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对策与建议

2024-05-05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对策与建议(精选8篇)

篇1: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对策与建议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对策与建议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对策与建议

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就我旗而言,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应深入研究、思考。

一、基本现状

全旗下辖18个乡镇**办事处,237个行政**村、居委会和18个国有农牧林场,1884个自然村。农村人口53.5万,占总人口的89.2%。自来水受益村12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4.1%;通沥青(水泥)路行政村17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8%;100%的行政村通班车、通电话;农网改造工程低压改造率达到70%。农村文化馆(站)17个,乡镇卫生院28个,农村中小学77所。我旗已具备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一)工业基础好、后发优势强。我旗属东北老工业基地范畴,近年来强力实施工业强旗战略,科学谋划了矿产冶金、能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加工制造四大产业,积极培育了建筑建材、风力发电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20**年末全旗工业企业达393家(规模以上企业61家),个体工业383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09.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1%,实现工业增加值64.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7%。

(二)农牧业结构优、产业化水平高。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逐步完善,高效经济田、优质杂粮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0**年全旗粮食产量达26.8亿斤,是全区产粮大县,农机总动力达75万千瓦,耕、播、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60.9%。依托养殖小区发展养殖大户,依托龙头企业促进基地建设,20**年牧业家畜存栏270.6万头(只),出栏235万头(只),全旗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家,建设完善养殖小区(专业村)348个。农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加大,全旗“三品一标”产品达到43个。

(三)城镇建设快、增强了承载带动力。**镇区实施了“北拓、南延、东扩”的发展战略,拉大了城区框架,提高了城市品位。**镇、**镇、**镇、**镇等已成为我旗南部工业重镇;**镇、**镇、**镇、羊场办事处等已成为我旗农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的重点镇。**镇、**镇、**镇、**镇、**镇被列为自治区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旗城镇化率达到34%。

(四)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全旗除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通讯、便民连锁超市三项工程实现全覆盖外,其余七项工程正在进行中。229个**村和农林牧场实现了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12个**村和农林牧场实现了安全饮水;36个**村实现了街巷硬化;37个**村实现了校舍建设与安全改造;72个**村建设了标准化卫生室;71个**村文化室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全旗农牧民常住人口已基本实现养老、低保、医保的应保尽保。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农村贫困人口多,农民增收困难。我旗自然环境恶劣,干旱少雨早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农牧业基础条件差,全旗人均水浇地面积不足2亩,加之春季风沙大,春耕生产常难以按农时如期进行,存在晚播翻种现象;一产大而不强,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一时难以改变。全旗自治区级以上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10家,带动能力弱,农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不高。全旗还有重点贫困**村99个,贫困人口7.57万人,贫困发生率14.2%,占全区的4.8%、全市的16%。

(二)城镇工业化水平低,三产不发达。我旗二产以矿业经济为主,招商引入的矿山企业,工人以外来为主,而大量灵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很难融入,对支持地方居民增收方面作用有限。三产方面,由于城镇人口少,城镇服务业发展比较缓慢,因此从事服务业的从业人数和发展水平十分有限。二产单一,三产较弱,难以吸纳较多的从业人员,城镇化水平较低,20**年全旗城镇化率分别低于全国、全区、全市19.7、24.7、12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收支差距大。从收入水平看,2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61元,同比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1元,同比增长11.5%,同比增长率虽相近,但城乡居民收入差比达到1:2.4;从消费水平看,农村居民消费支出7176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2**0.5元,支出比为1:1.7。城乡居民的收支差距是农村居民向城镇流动的主要障碍之一。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多。现代农牧业需要土地、草牧场经营权的大规模、常规化流转,但我旗到目前还没有专门为此服务的市场交易和信息交流平台;发展具有敖汉特色及优势的小米等杂粮、牛羊等农畜产品加工业需建设用地,但我旗整个工业建设用地不能满足建设需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但目前现有金融信贷机构没有相应的名目资金投入城乡一体化基础建设,社会资金因投入回报周期长且利润率低也很少投入。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应抓住自治区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十个全覆盖”及生态移民等工程,对全旗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进一步修订完善,以适应今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宏观目标,加速农牧业产业化、山区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调整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和布局,拓宽农村人口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空间,谋划以合村并点为主的村庄整治与分类管理策略,打造中心村、重点镇。应统筹规划或修订城乡水、电、路、燃气等基础设施规划及文化、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同时应重点加强我旗矿产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等特色资源的开发保护规划的完善,加强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问题的预期设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打造特色产业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着力发展绿色、有机、生态的农畜产品,稳定基本农田,重点发展以谷子、荞麦为代表的绿色杂粮杂豆等农作物,种植业要向特色型转变,重点发展牛、羊、猪、鸡、鹅的养殖,畜牧业发展要向设施型转变。发展农牧业企业,生产特色产品,创立知名品牌,逐步向资源深加工方向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与工业的有效对接。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多元化工业,巩固壮大金、铁、热水、油页岩等开采业,着力发展风电、热电、生物质发电等能源产业,依托中心镇和重点镇大力发展农畜林产品加工业,适当发展机械制造、食品业、新型建材业等,完善工业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餐饮服务业,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文化旅游业。

(三)建设特色城镇完善城乡发展空间布局。我旗地域广、人口多,统筹城乡高效、集聚发展,在强化**城区建设,提升区域中心对外围村镇辐射带动作用的基础上,应强化各乡镇的联系,积极打造特色重点镇、中心村。应全力建设好**城区这一核心,坚持“北拓、南延、东扩”战略不动摇,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镇、**镇、**镇等应进一步挖掘自身文化底蕴和产业特色,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建设形态,因地制宜打造以生态农场、休闲农业和农家乐餐饮、旅游观光相关产业为特色的小城镇;依托**、**、**等交通要道,**河、**河、**河等水脉,选择经济实力较强,产业和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确定为中心村,予以重点建设,达到吸引或辐射周边村落的目标。

(四)积极推进农村牧区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自治区在农村牧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部署,各级财政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水利交通、广电通讯等事业经费应更多的向农村牧区倾斜,各相关专项经费也应重点用于建设和完善农村牧区学校、文化站、卫生室及水、电、路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强化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坚决执行并完善好农村牧区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全面提高社会福利整体水平。同时大力实施兴农增收工程和以文明生态村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程,使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

(五)创新一系列体制机制,解决城乡发展的瓶颈问题。建议成立全旗或相邻乡镇区域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实现农村土地依法、规范流转,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所需土地问题;积极创造条件设立更多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牧业担保公司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金融资金投入城乡一体化建设;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放宽“一事一议”范围,鼓励社会工商资本投向农村牧区,进而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体系;在城镇化程度较高的重点镇和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心村,可考虑给予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倾斜,打造示范带动典型,用典型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篇2: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对策与建议

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汉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重要支撑,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近几年,汉滨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加速了农村人口转化,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一、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效问题和发展思路近年来,我区始终把加快农村小城镇和新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心城市建设区面积达141km,城市背街小巷全部改造硬化,完成省级卫生城市创建达标,正在积极实施“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强化,目前聚集人口达40多万人,成为陕南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农村中心城镇建设加快,正在积极推进恒口副中心和20个中心小城镇建设,农村城镇化率已达43%。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市、恒口副中心、中心城镇、新型农村城镇化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和网络,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加强,产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但是,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建设速度较慢,发展不平衡。城区周边川道重点城镇建设较快,两山集镇建设受地理环境等因素限制,建设速度较慢;二是产业建设慢,支撑不够充分。部分集镇缺乏支柱性产业,城镇就业能力不够,难以发展壮大;三是城镇建设规划不够合理。农村城镇建设规划滞后,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四是配套建设力度不够。公益性投资比较少,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镇功能缺位;五是文化特色不够明显。大部分城镇建设趋于雷同,建筑设计和风格没有品牌和特色,没有体现地域、民俗文化特色。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上的总体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基础立镇、产业强镇、重点示范、突出特色”方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和着力点,努力推进小城镇发展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使之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经济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要坚持规划指导、产业支撑、政府主导、重点突破、可持续发展原则,把构建四级城镇体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强力推进“112040”工程,作美城市,做强恒口,做大集镇,做好社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112040”四级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

三、推进我区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1、要坚持以科学规划、规范引导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坚持依托中心城市,确立以建制镇和沿“江”沿“路”乡镇发展建设为重点,带动“两山”乡镇发展的总体思路,努力形成汉滨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镇体系。规划要覆盖到镇、村,坚持小城镇及乡村建设与山、水、田、林、路的合理布局,坚持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坚持产业的集约发展。规划好小城镇交通、通信、能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消防、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切实增强规划的约束力。规划编制、审批和调整要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要切实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健全城乡统筹规划和管理的工作机制,推进共建共管凝聚管建合力。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吸纳人口、增加就业和聚集产业的能力。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建设,完善城镇综合防灾体系。二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小城镇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三要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镇容镇貌管理,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3、突出产业支撑,加快小城镇工业化进程。一要鼓励和支持产业集聚发展。要把“项目引领全局、聚集发展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作为战略取向,促进产业融合升级。坚持工业化导向,重点要抓好重大项目和工业企业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月河川道工业园区建设,鼓励农村新办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以产业聚集带动小城镇发展。二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深化土地流转等各项农村改革,突破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向“一镇一业” “一村一品”方向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在小城镇建企业,建产业园,建基地,培育示范园和强村大户,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小城镇发展。三要培育壮大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宾馆餐饮、交通物流、旅游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小城镇集聚,吸引农民带资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办企业。

4、创新土地利用政策,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支撑。一要改革小城镇建设方式。坚持集约节约高效用地的原则, 充分整活利用集镇内存量建设用地,引导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要通过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宅基地置换等方式拓宽小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大力推行农村住宅集中连片建设和整建制改造,合理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向建制镇集中,向中心村和新型社区集中;要适度扩大小城镇发展规划区范围,预留发展空间,对小城镇住宅、工业小区、市场设施和公用事业设施等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开发。二要盘活用好建设用地。要积极探索集体土地入股和土地租赁,挖掘空闲地、废弃地的潜力,利用闲散土地,利用中心城市建设征用集体土地按比例返还集体的部分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三要科学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小城镇建设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不得突破镇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降低基本农田保有量。

5、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一要健全就业制度。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和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就业率。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确保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为切入点,建立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参加有关社会保障所需的个人缴费,可以从其所得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政府可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三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以农民转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现依靠技术提高致富本领。四要大力发展小城镇教育。进城(镇)农民子女要就近安排入学,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免费用。五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城镇长久居住、有自主产权房或在城镇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包括外来农民工),可自愿申请本人及其直系亲属转为城镇户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在城镇就业三个月以上不愿转为城镇户口的农民,可申请办理城镇居住证,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6、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一要建立财政投入机制。区、乡政府都要把小城镇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安排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二要建立项目资金捆绑投入机制。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部门联动、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各方面的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重点用于小城镇建设。三要建立信贷支持机制。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开发建设及产业发展,加大农村城镇住房建设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发放额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管理担保机制,重点示范小城镇可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融实体,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滚动开发,可利用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方式吸引各种基金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四要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特许经营、有序竞争、加快发展的要求,放开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领域,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多种形式投资建设,扩大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放宽小城镇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范围,鼓励以股份制、合资、独资等形式成立专业公司,承包一个或相邻几个小城镇的市政维护、环卫清扫、绿化养护等任务,实现规模效益。

7、加强小城镇建设新领导,为小城镇的发展进行必要支持和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研究制定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制镇要设置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经济强镇可建立市政、环保、环卫、绿化、城管监察等日常管理队伍。要完善小城镇建设发展考核办法,把小城镇建设纳入镇办政府任期目标,实行考核。

汉滨区委政研室主任、农工部副部长 毛成军

篇3: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对策与建议

一、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1、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十一五”期间,宜昌城镇化率由41%提高到48%,年均提高1.4 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及推进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能力明显提高,五年转移农村人口近30 万人,全市城镇人口达到200 万人,2010 年市域人口变为净流入。

2、城镇体系不断优化

初步形成了以宜昌主城区为龙头,县(市)城和中心镇为支点,沿江城镇为纽带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主城区加快做大做强,常住人口由74 万增加到123 万,步入特大城市行列;宜都、当阳、枝江3 个小城市发展加快,外出人口呈现回流趋势;远安等5 个县城和枝城等60 个建制镇综合功能进一步提高,农村新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加快。

3、城镇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宜昌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 平方公里,年均增长5 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等主要城建指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城市第73 位。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秭归、兴山新县城和宜都市相继荣获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和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安福寺镇等6 个镇跻身全国重点镇行列,枝城等9 个镇成为全省重点镇,夷陵区龙泉镇等10 个镇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涌现出了龙泉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明星镇,问安关庙山村等一批环境优美的中心村。

二、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按照世界经验,人均GDP超过3000 美元时,城镇化率会超过50%,达到55%左右。2010 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500 美元,城镇化率为50%;宜昌市人均GDP接近6000 美元,而城镇化率仅为48%,可见宜昌的城镇化落后于平均经济发展水平。

2、城镇结构规模不够协调

现在宜昌主城区常住人口虽然达到123 万人,但低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规模(2008 年为130 万人),与省域副中心的定位要求差距巨大(2015 年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要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 万人)。主城区规模较小,制约了集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导致对资本、人口等要素的吸引有限,对宜荆荆及鄂西南地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与“宜荆荆”中心城市、鄂西南核心增长极的定位要求差距较大。

3、制约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的各类因素客观存在

一方面,宜昌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对建设用地、资金等核心要素的需求急剧扩大。与此同时,核心要素的供给量总体偏紧、使用成本急剧增加,导致城镇化推进难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现行体制机制制约了城镇化加快推进。一是城镇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受限;二是政策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土地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加快转移;三是乡镇一级建设管理机构缺失,村镇建设管理乏力。

三、加快推进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1、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强工兴城、城乡互动”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城镇扩容提质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优化城镇结构和空间布局,增强城镇综合实力和承载力,促进城乡互动共进,推动宜昌跨越式发展。

(2)总体目标。城镇化水平全面提升,到2015 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显著增强,五年共新增35 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城镇布局进一步优化,“一主一带两圈五级”的城镇体系基本构建;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主要城建指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

2、聚集产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

(1)做大做强产业园区。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以产业集聚带动农村人口转移的发展思路,发挥沿江综合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园区。以长江为轴线,以开发区园区为载体,深入推进沿江突破、跨江发展,推进产业布局向沿江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打造要素集聚、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沿江百里经济走廊。以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统筹推进“一区六园”建设,打造宜昌高新区深圳工业园、白洋工业园、生物产业园、磁电子高科技产业园等四大千亿级园区,宜都、夷陵、当阳、枝江等四大五百亿园区,支持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加快发展。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食用油等六大百亿产业,支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发展精品名牌;加快农产品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依托和放大长江三峡旅游品牌优势,加快平湖半岛旅游新区、龙盘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央视动画宜昌动漫体验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培育清江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板块,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挥综合区位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把宜昌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3、优化布局,科学构建城镇体系

(1)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按照“集约发展、布局协调、结构合理”的总体要求,实施“1125”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主一带两圈五级”的新型城镇体系。“一主”即宜昌主城区;“一带”即沿江城镇带;“两圈”即以主城区为核心、以江南翻坝高速公路和三峡专用公路等为外环,以沪渝高速公路、荆宜高速公路等为纽带,带动周边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五级”即1 个主城区、3 个副中心城市、5 个县城和若干个重点镇、一般镇。

(2)大力培育中心镇和特色镇。优先支持县域中心镇发展,集中打造特色资源镇,使其成为接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节点。遵循城镇自我发展内在规律,根据经济基础、历史延续和辐射功能,每个县(市)域要建成1 至3 个综合实力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特色明显的中心镇或特色镇。“十二五”期间,选择20 个重点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按小城市规模和标准建设,使其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副中心。

(3)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编制和实施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充分利用土地整理、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以中心村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搞好村庄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4、强化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1)加强城乡规划调控和引导。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制定宜昌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修编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村庄发展布局规划,加快形成宜昌城区—县城—建制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城乡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全覆盖。

(2)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为抓手,统筹城镇功能设施布局和建设。主城区坚持新区拓展和旧城改造并重原则,以骨干道路类、配套设施类项目建设引领新区骨架拓展、功能完善,以民生改善类项目建设推进旧城提档升级,到“十二五”末,主城区全部主干道和90%以上的次干道全面实现黑色化,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 平方米,县(市)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建制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 平方米。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由主城区向周边城镇及农村延伸,深入推进城际快速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高效连接市域中心城市、县城、重点中心镇的运输走廊;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供水、燃气等市政设施项目建设。

(3)强力推进城镇住房建设。积极优化商品住房供应结构,加快城镇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住房750 万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190 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以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到“十二五”末,建成2.8 万套以上各类保障性住房,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城镇人口的20%以上。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各类城镇企业中的全覆盖。

5、创新举措,切实保障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

(1)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各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实行重点镇、特色镇城市维护建设税全额留存制度,用于支持重点镇、特色镇建设。市本级财政补助资金向重点镇、特色镇倾斜,保持每年投入与GDP增速基本一致,各县(市)应制定相应财政扶持政策,支持重点镇、特色镇建设。

(2)完善城乡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建立市级统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中心,实行城镇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监管”制度。

摘要:“十一五”期间,宜昌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就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篇4:金昌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甘肃省主要领导在金昌调研时指出,金昌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全面发展城乡经济,在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上先行一步。带着省领导的嘱托和全市农民的期盼,金昌市六次党代会后,金昌着力研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金昌具备独特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生产总值由全省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工业化率达到7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2.1%。强大的工业基础,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规划住房交通 推动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是前提,规划滞后和缺失,等于没有奋斗目标。依据全市90%以上的生产力,集中在一线(金永公路)三点(金川、河西堡、永昌)经济带的实际,金昌市做出了金川、河西堡、永昌三个节点为主的城镇体系规划和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完善了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金川区宁远堡镇西坡村,是典型的城中村。过去,这里房屋破旧,垃圾成山,一度成为治理脏、乱、差的重点区域。如今,在全市的统一规划下,一个崭新的西坡村天庆家园安居小区在这里形成,40多栋楼房拔地而起,西坡村以及邻近村的农民进驻1500套新房。宁远堡镇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采取土地换房产、土地换店面、土地换保障的办法,在西坡村实施了城中村改造工程。经过置换,农民既可获得房产,又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民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了农民变市民、村庄变社区。在宁远堡镇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图上,全镇14个行政村划分三个区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合理定位一览无余,并一步步变为生动的现实。

不仅有大的蓝图,更要有细的操作规程。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被融入金昌城乡空间规划管理的公共政策中,城乡规划体系全面重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等从无到有,52个行政村、237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逐一完善,并且相互对照,衔接一致。按照城乡发展一盘棋的思路,金昌城乡规划,从市到县(区)、再到乡镇,到村庄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蓝图全覆盖。

要想富,先修路。在金川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中,道路被摆在首要位置。从陈家沟村到市区,一条长12.5公里平坦通畅的公路将两点连接起来,有了这条路,仅用10分钟就可从双湾镇来到市区,而过去到市区至少要走近半小时的车程。在金川区,笔直宽广的公路打造出了金川区交通便捷、城乡关联紧密、信息灵、流转快的十分钟经济圈,使金川区跨上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快车道。道路通,城乡近。如今,全市建成通村公路1559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55%,所有的行政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带动农村发展

启动工业齿轮拉动农业发展金昌的特色在工业,优势在工业,没有工业经济的辐射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金昌市六次党代会后,全市以此思路确定了工业系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载体:围绕一线三点经济带各具特色、集约发展的产业布局,不断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农民的富足,没有农民的富裕,城乡一体化就是空话。金昌市借助大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永昌县河西堡镇享有甘肃第一镇之称。金昌市四大工业基地中,独占其三。随着该镇工业项目的建设继续处于高速发展期,一轴两翼的工业布局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凸现了该镇的工业聚集效应,大企业带动了农民融入工厂就业。

走进永昌县朱王堡镇,恍若进入一个大加工厂:三洋公司、清河麦芽厂、金鲜美食品有限公司、勤奋农具修造厂,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生产加工场面,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几十家骨干企业,把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和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连接了起来,带动了农民就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产业支撑,城乡联动,龙头企业为农民舞出了一片新天地。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储运企业达到370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2家,75%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扶持组建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30个,60%以上的农户与龙头企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利益合作关系。如今,在工业的强力支持下,全市已培育形成了啤酒大麦、优质肉羊、食用菌、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特色优势作物面积占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近80%。政府在资金、技术、人才、政策、市场建设等方面,还对啤酒麦芽、红辣椒、果蔬保鲜储运等龙头企业给予积极扶持,目前全市6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市政府建立了特色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偿基金、收购风险补贴基金,推动了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啤酒麦芽年加工能力占全国自产量的15%以上,食用菌产量占全省的50%以上。

金昌市不断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实行大企业包乡镇、机关单位扶村社、党员干部帮农户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引导各类资金共同参与城乡一体化发展。金川集团公司连续7年每年支持2000万元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八冶建设集团公司每年培训1000名当地农民工,金化集团、金泥集团、金铁集团等企业也结合各自实际,在项目、资金、技术、物资、用工等方面,全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金昌市建立起了地级干部帮乡镇、县级单位帮村社、机关干部帮困难农户、企业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三帮一扶长效机制,近年来,各帮扶单位共向联系点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化肥3500多吨、水泥4000多吨。在工业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民的生活正逐年得到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到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53元。到今年上半年,金昌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0.1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已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 消除城乡差距

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上。金昌市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侧重、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按照一区(金川区)三镇(永昌县河西堡镇、城关镇、朱王堡镇)七个中心村先行的工作思路,以水、电、路、气、房为重点,有步骤、分层次、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金昌市各级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新增财力向农村社会事业、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倾斜,近3年累计投入达10亿多元。全市91%的行政村通了油路和水泥路。大力实施人饮工程,解决了1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8.5%。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电信宽带、窄带覆盖全部乡村。累计建成高标准农宅9916套,新建农宅基本配套了卫生厕所和洗浴设施。在金川区双湾镇中心卫生院,内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急诊科、口腔科一应俱全,只有在城市医院才有的价值数百万元的X光透视机、心电监护仪、救护车等先进医疗设备配置齐全。随着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过去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开始惠及金昌农民。

通过整合城乡教育资源,金昌市城乡学生享受到了大体相当的优质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全市乡镇卫生院全部建起门诊大楼,配备先进的诊疗设备,村村建成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9%。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建立了文化活动站(室),村村建有体育健身场地和篮球场。全市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医保制度城乡并轨,城乡居民开始享受统一的医保待遇。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按照普惠、均等的原则,建立了城乡一体的低保、五保供养、优抚优待、临时救济、教育救助、高龄补助、残疾人补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农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曾经,一个城里人的身份让许多农村人向往;现在,城市和农村户口一样。去年,金昌市实施了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取消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建立了城乡统一的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并完善了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就业、入学、医疗、社保等配套政策。农民和市民一样,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全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农村社区化管理,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和管理办法,在全市各行政村建立农村社区,设立了事务中心、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等,政府的公共服务延伸到了村一级,就近为群众提供低保、社会救助、医疗保险等各种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为城乡低保户家庭中的在校高中生免除学杂费、大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城乡75岁以上残疾老人和80岁以上低保老人,分别按月给予生活补助,对农村单亲家庭和困难家庭给予户均1万元的建房补助,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重大变革,正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显现。公交开进村头、宽带接入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金昌的农村让人留恋,金昌的城乡正奏起和谐乐章。

篇5: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了此次学习交流的机会,下面我就城乡一体化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不妥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目前我国对城乡一体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统一的看法是指城乡融合。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县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非常重视,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以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为目的,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加快城镇化为核心,以加快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着力点,通过强化创新机制,大力实施三个集中(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三个延伸(即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现代文明;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9.61亿元,同比增长14.7%;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33.76亿元,增长51.87%;完成财政总收入

2.37亿元,增长48.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增长56.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增长22.8%;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653元,增长15%。;“五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新农保试点、新合疗、城乡低保、一二类残疾人补助等惠民政策规范运行,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经济建设的新成果;完善了政务、企务、村务公开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城乡居民民主意识逐步增强。选派了大学生村干部到建制村任职,为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大。目前我县的经济总量在全市仍处在较后位次,经济发展是在较小基数上的高位增长,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实力还不强;二是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资金、土地、环保等瓶颈制约依然存在,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有效扭转,循环发展任重道远;三是财政增收压力较大。财政收入虽然稳定增长,但骨干财源不稳定,收入结构不合理,财政持续增收的后劲不足;四是带动能力小,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不明显;五是农村环境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容村貌脏、乱、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绿化、饮水、就医、上学、交通、居住、娱乐等方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1、加大推进力度。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强化对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的领导,要像抓工业、抓招商一样抓城乡一体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废除影响城乡一体化推进的政策制度,破除机制、体制制约,建立考核体系。建议建立一套城乡一体化推进情况指标考核体系,奖优罚劣。加强对城乡一体化推进情况督导检查,确保顺利

推进,取得实际效果。

2、科学制定规划。科学制定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现状,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制订城乡产业建设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金融一体化、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等配套政策,并将规划与政策措施通过人大,以法制的形式约束执行。

缩小城乡收入差别是促进农民转入城市的一大动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吸引广大农民进城;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是城镇化发展的直接力量,城镇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吸纳农民进城的能力;食品加工业使农业生产摆脱了只生产原始产品的框框,拉长了生产链,增加了农业产值,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寻找新的就业出路,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更加全面和完善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途径。因此农业产业化既为城镇化提供了人力资源,又为这些人力资源转移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3、抓好以城带乡。组织领导、专家及具体工作人员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如何发挥城市的对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探索城市工业、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带动农村同行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研究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新举措。统筹抓好新区开发、老城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背街小巷改造、沿街综合整治和城乡结合部整治,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4、提升人口素质。提升人口文化素质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文化素质有时比经济的意义更为深远。城镇化的内涵,不仅仅是指造几幢高楼大厦、修建几条宽敞道路,更重要的是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开放。使日益繁荣的农村,在生活水平、生活观念、消费方式上都越来越向城市靠拢,文化素质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成为决定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尽快提高我县劳动者的素质。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升现有农民文化技术水平,保证使农村孩子受到义务教育及职业技术培育,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备足后劲。

5、繁荣农村经济。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措施促进农业丰收,提高农民收入。与此同时,还需要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工商

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资金短缺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繁荣农村经济,首先需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需要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建立乡镇银行,扶贫基金组织,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篇6:努力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步伐

**街道办事处是合川区商贸旅游重镇,旅游资源丰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独特的江城都市风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我办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为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突出特色,科学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突

出旅游特色。

**街道辖区内有驰名中外的**古战场遗址、甘泉滴乳、三佛寺等众多旅游景点,2006年创建了“世代思居乡村旅游驿站”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重庆市把**古战场遗址作为八大特色旅游区之一,合川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凭借**和涞滩古镇,打造休闲旅游名城,为**街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城乡统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乡村旅游业发展推动城乡统筹。

(1)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餐桌农业等是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着乡村旅游的理念,丰富着乡村旅游业的内容,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世代思居乡村旅游驿站建设,就是将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乡村旅游成为城乡统筹的助推剂。

(2)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多种载体作支撑

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多种载体作支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农村的快速推进加速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办建成农家乐28个、度假村6个、花卉苗木园3个,基本形成了乡村休闲度假网络,辖区内年接待旅游20万人次。乡村旅游业发展缩短了城乡差别,新农村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有力措施。

3、整合资源,科学规划。

(1)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规划是成败的关键。杭州宋城、上海青浦、苏州唯亭、锦江三圣的先进经验表明:规划要力求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世代思居旅游驿站的规划,是以中国农耕历史文化为基点,以高新农业技术、观光农业为重点,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资源,它的建成,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2)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每个规划应该管较长的时间,使规划既有长远的稳定性,又有眼前的可操作性。世代思居整个规划体坚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理念,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山区、丘陵、平原、城郊的地形地貌特色,采用“众星拱月”的布局形式,既节约土地,又独具特色,美观大方。

(二)突出重点,打造特色,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是以城市建设为重点,推动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协助推进北城商贸文化区和东城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包装东岳高尚住宅区,打造三佛滩佛教文化。

二是以思居工业拓展园为重点,推进工业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按旅游要求,加快思居工业拓展园建设,抓好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特色工业经济园区。

三是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家园建设,实施乡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完善“三纵十横”公路骨架网络。突出蔬菜、水产、生猪、蚕桑四个重点,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切实增强扩大农民就业、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四是以**景区协建和世代思居乡村旅游驿站建设为重点,推动乡村旅游取得新突破。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打通“一环”(花滩路——石泉路——合武路旅游环线)、培育“一心”(虎头寨农耕文化中心)、整合“一片”(思居片区的农业旅游),重点打造安祖花会、石泉晚钟、龙湖垂钓、思居驿站、虎头农耕、金色果园、滨江水岸等七大主要景区,恢复建设思居古驿站,规划发展不同规模和档次的乡村酒店、川东民居、餐饮业,同时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指导,规划管理,努力形成优质、特色的世代思居休闲旅游度假群,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篇7: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耀州区总面积154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6万人,下辖10个建制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189个行政村,城镇居住人口达到6.3万多人。创国家级小城镇示范镇2个(董家河镇、孙塬镇),省级示范镇3个(董家河镇、孙塬镇、庙湾镇),省级示范村3个,市级示范村16个,区级示范村22个。从98年到2009年底累计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78项,完成投资4.391亿元。

二、加强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全区先后投资820万元,完成了铜川市耀州区区域村庄布局规划,耀州区分区规划,耀州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2个乡镇村庄总体规划,12个乡镇总体规划,189个行政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实现了规划全覆盖。按照“城园分工,产居分离”的原则,将工业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坚持以规划为指导,加强镇村水、电、路、气、讯、广电等各类管网的统筹布局,并严格规划控制管理。

三、以项目带动,积极推进重点镇、村建设

1、近年来,经我局积极申报,被省政府选入重点镇建设项目有2个镇(照金镇、董家河镇)年计划完成投资各3000万元以上,被选入省政府确定的“关中百镇”建设项目有7个镇(照金镇、小丘镇、坡头镇、关庄镇、寺沟镇、董家河镇、孙塬镇)1

和城区民权巷道路工程,争取回省上资金800万元,先后完成了7个镇的街道改造以及路灯、人行道、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提升城镇、镇容镇貌。

2、争取国家和省上补助资金460多万元,对全区农村660户群众住房困难及土窑、危房等进行改造,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环境。

3、积极协调争取省上的村庄巷道补助资金,先后争取回100多万元,为9个村实施了村内巷道的硬化,改善群众的出行问题,其中为张郝村先后投资近20万元。对水峪村将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4、结合城乡统筹,在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也将镇村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到一块来抓,先后下发了镇、村综合整治标准,在考核时一并考核,经考核后近年来由省上表彰的综合整治示范村6个,示范镇3个。

总之,我们按照“城区——重点镇——中心村——基础村”带动路径,完善村庄等级结构,构建“城中村近社区、城效村联动城乡、中心村辐射基层村”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坚持把中心村作为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切入点,政策、资金向中心村倾斜,教育、医疗等向中心村集中,积极发挥中心村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作用,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改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提高文明意识,推动农村城乡一体化。

其次,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成特色发展态势,主动融入关

中地区“一轴一环三走廊”咸阳——铜川城镇带,大力发展“一心、一扇、两带”城镇体系。

“一心”即把加快耀州城区建设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龙头,以铜川建设渭北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契机,以建设中心城区为目标,大力推进新耀一体化,加大建设力度,加速突出领跑,打造铜川南市区商贸物流中心,形成带动城镇发展的辐射源和牵动力。

“一扇”即环耀州城及新区发展的孙塬镇、董家河镇、寺沟镇、关庄镇、坡头镇形成的扇状城镇带,发挥环城市中心区的区位优势,依托建材工业园区、载能工业园区、铝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建材、物流运输、花卉果蔬、商贸服务、乡村旅游等关联产业,形成依托城市发展,产业支撑较强的扇形“卫星城镇带”。

“两带”即沿耀旬路、耀瑶路纵深延伸,形成坡头——照金;关庄——瑶曲、庙湾城镇带,积极利用煤炭资源、红色文化、佛教文化、自然风光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形成工矿与城镇发展互补,产业与城镇发展互动的格局。

按照城镇规划体系,结合区位条件,现有规模和发展替力,将全区所属乡镇分为四类:

重点镇(4个):照金镇、坡头镇、孙塬镇、董家河镇。照金镇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和工矿区”;孙塬镇重点建设“建材工业园区”;坡头镇重点建设“载能工业园区”;董家河镇重点建设“铝工业园区”。

中心镇(2个):庙湾镇、瑶曲镇。庙湾镇重点建设“香山佛

教文化景区、玉门旅游景区和工矿区”;瑶曲镇重点建设“煤炭工矿区”。

基础镇(4个):关庄镇、寺沟镇、小丘镇、柳林镇。关庄镇重点建设“物流集贸区”;寺沟镇重点建设“城区近郊发展区”;小丘镇重点建设“物流集贸中心区”;柳林镇重点建设“集贸居住、香山旅游服务区”。

石柱乡、演池乡:加快集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逐步撤乡设镇。

同时,结合镇、村综合整治,对包茂高速、210国道、耀照路、耀柳路、柳照路沿线的所有新建的建筑物要参照“铜川市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统一建筑风格,对原有的建筑物逐步进行改造,以形成统一体,打造沿线建筑的新亮点。

四、几点建议

1、结合镇、村综合整治,希望省上在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巷道建设方面,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以改善全区广大群众的居住生活和出行问题;

2、按照省上确定的城镇化发展纲要,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望在重点镇建设和“关中百镇”建设项目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

3、结合我区规划全覆盖实际,各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望上级加大规划的补助资金,以解决基层资金短缺的困难;

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陕西省城乡规划

篇8: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对策与建议

梳理过去60年城乡关系的演变, 对于我们客观认识当前城乡关系以及下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有重要借鉴意义。客观地说, 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是针对当时国内外环境采取的应对措施的一种反映。

(一) 城乡融通阶段 (1949-1957)

伴随“一五”计划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城镇化水平从10.64%提高到15.39%。当时执行的“重点建设, 稳步前进”的城市发展方针总体上是成功的。这一时期, 城镇化呈现出“城乡通开, 流而不滞”的良性循环体制, 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 “大”农村促“小”城市阶段 (1958-1978)

这个阶段, 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以农产品剪刀差为工业积累资金, 同时压低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为工业发展解决资金。城市发展出现反复, 三年“大跃进”期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严重失控, 城镇化水平从15.39%猛增到19.75%, 这不是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承受的。“大跃进”以后进入困难时期和调整阶段, 2600万城镇人口被动员回乡, 城镇化水平从19.75%下降到17.98%。在调整中逐渐形成起来的户口管制、限制人口流动、取消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影响深远。城镇化水平多年徘徊在17%上下。

(三) 农村与城市顺次改革, 同步发展阶段 (1978-1991)

这个时期, 基本上是通过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释放了束缚多年的城乡生产力, 城乡都获得了大幅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城乡之间人口流动开始启动, 人员、资源交流逐步扩大, 大量城市和建制镇开始涌现。1985-1990年, 城市和小城镇分别以每年29个和589个的速度增加。大大提高了我国城镇化水平, 也扩大了城市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能力, 这个时期的城镇化水平以每年0.7个的速度发展。

(四) 城镇化速度加快, 城乡差别逐渐加剧 (1992-2009)

1992年以后,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认为国家根本大法稳固了农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又大大增强了城市发展的动力。1990年至2008年, 城镇化水平从26.41%上升到45.68%, 年均增长1.07个百分点, 尤其是2001-2005年期间, 年均提高近1.4个百分点。随后几年, 多种原因使得城镇化增速下降, 但是依然保持在1个百分点上下波动。但是, 这个时期, 资本、技术和人员更快地向城市集中, 城市发展迅速, 客观上也造成农业生产效率增长缓慢, 农村开始被边缘化, 城乡发展逐渐失衡, 这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快速拉大, 并在2009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值, 即3.33:1。

(五) 城乡一体化进入新时期 (2010-)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迫切。“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二、我国城乡一体化现状

当前,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一) 城镇化取得显著成绩

截至2010年底, 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9.68%, 城镇人口达6.6亿, 为美国人口总数的两倍, 比欧盟多出1/4, 城镇化规模居全球首位。目前中国已步入城镇化中期水平, 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随着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 民生问题逐步得到改善,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就业大量增加, 消费市场更趋繁荣。2009年,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2万元人民币, 全国私人民用轿车2606万辆, 年增长33.8%。同时, 全国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建设发展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保障的加快, 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明显提高和改善, 城镇住宅成套率超过80%。

(二) 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 极大改变了农村面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自2006年以来, 国家累计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央投资590亿元, 解决全国2.15亿农村居民及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前四年, 新改建农村公路156万公里, 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畅程度大幅提高。大电网对农村人口的覆盖率超过了95%, 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发展清洁能源, 2010年, 全国户用沼气达到400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已经启动, 截至2009年底, 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任务开工率91.1%、竣工率64.9%。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教育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面覆盖, 参合人数达8.33亿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成功推进。

三、我国城乡一体化推进中的问题

(一) 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之势

数据显示, 2009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 城乡收入比为3.33:1, 较2007年的3.32:1和2008年的3.31:1扩大。这一差距达到1978年以来的最大水平。收入差距扩大背后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过慢,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是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扩大的结果, 有学者用“二元对比系数”即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较来考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发现, 2000年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在增强, 城乡之间出现新的不平衡。

(二) 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在建立, 但由于农村卫生投资比重不高, 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跟不上, 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 国家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2009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总数达3114亿元, 其中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为990亿元, 占31.79%, 这一比例与占全国69.91%的农村人口相比, 相差甚远。2008年末, 占全国69.91%的农村人口仅享有20%的医疗资源;全国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城镇是5.41人, 而农村仅2.21人。

(三) 支持“三农”的金融体系需要加强

支持“三农”的金融体系相对薄弱, 而且, 农村银行对农村资金的“抽水机”的状态还没改变。全国2009年6月末还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 其中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目前, “三农”贷款门槛过高, 农民贷款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2009年全国银行业机构贷款余额39.9万亿元, 其中涉农贷款9.14万亿元, 占比仅22.9%;涉农贷款中, 农户贷款为2.2万亿元, 仅占24.1%。获得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农户不到1/3。2007年, 农村金融系统的存款与贷款差额为6万多亿元, 这些大规模的资金流出, 与1.6万亿元的支农资金注入相比, 天壤之别。

(四) 城乡社保体系有待衔接

当前城乡在社会保障方面均有各自的制度体系,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待衔接, 统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目前, 中国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心仍在城镇,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与农村相比, 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各项基本社会保障起步早于农村, 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制和制度。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完全定型,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保障水平有限, 处于不稳定状态。2007年, 中国政府决定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 重点保障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虽然农村低保人数增加比较快, 但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比,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滞后, 保障范围、保障程度也远远落后。另外, 2亿多农民工进城就业在户籍、低保、住房等公共福利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

(五) 外出务工人员与家庭空间上分离、城镇生产的集中性与农村潜在消费市场的分散性的分离

抽样数据显示, 举家外迁的农民工只有不到10%, 即2000万人左右。大量农民只身外出长期务工, 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现象, 并由此诱发出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而且, 大量农村人口分散在路途遥远且规模过小的集聚点上, 使得商品运输和集散成本过高, 抑制了国内消费增长。每年春节过亿的探亲人员流动, 不仅给有限的交通运输造成压力, 而且也挤占了旅游以及其他消费的资源。事实上, 这种模式也使得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占有了农村和城镇两份土地资源, 即农村宅基地和城镇建设用地。

(六) 城镇化的统计口径与公共服务覆盖之间的缺口

截至2009年9月末, 我国有1.52亿外出务工农民, 还有0.9亿户籍所在地乡镇务工农民, 计2.42亿农民工。这些人由于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而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事实上, 这些人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城镇的医疗、教育等户籍所附带的福利, 需要建立更为现代化的公共服务体制, 在财政能力可以实现的前提下, 尽快覆盖更多的人口。

(七) 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工业化快于城镇化速度

由于担心外来民工转化为本地居民带来巨额的财政压力, 地方政府一般会对外来民工转市民持很强的排斥态度。而且, 由于土地财政的体制性动因, 地方政府有通过扩大城镇建成区面积来获取土地出让金、提高其财政能力的冲动。根据数据分析, 2000年到2007年, 我国城镇建成区平均每年扩大1861平方公里, 以7.7%的速度增长, 远远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这使得本已紧张的耕地更加快速地被城镇吞噬。与48%的工业比重相比, 中国城镇化的水平依然过低。未来, 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就业弹性高的服务业, 将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未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建议

(一) 总体思路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经济社会工程, 必须循序渐进、分类实施。其重点在于尽快实现规划建设、要素市场、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等几个方面的一体化, 难点在于如何尽快实现城乡要素即资金、技术、人才等全面、自由和双向的流动。在保障耕地红线和农民合理合法利益红线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体系, 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管理制度则是更为突出的命题。

(二)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的几项建议

1. 制定城镇化顶层政策设计,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当前, 我国总体上形成三种典型城镇化模式, 即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就地城镇化模式。城市群实现了大城市“高”就业机会和中小城市“低”生活成本优势互补, 下一步需尽快构建城市群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协调和公共服务衔接等体系, 促进城市群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成为“折返式”城镇化的主要载体, 相当数量农民工采取“折返式”进城的路子, 他们在大城市积累一定资金和技术后, 会选择进入门槛更低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就业和创业, 并逐步实现定居, 这一趋势将因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省份转移而得到强化;就地就近城镇化是新时期推进城镇化的积极补充形式, 一旦城市技术、资金等向农村延伸的体制障碍破除, 城乡的资源自由、双向流动真正实现, 就可以实现另一种新兴的城镇化模式。

2. 化解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避免形成阻碍城镇化的新门槛

尽快建立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双轨制”, 完善市场和政府提供住房的政策和体制机制。一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处于城镇化加速期, 住房需求具有刚性。在现有财政体制和政绩评价体系下, 地方政府具有推动地价和增高房价的动力。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实体经济获利预期低, 大量投机性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 助推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房价陡升, 在户籍制度性门槛之外, 又形成财产性门槛。这一门槛不破除, 中国未来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及城镇化稳定快速增长目标将受到影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凸显住房的保障功能是不适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特征的, 需要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平衡, 寻求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二是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针对当前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作为引导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 在人口规模大、流动性强的大城市提供更多的廉租房, 满足实际需要, 同时避免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其次, 在鼓励发展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加大廉价房的建设, 并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上尽快予以完善, 将更多人口吸引并稳定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最后, 尽快加大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针对已具备城镇标准的农村地区的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同时采取资金补贴等方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 避免农民频繁翻建住房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同时, 引导更多的农民向更符合城镇发展需要的方向建房。

3. 稳妥有序推进城乡社保一体化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实现卫生、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资源在城乡的均衡分布, 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需尽快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 统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等城乡社保体系的兼容性, 实现无缝连接。推动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户籍、低保、住房等公共福利方面的制度性安排, 打破城乡社会保障二元结构。在推动社保一体化的过程中, 要有序进行,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逐步提高社保水准, 并实现全覆盖。

4. 构建城乡一体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是农村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 生产要素必须是流动的。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建立平等要素交换关系, 要坚持“进”与“退”相统筹原则, 在耕地、建设用地、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 尽快建立城乡统筹机制, 在逐步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廉租房和城镇社保的同时, 要制定政策鼓励其退出农村宅基地和耕地, 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农民工在城无房可住, 在农村却出现大量空宅、空心村问题, 化解我国耕地经营碎片化, 难以实现规模化和品牌化的局面。大力推动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挂钩流转试点, 实现“同地同权同价”, 通过实行宅基地用益物权货币化和抵押贷款试点, 实现新生代农民进城财富积累。

5.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更快融入城市

在人口增速放缓以及土地红线等硬约束下, 城镇化的主体将逐步转向流动农民工。“民工荒”的频繁出现, 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 即总体上进入了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的时期。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提高, 直接导致了城镇化成本快速提高, 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定居并生活的经济门槛将更高。但是“民工荒”的出现, 又显示出中国进入一个在提高工资和全球产业链条低端徘徊的困境, 另一方面, 我国在总体上将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将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 急需稳定的外来人口充实。如不尽快将这些折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稳定在城镇, 人口红利一旦消失, 大量的农业人口将更难城镇化, 届时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6. 实现城乡资源全面、自由、双向流动

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全面、自由和双向流动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目前, 由于城乡分割的土地管理制度、住房制度以及户籍制度, 使得农村的劳动力无法顺利进城, 而城市的优质的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无法进入农村。成都目前推行的城里人可以进入农村承包土地, 可以利用农村的宅基地进行农家乐经营等, 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不实现城乡劳动力、土地和住房等资源的双向流动, 就难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也难以更快推动农民工进入城镇。

7. 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农民工进城的关键还是要解决就业问题。没有就业, 农民工进入城镇就会成为游民和贫民, 也就没有健康的城镇化。目前, 可以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一方面是第三产业, 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10个百分点, 则可以扩大就业2500万, 另一方面是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 如果在这两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将极大解决农民工进城以后的就业问题。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形势好, 靠的是群众性创业的氛围和制度的完善。在中西部地区, 束缚创业的政策、法规比较多, 地方政府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要敢于解放思想, 提出群众性创业“非禁即入”, 让群众有业可创, 并大力发展草根金融, 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8. 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更好地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下一步应积极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 通过政府补贴、市场化运作等方式, 引导和鼓励保险机构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农村集体土地用益物权抵押贷款等。

9. 制定城镇减贫战略规划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的贫困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体, 扶贫的重点在农村, 扶贫的方式也是针对农村贫困提出的。城市贫困产生的机制、规模和分布以及贫困所产生的社会问题都与农村贫困有显著的不同, 需尽快针对城市贫困人口制定住房、失业救济、就业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战略。当前, 大量农民工长期居住生活在城市, 其中很多贫困人口没有被统计在城镇贫困人口中, 也往往容易被农村忽略;尤其是那些在城镇化推进中失去土地, 也没有工作的贫困人口群体。建议尽快完善统计工作, 在城乡贫困人口的标准、口径等方面尽快建立衔接机制。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统计, 并制定相应的减贫战略。

1 0. 走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

未来一段时期,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建筑、交通等绿色低碳的规划、技术以及政策引导和支持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然, 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 不是简单的污染问题, 实质上是区域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问题。由此, 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 同样不是简单碳排放的问题, 而是一个涉及全球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途问题, 在推进城市生产生活“低碳化”的进程中, 必须统筹考虑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展地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

摘要:本文在梳理我国城乡一体化演变的基础上, 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和问题, 提出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经济社会工程, 必须循序渐进、分类实施。其重点在于尽快实现规划建设、要素市场、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等几个方面的一体化, 并且要在就业、土地管理和城乡住房一体化等十大方面制定政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演进,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马庆斌.城乡一体化—中国生产力再一次大解放[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幼儿园评估-自查报告下一篇:毛毛虫找妈妈的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