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青年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2024-05-04

船队青年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通用7篇)

篇1:船队青年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船队青年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海洋地质事业发展的日新月异,船队青年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课题通过对船队青年的文化生活、职业发展、幸福指数等方面展开调查,全面分析船队青年素质状况,青年生存与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并对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调查方式:采取随机发放问卷,不用署名的调查方式,调查比例占船队青年总数的50%以上;

覆盖范围:船舶大队现有35岁以下青年72人,团员56人,全为男士;其中党员12名,占22%;大专以上学历36人,占50%;未婚占80%,工龄在5年以下占88%,职业以技术工人和技术干部为主。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涉及思想价值观、工作学习生活、社会认同感、单位认同感,并在最后设置一个开放题:您认为青年人如何更好地承担起社会和我局发展的责任?

(一)思想、价值观

单位青年员工的思想主流是好的。在社会大气候和海洋地质野外调查小环境的影响下,绝大多数青工的思想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在问到是否愿意参加社会捐助活动时,84%的人愿意“主动报名参加”。在选择对社会捐助的态度时,84%的人认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对于“当代青年最应该重点发扬哪种精神”这个问题,超过一半人选择了“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些正是我们单位青年员工应该具有的精神品质。关于爱 情观,60%的人认为爱情是“志同道合”、“是一种美好的感觉”,说明多数青年的爱情观是积极健康而且比较理性的。在调查“哪种情况最符合现在多数青年的思想实际”时,选择“为了他人利益可以牺牲自己利益”和“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愿意帮助别人”两项的占到了72%,说明多数青年保持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一小部分青年在思想价值观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问题:20%的人选择了“没意思、感觉到很无聊”,12%的人在答题时选择了“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在问及单位组织抗震救灾活动中愿不愿意参加时,有个别的人选择了“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在谈及“最崇尚的生活方式”这个问题时,12%的人选择了“拼命赚钱成为有钱人”,8%的人选择了“与世无争,悠闲度日”。在问及“青年群体普遍存在着哪些问题”,44%的人认为“奉献意识不强”、56%的人认为“责任意识不强”、28%的人认为“工作能力不够”、40%的人认为“缺乏理想信念”。这表现出了少数团员青年在不同程度上缺乏理想信念,崇尚现实主义,不愿意脚踏实地勤奋工作,需要从其人生观、价值观上进行长期教育和引导。

(二)工作、学习、生活

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提高素质成为青年共识。从问卷调查掌握的情况看,大多数青年都能在现有岗位较好的发挥自身能力,有着本岗位的发展规划。同时,绝大多数青年对自己未来的期望是“努力工作,提高能力,争取获得更大的发展”。有52%的人认为自己“工作时精神饱满,处理事情游刃有余”。72%的人平时坚持每天读书和业务学习,也积极参与单位的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在船上工作的青年认为自己能力还没有发挥或是发挥不出来,12%的人觉得是因为“受管理体制机制的约束”,16%的人觉得是因为“所在单位人际关系复杂,氛围不和谐”,反映出这些青年不能很好的适应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也不能和同事融洽相处,对单位人际关系氛围持不乐观态度。24%的人则对自身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抱有一种“干着看吧”的想法,而还有8%的人却希望近期就换岗位,反映出了个别青年在当前岗位工作中的浮躁心态。当问到“是否有跳槽的想法”时,有不少青年存在不同程度的跳槽想法,侧面反映出了缺乏归属感的青年之多,心态之不稳定,有待加强青年的思想教育,帮助其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其责任意识,归属意识。

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有28%的人觉得“工作很累,压力大,有精力透支现象”,16%的人“对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疲于应付”,还有少部分人甚至觉得“有时有快要崩溃的感觉”,有40%的人认为是“购房压力”,32%的人认为是“提高生活水平需求与经济收入不高的矛盾”,只有32%的人对工作和生活的总体感到幸福,其他的人少有幸福感,甚至没有幸福感,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三)社会认同感

由于被调查青年基本上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就来到了海洋地质野外单位,接触社会少,对社会认识不深刻,观念差异大。在问及对当前社会的看法时,有44%的人认为“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一定能使中国更加富强、民主、文明”,也有40%的人认为“改革开放带来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和经济问题”,还有部分人认为“走一步,看一步,当前社会扑朔迷离”。在问到对当前部分官员中的腐败现象的看法时,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加大反 腐败力度,保持高压,腐败现象是完全可以扭转的,关键是看怎么抓”,也有不少人认为“权力缺少监督,解决不了的腐败问题”,还有部分人认为“只要国家能发展,老百姓生活不断改善,有腐败现象没什么大不了”。

调查显示,青年人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就业和物价、房价”,而这类问题也正是当前国家亟待解决的突出的社会问题,体现出了公司青年对社会的关注,对个人生存和生活问题的关心。

(四)单位认同感

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青年对单位本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关心单位发展,热爱海洋地质事业,对单位的未来充满信心。有76%的人对单位的发展规划“很了解”和“基本了解”,只有少数人“不太了解”和“不了解”。56%的人认为我局的管理水平“非常好”和“好”,但也有44%的人认为“一般”和“很差”,这说明有不少青年员工对我局当前的管理现状还不太满意,至少是持怀疑态度。关于对我局收入分配机制的看法,72%的人认为“辛苦且收入少”,20%选择了“轻松但收入低”反映出个别青年对现行收入分配机制不太了解。

调查发现,大多数青年对单位的企业文化表示认同,并认为企业文化在凝聚员工,促进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也有些人对企业文化不清楚,认识不到位。对于青年人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认为本单位是否有让青年人脱颖而出的机制”,28%的人认为“机制健全”,54%的人认为“有部分制度和措施”,20%的人认为“没有”。在“政策导向”、“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等选项中,多数人认为“管理体制”是影响单位发展的主要内部因素,另外,青年对单位年终奖金、出海船舶和人员安全、对外创收情况表示出了关注热情。在单位认同感方面尤其值得关注的调查结果是青年的归属感,84%的人认为“有”归属感,这反映了单位多数青年都能将个人发展与我局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认识到单位利益对于个人利益的重要影响,在实际工作当中敬业爱岗,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较高的思想觉悟。

三、青年思想状况特点

通过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单位青年思想状况表现出了以下一些特点:

(一)大多数青年船员能树立远大理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理性的分析和辨别事物,对个人发展有明确的目标。

(二)大部分青年船员仍然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行为方式更加务实,关注单位发展。

(三)不同年龄、身份和工种的青年,思想状况差异较大,思想见解不同,彼此不能容为一体,缺少足够的交流与合作。

(四)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崇尚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和生活,好高骛远,不愿意深入基层接受锻炼和考验。

(五)部分青年船员承受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差,消极地跟着感觉走,围绕情绪转,没有坚定信念。

(六)少数青年船员缺乏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集体主义意识。凡事讲条件,没能把单位的发展放在首位。

(七)部分青年船员在思想上存有消极、忧虑、观望等不良倾向,个别青年还存有“怀才不遇”的困惑和浮躁情绪。

(八)对党团组织既有向心力又有离心力: 遇到迷惘、困难、解不开的疙瘩,先求助于家人、同学、朋友,而很少寻求单位组织的帮助。表现为既需要党团组织做他们的贴心人,又不愿意被人明显地“管”着。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对青年船员的正确引导。

首先,党团组织要多深入到船上交流,深层次掌握青年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注重解决普遍突出的问题。其次,思想教育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要时得采取“点对点”的方式,问题严重时,要及时寻求上级组织帮助。第三,努力营造具有海洋地质特色的、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氛围,不断增强青年船员对党团组织的向心力。

(二)培养青年船员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针对“80”后、“90”后独生子女,从小成长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对融洽人际关系、适应工作环境能力差,必须加强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教育。

针对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下子奔赴到条件艰苦的海上施工一线,心理落差非常大。要对他们进行全面的单位形势教育,将海上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同事关系进行详细介绍,让他们做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三)切实服务于青年,改善青年船员成长环境。

要充分关心青年的冷暖,尽力帮助青年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婚恋问题。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放手让青年船员在实践中锻炼,对表现好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安排重要岗位,进一步激发其潜能

(四)分层次、分类别做好有针对性的工作。

对于认为“有时有快要崩溃感觉”的青年船员,设法了解他们的所感所想,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对于性格内向、压力感大的青年船员,要给 予鼓励,帮助其释放压力、树立自信; 对于心浮气躁、定力不足的青年船员,要帮助其稳定心态、学技练功,激发其成才欲望。

(五)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发挥好桥梁作用。

一是深入船上,了解青年,反映他们的呼声。善于根据形势变化,创新工作方式,确保工作的实际效果。二是组织活动要迎合青年兴趣爱好,努力做到雅俗皆宜、各得其所,使不同层次的青年都能施展才华,从中获益。三是为船员青年办实事,办好事,要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随着国际形式风云变化,海洋权益斗争日趋激烈,海洋地质事业发展日新月异,要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海洋地质调查是当仁不让的决定因素。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开拓进取,培养好这支具有海洋地质特色的青年船员队伍。

殷宪峰

2012年3月6日

篇2:船队青年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2014-03-10 08:34:24来源:人民网

出席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拟提交议案——发展壮大五星旗船队规模。

王祖温认为,近年来,有关积极吸引中资外籍船舶回国登记,发展壮大五星旗船队规模的建议,无论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从船东利益层面,各方呼声连年不断。2007年,国家出台了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2011年试点运行“中国洋山港”保税船舶登记,2013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试行国际船舶登记政策以来,我国在改革完善船舶登记注册制度、壮大五星旗船队规模方面不断进行着有益地尝试,广大船东也给予了积极响应,渴望回归之心愈发强烈。但由于船舶回归登记是涉及税收政策、船员配备、船舶登记、技术检验、服务监管等多个方面,而我国航运企业仍未与国际航运企业实现税制接轨,仅在船员配备、船东外资构成比例、船龄等具体方面做了突破和变通,没有从根本上为吸引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归创造优惠的税收环境,中资船舶移籍流失现象仍在加剧。经过深入调研国内船舶登记注册现状和研究分析世界航运强国吸引壮大本国船队规模的优惠政策,我们认为无论从航运经济发展、国民经济运行安全、国家战略保障需要各个方面考虑,都亟需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吸引中资船舶回国注册登记,发展一支规模足够、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五星旗船队。

王祖温建议,国家应借鉴航运强国在税收政策上的经验和做法,采用国际通行的国际登记船舶的费税征收惯例,出台扶持性政策,免除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国登记的进口费税,减免国际航行船舶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船员个人所得税,切实帮航运企业减负,畅通回归渠道,壮大五星旗船队规模。

一、国家远洋运输综合实力和航运大国形象受到影响。据统计,截止2013年,中资方便旗船舶数量已占到所有中资国际航行船舶数量的64.6%,载重吨位已占到所有中资国际航行船舶载重吨位的68.6%,大批状况好、船龄小、吨位大的中资船舶,特别是集装箱船(船型 船厂 买卖)、新型散货船(船型 船厂 买卖)、巨型油轮等高性能、技术先进的国际海运船舶半数以上挂方便旗,国内冶金、外贸等行业新组建的大货主船队几乎100%挂方便旗,导致中国籍船队中设备陈旧、吨位小的船舶比例较大,我国船队结构性失衡现象日益严重,而且发展势头迅猛,使得五星旗船舶规模不断萎缩,削弱了我国在国际航运界中的地位与作用,影响了我国远洋船队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形象。

二、国家航运产业体系发展壮大和财税增收受到影响。航运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技术先进、资本密集,与航运金融、保险、港口物流、船舶修造管理、海事仲裁、海员就业、港湾建筑等产业息息相关,产业链长,发展远洋航运有利于我国加快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和临港经济发展。但中资船舶的不断移籍及“国轮外造”现象的不断加剧已严重影响到国家重点支柱产业造船业乃至整个海运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除去硬性产业经济指标外,中资船舶的大规模流失还会使我国在航运研发实力、航运咨询、航运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海运监管、国际影响等等航运软实力上失去国际竞争力,最终和航运发达国家拉开全面而广泛的差距。同时,船舶悬挂方便旗导致我国关税、检验费、注册费、年税、管理费、所得税等税费纷纷流失,而且每年中资方便旗船舶都在新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船舶的海外移籍使得船舶进口关税与增值税形同虚设,起不到保护五星旗国际航行船队和国内造船业,使得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

三、国家经济安全和战略安全的保障能力受到影响。中资船舶在境外登记,悬挂方便旗,在法律认定上属于外国船舶, 因此从理论上讲我国无权对之进行管理和调配,而悬挂五星旗船舶是我国主权的象征,被誉为“流动的国土”,也意味着我国享有征收税赋和战时征用的权力。对于90%以上贸易依靠海运的中国来说,国家远洋船队发展不仅关系到海运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提升,更关系到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安全、经济安全和战备保障。推进“国货国运”,提高本国远洋船队承运进口能源、资源、粮食等战略物资比例,对于保障我国海上战略运输能力、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原油、铁矿石等资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煤炭、粮食等进口量也呈现快速增长,但国轮承载的比例在不断减小,一旦国家处于战时状况、贸易战及其它紧急状况时,政府无权征用中资方便旗船舶,现有五星船队又无法有效地保证我国外贸运输的顺利进行,更难以为部队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持与保障,届时将对我国应对海外突发事件、保障军事运输和维护海外权益带来较大影响。同时,五星旗船队作为我国南北运输的大动脉,在特殊时期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能源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战略意义。一旦发生类似于2004年煤电油运形势紧张事件或抢险救灾时,由于相当数量的中资方便旗船难以调回国内从事沿海运输,将会使国民经济安全和发展处于非常不利的被动局面。

篇3:建立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的思考

1国内外海洋调查船管理与使用的现状对比

海洋调查与研究需要包括海洋调查船、卫星、观测网络、数据中心、计算机和实验设施等一系列专业的基础设施。为了提高船舶与设备利用率、解决调查成本不足、加强海洋学科交叉与调查数据共享、促进重大成果产出, 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等海洋强国首先探索一种持续、经济、高效的海洋调查船管理制度来实现对海洋调查与研究的支撑。美国大学-国立海洋实验室系统计划 (UNOLS) , 从1972年开始允许科学家有权使用所有的美国海洋科学考察船。欧洲也已经开始了类似的计划, 1996年英国国家环境研究委员会、法国海洋研究与开发中心和德国教育研究部签署了为共同的科学利益和活动进行相互合作的协议。2009年欧盟资助了为期4年总投入达720万欧元的欧洲调查船队联盟计划, 旨在提高欧洲调查船以及仪器设备的协调统一性和使用效率。

1.1 美国海洋调查船管理模式

美国拥有世界上装备最先进、船只数量最多的海洋科学调查船队, 美国海洋调查船属于集中管理型。美国的海洋调查船称为联邦海洋学船队, 由美国海军、美国海洋与大气局、美国海岸警备队、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大学-国立海洋学实验室系统几部分组成。联邦政府机构管理的调查船中, 大多数船舶是用于专项任务的专业船舶, 如制图、海图测绘、海洋渔业以及其他专业调查任务, 这些船舶一般不用于综合性的科学调查。美国海洋学计划的大部分综合性调查项目是由大学-国立海洋学实验室系统的船舶承担[2]。其中大学—国立海洋学实验室系统, 由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核审一次本年度的用船计划, 协调61家科研单位的用船时间和调查、科研任务, 这些单位包括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华盛顿大学、特拉华大学、美国海洋与大气局、美国海岸警备队等科研院所和联邦政府机构, 船舶的使用由用船单位通过申报计划由管理系统统一安排[3]。大学-国立海洋实验室系统同时还负责向联邦基金机构做出预测海洋科学考察设备需求及这些设备最适当的综合平衡工作的建议。此外, 由大学-国立海洋实验室系统成立的船队更新委员会, 负责计划大学-国立海洋学实验室系统船队的逐步更新事宜。

美国海洋调查船舶实行集中管理提高了海洋调查船的使用率, 发挥多方科研力量的综合优势, 减少海洋调查的交叉与重叠, 增加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和资源共享。所体现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科研任务安排紧凑, 调查船利用率很高, 船舶在航率一般为240

d, 高的可以达到300 d。

(2) 海洋调查船舶更新有计划并且及时, 美国为船舶长度大于40

m的联邦海洋调查船制订了更新、退役和技术升级计划, 提高了海洋调查船的整体性能, 满足了不同海洋调查的需求。

(3) 美国的近岸调查管理规范。

美国将海洋分为不同区域进行调查, 并根据不同区域调配不同级别的海洋调查船舶, 美国重视对沿岸海域的调查, 沿岸级调查船管理规范, 即使船舶面积非常小, 但多数船舶仍配备了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测量系统等专业调查装备, 确保调查数据精确可用。

美国海洋调查船管理制度极大地保障了海洋科学研究的需求, 保障了美国在海洋科学领域一直保持最高的研究水平和最大的研究规模。

1.2 欧洲海洋调查船队管理模式

欧洲的海洋调查船队由46艘调查船组成, 其中包括16艘全球级, 19艘大洋级和11艘近岸级的调查船。欧洲海洋调查船队主要由26个欧洲近海国家中的19个国家运作欧洲海洋调查船舶及设备性能卓越。船队中大型船舶占主导地位, 全球级、大洋级、近岸区级调查船分别占船舶总数的35%、41%、24%。对近岸级船舶实施分海区管理。船舶利用率普遍很高, 26%的船舶每年进行海洋科学调查的天数为300 d 以上, 34%的船舶每年利用率在200 d以上, 最多可达330 d, 最少为1个月。

欧洲海洋调查船队的组建是一种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不仅需要国家的资助, 更需要全欧洲的支持。同时为欧洲科考基础建设的整合作贡献, 2003年, 欧洲海事局成立了海洋研究船工作组 (OFWG) , 该组由各个国家的船队管理者组成, 职责是记述船队的现状与管理情况, 根据欧洲船队管理标准, 对如何有效使用与强化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OFWG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对欧洲研究船和大型交换设备进行大范围地调查。创新性地把欧洲船队中的调查船划分为近岸级、大洋级和全球级3类。这一划分使得欧洲与其他地区的船队, 尤其是与美国船队之间的比较变得更为容易, 它对今后的发展策略和合作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2009年, 欧盟在FP7框架下资助了为期4年投资多达720万欧元的欧洲海洋研究船队联盟计划, 由16个欧洲国家的24个海洋研究所、大学、基金委和中小型企业组成, 覆盖所有的欧洲海域。以汇集现有的欧洲研究船队拥有者为目标, 拟通过网络信息发布活动、跨国界行动和合作研究活动等3项行动, 实现:① 通过电子平台的方式, 持久整合科考船的运行方式和他们的互操作能力。② 现有欧洲大洋级、全球级和近岸级调查船队使用更加高效。③ 促进整个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知识和技术的广泛交流。④ 促进调查船可持续性地业务化运行。⑤ 允许所有欧洲研究人员使用高性能调查船队及其相关设施。⑥ 培育欧洲调查船队在数量和性能上的协调发展。

毫无疑问, 欧洲海洋研究船队联盟计划的实施实现, 将极大地促进欧洲调查船以及仪器设备的协调统一性和使用效率。

1.3 我国海洋调查船管理与使用现状

目前, 我国海洋调查船主要分布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 、教育部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等涉海部门及单位。据统计, 我国现拥有12艘综合调查船、7艘专业调查船和1艘极地考察船。

我国的海洋调查船管理形式采取统一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单一传统的半集中管理模式。海洋调查船大多限于涉海管理部门或船舶所属单位的内部使用, 许多规章制度都是针对船舶和船员制定的, 针对船舶使用的规章制度甚少。国家关于建立海洋船舶管理制度的立法尚属空白, 部门间缺少合作共享机制, 船舶和调查设备的使用率不高, 闲置或重复安排考察内容相似的航次。在海洋调查船的使用上表现出以下特点。① 专项调查任务多, 适用调查船少, 供需矛盾突出;② 调查经费少, 船费比例高, 海洋调查压力显著;③ 涉海管理部门多, 船舶合作共享少, 船舶效率不足。

中国科学院率先对海洋科学考察航次的开放与共享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率先面向全国组织定期公共、开放共享航次, 以改变传统的船舶单一管理的模式。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投资1 000万元试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洋科学调查船时费”, 旨在合理、有效地调配考察船资源, 以保证科学基金项目海上考察任务的实施。2010年更是将投资预算提高到2 000万元。这些尝试在探索海洋科学考察船开放与共享的资助模式, 推动我国科学考察船与资料开放共享, 推动跨部门协作和多学科交叉, 促进海洋科学的发展上有着深刻的意义。但这种开放航次制度仍是一种权宜之计而非根本解决办法。

随着国家海洋事业的飞速发展, 国家投入不断加大, 海洋调查与科学研究的用船需求与海洋调查船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2 开展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计划的建议

我国的海洋调查船发展事业已走过了50多年的光辉历程, 从改装船发展到各种专业或综合型调查船, 从近海发展到远洋, 从数百吨级发展到数千吨级以至上万吨级, 为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国际地位为“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海洋调查船发展事业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总结历史经验, 分析现状, 着力解决海洋调查船管理使用突出问题, 开展建立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计划, 研究海洋调查船队运行的体制机制和配套的制度措施, 促进海洋调查船经济、高效运行, 建立我国海洋调查船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

2.1 总体目标

建立国家海洋调查船队, 对国家各涉海部门的海洋调查船实施综合管理, 有利于提高海洋调查船的使用率, 发挥多方力量的综合优势, 加强海洋现场数据的长期积累, 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有利于减少海洋调查的交叉与重叠, 增加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和资源共享;有利于规范管理海洋调查船舶, 能够保证关系我国海洋权益数据的安全。从长远来看, 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的建立和相关配套制度措施的完善, 将真正实现:海洋调查与研究船舶开放、高效的合作共享;持续改善现有海洋调查与研究船舶;规划和培育未来海洋调查研究船舶。

2.2 总体思路

依据“用为根本, 以管促用”的管理精神, 开展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计划。以“积极引导、提倡志愿、开放信息、共享资源、提高效率”的思路, 通过政策引导, 志愿参加的原则, 有计划地鼓励或选择涉海部门的海洋调查船加入计划。通过开放船队船舶航次信息、共享船舶资源的行动, 探讨海洋调查船管理和使用的体制机制。拟定配套的管理规定和制度, 并通过计划的应用示范, 初步建立与完善海洋调查船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实现海洋调查船的经济、高效运行, 支撑我国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3 计划内容

调查船使用链条包括船舶所有者、运行资助方、运行单位和用户。目前, 海洋调查船实行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三权合一”的运行体制。开展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这种运行体制下船舶开放共享的壁垒难题, 探索调查船使用链条上各方合理的权、责、利配置方式以及海洋调查船使用链条上的管理制度。

2.3.1 建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收集整理全国各涉海部门现役和拟建海洋调查船信息, 充分统计分析海洋调查船的部门分布、船龄、分类分级和调查能力等各方面数据特征, 积累基础资料。搭建海洋调查船开放共享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实现网络化管理加盟船舶的航次通告、航次申请受理和航次报告能力。

2.3.2 建立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章程

充分分析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需求, 从国家海洋事业的大局出发, 研究突破部门间体制壁垒, 寻求责任与利益的结合点, 建立责任明确、利益共享、立足长远的章程。规定组织结构及相应职责, 规定的长远规划和主要目标, 规定运行的机制和程序。

2.3.3 建立海洋调查船分类分级标准

专业海洋调查船调查能力特点和现役、在建和规划的海洋调查船的特征参数, 研究建立海洋调查船分类分级标准。根据海洋科学专业学科调查与研究的特点和全球海洋、近海海域与沿海海域海洋调查的不同需求, 依据所有调查船均可共享的理念, 研究建立加盟船队的基础条件标准。

2.3.4 建立海洋调查船管理与使用制度

研究与拟定海洋调查船管理与使用的相关制度与措施, 主要包括:① 海洋调查船舶登记制度;② 海洋调查船舶使用管理制度 (海洋调查活动计划报告制度、兼容项目安排制度、航次/阶段航次报告制度) ;③ 向社会各界提供信息交流制度;④ 海洋调查船舶协调委员会;⑤ 船舶运行经费收支及预算决算制度;⑥ 船舶更新制度;⑦ 用船统计制度。

2.3.5 加强海洋调查船队计划宣传

研究制订海洋调查船队标志、宣传口号, 加强媒体宣传。

2.3.6 加盟船舶运行应用示范与效能评估

资助加盟调查船实现网络化船舶航次信息管理能力, 开展、开放、共享航次的应用示范, 模拟运行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 并实施效能评估。

摘要:实现我国海洋调查船的合理、科学管理对我国海洋科学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将美国、欧洲与我国的海洋调查船管理与使用现状进行对比, 总结目前我国海洋调查船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 为着力解决问题, 探索了组建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思路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管理,使用,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7391—2002海洋调查船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2]刘健.美国海洋调查船队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1.

篇4:青年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同时,##青年积极参与各类社团,以参加志愿者组织的比例为最高,占50.4%,其余依次为校友会、业余爱好者协会、学生社团、工会、教育组织、行业协会等。由此可以看出,##青年的社团参与面广,类型也多种多样,显示出青年多元自主选择机会非常多。另据数据显示,89.9%的青年认为参与志愿活动是快乐的、有意义的、有实效的,有92.4%的青年认为应该援助弱势群体。##青年对志愿活动的热衷是一种爱心的传递、文明的传播,对发展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青年直面知识经济的挑战,渴望高质量的学习文化生活

调查显示,##青年已经感受到知识经济带来的巨大挑战,不少青年正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期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一,求知欲望强烈。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有57.4%的##青年对继续学习培训持积极态度,并且表示出了一定的兴趣。从学习培训的方式看,##青年的选择比较多元,包括短期培训、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自学考试等等。其中在一年内参与过短期培训的比例达到49.4%,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比例达到37.6%,参加自学考试的占到37%。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人才来##工作,本地##青年感受到了很大的竞争压力;随着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产业层次在逐步提升,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高校的扩招逐渐形成了一个素质较高的待业人群,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本次调查的抽样结果看,##青年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21%,低于徐汇青年的33.2%。可见,目前##青年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与中心城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地区的平均文化水平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而青年作为促进发展的生力军,其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就##区而言,教育普及工作完成较好,但高学历的青年人才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引进和积累。

第二,渴望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现代人生活的一个标志。尽管##物质文明水平近年来不断提高,但是“精神生活比较贫乏”依然被##青年列为##社会发展中的第五大问题。为数不多的文化体育设施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使用频率不高,甚至出现文化室变为棋牌室、篮球场变为晒谷场,不少活动场所名存实亡。因为缺乏必要的活动设施和活动空间,所以当问及“您的家庭成员之间最主要的共同活动是什么?”,有79.8%的青年将“看电视”作为第一闲暇方式。而网络也逐渐成为青年人较多采取的闲暇方式,##青年的周平均上网时间为14.47小时。由此可见,##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基本上被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形式单一,交流范围也很窄。拥有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正日益成为##青年的渴求。

3、就业观念保守,求职途径比较单一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青年充分就业问题更是目前就业问题的焦点之一。本次调查显示,##本地户籍青年的失业率为12.12%。这一数字远高于上海市平均城镇登记失业率4.4%,也远高于《上海青少年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到,把青年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的目标。##青年就业现状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就业压力更多地来自于征地青年和农村户籍青年。通过对不同人群的就业状态进行分析(见表1),如果不考虑征地青年劳动力和农村户籍青年,##原城镇户籍青年的失业率仅为6.5%,远远低于农村户籍青年失业率(13.3%)和征地劳动力失业率(13.5%);该人群稳定正式工作人口达到了80.9%,更是远远领先于征地青年和农村户籍青年在该指标上表现。征地青年劳动力在失业率指标上与农村青年相近,稳定就业人口比例比农村青年高4-5个百分点,但就总体而言,征地青年和农村户籍青年之间的就业情况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因此,郊区青年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征地青年和农村户籍青年,许多郊区青年在户籍身份转变的同时,其就业能力与原城镇青年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表1 不同人群就业状态比较(卡方检验p=0.000)

半年以上正式工作 半年以下或非正式工作 失业 总计
原城镇户籍 80.9%12.6% 6.5% 100.0%
征地劳动力 68.7% 17.8% 13.5% 100.0%
非征地农业户籍 64.1% 22.7% 13.3% 100.0%
总计 69.5% 18.3% 12.1% 100.0%

第二,青年就业群体收入普遍较低。调查数据显示,12%的稳定就业青年月收入低于1000元,接近最低工资水平,而大部分青年(57%)月收入在1000元到元之间,九成的稳定就业青年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半年以下新进工作者和非正规就业的青年群体中,88%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其中超过40%月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不同年龄段青年群体之间收入有显著差异。其中26-30岁年龄段青年收入水平最高,21-25岁年龄段次之,18-20岁年龄段和31-35岁年龄段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较多青年从事工作的技术含量较低,这些职位不能将经验积累优势转化为收入上的优势。不同工作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青年之间收入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从单位性质分组来看,党政机关就业的青年收入水平最高,其次是就业于外企、国企和合资企业的青年。如果按工作职业类型分组,个体工商户/自雇者、政府公务员、公司白领的收入水平较高,而工厂生产工人的收入水平综合来看最低。

第三,就业观念较为保守。调查显示,公务员(33%)和事业单位员工(22%)是青年首选的两大“热门”理想职业,其次是创业开店(11%),另有少部分青年把外企白领作为可以考虑的理想职业,而其它的职业类型基本没有被提及。这反映了##青年高度的职业稳定性偏好和普遍的风险规避心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择业相关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时,工资和福利待遇是##青年在实际寻找工作中考虑最多的因素,明显超过其它因素包括工作稳定性因素。##青年对工作的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等因素考虑得较少。概括而言,##青年总体上能够在较低的工资水平下进入劳动力市场,但在不同人群之间可容忍的工资底线差异较大。##青年较普遍的就业心态是向往高稳定性职业,然而在现实求职时却优先考虑薪酬福利。

第四,亲友关系是青年寻找工作最主要的途径。调查显示,在就业的各种途径中,37%的青年认为最有效的就业途径是“靠亲友关系推荐”,其他依次是人才市场(22.3%)、职业介绍所(17.2%),向单位自荐(10.1%),网络招聘(5%),其它(8.4%)。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在当前开放性的现代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途径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一些社会隐性因素仍对青年的就业问题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青年就业的信息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现代化的就业信息传播手段,例如网络招聘需要进一步加强。就业优势群体倾向于积极评价其生活现状与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就业弱势群体对生活现状和职业发展评价较低,在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面也较消极。

第五,青年的就业援助和创业实践有待于进一步增强。97%的##青年都听说过政府开办的就业促进中心(职业介绍所),并且41%的青年正在通过职介所求职或者曾经通过职介所求职;相对来说,94%知道“就业援助员”工作项目,但通过就业援助员求职或曾经通过其求职的比例明显比通过职介所求职的比例低(25.2%);14.3%的##青年正在参加或者参加过政府提供的全免费或者部分免费的职业培训,但有近半青年(49.8%)尚不知道有这样的培训服务。因此,政府提供的职介服务能够促进低端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沟通,但就业援助的有效性和培训的知晓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此外,超过一成的##青年(10.8%)参加过政府主导的创业培训,有近七成(68.5%)的##青年知晓创业培训,有创业意愿的人群参与培训比例与知晓培训的比例显著性地大于无创业意愿人群;有真实创业实践的人群参加创业培训的比例低于有创业想法的人群;较多有创业想法的青年认为资金缺乏是其创业实践的最大困难,优惠政策对其的支持力也稍低。

第六,技术等级偏低,青工出现技术断层。目前,工人技术等级整体水平偏低且结构失衡,高级工比例过小,与中级工间的层级明显断裂。据统计,全区高级技术职称的64人,不到技术工人总数的0.1%,中级技术职称1152人,也只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56%。高级技师39人,也不到技术工人的0.1%,高级技工85人,中级技工305人,高级和中级技工占工人总数的0.9%。青工技能人才培养不能及时跟进,随着老一代技术工人的退休离岗,不少企业急需一批关键工种技术带头人和复合型技能人才。由于一些关键工序缺乏把关工人,不得已将60岁以上的退休工人重新请回。高技能人才的结构性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障碍。

4、人际关系和生活满意度总体较高,但不同人群差异较大

第一,##青年人际关系总体满意度较高,但社交范围狭窄。人际关系融洽是青年正常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根据调查显示,68.7%的##青年对目前的人际关系比较满意,11.1%的##青年对目前的人际关系非常满意,总体情况良好。当问及最近得到过的物质、精神或信息方面的帮助或支持时,家庭依然是青年获取支持的主体,均值为3.14,其它依次为朋友(2.80)、工作或学习单位(2.51)、邻居(2.03)、政府(1.96)、非政府服务机构(1.77)。这反映了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家庭和朋友这一初级群体在对青年进行支持方面依然在发挥主体作用,但工作或学习单位这一次级群体在对青年的支持方面也已占有了重要位置。研究者认为,当政府以及非政府服务机构对青年的支持再进一步深入后,有望打破原先完全依赖初级群体获取支持的模式,而使青年获取社会支持的模式多元化将会对青年的成长更加有利。

第二,社会支持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现象,失业群体社会支持最低。从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和从业状态几个维度进行交叉分析。从教育程度看,社会支持程度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情况。社会支持度最高的是硕士及以上人群(5.81),其次为小学以下群体(5.48),其他各个群体则呈现出教育程度越高,社会支持度越高的现象。从业状态与社会支持呈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社会支持度最高的是农民,达到了5.34;其次是其他从业群体(5.29)和学生(5.13);失业群体的社会支持度为4.62,远低于平均值(5.34)。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失业群体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获取社会支持最低,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使弱者更弱,从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调查还显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的主观健康度最高,而硕士及以上的群体主观健康度最低(2.60),这也表明高学历青年工作压力大,主观健康度比较差。无职业的群体健康度为2.61,低于平均值(2.68),比农民低了近0.3,这说明无职业的群体的主观健康度也较低。因此高学历人群和无职业青年人群的生存状态值得关注。

第三,新农村建设得到青年认可,青年农民的生活满意度最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许多农村人过上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广大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对新农村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就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调查显示,作为新农村建设最直接的受益者和参与者,##青年农民的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健康度、社区归属感、安全感在青年中均是最高的,这与##近年来的“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关,也同青年农民自身素质和视野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对生活质量改善的要求较低,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密不可分。另外,从调研结果来看,男女青年的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健康状态以及归属感、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得分都是相似的,这从一定程度反映出男性和女性在地位上逐渐平等。

篇5:关于青年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某某科是为某单位地质、质量管理的职能单位,现有青年职工154人,占我单位职工的64.7%。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的90余人,青年技术干部9人。他们是我单位生产的主力军,是既活跃又不稳定的群体。为此,针对我单位青年职工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

1、对公司改革和矿实际关心程度的问题

在调查中,60%的青年职工不知道今年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关键之年,更不知道国家对国企改革的问题上有哪些政策措施,这样就谈不上对国企改革的信心,40%的青年职工通过看电视、看报纸、看宣传栏或与党员干部交谈中得知。

在对公司实际的认识了解当中,多数是通过上传下达、党政工作报告或相互交流,更多的人是通过每月职工工资能否及时发放而得知公司经济效益情况,工资发放与否成为公司经济效益的“晴雨表”。工资的高低也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青年职工多数工作在生产一线,他们一方面把自己同其它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职工工资相比较少的问题,当做个人生活的头等大事,另一方面想知道能否涨薪。

归根结底,对公司实际情况了解较少。调查表明,多数青年职工仍需通过教育引导,使他们逐步树立改革与发展的意识,多加了解认识公司生产经营实际。

2、青年职工生活的后顾之忧问题。

科青年职工的生活中客观存在着住房、婚姻等一系列的后顾之忧问题。他们工资相对低,不足以维持家庭生活的支出,有了小孩的家庭更是困难重重,用他们的工资收入来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是不可想象的,多数是依靠父母来来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

在个人婚姻问题上,希望配偶是一个与自己文化、经济、家庭等背景差不多的条件,似乎反映出该企业青年科技人员的思想状态,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

青年职工的后顾之忧影响到工作状态,工作热情,工作效果。这是青年职工思想活动的重要组成,应当重视。

3、青年职工思想与企业行为目标的一致性问题。

在对青年职工的问卷调查中,10%的青年职工认为,另谋职业或出路,80%的青年职工认为只要公司能生存与发展下去,还是愿意在公司工作,有10%的青年职工认为,在公司里混一混吧,实在不行了再作打算。看来,绝大多数的青年职工愿意在公司工作的思想,在公司发展的困难时期,与公司“稳定生存求发展”的工作目标是否一致的。

4、技术创新与企业生存发展的问题。

对青年职工调查中,如果上马新项目,90%的青年职工不了解,认为工作力度不大。但都希望上马新项目,同时,希望参与新项目建设;10%的青年职工认为不会成功,认为应立足于传统产业,逐步拓宽。青年职工是新一代青年,思想活跃,新事物接受比较快,因此更想在新的项目上尝试成功的体验。

另外,青年职工很少受到奖励和表彰,竞争意识和学习主动性不高。在与青年职工的交谈中了解到,青年职工存在“只要不是最差就行”的这种“小富即安”的思想。多数青年职工希望肯定他们的成绩。

5、青年职工成才与发展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90%的青年职工希望得到培训、学习深造的机会。青

年职工希望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用人重要的是看能力,青年职工是生产创新的生力军,需要给予他们创造的机会和充分的条件,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多提供给他们深造的机会,使他们把学习到的先进技术能够有机的融入到科的生产经营中去,实现岗位成才。

通过青年职工思想问题的调查,发现有消极的因素,也有积极的思想存在。针对我单位的青年职工思想实际问题,并联系当前公司的现状,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我认为解决好青工的思想问题,必将促

进企业更加有力地面对市场的挑战。我认为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形势任务教育是促进青年思想解放、转变观念的有效形式,有相对一部分青年由于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信心不足,存在着各种模糊认识。这就要求我们抓住青年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把企业面临的困难讲清、任务讲明、措施讲实、道理讲透,使广大青年明辨是非,理顺情绪,统一思想,坚定企业战胜困难、走出困境的信心。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牢牢抓住主要矛盾,以解决青年关心的问题,帮助职工提高素质,树立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同时在形势任务教育中,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职工实际困难问题结合起来,扎扎实实为青年办实事,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坚持把广大青年思想统一到企业行为目标上来,统一到实现企业改革与脱困的目标上来。

二、载体运作,为青年成才服务。

每一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青年的奋斗。我们需选准载体,切实为青年成才服务。发挥“党建带团建”优势。通过“党建带团建”,加强青年团员的思想、组织管理,注重选树一批青年典型,带动工作的开展。通过“党员带团员,结对创一流”活动与“导师带徒”活动的有机结合,发挥“党建带团建”优势,促进了大批优秀青年职工加入到党组织,使青年在党组织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篇6:关于青年思想状况问卷的报告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在我院内顺利进行,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6份,其中会计系99份,计信系79份,贸易系73份,财管系68份,管理系60份,商务系56份,语言系30份,收回率为93%。问卷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公共课程的态度。

(二)对思想教育活动的评价与意见。

(三)对学生工作的看法。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公共课程及学生工作,对未来有着一定的想法。

二、调查分析

以下是我们对回收的问卷所做的调查分析:

(一)第1到3题是对参加对象基本信息的了解。

第4到7题以及9、10两题是有关我院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时学生对公共课程的出勤率与态度。及其对此类工作、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

第8题有关于参加对象人生观的一个简单初步的了解。第11到14题以不同的角度了解现校内学生工作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一定意义与价值,并且对于他未来的社会生活与价值观走向所带来的影响。

(二)1.了解此次参加调查的对象为各系学生,此次的调查是广泛的、不片面的,具有参考价值。

2.了解此次参加调查的学生大致的男女比,考虑到男女生思维方式、日常行为的差异会影响问卷的结果,尽可能保证男女人数接近。

3.了解政治面貌,不同的思想层次对于思考问题的方向是不同的,保证此次问卷的有效性与全面性。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的占3%,为共青团员的占91%,为民主党派的占0.4%,剩余5%为群众。

4.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真地对待公共课程,从不迟到旷课的占69%,偶尔迟到的占22%,经常迟到的占1%,偶尔旷课的占3%,经常旷课的占2%。

5.大多数同学还是想要上课的,有一定的求知欲,有42%的很想上课,有14%的不想上课,有42%的持中立态度认为可上可不上。

6.在上课认真度上我校学生稍有不足,55%在公共课上都有开小差的情况发生,只有27%能够认真听课,甚至有5%从来不听课,还有13%经常不听课。

7.对于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7%认为该工作有一定的意义,29%的认为很有意义,21%认为没多大意义,还有6%认为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8.每个人对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都不一样,27%的认为人格高尚能够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17%的认为金钱的多少能够衡

量,有11%的认为权利的大小能够衡量,同样有11%的认为社会名望的高低是衡量标准,另外有10%认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能够衡量,还有8%认为生活的是否舒适潇洒是衡量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有6%认为是否干出一番大事业衡量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最后还剩3%的有另一番不同于任何选项的衡量标准。

9.针对我院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参加此次调研的对象都有着他们各自不同的看法,55%的学生认为我院教育方式还需改进,25%的学生认为教育力度需加强,16%的认为教育活动开展的次数需增加,5%的认为我院在其他各个方面需改进。

10.当知道院、系、班级有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时,29%的学生会积极参加该活动认为可以从中学习,52%的学生认为应该选择性的参加判断其中是否有他所需要所值得学习的,12%的学生非常被动的表示只有在硬性规定下他们才会参加,6%的学生则表示不论自己是否有空都不会选择去参加的。

11.当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时,各个学生的态度各有不同,有39%的会积极参加该类活动,有12%则正好相反他们在平时从不参加此类活动,有45%的持中立态度偶尔会参加,还有3%的少数人出于评优、评先进或入党的原因不得不参加。

12.现在的学生工作在大学生日后的社会生活是否有帮助呢?对此有38%认为这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有46%的绝大多数认为这还是有一定帮助的,有8%的小部分人觉得这样的工作对今后帮助很小,有4%的少数人认为这样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它对今后生活毫无作用。

13.对于毕业后的走向,此次的调查对象中,有17%表示学无止境

自己仍然会学习下去,有39%满怀激情想要自主创业,有12%的学生会继承家族企业,有26%的将要循规蹈矩地做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有4%的选择务农,同样的有4%的学生从未思考过该问题,还有3%的觉得以上的方向都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将要选择其他的方式去走未来的道路。

14.在一定的学习后,学生对于社会需求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有20%的人认为拥有一份高学历好文凭能帮助他们未来更好的发展,39%的人认为在当今社会工作能力是最重要的,当然也有7%的人觉得运气和机遇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发展,18%的人相信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会是他们的发展更为顺畅,8%的人认为亲友和家庭的社会背景能够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6%的人觉得想要在当今社会有个好发展靠上述的几个是不够的。

三、总 结

本次调查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调查对象为各系学生,调查对象均以负责认真的态度独立完成本次调查,调查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与实际脱轨,所以最后的统计结果基本能够反映青年的思想状况。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调查数据分析,我们认为:

(一)学院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以各种形式展开,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配合学校组织的活动。

(二)在学风上,学院仍该坚持以往的态度,绝对不能姑息纵容学生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行为,积极以各类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7:团员青年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

在工作方面,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团员青年择业最看重的是未来发展前景(42.2%)和能够施展才干(29.4%),工作最主要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60.7%),在工作中最苦恼的问题是没有机会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29.4%),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首先求助于企业党政领导(39.9%),

在其他方面,他们有爱国精神,为捍卫国家利益而发生战争时,有81.5%的人主动或愿意参军;他们认可艰苦奋斗的精神(59.9%);他们热情礼貌,当陌生人在大街上问路时有74.7%的人会无条件的热情回答;他们孝敬长辈,获得一笔奖金时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长辈买东西。

4.青工生活问题。

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团员青年当前在生活中最苦恼的问题是收入低(占37%),此外,工作不稳定、随时可能下岗(占17.1%)以及没有住房(占14.4%)也是他们的苦恼所在。同时,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普遍认为明年的收入会上升(占38.3%) 或基本不变(占33.1%)。

5.团的工作。

根据现代青年思想多元化的特点,我们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分清层次,区分对象,加强引导,不断探索适合青年特点的方式和方法。从本次调查来看,有19%的团员青年认为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在效果上与以往相比效果大大增强了,有45%的团员青年认为有所提高,同时大多数团员青年认为围绕企业中心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很有必要,总体效果良好。(占50%)。

***团干部们大多热爱团的岗位,珍惜团的岗位,他们知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有一定开拓精神,基本上是本单位的工作骨干与团员青年工作在一起,表率作用明显,在青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多数团干部认为当前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够紧密结合起来(占61%);他们大都认为当前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开展,但效果有待于提高(占69%);认为党政领导对于共青团工作非常重视,能够亲自抓(占46%),而认为党政领导比较重视,责成有关部门予以支持的也占53%;认为团干部兼职对开展团的工作有利于团的工作和团干部的成长的占69%;大都认为周围专职团干部转岗安排上较好(占53%);但都感到目前团的活动经费总体上不足(占61%);而希望转岗后能够从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业务工作的占80%。

二、企业团组织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但在这一系列政策与法规中,对企业共青团组织的地位并没有明确定位。因此,企业团组织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工的价值取向与当前企业团的工作不相适应,新时期企业青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个人过分强调价值的自我实现,不太看重集体利益,团组织原有的教育方式和工作方法明显滞后于青工思想的变化,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工程科技人员与一线工人的沟通需进一步加强。

2、计划经济形成的“集团军”式的活动方式与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明显的不适应,企业在转换机制、机构改革中,撤并团组织,减少或不设专职团干部等现象屡见不鲜。加之企业以效益为中心,对投入后见效慢、间接调动青工积极性的活动经费支出也将大打折扣。

3、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淡化了青工的责任意识,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思想严重。另外,青工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等存在滑坡趋势。

4、主管领导对青年工作无“法”可依,部分领导对青年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反差”:一是“高定位和低投入”,对青年工作的政治地位以认可,但在政策投入、精力投入、经济投入、人员投入上不足。二是“现实与长远”,有的青年工作是矛盾已经突出表现出来了才下力解决,缺乏预见性、防范性、深层次措施。三是“期望值的反差”表现为领导对团组织工作要求期望与团员青年对团组织依靠期望差距较大。

5、团组织自身也存在一些不适应问题。一是部分团干部认识不到位,观念转变较慢,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不快,表率作用不明显,工作方式、方法陈旧、思维观念上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跟不上时代和青年要求,或受物质条件限制,工作开展仅凭借个人威信和人格魅力维持,谈不上创新,对新形势下的团的工作缺乏信心;二是团组织吸纳优秀人才的机制尚未建立,或者说建立机制的条件难以成熟,共青团作为“人才库”、“后备军”的优势弱化,一方面,在岗的团干部不愿进入团干部行列,另一方面,在岗的团干部不安心,轻视团的岗位,看重业务工作;三是工作方式单一,团干部对企业生产经营不熟悉,工作具有盲目性、被动性,缺乏量化考核、独创性和灵活性,造成老是被动地跟在企业行为后面跑,搞好了锦上添花,搞不好忙中添乱。

以上矛盾和不适应相互交织在一起,大大消弱了团组织的吸引力,使得企业共青团工作陷入困难,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一方面企业机制转换给团的工作带来了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团组织发挥作用,另外,青年群体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不受框框约束,敢说敢做;分析能力较强,不盲从;更具开拓意识,创造力比以前增强等,这些都是团组织发展的有利方面和发展契机。因此,团组织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前提下履行教育、服务青年的工作职能,不论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是文化建设,共青团组织都有着其它经济组织和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迫切要求共青团组织以应变,主动适应企业改制工作,把工作成果的终端显示转移到侧重促进企业发展的思路上来,进行企业共青团工作企业行为化改革,在改革中寻求新的发展,找准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

三、做好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探索

当前,企业的改制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共青团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始终坚持“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不动摇,以党建带团建,积极为党的中心工作献计出力,发挥好团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要正确认识把握青年工作在国有企业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和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地位,勇敢承担历史使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政策上的“等、靠、要”思想,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牢固树立“以作为求地位”思想,统筹规划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探索创新。

1.纳入大局,把握方向,积极主动争取党政的重视和支持。要积极争取党组织对团组织工作的领导措施为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和党的工作重心开展团的工作;掌握青年基本状况,当好党组织的参谋;积极创造利用机会,充分展示团组织重要性作用;教育青年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工作成绩;经常向党组织请示汇报工作,增进与党组织的联系,本着“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原则开展工作,以苦战巧干图发展,以民心作为求地位,以实际行动赢支持。

2.以人为本,真抓实干,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以“在职有为,不辱使命”为要求培养团的中坚力量,真正把一批热爱共青团事业,思想过硬,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精神,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和群众基础,能够在经济工作中有所作为的党团员吸收选拔到团的岗位上来。其次,要不断加强团干部的培训工作,培训要突出市场经济工作和业务能力的内容,使他们由只熟悉政治工作到政治、经济工作都熟悉,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实践中通晓政治经济规律,学会政治经济工作一道去做,要学会借力、联合起来求发展,在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项目上,寻求业务部门联合,共同把事情办好。再次,要建立团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

3、正面引导,加强教育,提高青工思想素质。在新形势下,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变换教育内容和方式以提高思想教育效果。要为青年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这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努力为广大青年排忧解难就丧失了工作基础,对青年热点问题,如青年人才培养,青工待遇及住房等积极呼吁,要大处着眼,实处着手,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帮助党委解决团员青年的思想疙瘩和实际困难,使他们转变观念。总之,要使青工树立创新意识,发扬认真负责精神;树立竞争意识,发扬顽强拼搏精神;树立团体意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树立信息意识,不断在实践中更新自己的知识;树立实践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4、突出中心,统筹安排,积极有效地开展生产活动。企业的生产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如果抛开这个方面,共青团游离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之外,企业共青团就失去根本,所以,团组织应围绕企业的工作核心,切实有效地开展活动。一是围绕提高青工素质,深入开展岗位成才活动,完善岗位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并制定相匹配的奖励政策,使青工岗位成才进一步规范化。二是围绕提高效益,认真开展岗位创优活动。广泛开展以提高工作质量为突破口和主要内容的达标评优活动,强化青质量意识,最终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积极开展生产突击活动,急生产所急,想生产所想,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四是围绕企业管理,深入开展献计献策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开展以完善企业管理,促进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参与意识,五是围绕经营工作,积极开展服务活动,组织团员青年积极了解市场,体会竞争,完善和加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

5、加强调研,注重反馈,及时了解掌握青工思想脉搏。服务青年,就要先了解青年,掌握青年心态,摸清青年心理变化规律。为此,要结合企业实际,针对青工不同阶段的思想状况认真调研,搜含有整理青工就企业改制政策、规划、形势、生产经营管理及生活等方面的看法、建议,并认真分析、归纳,及时反馈,做好青工思想工作,克服不良心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沟通思想,解开疙瘩,理顺情绪,增强信心,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我认为解决好青工的思想问题,必将促进企业更加有力地面对市场的挑战。

上一篇:金色花的说课稿下一篇: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