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略性培养工匠型人才重要性的几点思考——基于一种现实的问题导向

2022-09-11

任何实践活动的背后, 一定深藏着一个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的哲学根基。工匠型人才, 从属社会动力系统的基本范畴, 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不容置疑, 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那里已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论证。战略性培养工匠型人才, 正是基于社会动力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判断, 作出的一项关于优化社会动力系统的哲学思考。简而言之, 战略性培养工匠型人才, 就是要把开启人民群众劳动创造和聪明智慧, 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作用最大值、提升人民改造世界能力, 进而上升到施行政治策略、践履人民意志的战略高度来抓。战略性培养工匠型人才, 需要我们走出一个“精英论”认识误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工匠型人才理解为时代行业的“精英”, 不能粗俗地贬低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价值, 不能误为“为了培养而培养、别有目的的培养”, 这将不利于战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而要理性认识到, 战略性培养工匠型人才是出于一种危机思维、忧患意识, 是一项历史永续的大众事业, 是时代所需、国家所需、人民所需, 充分展现人民群众伟大的历史创造作用。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 生产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正在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变革,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伟大征途, 亟待一大批杰出工匠人才的开拓引领。“工业4.0”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13年4月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 2016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将工业4.0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为论坛的主题, 并明确世界已步入工业4.0时代。显然, 新型的生产智能化工业制造模式不断稀释且逐步取代传统的流水作业方式, 传统意义下的依赖于机器生产的技能型人才, 已不能适应和满足以个性定制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要求, 所需人才不再是具备简单机械操作技能的劳动者, 而是具备职业素养、信息素养、设计思维、创新思维等于一体的工匠型人才。

中国决不能缺席工业4.0时代, 并且应当取得与我国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席次, 而充足工匠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竞技这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任何时代的发展有赖于人民大众的劳动创造和智慧引领。要想我国在备战工业4.0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获得胜利, 而唯有一大批具备超前生产理念、坚定职业信仰、精湛职业技能、追求职业创新的工匠人才的引领, 才能不负时代发展, 这也是战略性培养工匠型人才的直接触发因子。

二、制造强国的需要

纵观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 是不是如有的专家学者所言, 时下的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过程, 仍旧是承接发达国家制造技术的转移扩散过程, 再依赖后发优势, 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改进的技术进步呢?对此, 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毋庸置疑地是曾经的中国因种种条件限制, 这种引进再加工的制造模式的确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制造业如今正处在一个发展的“瓶颈期”, 具体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大而竞争不强、对核心高端科技的依赖成分依然存在而自主创新不强、在世界上的品牌效应大面积缺失等等, 不足以支撑现阶段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要求, 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不相符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 尤其是互联网平台的日益推广, 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那种引进再加工的制造模式下生产的产品弊端在国内外的对比下日益呈现, 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征途中, 制造强国的战略定位, 不能长期寄望于对外国高端优质产品的引进和消费青睐, 不能也不允许我们的制造行业总是处在跟跑阶段, 要有与走在前列的制造强国并跑甚至领跑的决心和勇气, 不能在“智能制造”话语体系中没有话语权, 不能缺位世界优质制造。当前, 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已步入了多元与个性并存、规模与层级并增的历史新时期, 一种源自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本能需求变得日益强烈, 粗放追求产品数量和短期经济效益的供给时代已经逐渐远去, 需要产品供给方 (主要是指制造方) 加速产品结构的改革、加快生产方式的创新转型, 变步骤一致的刚性供给为灵活多样的柔性供给, 实施“由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导向转移, 这种在生产方式上浴火重生式的时代变革, 将对中国工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 我国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适应, 中低端产品充斥市场, 优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个中原因很多, 而工匠精神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1]战略性培养工匠型人才, 呼之欲出。

三、质量发展的需要

当前, “中国制造”的产品虽说在世界市场空间还占领较大的比重,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时下的“中国制造”还处在产业生产的“中低端”, 并非意味着“高品质”, 不少产品缺乏技术含量, 设计理念落后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制造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相反, 一些高端优质合用的国外制造品不断涌入我国市场, 国人出境到国外“扫货”或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海外“淘购”成为一种新型消费风潮, 国民消费呈现流失境外并趋于增涨态势。不禁催人反思, 我国钢铁产量能够造就世界第一, 高铁速度能够造就世界第一, 但是为何小小圆珠笔的笔珠乃至平常百姓家的马桶盖还青睐进口, 为什么原本可以在国内实现的消费却流失到了海外?

国民消费流失境外, 除了国人挥之不去的原产地情结、境内外价差产生便宜多买心理、出境旅游快速增长带热境外消费等外在诱因外, 还与产品背后的客观质量支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难发现, 我们的国民境外消费产品主要以有质量支撑且性价比较高的品牌产品为主, 这种消费导向与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关系。海尔总裁张瑞敏曾指出:“名牌也应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是一个名牌, 一定有丰富的文化含量, 因为一个名牌是名牌创造者素质的外化, 或者说名牌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素质的外化。员工的素质高, 才能够创造出名牌。”[2]因此, 十九大报告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作出理性判断,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3]如要从根本上扭转国民消费流失境外的局面, 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那样,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4], 大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需要从战略高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满怀工匠精神的大国领军人才。

四、人才发展的需要

人才发展事关大局发展。我们现在是人口大国, 但不是人才大国, 更不是人才强国, 处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 在我国产业布局中, 常规生产领域尤其是动力引擎制造业、国防工业、中高端制造业等方面的“工匠”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高级技术工人非常缺乏。有数据显示, 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的比例为20%-40%, 而我国还不到4%。2014年, 我国仅制造业, 高级技术工人缺口就达五六百万人。工匠型人才的匮乏, 无疑会成为制造业生产走出“瓶颈期”重要的制约因素。事实也充分证明, “人海战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已成为过去式, 不再适合现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需要一大批能够攻坚克难、精益求精、释放工匠精神巨大能量的工匠型人才去施展“人才战术”, 才是发展真道。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明确指出, 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历史时期, 急需培养一大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工匠人才, 强调要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 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2016年12月, 教育部等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也特别列出了“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 强调要通过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 着力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紧缺人才。可以说,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 依靠的不再是浩浩荡荡的产业大军, 不再是追求规模的“数量战役”, 而是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引领和攻坚, 亟需一批能够攻坚克难、精益求精, 注重技术研发与生产设备升级的现代制造业工匠, 不断战胜脚下面临的技术难关和跨越新的技术难关。

五、文明传承的需要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 形成了内涵深厚、外延广袤的中国精神。其中, 勤劳创造、智慧勇敢的“工匠精神”, 作为中华儿女价值魅力的重要符号, 在生产方式的递进变革与积淀下, 成为了中国精神的核心意涵要素和中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从以“四大发明”标志的轻工时代到今天飞速发展的工业4.0时代, 雕刻在工匠人才内心深处的“工匠精神”, 随时代之流, 不断被积累、升华、传承。中华民族作为“工匠摇篮”的重要发源地, 传播弘扬工匠精神任重道远, 培养工匠人才责无旁贷。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5]工匠精神的传承, 在中国文明的不断演进从未断流。古代的工匠技艺以师徒传带为主, 心传身受、德艺并举、以德为先, 学徒不仅要习得师傅精湛的技艺并将之发扬广大, 还要习得师傅的从业态度与价值理念也将之世代相传, 铸就了古代工匠精神的雏形, 令西方仰止“四大发明”这一伟大创举也是基于这种文明传承方式流入海外的。

人们也许不会忘记, 中国的文明史曾经写下了“厄丁解牛”、鲁班、卖油翁等工匠传奇与辉煌。但是, 从当前我国工业制造现实来看, 产品出现的低端难上、高端远望现象, 似乎多少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显现有关。缺乏工匠精神, 被认为是现在和未来中国发展智慧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最大的障碍所在。[6]把不可能的变成可能, 不断追求自我的超越与创造, 只要愿意干、坚持干, 用工匠精神要求自己, 没有干不成的事。因此, 我们倡导战略性培养工匠性人才, 也正是在从事一项对制造工作人员的“补钙”工程, 期待将“工匠精神”的传统优秀文明带入社会企业、注入厂房车间, 鼓励每一名技术工人勤于工作、敢于创造, 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书写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光辉形象。

摘要:当今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现实告诉我们:工业4.0时代的高速运转、制造强国的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稳步推进、人才战略的有力实施和传统文明的传承引领, 亟需从战略高度来培养和铸就一批工匠型人才。

关键词:战略性,工匠型人才培养,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林火灿.让工匠精神成为中国制造之“魂”[N].经济日报, 2016-8-15-005.

[2] 张瑞敏.靠持续创新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J].求是, 2005 (20) :48-49.

[3]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01) .

[5] 李宏伟, 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 (8) :54-59.

[6] 汪中求.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J].决策探索, 2016 (1) :26-27.

上一篇:班主任应做好“五个一”下一篇: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思考