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4-04-22

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精选6篇)

篇1: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闫辉

(2011年6月22日)

城镇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全县上下奋力冲刺“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项目标的关键时刻,全面审视我县城镇化发展历程、剖析存在问题,研究探寻思路举措,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必将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引擎。

一、我县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县把城镇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城镇化步伐加速推进、城镇规模逐步壮大、城镇职能不断扩展、城镇人口显著增加。目前全县23个乡镇中,省级重点中心镇2个(双沟、半城)、市级重点中心镇3个(上塘、梅花、界集)、县级重点镇3个(龙集、金锁、临淮),其中临淮、半城定位为水乡特色镇来建设;原有自然村1997个,通过2005年、2008年和2009年三次缩并调整为242个。城镇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县进一步加快全县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是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十一五”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1亿元,五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3073美元;财政总收入32.0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4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8%和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95元,均实现五年翻番。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镇化率在30%—70%区间,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关键期。我县2010年城镇化率40.12%,按照这一轨迹,我县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二是城镇容量快速扩张。城市框架实现了历史性拓展,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4万,合围面积达82平方公里。2010年,小城镇新增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城镇容量的成建制、规模化扩张,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城镇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8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9.6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4%,县城区和各中心镇均呈现出强势扩张的态势。特别是面对去年以来宏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和限购、限贷、限价、加息等一系列政策叠加影响,我县房地产业继续呈现供需两旺的良性发展态势,充分说明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十分巨大,总体趋势不可逆转。四是内在需求十分旺盛。据统计,全县有近24万农村劳动力在从事非农领域的生产,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7%。这说明,在城乡要素市场形成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在急剧减少,城镇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二、新一轮城镇化规划体系的初步设想

规划是城镇发展的龙头和总纲,是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需要一个“立足当前、指导长远、准确定位、分步实施、彰显特色”的城市规划。目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2010—2030)已形成初案,结合几次听取方案汇报和相关部门的反馈意见,我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城镇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定位。

(1)关于中心城市规划。在发展定位上,目前及至“十二五”期间定位为苏皖边界现代化中等工贸旅游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区;在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中,进一步融合了“宁徐走廊节点、泽西区域中心、宜居旅游城市”等功能。在发展目标上,年初召开的县委扩大会提出,十二五末,我县城市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0万人,城市化水平50%以上。在新一轮2030年远期规划中,未来城市规划区范围将包括双沟、瑶沟、梅花、石集、车门等乡镇,总规划区面积将达到74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将形成东至245省道、南至245省道、西至改道后的121省道、北至钱塘江路,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60-80万人。在发展方向上,综合考虑目前的城市格局和发展基础,初步考虑是,坚持“北扩东进、南优西拓”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坚持老城区、新城区、城南区、经济开发区“一城四区”错位发展,即以商贸、住宅为重点的老城区,以行政办公、综合服务为重点的城北片区,以工业发展为重点的工业园区,以高档人才公寓、文化旅游、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城南新区。

(2)关于城镇布局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县提出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双沟镇为副中心的“一主、一副、八组团”的城镇体系,但随着宿淮铁路、梅花铁路站点、建设路北延工程的实施,梅花镇的区位优势和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新一轮规划中,我们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变化,建议以县城为中心,双沟、梅花为两翼,六大片区发展的城镇特色发展战略。六大片区之间在产业、用地等方面相互配合,有竞争有合作。每个片区有一个核心,作为片区的经济增长极。北部片区的梅花镇是市级重点中心镇,又是泗洪“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围绕县城的“两核”之一。随着铁路站场和物流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能够带动整个北部片区的产业发展,吸引、带动归仁和金锁镇发展。东北片区的曹庙乡、界集镇、太平镇和龙集镇全部紧邻洪泽湖,自然资源良好,规划330省道自北向南串联起这4个乡镇,大大提高了交通条件。其中,界集镇处于节点位置,交通区位更加优越,可规划作为片区重点镇。东南片区中的半城镇是省级重点镇、也是特色发展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规划330省道环湖连接起半城镇、陈圩乡和城头乡,有利于带动环湖乡镇的统筹发展;青城公路、青临公路将东南片区的乡镇与县城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设施。南部片区中的双沟镇是省级重点镇,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高,能够带动交通相对较弱的四河乡和峰山乡,发展相关产业或上下游产业。西南片区以上塘镇为核心,县道为联系轴,带动魏营镇和天岗湖乡发展。利用西南片区高效农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西南岗生态农业基地。中心片区以县城为中心,以2条高速公路、2条省道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朱湖镇和车门乡、石集乡、瑶沟乡因距县城距离较近,受县城辐射影响较大,作为近郊型乡镇,在县城的带动引导下发展。

(3)关于村庄布局规划。在最近一轮镇村布局规划中,我县将现有村庄缩并为242个,方案已上报审批,但根据6月16日全省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工作会议上得到的反馈意见来看,此方案可行性不强,省住建厅明确要求扩大村庄数量。下一步的村庄布局规划中,住建部门要会同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综合考虑实际需求,按照鼓励发展型、控制发展型和撤并型三种类型,进一步调研论证,最终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集中居住点布局规划。

2、注重在规划中体现城市特色和内涵。一要发掘历史文化。泗洪历史源远流长,五万年前即有下草湾人生息繁衍。西周时境内为徐国中心,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徐文化。泗洪又是革命老区,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驻足。如何保护开发这些历史遗存,发扬光大这些文化遗产,有效整合这些古色和红色资源,是我们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努力的方向,也是体现我们泗洪特色的优势所在。二要突出绿色生态。要结合洪泽湖湿地、亚洲最大的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库等生态优势,通过城南生态文化旅游片区的精心打造,切实做好城市与洪泽湖的有效衔接,做到“引湖入城”、“映湖入城”,实现由滨水县城向滨湖之城的转变。精心编制“两河三堆”等城市绿化景观设计,大力推进濉河风光带南侧、汴河风光带东侧、团结河风光带南岸、城区出口等绿化景观工程,加快实施城市森林覆盖工程,规划建设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体系、公园广场、游园小品,为市民创造生态、幽雅、绿色、宁静的人居环境。三要彰显滨水特色。泗洪临湖傍淮,风光秀美,烟波浩淼的洪泽湖静卧城东,绿树掩映的奎濉河依城南下,清新秀美的濉汴河穿城而过,水城交融,相映成辉,这是城市的亮点所在、灵气所在、魅力所在。我们可以做大做足水的文章,结合濉河、汴河、团结河、早陈河、东风大沟等城市水系,加快推进滨水地区城市设计规划实施;结合城南、城东、城北等三个砖瓦厂形成的现有水系,高品位规划建设生态文化公园,切实打造亲水、宜居城市。四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规划设计中突出“靓丽、绿色、宜居”等主题,突出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努力实现500米周边有文化体育健身设施,让市民充分享受到城市的服务和文明。

3、加强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各类规划的衔接。对接是否到位是影响规划前瞻性、科学性的关键。在前几天同济城市规划院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征求意见会上,已突出反映出由于对接不到位而产生分析数据不准确、最新情况不明晰、工作思路不可行、不同规划有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在下步规划编制、论证中,必须全面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交通、供电、国土、环保等各项规划的紧密衔接,并同步启动城市绿地、水系、人防、管网、通信、商业业态等专项规划,切实形成覆盖县域、城乡一体、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

4、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划一经批准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规划管理制度、严格规划审批制度、严格规划监督制度、严格规划执法制度。对不按规划要求建设的违规违法建筑,要做到既罚又拆,决不能以罚代拆,更不能因罚变规。对因执法不严而造成规划失误的人和事,要从严追究责任。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差异化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互为一体的城镇格局。近年来,围绕苏皖边界现代化中等工贸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每年实施不少于100项重点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区人口分别比“十五”末扩大1倍,实现了“五年再造一座新城”的发展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载体建设,增强集聚功能,在构筑发展平台上求得更大突破。

1、做精县城,增强带动力。从泗洪城市长远建设来看,活力在老城区、魅力在新城区、实力在工业园区、潜力在城南区。从当前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今后一个时期就是新城区提速发展、老城区提升品位、城南区打造精品、工业园区封闭运营。(1)新城区提速发展。目前,我县行政城区基础路网、市政设施均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与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表现在教育、卫生、金融等功能缺乏,商业氛围淡薄。今后,在行政新区重点要做好致力完善功能、着力提升人气文章。要加快启动功能性项目建设,近期力争建成2-3家新城区分支银行,全面提升新城区行政服务、教育、卫生、交通、金融等功能。要坚持平稳、健康的原则,稳步发展房地产市场,加快推进瑞丰翡翠城、佳和新城等精品楼盘建设,适时推出成熟的城市经营性地块,努力建成一批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明和谐、富有特色、适宜人居、生态一流的生活组团,提高入住率,提升新城区人气。(2)老城区提升品位。要以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为目标,着力在提升功能、提升品位上下功夫。一是要重点改造。根据群众住行的要求,加大对老城区路网、环境等改造力度,提高群众的住行标准。二是要特色打造。科学规划老城区休闲、娱乐、购物等商业业态布局,吸引著名品牌店、精品店、专卖店进驻老城,加快建设富园广场、天和锦江苑等一批专业市场,致力打造酒类、湖鲜、娱乐、美食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形成“一街一业态、一街一特色”。三是要美化塑造。加大老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力度,按照开窗见绿、见缝插绿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老城生态、交通环境,塑造划行入市、干净有序、处处见绿、路网循环的老城新形象。(3)城南区打造精品。要紧紧围绕城市“南优”发展战略,积极策应南部湿地生态优势和东南“徐都”的文化氛围,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高档居住社区、高层次人才公寓、生态发展区、科技创业园等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和设施,精心打造集城市展览馆、民俗馆、旅游休闲度假、现代商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形成城市南部增长极。(4)工业园区封闭运行。规划建设好园区,是泗洪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板块,也是实现工业强县的重要抓手。要坚持项目推进不动摇的同时,围绕打造新型工业城的目标定位,在园区发展物流、餐钦、娱乐、休闲等第三产业,使园区基本具备城市功能,实现居住在城区、工作在园区,实现工作、生活一体化目标。

2、做大市场,增强集散力。泗洪地处苏皖边界,具有明显的区位和商贸发展优势。要因势利导,乘势而为,按照泗州大街、珠江路“双轴并进”的思路,加快繁荣第一街广场,加速建设富园广场,打造一批集商务楼宇、高端酒店和品牌商场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依托现有农机、农资、建材等专业市场,积极运用先进流通方式、营销手段和管理技术,不断提升市场品牌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形成苏皖边界大型综合市场群。加快发展面向专业市场的物流服务,积极引进第三方物流和专业配送企业,形成大市场与大物流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良性发展模式,增强商贸流通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3、做优镇村,增强集聚力。牢固确立“镇当市建”的理念,出台配套政策,对双沟、梅花等重点乡镇发展予以重点支持,做到重点镇、重点扶持、重点建设,特色镇、特色打造、特色建设,不断扩大小城镇发展规模。大力推进镇区综合开发,实施小城镇产业、人口“双倍增”计划,加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以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增强对周边农民的吸引力,使小城镇成为具有较强服务力和辐射力的农村区域性消费中心。要严格遵循“三靠近”原则,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生活环境。

4、做强交通,增强竞争力。交通是决定一个城市区位优势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交通通达能力,增强城市竞争力,迫切要求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构建“公水铁”三位一体、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要围绕打通外部通道,积极融入宿迁“东向战略”,加快330省道、宿淮铁路及火车站综合枢纽工程进度,启动建设宿扬高速泗洪段、245省道西延、121省道改造、S245西延工程,迅速定位推进S245、宿扬高速与宁宿徐公路三个互通道口,全面加快溧河洼大桥以及330省道连接线工程前期工作,尽快启动大柳巷船闸改造和城东、双沟等3个码头(作业区)建设,打造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要围绕中心城市内部畅通,以淮河路、山河路、泗州大街、珠江路、长江路、香江路等为横向轴,以武夷山路、黄山路、青阳路、泰山路为纵向主轴,加快淮河路、香江路东延、建设北路北延、衡山路南延等市政道路以及青阳东桥、濉河大桥等大中型桥梁建设进度,规划建设泰山路南延、汴河路至湿地景观大道、青阳路两侧(人民路、青阳小学东侧)跨濉河人行景观桥,全面打通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城区交通网络体系。要围绕完善城乡交通网络,重点实施双峰公路、陈归公路改造等县道工程,为全面开通镇村公交奠定基础。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是城市发展的黄金定律。必须牢固确立“建管并举、以管为主”的思路,坚持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四城同创”,把加强管理贯穿城镇发展的全过程,力争利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四城创建实现质的突破。

(一)理顺管理体制。以“工作任务细化,管理执法综合,各方力量衔接”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一是纵向落实分级负责,重心下移。合理划分县、乡、社区在城镇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和权限,重视发挥社区作为城市管理主战场的作用,充实一线执法。二是横向整合部门职能,强化综合管理。以综合执法为导向,进一步细化和梳理各部门的职能,分清楚哪些应该强化,哪些应该下放,哪些应该移交,哪些应该整合。重点要对可能发生扰民、破坏市容环境的许可申请,从源头上控制问题的发生。三是加强条块结合、协同作战。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责任,彻底解决条块职责不清、划分粗放的问题。县各有关部门应积极解决好属于行业管理的问题,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配合与保障。

(二)突出重点难点。一是以提升环境为目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市容市貌、环卫保洁、交通秩序三大专项整治,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设置,大力整治沿路、沿街的残破危旧建筑,全面修复损坏的市政公共设施。二是巩固完善城市公交车、城乡公交车、城市出租车升级改造成果,加快公共停车场所建设,着力整治主要干道交通拥堵现象。三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物业方面问题,全面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严把小区竣工验收关,加强水、电等公共设施配套,强力推进小区物业市场化管理和业主委员会自主管理,强化社区综合管理职能,严厉惩处开发企业、物业公司违约行为。

(三)创新管理手段。积极学习借鉴外地数字化管理先进经验,开展“数字化”工程建设,实施智能城市管理。按照“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快城市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城区公安、交警数字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信息采集主动及时的发现机制、问题解决快速精准的处置机制、职责分明监督有力的综合评价机制。

篇2: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

中共黔西南州委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0年8月29日中共黔西南州委五届十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州委、州政府“一二三四”科学发展思路的要求,大力弘扬贵州精神,强力推进城镇化,全面提升我州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结合我州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增强经济实力、发展民主政治、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文明程度。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才能不断增强城镇功能,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实现经济总量迅速扩张,才能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破解二元结构矛盾,使人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教育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才能集约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近年来,我州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城镇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9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7.1%,城镇化即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但总的来看,我州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化率仍很滞后,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根本途径。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我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加快我州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全面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结构的合理布局,增强经济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州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期,面临着诸多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中央和省相继对加快城镇化进程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为我州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着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我州城镇化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我州城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城镇化水平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2005年,全国、全省和我州城乡收入比为3.2:

1、4.4:1和4.5:1,到2009年,分别为3.3:

1、4.3:1和5.1:1,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我州属喀斯特岩溶地区,不少农村群众还居住在深山地区和石山区,地处边远,居住分散,难以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利于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有利于更多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更多的农民转移为城镇居民,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利于促进现代文明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文明水平。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按照“一二三四”科学发展思路,统一思想,集中心思,凝聚力量,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协调、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相统一、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扶贫开发相结合,着力抓好城镇建设规划、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镇管理,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共同繁荣,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规划指导原则。以城乡规划和城镇规划统揽全州城镇化发展全局,切实做到用地必有规划、建设必有规划。注重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导向性,增强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产业培育、区域发展、生态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引导调控作用。二是坚持产业支撑原则。把产业发展放在推进城镇化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科学合理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轻工业,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城镇化提供发展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三是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把解决更多的农业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突破口,按照因地制宜、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思路,以城镇路网建设带动城镇规模扩大,以新城区建设带动老城区改造,以中心集镇建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四是坚持重点突破原则。在统一规划、全面部署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区位有优势、产业有亮点、发展有潜力的建制镇和重点镇,以点带面,突出特色,增强小城镇的竞争力和集聚力。五是坚持体现特色原则。根据城镇自身条件,科学确定城镇发展定位,把城镇建筑的民族文化、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各具特色的城镇建设风格。六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七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城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州各族人民群众,防止与民争利,更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代价来推进城镇化。

(三)目标任务。城镇人口有序、较快增长,全州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达到35%,力争达到38%;到2020年达到43%,力争达到46%。加快推进城镇建设步伐,按照城镇的远期承载能力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城镇,逐步完善市政设施,努力普及城镇用水,搞好城镇污水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再生利用、县城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力度,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大机动车尾气、饮食油烟、建筑扬尘和噪声等综合整治力度,到2015年各县(市)城镇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超过300天。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条件较大改善,2020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管理明显加强,城镇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四)发展重点。一是加快全州城镇体系建设。以“州市共建”兴义市为着力点,以建设“兴(义)兴(仁)贞(丰)安(龙)半小时城镇经济圈”为主抓手,以普(安)晴(隆)、册(亨)望(谟)县城为中心分片组团发展为助推器,推动顶效开发区融入兴义城市建设圈并作为全州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坚持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加快构建全州一个中心城市——兴义市、一个城镇经济圈——兴兴贞安半小时城镇经济圈、两个片区组团发展——普晴、册望的“112”特色城镇体系。二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实施“州市共建”工程,加快兴义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100万人口中心城市和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休闲旅游中心进行规划建设,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壮大经济实力,增强辐射带动和服务能力。三是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要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区人口规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力争早日发展成为中等城市。以中心乡镇所在集镇、交通节点为重点,着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努力建成一批环境良好、功能突出、特色各异的卫星小城镇和城镇集群。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城镇规划编制。一是超前谋划好“十二五”规划。根据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特征,在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认真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加快与中央、省重大项目的对接,把城镇规划融入“十二五”规划之中,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加快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兴义市要按照100万人口发展战略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要按建市标准加快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三是加大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实现中心区控规全覆盖,为规划设计、土地供应和建设管理提供保障。四是加快县以下建制乡(镇)总体规划编制,用1-2年时间完成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实现小城镇总规全覆盖。五是加快“村级规划”编制进度,争取年内实现村级规划全覆盖。六是加快完善或深化城镇道路、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公共交通、消防燃气、电力通讯等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园区建设、风景名胜、历史文化保护等各项专项规划编制,实现城镇规划体系全覆盖。大力推进城镇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建立和完善城镇规划管理监督制度,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二)强化城镇化发展产业支撑。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五个培育”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重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合作社建设,抓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大力推广“晴隆模式”、“坪上模式”、“顶坛模式”、“者楼模式”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经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特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能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不断推进我州农业产业化。二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我州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工业区域布局,抓好园区建设,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继续发展煤炭、电力、烟草、化工、建材、冶金、制药、食品等优势支柱产业,着力发展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要求的附加值高、就业容量大的新型工业,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城镇就业、聚集城镇人口。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把我州建设成为西江上游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深加工开发基地。支持优势骨干企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探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在加快发展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重点加快现代物流、旅游、金融、信息、中介、家政、房地产、物业管理、体育健身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增强城镇对生产要素的聚集能力,形成新的经济与就业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和会展等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充分挖掘我州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红色旅游、自然遗产等旅游资源,努力打造以布依族、苗族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品牌,打造以黄金为原材料的饰品及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征的旅游商品,打造以“山水长卷·水墨金州”为核心的外宣品牌,打造以中国万峰湖野钓大赛、中国“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为核心的激情旅游品牌,打造以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为主景区的喀斯特精华之旅,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促进和带动城镇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汕昆高速黔西南段、惠兴高速黔西南段、晴隆至兴义高速公路建设,早日开工建设望谟至安龙高速公路,抓紧实施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确保早日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大力推进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扩建项目建设,做好长沙至昆明快速铁路黔西南段、黄桶至百色铁路黔西南段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兴义机场扩建工程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航线,进一步完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加强城际交通与城内交通衔接,优化城镇路网结构,合理配置主次干道和支路网密度,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采取在城镇主干道两旁绿化的方式预留土地,确保今后城镇发展需要。要优先实施和完善城镇道路,加大城镇主要街道油化改造,打造等级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纵横交错的城镇交通道路路网体系,提升城区道路的通畅水平。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加大对城镇公共交通设施的投入,完善城镇公交设施体系,提升城镇公交服务水平,促进城镇公交向郊区和农村延伸,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乡乡通公交。二是加快水网建设。坚持做到因时、因地制宜,管网配套,库网结合,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县县通网络,乡乡建水网,村村有管道,逐步实现全州“大水源+大水网”的水利设施网络化。加强供水设施、节水系统和水源工程建设,确保每个县城有一座中型以上水库或几座小型水库,确保每个乡镇有一个以上小型水源供水工程。三是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善供电网和信息网络,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现代远程教育、人口管理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加强地下管网建设,统筹协调各类工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鼓励采用市场化方式建设地下公共管沟。采取政府投入、市场经营管理的方式建设一定数量的城镇公厕。加强城镇防洪、人防、消防、防疫、抗震、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等公共安全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提高快速处理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四是加快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县城规划区内要规划建设占地一定规模的城镇公园,满足市民休闲活动需求。加大对城镇道路绿化、公园绿地、山体绿化、河道区域绿化及建筑物立面绿化的力度,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功能配套、景观良好、整洁文明、生活舒适的生态宜居城镇。实行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和垃圾分类收集,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五是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要把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和城镇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设施,以及城镇公共卫生设施和乡(镇)卫生院等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同步建设。

(四)建立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教育管理办法。调整现行的学籍管理办法,保证进城落户家庭和其他进城务工人员的适龄子女与城镇居民的子女享受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完善培训就业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就业创业的有关文件精神,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创业、事业、产业来促进就业。加快建设州、县、乡三级就业培训制度和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发挥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的作用,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和职业技能培训,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和生活环境。三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对在国家建设项目和城镇建设中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已经出台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办理社会保障。对域外及农村进入城镇落户的人口,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政策,并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确保失地农民和进城落户人口的基本生活。四是建立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住房保障制度。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为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解决住房难问题。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租赁等方式筹集廉租住房房源,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现有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有效整合资源,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异地移民搬迁,搞好50户以上村寨内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五是完善医疗和社会救济制度。加快完善疫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控制体系、医疗救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提高预防、抵御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快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城镇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城镇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

(五)努力提升城镇品位。一是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制定《黔西南州城镇建设管理条例》,统筹推动全州城镇建设与城镇管理工作。深入推进“整脏治乱”,加快消除管理死角和服务盲点,切实提高道路交通、市容市貌、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社区物业等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权责清晰、主体明确、目标具体、责任到位的服务型城镇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城镇运行数字管理、在线监控、自动响应、应急处置系统,逐步实现城镇管理精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二是突出城镇个性和特色。按照城镇功能定位,把培育城镇个性、塑造城镇形象作为城镇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既要着眼于现代城镇发展,又要传承我州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开发一批特色街区,推出一批文艺精品,举办一批重大活动,彰显黔西南州发展、团结、奋斗、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山水园林、舒适宜居、和谐幸福的城镇魅力。三是增强城镇文化内涵。着力加强城镇文化建设,逐步新建和改造一批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文化馆、博物馆、军史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加强革命文化和党史遗址保护,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协调解决好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注意保护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文明城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市民自觉讲文明话、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创文明城。

(六)推进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县城、中心镇落户条件,降低农民进城门槛,简化手续,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凡本省籍农业人口在城镇有相对固定工作和相对固定住所半年以上的,凡本省籍农业人口投靠居住在城镇非农业户口亲属的,凡本省籍农业人口退役军人有相对固定工作和相对固定住所的,凡农业人口符合相关户籍政策规定的,都可以按规定办理城镇非农业常住户口。对于外省籍在我州城镇经商、创业和从业人员及其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实行统一的居住证制度,与当地城镇户籍人口享有同等待遇。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后,可选择享受在城镇或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各县(市)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新途径、新举措。二是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充分挖掘城镇建设用地潜力,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对城镇建成区内的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要有计划依法统一收回或收购,实施政府储备。各级政府要统筹好城镇土地供应,运用市场机制有效调控地价。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探索实行进城农村家庭原有住房按一定标准转换经济适用住房,其在农村的宅基地和节余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转换成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给予迁入地使用。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办法,激活城郊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推进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商住小区进行集中安置。鼓励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参与城镇建设或兴办企业。三是创新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各级政府要积极发展各类城建投资公司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足额注入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企业资本和国外资本等,采取合资、合作、独资、资产置换、BOT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鼓励有条件的优秀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城镇土地资产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可授权城建投资公司经营,统筹运作,滚动增值。探索对城镇道路、桥梁、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实行市场化建设与管理,对城镇无形资产进行经营,将无形资产置换成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四是大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国有市政公用事业企业尤其是供水、公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镇绿化施工与养护等企事业单位,要逐步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逐步改组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城镇环卫保洁、市政设施维护等要打破行业垄断,逐步推向市场,实现建管分离、管养分离,勘察设计单位要加快改革步伐,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积极推进市政公用行业产业化。五是积极推动行政区划调整。认真贯彻好民族区域自治法,争取在城镇规划建设、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等方面更多的自治权利。加快推进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等县的撤县建市工作,有序推进撤乡建镇、县城所在地镇改街道和村改社区工作。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并镇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镇布局,整合城镇资源,降低行政成本。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组织领导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州、县要及时成立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城镇化工作的有关政策,督促检查政策落实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协调解决城镇化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定期不定期听取关于城镇化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各乡(镇、街道)也要尽快成立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好相关工作人员,切实抓好城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保障力度,定任务、定进度、定措施、定责任,扎实推进城镇化工作,做到一年一个新变化、三年上个新台阶、五年实现大发展。

(二)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领导小组要督促住建、规划等部门抓紧编制各项规划。发改部门要把加快城镇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会同住建、交通运输、水务、园林绿化等部门抓紧建立城镇化发展项目库。公安部门要认真制定落实户口迁移的各项政策,做好实施工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抓紧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安排城镇建设用地。财政部门每年要从公共财政预算和城镇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住建、规划、统计等相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建立与城镇化相关的统计制度,完善指标体系,将城镇化的相关指标逐年纳入统计报表。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各级各部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好经验、好典型,宣传加速推进城镇化的新思路、新举措,营造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推进城镇化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城镇化意识,服从大局,相互配合,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制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确保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州广大干部开展推进城镇化专题的大规模培训,使全州广大干部理解城镇化、支持城镇化,把推进城镇化各项工作变为自觉的行动。实施领导干部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全州各级领导的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列入考核内容。用2-3年左右时间,完成全州城建系统工作人员普遍轮训。有计划地选派后备干部到城建工程一线锻炼。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城建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培训,支持鼓励城建行业各类技术人员参加教育培训活动。采取公开招聘、招考等形式,有计划、分步骤引进和储备一批高层次技术人才。要积极探索建立重大工作专题研究机制,鼓励大中专院校和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专业部门,加强城镇化、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市场开发方面的研究,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批符合推进城镇化需求的各类人才。

(四)切实加强督查考核。州、县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具体工作按、按职责、按行业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考核评价办法,从2011年开始纳入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州委州政府督查室和州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督查,准确掌握各县(市)、顶效开发区推进城镇化的进展情况,及时为州委、州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依法办事,杜绝违法行政。

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和州直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于2010年12月31日前制定实施意见。

篇3: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城市首位度不高

2012年全省城镇人口3 097.06万人,其中长沙市495.84万,衡阳市344.77万,岳阳市272.29万,常德市247.39万,邵阳市258.57万,株洲市230.88万,郴州市209.79万,永州市209.65万,怀化市186.27万,益阳市183.03万,湘潭市150.23万,娄底市149.56万,湘西州97.05万,张家界市61.74万。由此可知,湖南省的城市首位律相关指数:两城市指数(S2=P1/P2= 495.84/347.77)是1.43;四城市指数(S4=P1/[P2+P3+P4]=495.84/ [347.77+272.29+247.39])是0.57;十一城市指数(S41=2×P1/ [P2+P3+…+Pl1]=2×495.84/[347.77+272.29+…+150.23])是0.36。 按照位序一规模原理,正常的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都应该是1,而两城市指数应该为2。无论是两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还是十一城市指数,均表明湖南省是一个城市首位度不高的城市。国内外学者通常把城市规模分布分为首位型分布、位序一规模分布两种基本类型,介于二者之间的则属于过渡类型。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湖南是个首位型城市,但是首位度不高[1]。

(二)城市规模和等级分布存在差异

2012年全省14个市州中,城镇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的有长沙和衡阳,城镇人口占全省的27.14%;城镇人口在200万 ~300万人的有岳阳市、常德市、邵阳市、郴州市、株洲市、 永州市6个城市,城镇人口占全省的46.13%,显然,全省城镇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市州超过半数。城镇人口在100万~200万人的有益阳市、怀化市、湘潭市、娄底市4个城市, 城镇人口占全省的21.6%;城镇人口在100万人以下的只有湘西州和张家界市,城镇人口仅占全省的5.13%,其中,城镇人口最少的张家界市不到最多的长沙市的12.5%。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引领全省城镇化发展。2012年,长株潭城市群城镇人口为876.95万人。该城市群63.39%的城镇化率分别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16.74个和10.79个百分点。长沙市的城镇化率达到69.35%,株洲市、湘潭市的城镇化率超过了50%, 三市的城镇化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三)城镇数量多,密度大,平均规模偏小

2012年湖南省有设市城市达到29个,其中1个特大城市(长沙),8个大城市(衡阳、株洲、湘潭、岳阳、常德、郴州、邵阳、益阳),4个中等城市(永州、娄底、怀化、耒阳),16个小城市,1 454个建制镇,城市密度达到1.4个 / 万平方公里,小城镇密度为68.52个 / 万平方公,初步形成了以省会长沙为中心区域,各个市(州)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众多小城镇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并举,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城镇体系。但是全省29个城市当中市区非农业人口为1 040.63056万人,每个城市的平均规模仅为35.88381241万人,比全国城市的平均规模低30%。湖南省建制镇的平均规模为0.57万人,比全国的平均规模低20%。而邻省的武汉和广州,无论人口规模还是经济实力都远远强于长沙市。由于省会城市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弱,对区域的带动作用不是很大,所以直接影响到湖南省城镇体系和综合经济区的形成[3]。

(四)城镇地域分布不均衡,空间结构不合理

湖南省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湖南省城镇地域分布也很不均衡。2012年全省建制镇密度是68.52个 / 万平方公里,其中湘北(常德、岳阳)、湘南(衡阳、郴州、永州)、湘西(湘西州、怀化、张家界)、湘东(长沙、株洲、湘潭)、湘中(娄底、邵阳、益阳)分别为75.01、70.86、53.72、 66.58、81.58个 / 万平方公里,由于湖南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城镇密度较低,从而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是城镇体系建设机制没有理顺。一是缺乏支撑小城镇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一些小城镇产业总量低, 城镇产业聚集度较低,产业结构杂乱,缺乏支撑性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更缺乏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和互动,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二是城镇规划质量不高,规划滞后,不能及时地有效指导小城镇建设。一些小城镇的规划起点较低、标准较低,且缺少建设性的详细规划,造成城镇基础设施、环卫、环保设施的缺乏,城镇建设水平低,环境不美。长期以来,城镇规模偏小、人口聚集度低,辐射带动力弱。三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建设发展中留下的遗憾多,缺乏特色。许多小城镇的建筑质量低,模仿痕迹重,千篇一律,雷同化、一般化,缺少精品、缺少标志性建筑。同时,一些小城镇功能不足,绿化差、城镇环境较差。

二、新型城镇体系促进湖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 对策

(一)优化湖南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湖南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在发展中要实现等级优化,以形成一个更合理、更稳定的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的经济一体化。总体来说,湖南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主导方向,未来的规模发展应形成大都市区特大城市—中等城市— 小城市—镇的小规模结构,表现出一个有序镇设置、合理分散尺度结构。具体而言,中心城区要实现有序发展,在进一步集聚中要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周边相邻地区要结合中心城区的发展进行合理而适度的集聚,与中心城区一起组成疏密有致的市区。

(二)引导湖南省城镇体系的空间有序布局

根据城乡规划的新形式,湖南省将形成多中心、组群状、 梯度式的空间形态,呈现城市核心到外围组团由密到疏、由高到低,梯度式的城市形态特征。若以市区而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强调各地城域网建设特大城市,产业和功能区的元素将被扩散,解决长期存在的“大城市病”的问题,充分发挥在区域发展中的城市主导作用中心,实现城乡基本路径的融合。大都市区的发展目标是使大城市在更广阔的区域中得以发展及大城市功能整体放大,通过建设大都市区为中心城市的新产业发展、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与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空间资源支撑。因此,中心城区未来将呈现高度集聚、集约的城市空间形态。对中小城市及小城镇而言,要进一步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尽快形成沿交通基础设施走廊发展的城镇带,高度集聚各类生产生活要素,实现有限资源的集中集约发展。

(三)科学定位湖南省城镇体系中的城镇职能

城镇的功能结构优化的发展需要合理划分职能城镇体系结构的建立,应该充分发挥现状的优势,如资源的城镇和产业基础,各城镇的性质和功能发展方向需要合理的确定。具体而言,中心城区要成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集中提供的载体, 积极完善城市的中心区域职能,从而在区域中发挥更强有力的辐射作用,重点发展通讯、会展商务、文化教育、现代物流、 金融、科技等高层次的第三产业和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环保的都市型工业。市区的外围部分即近郊区域要重点发展食品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等现代制造业以及住宅、生态、旅游等产业,大量就业岗位得以创造, 农村劳动力得以转移;远郊地区要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实施规模化经营、农地制度创新等措施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条件的乡镇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旅游业和县域中心城市的商贸、科技文化服务为重点,山地、深丘陵区域以林业和旅游业发展为重点。

(四)创新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篇4: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四川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四川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线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四川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一是做大产业促进就业,把解决进城农民就业岗位放在首位,2013年提供了约150万个就业岗位。二是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了650余万人的居住条件,有10余万农民工住进政府提供的公租房。三是全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与城镇居民缴费同标准。五是努力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等城镇公共服务。

(二)坚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四川省在总结成都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实施“五个统筹”,着力深化“五项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二是围绕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避免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城镇空心化”。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统筹配置城乡公共资源,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四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机制。五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在全省15个县实施了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试点。

“五项改革”: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除成都市外,全面放开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二是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在全省89个县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制度附带的福利差异,从2013年开始我省将打破城乡养老保险户籍限制,实现省内自由转移接续。四是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在成都、自贡、德阳和广元等市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五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三)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初步形成了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成都、川南、攀西和川东北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的大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为骨架的“一核、四群、五带”的城镇空间格局。一是培育壮大四大城市群,统筹安排重大产业、基础设施、资源要素、公共服务等共建共享,强化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二是做大区域中心城市,优化提升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功能,不断繁荣城市经济,发挥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县城和特色小城镇,从2013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启动100个省级试点镇建设,支持试点镇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二、面临的问题

一是西部地区区情特点决定了需要发展一批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地域面积广、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间联系不畅,缺乏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形成多点多极支撑格局。比如成都市的城镇化率,比人口数量第二位的南充市高出了29.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更是其6.9倍。全省建制镇数量有181个,但超过80%的镇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

二是西部地区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决定了需要国家支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西部地区面临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双重挑战。目前全省城镇化率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到2020年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需要新增1300万的农业转移人口。财力与公共服务支出不匹配问题突出,我省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常住人口覆盖率分别比全国低了17.9和7.5个百分点,仅靠四川自身的财力实现社会保障对城镇居民的全覆盖,难度很大,需要加快实施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相挂钩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是西部地区在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地区不同程度都存在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的现象,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精细化程度不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面临着省内城乡分割的问题,还面临着省际之间不衔接的问题。受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公共服务等影响,我省还有1000多万农民工及随迁人口未真正融入城镇,制约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培育西部地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议在建设我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沿长江及支流和重要交通干线,支持西部地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培育经济增长极;批准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增强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为四川经济乃至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保障。建议中央财政资金向西部地区干线铁路建设倾斜,支持川藏铁路、成贵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都新机场、雅安至康定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强对西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人居环境改善的支持力度,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重大产业布局调整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抖,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支持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吸纳人口、扩大就业提供产业支撑。国家先后批准了我省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中国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等建设,恳请在财税、土地、生态补偿、产业布局、重大科技攻关等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增强城市创新能力。

篇5: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小城镇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全市上下深入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史口镇始终坚持把新型小城镇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破解经济发展瓶颈、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抓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梯度推进,坚持硬件和软件并举,建设与管理并进,不断增强城镇的综合实力、聚集能力和经济辐射能力,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主要做法

史口镇小城镇建设总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起步区占地1100亩,计划利用3-4年的时间,主要规划建设新型农民住宅区、办公区、商贸服务区,并配套建设学校、幼儿园、老年公寓、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10亿元。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与突出特色一体统筹。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和起点,决定了小城镇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意义至关重要,所以在规划的研究实施中既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又要科学严谨、适度超前。史口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充分考虑镇驻地现状、全镇农村实际和产业布局,确定了“一中心、四组团”的发展思路,即以新型小城镇建设为中心,着力打造史口、油郭、曲家、张店四大社区服务组团。其中,新型小城镇建设确立了“一带分两片、1 三轴串十区”的总体发展布局。“一带”是东张铁路生态绿化隔离带;“两片”是东部生活片区和西部工业片区;“三轴”是南二路城镇发展轴和利民路生活发展轴、郝纯路工业发展轴;“十区”是石化工业园区、精细化工园区、物流园区、四个居住社区等十个功能区,逐步推进镇域周边村民居住的聚集化,努力打造环境优美、文明有序、和谐进步、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型示范城镇。

二是坚持三产联动和项目带动一体统筹。产业是兴镇之基,是强镇之路,没有产业的振兴,再优美的小城镇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更是无从谈起。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坚持三产联动和大项目带动和谐统筹。在工业方面,坚持工业强镇战略,推动工业项目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重点实施废气废水回收综合利用、碳四深加工等一批节能降耗、循环利用的新型大型项目,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在现代农业方面,沿广蒲河自东向西着力打造大宋高效示范区、刘营标准化莲藕生产、劳家

露天菜生产、生家葡萄生产等四大农业基地,同时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一点带动、四大基地一线展开、现代农业全面推广的格局。在服务业方面,积极推进西郊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同时引导万通集团等企业物流业与主营业务剥离,逐步扩大现代物流业发展规模,促进商贸物流业蓬勃发展。

三是坚持公共服务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一体统筹。公共服务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健全、生态环境差,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顽疾”,更是小城镇建设推进实施过程中必须突破的瓶颈之一。一方面,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综合整理项目为契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整合医疗、2 卫生、教育、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社区集中,引导农村向社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逐步打造四大服务社区,实现组团居住和集约节约用地,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今年以来共修建村级道路10公里,联村路10公里。另一方面,改善生态环境,扎实推进“三网”绿化工程。突出抓好村庄绿化、干线路域绿化断档贯通、示范区扩建提升、路域绿化、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耐盐碱苗木引进与繁育等工程,扎实推进大宋、安子张、杨家、范家、艾家等5个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治理水气污染全民开展环保行动”工作,重点抓好史口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建设。城乡垃圾一体化收集处理工程深入实施,建设压缩式垃圾集中处理中转站1处,各村成立专业保洁队伍,配备了保洁员2-3名,确保了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二、面临问题

一是资金制约问题。资金不足是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小城镇建设和阻碍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从总体上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比较单一,投资的最重要来源仍然主要是政府。由于资金投入较大,以镇财政目前状况难以承担,资金缺口大。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新的、大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用地指标的问题。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城镇发展占地而使耕地减少的事实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用地规划的不足导致城乡争地现象日趋突出。就我镇目前情况来说,小区配套尚缺土地指标10亩,老年集中供养中心尚缺土地指标30亩,二期住宅区约需指标120亩。

三是政策落实不力。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 3 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建议及对策

(一)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小城镇建设要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在投融资体制方面,要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

运作”的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民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鼓励农民成立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利用农民土地收益和经营的收益筹措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基金;二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资进镇,买房建房、兴办企业、务工经商;三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建设、兴办企业;四是在小城镇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费应全额返还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五是盘活存量资产、以项目为载体实行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六是争取上级政府给予财政投入或给予财政贴息贷款扶持。

(二)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小城镇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土地的制约,这是当前小城镇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用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按照占补平衡原则,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小城镇的开发。

(三)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在发展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臵。发展特色经济,4 培育支柱产业,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建立主导产业。农业资源优势强、经济实力弱的小城镇,应确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培育一两个产业和几个龙头企业,建立起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有了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小城镇的发展才具有充足的活力和后劲。

篇6: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汉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重要支撑,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近几年,汉滨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加速了农村人口转化,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一、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效问题和发展思路近年来,我区始终把加快农村小城镇和新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心城市建设区面积达141km,城市背街小巷全部改造硬化,完成省级卫生城市创建达标,正在积极实施“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强化,目前聚集人口达40多万人,成为陕南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农村中心城镇建设加快,正在积极推进恒口副中心和20个中心小城镇建设,农村城镇化率已达43%。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市、恒口副中心、中心城镇、新型农村城镇化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和网络,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加强,产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但是,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建设速度较慢,发展不平衡。城区周边川道重点城镇建设较快,两山集镇建设受地理环境等因素限制,建设速度较慢;二是产业建设慢,支撑不够充分。部分集镇缺乏支柱性产业,城镇就业能力不够,难以发展壮大;三是城镇建设规划不够合理。农村城镇建设规划滞后,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四是配套建设力度不够。公益性投资比较少,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镇功能缺位;五是文化特色不够明显。大部分城镇建设趋于雷同,建筑设计和风格没有品牌和特色,没有体现地域、民俗文化特色。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上的总体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基础立镇、产业强镇、重点示范、突出特色”方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和着力点,努力推进小城镇发展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使之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经济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要坚持规划指导、产业支撑、政府主导、重点突破、可持续发展原则,把构建四级城镇体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强力推进“112040”工程,作美城市,做强恒口,做大集镇,做好社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112040”四级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

三、推进我区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1、要坚持以科学规划、规范引导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坚持依托中心城市,确立以建制镇和沿“江”沿“路”乡镇发展建设为重点,带动“两山”乡镇发展的总体思路,努力形成汉滨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镇体系。规划要覆盖到镇、村,坚持小城镇及乡村建设与山、水、田、林、路的合理布局,坚持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坚持产业的集约发展。规划好小城镇交通、通信、能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消防、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切实增强规划的约束力。规划编制、审批和调整要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要切实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健全城乡统筹规划和管理的工作机制,推进共建共管凝聚管建合力。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吸纳人口、增加就业和聚集产业的能力。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建设,完善城镇综合防灾体系。二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小城镇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三要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镇容镇貌管理,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3、突出产业支撑,加快小城镇工业化进程。一要鼓励和支持产业集聚发展。要把“项目引领全局、聚集发展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作为战略取向,促进产业融合升级。坚持工业化导向,重点要抓好重大项目和工业企业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月河川道工业园区建设,鼓励农村新办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以产业聚集带动小城镇发展。二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深化土地流转等各项农村改革,突破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向“一镇一业” “一村一品”方向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在小城镇建企业,建产业园,建基地,培育示范园和强村大户,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小城镇发展。三要培育壮大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宾馆餐饮、交通物流、旅游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小城镇集聚,吸引农民带资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办企业。

4、创新土地利用政策,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支撑。一要改革小城镇建设方式。坚持集约节约高效用地的原则, 充分整活利用集镇内存量建设用地,引导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要通过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宅基地置换等方式拓宽小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大力推行农村住宅集中连片建设和整建制改造,合理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向建制镇集中,向中心村和新型社区集中;要适度扩大小城镇发展规划区范围,预留发展空间,对小城镇住宅、工业小区、市场设施和公用事业设施等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开发。二要盘活用好建设用地。要积极探索集体土地入股和土地租赁,挖掘空闲地、废弃地的潜力,利用闲散土地,利用中心城市建设征用集体土地按比例返还集体的部分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三要科学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小城镇建设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不得突破镇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降低基本农田保有量。

5、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一要健全就业制度。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和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就业率。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确保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为切入点,建立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参加有关社会保障所需的个人缴费,可以从其所得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政府可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三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以农民转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现依靠技术提高致富本领。四要大力发展小城镇教育。进城(镇)农民子女要就近安排入学,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免费用。五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城镇长久居住、有自主产权房或在城镇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包括外来农民工),可自愿申请本人及其直系亲属转为城镇户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在城镇就业三个月以上不愿转为城镇户口的农民,可申请办理城镇居住证,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6、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一要建立财政投入机制。区、乡政府都要把小城镇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安排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二要建立项目资金捆绑投入机制。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部门联动、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各方面的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重点用于小城镇建设。三要建立信贷支持机制。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开发建设及产业发展,加大农村城镇住房建设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发放额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管理担保机制,重点示范小城镇可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融实体,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滚动开发,可利用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方式吸引各种基金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四要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特许经营、有序竞争、加快发展的要求,放开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领域,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多种形式投资建设,扩大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放宽小城镇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范围,鼓励以股份制、合资、独资等形式成立专业公司,承包一个或相邻几个小城镇的市政维护、环卫清扫、绿化养护等任务,实现规模效益。

7、加强小城镇建设新领导,为小城镇的发展进行必要支持和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研究制定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制镇要设置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经济强镇可建立市政、环保、环卫、绿化、城管监察等日常管理队伍。要完善小城镇建设发展考核办法,把小城镇建设纳入镇办政府任期目标,实行考核。

汉滨区委政研室主任、农工部副部长 毛成军

上一篇:试论暖通系统新风机组的故障及改进措施下一篇:2009年信庄小学学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