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几点思考

2024-05-20

关于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几点思考(精选12篇)

篇1:关于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几点思考

关于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几点思考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明年又将迎来农村治理的大考——村两委换届选举。在换届之前,很有必要思考一下如何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充分认识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讲大局。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拓宽用人渠道,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大计。

第二,算小账。村两委三年任期已经完成三分之二,明年又将面临村两委换届选举。选拔培养好后备干部,为他们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在接下去的换届选举中顺利走上村干部岗位。总的来说,这样做有利于村级发展规划的顺利延续,有利于村级班子的新老交替,有利于新当选村干部快速适应农村工作,有利于村级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当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难点问题

第一,选人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就业门路不断扩大,农村工作吸引力大大削弱,优秀的年轻同志一般不原意把村工作作为自己的主要职业选择,造成村级干部源头不足。同时,现在村级后备干部中也有一部分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市场意识不强,开展工作凭老经验、老办法,难以担当发展村级经济、维护农村和谐问题的重任,由此造成后备干部难以选拔。

第二,接受难。一部分村主职干部对后备干部培养缺乏必要的认识,个人村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不肯培养,怕培养好了以后会抢了自己的位臵,有意无意地压制人才的成长,即使上报的后备干部,也是徒有虚名,不给锻炼的机会。通过对个别村班子调整考察后发现,个别村的党员结构实在不太理想,绝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党员,年轻党员屈指可数,更不用说后备干部。

第三,培养难。由于缺乏有效管理,部分后备干部因为组织上长时间没有培养使用,特别是绍兴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绍兴人从商意识比较浓厚,年富力强的同时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剩下来的不是老的就是小的。即使回来,也集中在春节短短的几天,无法进行有效的教育、培养、锻炼。中间要求他们回来参加培训,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意或工作,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抵触情绪。

三、如何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一)镇一级层面:

第一,定基调。作为乡镇党委要把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在新一轮换届选举到来前,扎实开展一次村级班子“回头看”活动,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着手研究制定后备干部教育培养和考核管理机制。

第二,定标准。在选拔标准上,既体现政治素质,又重视经济能力和做群众

思想工作的能力,真正体现出靠得住、过得硬、有本事。在选拔对象上,既要面向退伍军人、大中专学生,又要注重从致富能手、私营企业主、外出经商的能人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特别要用好现有这批大学生村官,要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尽快地成长起来。在选拔方式上,要坚持民主推荐与组织考察相结合,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形式进行民主推荐,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第三,定载体。探索形成一套后备干部培养的长效机制。一是定期培训。利用市委党校、镇党校、远程教育站点等主要阵地,集中起来进行短期培训,有针对性地选择老师和培训课程。二是学历教育。按照目前的形势,后备干部至少在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可以通过学历教育的方式,提高后备干部的文化水平。三是实践锻炼。要树立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的观念。大胆采用“上挂”、“平行交流”的模式,抽调部分后备干部“上挂”到镇机关有关部门锻炼,“平行交流”到其他村居的助理岗位,担任本村居群众组织负责人等进行实践锻炼。也可采用与联村干部、村干部结对的形式,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

(二)村居层面

第一,有责任。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村居主职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负有第一责任。村干部既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老百姓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又要选好用好后备干部,是农村工作后继有人。也就是说,既要出业绩,又要出干部。

第二,有眼光。要打破原有的思想禁锢,从注重“稳重不出问题”、“老实听话”,向注重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转变;从怕“抢了自己的位臵”,向大胆培养、大胆使用转变。重点在市场经济意识强,拥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年龄相对较轻的人员中择优选拔。

第三,有方法。乡镇设计的培训载体,在实际的培训效果上是粗线条的,要真正达到培养的目的,村干部是最直接的。村两委要以村级日常工作为平台,通过主动交任务、压担子,言传身教,为后备干部打造锻炼平台,着力提高工作能力。(马山镇党委 高柏雄)

篇2:关于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现实意义

1、改善结构的需要。近年来,我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村干部队伍的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年龄相对老化。二是文化层次相对低下。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利于逐步改善村干部队伍的结构,为其输入“新鲜血液”。

2、增强活力的需要。一些村干部在村工作时间较长,思维定势较为明显,有的思想较为保守、观念较为陈旧、工作方法简单、创新能力不强,开展工作要么靠上级安排,要么凭传统经验,有的难以打开新的局面。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利于逐步增强村干部队伍的活力,给农村基层工作带来新的面貌。

3、创新管理的需要。长期以来,村干部的选拔培育主要依靠换届选举,临时“点将”的多,平时培育的少,常常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即使有村级后备干部,其产生的程序也不够公开透明,往往形成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局面,得不到党员群众的广泛认可。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利于逐步改变这种管理机制,真正发掘和使用渔农村优秀人才。

二、主要做法

1、思想重视,责任落实。镇党委把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作为贯彻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培养基层优秀人才,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在工作职责上,由镇党委组织部指导督促,村党组织积极配合。

2、程序规范,把关严格。各村根据本地实际,明确选拔条件,要求参加选拔的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有群众基础、有志于农村工作,户籍一般在本村,文化程度一般在高中(中专)以上,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公开选拔分为宣传发动、推荐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审核确定等环节。

3、目标明确,培养有力。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他们的特点专长和发展潜力,采取集中培训、挂职锻炼、实用致富技能培训、外出考察等形式,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能力。先后对新选拔的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为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扩大群众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拟对有条件胜任村干部的后备干部,及时推选进入村级班子。

三、初步成效

一是使一批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进一步拓宽了镇村两级组织的选人视野和推荐渠道,向每一位有志青年敞开了大门,实现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同时,通过严格规范的选拔程序,确保了最终胜出者的较高素质,从而使一批平时思想好、表现优秀、积极进取的中青年骨干脱颖而出,为村两委班子储备了一支年轻化、知识化,开拓创新、朝气蓬勃的后备力量。

二是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的推行,改变了以往在村级后备干部推荐中由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使后备干部的选拔任用接受了群众的监督,扩大了党员群众在后备干部选拔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效遏制了一些村和个人在选拔使用过程中的暗箱操作行为,在克服“家庭政权”、“小集团政权”等现象上更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为今后进一步推进村级领导班子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是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公开选拔制度的推行,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置身于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约束之下,促使后备干部更自觉地增强群众观念,取信于民、服务于民,树立起村干部为广大群众赤诚服务的新形象。

四、存在问题

一是意义认识不深。镇村两级干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式主义”的思想认识,觉得“公选”的可操作性不强,无多大实际意义,一时难以接受这一新做法。同时部分村干部存在着官本位主义的思想,觉得真正能干的后备干部产生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对他们难以“控制”,权衡利弊,不支持也罢;有一些村主要领导认为村干部是靠党员和群众来选的,培不培养后备干部无所谓;还有的认为富人就是“能人”,把培养后备干部的眼光盯在了村里的少数几个富人身上。

二是人才资源匮乏。后备干部来源不足,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并且外出的是相对较有活力的年轻人,导致组织选择面不广;同时后备干部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部分村对优秀退伍军人、高中毕业生化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培养,在即将起用时,他们却外出打工或自己置办起了实业;并且村干部工作吸引力不大,部分村比较优秀且组织打算培养的年轻同志,因受经济利益驱动,对当“村官”不感兴趣。

三是培养力度不足。后备干部经公开选拔产生后,面临的是对他们的“培”与“扶”,相当部分的村因无这方面的经验可借鉴或主观上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对他们放任自流。后备干部普遍有文化水平较高而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工作热情较高而影响力不大的共性特征,再好的苗子,缺少传、帮、带总难以茁壮成长。富阳市多数选拔、培养成效不明显的村,都因培养力度不足、“备而不用”,最终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导致村级事业的全面建设难以“更上一层楼”。

四是、工作胆魄不大。一是村级班子成员对后备干部挂职锻炼期间心中无底,在培养过程中畏手畏脚。开展村务工作不够大胆。有些后备干部虽则担任了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职务,但在实际工作中总觉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顺,位置难以摆正,心态调整不好,具体工作中顾虑较多,做了怕引起村民反感,“还没当‘官’就这样”,不做了又怕群众说闲话,担心被看作无能或积极性不高,左右为难。

五、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完善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今后主要要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在公选前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对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工作的目的意义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以此来提高镇村两级干部,特别是村支两委会班子成员对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重要意义的认识,寻得广大村民群众对公开选拔后备干部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在平时,要特别注重对优秀后备干部走上村领导岗位后各方面表现的宣传,树立一批典型,消除一部分人对“公选”工作的疑虑。

二是健全有关制度。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还处在摸索阶段,努力适应形势,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努力做到对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尤为重要。当前应重点建立推优荐贤的科学选拔机制、健全后备干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培养目的、目标,因材施教,增强培养针对性。完善培养制度,由市委组织部或各乡镇(街道)组织,以市委党校或成人学校为载体,定期进行各类法律、法规和实用致富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为日后走上村级领导岗位顺利开展工作夯实基础。

篇3:关于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村级招待费管理的发展历程

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 实力不继增强, 经济管理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村里有了钱, 公款吃喝之风逐渐流行起来, 村干部大吃大喝成风, 铺张浪费很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 狠刹公款吃喝风, 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关于加强村级招待费管理的相关规定, 由无任何限制, 到“制定限额”, 再发展到现在干脆取消了招待费, 实行“零招待”。“招待费限额”就是具体规定村年招待费最高数额。“限额招待费”规定出台后, 执行之初的确起到了不小作用, 但时间一长发现一年几千的限额根本不够用, 就动起了歪脑筋, 想办法变通, 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给会计管理、审计等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于是限额之外出现了“隐性招待”。有些地方采取了极端管理手段, 实行“零招待”制度。“零招待”制度使公款招待没有办法报销, 或者报销手法更加隐避, 不易察觉。

二、现行招待费管理制度产生的影响

取消招待费, 实行“零招待”制度, 招待费就真的不会发生了吗?这一制度就能禁止个别人公款消费的欲望吗?

沈阳市实行乡镇机构改革以后, 撤消了乡镇财政所, 改为“报账制”, 村级财务管理也实行乡镇代理记账制度。从村、乡、县都加强了会计核算与监督, 财务审计过去由县区财政局及下属乡镇财政所负责, 现在改由区县财政局委托社会专业审计机构负责, 审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8年沈阳市沈北新区财政局委托辽宁天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对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2008年度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 审计机构对每个乡给出一份综合的审计报告, 还分别每个村给出了相应审计报告。相关审计报告中提到一个普通问题:就是利用工票等虚列名目, 套取现金用于公款招待等不合理支出。这种做法对乡镇会计人员鉴别原始凭证真实性提出很大考验, 没有很高的专业经验很难辩别真伪, 给账前审计带来很大难度, 越是经济条件好的村问题越多。回过头, 再思考一下前面提出的问题, “制定限额”、“零招待”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公款吃喝, 限制招待费支出的同时, 伴随产生的隐性问题也表明, 这种做法绝对不是万全之策, 这就给国家相关部门和农村经济管理者们提出一个问题, 招待费应该到底怎么管理才最恰当?

三、关于加强村级招待费管理的几点建议

第一, 调整现行招待费管理政策, 取消零招待制度。对于招待费管理应该区别管理、明确列支范围, 对一些不可避免的, 有规律性的招待费应该本着尊重客观实际原则, 加强管理、制定标准, 在一定范围内准许其存在。如村里每年一次的党员活动费, 还有招商引资的费用、接受上级检查访问的费用等。村级经济实力越强大, 对外业务越多, 可能发生的招待费用也越高。“零招待”把村集体必要的招待费排除在外, 费用发生以后, 村干部把真的变成假的去报销, 这样下去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 所以笔者建议调整现行的招待费管理制度。

第二, 制定招待费管理柔性政策。严格控制招待费用, 确因工作需要招待的餐费标准定为每人10元-15元。建立招待用餐登记制度, 由村文书逐日记录, 每月结报, 民主理财小组审查签字后存查, 期末列表经审核、审批后支付。减少饭店公款招待, 若因重要工作需要招待, 每次必须说明工作内容, 经手人。建议各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形成决议, 按人口、经济活动量制定预算对招待费进行全年限额控制。特殊公务活动 (如到县办事) 大额用烟及礼品应必须说明工作内容和经手人、证明人;村干部话费补贴 (包括固定电话和手机) , 各村支书、村主任每月限报50元, 村文书由村核定;严格控制村级各类外出参观考察活动, 确需要外出的, 须经乡党委、政府批准。

第三, 严格村级财务审批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应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 实行限额审批与“一支笔”审批相结合的审批制度。村级各项开支一般由村经济合作社社长“一支笔”审批, 也可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一支笔”审批。审批人直接经办开支的发票必须由村其他主要干部审批。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制订财务开支限额审批制度。一般要求是:单项开支在1000元以下的, 可由审批人直接审批报销;单项开支在1000元-3000元的, 由“村三套班子”集体审定后审批报销;单项开支在3000元以上的, 必须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后审批报销。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应适当降低审批限额。

第四, 实行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账的原始凭证必须做到票据合法、记录真实、手续完整。报销的原始凭证必须由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字 (签章) 后方可入账。不得以白条入账, 不得以自制凭证替代应取得的外来原始凭证。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严格控制非经营性开支。

第五, 实行严格外部审计监督与违规处理制度。财政部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每年都应该组织一次专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专项财务审计活动, 力争通过专业审计部门的工作发现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认真加以解决。根据发现问题涉及的金额大小、问题性质、危害程度等进行认真的调查处理, 达到维护法规、制度的权威性, 教育当事人的目的。涉及5000元以内, 责令违纪当事人进行经济赔偿, 数额巨大, 后果严重的, 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摘要:取消村级招待费对现代农村集体经济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从招待费管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分析其对于不断发展的村集体经济的影响及如何管理更能适应经济发展规律, 并提出村级招待费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组织,招待费,限额管理,零招待,隐性招待

参考文献

[1]、辽宁天欣会计师事务所2008年度审计报告[R].

[2]、2010年王某的违纪问题案卷[R].

篇4:关于村级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1、明晰产权、摸清家底,搞好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和产权登记,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或本社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与评估,对账上有而实际已经不存在的资产要按规定程序进行核销,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了解整个资产状况,明晰资产所有权,并进行产权登记。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防止资产的流失,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搞好资本营运,盘活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搞好资产经营。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效,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值,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开发,福利性资产重点抓保护。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集体资产,如发包出租、使用权拍卖、统一经营等,达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3、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目前,村级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征地补偿费、“一事一议”资金等。首先,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征地补偿费的规范管理,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有效防止圈占土地,乱占滥用耕地,保障失地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征地补偿费进行会计核算,按照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来规范管理。土地补偿费的分配、使用预算方案要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批准,事后要将土地补偿费的实际开支、管理情况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对征地补偿费收支原始凭证应单独装订成册,并定期向群众公布管理、使用情况。其次,加强“一事一议”资金的管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村(社)集体兴办生产、公益事业要求社员出资、出力的,按“一事一议”的办法来筹集,在向群众收取时,要开具统一的“一事一议”筹资收据。“一事一议”收取的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监督,使用、开支情况要及时向群众公布。

4、正确处理“村改居”过程中集体资产的处置问题。在“村改居”过程中,应搞好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通过村民或者村民代表大会作出资产处置方案,杜绝平调、侵吞、私分集体资产行为,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维护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并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报账制度”、“列支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

实行会计电算化,提高管理水平

实行会计电算化,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最终实现以财务管理电算化为核心的农经电算化,为将来的农村信息化打下基础,包括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合同管理、财务公开等。实践证明,凡是实行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地方,群众因财务问题发生的纠纷明显减少,群众对财务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增加。

搞好村级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农业部、监察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要求,以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將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应以填写财务公开栏为主要形式张榜公布。财务公开栏应建在便于村民阅览的公共场所。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财务公开应当及时,并做到每季度或半年公布1次财务收支情况,年终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民主理财小组应当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制定相应的议事规则,定期举行民主理财活动,并有完整的活动记录,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作者单位:湖北省沙洋县曾集镇财政所)

篇5:关于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几点思考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一些地区和部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力度不大,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偏少,年龄结构尚未达到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抓得不紧,不少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还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常态的要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后备干部工作制度还不够健全,后备干部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为此,各级党委一定要从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确保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常态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拓宽来源渠道,突出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加大选拔力度,加强监督管理等手段,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年轻干部队伍。

一、拓宽来源渠道,夯实年轻干部工作基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拓宽年轻干部来源渠道,建立储备机制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基础。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广开进贤之路,多渠道发现人才,积极建立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

—1— 部创造条件。一是抓好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坚持把做好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工作作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不断加强对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管理,为他们成长成才创设条件、搭建平台。要大胆使用选拔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让他们进入各级领导班子之中,并积极参与维护稳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综合治理等中心工作,促使他们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二是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把建好管好用好后备干部人才库作为增强年轻干部力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干部民主推荐、考察等程序,切实将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要定期向党委部门及群团组织征求意见,请他们推荐优秀的纪检、政法、宣传、青年、妇女、非党和少数民族干部,及时将各方面比较成熟或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同时,坚持备用结合、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使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的比例不断有所提升。

二、突出教育培训,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要着眼于长远需要,对年轻干部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教育培训。一是抓好思想教育。组织年轻干部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要重点抓好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及 “三严三实”等重要论述的学习教

—2— 育,使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热情。二是抓好业务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综合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分期分批选送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专门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工作业务、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文化发展改革、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年轻干部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三是抓好党风党纪教育。组织年轻干部认真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文件规定,积极开展正反典型案件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并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规矩行事,不断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自觉。

三、强化实践锻炼,增强年轻干部工作能力。实践出真知,磨砺出干部。只有让年轻干部多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和谐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锻炼自己、磨练自己、接受考验,才能长才干、出业绩。为此,要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就必须强化实践锻炼。一是加强岗位锻炼。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年轻干部参与到党委、政府的重要部门工作,并担任主要职务,做到敢于给位子、压担子。特别是要有意识地选择机关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社区(村)等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倾听基层群众心声,听取百姓意见建议,密切群众血肉联系,锻炼基层工作能力,养成亲民爱民为民的优良作风。要选择发展潜质大、综合素质好的年轻干部到招商、信访、动迁等一线部

—3— 门,不断强化年轻干部吃苦而劳的精神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开展轮岗交流。针对年轻干部业务单一,多行业、多领域工作经验不足的特点,要不断加大年轻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切实提高年轻干部的工作阅历。通过选派年轻干部在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之间进行纵向交流;在党群与政府、乡镇街道与乡镇街道之间进行横向交流;单位内部不同岗位之间进行轮换交流等方式,使年轻干部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学习知识、丰富经验、提高综合能力。

四、加大选拔力度,促使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宽松的环境、良好的氛围、竞争的机制是促使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为此,在年轻干部使用上,一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大胆使用,做到不唯资历看潜力,不讲台阶重实绩,积极为年轻干部成长“腾出位子”,并按照成熟一个、推荐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敢于让他们“挑大梁”,促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要想方设法地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创造机遇,采取定位优先、腾出职位、破格提拔等形式,选拔培养年轻干部。要在坚持20字好干部标准的前提下,对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优先考虑,对新进领导班子的优秀年轻干部,排位可以适当靠前,做到“定位优先”;要腾出一定的职位留给年轻干部,给他们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对政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要多压担子培养使用,对具有较

—4— 强的工作能力能够直接提拔使用的,就要大胆破格使用。此外,应该冲破职数限制,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可以超职数安排,切实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力度。二是要严格实行竞争机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制度,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每年按照实际需要针对空缺或是需要调整的中层岗位,采取竞争上岗,只要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都可以报名参加竞争,只要竞争上岗的坚决给予职位,让优秀的年轻干部“上得来”。

五、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年轻干部仕途一帆风顺,经历的挫折相对较少,面对岗位,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在下大力做好培养选拔的同时,更要注重后天的管理与监督,形成机制,切实做到开花一个,结果一个,丰收一片。一是实行结对模式。实行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1+1”结对帮带模式,结对领导干部要有意识的交任务、压担子,放手让年轻干部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进行决策,及时在工作开展上予以指导与支持,不断强化他们的组织领导和决策能力。二是突出人文关怀。要定期组织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全面掌握年轻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实际情况,确保年轻干部有想法能得到及时倾诉、有压力能得到及时疏导、有困难能得到及时帮助、有不足能得到及时指出,为年轻干部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是加强跟踪考察。要建立年轻干部跟踪考察制度,年轻干部要定期向党组织递交书面思想工作总结,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

—5— 组织部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每年组织对年轻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对组织管理和业务素质较弱、工作实绩差的年轻干部,畅通“出”和“下”的渠道,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和重要岗位上来。

篇6: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

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拓宽村级干部队伍来源渠道,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的整体实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日前,镇党委研究制定了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

一、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完善的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考核、任用机制;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作风过硬的后备干部队伍;建立完备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和村级后备干部档案。积极培养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使村级领导班子形成以中青年为主的梯次结构。

二、选拔条件方向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既要保证数量,更要保证质量,所选拔的后备干部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政治素质好,拥护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按照上级指示主动履行职责,认真开展工作;二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好,有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本领和愿望,热心公益事业,公道正派,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有培养前途;三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女性后备干部;四是对村级主要负责人的后备干部人选特别要注重组织原则、工作能力、致富本领、统揽全局、廉洁自律等方面素质的全面考察。

村级后备干部人选的来源主要在:一是从热心于本村公益事业的优秀“双培双带”对象中挑选;二是从本地企业管理和外出务工经商人才中的优秀“双向带动”对象中挑选;三是从优秀复员、退伍军人中挑选;四是从优秀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中挑选。

三、选拔方式程序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一是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采取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两委会议等形式,提名产生后备干部人选,然后报镇党委考察审批;二是镇党委组织考察;三是确定培养对象,填写《新街镇村级后备干部登记表》,报镇党委备案。四是镇党委根据需要,在后备干部人选中,组织村(社区)党员、村民代表会议,推荐任用党支部(总支)委员或村干部助理,参加村两委工作。

四、教育培养任用把提高后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采取集中理论培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观看党员电教节目等,使他们增强党性,拓宽视野,提升理论素养,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发展能力。安排参与村级工作,提高实践能力,让他们熟悉农村工作事务,掌握农村工作程序,把握农村工作重点。

篇7:大岭镇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榆树市委关于3+1干部人才储备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榆发【2012】4号文件精神,逐步改善村班子结构、活化干部队伍、提升整体素质、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和实现我镇“规划三区建强镇”的总体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和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镇村级班子建设需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大力储备德才兼备、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充满活力、堪当重任的优秀人才,建立符合我镇实际的人才储备库,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选拔原则

1、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2、注重实际、群众公认的原则;

3、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4、改善结构,注重发展潜力的原则。

三、选拔范围和名额

1、村总支书记后备干部每个村一名,在现任的村两委

委员和组长中产生。

2、一般村干部后备三名(副书记、治保主任后备一名,会计后备一名,妇女主任后备一名),在一村一名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经济能人、致富能手中产生。

3、本村无符合条件人选的可跨村选配。

四、资格条件

1、村总支书记后备干部必须符合选拔范围身份,年龄原则上在40周岁以下(197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特殊优秀的可放宽到45周岁(1967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中共党员,高中以上学历(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两年内未受到过党纪、政紀处分。

2、一般村干部后备要符合选拔范围身份(会计后备要熟悉计算机办公操作),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到40周岁(1972年1月1日以后出生),作风正派,思想进步,素质过硬,具备一定的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无违纪违法行为。

五、选拔程序

村级后备干部采“两荐、一考、一查、一定”的方式进行。“两荐”,即个人自荐、党总支推荐(在党总支推荐过程中要把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所有人员按顺序向考核组提交名单);“一考”就是对后备干部人选进行考核(考核采取群众测评和个别谈话两种形式);“一查”就是查阅相关资料进

行资格审核;“一定”就是根据考核组考核意见党委研究确定后备干部人选。

六、时间安排

1、月 日至

日制定方案。2、4月

日至4月

日召开会议、下发方案、由村总支推荐后备干部人选,并上报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人员名单。3、4月

日至4月

日党委考核组到各村考核、资格审定、确定后备干部初步人选、党委研究确定后备干部人选。

七、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及使用

党委根据后备干部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开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及岗位业务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村级后备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竟选村“两委”成员创造良好环境。村总支书记后备干部条件成熟的,根据需要可直接任命为村总支书记;一般干部的后备条件成熟的,根据需要可直接任命对应岗位。

八、有关要求

1、各村总支要精心组织,严格把关,在推荐后备干部人选中要把符合条件的人选全部推荐上来,为后备干部的确定提供第一手材料。

2、严肃纪律,加强监督。各村党总支要认真遵守有关纪律要求,落实相关责任,严禁违规操作,弄虚作假。对出

现违纪、违规行为的,要严肃处理。

中共大岭镇委员会 2012年

篇8:关于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几点思考

在班级建设各项内容中, 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是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新生年级的辅导员, 我也尝试采用了一些新的方式, 尤其是在学生干部的选拔、监督、培养以及考评方面。现结合案例论述如下:

一、履行“成熟考察, 严格选举、群众监督、长效考核”四位一体的干部选拔及考核制度

1. 初拟。

新生入校后, 会产生一个“自然”班集体, 因为是自然分班形成, 有专业划分, 但是没有班级内部体系。这都需要逐步构建起来, 以满足日常的管理和秩序进行。那班集体核心的建立, 也就是班干部的选拔, 就成了首要的任务。但由于这时同学之间都没有太多了解, 不适宜马上进行公选。辅导员可从新生档案中了解在高中有班干部经验的同学, 从中选择几名暂时担任班级负责人, 保证班级活动的正常进行。在我所带的几个班级, 因为有入校的军训, 我根据军训初期教官的评价以及翻阅学生档案进行参考, 每个班拟定了两名负责人, 暂时负责军训期间班级的各项事务。

2. 正式选举, 建立班委会。

因为指定的班干部有很多的局限性, 因此, 一般在学生之间一学期的相处了解后, 应当对班干部进行一次民主选举, 称职的可以留任, 不称职的及时调整。新生干部选举时, 为确保严肃性, 需要有一名教师在场主持, 全体同学到场, 采取无记名抽票的形式, 只给出候选职位, 不指定候选人。我根据班级情况, 进行了一下程序的选举工作, 首先由学生自荐意愿担任的职位, 并准备五分钟的竞选宣言。其次, 在这些候选人中, 由班级同学投票选举各职位的人选。选举结果产生以后, 辅导员应根据平时所掌握情况、学生个人意愿及同学们的选举建议, 进行合理的分工, 在最合适的岗位才能发挥出各自最大的作用。

3. 接受监督、定期考核。

不难发现, 很多班级最初建立的班级管理体系都很有效, 但是因为缺乏监督和考核, 往往在高年级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同学们怨声载道, 正常的管理工作也无法正常执行。因此, 选举班委后, 就应该制定、宣布并严格执行相应的监督、考核制度。让新生班委进一步认识到:从事班级工作是一份责任, 而并不是一种特权。同时, 也激励其他有能力的同学积极表现, 为班级建设输入新生力量。既让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班级管理的公正、民主, 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我所带班级中实行的监督考核是:每学期期末召开班会, 同学给每一位班委打分, 统计打分结果超过三分之一“不及格”分数的, 此职位进行改选;超过一半不及格分数的, 之前担任此职位的班委不予参加本次的改选。在执行中, 大多数班委都顺利地通过了考核, 而且从同学所打分数和提出建议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值得肯定的地方, 更加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进行。但是, 也有个别班委没有通过考核, 进行了改选, 重新调整了班委体系。这种考核制度, 不单单是有益于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体制, 更重要的是一个集体一起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进行解决, 这对班级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既要“高标准”班干部的表率作用, 也要“严要求”班干部的工作能力

班干部由民主选举产生以后, 便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 但不能只关注于工作的开展, 还应该注意班级干部自身素质的不断培养和提高。首要的是正确认识“学生干部”是什么, 作用在哪里, 使他们懂得班级干部与同学的关系是平等的, 班干部不仅仅是一种荣誉, 更不能是一种特权, 而是代表着“表率”和“榜样”, 肩负着组织并带领全班同学遵守相关纪律, 有效地开展各种活动的责任。宗旨是为同学服务, 为班级服务。

班级干部身处一个知识群体中, 虽有别于行政职务, 但是对素质和能力一样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标准”班干部的表率作用的同时, 也要“严要求”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班级干部要具备准确有效的表达能力、有序高效的组织能力、富有艺术的交际和协调能力等。其中, 富有艺术的协调能力尤其重要, 学生干部与同学朝夕相处, 许多老师无法发现的问题, 往往学生干部可以及时发现, 因此, 学生干部的这种“枢纽协调”的关键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因此, 在班委成立之初, 辅导员就应该和他们强调必要的工作原则、工作经验和方法。首先, 也是最主要的是要明确自己的位置, 绝不能有特权思想, 要平等相处, 不能游离于一般同学之外, 要善于融入同学, 和他们打成一片, 班委首先自己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生干部这个职位。其次, 要谨慎、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所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遇事要冷静, 三思而后行。再次, 虽然是学生干部, 但是工作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更要有原则。学会巧妙地赞扬和批评的方法, 对工作既要细心谨慎, 也要大胆泼辣, 要敢于负责、勇于创新, 不能搞“无过便是功”的“无为”工作。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公开, 不徇私情, 不搞小团体。要发扬民主作风, 充分听取大多数同学的意见, 不能凭主观臆断, 坚决杜绝独断专行的工作作风。

三、加强班委和团支部的自身建设, 强调工作上的协调配合, 以小团结促进班级的大团结

加强班干部之间的凝聚力, 是进行班级建设的保障, 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良好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因为班干部内部的不协调而引起矛盾, 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分析原因, 最主要的还是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明确造成的偏差。一些“面子”活儿, 容易被老师看得到的事情都抢着去做, 但是一些需要长期努力, 老师不容易看到成效, 但恰恰又是实实在在为同学服务的事情没有人去做。而且在意见不一致时, 容易在班委中形成许多小核心, 各自为阵, 相互不配合, 暗自较劲。这样久而久之, 班级的管理体系变成了班委们的竞技场, 渐渐失去了服务同学的意识, 最终导致人心涣散, 学生干部失去公信力, 日常的工作也因为各种隔阂, 无法正常开展。为了防止班干部内部之间出现隔阂, 避免班委内部不和谐现象的出现。我在班干部上任之前就特别强调各个班委之间, 无论是班长、团支书, 还是一般委员, 只是分工的不同, 而没有职务高低之分。大家是一个需要相互扶持, 相互鼓励、支持、配合才能正常运转的集体。

如果把班集体比作一台大机器, 每一个班委就是这台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发挥各自作用, 相互严丝合缝, 协调一致地配合, 才能保证班级工作正常运转下去, 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工作开创新局面, 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做出贡献。

摘要:学生干部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结合现在大学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 从大一新生入校后的班干部选拔、培养教育和班团委协调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新生班级建设的方法。正确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篇9:关于村级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法制宣传,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

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分工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到按章办事,为群众谋利益。第三,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规、有关制度交给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利,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使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

二、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力求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1、明晰产权、摸清家底,搞好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和产权登记,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或本社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与评估,对账上有而实际已经不存在的资产要按规定程序进行核销,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了解整个资产状况,明晰资产所有权,并进行产权登记。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防止资产的流失,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搞好资本营运,盘活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搞好资产经营。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效,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值,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开发,福利性资产重点抓保护。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集体资产,如发包出租、使用权拍卖、统一经营等,达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3、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目前,村级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征地补偿费、“一事一议”资金等。首先,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征地补偿费的规范管理,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有效防止圈占土地,乱占滥用耕地,保障失地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征地补偿费进行会计核算,按照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来规范管理。土地补偿费的分配、使用预算方案要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批准,事后要将土地补偿费的实际开支、管理情况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对征地补偿费收支原始凭证应单独装订成册,并定期向群众公布管理、使用情况。其次,加强“一事一议”资金的管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村(社)集体兴办生产、公益事业要求社员出资、出力的,按“一事一议”的办法来筹集,在向群众收取时,要开具统一的“一事一议”筹资收据。“一事一议”收取的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监督,使用、开支情况要及时向群众公布。

4、正确处理“村改居”过程中集体资产的处置问题。在“村改居”过程中,应搞好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通过村民或者村民代表大会作出资产处置方案,杜绝平调、侵吞、私分集体资产行为,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维护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并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报账制度”、“列支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

四、积极探索新财务管理形式,理顺管理体制

推行村(社)会计委托代理制,是适应村(社)集体资产存量较小、经济业务往来较少的一种新财务管理形式,是在保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农经部门,建立村社会计代理记账中心(办公室),按照自愿的原则,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代理记账协议,进行代理记账的一种财务管理形式。这种形式能有效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腐败现象。

五、实行会计电算化,提高管理水平

实行会计电算化,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最终实现以财务管理电算化为核心的农经电算化,为将来的农村信息化打下基础,包括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合同管理、财务公开等。实践证明,凡是实行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地方,群众因财务问题发生的纠纷明显减少,群众对财务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增加。

六、搞好村级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农业部、监察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要求,以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应以填写财务公开栏为主要形式张榜公布。财务公开栏应建在便于村民阅览的公共场所。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财务公开应当及时,并做到每季度或半年公布1次财务收支情况,年终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民主理财小组应当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制定相应的议事规则,定期举行民主理财活动,并有完整的活动记录,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篇10:关于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几点思考

工作汇报

州委组织部:

为加强我县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县按照“思想化、知识化、专业化”和“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我县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现将我县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确保选拔培养工作有章可循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打造一批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真正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干创事业为群众的基层干部,培养一批政治素养好,思想境界高,业务本领强,群众基础扎实的基层干部,把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工作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助推器。

二、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推进工作的有序开展,增强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确保选拔培养工作有质有良,各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党委专职副书记具体抓,抓落实,抓发展,确保选拔培养工作顺利进行。近年来,全县共培养村级后备干部944人。其中:40岁以下751人,约占79%;少数民族748人,约占79%;女性80人,约占8%;党团员549人,约占58%;大中专学历101人,约占10%;初中学历665人,约占70%;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种养植能手、专业技术人才、商人等137人。

三、细化组织措施,强调工作经验和做法

(一)、明确选拔对象。一是年轻党员,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的致富能手、种养殖示范大户;二是本地外出务工经商返乡的优秀人才;三是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回乡高校毕业生;四是农村其它具有初中以上学历和相应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不分民族,不分性别,群众基础好,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基层一线人才。

(二)、加强政治思想素养培养。注重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和国家以及省、州近期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策解读能力,着力培养政治上靠得住,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统一步调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三)、重点在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认真组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科技、法律法规、金融、人文历史、卫生、农技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和丰富他们的理论素质和知识结构,增强创业带富带富能力和农村基层组织协调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培育后备干部的党性和领导才能。

(四)、严格选拔培养程序。由村两委按照政治敏感性强、政策执行力好、带头致富能力强和群众公信度高等方面的要求,积极将符合推荐条件的后备干部人选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并结合各村的工作情况,将一些村、组的相关事务分担给后备干部办理,给他们施加压力,促使尽快成长。

四、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由于自然、人文等现实条件的原因,我县发展速度慢、起点低,加上近年来年轻人才大量外出外流,导致村级“乡土人才”基础薄弱,对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难度增大。

根据我县存在的问题,下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鼓励大量外出外流年轻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充实我县基层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基层经验丰富,常年不外出的乐于从事基层工作的中老年干部的培养力度,三是增加和完善村级干部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消除其顾虑和担忧,增强其信心和决心。四是鼓励、支持和引导树立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一方面干部要加大自身学习力度,增强自身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另一方面,要做好群众工作,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塑好典型、做好榜样,营造踏踏实实干实事、真真切切为群众的良好氛围。五是加大后备干部的带头促发展作用,引导、鼓励和支持村级后备干部结合本地方实际情况寻找机遇,带头致富促发展,发展经济保民生,通过村级后备干部自身的带动示范作用,逐渐树立群众公信力,为下届村级换届工作打好群众基础。

中共XXX县委组织部

篇11:关于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是严格选拔标准和程序。明确了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需具备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年龄要求等基本条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选拔。选拔分为公开推荐、组织考察、党委批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由各支部召开公开推荐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推选出符合条件,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初步人选,由包片领导、走村干部对初步人选进行审核,公示7天,再次征求群众意见。然后,初步人选名单公示无异议后,由镇党政办同村党组织对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全面考察。最后,考察合格的初步人选经支部会讨论确定后将后备干部名单及简要情况报镇党委审查批准。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由镇党委确定农村政策、工作方法、法律、农村工作等专题,邀请老师讲课,举办村级后备干部专题培训班,进行集中培训。在日常管理中,分期分批组织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是强化实践锻炼。加大对后备干部实践锻炼力度,有目的地给后备干部压担子。后备干部作为公共服务协管员协助村两委干部开展工作,或在群团组织及村其它管理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后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

四是实行结对帮带。针对村级后备干部个体差异的实际,为每名后备干部确定一名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由走村干部、村书记或主任担任,由走村干部或村两委干部与后备干部结成“帮带对子”,进行“帮带”培养,并及时了解其思想状态和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五是抓好定期考核。镇党委每半年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考核,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后备干部思想、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并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档次,符合优秀、合格的人员将给予一定岗位锻炼奖励;凡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取消后备干部身份,补充其他符合条件的同志,保证后备干部队伍处于最佳状态。

篇12:关于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几点建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党外干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与党内干部一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对充分发挥党外干部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抓好基础,解决党外干部的问题

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往往遇到党外干部没人选,选人难的问题,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掌握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经过系统培训的后备干部队伍。只有抓住源头,储备一批高素质的党外干部,用时方能有保证。

首先,要切实抓好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党外干部人才库,将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纳入本地、本部门整个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后备干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察了解,及时调整充实后备干部名单,以保证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

其次,要拓宽视野,广泛选拔党外后备干部。对党外干部,不仅要从行政机关中选拔,而且要从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党外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单位物色选拔,还应从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新社会阶层代表人物中选拔。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领导推荐与党组织及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推荐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公开推荐选拔党外后备干部。重视培养选拔中青年党外后备干部和能担任正职的党外后备干部。

再次,可以考虑储备党外干部的策略。对确实拥护共产党,政治上过硬的党外优秀干部可以动员他们继续留在党外工作。

二、加大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党外干部的素质

无论是党内干部,还是党外干部的成长,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教育。党外干部中有许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知识,但是,而对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外干部也有一个需要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的问题。因此,党组织应当提供的机会,帮助党外干部不断提高素质,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和履行职责的需要。

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党外干部进行理论培训、加强党外干部的实践锻炼,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从总体上讲,加快党外干部成长的许多关键环节,如正职台阶、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方面还比较薄弱。要坚持和推广成功的做法,探索新的有效方法,为党外干部进一步提高能力,丰富工作经验,增长实际才干创造的条件。

第一,各级党委要将党外干部的培养纳入本地、木部门干部培养的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到上级部门以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和外地先进发达地区进行培训和锻炼。

第二,要对已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和列入本级党委管理的后备干部,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科学安排培养的内容,选择培养的形式,把重点培养与定向培养、任职前培养与任职后提高、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以增强培养的实际效果。

第三,要更加注重实践锻炼,树立使用也是培养的观念,开展轮岗交流、挂职锻炼,交任务、压担子,帮助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四,对党外干部实行任前培训制,凡选拔任用党外领导干部,需经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或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培训。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经培训的,应在提任后安排培训。将党外后备干部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的优秀干部输送到基层或机关挂职锻炼,其计划纳入本地后备干部挂职锻炼总体方案。第五,对优秀的党外后备干部采取政治安排与实职安排交叉兼职的方法进行培养,积累工作经验,增长工作才干,为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奠定基础。

三、搞好合作共事,营造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搞好合作共事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也是党外领导干部的责任。合作共事能不能搞好,与党外干部的个人素质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同志应当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质、组织领导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在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工作上,依法办事,尽职到位,大胆负责;在作风上,严格自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这是搞好合格共事的重要前提。

其次,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与党外领导干部搞好合作共事,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坚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与党内干部一视同仁,保证他们有职有权有责,做到以诚相待,团结共事。坚持在工作中放手使用,发挥他们的专长,加强同他们的协商,听取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建议,切实把党外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坚持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与他们多接触、多交朋友,以心换心,沟通感情,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鼓励他们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努力形成一种党领导的团结、民主、和谐的合作共事关系。

第三,要对党外干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有宽阔的眼光,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尊重和团结党外干部;必须有正确的人才观。人才,党内有,党外也有,只要是有真才实学,无论是不是党员,都要用起来;必须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党外干部,什么人都不是十全十美。对于党外人士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应该正确看待,善意帮助。

四、把握重点,努力改进选拔工作

上一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阶段性总结下一篇: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