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论文

2022-04-22

摘要:幸福德育将学生的幸福感与思想品德培养作为目标,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相吻合。初中生处于思想品德塑形、个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幸福德育有利于初中生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增强其面对不同境遇的信心,对其个人成长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家校合力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实现家庭、学校共同开展幸福德育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论文 篇1:

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深度教学

摘要: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的必学课程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于当代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初中生现在正处于成长、学习的关键点,所以初中教育不能只着眼于文化课程,还应当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所谓深度教学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教师可带领学生突破对知识的浅层学习,深入探讨知识的魅力,突破传统教学形式。本文将对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深度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法治;道德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道德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引领者,法律是保障国家国泰民安的有力武器。道德与法律两者相辅相成。为跟随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包括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观念应逐步转向教育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实现“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注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度教学,可以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生正处于学习成长时期,是祖国的未来栋梁,所以培养初中生的道德和法治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深度教学的含义

我国著名学者郭元祥先生曾提出:“深度教学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当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因为其是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完善发展的前提,也能帮助教师深入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途径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自古以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有意想不到的好结果。在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中,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中采取行动,从而实现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效果。例如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爱心活动,在周末可以组织学生去养老院打扫卫生、与老人交谈献爱心,或者组织捐献活动号召学生将不用的衣服、书籍等日常用品向贫困山区进行捐献等活动。道德的培养仅靠课堂上理论的教育是不足够的,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意义与快乐。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发达,功能也越来越全面。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课堂上,会有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利用短片、图片等多样化形式,能够丰富教学课堂的氛围,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动形象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二是通过新媒体的应用,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生活中相关事情,如何用视频、文字、图片等方式记录下生活中关于道德与法治的相关事例,例如在上课时,老师可通过电脑和白板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犯罪报道等,然后根据报道中的相关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相关知识来回答判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对其进行交流学习,达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目的,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相关道德法律知识,增强对道德法律知识的吸收,提高教学质量。

三、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意义

(一)可以树立初中生的法治思维

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所谓法治思维,是指一种规范的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行为的思想体系。为初中生树立法治思维,说白了是要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想要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知道要靠法律来维护自身权利,要让他们认识到在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个人所作所为,都必须要以法律为依据规范约束自我行为,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促使其应当明白作为一个中国人,受什么样的权利保护,便应履行什么样的义务。

(二)培养爱国情怀

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祖国培养新一代的青年。例如讲解一些时事热点,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优秀,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但切记爱国不能盲目。现在初中生大多都过于极端、思想情绪不稳定、政治素养不够完善,所以很容易被偏激观念所蛊惑。教师应当引导初中生意识到爱国应当是理性的、稳定的,要信奉、肯定自己的文化信仰,不随波逐流也不顽固己见,教育学生做好自己,坚定自我,日后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极大的意义。现阶段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生需要在正确牵引和指导下,不断完善自我。而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从历史案例与现实材料中学习和借鉴,知道一个优秀的人应当具有怎样的品格,进而自我培养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所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有志青年,为祖国的未来作出贡献。

结语

现阶段,初中生已经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其思想道德素质正在逐渐成长成型。但初中生大多正处于人生中叛逆阶段,所以在这一时期应注重于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学校和家长应该多注意观察学生,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成长观念,培养出正确三观的人才。归根结底,初中生教育的中心理念,是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实际意义,实现明辨善与恶、对与错、追求教育质量和德智相融合的教学,引导学生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教育本质要求,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规则与意义,此举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一定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唤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教学探究[J].品位·经典,2021(17):93-95+120.

[2]李洪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策略[J].求學,2021(35):63-64.

[3]连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深度教学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21.

[4]田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20.

作者:吴兴明

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论文 篇2:

形成家校合力,打造幸福德育

摘要:幸福德育将学生的幸福感与思想品德培养作为目标,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相吻合。初中生处于思想品德塑形、个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幸福德育有利于初中生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增强其面对不同境遇的信心,对其个人成长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家校合力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实现家庭、学校共同开展幸福德育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家校合力;幸福德育;家访;公开信

幸福德育是一种全新的德育理念,其中既突出了“幸福”,也强调了“德育”,是对传统德育理念、德育模式的扬弃,有利于在提高学生美好体验、积极感受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养成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幸福德育不仅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还需要教师与家长的高效配合,形成家校合力,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协调、和谐的稳定环境。

一、致公开信,宣传教育理论

公开信是一种开诚布公的信件。虽然目前诸多家长逐渐认识到了德育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家长普遍将这一教育任务推卸给学校、教师,没有认识到幸福德育的重要性。為了改善这一状况,促进家长形成正确的观念,教师应该借助公开信的形式,对幸福德育的相关内容进行广泛宣传,为形成家校合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在推行家校合作的幸福德育时,就曾经以所有学生家长为对象,写了一封公开信。在公开信中,我具体阐述了幸福德育的理念:我们不仅应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身心发展,同时也应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爱护,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家长、教师以及他人的支持,这样才能全面地塑造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发布公开信的同时,我还在班级的公告栏中公布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学生榜样,让他们在这封内容丰富的公开信中说说自己的成长环境,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我还邀请所有学生成为这封公开信的书写人,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内心对幸福的理解、找到自己适合发展的道路。这种特殊的公开信形式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肯定,他们结合公开信中的幸福德育观与相关内容,对自己采取的教育方式、营造的家庭成长环境进行了重新审视。

其实,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与专业性的培训,家长极容易在家庭教育中陷入“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幸福成长”的误区,这对孩子健康道德观念、正确素质涵养的形成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作为实现家校合作的牵引者,教师应该通过公开信的形式,使家长了解到最新的教育动态、教育思想,让家长能够及时跟进学生的成长变化,这样才能促进“幸福”的广泛传播。

二、组建同盟,深度开展合作

家长和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同盟,尤其是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塑形、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教师,家庭、学校,应该进一步稳固同盟关系,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保证双方都能够及时了解青少年的发展,都能够把握最新的教育动向。在实施幸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建家长会,将合作同盟的关系固定化,这样才更加方便家长之间的交流、家校之间的合作。

例如,我在实现幸福德育的过程中,就将家长会作为重要的桥梁,并实现了家长会在形式上的多元化。首先,我与家长、其他任课教师一起组建了“门诊式”的家长会,由家长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专家”,向任课教师进行咨询与探讨,了解孩子在不同方面的成长状况,这样有利于拉近任课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单个老师对学生的片面评价;其次,我还与所有家长一起组建了“探讨式”的家长会,我开展了“心中的幸福”“幸福地教,幸福地学”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家长在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以后,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幸福德育在教育上的有的放矢,同时还能全面地提高家长的个人素养与教育能力,加强家长之间的深入交流、合作;再次,我还开展了“讲座式”的家长会,不仅邀请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家长来谈自己的家教观,同时还努力邀请德育专家来参加我们班的家长会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实现同盟合作的权威化。

其实,在目前推行幸福德育的过程中,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都没有真正形式上的固定化,教师必须改变家长会开展中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的情况,让每一位家长都能够认识到开展家长会、加强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促进优秀教育观念的全面共享。

三、开展亲子活动,加强情感交流

在现实家校合作的过程中,亲子活动的开展不仅次数较少,而且在形式、内容上也较为枯燥。这是因为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以及现实社会的影响,诸多家长都认为没有再开展亲子活动的必要性,而是将时间较多地投入工作与其他事务之中。其实,亲子活动的开展既能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成长,让孩子体会到来自家长的关心、爱护,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的教育理念,发现其他家长使用的教育方法,促进幸福德育的顺利进行。

家长的时间有限,因此,我在布置亲子活动时,注重的是家长在言语与行为上的影响,促使家长在幸福德育的活动中发挥自身的正能量。例如,我曾经在班级中发起过“感谢有你”系列活动,先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中的公益活动,一起利用空闲时间拜访养老院、社区内的孤寡老人,让家长与学生在活动之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随后,我又发起了捐助活动,鼓励学生、家长将家中多余的用品捐助给贫困山区的儿童,让孩子们形成主动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在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关怀上,我让学生们自己去观察父母的生活,感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并且在观察与调查活动结束后,让学生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者写作等多种形式,对自己的观察、调查进行展示。在展示课上,我邀请学生的家长到场,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改变,让爱充溢于孩子成长的道路。

教师需要认识到亲子活动的开展不仅应该触及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感知,同时还应该强调家长的参与,发挥家长在幸福德育中的积极作用。这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远且深刻的,只有正确发挥家长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与其形成精神上的共同体,增强彼此的认同感,一起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一起维持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四、开展特色家访,促进健康成长

家访是指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家长进行访问的活动。家访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从生活环境中体会学生的幸福感;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是共同完善学生幸福德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家访方式,调整自己的观念与态度,让家访变成家校关系疏通的渠道,并积极维护家庭的和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就努力开展了新模式的家访。我与学生干部一起,共同确定了需要家访的对象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对学生成长环境的调查、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关注以及促进学生交往能力提高等多个方面。在正式家访之前,我让学生干部作为先行兵,让他们到受访同学家里,与其一起完成作业、一起玩耍、一起谈心,在这种平等愉快的氛围之中,受访同学较容易打开自己的心扉,较为习惯地表现出自己的行为特征,有利于我找到孩子成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我再进行家访,采取旁敲侧击与间接点出问题的方式,与家长一起研讨促进青少年成长的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创新式家访的效果。

虽然家访关注的是学生在德育过程中、成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心中的幸福感、促进家庭的和睦,教师仍然应该形成尊重学生、尊重家长的意识,充分顾及青春期学生不同的性格、成长的需求与心理的成熟程度,满足她们被关爱与被尊重的需要,考虑他们的道德养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较好、较快地发展。

总之,幸福德育的引导者不应该仅局限于教师,家长也应该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使他们感受到爱与生活中的正能量,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海军.和经典为伴,与幸福同行:幸福德育的思考与实践[J].河北教育,2014(01).

[2]刘国.凝聚家校合力,打造和谐教育:浅谈我校德育教育与“家校社”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学习(中),2013(08).

[3]常明礼.践行美德  家校合力[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4(12).

(责任编辑:奚春皓)

作者:周秋洁

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论文 篇3:

壮乡教育谱新篇

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又恰逢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自治区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壮乡处处焕发着生机和活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全区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有102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辖110个县(市、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广西境内有壮、汉、侗、苗、瑶、京、回、彝、水、仡佬、仫佬、毛南族等12个世居民族,其中,仫佬族、毛南族和京族是广西独有的少数民族。此外,还有其他25个少数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截至2007年底,全区总人口为500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38%;壮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2.3%,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5.7%。全区有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15%,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5%。此外,还设有58个民族乡。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广西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大石山区、高寒山区和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存在着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读书难、就医难等问题。1950年,广西仅有少数民族小学生1.5万人;普通中学少数民族学生0.76万人;中专学校在校生仅1200人,少数民族学生很少;1949年,广西大专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仅30人,到1956年也仅有300人。自治区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在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充分尊重各族群众的意愿,从民族地区实际、少数民族特点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把发展教育同振兴当地经济结合起来,建立了符合广西民族地区特点的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实现了广西民族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构建保障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体系。

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从2003年起,制订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意见》、《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事业2003年至2007年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2004年至2006年发展规划〉的通知》等多个政策性文件,为加快广西民族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科学有序地发展。

二、建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1980年,广西开始在14所高校开办大学民族预科教育。199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普通高校民族预科班集中到广西民族学院预科部办学,在招生中始终坚持三个“百分之百”,即:100%是少数民族,100%是农业人口,100%来自50个贫困县。同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和条件,保证各少数民族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从2003年开始,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民族预科生实行免交学费上学的政策,到2007年,共免除学费1463.7万元,帮助4000多名少数民族学子圆了大学梦。目前,有14所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共1000多人在广西民族大学学习。20多年来,广西的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人才。1980年至今,民族预科共为有关高等院校输送了130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成为广西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有的成为作家、诗人、医生、工程师;有的担任了地、市、县、乡的党政领导职务;有的成长为优秀教师、先进模范,成为少数民族中的杰出人才。据不完全统计,预科生大学毕业后担任乡(镇)长、书记一级领导干部的有300多人,担任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有50多人,不少人还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大学民族预科教育不仅为国家培养了政治可靠、有真才实学的少数民族人才,也为广西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三、举办少数民族女童班。

为改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解决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问题,从1995年起,在各级教育部门、民委、妇联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别在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林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举办少数民族女童班,让偏远村寨中贫困家庭的女童优先入学,并且吃、住都在学校。例如,2003年,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八斗村“春蕾女童班”顺利开班,51名因贫困辍学的少数民族女童得以重返校园,重新得到了受教育的权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了保障。柳州市民族高中首届招收的61名贫困女生全部来自柳州、来宾、崇左3市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校期间全部免费学习,2007年顺利读完高中,并于当年全部考上了大学。截至2008年春季学期,融水苗族自治县有24所学校先后办有女童班,累计举办各类女童班98个,学生3832人。全县少年儿童入学率提高到99.5%,女童入学率由1987年的67.2%提高到目前的99.6%。龙胜各族自治县从1995年起,先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办女童班,实行“女生+少数民族+边远贫困+成绩优秀”的办班原则,女童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优于普通班级。第一届女子高中班于2003年毕业,44人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全部考取大学。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形成女童班、女子初中班和女子高中班的女童“一条龙”教育模式。女童班的举办既提高了女童的入学率,使少数民族女性受到良好的教育,也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少数民族妇女人才。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先后于1999年、2003年考察了龙胜县的女童教育,对该县的女童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赵沁平副部长考察泗水小学瑶族女童班后,欣然题词“红瑶女童教育是民族教育的一朵奇葩”。

四、举办中小学寄宿制民族班。

广西的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在12个民族自治县和部分贫困山区县、边境县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小学举办,招收当地品学兼优的农业人口少数民族学生,自治区财政每年投入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学生生活、学习补助经费2240万元。从2003年开始,自治区政府大幅度提高了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的生活补助標准,全年按10个月计算,小学生每生每年补助500元,初中生、高中生每生每年补助600元。补助经费根据自治区下达的招生计划数下发,所需经费由自治区财政负担50%,市级财政负担50%。从2008年起,自治区将中小学寄宿制民族班纳入“广西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项目,小学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天补助3元,全年按250天计算。提高寄宿制民族高中班学生生活补助正在规划当中。到目前为止,广西承办寄宿制民族班的学校有172所,其中,民族高小班27所,在校生6750人;民族初中班79所,在校生18630人;民族高中班59所,在校生10170人;职高、中专班7所,在校生3000人,全区寄宿制民族班在校生总数为38550人。寄宿制民族班的创办,有效地配合了民族地区“两基”攻坚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地发展。

五、积极稳妥地开展壮汉双语教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汉双语教学工作始于1981年,壮文是广西唯一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校教育的文字,自治区财政每年单列专项经费413万元用于开展壮汉双语教学。目前,全区共有24个县(市、区)的68所壮文实验小学、66个教学点,分布在46个乡镇,小学生近3万人;有民族中学(壮文初中)24所,学生近2万人,其中壮文班学生7000多人。全区共有壮文实验小学教师1300多人,学前班教师66人,民族中学壮文教师138人,县级教育部门壮文教研员和教学管理人员92人。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壮文实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广西的壮汉双语教学工作正在积极稳妥地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受到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六、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帮助贫困地区中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

广西于1996年开始组织支教工作。1996年以来,区内派出支教人员近3.2万人,有1.5万余所贫困地区的寄宿制学校、薄弱学校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援,共资助贫困学生9.4万人次,投入资金1.39亿元,捐助物资折款8955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1.55万期,培训人员288.34万人次,其中校长、教师6.12万人次,农民146.73万人次。2000年以后,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广东省开始对口支援广西贫困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实施的7年间,广东省先后派出400名教师到广西支教,广东省政府财政和各支援城市援助广西近3亿元资金,用于发展广西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援建、改建学校944所,还帮助广西培训了1000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广西区内大中城市学校和区直机关也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学校。教育对口支援有力地促进了广西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七、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为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按照国家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在学校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每年9月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使学生对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为在社会交往中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打下较好的思想基础,提高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增进对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认识。为了使民族团结教育更有针对性,编写了《广西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系列教材,供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使用。通过加强包括民族团结教育在内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各级各类学校从未发生过因民族问题引发的涉及安全稳定的事件,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一直保持稳定,为确保全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八、建立一支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民族地区教育管理队伍和专任教师队伍。

广西一直重视在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学校管理人员。目前,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学校,主要领导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或者领导班子中少数民族占绝大多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有很大提高,2006年,49个民族贫困县和58个民族乡的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4.2%和87.83%,形成了在数量和质量上基本适应教学需要的民族地区专任教师队伍。全区中小学少数民族专任教师数及其所占比重分别为:小学8.76万人,占42.62%;普通中学5.15万人,占36.63%。由于少数民族教师掌握本民族语言,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便于同少数民族学生交流,在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广西民族教育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到2007年,全区有独立建制民族学校165所,其中民族高等学校2所,民族中学19所,民族小学52所,壮文学校(含壮文初中)92所,承办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的学校172所。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重为:小学36.24%,初中37.28%,普通高中34.93%,中等职业学校43.78%,高等学校34.95%。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为:小学42.45%,普通中学37.37%,中等职业学校22.53%,高等学校23.55%。

———据2006—2007学年初的普通中小学综合统计报表的统计数据,全区少数民族学生毛入学率,小学达到132.06%,初中达到137.32%,分別高于全区小学、初中毛入学率28.16和32.61个百分点。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比例(38.3%)大体相当,民族教育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7月31日,教育部下文,认定广西全面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广西的民族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抓住千载难逢的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推进广西民族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广西。

作者:黄小鹏 黄永和

上一篇:云计算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下一篇:高校“概论”课案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