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

2024-04-13

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共7篇)

篇1: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

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

调查目标: 传统孝道具有二重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批判继承传统孝道, 倡导孝敬父母, 对调节代际关系, 实现家庭和睦, 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推陈出新, 实现现代转换, 建设新型家庭美德

调查时间:2010年8月

调查对象:当代青少年对传统孝道伦理认同

调查地点: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

调查方式:采访、查阅资料等

基本情况:近几年青年对中国传统孝道的重视程度日益减退,对孝道的认同更是微乎其微,不论是受教育与否,对传统的“孝”认识也日渐衰退,不得不对中国当前青年的孝道伦理应加大力度让其有所认识改观。

一、有的青年认为长辈只是称呼的不同,尊敬尽孝道做做表面就好。

二、有的青年则认为,自己今天的情况全部是长辈的失误,他们无法了解更不

愿了解。

三、有的青年认为长辈尤其是父母,是自己的所有生活开销的来源,依赖父母,不能独立。

四、有的青年认为自己的事情与父母并无关系,父母长辈也不必找自己麻烦。

五、也有一部分认为,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尊敬并

侍奉终老。

主要体会:传统孝道荡漾着二重性的色彩。正是这一色彩使得传统孝道历经个朝代、各种意识形态而不衰,使得对它的批判继承发掘成为可能。它既表现了人民大众敬老养老的优良道德传统,。首先, 从道德范畴上看, 孝具有二重性。表现为长辈对子女的爱护,子女对长辈的尊敬等个各方面。然而我们又必须看到, 孝作为一种家庭或社会伦理规范, 其功能与作用有值得肯定的东西。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 只有家庭稳定才会社会安定, 而孝道在维系、稳定家庭方面具有任何其它道德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植根于亲子间的血缘亲情, 不仅调节父子关系, 也调节兄弟关系, 成为维系家庭的凝聚力。传统孝道还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推己及人的社会之爱, 提倡关心和爱护全社会的老人。这对于培养人民大众的群体意识、责任意识, 稳定社会秩序,治理国家等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对传统孝道做出正确评价, 并使之古为今用。

几点思考:

一、传统孝道既有糟粕, 又有予以保留并且发扬光大的价值。

我们既不能沿袭传统孝道来进行现代家庭美德建设, 也不能割断家庭伦理发展的历史凭空去创造什么新规范, 而要既深入批判、坚决破除封建宗法制、等级制的内容,二、继承发扬、充分利用中华民族尊老敬长等优良传统,使传统孝道创造性地转换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孝道。

社会主义社会所提倡的正是这种注重情感性的新型孝道, 与偏重角色性、权威性的传统孝道有着根本差异。为人子者不仅要在物质上自愿地赡养父母, 更应注意精神上的赡养, 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和敬重, 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问题和建议:第一、批判继承传统孝道养亲的合理内核, 让赡养父母成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养亲是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之一, 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质赡养。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父母有扶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时至今日, 养亲不仅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家庭美德, 更是每个公民应尽义务。

第二, 尊亲敬亲, 让父母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

传统美德强调必养且敬, 认为作为子女, 不仅要给父母以衣食供奉的物质之爱, 更要给之以尊重、关怀使其心情愉快的精神之爱。

敬亲是子女对父母的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 体现了人的文明和教养程度, 是孝道中比养要求更高的一种孝行, 随着当前我国现代家庭格局的核心化、小型化发展趋势, 以及空巢家庭的日益增多, 养老敬老问题更加突出。敬亲并非顺亲。敬和顺看似一字之差, 却反映了两个时代不同的道德观念。虽然传统孝道也并非不辨是非而被动地一味依从,时代需要赋予其新内涵,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组成部分。

赡养父母和尊重父母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 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倡导孝敬父母, 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青年对孝道认识的误区应据以纠正,帮助其认识自我正确以及如何理解孝道。

第四、既要发扬传统孝道对青年的教化作用也要摒弃一些传统孝道的不足之处。做到“孝道”的与时俱进。培养青年“孝”的理解。

篇2: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

内容摘要:青年要从行动和精神上去关爱父母,以“三春晖”回报恩情,传统孝

道伦理的现代转型。在现代,要提升个人孝道伦理意识,弘扬传统孝

道伦理精髓,加强孝道伦理教育,才能让孝道普及到整个社会。

关键字:孝道伦理 青年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生命品格的终极评判。在传统的道德理念中,孝道始终是摆在第一位。因为孝道的责任是义务,是品行是良知,是感恩是回报。没有孝道就没有人道,一个缺乏孝道的社会,人间友善和亲情之爱就难以为继。因此说孝道是生命中永远不可或缺的一道至真至善的品行。

从启蒙教育开始,小孩就接受了“百善教为首,孝道大于天”的品德熏陶,并把这作为人生的第一课刻进了心灵的深处,教育者的宗旨就是要让这孝道的品格能在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孝道的光芒成为人间永远的温暖。父母对子女付出的爱,是一生一世,可谓:亲情无价,骨肉情深。而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远是负着债的。子女对父母尽孝道,是一种基本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

对于晚辈,对于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来说,学习孝亲的优秀传统,恪尽孝道的责任,既是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也是当代新道德规范和培养现代公民的要求,还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需要。从心理上以及实际行动上着手,从小灌输孝顺、爱敬的思想,尊老爱幼,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而作父母的更应该以身作则,孝敬他们的长辈,‘有其父必有其子’嘛,父母与子女之间也要,常沟通多交流。

一,调查与结论

今天的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解中国青年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认知程度,我在近期以问卷作答的形式作了有关调查,对象是周边的大学生,涉及100余人。调查结果显示出,当代青年对中国的优秀孝道观念和孝亲思想持基本认可的态度。

关于“孝”的含义,大多数人回答,是对长辈应尽的一种责任,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给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关心。

在回答“以下事情,你经常做的有”这一道题时,回答“不做对不起父母的事”占73.5%,“关心父母的健康和起居”占83.1%,“使父母保持愉快心情”占56.2%,“体谅理解父母的想法”占76.7%,“视父母为一家之主”占45.7%,“不顶撞父母”占38.4%,“解决父母的生活困扰”占28.7%,“出门进门火上下班向父母打招呼”占85.3%,“美食等好处父母先用”占52.7%,“尽可能顺从父母的意思”占73.6%,“听从和接受父母的为人处世经验并作为自己的人生参考”占65.5%,“家中大小事不用父母的操劳”占22.6%,“满足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占42.8%,“陪伴父母话家常”占67.4%,“告诉父母自己在外所接触的人和事”占67.2%.在回答“关于自己的父母”,能记起具体的出生年月日占89.3%,知道父母属相的占96.7%,记得父母结婚时间的有43.6%,在回答“父母之间发生严重矛盾时,你会怎样”时,答“劝说化解”的占86.2%,“逃避不管”的占8.7%,“偏向一边”的占5.1%,“对于自己的爷爷奶奶”,“感情很深”的占55.4%,“感情一般”的占32.7%,“说不上感情”的占11.9%,主要原因是没生活在一起,“你知道你的外婆姓什么”,知道的有88.5%。

针对那次“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并写下经过和感受”的家庭作业,表示赞同和基本赞同的共占87.3%,基本反对和反对的共占12.7%,。对父母要孝顺,是大家一致赞同的观点。大学生们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知识的地方,不能简单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加强学生的道德和素质教育,百善孝为先,学校以孝来作为作业,体现了对孝的重视。以洗脚的方式来培养孩子们的孝心,赞同的占大多数,他们认为这是应该的,父母辛辛苦苦的把孩子拉扯大,受了不少苦,而如今孩子长大了,也应该知道感恩报答了,要从具体的小事做起,从精神上和行动上关爱父母。《礼记》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就是说,孝敬父母,遇到他们不对的地方,也要婉言劝止,劝父母还要点到为止,适度即可。

反对的人也肯定孝的重要性。但他们认为,不应该强制的去干这类事,孝是出于内心的,不用强迫,一次洗脚也不能说明什么,真正的孝顺是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而不是这些形式上的作业。父母生前应做到:“尊重关爱,顺从意愿,不亏吃住,衣洁保暖,病有所医”。让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父母的过错,应柔和、细声进行劝谏,耐心温和地指出,决不能对父母进行粗暴的训斥和指责,更不能恶意地讥讽。父母老死后,要祭祀。祭祀本身就是表达一种愿望,通过祭祀活动的作用,去教育在世的同辈人和后代子孙,怀念先辈的功德、行操,同时继承父母的遗志。作为一名大学生,经济还没有独立,可以在精神上孝敬父母,帮父母做一些事,主动关心父母。经济独立后,还要赡养父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在今后较长时期内老人数量还会持续上涨。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城镇部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不落实,低收入阶层养老金数目有限,需要子女提供适当的补充。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就要大力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反哺义务和孝道精神。

二,传统孝道伦理的现代转型

孝道伦理是基于血缘亲亲之情,提出了全面规范人际关系的准则。在家庭领域,孝道包括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方面的伦理规范,这是对父母、子女,兄弟相互之间人伦关系的全面规范,是家庭和谐的道德基础。在社会领域,传统孝伦理是一种具有扩展性和开放性的伦理规范,它体现出中国传统伦理始于家庭而向社会伸展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传统孝道伦理虽然遭遇困境,但传统孝道伦理的积极价值仍然不容忽视。

1,提升个人孝道的伦理意识

传统孝道伦理注重子女对父母长辈的服从,子女与父母是不平等关系。而现代社会强调人人平等,子女与父母长辈之间是平等关系,一种道德规范只有被自己接受,才能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而去实践它。因此,要在当代弘扬孝道精神,就得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们形成个人孝道伦理常识,自觉承担善待父母的义务,履行孝敬父母的行为。

这要求在提升个人孝道伦理意识过程中,要注意自己在赡养父母过程中的态度,进行自我反省,不是对父母要求得多,而是对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不能只在口头上说说,行孝是关键。

2,弘扬传统孝道伦理精髓

“孝”对塑造中国人的道德有深远的影响。孟子认为人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使是们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是人性深处自然流露的禀赋。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孝道体现了基本的人伦关系,在任何时候都有合理性,所以仍要发扬孝道伦

理精神。在现代社会提倡敬老精神,有助于家庭和谐。对父母的孝敬,不能愚孝,二是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代际关系。作为晚辈应多替父母想,主动关心他们,虚心听教,常回家看看。父母也要体谅子女的难处,双方做到互敬互谅。

3,加强孝道伦理教育

首先,必须加强家庭孝道伦理教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孝道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在孩子小的时候,家人就要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形成良好的孝道教育环境培养孩子的孝意识,父母要在孝敬长辈方面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学校是进行孝道伦理教育的重要阵地。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孝道伦理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敬老爱老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了解传统孝道伦理理论,培育孝道伦理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社会是进行孝道伦理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父亲节、母亲节和老人节的时候,在全社会表彰一批孝老敬亲先进个人,号召广大群众继续弘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未成年人学会感恩,从小养成敬老爱老的习惯,在全社会养成孝敬老人的良好道德氛围。

4,树立现代孝道伦理理念

在当代发扬孝道精神,必须与现代实际相结合起来,赋予传统道德新内容。现代应既有利于家庭的和睦、个人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人们正确的处理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孝敬,既是传统孝道的基本内涵,也是现代孝道的基础。离开对父母的孝敬,就谈不上孝道。乌鸦反哺,自然界中的孝敬,身为人类的我们更应该去孝敬自己的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有懂得孝敬父母,才能扩展到对其他老人的关心。

平等,是现代社会孝道的新概念,不同于古代的对父母的绝对服从,这里强调父母与子女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压迫谁的关系。这需要年轻人和老一辈的人的相互理解和关爱。

感恩,歌德曾说过,没有能比那欣赏自己怀中所抱婴儿母亲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没有比被众多儿女们围绕着的母亲更感受被敬爱的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不要把父母对我们的爱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儿女要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以感恩之心对待父母,才能扩展到邻里、社会。

5,完善孝道伦理制度

在古代,统治者广泛宣传传统孝道伦理,才有了“子路百米负米”的故事流传后世。在现代社会亦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老年养老制度,保证老有所养。

从法律上保障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人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就从法律角度规定了父母与子女间的义务,但针对孝道的实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还有待完善。乡镇和社区支持孝道。政府出资办敬老院,让孤寡老人安享晚年。子女应常回家探望父母,满足老人精神上的需要。

三,总结

通过这次实践,我认识到,虽然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较为乐观,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孝道伦理观念仍需加强。要在全社会中正确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从孝敬父母开始,做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始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博爱境界,有利于人的感情融洽,对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很大作用。

这次实践让我深入接触了社会,了解社会,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3: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

1. 科学性原则

孝道教育的科学性是指孝道教育的内容要真实正确、符合历史事实和实际, 教育的方法要恰当合适。在教育内容上, 要以事实为依据, 传统孝道的内容都是已经过去的客观存在, 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 要以史育人, 必须尊重史实, 说真话, 讲实话, 不能进行塑造和想象;学习过去的知识应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来进行, 不能为达目的而随心所欲想当然, 把杜撰不实、模糊不清的内容教给学生, 更不能离开具体内容进行空头说教。尤其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 中学生有多种了解知识的渠道, 失去真实, 脱离实际, 教育的效果是难以维持的, 甚至会出现与教育者主观愿望相反的结果。在方法上要恰当合适, 首先, 目标要准, 要切合中学生实际, 不能盲目拔高, 也不要大而空。进行孝道教育, 不能政治化, 也不要形式化, 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不是体现在口号中、形式上, 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其次, 孝道教育要给学生充分的尊重, 在平等、民主、真诚、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不能也不应越俎代庖, 要指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再次, 教育活动的进行要有针对性, 要因时、因地、因人而行, 不能为教育而教育, 如孝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有条件可以进行, 没有条件, 就没必要兴师动众, 劳民伤财。因此, 进行孝道教育时, 教师一定要有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说理要合乎逻辑、贴切自然, 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同时要投入真情实感, 因为任何教育, 首先要使受教育者在感情上接受, 只有感情上接受才可能在思想上认同。讲真史, 诉真情, 运用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 力求做到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这样孝道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取得好的效果。

2. 体现历史特点的原则

在我国, 传统孝道历史悠久, 涉及的内容、人物、事件, 许多都已久远, 在时间上具有过去性, 在空间上具有不可接近性, 而且还具有强烈的个性、偶然性和不可重复性。但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所以除了利用课本上的教育资料外,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历史遗迹等。学习场所也可以从教室走向实物和遗迹的现场, 这样就拉近了学生和学习内容的距离, 增强学习的真实感和亲近感。学习传统孝道要史论结合, 讲孝道理论不能抽象、空洞, 一定要结合真实人物、真实事件。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孝子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对于史料的搜集、研究和学习要特别注意真伪、时间、地点和作者的鉴别, 应该始终有一种既善于理解, 又绝不盲从的态度, 有一种求证、求实、求索的态度, 既不能人云亦云, 盲目崇圣、崇上、崇书, 也不能无中生有, 断章取义, 牵强附会。对于历史上的孝子行为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 对历史人物做出准确的、客观的评价。另外, 我们学习传统孝道, 就是为吸取历史上孝的智慧, 为今所用, 所以进行孝道教育要联系实际, 以历史的经验教训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3.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就是在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文化的基础上要建立和发展新时代的孝道文化。我们知道, 传统孝道教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过强大的影响力, 发挥过重大作用, 最重要的原因是它适应了家族宗法制小农经济的需要。今天社会的文明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孝道依托的社会基础已丧失, 如果面对当代学生的教育, 我们对传统照搬照抄, 就会脱离时代、脱离实际, 为现实所不容, 孝道教育便无效果可言。所以, 我们应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立场上, 对传统孝道重新进行审视, 科学分析其内容, 取精去糟, 坚持继承和批判相结合, 如“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父母辞世要守孝三年”、包办婚姻等, 都应予以摒弃;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根据时代要求与时俱进, 赋予孝道新内容, 如珍惜生命、学会感恩、自立自强;坚持孝道教育与民主法制建设相结合, 在孝道教育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使法制的刚性约束力促进孝道意识的内化。总之,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就是以辩证的观点, 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 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 吸收传统精华, 赋予孝道以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内涵, 以满足当代中学生的需求, 让孝道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4.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 进行孝道教育的目的要使学生有孝心、有孝行、有孝德, 所以一定要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教育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就是在进行孝道教育时, 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差异、个性差异和家庭状况的差异;循序渐进就是教育活动既遵循知识的逻辑顺序, 又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 并抓住二者的最佳结合点, 使学生有次序地、系统地,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逐步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学生的生长、发育和逻辑思维水平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一定的年龄阶段, 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 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思想动态, 确定教育的重点、深度、广度, 使内容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同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对于具有不同个性特点和家庭情况的学生, 要因人而异, 区别对待, 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因材施教, 首先要做的是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 深入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其次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 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的家庭状况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要把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这一原则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孝道实践的要求上, 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父母的爱是伟大无私的, 作为人子都应该感恩父母、尊敬父母、关爱父母、孝顺父母。同时孝心的培养是长期的, 孝心的表达也不是一时的, 它需要从点滴做起, 从小做起, 使之成为习惯, 并不断提高层次。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实现孝道教育的合理、优质和高效。

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就是要把孝道思想、孝道观念、孝道意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通过实践行动达到孝道教育的内化。活动与交往是道德发展的主要动力, 成人、教师及其他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必须通过自身的积极活动和思考才会发生作用。学者们的研究和论述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行为主体实践活动的结果, 人的思想品德在实践活动中形成, 又通过实践活动表现出来。之所以强调活动和实践在道德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是因为任何的品德行为, 任何的道德品性都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只有通过实践活动, 人们才能获得对道德行为规则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并以此调节自己的思想行为。孝道存在的客观基础是晚辈与长辈的关系, 作为协调这种关系的孝道, 只有当主体参与这种关系之中, 并通过亲自体验、处理这种关系, 才能获得对它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才能不断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磨炼自己的意志, 从而形成坚定的孝德信念以及在这种信念支配下自觉的行为习惯。实践活动不仅是孝德形成发展的源泉, 而且也是检验孝德发展水平的标准。一个人的孝德如何, 我们的教育效果如何, 只有在一定的实践行动中, 才能得以表现、得以证明。因此, 孝道教育应重视对中学生日常孝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本质的精髓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改变。对中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必须跟上时代变化的要求, 遵循一定的原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原则、方法、途径, 既是必要的, 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摘要:许多中学都采取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孝道教育。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和当代学校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在进行孝道教育时, 应注意遵循科学性原则、体现历史特点的原则、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是孝道教育成功的基本保证。

篇4: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

[中图分类号]IG 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2-0107-06

一、问题提出与调查概况

国家认同是国家成员对国民身份、历史文化、政治架构、价值体系等的接受与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国家的忠诚并乐于奉献的心理与行为。国家认同作为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和政治资源,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与体现。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其国家认同状况影响到未来中国的政治进程。当前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如何?有什么特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的归属感、忠诚感如何?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在2014年4月-6月对青岛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时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3份。其中男生312份,占57.5%;女生231份,占42.5%。涉及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等六所高校。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权利与义务认同等四个维度。

二、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的特点

㈠国民身份认同上的矛盾性

“身份”一词对应的英语为“identity”,释义为who or what sb/sth is。身份认同是人们对我(们)是谁以及他(们)是谁的理解。国民身份认同是对“我们是谁”这个根本问题的回答。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国民成员一方面通过某种共生性将自我与其他国民联系在一起,而另一方面又通过某种国民共享的特征将本国与其他国家区别开来。它的本质是作为“共性”(sameness)的身份认同,其深层含义是通过对自己国民身份的确认来体现这种确认背后的价值取向。国民身份认同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国民共性的认可,还包含着对国家的忠诚感和立场感,即对国家的热爱、奉献、效忠和义无反顾的选择。

调查显示(见表1),大多数的大学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84.83%),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86.14%),可以“完整地唱完国歌”(91.66%),“每当看到国旗升起肃然起敬”(85.4%),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并且对象征国家的符号充满了敬意;但只有1/4的大学生对中国人的评价高于80分(总分100)(见表2)。有近五成(46.99%)的大学生表示“如果有条件,想移民去国外生活”,还有21.67%的大学生表示“不确定”,对于“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你最想在哪里生活?”有42.63%的大学生选择在国外生活,这表明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人的评价、中国的生活与发展环境的评价呈现消极态势。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具有矛盾性的特征。这种矛盾性体现在:一方面大部分大学生从情感上对国家充满了热爱之情,对“国歌”“国旗”等国家符号充满了自豪感和敬畏感;另—方面,从意志上又缺乏对祖国坚定的“奉献、效忠和义无反顾的选择”。从表面上看,这些大学生的选择表现为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本质上却是国民身份立场的动摇。这是一种被泰勒称为“认同危机”的处境,“一种严重无方向感的形式,人们常用不知他们是谁来表达它,但也可被看做是对他们站在何处的极端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的矛盾性表明他们还缺乏对国家坚定的忠诚感和立场感。

(二)文化认同上的兼容性

美国学者C·恩伯和M·恩伯认为文化是“被某一群人所共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所共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倾向性共识和选择。文化认同不仅体现了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还表达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坚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基调,大学生身处一个多重价值标准并存,各种思潮、观念相互交融的文化社会环境中。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文化认同上表现出兼容性的特点,既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继承,也存在着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尊重与接纳。

调查显示(见表3),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89.33%的大学生认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值得尊重”,36.56%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过西方的节日,59.6%的大学生表示“最喜欢看欧美剧和日韩剧”,只有27.2%的大学生“最喜欢看国产剧”。这表明大学生对西方的节日与文化产品持肯定甚至是追捧的态度。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58.78%的大学生不认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弱”,64.21%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86.75%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69.57%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国学经典是必要的”,有超过六成(64.55%)的大学生认为“和英语学习相比,汉语学习更重要”。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大学生在文化认同上呈现出的兼容性,一方面体现了大学生身处多元文化的时代对各种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胸怀与心态,另—方面也体现出他们在文化价值观上呈现出无所适从的价值取向。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日益频繁,各种文化产品良莠不齐,各种文化价值观相互激荡。大学生无所适从的价值取向意味着他们陷入了价值观的迷惘与困惑中,他们对各种文化和文化产品缺乏选择、鉴别与批判能力,从而只能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无所适从”“来者不拒”实质是一种对文化盲从的表现。“多元”是对“一元”专制的超越,但“多元”并不意味着“肯定一切”“选择一切”,更不意味着可以僭越“一元之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兼容性背后隐匿着对文化的不加选择性和盲从陛,容易陷入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淖。

(三)政治认同上的弱化性

政治认同是一国民众从内心深处对国内政治系统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归属感和依附感,其核心是对政治权力及其运行情况的信任以及对政治系统所倡导的政治价值的信仰。它包括政治体系认同、政治价值认同和政治效能感。政治体系认同,主要指国民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与政府治理的认同;政治价值认同,主要表现为国民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政治效能感是指国民认为自己的政治参与行为能否影响公共决策和政府治理的能力或感觉。政治认同的实质是信任与信心,它是建立在国民对统治阶级的信任与信心基础上的。只有基于信任与信心,国民才能对本国的政治体系表现出最大的热忱和忠诚,政治价值才能内化为国民内心强烈的心理需求并成为真正具有激励性的价值体系,才能使国民自觉参与社会治理并用自己的行为积极影响政府决策。因此,我们从政治体系认同、政治价值认同和政治效能感三个维度考察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

1.政治体系认同。调查显示(见表4),在政治制度认同方面,33.3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好”,73.47%的大学生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36.94%的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公平的”持肯定态度。这表明大学生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总体持认同的态度。但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体制处于改革阶段,导致制度安排尚不完善、制度落实尚不到位、制度实施尚不透明,使得部分大学生认同度不高。

所谓政府治理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治理,包括政府在经济、教育、文化、卫生、就业、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等方面的管理与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方面,90.55%的大学生赞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77.19%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强”,83.32%的大学生感到“我家的生活越来越好”,61.98%的大学生认可“政府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这表明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得到了大部分大学生的认可与好评。在民主建设方面,61.86%的大学生认为“目前我国社会不公平现象严重”,38.01%的大学生感到“普通公民对国家事务没有发言权”,42.21%的大学生认为“在我国,选举人民代表只是走过场”,88.1%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应该增加新闻的透明度”。这说明部分大学生对政府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拓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上等方面认同度不高。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72.64%的大学生感到“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很不放心”,48.84%的大学生认同“警察能保护我们的安全”,但只有37.31%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大多数公职人员是清正廉洁的”,43.32%的大学生认同“人大代表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49.58%的大学生认可“政府发布的信息是可信的”,47.73%的大学生对“现阶段的司法公正有信心”。由此可见,部分大学生对政府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方面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

总的来看,大学生对我国政治体系是认同的,并且对国家与政府的信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由于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加之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尚不完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一个民主、法治、高效、廉洁、诚信的政府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部分大学生对政府与社会缺乏信任感与依附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对我国政治体系的认同。

2.政治价值认同。调查发现,52.89%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22.45%的大学生持相反的观点。政治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最核心的部分,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陛。它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大学生强烈的政治体系认同和政治效能感基础上,并通过实践、反思、内化而生成。由于政治价值认同的形成所需条件的复杂性,导致其成为部分大学生最为匮乏的政治认同。

3.政治效能感。调查显示(见表6),48.22%的大学生表示,“在讨论班级问题时,会积极发表意见”;40.13%的大学生表示,“如果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意见,会主动提出建议”;62.21%的大学生表示,“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者活动”;但只有28.95%的大学生表示会“经常看新闻联播”。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效能感。部分大学生相信通过参与班级、学校、社会的治理可以影响班级、学校乃至社会的公共政策,提升他们的治理能力。但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程度不强,他们在对待班级、学校、社会的态度上采取了消极被动或者漠然处之的态度。

从政治体系认同、政治价值认同和政治效能感三个维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考察发现,大学生对国家制度与治理的信任已基本建立起来,但在政治价值认同上还存在一定的匮乏,陛,在政治效能感上程度不强,大学生在政治认同上呈弱化的态势。

(四)权利与义务认同上的浅表性

权利认同是指法律主体对法律所赋予的索取、要求或利益的认可和主张。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权利的认可与主张,即对法律所赋予个体自身对他人和社会的索取、要求和利益的认知、理解与维护;二是对他人权利的认可,即对法律赋予他人权利的认识、了解、尊重与评价等。义务认同是指法律主体对法律所要求的服务、贡献或付出的感知与认可。义务认同是人们对“应当”从事行为的心甘情愿的服从,是对责任的意愿。权利与义务认同基于人们对法律的尊重、敬畏与崇敬,其实质是一种对法律与权威的信仰感。

调查发现,54.37%的大学生认同“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说明大部分学生具有平等权利意识;70.57%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能得到国家的尊重与保护”,体现了较强的对国家强制力的信赖感;26.74%的大学生认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做任何事情”,还有25.76%的大学生对该项选择了不确定,表明部分大学生只认可自己的权利,却没有意识到权利的实现是相对的,是以不影响他人权利的实现为前提的;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如果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有41.2%的大学生选择“价格便宜的东西就算了”,10.3%的大学生选择“自认倒霉”,只有6.6%的人选择“到消费者协会投诉”,显示出部分大学生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的薄弱性;对于“买盗版产品是可以理解的”,有45.64%的大学生表示认可,31.66%的大学生表示不确定,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盗版产品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不甚明了;对于“把别人的照片贴在网上不需要经过他,她的同意”,85.4%的大学生表示不认可,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意识到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

在义务方面(见表7),59.51%的大学生认同“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规定的“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是了解与服从的;在问到“你是否纳过税”时,只有30%的大学生做出了肯定的回答,70%的大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可能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工资收入所以就不需要纳税,殊不知,虽然大学生没有直接纳税,但在“不知不觉”中履行了纳税义务,如消费税等,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纳税义务还不清楚;当问到“如果你的亲戚中有人逃税”,有10.3%的人选择了“不逃税就挣不了钱”,还有20.6%的大学生选择了“那是大人的事,自己管不着”,只有61.7%的大学生选择了“应该依法纳税”,这表明至少有一成的大学生在“面对利益与义务的冲突”时,选择的是“利益”而不是“义务”,显示出他们对待法律义务的漠视感。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基本的认知。但还缺乏对权利与义务的深刻认识,特别是对“如何维护自身的权利”“他人权利的尊重”“义务与个人利益冲突时的选择”不甚明了,表明他们在权利与义务认同上具有浅表性的特点,缺乏对法律强烈的尊重、敬畏、崇敬与信仰感。

三、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策略与途径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总体呈积极态势,他们通过对国民身份、文化、政治与经济、权利与义务的评价与情感,完成和实现着对自我的认同。正如台湾学者江宜桦所指出的,“真正具有世界公民或无政府主义心态者仍是极少数,大部分的人需要知道自己从属于哪一个国家或认同于哪一个国家,就像他们也想要确认自己的性别、家庭、宗教、阶级一样。这是为什么人会探寻国家认同的原因。……无论如何,除非我们否定集体生活对人类的意义,否则国家认同就有它对个体完成自我认同的作用”。但必须指出的是,大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的矛盾性、文化认同上的兼容性、政治认同上的弱化性及权利与认同上的浅表性,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主要建立在情感、需要、习惯等非理性层面,而不是建立在认知、思维、分析、判断、意志等理陛基础上,大学生国家认同水平不高。这是由大学生在认知上的肤浅性、价值判断上的模糊性、价值选择上的片面性所造成的。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来提高大学生国家认同水平。

第一,学校应充分开展传统文化、国情民情与法治教育,为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水平构建牢固的认知框架。加拿大著名思想家泰勒曾指出,“知道我是谁,就是知道我站在何处。我的认同是由提供框架或视界的承诺和身份规定的,在这种框架和视界内我能够尝试在不同的情况下决定什么是好的或有价值的,或者什么应当做,或者我应赞同或反对什么。换句话说,这是我能够在其中采取一种立场的视界”,也就是说,认同是建立在理性认知基础上的。对一事物丰盈的认知构成人们看待事物的框架与视界,并依据此种框架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与选择。同样的,大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忠诚感、立场感、自豪感等认同感是建立在对国情、民情、历史、文化、法律、制度充分了解、认知的基础上。在调查中发现,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字、习俗及国情、民情了解不足,认知肤浅,从而使他们的国家认同缺乏牢固的根基,一旦受到某些西方思潮、观念的影响,这种不稳定就会急剧地表现出来,或者表现为极度的民族优越感、自豪感,或者表现为极度的自卑感、卑微感;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权利义务缺乏清晰的认知与理解,导致他们不知道应当和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特别是在个人的义务与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理所当然”地选择后者。为此,学校应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开展国情、民情、历史、文化、法制方面的教育,为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水平奠定牢固的根基。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选修课,或者将这些知识融入其他课程中,或者通过指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使他们充分掌握文化、国情民情与法制方面的知识,为提升他们的国家认同水平建构认知框架。

第二,政府应以善治为目标完善治理能力,为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水平提供坚实的土壤。调查发现让学生,“至少用5个词(或短语)来描述现在的中国”,则“腐败”“贫富差距大”“蒸蒸日上”“没安全感”“社会矛盾”“奢侈浪费”等词汇高居榜首;让学生“至少用5个词(或短语)来描述你理想中的中国”,则“平等”“民主”“强大”“安定”“清廉”“繁荣”“和谐”等词语出现的频率最高;而“就业”“食品安全”“医保”“领土争端”“养老”“三农”等问题则是目前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国家认同水平与政府治理状况有密切关系。只有建立起一个廉洁、高效、法治、民主、诚信、服务的政府,才能培育大学生对国家与政府的信任感和依附感,才能使大学生自觉地将自我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为,“对某一地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依附感,向来是人们忠于自己的政治理想、采取政治行动的一种最强大的动力。一个人一旦把他自己同某一地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以致在那个范围以外,他的生活就失去任何真正的意义,那么,他就已经准备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那些利益”。

为此,应以善治为目标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水平。善治是指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协作管理过程,其目的是避免“无效治理”或“低效治理”。政府应在转变政府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力等方面下工夫,真正建设起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为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水平提供坚实的土壤。

第三,社会应宣传、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公共价值,为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水平提供良性公共空间。对国家的归属感、忠诚感、立场感、自豪感、信任感不仅建立在对民族文化、历史的认同基础上,还需要有公共价值的支撑。与传统社会通常存在着支配个人及社会生活的统一的“整全性”价值相较,在当代社会,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被摧毁,而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还没有完全建构起来,再加上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致使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处于迷惘与困惑之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部署,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的是当前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族群间就国家发展、社会秩序、公民行为等最根本的政治价值达成的价值共识,它是公共意志的化身,也是一个稳定的政治体系所应当具有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

篇5: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

随着我国走向世界,中国的文化领域既对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批评继承,也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请问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认为大学生需要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吗?*

A.需要B.不需要

3.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吗?

A.感兴趣B.不感兴趣

C.看哪个方面_____________(你感兴趣的那个方面)

4.你觉得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多少?*

A.了解很多B.了解很少C.了解一点

5.你了解以下哪些中国传统文化?*

(多选)

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

传统文学,如:中国四大名著……

传统艺术(国粹),如:四川变面……

传统习俗,如: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

传统思想,如:儒家文化思想……

6.你喜欢过哪些中国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外国的节日?*

A.中国的B.外国的C.都喜欢

8.你通过哪种途径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多选)

上网调查

课堂知识

长辈教授

参加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

传媒的宣传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平时更多阅读中国传统文作品学还是外国文学作品?*

A.中国传统文学作品

B.外国传统文学作品

C.两者的阅读量差不多

10.你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在的社会里发展状况如何?*

A.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发展得很好

B.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发展得不好

C.不清楚

11.你觉得当代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去保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

12.你会参加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吗?*

A.没兴趣参加

B.视情况而定,有时间、有能力的话才参加

C.会积极、主动参加

13.你觉得哪些活动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知道中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吗?*

A.知道,并且比较了解

B.知道,但不是很了解

C.不知道

15.如果学校开设相关的兴趣班你会参加吗?

A.会B.不会

16.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你最认同的是?(多选)(把字体标记成红色即可)古文诗歌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射覆酒令歇后语传统节日

17.你担心中国传统文化会出现断层现象吗?

A.担心B.不担心

18.你是否有深入了解过某种传统文化?

A.有_________(请说明)

B.没有

篇6: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

但目前在我国,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小部分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太令人满意, 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也不绝于耳。鉴于此, 笔者在广泛借鉴和研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 对所在院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和问卷发放, 期冀从伦理学和社会学交叉学科视域下, 分析研究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以便更有效地构建诚信教育体系。

一、诚信的伦理学内涵

“诚”和“信”不仅是一个哲学范畴, 还是中国伦理学上的重要概念。“诚信”作为一种道德活动, 是伴随着原始道德的萌芽而产生于原始社会末;作为一种道德思想, 则萌芽于周初, 成熟于先秦。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对人际的协作和和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1从词源本义上讲, 《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信, 诚也”。朱熹认为:“诚者, 真实无妄之谓。”诚信就是真实而无虚假。诚信, 以真诚之心, 行信义之事。周敦颐在《周子全书·通书·城下》中说, “诚, 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也”。五常, 仁、义、信。诚信是五常的根本, 是人类善行的根源。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孔子认为, 人若不讲诚信, 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 什么事也做不成。“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君子之言, 诚实而有证据, 所以怨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 越分妄言, 又无根据, 所以遭致怨祸。人要说话诚实, 要有根据, 切忌无实事根据的胡言乱语。纵观中国历史, 可以说, 诚信是为人之道, 是立身处事之本, 是一种人们在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时以诚实不欺、信守诺言为准则进行自律和他律的一种基本道德法则, 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华夏民族最崇高的品质。同时也是我国现行法律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 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二、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现状调查分析

当前, 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讲诚信的, 但在主流的背后仍存在着一些投机分子, 导致一些不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 甚至出现了诚信危机。具体体现在信用危机和信任危机方面。为此, 笔者对所在院校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共发放问卷162份, 覆盖我校大部分学院, 共回收问卷162份, 有效问卷100%。问卷共包含10道题, 包涵了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在诚信方面的看法。

调查结果喜忧参半。调查表明,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诚信危机。不过大学生对自我诚信水平评价较高, 有66.8%的学生认为自我诚信表现较好。也有少部分同学发生思想的摇摆不定的状况。在全部样本中, 只有12%的同学认为现在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较好、不值得担忧, 可以看出大学生中不诚信的现象还很常见。在对大学生诚信的关注度的问题中, 81%的同学对诚信问题很重视, 这可以看出让大家潜意识中诚信还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在对大学生失信的社会因素分析的调查中发现, 高达72.3%的学生认为,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学生失信的主要原因;7.9%的学生认为失信来自于家长或老师的影响有83%的同学认为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时, 教育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调查社会风气是否会对自己有影响时78%的同学选择“有很大关系”只有不到5%的人认为无关, 这说明学校的诚信道德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在对构建诚信教育体系中, 许多同学积极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譬如“健全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 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舆论监督”等。关于考试诚信调查问题中, 有将近半数的同学表示心里很想看同学, 但最终还是没有偷看同学的答案, 同时也有1/3的同学表示等到老师不注意或收卷时抄下他人的, 认为及格重要。在有关学术造假事件的回答方面, 63%的同学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础, 对造假事件当事人的严肃处理有助于纠正学术风气”, 还有28%的同学认为“没必要, 学术作假大家心知肚明”, 由此可见, 不良社会风气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后期分析和总结, 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不诚信现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抄袭成风。

在大学里, 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和论文, 其出发点是想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有自己的见解然后独立去完成, 然而在大学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要么去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或模仿他们的论文, 要么就干脆在网上随意找一篇符合题目要求的现成论文然后进行抄袭或复制, 根本就没有自己能够拿得出手的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的论文。

(二) 考试作弊严重。

即使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明文禁止考试作弊行为, 并对作弊者进行严厉惩戒, 有些高校甚至做出了只要考试作弊, 一经发现就会取消学籍的最严厉处分, 但仍然会有一些学生冒着被抓的风险顶风作案, 心存侥幸, 实施作弊行为。

(三) 缺乏诚信, 随意违约。

据一次调查统计显示, 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 (占绝大多数) , 小学生古51.3% (中等水平) ;中学生占20.1% (较少) , 大学生占0.48% (几乎都说过谎话) 。从这样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 由于接受了较多的新事物, 我们在收获知识, 增长才干的同时, 也会受到一些社会负性因素的不良的影响, 其中不诚信就是一种最主要的消极影响, 而大学校园似乎也早已成了不诚信现象的“重灾区”之一。

(四) 求职履历, 严重掺假。

由于近些年来录取率的提高和高校扩招步伐的大步迈进, 导致大学生人数的激增, 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 致使一部分毕业生要么进行学术掺假, 要么伪造学历名誉, 更有甚者的求职履历都是出自他人之手。

(五) 助学贷款, 还贷困难。

为了能帮助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及时顺利的完成学业, 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 其中助学贷款就是很重要的一项利生举措, 另外还属于无息借款, 只需要在毕业后通过分期还款的方式将其还清就行, 然而就这样的惠生承诺却没能受到百分百的兑现, 在毕业后仍然有一部分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以各种借口不向国家还贷。近几年网络媒体对于大学生借贷危机事件的报道逐年增加。

当然这只是大学生不诚信现象的几个主要的体现, 还会有一些未曾被提及的现象, 这些发生在大学生当中的不诚信现象严重败坏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形象, 他们作为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 如果让这样的现象继续发展, 那么我们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 “诚信是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2在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同时, 丰富教育内容和手段, 在借鉴社会信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 共同提升大学生诚信素质。

摘要:“诚信”是中国伦理学上的重要概念, 有着丰富的伦理学内涵。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或道德品质, 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石, 同时也是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基础。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 社会上的一些不诚信的风气已经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大学校园, 为此, 笔者对所在院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 以期冀由此为突破口, 以伦理学为学理平台, 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供研究资料, 从而更好地践行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伦理学,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张寅晗.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及教育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篇7:孝道伦理的当代内涵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孝道伦理;孔子;祭祀;谏诤;儒家;义务;战略资源;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4)04-0036-03

孝道伦理是我国文化中重要且影响深远的传统伦理思想,其不但对我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前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只有深刻理解传统孝道伦理的内涵并对其进行辩证分析,才能更好地发挥孝道伦理的作用。

一、传统孝道伦理的内涵

我国传统孝道伦理的内涵丰富,含义广泛。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制的产物,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奉养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孔子所说的“能养”和“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就是要奉养父母。因此传统孝道伦理要求给父母物质方面的奉养,这只是一种最低层次、最起码的要求。

2. 敬重父母。奉养父母并不是孝道伦理的全部内容,所以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里仁》)这就是说,如果不能敬重父母,只供养他们吃喝,岂不是和养一只狗或养一匹马没有区别吗?因此必须要敬重父母。

3. 养老侍疾。《礼记·曲礼上》中“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疾止复故。”[1]意思是孝子在父母生病时要用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他们。父母在年老时身体可能会虚弱,就很容易得病。所以在父母年老生病时,不但要及时治疗和精心照顾父母,而且还应多给父母精神上的关心。

4. 终老祭亲。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我国传统孝道伦理不仅强调对父母生前的奉养、敬重和侍疾,而且还强调父母去世后的那种敬爱之心。这主要是通过“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来体现。葬祭之礼主要表达子女对父母一种爱及怀念。

传统孝道伦理的内涵丰富,其中既有传统美德的凝结,也有旧文化的糟粕。在当代我国,提倡孝道伦理并不是全盘继承,而是应对传统孝道伦理进行科学的认识以及辩证分析,摒弃其不适应时代的方面,吸收其适应时代的方面。

二、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辩证分析

传统孝道伦理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家庭伦理。它既有适应时代的方面也有不适应时代的方面,我们应客观辩证分析。

(一)适应时代的方面

1. 赡养和尊敬父母。《孝经·纪孝行章第十》中“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2]所以传统孝道伦理中不但注重赡养父母,还特别注重要尊敬父母。赡养父母和尊敬父母是缺一不可的。传统孝道伦理强调必养且敬,作为子女,不仅要给父母以衣食供养,更要给之以尊重、关怀,使其心情愉快。对待父母,只敬不养不为敬,只养不敬伤其心。

2. 祭祀和谏诤的合理性部分。《孝经注疏》卷二《士章疏正义》称:“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祭。”“祀者,似也,神人相临”。因此在祭远祖的神灵时,是人与远祖的神灵的相通。每一个民族都意识到远祖的神灵的伟大与人的有限,故在祭祀中极力表达对远祖神灵的敬礼及与远祖神灵相通的愿望。通过祭祀能增加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寻找共同的优秀价值观,同时也是感恩意识的表现。谏诤也有合理性部分,比如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谏诤要求父母有了过错,做子女的应在尊重父母的基础上加以规劝,这和后来的愚孝是有区别的。

3. 尊敬老人。先秦儒家在推行以“仁政”治理国家的理论时,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因此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孝道伦理不仅要求尊重自己家庭中的父母和老人,还要求尊重别人的父母和社会上其他的老人。这种把家庭伦理中的孝道提升到全社会的“敬老”公德上,正所谓“立爱惟亲,立敬为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3],充分说明了孝道伦理的社会意义。当代社会弘扬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减少不尊重老人或“空巢”老人的现象。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二)不适应时代的方面

1. 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传统孝道伦理是建立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基础上,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孔子认为“无违即孝”。所谓“无违”,即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顺从。“父为子纲”说明父子是不平等的关系,单方面强调父亲的权威性,主张子女无条件地服从家长。传统社会较多强调“子孝”,而很少谈到“父慈”,甚至提出了“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和“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等愚孝的原则。这是封建家长的专制主义与子女奴隶主义的集中体现。这种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思想,压抑子女的进取和创造精神,泯灭子女对理想和事业追求的志向,不利于培养子女独立的人格。

2. “忠孝一体”的观念使传统孝道伦理绝对化。孔子说“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又结合封建纲常思想,把孝道伦理推广到臣对君的忠诚上。在我国传统社会,孝是忠的具体化,忠是孝的扩大化。其中汉代不但在孝道上身体力行,而且还制定和贯彻了一套“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通过德治、法治、教育、行政等手段来弘扬孝道。此后“以孝治天下”成了历代君王成功施政的经验总结。到宋明理学出现“天下无不是的君主”和“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等。孝道伦理被绝对化、神秘化,甚至出现了孝的异化或伪孝。endprint

3. 祭祀和谏诤的不合理性部分。祭祀中,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这导致祭祀中薄养厚葬的观念,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谏诤中,记载叶公对孔子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谏诤中要求父母和子女应相互隐瞒错误,这是不合理的。

三、孝道伦理的当代内涵

传统孝道伦理较少讲到父母与女儿的关系、婆媳关系或丈母娘和女婿的关系,忽视女儿、女婿或儿媳在孝道中的作用等。在当代社会,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女儿、女婿或儿媳在孝道伦理的履行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物质化的今天,婆媳关系或丈母娘和女婿的关系受利益纠纷的牵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孝道伦理的履行。当今社会孝道伦理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困局,一面是“重孝”的社会情节,一面是“不孝”和“难孝”的现实尴尬。所以新孝道的建立和发展,应在继承传统孝道伦理精华的基础上,增添适应当代社会的新内容。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赡养父母的义务性和自律性。子女有义务赡养父母及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赡养父母不只是物质上的赡养,而且包括精神上的慰藉。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其中一项内容格外引人关注,就是规定子女“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这就为履行物质和精神赡养父母这一道德义务提供了法律保障。子女赡养父母及老人不只是因为法律的规定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而应是出自对父母老人的亲情和感恩的自觉行动。现实中,精神上赡养父母很难量化或有具体的操作标准,这就需要自律的孝道伦理,需要从内心上自觉地履行赡养父母的道德义务。

2. 父母与子女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当代社会父母与子女人格平等,父母只是监护人。父母与子女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表现在“父慈子孝”。所谓“父慈子孝”,就是父要慈,子应孝,双向对应或对等,即父母与子女双方都要对对方负有责任和义务,相应地都从对方那里获得权利。在长幼关系上,鲁迅强调要建立一种长幼平等、以幼者为本位的新型父子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以“无我的爱”为基础,双方具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此外,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当代社会应注重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和教育好子女。只有从自身做起,然后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女儿、女婿或儿媳的孝发挥真正的作用。

3. 孝敬和孝顺父母。孝敬与孝顺是不同的,“孝敬”是指尊敬父母及亲长,是一种真实的仰望、尊重、爱戴;“孝顺”是指尽量顺从父母的意志,是一种真诚的谦恭、温柔、顺从。孝敬的具体含义包括:一是尊重父母的生活习惯、个人特点和爱好;二是尊重父母的意见或教诲。孝顺,顺者为孝。“百孝顺为先”。意思是说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顺应、顺从老人,让老人高兴,应该是第一位的。孝顺不只是对父母及长辈礼节性地尊重,而是从内心真诚地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比如经常回家看看,多关心父母等。“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荀子·子道》)因此孝顺不是不讲原则,而是有原则的顺从。

4. 祭祀和谏诤的继承与发展。《孝经·丧亲》中说:“生事爱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不管是对父母的祭祀还是对先祖的祭祀,都表达对亲人和先祖的哀思和感激之情。因此,祭祀的继承与发展既是孝道伦理的重要内容,又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所以谏诤的继承与发展就是当亲人或长辈犯了错误时,应在不伤害亲人及长辈自尊心的前提下,婉转地对其进行启发、劝导,以免犯更大的错误。作为子女应对孝敬父母及长辈这一道德要求有正确的认识,要彻底清除“子不言父之过”等错误观念,从而尽到子女应尽的责任。

四、孝道伦理的现实意义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我国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自应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孝道伦理不仅是一种道德力量,而且是一种战略资源和顶层设计。孝道伦理作为一种道德精神,在当代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孝道伦理有助于提高当代人的道德素质。孝道伦理是我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形成个人品德的根源,其有助于提高当代人的道德素质。“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孝首先是内心的愿望。孝敬,只有从内心上真正敬重父母,外在行为上才能做到孝顺父母。孝道伦理有助于唤回人们的道德觉悟和精神认同。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减少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但可以通过常跟父母打电话等方式来解除老人的寂寞。在今天要传承传统文化,就是要回归伦理、回到自己的家。而孝道伦理是善的起点,是护卫传统文化伦理根基之所在。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尤其是对独生子女的孝道教育,不应过多地溺爱子女。父母和老人应在关心子女的基础上,让他们知道父母及长辈无私的付出,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奉献意识和礼节意识,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当代人的道德素质。

2. 孝道伦理有助于当前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孝道伦理是家庭中子女与父母、晚辈与长辈关系间的道德规范。首先,以孝道伦理为导向,会让父母子女都感到快乐。践行孝道伦理不仅是子女在为父母付出,更多的是自己生命的一种收获,是一种伦理上的幸福感。其次,孝道伦理对婚姻建设也有重要意义。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社会群体的事。孝道伦理不仅仅是针对自己的父母,也针对配偶的父母。婚姻里的爱不仅基于交流和沟通,而且还基于与爱同等重要的责任,即对父母及长辈的孝顺。当代社会中充分发挥女儿、女婿或儿媳的孝顺,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的理解和包容,从而有助于当前我国家庭的和睦。

3. 孝道伦理有助于解决当代社会养老问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数量将以年均800万以上的规模激增。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2033年突破4亿,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83亿。[4]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地加快,养老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家庭养老虽然仍是现代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但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已经占到1/3,家庭平均规模不足3.1人,“4-2-1”家庭结构模式日趋普遍,家庭所能提供的养老资源越来越少。社会养老事业发展也面临种种困境。例如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不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匮乏、机构养老床位不足、护理人员短缺等。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迫切需要弘扬历史悠久的传统孝道伦理,不仅注重对父母和长辈物质上的赡养,而且更加注重对父母及长辈的精神赡养,这对于解决养老问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4. 孝道伦理有助于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为老不尊”“子女不孝顺父母甚至虐待父母”和“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等不和谐的现象,这使国人找不到家的归属感甚至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在当代社会不仅要把孝道伦理作为一种道德力量,而且要作为顶层设计和一种战略资源。这样不但有助于增强公民的道德责任感和自觉性,而且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孝道伦理不但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无法替代的道德力量和约束力、制约力,而且是构筑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石。在当代社会弘扬孝道伦理,有助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志敏,注译.四书五经[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2]古敏.孝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3]刘东青,申培.论孝道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传承,2009,(8).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

上一篇:从委托合同看刑事案件三个阶段的区别下一篇:县职工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