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2024-04-12

【研究报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共6篇)

篇1:【研究报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研究报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原文发表于《政策瞭望》2010年第4期

目前,我省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经济发展进入了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的新阶段。城市是研发、人才、资金、技术、设施等创新资源的主要聚集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是适应发展阶段转变的需要,是扎实推进“两创”总战略,实现以创新推动我省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之举。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意义重大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指城市发展到了一定历史阶段,摆脱传统的以土地、资本和低成本工业劳动力等为主要增长要素的发展模式,形成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新动力,建立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科技进步为动力、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发展形态。

我省于2003年正式确立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2006年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并出台《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2007年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关键是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省内主要城市的先导和主导作用。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基础。从中外发展史看,城市尤其大中城市,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是现代经济的主阵地,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战场。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必然要求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我省在全国率先确立了城市化发展战略,之后又进一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较好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但总体而言,目前我省城市化建设还属于粗放型、外延式的扩张。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求今后我省必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注重规模扩张、投资带动转向注重功能提升、创新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等,铸造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竞争的关键和焦点。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值得学习

从有关国家的城市发展实践看,世界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分为四大类型。他们的一些经验做法,值得认真学习。

一是文化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和芬兰赫尔辛基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偏重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即依托经济繁荣发达和较强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通过文化艺术领域创新,打造全新的城市发展形态。文化创新型城市,通常为一国的首都或重要城市。二是工业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美国堪萨斯、英国哈德斯费尔德和韩国大田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重点,是以工业创新作为突破口,即依托地处大都市周边,工业基础比较扎实,工业领域的人才、技术等优势比较突出的支撑,大力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形成以工业产业创新带动城市发展创新的格局。

三是服务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美国纽约、德国柏林和日本东京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是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创新型城市的主攻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城市的服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着力发展服务型经济,不断满足本地城市居民各种需要,也不断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跨国服务,同时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融合。服务创新型城市第三产业发达,社会综合服务能力较强,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较高。

四是科技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印度班加罗尔、美国硅谷、加拿大渥太华等,主要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是突现科技集成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型城市一般依托国际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形成雄厚的科技实力、较强的创新能力与明显的科技产业优势。其通过大力发展先进科技生产力,在协调推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成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动力源。综观各国创新型城市具有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创新指数普遍较高,城市技术对外依存度一般低于3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在70%以上,社会研发投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以上。

从各国实践看,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市场主导就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引导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向城市集中。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发挥引领作用,明确发展战略,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创造优良环境,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向城市集中。目前发展中国家大多采用此模式。

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探索值得借鉴

近年来,国内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南京、青岛、武汉、无锡等城市相继确立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他们的政策举措值得我省借鉴。

一是明确思路与目标。北京、重庆、广州、南京、沈阳等城市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北京确立“首都创新战略”,提出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成为引领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先锋和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南京提出2015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深圳要推进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二是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深圳市研究提出了由12类共60个代表性指标组成《自主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大连、南京、沈阳等政府出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大连提出,到2010年全市研究和开发经费(R&D)投入占GDP的比例要达到2?郾5%以上。沈阳要求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以上。深圳2006年出台《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累计要达到1000亿元,市区两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要达到100亿元。

三是着力构建创新平台。上海专门构筑了一批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级各类企业创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苏州对新建国家级、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已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置大型设备或扩充服务功能的,最高补贴100万元。济南明确提出,全市要着力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创业服务平台、合作转化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创新载体平台等五大创新平台。

四是设立专项资金。大连、深圳等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加大对自主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大连要求每年投入6亿元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深圳从2006年起,每年拨款50亿元设立“自主创新基金”,用于实施技术研发、技术成果产业化、创业投资匹配等。

五是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深圳提出着力打造从在校大学生到高端人才的创新人才链。沈阳提出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引进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苏州启动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每年资助500名紧缺专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出国出境培训,资助50名复合型企业家去国内外著名高校培训。

我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具备良好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载体已经形成。去年,我省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7?郾6%,全省已形成以杭、宁、温三大中心城市、浙中城市群和一批中小城镇相配套的城市体系。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逐渐各具特色。杭州、宁波、湖州、绍兴等城市都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各市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创新氛围逐渐形成,创新制度逐渐完善。

创新投入稳步增长。我省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6~2008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从407?郾9亿元提高到619?郾5亿元,年均增长23?郾2%;R&D经费从224亿元提高到345?郾8亿元,年均增长24?郾2%;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例由2?郾5%提高到2?郾88%。期间,我省各市科技投入增长也较快,11市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由224亿元提高到333亿元,年均增长21?郾9%。这些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

创新能力逐步提高。2006~2008年,我省获得的专利授权由30968件增加到52955件,其中获发明专利授权由1423件增加到3269件,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0?郾8%和51?郾6%。在大量发明专利的支撑下,我省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新产品。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家级、省级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6?郾6%,工业新产品产值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了23?郾3%。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至2008年,全省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4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0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4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67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3?郾1%。2006~2008年,全省11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1?郾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提高了2?郾6个百分点。

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进步。2008年,我省拥有两院院士30名,拥有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46人、长江特聘教授32人、钱江特聘教授30人、省级特级专家30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1?郾6万人。2008年,全省11市拥有科技活动人员40?郾2万人,较2006年的31?郾1万人增长了29?郾3%。

但与先进省市相比,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我省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认识还不够统一,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创新优势不突出,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在全省层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我省已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要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飞跃,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有效解决经济素质性、结构性突出矛盾,实现发展转型升级。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把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到新时期全省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全省进行部署,将其作为加快新型城市化、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切实举措,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抓手。

研究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需要全省上下合力推进。省有关部门要研究制订我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功能定位、创新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相衔接,使目前各市分散自发的创建活动置于规划的统一指导。各市也要依托自身的区位、资源、产业、文化等特色条件,相应制定创建规划,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型、产业创新型、服务创新型和文化创新型等各类城市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突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环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长期任务,起步阶段必须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突出抓好重点环节。就全省而言,当前需要集中抓好三大重点环节:一是加快杭州临安科技城建设。在抓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尽快研究出台能够吸引海内外著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跨国公司、科创企业和科研人员进城创业的优惠政策,把科技城建成创新资源集聚高地,成为我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大平台。二是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设立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园,集聚一批科研创新企业和人才,成为区域创新基地和公共创新平台,支撑各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三是加快培育发展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要尽快把省市两级500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计划落到实处。要引导社会创新资源向这些企业集聚,加快提高创新能力,使其加快成为我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深化创新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科技资源有效整合,促进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整体合力。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土地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进一步深化科研经费使用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加快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加快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要在高等教育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创新精神,引导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加强科技的对外交流合作,在扩大我省外派留学研修队伍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浙创业创新发展。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弘扬“浙江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加大力度支持重大发明、重大创新,同时支持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各类创新活动,鼓励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积极宣传创新典型,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加大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大力惩处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创造保护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浙江省委政研室)

篇2:【研究报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是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是诸多因素共生演化发展的过程,是推进人口聚居、产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型城镇化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活力。一是市场机制多方融资。深化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实现城镇建设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二是市场机制管理城镇。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有关各方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打破政府垄断城镇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旧模式,对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推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变政府对公用行业的直接行为为间接的监管,集中精力加强对公用事业的数量、质量、价格和服务的宏观监管。三是市场机制破解难题。要充分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改革,以经营城镇的理念,努力破解城镇化建设用地难、融资难等难题。以项目为龙头,实施捆绑式开发,促进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强化产业支撑,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动力。一是加强要素聚集与辐射,壮大城镇经济。要抓住我国经济总体转型、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全面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努力扩大中心城镇和镇域经济的总量。要加强城镇战略规划研究,培育发展各个城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避免趋同发展、低水平竞争。二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建制镇、中心乡镇要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继续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同时,培育扶持电子信息科技、文化传媒、旅游、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城镇,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

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积极发展循环生产、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城镇和社会。

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一是强化城镇道路交通网络建设。要以城区为枢纽、乡建制镇和乡集镇为节点,建立起干支衔接,通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二是建立完善的城镇水、电、气、热供应系统。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供水能力、供水质量和重复利用率,坚持主干电网建设和配电网建设并重,完成城镇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质量和稳定性,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清洁、经济、高效的新能源。三是建设优美舒适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要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城镇排水系统,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抓好城镇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积极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城镇新区建设要确保绿化用地,保证绿化建设和项目建设同步实施,努力提高城镇绿化质量更高水平,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四是统筹建设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城镇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和防灾救灾能力。加强社会福利设施配套建设,统筹安排社区服务、老年设施建设。五是加快城镇信息网络建设。抓好建立联络国内外、覆盖城乡的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现代化信息网络,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形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区域性信息高速公路。

积极培育城镇特色,着力打造城镇个性风格。在城镇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精心编制、严格执行规划,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规范和推动城镇建设。要注重规划的先导性,体现规划的科学性,科学地进行城镇规划,按照“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城乡协调”的总体要求,突出打造城镇个性风格。同时,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依法实施,不能随意变更。

突出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城镇管理体制。一是创新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大力实施“数字城管”和网格化管理模式。二是完善城管综合执法机制。进一步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重点地段和重点区域市容市貌和客运交通秩序等的综合整治力度,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三是探索全民共管机制。以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精神文明社区为契机,引导市民出行文明、秩序文明、言语文明,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逐步形成一种市民认识到位、部门监督有力、社会自觉共管的城市管理新局面。展现特色文化,大力融合城镇现代文明。一要注重开发和保护文化古迹。要注重在保护中传承,在保护中开发,将文物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实现文化保护与城乡建设双赢。二要注重夯实文化发展载体,积极建设文化标志性工程。要持续加大旅游休闲度假区、多功能体育文化馆等工程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三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融。在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域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文明,展示现代城市气息,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区为契机,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乡镇等活动,提升居民素质,凝聚人心,搞旺人气,提升城乡建设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篇3:【研究报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背景及意义

1.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城市面积和城镇化率都有了质的飞跃。2014年,城镇化率高达54.77%。但是,单纯数字上的成绩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城镇化带来的红利未能完全惠及到社会大众,广大农民工不能充分享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如果考虑户籍因素,当前我国实际城镇化率仅30%多。为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推进城镇化的提质增效,加快我国城镇化红利的释放,使城镇化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要求,要加快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意义。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加快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城镇化的进程有着客观的规律性,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常态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拉动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比较落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欠账多,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这恰恰就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2)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广大农村地区的衣食住行条件依然较差,迫切需要城市的“先富”发挥更好的带动作用。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范围的逐步扩大,可以促进符合条件的广大农村地区在实现地域城镇化的同时,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市民化。

(3)新型城镇化是贯彻统筹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工业化,未能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融合。协调发展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四化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二、相关概念

谋划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首先要正确把握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充分理解潜在的内涵和特征。

1.什么是城镇化。正确理解城镇化的概念,应该从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区别、城镇化的主要特点、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标准三个方面来重点把握。

首先,城镇化包含的范围要比城市化更高。城镇化在涵盖城市化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中心镇和中心城市,体现了更大的包容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城镇化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这部分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实现市民化的过程,最终真正融入到城市的生产、生活中。其次,从字面意思理解,城镇化就是指城镇的形成和产生,就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就是从事第一产业的人转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就是第一产业逐步萎缩,第二、第三产业逐步壮大,就是公共服务在城乡间逐步公平, 就是以城市的先富逐步带动农村的共同富裕。最后,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比重、建成区面积等来衡量。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虽然较高,但是人的城镇化较低,城镇化的实际水平依然偏低。

2.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新型城镇化是与传统城镇化相对应的,对新型城镇化概念的理解应该在“新”字上面重点把握。

(1)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是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体现了对城镇化内涵认识的不断提升。历经了从城市化到城镇化再到新型城镇化的阶段,是对城市化和城镇化概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国情的更高层次把握。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一是新型城镇化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传统的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在注重城市规模扩张和城镇化率提高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文化建设等软实力上。不仅要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更要注重转以后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确保农村土地的价值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有足够的产业作为支撑。三次产业在不同的层面上,发挥着各自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第一产业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第二产业的大发展的直接产物便是是城镇化的快速建设,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农业的大发展,直接造就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所谓的农业转移人口。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发展,直接造就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得以在城市安身立业。三是新型城镇化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身质量。决不能一味追求高规模的城镇化,要在城市扩张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走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绿色低碳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着力解决重点领域的民生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人居环境,正确引导形成宽容、和谐的社会氛围,帮助广大农业转移人口形成市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农业人口在城市快速提升自身素质,真真正正成为市民。四是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必须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建设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必要过程。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五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彰显地域特色。要结合当地的不同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功能定位等特点,切实彰显本地特色,避免产生千篇一律的城镇化模式。

(3)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基础动力、重要任务、支撑条件、必备要素等方面有着新的特点。一是让更多的农村人口实现市民化,到城市生产、生活,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各项红利,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三是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发展高效的产业作为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动力。四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五是绿色、低碳、安全的生态环境,经济与生态的互利互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条件。六是浓厚的地域文化、个性化的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备要素。

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总结国外城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镇化建设道路,城镇化的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水平不高是最大的短板。

1. 取得的成效。我国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紧密相关,总体来看,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21世纪,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步伐越来越快。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74915.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镇化的规模有了质的飞跃,比本世纪初提高了18.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 (见表1)。

数据来源:2001—2015《中国统计年鉴》

(2)与工业化步伐逐步协调。城镇化的产生是工业化直接推动的产物,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会带动居民就业机会不断扩大、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方式不断转变,进而推动农村地区不断城市化、广大农民不断市民化,直接推动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欠账较多,与工业化水平相比有些滞后。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逐步形成,近年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步伐呈现逐步协调的趋势。

(3)开放型城镇体系逐步建立。近年来,我国加大开放型城镇体系建设力度,以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重点构建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同时形成了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特别是近期加大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必将成为引领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

(4)人口流动愈发频繁。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各种相关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步伐越来越畅通,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频率上升的劲头愈发强劲。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成为我国吸纳流动人口的主要地区,推进了我国城镇化的总体进程。

(5)城镇人居环境日益改善。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扩容提质对城市的发展显得愈发重要。主要表现在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拓展,配套的各类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日益改善。2014年,我国设市城市数量达到653个,城市城区户籍人口3.86亿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98万平方公里(见表2)。

数据来源:中国商情网

总之,当前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愈来愈快,城镇化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与国外同期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占据绝对的优势,新型城镇化越来越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提质的重要推动力。

2.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城镇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与国外相比、与当今社会的现实要求相比,质量不高依然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突出短板,城镇化的转型提质已迫在眉睫。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发展不均衡。大型、特大型城市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中小城市,在大型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城市建设水平、城市辐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2)人的城镇化比较滞后。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政府财力不足、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渠道不畅通,大多数人虽然实现了地域上的城镇化,但户籍城镇化水平依然不高。

(3)城镇化的可持续能力不足。良性、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需要一定的产业体系来支撑,这恰恰是目前我国主要依靠资源粗放式利用的城镇化所欠缺的。

(4)总体上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发展不足,总体尚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

(5)对文物、遗址破坏较大。一段时期内,部分城市为了盲目追求数量上的规模城镇化,往往在城市建设、城市扩张过程中缺乏对重要历史文物、历史遗址保护的考虑,造成了不可恢复的破坏。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全面分析、准确把握关键制约因素,是谋划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的前提。当前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因素众多,除了一些客观条件外,更多的是体制机制问题。

1.观念上的制约。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这是不可回避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广大农村人口对农村土地有着独特的情怀,习惯于农村的生活、生产方式,对现有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 不远改变既有的生活模式。对现代都市的生活感到陌生和彷徨, 甚至对城镇化和现代产业持排斥的心态,主观上缺乏市民化的积极性。另外,多数地方政府潜意识地认为城镇化就是城市在空间上的扩张和在硬件设施上的建设,导致大量的造城、拆城———再造城等运动盛极一时,披着城镇化的外衣,大肆开展城市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房地产市场的潜在泡沫是这一观念在实践层面的产物。

2.体制机制原因。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我国现有的城镇管理体制具有严格的行政等级色彩。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市场的推动力很小,更多地是依靠政府的主导行为。地方政府间严格的行政等级造就了城镇发展体系的严重失衡。相比小城市而言,大城市有着更多的规划权、决策权,有着更多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在吸收外来务工人员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而小城市更多的是执行权,直接导致城镇发展体系的严重失衡。

3.资源投入依赖。首先,城镇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社会保障的投入、公共服务支出等,归根结底是资金的投入,是对政府财力的考验,是对政府融资能力的比拼,是对地方资本市场发展的验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转出、留住、发展”三个环节的有效衔接。“转出环节”要求政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能以农民失地为代价,要求农村土地增值收益按比例分配,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能力。“留住环节”需要政府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要在更大程度上增加财政支出。“发展环节”要求政府通过各项政策措施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综合素质,以便形成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其次,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造成的资源环境欠账较多,并且新常态下的资源环境约束将会空前加大,新旧欠账叠加一起,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源约束日益加大。

4.推进模式依赖制约。多年来的“城乡割裂、城乡二元”导致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忽略了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既有客观的,又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体制机制问题, 只有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国外相关经验分析

对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实现路径整理分析发现,对我国有以下几点启示。

1. 第一产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离开第一产业的大发展,城镇化就失去了依托。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第一产业的产品是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生存的必须品,离开第一产业的繁荣发展,离开第一产业大量的剩余产品,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城市二、三产业人口扩张,城市的扩张更无从谈起。二是,第一产业的发展为作为城市化重要推动力的工业化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三是,第一产业的集约高效发展,会造就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而这部分人口恰恰是城市扩张中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主要来源。最后,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的土地资源是城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载体。

由此可见,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必须以第一产业的大力发展为前提,离开第一产业的城镇化是扭曲的、不可持续的城镇化。 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印证,他们在推动城市化之前,普遍实现了农业化的优先大发展。

2.第二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必要支撑。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很好地诠释了工业化程度的高低,以及由此体现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不仅高度的工业化需要产业的集群发展,城市化也需要分工明晰的产业集群作为支撑。反过来,高度的城市化对工业化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离开了工业化,城市化便缺少了支撑,离开了城市化,工业化便缺乏了动力。

3. 城市化需要以市场作为主导。高度的城市化需要高效率的生产要素流动,而市场恰恰是资源配置的最好手段。在市场化条件下,健全的激励机制会使生产要素以最快的速度从低效率的农村流向高效率的城市。城市化的推进必须以市场为主导,健全市场经济体制,这样的城市化才是最有效率的城市化。这一点在发达国家也得到检验,高度城市化的发达国家基本都是市场经济体制最成熟的国家。

4. 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在市场调节失灵的领域要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政府要确保对城镇化建设一盘棋的驾驭能力。在城市基础设施、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投入力度,要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外部不经济行为加强管控,对外部经济行为要适当奖励。

5. 城市化进程中还应注意统筹协调。城市化不仅包含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中心镇也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员过度向大城市集中的城市化,会带来很多的弊端,会给大城市带来一系列的压力和问题,更严重的还会带来生存环境恶化、社会治安恶化、地价居高不下等“城市病”。因此,城市化的推进中,必须统筹协调发展各类城市,强化中小城市、中心镇的作用,引导部分群体向其集中。

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来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为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大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最终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根本要求。适时解决符合条件的城镇务工人员的户籍问题,将其真正纳入城镇人口群体。加快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逐步形成高度的产业集聚集群,要重点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和水平, 最大程度上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多样化需求,要避免农业转移人口返流乡村。

2. 把中小城市和中心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切实发挥其在吸纳一般农业转移人口,缓解大城市压力的功能。当前,我国东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各种承载能力已日益饱和,未来要重点发挥其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产业的分工,能转移的要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中西部地区的新增长点。同时,要逐步放宽小城市的落户条件。

3.加快支撑产业的培育。要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同时要合理规划,避免造成项目建设的重复浪费,切实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要加大深化改革力度,对发展空间不足,产业落地困难的地区,要探索通过财税改革等方式,发展飞地经济,助推项目的落地实施。

4.加快城市群的建设,配套推进部分城市组团式发展。发挥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对城市群的辅助功能。中心城的建设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增强其吸引力。

5.切实提高城市的品质。要创新理念,高规格规划城市空间布局,高标准进行城市建设。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引入到城市建设中,在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要强化节能减排的约束。城市地下管网规划要有前瞻性,强化中长期的服务功能。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摘要:建设新型城镇化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规律高度把握基础上提出的新使命。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城镇化的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在总结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成绩和问题基础上,深入剖析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瓶颈,提出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制约因素,经验分析,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学习与实践,2013(03)

[2]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3]何平,倪苹.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J].统计研究,2013(06)

[4]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01)

篇4:加快安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本文主要通过考察河南新乡刘庄、七里营、长垣办事处南蒲社区、西郭社区,山东寿光三元朱村、诸城土墙社区等地,结合实地调研河南滑县锦和新城、安阳县的吕村镇等地,并充分利用文献分析法和查阅当地政府关于新型农村社区文件等形式,为推进安阳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规划如何完成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

一是科学编制社区规划。着眼于县城、乡镇、村交通一体、产业连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构建“一极(城区和产业集聚区)、一副(副中心城镇)、一轴(城镇密集发展轴)、多节点(新型农村社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规划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既要坚持整体把握、适度超前,又要立足实际、节俭实用。

二是引进城市规划理念。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构建“半径两公里服务圈”“20分钟生活圈”,大力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优化群众生活环境。

三是规划要合理布局。新建新型农村社区要完善以水、电、路、气、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绿化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幼儿园、敬老院、卫生院(所)、超市等配套设施,积极引导商业、金融、邮政、律师等服务业在新农村社区设点,努力打造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

四是规范建设行为。按照统一规划,结合各乡镇实际,对已经启动建设和2015年启动建设的社区所覆盖村庄,严禁新建、翻新住宅,并积极引导符合分户条件的农民到就近社区建房入住;其他近期暂不启动的社区覆盖村庄,则严格控制居民建房规格(高度和面积)。

五是严格规划执法管理。规划、住建、国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实行“巡查、报告、处理、结案”程序,严格落实规划执法。

二、用地如何解决

用地困境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第一道门槛。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面前,“地从哪儿出”就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一是扎实稳妥推进耕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和“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完善耕地流转机制,规范耕地流转程序,强化管理服务,鼓励农民耕地流转。引导各类社会资金介入农业开发、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村耕地依法有序流转,整合耕地资源,实现耕地集约化经营。

二是建设用地置换补贴。充分利用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满足社区建设。对整理复垦形成的新增耕地,能用于占补平衡的指标可以有偿转让,并优先用于产业集聚区。农村宅基地整理节约的土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的,每亩奖补3万元,严格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拆迁补偿和建房补助。

三是土地出让净收益补助。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置换到城区后应安排一定比例的置换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所得净收益由县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居民居住安置补助、社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四是产权政策。对新型农村社区住房,由县政府根据土地性质,依法核发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进行权属确认,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涉及占用国有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涉及占用集体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注明集体土地)。对依法转让的及时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五是积极探索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充分发挥建设用地交易机构和中介组织的作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尝试在县域内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规模、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三挂钩”制度。

六是规范运作,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把土地流转作为社区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大力宣传、积极引导、稳步推进。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围绕推进现代农业,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通过鼓励种养大户、工商企业、合作组织等进行土地流转,创办农业园区或产业基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形成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使农民彻底从土地中解脱出来。

三、旧址如何拆除

旧址拆除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快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可由新村办牵头,组织公安、民政、房产、社会保障等部门成立专门机构,落实常态办公制度,按照“社区居民报名-社区管理组织统计-新农办汇总通知部门-部门上门办理-新村办督查通报办理情况”的程序,及时落实兑现优惠政策,确保入住一户,办理一户。同时,在旧址拆除上,可以借鉴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滑县锦和新城的工作思路。

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拆除旧宅来解决土地难题的工作思路,采取政策驱动和现场督查推动等措施,加快推进全县拆旧复耕工作。他们积极鼓励新建社区采取先拆后建的方式解决用地。为此,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余万元作为奖补资金,对完成拆旧复耕较好的乡镇进行奖励,调动乡村干部的积极性。

滑县锦和新城建设占用的旧宅基地可按占地面积折合成现金购买新房。如果村民选择别墅的话,新区管委会将在规划区域划拨2.9分地(约193m2),让村民按照统一的设计图纸自己盖房子。如果村民选择楼房,政府按每平方米800元价格卖给农民,给每户村民奖励9万元,其成本价不足部分由地方政府补贴。如果村民选择住高层的,将会获得更高的政府补贴。

四、资金如何落实

资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安阳市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采取多元投入,破解资金难题。

一是建立财政投入机制。从2010年起,滑县财政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总额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费用,服务性费用按底限收取。各乡镇财政也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二是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将惠农政策、涉农资金、支农项目优先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倾斜,构建统一、衔接、协调、互补的涉农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综合运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构建投融资平台,多渠道招商引资,吸引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设计单位、土建施工单位等多种社会资金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动员在外知名人士、热心家乡建设者、企业家等社会力量,踊跃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捐资赞助。

四是加大群众建房贷款协调力度。金融部门应降低社区农户贷款门槛,简化程序,创新担保方式,加大贷款发放力度,缓解农民建房资金短缺问题。

五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农民消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自觉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五、产业如何支撑

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业,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效益;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产业块状经济,推动产业创新,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规模化;积极发展商业和服务业;中心镇要加快专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支撑体系,确保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附近都有主导产业,就近就地吸纳入住农民转移就业,实现就近务工不进城、就近就业不出村、就近致富不离农,推进农村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篇5:【研究报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闫辉

(2011年6月22日)

城镇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全县上下奋力冲刺“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项目标的关键时刻,全面审视我县城镇化发展历程、剖析存在问题,研究探寻思路举措,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必将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引擎。

一、我县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县把城镇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城镇化步伐加速推进、城镇规模逐步壮大、城镇职能不断扩展、城镇人口显著增加。目前全县23个乡镇中,省级重点中心镇2个(双沟、半城)、市级重点中心镇3个(上塘、梅花、界集)、县级重点镇3个(龙集、金锁、临淮),其中临淮、半城定位为水乡特色镇来建设;原有自然村1997个,通过2005年、2008年和2009年三次缩并调整为242个。城镇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县进一步加快全县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是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十一五”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1亿元,五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3073美元;财政总收入32.0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4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8%和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95元,均实现五年翻番。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镇化率在30%—70%区间,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关键期。我县2010年城镇化率40.12%,按照这一轨迹,我县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二是城镇容量快速扩张。城市框架实现了历史性拓展,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4万,合围面积达82平方公里。2010年,小城镇新增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城镇容量的成建制、规模化扩张,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城镇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8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9.6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4%,县城区和各中心镇均呈现出强势扩张的态势。特别是面对去年以来宏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和限购、限贷、限价、加息等一系列政策叠加影响,我县房地产业继续呈现供需两旺的良性发展态势,充分说明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十分巨大,总体趋势不可逆转。四是内在需求十分旺盛。据统计,全县有近24万农村劳动力在从事非农领域的生产,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7%。这说明,在城乡要素市场形成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在急剧减少,城镇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二、新一轮城镇化规划体系的初步设想

规划是城镇发展的龙头和总纲,是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需要一个“立足当前、指导长远、准确定位、分步实施、彰显特色”的城市规划。目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2010—2030)已形成初案,结合几次听取方案汇报和相关部门的反馈意见,我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城镇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定位。

(1)关于中心城市规划。在发展定位上,目前及至“十二五”期间定位为苏皖边界现代化中等工贸旅游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区;在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中,进一步融合了“宁徐走廊节点、泽西区域中心、宜居旅游城市”等功能。在发展目标上,年初召开的县委扩大会提出,十二五末,我县城市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0万人,城市化水平50%以上。在新一轮2030年远期规划中,未来城市规划区范围将包括双沟、瑶沟、梅花、石集、车门等乡镇,总规划区面积将达到74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将形成东至245省道、南至245省道、西至改道后的121省道、北至钱塘江路,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60-80万人。在发展方向上,综合考虑目前的城市格局和发展基础,初步考虑是,坚持“北扩东进、南优西拓”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坚持老城区、新城区、城南区、经济开发区“一城四区”错位发展,即以商贸、住宅为重点的老城区,以行政办公、综合服务为重点的城北片区,以工业发展为重点的工业园区,以高档人才公寓、文化旅游、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城南新区。

(2)关于城镇布局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县提出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双沟镇为副中心的“一主、一副、八组团”的城镇体系,但随着宿淮铁路、梅花铁路站点、建设路北延工程的实施,梅花镇的区位优势和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新一轮规划中,我们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变化,建议以县城为中心,双沟、梅花为两翼,六大片区发展的城镇特色发展战略。六大片区之间在产业、用地等方面相互配合,有竞争有合作。每个片区有一个核心,作为片区的经济增长极。北部片区的梅花镇是市级重点中心镇,又是泗洪“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围绕县城的“两核”之一。随着铁路站场和物流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能够带动整个北部片区的产业发展,吸引、带动归仁和金锁镇发展。东北片区的曹庙乡、界集镇、太平镇和龙集镇全部紧邻洪泽湖,自然资源良好,规划330省道自北向南串联起这4个乡镇,大大提高了交通条件。其中,界集镇处于节点位置,交通区位更加优越,可规划作为片区重点镇。东南片区中的半城镇是省级重点镇、也是特色发展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规划330省道环湖连接起半城镇、陈圩乡和城头乡,有利于带动环湖乡镇的统筹发展;青城公路、青临公路将东南片区的乡镇与县城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设施。南部片区中的双沟镇是省级重点镇,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高,能够带动交通相对较弱的四河乡和峰山乡,发展相关产业或上下游产业。西南片区以上塘镇为核心,县道为联系轴,带动魏营镇和天岗湖乡发展。利用西南片区高效农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西南岗生态农业基地。中心片区以县城为中心,以2条高速公路、2条省道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朱湖镇和车门乡、石集乡、瑶沟乡因距县城距离较近,受县城辐射影响较大,作为近郊型乡镇,在县城的带动引导下发展。

(3)关于村庄布局规划。在最近一轮镇村布局规划中,我县将现有村庄缩并为242个,方案已上报审批,但根据6月16日全省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工作会议上得到的反馈意见来看,此方案可行性不强,省住建厅明确要求扩大村庄数量。下一步的村庄布局规划中,住建部门要会同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综合考虑实际需求,按照鼓励发展型、控制发展型和撤并型三种类型,进一步调研论证,最终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集中居住点布局规划。

2、注重在规划中体现城市特色和内涵。一要发掘历史文化。泗洪历史源远流长,五万年前即有下草湾人生息繁衍。西周时境内为徐国中心,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徐文化。泗洪又是革命老区,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驻足。如何保护开发这些历史遗存,发扬光大这些文化遗产,有效整合这些古色和红色资源,是我们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努力的方向,也是体现我们泗洪特色的优势所在。二要突出绿色生态。要结合洪泽湖湿地、亚洲最大的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库等生态优势,通过城南生态文化旅游片区的精心打造,切实做好城市与洪泽湖的有效衔接,做到“引湖入城”、“映湖入城”,实现由滨水县城向滨湖之城的转变。精心编制“两河三堆”等城市绿化景观设计,大力推进濉河风光带南侧、汴河风光带东侧、团结河风光带南岸、城区出口等绿化景观工程,加快实施城市森林覆盖工程,规划建设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体系、公园广场、游园小品,为市民创造生态、幽雅、绿色、宁静的人居环境。三要彰显滨水特色。泗洪临湖傍淮,风光秀美,烟波浩淼的洪泽湖静卧城东,绿树掩映的奎濉河依城南下,清新秀美的濉汴河穿城而过,水城交融,相映成辉,这是城市的亮点所在、灵气所在、魅力所在。我们可以做大做足水的文章,结合濉河、汴河、团结河、早陈河、东风大沟等城市水系,加快推进滨水地区城市设计规划实施;结合城南、城东、城北等三个砖瓦厂形成的现有水系,高品位规划建设生态文化公园,切实打造亲水、宜居城市。四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规划设计中突出“靓丽、绿色、宜居”等主题,突出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努力实现500米周边有文化体育健身设施,让市民充分享受到城市的服务和文明。

3、加强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各类规划的衔接。对接是否到位是影响规划前瞻性、科学性的关键。在前几天同济城市规划院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征求意见会上,已突出反映出由于对接不到位而产生分析数据不准确、最新情况不明晰、工作思路不可行、不同规划有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在下步规划编制、论证中,必须全面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交通、供电、国土、环保等各项规划的紧密衔接,并同步启动城市绿地、水系、人防、管网、通信、商业业态等专项规划,切实形成覆盖县域、城乡一体、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

4、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划一经批准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规划管理制度、严格规划审批制度、严格规划监督制度、严格规划执法制度。对不按规划要求建设的违规违法建筑,要做到既罚又拆,决不能以罚代拆,更不能因罚变规。对因执法不严而造成规划失误的人和事,要从严追究责任。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差异化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互为一体的城镇格局。近年来,围绕苏皖边界现代化中等工贸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每年实施不少于100项重点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区人口分别比“十五”末扩大1倍,实现了“五年再造一座新城”的发展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载体建设,增强集聚功能,在构筑发展平台上求得更大突破。

1、做精县城,增强带动力。从泗洪城市长远建设来看,活力在老城区、魅力在新城区、实力在工业园区、潜力在城南区。从当前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今后一个时期就是新城区提速发展、老城区提升品位、城南区打造精品、工业园区封闭运营。(1)新城区提速发展。目前,我县行政城区基础路网、市政设施均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与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表现在教育、卫生、金融等功能缺乏,商业氛围淡薄。今后,在行政新区重点要做好致力完善功能、着力提升人气文章。要加快启动功能性项目建设,近期力争建成2-3家新城区分支银行,全面提升新城区行政服务、教育、卫生、交通、金融等功能。要坚持平稳、健康的原则,稳步发展房地产市场,加快推进瑞丰翡翠城、佳和新城等精品楼盘建设,适时推出成熟的城市经营性地块,努力建成一批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明和谐、富有特色、适宜人居、生态一流的生活组团,提高入住率,提升新城区人气。(2)老城区提升品位。要以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为目标,着力在提升功能、提升品位上下功夫。一是要重点改造。根据群众住行的要求,加大对老城区路网、环境等改造力度,提高群众的住行标准。二是要特色打造。科学规划老城区休闲、娱乐、购物等商业业态布局,吸引著名品牌店、精品店、专卖店进驻老城,加快建设富园广场、天和锦江苑等一批专业市场,致力打造酒类、湖鲜、娱乐、美食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形成“一街一业态、一街一特色”。三是要美化塑造。加大老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力度,按照开窗见绿、见缝插绿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老城生态、交通环境,塑造划行入市、干净有序、处处见绿、路网循环的老城新形象。(3)城南区打造精品。要紧紧围绕城市“南优”发展战略,积极策应南部湿地生态优势和东南“徐都”的文化氛围,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高档居住社区、高层次人才公寓、生态发展区、科技创业园等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和设施,精心打造集城市展览馆、民俗馆、旅游休闲度假、现代商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形成城市南部增长极。(4)工业园区封闭运行。规划建设好园区,是泗洪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板块,也是实现工业强县的重要抓手。要坚持项目推进不动摇的同时,围绕打造新型工业城的目标定位,在园区发展物流、餐钦、娱乐、休闲等第三产业,使园区基本具备城市功能,实现居住在城区、工作在园区,实现工作、生活一体化目标。

2、做大市场,增强集散力。泗洪地处苏皖边界,具有明显的区位和商贸发展优势。要因势利导,乘势而为,按照泗州大街、珠江路“双轴并进”的思路,加快繁荣第一街广场,加速建设富园广场,打造一批集商务楼宇、高端酒店和品牌商场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依托现有农机、农资、建材等专业市场,积极运用先进流通方式、营销手段和管理技术,不断提升市场品牌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形成苏皖边界大型综合市场群。加快发展面向专业市场的物流服务,积极引进第三方物流和专业配送企业,形成大市场与大物流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良性发展模式,增强商贸流通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3、做优镇村,增强集聚力。牢固确立“镇当市建”的理念,出台配套政策,对双沟、梅花等重点乡镇发展予以重点支持,做到重点镇、重点扶持、重点建设,特色镇、特色打造、特色建设,不断扩大小城镇发展规模。大力推进镇区综合开发,实施小城镇产业、人口“双倍增”计划,加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以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增强对周边农民的吸引力,使小城镇成为具有较强服务力和辐射力的农村区域性消费中心。要严格遵循“三靠近”原则,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生活环境。

4、做强交通,增强竞争力。交通是决定一个城市区位优势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交通通达能力,增强城市竞争力,迫切要求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构建“公水铁”三位一体、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要围绕打通外部通道,积极融入宿迁“东向战略”,加快330省道、宿淮铁路及火车站综合枢纽工程进度,启动建设宿扬高速泗洪段、245省道西延、121省道改造、S245西延工程,迅速定位推进S245、宿扬高速与宁宿徐公路三个互通道口,全面加快溧河洼大桥以及330省道连接线工程前期工作,尽快启动大柳巷船闸改造和城东、双沟等3个码头(作业区)建设,打造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要围绕中心城市内部畅通,以淮河路、山河路、泗州大街、珠江路、长江路、香江路等为横向轴,以武夷山路、黄山路、青阳路、泰山路为纵向主轴,加快淮河路、香江路东延、建设北路北延、衡山路南延等市政道路以及青阳东桥、濉河大桥等大中型桥梁建设进度,规划建设泰山路南延、汴河路至湿地景观大道、青阳路两侧(人民路、青阳小学东侧)跨濉河人行景观桥,全面打通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城区交通网络体系。要围绕完善城乡交通网络,重点实施双峰公路、陈归公路改造等县道工程,为全面开通镇村公交奠定基础。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是城市发展的黄金定律。必须牢固确立“建管并举、以管为主”的思路,坚持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四城同创”,把加强管理贯穿城镇发展的全过程,力争利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四城创建实现质的突破。

(一)理顺管理体制。以“工作任务细化,管理执法综合,各方力量衔接”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一是纵向落实分级负责,重心下移。合理划分县、乡、社区在城镇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和权限,重视发挥社区作为城市管理主战场的作用,充实一线执法。二是横向整合部门职能,强化综合管理。以综合执法为导向,进一步细化和梳理各部门的职能,分清楚哪些应该强化,哪些应该下放,哪些应该移交,哪些应该整合。重点要对可能发生扰民、破坏市容环境的许可申请,从源头上控制问题的发生。三是加强条块结合、协同作战。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责任,彻底解决条块职责不清、划分粗放的问题。县各有关部门应积极解决好属于行业管理的问题,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配合与保障。

(二)突出重点难点。一是以提升环境为目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市容市貌、环卫保洁、交通秩序三大专项整治,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设置,大力整治沿路、沿街的残破危旧建筑,全面修复损坏的市政公共设施。二是巩固完善城市公交车、城乡公交车、城市出租车升级改造成果,加快公共停车场所建设,着力整治主要干道交通拥堵现象。三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物业方面问题,全面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严把小区竣工验收关,加强水、电等公共设施配套,强力推进小区物业市场化管理和业主委员会自主管理,强化社区综合管理职能,严厉惩处开发企业、物业公司违约行为。

篇6:【研究报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市旅游业起步迟,发展速度、发展水平还处于弱势状

态,旅游资源开发粗放、品位不高、整合程度低,相关行业联动发展不足,旅游单位的市场化运作意识不强、热情不高,缺乏专业经营人才。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主导,建立健全推进机制

对全市旅游业要实施统一的规划、指导、管理和协调,制定切合我市旅游业发展需求的产业政策和措施,强化对旅游业的组织、引导、协调与管理功能。

1.加强组织领导。推行“大旅游”的管理模式,依照政府主导原则,在政府层面上建立具有统一规划、政策导向、资源整合、部门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的市级旅游领导小组,根据职能设立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招商引资等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石港渔湾水道、开沙岛、进鲜港、南山湖等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时,建立健全正常的议事、调度、督促、检查制度,强化协调的权威性、有效性。

2.科学制定规划。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通州旅游业发展现状,按照“重规划、重建设、边宣传、边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规划协调、综合效益、可操作性为原则,精心组织编制《通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实施旅游资源整合、开辟旅游线路、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和规范旅游市场管理等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编制石港渔湾水道、进鲜港、南山湖等重点旅游景区详规。

3.加大推介力度。要加大旅游宣传投入,以品牌推介为核心,推动城市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的传播。要主动和周边的南通、上海以及苏南一些著名景区加强联络,进行横向联系合作,扩大旅游辐射面。吸引旅行社参与运作,通过与旅行社共同制作宣传资料,采取价格优惠、奖金激励等多种形式,直接向客源地宣传促销,促进客源的组织。要积极利用会展、节庆活动促旅游发展,精心筹划好通州市重点旅游资源推介会活动。借助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我市旅游景点,建立与新闻媒体双向互动的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旅游信息。

二、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1.打好“人”和“城”两张牌。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的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謇的业绩及声誉是通州人文旅游资源的一大宝藏,发展以张謇业绩为中心的旅游,实质是实业文化的旅游。作为张謇先生的故里,我市已成为全国家纺市场的龙头,中国南通家纺城被评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我们要充分放大张謇实业文化和南通州家纺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来瞻仰张謇先生在通州范围内的遗迹,来家纺城观光购物。通过向游客有偿提供风味小吃、旅游工艺品、民间艺术表演等特色旅游项目,展示通州的人文景观、风土民情、地方特色。

2.做好三水(一湾一岛一港)文章。我市濒江临海,水资源丰富。石港渔湾水道具有河曲、树繁、草茂、鸟多、水清和境幽六大特色;开沙岛环境宜人,自然生态良好,农副产品、水产品资源丰富;进鲜港河宽水阔,鱼虾鲜美,乡野风光保存完好。要围绕“三水”资源,打造各具侧重的旅游休闲景点,做活水的文章。

3.依托成熟景点打造旅游线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纽带,强化区域协作,主动与我市主要旅游客源地城市--上海、苏州、南通等地旅行社联手开拓通州旅游市场,逐步将本市景点纳入长三角、南通旅游线路。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品牌建设。大力开展景区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景区档次和水平。

我市目前较成熟的景点可组成三条一日游线路:一是由中国南通家纺城--南山寺--西亭长盛垂钓山庄--石港渔湾水道;二是由南山寺--兴东绿野观光农业休闲园--五接开沙岛度假区;三是从中国南通家纺城--先锋惠凯生态园、御园农庄--五接开沙岛度假区。时机成熟后可将南山湖、謇园、忠孝文化园等纳入一日游线路,以进一步凸显通州旅游特色,完善通州旅游体系。

三、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

遵循“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建立旅游业有偿投资机制,加大景点的投入、开发、建设力度,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旅游集团投资通州旅游业,形成多元投入、全社会办旅游的格局。

1.设立发展基金。市财政每年列出一定的专项经费,设立市旅游业发展基金,用于开发研究项目、编制规划补贴、旅游宣传推介等。

2.争取扶持资金。积极向上争取水利、交通、农村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以及环保治理、省生态示范工程等专项资金,更多地带动旅游业的投入。

上一篇:各类标志及含义下一篇:人民调解工作状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