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新发展论坛论文

2024-04-10

青年创新发展论坛论文(共6篇)

篇1:青年创新发展论坛论文

青年创新责任论坛

创新是人类心理特有的天性,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更是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创新人才及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创新速度与效率的竞争,而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制度安排与环境营造是创新的根本。

作为当代新青年,是各机关单位和企业的中流砥柱,承担着单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责任,而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创新精神和创造型思维的能力。我们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应该有这种信心、有这种信念,要坚持弘扬创新精神,要大力培育创新意识,为企业和单位的跨越式发展储备力量。

一、推动技术创新的责任

科学技术创新是我们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责任,只要用心,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是企业发展和单位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林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科技装备越来越多,只有把创新作为责任,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之路,掌握最新的林业技术,才能彻底走在林业科学的最前列!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之一。而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林业科学技术,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城市生态环境共同发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技术创新的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技术创新从依赖数据、信息转而更借助于知识和智慧,同时需要各类知识的动态转换与流动,例如森林村庄、森林城镇的绿化,不仅需要植物学的知识,还需要园林设计学,建筑学,社会学、美学等等各个学科知识的结合。也就是说未来的技术创新将要减少对独立学科知识、浅层数据和信息的依赖,它更需要创造性和深思熟虑,是一个多学科,多方面知识的结合体。其次,创新的主体是人,技术的创新要依赖于人类学习和整理分析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动态调整。由于当代技术创新需要包括各类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新的学习机制和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整合各方面知识,从而突破自我,实现创新。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单位和企业要不断引进高科技人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加速推动创新的实现。

二、做好管理创新的责任

当代青年,作为基层技术人员的领导者,未来企业和单位发展的后备力量和决策者,在注重科学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不断充实自己,探索管理的新模式,实现管理的创新,为企业和单位可持续的发展做好宏观决策。

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是要找到适合企业和单位的内外环境、具体条件等实际的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每个具体管理单位都不可能与其它单位相同或相类似的,管理创新是不可模仿的。这是因为不同的企业和管理单位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其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而人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第三,管理者的情况,包括管理理念、管理风格也都是千差万别的。

但是管理创新不必追求所有的管理方式都必须是别人没有做过的,管理创新务在实效,关键是要适合自己企业或单位的实际情况,适合自己的必然是与众不同的,这就是一种创新。管理创新不仅要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学习和借鉴成功管理者的经验,同时也应当努力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关于管理的理念精髓,根据自己企业和单位的情况加以合理的运用。

管理的理论有很多种,形成了多种流派和理论,既然是理论,只能是一种指导,具体到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从理论上说是不可能完全按照一种理论或是现成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实践的,这就需要管理者根据自己企业和单位的实际,选择一定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从而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特点。这种管理方式和特点是自己单位所特有的,这就是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应当是所有企业、所有管理单位都应当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责任理所当然地在于管理者。管理者决定着企业和单位的发展方向,在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当然应该承担管理创新的责任,这也是管理者做好自身工作的需要和保障。

篇2:青年创新发展论坛论文

会议纪要

参加人员:范锐平、朱厚轮(团省委书记)、万桃元(市政协主席)、吴朝安(团省委副书记)、施真强、谢豪斌等人 主办单位:共青团湖北省委

承办单位: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市委、襄阳广播电视台

会议主要内容:

1、团省委书记朱厚伦致辞,宣布论坛会开幕。

2、为“湖北(襄阳)青年人才创新产业园”、“湖北(襄阳)青年创业孵化器”揭牌。

3、航奥伺服公司副总经理冯敏、团市委副书记施海涛、襄阳兴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孝成签约;襄阳东湖高新常务副总邓胜利、团市委副书记黄俊、展望鹏程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签约;

4、深圳创投湖北分公司总经理刘敏向宇清传动公司董事会秘书胡明朗授2000万元投资牌;

5、范瑞平讲话内容:目前我们正在以建设四个襄阳为契机,努力建设新襄阳,省领导对四个襄阳给予很高的期望,在座的都是襄阳的青年才俊,是襄阳的未来和希望,要抓住契机,努力实现个人的抱负。

6、中欧商学院教授葛定昆关于《青年创新创业》做了大

概一个小时的演讲,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及生活阅历给大家讲解青年创业时所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很高的文化水准、雄厚的基金基础、丰富的人脉关系等都是不需要去考虑的,而是一个人的观念及信念在支撑我们创业的思路。在讲解过程中,他用PPT给大家演示一个企业领导者在不同阶段所出的角色以及CEO的概念;

7、湖北青联副主席、武汉人福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海、襄阳凯德尔森生物技术董事长张二利分别根据自己公司的成长过程讲述青年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团队、资金、机遇,襄阳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在两人演讲结束后用这样一段话对演讲进行了概括“我仿佛看到一个可爱的天使,这个天使是由团队、资金、机遇这样一个牢不可破的三角关系构成,那么我再为这个可爱的天使添上一双翅膀,这就是信念”

篇3:国有企业青年工作创新与发展

一、国有企业青年工作的创新

企业青年工作是企业整个经济链的最关键环节, 所以, 一定要用正规适当的模式来管理和运行青年工作。当前, 时代要求创新, 企业也要求创新, 青年的工作更要要求创新。在行动上, 要按照有利于增强活力, 有利于团结, 有利于内部和谐, 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来改善现有的模式化工作方式, 实现青年工作的创新;在思想上, 要以继承以往工作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断钻研和探索新思维和新方法, 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开发更具时代性、更富创造性的“新”内容。

(一) 提升青年职工的职业地位, 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当前国有企业青年工作承袭前人的经验较多, 而自己固然有想法, 也很少有人去真的实践。可以说, 很多优质青年进入了一个大染缸, 即使有标新立异的颜色, 也会很快被其他颜色所取代, 这是我们国有企业从来都存在的一个敝病, 空有理论而缺少实践。所以, 企业应该本着遵循自己内在原则, 更新企业思维和思路, 给青年工作者一个全新的事业思路和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 让青年工作者能将自己创新的思维进行实践, 给企业注入一股新的狂潮。

(二) 建设适合青年队伍工作的创新流程化

企业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 而青年工作者的加入, 就需要企业来提供一个适合青年的新的流程。企业需要在不违背内部原则的情况下, 将青年工作者当成企业工作链中的特殊且重要的环节, 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和调整以一种全新的排列方式来适应青年的能力, 创造力和思想教育, 让工作来适应工作者, 而非工作者来适应工作。这样有助于我们青年工作者能更好地融入工作, 以最好的姿态, 最饱满的热情和最创新大胆的提议来完成工作。让企业以一种更加欣欣向荣的蓬勃状态在社会生存。

(三) 增强信息获取和宣传

当代青年最重要的技能, 也是相对于老一辈工作者最有优势的地方, 就是对计算机网络的熟悉。现代社会, 信息的传递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网络, 网络上的信息不仅更新迅速, 而且四通八达, 范围很广。而网络的快速发展正是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为了应对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 企业就要对青年工作者实行信息化管理。青年人头脑灵活, 学习能力强, 企业要针对青年的特点, 转变青年工作者的工作方式, 找准工作点, 把握主动权, 实施新发展。

(四) 改善企业氛围, 创造青年奉献平台

青年工作者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敢于挑战和竞争。企业要抓住青年的特点, 营造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通过竞争和挑战来吸取经验, 增长技能, 提高业绩, 通过创新来为自己争取适合自己的工作, 让自己在企业中尽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用鼓励的方式引领青年工作者为企业做贡献。

二、国有企业青年工作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 对青年工作有了明确的定位, 一定要做好企业青年工作, 让企业青年立足岗位, 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 也促进社会的经济建设。2012年召开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对青年工作也做出了进一步指示, 要求青年队伍建设要以有目标、有才干、有追求、有业绩为方向, 树立青年的为党、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意识, 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有高质量追求的优秀青年后备军。

青年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企业要发展, 离不开青年工作的发展。首先, 重视企业发展, 要加强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以十八大工作要求为指引, 提高青年的自我提高意识和企业青年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 围绕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员工做好思想教育, 将思想教育和实践相结合, 引领青年员工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作贡献。其次, 要引领青年工作者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 力争使其成为复合性人才。要搭建青年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沟通的桥梁, 管理人员要学会倾听基层青年工作者的想法, 实行更为民主的管理方式, 让青年工作者有企业主人翁意识, 增强对企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点也是十八大中对青年“有业绩”的基本要求, 有了在企业中的存在感与责任感, 青年工作者便能有所作为, 干出一些被人们认可的实际工作, 实现自我价值。高层的倾听和鼓励可以调动青年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加强青年工作的整体技术水平, 实现青年工作更好地发展。最后, 也是青年工作发展最关键的一点, 就是加强企业团队的整体组织建设, 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自身基层管理, 巩固和发展基层组织。

对于青年工作者, 灵活多变、欣欣向荣的组织管理团队更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感和工作热情。企业对组织的调整和工作的开展要有计划, 有目的, 不能随便开始或撤销, 这样会打击青年工作的积极性。也可以开展对青年工作部的组织, 这样既能激起青年人的挑战欲, 更能加强青年工作的发展。

三、结语

国有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有机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领导者, 而青年队伍则是国有企业发展创新的核心主力军, 他们在国有企业中积极创新, 勇于探索, 在工作中彰显出很高的激情与活力, 为企业各个方面的优化与发展贡献了很大的青春力量。同时, 国有企业青年队伍也是国家共产主义思想传播与弘扬的良好基地与平台, 国有企业管理者们要把握好这一契机, 做好青年队伍的建设工作, 稳抓青年工作的各项指标, 为其在企业中的发展提供空间与机会, 这不但是国有企业能够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 更是稳定党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发扬党的优秀方针政策的必要条件, 古语说“少年强, 则国强”, 但是我们更有理由相信, 青年强则企业强, 青年强则国强。

参考文献

[1]田宇.浅析当前企业团青工作存在问题[J].科技信息, 2012, (33) .

[2]扈伟.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青年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4) .

[3]黄雅霖.浅谈企业青年工作的动态发展[J].科技信息, 2009, (32) .

[4]韦燕燕.关于国有大型工业企业青年工作机构建设的前瞻性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 (4) .

[5]柴俊, 沈立平.改进创新国有企业青年工作[J].政工研究动态, 2008, (20) .

[6]卫效良.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 2012, (11) .

篇4:青年创新发展论坛论文

作者简介:毛军吉(1968-),男,湖南省永州市人,深圳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建理论、社会治理及政策咨询研究。摘要:高校是高级知识群体的集聚之地,在高校中发展教师党员尤其是做好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尤为重要。以南方某省SZ市高校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问题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总体态势、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和加强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

关键词: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4.04.025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7卷第4期毛军吉: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尤其是在知识分子聚集的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和政治取向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化及利益化。根据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我们要继续加强普通高校党组织的建设,切实做好在青年教师中的党员发展工作,依然是各高校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此,本文结合对南方某省SZ市高校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问题的调研,着重从如何创新党员发展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角度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和加强我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

一、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总体态势

(一)经验与做法的探索与总结

在调查中发现,SZ市市属各高校党委和院(系)党委(总支)都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出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首先,基本做到“三到位”,即学校党委重视,思想认识到位;目标思路清晰,制度措施到位;职责任务明确,队伍落实到位。其次,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把教学、科研一线优秀教师(特别是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的)列为重点考察对象;第三,把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纳入项目化管理的渠道,列入院(系)领导班子和党务干部的年度考核内容;第四,通过发挥优秀党员教师在工作中的影响力来加强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的凝聚力;第五,注意新进和留校青年教师的党员比例,从源头上确保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此外,有的高校还结合各种学术活动的开展加强对非党青年教师的党性党风教育,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二)对党的认识比较理性和客观

当前,高校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对党的认识比较理性和客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遍认同。现有研究显示,80%以上的青年教师对坚持党的领导充满信心;67%的非党员青年教师认为目前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只是少数或者极少数;46%的非党员青年教师认为近年来党在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或者较大成效;66%的党员青年教师认为目前党在党员干部的选拔与任免方面比较民主;66%的人认为所在党支部有一定凝聚力,16%的认为有很强的凝聚力;64%的人比较乐意参加所在党支部开展的各种活动\[1\]。

(三)党员比例趋于稳定,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偏少

SZ市市属高校党员教师的比例虽然趋于稳定,基本保持在45%左右,但总的来看,青年教师中的党员比例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还是偏少偏低,有的院(系)一年只发展几个青年教师党员,甚至存在几年都没有发展一名青年教师党员情况;而且大部分青年教师党员是在读大学或研究生期间发展入党的,工作后在学校入党的并不多,具有博士学位、受聘教授后入党的青年教师更少。令人担忧的是,在有的高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申请入党的人数呈下降趋势,青年教师党员比例逐年下滑。与此相反,高校一些民主党派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在逐年上升,加入民主党派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现场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和查阅资料发现,SZ市市属高校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虽然有创新、有特点、有成绩,但是在目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同样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诸如入党积极性不高、入党动机不纯和倾向加入民主党派等突出问题,其原因值得分析和研究。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不高。从公开的数据来看,普通高校35岁以下的非党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普遍不到15%。具体表现是:一些青年教师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参加政治活动不积极,追求政治进步的意愿不强烈;对党的信任度不高,心存顾虑,自恃清高,自认为社会上有些“共产党员”不如自己,不想现在入党;一心专注于所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注重在专业上的深造和发展,平日考虑教学、做课题、写论文以参评职称的多,考虑要不要申请入党的少;认为党员标准和条件高,自己现在尚不具备条件而打消入党念头的多,而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入党的人少;认为入党考察时间长、手续较繁杂,还要交纳党费和参加各种会议等,因而对入党望而却步的多,主动申请入党的少\[2\]。

2. 部分青年教师入党动机不纯。当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在入党动机上存在功利思想比较严重和“非政治化”的倾向,面对入不入党问题时考虑的首先是对自己有没有利益。在已有的调查研究中,诸如对“为什么要入党”的问题,6%的党员青年教师回答是出于满足个人的荣誉感和不甘落后、随大流;28%的人回答是“为了在政治参与方面赢得优势”、“为自己的事业发展打下基础”。对“青年教师不愿意入党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回答“理想信念淡漠”、“缺乏政治上追求进步的兴趣”占25%,回答“怕入党后受到约束而不自由”和“入党对自己没有好处”占16%。另外,有40%的人表示“不愿加入任何党派”。这反映出当前一部分青年教师入党动机上的不纯和思想上的“非政治化”倾向\[3\]。

3. 部分青年教师倾向加入民主党派。调查显示,近几年来加入民主党派的优秀青年教师日趋增多。目前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民主党派在各级人大、政协、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均有一定的领导职数指标,不少民主党派人士因此被破格提拔而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且民主党派的组织生活往往比较活跃,开展活动的经费也比较充足,加入民主党派的手续又比较宽松自由,这些都使民主党派对青年教师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

(二)导致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其分析

1. 客观大环境和文化多元化造成理想信仰模糊。客观大环境和文化多元化造成政治信仰模糊,在目前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部分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SZ市市属高校的很多青年教师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长期的国外生活使他们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较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基本路线及方针政策等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理解,他们普遍对政治缺乏热情,不大关心所谓的大是大非问题,有的甚至主张政治多元化,对党的执政地位存在或多或少的认识偏差。

2. 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致使对党的信任度下降。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也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意外。这些年来,我国惩治腐败的力度越来越大,其成效也相当明显,上至“老虎”下至“苍蝇”打了一批又一批,但还是层出不穷。对此,我们一些青年教师缺乏历史、辩证和发展的眼光,不能正确看待、分析及评价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加上信息化时代对负面消息的放大作用和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兴风作浪,致使部分青年教师对所看到的东西更加困惑,其负面情绪很重。

3. 部分党员先进性不突出影响了其入党积极性。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而目前高校少数党员的不作为或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使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发挥,制约了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其具体表现为:一些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没有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身边的非党员教师没有起到好的引领作用,相反,少数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的表现落后,有时还不如普通青年教师,如一些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在工作中教学不如人,科研不如人,整天就想着为自己捞资本,争待遇,要荣誉,平时对学校和社会的公共事业却漠不关心,更谈不上对普通青年教师的关心和引导,这使得一些青年教师觉得党员也不过如此,因而对入党持观望的态度,不愿意入党。

4. 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和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的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青年教师功利思想比较重,在入党问题上计较个人得失。他们认为入党必须有利可图,要能解决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自己带来好处才行;如果入党不能带来实惠,不如把时间精力放到业务提高和专业进修上。同时,一些高校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的缺位,也助长了部分青年教师淡化政治倾向,产生了重业务轻政治的思想。比如,有的高校在选择后备干部时,常常强调要培养业务上有成果和紧跟领导的人,诸如过多地强调学历、著作、论文、资历等,久而久之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忽视自身政治修养的修炼与提高。对此,调研中多名老师表示:现有的大学人才体制是鼓励青年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入不入党对自己的前途没有影响;现在的教学和科研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入不入党的问题。

5. 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存在不足。调查表明,各高校党委都将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列入重要日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一些不足:有的院(系)党支部说的多做的少,敷衍塞责;有的支部在发展青年教师入党问题上搞“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从而伤害了他们的感情,打击了他们人党的积极性;有的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创新,针对非党青年教师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较少,且形式和手段落后,还往往停留在开会传达,发文件,组织参观学习等传统形式,给青年教师讲大道理,谈宏大的价值观,很少将党的先进理论与青年教师身边小环境,即密切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形式和内容喜闻乐见。此外,基层党支部缺乏专职党务干部,现有党务工作多由院(系)领导和党员骨干教师兼任,人手不够也影响了支部生活效果。

三、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机制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1. 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模式。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是党建的基本原理之一。要解决高校部分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不高、入党动机不纯的问题,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变过去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模式。一是改变过去那种僵化而枯燥的广播电视、校报、宣传栏、典型报告等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平台,建立党建网页,设立党建微博、微信、QQ群等,将教育、服务、管理有机结合,占领网络教育的制高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宣传。二是树立开放思想,建立融合机制,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多与党员教师广泛接触,不断提升他们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三是向民主党派学习,党内一些活动也可适当地吸收非党青年教师参加,同样也可建议党员教师多参加的一些民主党派的活动,加强相互沟通与了解。

2. 加强入党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一是健全支部、院(系)、学校三级入党教育培养的组织体系。加强学校党校建设,有条件的高校还要建立院(系)分党校,以学校党校为依托,作为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轮训的摇篮和主要阵地,并经常安排党性强、政策理论水平高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为培训班学员上党课,帮助青年教师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党认识党,促使他们更加主动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二是科学设定党课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内容包括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要关注当前社会上盛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青年教师的客观影响,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3.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调研中发现,不同单位的党务工作者表示,过于繁琐的入党程序、过于注重形式的思想汇报、过多没有实际内容的考察会议和座谈会,是许多高校青年教师不愿意做甚至于反感的事情。因此,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入党流程,突出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关键是要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教育时,特别注意抓住热点、解决疑难,以解决青年教师思想上的大是大非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激发青年教师的政治热情和入党积极性。最终将那些学问做得好、思想进步、有朝气的青年教师吸收入党,使党的肌体永葆青春和活力。

(二)创新高校党务工作制度

1. 建立和落实领导责任制。各高校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门、院(系)党组织贯彻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师党支部相互衔接的工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结合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书记项目”,完善高校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评价办法,把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纳入学校党委班子的年度考核,作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党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落实院(系)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对院(系)党政领导班子的考核制度;建立党支部的工作考评指标,作为评价专(兼)职党务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2. 将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之中。树立“双培”的理念,即“从党员教师中培养骨干教师,从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从而把党员发展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以教学科研促党务,以党务工作业绩树品牌。一方面要注重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各种进修、培训乃至出国深造的机会,鼓励一部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另一方面通过相关政策调整,在党政领导、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教师海外进修、职务评聘、年度考核、评优评奖等工作中,要树立正确鲜明的政策导向,不仅要注重业务素质,还要注重其思想政治素质,引导青年教师自觉把个人业务的发展与思想政治的进步紧密相联\[4\]。

3. 坚持党员标准严把入口关。党员发展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政治工作。党章规定,必须坚持党员标准,确保质量;反对降低标准,追求人头数量。一是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防止降低要求。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结合高校特点,从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进一步明确青年教师党员具体标准。二是引导青年教师端正入党动机,克服入党动机中的“功利”成分。考察高校青年教师的入党动机,关键在于能否把个人利益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能否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当党的事业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时能否毫不犹豫地舍弃个人利益。

(三)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

1. 加强对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的认识。党组织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高校青年教师的注意力?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仅停留在诸如文件传达、看录像、听讲座和瞻仰革命遗址等传统的方式方法上,应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新情况并针对青年教师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注重多彩精神生活的特点,不断创新适合青年教师特征的党组织活动方式方法,探索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党课教育活动。除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文体活动外,还可开展一些科技服务类的各类讲座、沙龙、辩论会,或者开展服务大龄青年的相亲会、聚会、游学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青年教师的生活,还可拉近青年教师同党的关系,把他们吸引和团结到党组织的周围。

2.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加强党性锻炼。安排高校青年教师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工作,接受组织的监督与帮助,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信任和关怀,而且能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成熟起来。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因人而异,形式多样:可以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也可以到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挂职任教;可以到工厂、农村、部队、矿山、农场蹲点,调查研究;也可以到校办工厂和校内兼任年级辅导员,等等\[5\]。

3. 为党组织的活动创新提供支持保障。要健全和完善院(系)党务工作机构,适当增加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编制,配备一支数量合适的专职党建工作队伍,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各项素质。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从物质条件上加大对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支持力度,按照标准配备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培养的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此外,可以设立党建专项经费、党费补助等方式,加大人、财、物的投入,进一步调动基层党支部的积极性,保障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强党组织的活力。

(四)创新党员发展工作的配套机制

1. 建立健全党内联系人制度。青年教师入党必须以自愿为原则,但也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对于加强对非党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的吸引力,可以选择一些党性原则强、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教师党员,担任其党内联系人,每名党员教师帮带一名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专门交流两次。对有入党要求的青年教师要主动与其接触、交流,帮助他们做好入党申请等相关发展工作。所在单位党委每年要检查培养联系人制度的落实情况,掌握有关培养对象的政治思想和工作状况,对培养联系人的工作给予具体指导、帮助和奖惩。

2. 构建校内外的“合力”机制。吸引高校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需要充分利用好高校党组织和老党员的“硬”和“软”实力来开展宣传发动,但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校外的社会因素。可以通过优秀党员教师的传帮带,给青年教师带来潜移默化的正能量,进而影响他们的政治倾向,促进他们向党组织积极靠拢。青年教师居住的社区党组织、街道党组织、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等,都可能成为影响他们是否愿意加入党组织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此,党组织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合理发挥这些内外因素的引导作用,注重调动校外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使青年教师对社会不再是简单的求全责备而应该把自己摆进去思考自我责任,发挥作用,尽量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使青年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战胜自我,自动申请加入党组织。

3. 围绕“战斗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拥有了战斗力和凝聚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公信力和吸引力,才会有更多的优秀青年自觉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一是把党建工作与行政(教研)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以此来提高党组织的兼容性,从战略层次解决党员发展工作的动力机制问题;二是要通过建立健全院(系)党支部的党务工作机制,发挥党务干部队伍的作用,创新性地开展党务工作,增强党组织对青年教师的凝聚力;三是各院(系)党支部要加强对党员教师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非党青年教师施加积极影响,同时敢于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树立良好的党员队伍形象,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刘文,王永章.高校青年高级知识分子入党问题调查与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4(12):6063.

\[2\]甘贤立.高校青年教师入党问题分析\[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740.

\[3\]古丽斯坦·哈德尔,艾尼瓦尔·塔依尔.高等院校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思考\[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6):5557.

\[4\]卢锟.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8):143144.

\[5\]杨健生.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高教研究,1999(1):8487.

篇5:在青年管理创新论坛上的讲话1

同志们:

在2013年即将画上句号之际,公司党委组织的这次青

年论坛活动,充分展示了公司青年人拼搏进取的锐气、奋发有为的朝气,展示了我们公司青年扎根一线、奉献事业的情怀,特别是刚才做交流的十几篇论文,我认为都很贴近实际、贴近工作需要,作者的思维也很缜密、有很强的逻辑性和针对性,通过你们我感到,我们公司的青年群体是一个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对事业高度负责,具有较强敬业精神的群体,在这里我向获得优秀论文奖的青年同志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下面,我就公司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对青年骨干人才要突出动态管理

去年的这个时候,公司启动了第一批青年骨干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通过层层推荐考察,党委确定了首批36名青年骨干进行了挂职锻炼,采取月度总结、季度述职、岗位锻炼加集中培训的方式,加强培养锻炼,各部门也给它们压担子、派任务,总体说来完成的还不错,但是也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还要进一步扬长补短,让青年人加快成熟。当然,青年人才的选拔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人才队伍也是处于一种动态的管理之中,能进能出、有来有往,经过考核认为合

1格的我们就考虑提拔使用,认为有待改善的我们加强培养,对那些思想不上进、作用不突出、工作成绩不明显、碌碌无为的所谓青年骨干,我看该让贤就让贤,补充一些新鲜血液,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良性竞争机制,在制度层面让青年人才有紧迫感、危机感。年底前到明年的一月份,公司党委将启动第二批青年骨干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这次选拔培养要注意吸收借鉴第一次的经验教训,注意用工作的实际成效证明自己,不只看你说的、更要看你做的。

二、作风建设要从青年抓起

近一段时期,中央、集团和我们公司都认真深入地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心要义就是聚焦作风建设,我认为抓作风建设要从青年抓起,一是要领导做表率,青年人的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强,有样学样,我们领导干部要注意用优良的作风来带动、影响和鞭策青年,自觉地在作风、能力素质上树立学习的榜样,让青年人服气;二是青年职工自身要有培养自己优良作风的意识,也要自觉地对照“四风”问题查查自己身上有没有蛛丝马迹,特别是青年党员,看看是否在工作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工作作风过不过硬,再谈是不是发挥了骨干作用的问题。

三、青年骨干要做践行企业文化的生力军

今年公司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取得了较为扎实的成果,接下来就需要加大宣贯力度,现在公司大部分是青年员工,是践行企业文化的绝对力量,可以说没有青年人的身体力行,企业文化的落地就是一纸空谈,青年骨干本身的年龄优势、智力优势要在企业文化的贯彻执行中展现出来,挂职锻炼的干部要作出表率,时时处处以企业文化的理念规范和要求自己,自己做到了才能影响和带动别人。

四、加强学习、敢于创新

最近集团公司在大力开展学**的活动,我们与**的生产领域不同、企业性质不同,但是都是由高知识、高技能的青年人组成的这一点是相同的,我建议大家都好好看看党委下发的《****》,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对照对照自己的差距,特别是树立一种敢于创新的意识,但是前提是要加强学习,把现有的规章制度学懂、吃透、执行好,再来谈创新,脚踏实地地深入学习调研、实实拍拍地干成几件事情再来谈创新,如果只知道怨天尤人、人云亦云,不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做起,这样的创新只能是空谈误企,也贻误大好青春。同志们,青年朋友们,毛主席说过,这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同样,公司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能给广大青年员工带来实惠、带来机会。公司发展正需要大量的骨干关键人才的支撑,你们今天的奋斗,是成就公司未来的基石,也只有靠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成就**员工幸福生活,我们的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希望大家扎实走好每一步,摒弃浮躁、从小事做起,把工作做到极致,用汗水

篇6:青年创新发展论坛论文

浅议远洋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

冯海滨

面临经济全球化、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挑战和机遇,面临国际散货运输的管理体系和体制创新的不断变革,远洋运输企业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国际航运市场的主导地位就尤为迫切。经济的全球化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使参与国际竞争的远洋运输企业必须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建立反应快捷的现代信息网,准确把握市场时机,实现信息技术与航运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青远公司从推进办公系统自动化到船岸联系的AMOS系统、财务SAP系统、卫星通讯系统的建立,正逐步迈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车道。但在推进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深刻融合的过程中,公司仍在航运经营理念、管理思想与方法、服务机制及技术创新上与一流的航运企业存在着差距。要真正取得参与市场竞争的“入场券”和“通行证”,就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航运经营机制的创新,推动客户服务网络的完善和服务质量、手段的不断提高,推动远洋运输船舶科技创新,充分实现内部资源共享,打造公司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做优航运主业。

一、充分认识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运输越来越高的准入门槛,公司面临着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上,与国际上的一流航运企业在同等到条件下开展竞争。这种国际市场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船舶运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品牌、营销渠道、服务质量、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竞争。在公司船队结构不理想,实现结构合理的调整过程是较为长期的情况下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中生存并稳步健康发展必须具有反应快捷的神经网络系统——现代信息网络。

现代信息网是现代通信网、计算机网和信息资源网的统称;而信息资源网则是指信息有序的组织、完善的管理和有效的服务体系。把静态的、孤立的世界各地航运信息资源变为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这对当前面临全球竞争的远洋运输业来是更为迫切的任务。因为信息流本身就是网络化的、互动的,它伴随物流、人流而产生并为其服务。复杂而繁多的信息必须经过仔细的分析,并采用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来支持它的网络化流动,这就要求远洋运输企业必须加强

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载体更好地为公司决策者、航运运作、精细管理服务。作为远洋运输的载体,船舶与货主、代理、船东、租家和公司之间有频繁的信息交换,公司投入资金建立起与船舶、货主、租家、港口的现代通信——计算机网是很必要的,但这只是解决了物理平台的问题。重要的是,在物理平台之上解决好信息资源网的规划设计与实现问题,建立为远洋运输经营生产服务的集成化、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这种新的形势迫切要求公司在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船队结构状况、员工综合素质,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战略,建立灵敏的市场应变机制,及时捕捉航运及相关领域的信息,并根据此信息适时形成决策并付诸实施,采取新的竞争方式,才能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提升公司航运竞争力。

二、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远洋运输企业航运管理创新

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重视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从严治企、实现管理创新,是企业适应市场、增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信息化建设必须同管理创新和机制转变有机结合起来,企业信息化决不只是简单地应用计算机替代手工劳动,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去,而是要首先对传统落后的航运管理观念、滞后的船岸沟通、僵化臃肿的组织体制、反应迟钝的管理流程及人浮于事的工作氛围等管理各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因此必须把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在管理创新和机制转变的基础上。

加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航运管理创新并不是毫无根据、不结合实际的创新,而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联系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在借鉴国际先进的一流航运企业的管理创新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我们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改变沿用多年的旧远洋运输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建立一种能够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要求的新管理模式和新的管理体制。在远洋运输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引导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综合性管理信息化系统贯穿企业运输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提高企业对国际航运市场运输经营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利用能力,为公司的租入船、买造船、货源、船员调配、航线安排等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再造业务流程,提升航运经营水平。同时综合性管理信息化系统在远洋运输企业的充分应用,它本身对管理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和各项管理业务的协同性的要求就很高。因此公司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实现管理科学、向经营管理要效益为宗旨,不断优化企业船舶运力、船员配置、营销网络等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透明度,加强内

部制衡,完善决策程序,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促进管理的不断创新。

三、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远洋运输企业服务的质量提高和服务手段的创新 航运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运输市场,航运企业在其运营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世界各地的航运企业及货主开展广泛地信息交换。多年的经营实践和市场竞争的法则,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服务手段的先进与落后,都直接影响公司的国际信誉,直接决定了市场份额和利润来源。因此公司要主动地加强与租家、货主、船舶代理、经纪人、港口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意图,研究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要求。在不违背市场原则和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对重点客户进行重点满足,加强商务管理。要建立覆盖国内外各销售网点的计算机网络,将船舶动态、客户需求、市场变化、港口信息等信息资源纳入计算机网络,即时进行监控、调度、响应和分析,从而推动客户管理和服务创新,争取双赢互惠。

在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的过程中,航运企业的特色必然要求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开展采用行业国际标准的电子商务活动,建立营销管理信息化系统。远洋运输企业的服务手段的创新主要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外信息发布与客户服务机制建设、企业内部应用系统建设以及全新的市场运营机制建设等各个方面开展电子商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透明化、自由化的服务,以多种信息交换方式实现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为客户提供船期及运输时间、远程订舱、提单处理、货物跟踪、通知及付款等各类服务机制。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依靠企业内部的应用信息系统来支持,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的服务领域。在中远集团统一规划下,公司开展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展多年,具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因此要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不搞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各类条件和资源的重要作用,在电子商务这一新领域对企业应用系统进行全面整合,进而实现企业灵活机敏的信息网络的德建设。

四、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远洋运输生产的科技创新、降本增效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竞争模式,左右航运业竞争力与兴衰成败的已不再是粗放经营时期的单纯价格竞争,科技已成为促动航运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加入WTO之后,新一轮高知识技术含量的航运服务竞争已经拉开帷幕。目前,很多外资航运公司已在企业的综合物流、多式联运管理、单证流转等方面综合运用了电子数据交换(E 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智能运输系统(ITS)等先进技术,航运自动化和高效化给国内传统的航运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以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航运技术创新步伐,重视新技术的开发、运用,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作为大型专业化的散货船运输企业,公司应针对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的变化及船型结构特点,以船队的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增强广大船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引导一线工作人员在生产实践中汲取更多经验和知识,从扩大散货船运输能力、改变船舶用途和节约能源等方面对船舶进行技术改造,推动船舶管理的降本增效,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为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组织机制和人员构成上推进信息化建设要实施再造业务流程,优化公司的部门组织机构,不断减少管理层次,严格规章制度,分流富余人员,实现扁平化的管理结构,确保信息流转的快捷顺畅,进一步培养起一支精干、团结、有朝气、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五、信息化建设要建立企业内部单一的、可拓展的公共基础网络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内部单一的、可拓展的公共基础网络,将是公司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内部网络建设在实现信息查询和资源共享,为公司航运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资源空间和更人性化的服务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公司内部网络在重新架构上应增强网络的智能服务功能,加大多项查询、个人培训、在线服务等实用功能的运用,以鲜活特色突出公司网络的人性化的服务功能。基础网络的建设繁杂而专业技术性较强,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持,这就需要在公司主导的基础上,走联合开发的道路,与外界专业单位联合实施公共基础网络的架构,进行数据环境重构和应用软件的工程化开发。充分采用先进高效的方式,确保公司各种系统软件之间的兼容以及职能管理系统的相互对接和有效集成;运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等,实现数据全面整合和信息共享;运用先进的防火墙、过滤网等系统安全技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六、推进信息化建设要结合企业实际,增强时效性

推进信息化建设要紧密结合远洋运输企业的实际,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首先企业的各级领导负有把握着企业发展方向、确定发展战略以及广泛开拓市场的重任,同时也在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在信息化建设中自始至终地领导、关注、组织实施及协调信息化的各项建设工作。其次开展信息化建设在起步阶段就要找准工作切入点,紧紧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做文章。衡量一个远洋运输企业界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在于它采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手段,而在于它是否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运输生

产经营中各个环节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否显著改善各项主要的经营指标和创造多少利润,使企业在服务手段和质量更加适应国际运输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第三,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务求实效。要特别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不顾企业实际需要和条件,一味贪大求全、急于求成,甚至花大钱图虚名,把信息化作为展示企业实力和身价的“标签”;另一种是知难而退,裹足不前,不敢大胆触动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既得利益,被各种各样的困难所吓倒。检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和好坏的标准,不是看花了多少钱,干了多少年,而主要是看管理水平提高没有、竞争能力增强没有、经济效益增长没有。第四,要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搞信息化建设必然要有资金投入。特别是船舶现代通讯系统的更新和卫星网络的建立,从培养广大职工的信息化意识入手,大力引进和培养既懂企业经营管理、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努力培育和建立自己的软件开发、应用和维护队伍。对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人才,要加大收入分配方面的激励。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全体船岸职工的信息化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上一篇:堆沟港中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下一篇:护理专业学生自荐信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