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4-04-28

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

篇1: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实现这个目标,着力点在于调整城乡经济发展格局,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资源良性互动,城乡统筹发展。

一、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

施“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战略,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主题,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建设,积极实施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8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52.61亿元,同比增长12.5%,财政总收入完成34.06亿元,增长18.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80.6 %;粮食总产102.12万吨,油料15.13万吨,分别增长9.5%和12.2%;猪、药、茶、菜、渔五大主导产业产文秘杂烩网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56%,新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7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84元,分别增长23.7%和20.5%,“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比“十五”分别高出8.51和9.4个百分点。

二是城乡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城市坚持以“三创两提高”为抓手,努力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连年实施了“十百千万”和“五个一”工程,2006年以来共建成通村水泥路3600公里、农村户用沼气池5.59万口;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447个,扶贫移民搬迁22295人;建成农村饮水工程865处,解决了37.87万人饮水问题。农村电网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复垦整治、水利设施建设等一大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三是农业产业化辐射带动能力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稳步发展。2008年完成生猪总产值40亿元、中药10.86亿元、茶叶5.28亿元、渔业2.06亿元。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2008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总产值66.69亿元,安置城乡就业4.42万人,占全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0%以上;上缴税金10023万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1.85%。各类产业化组织中,种植业308个,畜牧业146个,共带动农户77.17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6%,较2003年增长27.7%。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增收总数达到9.67亿元,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1253元,人均313元。

四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明显加强,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9年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全面完成了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85所中小学校49.7万平方米危房改造,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4个、市级10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参保缴费24.78万人,参保率达62%。农村低保、就业优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开工建设6个县级人力资源市场,新增就业3.3万人,城乡劳务输出66.3万人、实现收入51.9亿元。7.6万城镇低保对象、25.3万农村贫困人口、1.5万五保户和9.3万人次城乡特困人员得到救助。新型农民培训教育活动大规模开展,2008年培训教育群众近200万人次。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干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问题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同其他地方一样,在发展进程中城乡不平衡问题依然严重,突出表现在: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且城乡收入差距呈拉大之势。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3.7%和20.5%,这个增幅虽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收入仍低于全国5626元和1877元、全省2703元和251元。同时,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3.12:1已扩大到2008年的3.52:1,城乡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态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农业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生猪等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实际增收困难加剧。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较差,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总体较低。全市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为31.63%;

通村道路硬化率为70%;信息宽带局部安装;农村用电电压不稳,实际电价偏高;城乡就业政策不平等,失业保障城市覆盖率已达71.7%,而农村几乎为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水平方面更无法与城市相比。三是农业和农村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因投资体制的不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般由财政统筹,而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民和集体经济的积累,虽说近年来国家加大了“三农”投入,投资总量大幅上升,但与城镇投资相比仍然很低。2005—2007年3年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85.71亿元,其中农业投资17.26亿元,仅占总投资的6.0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74.93%,农业投资明显低于城镇。而且农村地域辽阔,投入欠账较大,在与城市投资比较集中,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情况下相比,农村投入仍显严重不足。

除此而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未真正确立,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还未真正建立等等,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调查来看,我市出现上述城乡差距,既有社会的、历史的、自然地理的等客观因素,也有农民文化程度偏低、自我发展能力不高等主观原因,总之,其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是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的体制因素所致。基于我国社会历史状况,多年来,我们一直以户籍为基础,区别对待城市与农村,尽管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实施,这种趋势正在扭转,但长期形成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观。加之农业是个弱质产业,风险大、比较效益差,农村资源要素受市场机制的驱动,争相外流,向城市集聚,而城市资源要素缺乏向农村流动的内在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差距已变得越来越明显。

三、对策和建议

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000美元,而我市仅为1467美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24.86:38.58:34.56,一产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全国地级市比较中,××是比较高的;城镇化率达36.4%,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些情况表明,××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具有较大优势,同时表明经济结构不甚合理,在全国整体上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发展阶段,而我市却处于相对滞后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的潜力所在。基于对基本市情的认识,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战略,全面规划,扭住重点,大力加快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步伐,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努力在一些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上取得突破。

(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在优化城乡功能布局上取得突破。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立足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整体性,把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体来规划,在充分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的同时,注重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特色分明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就我市目前状况而言,统筹城乡规划,首先要对城乡功能进行准确定位,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对市域建设统一规划。根据我市不同区域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结合国家产业政策、主体功能区规划,搞好产业布局,统筹建设。其次集中力量做大中心城市,提高其承载力,发挥其引领和辐射带动能力,适度集中力量加快中心城市基础建设,通过持续创建活动提高其品位,完善其功能,使其宜居、宜业,吸引市外和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市积聚,发挥其聚合效应,尽早实现“双百”战略。同时积极推进南郑、城固、勉县尽快“撤县建市”,促进城乡融合,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再次要以培植产业和改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加快小城镇建设。要因地制宜,实施非均衡择优发展战略,在目前投入严重不足,启动工作艰难的条件下,应重点发展各县区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建制镇。培植城镇产业,吸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和城市搬迁企业向城镇集中,鼓励全民创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最后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城中村”、“城边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城郊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在工业和农业产业互动上取得突破。农村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富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城乡工业化、非农产业发展,只有工业这个龙头发展起来了,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一方面,我们要突出工业主导地位,通过工业的大发展,增强以工哺农的能力,进一步带动城镇和农村的快速发展。要做好规划,加快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辐射带的规划编制,抓紧对接,优势互补,加快融合,推动一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优质快速实施。要抓好××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立足优势资源和产业,依托重大项目,加快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做强企业,加大对六大企业集团、八户明星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要抓住国家储备铜、锌、镍等战略物资的有利时机,认真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信贷服务,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要高度重视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完善农业产业链,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工农双赢。要做优园区,搞好开发区工业园、航空工业园、铺镇工业园、褒河工业园的配套设施建设,吸引骨干企业和大项目向园区集中,加强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要做精产品,积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名优产品。另一方面,要突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城乡一体发展。要以“十大工程”为抓手,以全省县域经济工作发展大会为契机,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加大“三农”投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把产业培育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提升猪药茶菜渔等骨干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产业化水平。抓好“三个六”、“四个优”建设,进一步稳定粮油生产,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60万亩高产密植生态茶园、60万亩优质柑桔现代产业化项目、600万头生猪产业基地,促进“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支持各县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新网工程”建设。坚持工业、城镇和农村同步发展,整体推进,消除城乡体制壁垒,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有序转移,最终从城乡分割、差别发展向城乡互动、协调发展转变。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扶持建设和市场化运作上取得突破。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条件。要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各项政策,在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重点在乡村公路管护、维修,小型水利设施市场化改革和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下工夫、做文章。突出抓好以水、电、路、气、房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用改革的办法,突破行政村之间的“体制之墙”、“利益之墙”,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同管理、共同维护。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境外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切实把经营城市的理念延伸到农村,争取更多的投资渠道,用经营和管理城市公共事业的办法来经营和管理农村的公共事业,努力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

(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突破。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就是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努力使城乡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同过上幸福安康的新生活。要结合 “民生八大工程”和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通过合并重组扩大学校规模,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落实“两免一补”,切实解决好农村孩子的上学问题。要加强乡村卫生院建设,改善就医设施,建全农村大病救助制度,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解决好农民病有所医的问题。加快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室、农家书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等乡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对特困户的社会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村老有所养和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要加快经济实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逐步解决进城农民工、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变市民的住房问题。要抓好“阳光工程”、“人人技能工程”,强化人才培训,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抓好农村经营人才,乡土技术人才和村组干部三支队伍建设。

(五)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就是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建立城乡平等的经济社会新体制。从我市的实践出发,当前要做好以下五点:一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流转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农民利用征地补偿收入入股经营性项目获得资本收益,允许农民通过土地入股、租赁、置换等办法盘活闲置土地,缓解用地矛盾;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严格限定征地的“公共利益需要”范围,逐步实行按农民社会保障、基本生活和转岗发展需要确定补偿标准。二是要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城乡户籍差别,鼓励农民进城。公安、社保、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应为农民进城就业、居住、子女就学等提供无差别待遇。三是要改革就业制度。取消按户口制定的就业制度和工资福利制度,实行城乡就业互动;整合培训机构,加大转移力度,与国内各大劳务市场接轨,实现城乡就业资源共享,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期分批向外转移。四是要改革公共财政制度。强化财政预算约束,确保中央提出的财政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的“三个高于”落到实处,形成财政投入“统筹城乡、向乡倾斜”的稳定增长保障机制。五是要改革投资体制。及时向中省呼吁改变中小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办法,逐步把县以下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的投资范围。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广播电视文化等公共事业的专项资金支持,把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投入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由公共财政承担。

篇2: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2008年5月20-22日,吴劲松副主任带领有关处室赴江苏省江阴市、浙江省嘉兴市开展调研。调研组先后与江阴市、嘉兴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考察了江阴市新桥镇和平湖市新仓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江阴、嘉兴两市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成效

江阴市和嘉兴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起步较早,规划较细,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目前,两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呈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趋势,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1、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江阴市上世纪80年代就已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目前,该市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全国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全面推进“村村体育健身工程”,累计建成全民健身工程286个;镇镇都有文化站,村村都有综合服务大院。嘉兴市全面普及15年教育,市级文化活动中心(室)建成率达到105%,构筑了比较完善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建成17个省级体育强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市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达98.5%。

2、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江阴市农村公路里程达1700多公里,全市路网密度达199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所有行政村全部开通了公交车;光缆、有线电视网、供水网100%覆盖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100%覆盖乡镇。嘉兴市农村公路网密度达到155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和路面硬化通村率均达到100%;构筑了从中心城市到副中心城市、城市到镇、镇到村的三级公交网络,公交通达行政村率达到99.79%;城乡一体化供水网覆盖人口62.02%;宽带网100%覆盖自然村,实现“县县电气化”。我们在到新桥镇、新仓镇考察的途中,亲身感受到村的公路均很发达。

3、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江阴市“新农合”制度已全面推广,农民参保率达100%;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2.44%;失地农民保障制度较为完善,被征地农民每人每月最低可获得180元的生活补助。嘉兴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六个统一”制度,即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参保对象、统一起报线、统一封顶线、统一保障水平、统一统筹年度等,目前覆盖率达100%;率先建立了“土地换社保”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20.2万名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均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多层次、广覆盖、保基本、可衔接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99%以上。

4、农村环境整治全面启动。江阴市积极实施农村改水工程、清洁“家河”工程、农村“两全”工程(全面取缔露天粪缸、全面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国家卫生镇全面创建活动和“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建成了首批全国生态市、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区)、全国农村改水普及市、全国农村改厕普及市,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嘉兴市以“五化一配套”为重点(道路硬化、环境洁化、河道净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配套建设),全面启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已完成846个村庄的环境整治,建成131个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04年,嘉兴市启动了“户集、村收、镇(街道)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目前该系统100%覆盖行政村,受益农户在95%以上。同时,加大对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已有8个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40个镇获得“省级生态镇”的称号,获得省级以上生态镇称号的比率达到75%。

5、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江阴市和嘉兴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收入比既低于江苏、浙江2.5:1的共同比例,更低于全国3.33:1的平均比例。2007年,嘉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163元,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超过市民,城乡收入

比由2003年的2.11:1缩小到1.98:1。江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41元,城乡收入比为1.97:1。

二、江阴、嘉兴两市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做法

江阴、嘉兴市顺应城乡融合和一体化加快推进阶段的发展要求,贯彻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以实施纲要为指导,以专项规划为依据,以多方参与为依托,以财政投入为前提,以“三集中”为抓手,以统筹城乡产业为支撑,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主要做法如下:

1、制定指导性实施纲要,有序推进“六个一体化”。2003年,嘉兴市制定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任务就是“六个一体化”:即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实施战略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5年,城乡一体化工作步入轨道,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第二步,到2010年,初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第三步,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目前,嘉兴市第一步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向纵深推进,嘉兴市2008年出台了“1+7”方案,即《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和7个推进体系(“六个一体化”推进体系+组织保障体系),重点是通过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农民创业政策体制、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土地置换流转机制、健全农村建设长效体制等五项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快实现第二步奋斗目标。江阴市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又制定了《江阴市市域空间统筹规划纲要》,明确“两个率先”的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突出“农村集镇化、集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目前,江阴市 “第一个率先”的目标已经实现。为了加快实现“第二个率先”,江阴市制定了《建设幸福江阴行动纲要(2008-2010年)》和幸福江阴系列行动计划,重点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即以民生为本,大力拓展创业就业门路;以民富为纲,多路并举促进持续增收;以民享为先,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以民安为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有序;以民强为重,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编制详细性的专项规划,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嘉兴市在《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着眼全市3915平方公里,编制和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1640”工程,大力发展1个主城区,积极培育壮大6个副中心城区,扶持发展40个新市镇,整合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点,构筑网络型大城市框架,充分发挥各级城镇对人口、物质、资金、观念、信息等要素的汇聚作用与孵化器功能。同时,嘉兴市还编制了生产力空间布局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规划等8个专项规划,着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充分发挥“三化”对“三农”的带动作用。江阴市坚持规划先行,把98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先总体、后局部的规划原则,制定了《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江阴市农村规划》等专项规划,把各项建设置于市镇村规划的范畴,全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3、政府、农民和社会多方参与,营造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良好氛围。嘉兴市专门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负责人担任一把手,下设七个推进组,每个组由副市长挂帅,由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各部门各负其责,又相互协调。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成立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突出重点和兼顾面上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考核。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嘉兴市一方面加强宣传,开展参与规划、参与决策、参与筹资、参与建设和参与管理等“五参与”活动,在全市形成了热爱美好家乡、建设美好家园、追求美好生活的浓厚氛围,农民主体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另一方面,组织实施“千企联村送项目、建设美好新农村”等活动,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力量从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以更大的力度全面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嘉兴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江阴市推进政府职能部门的功能向农村延伸,比较典型的是把城管的“触角”伸到农村。目前,江阴15个乡镇、开发区城管中队全部挂牌成立,改变了过去“管城的不管乡,管工的不管农”的领导体制,形成了城市工作、农村工作相互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4、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江阴、嘉兴两市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速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江阴市每年将工业税收投入到“三农”建设的资金超过5亿元,先后建成了农业高科技组培中心、旅游观光农业园、多种经营种植业基地等。从2005年开始,江阴市、镇两级财政向民生倾斜,社会事业和富民惠民工程累计投入占到全市财政支出的36%。江阴市财政还拨出专项资金,在城乡同步实施“5年5万”现代农民免费培训工程和“5年1万”免费创业培训计划。2007年,江阴市预算内安排各类惠民支农资金9.5亿元,占可用资金的15%。嘉兴市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重点保证农民基本技能的培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公益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2004-2005年,仅嘉兴市南湖区就完成交通一体化工程投资4.67亿元,供水一体化工程投资0.32亿元,电力信息一体化工程投资4.37亿元。在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方面,目前嘉兴市共筹集资金8.11亿元,其中政府投入4.7亿元。

5、推进“三集中”,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江阴市的新桥镇是“三集中”的成功典范,成为全国农村康居示范工程、新农村建设示范小区。一是通过推进工业向园区或开发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经营集约。新桥镇以规划作为工业发展的先导,重点抓好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工业向园区集聚效应明显。2005年,新桥镇95家工业企业中已有88家进驻园区,阳光、海澜等规模企业均落户园区,全镇99%以上的产出、利税均来自园区。二是通过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工作在园区、居住在镇区、生活在社区”的现代农村新模式。对于拆迁户,新桥镇除了按照每平方米380元的标准予以补偿外,购置公寓房的每人还有1.05万元的购房补贴,独生子女家庭还会额外有奖。这样,拆迁户到镇上买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一般家庭基本不用掏自己的钱。目前,全镇已有一半以上农民集中在城镇小区。农民向城镇集中后,新桥镇户均占地面积由原先的0.72亩降到0.25亩,平均每户多出近半亩地,全镇可多出3000亩地。三是通过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新桥镇对经营性用地通过公开出让、土地二级市场交易、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等交易模式,实行“阳光操作”,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目前,新桥镇实行规模经营的农田已达10600多亩,占农田总量的82%。

6、探索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夯实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江阴市城区重点发展服务业,开发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乡镇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以工业为主的“草本经济”,形成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格局;还探索出七种工业反哺农业的模式,即以工投农、以工办农、以工带农、以工富农、以工扶农、以工促农、以工补农。目前,江阴市已有上百家工业企业直接投资兴办农业,总投资超500万元的农业项目达80多个,投资建设的大型农业项目有8个,涌现出了华西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阳光生态农林园、海澜农业园等一批新型现代农业基地。嘉兴市强化一极、突出五区、建设十八园,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一极”即杭州湾嘉兴经济开发区,“五区”即嘉兴中心产业集聚区、临海产业集聚区、临沪产业集聚区、临杭产业集聚区、临苏产业集聚区,“十八园”即皮革、化纤、经编针织、毛衫、丝织、木业、家用纺织品、出口服装、新型元器件、光机电、磁性材料、合纤、标准件、钮扣服饰、小家电、电子器材、纸制品、丝绸等特色产业园。

三、江阴、嘉兴两市城乡一体化对我们的启示

1、经济是基础。近年来,江阴、嘉兴两市依托雄厚的经济基础,乘势而上,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初步形成了城乡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进一步壮大了经济基础,真正做到了城乡统筹、科学发展。2003-2007年,江阴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排名中连续五年名列第一,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90.5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90.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3亿元,被评为“中国最佳经济活力魅力城市”。2007年,嘉兴市实现生产总值1585亿元,财政总收入20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前32位。

2、规划是先导。城乡一体化涉及千头万绪的工作,对于政府来讲,首要的任务就是在实施纲要的指导下,编好详细性功能规划,统筹规划每个村、每个点的空间布局,统筹协调每一项工作、每一时段的重点,确保城乡一体化有条不紊地推进。新桥镇不惜1500万元重金,聘请澳大利亚一家规划单位编制全镇的详细功能规划,将全镇划分为3个功能区,即7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7平方公里的生态农业区和5.3平方公里的商贸居住区。平湖市全面完成了112个村的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每个村庄都推进以村部办公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便民服务店、连锁超市以及文化活动场所等“五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村中心社区建设,目前已建成“五位一体”的村84个,占应建村的75%。

3、转移就业是前提。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农民进入城镇是减少农民的有效途径,其前提是转移就业。从江阴、嘉兴的经验来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及多种所有制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加强劳动力培训,建立城乡通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民转移就业,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2007年,江阴市一产从业人员仅有7.75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11%,城市“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到91.50%;嘉兴市一产从业人员比例为19%,大大低于全国同类指标(2007年全国一产从业人员比例约为40%左右)。

4、土地流转是关键。一方面,由于现行的土地制度的制约,城镇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农村土地资源存在大量的闲置、浪费,农民是守着宝贵的资源(土地)而受穷。因此,土地流转是关系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江阴和嘉兴的经验来看,通过土地股份制改革、“用土地承包权换社保、用宅基地换城镇住房”等办法,加快土地流转,既盘活了土地资源,更带活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整盘棋”。平湖市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中介,按每亩500元的承包费将土地集中,再将农地连片租给大户或企业经营。这样,农民从中获得了更多的收益,都市农业、高效农业、规模经营也因此获得较快发展。新桥镇成功地实施了土地流转及“三集中”,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范。

5、改革创新是动力。二元结构的体制政策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根本性障碍,比如传统的户籍制度阻碍着农民变为市民,这些障碍不消除,城乡一体化就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江阴、嘉兴市城乡一体化走在全国的前面,与其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嘉兴市以城乡客运管理模式、就业管理体制、户籍管理体制、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卫生管理体制等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逐步破除了二元分割体制的坚冰,使城乡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平湖市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扩权强镇”,将市级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尽可能下放到中心镇,对于技术性较强的重要审批项目采取“跟章制”,大大放开了镇级政府的“手脚”,有力地推动了镇域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6、基层组织是保障。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决非仅靠几个规划或政策措施就能奏效,其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广大基层组织的作用。江阴市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卫生院(室)、文化站等集体性质的公共服务组织一直没有瓦解。目前,江阴市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的重要保证措施来抓,注重强基固本,夯实组织基础,使各类基层组织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比如,江阴市大力实施“堡垒”工程,明确提出村党支

部书记必须具备的标准,把那些思想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发展能力强的同志推上了村级领导岗位,大大提升了村级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证了城乡一体化工作落实到位、扎实推进。

四、几点建议

1、抓好试点工作。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延伸和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努力方向。但是,城乡一体化必须有较强的经济作支撑,应在条件好的市县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省推广。2007年,我省马鞍山和铜陵两市的人均GDP达到41142元,分别高于江苏、浙江省人均水平7453元、4014元;马芜铜平均工业化率为54.9%,分别高于江苏、浙江同类指标4.0和6.4个百分点;马芜铜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

2.6:

1、2.5:1和2.9:1,而江苏、浙江的同类指标都是2.5:1。可见,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基本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且这三市要求试点的意愿也比较强烈,因此,建议先在马芜铜及其他经济条件较好的县、中心镇开展试点。

2、先制定好实施纲要和专项规划。各市(包括非试点市)应按照市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全省及全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制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施纲要》及市域详细性功能规划,具体明确每个镇、每个村、每块地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并根据规划对市域内的镇、行政村作必要的区划调整,为城乡一体化打好基础,避免短期盲目投资而造成有限资金的浪费。为了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效果,省里有必要对各市详细性规划文本作统一要求;马芜铜三市的规划要对接,确保三市的基础设施及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类设施共建共享。各市对于重点开发的乡镇和村庄,要加强整治,做好“五位一体”的村庄布局;对于将被撤并的乡镇和村庄要减少甚至停止建设投资,分期分批地引导农民向重点发展的乡镇或农民社区点集中。

3、制定详细的推进方案。各试点市或县、镇要抓紧组建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由党委负责人挂帅,下设若干个推进组,每个组由分管市长负责,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建立分工负责制,确保政策措施逐一分解,落实到位。在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的推动下,抓紧制定和落实具体的推进方案,包括市域行政区划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与环境建设、城乡公共财政的建立、“三集中”推进方案与配套措施、城乡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布局方案、工业反哺农业的措施等,并明确每项工作的责任部门、时限和要求等。对于试点市县,省里应借鉴江浙的经验,给予“土地先占后补,资金先亏后赢,机制先试后改”的政策支持,赋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权,尤其是给予土地试验权。各试点市或县、镇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协调会,了解城乡一体化情况和动态,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试点市要定期向省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上报情况,省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要定期了解试点市情况,协调解决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

4、抓紧推进落实。城乡一体化涉及到一些敏感性问题如土地,国家目前正在成都、重庆开展试点,预计将在二三年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出台统一的政策文件。因此,我省各试点市县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发扬安徽改革创新的精神,抓紧推进,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允许犯错误,及时纠正,最大限度地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增强经济实力,打牢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探索出具有安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之路。

5、坚持以民生为本。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分享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成果。第一,尊重农民的意愿,决不搞强求。比如,村庄整体拆迁要由村民小组投票决定。第二,妥善解决进城农民的住房安置、就业等问题,避免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各地在推行“三集中”之前,要精打细算财政账,制定完备的配套措施,切不可在没有财力支撑下盲目推进,使农民变成城市贫民。第三,各市(包括非试点市)应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保基本、可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改善民生,惠民利民,激发全体受

篇3: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1、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十一五”期间,宜昌城镇化率由41%提高到48%,年均提高1.4 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及推进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能力明显提高,五年转移农村人口近30 万人,全市城镇人口达到200 万人,2010 年市域人口变为净流入。

2、城镇体系不断优化

初步形成了以宜昌主城区为龙头,县(市)城和中心镇为支点,沿江城镇为纽带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主城区加快做大做强,常住人口由74 万增加到123 万,步入特大城市行列;宜都、当阳、枝江3 个小城市发展加快,外出人口呈现回流趋势;远安等5 个县城和枝城等60 个建制镇综合功能进一步提高,农村新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加快。

3、城镇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宜昌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 平方公里,年均增长5 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等主要城建指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城市第73 位。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秭归、兴山新县城和宜都市相继荣获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和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安福寺镇等6 个镇跻身全国重点镇行列,枝城等9 个镇成为全省重点镇,夷陵区龙泉镇等10 个镇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涌现出了龙泉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明星镇,问安关庙山村等一批环境优美的中心村。

二、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按照世界经验,人均GDP超过3000 美元时,城镇化率会超过50%,达到55%左右。2010 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500 美元,城镇化率为50%;宜昌市人均GDP接近6000 美元,而城镇化率仅为48%,可见宜昌的城镇化落后于平均经济发展水平。

2、城镇结构规模不够协调

现在宜昌主城区常住人口虽然达到123 万人,但低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规模(2008 年为130 万人),与省域副中心的定位要求差距巨大(2015 年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要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 万人)。主城区规模较小,制约了集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导致对资本、人口等要素的吸引有限,对宜荆荆及鄂西南地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与“宜荆荆”中心城市、鄂西南核心增长极的定位要求差距较大。

3、制约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的各类因素客观存在

一方面,宜昌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对建设用地、资金等核心要素的需求急剧扩大。与此同时,核心要素的供给量总体偏紧、使用成本急剧增加,导致城镇化推进难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现行体制机制制约了城镇化加快推进。一是城镇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受限;二是政策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土地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加快转移;三是乡镇一级建设管理机构缺失,村镇建设管理乏力。

三、加快推进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1、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强工兴城、城乡互动”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城镇扩容提质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优化城镇结构和空间布局,增强城镇综合实力和承载力,促进城乡互动共进,推动宜昌跨越式发展。

(2)总体目标。城镇化水平全面提升,到2015 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显著增强,五年共新增35 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城镇布局进一步优化,“一主一带两圈五级”的城镇体系基本构建;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主要城建指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

2、聚集产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

(1)做大做强产业园区。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以产业集聚带动农村人口转移的发展思路,发挥沿江综合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园区。以长江为轴线,以开发区园区为载体,深入推进沿江突破、跨江发展,推进产业布局向沿江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打造要素集聚、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沿江百里经济走廊。以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统筹推进“一区六园”建设,打造宜昌高新区深圳工业园、白洋工业园、生物产业园、磁电子高科技产业园等四大千亿级园区,宜都、夷陵、当阳、枝江等四大五百亿园区,支持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加快发展。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食用油等六大百亿产业,支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发展精品名牌;加快农产品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依托和放大长江三峡旅游品牌优势,加快平湖半岛旅游新区、龙盘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央视动画宜昌动漫体验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培育清江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板块,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挥综合区位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把宜昌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3、优化布局,科学构建城镇体系

(1)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按照“集约发展、布局协调、结构合理”的总体要求,实施“1125”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主一带两圈五级”的新型城镇体系。“一主”即宜昌主城区;“一带”即沿江城镇带;“两圈”即以主城区为核心、以江南翻坝高速公路和三峡专用公路等为外环,以沪渝高速公路、荆宜高速公路等为纽带,带动周边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五级”即1 个主城区、3 个副中心城市、5 个县城和若干个重点镇、一般镇。

(2)大力培育中心镇和特色镇。优先支持县域中心镇发展,集中打造特色资源镇,使其成为接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节点。遵循城镇自我发展内在规律,根据经济基础、历史延续和辐射功能,每个县(市)域要建成1 至3 个综合实力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特色明显的中心镇或特色镇。“十二五”期间,选择20 个重点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按小城市规模和标准建设,使其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副中心。

(3)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编制和实施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充分利用土地整理、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以中心村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搞好村庄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4、强化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1)加强城乡规划调控和引导。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制定宜昌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修编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村庄发展布局规划,加快形成宜昌城区—县城—建制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城乡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全覆盖。

(2)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为抓手,统筹城镇功能设施布局和建设。主城区坚持新区拓展和旧城改造并重原则,以骨干道路类、配套设施类项目建设引领新区骨架拓展、功能完善,以民生改善类项目建设推进旧城提档升级,到“十二五”末,主城区全部主干道和90%以上的次干道全面实现黑色化,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 平方米,县(市)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建制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 平方米。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由主城区向周边城镇及农村延伸,深入推进城际快速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高效连接市域中心城市、县城、重点中心镇的运输走廊;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供水、燃气等市政设施项目建设。

(3)强力推进城镇住房建设。积极优化商品住房供应结构,加快城镇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住房750 万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190 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以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到“十二五”末,建成2.8 万套以上各类保障性住房,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城镇人口的20%以上。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各类城镇企业中的全覆盖。

5、创新举措,切实保障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

(1)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各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实行重点镇、特色镇城市维护建设税全额留存制度,用于支持重点镇、特色镇建设。市本级财政补助资金向重点镇、特色镇倾斜,保持每年投入与GDP增速基本一致,各县(市)应制定相应财政扶持政策,支持重点镇、特色镇建设。

(2)完善城乡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建立市级统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中心,实行城镇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监管”制度。

摘要:“十一五”期间,宜昌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就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篇4: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龙潭区是工业大区,农业总量小,要加长农业这块“短板”,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不断提高以工促农的能力。

1.1以“一地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化工园区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与区政府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未来发展,将紧紧依托吉化,按照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式化方向发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园区集聚和孵化产业的能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重点是建设“一地四园”。“一地”,即国家级碳纤维基地。以吉化碳纤维为核心,主要发展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重点实施千吨级碳纤维、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四园”即精细化工园、生物化工园、汽车用化学品及三剂工业园和冶金工业园。现已开工建设了创业大厦、总部基地和展览馆,总部基地大厦现已入住企业11户。

1.2积极实施“一线三点”发展战略,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点是实施“一线三点”战略,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配置。“一线三点”,即沿松花江一线向北发展,在长珲高速公路以南,依托中油吉化和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发展“围化”经济;在金珠乡和大口钦镇、缸窑镇一带,依托建龙钢铁,建设棋盘钢铁产业配套、大口钦耐火材料、缸窑炭素制品等工业园,发展“围钢”经济;在江北乡山湾子一带,依托吉林—深圳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江北机械制造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到112户。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总收入730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350亿元,增长36.3%;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增长49.1%。

2.以“两镇两村”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能够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

2.1立足区情,超前谋划 由于龙潭区的特殊区位,使它成为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的主战场和省级开发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所在地,随着进区项目日益增多,钢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江北乡、金珠乡的征占地拆迁日益增多,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行土地整理,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乌拉街和阿拉底独特的历史和民俗资源,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入选,也为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启动了以乌拉街强镇、金珠小城镇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江北农民新村的“两镇两村”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2突破瓶颈,强力推进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关。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镇两村”建设都是先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需要资金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资金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乌拉街强镇建设,现在已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达成协议,隆鑫公司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目前,龙潭区“两镇两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顺利展开。

金珠小城镇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建设工程,已正式命名为“金珠豫园”,已接近主体完工。小区总占地18公顷,建楼61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户数2851户,可解决6个村13个自然屯近万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整理出土地5600亩。项目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竣工,10月份農民开始正式入住。按设计,金珠豫园将会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吉林市一流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所有回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吉林市一流水准。

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各项规划都已进入论证阶段,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已上报省发改委,而且,参加了中国首届小城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按规划,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乌拉街将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人口7万。届时乌拉街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江北农民新村坐落于城区,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安置回迁的农户179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飞跃式转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已投资近1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民俗村初具规模。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3.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其中农业既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3.1积极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益海嘉里(吉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建设的年加工40万吨优质水稻项目、吉林省金乌拉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并建成达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7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5.2亿元,利税4109万元,带动了11000余农户共同致富,企业用工人数达到了3451人,农户增加收入2575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经纪人、专业大户等,采取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办等多种形式,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7个,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吉林市乾益种植合作社依托永昌米业,带动1000与户农户种植600公顷绿色水稻;乌拉街镇和兴毛葱专业合作社带动420农户种植1120亩毛葱;江密峰镇南沙村食用菌合作社,带动农户260余户种植黑木耳300万袋,年产销黑木耳30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逐渐成为龙潭区农业产业化的新动力。

3.3做强规模农业,做优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4大特色生产基地:一是以金乌拉公司、普康农业等公司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牤牛河水系20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精心打造了吉海、江密峰贡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阳饲料、乌拉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建设和发展了10000公顷专特用玉米基地。三是发挥吉热酱菜、乌拉北方等蔬菜加工企业的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了乌拉街300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永福公司和九江潮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基地。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播种面积10444公顷,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13198公顷;棚膜蔬菜生产计划达到3万亩。

4.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1创新领导机制 2008年末,抽调精兵强将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而且为确保新农办在新农村建设中总调度职能的发挥,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今年在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权重,在农口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一家独占40%,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占60%,从而从机制上确保了各乡镇街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新农办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坚强保障。

4.2创新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橫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全区6个乡镇都建立起了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门执法车辆,负责镇容镇貌管理和村容村貌监督工作;组建了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人员、车辆和工具,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维护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由村民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村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了 “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和动态保洁机制。

4.3创新投入机制 在坚持新农村建设投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起了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行了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的尝试。缸窑镇蛤什蚂村的新农村建设,永福集团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九座农民新村、阿拉底民俗村、乌拉街强镇建设等工程,都得到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4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投入37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改造农村泥草房2580户,新建农村水泥路1049公里,建排水管线3400延长米,修建边沟34.6万延长米;硬覆盖213万平方米;改水14541户,建沼气池716户,生态卫生厕所990座, 安装路灯609盏。全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房屋砖瓦化、道路水泥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实现了路灯亮话、主街围栏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 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建农民书屋97个,建文化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130套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7%,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了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已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龙潭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刚刚起步,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加快龙潭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篇5: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XX区委农工委安排专人,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对我区农业农村现状、群众所想、所盼、所需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走访村干部、农户,发放《XX市农村基础现状调查表》,基本摸清了底数,掌握了相关情况,现汇报如下:

一、农村现状

XX区共有23个乡镇,566个行政村,其中好评班子410个,占总村数的72.4%,能够正常开展村工作班子152个,占26.9%。全区村址总占地27.5万亩,总户数23.86万户,农村总人口70.55万人。

1、村内道路建设情况

全区农村村内应硬化主副道路6390.12公里,截止到调研结束,累计硬化主副街道3571.86公里,硬化率55.9%;

2、自来水供应情况

区内566个行政村有485个村开展了自来水户户通工程,目前这485个村中,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98.68%;

3、村民中心建设情况

在全区村民中心建设中,活动广场、健身器材、办公室、卫生室、图书室和综合活动室等硬件设施累计建设资金1.36 亿元,教育培训、科技信息、生产流通、文体卫生和法律保障等服务功能覆盖率均达到60%以上;

4、农村资产状况

到目前,全区566个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12.1亿元,总负债1.98亿元,年经营收益额1.06亿元,公益金公积金投入额达到3273万元;

5、新农村建设情况

目前全区已有517个村开展了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71个新民居示范村获得省级批复,并开展新民居建设,完成总建筑面积256.5万平米,建成新民居8510套,实现入住4752户,获周转用地1997亩,可臵换土地4858亩。

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距离群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①全区农村主副街道尚有2840公里未硬化,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落后地区仍以土路交通为主,一遇到下雨天或下雪天,满路泥泞。由于路况较差,农民运输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十分不便,造成不少损失,阻碍商品流通;有的道路过于狭窄,很难通车,当有两辆车相向行驶时,不毁坏庄稼,就会造成事故,成了农民致富的“瓶颈”。由于交通十分不便利,极大的束缚了农村的发展,即使在已建成的农村公路中,有的公路虽然可以通车,但由于无后期养护,道路质量差,毁坏较为严重,通达水平较差。而大部分公路技术等级较低,路 基松软,抗灾能力较弱,一到雨季便泥泞不堪,行车非常不便,也容易对车造成损害。②农村群众饮水尚未实现自来水户户通。目前我区566个村中有485个村实现自来水入户,还有一部分群众没有解决吃水难的问题。③农村村民中心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服务功能不够健全,仅有345个村建有超市并可以正常运行,想要为农民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生产生活服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农村群众增收速度趋缓。①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下滑,农民务工收入趋缓,一是务工人员减少7.6%,二是务工单月收入与往年持平,但务工月数减少2.1%。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业增产不增收形势严峻。如生姜今年2元/斤,去年同期5元/斤,单价下降了60%。②多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尽完备,还有很多设施已经严重老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隐患。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普遍存在数量少、规模不大,综合实力偏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尚未形成品牌和规模优势,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不紧密,带动农民增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较弱。④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农业生产中如化肥、农药、种子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小农的粗放经营对人力和农资都存在的浪费等也是群众增收速度的制约因素。

3、群众建房意愿强烈。通过调查,全区有建新房意愿的群众有40500户,占农户总数的16.9%,其中,结婚需建新房分户的25163户,富裕户想建新房的14147户。

4、信息服务还有待加强。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致富道路上,农民不仅关心生产信息,而且对消费信息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如服装、建筑、家用电器、家具、日用品等方面的信息渠道来源片面已日渐难以满足群众对才此的渴求。

三、几点建议

市第九次和区第三次党代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关键在于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而要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基础设施配套完整齐全是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建设新农村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当前紧迫而繁重大的政治问题。针对新农村建设和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紧抓实:

1、提高农民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素质问题的核心 是教育问题。一方面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培训范围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办不同层次的、更能贴近富余劳力的“实际、实用、实效、实惠”的实用科技培训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围绕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做好各类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和应用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技能。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要正视农民素质的差异,加大宣传教育,推动观念更新,给农民讲市场经济,讲外面的世界,让群众看到差距,奋起直追,树立发展的决心和信念,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为农民增收创造主观条件。

2、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管理。要严格控制涉农物资的价格水平,首先,认真执行国家的价格政策,坚决稳定农资价格,抑制农资价格不合理上涨。其次,加大对农资价格的检查力度,组织不定期开展农资专项检查,建议由政府牵头,物价、工商、供销、技术监督、农牧等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行为,坚决维护正常的市场供求秩序。第三,加强化肥市场和价格的监测。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化肥生产,市场供应和价格的监测,全面掌握化肥生产、库存和化肥成本价格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3、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新机制。一是积极探索以土地股权化等方式分离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土地入股、抵押、技术承包和土地融资等多种办法拓展土地流转途径。二是引导农户将承包土地统一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工作。三是提高规模经营水平,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模式,鼓励农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和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土地规模经营。四是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机制,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五是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移工作,支持鼓励农民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转变身份,推动农村规模经营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

4、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为农民增收夯实基础。一是针对我区实际状况,将全区工作重点和政策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倾斜,迅速恢复灾后重建,安定民心。二是采取“以奖代补”、“以钱养事”等形式搞好农田水利、道路和文化、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强化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和使用效益,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调动农民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三是积极拓展农业机械作业和服务领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四是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农村环境治理。

5、认真抓好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快新民居建设进度。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建设规划设计,一是落实村镇空间布局规划;二是完善村庄建设规划;三是搞好新民居建设,充分利用空间,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加强施工管理,有关职能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把各项监管职能向农村延伸,加强对示范村、示范户项目建设的施工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抓好新民居建设试点示范,善于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抓好示范带建设,从新民居建设、产业发展、社会管理、村容村貌、生态环境等方面,打造高水平的示范点。以点带面,将我区新民居建设推向高潮。

6、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特色产业水平。一是大力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扩大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培育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农业新格局。二是坚持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工业反哺农业的路线,大力培育名特优农产品加工产业,培育、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序。三是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创农产品名牌和驰名商标,加强安全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申报成功的建议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四是加快开发农村旅游项目,探索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发展的新型经济,走观光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 发展之路,积极吸收以前本镇优秀项目经验,推陈出新,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7、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为农服务的能力。由于农业是弱质性、公益性的基础产业,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现代农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因此,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职能作用,给予必要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支持,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整合乡镇基层站所管理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和充实乡镇基层站队伍,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二是积极争取各级的偿债资金,多渠道化解村级债务,减轻村级集体组织压力。三是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内适当引进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生产和提供的质量和效率。四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技术措施推广力度,把新技术、新品种带进来。五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8、拓展农村信息服务领域。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体系建设为基础,推进农民上网和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建设农业信息支持系统,设立全区乃至全省统一的对外门户网站,面向农村基层组织、涉农部门和企业、种养殖专业户等提供农村政策法规、用工信息、财税信息、农科知识、灾情预警信息、农产品市场价格等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农村经济生活信息,为农 村、农业和农民提高生产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实用信息服务。面向“三农”生产、经营、投资、销售领域开展咨询服务。重点解决制约农村信息服务的三大瓶颈:一是信息进村入户,要开发和应用贴近农民需求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终端,利用公共网络和各种专网,通过恰当的接入方式,使信息进村入户;二是信息内容,要开发、整合和利用涉农信息资源,特别是本地化信息,充分依靠涉农部门,以保证信息内容的准确及时;三是长效机制,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农民普遍能够接受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

我区是农业大区,没有农村的繁荣就谈不上全区的繁荣、没有农业的发展就谈不上全区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更谈不上全区人民的富裕。所以全区各党委、各部门应当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服务,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把做强农村、做活农业、服务农民作为首要目标,使我区的农民生产生活面貌发生根本改变,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先进位,走在全省最前列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6: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为全力服务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我中心高度重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着重在以下几点予以加强:

一、开拓思想,紧跟步伐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战略目标,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加快我县新型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这也是促进我县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我中心要紧跟上级的步伐,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充分调研论证,制订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为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出主意、献良策。

二、加强监管,建设社区

中心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搞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本着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的思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因

地制宜、加强监管、突出特色、集约服务。一要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我县城区物业管理工作,对到新型农村社区建房或购房的农户,及时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手续,依法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立业主委员会,维护农村业主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二要建立小区住宅区绿化建设标准、养护标准,对绿化管理责任等均作出了规范化责任制,对新型农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排放大量生活垃圾和污水等问题防患于未然,并逐步推行规范有序的物业管理与服务,让农民享受到同城里人一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待遇。三要实施精细化管理。要进一步规范住宅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提高物业服务管理工作水平,重视矛盾纠纷调处,不断开展自查自纠和改进完善措施,加快我县新型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

三、优化意识、集约服务

一是要牢固树立“服务就是生产力”的意识,切实将工作重心放到为农民群众和企业提供快捷、方便、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上来。二是在立项、规划、用地、建设、产权办理等环节,健全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完善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节约办事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形成较为完备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同村镇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机制,及时掌握和解决农民在城镇化建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房地产业营造

宽松的发展环境。为建设一个土地集约利用,生产生活方便,设施设备完善、和谐宜居的新型农村社区做好准备,让农民过上城里人同质化的现代文明的生活,分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

上一篇:年质量员试题下一篇:怡海花园房源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