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的问题策略

2024-04-28

解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的问题策略(精选8篇)

篇1:解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的问题策略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机关的发展需要,国家机关后勤部门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200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后勤管理委员会刘文江理事长、张宏生、李宝顺副理事长一行,先后到科技部机关服务局、文化部机关服务局和中科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了解机关后勤改革和建设节约型后勤机关的情况,与有关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从中发现了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需要进一步加深对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认识,加大对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指导力度

目前,一些地区和部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处于等待观望、停滞不前状态。究其原因:一是部门和个人的认识不到位,只强调保障机关正常运转,不求改革有所作为;二是主要领导重视不够;三是认为机关后勤服务是福利型的,不应该市场化;四是认为机关是首脑要害部门,情况特殊,后勤服务社会化不利于安全保密;五是认为目前市场发育还不成熟,担心后勤服务社会化不能保障机关需要;六是认为社会后勤服务机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保证不了后勤服务质量;七是认为社会后勤服务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如自我服务保障经济效益好等等。

这些都反映了一些同志,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还存在不少误区,从而阻碍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向纵深发展。为此,必须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后勤改革的指示,教育广大后勤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不移地、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有权威的职能机构应加强对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决策,适时及时地出台有关政策,抓好典型,经验,保证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二、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政策法规体系,保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有序进行

在调查了解中,普遍反映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法规建设滞后,与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很不适应,影响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一是体制不顺,如中科院机关服务局从机关分离出来后,己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企业,但仍然实行“双轨制”,束缚了后勤企业手脚,影响了后勤产业发展;二是市场准入制度不规范,一些可以进市场的后勤服务项目受到限制;三是激励制度不健全,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现象仍然存在,对分离后勤职工收入高于机关职工有“红眼病”,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和企业发展;四是后勤职工社保制度不完善,一些从事业单位转到企业的职工,养老金、医疗费等要减少40,富余人员安置政策不完善,供养的离退休人员过多,有的离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达1∶1之多,后勤负担过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没有相关政策,各单位做法也不尽一致;五是一些职工与机关完全脱离改变职工身份后,单位没有将其应带的国有资产作为补偿金转到新的单位,侵害了职工利益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机关后勤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为此,一是要加强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立法,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议国家立法部门将后勤服务社会化有关问题纳入立法日程;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有利于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和后勤产业发展的法规,使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理论。三是根据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矛盾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补充、修订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财务等规章制度,逐步建立科学合理、标准统一、程序规范的后勤管理服务的规章体系。四是依法办事,后勤机关应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标准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供后勤服务。

三、需要进一步规范机关后勤职能,统一体制,以利于有效发挥机关后勤部门的职能作用

调查中发现,各部委后勤体制不统一,服务保障范围差别较大。如有的部委管理与服务合二为一,没有分家,一块牌子,两种称谓,对内称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外称机关服务局;有的部委后勤管理与后勤服务分家,设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机关服务局,形成甲乙方关系。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甲方,代表机关组织机关服务保证的管理、协调、招标、监督等职;机关服务局作为乙方,组织实施具体的服务保障。还有的部委把管理、服务、经营分开,设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服务局和机关经营管理局等。在职能上,有的部委实施集中统一的后勤管理和服务,凡是与后勤有关的职能部门均划归后勤部门;有的部委则把后勤职能拆分隶属不同部门,如财务、基建、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部门不隶属后勤部门,而在办公厅或其他部门。这种体制不统一、职能各异的状况,增大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和后勤服务保障组织

协调的难度,不便组织实施对后勤的指导,也难以发挥后勤整体服务保障作用。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保障机关建设和需要的实际出发,本着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统一各部委机关后勤的体制和机构,明确规范机关后勤职能,从组织体制上优化结构,切实解决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重复交叉不规范,管理责权脱节等问题,真正做到职能规范,职责明确,权责统一,相互制约,协调发展。

四、需要进一步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处理好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机关利益与政策法规的关系,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一是在后勤改革过程中,一些机关利用所占有的国有资产、政府资源和有关的优惠政策,以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为借口,开办经营性实体,谋取利润,用于改善机关办公条件和机关干部福利。由于不同的机关部门占有的国有资产、政府资源不同,经营性收入差别很大,因而用于机关福利补贴的差别也大,同一职级不同部委的福利补贴相差一、二千元之多,造成机关之间互相攀比,苦乐不均和不平衡的矛盾。二是有的部门把财政拨款的经费转变为经营性收入后为本单位职工谋福利。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后勤改革的宗旨,也严重违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军队不准从事经营性生产的决定。为此,一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政府国有资产进行再次认真清查,制定政府机关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租赁、增值等细则,集中统一管理和使用政府国有资产。二是可推广湖北省政府机关干部福利补贴“统一标准,违者严惩”的经验,统一国家机关干部的福利补贴标准,防止各行其是,互相攀比。三是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和审计,对超标准违规滥发福利补贴等违犯财经纪律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四是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应逐步从机关分离,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后勤服务保障体制。

五、需要进一步加强后勤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后勤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随着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时间推移,一些单位的全民职工逐步退休,从社会招聘的职工,许多人没有经过培训,劳动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出现了技术断档、断层和服务水平不高的现象。一些后勤企业的管理干部也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注重经营多,关注管理少。由于历史的原因,后勤职工队伍高层次、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少,与市场经济发展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一是要重视后勤队伍的建设,把培养提高后勤队伍素质,作为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水平的战略措施,纳入后勤建设与发展计划,做到组织上有人抓,计划上有安排,经费上有投入,绩效上有考核标准。二是要通过送学校培养与进修,举办学习班、讲座,参加各类培训班,以老带新,以师代徒等多种方法,提高现有后勤干部职工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三是长远规划,通过有计划地自己培养,社会招聘引进,与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姻等多种渠道,逐步改变后勤队伍的结构。四是对从社会招聘的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五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增加后勤服务的科技含量,提高后勤服务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增加后勤服务的附加值,推动后勤产业发展。

篇2:解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的问题策略

几年来,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入,在管理体制、管理职能、管理手段、服务机制、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些突破性、实质性的进展,并涌现出了省财政厅机关服务中心、省交通厅机关服务中心、省教育厅机关服务中心、省地税局后勤服务中心等一批发展态势良好的典型。

但从实际情况看,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与企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还有一定距离,需要我们继续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行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创新。

一、改革现状

我省省级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起步于90年代政府机构改革之际。1996年,随着省编办《××省省级机关后勤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发布,省直机关先后成立了14家相对独立的后勤保障机构;2001年,省编办与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又联合制定了《关于深化省级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使省级机关服务中心增加到了30家。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促进了机关政务与事务分开,行政机关更加精干,政务工作更加突出。而后勤从机关剥离则促进了后勤保障工作的规范化,机关对后勤服务的满意率不断上升。事实证明,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的。主要表现在:

1.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的服务体系。主要体现为机关服务中心的职责更明确、内部分工更细致。总体来看,中心的服务职能一般包括后勤服务工作的组织、规划与协调,机关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及其他办公设施的建设、分配和维修管理,机关车辆、配电、冷暖、电梯、电话等设施的购置、保管、使用和维护,机关财务、财产、物资管理,机关会议室、食堂等服务机构的管理,日常办公设备用品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安全、保卫、消防、接待等工作,以出资者身份经营管理机关所属企事业单位,兴办经济实体等。

2.建立健全了后勤服务保障的制度体系。省财政厅机关服务中心先后制定了30多项规章制度,省地税局后勤服务中心和省教育厅机关服务中心也分别重点完善了六个方面的制度。省广电局则由局党组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该局机关服务中心则制定了《后勤规章制度汇编》。总的来看,制度建设的内容主要涉及车辆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用人制度、定点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

3.部分单位尝试兴办经济实体,开始向市场化迈进。省交通厅机关服务中心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该中心先后接手和创办了南戴河日月湖宾馆、固安副食品基地、××优特建材有限公司、内蒙通泰化工有限公司、荣昌工程公司、××交通旅行社等多种经营实体,70以上的实体实现盈利,有两个项目的年盈利水平则已超过了60万元。

可以说,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省级机关后勤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在管理上逐步实现了由计划型向市场型、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由经费划拨向结算制度转变,由物资的分散采购、供应向政府集中采购转变。在服务上,由供给型无偿服务向核算型有偿服务转变,由封闭型单一服务向开放型两面服务转变,由缺乏内在活力和动力向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负盈亏转变,从而初步建立了新型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省省级部分机关服务中心事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机运行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1.部门领导对后勤体制改革的认识不足。往往把后勤改革看作机构改革的附属品,缺乏对后勤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使后勤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由此引发的部分后勤工作人员思想的不稳定性,成为机关服务中心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考。在改革操作上简单化,造成后勤管理和服务分家后关系不顺,影响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积极性。

3.后勤服务部门“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意识甚至市场化操作意识淡漠,致使未来发展思路不明确,缺乏改革的信心。

4.后勤服务人员观念上的行政惯性还较强。往往从行政管理的方式角度看问题,学习市场竞争本领主动性不够,致使后勤服务部门的市场化素质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市场型运作上还缺乏比较成功的战略模式。

5.配套政策的滞后性影响了改革进程。后勤部门在改革中面临着诸如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与机关建立结算制度、国有资产的划拨与占用等一系列的政策问题,但现有政策对此并不明确,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的产权、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或可参照的理想方案,从而延缓了服务机构法人主体的落实。

由上可见,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仍处于试点阶段,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

三、改革步骤

深化机关后

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按兵不动,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改革的进程,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从战略角度分析,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实现体制分开。即将机关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与后勤服务职能进行合理分离,根据各自特点和职能要求构筑新的管理和服务体制,使其真正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特别是在服务上要转变观念,根据政事分开、企事分开和福利性、保障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开的原则,确保机关后勤单位法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组织后勤服务单位的服务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发挥市场对机关后勤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第二阶段,促进机制转变。主要内容,1、是改革机关后勤服务经费的拨付方式,建立和完善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

2、是改革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服务运行机制,按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深化服务部门内部的财务、资产、人员和分配制度改革;

3、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服务经营结构,积极拓展服务经营领域,推进服务联合,扩大服务的规模效益;

4、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推进后勤服务机构的转制步伐,积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最终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单位。

第三阶段,完善市场条件。培育机关服务消费市场是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和主要内容。在形成机关行政主体和后勤服务门市场法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并最终形成机关后勤服务的需求和供应市场。同时,进一步规范和监管机关后勤服务市场,调整、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利用政府采购方式制定机关后勤服务市场的准入制度,加大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为机关后勤服务部么走向社会、社会企业进入机关奠定基础,形成两个服务主体的公平竞争格局,从而强力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还处于第一阶段的初期。所以,近期改革的重点是在稳定现有的机关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扶持性的政策措施,“扶上马送一程”。

四、发展战略

从未来着眼,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就是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市场化供应。但毕竟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探索阶段,因此省级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现在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战略应是稳中求进,逐步完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形成服务特色,先占领机关内部市场,再图向外扩张。为顺利实现固本强源的战略目标,机关后勤服务中心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用优质服务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去占领后勤服务保障市场。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干部聘用制和工人合同制,实行岗位管理责任制以及相应的选聘、奖惩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多种分配形式和方法,使贡献、绩效与收入挂钩,充分调动广大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根据机关后勤保障行业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有计划地对机关后勤服务保障队伍在年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等方面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机关服务中心通过强化对内服务完成一定的实力积累后,为合理配置机关后勤资源、实现整体规模效益,应在从主体分离出来的基础上,以优良资产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规律为杠杆,对现有后勤服务保障机构逐步实行联合,走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可从各部门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

1.从服务保障内容上,可实行整体联合,也可实行宾馆招待所、物业管理、餐饮和用车等服务保障项目的单一联合。

2.从服务保障对象上,可按部门和系统组织联合。

3.从服务保障的空间上,可打破部门和系统的界线,组成跨部门的综合或专业服务保障中心。

4.从联合的方式上,可根据市场发育程度,组建集团公司、租赁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公司或实行兼并等。

为推动这一工作,建议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成立省级机关后勤服务保障集团,负责有关后勤服务保障的指导与协调。

五、政策选择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看,政策是主要推动力。

考虑到机关后勤改革涉及的问题既多又新,政策必须能够充分体现“统筹兼顾、稳中求进”的原则,既要统一筹划、整体设计,与国家经济改革相衔接,与国家政策制度调整相结合,又要考虑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差异、市场发育程度、干部职工的承受能力等,在改革范围、实现形式、运作机制上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正确处理当前改革与长远发展、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专业分工与行业协作、行政主体与后勤服务主体的关系。从实际出发,目前急需出台的扶持政策:

一是目前机关后勤不良资产较多,仅靠现有资产存量启动比较困难。为此,政府应增加对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财政投入,用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机关后勤改革,保障机关正常运转。

二是从机关分离出来的服务保障单位,服务对象具有特定性,服务项目和范围又受到局限,收费标准还要考虑服务对象的承受能力,对此应在一定时间对这些服务保障单位适当减免其营业税、所得税和其它社会摊派,扶持起发展。

三是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妥善解决好下岗分流职工和分离出来的后勤职工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对下岗分流的职工应提供培训、建立安置基金、在一定时间减免其兴办经营实体或企业税收等优惠政策。

四是允许机关后勤单位与其他企业共享企业改制、兼并破产、再就业工程、住房建设优惠政策。

五是逐步提高公务员工资,将过去的住房、用车、餐饮及其它“暗补”的福利转化为货币化的“明补”理入工资,同时逐步提高机关经费保障标准。

篇3:解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的问题策略

1政府方面:以政府为主导,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障机制

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的实现有赖于国家的积极作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关心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一直被看做是家庭或学校的职能所在。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愈发突出,它已不单纯是个别性的家庭或者地区问题,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全局性社会问题,因而国家应当在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上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社会现实的发展与变革是促使成文法规范制定、修订及运行的重要因素。 ”国家首先要在立法上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必要的依据。 当然,除了在立法层面加强对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代表的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性立法之外,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建立长期的社会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 在采用各种形式引导社会各界自觉自愿地参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践的同时,政府应积极调整政策和措施,从制度上规范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 明确相关方面的责任,同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保障工作的支持力度。 如:推进相关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使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得到切实的保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平等分享公共服务资源等。

2社会方面:以志愿者、社区服务为切入点,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援助机制

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状况和教育困境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鉴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殊性,社会各界可以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启动了相关的帮扶活动,通过建立当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援助机制,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组织,逐步拓展志愿服务范围,积极营造整个社会共同关心和爱护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当前,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开展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实践,如广东中山大学蓝信封志愿服务行动、茂名青年志愿协会为米粮小学留守儿童创办的“志愿者爱心图书室”等。 这些实践活动对于增进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培育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和自我救助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过,如何根据各地实际开展积极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援助的长期化、高效化,仍然是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援助实践中必须不断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如: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各类社会宣传;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对留守儿童的保障和监护作用;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的建立,鼓励社会多种力量的参与;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水平,保障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等。

3学校方面:以学校教育为立足点, 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机制

学校不可能完全替代父母在儿童学习、 成长中的作用,但学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父母教育功能缺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方式,努力发挥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维护中的作用。 具体而言,学校要根据孩子对学校、对老师的强烈信任感,发挥学校在孩子成长中的凝聚力和引导力。 学校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学习和思想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教育。 学校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来安排教学计划,在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孩子自强、自制、自尊的良好品质,鼓励他们勇于正视困难,面对挫折。 学校还可以积极组织和开展学校与 “留守儿童”父母,“留守儿童”本人与其父母的联系活动,增进“留守儿童”本人与其父母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便于“留守儿童”父母及时了解其子女的真实学习、生活情况。 针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无人照管的情况,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已有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

落实教育公平的政策,改善外来民工子弟就学条件。 政府要统筹管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待遇,增加教育设施,降低收费标准。 有条件的可利用已有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放宽按户籍入学的政策,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在父母工作地入学。

参考文献

[1]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3]张静.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2009(3).

[4]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6(3).

篇4:解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的问题策略

[关键词]高校 后勤社会化改革 战略思维

[作者简介]邓易元(1972- ),男,重庆开县人,重庆工学院后勤处副处长,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后勤教育管理研究工作。(重庆40005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3-0064-02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难点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由政府主导,以社会承担为主,高校选择办学所需要的市场化的后勤服务体系。①一方面依托社会力量和调动社会资源,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改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称为“外引进”;另一方面,为使现有校内后勤部门由封闭走向开放,转化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产业化、社会化的经济实体,从而形成多元化、全方位支持的、企业化管理的、市场化运作的后勤保障系统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服务水平,这称为 “内调整”。“外引进为主、内调整为辅”推行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经验,但高校后勤存在的主要矛盾,即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使得在实践中操作中,出现了至今仍然是困扰高校后勤社会化甚至是高校改革的难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三个难题”:“甲方乙方”相互关系确定的制度安排问题,“乙方”性质确定及“过渡期”安排问题,“过渡期”人、财、物的管理方式设计问题。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难点问题的思维成因

由于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事业单位的环境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始终处于“探索”或“冒进”状态。不论是哪种状态,始终没能仔细分析造成三大难题的思维基础。笔者认为,造成“三大难题”的思维基础有:一是学校的外部环境。学校的对外环境主要指配套政策和地理位置。在政策的总体影响上各校几乎相同,但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有关税务、工商、物价、财政等关键部门的政策是否配套,直接影响该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进程。地理位置主要指学校校区坐落于发达的城区还是闭塞的乡镇。一般说来,若是前者,学校可能方便从社会上得到各种服务,就不需要自己来办;若是后者,学校不自己办,社会难度很大。二是学校的内部条件。学校的内部条件主要指学校的经济实力、校内师生的购买能力、学校的规模、学校的自主权、学校内部的人文环境因素等。学校的经济实力决定着高校在改革中是否由“社会”来提供服务。校内师生有效的购买能力形成市场,社会化改革缺少了这样的市场基础就会寸步难行。学校内部的人文环境因素影响着公众的认知能力,影响着人们的观念问题,以及对改革措施的理解力度、支持程度和一致性程度。三是推行改革的风险因素。风险是指在一定环境、时期内,在目标的期望值约束下,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可能发生的差值,差值越大风险越大,差值越小,风险越小②。任何改革均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要推行改革,必须寻找到引起风险主要因素,方可对症采取措施,减少潜在风险带来到风险后果。

三、解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难点问题的思维抉择——战略思维

如上所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三个难题”制约着改革的深入,严重影响着改革的力度,要想解决好这些难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要继续保持站在高校改革时代潮流的前端,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就必须像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③,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1.战略思维。“一般而言,战略定义为: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规律性的或全局的谋划。”④战略具有目标性、对应性、长期性、全局性等显著特征。战略实施不仅需要制定战略目标、战略方针、确立战略重点、落实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更需要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战略谋划的智慧,是关于经济、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战略的构思过程。战略思维的核心就是能够把握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和趋势,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要求我们能够使用系统、辩证、创新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科学地针对关系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重大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有预见的理性思维活动。在战略思维过程中,主体既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思维方法,又要把主体的目的性、价值取向加以充分的展现。

2.战略思维方法。战略思维方法是思维活动必须遵循的规则,是思维运动获得成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思维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思维方法是一个复杂系统,因此,战略思维运用科学的战略方法。科学的战略思维方法需要将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辩证统一起来,将超前思维和反馈思维辩证统一起来,将创新思维和常规思维辩证统一起来,将集体思维和个人思维辩证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战略思维价值观。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战略思维价值观,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理性价值和人文价值、现实价值和目标价值、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以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3.解决难点问题的战略思维支撑。(1)加强思维理论研究,寻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科学理论支撑。科学的理论是正确决策的思维基础,这需要理论界加强对“后勤社会化”的概念、范畴、基本的理论框架有完整的表达。只有当人们从思想观念上得到根本的转变,改革才能走得顺、走得远,最起码要让改革的参与人(包括上层的设计人和基层执行人)弄清为什么、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某学者在解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文件中,得出高校后勤社会化应具有三重目标,即直接目标、远期目标、潜在目标。它的直接目标是缩小办学资金刚性支付范围,部分解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缓解教育经费供需矛盾;远期目标是剥离非生产性资产,按照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使高校后勤服务系统融入社会经营系统;潜在目标是弱化单位低效率的平均主义,按市场经济原则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2)政府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为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在出台后勤社会化改革思路时,要避免“一刀切”、不把表面状态列为考核指标的做法,而应积极鼓励各校做切合本校实际的尝试。后勤改革步骤的方案设计要坚持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合适的就是好的。(3)学校各方要对后勤社会化改革报以理解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进改革。学校是将后勤社会化改革思维进行创造性推广的直接实施者。学校要消除导致改革困难的深层原因,学校各方皆要有耐心去经历这个痛苦的过程,加之学校除后勤外的系统没有进行全面的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成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先锋。因此,若干当事人既是改革者又是被改革的对象,在正确处理这两个角色的错位或矛盾时,本人要多一分勇气和大度,旁人要多一分理解和宽容。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战略思维抉择

基于战略思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该做出科学的战略抉择。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未来的战略思路。后勤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业务工种繁多,其战略目标必然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经济效益,又包括社会效益;既包括定性目标,又包括定量目标。高校后勤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依托学校,与学校发展同步发展,以优质价廉的服务、高效经济的保障,保证学校快速发展的正常有序,满足师生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并适度开拓社会市场。高校后勤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1)以“学”为本战略。大学,关键在一个“学”字。作为高校后勤,必须“以学为本”,“学”包括学校、学者和学生。以学为本的含义是指“时为学所用、钱为学所花、物为学而在、人为学者先”。 “时为学所用”是指我们管理服务所用的工作时间,是否有利于学校、学者、学生的发展;“钱为学所花”是指有限的后勤运行经费是否有效地运用在学校发展建设、学者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成长上;“物为学而在”是指后勤的有形设施、设备和无形文化精神是否为学而生、为学而在;“人为学者先”是指后勤人必须牢记以“学”为核心,把“学”的利益永远摆在前面。(2)“人才强企、教育兴企”战略。后勤队伍建设的水平决定着后勤的何去何从与兴衰成败,也决定着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的实现。“人才强企、教育兴企”战略的实施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第一优势,人才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观点。要创造一种服务教育、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思想氛围,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选拔、培养、考核职工的标准,重学历而不唯学历、重岗位而淡化身份。要牢固树立“只有开心的员工,才能照顾好每一位师生”的理念,善待员工就是善待集体善待学校、学者和学生。(3)创“学”字号品牌战略。作为大学的后勤服务实体,首先要围绕大学的根本职能进行自身服务的定位。高校后勤无论怎样社会化,其根永远是在学校。高校后勤要充分利用“大学”这个品牌,在服务内容上下功夫,在服务的效应上动脑筋,创造“学”字号服务品牌。(4)提升组织自动力战略。组织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外界环境的帮助,即外力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内部具有永动力,即组织的自动力。组织自动力的提升,需要更新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需要创建学习型组织是组织获得自动力的源泉。要建立岗位博弈机制,从心理上激发全体员工的内在潜力。要有稳定的人才流动途径。后勤实体要适应社会和学校的发展进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像远程抄表、远程控制、机械作业、自动控制、网络传递等,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5)组建虚拟组织战略。后勤实体现在是一个大而全的实体,尽管体系庞大,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学者和学生的需要。为此,需要通过组建后勤服务虚拟组织,联系校内外或其他高校后勤同行和社会同业组织,根据项目需要,搭建不同的虚拟组织,以实现服务信息、人财物技术资源的共享。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后勤在组建虚拟组织时,要牢牢把握虚拟组织的核心层和主动权,方能不被淘汰。

2.战略目标的实现途径。为实现高校后勤发展战略目标,就要选择实施的途径。由于高校后勤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复杂系统,在途径的选择上,也呈现多样性或多途径同时并举。但是,为适应国家、学校“十一五”发展的需要,实现后勤实体“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必须进行观念的创新,重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文化伦理建设。

一是观念创新。它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前提。主要的创新观念如下:首先,建立和谐的思维方式。根据社会发展进步、客观条件的变化,学校后勤以“和谐”的思维、“中和”的思想,用调和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满意的效果。其次,创立“e”服务观。所谓“e”服务观就是网络化服务观。信息时代人们对服务的需求已经由“解决温饱”跃进“小康时代”,而这种“e”服务观正是为满足人们对服务的快捷性、对服务的高技术含量和高品位性应运而生的。最后,强化育人观。高校后勤工作需要强化育人观。服务和育人两者互为关联,相互促进。在服务过程中,以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文明的风尚,在精神和道德上给我们的服务对象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在接受服务时得到良好的教育。处理好服务与育人的关系,要求重新审视“质量观”。质量观的内涵首先是我们对学校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所能起到的直接、间接作用在哪里,其次是我们的保障产品、服务产品的质量以及育人工作的质量如何体现。

二是创建新的组织管理体系。创建新型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确学校与后勤实体间的责权关系,学校的甲方在对后勤实体实施保障管理和服务方面,应该强化指导协调和服务,后勤实体应该在组织、人、财、物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经营,需要放权,但它应该成为后勤集团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保证经济行为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学校和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大力支持,建设“强化管理、放权经营”的新型组织模式。在后勤实体内部构架上,要充分体现战略需要和业务需要,为适应虚拟组织建设而构建核心层。核心层的基础是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和关键人才,这是设计新型组织的依据。其次是要引进现代质量管理体系。决定后勤实体生存发展的关键是其管理服务工作质量,要进行相关标准的认证,提升质量控制能力,减少质量的差异性,保证后勤管理服务质量的稳步提高。再次要建立适于后勤灵活运转、指挥有力、环节精练的扁平组织形式,即通常所说的“A组织模式”。它是实体管理权的分配体系、指挥权的分配体系、协调权的分配体系,在这个框架下垂直领导,分工合作,责任明确,协调有力。

三是加强后勤文化伦理建设。高校后勤承担着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保障和培养人才需要的后勤保障,在高校这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环境中,更需要丰富的企业文化来支撑企业的发展。后勤文化既能凝聚员工力量,又能陶冶学生情操,起到育人的效果,因此,加强后勤文化伦理建设是实现后勤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后勤实体要不断更新企业的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企业精神,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建设后勤文化,要特别关注后勤伦理建设,正确引导后勤员工对市场行为的认知。后勤伦理是指在后勤保障、服务和经营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经济学告诉我们,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但是,现在人们开始意识到,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有诚信,需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在经营行为上有伦理上的制约。正如人们常说的,“维持法律的执行需要法律之外的精神加以约束”,这种精神就是伦理。

[注释]

①郑善学.后勤社会化改革[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51.

②(美)詹姆斯·林.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从激励到控制[M].黄长全,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0.

③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1.

篇5:解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的问题策略

高校后勤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后勤改革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从最早实行单个项目的“承包制”、到后来的全面“承包责任制”,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终于在1999年确定了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特别是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进程,离《意见》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地区的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多数高校还处在后勤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学校领导还没有真正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后勤依然是高校引发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方面。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就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谈些体会和看法,希能引起同行的共鸣。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

后勤社会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步骤,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等六部委在1999年联合下发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从2000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为了实现后勤社会化的远大目标,各高校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至2008年,这一目标已在大部分高校得到实现。社会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逐步转变为后勤管理,后勤服务工作由社会承担,实现后勤社会化;二是为现有的后勤发展创造条件,组建后勤服务集团,在后勤服务集团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与高校的剥离,使之走向社会。应该说,不管采取哪一种形式,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剥离或精简越来越庞大的后勤服务队伍,提高办学效益,最终实现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服务。

2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它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也没有以前的经验可以照抄。目前,全国高校后勤改革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政府主导,成立大后勤集团;二是校际联合成立后勤公司、后勤集团;三是高校自身成立后勤集团、后勤中心。许多高校还创造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改革模式,如“小甲方、大乙方”、“多甲方、小乙方”、“小机关、大实体”、“小机关、多实体”、“总公司”、“一处两制”等等,多种形式的试点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根据近年来各地高校后勤改革的实际,目前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主要有:

2.1独立法人模式:俗称“完全企业化”,指学校后勤与学校行政分离时,以后勤占用学校固定资产和后勤积累为资金注册,成立后勤产业有限公司,并保留后勤管理处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代表学校后勤进行“规划建设、质量监控、经济核算、组织协调”,在理顺资产关系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机制将学校所有经营服务实体并入后勤产业集团,实现事、企分开,两权分离。

2.2甲乙双方协议模式:指高校后勤集团作为学校的产业以乙方身份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后勤产业管理处以甲方身份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职能,学校以协议形式联系甲、乙双方,使学校后勤与行政企业分离、权责明确。

2.3主体乙方模式:指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原总务处整体转制为后勤集团,由主管

院长、财务、审计等组成甲方替代原拟设置的后勤处,减少链条管理,以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甲、乙双方责权利相约,稳定发展,逐步实现良性循环。

2.4集团化服务模式:指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以联合后勤集团改革为龙头,带动和推进地区高校社会改革,这种模式打破了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旧格局,使地区高校后勤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并服务于校内和校外的两个市场。

2.5高校中企业化行政部门模式:指改革不够彻底的高校后勤,名称上为高校后勤集团,但性质没有变,还是作为学校的一个行政部门,只是带着企业的性质。

2.6社会化服务模式:主要是一批民办高校不要国家投资,由社会联办后勤,这种模式以学校后勤市场为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并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障服务质量,促进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3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现有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中,还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现成的“学校办社会”格局,高校办学主体不能完全放弃向师生提供后勤服务安排,后勤企业无法完全社会化,真正独立于高校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上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格局,投资体制、用人制度、经费管理、领导任免等没有根本变化,高校仍是以政府进行行政管理为主,没有完全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如此便出现了高校后勤改革中的种种问题。

3.1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现行的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理顺,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国有产权主体的高校,在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不同于社会一般的企业,其兴衰牵扯面较大。目前各地高校普遍存在四个担心:担心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对学校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无法保障,还不如学校自己直接指挥,直接管理;担心后勤管理模式的转变造成学校国有资产流失;担心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不是减轻学校的负担,而是增加学校的负担。所有这些并非没有理由。在高校管理体制未进行根本变革情况下,高校管理层缺乏将后勤企业真正而完全社会化的内在动力,使后勤社会化不具备实质意义。

3.2思想观念方面。目前,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最难坚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许多职工的思想行为受旧模式、旧体制的影响很深。他们害怕在改革过程中,丢掉“铁饭碗”,怕自己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还有许多干部、职工不愿意从学校的行政系列中剥离,即使剥离,也多数只愿意留在学校甲方。另外,服务对象的思想观念也存在不适应,一些师生员工习惯于享受福利服务,对新体制下的服务方式不适应,也不完全理解。

3.3改革目标和实施方面。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是要使高校与后勤机构相互独立,实现后勤企业社会化的公平竞争,但在实际操作中,把一所学校的所有后勤经营服务部门成立一个服务集团,从形式上看虽然可以挂牌尽快与学校分离,形成一步到位,但实质上,学校管理部门习惯于对后勤“统、管、包”的工作方式未完全转变。有时为了可行性和减少人员变动的阻力,学校对后勤机构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偏离了社会化的本意;在需要投资时,希望后勤社会化;在需要服务时,又希望后勤福利化、无偿化,使高校后勤改革有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而后勤在走向社会的同时,如何保证为学校、科研服务,二者之间也会经常出现摩擦和碰撞。

3.4服务质量和规模效益方面。从整体上看高校后勤改革步伐趋慢,各地各高校改革进展不平衡,模式单调,特色不明显。在现行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下,资源利用率低下,运行机制不活,因此服务水平和质量难以提高,师生们对后勤服务也不尽满意。此外,后勤的“小而全”状况使后勤自身的发展受到制约,不能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实力,因而使学校经济负担越背越重,并在很大程度是分散了学校领导办学的精力,也浪费了本来就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

4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应重点采取措施,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宣传力度,坚决在社会、家长、学生中形成的生活服务等由高校包下来的落后观念,营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优越环境。

4.2国家职能部门在宏观指导的基础上,要组织力量,结合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查研究,制定出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实际的具体政策和方案,指导各校的后勤社会化工作。

4.3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区各高校的情况,抓紧研究组建跨高等学校后勤服务集团等事宜,为各高校加速后勤社会化,真正做到“只管后勤,不办后勤”提供保障。

4.4各高校应根据“高校只管后勤,不办后勤”的要求尽快转换角色,逐步开放校内服务市场,减少服务人员,使高校成为真正的后勤工作管理者。成立后勤服务集团的学校,要减少对剥离后的后勤服务集团的指挥。并考虑学校后勤服务集团参与本地区组建的、跨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集团后的相关问题,尽快脱离具体学校。

参考文献:

篇6:解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的问题策略

关键词 学生宿舍 后勤社会化 问题 对策

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这项改革对于高校摆脱发展束缚,集中精力抓教育,无疑是大有益处的。同时,后勤社会化给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研究。1 后勤社会化后学生教育与管理出现的问题分析1.1 学生自主性增强,自由度增大,带来了很多执行上的困难

以往高校学生的住宿模式往往是一个院系集中在一个宿舍楼,一个专业基本上都在一个楼层,同宿舍都是本班同学,大家彼此熟悉,管理集中。入住学生公寓后,由于宿舍类型不同、价格不同,学生们有了选择的空间。这样,一栋楼里、一个楼层、甚至一个宿舍,可能住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学生,给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冲击。同时,也会造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减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大,学校对学生的集体约束力减弱以及同班同学之间互比性减少等现象的发生。如果我们引导不当,管理不到位,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就有可能出现自由散漫,懒惰和生活无规律等不良现象。1.2 学生干部监督管理作用削弱,信息反馈渠道不畅

入住公寓后,学生居住特别分散,加之高校学生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轨,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将由寝室代替。学生的情感交流,思想、文化、政治和价值观的交流、交锋在宿舍,学生的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也在宿舍。因此,班委会、团支部的监督作用有所削弱,管理相对松散,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学生在宿舍中及生活区内的表现院系里难以较早知道。往往等问题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以后,才反映到院系里或年级,这就错过了及时教育与管理的良机。1.3 学生认识的转变给旧管理体制带来的冲击

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学生对管理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由于住宿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因此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我交钱,就是上帝;你服务,理所应当。学生对于各项服务的要求更强烈,更高。而对于一些公寓管理人员的管理,则有较大的抵触心理,只要我不毁坏你的设施你就无权干涉我的生活自由。比如宿管部门对宿舍安全进行检查时,有少数学生锁上门拒绝检查的情况。这些都给学生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课题。1.4 社会信息化给学生带来广阔的认知空间

学生入住公寓后,接触到不同班级、专业、院系,甚至不同学校的同龄人交往的机率比以往大得多。另外,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更方便地接受全面的信息服务,更广泛地接触社会,信息交流频率也不断增加,不同的观念,对事物的不同看法相互撞击。对青年大学生群体来讲,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文化、观念的干扰和影响。意识形态、培育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所遇到的挑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先行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条例中的一些内容和条款,已经不再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后所出现的新形势,需要尽快变更和完善。1.5 投资者的经营思想与学校培养人才目标不一致问题

学生公寓管理具有双重属性,不仅满足服务功能,而且还有担负公寓精神文明的建设,并且学生公寓的育人环境在学校整体学生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管理,由于投资主题的变化,原来学校保障型的自我服务向社会经营型物业管理转变,过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寝室文明建设的职能由谁承担,如何保证投资者的经营思想符合和满足学校培养人才目标的特殊要求,等等。这无疑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2 改革后学生公寓管理对策分析

大学是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园地,大学教育的科学性、严密的计划性、学校教学和生活节奏的规律性,要求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一定秩序状态下进行,这就需要对学生的管理不同于学校以外其他行业的管理,因此企业经营思想和管理手段要服从于社会效益的政治要求,实现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的重合。所以,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管理不可能完全是社会上商务公寓或招待所的物业管理,简单地推向市场,完全市场化运做。对于学生的管理就要兼顾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的结合。2.1 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工作机制

篇7:解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的问题策略

问题2:陪客过多,耽误分管的工作。

解决方法:机关支部负责每天对请假陪客的人员进行抽查,对于有关违规人员要实行相应的惩罚制度,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问题3:打着各种各样的幌子提前早退的现象严重。解决方法:全体机关干部如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提前早退的必须向相关领导请假,不定期抽查,如有提前早退并没有请假者,采取相应惩罚措施。

篇8:解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的问题策略

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 行政主导, 缺乏参与

我国长期忽视课程研究, 把课程发展作为政府行为, 而非学术行为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社会行为, 课程改革主要是由教育部来决定, 政府一旦做出决定之后, 通过行政手段上传下达, 地方、学校和教师自然就得予以配合。我国的课程改革总是以官方的意志为依据, 由少数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来制定新课程标准, 而这些专家大都是没有在中小学任教的经验, 不了解教育实践中真正需要改革的内容。然后通过行政命令来推行课程改革的实施, 这就把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人士排斥在课程改革的决定之外, 教师和学生成了法令的接受者。如果师生不赞成这样的课程改革方案, 可能会产生抵制情绪, 缺乏师生的支持、认同, 将会极大的降低教师实施新课改的积极性。 (1)

(二) 教育投入的不均衡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发展不平衡, 出现了种种教师择校现象, 部分教师向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发展。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教育经费差异很大, 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地区诸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教育经费较为充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得到了很大的资金支持, 新课改的阻力就很小, 实施起来就比较顺利;相反, 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教育经费不足, 更不用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 很多课程都不能顺利开展, 严重阻碍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 存在典型的城市及重点学校中心取向

“城市中心”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传统,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仍不例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但却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出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 (2) 在制定新课程时, 邀请的专家、一线教师大部分是来自大中城市的实验、重点学校, 课程理念是以城市为基础的, 教材的编写往往是以城市为导向的, 不适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现状。

(四) 课堂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缺乏变革

衡量新课程实施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师生课堂行为按照课程改革要求所得到的实际变化程度。一项课程改革一旦付诸实施, 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 课堂教学策略就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我国中小学校开展了不少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提出了许多创新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但是, 这些来自基层的教学创新并没有形成“集体行动”, 这些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只是个别化的, 没有真正转化成为广大教师的课堂行为, 没有得到推广。现在, 我国中小学教师大部分奉行的是“教师中心”的教学策略, 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不能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没有根本转变教学方式。

(五) 应有机构及制度没有发挥其重要作用

《纲要》提出“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 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 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 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 发挥各自的优势, 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 。但是, 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教研机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部分师范学院建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中小学校的教研机构建立联系, 即使建立了联系, 也是同一些重点学校和实验学校建立了联系, 忽视与办学水平较低的农村中小学的联系。此外, 督学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4) 督导机构要监督国家、当地的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但是教育督导制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 新课改究竟实施的怎么样, 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 在重视行政的基础上, 要更加强强调行政吸纳和咨询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在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和领导下, 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应充分认识到这种自上而下、中央集权模式的局限性, 并切实加以改善。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要重视建立行政吸纳和咨询制度, 把高等师范院校的专家、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家长、社会有关人士吸纳到课程决策及咨询过程中, 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改进课程改革方案, 及时解决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二) 加大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经费投入

国家要加大对基础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 要向中西部地区和偏远贫穷地区的学校倾斜。不要制造人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 即是哪里教育条件好就往哪里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 保证有充足的教育经费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 关注地区差异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要把我国的具体国情考虑在内。新课程改革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条件、发展要求不能整齐划一。城市要有适合城市发展的课程, 农村要有农村特色的课程;做到统一性和多样化兼顾。课程编制要鼓励多纲纲多本, 关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改变以城市为导向的课程编制状况。

(四) 更新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

改革课堂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就是要把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构想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经验, 真正将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此, 要倡导教学民主,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在体验、探究、发现的框架下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保护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可以适时的将一些一线名师的教学方法适时推广, 如李吉林的情景教育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育法等。

(五) 发挥应有机构、制度的作用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 要加强对中小学教研机构的建设和师资培训, 加强师范院校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与各个中小学,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联系, 加强对基层学校课程改革的指导。此外, 还要建立起完善的教育监督机构, 确保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和完成。要不断地提高教育督导的地位和权力, 对新课程的实施有一个强有力的督促机构, 不能使教育督导成为徒有虚名的机构。建立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 合理设置督导机构、优化督导人员结构、加强督导法制建设, 依法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贯彻课改理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结语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中之重, 关系着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而课程则是教育内容的载体, 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关键途径。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只要审慎对待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注意克服, 相信我们的这一轮课程改革将会取得巨大成就,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自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起就开始实施, 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是,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总结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 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以期能够对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和改进提出意见, 推动新课改的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彭泽平.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检视[J].教学与管理 (中学版) , 2005, (11) .

[3]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Z].教育部办公厅, 2001.

上一篇:雨泪作文350字下一篇:花边饺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