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2024-05-12

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精选10篇)

篇1: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在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其本身亦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这严重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其应有的作用。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就我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来看,必须突破传统人才培养的束缚,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课程安排等,在很多方面大都沿袭普通教育的发展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不可避免的有照搬照抄“普教”的嫌疑。这也导致在人才培养方面,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并没有突破理论教育这一内涵,在职业教育内强调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无实际的操作能力。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企业的需求。最终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导致了企业、市场在招聘人员时,宁愿选择普通院校毕业生。它们普遍认为,现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并没有到达企业、岗位的要求,而招聘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只要稍加培训,即可达到岗位的要求。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市场上并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只有进一步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出路,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更有生命力,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技能型、技术性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迅速的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这类人才身上体现着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能够针对某一岗位群,结合自身掌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的胜任本岗位的工作,实现自身和企业的双赢。

围绕着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改革现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首先,正确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次等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业失败者、社会地位低下者以及经济能力不足者无可奈何的选择。它应该而且必须为不同层次、职业、手工业者提供更高层次的教育。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对高职教育的定位,由于理论上的模糊,导致实践上存在定位不清的现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定位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类型上,才能有正确的逻辑起点。

其次,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只有在正确的、清晰的培养目标引领下,它才能顺利健康的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都是技术型人才。即将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的人才;是为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服务的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层次,可以有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但是,统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都由以前的大专、中专转变而来。但是其本身的教学、师资等并没有相应水平的提高。同时,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严重缺乏研究生、博士生层次的教育,不同水平、层次的毕业生流通不畅,向更高层次流动比较困难。此种状况严重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完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的正确导航。

再次,转变高职课程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应重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协调。在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上,应重视科类、职业门类之间的结合。在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实施上,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重视调查、实训和实验研究。在课程设置方面,十分注重增强课程的弹性,兼顾理论和实务。广泛增设选修课数量,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职业适应性的需要。在课程内容方面,注重围绕社会的需要,坚持以职业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求为课程内容的依据,重视课程的职业功能性。同时,许多国家为使学生能适应以后工作的变化,满足转换不同职业岗位的需要,广泛实施“通专多能”(多接口)人才的培养模式。

最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保证。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办学,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利用双方的优势,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实践场所方面的资源共享,缩短高级专门人才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加速了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的紧密结合,可以使学校最快的接受来自企业、市场等方面的需求,以便于迅速的对自身的不足做出调整。从未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是市场、企业所需的人才。而企业由于与学校的近距离接触,可以更好更快的应用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等,反馈各种有效信息,通过这种人才培养形式,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转变。

改革和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适应社会现实、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对就业形势严峻性的必然反应。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篇2: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意义;模式创新

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西安理工成为获批的61所高校之一,2010年的卓越班是在已经录取的新生中自愿报名和学校择优录取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学生组成卓越班,从2011年起,就是根据学生高考志愿,择优录取。如今国家从2010年实施卓越计划以来,已经有两届本科卓越班的学生相继毕业,第三届本科毕业生也正在面临就业,在这几年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关于卓越计划的意义的思考

1、对国家的意义

卓越班的开设背景是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0年时间实施的卓越计划对国家未来的若干年来说,正面的作用无疑是有重要的意义的,这个意义需要未来的20年以后甚至更久才能看到今天的教育计划的影响意义,毕竟百年树人,但值得思考的是,10年后,国家的这个卓越计划是否持续执行呢?10年后将向哪个方向发展呢?

2、对学生个人的影响

通过对正在学习和已经毕业的卓越班学生的座谈走访,可以看到学生对卓越班存在很多的困惑,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对卓越班优势的困惑,例如有的学生大学选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的卓越班(电力企业信息化),这个专业的特点是课多,上三年课程,大四学校安排实习,在大二的时候主修电路等课程,学生说本来是准备向程序员方向发展的,现在莫名成了双修,如果要准备考研,学习时间比普通班少,如果要去工作,电力方面还是程序员方面也没有想好,如果都包含进去好像就真的只有电力企业发展了,同一个班的同学都有很多疑惑,这样的卓越工程师班的优点和缺点在哪里?

(2)对实习单位的选择的困惑,有的学生实习时已经听说要去一家软件公司实习(公司略差),家里人能找的实习单位比这好太多,学生是真心不想去。就目前来看,实习单位都是学校统一联系的,这样能对学生实行统一管理,如果允许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学生管理就会出现问题,这的确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

(3)对前途的困惑,有的学生说,如果没进卓越班,大四时就可以勇敢的去做很多的事情,比如创业,比如考研,比如出国,学生说有太多美好的选择可以去努力。他的人生会是自由的,并且他会为着自己喜欢的生活而奋斗。而现在,他只能把这一年的实习期熬完,他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有的学生说至少进入卓班实习让他确信自己不喜欢这个工作和这样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更加的体会到了自己的自由,确信了自己的不喜欢,所以可以默默的忍受实习这一年。到时候就会更有勇气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直到现在才体会到为自己所想创造的价值而奋斗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有的学生说如果没有进入卓班,没有现在的实习,也许根本不会知道自己竟然是这么的不喜欢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大四也会同多数人一样无所事事的过去了。能够让学生从卓越计划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这也是卓越计划的另一方面的重要的意义。卓越计划能否在实际操作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再次选择的机会呢?这也是可以考虑的。

二、关于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的思考

1、现有的培养模式

目前卓越计划主要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以下模式:

(1)好一点的高校实行的是本硕博贯通、重视创新。按照“学士+硕士+博士” 三段贯通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本科、研究生阶段提供长短期海外名校学习经历或国内第二校园经历。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强化实践。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向该计划学生开放;加强产业合作,与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专用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

(2)本科阶段,现在卓越计划都是实行以“3+1”为基本培养模式,其中:3为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1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卓越班学生以工程技术为培养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化企业学习,有的学校还能实现国际交流过程,学生在学期间要求至少参加一项工程项目训练,有一年的企业学习经历,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思维及工程管理能力。

2、关于卓越计划发展方向的思考,探索更好的培养模式

(1)与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值的矛盾。学生和家长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看到卓越班,自然认为是更好的选择,至于具体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和家长也都不明白,笔者也曾作为考生家长面对过给自己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的问题,在院校的志愿里看到卓越班,潜意识里也认为是更好的选择,所以在高考报志愿时填报卓越班的也都是分数相对来说高的学生,所以从录取到卓越班的学生来看,是比其他学生高考考分高的,家长和学生对卓越班的期望值也是很高的,如何使卓越计划的发展符合家长和学生的期望,这确实是很有必要研究卓越计划的发展方向方面的问题。

(2)卓越计划适合的学生群体。就目前来看,每个学校特点不同,有些省属学校的特点以及专业特点,对于很多不想读研的同学来说卓越班是很不错的选择,但对于要考研的就另说了。而且保研机会也还是有的,有的学生成绩排名是专业前几,保研机会就很大。卓越班最大的优势就是实习部分,可能学校会提供一些不错的实习机会。有的卓越班定位规划不是很清晰,感觉跟正常班级没有太大区别。有的学校关于卓越班的定位和未来的计划很明确,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减短毕业上岗的磨合期,其实这样的卓越班适合成绩中等偏上,对考研还是工作没有明确打算的同学。所以,如何从高考录取时就能找准考核点,选拔适合卓越计划的学生,并在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使喜欢并适合卓越计划的学生能参与这个计划,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篇3:关于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1 关于小学教师学历层次

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凸显为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变化。近些年来,作为基础教育师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教师,其学历层次呈现出复杂性。笔者参与的我院2012年科研课题“关于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前我省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比例为:本科及其以上占40%左右,专科占50%左右,中师或同等层次的占5%左右,中师以下层次占5%左右。预计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比例将会上升到80%~90%(城市重点小学比例更要高出这个数据),专科层次将会下降到10%~20%,中师及其以下各层次比例为零。预计未来五年内小学教师吸纳新师资的最低学历要求为大专层次。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小学教师培养层次明显呈现出不断过渡、不断提升的趋势。

教师教育的转型提高了师范生的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层次提高了,是否意味着小学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效益也相应地随之提升呢?事实并非如此,提高学历和提高能力并不是一回事。由于培养的模式和思路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先前存在的一些师资问题,特别是农村师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观。上述调查的其他数据进一步说明,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与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相比,除学识修养、知识水平、职业道德意识等稍处劣势外,在工作态度、综合素质、发展潜力等方面都与后者比肩,而其教学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适应期较短等方面还略胜后者一筹。

单纯片面地追求高学历、高文凭并不意味着卓有成效地培养出优质小教人才,反而加大了师范教育与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之间的供求矛盾:一方面是学历文凭较低的师范教育毕业生在招教考试中缺乏优势,难以被正式招用;而大部分被招用的本科毕业生,也不愿扎根农村,深入到农村基础教育中去,而“只是把农村小学任教作为一种过渡、一个跳板,一有机会就会向城市流动”;(1)另一方面是各地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师资匮乏问题得不到根本性解决,招聘教师非常困难,教师老龄化日趋严重,得不到新鲜的师资力量来补充,师资短缺问题更加明显,教学质量下滑问题渐趋突出,城乡教育差距仍在加大。可见,在农村小学教师培养问题上,片面强调学历、文凭的提升,是与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背道而驰的。

2 关于小学教师的培养招生对象

目前,小学教师的培养招生对象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生,一种是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大专生。这两种类型的学生,我院都招收过。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无论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是实践能力的形成,培养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生都更富有成效。当然,高中起点的学生,知识储备、理解能力、职业意识都明显胜于初中起点的学生,但笔者仍认为,小学教师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师适宜早期培养。(2)

小学教育要求小学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艺术修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技能、能力和修养,从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对招生对象提出了要求,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而初中起点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优势,是不容忽视的。

从生理上看,初中起点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展期,生理成长的规律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容易学习并接受各种类型的专业技能培养,如三笔字、绘画、舞蹈、声乐等,并逐步形成综合职业素养。而高中起点的学生已经过了艺术技能培养发展的适龄期,加之在高中阶段主要以文化课知识的学习为主,且文理分科导致学生偏科现象严重,各种艺术技能都被忽视,因而接受艺术技能培养的先决条件明显不足。

从心理上看,初中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仍保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喜欢动手实践,参与各种活动的热情高、劲头足,因而通过安排有序的基本功训练活动及定期的实习见习活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教学管理能力、组织活动能力都有较快较明显的提高。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仍保持着作为小学教师不可或缺的“童心”、“童趣”,“童心是小学教师的职业性格,是小学教师融入儿童世界,享受职业幸福的心理基础;也是一个儿童教育家的前提性素质与标志性品格。”(3)因而他们在进入小学之后,很容易与小学生融洽相处、有效互动,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些,都是优秀小学教师所必备的素质。相比较而言,高中毕业生经历了高考的残酷竞争,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思想日趋成熟稳定,思维相对程式化,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童心”、“童趣”业已消解,显得接受能力有余,灵活机变不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我省小学教师培养对象应以初中起点的学生为宜。

3 关于“中师”资源整合的问题

“中师”层次的师范教育退出历史舞台,是社会进步、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中师“退役”,并不意味着它的富于特色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也归入历史尘埃。几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面对当前师范教育中新出现的种种问题,又回头重新审视“中师”的优质教学资源,甚至开始呼唤“中师”教育的回归。这说明,中师教育经历了百年积淀,确有很多极富生命力,值得我们“高师”教育保留传承的东西。正如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周雪峰所说:“消灭中师应该消灭的是中师这个层次,而不是实体,而实体恰恰是优质资源的载体。”(4)那么,中师教育中有哪些鲜明的特色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呢?

首先,从办学宗旨上看,百年中师教育一直秉承着“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农村教育服务”(5)的优良传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它一直是广大农村乃至城镇小学师资的重要培养母机,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了最优质的师资力量,极大地推动了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它实行的学生“本土化”、“定向培养”的招生方式,为农村及城镇基础教育提供了思想稳定、功底扎实的可持续的教师资源。中师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毕业后也大致回到自己的家乡去执教,较之外地分配来的教师,他们适应当地环境能力更强,更多了一些对本土的熟悉亲切感,因而也就有了扎根农村、服务家乡、安心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对家乡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产生长久的持续的辐射作用。

其次,从职业素养上看,中师教育呈现出全面性、综合化的鲜明特色。“中师在职前阶段就开始蓄养成为优秀小学教师(教学能手与教学专家)的最重要的核心素养(教师才情与教学技艺),这是中师教育最成功的地方。”(6)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的而不是专深的知识。中师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学生各方面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师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中品学兼优且有为师潜质的人,进入中师后,他们没有明显的学科专业的壁垒,接受的都是全面的综合性的师范教育,因而能力很全面,各种特长兼备,唱歌、跳舞、弹琴、绘画、书法,样样皆能,具备了过硬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也非常适合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备受农村学校的欢迎。

与高师教育的“学术性”相对应,中师教育的另一鲜明特色是它的“示范性”。中师在诞生之日起,就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不仅在招生时,注重学生外貌、言行等方面的筛选,关注其是否具有为师的潜质,入学后,更是在内在志趣和心理品质方面加以长期的反复的锤炼和塑造。中师教师本身就从立德立言、学识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率先垂范,引领学生向着“为人师表”的方向健康发展,教师的示范性本身,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师学校的一门隐性课程、“特殊课程”。(7)教师的以身垂范对学生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未来成为知行合一的优秀小学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过来也使这种示范作用得以更好的传承。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师教育的弱点和弊端也日渐显现,如学生专业知识深度明显不足,视野不够高远等,升格势在必行。但如果我们能在高等教育这一新的平台上,认真反思、努力汲取中师的“师范性”精华,融合高师的“学术性”特长,使二者兼收并蓄、优势互补,则必然能更好地传承二者的鲜明特色,更好地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优秀小学师资,是我们的初等教育专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注释

1中师“退役”十年引发农村教育阵痛.湘声报,2009-05-15.

2何洪涛.关于小学教师本科培养招生对象的讨论--小学教师本科培养模式研究之二.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4).

3(6)(7)程建荣,白中军.百年中师教育特色问题摭探.教育研究,2011(9).

4追问与反思从中师升格看教师教育.教育导报,2009-03-17.

篇4: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创新 培养模式 就业

当前,社会正处于发展变革时期,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也正顺应这一潮流快速发展,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办学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都应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于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纲要的核心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既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此,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我们以材料工程系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这一科研课题的研究为基础,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1 结合行业发展需要,调整和设置主体专业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对第一层次的人才培养的创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参照行业的发展需求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其中校企结合就是一种独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这种模式下,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对接,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对接奠定了前提基础,培养了社会需求的人才。专业设置的首要工作就是,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了解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如:我们对建筑检测行业和商品混凝土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宁夏近年增加了多家建筑工程检测机构和商品混凝土企业,周边县市又新建了多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水泥粉磨站,针对这一情况,材料工程系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在水泥工艺方向基础上,增设了混凝土工艺方向,主要面向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从事混凝土原材料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检验、配料方案的设计和调整等工作;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在建材工业检验方向基础上,增设了建筑工程检测方向,主要面向建筑工程检测机构,从事常规检测、见证检测、专项检测等工作。材料工程系的专业设置和调整立足于宁夏建材行业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主动适应市场,培养企业急需人才。

2 以市场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第二层次,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该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

2.1 养成教育是当前高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没有系统地接受文化知识教育,以及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进而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且法制观念和公德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养成教育对高职学生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借助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等途径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生活技能的大学生,进而使学生适应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需要。

2.2 與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总体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并且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使高职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我们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①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②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③培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

3 以资源保障为基础,过程控制为重点,实施创新人才培养

高职人才培养第三层次的创新,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挖掘和利用高职教育资源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3.1 校企结合,通过采用两种教学资源培养创新人才。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模拟企业的教学实验室,这种环境不具备培养人才的全部要素,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获得现场的实践经验,而这些经验是在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试错获得的。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践经验的不足。

3.2 构建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过程控制,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

3.3 制度方面,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标准、监控管理程序、监控体系管理文件等。

通过构建保证体系,从专业设置到毕业生跟踪调查对高职学生进行全方位监控,确保实现质量目标。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上述三个层面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变革。

参考文献:

[1]刘志毅.铁路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1).

[2]白雪宁.高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学工合一、知技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J].价值工程,2011(17).

篇5: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兰少莲

近几年来,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运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迅速发展壮大,本学期打造高效课堂的声浪又以迅雷之势迅速弥漫我们教学活动的各个角落。但几个星期下来,我却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迷失了方向。

第一、形式化贯彻新理念

新课改要求一堂课一定要设臵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环节,一定要有热烈的课堂气氛。到处是小组讨论,所有的知识都要探索,所有的结论都要学生说,无效的时间多了,有效的时间少了。学生说话多,论述少;动口多,动脑少;表层多,深层少,学生成了上帝。在一堂看似活跃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就若干问题你说我讲,纷纷攘攘,畅所欲言;教师只扮演者点名者、赞赏者的角色,打着“把学生失去的课堂交还给学生”的“光辉旗臶”,“一言堂”一下子变为了“大放羊”,滥用表扬,教师口中经常是你答得“太对了”、“你真棒” “真了不起”“你真的很不错”。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教师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可是如果老师不表扬学生,评课就会得到“对学生缺少激励评价机制”的“桂冠”。虽然语文学科的主观性比较强,很多问题言之有理即可,但过多的表扬只会导致学生随意应付,学生并没有深思熟虑、拓展思维。学生的答案究竟对多少,错多少,老师模糊,学生迷惑。究竟学生在遣词造句上和思维方法上优点在哪里,差距有多大,学生无从可知。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又 怎样提高?

第二、绝对化贯彻新理念

在热闹的课堂上,过多的小组活动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有很多活动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之外,学生总是难以静下心来欣赏文章里一些美的东西,也就感觉不到语言文字的优美,于是便逐渐失去了对语文的热情。加之耗时多,语文学科基本特点丧失,语文课程根本目标迷失,语文课成了大杂烩。老师被誉为好的组织者,胡乱发言的学生被誉为富有个性思维。慢慢地,他们的心远离语文,只为了分数或表扬而学习。荒了自家的地,种了别人的田,双基备受冷落。

当然,说以上这些我并不是否定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只是教师要依教学内容而把握学生“合作探究”的“度”,该探究时探究,该领悟时就得领悟。其实,我觉得语文不仅仅是靠说的,而是靠一种内心的感受,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只有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语文的魅力、感觉到他需要语文,才能使他自然而然地走进语文这个广袤的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现在的学生有什么时间静下心来感受呢?语文老师很累,既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还要学生的语文素养,结果语文课堂成了“四不象”。

第三、两极分化的现象提前。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小组的合作交流,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它的初衷是使学生学会参与、倾听、尊重、团结他人,但是在小组讨论运用中却往往出现问题: 小组成员没有具体的分工,讨论没有组织,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或是,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一言堂,落后者永远是听众,老师成了旁观者,学生各自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只能随性乱说一气。有的小权威一言九鼎,还有的争执吵闹不休。课堂气氛看似活跃,但学生的沟通合作无从谈起……氛围好了,惰性却有了。小组合作中,发言者的表演酣畅淋漓,但学困生只能依赖盲从。因为学困生知道只要一讨论,优生总会畅所欲言,他们只需稍稍附和,认真做好笔记,老师要的氛围就有了,小组讨论的任务就算完成了。长此以往,后进生不但“进不了”,反而更加懒惰。课堂上几乎是反应快的学生主宰教学,思维慢的学生往往是目瞪口呆。第四、课堂教学阅读谁来主导?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我们的教学对象,由于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他们在实际的课文自主或合作探究活动中,往往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意思这样的肤浅层次,而很难达到课文的深层意蕴,更不要去奢望他们提出来一些视角新颖的、有价值的问题了。每当这时,语文老师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两难选择:讲,还是不讲?若讲,对一些正在思考且马上就要接近胜利终点的爱动脑子的学生来说,似乎有一点强行剥夺他们思考权利和成功喜悦的嫌疑,显然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精神.而对另一部分不爱动脑子的学生来说,正好满足了他们的“不劳而获”的懒惰心理,可谓害处多多;不讲吧,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在真理和成功的花园围墙外乱撞而不得其入门要领,心中总是于心不忍,况且 宝贵的时间也随着孩子们的叽叽喳喳而悄悄流走,教学任务眼看无法完成,又不由得让人心生焦虑。另一种呢,则恰好相反,或者可以称之为“放羊式探究教学法”,即教师在学生的整个探究活动中始终以旁观者自居,任由学生有那里艰难地摸索,甚至于连教师作一下点评和总结的权利也彻底下放了。课堂上造成教师不敢说话,只有要下课才抢着说上几句。让人觉得教学目标无法落实,有效教学难以实现。

篇6: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万州区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陈义

事业的发展,人才为本。在今天,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我区要实现“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战略目标、三峡库区的“经济中心”,最重要的就是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就要进一步激发人才工作的活力,而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就目前我区人才现状,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我国现行人才标准,过分看重学历和职称,评价人才的标准机械片面,实际上,博士硕士里面也有庸才,农民工人里面确有人才。人才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内涵在现实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人才标准的界定要走出“唯学历”、“唯职称”的误区,主要强调“两个导向”:一是能力导向。虽然要参考人才的学历和职称,但更主要的是考虑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真正做到唯才是用;二是业绩导向,在竞争环境中,只 1

有业绩才能把一个人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人才新标准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新标准可以有学历和职称的概念,也可以没有这些概念,但必须从以学历为本位变为以能力为本位,以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大小去衡量。新的人才标准要以市场对人才的认可程度为依据,以能力和业绩的大小为重点,以薪酬水平的高低为重要参照。

我们在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时,一定要注重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我区人才总量不足,工业企业大发展尚处在启动阶段,亟需大量高层次人才,而受经济滞后的影响,人才待遇偏低,这一矛盾日趋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务之急是要完善人才的引进机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引进各类急需人才。

一是要制定并落实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为万州服务 我区于二〇〇〇年以万府发[2000]55号下发了《重庆市万州区引进人才优惠政策规定》,在目前看来,部分制度不配套,有的制度已经略显滞后,有的政策几年前应该说是比较优惠,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一些引进人才补助标准有待于调整。鉴于工资收入偏低而物价增长过快的现状,随着我区经济发

展,建议政府与时俱进出“新招”,以更加优厚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来万州就业:一是要不断提高引进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使工资增长幅度不小于物价上涨,从而可以逐步改善生活条件;二是要解决引进的外地人才住房问题,尽快统一建设经济适用房,以成本价出售给他们,使他们能够早日安家落户,同时在工业园不仅仅建设标准厂房引进项目,还要建设人才公寓,安排各类人才周转居住,引进人才在万州工作期间可以低价承租。

此外,建议政府制定完善各类优惠政策。其中:属我区重点引进范围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应不受编制、进人计划与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硕士以上人才,一次性给予他们一笔安家费,并且每月发给相应生活补助;对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优秀人才实行优先聘任或低职高聘;设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落实人才工作经费,不断改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医疗和生活等方面的待遇;给予科研启动费,为引进人才积极创造条件,以便尽快开展工作;设法就近解决其配偶工作和子女学习及就业问题,使其能安心工作。

二要刚柔并蓄,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方式

以引进机制建设为抓手,针对急需优秀人才,制定了灵活的、操作性强的人才引进政策。要制定柔性人才引进政策,逐步从单纯的转移工作关系、迁入户口的“刚性流动”扩大到关系不转、户口不迁的“柔性流动”,做到了刚柔并蓄。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推出人事代理制度、外地专家聘用

制度、柔性引进人才制度等一系列人事政策。创造性地采取多样的聘用形式,诸如:“季节侯鸟式”,每年固定有一段时间来我区工作;“见缝插针式”,只要有空就来指导、短期工作或讲学;“项目合作式”,独立承担或合作项目;“兼职导师式”,受聘为企事业单位任职,指导和培养企事业单位青年骨干等。

三是要建立人才储备机制,要做到“才源”不断

针对我区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基层人才十分匮乏、人才流失严重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突出问题,建议组织人事部门积极探索建立以我区高校和万州籍的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人才储备制度。一是由组织人事部门在全区各行各业中开展人才需求调查,并据此在应往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拔登记储备人才,按照专业和特长分门别类建立储备人才信息库,随时为用人单位和待业的人才牵线搭桥,一旦岗位出现空缺,立即在储备人才信息库里查找,双方谈妥即可签约。二是积极探索与创新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体制机制,政府拿出部分资金对没有充足就业机会,一时没有合适岗位的人才去基层支教、支农、挂职、见习等,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对有一定年限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才在考试录用等方面按所到乡镇的艰苦程度分级加分录取,形成统筹城乡人才的良性循环。此举可有效解决边远山区人才短缺和大量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人才储备库相当于一个“蓄水池”,既有充足新鲜的水源,不断储备各种人才,又能及时把池中水源源不断地输向需要的地方。

三、盘活现有人才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潜在能力。一是紧紧围绕万州区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抓好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才,保证他们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有重新学习的机会,加快自我提高的步伐,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方面不断攀登新的水平。要充分认识人才“用”的迫切需要是人才“学”的动力,把人才开发规划与对人才的培养任用统筹起来,实行对应培养,分层培养,有效使用,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切实研究人才成长规律,把对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着力提高现有人才的综合素质。尽快解决人才结构中的突出矛盾,在培养中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利用。二是要在企事业单位大力倡导兼职兼薪,人才共享的用人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应万州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兼职兼薪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人事网、三峡人才网、人才市场等人才交流平台的作用,为兼职人才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牵线搭桥。

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坚持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方位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使人才积极致力于提高创新能力,为推动万州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在精神激励方面,对于已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授予其一定社会荣誉;在评先评优上适当照顾业绩显著的引进人才,要以业绩行赏论

功,不要让人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想法;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优秀人才典型,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要让人才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讲求“赛马机制”,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使用机制,对优秀人才要委以重任,给肯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岗位,给干成事的人以回报。在物质激励方面,关键是要确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积极探索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激励机制,尝试把人才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技能作为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大小参与效益分配,促进人才向关键岗位、重要领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集聚;充分利用住房、工资、奖金、职务、职称等向优秀人才倾斜的政策,设置优秀人才奖项,鼓励人才继续为万州经济建设服务。

篇7:关于我市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辽源市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李湘云 我市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也同全国的职业教育一样有过辉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消亡而陷入了低谷,经过时间的检验和职业教育机构自己的选择,现在还剩下以下几个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市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工业学校、商业学校、卫生学校、职业高中、市技工学校、矿务局技校。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它和经济的发展相互依托,辽源的经济上不去就业率低,职业技术发展就困难。而我市市委、市政府紧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超前谋划,高位远作,几年来辽源的经济发展人们有目共睹,我市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也看到了希望,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深入进行,人力资源的缺口也日渐突显,辽源市的经济发展不仅要依靠决策者们的高端谋划,靠科技人才的和管理人才的智慧,更需要成千上万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实干;我市的国企改革已经基本结束,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培训等等。

我市的职业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现有的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我市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我市职业教育的水平,客观的说不高,这与我市 1的经济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毕业生没有就业出路导致招生困难,招生困难职业教育机构就很难发展,普通高中扩招再扩招,使中等职业教育几乎无生可招。招生困难又使得职业学校对生源别无选择,生源质量太差也是职业教育质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职业教育的不景气又导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待遇低,尤其是技工学校的教师连工资都没有保障,也是职业教育质量低的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二)我市的职业教育目前有存在着几个问题:

1、职业教育依然面临着资金困难的问题。职业教育的成本原比普通教育的成本要高。职业教育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联系,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教学设备需要更新,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需要有实习基地等等,这几年虽然国家给了一定的扶持,但还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2、技工教育薄弱。我市现有的公办技工学校只有市技工学校,所属于劳动保障局。人们对技工教育的定位模糊,一提职业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职业高中等,人们常常把技工学校抛到职业教育之外,认为技工学校应该自生自灭。技工学校之所以自成体系,是因为它既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技工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的载体和平台。劳动保障部门要发挥这个平台作用,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促进就业服务。从技工学校的职能来看,它应该享受双重的政

策支持,而我市唯一的一所公办的技工学校还的资金渠道还是自筹自支。

3、政府对教育资源缺乏统筹管理。各职业学校出现了无序竞争,教育资源出现了闲置和浪费。

这几年职业教育的呼声很高,特别是05年11月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我市的职业教育有了好的发展势头,但《职业教育法》在我市还没有贯策到位,《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我市还没有正真落实到位。

三、要使我市的职业教育水平有真正的提高,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

1、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首先领导们要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明确抓职业教育也是抓经济工作,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呼吁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竞争力,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必须依靠职业教育。搞好这项工作就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反之,就业和经济建设都将困难重重。整个社会要打造一种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还职业教育以本来的地位,这样才能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发展。

2、职业教育学校要加强自身改革的步伐,以尽快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要。对现有的教师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

重点的全员培训、转型,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要使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达到规定的学历要求;要切实转变办学思路,要想把职业教育搞好就必须在开办专业上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辽源的现状,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紧紧围绕我市的“三大产业、五大建设”的需要,确定开办专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学员在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之后确实能学到一技之长,并且在广阔的社会里得到验证,这样的职业教育才能焕发出其本来的活力。

3、政府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对整个教育的不合理结构进行调整。首先对普通教育的招生规模要进行控制,根据我市现有的状况逐年递减,最终使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的比例大致保持在6:4左右;对各种职业院校进行宏观的调控,让他们各自发挥优势,避免无序的竞争;对一些闲置的教育资源有要进行重新整合。

4、针对我市整个社会面前还没有形成一种重视职业教育的风气的现实情况,要鼓励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现在的情况是本来学生就不愿意升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而职业技术学校的学费还要比普通高中的费用高很多,能否通过财政渠道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补贴,从而降低学生的学费。

以上是我对我市职业教育的几点粗浅看法。希望各界认

识批评指正。

篇8: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设立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

(一) 冷链物流人才的岗位分析。

冷链物流人才是指在整个冷藏冷冻类食品的生产、储藏运输、销信, 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管理、组织、操作的人员, 使货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 以保证食品质量, 减少食品损耗的专业冷链物流人才。

冷链中的企业主要有两类:冷链生产企业和冷链流通企业。高校培养的冷链物流人才针对的这两类企业岗位主要有:冷库主管、冷链运输主管、冷链配送主管、冷链包装主管、冷链信息主管等。

(二) 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方向分析。根据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方向可以划分:

肉禽类冷链物流人才: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猪肉、牛羊肉、禽类产地, 冷链人才需求的主要环节有:冷库储存、产品加工、冷藏运输及监控, 大超市、大卖场、农贸市场等。

果蔬类冷链物流人才:黑龙江省特色果蔬品种多、无公害、绿色、有机果蔬品牌不断壮大, 果蔬生产与流通中的拣选、预冷、包装、保鲜、储存等环节需要大量高素质冷链人才。

水产品冷链物流人才:黑龙江省大江大河多, 淡水鱼资源丰富加之沿海地区的水产品常年进省供应, 急需水产品快速冷冻、冻库保管、冷藏加工、冷藏运输与配送等岗位人员。

乳制品及饮料制品冷链物流人才:黑龙江省乳业发达, 乳制品产量大, 品种多, 同时, 以蓝莓、都柿为代表的特色饮品不断涌现。浆果、乳制品的预冷、冷藏加工、冷藏保管、冷藏运输与配送以及冷藏销售等冷链物流网络各环节要求从业人员冷链知识技能越来越高。

(三) 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分析。

物流管理人才可以分为研究性、管理型和操作性三类。对于冷链物流来说, 研究性人才是不缺的, 现在高校培养的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硕士或博士完全可以胜任。现在企业最缺的是管理型和操作型人才。而单纯的管理与操作人员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冷链物流与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具有现代冷链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冷链物流管理人才。

二、探索创新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转变办学思路, 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路。校企合作模式无疑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冷链物流人才的最佳途径。

(一) 黑龙江校企合作模式的企业优势。

校企合作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与专业教育相匹配的企业资源, 而黑龙江冷链物流业这几年发展快速, 冷链物流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

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的哈尔滨润恒物流园拥有东北三省最大的冷库链, 二期建成后将成为东北地区影响力较大的专业农副产品物流配送基地。

正在建设中的宾县大型农产品深加工及冷链物流配送项目, 用于果蔬仓储保鲜和深加工, 预计年配送运输量为20万吨, 将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除冷链专业物流园区外, 黑龙江省还有众多很好的校企合作对象:如伊利、完达山、万家宝等乳制品企业, 大众、大庄园、宾西牛业等肉制品企业, 秋林、好利来、一手店等熟食品企业, 哈药物流等冷藏药品配送企业。

(二) 校企合作冷链物流培养模式的实施。

高校通过与冷链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将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冷链物流业务经营活动过程紧密结合。一是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学校派专业教师去合作企业实习, 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岗位要求。双方共同分析冷链物流业务活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岗位, 构建“专业素质教学体系、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做”冷链物流一体化培养模式。

(三) 加强冷链物流师资队伍建设。

从以下几个渠道打造冷链物流双师型师资队伍: (1) 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 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冷链物流的理论水平。 (2) 在校企合作中加强交流, 教师分期、批到冷链企业顶岗实习, 掌握本专业的技能; (3) 聘请在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四) 跨学校、跨专业资源共享。

冷链物流人才是复合型人才, 涉及到的学科包括物流管理、系统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食品工程、汽车技术等。对于开设了以上相关专业的综合性院校, 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与这些专业的横向联系, 对相关专业师资、实验设备、实训场地进行共享。不具备或不全部具备以上相关专业的高校, 应加强横向整合, 实施跨学校的专业资源共享, 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冷链物流人才。

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创新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将企业优势、学校优势、专业优势、师资优势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融合, 无疑是培养复合型跨学科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的最佳途径。

摘要:黑龙江省冷链物流业发展迅速, 冷链物流人才需求逐年上升, 但是, 冷链物流人才供给不足, 质量不高。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的分析, 提出以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与企业实践资源优势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冷链物流人才,资源优势,创新,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黄芬.武汉高职冷链物流专门人才的培养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2) [1]黄芬.武汉高职冷链物流专门人才的培养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2)

[2]王郁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5) [2]王郁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5)

[3]葛晓雯, 么贵永.北京市冷链物流人才现状分析.中国市场, 2012 (5) [3]葛晓雯, 么贵永.北京市冷链物流人才现状分析.中国市场, 2012 (5)

篇9: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实践 职业

高职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从精品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必然产物之一,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是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录取批次的学生,被认为是高考“学困生”念的学校。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高职教育与已经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本科教育相比,处于劣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增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是高职教育当前的首要任务。

一、准确定位,彰显特色

高职教育,姓高,名职,字教育,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它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也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简单复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长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教育应秉承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优良作风,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在教育的定位上,应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分析,针对当地经济特色,加强宏观预测,坚持“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原则,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理念建校,制度治校

一个学院的落后,最根本、最根深蒂固、最不可救药的落后是理念的落后,理念是进行一切教育工作的精神支柱。高职教育管理、服务、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各个方面工作的都要体现高等教育的水平、层次和境界,都要以“创办优质高职学院、培养一流应用人才”为宗旨。先进的理念是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的保证。

制度建设是学院长治久安、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有人说:“好的制度激励人变的更好,差的制度会使好的人变差。”学院是一个大的、复杂的系统,必须要有一套非常精密的规章制度来维系它的运行。完善的制度建设,将推动高职教育向程序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三、人才培养,开拓创新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重点,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为适应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应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作出相应的创新。

1.在专业建设方面,按照“培养打造品牌专业,巩固提升传统专业,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开拓扶持新办专业”的专业建设原则,建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摸索专业发展的新思路,为社会输送紧需人才。

2.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建立“前厂后校”的课程体系。所谓“前厂后校”就是学校和企业有机结合,采取订单式培养,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坚持理论够用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紧抓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就深入工厂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进入工作单位后,无需培训,直接上岗。

3.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首先,应注重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研究型人才和“双师型”教师。“双师型”不仅仅是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手段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接受“双师型”教育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实训、实习一起来完成。职业教育要求教师队伍既懂理论教学又有实践经验,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学生的专业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其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学习,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就应该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和能力,要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观念的同时,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方法、手段,从而适应创新教育的重要学习精神。

再次,教师必须自觉地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道德范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从而提高自己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自觉性,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4.培养“一专多能,一书多证”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获得了专业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提高了社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认可。加强职业技能职业证书认证的发展,挑战了传统大学专业培养模式,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综合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出现,要求学生具有丰厚的基础,是某几门学科的“专才”,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加强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四、思政建设,任重道远

高职院校应配备精良的专职思政工作队伍,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教师头脑。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政教师必须从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出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校风学风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学生管理新思路、新模式。思政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高职教育理论,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及思想政治理论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作用,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指导和专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紧抓学风建设。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加强学风建设尤为重要。学生中确实存在很多学习成绩差,思想道德滑坡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学风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学风建设就是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基础课理论水平和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利于提高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总之,高职教育不进则退,甚至不进则死,必须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突出办学特色,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许建潮,胡明,王红梅.高校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4).

[2]刘丹.行动研究法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初探[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1).

[3]刘鑫.对协调高校教学和科研关系的量化研究[J].大众科技,2006,(04).

篇10: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截至2018年末,讷河市公务员和全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计7318人,其中,40岁以下年轻干部2273人,占干部总数的31.1%。年轻干部中,公务员573人,占25.2%,事业单位1700人,占74.8%。从性别结构看,公务员男女性别比例差距不大,全市年轻公务员男性291人,占58.7%;

女性288人,占41.3%。事业单位年轻干部的性别比例差距较大,尤其是教育、卫生系统等事业单位,由于工作性质等原因,女性比例远大于男性比例。从年龄结构看,年轻干部年龄呈上窄、中宽、下尖的“陀螺”形结构。以公务员为例,36-40岁的149人,占26%;

31—35岁之间的179人,占31.2%;

26—30岁之间的209人,占36.5%;

25岁以下的36人,占6.3%。从级别分布看,全市公务员队伍中,40岁以下年轻正、副科级干部81人,占公务员科级干部总人数的12.6%;

一般干部492人,占全市公务员的28.1%。事业单位40岁以下年轻正、副科级干部3人,占事业单位科级干部总数的3.1%;

一般干部1,700人,占全市事业单位干部的30.5%。从思想作风特点看,年轻干部求知欲望比较强,绝大多数年轻干部认同当前是学习型社会,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改善结构;

创新意识比较强,年轻干部观念新、思路宽、接受新事物较快,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开拓进取精神;

正义感比较强,拥护中央惩治腐败,对狠抓党风和干部作风转变充满信心。

近年来,我市根据年轻干部特点,抓住培育、选任等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制定管用措施,促进干部作风有效转变。

一是强化武装头脑,年轻干部理论素质明显提升。把增强进取意识、年轻干部能力提升作为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重点,定期举办青年干部论坛,分批选派年轻干部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再造一个新讷河,就乡村振兴、产业扶贫、食品工业、全域旅游、集体经济等课题,找问题、提建议、谈思路,既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展示舞台,又倒逼年轻干部强化学习、提升内在素质。组织全市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干部开展了政治理论知识测试,并通过常委同志每人一课实施青年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帮助年轻干部认清职责、明确任务,启发思路、促进工作。2018年,举办培训班10期,外出学习3批次,培训年轻干部500余人次。

二是强化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实践本领不断增强。把实践锻炼作为年轻干部加快成长的关键一环,分批次选派2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两办”、组织、纪检等部门轮训学习,引导培养精细工作态度和严谨工作作风力。选派1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营销委电商销售、项目办项目建设等一线岗位挂职,轮流选派年轻科级干部到信访局接待室每批次5人、每次挂职半年,有效提高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3675名干部结对帮扶,其中将43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贫困村和扶贫重点村的驻村工作队,让年轻干部担重任、挑大梁;

在下派干部中建立临时党支部,组织28周岁以下青年帮扶干部成立临时团支部协助党支部工作,发挥年轻干部文化优势主攻电商扶贫,在遇有急难险重任务时组建青年突击队,让年轻干部在扶贫一线得到了锻炼成长。

三是强化管理任用,年轻干部成长环境得到优化。把选准人、用好人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根本,市委书记逐乡镇、街道召开座谈会,与年轻干部面对面交流,了解个人情况、思维理念、工作招法、实绩效果和性格特点,将表现优秀人员纳入组织视野,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实行科级干部重点工作日常写实制度,每月写实一次,向组织部门报备,由组织部门检查验核,重点抽查年轻科级干部工作写实情况,督促工作落实,并从中发现和评价干部,促使一批年轻干部提拔重用。2018年以来提拔重用40岁以下年轻干部82人,其中35岁以下45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看,年轻干部具有朝气活力,也在重视年轻干部培养的好环境中得到了组织认可,但受个人经历、工作实践等因素影响,年轻干部思想作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学历较高,但政治理论素质不高。部分年轻干部虽拥有大学文凭,在学校曾经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知识,又参加了遴选考试,但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对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缺乏足够认识,致使政治理论基础仍然较差,如在我市组织的年轻干部政治理论考试中,一些同志考试成绩不及格。部分年轻干部不注重理论素质提升和文字综合能力提高,导致一些单位缺少善于文字综合的干部。

2、工作积极,但缺乏脚踏实地精神。一些年轻干部出了校门进了机关,有较高在工作热情,但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与群众接触少,对基层了解少,其思维模式仍然带有学生气,带有一定理想主义色彩,一旦遇到问题就慌了手脚,出现“只会看、不会干”的尴尬,难以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有的年轻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懈怠、得过且过,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遇到问题就推给领导,缺少担当。有的眼高手低,不够务实,把“说了”当成“做了”,把“做了”当成“做好了”,工作标准不高。

3、认识不足,个人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近年来,随着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力度的加大,个别年轻同志走上领导岗位后,不能准确定位自身职责和权力,有了些“官态”,少了些朴实,与群众接触沟通较少。有的认为自己文化知识水平较高,对自身过高估计,过多强调个人职务的升迁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滋生了骄傲自满思想。

三、对策建议

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结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年轻干部是我党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中流砥柱,培养年轻干部的优良作风,意义重大。结合我市实际和年轻干部队伍特点,重点抓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锤炼素质是根本,要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素质。年轻干部文化高,有活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处于培养形成良好作风的人生阶段。年轻干部要养成好的作风既需要组织要求,更需要自我锤炼。

1、强化政治理论修养。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各级党的组织要着重抓好年轻干部的理论学习,要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牢牢抓住,常抓不懈。要科学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注重取得学习实效。要让年轻干部真正意识到提高理论修养离不开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头脑,在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组织年轻干部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融会贯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坚持理性思考、冷静分析、觉着应对,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同时,年轻干部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端正人生态度,把踏实做事、老实做人作为立身处世的底线。要正确面对功名利禄,时刻牢记权为民所赋就必须为民所用,在利益诱惑面前稳住心神不伸手,在纪律规矩面前踏稳脚步不越线,始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2、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检验干部党性的试金石。一是要教育年轻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注重解决对群众的态度问题,真正使他们对群众的感情融于自己的一言一行当中,自觉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教育年轻干部增强公仆意识。教育年轻干部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三是要教育年轻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年轻干部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向当代先进人物学习,多读红色小说,多看红色影片,有意识地激励自己、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强化推进工作责任意识。思想决定行动,要培养年轻干部昂扬向上的工作斗志,保持追求奋进的工作状态和奋发有为的实干精神。年轻干部要主动提升抓实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摆正心态,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不管在什么位置,都要努力把工作干好,决不能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年轻干部要始终把心思放在提高自身能力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把满腔热血倾注在干事创业上,才能干出成绩,实现自身价值。

4、强化深入实际务实作风。学历不等于能力。年轻干部在工作中要把心沉下来,多接地气,掌握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一要坚持把工作热情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年轻干部热情高,劲头足,但要保持头脑冷静,遇事多问为什么,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工作。二要提倡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年轻干部要敢于坚持说实话,不唯上,不搞阿谀奉承,要如实反映各种问题,遇事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工作中不能搞浮夸,不能弄虚作假。三要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从小事做起,不能好大喜功,不屑于办“小事”,不能有“大概”、“差不多”、“基本上”的思想。对任何一件经办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一丝不苟。要敢于自我批评,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承认,坚决改正。同时,年轻干部还要克服傲气,常怀友善之心,尊重同志,取长补短,促进自己不断走向成熟。

(二)优化环境是保证,要健全年轻干部激励机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干部成长规律决定了年轻干部优良作风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创新方式、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将增强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履职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年轻干部的优良作风。各级党组织要把培养年轻干部优良作风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加强长远规划,健全工作责任制,使年轻干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不脱离人民,不脱离实际,永葆我党政治生命的青春。

1、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组织上重用什么样的人实际上是在干部队伍中树立一种导向。要把那些德才兼备、有群众基础、有基层经验、有扎实工作作风、作出一定成绩的年轻人选出来委以重任,而不是选一些作风漂浮、巧言令色、花拳绣腿的人于重要岗位上。组织部门要率先垂范,在选人用人上要敢于坚持正确导向,摒弃不正之风,在干部群众中树立慧眼识人、清正廉洁的典范。

2、搭建专业的实训提升平台。加大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坚持并完善“青年干部战略培训班”、“讷河市青年干部论坛”、“青年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政治理论考试”、“讷河市青年干部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年轻干部教育培养模式,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筑牢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履职尽责能力。同时,加强实地培训,将年轻干部带到企业、警示教育基地、工业园区开展现场教学,让年轻干部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实际困难,促进年轻干部解放思想,增强服务市场主体的意识和能力。

上一篇:高速公路项目部2014年党建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青少年维权岗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