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2024-05-04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精选6篇)

篇1: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2峡江县决战城区实施意见(送审稿)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深入完成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决战城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生态优美、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思想,坚持主攻项目、决战城区不动摇,加快建设中心城区,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民生为根本,进一步提升规划品位,完善城镇功能,打造建筑精品、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壮大产业,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

完善市政设施,改造道路和管网,搞好绿化、美化、亮化,保障居民住房。2012年全县城镇总人口达到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到 万人。全县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增长30%以上,力争达到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0.91%;城市绿化率达到47.3%;开发廉租房500套。

三、工作重点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必然结果,是当前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推进峡江进位赶超,必须针对我县项目少、规模小、城市经济水平低、城镇化率低的短板,按照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民生需求优先、聚集人

气优先原则,加大实施“决战城区”力度。

(一)继续强化城镇规划。加大对规划的投入力度,把规划编制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按照“科学合理、特色突出、个性鲜明、功能完善”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完成县城及巴邱镇总规修编,科学编制道德经文化公园、玉华路特色商业街、玉笥北路及巴邱沿江小区等城市设计,完成城市道路、绿化、消防、污水处理、地埋管网等专业规划,进一步修编完善6个建制镇和5个乡集镇总体规划编制,继续完善重点乡镇集镇商贸市场、垃圾填埋场、公厕、排污管网等公共公益设施规划编制;完善村镇规划体系,尽快完成全县新农村示范点及移民安臵点规划编制。

(二)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继续以中心城区为主战场,大力实施一批环保生态工程、框架拉动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和公共服务工程。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投入,更强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城建投资亿元。

形成“大投入”,项目建设上规模。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是当前促进我市赶超发展最重要的抓手和推力。全市务必抢抓机遇,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臵,继续保持主攻项目的强劲态势,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力争年内固定资产投资迈上亿元大关。

1、(1)启动道德经文化广场和物流园建设。(2)美化

百花公园、玉峡大道景观工程,打造县城景观区、休闲区,提升城市品位。(3)接通碧玉路至百花路段和玉华路至群玉路段,使城区与工业园区连接互通。(4)拓宽玉笥北路、元阳路,并搞好绿化、亮化。(5)启动玉笥路和百花路“白改黑”工程。(6)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重点工程。

(三)合理开发房地产。根据市场需求,适度投放土地,对规划控制土地按需分期分批开发,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1、商品房地产项目:年内计划开发商品房面积㎡。重点是开发府后住宅小区和普正住宅小区,并督促已出让土地加快开发进度。

2、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年内计划开发经济适用住房8套,面积㎡;廉租住房300套,面积㎡。

(四)加强城镇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围绕巩固“三城同创”成果,优化人居环境,实现市场化、全覆盖。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探索建立负责任、全天候城市监督管理以及数字城管,提升城管实时监测和动态控制能力,积极投入“三城”同创活动,组织开展争创“绿色机关”、“绿色小区”活动,引绿进城,组织实施“万株大树”工程,完成好省级园林城市的复查评审,并致力推进城镇精细化管理。完善行政执法部门职能,强化城镇街道、镇对辖区公共公益事业的管理职能,注重物业管理、市场培育与监

管,健全业主委员会、楼长、栋长责任制,培育优秀物管企业,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继续抓好中心城区和县城街景改造、绿化亮化美化,明年中心城区完成青原大道、吉州大道、韶山路街景整治,努力提升城市形象。

鼓励和支持群众参与城镇社区管理,建立“运转高效、监管有力、公众参与、和谐有序”的大城管格局。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城镇卫生、农贸市场、广告市场、建筑市场、集镇改造、交通秩序和生态卫生环境整治,不断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形象。三是强化执法检查。加强城建执法监察管理,整治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全面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开发建设项目,大力查处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解决好重开发、轻管理的问题,着力推进物业管理。同时,抓好建设行业的规范约束,坚决打击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着力打造建筑诚信企业。

实施城镇人口倍增计划。以放活政策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尤其是中心城区聚集,力争城镇人口实现十年倍增。为此,要抓紧研究制订中心城区和县市城镇人口倍增计划,出台鼓励外来人口落户中心城区及县市城镇的激励政策。要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对外来落户人口给予就业、就学、就医同等政策,统一纳入城镇创业培训、就业指导和社会保障体系,吸纳更多

农业人口和高素质人才在城镇就业落户,力争明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四、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推进新型化城镇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责任单位具体组织实施,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集中力量抓好推进新型化城市的各项工作。

2、强化集体决策。全面建立科学民主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决策机制,继续完善乡镇(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县人民政府三级规划评审制度,对修建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建筑单体设计方案以及村镇总体规划等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公示,修改通过后逐级报批。

3、推行县级领导挂点制。筛选一批重点项目,继续实行领导挂重点项目制度,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力加以推进。坚持推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工程和重点乡镇责任制,积极实行重大事项定期会商办理制度、重点项目情况月报制度、城镇工作定期分析制度,对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实行定期督查通报。

4、落实考核奖惩。县委、县政府将推进新型化城镇建设实施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和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制定考核办法,落实考核奖惩,建立起完善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评价考核体系,积极稳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篇2: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推进我乡城镇化建设进程,提升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经党委政府研究并多方征求意见,3月10日,《石岗乡关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已出台并下发至各相关办公室。

《实施意见》就我乡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机制、考核办法等予以明确并进行细化。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大力实施‚10+1‛工程建设同城镇化协调推进,推动全乡城镇化向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建设发展之路。实现到2010年末,全乡城镇化水平达到18%,2012年,全乡城镇化水平达到25%以上,到2020年,全乡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力争实现场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0000平方米,人口达到8000人;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场镇体系。

到2030年,力争实现场镇建成区面积达到60000平方米,人口达到1万人的场镇框架。

‚10+1‛城镇化发展战略

‚乡镇‘10+1’工程建设的出发点就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以乡镇作为责任主体,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在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及拓展筹资渠道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使得项目推进良好,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的主动

介入从项目规划审批、建设资金争取和建成后的运营管理都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全乡‚10+1‛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我乡‚10+1‛工程于2008年2月正式启动,预计3年之内全部完工,总投资近1000万元,工程共涉及8个项目。

乡镇建设‚八个一‛要求

篇3: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近日, 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部署加快建设商务诚信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意见》提出了五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推动建立行政管理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建设商贸流通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逐步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在行政管理事项中建立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使用机制。二是引导建立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机制。在零售、餐饮、居民服务等大众消费领域, 建立完善基于消费者交易评价和社会公众综合评价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在批发、物流等贸易流通领域, 建立对入驻商户和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三是支持建立第三方专业信用评价机制。鼓励信用保险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建立以应收账款为核心的企业交易信用评价机制。组织部分有上下游产业关系的行业商协会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四是鼓励发展商业信用交易市场。鼓励商贸流通企业扩大内贸信用销售规模, 规范发展单用途预付卡市场, 支持商业保理行业发展。五是着力打造商务诚信文化环境。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意见》强调,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做好五个方面的支持保障工作:一是加强统筹规划。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三是加强示范引领, 试点建立一批以行政管理记录、市场化综合评价以及第三方专业评价为主体的信用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加强组织保障。五是加强绩效考核。

篇4: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键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区域协调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全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导致在不少地区出现“冒进”现象,一些城镇只考虑表面繁荣,忽视了城镇的内涵建设,“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建设速度,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化的质量不高。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中,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前中国政府加速推进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0%左右。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日本以东京为中心的城市圈,面积仅占全国国土的3.5%,但人口占到全国的27%,GDP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德国目前全国有11个大都市圈,聚集着德国70%的人口,整个国家城镇化率已经超过90%。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二,现行中国城市发展,经过从2005—2015年连续10年的“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两个五年计划,城市规划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2001—2010年中,我国地级以上大中城市中,建成区面积平均增长85%--90%。据统计,全国城镇化水平2012年达到了52.6%,2013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数量达7.31亿,城镇化率达53.7%,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以上水平。但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现代发达国家,不仅城市化率高,而且城市化的质量也很高。而我国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城镇数量和建成区面积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城镇化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国内生产总值虽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 还排在世界100位以后,并且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但耕地资源非常有限,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而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建设中,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我国人多地少、自然资源脆弱的国情,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郊区城市化不断蚕食有限的农业耕地,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传统城镇化模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国情。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抓紧解决已长期进城务工经商的农业转移人口已经形成普遍共识的问题,在城市创业创新环境建设、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核心。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处理好人和城市的关系,把人口城镇化和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是要解决2亿农民工与7000万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因此,在新型城镇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由点到面,由量到质,可分类分步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让有愿意、有能力的农业人口逐步转移城镇,并让这一部分人口真正地在城市中安定下来,最大化的满足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注重城乡统筹、产城互动发展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依托产业园的建设为城镇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有效地解决市民化了的农村居民的就业,吸引居民向城镇转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推进产业集群化建设,利用现有城市和区域已有的优势,促进优势项目进入园区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并为产业园区提供相应配套服务的效果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产业、城市以及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建设过程之中。一方面必须做好城市规划,对城镇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不能盲目追求高、快、大、宽、亮等形象工程。另一方面,要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与开发平衡,产业与就业并举,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城镇。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树立资源节约的新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资源节约型发展的新思路。城镇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的使用。资源是有限的,城镇化的建设不能简单以实现“土地城镇化”为目标,地方政府不能单纯注重城市建成区的规模,改变透支资源,过度消耗资源来谋求发展,而要根据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挖掘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机制,节约、合理、高效地利用好现有的各种有限资源,将资源节约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倡导资源的保护与资源的节约利用并举,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不断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为推动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不断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以提高农村产权有序交易流转,提高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一方面,尽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房屋、实施等资产所有权及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开放、规范、有序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立超标住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鼓励农户将闲置的宅基地按市场原则退还给集体,使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实现市场化流转。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制度,使交易市场信息发布及时,收费标准合理,监督管理到位,保障农民利益。从而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推动农村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形成。

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的建立与完善,既有利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产价值,也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多元的投融资体制的建立为保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资金保障。而资金的筹集,既需要市场的力量,也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政府为主导,市场多元化参与的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创新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通道与机制,引进PPP模式等先进做法,为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打开通道,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并同时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新娜、王爱萍.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经济师 2015(6)

篇5: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为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1、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2000年以来,我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达到46%。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湖北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2、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按照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要求,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城镇化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以加快中小城市和中心镇提质扩容为重点,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明和谐,城镇布局科学,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基本原则。坚持创新理念,科学发展,切实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镇带动,产业驱动,努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确定城镇发展定位和城镇化途径;坚持规划先行,集约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坚持生态优先,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坚持城乡统筹,优化结构,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切实保证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4、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2%以上; 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每年转移农村人口60万人以上,五年共新增3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吸纳90万人以上,中小城市和县城吸纳130万人以上,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吸纳80万人以上;城乡产业良性发展,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大为改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部地区 前列;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快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基本构成经济文化生态强省的城镇体系。

二、优化布局,科学构建城镇体系

5、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坚持“一主两副”的总体格局和“大小多少”、“三个层次”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把武汉城市圈和“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做大做强,把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城市(县城)、中心镇做多,逐步归并和减少村镇数量,缩小城乡人均住宅占地规模,形成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为支撑,以湖北长江经济带为纽带,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到2015年,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由6个增至15个左右,中小城市由40个增至50个左右,3万人口以上的建制镇由46个增至100个左右。

6、做强武汉城市圈。继续支持武汉市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具有竞争力的特大城市。发挥武汉市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大力构建区域统筹规划体系、产业统筹布局体系、设施统筹建设体系和市场统筹共建体系,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功能互补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布局合理的城市连绵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性的发展活力足、核心竞争力强的城市圈。

7、做大“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要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增强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以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核心,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要优化城镇布局,科学整合资源,实行集群发展,提高综合实力,发挥其对鄂西南和鄂西北地域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现有设区中等城市要依托中心城区,完善城市功能,打造优势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带动区域发展,2015年前形成大城市规模。

8、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沿江交通体系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优化沿江城镇布局。把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生态良好、产业发达、市场繁荣、城乡协调、社会和谐,引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和生态文明示范带,成为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主轴,成为长江流域要素承载能力最强、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9、加快县级市和县城发展。县级市和县城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逐步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20个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要率先发展成为人口聚集能力强、功能完善的中等城市;20个发展基础较差的县要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县城规模,提升经济实力,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其他县级市和县城要按照资源状况、发展基础和环境容量,通过扩容提质,突出城市特色,创造小城市向中等城市过渡的条件。

10、大力培育中心镇和特色镇。优先支持县域中心镇,集中打造特色资源镇,使其成为接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节点。遵循城镇自我发展内在规律,根据经济基础、历史延续和辐射功能,每个县域要建成1至3个综合实力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特色明显的中心镇或特色镇。“十二五”期间,选择100个重点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按小城市规模和标准建设,使其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副中心;结合重点景区建设,以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名镇创建为契机,集中打造100个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增强吸引力和服务功能,使其具有鲜明的人文和生态景观特色。在此基础上,选择一批镇区户籍人口在5万以上、产业支撑强、镇区建设发展较快的建制镇作为镇级市建设试点,赋予县级管理权限,将其建设成为发展领先、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县域小城市。

11、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编制和实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充分利用土地整理、建材下乡、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以中心村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搞好村庄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从今年起,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每年建成200个左右的农村新社区或中心村,2015年要实现市郊和建制镇周边村庄农村新社区建设全覆盖,全省建成1000个示范宜居村庄,节约村庄住宅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

三、聚集产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

12、优化城市群产业布局。武汉城市圈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理分工和布局延伸产业链。武汉市要重点推进现代产业优化升级,圈内城市要重点围绕武汉龙头企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做好配套和深加工,逐步扩大产业链和增加产业集群。武汉城市圈要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到2015年,要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基本现代化。

“宜荆荆”城市群要充分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的带动作用,通过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深加工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逐步形成能源、精细加工、农产品加工、纺织、化工、医药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构建沿江经济带先进的产业集群和特色的旅游区,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带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稳步增加。

“襄十随”城市群要充分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的带动作用,挖掘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和汽车产业,逐步形成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轻工、食品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为城市群发展和就业打下基础。

1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壮大县域经济规模。根据本地区资源特点和城镇功能定位,发展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重镇、旅游重镇。培育特色产业,着力培育一批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功能和公共服务体系,将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交通路网建设结合起来,强化城镇综合功能,提高城镇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承载能力。用工业化理念、工业化的管理和营销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建设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担保再担保体系建设。大力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扩大县(市、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省财政继续安排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促进县域城镇成为承接农村劳力转移的主体。

14、着力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扩大服务业规模,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咨询、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运用网络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推进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商贸流通和家庭服务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建设一批有竞争力的动漫游戏、新闻出版、健身娱乐和竞技表演等文化体育产业基地,促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多样化发展。从完善产销、科技、信息和金融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入手,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充分发挥旅游业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优势,加快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建设,壮大旅游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城市、旅游强县和旅游名镇名村。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放宽服务业行业准入,深化服务业领域改革,落实服务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加强对服务业的用地支持,完善服务业价格政策,拓宽服务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服务业在优化产业结构和聚集就业人员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强化功能,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15、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城乡发展规划,着力增强各类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制订《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开展城镇密集区和跨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研究,适时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实现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专项规划的合理衔接,并为城镇发展预留空间。以县(市)为单位编制城乡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点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纳入省支持的中心镇和特色镇的镇总体规划实行省级备案核准制度。认真实施《城乡规划法》,制定出台《湖北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派驻规划督察员制度、违反规划行为处罚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省域和跨区域性规划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和派驻规划督察员等工作。各市(州)、县(市)人民政府对本区域内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要给予资金保证。

16、加快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优先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业,加快构建完善有效辐射国家各区域经济中心、高效连接省域内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和交通枢纽的运输走廊。大力加强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通过路网加密和扩能改造加快完善干线铁路网结构,积极推进城市圈城际铁路的建设,提升主要城市的铁路枢纽地位。加快打通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高速公路通道,扩大国道、省道的覆盖范围,建成以武汉和宜昌、襄樊等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公路主枢纽。重点畅通长江,渠化整治汉江,打通江汉运河,打造以武汉新港为龙头,以鄂东组合港、荆江组合港和三峡物流中心为支撑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推进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将武汉打造为区域大型航空枢纽,改造提升宜昌三峡、恩施、襄樊机场的服务功能,新建神农架、武当山等机场,进一步完善区域航空布局。加快推进区域管道网络建设,完善能源供应体系。加快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城际交通建设,重点加强武汉及区域中心城市与其它城市之间的便捷沟通,强化其它城市之间的高效连接,将武汉打造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其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各运输方式的衔接配套,注重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的发挥,做好城际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的有机协调,形成一体化、低碳的综合交通体系。

17、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水平和运行效率。加强城乡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完善供水网络,提高制水工艺,抓好城乡备用水源和水质监测,确保2015年全省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加快燃气设施建设,提高燃气覆盖率和供应保障能力,到2015年,全省城镇燃气普及率达到90%,建制镇达到60%。完善供电网络,加强老旧电网改造,调整优化电源结构,健全分配电网和供电预警保障机制,保障城乡供电用电安全稳定。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信息网络,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现代远程教育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坚持城市地上与地下空间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浅层空间,逐步扩大城市空间容量,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加强地下管网建设,集中配套建设地下公共管沟,统筹协调各类工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省级财政逐年增加城市建设维护资金和小城镇建设以奖代补资金。

18、抓好城镇住房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的方针,合理利用土地,科学有序地发展房地产业。以“住有所居”为目标,建立健全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和城镇房地产市场发展。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服务,引导住房的合理消费,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对城镇周边的农村住宅、土地整治安置房建设,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严格控制城镇规划区范围内个人建房。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不断改进住宅的性能和质量,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建设,推行物业管理全覆盖。

19、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口计生、社会福利等等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延伸。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健全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实施“阳光工程”等就业推进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实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大力实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城乡居民丰富多彩文化生活的需求。建立完善社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20、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镇大型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加强隐患排查,确保各类设施安全运营。建立健全城镇防洪安保体系,完善防洪预警机制,加强各类防洪设施检修和加固,确保各类设施正常运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防预警体系,科学规避地质灾害多发区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提高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标准和抗震能力。建立健全城镇应急防控处置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把物防、技防建设纳入城镇规划,综合设计,同步建设,提高城镇治安防控水平和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城镇安全有序运转。

21、突出城镇文化特色。坚持文化为魂,塑造城镇形象,打造城镇品牌。广泛吸收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注重突出地域、历史、民族和文化特色。重要地段和建(构)筑物应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形成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乡土建筑保护规划,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发展和展示,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镇文化内涵,彰显荆楚文化魅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五、改善环境,着力建设宜居城镇

22、全面推进资源节约。走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发展道路,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鼓励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建设模式和生活方式,把节约用地放在突出位置,按照节约、集约、挖潜原则安排城镇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乡能源利用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和水平。严格实施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全面实施建筑节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墙体材料、散装水泥。今后五年,全省发展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00万平方米,实现建筑节能520万吨标煤。各级政府要设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支持建筑节能科技研究、标准制订、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产业化发展、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型公交车和电动汽车,大力倡导自行车、新能源环保汽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推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节水工艺、技术和器具,鼓励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大力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

23、大力开展减排治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大规划环评落实力度,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和纳污红线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落实治污减排措施,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加强“三库”(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清江库区)、“两江”(长江、汉江)、“两湖”(洪湖、梁子湖)等重点水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工艺,加强运营监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以奖代补制度,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益。到2015年,武汉市主城区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革,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到2015年,全省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加大机动车尾气、城镇工业污染、建筑扬尘和噪声等综合治理力度,逐步降低城市污染指数。

24、广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按照“三改”(棚户区、旧城区、城中村改造)“一整治”(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要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整治设施不配套、功能环境差的旧城区、旧居民小区。引导支持“城中村”实现以集体土地转为国有、村民身份转为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集体资产转为公司制运营为方向的四大转变,加大改造力度,增加集体和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农村村庄环境整治要以建设宜居村庄为目标,严格生态保护,加强水环境治理,完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配套建设道路、沼气、供电、供水、广电通讯设施,引导村民集中居住,提高文明程度。

25、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加强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科学规划生态功能区。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加强城市过境水系、周边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湿地、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并为城市发展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科学构建城镇整体绿色生态网络,努力彰显“千湖之省”的城镇特色与魅力。各级财政要加大对风景名胜区和城镇绿化的投入力度,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绿化和江岸、河岸、湖岸的绿化整治改造,支持县城、村镇绿化建设。到2015年,全省城镇建成区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38%和11平方米以上。

六、统筹互动,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6、引导各类公共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乡镇流动。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六个一体化”,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产业发展,实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乡镇流动。鼓励城市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面向农民搞好服务,城市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城市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城和小城镇转移,城市商贸、物流、金融、咨询等服务业向乡镇延伸,城市投融资平台为辖区乡镇建设筹集资金,城市社会资金投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完善各类人才到乡镇服务的政策体系,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村(社区)任职,城市人才到乡镇建功立业。继续抓好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突破。

27、优先支持中心镇、特色镇快速发展。加快中心镇、特色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扶持中心镇、特色镇做大做强做特。逐年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对中心镇、特色镇重点予以支持。中心镇、特色镇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由国土部门单列优先安排解决,其建设用地的出让金重点用于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探索设立镇级市,扩大土地使用权、财政支配权、行政审批权和事务管理权,建立城镇管理综合执法队伍、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和招投标中心,完善城镇功能。

28、鼓励公益设施向乡镇延伸。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确保农村校舍安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到农村设立网点,抓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提升农村商贸流通设施水平。积极推进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村镇延伸,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完善为民服务代理制,健全县乡村上下联动、功能完善、运转有序的为民服务工作体系,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七、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城乡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29、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村庄环境整治资金的使用效益,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鼓励有实力企业运用BT模式参与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鼓励县(市)和小城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采取市场方式设立城镇建设投资融资平台。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平等进入新一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国家和省级各类资金投入到县级整合捆绑统一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和市政公用事业服务标准,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在建制镇恢复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开征污水处理费。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处理费全部用于镇区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

30、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到城镇安居乐业。在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相对稳定的职业或合法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有序向城镇转移,改革户口迁移审批制度,简化户口审批手续。加快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户籍管理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让进城务工人员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培养和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在配置人力资源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城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强进城务工农民就业指导,加强农村劳动者职业能力建设,逐步健全乡镇(街道)劳动权益维护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组织,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稳定就业。

31、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规模相挂钩、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要重点向中小城市和3万人以上规模的城镇倾斜。深化农村土地产权试点改革,建立区域统筹流转的土地利用机制与制度,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实行集体土地资产化管理,允许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进入统一的土地市场。在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中,需占用农用地的,实行“先用后补,占补平衡,奖励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32、积极引导镇、村适度规模发展。按照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产业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合理确定城镇行政区的数量和规模,提高市、镇的综合效益。各级政府重点支持镇区人口6万人以上的中心镇和镇区人口3万人以上的特色镇。要通过政策引导、规划调控、倒逼机制,把中心镇做大,将有限的资源向中心镇集中。鼓励归并功能弱小、不适宜发展的乡镇。鼓励建设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中心村或农村新社区,积极稳妥地推进村改居(社区),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积极探索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3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和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加强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机制,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和管理体系,整合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资源,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的统一。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分配、管理机制,五年内基本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场棚户区改造。

34、创新城乡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城乡管理新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建立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规划管理机制,严格实施用地红线、水体蓝线、绿地绿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市政公用设施黄线、公共服务设施橙线等“六线”管理制度。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快工程项目建设组织方式改革,逐步实行城乡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区、街(镇)政府的管理职责,保证街、居两级工作经费。把社区管理摆在城乡管理的突出位置,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健全公共服务组织,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促进社区居民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完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促进城市管理人本化、科学化、数字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转变职能,优化环境,积极推行项目审批全程代理制,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办公,建设服务型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应依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明确县、乡镇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效能,防止执法管理缺位。要尽快研究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八、加强领导,切实保障新型城镇化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35、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成立推进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各地党委、政府要相应成立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城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协调,及时研究和解决推进城镇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配齐配强重点中心镇领导班子。

36、切实增强工作合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意见。要强化大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领导干部专业培训,提高驾驭新型城镇化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专业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规划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城镇化、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37、严格考核机制。创新思路,强化手段,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不断增强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执行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省委、省政府将组织专班,定期对城镇化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导向作用。每年召开一次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并组织各地就城镇化工作相互观摩。

篇6: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省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发改规划〔2017〕1098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促进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1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各市要进一步完善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西安市主城区要全面落实“三放四降一兼顾”等户籍改革举措,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各地要推出更多有含金量的支持政策,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条件,大中城市要坚决取消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不合理的落户限制。鼓励各地逐步将社保、医疗、教育、就业服务等内容纳入居住证管理范畴,提高含金量,逐步实现“一证通”,确保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国家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国家标准。2017年全省实现进城落户60万人以上。(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双挂钩”政策。加快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动态调整相关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较多地区的资金奖励力度。出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实施细则,按照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要求,实行差别化进城落户人口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标准,优先保障落户人口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结合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情况,调整完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办法。(省财政厅、省国土厅分别负责)

(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坚持“两为主”,落实“两纳入”,实行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把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就学纳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我省“双高双普”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落实13年免学费教育,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现相关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全民参保计划,2017年基本完成登记任务。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保证农民工和进城落户农民缴费记录不断档、参保续得上。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推动各市市级统筹,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制度。扎实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完善关中平原、沿黄、沿汉江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医疗公共配套设施。构建新型城镇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基本文化权益。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卫计委、省文化厅、省住建厅负责)

(四)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水平。加强农民工实训基地建设,发挥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等专业化平台和农村创新创业载体作用,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支持韩城、子长、平利、紫阳等9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整合创建一批返乡人员创业园区和基地,拓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途径。强化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市场适应性。实施“求学圆梦行动”,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辟通道。全年培训60万人次以上。(省农民工办、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扶贫办负责)

二、以城市群建设为引领,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五)规划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配合国家高水平编制《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力争更多诉求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加快建设关中城际铁路网、“米”字型高铁网、大西安综合交通网,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系统推进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等领域重点任务,加快公共服务均衡一体。着力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不断增强大中小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制定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沿黄生态城镇带规划,加强沿汉江城镇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环保厅等负责)

(六)支持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坚持全球视野,对标国际标准,按照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的思路,科学规划建设大西安。充分发挥西安文化、科教、区位、产业优势,强化西部经济中心、丝路科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动大西安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融合对接、合作发展。深入推进西咸一体化,加快西渭、西铜、西商融合发展,加大对富阎板块军民融合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西安市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等部门指导)

(七)培育发展新生中小城市。优化人口、产业、交通、公共设施布局,打造韩城、彬长、富阎、神府、汉江上游等五大次区域增长极,支持杨凌、周至、武功经济一体化发展。将黄陵、蒲城等15个县城培育为市域副中心城市,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加快子长、彬县等撤县设市改区步伐。加大对蔡家坡、恒口、庄里、大柳塔4个小城市培育试点支持力度,落实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逐步扩大小城市培育试点范围。推动蔡家坡等特大镇扩权赋能和设市工作。继续推进省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打造县域副中心和宜居宜游特色镇。加大对特色小镇的支持力度,按照产业支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思路,重点在科技创新、文化旅游、新兴产业等方面创建一批省级特色小镇。(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省民政厅、省编办、省旅发委等负责)

三、以集约紧凑发展为方向,提升城市功能和宜居水平

(八)强化产城融合。突出规划引领,加快要素聚集,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产业园区向综合型城市功能区转型。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根据主体功能定位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要素互动共赢、良性循环。发挥西安、宝鸡、咸阳、杨凌等城市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加快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养老、信息、培训、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增强城市劳动力吸纳能力。(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中小企业局负责)

(九)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多层次立体化的路网格局。加强慢行系统、自行车道、步行道等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公共停车场规模,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缓解西安等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加大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力度,2017年完成改造各类棚户区22.68万套以上,因城施策货币化安置,对商品房库存量大、市场房源充足的城市和县城要基本实现货币化安置。完善住房租赁支持政策,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宽带陕西”建设,加快全光纤网络城市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布局。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推进西安、咸阳、汉中等地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推动各地完善管线入廊具体办法。(省住建厅、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认真落实《陕西省2017年铁腕治霾“1+9”行动方案》,推进“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以关中地区为重点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关中水系构建、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和黄河西岸生态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加快渭河生态区和昆明池、渼陂湖、卤阳湖为主的水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渭河、汉江、丹江、延河等重点江河治理。探索多样化保护管理模式,构建秦岭北麓、渭北台塬、黄土高原等生态屏障。深入推进西安、延安、宝鸡三个国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有序疏解大中城市过密的建筑和人口,提高各城市的生态宜居性和可持续性。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加强城市绿道、风道和湿地公园建设,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全年创建5个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县)。探索开展韧性城市建设,推动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建筑技术。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监管,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省住建厅、省环保厅、省国土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一)加快人文特色城市建设。充分尊重和传承城市历史脉络、文化特色和地理风貌,加强城市空间设计。注重城市新区与旧城区有机协调,彰显“古今共鸣、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特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民俗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健全城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休闲公园、文化休闲街区、环城市休憩带。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加强精细化、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文明的城市人文环境。(省住建厅、省文化厅负责)

四、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十二)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全省县域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坪坎至汉中等15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改建、完善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和建制村直接通邮。加快宽带普及,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逐步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规范运营水平。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活动,全年创建省市县美丽宜居示范村640个。健全城乡基层服务网络,引导城镇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社区、体育等多种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工信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卫计委、省体育局负责)

(十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大荔县、蓝田县、榆阳区开展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医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发展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订单农业,做强做优苹果、猕猴桃、陕茶等优质农产品品牌。推广“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林业厅、省旅游局、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四)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加快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底前完成归属行政村和村民小组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遵循“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思路,总结推广高陵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榆阳区赵家峁村“确权确股不确地”土地经营模式等有益探索,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由规范引导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逐步扩大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试点。继续实施“十百千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扶持发展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在19个重点县和350个试点村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产业扶贫“模式库”,推进产业精准脱贫。(省农业厅、省国土厅、省委农工办、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负责)

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十五)完善城乡土地制度。全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机制,积极推广“高陵模式”“阎良模式”“富平模式”“西乡模式”,扩大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流转范围,指导市县用好省域内增减挂钩指标。严格遵守城市开发边界,鼓励低效工业用地企业搬迁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三项试点工作,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用使用权。鼓励农村集体组织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和宅基地。(省国土厅、省委农工办、省农业厅负责)

(十六)健全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项目储备,完善回报机制,提升城镇化项目融资能力。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推进资金有效整合,优化政府融资结构,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发挥好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作用,鼓励公共基金、保险资金创新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项目建设和运营。发挥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作用,重点投向城镇基础设施、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等,利用“融资+融智”模式提升地方金融保障能力。(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金融办、人行西安分行、省银监会、省保监会、国开行陕西分行、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

(十七)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支持7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在土地流转、投融资改革、公共服务均等方面加快改革创新探索,深化渭南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对富平等11个全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指导,各部门、各地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类城镇建设资金要向试点地区倾斜,各类改革举措要在试点地区先行先试,争取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实施试点动态管理,加强监测评估,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确保试点任务顺利推进。(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各试点地区具体实施)

上一篇:教师阶段学习总结下一篇:四驱兄弟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