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新村镇

2024-04-22

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新村镇(精选8篇)

篇1: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新村镇

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新村镇

——我县新村镇建设工作探索

一、我县新村镇建设的现状

新村镇建设,作为我市“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4年开展以来已有七年的时间。一开始,大的乡镇每个乡镇每年建设10多个新村镇建设点(含自主点和省扶点),小的乡镇每年建设6-10个点,到近三年来每个乡镇只抓2-8个点(全部为省扶点),七年来全县可能已建设了近1000个点以上(有些点是重复建设的)。在新村镇建设的过程中,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对新村镇建设工作进行了较多的大胆尝试。大体可分为三个工作阶段,从2004年至2006年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新村镇建设主要是对村庄进行以“三清三改”(“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三改”:改水、改厕、改路)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从2007年至2008年为

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新村镇建设主要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的实际,把建设点与生态、文化、历史、革命教育、旅游等方面相结合进行打造,以提升新村镇建设的品位。这个阶段我县提出了打造“古村新韵”、“橙园新村”、“绿野新庄”、“工贸新区”四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从2009年至今为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我县提出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村镇建设思路,并在渡江镇进行了试点工作。可以说,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新村镇建设的最终目标,也就是新村镇建设必须朝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方向进行。但是,从2010年我县大部分乡镇的新村镇建设点来看,这些乡镇的新村镇建设还只处于

第二阶段的状态。前两阶段的新村镇建设点无论从建设过程、建设模式及建设后的管理都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这些点只能算是村庄整治型的新村镇建设点,与新村镇的“新”字相距较远。

二、我县现阶段新村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规划,村镇规划不科学。要抓好新村镇建设,规划要先行,没有规划的新村镇建设注定是无序的建设。而不切合实际的规划,对新村镇建设则毫无实际指导意义。我县在2006—2007年进行过一次村镇规划,这次对全县的所有村庄都进行了规划。但是,这次规划由有关领导不重视,人员为不到位,资金不到位,很多乡镇都只是应付了事,以通过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为原则。做出的规划大部分都不符切合实际,更不要说科学可言。由于村镇规划的不科学,致使 我县有些乡镇的新村镇建设只是抓点而纯抓点,大部分乡镇一边在抓新村镇建设,另一边农民又在无序的进行乱建房破坏新村镇建设的成果。

2、不尊重规划,新村镇建设选点不合理。

有些乡镇在选新村镇建设点时无的放矢,有规划不按规划办,不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以能应付上级检查为目标,不管该村庄有多少村民居住,不管该村庄村民的意愿如何,都定点进行新村镇建设。导致不少新村镇建设点在建好后,不是随着村庄环境的改善村民在增多,而是越来越少,有些新村镇建设点甚至只3至5户村民居住,使有限的公共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

3、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我县的新村镇建设,虽然出台了以建设点群众自主申报,由政府审核确点的工作方式,但是在实际工作,由于农民群众的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建设点的理事会发挥的作用不大,农民群众没有真正起到主体作用。原本应由农民群众自主完成的工作(如村庄的“三清”、环境卫生的维护等工作),变成了由政府在包办,干部在做,政府的指导作用变成了主体作用。这使得

干部在新村镇建设工作中怨言多,工作情绪底,工作积极不高,政府在新村镇建设点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大。

4、长效管理机制难以建立。新村镇建设点的长效管理机制问题,一直是新村镇建设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也是上级有关部门在新村镇建设工作的考评考核中一直强调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各乡镇的新村镇建设中是最难以解决的工作。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农民群众集体意识差,个人主义思想尤为严重,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群众越来越少,大部分群众都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由于新村镇建设点的长效管理机制难以建立,或免强建立起来了,而运转不正常,使得许多新村镇建设点在建好后,乱堆乱放的现象都十分严重,村庄内又恢复了脏、乱、差居住环境。

三、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加快新村镇的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提出的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要消除城乡两元化,新村镇建设就必须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否则,我们的新村镇建设就会无的放矢而失去方向。下面就我县下阶段加快新村镇建设工作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1、以规划为龙头,提高新村镇建设的品位。新村镇建设能否符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能否建设高品位的新村,规划是关键。首先,规划要有前詹性。现在的规划难以执行,调整频繁,主要的原因是规划没有前詹性,规划覆盖面小,没有深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划适应不了形势的变化。而规划要有前詹性,一定要请有资质,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规划人员在结合了本地生态、人文、历史及发展现状等实际情况下,领导不能过多的进行关预,否做出的规划就会过多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念,以后换一个领导,规划又难以执行。其次,规划布局要合理。规划要从全县的角度综合考虑进行布局,做到全县一盘棋。不能县政府只做县城的规划,各乡镇做各乡镇的规划。这样做出的规划就会造成县城与乡镇的脱节,各乡镇与各乡镇之间脱节,造成全县的规划布局不合理。从全县的角度进行规划,首先要确定中心镇的布局,根据中心镇的布局进行各乡镇小城镇的规划;其次要确定各乡镇中心村的布局、中心村庄的布局,根据中心村、中心村庄的布局进行中心村庄的规划;最后再对其他非中心村庄进行规划,能保留的则规划为治理型村庄,不宜居住的、过小的则规划为撒并型村庄。第三要理顺规划体制。现在的城乡规划由规划管理部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由土地部门编制,就造成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脱节。目前,两种规划的突出问题是在有些地方结合部,没有城乡规划,仅有土地利用规划;或有了城乡规划,没有用地计划指标。这就会造成规划无法执行。这就要求城乡规划部门与土地管理部门要加强配合,以理顺规划体制。

2、因地制宜,优化新村结构。新村镇的建设要根据规划,结合各地的生态、人文、历史等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建设。以县有关部门牵头抓好中心镇的建设;各乡镇抓好各自小城镇、中心村、中心村庄的建设;对这些中心镇、小城镇、中心村、中心村庄要加资金投入,从道路、水、电、通讯等方面加大建设,全面完善基础设施。使得中心镇周边乡镇的村民逐步向中心镇聚集,各乡镇的村民逐步向

小城镇聚集,中心村周边村的村民逐步向中心村聚集,中心村庄周边村庄的村民逐步向中心村庄聚集。对规划为治理型的村庄只进行“三清”“三改”的整治,逐步合并撒并型村庄。以优化新村结构,达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

3、挖屈地方特色,打造品牌新村。大力挖掘各地生态、文化、历史、旅游等的特色,打造一批品牌新村。一是区位优势明显、特色经济突出、设施基础较好,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心镇(中心村)打造为商贸工业镇(村);二是景观特色明显、旅游资源丰富、人居环境优良、美誉度较高的镇(村)打造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三是对客家文化底蕴厚重、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镇(村)要加强保护,建设特色文化村镇,打造历史文化名镇(村)。通过打造品牌村镇,提高全县村镇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是出台

做好村镇建设工作,要遵循六项基本原则。一是政策引导。按照统一规划、集约用地、规模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制定实施村镇建设相关政策,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二是统筹兼顾。统筹规划、资源、资金,整合并捆绑使用各项扶持“三农”的资金和优惠政策;统筹安排农村住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及环境建设,做到资金集中投入、政策配套运用、效果尽快显现。三是市场运作。综合运用土地、信贷、资金、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房地产开发、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

位积极参与村镇建设。四是循序渐进。坚持试点先行、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从经济、财力状况较好和农村基层领导班子较强的地方入手,优先启动村镇集中连片建设和整建制改造,分期分批,有序推进。五是群众自愿。尊重群众意愿,把政策、规划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不搞强迫命令。通过宣传教育、典型引路、政策鼓励等多种方式,积极调动农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六是积极稳妥。坚持阳光操作,公开、公正、透明,妥善处理好村镇建设中的拆迁、用地、补助等问题,加强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不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影响稳定的事件。

篇2: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新村镇

**镇党委书记:***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市委*书记和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镇调研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众位领导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同时也必将鼓舞我们的斗志,进一步增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就**镇2004年主要工作和明年工作的一些思路、打算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以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市郊区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镇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八号文件”精神,围绕“党、干、科、经、貌”,实施“12345”工程,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积极探索“项目带动、畜牧强镇、以工富民”的发展思路,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两品一游”农业,拓宽致富渠道,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2004年主要工作

1、认真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以“双培双带”工程为契机,从党员培养、班子及队伍、阵地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一是强化了党员培养,我们从“双培”入手,充分利用党员冬训、“四进五化”教育等活动,加大了对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的培养教育力度,共举办各类教育活动**期,参加教育的党员、干部、群众共****人次。建立党员“一帮一”对子***对,***名致富带头人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今年共发展党员**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人,现全镇共有党员***名。二是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有关规定,坚持党员纳新和转正的事前公示制度,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三是狠抓了镇、村班子建设,严格按照“五个好”标准,通过培训教育,提高了班子成员整体素质。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各村继续为村民在年内办好五件实事,实行了党员干部联包责任制,镇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科技干部包项目的“三级联包”制度,强化了干部的责任意识。四是狠抓了阵地建设,继续完善各村党建活动室相关设施,完善各组文化室,启动并完成了**、**、**村村委会办公楼及标准化党建活动室建设,实现了党员、群众学习、活动、议事有场所的目标。五是充分利用“包村联户”的有利时机,夯实发展基础,各村组与市上**个单位建立了帮扶关系,**名领导干部帮扶农户***户。签订村组协议**份,确定帮扶项目**项,计划投资***万元,现已启动帮扶项目**项,到位资金**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期,镇干部帮扶贫困党员**户,党员帮带致富户**户,党员帮带贫困户**户,培养党员致富明星户**户,真正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典型户促进、市直部门、领导联挂、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双培双带”工程实施的良好氛围。

2、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农林牧业协调发展。

篇3: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新村镇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 就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问题发表了系统的重要讲话。他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我们一定要抓紧工作、加大投入, 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 特别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 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 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这个讲话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并提出了具体举措, 应当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并全面贯彻落实。

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长期以来, 为了实现工业化的任务, 我们不得不采取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办法, 让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与此同时, 实行城乡分离的管理制度, 以防止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造成城市农产品供给的短缺。这些制度沿袭了60多年, 形成了一些固化的习惯势力和思维定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这些涉及城乡居民基本权益的旧制度, 显得多么不合时宜!

城乡居民基本权益不平等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产权的不平等。城市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几乎已全部商品化, 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土地、厂房、设备、住宅等, 都允许在市场上自由流通;而农村的土地、住宅等产权仍不明晰, 农户对土地和房产等的法人财产权仍不落实, 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仍不能实现商品化、市场化, 因此, 农民就不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城市化过程中不动产增值的收益。这是城乡居民基本权益上的最大的不平等, 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二是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

尽管有2.8亿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有些农民工进城已二三十年, 但是由于农村户口的身份, 他们享受不到城市户口所附加的各类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绝大部分仍处于全家分离状态。从农民应有的公民基本权益上说, 这是很不合理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 选择若干试点, 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 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这三项改革是对农村土地公有制实现方式的重大突破, 是对农民住宅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它第一次赋予农村土地和农民住宅以商品属性, 明确了农户对自己的住房拥有所有权, 农户对承包地和宅基地拥有法人财产权, 这为发挥市场对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提供了前提条件, 为农民在城乡之间自主选择居住地和户籍, 通过转让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土地使用权和房产获得财产性收入, 打开了一扇大门。《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为进城农民有偿退出宅基地和进城落户提供了政策支持。

承认农民对农村土地的法人财产权, 与土地的私有化是截然不同的, 同时解决了土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对接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不折不扣地落实三中全会精神, 就能在土地和房产的法人财产权上, 使城乡居民拥有同等权益。我们应当为农民获得的这些权益感到由衷高兴!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是城乡差距的重要体现。包括养老、教育、医疗、交通、供水、供电、环境等, 农村都明显落后于城市。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公共服务事业投入重点在城市, 城市越来越漂亮, 即使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与沿海地区相比也毫不逊色。但是, 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农村居民不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由于公共服务的落后, 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改变中西部农村公共服务落后状况, 政府要把农村作为公共服务投入的重点, 通过城乡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的均等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尽快弥补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欠账。近期应当把教育、医疗、交通、环保、养老作为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重点。沿海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比较好, 主要在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 很快富裕起来。富裕起来的农村, 主要通过自己增加投入, 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帮助, 把公共服务完善起来。中西部农村也必须走这条路子。

要运用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模式 (PPP) 来发展农村服务业。如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建设, 应找到有效办法。这就要以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为质押, 撬动银行贷款。以村庄土地整理节约的住宅建设用地的商业开发,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鼓励城市资本下乡、市民资本下乡。可先在城市郊区和旅游区搞, 建立市民农庄, 然后逐步扩展。如果能在“十三五”时期撬动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20万亿元, 投入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工市民化, 我国农村面貌将发生一个重大变化, 农民收入将大幅度提高, 既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又能有力支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目标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是城乡差距的集中反映。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 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核心。

最近几年, 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市居民,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由2009年的3.3∶1缩小到2014年的2.8∶1, 令人欣喜。继续保持这一势头, 从根本上说, 要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又必须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目前, 一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只能种7亩地, 如果在单季农业地区能种到100-120亩, 双季农业地区能种到50-60亩, 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能赶上社会平均水平, 农民就能成为一个体面职业。

在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的前提下, 允许农户凭借承包权将经营权有偿转让, 这样既可使农户获得财产性收入, 又有利于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要鼓励发展各类合作经济, 特别是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乡村旅游业。继续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现在沿海和城市的许多地方招工难, 家政服务人才短缺, 一个月嫂的月收入达五六千元。一家两口人出去打工, 年收入可达8万-9万元, 加上土地转包收入, 家庭年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 一下子就可赶上或超过城镇居民平均收入。

所以, 只要创造一个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发挥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 并不是遥远的将来, 而是近在咫尺。

韩国在40多年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 城乡居民收入始终保持同步提高, 城乡收入之比保持在1∶0.9左右。韩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 主要在于两条:一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 就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 政府出资帮助农村发展;二是农民分享到了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增值的收益。我们作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应当更有条件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促进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 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客观要求, 其关键是允许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 由于人为地设置了许多障碍, 使农村的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大量流入城市, 而城市的资金、技术、劳动力很少流入农村, 这是导致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根本原因。为此, 毫不动摇地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 清除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 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首要任务。

土地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也应发挥市场对土地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与其他要素不同的是, 土地有一个用途管制问题。如果把耕地变为建设用地, 必须符合城乡建设规划, 并办理相应的法律手续。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的《决定》已经明确, 土地的占补平衡, 只能在省域范围内进行。但至今只能在少数县域范围内试点。中央办公厅去年下发的关于农村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和‘地票’试点。”应当总结推广重庆“地票”市场的经验。重庆经验的核心是远离城市的农村退出的宅基地, 通过全市统一设置的地票市场, 也能分享到城市市区土地的级差地租。对于可能出现的占好补差问题, 通过建立第三方的土地质量评估机构, 加强土地质量的监管, 可以妥善解决。如能创造一个城乡要素自由、平等交换的制度, 实现城乡要素配置的合理化, 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平原、浅丘陵地区, 用5-10年时间, 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赶上沿海农民的水平, 是完全有可能的。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三个抓手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必须把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三件事连在一起, 同步推动。

国务院提出要抓好三个一个亿:即东部地区抓好一亿农民工市民化, 中西部城市再吸纳一亿农民工就业, 城市抓好一亿户棚户区改造。这两个三件事互相牵制, 互相影响。农业现代化能够进一步释放农业劳动力潜力, 为农用工业发展和水利建设提供需求;新农村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为建材工业提供需求;农民工市民化能够使4亿多离散人口实现全家团圆梦, 形成城市建设的需求。抓好这三件事, 又必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土地的确权颁证, 鼓励承包地经营权向合作社、农业公司、家庭农场集中, 为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发展集约化、现代化农业创造条件。通过进城落户农民退出宅基地, 既能满足城市新增建设用地需要, 又能增加一部分耕地, 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工市民化。

篇4: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新村镇

【关键词】村镇建设;城乡发展;经济

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我国村镇经济一直处于缓慢的增长状态,同时在社会发展中,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乡村建设工作中普遍面临着村落规模小、住宅建设分散、住宅占地面积大、房屋闲置多、基础设施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造就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困难,资源浪费严重和环境改善难度高的等现象。因此在目前的村镇建设工作中,应当以社会发展为基础,实现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经营规模的优化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1.统筹城乡发展概述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应用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重构、优化城乡格局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在乡村经济建设中,通过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基础来促进各种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从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使得乡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及时的得到预防和解决[1]。新世纪的社会发展中,我国逐步迈入了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农业推动工业的发展模式,也实现了城市带动乡村,以乡村配合城市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乡村规划、乡村设计以及经济体制等多个环节的影响使得我国在乡村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城乡统筹工作,从而实现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这种社会发展趋势的实现与形成不但有效的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科学良好的应用,还有效的将建设新农村与稳步发展和促进的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以工业带动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以工人带动农民的社会发展新体制,这也是形成目前社会新格局的一种必然手段和方法。

基于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全国各地已经普遍的展开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工作概述方式,但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一项系统、科学、健全的管理规划理念和工作模式,使得在城乡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种种不足与缺陷,也使得工程项目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模式,同时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使得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实行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的村镇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十分有效,这也是解决农村多于劳动力和闲置资源的主要技术手段和方法。

2.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

在新形势的社会发展基础上,我国若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在工作中将工作重点置放在农村建设问题上。因此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工作中,党和国家将工作重点普遍的置放在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基础上,在工作中以实现生产发展、全面改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以及管理民主的管理工作方针中,但是要想实现这一工作理念和工作目标,还需要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大对城乡筹划工作工作力度,大力发挥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2]。

2.1在工作中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础,实现共同富裕之路

建国以来,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始终将工作中点置放在城市中,而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认识较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多年来,由于受到过去的承包经营之的影响,使得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经营效率低、增长缓慢的社会向子昂,这也造成了农民在社会生产中对于各种科学技术的认识较低,无法大达到预计的小康社会建设要求。

2.2是建立村级经济实体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以促进新型农村经济实体形成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小企业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近郊旅游服务业、农村新型社区居民点、服务中心建设为主要手段,整合农村乡企建设用地、承包农用地、宅基地等土地资源,建立股份制公司农村经济组织,逐步实现土地合理流转,农民加快增收。

3.中心村镇建设概述

3.1基于空间视角的相关理论

3.1.1 增长极理论和镇村级增长极选择

从定义上看,增长极理论为解决广大偏远农区的各种问题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发展模式。增长极理论强调两种相反力量的互相作用。向心力将周边腹地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中心集聚,从而使得增长极能快速发展。这种回流作用对于面临劳动力不断外流压力的农村地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在这些地区选择一定数量的增长极(中心镇或中心村),通过集约有效利用相对稀缺的各种资源,将促使增长极率先快速发展。

3.1.2 中心地理论及门槛人口衡量

在对南德不同等级服务中心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克里斯塔勒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该理论以等边六边型模型解释不同服务中心的等级结构关系。中心地理论既可以根据现存不同等级居民点的人口规模和提供的服务功能水平解释其等级关系,也可以根据规划需要的居民点等级关系,配置不同居民点今后的人口规模和服务功能。

中心地理论应用于建设实践主要面临以下问题:首先,假如要选择现有村庄作为中心村镇,如何衡量这些聚落的中心性(中心地提供的服务种类的数量),即哪个村落辐射功能更强,更适合成为中心村镇。根据现有哪些服务功能可以确定中心地的等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一些计量地理学者在这方面做过不少研究,其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根据现有居住地提供的代表性服务功能(如学校、杂货店、理发店等)来确定聚落的中心性。

3.2基于时间视角的相关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分为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的走向成熟阶段指的是一个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的时期。

4.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村庄整治与中心村镇建设将是振兴农村、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因而深入开展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探讨的意义重大。建议多学科领域相关专业学者予以关注和参与,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心村镇建设理论和技术方法,为不同类型区域中心村镇建设的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焦国栋.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J].理论前沿,2007(19).

篇5: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新村镇

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中,浉河区紧密结合区情实际,准确定位,以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为统领,以土地流转、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互动为突破口,大胆地试,大胆地改,大胆地闯,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浉河区实际、有浉河区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之路,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准确定位,争当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者

定位就是目标,就是方向。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找准定位,才能谋划正确的工作思路,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形成有效的工作措施。

浉河区是信阳市的中心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位独特,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社会资源丰富,企业管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人才济济,并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城市优势资源。但浉河区也同时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农业大区,全区有12个乡镇、办事处涉及“三农”工作,因此,城乡并重,半城半乡是浉河区最基本、最现实的区情。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强区、特色农业名区、商贸物流大区、生态人居新区建设,区域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茶叶、板栗、食用菌、草莓、甲鱼养殖等特色产业快 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的茶叶种植大区,被国家林业总局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多年稳居全市第一位。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304元,分别比全国、河南省、信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543元、850元、1032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87.8%,比信阳市平均水平高13.4个百分点;城市化率达到54.4%,远远高于全国、河南省和信阳市的城市化水平,初步形成了城乡融合、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信阳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这既是全市的一件大事、要事、喜事,也为浉河区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要勇当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者,努力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区委、区政府瞄准这一定位,迅速将全区广大干群的思想统一到这一发展定位上来,统一到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在城乡产业发展、户籍改革、社会保障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突破。

二、重点突破,勇当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试验区建设内容丰富,千头万绪,必须重点突破,统筹推进。“茶(茶产业)、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化(城乡一体化)”是浉河区的三大优势,也是三大特色。在试验区改革实践中,浉河区依托自身优势,彰显自己的特色,把特色做大、做强、做优,从而引领全市的农村改革试验。

(一)大力发展农合组织,让农民抱团发展。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同“基地、品牌”、“服务、资金”、“资源、科技”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品牌+市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资金+服务+市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资源+科技+市场”三种新型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全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区农合组织共吸引社(会)员20617人,带动辐射农户26760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20%;覆盖111个行政村,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69.8%,年产值6亿元。一是在优势产业发展上突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品牌+市场”模式。我区信阳毛尖茶产业规模大、产值高,优势明显,但随着茶产业规模的不断膨胀,分散种植、分散经营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浉河区通过成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茶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区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0.5万亩,2008年实现产值12亿元。浉河港乡茶叶种植大户余延富会同当地40多家茶叶种植、加工、经销大户,成立 “浉河区两潭茶叶合作社”,注册“两潭”牌信阳毛尖商标,对全社600余户社员的1.6万亩优质茶叶 基地、87个名优茶加工点实行标准化管理、清洁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取得了良好效果。社员茶叶平均单价比非社员茶叶高出100元以上,且供不应求,合作社“两潭”牌信阳毛尖远销到郑州、武汉、西安等10多个大中型城市,去年该社总销售额达9000万元,实现利润900万元。二是在特色产业发展上突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资金+服务+市场”模式。浉河区生猪、水产养殖虽有一定发展,但普遍存在着养殖技术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资金缺乏、规模偏小等问题。为此,浉河区在农合组织发展中引导养殖户联合起来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实行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资源共享,互惠互助,集智同心搏击市场,有效缓解了融资难、获取技术难、买卖难等问题,提高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了养殖业发展。谭家河乡志强养殖合作社在社员内部筹资109万元,按照包良种仔猪购进、包疫病防治、包饲料供应,统一圈舍建设标准、统一品种、统一配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销售、统一建档的“三包六统一”方式为社员服务,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由于生猪品质好,质量安全有保证,社员每年出栏的商品猪全部被武汉、广州、上海、天津等地的10余家客户包销,社员平均每头生猪净利润300元以上,高出普通养殖户50%以上。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周边12个行政村300多个农户纷纷发展起了生猪养殖业。截止目前,该乡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达60多家,年出栏生 猪7万余头,年产值7000余万元。十三里桥乡的甲鱼养殖业由80年代末的几户60余亩养殖水面年产值不足100万元的零星散养,发展到如今社员600余户、养殖水面3500亩、年产甲鱼60万公斤、年产值6000万元的养殖规模,得益于“黄金甲”甲鱼养殖合作社的成立。该合作社积极同当地农行、农发行等金融部门沟通,协调贷款120万元,扶持当地群众集中连片发展甲鱼养殖,延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当地甲鱼养殖的产业化水平。合作社带头人刘正理大胆解放思想,无偿向合作社社员贡献自己保密多年的养殖秘方,使合作社养殖的甲鱼通体金黄,肉质鲜美,“黄金甲”牌甲鱼声名鹊起,供不应求。三是在产业向纵深层次发展上突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资源+科技+市场”模式。结合自身资源优势,重点引导合作社在产业精深加工、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提高产品的综合经济效益。针对茶叶采摘乏缺先进的机械,大量中低档茶被茶农弃采浪费的现象,一些茶叶加工合作组织从外地引进先进设备和茶叶深加工技术,机械采摘后再根据次等茶的等级进行分拣和加工,大大提高了茶叶的产出效益。十三里桥乡磨盘山茶叶专业合作社与浙江等地的先进茶叶加工企业建立茶叶深加工合作关系,年收购加工中低档次茶叶1000多吨,新增收入2000多万元。谭家河乡大庙畈林业资源丰富,有“信阳香菇城”之称。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以及国家林业政策的健全,产业一度没落。为了振兴昔日的辉煌,该乡成立了信谭食菌专业合作社,在当地大力推广以稻壳、麦秸、杂木为原料的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不仅解决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而且极大提高了产业效益,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目前,该社拥有“艳红”、“大地”等6个菌种厂,社员达300余家,高级技术人员15人,并建立起自己的产品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其产品“信谭”牌食用菌菌种已销售到全国60多个市县,在省内外建立了30多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年销售产值达3000万元,会员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二)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培植壮大产业基地。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浉河区以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目标,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体化、销售品牌化”的要求,全力推动农村土地向经营大户、高效农业示范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流转,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一是林地流转取得突破,“林业银行”领跑全省农村改革。浉河区在全省、全市率先成立了林权交易服务中心、林权评估服务中心、林权储备中心和林权资本化运作中心。“四个中心”挂牌成立不到1个月的时间,已交易林地面积16298亩,达成林权抵押贷款协议1722万元。据初步估算,我区可供抵押贷款的林地面积达135万亩,评估价值达18.6亿元,可办理银行抵押贷款8 亿元。浉河区的 “林业银行”引起了各级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国家林业网、河南省人民政府网、河南日报、信阳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对此做了深度报道。市委书记王铁同志亲自作出批示:“这是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希望加快步伐,强力推进,改革办认真总结,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势头。”二是茶园流转取得突破,“名茶特区”建设紧锣密鼓。依托信阳五云茶叶集团,计划3年内在浉河港、董家河两个产茶大乡通过茶园经营权流转,建立10万亩生态茶叶生产基地,真正让信阳毛尖茶香溢醉浉河。目前,区林权评估服务中心对其现有茶叶基地进行了资产评估,区林权资本化服务中心帮助其办理了400万元的茶园抵押贷款。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公司正在对董家河乡五个村(云雾、车云、连云、集云、黄龙寺)的茶园进行调查、摸底、评估,为茶园整体流转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三是土地流转取得突破,农业产业实现聚集发展。浉河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区位、交通以及茶产业和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引导群众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入股、互换等多种形式,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化、特色化、科学化集中。截止目前,全区已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1.2万亩,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特色产业的聚集发展,初步形成了茶叶、林果、蔬菜、食用菌、畜牧水产养殖等五大特色农业集聚区。民营企业家王辉个人累计投资2400余万元,在董家河乡承包林地1.7万亩发 展林业,10年时间用千万元的投入换来了上亿元的资产。

(三)大力实施城乡互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试验区建设的切入点,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推进、同步发展,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让农民享受到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与实惠。一是办好土地信用合作社,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积极探索通过转包、入股、互换、租赁等多种形式建立若干个土地信用合作社,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一定的数量,把农村的土地有效地集中起来,储备起来,集中发展特色产业。二是建好融资担保基金,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源头活水。主要做法是“一统筹二创新”,即:统筹安排涉农政策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向农村改革发展的热点和难点,让优势更加明显、特色更加突出,力求实现项目资金综合效益最大化;创新担保方式,通过扩大农村担保融资,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联户担保贷款新路子,建立和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创新融资方式,探索林权抵押贷款新模式,设立农村贷款担保基金,大力发展小额农村贷款,降低农村贷款门槛,扩大农民融资范围。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以会员为对象,以“互联互保、联户联保”为担保形式,按存款额的5倍放贷款,受到了农户的普通欢迎,为全市金融业支持试验区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三是高标 准建设村级卫生室,让农民就医与城市并轨。区财政投资450万元,2009年上半年完成145个村级卫生室建设任务,以此为突破口,把农村社会保障延伸到农村新型养老保险,使农村保障逐步实现城市化。四是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变市民。对在城市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农民可以申请登记为城市居民户口;对愿意放弃承包土地和宅基地到城镇规划区内购房居住的一律登记为信阳市居民户口。五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农村变城市。认真落实村镇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力实施一乡一街工程,谭家河乡金色南湾农民新村、浉河港乡金港商贸城、董家河乡茶叶大市场等一批特色小城镇已经初具规模。加大了对村镇道路、交通、给水、排水、供电、通讯、供气、防灾等各项公用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投资1500万元,高标准建成了环南湾湖32公里的旅游公路,已成为百里茶廊上一条靓丽的景观大道。

三、凝聚合力,敢当试验区建设的组织者。

建设试验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必须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各职能部门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上下同心,齐心协心,共同推进试验区建设步伐。

(一)建立“三包”责任制。对试验区建设工作实行处级领导包乡镇、示范村,包重点改革试验内容,包重点工程项目工作责任制。共有35位处级领导、44家部门和单位直接 承担试验区建设的领导和共建任务。一是明确任务。处级领导负责对所包单位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负责督促联系乡镇办事处、示范村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负责督促区直部门按时、按计划完成重点改革试验任务;负责督促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保证重点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完成。二是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当好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的组织者、先行者、示范者。采取得力措施,督促、指导好所包乡镇、办事处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推进工作,重点改革试验内容的改革试验工作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各乡镇、办事处,牵头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单位根据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加强检查。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干部作风督查组、区试验区办公室联合对全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下发督查通知,对工作进度缓慢,领导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严重影响工作进度的单位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二)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区直各部门都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试验区建设的大局,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试验区建设上来,形成了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建试验区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一是思想高度统一。通过学习省委省政府批复精神、《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市委书记王铁在试验区建设启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通过各种培训班、培训会,交流研讨会,很快把思想统一到试验区建设上来,积极主动地投身试验区建设的实践。二是紧密配合。各单位、各部门都立足部门实际,制定本单位、本部门支持配合试验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目前已正式向区试验区办公室上报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的部门达到30家。特别是涉及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农民合经济组织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8项改革创新内容的部门,如农业局、林业局、财政局、社保局、交通局、民政局还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对试验区进行倾斜。区教育局制订了九项政策措施来助推试验区建设,金融部门累计向试验区发放各类贷款2亿多元,为试验区建设送来“及时雨”。三是积极实践。部分单位和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不等不靠,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林业局在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成立了全省首家“林业银业”; 农业局把全区81家农合组织整合起来,成立浉河区农民合作总社,使合作社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篇6: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新村镇

2009年市政府1号文件下发了《阳泉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三年过去了,我市客运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离实施方案要求的目标还有距离,首先是市场混乱:原个体挂靠中巴自然淘汰没有完成,新成立的城乡客运公司与市公交经营区域重叠,同条线路多家经营的局面没有改变,如平定方向、郊区河底、西南舁方向,同一个服务区域有阳泉公交、平定公交、郊区公交、个体客运经营,几家公交车型不统一,票价不统一、营运标准不统一、调度排班、服务标准更不统一,与实施方案所要求的“四化”、“五定”、“六统一”背道而驰。如在道路拥堵严重的滨河马路站点同时有阳泉公交、郊区公交、平定公交停靠调度秩序混乱。

由于阳泉市行政区域城郊县互相交错,经营范围重叠,难免造成恶性竞争与运力资源的浪费。如巨城方向,阳泉-里家庄、阳泉-范家岩、阳泉-神水泉等隶属平定公交线中巴车承包经营,与公交14路全程重复,影响14路的正常运营。另外,郊区公交线路也与阳泉公交相互重复,由于考虑经济利益,多家公交热衷于在城市建成区增设线路,如平定县城、郊区-阳泉,线网较密,而偏远乡镇、乡村公交车较少,甚至没有,不利于我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为此建议:

一、打破行政区划,为公交企业划定经营范围,同一线路由

一家经营,在经营区域范围公交企业有义务实现公交全覆盖。

二、阳泉郊区位于市区周边,将逐渐加入城市规划区,建议由市公交一家经营,以充分利用公交现有管理、技术资源,避免浪费。

篇7: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新村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下面就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一下我的看法以及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我国资源环境局限性大,不可能走只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小城镇地处农村,一部分农民进入小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不仅有利于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还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

其次有利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宽空间和创造投资环境。城乡建设可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环保以及餐饮服修等行业发展,刺激民营经济的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乡镇企业产品乃至大中城市工业产品会有更多的销路,同时也将成为农副产品销售的集散地,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拓宽经济空间。

还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促进农业转向集约化经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同时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素质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使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居住,有利于传播城镇文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说发展水平还很低,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自中央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共同的目标和重任,不是哪级政府的要求,或哪个部门的事。现阶段社会认识上存在很大偏差,一种倾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农口部门的事,甚至简单化于宅基地置换和农村居民集中居住。

(二)农村产权有序流转的机制尚需完善

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有序流转的机制,才能避免村集体的非农建设留用地指标

遭县市、乡镇的平调和占用,才能化解留用地指标不能落实地块而无法使用的矛盾。

(三)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建设用地尚需明确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始终是现实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过去的农村道路多半是机耕路,不需占用土地指标,现在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就需要占用土地指标,还有村村通工程、村民健身广场等,都需占用土地指标,而国土部门每年分给乡镇的用地指标很少。

(四)城乡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

受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区域功能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滞后,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对基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观指导

针对社会上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认识的偏差,建议尽快研制出台政策文件,全方位加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观指导。不同类型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模式,从而形成有梯次的多元化格局。

(二)加快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和担保体系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农村产权交易担保体系,是实现农村产权有序流转的载体,为农村产权流转和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融资提供专业化服务。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股权应逐步放开流转,以适应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潮流,满足农村居民跨区域迁移的需求。

(三)专项研究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用地指标

建议对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用地问题进行专项研究,作出专门规定。此外,各地在万顷良田建设实施过程中,由于村镇集中居住难以一步到位,根据有关规定,没有全部到位就不能进行土地指标转换。

(四)着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规定和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改善进城农民的就业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切实解决好当前比较突出的拖欠工资、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

(五)建立健全农村新型治理结构和机制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主要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将是事倍功半。建立健全农

村新型治理机制则是最好的着力点。

篇8: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新村镇

一、以规划为龙头,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建设体系

强化区域整体意识, 实现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的转变, 着眼于完善城乡结构布局, 科学安排城乡建设、基本农田、产业集聚、生活居住、生态保护等功能区划分, 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目前, 镇江市已基本形成1个中心市区、3个辖市城区副中心、15个新市镇和101个新社区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格局。特别是在试点启动之初, 镇江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镇江市新市镇规划编制导则》:注重新市镇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有机衔接;明确新市镇规划建成区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5万人以上、集聚全域人口50%以上, 有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并具备“三个中心、十个一”的基本功能。首批试点的11个新市镇的规划成果, 以电视汇报片和展板的形式在该市市委常委会和全委会上展示, 全市上下反响热烈。新增的4个试点镇, 新市镇规划修编工作也已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 各试点镇开展新市镇、新园区、新社区的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 有条件的镇还结合地域文化及空间构成等要素, 对重要地段进行了城市设计。

二、以园区为载体,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

在选择试点单位时, 优先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中心镇;在试点过程中, 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 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 着力增强试点镇经济产业支撑能力。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工作思路, 各试点镇依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本地实际,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在这过程中, 该市还特别注重加强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集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建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达到726万平方米, 新增入园企业847家, 彻底改变了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 有效实现了企业集中、资源节约和土地集约。按照“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工作思路, 各试点镇加快土地流转, 通过加强农田水系以及小型桥、闸、涵等配套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园区土地生产能力, 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目前, 全市已建成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个市级园区, 建设农业园区核心面积27.54万亩。已基本形成“园区推动、项目带动”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有的试点镇还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 培育、改造和提升一批大型专业市场。

三、以农民增收为核心,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收入增长体系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比较高, 许多试点镇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为确保农民集中居住后生活水平不下降, 试点镇通过多渠道、多方位, 协调联动、整体推进, 着力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特别是在增加农民的土地流转金、合作社股金、就业薪金、物业租金和各类保障金等“五金”上作了许多努力。一是壮大产业, 增加岗位。重点扶持和培植了一批销售超5亿和10亿的工业强村、超50亿和100亿的工业强镇, 增强园区吸纳能力,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使农民的大部分收入来自非农产业。二是分类指导, 促进就业。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就业技能,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大对特殊人员的就业安置力度, 镇江新区平昌新城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 安置家庭困难和残疾人员。建立劳务合作社, 实现了5060人员灵活就业, 季节性安置, 有效保证每户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三是创造条件, 鼓励创业。积极为农民创业打造平台, 提供条件。句容后白镇福源社区通过农民入股的方式组建了管理公司, 扬中新坝镇优先把服务社区居民生活的配套设施出租、出让给农民, 镇江新区丁岗镇为农民创业建设标准化厂房, 丹阳界牌镇积极发展家庭手工作坊。四是多措并举, 提高保障。一方面减轻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生活负担, 一方面加强失地离地农民的生活保障。丹阳云阳镇在安置小区边上, 专门辟出一块耕地作为集体居住农民的自留菜地, 基本满足了农民的蔬菜需求。界牌镇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九道保障, 保证农民失地不失利, 失房不失居, 既有就业又有保障, 更能创业。同时, 该市还制定了“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见”, 把历次被征地农民纳入企业养老保障范围, 8万多被征地农民已享受到了新的保险政策。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创新发展体系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 镇江市日前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市镇建设的意见》和土地、金融、户籍制度改革等“1+8”政策文件, 从政策层面保障试点的顺利推进, 促进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一方面, 在土地利用上, 通过村庄整理, 特别是抓住江苏省国土厅开展“万顷良田”建设试点的契机, 积极开展“双置换”试点, 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资金和房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股份和农村社会保障或城镇社会保障, 加快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农民宅基地集聚;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化实现形式, 在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基础上, 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市场, 基本形成了三级土地流转市场体系。目前, 新增土地整理复垦面积达2.21万亩, 新增土地流转面积达32万亩。另一方面, 在资金使用上,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引导资金, 用于“三新”建设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投入和现代园区建设的奖励补助, 各辖市 (区) 按比例配套到位;积极搭建“三新”建设融资平台, 专门组织了“三新”建设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活动, 已形成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农民自主增加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近三年来, “三新”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533亿元。

五、以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为目标,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服务保障体系

在试点过程中, 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引导试点单位率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农村和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施“城建下乡、生态进城”战略, 清淤农村河道、塘坝, 水环境明显改观;推进农村区域供水、供气、电网改造、信息化建设, 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程, 试点单位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 村庄环境实现了从净化到美化、从局部到整体、从短期突击向长效管理的有效提升。以丹阳界牌镇、镇江新区平昌新城、句容宝华镇等地的农村面貌为标志, 镇江农村面貌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农民集中居住后, 该市又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模式, 制定新社区管理规定, 建立财产管理制度、社区股份合作方式、新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 指导新社区根据自身实际, 积极发展楼宇经济、物业经济, 全面提升新社区服务水平。镇江新区平昌新城创新建立了“中心社区+基层社区”的管理新模式, 丹阳界牌新村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 形成了“万人大社区、千人小网格”的管理格局。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镇、文明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鼓励农民积极争当时代新人。

“三新”建设不是以往单纯的小集镇建设, 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拆旧房建新房”, 更不是简单的农民集中居住, 其本质内涵是要实现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 镇江市的新市镇、新园区、新社区建设, 是以新市镇建设为龙头, “三新”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从而实现“造农村新城、造城乡新景、造农民之福,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民生活质量”的目的。在镇江市各级各部门的合力推进下, “三新”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城乡一体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一是农民得实惠。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新建的集中安置区, 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齐全, 商贸、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设施完善, 搬迁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环境。农民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 以人均不少于4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安置, 很多农户都能获得两套或两套以上安置房, 不仅永久性财产收入成倍增加, 还可获得稳定的租赁性收入。保障性收入明显增加, 农民土地流转金、合作社股金、就业薪金、物业租金和保障金等五金收入普遍增加。2012年, 界牌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500元, 新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400元, 均高于全市水平1万多元。二是资源得节约。“三新”建设使居住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 大大提高了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 有效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通过“三新”建设, 全市置换出土地超2万亩, 其中镇江新区整合5.6万亩土地, 置换出了8542亩建设用地;丹阳市界牌镇置换土地6500亩。三是党委、政府得威信。事实证明, “三新”建设让群众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 也赢得了民心, 群众对党委、政府更加信赖和支持, 干群、党群关系更加和谐。四是科学发展上水平。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全市新增高效农业40万亩, 其中设施农业9.7万亩, 占耕地比重全省领先;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455家、入社农户数9.31万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85家, 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48.46万户, 占全市农户数的54.4%;农业大项目建设势头强劲, 全年共实施农业大项目63个, 实现年度投资32.9亿元, 17个农业重点竞争立项项目推进顺利。推动了特色工作, 金山湖景区基本建成, 古运河整治顺利推进, 城市水利的经验做法得到水利部领导的肯定, 成为全国典型;农村河道疏浚在全省率先以县为单位通过整体考核验收;农产品出口、农业农村政策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项工作受到省及省以上表彰。推进了“三农”转型升级, 城乡空间布局得到优化, 经济结构得以调整, 工业集中区功能更加完善, 农业园区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全市乡镇工业企业增加值、销售额分别达825亿元和3080亿元, 分别增长26.1%、27.3%, 全市百亿镇达12个。

上一篇:高坪乡农民小学学校安全工作下一篇:教儿育女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