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索

2024-04-23

宁陕县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索(通用8篇)

篇1:宁陕县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索

宁陕县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索

作者:吕宣旗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城乡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推动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近年来,宁陕县结合实际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县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实践

1、加快城镇化取得的工作成效

宁陕县位于秦岭南麓,地貌特点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国土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辖14乡镇98个行政村3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4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近年来,以县城建设为中心,以乡镇建设为重点,以村镇建设为支撑的梯次分明、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到2009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1.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4.32%,比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县城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镇化的加快,极大地提升了城乡人居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08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顺利通过验收命名;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2246万元,增长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17元,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3231元,增长32.9%,净增800元。

2、加快城镇化的主要措施

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规划先行。宁陕县围绕建设“小而特、小而精、小而洁、小而美”的生态旅游县城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为抓手,全面推

进城镇化进程,促使全县城乡建设全面提速、科学发展。一是规范规划管理,严格执行规划审批程序,对办事程序、工作时限、收费项目、服务承诺等群众关心的内容进行了公示,杜绝随意办理,重点控制县城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的报建审批,坚持“三到位”,即现场踏勘到位、开工放线到位和规划验收到位。二是完善规划体系,做到科学规划,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设有一定的弹性,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乡镇的规划,都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进行调整和完善,最后经过综合评审通过。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县连续六年实施县城“五个一工程”建设,以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和照明等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大市容市貌监察力度,大力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被授予“省级旅游强县”、“省级卫生县城”等称号。也极大地增强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使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合理转移。

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近年来,宁陕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将生态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立足于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充分考虑到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紧紧围绕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经营和服务,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加强软环境治理力度,形成农产品加工基地,集散中心以及当地的信息、技术服务和文化中心,推进城镇化建设。如我县的皇冠镇、广货街镇等就是很好的列子。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从“经营城镇”的理念出发,改过去城镇建设单纯由政府投资为通过经营土地等城镇资产、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并制定相应政策,广辟投资、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城乡居民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如我县引进的西安海荣集团开发建设皇冠集镇。多渠道投资小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路子。同时利用国家在农网改造、道路建设、广播电视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广泛参与合作,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城镇建设受山区地域地貌的制约,很难形成大的规模。实力弱,并且分散,发展不平衡,功能还不健全,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相对不足;县城的辐射能力、带动能力还相对较弱,总体上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不强,我县城镇化水平还较低,城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2、从人的角度分析,客观上一定程度制约着我县大踏步的城镇化进程。一是由于经济水平、观念意识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基本素质普遍偏低,如果在城镇生活,收入水平有限,可能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生计,发展空间较小,自然也就很难融入到城市群体中;二是绝大部分农民从心理上都把农村的土地和房产当成自己的生存底线,从骨子里无法割舍抛弃,即使很多农民已经进城务工经商,有的甚至做得很不错,却仍然不愿意放弃农村的承包地。

3、县域经济依然薄弱,可供就业岗位不足,就业吸纳能力不强。我县总体经济实力还相对薄弱,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还面临较大的困难。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充分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所能提供就业岗位较少,没有可吸纳大量劳动力的企业。

4、由于资金的限制和其它原因,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还不完善,缺乏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5、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有待提高,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定各自的特色,在小城镇建设中只注意量的变化,认为只要建了几处房,数量上有了变化,就认为小城镇建设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建设小城镇,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完善城镇功能,从而使小城镇成为乡村经济的中心,商品集散的中心,加快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2、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新型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一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管理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实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打破“城镇劳动者”与“进城务工人员”的身份界限,在签订劳动合同和工资福利分配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二是剥离依附在户口上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功能,完善相关政策,使进城农民在医疗、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方面享受完全平等的待遇,进而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市民。三是健全和完善农村各项保障制度。在现行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并轨城镇居民和农民的享受标准。

3、加快农村土地政策改革步伐,构建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机制,把农民从土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加快农村土地政策改革,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把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实行以土地换社保,并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4、在小城镇建设中,正确把握质与量的关系,做到质与量的统一。一是支持扩大外延与挖掘小城镇内涵相一致,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二是支持建设与管理同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使小城镇建设做到健康、有序、文明、向上。

篇2:宁陕县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索

驻马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道军

编者按:

以城镇化引领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这是我市近年来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在全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今天,推进我市城镇化建设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市引领、实施城市建设重要使命的职能部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同志张道军,在解决城镇化建设领域的问题方面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本人孜孜不倦地对城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我们编发此稿,以期对广大城市建设者有所启迪。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驻马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要对接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抢抓机遇、寻求突破,必须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一、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所谓城镇化,是指一个区域社会人口和非农业生产要素由农村逐步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逐步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过程。农区经济欠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尤其是城镇化发展滞后,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农区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所在。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区域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发展,城镇化对经济命脉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的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密集区,人口仅占全国的9.29%,生产总值却占全国的31%,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的64.67%,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对产业的吸纳集聚能力强,形成了强大的产业支撑。所以,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农区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是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经济欠发达的农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必然通过加大城镇投入、完善城镇功能,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培育壮大二、三产业,吸纳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有效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就业,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同时,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地方经济实力持续壮大的情况下,增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和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城镇化是改变农区面貌的迫切要求。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由贫穷落后走向文明富裕的必然阶段,也是欠发达地区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驻马店坚持以城镇化引领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着眼建设宜居环境、打造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城镇面貌,努力加速城镇化发展,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提升了城市品位,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改善农区面貌,必须以加快城镇化为着力点,全面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

二、驻马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自身优势

城镇化是协调推进“三化”进程的根本途径。驻马店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坚持把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强力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底,全市城镇化率31%以上,比2000年前提高近20个百分点;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人口50万,分别是2000年的2.4倍、2.1倍。先后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20个中国城市之

一、全国提升竞争力最佳案例城市和中国金融生态示范城市。连续13年成功承办了全国“农洽会”,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泰国正大、香港华润、中国通用、中国国电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逐步改善,为城镇化发展积蓄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观念引领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镇视为财富,当做资本来运营,用现代化的、市场化的观念看待城镇建设,把市场经济中的运营意识、经营意识、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引入城镇规划、建设和城镇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规划方面,树立“规划也可以创造财富”的思想,注重城市规划的经济性;在建设方面,以市场经济的方法运作和筹集资金,努力实现“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向“有多少事筹多少钱”的转变;在城镇经济发展方面,着力加快城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育壮大城镇经济实力,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成效。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为城镇化快速推进提供了广阔空间。

政策带动优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消化和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省实现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五级城乡体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等,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都为我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支持,广开筹资渠道,增加城市建设投资,推进“三区两县一体化”发展,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区位产业吸引优势。驻马店地处南北方、东西部的结合地带,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东部是广阔的平原,西部是秀美的山川,兼南北气候之长,京广铁路纵贯全境,国道、省道、县乡道纵横交错,高速公路连接各县,独特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使驻马店日益成为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理想宝地。特别是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化工、建材、食品、轻纺、机械、能源为支柱的地方工业体系,都为更好吸纳相关产业、集聚人口、加快城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资源支撑优势。驻马店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常年粮食产量600多万吨,占我省的1/8;油料80万吨,居我省第一位;年出栏生猪、牛、羊分别居我省一、二、四位;平舆、泌阳、正阳分别是全国芝麻、香菇、花生生产第一大县;矿产资源30多种,煤、铁、石油、金红

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地面水资源储量63亿立方,占全省的1/7;土地储备资源充足,价格合理,能满足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要;旅游资源丰富,有《西游记》外景拍摄地嵖岈山、“中原漓江”薄山湖、亚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湖宿鸭湖和亚洲最大的佛教寺院南海禅寺等,这些资源优势,必将成为推动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劳动力助推优势。驻马店有860多万人口,常年富余劳动力290万人,且劳动力成本较低。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劳动力培训就业转移力度,形成了一大批文化素质高、各类技能娴熟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军,这部分人员在长期外出务工过程中已经适应城市生活,对城市具有强烈的向往意识,其中经济条件好的人员已经在城市购房并安排子女在城市入学,他们不仅是城市工业发展的劳动大军、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也已成为城镇化发展新的助推力量。

三、驻马店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构想

驻马店经济总量小、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的基本市情,特别是城镇化水平低、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的现状,充分说明我市城镇化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力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破除旧的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三区两县一体化”,统筹抓好县城、历史名镇、重点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构建市中心城区、县城区、乡镇区三级城镇网络,形成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在三级城镇网络建设中,以市中心城区(即市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平台,以县政府所在地城镇为中坚平台,以乡镇政府所在城镇、历史名镇、重点村镇为终端平台,着力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努力把中心平台全方位打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住中心,充分发挥对二、三级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完善县城和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形成产业支撑和区域优势,把中坚平台、终端平台打造成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的主要载体,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广阔的空间,确保农村人口进得来、留得住。在此基础上,以三级平台为网格点,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向网格内的农区进行城镇化辐射,逐步形成网格状的城镇发展体系,力争到2020年,三级平台实现常住人口分别在200万、20万和5万以上的发展目标。

四、加快推进农区城镇化的着力点

传统农区城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按照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快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互动、良性发展。

一是加快构建区域城镇化发展体系。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坚持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县城为重点、以小城镇为依托,努力构建分工有序、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城镇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各类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规划既要立足本地实际、准确定位功能布局,又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着眼长远发展,超前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思路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

二是努力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拉大城市框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城镇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要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城镇道路、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商业、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服务档次,完善服务功能,促进城镇化发展。

三是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城镇经济是城镇化发展支撑。我市城镇化水平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二、三产业不发达,产业聚集度低,吸纳外来人员的能力差。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把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强化产业支撑作为重点,因地制宜,多策并举,努力构建以工业为主导、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使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是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城镇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一个城镇的品位和对外形象。管理水平高,就意味着这个城镇环境优美,对外吸引力就大。要结合各自实际,深入开展各类城市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设,以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五是着力消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各项配套措施不到位,是当前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是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建立起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劳动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城市的吸纳聚集能力,促进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六是不断增强城镇发展的活力。扩大开放是城镇化发展的推进器。事实证明,哪个城市的开放度高、招商引资做得好,哪里的经济发展就快、城镇化进程步伐就大。要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抓住当前国内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产业和环境等优势,坚持实施对外开放,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突破,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篇3:宁陕县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索

一、铁岭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成效

1984年9月撤地成立省辖铁岭市以来, 特别是近年来, 铁岭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建设更加幸福美好新铁岭的总体部署, 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 以构建辽北区域中心城市为主线, 以县城为纽带, 以新市镇、中心镇为节点, 推动城镇从规模扩张走向品质提升、从功能城镇走向文化城镇、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初步实现了中心城区由单一狭壅银州小镇到双核银州凡河组团生态之城的嬗变, 城镇沿沈铁工业走廊线状组团布局、梯次推进、错位发展, 使辽北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根据国际城镇化轨迹的S型曲线 (也称诺瑟姆曲线) 研究, 伴随经济发展铁岭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发展阶段 (1984年至2004年) , 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 全市一、二、三产结构比从1984年的54.7∶31.3∶14.0调整到28.4∶37.8∶33.8, 人均GDP从1984年的756元上升到7213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4年的586元上升到5724元, 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4年的20.6平方公里上升到41.2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从1984年的8.27%上升到42.09%, 工业化率从1984年的26.6%上升到33.6%;波动发展阶段 (2005年至2010年) , 二、三产业共同主导, 工业成为支柱产业, 全市一、二、三产结构比从2005年的26.4∶40.5∶36.2调整到19.7∶52.8∶27.5, 人均GDP从2005年的8764元上升到23629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6526元上升到13730元, 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05年的41.8平方公里上升到44.0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4.62%下降到42.16%, 工业化率从2005年的36.2%提升到47.4%;快速发展阶段 (2011年至现今) , 倾斜发展工业和服务业, 全市一、二、三产结构比从2011年的19.7∶52.7∶27.6调整到19.7∶51.9∶28.4, 人均GDP从2011年的28647元上升到32329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16203元上升到18587元, 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1年的44.1平方公里上升到45.1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从2011年的44.34%上升到46.32%, 工业化率从2011年的47.4%下降到47.1%。

回顾铁岭市城镇化发展历程, 主要实践成效是“四个更加注重”。一是从注重中心城市发展转向更加注重提升中心城市能级与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按照“一市双核”规划布局, 实施了凡河新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和银州区传统服务业提升战略, 建立多层次区域合作体系, 力促新区崛起、老区繁荣, 提高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集聚力。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特色突出、产业支撑的要求, 明晰中心城区、县城、新市镇、小城镇的发展方向, 做到规划同绘、资源共享、设施共建, 实行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四规合一”, 积极参与沈阳经济区分工协作, 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架构体系。二是从注重新城开发建设转向更加注重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协调发展。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运作、高速度发展开发建设“中国北方魅力水城”凡河新城的同时, 加大了银州老城的棚户区改造力度和铁西“退二进三”进程, 施行“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资本运作方式盘活存量资源经营城市, 铁岭新城创新使用“资产重组、反向收购”的方式成功借壳上市, 开创了城市资产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河, 实现了城市资源的巨大增值。三是从注重形态建设转向更加注重形态建设与功能建设协调发展。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的同时, 有效整合空间资源, 完善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 (含新市镇) ——小城镇四级城镇发展体系, 推动形成组团城市结构。积极消除城乡融合与要素交互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加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区位的集聚, 实施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文化健身广场“六个一”工程, 规划建设了八面城、大甸子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旅游、商贸、文化、生态等城镇, 实现“产、城、人”三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提高了城镇综合服务水平, 彰显城镇的魅力。四是从注重硬件建设转向更加注重硬件与软件建设协调发展。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统筹抓好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完善养老、救助、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向中心社区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所辖区域覆盖, 推行社区“十分钟服务圈”, 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公共行政服务新机制, 完善“一站式”办公, 落实了限时办结、超时默认等制度, 推动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扩大与完善。理顺并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重心下移、上下监督”城市运行管理体制, 建设数字城市, 大幅提高城镇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的水平,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品牌。

二、铁岭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从面临的机遇看, 一是国家层面上, 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保障。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 并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部署。特别是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辽宁省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 为铁岭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多次到铁岭调研, 反复强调“建设煤电能源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两大基地, 做强做大辽北区域中心城市, 推动以城带乡”, 增添了铁岭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的决心和信心, 为铁岭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创造了弥足珍贵的机遇。二是地区层面上, 铁岭地位的提升和民众的需求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铁岭是东北经济一体的节点城市, 处于京哈、京沈城市发展轴的交汇处, 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日益受到举世瞩目, 铁岭的地位正在提升。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 铁岭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增强, 投融资机制、人口梯度转移政策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形成, 以及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城镇生活的需求, 都为铁岭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从面临的挑战看, 一是铁岭城镇化发展水平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 铁岭走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道路, 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存在不少体制性障碍的硬伤, 城镇化现状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为55%-60%, 辽宁省城镇化率为65.65%, 而铁岭市城镇化率仅为46.32%。按照衡量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关系的指标——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计算, 2012年铁岭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之比为0.98∶1, 远低于世界公认的合理范围1.4-2.5∶1的合理范围。二是城镇规模等级序列不完整, 中心城镇功能不完善, 辐射作用不突出。57个建制镇中0.5万人以下的镇达到39个, 城镇密度过大而规模较小, 规模效应不佳, 人口机械增长比率低, 外出打工等非农化程度大大高于城镇化程度, 既无“城”之样, 又无“市”之旺, 农村呈现“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景象。三次产业的互动转换差, 使区域内经济利益的实现相当一部分并不以中心城镇为依托或支撑, 城镇之间合作关系少, 功能服务传递脱节, 以致难以形成一个在经济链条上紧密结合的整体, 严重削弱了铁岭的城镇竞争力。三是现行行政区划、人口管理、财政管理、社会保障等体制的滞后, 不利于要素集聚和城镇体系结构的合理调整。铁岭现有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都是以各自行政区划为界、各自为政发展的, 不是按照经济区域发展对城市、人口集聚的要求, 而是按行政区域人为对市场进行分割而形成的城镇体系。建成区内的大量城中村, 使村居比例失调, 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社区建设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发挥, 也影响了城镇化的顺利开展。目前传统的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制度和“离土不离乡”的政策仍在发挥作用, 极大地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正常流动。市区财政分成体制中, 土地出让金和城镇建设配套费统筹到市财政统一调配, 不利于发挥各区、中心镇的建设积极性, 使当地急需配套到位的项目迟迟难以落实资金, 最低水平的养老、就业等社会福利保障滞后于大中城市。此外, 大量低层次、高占地消耗的传统工业使得工业用地使用效率低下, 用地空间的狭小与城市建设的拓展矛盾日趋突出。

三、统筹推进铁岭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对策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 铁岭市城镇化发展要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为重点, 充分发挥城镇的中心作用, 逐步建立以辽北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 以县城为纽带, 以新市镇、中心镇小城镇为节点, 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以及经济繁荣、管理高效、环境良好, 并富有文化和活力的现代田园式城镇网络体系。

围绕这一目标, 必须用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 从城镇化的本义出发, 重在实质, 把握规律, 联系国情、省情, 立足市情, 实行城乡统筹, 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联动, 全面推进铁岭新型城镇化进程, 走出一条完全符合铁岭特定发展阶段的新型城镇化路径。

1. 以规划为先导, 构筑城镇体系。

规划直接决定着城镇发展的质量。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变革过程, 必须立足全局, 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思考和设计。要强化“百年规划”观念, 按照“富规划、穷建设”思路, 依托轴线, 推进沈铁工业走廊城镇带, 因地制宜地发展组团式布局, 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协调发展, 变单动性为多动性的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全面建成凡河新城、改造银州老城,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力和聚集力。拓展县城、中心镇的城镇空间, 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加快新台子、腰堡、凡河新市镇建设, 推进沈铁同城化、一体化进程。整合撤并中小城镇, 增加个体容量, 加速城镇规模化进程。加大合村并点和“空壳村”整合力度, 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为重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探索推进城镇、产业和土地“三规”融合机制, 超前编制控制性详规, 合理确定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指标, 充分考虑动态建设需求, 搞好功能分区, 为各功能区和各项设施合理预留发展空间, 以满足长远发展需求。合理利用既有自然资源、文化底蕴, 突出城镇的特色定位, 实行规划共绘、资源共享、设施共建, 实现城镇的错位集约发展。

2. 以设施为基础, 完善城镇功能。

设施直接决定着城镇的承载能力。新型城镇化既要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体系, 又要拓展城镇功能, 增强城镇服务生产和生活、支撑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全面推进和整体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水平, 加强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及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 确保物流、人流的安全和畅通。建立完善安全可靠的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和应急设施建设, 打造优美舒适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3. 以产业为支撑, 聚集城镇实力。

产业直接决定着城镇的经济实力。新型城镇化既要造“城”又要造“市”, 实现“产、城、人”三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强工业园区与中心城区及城镇的对接, 推进专用车、换热设备、起重机械等重点产业集群的不断优化, 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建设产业配套、互动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为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提高城镇集聚吸纳人口能力。重点建设东北城物流产业集聚区、银州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商贸流通集聚区和开原专业市场集聚区等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突出地域化和特色化,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和产业带,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促进城镇功能的提升。

4. 以政策为抓手, 创优城镇环境。

政策直接决定城镇发展速度。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需要通过顶层设计, 政府积极引导, 建立完善与城镇化发展相配套的政策体系, 实现人的“城镇化”。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实行城镇建设多元化筹资政策。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加大农村土地流转进程, 实行引导要素集聚的土地政策。建立新型行政管理体制, 实行积极、稳妥的行政区划调整政策。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 降低入城进镇门槛。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机制, 完善城镇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 增强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 以管理为保证, 提升城镇品质。

管理直接决定着城镇的质量。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 终极目标是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品质。要按照“集中统一、协调高效”的原则抓好城镇管理, 理顺城镇管理体制, 全面提升城镇科学运行和管理水平。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化、智能化由城区向中心镇延伸, 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加强城镇社区“十分钟服务圈”等文化建设和和谐社区建设, 提高市民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

摘要: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农业地区的铁岭新型城镇化发展, 应构建以辽北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 以县城为纽带, 以新市镇、中心镇小城镇为节点, 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以及经济繁荣、管理高效、环境良好, 并富有文化和活力的现代田园式城镇网络体系。

篇4:宁陕县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索

为什么——立足“五个不够”

为什么新一届省委要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战略谋划呢?这是因为,实施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战略以来,虽然我省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聚集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4.5%,比2005年提高6.8%,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城镇化发展仍处于滞后状态——滞后于我省工业化水平、滞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突出存在“五个不够”:

城市空间布局“不够优”,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培育跨区域城市群,是当今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形态,但我省城镇结构和空间布局欠优。一方面,大城市偏少,缺乏辐射带动能力,2010年石家庄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仅为第46位,有7个设区市城市人口不足100万,衡水等市城市人口甚至不足50万;另一方面,中等城市断档,小城市彼此封闭,城市间经济互动性、开放对接性偏弱,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城市群,难以获得“1+1>2”的集群发展效益。

城市繁华度“不够强”,对中高端产业聚集能力较弱。我省城市发展的产业动力不足,11个设区市创造的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强,而浙江省11个设区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一半左右。从城市产业结构看,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凝聚、培育不足,尚未形成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态势。

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不够高”,质量和品位有待提升。部分城市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粗放化、破碎化发展现象,城镇发展演变成“圈地运动”,稀缺的土地、水资源被过度消耗,城市运营成本高,功能分区不合理。城市建设品位不够高,缺乏有特色、有文脉的精品建筑和重点街区,特别是对燕赵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的挖掘不足。

城镇设施“不够齐全”,承载功能有待增强。由于城镇投融资渠道不畅,许多地区的交通、通信、供热、供气、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交通拥堵现象有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的趋势。此外,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不足,覆盖面不够宽,服务标准偏低。

城建配套制度“不够完善”,民生问题有待解决。如部分地区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中,由于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方式单一,导致社会矛盾、群体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农民工进城涉及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门槛仍然偏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尚未形成。

怎么办——遵循“五大路径”

如何加快河北省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呢?根据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要达到51.5%,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并实现城镇规模结构、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全面提升。为此,我们认为加快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要遵循五大路径:

第一,积极打造以“两群一带”为核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新格局。环首都城市群要按照“四心”(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三区”( 三河、大厂、香河为核心的京东新区,涿州、涞水、高碑店为核心的京南新区,怀来、涿鹿为核心的京北新区)、“多点”(14个环首都县、市、区)的空间布局,实现与北京在产业协作和交通、通信、信息、金融、市场、公共服务等体系的对接互通。冀中南城市群要按照“一核”(石家庄)、“三心”(邯郸、邢台、衡水)、“四区”(石家庄正定新区、邯郸冀南新区、衡水滨湖新区、邢台新区)的空间格局,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沿海城市带要按照“三心”(秦皇岛、唐山、沧州)、“一带”(沿海11县、市、区和9个产业功能区构成的沿海经济带)、“三极”(唐山湾国际生态城、北戴河新区、黄骅新城)的空间格局,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极。

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石家庄、唐山要积极发挥省域中心城市的领跑功能,邯郸、保定等其他9个设区市要拉大城市框架、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迁安、任丘、定州等一批基础、潜力好的县级市要扩容升级为新型中等城市,同时打造一批特色县城和重点镇,从而构建起“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新兴中等城市——特色县城——重点镇”梯度分明、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新型城市体系。

第二,加快城镇改造建设,实现城镇设施、功能、产业、管理“四个上水平”。省委书记张庆黎强调,必须着力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聚集优质产业、强化精细管理,实现城市建设上水平。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按照“功能完备、风格多样、布局合理”的原则,推进基础设施扩容、升级和改造,到2015年,全省建成较为完善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防灾等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功能,着力完善生态、宜居、服务、文化、管理等高级功能。集聚优质产业,按照以产兴城、城产互动的原则,加快建设一批产业聚集区,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城镇集中。强化精细管理,突出人性化、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整合市政、公用、公安、交通运输、市容、园林、环境保护等管理资源,促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建立数字规划、数字城管和数字住房三大平台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管理体系。

第三,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城镇转型升级。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助推我省从粗放型城镇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树立“低碳城市”理念,全面推广绿色建筑,鼓励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节水节能器具,推行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的城镇发展方式。树立“智慧城市”的理念,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和政府、商务、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用信息化提升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树立“紧凑城市”的理念,杜绝“满天星”式的分散开发模式,在重要交通节点和街区,加大开发密度,实现城市集约发展。树立“品位城市”的理念,重点谋划精品建筑、文化片区、城市色彩,塑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品位的品牌城市。

第四,整体谋划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政策措施“六个一体化”,“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石家庄、唐山两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市,环首都14县(市、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和冀州、任丘、巨鹿、涉县等一批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县建设。

第五,创新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制度支撑。为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驱动力,要加快城建投融资、土地管理、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创新。如为强化资金支撑,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采取市政债券、企业债券、增资扩股、上市融资、信托计划等形式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并广泛采用BOT、TOT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地方政府的城建债务风险。另外,持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对进城农民的就业扶持、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制度,使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真正实现居住方式、就业方式和生活品质的全面升级。

作者:康桂芬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刘娟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责编/赵哲)

篇5:加快推进珙县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珙县政府副县长王正元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在新形势下,抢抓发展机遇,突破制约因素,明确发展思路,对加快推进我县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珙县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我县城镇化实现程度为41%,比2005年的33.2%提高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6个百分点,比2009年的39.1%提高1.9个百分点,说明了我县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低了5.6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为明显,总体处于中级发展阶段。

(二)城镇化区域差异较大,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全县各乡镇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从全县来看,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主轴”城镇化较高,“两翼”城镇化较低,宜威公路沿线乡镇发展迅速,其余乡镇相对滞后的局面,从近年统计的数据对比来看,区域差异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基础设施状况也得到明显好转,但和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如教育设施、环境状况及防灾减灾等都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要求。从目前看,就已经出现了城镇道路拥挤,水、电、气供应不足等现象,这些都将会影响和制约我县城镇化的发展。

二、珙县城镇化进程的制约因素

(一)思想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对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没有正确把握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新意识欠缺,发展紧迫感不强。有的乡镇在经营城镇拓宽资金渠道方面,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资金瓶颈尚未完全突破。引导农民进城镇创业的方法、措施不多,力度不大。部分乡镇仍然存在用钱靠财政、建设靠政府的思想意识。

(二)规划制约。大多数乡镇规划滞后,无法满足建设的需要,且现有的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连续性。规划的滞后导致建设的无序进行,区域功能繁杂,个别乡镇的部分街道还没有配套相应的排水、排污、路灯等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脏乱差现象。

(三)地域制约。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上,乡镇分布不均衡,在城镇化发展目标上缺乏明确的区域分工,城市主导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在发展中缺乏协调和沟通,在资源配置、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造成重复和浪费,难以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城镇发展,又相互削弱辐射能力。一些乡镇,由于历史的行政区划等原因,管理范围过大,造成管理多层次、多环节、低效率的矛盾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生产和生活方式对农村的渗透,也制约了本来就不强的城镇辐射功能的发挥。

(四)政策制约。阻碍城镇化的各种政策性障碍没有彻底消除,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支持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使我县城镇建设缺乏空间,招商引资、发展工业项目等因土地问题常常被搁浅。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尚未完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县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推进珙县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保持珙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我县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产业支撑、科学合理规划、优化城镇体系、完善城镇功

能、做好政策保障,推动城镇现代化和集群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集约高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加强领导,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城镇化进程重要意义的认识,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以发展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只争朝夕的热情,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加强领导,整合力量,进一步理顺城镇化建设管理体制,充实和完善城镇化建设管理机构。二是建立健全城镇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目标管理体系,为城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大对城镇发展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指导,重视和帮助引进城镇化建设的急需人才,创造条件稳定和留住现有人才。

(二)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经济实力。产业是支撑小城镇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是特色城镇建设保持强大动力和活力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产业发展作支撑,就是“无源之水”,就是空壳城镇。一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以优惠条件引导推动产业关联度高的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形成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簇群化发展的新型工业格局,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培育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根据各乡镇的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培育和发展区域经济品牌。比如孝儿镇和底洞镇,要着力发展工业和商贸产业,建设成为工业发达、商贸活跃、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经济强镇;上罗镇和洛表镇,要以旅游和商贸为依托,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配套产业,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山川秀丽的生态重镇。三是充分发挥现有优势,集中做大能源、建材、化工、林业、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和布局优化。要着眼于未来产业竞争的需要,积极培育发展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扶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对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带动效应大、对长远发展有重要支撑

作用的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四是着力发展城镇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快发展金融、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以物流和矿产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商贸为代表的民生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以仓储、邮电通信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城镇的经济实力,增强城镇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以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的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三)科学规划,构建合理城镇体系。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前提,是指导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依据,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一是转变规划理念。要从注重拓展地域空间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区域整体协调、分类调控、特色突出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注重发挥优势和突出特色,处理好生产、生活、休闲、交通四大要素关系,做到有机衔接和协调。二是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统筹规划城乡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城乡一体、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的城镇化体系。三是加快重点城镇发展。要充分发挥巡场、珙泉组团的枢纽作用,强化中心功能,以商贸流通、金融、文体旅游、房地产业为重点,努力构建宜宾二级中心城镇。四是加快“特色城镇化”建设。要按照“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思路,依托各乡镇不同的区位优势、资源状况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一批工矿型、商贸服务型、农产品加工型、交通枢纽型、旅游观光型等各有侧重的特色小城镇。

(四)夯实基础,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镇化,要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镇管理,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镇管理。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城镇社会综合治理,尤其要搞好城乡结合部的管理,逐步建立起法制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城镇管理体制。重视城镇综合防灾,不断完善城镇防灾、防洪、抗震、消防等公共安

全设施,建立健全各类预警、预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镇服务功能。要在科学规划、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加强城镇的交通、水电、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做好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大力度推进城镇化工作,壮大城镇规模与品位。

(五)政策保障,增强城镇发展活力。一是深化土地使用与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城镇发展的土地置换和调整机制,创新土地使用和流转方式,通过土地流转,一方面可以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避免土地浪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农民工脱离土地。二是创新城建投融资体制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放开城建基础设施建设的准入限制,积极推进投融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城建投资体制和城市建设新格局。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放宽落户条件,加快配套政策跟进,加快城镇居民转移步伐。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篇6:宁陕县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索

市委副书记、市长 吴光镭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近年来,宜宾抓住省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川南城市群和在川南培育一至两个大城市的机遇,把握规律,开拓创新,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使全市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化率两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科学系统规划。“七分规划,三分建设”。首先,通过规划定位城市的特色和品位。宜宾最凸现的元素是“酒都”和“长江第一城”,因此通过规划突出彰显“江城”风格和弘扬酒文化、长江文化。中心城区充分利用“三江六岸”得天独厚的特色景观,积极打造山城相融、城水相交,显山露水、青山绿水,特色鲜明、宜人宜宾,立体发展、产业集聚的生态型山水园林沿江大城市。高度重视对城市总体设计的把握,大力挖掘本土文化,积极融入历史文化,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味。县城和小城镇也分别立足优势、找准定位、突出特色,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率做好规划和建设。其次,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和系统性。城镇规划充分考虑城镇未来发展的需要,与成渝经济圈和川南城市群发展规划,与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工业、园区、交通、商业网点等专项规划相结合,统筹规划城市产业、道路、绿化、亮化、市政管网、市场、物流、教育、医疗、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立起相互衔接、系统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第三,严格加强规划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实行多级评审、一支笔审批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审批把关,建立监督机制,强化规划管理与执法监督,坚决维护规划的法定权威,防止规划在实施中走样变形。加大查处和执法力度,坚决遏制城乡结合部违规建筑蔓延趋势。

完善城镇体系。按照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百万人口大城市的目标,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全面立体推进,逐步完善形成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县城为骨干、小城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体系。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坚持以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以中心城区带动县城发展,以县城发展辐射小城镇建设,努力实现城镇规模的快速扩张。中心城区按照“东进、西拓”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继续推进旧州、天柏、白沙组团建设,逐步开发李庄、菜坝组团,近期以打造东区、完善西区、开发天柏、绿化六岸为重点。同时加快规划建设联接组团

内及组团间的城市路网、环线和桥梁。推动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县域经济相结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主导支撑产业,不断增强区域中心城镇的集聚力、辐射力和综合承载力。其中重点选育一批基础较好的大镇或中心镇, 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催生型、城市辐射型、旅游开发型、矿产资源型、流通带动型、农产品加工型、工贸综合型等多种模式的特色城镇,形成了强力拉动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推动中心村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引导集中规划建设住宅小区和公用设施,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农民科技运用、就业创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全民人口素质和养成城镇文明生活习惯。在条件具备的中心村探索实行“社区化管理”,就地变农村为城镇,变农民为市民。

突出产业支撑。推进城镇化必须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起来,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核心,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就是“空壳”。城镇是发展现代工业的最佳载体,把城市群发展规划与经济区规划结合起来,以城市群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产业聚集,产业兴则城镇兴,产业强则城镇强,产业活动强度与产业聚集程度决定区域经济竞争力。把城镇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协调好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区域性基础设施布局等重大问题。同时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园区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努力把宜宾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区域的物流、商贸、金融中心和旅游目的地。切实抓好生产型服务业和民生型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和流通方式,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咨询、中介等服务业。

强化城镇功能。始终把优化城镇功能放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第一位,坚持形象必须以功能为前提,形象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功能,不搞只要面子、不讲质量、不讲功能、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首先把安居放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建筑质量安全,切实解决违规建筑隐患问题。通过打造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打通宜宾与其他城市的快速通道,加快构建半小时、一小时城镇圈,加快畅通各城镇节点之间的快速联接。强调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都要重视教育医疗、商贸物流、公共交通、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

配套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建设地下管网、供排水、停车场、路灯、绿化等公用设施,抓好城区道路尤其是新区道路和小街小巷建设整治,完善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不断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凝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深入开展城乡综合整治工程,加强中心城区和县城的日常管理,提高小城镇和中心村的整洁度。按照“适度超前、持续发展、保障有力”的要求,大力发展公用事业,切实抓好城镇公交、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设施建设,保障水、电、气、运等生产生活必需品供应。

加大城镇管理。城镇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市区事权调整,进一步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创新城镇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城镇管理网络体系,积极推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模式,全面加强中心城区、县城和场镇的管理,建设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强化主管部门对基层的检查、指导和考核,把城镇管理纳入市对区县、区县对乡镇(街道)的党政综合目标考核,加大奖惩力度,充分调动区县、部门和乡镇(街道)工作积极性。同时,注重加强宣传教育,抓好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把加强城镇管理与提升市民素质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城镇人居质量,培养市民文明习惯。

坚持市场运作。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整体推进,其中最重要的是用市场的理念、思维和手段来经营城镇,把经营意识贯穿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发展的全过程。按照“以城建城、以城兴城、以城养城”的思路,本着“市场融资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和“谁投资、谁受益,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我们结合宜宾实际积极运用市场手段包装、拍卖、经营和盘活城市资源。通过加快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建设。通过实行市场化、产业化、多元化、规模化和一体化开发,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多层次满足住房需求,多手段调控合理房价,全方位推进城市建设,切实扭转了城乡建设中财政投入多、推进速度慢、建设水平差、群众意见大的被动局面。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各级政府尽量转变角色,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规划、加强监督、运作市场、搞好服务上,除投入建设必要的公益设施外,严格控制政府直接投资的规模。树立打造城市名片的精品意识,精心经营中心城区和县城新区,积极推行规模拍卖土地的办法,严格按规划统一开发建设,保证成片新区的风格一致,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镇品质,提升城镇品味,不断增强城镇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城镇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征地拆迁,我们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的新办法,灵活务实和谐地抓好征地拆迁,保障了城镇化进程的顺利和快速推进。

篇7: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作者:黎德胜

党的十六大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县域经济是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尤其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在县域这个范围内,既有城镇经济,也有乡村经济;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城镇化作为社会生产力变化所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对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一、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巨大的推动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中,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载体,而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则是城镇化的助推器。从现实中不难看出,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城镇化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和收入来源的现实途径,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一)城镇化与工作化相互作用,是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城镇化滞后。只有实现城镇化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收入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由于城镇能够提供用水、用电和通信等方面的方便,从而成为企业和商贸市场的集聚地,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集场所。加之城镇化与工业化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必然聚集大批企业和商贸市场,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必然吸纳更多的农村的剩余劳力入城就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特别是目前受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供过于求矛盾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已经没有明显上涨趋势,单纯依靠农业来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已收效不大。只有通过城镇化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减少农民数量,从而加快人口从业性质的转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也必须通过推进城镇化,以城乡结构调整带动农民从业结构调整。

(二)城镇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县域农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规模经营才能产生规模效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和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据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农业生产效益在扣除成本后,处于微利和保本的状态。其发展趋势预示着,未来我国很大程度上只能靠减少农民人数增效,靠少数“现代农民”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而城镇化在不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或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同时,就为留下的农民创造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条件,从而也为他们提高收入创造了条件,即为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由此可有效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并最终促进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进一步夯实县域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城镇化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促进了县域商贸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农村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全国范围看,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仅消费40%的商品,农村近3个人的消费只相当于城镇1个人的消费。农村消费群大,但消费支出少;需求潜力大,但购买能力低;

市场空间大,但市场容量小。因此,扩大县内有效需求,除了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之外,推进城镇化则是一个有效途径。一方面,推进城镇化可以促使农民进城建房或购房定居,这将有力拉动建材、建筑、装饰、家具、电力、供水、环保等许多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城镇化本身会带来投资需求的扩大。据有关方面统计,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投资2.5万元,每建设1平方公里的市政设施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这些都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另一方面,推进城镇化又使相当一部分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随着其非农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将大大提高其消费水平,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必要条件,必然会促进县域商贸经济的发展。

(四)推进城镇化可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缩小城乡差别,从而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小城镇就业,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相应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此外,农民进城定居之后,相应地会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现代文明生活的陶冶,使他们既“洗脚”又“洗脑”,逐步改掉一些陈规陋习,形成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城镇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再次给农民带来福音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有效举措,是得民心、顺民意之举,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治本之策,对于缓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对于提高农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小康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分析县情,进一步增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改革开放以来,兴业县象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尤其是新建县六年来,通过实施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县城区已初具规模。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县仍有很大差距,现在全县城镇化水平略高于20%,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1%、全区平均水平为26%。特别是目前城区建成面积狭小,仅为3.8平方公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民素质、市容综合环境都比较差。概括起来,制约我县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与建设脱节。有的乡镇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建设显得杂乱无章;有的虽有规划,却不严格按规划建设。二是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跟不上形势发展。由于机制等方面原因,导致开发力度不够,许多乡镇的建设还是保持了建县前的原状,尤其是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区建设仍基本上是原石南镇的框架。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南超公司在建设县前便拥有了城区环南路段等多处土地的开发权,但长期以来“开而不发”,严重阻碍着我县城区建设的进程。另外,我县城镇早期开发中建成的房屋无“两证”,权属不清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当时开发部门已收取了屋主的有关费用而挪去它用,造成了现在许多屋主在信贷、经商等方面缺少信物,阻碍了经济发展,土地部门和房产部门对其管理也无从下手。四是建设资金紧缺,必要的公共配套基础设施不能及时建成完善,使城镇对企业和入城居民的吸引力度不够。五是户籍、教育、治安等相关软环境的治理改革力度不够,城镇管理水平偏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的发展速度。

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实现农村城镇化,不但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需要,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给兴业县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首先,国内经济形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粤港澳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向腹地辐射力度加大,周边地区发展势头继续上升;其次,广西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性会址,将大大提高广西在华南及东盟地区的地位,兴业也将通过呼应南博会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好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和物产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规划要高标准、高起点,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和特色化

规划工作是城市建设的首要前提。如果规划不科学,缺乏瞻前性,必然导致城市在拆拆建建、修修补补中曲折前进,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因此,城镇规划一定要做到高标准、高要求,科学化、系统化和特色化。

1.科学定位城镇性质、功能和发展目标。要根据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历史人文环境、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未来发展潜力,对县城和各城镇的性质、功能、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在规划中,要综合考虑周边城市的因素,具有自己的特色,不能搞千篇一律,否则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以兴业县来说,由于兴六高速路的贯通,使兴业已成为南宁的郊区和后花园,成为玉林与南宁的连结点,在定位上就要考虑南宁、玉林的因素影响,突出自己的特色。县内其他乡镇的城镇规划除要呼应县城外,也要考虑周边乡镇的因素,定准位,把自己的优势特点凸现出来。从我县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型进行发展:蒲塘、北市、卖酒、山心、龙安等乡镇可以借助边际镇的区位优势和商品集散地的传统优势,加快培育市场体系,走商贸发展型路子;石南、大平山、小平山、葵阳等乡镇可以利用交通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比较好的优势,加快工业发展,走工业主导型路子;沙塘、山心、铁联、博爱等乡镇可以发挥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型路子;城隍、石南等乡镇可以依靠独特的人文资源和自然风光优势,发展旅游业,走旅游带动型路子。总之,由于各地区位、资源、环境和主导产业不同,各乡镇的城镇发展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2.要适度超前、系统完整地确定规划内涵。规划是百年大计,规划修编要有战略眼光,不能只考虑十年、二十年,要考虑今后五十年、一百年。要邀请国内知名的规划设计院,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理念、手法,采纳国内先进标准进行规划。在规划具体内容上,要充分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必须根据远期发展的需要,按“高标准、高起点、高效能、高质量、现代化”的要求设计。同时,要注意系统配套,逐步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协调性、兼容性。在编制城区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的同时,及时配套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及城区道路、桥梁、供排水、电力、通讯、公交、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专项规划,保证规划的系统性、完整性。

3.要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城镇化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建设要全县一盘棋,把全县范围内的集镇、村庄都有机地组织到城镇化进程之中。兴业县的城镇体系规划要按照“以人为本、以路为轴、以城区为中心、以中心镇为极,组群发展”的城镇发展思路,构建“一个中心,两个次中心,三条轴线”的网络式城镇结构体系。一个中心,即以县城为中心;两个副中心,即把蒲塘镇、城隍镇建设为我县的次中心,成为我县城镇化的两翼;三条轴线,即沿324国道、石大路、玉桂公路形成三条城镇化发展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中心县城为辐射,周围乡城相呼应的完整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优先发展县城和中心镇

重点发展县城,发挥中心辐射功能。县城处于全县的中心,位于交通网络的交汇点上,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城镇化建设的龙头,应予以重点发展。以兴业县来说,在已经完成《兴业县总体规划(1997——2015)》修编基础上,应按照修编规划,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以改变仍然是一个集镇的面貌。一是抓好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兴业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高强度投入,高速度推进,高质量建设,启动一批城区道路、给排水、污染治理、公用事业、新区建设、旧城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在两年时间建成山川垌、香山、东海等生活小区,建成美通客运站、火车站前广场、县政府前广场,对解放路一带旧区、城东北黎村、庞村、城南唐格村等自然村进行改造,建设建材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等专业市场等。二是建成六联工业小区,使石南花卉基地、机械制造、教育城等一批项目在小区里落户

发展,不断扩大城区面积。三是加强城区综合管理。进一步整治城区容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建设工地、生态环境。四是加大环保工作力度,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努力实现城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优先发展中心镇,带动边远小镇的建设。小城镇的发展只有跨越了一定的人口门槛,才能比较经济地建立起一般农村聚落所难以拥有的基础设施,城镇功能才能比较完备。如果各个小城镇同一期各自为战,呈分散化发展,这必然会造成财力、物力的分散化,很难实现农村城镇化质的飞跃。因此,我们必须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要求出发,突破镇、乡、村囿于自己的行政地域范围封闭发展的传统模式,实行“突出重点、差异发展”的战略,形成区域多层次、开放式的小城镇网络结构体系。根据最低人口规模或“门槛人口规模”的观点,我们应该选择在人口较多、交通方便、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予以优先发展。目前,兴业县综合条件较好的乡镇有石南镇、大平山镇、蒲塘镇、山心镇、城隍镇,要大力把这几个镇发展成为我县的中心镇或次中心镇。要把一些较大的投资项目尽可能放到县城规划区内和中心镇,增强其经济实力;集中财力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到县城和中心镇安家落户,从事二、三产业;实行必要的行政区划变动,保证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空间。

(三)狠抓项目建设,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展

实践经验表明,城镇的发展必须以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其规模的扩张必须以经济的繁荣为前提。因此,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必须紧扣发展这个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立足本地资源、区位、交通、人文等方面的优势,选准和培育主导产业,做到一业为主,多业驱动,使城镇的发展壮大得到有力的经济支撑,形成城镇化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以兴业县来说,工业方面,重点培育并形成机电、水泥、微粒板、林产化工等生产基地;农业方面,重点抓好现有357个农业企业的生产,并进一步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通过加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以此带动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海螺水泥项目、22万伏变电站、铁路专用线、给水工程等一大批在建项目的建设,通过这样一批工业企业和城镇建设项目的建成,加快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拉动城镇化发展。

(四)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化进程

当前,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建设的主要“瓶颈”,没有资金,城市建设就难以为继。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内一些大型城市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经营城市,正在为人们所接受。经营城市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盘活城市资产的现实选择。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就必须确立经营城市的新思路。在计划经济时代,市政建设是给人们提供生产、生活条件的无偿服务型、共享型的产品,政府对它只投入、不收益、不经营。应当看到,城市是国家长期巨额资金投入的结果,实际上是最大的国有资产。要摆脱城市建设的困境,必须彻底改变城市建设政府投入、无偿使用的旧模式,走经营城市之路,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努力开辟城建资金来源。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及其相关延伸资本,进行重组、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建市场化之路。因此,我们必须以更开放的政策吸纳外部资金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城市公交、自来水、煤气、市改道路、污水处理等行业的建管和运营,凡是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进行调配的资源都要大胆地进行市场配置,凡是国有资本可以部分甚至全部退出的领域,都要大胆退出,通过合资、TOT、BOT等多种形式全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变政府包建为全民共建,实行多元化开发,广开城市建设的融资渠道。

(五)深化制度改革,扩大对内开放,为加快小城镇发展营造良好软环境

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体制、行政区划管理体制,都严重制约着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实现农村城镇

化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制约城镇人气不旺的瓶颈。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逐步取消户口所具有的身份、待遇和等级差别等特殊功能,实现城乡居民一律平等。其次,逐步实行以居住地和就业为主要标准来划分农村户口和市镇户口,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人口三种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再次,逐步建立小城镇与农村居民自由迁移和政策调控相结合的户口迁移制度,从而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就是要在保持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强化和搞活土地的使用权和土地发展权。首先是深化小城镇用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有偿供地,规范土地市场,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在小城镇集中发展;科学、合理地解决小城镇的发展占用部分农村土地的问题。特别是妥善处理农村因征地而出现失地农民的补偿及就业问题。其次还应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促进土地不断向种田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分流出来,流向小城镇。第三要做好土地储备,为在城镇化过程中,工业企业、商贸市场和居民住宅等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土地做好准备。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镇化的方向应该以增加就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作为主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规范化,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健全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种用工形式,逐步建立开放的、平等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其它合法权益。小城镇的全体居民都有按照法律或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义务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到小城镇务工经商但尚未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也应纳入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承担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义务,并享受相应的权利,从而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从小城镇发展的趋势看,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兼并联合,使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相一致,将是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实行兼并联合,富村联合穷村,强企业兼并弱村。打破地区壁垒被,可以更好地利用整个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使资源及生产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实现各种经济协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同时,兼并后可以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以兼并单位为中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楼房住宅,发展福利事业。强企业兼并弱村,还可以弱化村的概念,强化企业的概念,淡化农民意识,增强市民意识,使行政村逐步向企业化转变,一个村成为一个大企业,一个大企业又带动一方小城镇建设。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入城务工农民无法解决住房问题和子女入学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热点问题。由于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农民入城定居的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进程。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在住房制度上,现在已有的大城市采取建设经济适用户出租给入城务工但又没有能力购买房屋的农民工居住,设置城中农民工村落,这样既便于管理,又稳定了民心,这是很值得推广的一条好做法。其次,在农民工子女教育就学问题上,目前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由于昂贵的地段费和借读费,使得许多农民的子女对城中学校望而却步,只好留守在农村做无人监管的留守少年或成为中辍学流浪儿。其中一部分人逐步演变成社会问题少年。为此,我们要废除城中学校以各种名义收取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借读费、地段费,让他们享受到同等受教育的权利,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安心在城工作,逐步变成城市居民。

总之,促进城镇的繁荣,不仅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更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步实现农民富裕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必将为一个地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续的增长动力,使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得

篇8:宁陕县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索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城镇化, 也称城市化, 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必然归宿。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发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加快城镇化进程, 已成为中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选择, 成为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 也是推进工业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

1. 加快城镇化进程, 是扩大内需、实现需求结构转型的重要动力。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内需不足。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中国经济也受到很大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国内需求尤其是农村需求增长潜力巨大。中国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两倍, 但消费总量仅为城市消费总量的90%。加快城镇化进程, 可以扩大内需,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投资需求水平。首先, 城镇化可以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城镇化推进的过程, 就是非农产业向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聚集和农村人口市民化的过程, 如果中国保持1998年以来的城镇化速度, 城镇化水平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 每年将新增城镇人口约2 000万, 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必将加速提升中国消费水平。其次, 城镇化可以扩大社会投资规模。市场主导型投资的增加, 是优化投资结构,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城镇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市民化和产业集群发展, 必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投资需求, 提高社会投资规模和效率。城镇化带来的持续投资, 必将拉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

2. 加快城镇化进程, 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 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加强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是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重要任务。2009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 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 不仅显著低于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 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中国第三产业水平低的基本原因是中国城市化水平偏低, 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比重过大, 不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加快城镇化进程, 不仅能推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而且能推动金融保险、商贸物流、研发设计、电子商务、信息咨询、旅游休闲、家政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 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

3. 加快城镇化进程, 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人口多、农民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 仍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调整城乡结构,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城镇化可以带动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配置的空间变化, 是优化城乡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加快城镇化进程, 应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高度,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关系, 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集聚, 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问题;可以有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共同发展;可以通过减少农民数量,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增加农民收入, 让农民过上富裕生活。

4. 加快城镇化进程, 是优化要素投入结构, 实现创新驱动型增长的重要引擎。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必须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在投入要素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实现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城镇化作为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发展过程, 对科技创新有巨大需求。对中国来说,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因此, 加快城镇化进程, 应当由注重城镇化规模的简单扩张向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转变, 更加注重自主创新, 依靠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 加大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 促进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中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46.6%,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

从中国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比较来看, 工业化的进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而城镇化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上,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2009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3 7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按钱纳里的标准发展模型, 中国的城镇化率至少应该达到50%以上, 而2009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46.6%, 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

2.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中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重要表现是:许多城镇供水紧张、供电不足, 交通不畅, 道路短缺、公共绿地普遍减少, 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本上是空的。

3. 城镇规划不够科学, 缺乏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在实施中随意性较大。

搞城镇建设, 规划制定非常重要。规划既要遵循城镇建设的一般规律, 又要结合本地实际, 体现自身特色。然而我们大多数地方的城镇建设规划却千篇一律, 一个模式, 没有地方特色, 而且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造成拆了建、建了拆, 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4. 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

城镇是社会协调分工、商品交换的中心, 也是工业生产管理、经济协调发展的所在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协调分工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 城镇中为生产服务的金融、商业和第三产业日益发达而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却非常滞后。

5. 城镇建设占有耕地不断扩大, 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

一些地方在“加快城市化”名目下, 大面积粮田被乱批乱占, 有的把地圈起来炒地皮, 有的用来建大规模农家乐, 有的用来建大规模花卉、苗木艺场等, 造成大量土地浪费。同时, 还存在资源过度开采, 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等问题。

三、加快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的对策思考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坚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既充分发挥大城市“以大带小”的辐射作用, 又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以产业化作为城镇化的支撑和基础, 又以城镇化推动产业化发展, 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达到城镇化的最佳效果。

1. 制定完善的城市规划, 促进城镇的有序发展。

城市规划是保障城市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城市空间布局的直接规定, 对城市以及城市产业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中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法有许多内容还不完善, 导致城市规划工作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 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约束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应尽快健全城市规划制度, 完善城市规划的内容, 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是对城市、城镇发展规模、布局进行宏观的考虑, 是各级城市、城镇规划的前提。每个城市、城镇的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要有统一性、连续性, 专项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每种规划要有一定的连续性。规划制定之后, 其实施与管理同等重要, 需要由专门的部门来进行规划的实施管理, 防止规划流于形式。

在规划中, 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 合理判断城市发展阶段, 发挥城市在区域中不同等级职能体系中的节点作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规模、不同区域位置的城市, 在产业与功能定位上是不同的, 如果能够正确判断城市功能与城市腹地范围, 那么就能发挥城市的潜力, 加快城市发展及其辐射带动能力。

2. 鼓励和支持大城市适度发展, 充分发挥好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 大城市具有超前增长的特点, 聚集经济效应最强。大城市还是综合性的服务中心, 是各种专业化服务的生产地。因此, 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要鼓励大城市适度发展, 首先, 政府要彻底抛弃过去长期存在的抑制大城市发展的思想认识和政策倾向, 重视大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作用, 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 支持和鼓励大城市适度发展。其次, 区域中心型大城市要发挥自身的规模优势和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银行、保险、文教、卫生、科学研究、物流管理等现代服务业, 逐步构建起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体系, 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使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点。再次, 要加强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和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现代通信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和人才储备体系, 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最后, 在特大、超大城市周围要合理规划和建设卫星城市, 扩展大城市的发展空间, 缓解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空间有限的矛盾, 形成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 实现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中国中小城市量多面广, 具有进入门槛低、发展空间广和吸纳人口潜力大等优势, 但存在功能不完备、集约程度不高、产业基础薄弱、就业压力大、部分资源型工矿城市困难较多等问题。中国中小城市今后发展的重点应是挖掘潜力, 完善功能。要按照形成与特大城市、大城市相配合的城镇体系的要求, 进行布局调整。东部地区要适当控制中小城市的数量, 重点提高现有城市的质量、品位、规模、层次, 增强辐射力。中西部地区可以在壮大现有城市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城市数量。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 把功能单一、具备条件的中小城市发展成为综合性城市。具备旅游、交通、商贸、工矿等特定优势和文化、资源、产业功能的中小城市, 要进一步强化优势, 突出特色, 提高竞争力。

4. 积极有效地推进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城镇体系的基础部分, 是大中城市的“母体”, 世界各国现有的大中城市无一不是从当初的小城镇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是从小城镇蓬勃发展为主要特色。中国目前已有县城以外的小城镇4.2万余个, 人口2亿多, 其中建制镇2万余个, 集镇2.2万个, 但中国小城镇大都存在人口规模小、功能不齐全、经济组织少、聚集经济效应差问题。要发展小城镇, 提高它们的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性能是关键。对于缺乏产业基础的小城镇, 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 通过产业的聚集发展, 特别是专业化的产业聚集, 带动小城镇的繁荣。对于有产业基础的小城镇, 应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 通过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互联网等网络体系, 把小城镇纳入区域城镇体系中, 提高小城市与外部的经济联系能力, 使小城镇成为连接城乡经济的重要桥梁, 吸引人口向小城镇聚集, 最终实现小城镇向小城市的转化。

5. 完善加快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中国城镇化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传统体制和政策不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注重体制创新, 改善政策环境。

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步伐, 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条件下劳动力正常流动的新的人口管理机制。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居民身份的制度, 逐步放宽对农民进城及人口跨地区落户的限制, 进一步完善身份证制度。改变原先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划分方法。农民在城镇有固定的住房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都应当允许在城镇落户、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应从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公开、有序的要素市场出发, 统筹城乡就业, 逐步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打破对劳动力市场的垄断和地区保护, 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的渠道。

三是完善用地制度。应按照既有利于保护耕地、节约土地, 也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原则, 要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 在逐步减少农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同时, 适当扩大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进一步加强土地规划管理, 通过完善供给制约和需求引导相结合的供地机制, 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强化耕地保护的经济机制, 提高耕地占用成本, 引导城镇建设利用非耕地资源和挖掘现有用地潜力。逐步完善土地租、税、费的法制, 加强土地置换、农村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和开发区用地的管理, 提高小城镇土地的集约程度。

四是形成有效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快城镇化进程, 促进各类城镇健康发展, 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探索各种有效的资金筹措渠道。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的导向作用, 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 加大对公益性基础实施和公共实施的投入。改革和完善城镇财税体制, 逐步建立城镇建设资金保障体系。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和经营城镇基础设施。凡是能推向市场的都要推向市场, 实行市场化运行、社会化服务。改革城镇供水、供气、供热、供电、环卫、公交等的价格形成机制, 逐步实行企事分离, 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

五是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适合城镇化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参保率与保障标准,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缩小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差距;在现有低保制度基础上逐步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参保人群;要大力增加保障性住房, 逐步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摘要: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道路, 也不能走许多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而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即“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当前, 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们要抓住机遇,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上一篇:财务中介机构管理办法下一篇:叙事作文:快乐真好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