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品牌危机管理

2024-04-28

物业品牌危机管理(精选6篇)

篇1:物业品牌危机管理

物业管理企业危机管理研究

文/杨铁光

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都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而存在着风险,世界上没有只有收益而没有任何风险的经营活动。物业管理企业一向被认为是一个低风险的行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物业管理随时都面对风险,在具体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中,一旦出现失误或未能及时控制,风险就会转化成为危机。因此,分析研究物业管理危机的状态,把握物业管理危机的防范与处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危机管理的目的通过对物业管理行业危机管理的研究,明确物业管理行业危机管理的状态、征兆和有效解决的办法,从而使物业管理员工进一步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在具体的管理和服务中,掌握危机管理的专业知识,掌握危机变化的第一手材料,掌握危机发生的各类信息,掌握危机处理的各种预案和措施,从而控制危机、处理危机、化解危机、转危为机,*高效的危机管理团队,把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使物业管理企业走上和谐发展的轨道。

二、危机管理的意义

所谓危机管理指的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从而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它原本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术语,后被广泛地用于政府管理,公共关系等各行各业。危机管理学认为,那些能够预防的“危机”,在一般情况下,都只能称之为“问题”,是属于各级组织常规管理中的问题,而只有那些无法预知的、被忽视的、具有颠覆力以及对组织、社会和个人有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意外事故,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危机。

物业管理行业随时随地都面对危机,主要内容有①保安:如物业内发生爆炸、抢劫、偷盗、冲突、袭击等。②意外:如物业内发生火警、水浸、倒塌、雷击、大风、暴雨、法律纠纷等引致人身财产重大损失的意外事件。③故障:如供电、供水、供气、供暖、电梯服务等发生故障。④疏忽:为疏忽或恶意破坏如放置炸弹、输入电脑病毒等。⑤其它:如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有害气体中毒、重大食物中毒、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和恐怖袭击等等。

三、危机产生的征兆

危机在发生之前,必然有数十次轻微事故和若干起未遂先兆,如果能及早洞察和读懂这些征兆,就有可能避免最终的危机。这就相当于在大地震降临之前一样,会出现许多异常的情况,如井水喷出地面、天空闪过蓝光、动物发出哀鸣,其实这些都是在地震、山崩等自然灾难之前,大自然以它的语言传递出的某些信号。一般来说,物业管理企业危机在出现前,会发出以下几种危机信号:①企业管理者成为热点新闻人物,开始被媒体竞相追逐。②企业被媒体频繁做负面报道。③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大量流失。④物业综合服务满意率连续下降。⑤企业连续发不出工资、奖金。⑥企业连续5年以上亏损。⑦业主接二连三上访投诉。⑧物业管理市场逐步缩小。

四、危机的意识

物业管理企业应该明白自己处于一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每一项经营活动又都是对收益与风险的选择,再加之企业必然要同上级部门、宏观经济等各种社会主体及社会活动发生必然的内在联系,因而各种必然的和偶然的因素都有可能引发企业的危机。企业的危机,就如每日的潮汐一样平凡,这其中包括经营的危机、天然灾害的危机、社会关系的危机、物业服务的危机等,不一而足,这也就决定了物业管理员工必须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对危机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要对广大员工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掌握与自己岗位有关的危机管理的专业知识,不断增强员工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一种“危机”理念,营造一个“危机”氛围;不断激发企业团队精神,形成利益共同体,以防止危机会随时爆发为出发点,并为此而形成强大的反危机力量,使企业渡过难关。

五、构建灵敏的危机预警系统

所谓灵敏的危机预警系统,就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变数进行分析,并在可能发生危机的警源上设置警情指标,及时对企业潜在的危机因素,以及危机的前兆和危机动向进行监测,对危害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进行事先预测和分析,以达到防止和控制危机爆发的目的。

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说过,预防是解决突发事件的最好方法。危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避免危机发生,虽然危机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但任何客观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防微杜渐,防范未然,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危机预警系统是必要的。①是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公司高层领导及财务资产部、劳动人事部、物业管理部、经营计划部、安全质量环保部、党群工作部等等,确立预防和处理危机的职责、程序和方案,危机发生时,有人就危机处理给予全面的工作指导和咨询。②是制定危机管理制度和计划。包括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和报告可疑危机。为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对企业声誉的破坏,建立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应急小分队人员进行特殊训练演习。③是建立处理危机的联络网。物业管理企业根据自身可能发生的危机,与处理危机的有关单位建立良好的联系,形成一种能够相互及时联系的网络,以便危机出现后能及时有效地沟通和合作。这些单位包括: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传媒、医院、消防、公安、城管、工商、税务、保险公司、兄弟单位等。事先让他们了解可能出现的危机以及可能寻求的理解和帮助,在危机发生时就可以快速获得支援,从而顺利渡过难关。

六、危机的处理策略

危机产生后,处理危机是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复杂问题,物管企业在进行危机处理时,必须要积极应对,科学组织,妥善处理,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化害为利,转“危”为“机”。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①是保持清醒,以静制动。危机会使人处于焦躁或恐惧之中,令人心神不安。物管企业领导在处理中应保持清醒,以“冷”对“热”,以“静”制“动”,镇定自若,以减轻员工的心理压力,给外界一个坚强干练的形象。②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在企业内部迅速统一思想,对危机形成一致的认识,包括好的和坏的方面。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员工的无端猜测,从而稳住阵脚,万众一心,共同抵抗危机。③是谨慎决策,快速出击。由于危机瞬息万变,即使信息匮乏,危机决策也要迅速,任何模糊的决策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物管企业必须在第一时间快速做出决策,系统部署,行动果决,控制事态,化解危机。④是利用资源,借助外力。当危机来临,物管企业切不可把自己看作是唯一可以挽救自己的救世主,而是应该和上级主管部门、业主委员会、同行业企业及新闻媒体充分配合,联手对付危机,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同时,增强公信力、影响力。⑤是标本兼治,清除危机。要真正彻底地消除危机,需要在控制事态后,及时准确地找到危机的症结,对症下药,谋求治“本”。如果仅仅停留在治标阶段,就会前功尽弃,甚至引发新的危机。⑥是顾全大局,承担责任。危机发生后,公众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谁是谁非,企业应该勇于顾全大局,承担责任。即使受害者在事故发生中有一定责任,企业也不应该首先追究其责任,否则因为利益上的原因,双方会各执己见,加深矛盾,从而引起公众的反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公众一般都很在意企业是否在意自己的感受,因此企业应该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给予一定的同情和安慰,并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致歉,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这样即使公众中有人受害了,也会赢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以上六个方面的工作是物管企业处理危机时必须做到的,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这个危机的整体性处理就是不成功的,其结果就是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失。

七、变危机为转机

危机既是危险也是转机,企业不能因为有危机而害怕危机,而是应该在反危机中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和锻炼队伍而提升自己,并通过反危机而寻找新的机会来发展自己,从而将反危机作为自己的一个新起点。出现危机本身并不是好事,最好不要出现危机,但这是不可能的。物业管理行业时时刻刻都面对危机,因而企业应该将坏事变好事,也就是通过危机提升自己。事实上,在危机中,机会无所不在,也许是企业的适时表态,也许是有关部门的从中协调,也许是业主的一点点宽容,只要抓住了它们,危机就会有“枯木逢春”的转机,甚至可能是成功的契机。怎样才能因势利导,变危机为转机?主要抓住如下几个方面。①是认真总结出现危机的原因和反危机的经验及教训,为企业再次反危机提供良好的思路及体制上的基础,使企业形成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积累。②是充分认识自身的缺陷,因为企业的缺陷在危机中全面暴露,实际上,企业认识自我往往并不是在胜利的时候,而是在困难的时候,因而危机往往会使企业提升自己有了明确的方向。③是重组团队,因为危机见人心,危机见真情,大浪淘沙往往发生在危机的时候,因而危机会使企业管理团队及员工队伍发生重组,这种重组往往有利于企业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的锻炼和提升,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有利于物业服务水平的提高。④是全面展示自己,因为危机为企业向社会和业主展示自己、让其业主充分认识自己提供了良好机遇,因而在反危机中企业的责任心、真诚和能力,都会充分显示出来,从而给社会、业主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危机也就成了转机。

当前,随着我国加入wto,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变数越来越多,业主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以及物业管理行业逐步走向成熟,危机管理也必将成为物业管理行业一个新的潮流。

内容摘要:培育物业服务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对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探讨了研究物业服务企业危机管理能力培育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育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

关键词:物业服务企业 危机管理能力 培育

为使物业服务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最大程度的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树立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培育物业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对物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物业服务企业危机管理理论

(一)危机及危机管理

“危机”一词最早源自希腊语“krisis”,意思是鉴定或判定。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该词被广泛地应用到政治、社会、经济等众多领域。关于危机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由于其研究角度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结合各位专家学者对危机概念的观点,根据企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将危机定义为:危机是指企业面对的各种可以预见或不可以预见的、显在或潜在的外部突发事件或某种经营管理隐患。

所谓危机管理指的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从而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危机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重要管理学科,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现在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对危机管理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很多学者从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法对危机管理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仅局限于企业的财务危机、安全事故危机等方面,都是集中在如何更有效地应对危机、进行危机管理上,专门结合某一行业的特点并对该行业的危机管理能力进行研究的并不多,尤其是针对物业管理这样一个新兴行业的危机管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物业服务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概念

物业服务是物业服务企业受业主或使用人委托的经营管理行为,以为委托人创建一个舒适的“安居乐业”环境,保护业主、使用人的合法权益为目标,通过精心的策划,为业主提供良好的服务品质,改善物业的内外环境,提升物业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使物业既能保值,又能增值。

结合物业服务企业的特点,笔者将物业服务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定义为物业服务企业在运营中,通过树立危机意识,对企业可能存在的危机进行预防,并建立相应的危机应对机制,对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进行处理,维护企业形象,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的独特运营能力。

物业服务企业危机管理能力培育的必要性

在物业服务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物业服务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及创建和保持自己的企业品牌,严重制约了物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物业公司和业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失。

物业服务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培育和提升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物业服务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物业服务市场的不规范、物业法规的不完善、物业服务专业人才的匮乏、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 物业管理经费不足;行业公信受到质疑; 相关主体矛盾频发等。物业管理企业将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因此,为使物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最大程度的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培育物业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物业服务的特征决定物业企业必须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业管理行业属于服务行业,其宗旨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物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为业主提供各种服务。然而在物业管理发展过程中,因行业整体不受重视,社会和企业内部都将物业服务行业定位在较低的层次上,造成了物业服务行业缺乏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引进机制,员工素质低下使企业的服务质量不能满足业主需要。同时,由于物业管理企业缺乏创新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业管理企业很难满足业主的高标准服务要求。这往往成了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纠纷的焦点。

激烈的市场竞争决定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业管理是风险小、利润低的行业,许多物业管理公司认为,物业管理的效益是广种薄收,于是这些物业管理企业力争更多的楼盘,不断对外扩张,更加剧市场的竞争。所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物业管理企业不仅要通过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赢得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对市场瞬息万变的预测能力和对变化中的业主需求的把握能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就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具有危机意识、危机处理、变危机为机会等一系列危机管理能力。

所以,无论是对于要求物业保值增值的业主,还是对于保本微利的物业企业来说,如何正确识别、防范、处理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物业管理风险和危机,已成为物业企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物业企业培育和提升危机管理能力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危机管理意识

危机管理的理念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物业服务企业应该明白自己处于一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每一项经营活动又都是对收益与风险的选择,再加之企业必然要同上级部门、宏观经济等各种社会主体及社会活动发生必然的内在联系,因而各种必然的和偶然的因素都有可能引发企业的危机。企业的危机发生频率增高,这其中包括经营的危机、天然灾害的危机、社会关系的危机、物业服务的危机等。这也就决定了物业管理员工必须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对危机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企业进行危机管理首先应树立一种危机理念,营造一个危机氛围,使企业经营者和所有员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充满危机感,理解企业有危机,服务有危机。要对广大员工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掌握与自己岗位有关的危机管理的专业知识,不断增强员工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激发企业团队精神,形成利益共同体以防止危机会随时爆发为出发点并为此而形成强大的反危机能力,使企业渡过难关。

(二)构建危机管理体系

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说过,预防是解决突发事件的最好方法。危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避免危机发生,虽然危机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但任何客观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防微杜渐、防范未然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危机管理体系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就可以保障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实现。如果企业运行过程中执行不力,则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增强,因此,明确危机管理并非只是企业公关部门的特有问题,而是企业各职能部门和每一个员工共同的课题,强化管理机制是企业危机管理实现的关键。

(三)持续进行物业服务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培育

危机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危机本身具有动态性,物业企业应根据危机的动态性和企业的生命周期性进行动态的可持续的危机管理。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通常都容易产生不同或相同的企业危机,伴随企业成长的企业危机表现出阶段性的危机征兆特征。危机管理应贯穿物业企业的始终,持续地开展危机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在各个不同阶段出现的危机,企业只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顺利度过自身成长中各个阶段的企业危机,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危机管理是竞争全球化的市场环境对现代企业提出的较高要求,也是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战略问题,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培育自己可持续地进行危机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中学.论新时期物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市场,2006 2.陈之平.中国物业管理业需要大思维[J].现代物业,2006

物业管理中的危机公关

目前物业管理企业面临最多的危机问题是客户的投诉,投诉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恶化成企业危机,尤其是企业品牌的诚信危机。

文/郑明龙

在商业物业的物业管理服务中,常常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建和保持自己的企业品牌,严重制约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或精神损失。所以,无论是对于要求物业保值增值的业主,还是对于保本微利的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如何正确识别、防范、处理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物业管理风险和危机,已成为物业管理企业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物业管理危机的特征

物业管理危机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具体表现形式都是随机的,不确定的。危机的不确定性包括时间、地点不确定,性质、危害不确定,而这些不确定性又源自于人们对风险认识的有限性和对风险管理、控制的难度等。物业管理人员对自然和非自然的一些因素由于客观上的认识不足,所以无法事先做出准确判断和充分准备。

突发性是危机的首要特征,在物业管理中这一特性主要体现在突发危机事件上。蔓延性特征则使物业管理中出现的危机事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成为国内大小媒体关注的焦点。危害性对于房地产、物业管理企业也不例外。

目前物业管理企业面临最多的危机问题是客户的投诉,投诉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恶化成企业危机,尤其是企业品牌的诚信危机。在纠纷不断的物业管理行业中,此类危机是枚不胜举,诸如保安打人事件,业主维权事件等,这些事件一经披露便引来口诛笔伐,各媒体争相报道,使企业出现形象危机和声誉危机。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和客户关系的和谐发展,也为客户关系管理危机埋下了隐患。

危机公关的意义

危机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何预防和处理危机,这种能力已经成为各级组织及领导人必需掌握的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物业管理企业的危机管理大体上分为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危机后期三个阶段:在危机预防阶段,企业主要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把危机意识落实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形成一种警觉意识;第二,针对本企业可能面临的危机进行事前评估,尽可能做到有备无患;第三,设立危机对策制度,这是提高危机处理效率,减少损失的最有效途径和拟订企业风险回避的基本策略。

对于危机处理,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快速危机处理机制,包括定期分析机制、人员责任落实机制、各类险情紧急处理预案、通信联络等,做到各类风险发生时按预案进行,有条不紊、不打乱仗。在危机将要出现时,管理者要能及时识别、及时应对,做到尽早发现端倪,尽早发出预警,尽早排解险情,尽早弥补险情造成的损失。还要做好善后工作,进行总结检查,吸取教训。在危机发生后,要快速解决,并注意引导舆论,寻找源头,分析信息,确定对策,组织力量,落实预案。

在危机后期,物业管理企业要学会从危机中吸取教训或获得利益。物业管理企业在处理危机时不仅要敢于直接面对危机本身及危机所带来的后果,采取正确的措施,消除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企业逐步恢复发展活力,化险为夷;而且要学会在危机排解后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化解同类险情。

物业管理风险回避与危机管理案例实操

课题大纲

—— 实战性物业管理培训专家 汪英武

【课程背景】 物业管理是保本微利的行业,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抗风险能力弱 然而,物业管理却是一个准公共性的服务行业,涉及产权多元化、人员成分复杂化 在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风险却无处不在,危机四伏„„ 在物业辖区内,业主家被盗,物业公司该怎么办? 业主生命财产受到侵害,我们该怎么处理? 业主车辆被盗,我们该怎么面对? 儿童从没有安装防盗网的阳台坠落,业主是否可以追究物业公司责任? 在物业公共区域,物业公司遇到公共责任事故,我们该怎么处理? 大厦出现消防责任事故,我们是否可以免责? 工业区出现设备故障导致厂家生产损失,我们是否应该赔偿? 物业服务合同到期,业主委员会以种种理由不续签合同,我们的服务是否还能继续? 业主以开发商签署的前期物业合同价格过高不缴物业费,我们是否可以追缴? 面对种种物业管理风险和危机,物业管理企业该怎么应对和回避?

【课程收益】 1.学员可以与老师一起共同分析和探讨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14种典型风险案例; 2.学员可以深刻掌握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典型物业管理风险回避办法与措施,并从危机中获得收益; 3.老师将用SWOT架构与学员一起全面分析物业管理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内外部风险与危机; 4.使学员深入了解物业管理风险的鉴别能力,准确地对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作出及时反应措施; 5.全面分析物业管理风险与危机管理十大步骤,独立完成物业管理风险管理报告的编写与实施方案,6.学员将获得全套完整的《物业管理风险回避与危机管理案例实操》课件,以便课后复习; 7.学员将赴香港考察,学习“他山之石”。

【对象】

1、物业管理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员;

2、物业管理企业项目经理、管理处主任等项目执行管理人员;

3、物业管理项目客户主管、品质主管、保安主管等一线管理服务人员;

4、房地产企业客户关系和售后服务管理人员;管理咨询或顾问服务公司负责人;

【课程内容】

一、导言:风起云涌、危机四伏的物业管理行业 1.深圳XX小区业主惨遭灭门事件 2.江苏XX花园儿童落井身亡事件 3.惠州XX大厦保安打死业主事件; 4.长沙XX物业公司主动退出项目事件 5.广州XX山庄新旧物业公司对持事件 6.北京XX家园停车收费纠纷事件

二、认识和了解物业管理风险与危机 1.风险与危机的关系,危险与危机的依存关系 2.风险的三要素: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 3.危机的四大特征:意外威胁紧急阶段 4.物业管理行业为什么要讲风险回避与危机管理 案例分析:从日本福岛核事故看物业风险管理

三、物业管理中的14种典型风险与案例实操 1.治安风险:人身财产损害大,最难防范的风险; 2.车辆管理风险:移动性最强、金额最大的风险; 3.消防责任风险:时时警惕、重于泰山的风险; 4.设备管理风险:运行故障、停止供应带来风险; 5.公共区域责任风险: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风险; 6.雇主责任风险:最难预料与最难控制的风险 7.服务合同风险:法律性最强和充满陷阱的风险 8.物业收费风险:纠纷最多的风险 9.建筑物业责任风险:规则与秩序的监护风险 10.自然灾害风险:不可预计的自然灾害风险; 11.公共环境卫生风险:影响面最大的风险 12.事件危机:群体性疾病和恐怖袭击风险; 13.企业决策风险:定位不准带来盲目扩张风险 14.服务产品不准确: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风险

四、物业管理风险回避与危机管理的十大步骤 1树立全员风险意识 案例分析:树立物业管理风险意识的六个措施

2、建立物业管理风险责任 案例分析:物业管理目标责任书的风险条款制订

3、成立风险管理部门 案例分析:物业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架构与职责

4、将风险纳入管理体系 案例分析:将风险纳入管理体制的四个措施

5、建立物业管理风险告知机制,降低风险责任 案例分析:风险告知机制的司法解释

6、建立物业管理风险评估机制,未雨绸缪 案例分析:物业管理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写和执行

7、推行物业管理风险转嫁机制,分散风险 案例分析:物业管理风险转嫁的三种机制

8、实施风险预警和紧急预案,防范于未然 案例分析:建立风险预警和紧急预案的九个措施

9、启动物业危机处理步骤,将损失降到最低 案例分析:物业管理危机处理的九个步骤

10、物业管理危机评估,从危机中获利 案例分析:物业管理风险报告的编写和执行

【授课方式】讲师讲述 + 案例分析 + 分组讨论 + 互动答疑 + 情景模拟

篇2:物业品牌危机管理

关键字:品牌物业管理品牌市场化专业化 规模化 创新

目录

1品牌和物业管理品牌 创建 物业管理品牌的条件 创建物业管理品牌的必然性 创建物业管理品牌的策略

5 物业管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1品牌和物业管理品牌

目前全国物业管理企业总数已超过2万家,更多企业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低价已使很多公司无法单靠物业管理费生存,而在高档物业市场,登陆不久的“洋物业”已开始伸手采摘丰硕的果实。大多管理落后的小型物业管理企业已陷入生计维艰,又遭消费者口诛笔伐的尴尬困境物业管理市场的现状使竞争机制、打造行业品牌引入物业管理行业,从而给消费者以更多选择机会,也给了物业管理公司规范发展的机会。先看一个例子:天津市金厦物业管理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天津市物业管理“十强”企业,具有天津市物业管理一级企业资质.公司成立以来,一直遵循“依法管理、服务第一、住户至上”的企业宗旨,发扬“开拓、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树立了“以人为本,以诚取信”的经营理念,创立了具有金厦特色的物业管理模式。目前管理高层、多层住宅小区及办公楼等多类型项目,同时开展物业管理咨询、室内装修、房屋租售等多种经营。所管理的金厦里涉外小区获得了“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住宅小区”称号.几年来公司不断开拓创新,先后实现了全市七个“第一”:第一家实行袋装垃圾;第一家成立小区居委会;第一家成立社区医疗保健中心;第一家业主大规模捐赠花木;第一家实行义务监督员制度;第一批名列榜首被评为“物业管理优秀示范住宅小区”;第一家在全市首 次大型公开物业管理项目竞标中一举夺标的企业。实干精神和不断创新已成为金厦物业的品牌由于品牌它才有今天一系列的成就。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第一名。品牌是在市场上突进的速度,是在群体中的脱颖而出。品牌是耀眼的招牌、显赫的身份,是综合品质的崇尚。它是对承诺兑现的程度,是精细工作的结果,是长期让消费者们感到满意的回报。品牌的组成包括企业和产品名称、产品质量、产品定位及宣传口号等等。品牌是靠积累形成的,它需要塑造、维护、提升和再开发。物业管理品牌,是由物业的品牌跟管理品牌共同构成的。构成的要素主要有:物业公司的声誉、形象以及形成和影响物业公司声誉、形象的一系列因素,包括物业公司的特殊名称(如响亮、引人注意、涵义深刻、来历特殊等)、注册资金、管理业绩、装备水平、社会评价、业主管理委员会的反映、政府意见等;负责人的管理经历、社会地位与影响力;管理层的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或技术等级等等;此外,还包括公司物业管理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服务态度、服务深度等方面。

2.创建物业管理品牌的条件

可以设想,如果物业管理公司受托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内,业主入住后发现建筑质量低下,配套及环境很不完善,售后遗留问题成堆,服务人员态度恶劣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样的小区物业公司只能穷于应付,根本谈不上创建自己的服务品牌。物业管理公司要成功的创建品牌,要根据物业的特点,硬件、软件设施,有点到面,扩大战果,从而实现创建物业管理品牌的战略,也就是说物业公司要先分析了解创建品牌的先决条件:

2、1 硬件 其在日常的使用中还有个折旧问题,不可忽视。2、1、1 设施,设施跟档次无关,功能是否匹配是评价硬件设施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2、1、2、环境,环境就是绿化、园艺,而且任何一个绿化的环境具有他的公用性,同样绿化,是装饰性的还是功用性的一定要明确,如果是功用性的,它的功用性没有发挥出来,只发挥了它的装饰性,这样的环境仍然不能称为好。评论环境就谈到美观、品味、格调,处理环境艺术应该由专业的设计师去完成,形成良好的、温馨的、舒适的生活空间。2、1、3、质量,质量问题有我们通常意义上看得见的,另外还有我们看不见的,这就要请专家来鉴定。2、2软件 评价软件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在所有的软件要件构成中,是否有研发,研究发展,研究物业、客户需求,物业定位、市场定位。如果管理的物业为写字楼可能更多的是关注 区域市场的现状和走向,如果是住宅则更多的是研究客户需求,目标群体的需求,而且这个研究要保证这个物业可持续发展。软件也就是看一个管理公司具备不具备对物业发展的预见性和指导性,当具备这个能力的时候,所有的工作有方向有目标了,那么物业公司需要做的两件事情就是管理和服务设计及管理和服务的执行。2、3 服务对象

可以说物业的服务对象是人。为了提供让其满意的服务要尽量使其服务需求趋同,使这个群体的人在他的需求层面、需求趋向方面,尽可能达到一致。

2、4 树立品牌意识

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品牌的效用是任何广告所不能比拟的,物业管理品牌形象所形成的口碑效应不仅能给物业管理公司带来超额利润,而且有利于其经营规模的扩大。各物业管理公司应该结合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按照塑造品牌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创建整洁、文明、高雅、安全、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为目标,通过严谨、高效的科学管理,倡导“随时随地、尽心尽力”的服务理念,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2、5 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规章制度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开展和公司的进步,员工工作的有序。从业人员如果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服务的企业比别人做得好的有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并能以加盟这样的企业为自豪的话,就会逐步形成员工的“品牌气质”,这种气质的形成对于企业品牌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在在职管理人员中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员工或招聘专业人员,参加物业管理专业学历教育,为企业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培训可以通过理论研讨、听专题讲座、举行专项训练等形式,从而不断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3.创建物业管理品牌的必然性3、1 实施物业管理品牌是满足居民要求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住房的要求已经从有房住、住得下,提高到住得好。所谓住得好,不是单纯的面积大小、布局合理等“硬件”,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管理房屋等“软件”,来保证房屋及设备正常运行、物业区内治安良好、环境整洁、服务设施齐全等等。因此,一流的物业必须配以一流的管理服务,才能创造出一流的居住环境。其次,名牌物业管理受到消费者青睐,不仅仅在于其表层的管理服务,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企业文化,即对消费者的地位、个性、修养、品味、生活方式的肯定性的文化特征。换句话说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追求上述文化价值的实现过程。正因为名牌物业管理所蕴含的高文化品味及高附加值,才能使消费者对其情有独钟,不惜为之投资。

3、2 实施物业管理品牌是物业管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物业管理服务性的性质决定其目前经营方针是“保本微利,服务社 会”,不能以牟取高额利润为目的,所以许多物业管理企业处于微利亏本状态。没有资金,谈何经营、服务?从现在先进的物业管理企业中,我们发现,规模越大,管辖物业越多的企业,其获利越丰。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只有创立名牌,运用品牌优势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形成规模效应,才能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降低成本,使企业获得可观效益,为其生存提高保障。3、3、物业管理品牌可以是永存的物业管理企业的品牌,体现在物业管理上的硬指标,就是创建和获得国内物业管理最高荣誉奖“优秀物业管理小区”、“安全文明小区”以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软件建设方面,对内主要是企业文化,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对外则是通过媒介扩大影响,宣传企业精神,全面提升企业形象。

3、4、物业管理品牌是信任与承诺 名牌企业、优秀物业管理小区表达着“产品”或服务与业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体现互利互惠、友好合作和信任的关系。优秀物管“产品“就向商海中的”灯塔“,吸引着迷茫和优柔寡断的 业主客户。优秀物管”产品“不仅能拉近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关系,而且是物管企业与业主之 间非书面或口头的契约。真正的物业品牌(优秀物业管理小区、楼宇、安全文明小区)能体现出一种强大的信任和效益,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力量。3、5、物业管理品牌是对服务价值的 最好诠释如果一个物管企业总能够以合理的收费价格(这种合理收费价格是按照国家收费标准,而且是物管企业和业主都能接受的),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那么,市场就会认同于它,业主就会忠实于它。物业公司和业主的这种关系,是以经营”品牌“为纽带的。”品牌“或”优秀物业管理小区“是承诺和忠诚的象征。品牌表示物管企业给予业主以承诺。物管企业以履行承诺来维护其”产品“,作为对业主的奉献和热情,这样,会使业主发现忠实一家物管企业是值得和有利的。

3、6 物业管理品牌不仅有益于弥补和完善开发商的信誉和形象,而且使物业本身更具有吸引力,让潜在的购房者更乐意为几乎可以看到的、未来的、系统周到的服务和优良的管理而倾囊。因此,在项目营销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品牌的充分利用。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3、6、1、物业管理品牌是物业项目品牌的重要构成部分 由下列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现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销售中把信誉好的物管公司提供的物业管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促销手段。据调查,2002年,京、沪、穗三地新开发的楼盘把主要的卖点放在物业管理(97%)。其他主要卖点还有:位置(94%)、价格(92.8%)、户型(91.4%)、建筑质量(89%)、环境(84%)、生活质量(83.5%)、物有所值(79%)3、6、2、物业管理品牌与物业项目成功与否关系重大

一项物业如果具有良好的物业管理品牌,则可以让现实的与潜在的购房者对物业增加更多一些信心。因为在客户的眼中,物业公司才是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并将长期和他们共处的单位。目前,一些地方媒体曝光的房子出了问题,业主找不到开发商的事例,已让潜在的买主多了一些心眼。同时,物业的管理品牌如何,既是与他们日常学习生活密切关联的,也是他们能否自慰、自豪、自尊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3、6、3 物业管理品牌策略是战胜竞争对手的新颖而有效的策略

营销中利用物业管理

品牌主要有两个途径。3、6、3、1 现场销售过程中,通过现有物业管理人员的仪表、言行、工作与服务态度等来直接展现物业管理品牌的魅力,把更多的购房者吸引到自己的物业项目上来;3、6、3、2 营销中有意把物业管理品牌作为一个卖点,通过电视、杂志、报纸等媒体把项目物业管理品牌的概念突出出来。因此创建物业管理品牌是物业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会使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4.创建物业管理品牌的策略 4、1 走市场化道路

物业管理企业要在持之以恒的创名牌过程中促进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市场化经营是物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施品牌战略有效的方法之一。市场化物业管理应该具有如下特征:4、1、1管理现代化?4、1、1、1 指导思想现代化。即对物业管理行业的管理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要用开放的眼光看问题。4、1、1、2 物业管理体制完善化?4、1、2 供需主体市场化 4、1、2、1 物业管理市场供给主体市场化物业管理市场供给主体指各层次、各类别的物业公司,它的市场化,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经营行为的自主性、经营目的效益性、物业管理组织企业化、经营活动的竞争性4、1、2、2 物业管理市场需求主体的市场化 物业管理市场需求主体指需求物业管理服务的业主、使用权人或其集合体业主管理委员会。它的市场化有两个要求:决策自主性、消费的社会化。4、1、3运行规范化 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4、1、3、1 委托合同化 物业管理委托合同是物业所有人或者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签订的有关物业管理与经营方面,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或契约。4、1、3、2 价格合理化价格构成合理化,说明物业管理过程中,哪些应纳入价格构成,哪些不应纳入价格构成。它要求价格定位不能过高或过低。4、1、3、3 竞争有序化物业管理市场中的竞争应是实力、信誉的竞争,参与竞争的物业公司都应在机会均等、公平、公开、公正的条件下进行合法、有序的竞争。4、1、3、4 监督机制规范化 物业公司来说,既要有严格的内部制约,又要加强外部监督力度。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促进品牌战略的实施,规范物管市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4、1、1职责明确 政府的职责就是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来规定政府、开发商、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责任权力义务等,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成立和运作,使物业管理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强化对有关立法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物业管理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摆正位置,由业主的“领导者、管理者或支配者”转向为接受业主委托,受雇于业主,为业主收好、管好、用好物业管理服务费,同时服务好,维护好业主的物业,方可从中得到合理的报酬。业主即房屋所有人也要转变观念,变被动接受物业管理为主动推行物业管理,认真履行业主自治的职责,只要条件许可就应立即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为业主自治和有效行使业主自治权力提供组织保障。业主委员会必须是承担法律责任的独立法人或社团组织,履行业主对物业及其公共设施和公用设备维护保养的责任和义务,实现物业保值增值的目的。并且在物业公司内部也要职责明确,确立岗位责任制,达到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的效果,形成良好的工作气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4、1、2 规范物业管理市场 4、1、2、1 健全房地产市场,健全的房地产市场,能激活物业流通,促使业主关心自己物业保值,从而转变观念,接受物业管理市场化的观念,自觉履行对其所拥有的物业及附属设施设备周围环境绿化、卫生、治安、维护、修缮和整治的义务,确保物业的完好。4、1、2、2 培育能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物业管理市场物业管理市场既可提供低档次非专业化服务,又可提供一般房屋修缮、清洁卫生、园林绿化、安全保卫专业化服务体系。它以住宅区为切入口,逐步向写字楼、工业区、商场、农村、学校、车站等各类物业延伸和拓展。4、1、2、3引入和保护竞争机制此途径可增加物业管理市场的活力,使业主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并合理支付给物业管理企业报酬。4、1、3 依法建立规范化的物业管理制度4、1、3、1 建立前期物业管理备案审查制度 4、1、3、2 建立物业管理确认制度 4、1、3、3 建立业主大会制度 4、1、3、4 建立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 4、1、3、5 建立住房维修资金制度 4、1、3、6 建立物业管理服务费双方协商制度4、2 走专业化道路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树立专业化经营理念。所有房屋的物业管理应由独立经营的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由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签定协议,从而保证住区物业管理的水平的连续性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专业化还体现在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上。专业人才奇缺是制约物业管理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从房管单位或房地产开发企业转行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不仅专业知识欠缺,而且服务意识不强。物业管理是一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劳动密集性行业,管理经验与管理技巧非常重要。随着物业装修标准和设施设备高档化、复杂化,物业管理的难度必然越来越大,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遗憾的是,我国物业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还未引起高等院校的重视并列入计划。目前物业管理企业实行的岗位培训制度和上岗资格制度,远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房地产和物业管理的需要。因此,物业管理公司应树立人才竞争理念,不仅要通过给待遇、给位置,从社会上招聘能人,同时要加强员工的专业化培训。我们先看一下在要成功塑造物业管理品牌的过程中,至少需要人才的种类: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出众的技术人才、知识全面、擅长协调的管理人才、能够适应市场 变幻的营销人才、出谋划策的企划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决断意识的企业家。要培养和引进这五类人才,必须做到:4、2、1 在思想上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与时俱进,引进人才时要做到公正严明,不搞特殊化,杜绝走后门等不良风气。4、2、2 提高从业门槛的高度,做好引进人才机制的改革,做到“宁缺毋滥”。4、2、3 对内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在坚持狠抓业务培训 的同时,严格考核制度,对不符合条件者实行“一刀切”,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4、2、4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要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绝不能脱离实际需求情况 4、3 创新策略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超越自我的必然选择,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包括战略创新、服务创新、理念创新。4、3、1 战略创新 其是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下的必然选择,制定并实施明确的战略创新措施是一个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 企业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都要求我们在战略管理上要有所创新,即要求我们制定的战略既 要方向正确,又要出奇至胜。在制定战略时,要分析外部环境及其发展趋势,尤其是与物 业管理关系密切的第三产业市场需求及竞争状态,对有害于企业的影响尽量 避免或转害为利。同时要认真研究竞争对手,认真分析本企业实力,弄清物业管理行业竞争态势,发挥本企业优势,使企业经营建立在 自身雄厚实力的基础上。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既要吸收有关技术与管理专家参谋咨询,也 要吸收企业职工代表参加,以便集中群众智慧,同时使战略能得到企业职工 的赞同与支持。4、3、2 服务创新 随着物管行业的日趋成熟完善,许多物业管理企业都在下大力气抓管理,这样一来,各物业管理企业在具体实务管理上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小。这就意味着,谁的管理和服务最有特色最接近人们的需求,谁就能脱颖而出,备受人们 的欢迎。因此,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必须要以人为本、要有高超的服务技能。4、3、3 理念创新同理物业管理企业必须要领先的服务理念才能使管理更科学更有效,才可以把拓展市场这块”蛋糕"做得更大。

4、4 走规模化经营道路 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就是因为有了规模,或者说,规模铸就了当今世界的 品牌。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向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使我们看到了世界品牌的威力,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品牌的背后有规模。产品企业的品牌是这样,服务企业的品牌也是这样,即使是正在营运阶段的物业管理的品牌,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规模。2000年我国先行改革的深圳已经出现了管理规模达1200万平方米的企业,紧随其后的上海也已经有了管理规模达400万平方米的物业管理企业,这类企业的发展不仅为它们品牌营运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各地物业管理企业的品牌营运和市场发展起到示范作用。4、5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创建物业管理的品牌不仅要体现在服务创新上,还要有高质量的服务。优良的服务最起码做到:服务态度热情、服务设备完好、服务技能娴熟、服务项目齐全,程序规范、收费合理、制度健全、效率快速等。物业管理公司要把物管服务与人文关系、特色理念、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如采 用“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的住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体现物业管理“以人为 本”的原则;又如在管理跨度加大、规模优势凸现的情况下,采取“1拖N” 管理架构:即确定一个资深小区管理处为区域中心,由它对周边小区管理处 实行工作统一安排、分头实施,人员统一管理、分片服务,财务统一收支、分别核算。这可使得管理与维修人员配比大大降低,小区的平均开办费也相 应减少。

4、6 加强法制化建设物业活动中业主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组成、运作等缺少监督和制约,同时,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物业管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物业管理企业存在服务不到位、收费与服务不相符等行为,损害业主的合法权益;物业开发建设遗留的质量问题,使物业管理企业承担了本应由开发商承担的一部分责任。物业管理因此出现的种种纠纷,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物业管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法制建设滞后,相关主体间的法律责任不清,它们成为制约物业管理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些问题,一部全国性的物业管理法规--《物业管理条例》应运而生。它的颁布将从根本上解决物业管理法制建设滞后、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责任不清的问题,对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起到关键作用。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从此进入了法制化发展的新 时期。但物业企业应在学习条例的同时,更要注重法制化的普及应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6、1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业主的维权意识,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规范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行为,促进业主自律和民主决策,维护大多数业主的合法权益。4、6、2 要高度重视合同和业主公约的签订。合同应当对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质量、费用等事项作出明确约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解决纠纷的办法,合同对全体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具有约束力。业主公约应当对有关物业的使用、维护、管理,业主的共同利益,业主应当履行的义务,违反公约应当承担的责任等事项依法作出约定,业主公约对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力。物业管理更多的是民事法律关系。今后,对物业管理各方主体权益的维护、对物业管理纠纷的调处,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合同和业主公约。4、6、3 推进物业管理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国家提倡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相分离的原则,《条例》规定了从2003年9月1日起,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包括商住楼,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 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施行物业管理。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规范物业管理项目的招投标活动,真正体现公平竞争,推进物业管理企业的优胜劣汰。物业管理企业能不能实施法制化管理,是衡量一个物业管理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是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管理的基础。因此,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从点滴做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必须规范化、法制化,从而树立自己的形象,创自己的品牌。

5 物业管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中国物业管理市场2002年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物业公司总数已超过两万家,从业人员过200万,覆盖面达到城市总物业量的30%以上。随着国有房管所的市场化,新的物业公司不断涌现;在高档物业市场,登陆不久的洋物业已经开始摘取丰硕的果实,物业管理市场已经进入市场化的品牌竞争时代.据了解,部分国内物业管理公司已率先进入品牌竞争轨道,中海、万科和金地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中海接管的物业分布在深圳、北京、上海、天津等14个大城市,面积逾900多万平方米,已成为目前国内管理规模最大的物业公司;而后起之秀的金地物业也在10多个城市接管了600多万平方米物业;上海的陆家嘴物业提出做业主“好保姆、好管家、好朋友”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服务理念,并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卫生三项质量体系国际认证的物业管理企业。21世纪将是我国物业管理品牌竞争的时代,是我国物业管理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法制化和现代化不断成熟的时代。身为这个时代的一名物业管理人,愿意同其他千百万物业管理人一起营运一个个优秀的物业管理品牌,共同去拥抱品牌时代的太阳。

篇3:品牌危机管理研究

关键词:品牌危机,品牌危机管理

0 引言

品牌经营成为商品经营的一个趋向, 品牌经营的概念也越来越深入到了商品经济的各行各业, 各企业对品牌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现代社会变化多端, 很多不确定性的危机随时可能会出现。品牌危机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品牌危机管理概述

1.1 品牌危机的涵义和特征品牌危机是指由于各类因素的突

变 (包括企业自身、竞争对手、顾客或其它外部环境) 或品牌运营、营销管理的失常, 而使得品牌形象受损, 并造成社会对品牌产生不信任, 进而威胁到品牌乃至企业生存的危机状态。

品牌危机的主要特征包括:突发、蔓延、危害和被害等。突发特征是其中的主要特征。

1.2 品牌危机管理的涵义和原则品牌危机管理, 即企业对品牌

的维护管理, 包括预防危机的产生, 危机产生时的解决行为, 以及危机后期的对品牌形象的修善行为。

有效的品牌危机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防患未然原则、反应迅速原则、坦率真诚原则、主动面对原则、维护信誉原则、整体利益优先原则。

2 品牌危机形成的主要方面

2.1 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企业产品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非常多, 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原料采购不严, 生产加工过程不严, 产品质检部严 (2) 产品初始设计和加工技术存在缺陷。这些都是产品质量引发品牌危机的主要方面。

2.2 品牌营销策略的失误品牌营销策略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品牌定位不准; (2) 品牌延伸盲目; (3) 品牌投入过高; (4) 过度的价格战。

2.3 市场环境的变化 (1) 市场经济变化造成消费变化, 进而产生的滞销引起的危机;

(2) 技术的革命, 造成产品淘汰而引起的危机; (3) 同行的竞争造成的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危机。

3 品牌危机管理

3.1 品牌危机预防管理

3.1.1 树立危机意识在品牌危机管理中首先需要的就是树立危机意识。

防患于未然, 在危机产生前有足够的准备, 在危机产生后能够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来面对危机, 化解危机。

3.1.2 拟定危机应对计划企业应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预测可

能发生的危机类型, 并制定一整套应对危机的管理计划, 明确怎样防止危机爆发, 一旦危机爆发应如何应对。危机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断的规划活动使组织高层决策者将注意力集中于危机有关事宜, 以及增强高层决策者的专业能力。

3.1.3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预警系统是指企业为了能够事先感知危机的出现, 而建立的一套感应体系。

通过危机相关的参数来判断危机是否已经产生。比如:通过销售额, 产品反馈等信息来判断企业经营中出现了怎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会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其过程分为五个步骤: (1) 进行风险评估; (2)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立品牌危机监测的内容和指标, 并确定危机预警的临界点; (3) 确定建立什么样的品牌危机预警系统, 采用什么样的技术、程序、设备, 需要准备哪些资源; (4) 为危机预警系统的使用和维护配备人员, 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确定使用和维护人员的权力和义务; (5) 向需要接受品牌危机预警的人员说明品牌危机预警系统, 使他们能理解危机预警警报, 并在收集到警报时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3.2 品牌危机反应管理

3.2.1 组建危机管理指挥中心危机指挥中心:

在危机发生时由专门单位来处理, 因平时训练有素, 具有沟通及决策的功能, 可降低个人因压力而造成曲解、慌乱、失真情形的产生从而无法有效迅速的解决危机的状况。

3.2.2 媒体管理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 媒体作为信息载体, 在信息的传达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品牌管理中, 应该处理好媒体的关系, 尽量使媒体尽多表达对企业积极正面的报道, 避免或减少媒体对负面新闻的烘托和炒作。

3.2.3 沟通管理良好的沟通是处理好危机的先决条件。

如果管理者不清楚危机的危害程度, 根本无法做出正确有效的反应。处理好危机, 先决条件就是了解危机, 彻底认识危机的危害性。 (1) 与企业内部员工的沟通品牌危机管理的内部信息沟通需要及时、真实, 要明确地将实际情况中可公开的部分向员工迅速传达, 尤其是那些将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信息。内部沟通可以调动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还可避免谣言从内向外传播, 有利于安定人心, 保持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 (2) 与企业外部的沟通品牌危机管理的外部沟通则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 危机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在公众面前怎样管理危机和在实际操作中怎样管理危机对于有效处理危机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对外部的有效管理如同处理危机本身一样重要。毕竟, 外界对危机的看法依赖于他们所收到的信息。外部沟通的对象主要有:受害者、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经销商、政府机构。

3.2.4 形象管理形象管理是企业为了向公众传达一种形象而做出的一系列活动。

首先企业形象必须显示出一种社会责任感, 进而得到全体社会的接纳和认同。第二, 形象管理要多注重一些社会共识, 比如环保意识, 节约意识, 便民意识, 从小处体现出企业形象的亲切感和活性。第三, 企业在品牌危机中应更注重信誉。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盈利, 形象是为了达到最大化盈利的目的。企业在面对一些利润和信誉方面的矛盾时, 应当多注重长远利益, 不要过于追求一时的小利。

3.3 品牌危机恢复管理品牌危机的恢复工作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部分。

对内, 企业应及时加强员工教育, 并根据危机出现的问题来修正危机管理的内容。危机的解除化解是件好事, 但解决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企业应以此为典型教材, 深入对员工进行公共关系教育和培训, 使每一位员工都能从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形象与企业的命运、形象连在一起。危机过后应立即制定企业危机管理计划, 必要时请专家和公共关系公司进行指导, 这样才不至于再犯同样的错误。

对外, 企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企业危机后对外的公关宣传, 必须亮点, 一是要及时不打折扣地兑现危机中做出的承诺;二是要继续开展企业形象宣传, 提供企业形象的美誉度。可以说, 危机平复后的继续传播是品牌重获新生并有所提升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总之, 能够将危机转化为契机, 才是危机恢复管理工作的实质。

综上所述, 品牌的危机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企业只有重视它, 不断探索品牌经营过程中危机处理的有效办法和手段, 企业对品牌危机处理的能力才能逐步增强。

参考文献

[1]田方军.品牌危机管理[J].上海商业.2005.5.

[2]朱德武.危机管理.面对突发事件的抉择[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3]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等译注.中信出版社.2004.1.

篇4:思考品牌危机管理

危机的出现不是偶然

美的日用家电集团生活电器事业部电炖锅公司的紫砂煲产品在美的品牌整体销售额中当年占比不到1%,属于非常小的细分市场,然而这个非常小的细分市场里,行业企业普遍不实宣传,企业选择在这个细分领域里战斗并采取同样的做法会给企业的品牌带来风险。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之所以那样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的采用事业部制。二级集团对各事业部的业绩考核非常的严厉,事业部为了达到二级集团的销售目标,必须尽可能的在事业部范围内各品类上展开生产和销售。

同样的,霸王洗发水事件的出现本来可能只是某个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对于任何市场领先者来说都算是普通事件,但其在品牌管理方面的不足却使得攻击演化为危机。据笔者调查,霸王领导者首席执行官比较强势,喜欢亲力亲为,导致职业经理人团队难以进行独立和专业的品牌操作;更不用说是危机应对。霸王能够取得市场领先,与企业家过去的正确决策密不可分,但企业家实力再强,也难免会有不足,不可能事事都是专家,何况,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顾及经营的细枝末节。

除此之外,对于双汇瘦肉精事件,上游养殖环节有问题,下游抽检环节有小漏洞,不做100%全检肯定会有隐患。但不可否认,这属于行业环境的突然变化问题。消费者本身对于上游养殖环节的问题不知情,突然曝光后整个行业自然都要受到影响。双汇是下游行业的领导者,自然受影响最大。作为行业领导者,带领行业迈向健康之路,这也是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

策略应对决定了后果

美的紫砂煲事件中美的采取的策略时规避风险,所采取的主要活动是:道歉,承认有不实宣传,处罚相关人员,开展退货活动。但美的此品类只占品牌整体销售很小的比例,故影响不大。

霸王洗发水事件中霸王采取的策略是转移风险,所采取的主要活动是:承认存在有害物质,但含量少无害,而且是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产品经权威部门证明是无害的;继续进行广告情感诉求的宣传,并开始宣传凉茶广告,分散注意力。由于是细分品类行业领导者,外加上是上市公司,使得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转移。另外,公众对产品的质量产生怀疑的时候并没有大举进行理性的广告诉求,仍然采用感性诉求,显得比较机械。

双汇瘦肉精事件中双汇所采取策略是承担风险,所采取的主要活动是:道歉,整顿处理相关人员,召开经销商和供应商万人大会,经权威检测部门证明多地产品无害,相关机关对违法人员进行了处理。由于政府及地方支持,供应商、经销商相应,企业直面问题积极应对,使得双汇基本化解了危机。

以消费者的视角来看,美的紫砂煲事件造成了公众对名牌的不再盲目信任,而是心存怀疑,影响了品牌的美誉度;霸王洗发水事件,由于消费者对洗发水的安全问题产生了疑问,并怀疑品牌企业对改进生产和技术的决心,颠覆了原品牌对人有益、积极向上的形象;双汇瘦肉精事件使得消费者加深了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但对企业通过得力措施改善问题产生了期望。

危机过后的反思

发生了危机事件,企业更多的不是继续纠结在危机本身,而是应该做危机之后的反思。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弱化是企业最大的风险。其中,美的紫砂煲事件,对于不实宣传等明显可能对品牌造成损伤的行为,企业的营销管理部门能够允许并支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部门能够长期按照企业内部的固定标准去采购,价值链上的顺畅运作,本身就证明了企业的行为是系统行为,非某一个部门所为,这种系统性的无视风险,说明了企业对品牌管理的漏洞。

而双汇瘦肉精事件: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抽检,在行业上游有隐患的情况下从方法上是无法避免问题原材料的进入。企业虽然依靠技术、设备、规模,取得了市场领先,但食品安全风险的存在却很容易给企业造成严重的伤害。

企业的品牌管理应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就霸王洗发水事件而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怀疑时,企业并没有大力推出理性诉求的广告宣传,而是一味的名人营销,典型的方向错误;另外,品牌在洗发水上虽然形成了美誉度,但却想着可以把顾客心目中是洗发水的品牌形象转移到凉茶上,会造成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冲突,而在原有品类陷入危机期间进行品牌的延伸,是典型的时机错误;这种错误竞成为事实,说明了企业在品牌管理上的随意,没有把品牌决策提高到足够的高度上去。

美的紫砂煲事件:企业在事业部制的推行上取得了成功,依靠做大,成长为干亿企业,也成为了知名品牌,但严厉的业绩考核在带来职业经理人团队狼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细枝末节上的不规范。这种不规范,很容易损伤品牌。而企业采用的是单一品牌策略,集团品牌管理的战略地位同事业部层面品牌管理的弱化造成了不协调。

企业定期的管理诊断和内部管理体系健全是必然选择。企业经营者应该加强修炼,居安思危,最好能定期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进行管理上的全面诊断,从专业和独立的视角审视企业存在的经营或管理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

另一方面,企业要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对品牌管控风险、营销管控风险、研发管控风险、供应链管控风险、制造管控风险、信息管控风险、企业文化管控风险、人力资源管控风险等方方面面的风险建立起完善的应对机制。

篇5:品牌管理之品牌危机

内容摘要:随着跨国企业的蓬勃发展,品牌形象俨然已成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品牌危机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变化、企业品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失误,而对企业品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并在很短时间内波及社会公众,进而大幅度降低企业品牌价值,甚至危及企业生存的窘困状态。

近5年来,我国有三鹿等数十家企业发生了波及国内外的大规模品牌危机,可见,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极易产生品牌危机。品牌危机如果处理的不好,就会致使企业形象受损,顾客忠诚度下降,市场份额缩小,业绩下滑等,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一个很深刻的例子。因此,积极预防和处理品牌危机是企业的一项重大课题,如何应对危机状况以及在危机发生后进行评估并对企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都是当今的企业家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品牌危机;品牌危机管理;乳制品企业

一、引言

品牌,是21世纪中国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中,品牌是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品牌同样是标志性的符号。然而在这公众高度关注品牌的时代,品牌危机事件却不绝于耳。为什么品牌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呢?这不得不让人思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牛奶成为了人们日常增加营养的必需品。十几年来中国乳品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近几年乳品企业发生很多危机事件,从2005年,光明乳业的回炉奶曝光,2008年9月的三鹿三聚氰胺威胁婴幼儿的健康,最终导致整个乳业的行业危机,后来三聚氰胺过后蒙牛沸沸扬扬的OMP事件,也给中国的乳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当前,中国的乳品行业正处于行业发展的低潮期,然而危机又频频发生,危机管理可谓当务之急,分析乳品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都是当今应该重视的问题。其实,危机并不可怕,高频度的曝光将成为品牌发展的助推器,从而化险为夷,实现新的飞跃。

二、蒙牛OMP(造骨牛奶蛋白)事件危机管理分析

特仑苏一词源自蒙语,是金牌牛奶之意,和普通牛奶相比,特仑苏OMP的定位是高端市场,它的最大卖点是添加了OMP。OMP能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量丢失,对于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都很适用。然而特仑苏在吸引很多消费者的同时,门前是非也一直不少。自由撰稿人方舟子就曾在博客中称特仑苏OMP里的IGF-1能增加癌症发病率,蒙牛生产的这种价格为普通牛奶2倍多的高端牛奶制品之所以卖得那么贵,是因为炒作概念,而且有很大的健康风险。

对此,蒙牛集团称,他们也强烈希望有关部门组织对特仑苏OMP牛奶进行检测,从而彻底弄清真相。最后,卫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卫生部同多个部门的专家对添加了OMP的蒙牛特仑苏牛奶进行研讨后认为,这一产品没有健康危害,但OMP不是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对此,蒙牛危机处理如下:

(1)2009年2月11日,蒙牛方面发布的《蒙牛关于OMP牛奶的回应》中明确否认OMP与IGF-1之间存在关系,称OMP与IGF-1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物质。“特仑苏”OMP牛奶中的IGF-1的含量与普通牛奶一样。

(2)2月12日晚,蒙牛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赵远花向多家媒体发布一份长达22页的WORD文件,是关于蒙牛特仑苏OMP牛奶的科技资料,末尾部分附上了内蒙古质监局在今年1月给国家质检总局的《关于核查蒙牛特仑苏牛奶有关情况的报告》。

(3)2月13日,蒙牛向媒体公开北大医学部对OMP具有明显抑制骨吸收作用的研究报告

(4)2009年2月14日,蒙牛乳业集团召开特仑苏OMP新闻发布会。蒙牛企业技术总监母智深,总裁杨文俊在发布会上回答了媒体及消费者的各种疑问。

(5)对OMP牛奶退货执行统一的每箱61元标准零售价,不需购物小票,但必须是整箱完整包装。

三、品牌危机形成的原因

1.产品质量存在问题

企业产品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一是由于在原料采购、产品的生产、营销、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对质量的监督、检查等管理不严,引发质量问题;二是由于设计或生产技术方面,不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的规定,造成产品存在缺陷,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是引发品牌危机的主要原因。在2008年9月的三鹿奶粉事件中,其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及有关质量检验部门,事前放松了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给不法份子有了可乘之机。

2.品牌营销策略的失误

品牌的个性定位不正确,且盲目延伸,有的企业不考虑消费者对其品牌形象风格的感知状况和对品牌进行任意的延伸。在品牌传播广告费方面的过度投入,一些企业单一的依赖广告投入,希望促使品牌快速成长,结果使得企业不堪重负,最终拖垮企业。

3.市场环境的变化

市场经济、技术、竞争等环境的改变,易导致品牌危机的发生。在经济出现衰退时,消费者的购买力不足,导致品牌产品滞销,产生品牌危机;当一种新技术出现代替了原有的技术,使得品牌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会使消费者的购买发生转移,从而导致品牌危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对手往往会采用降价、加强促销等手段,使对方市场占有率、销量等降低,产生品牌危机。

四、品牌危机的处理模式

品牌危机的处理模式由制定方案、应对危机、恢复和重塑三个阶段组成。

1.启动预案,制定品牌危机处理方案。品牌危机事件的出现,会迅速的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中传播,并导致退货、滞销、赔偿、媒体的采访、企业内部职工人心浮动、停产等情况发生。需通过及时地调查、掌握事实的真相,结合产生品牌危机的实际情况和品牌危机处理预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品牌危机处理方案。

2.采取正确态度,正视品牌危机,一旦出现品牌危机,企业应积极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争取消费者的同情、谅解和信任,并高度重视。对于产品质量引起的品牌危机事件,企业应无条件立即召回不合格产品、自觉地停止生产和销售该类产品。同时积极安抚受害者,及时向受害者表达歉意,赔偿损失,并尽可能提供其所需的服务,做好善后工作。然后企业应主动向新闻媒体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对新闻媒体表示合作,不隐瞒、搪塞。更要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消除品牌危机,减轻其利益损失。

3.恢复和重塑品牌形象,这需要做好品牌形象的评价工作,尽力消除品牌危机的负面影响,恢复并拉近与消费者的情感距离,让消费者及社会公众感受企业品牌新形象、体会企业的真诚与可信,重塑品牌形象。

五、结束语

国内乳品企业危机管理意识普遍不高,危机防范意识比较淡薄,在以后的危机管理的过程中,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企业要不断提高危机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危机的发生,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防微杜渐。(2)积极作好企业危机前的准备工作,制定乳业危机管理计划,建立企业危机预警系统。(3)在危机发生时,充分注意与媒体,顾客和政府的沟通,进行有效的企业危机管理,邀请公正、权威性机构来帮助解决危机等。(4)企业要本着对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负责以及开诚布公的态度展开危机公关活动,危机化解后还应采取必要的形象恢复措施。

篇6:品牌危机如何管理

[摘要]三鹿奶粉惊现三聚氰胺,引起乳制品行业的轩然大波。综观市场,中国乳业是中国品牌战略中硕果仅存的行业之一,而面对此次危机,在国际品牌的强烈冲击下,中国乳业如何继续保持本土品牌的掌权?文章从品牌危机的重要性出发。通过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危机反应机制等预警机制,围绕迅速行动、确定危机级别等进行危机处理,加强品牌危机管理。

[关键词]品牌危机;危机预警;危机管理

[作者简介]刘娜,广西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诊断与策划,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8)11-0051-0002

三鹿集团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航天乳饮料及乳粉”唯一合作伙伴、全国唯一“航天乳饮料”专业生产企业。三鹿奶粉是国内第一批获得“免检”的奶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免检产品。然而正是有着如此耀眼光环的企业和产品,在神州大地上制造出了让一千多个家庭流泪的悲剧。

对三鹿事件的调查,更曝出22个含三聚氰胺的中国品牌幼儿奶粉,其中包括:伊利、蒙牛、圣元、施恩等知名品牌。如今三鹿的危机已经演变成整个乳制品行业的危机,且品牌越知名,危机发生后传播的速度越快、面越广,处理不当对品牌的损害也就更大。所以务实或当务之急的做法是探讨当品牌在面临危机降临时,企业如何做才能把损失减到最小,才能从危机中站起来,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一、正确认识品牌危机

品牌危机是品牌生命历程中无可回避的一种现象,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大都经历过。长期以来,人们对品牌危机管理没能够引起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国内品牌也普遍缺乏危机管理经验。

(一)重视品牌价值

企业要增强竞争力,提高在市场中的地位和获利能力,品牌的规划和形成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品牌可以将企业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同竞争者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它既是与品牌有关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的成果,也是社会对这些活动评价的结果,品牌给产品带来的超越其功能效用的附加价值或附加利益就是品牌价值。

可口可乐的总裁曾经说过:即使可口可乐公司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那么它在第二天,世界各大银行都会争相登门给公司提供贷款,因为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就高达600多亿美元,而这,是大火烧不掉的财富。可见,许多世界知名企业的品牌资产价值远远大于企业的有形资产和年销售额。

(二)加强品牌危机管理

为什么在我们身边多的是昙花一现的名牌?为什么媒介一篇文章和小小的质量事故就可以葬送一个品牌(尽管雀巢、东芝出过很大的质量事故但未伤及品牌元气)?究其根源在于企业面对危机处理的失误,以致产生品牌危机。

品牌危机具有突发性、蔓延性、危害性、被动性等特征。当企业外部环境突变、品牌运营或营销管理失常时,由于业品牌运营活动适应外部环境能力低下,以及品牌管理失误,往往会产生品牌危机。品牌危机会对品牌整体形象构成不良影响并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及很广的社会层面,使企业处于窘困的状态。结果是企业的形象严重受损,从而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忠诚度和信任,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然而成功的品牌危机管理,不仅能使品牌渡过危机,甚至还能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充分展示品牌对消费者的承诺,使品牌声誉更隆。品牌危机管理作为企业危机管理中一个类型,是指在品牌生命周期中,采取恰当的管理活动,尽可能避免导致品牌价值损失事件的发生,以及在发生品牌危机后尽可能能降低品牌价值的损失。它可以分为品牌危机前的防范与预警,危机中的危机处理,以及危机后的形象恢复三个阶段。

二、未雨绸缪,建立危机预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品牌危机预警是品牌危机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品牌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

(一)树立危机意识

企业要不断地稳步发展,要想树立百年品牌,就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危机迟早都会来的。危机意识是一种对企业环境时刻保持警觉并随时作出反应的意识。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一日千里,关于品牌的任何一个坏消息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扩散,甚至带来灭顶之灾。企业的全体员工,上到高层管理者,下到一般的员工,都应“居安思危”,将危机的预防作为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

企业的高层领导者,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应首先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在企业中营造一个“危机”氛围,训练员工在危机发生时的应变能力和处理事件的能力。只有广大员工真正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树立危机意识,才能及早防范,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超前的、全员和全面的品牌危机意识才是企业品牌危机防范中最坚固的防线。

(二)建立危机反应机制

在危机管理中,速度通常是决定危机能否消除甚至转化为机遇的关键。要尽一切可能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避免危机扩散,企业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危机反应机制。

有效的危机反应机制包括:组织机构保障、危机管理制度、危机管理制度的组织执行三个方面。

(三)危机预警

完善有效的信息监控系统,可以不断地收集、分析与企业有关的国家政策、市场、竞争者等多方面的信息,从中发现企业经营的挑战与机遇。因此,企业需要定期对品牌从各方面、各层次、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一旦发现企业经营达到危机标准的相关参数和指标,就发出危机警报。

组建一个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较高领导职位的人士组成的品牌危机管理小组,可以制定和审核品牌危机处理方案,清理品牌危机险情,一旦发生品牌危机及时予以遏制,减少危机对品牌乃至整个企业的危害。

三、危机处理与形象恢复

从2008年3月,三鹿接到消费者投诉,自称送检未发现问题,至9月11日三鹿集团称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市场上大约有700吨,决定立即全部召回,这六个月的时间,三鹿对于接到的投诉和对问题奶粉的调查没有作适当的处理,直至9月“毒奶粉”事件震动全国。其实,三鹿如果早作反应,尽快地展示自己负责人的企业形象,也许这次危机的影响程度会减小很多。

在危机中,企业如果能正确面对、妥善处理,不仅能化解危机,甚至还能将其转化成商机。

(一)迅速行动

危机公关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反应要迅速。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世界。企业应在获得品牌危机信息的第一时间成立危机公关小组,该小组一般由企业首脑、公关部门、相关责任部门成员、相关专家等组成,负责整个危机的评估、控制、处理。尽可能地争取媒体甚至政府部门帮助自己说话,避免事态的无谓扩大。

迅速的行动能给消费者多一分信任,使媒体和消费者处于兴奋和关注状态下,不断报道和传播企业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行动,让消费者更多地感知到品牌的价值。一个优秀的企业越是在危机的时刻,越能显示出它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

(二)确定真正的危机

由于危机处理的紧迫性,必须做到有的放矢――针对真正的危机根源进行处理。要对危机的真正来源进行调研,及时准确地分析原因,确定各种来源中处理的重点,这个重点应放在影响面广、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大众极为关注的方面。如果问题比较复杂,企业还可以延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及管理咨询公司,共同对危机问题进行诊断,找出真正的危机症结来作为处理的重点。

(三)正视危机,坦诚面对

面对危机时,态度决定一切。品牌发生危机后,许多企业采取的对策是隐瞒事实真相,不让曝光。如果无法隐瞒,就推卸责任,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如此处理品牌危机是极端错误的。否认、隐瞒或推卸责任,都是不诚实、不负责的表现。对这样一个不负责的品牌,消费者会自问:我们能给予信任吗?回答当然是不能!

对于品牌危机的产生原因这是个敏感问题,企业往往会避而不谈,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与其掩耳盗铃,还不如真相大白自曝隐私,袒露出企业的真诚来。

(四)加强沟通,争取外援

危机发生后,最关注企业应对举措的是:受害者、新闻媒体、竞争对手、社会公众。企业应取得关于受害者的资料,了解实际情况;关注媒体报道;防止对手利用机会诋毁自己;尊重公众的知情权。企业在平时就应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在危机发生后,更要密切注意新闻媒介的动态,以便掌握主动权。寻求专家、专业协会以及具有处理危机经验的公关公司帮助,得到联合团体、政府、舆论领袖和可信评论员的支持。

(五)及时公布真实情况

品牌危机必须查明原因,而且必须快,越快越好。原因不明给人的感觉是在隐瞒什么,会产生怀疑心态。查明原因不能自己做,必须请第三方参与。而且这个第三方是一个权威机构,是公众十分信赖的单位,是公正的象征。

原因查明后,必须及时让媒体予以如实公布。这是打消消费者和公众顾虑的最后一环。在这个过程中,不要与顾客争论不休。原则上应尽快庭外解决,千万不要在这上面耗精力。否则,不仅会失去消费者,还会转移公众和媒体的视线,同时给公众一种斤斤计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的感觉。品牌缺乏人情,没有人文关怀,会失去顾客的偏好,破坏品牌的美好形象。

(六)危机后恢复

上一篇: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改革的几点建议下一篇:导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