培训。通过职业分析既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构成任何一种职业的主要活动内容, 明确地分辨出支撑该职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能够确定相邻社会职业的技能, 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提供了依据。“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的培养, 而且还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是一种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 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 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 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生产过程及工作组织形式不适应而茫然不知所措, 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关键能力包含的具体能力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

3 规范严格的师资标准与质量考核体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加上了职业和技术两个内容, 对师资与考评都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在德国, 要获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任职资格, 除了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并取得教授资格以外, 还必须有3~5年的社会工作经历, 其中必须有3年在校外企业工作的经历。这些规定确保德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名符其实, 他们既有教授的学术素养又有工程师应具备的较强动手技能。学生实习往往有专职教授负责, 进行现场指导和组织工作。而且实验设备都非常先进, 许多都是德国著名企业新研制出来的一流产品。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还建立了一套客观、公正、规范的考试考核体系。为了确保考试的客观性不受培训机构的影响, “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由与培训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由于考试由行业协会组织实施, 这就有利于考试按照《职业培训条例》的考试要求进行, 而不是根据哪一个培训机构 (企业或学校) 中所传授的具体内容, 这样就能更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的培训质量。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的客观与公正, 它在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 其结业证书不仅在全德国得到承认, 而且在欧共体的很多国家也得到承认。

相比之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显得很薄弱、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相关工作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等都是不争的事实。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家级教师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迫切要求。基于自身条件, 高职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 一方面选送自己的教师出去参观学习, 提高自己的理论与业务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从校外聘请一些行业里的高级技术人员补充师资的不足。同时, 要打破校内传统的系与系之间的界限, 进行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横向联合。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出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 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 制定严格、公平、规范的专业考试标准, 改变传统的“严进宽出”的录用、考核模式, 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在考核中实行考教分离, 严格执行考核标准, 全面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质量, 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摘要: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享誉世界的一种职教模式, 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我国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创新实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从社会文化背景、企校联合的办学方针及师资特色等方面探讨了以“双元制”为代表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并结合我国的职教现状, 提出了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一些思路探索。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 倪同一.德国职业培训经验与中国职业教育模式[J].职业时空, 2005 (10) .

[2] 周丽华, 李守福.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及制度基础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 2004 (10) .

[3] 姜大源.着眼于未来的理性思辨:坚持与改革——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近期发展动态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2004 (13) .

上一篇: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下一篇:论俄狄浦斯情结下的命运悲剧——以《雷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